黄芪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36例

黄芪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36例

一、黄芪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36例(论文文献综述)

马丽虹,李可建[1](2013)在《中风气虚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明确益气方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证据,检验中风气虚生风病机假说。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益气方药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评价研究质量,应用Meta-分析等方法合并统计相关数据,应用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分别定性、定量检验统计结果的稳定性,以获得相对可靠的临床疗效证据。结果: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均有效,且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检验中风急性期气虚生风病机假说的临床疗效证据相对充分,气虚生风作为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认识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2](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说明

李可建[3](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吴波[4](2005)在《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药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 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系统评价 背景:多年来,中成药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但是否有可靠的证据证明中成药的疗效尚不清楚。 目的: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当前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为选择中成药治疗的患者和医生提供当前可得到的最好证据以帮助临床决策,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 方法:从2004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及临床常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中成药中筛选出59种,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分类方法将中成药依功能分为肝阳化风证、痰热闭阻证、风痰阻络证、瘀血阻络证、气虚血瘀证以及其他等六大类。检索8种相关电子数据库,手检7种中文期刊,查阅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以及与研究者联系,收集使用59种中成药中任何一种与不用该种中成药相比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疗效判定指标包括:1.主要指标:随访期末(至少3个月)死亡或依赖。2.次要指标:治疗结束或随访期末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治疗期间以及随访期末的死亡;生存质量。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纳入试验、提取数据和评价质量,对所纳入的试验进行资料合成分析。统计分析软件采用Reman 4.2.7,

付高爽[5](2020)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的负担。缺血性中风是中风病最常见的类型,在中国占中风病的69.6%~70.8%。WHO 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显示,在中国,缺血性中风对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的贡献居于首位。因此,缺血性中风的防治尤为重要。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病具有丰富的经验,中药注射液作为中成药的一种剂型,使用方便,疗效确切,随着制剂工艺的改良不良反应逐渐减少,受到临床医师的欢迎。醒脑静注射液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常用中药注射剂,在各级医疗机构和院前抢救环节广泛使用,然而许多情况并非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方证”的对应关系用药,不符合中成药的用药原则。并且通过临床工作观察和相关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后的疗效存在差异,其中可能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若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明确醒脑静注射液的适应证候与不适应证候,并且以确切的症状组合表达出来,则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筛选适应人群,从而加强临床用药的针对性,提高用药疗效。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是以中医病机为内涵,现代医学及中医症状为表现,指导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的一种概念,是指在某种疾病的某个阶段出现的2个或2个以上的一组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组合,这些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相关且同时发生共同影响着药物疗效,以指导中成药临床的合理运用,既包括什么情况下适合用药,也包括什么情况下不适合用药。明确中成药的临床适应症状群,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分析醒脑静注射液针对缺血性中风的适应证候,包括适合用药的情况与不适合用药的情况。探讨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的研究模式,为其他中成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共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筛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与不适应症状。咨询专家条目是否为醒脑静注射液的适应症状或不适应症状,并对适应症状条目采用Likert分级法进行评价,同时设置开放性问题请专家对条目内容进行补充。以均数、满分比、变异系数评价适应症状条目的重要性,以“界值法”筛选出最终条目。以“过半率”筛选出不适应症状条目,即认为条目存在时不适用醒脑静注射液的专家数超过50%时,对条目予以保留。第二部分为回顾性病历分析,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住院记录作为研究资料,基于德尔菲法的结果采集信息,根据治疗前后病情变化,以临床疗效为标准,分析适应症状群。根据疗效标准将病例分为“有效”与“无效”两组,首先通过卡方检验筛选出对用药疗效有影响的指标。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临床适应症状群相关的指标,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利用决策树模型构建用药疗效的预测模型,分析临床适应症状群相关指标。将二元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共进行了 3轮,其中适应症状部分进行了 3轮咨询,不适应症状部分进行了 2轮咨询。最终筛选出40个适应症状条目,31个不适应症状条目,包括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合并疾病、理化检查等方面内容。以治疗是否有效为标准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对于醒脑静注射液疗效起正向影响的指标有:红舌(OR=1.772;95%CI:1.101-2.853)、滑脉(OR=1.844;95%CI:1.239-2.743);对醒脑静注射液疗效起负向影响的指标有:神疲(OR=0.511;95%CI:0.311-0.840)、面色萎黄(OR=0.544;95%CI:0.318-0.929)、少苔(OR=0.410;95%CI:0.176-0.954)。根据回归系数建立用药疗效的预测模型,用列线图将模型可视化。利用C5.0决策树和C&RT决策树构建了疗效预测模型,C5.0决策树引入了少苔、神疲、C-反应蛋白升高、细脉、滑脉、言语謇涩或不语作为预测指标,生成了 7项规则。C&RT决策树引入了弱脉、黄苔、少苔、困倦思睡、C-反应蛋白升高、口苦、痴呆、细脉、反应迟钝、红舌作为预测指标,生成了 8项规则。但是二者与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准确率低,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过拟合情况,最终未予以采纳。结论1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具备以下特征:红舌、滑脉。2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不适用有以下特征的人群:神疲、面色萎黄、少苔。3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证候为:火热证、痰湿证、痰热证。4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不适应的证候为:气虚证、阴虚证、气阴两虚证。

汪顺贵[6](2020)在《醒脑静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型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证)临床疗效及细胞炎性因子水平,以探讨该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案,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区,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及住院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型患者共62例。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治疗组予醒脑静联合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及记录发作频次、发作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脑电图、不良反应情况,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脑电图及安全指标和不良反应,评定临床疗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本研究符合的60例患者均完成了试验,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病程、癫痫类型、脑电图方面经统计分析,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2周后,治疗组发作控制有效率97%优于对照组83%(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脑电图、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证)临床疗效显着,安全可靠,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缺血性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王凯欢[7](2019)在《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及意义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人类过早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27%,每100个人中,就有20个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其对经济、社会的负担日益增大,并且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是指以补益功效为主要功能特点的中药注射剂,多具有益气固脱、扶正祛邪、养阴生津的作用,主要包括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等。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因其功效确切,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而这方面临床试验数量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其疗效明显。但目前尚缺乏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间直接对比的临床试验证明其疗效优劣。作为循证医学的手段,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可同时量化比较治疗同一疾病的不同干预措施,对某一结局指标中涉及的干预措施疗效进行排序,充分利用单个随机对照试验。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治疗心血管疾病(慢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甄别其中的优势品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文献。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应信息,之后进行风险偏倚评价。结局指标关注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及心脏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六分钟步行试验、不良反应等结局指标。基于贝叶斯理论,采用Winbugs 1.4.3软件、Stata13.0软件进行分析,相应结果以比值比、均数差及其95%可信区间的形式表示,并通过曲线下面积结果预测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疗效排序。另外,根据曲线下面积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综合网状Meta分析结果,得到最佳干预措施。同时采用Stata 13.0软件绘制网状关系图、漏斗图、网状森林图、贡献图等。研究结果1.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13个研究,9535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六分钟步行试验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侧重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心功能及患者预后方面情况较为显着;参芪扶正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改善患者脑钠肽含量情况最佳。2.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结果共纳入40个研究,2970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率、每分心输出量、六分钟步行试验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降低心率方面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分心输出量方面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3.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18个研究,10228例患者,涉及七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血气分析结果、血液流变学结果、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内径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尤其体现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呼吸衰竭、优化肺动脉高压方面。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优于其他方案。4.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结果共纳入73个研究,6639例患者,涉及八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胆固醇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均优于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芪扶正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更具优势。另外,黄芪注射剂及参芪扶正注射剂在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方面疗效较好。5.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结果共纳入27个研究,2445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静脉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提前、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均优于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静脉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提前、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黄芪注射剂、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研究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面有较大优势。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②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方面较其他方案更具优势;③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方面优于其他方案;④参芪扶正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⑤黄芪注射剂、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同时,本研究针对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进行了分析,纳入研究中涉及的不良反应内容较少,尚不能针对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得出确切结论。总体而言,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各有所长,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赵跃东[8](2016)在《黄芪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脑梗死的系统评价分析》文中指出黄芪,是中国传统的补益药之一,作为常用补益药,用药历史悠久。方剂中“十药九芪”之称,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的作用。药典规定,黄芪(Radix Astr agali)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 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的干燥根[1]。黄芪注射液(WS3-B-3335-98)是由黄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 s(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 h.) Bge.的干燥根提取、精制而得,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之功效。用于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积极研究黄芪注射的化学成分,有助于更好理解黄芪注射液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均一性,进而确保其产品质量。同时,黄芪注射液的功效及临床应用,有待广泛的考察和发现,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临床治疗疾病的作用。因此,本课题将按部颁标准进行了黄芪注射液的制备和验证分析,对制备所得黄芪注射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同时,在考虑黄芪注射液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现对黄芪在脑梗死有很好的疗效,对其进行了系统评价,对其作用机制和疗效进行了分析。本论文具体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和研究:(1)文献综述部分对近年来主要对黄芪的化学成分、黄芪注射液的药理及临床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2)按照卫生部部颁标准(WS3-B-3335-98)进行了实验室少量制备,HPLC动态分析制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发现和探索其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发现黄芪注射液的提取工艺有待优化,经过不同步骤处理后,研究其化学成分和结构是否存在变化。(3)通过萃取、正相硅胶、凝胶、反相等柱色谱和制备型高效液相等技术和方法,已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初步解析出14个化合物,分别为黄酮类、皂苷类、蒽醌类和芳香烃等其它化合物,其中分离得到大量的尿嘧啶和甘露醇。(4)对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发现黄芪注射液在治疗脑梗死的治疗中,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纤蛋白原,降低血浆粘度,然而对血细胞比容影响不大;总体上,黄芪注射液降低了全血粘度,增加神经功能的修复,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对于脑梗死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作用。然而,其具体有效物质尚不明确,分离得到大量的甘露醇,在临床上经常应用于脑病发生后水肿的治疗。本文通过以上几个部分,较为详细的阐述了黄芪注射液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有助于下一步进行含量测定和活性筛选;通过系统评价方法研究了黄芪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为黄芪注射液进一步合理安全的使用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其功效的扩大治疗作用。分离得到化合物中甘露醇在脑梗后水肿的减轻中广泛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物质基础有待研究。

吴坚[9](2016)在《中医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致死率高的疾病。据统计,致城市人群死亡首位疾病为脑血管病,且存活者中50%到70%的人患有严重残疾,对社会及家庭带来重大压力。因此,开展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西医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临床实践的证实,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治疗体系,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西医诊疗中结合中医辨证论治,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尤其是在降低致残率方面,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本次研究通过数据统计、挖掘的方式,揭示出血性脑卒中中医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第一手文献资料。方法:从中国知网搜索2000年至2015年已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文献报道,分别整理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所应用的中药,同时分别统计所用药物频数以及各类药物的总频数,最后通过Apriori算法分别计算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所用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1)急性期用药频率排在前3位的药物是活血药,约占29%:其次为清热药,约占15%;再其次为平肝熄风药,约占11%;(2)恢复期用药频率排在前3位的药物是活血药,约占27%;其次为补益药,约占26%;再其次为平肝熄风药,约占14%(3)急性期用药频数排在前10的药物依次为大黄、水蛭、川芎、桃仁、丹参、三七、红花、赤芍、牛膝、石菖蒲;(4)恢复期用药频数排在前10的药物依次为地龙、川芎、黄芪、赤芍、红花、丹参、水蛭、全蝎、桃仁、石菖蒲; (5)两期共同存在有效强关联规则为{红花}=>{川芎}。此外,急性期存在破血药(水蛭)与通下药(大黄)之间的有效强关联,止血药(三七)与通下药(大黄)之间的有效强关联,通下药(大黄)与化痰药(胆南星)之间的有效强关联,通下药(大黄)与开窍药(石菖蒲)之间的有效强关联;恢复期中存在的有效强关联多为补气药(黄芪)与通络药(地龙),补气药(黄芪)与活血药(川芎),补气药(黄芪)与补血药(当归),通络药(地龙)与活血药(川芎)以及通络药(地龙)与补血药(当归)。结论:(1)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恢复期均重视活血药与平肝熄风药物的运用,其中活血药的运用更为突出。(2)活血类药物的应用,急性期与恢复期各有特色,急性期更加重视活血利水药、破血逐瘀药的应用,恢复期则更加重视活血行气药的应用。(3)平肝熄风类药物的应用,急性期更加重视平肝潜阳药的应用,恢复期则更加重视熄风通络药物的应用。(4)与恢复期相比,急性期更加重视清热药、开窍药、化痰药的应用;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则更加重视补益药的应用。(5)在药物的配伍规律方面,急性期更加重视活血药与通下药、止血药与通下药、通下药与开窍药、通下药与化痰药的配伍应用;恢复期更加重视补气药与补血药、补气药与活血药、补血药与活血药、补气药与通络药、通络药与补血药、补血药与活血药以及通络药与活血药物之间的配伍。 (6)两期共同存在有效强关联规则为{红花}=>{川芎},说明药对(红花、川芎)在急性期、恢复期治疗当中均为常用活血药对。

潘锐焕[10](2013)在《芎芪有效成分对溶栓后大鼠出血转化及对MMPs、TIMPs调控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急性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三高特点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难题和热点。超早期溶栓治疗是目前唯一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法,但溶栓治疗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溶解血栓的同时,亦可导致如出血转化等多种严重并发症,从而严重限制了溶栓治疗在临床的应用。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我们总结了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出现的出血转化属于破血逐瘀造成的血脉病变,其主要病机为气血虚瘀,针对这一病机,我们根据王永炎院士的经验及我们科研制了“脑脉I号”胶囊的成功疗效(由黄芪和川芎等益气活血化瘀药组成),提出由黄芪注射液及川芎嗪注射液组合的“芎芪有效成分”,临床观察发现芎芪有效成分治疗能减轻再灌注损伤,从而降低溶栓后的出血转化发生率。我们正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保护脑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研究芎芪合剂有效成分配伍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防作用”,初步结果表明,芎芪有效成分配伍能通过血脑屏障,阻止紧密连接复合体claudin1-action、claudin5-action连接的破裂,保护溶栓后脑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完整性,从而减少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出血转化,并提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ECM代谢调控系统发挥对脑血管内皮紧密连接结构的保护作用。若能进一步研究该药(芎芪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从对神经血管单元等方面多层次、多靶点地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防治及其作用机制,对提高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研发溶栓治疗中药保护剂并扩大溶栓治疗应用范围有重大意义。目的:本研究以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的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为切入点,探讨芎芪有效成分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不同时间点脑出血量的改变,然后从应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观察芎芪有效成分对溶栓后大鼠出血转化的作用,以阐明芎芪有效成分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溶栓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及溶栓模型,运用神经功能评分、病理TTC染色以及核磁共振等进行功能评价。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测定脑出血含量变化;运用荧光定量PCR法、荧光免疫组化、Western Blot,从基因水平及分子水平对神经血管单元相关蛋白MMP-2、MMP-9、TIMP-1表达及含量进行测定。探讨芎芪有效成分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1、我们采用自体血栓栓塞模型制备方法,在栓塞3h后,通过TTC染色及核磁共振检查,可见到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形成了明显的脑梗死灶,梗死体积及体积率与前期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说明该实验造模方法简便易行,可重复性高,可在实验中推广使用。2、溶栓治疗后大鼠整体状况较手术前明显变差,表现为:毛色光泽暗淡,自发活动减少,对外界反应相对变迟钝,而芎芪联合组与其相比整体状况较好。说明溶栓治疗可影响脑梗死大鼠的整体状况,而芎芪有效成分在不同程度上对大鼠溶栓后整体状况有改善作用。3、在对神经功能影响方面,我们发现,溶栓后3h和6h,川芎组、黄芪组和芎芪联合组与溶栓组相比,神经功能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溶栓后24h,芎芪联合组与溶栓组相比,神经功能评分变化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芎芪有效成分能改善溶栓治疗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随着时间推移神经功能改善更明显。4、我们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测定脑出血含量变化,发现:假手术组在各时间点大鼠脑内未见明显出血,溶栓组与假手术组出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使用rt-PA溶栓治疗可增加了 HT的风险,并随时间延长越发加重。加用川芎嗪、黄芪不同治疗后可以在不同时间点(溶栓后3h、6h、24h)不同程度地减少颅内出血量,说明芎芪有效成分能减轻溶栓后出血转化的作用,且优于单用川芎嗪或单用黄芪组。5、我们使用PCR、荧光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MP-2、MMP-9、TIMP-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发现:在溶栓治疗的各时间点(3h、6h、24h)中,溶栓组MMP-2、MMP-9、TIMP-1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rt-PA溶栓治疗可刺激MMP-2、MMP-9的表达和活性,并使与其伴随升高的TIMP-1的表达减少。同时,我们发现:与溶栓组相比,川芎组可降低溶栓后MMP-2(PCR:24h,P<0.05)、MMP-9(PCR:6h、24h,West.ern Blot:6h、24h,P<0.05)的表达水平,提高 TIMP-1(PCR:6h、24h,Western Blot:6h、24h,P<0.05)的表达水平;黄芪组可降低溶栓后MMP-2(PCR:6h、24h,Western Blot:24h,P<0.05)、MMP-9(PCR:3h、6h、24h,Western Blot:3h、6h、24h,P<0.05)的表达水平,提高TIMP-1(PCR:6h、24h,Western Blot:6h、24h,P<0.05)的表达;芎芪联合组可降低溶栓后MMP-2(PCR:6h、24h,Western Blot:6h、24h,P<0.05)、MMP-9(PCR:3h、6h、24h,Western Blot:3h、6h、24h,P<0.05)的表达水平,提高 TIMP-1(PCR:3h、6h、24h,Western Blot:3h、6h、24h,P<0.05)的表达,并随治疗时间延长效果更明显。说明川芎嗪及黄芪能不同程度抑制MMP-2、MMP-9的表达与活性,提高TIMP-1的表达,而二者配合的芎芪有效成分效果更加好,优于单用川芎嗪或单用黄芪组。综上所述,可见rt-PA溶栓治疗可增加了 HT的风险,并随时间延长而有所加重,川芎嗪及黄芪注射液可不同程度地减轻溶栓后出血量,且二者联合使用(芎芪有效成分)对减轻溶栓后出血量效果更好。且芎芪有效成分有利于溶栓后大鼠整体状况及神经功能恢复。其芎芪有效成分预防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的机制可能在于芎芪有效成分能阻断纤溶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的激活作用,减少MMP-2、MMP-9的活性与表达,提高TIMP-1的表达,调控MMPs、TIMPs系统平衡,保护血管屏障的通透性及完整性,从而预防溶栓后出血转化。

二、黄芪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3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芪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36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风气虚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
    1.2 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选择方法
    1.4 分组、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
    1.5 统计分析方法
    1.6 效应指标
2 结果
    2.1 检索与选择结果
    2.2 纳入研究概述
    2.3 纳入研究质量
    2.4 统计结果
        2.4.1 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
        2.4.2 敏感性分析
        2.4.3 失效安全数
3 讨论
    3.1 临床疗效分析
    3.2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3.3 循证检验中风气虚生风病机假说

(3)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范围
        1.1.2 检索策略
        1.2 检索结果合并
        1.2.1 合并策略
        1.2.2 关键类
    2 文献选择
        2.1 文献选择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文献选择方法
        2.2.1 初筛
        2.2.2 二次筛选
        2.2.3 三次筛选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3.1 文献分组
        3.2 文献分类
        3.3 文献编号
        3.4 文献登记
    4 文献质量评价
    5 文献信息收集
    6 统计分析方法
        6.1 Q统计量检验法
        6.2 固定效应模型
        6.3 随机效应模型
        6.4 漏斗图分析
        6.5 敏感性分析
        6.6 失效安全数
    7 效应指标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7.2 需治疗病人数
结果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讨论
    1 临床疗效分析
        1.1 有效治法筛选
        1.2 有效方药筛选
        1.2.1 扶正方药筛选
        1.2.2 祛邪方药筛选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2 安全性分析
        2.1 不良反应分析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6.1 纳入研究质量
        6.2 发表性偏倚
        6.3 临床异质性
        6.4 待评价研究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7 后续研究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查新报告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详细摘要

(4)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药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摘要
    第一部分 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学评价
        一、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系统评价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二、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评价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三、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济学评价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二部分 川芎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预试验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第一部分 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学评价
        前言
        参考文献
        一、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系统评价
        资料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二、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评价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三、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济学评价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川芎嗪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预试验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进展
        1 中风病的中医内涵与表现
        2 中药辨证治疗
        3 针刺治疗
        4 中成药治疗
        5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进展
        1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
        2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
        3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炎
        4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
        5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毒性疾病
        6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
        7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的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症状群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2 中医方证思想研究现状
        3 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与精准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德尔菲法症状条目筛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 成立工作小组
        2 建立条目池
        3 专家遴选
        4 德尔菲法问卷设置
        5 统计分析及指标
    三、研究结果
        1 条目池建立结果
        2 第1轮专家咨询结果
        3 第2轮专家咨询结果
        4 第3轮专家咨询结果
    四、讨论
        1 德尔菲法的应用
        2 适应症状群的条目特点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临床数据的适应症状群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 方案设计
        2 研究资料
        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4 信息采集
        5 数据录入
        6 统计分析方法
        7 质量控制
    三、研究结果
        1 基本资料
        2 临床相关情况
        3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适应症状群筛选
    四、讨论
        1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
        2 醒脑静注射液适应证候分析
        3 中风病疗效评价标准的选择
        4 中成药适应症状群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附录1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适应症专家问卷-第1轮
    附录2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适应症专家问卷-第2轮
    附录3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适应症专家问卷-第3轮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醒脑静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认识
        1.1 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定义和诊断
        1.2 流行病学研究
        1.3 危险因素
        1.4 发作类型
        1.5 发病机制
        1.6 脑电图表现
        1.7 血清炎性因子与缺血性卒中后癫痫的关系
        1.8 治疗方法
    2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方药治疗
        2.3 针刺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分组
        3.2 治疗方案
        3.3 观察内容
        3.4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疗效性指标的比较分析
        4.3 安全性指标
    5 讨论
        5.1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证)的理论基础
        5.2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癫痫的研究
        5.3 醒脑静组方的方义解析及单药药理研究
        5.4 疗效结果及安全性分析
        5.5 初步探讨醒脑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证)的作用机制
        5.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略缩词表
综述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癫痫的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7)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1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品种概述
        2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概述
    综述二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网状Meta分析
    一、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三、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五、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黄芪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脑梗死的系统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黄芪化学成分的现代研究进展
        1 黄芪的化学成分
        2 黄芪化学成分的活性研究
    综述二 黄芪注射液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药理作用研究
        2 临床应用
        3 安全性问题
前言
    第一章 黄芪注射液制备的动态分析
        1 仪器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黄芪注射液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1 仪器与试剂
        2 实验与方法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黄芪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系统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2 文献检索结果
        3 对纳入的文献的meta分析
        4 讨论
总结与创新点
    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9)中医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现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与步骤
第三部分 研究目标与条件
    1. 课题研究的目标
    2. 完成课题的条件
第四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风的病名
    2. 中风的病因病机
    3. 出血性脑卒中中医病因病机
    4. 出血性脑卒中西医病因病机
    5. 中医中风辨证论治
    6. 中风病用药规律的研究
    7. Apriori算法与中医用药规律
        7.1 Apriori算法介绍
        7.2 相关统计学概念介绍
        7.3 计算步骤介绍
    8. 中药成方制剂在中风病中的应用研究
第五部分 研究结果
    1.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药物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挖掘
        1.1.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使用药物频数统计
        附: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常用成方制剂统计
        附: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部分方中活血药物用药时间统计
        1.2.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药对关联规则挖掘
        1.3.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药组关联规则挖掘
    2. 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药物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挖掘
        2.1. 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药物频数统计
        附: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常用成方制剂统计
        2.2. 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药对关联规则挖掘
        2.3. 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药组关联规则挖掘
第六部分 讨论
    1.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常用药物及配伍
        1.1. 关于常用药物
        1.2. 关于关联药对、药组
        1.3. 关于常用配伍
        1.3.1. 活血药配伍清热药
        1.3.2. 化痰药配伍通下药
        1.3.3. 通下药配伍活血药
        1.3.4. 开窍药配伍通下药
    2.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常用成方制剂
        2.1. 灯盏花素
        2.2. 脉络宁
        2.3. 清开灵
        2.4. 血栓通
        2.5. 疏血通
        2.6. 丹参注射液
        2.7. 水蛭素
        2.8. 川芎嗪
    3. 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常用药物及配伍
        3.1. 关于常用药物
        3.2. 关于关联药对、药组
        3.3. 关于常用配伍
        3.3.1. 补益药配伍活血药
        3.3.2. 通络药配伍活血药
        3.3.3. 补益药配伍通络药
    4. 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常用成方制剂
        4.1. 步长脑心通胶囊
        4.2. 丹灯通脑胶囊
        4.3. 通心络胶囊
        4.4. 脉血康胶囊
        4.5. 芪冬瘫复胶囊
        4.6. 脑脉泰胶囊
        4.7. 养阴通脑颗粒
    5. 关于急性期与恢复期药用规律异同点
        5.1. 关于常用药物种类
        5.2. 关于活血药的运用
        5.3. 关于平肝熄风药的运用
        5.4. 关于药物关联规则
    6. 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与缺血性中风用药规律比较
    7.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七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芎芪有效成分对溶栓后大鼠出血转化及对MMPs、TIMPs调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的重要意义
        (二) 中医药干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治疗的认识
    二、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一) 课题来源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芎芪有效成分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小结
    第二章 芎芪有效成分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防机制研究
        第一节 芎芪有效成分对溶栓后大鼠MMP-2、MMP-9、TIMP-1mRNA水平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小结
        第二节 芎芪有效成分对溶栓后大鼠MMP-2、MMP-9、TIMP-1分布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急性脑梗死的防治的认识
        (一)、急性脑梗死的病因病机
        (二)、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的病因病机
        (三)、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药物治疗选择
    二、芎芪有效成分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三、芎芪有效成分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影响
    四、芎芪有效成分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溶栓后MMP-2、MMP-9、TIMP-1的影响
        (一) 研究基础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三) MMP-2、MMP-9、TIMP-1的荧光免疫组化检测
        (四) MMP-2、MMP-9、TIMP-1的Western Blot检测
        (五) 脑出血量与MMP-2、MMP-9 Western Blot相关分析
        (六) PCR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的相关性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参与科研课题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黄芪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3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风气虚生风病机假说的循证检验研究[J]. 马丽虹,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6)
  • [2]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3]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4]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优势药物研究[D]. 吴波. 四川大学, 2005(02)
  • [5]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研究[D]. 付高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醒脑静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痰火扰神型的疗效观察[D]. 汪顺贵.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D]. 王凯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8]黄芪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脑梗死的系统评价分析[D]. 赵跃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中医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用药规律研究[D]. 吴坚.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10]芎芪有效成分对溶栓后大鼠出血转化及对MMPs、TIMPs调控的影响[D]. 潘锐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黄芪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3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