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技术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四

中国生物技术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四

一、中国生物技术专利申请居世界第四(论文文献综述)

张芳[1](2020)在《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既要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面临着资源日益匮乏的挑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指导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这一基本国策。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里,以GDP为主要导向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种高污染高耗能高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近年来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亟需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随着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路径不仅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造成地球资源的加速枯竭,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诟病,世界各国对绿色产业发展逐渐加以重视,理论界与实业界也广泛关注,把绿色产业发展视为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新路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如何优化,如何稳步推进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着重将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创新理论、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相结合,以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优化及制度创新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分析了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在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的动因的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研究,以及选取国内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发展过程中经历波折的光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视角分析提出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有效路径,科技创新是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现实路径;进一步分析了三个路径在实践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从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对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出相关制度创新建议。全文的结构框架,除去主要研究结论之外,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其次,着重对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绿色产业的国内外的不同内涵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再次,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论文写作的结构框架以及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进行了综述。本章主要对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并对近年来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而为论文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的局限性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首先,分析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发现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不可持续;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主要运用产业组织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从环境、产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角度进行分析;最后,本章还对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风力发电以及其它绿色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绿色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的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四章主要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分析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首先,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对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破析,并探讨了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其次,对近年来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第五章主要对国外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经验进行系统分析。首先,本章将对国外发达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主要分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国的在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绿色产业得以成功发展在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有效举措;其次,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绿色产业的路径选择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主要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对比研究。本章选取了两个发展径不同的案例来验证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路径选择的重要性。一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传统汽车产业通过转型升级,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国有资本的全产业链支持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从而使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不断发展壮大;另一个是光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盲目扩张,发展路径过于依靠政策补贴,发展战略混乱,技术创新不足,最终不但没有使得光伏产业获得市场竞争力反而在短时间造成产能过剩,致使整个行业停滞不前,甚至曾经的行业领军企业也濒临倒闭。通过这两个案例对比研究,本章剖析了绿色产业发展中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第七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问题。首先,对中国绿色产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呈现上升趋势,技术进步对生产率带动作用明显,而规模效应不明显;其次,实证分析了影响绿色产业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验证了理论假设;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述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选择,即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路径,促进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路径,国有资本引领是发展绿色产业现实路径。第八章主要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理论和现实视角分析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三大路径在实践中遇到了的障碍和困难;其次,对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遭遇的实践障碍进行了制度层面的分析,并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九章主要是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研究。为了有效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产业。首先,从产权角度,论述了绿色资源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相关制度创新问题;其次,系统地阐释了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激励机制创新问题,主要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投融资、绿色税收等方面进行激励制度创新;最后,本章还探讨了绿色产业发展与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从绿色文化、绿色社会责任和非政府绿色组织建设等角度探讨非正式制度创新问题。最后,对论文的全部内容和相关结论作简要总结。

刘伟岩[2](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戴可[3](2020)在《基于Spark的江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利数据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于2009年正式确立,数十年来一直是国家扶持的重点对象。近年,江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势头明显,但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本文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权威的专利数据,对江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度分析和预测,为产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收集实验所需数据,并搭建Spark开发环境。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分类,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给出的产业划分目录,制定专利数据检索式。利用Python实现网络数据爬取,经过清洗后生成原始数据集。本文建立了Spark集群及开发环境,利用大数据框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并利用Echarts图表库实现数据可视化。2、提出了改进的K-Means算法对专利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之前,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对实验数据进行离散点检测去除操作。为避免出现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改进了选取聚类中心点的方式,实验以江西省数据为例,选取专利申请人、专利年度数据等指标,进行多维度聚类分析。3、提出了基于Logistic模型以及生命周期理论的技术发展预测方法。以专利数据量为样本数据,用梯度下降法对模型进行参数调整以得到最优结果。本实验对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部分核心领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预测,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指导依据。为将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性的展示,论文最后构建了一个Web系统,将研究结果可视化。本文的创新点是:1、采用权威的专利数据和大数据技术,对江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了产业发展趋势,填补了江西省在这一领域研究中的空白;2、引入了Spark大数据处理框架,提高海量数据处理效率,并改进了K-Means算法,利用离散点检测算法去除噪声,改善聚类中心点的选取方式,使得算法收敛速度更快,聚类效果更好。

邹婉侬[4](2020)在《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大力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农业生物技术被称作为未来农业革命性技术,作为常规育种技术的重要补充已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已被农业大国作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制胜种业市场的新武器。专利信息分析是对专利文献信息进行组合、加工和分析,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和技巧,使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专利竞争情报,可对行业技术领域内的各种发展趋势、竞争态势进行综合了解,为行业、地区及企业的战略发展决策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和竞争情报理论为指导,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明确世界与我国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指数等分析指标,综合测算世界各国种业综合竞争指数,明晰我国种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通过专利数据统计分析,从宏观层面多角度分析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并运用专利组合分析等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测算主要国家农业生物技术综合竞争地位,对各国目标市场及技术领域布局进行诊断分析;针对热点竞争领域进行专利信息分析,重点梳理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发展路线,剖析其专利布局与竞争态势;再从下游对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产业化情况及竞争态势进行阐述,针对基因编辑具体产品从下游产品推出上游研发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最后对相关问题与结论进行讨论,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展望。本文得出结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对当前国际种业发展态势分析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现了技术和资源的整合。中国的综合竞争力指数排名世界第9位,我国种业产业化与市场化程度低,缺乏市场化研发导向及海外市场的投入是制约我国种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但也体现出未来我国种业竞争力提升的潜力巨大。(2)从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态势及竞争格局分析结果来看,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主要以美国、中国、日本为主,总体呈显着增长的态势,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已挤入世界前列,发展态势迅猛,但仍为专利技术的输入国。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单位以科研院校为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全球性专利布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竞争力。(3)从热点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及竞争态势分析结果来看,全球转基因技术研发呈现下降趋势,中国的转基因技术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我国受政策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进程。作为新兴热点领域,基因编辑技术体系的原始专利均在美国,近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增长速度已经超过美国,但专利整体质量和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与美国相比,我国研发最终成果还停留在模式作物创制,没有有机整合形成完整化的产业技术体系。

冯冠南[5](2020)在《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愈发成熟,市场中转基因作物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加大。20余年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作物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的发展,对缓解我国的农业压力、减轻生态环境负担以及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并未批准除棉花和番木瓜之外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种植,然而近年来我国用来满足国内日常生活、生产应用的需要的玉米、大豆、甜菜等作物的来源主要依赖进口,且大多为转基因作物。长此以往,不但在国内出现了“能吃不能种”的尴尬局面,且不利于我国掌握粮食主权、国际贸易竞争地位,还会使本土转基因作物产业边缘化。根据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将在2020年有一个阶段性结果。转基因抗虫玉米、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可能即将进入倒计时阶段。在此产业化大背景下,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不能忽视。本文以多种法学研究方法为工具,对转基因作物在产业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研究。例如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创新激励不足的问题、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现实应用受阻的问题、侵害转基因技术专利问题、转基因作物品种权保护问题等,若不及时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旦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纠纷普遍发生,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也会难以推进,进而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本研究首先通过资料检索和数据收集,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进行量化分析,将其在全球的各类型分布现状做出梳理,再围绕我国转基因产业化的政策导向,对目前我国为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推进的知识产权储备现状做出梳理,将二者进行对比,总结出差距和优势所在。随后,在前述对比结论的基础上,在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下,结合现实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推进的背景,对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在创新激励、应用进程、保护方面依旧存在或即将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其知识产权问题背后成因的挖掘和研究,力求抓住解决问题的突破点。最后,从中国实际出发,针对不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进步的支持和保护作用,以期为未来我国产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赵梦瑶[6](2019)在《三种新的专利布局模式及模式选择依据研究》文中指出专利——一种无形资产,在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占领市场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如何促使专利发挥其最大功效,前瞻性、有目的的专利布局不失为一个好途径。不同于以往为了“防御”或是“名誉”而申请专利,专利布局是一种战略行为,它要求企业在申请专利之前即对自身的技术、竞争对手的技术、市场状况等有全盘了解,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内部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的布局模式,并通过一定的策略一步一步进行专利申请与布局。国内外学者已对专利布局模式展开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先将现有的布局模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对企业实际需求的分析,提出或进一步完善了三种新的专利布局模式,分别是基于应用的专利布局模式,基于运营的专利布局模式以及基于延长专利保护期限的专利布局模式。基于应用的专利布局模式,主要满足借助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在现有业务领域开发新产品、在市场应用上占得先机,也适合拟通过技术溢出和技术扩散进入新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基于运营的专利布局模式主要针对研发能力较强而市场能力偏弱的企业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利布局的目的是通过专利运营获利而不是为了自己使用;基于延长专利保护期限的专利布局模式则主要针对那些从获得专利到实际产品上市具有较长时间周期的技术,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生物技术中的创新药物,同时,这种专利布局模式也可适用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和领域中的一些技术,这种专利布局模式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设计和布局中间产品、应用产品和衍生产品等,达到延长基础专利寿命的目的。鉴于目前的专利布局模式已经较多,许多企业在选择专利布局模式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的现实问题,本论文对与企业专利布局相关的企业能力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的财务能力、研发能力和专利管理能力是影响专利布局模式选择的主要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企业能力的专利布局模式选择依据,为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专利布局模式提供了依据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企业能力及其组合对应不同的专利布局模式;2.企业能力对各个专利布局模式选择时的影响程度有所区别,如专利管理能力是基于应用的专利布局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基于运营和特定阻绝式这两种布局模式则主要受限于企业的研发能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贡献在于:1.提出或完善了三种新的企业专利布局模式。在论文第四章的三种布局模式中,基于应用的专利布局模式是我们首先提出来的;基于运营的专利布局模式虽较多借鉴“专利运营”相关内容,但其重点强调在专利申请之前即以运营为目的,突出专利布局的“前瞻性”特点,与一般的“专利运营”不同;基于延长专利保护期限的专利布局模式虽不是我们的首创,但我们将类似的思想进行系统化归纳、总结,又把该思路从创新药物扩展到了其他技术领域。2.提出了基于企业能力的专利布局模式选择依据。通过对与专利布局密切相关企业能力的分析,提出了如何依据企业的不同能力禀赋,选择最适合自身能力的专利布局模式,使各类企业在选择专利布局模式时有了一定依据。

薛柳柳[7](2019)在《基于专利地图的中国云计算企业专利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国内云计算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尽管多数人依然不清楚云计算的概念到底是什么,但是由云计算衍生的各项服务模式已经深入各行各业,极大的便利着人们的各种生活方式。云计算作为信息领域的新热点,代表了ICT产业的发展未来,也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各国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产业联盟都十分看重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前景,不断投入资金推动该技术的研究,应用以及产业化发展。我国各级政府也十分看重云计算技术的未来潜能,不断出台一系列发展规划、指导政策,并积极推进行业组织的建立。深入研究云计算产业的专利战略问题对于提高国内云计算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全球云计算领域的专利数据和中国云计算领域的专利数据分别从专利管理图和专利技术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专利申请趋势分析、专利申请区域分析、主要申请人及申请类型分析、专利有效状况分析、IPC分类号分析、技术时间发展趋势分析、技术区域分布分析、技术生命周期分析等内容,从专利层面了解全球云计算产业与中国云计算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然后运用SWOT分析模型从政策、市场、经济、法律等产业层面以及专利地图分析结果两个层面分析了国内云计算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最后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分析从专利技术开发、专利申请、专利运用以及专利保护四个方面给出了我国云计算企业进行专利活动时应该采取的战略建议。

潘婷[8](2019)在《低碳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介效应检验》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在碳峰值承诺下,减排路径研究是国家当前的重点。技术效应作为减排的核心驱动力,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是现有的文献几乎都是基于“技术进步”这一广义概念,忽略了技术路径的可分性,真正起到碳减排作用的应该是“低碳技术”。部分文献定性分析低碳技术在碳减排中的决定性作用,少有文献落足于低碳技术进步与碳排放强度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低碳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有助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宏观低碳技术政策,促进微观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选择,从而改变宏观经济状态。低碳技术进步一方面通过提高传统化石能源利用率、碳捕集和封存等途径直接降低碳排放强度,另一方面利用无碳技术生产清洁高效能源,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间接抑制碳排放强度。从现实情况来看,政策环境推动下,中国低碳技术专利近几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低碳技术的进步主要集中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同时国内煤炭消费占比持续下降,碳排放强度在缓慢降低。因此我们有理由探讨低碳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通过能源消费结构介导。在进行影响关系的实证之前,基于投入产出法,通过EBM-GML模型测算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发现全国及各省市的低碳技术进步整体呈上升趋势。通过收敛分析,发现不同区域之间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差距依然存在,但以缓慢速度收敛。本文以低碳技术进步指数为核心解释变量,碳排放强度为被解释变量,能源消费结构为中介变量。选取2001-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中介效应模型,结合逐步回归和Bootstrap法实证检验低碳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路径,不仅关注低碳技术进步具备的直接碳强度抑制潜力,同时探讨能源消费结构在低碳技术进步和碳排放强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低碳技术进步在现阶段主要是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来实现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能够显着提高碳排放强度,城镇化水平、人均GDP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显着。因此,我国应该重点关注低碳技术进步对化石能源比重的削减作用,通过政策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能源结构优化的中介作用,尽快实现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的政策目标。

林琛婕[9](2018)在《我国茶产业新技术专利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茶产业正在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加强对产业链的控制,掌握行业的话语权。因此,不断推进茶产业技术进步是提升我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目前与食品加工等其他领域相比,我国茶产业专利申请、授权、保护和运用的研究报道较少,为了加强和推动茶产业技术创新工作,本论文在对国内外专利技术现状的研究基础上,从7个角度分析2006年至2016年我国茶产业专利的集中领域及专利分布特征,比较国内外茶产业专利分布的差异,剖析茶产业专利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这对于进一步加强茶产业技术创新工作,更好地引导企业制定专利发展战略,推动我国茶产业发展动能向科技驱动型方向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截止至2016年底统计,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农业专利申请773022件,发明专利547619件,占70.84%,实用新型225403件,占29.16%,主要集中在食品业和生物技术领域,以先进技术为核心的集约化生产正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驱动力。2006年至2016年,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茶产业专利申请量稳步增长,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06年的68件增至2013年的332件,年平均增长37.71%,2014年后有所下降。但茶产业发明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分布仍处于起步期和技术发展期,尚未进入成熟期。专利技术领域主要分布在第二、三产业,茶叶初加工和精加工方面的创新较多,深加工领域的研究不足,企业是技术创新主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占比偏低,福建农林大学在高校中排名第二;不同省市专利数差距巨大,十个主产茶省份的发明专利逐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实用新型平稳发展,福建茶产业专利申请总量排名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五。全国有效专利占比为39.45%,其中有效实用新型专利占比为53.81%。2006年至2016年,国外茶产业专利授权总量及授权率呈波浪式变化,在2008年达到最高峰。国外茶产业专利技术除了传统食品加工领域和茶用物品或设备的研究领域外,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和输送包装、贮运材料领域分布占比较大,对茶产业深加工领域的创新投入较大,且国外茶叶企业的专利集中度较高,技术创新水平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目前我国新技术专利发展仍存在“四低五不足”问题:发明专利占比偏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占比偏低,企业的专利集中度偏低,有效专利占比偏低;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专利授权率和专利有效性不足,企业创新意识不足,产学研合作不足、企业专利规章制度不足等。针对问题,本文提出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和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和夯实企业的创新基础,增强技术强企的创新意识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规范专利创造过程;在专利运用渠道方面,要拓宽技术研究领域且延伸专利链条,加大专利与市场的对接力度以拓宽专利应用渠道,发挥技术中介的桥梁作用以提高技术交易成交率;在专利保护方面,应该提升企业专利保护意识和增强侵权举证能力,加大专利的保护力度和提高违法成本;专利管理能力方面,要树立专利管理意识和提升专利管理能力,健全专利管理和激励机制。

张宵[10](2018)在《伦理学视角下的生物技术专利保护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继信息产业之后,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世界各国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背景下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十三五”也充分强调了发展生物产业的战略地位。生物产业日益成为我国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对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研究这一综合背景,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伦理视角考察生物技术专利保护问题,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基于发展伦理,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具有正当性。生物技术产业表现出的巨大前景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生物技术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要素,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只有实行充分有效的专利权保护,才能促使创新激励机制更好的发挥作用。二是基于人权伦理和社会正义,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限制具有合理性。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在积极促进生物技术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负面效应,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不能绝对化或神圣化,必须要有一个合理限度。在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问题上,我们既要尊重国际原则,积极借鉴国外保护实践,又要紧密联系我国实际情况。要以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针对我国保护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以社会正义、人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为伦理导向,重视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限制,使科技进步真正服务于人类进步和发展。综合上述认识,在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已成为国际趋势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分析当前生物技术专利保护中的问题,以期为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完善提出一点建议。论文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生物技术专利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伦理学说进行阐述,包括专利领域的代表性伦理学说、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和中国化成果,论证了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伦理基础。第三部分对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现状和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对基本人权、利益平衡、生态环境和国家经济主权的现实冲突。第四部分,对国际公约和主要发达国家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客体和伦理限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我国生物技术专利制度的完善提供启示。第五部分,在前文所述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必要性以及伦理限制的合理性,进一步丰富了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应遵循的公平原则、尊重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和不伤害原则,提出了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最后对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完善生物技术专利的法律体系和伦理审查机制。

二、中国生物技术专利申请居世界第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生物技术专利申请居世界第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相关基本概念界定
        1.2.1 绿色经济的历史演变及其概念界定
        1.2.2 绿色产业的内涵界定
        1.2.3 绿色产业的特征
        1.2.4 绿色经济、产业绿色化及绿色产业的关系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理论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循环经济理论
        2.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2.1.5 产业创新理论
        2.1.6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2.1.7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 关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文献综述
        2.2.1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趋势研究
        2.2.2 发展绿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关系的研究
        2.2.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相关评价研究
        2.2.4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与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
        2.2.5 绿色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相关性的研究
第3章 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及绿色产业发展动因与现状
    3.1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3.1.1 传统产业发展依赖的主要经济学理论
        3.1.2 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及其依赖性
        3.1.3 开放条件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路径的局限性
    3.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动因
        3.2.1 环境和资源约束迫使发展绿色产业
        3.2.2 生产要素供给充分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3.2.3 人类文明发展和绿色消费需求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
        3.2.4 国家竞争力提升需要发展绿色产业
    3.3 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3.3.1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3.3.2 中国相关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第4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与制度体系现状
    4.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
        4.1.1 市场经济与绿色产业发展:一个产业组织的视角
        4.1.2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历史演变及其特征
    4.2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制度体系现状
        4.2.1 中国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现状
        4.2.2 当前发展绿色产业制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第5章 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路径选择启示
    5.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1.1 美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1.2 美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2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2.1 法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2.2 法国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3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经验
        5.3.1 日本绿色产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
        5.3.2 日本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和经验
    5.4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对我国绿色产业路径选择的启示
第6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案例比较研究
    6.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案例分析
        6.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6.1.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成效
        6.1.3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的路径优势分析
    6.2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的案例分析
        6.2.1 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内外背景
        6.2.2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
        6.2.3 我国光伏产业曲折发展历程的路径劣势分析
    6.3 案例比较与启示
第7章 中国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与路径选择研究
    7.1 我国绿色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
        7.1.1 模型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7.1.2 实证结果分析
    7.2 绿色产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2.1 理论假设
        7.2.2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7.2.3 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
        7.2.4 假设检验
        7.2.5 实证结果与分析
    7.3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
        7.3.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绿色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7.3.2 科技创新是绿色产业发展根本路径
        7.3.3 国有资本是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8章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及其制度分析
    8.1 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
        8.1.1 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1.2 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1.3 国有资本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障碍
    8.2 当前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实践障碍的制度分析
        8.2.1 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8.2.2 优化绿色产业发展路径的制度创新必要性
第9章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9.1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9.1.1 绿色产业产权界定的制度创新
        9.1.2 绿色技术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
        9.1.3 绿色产业产权交易的制度创新
    9.2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9.2.1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优化的激励机制创新
        9.2.2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投融资激励机制创新
        9.2.3 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绿色税收制度创新
    9.3 促进中国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9.3.1 绿色文化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9.3.2 企业绿色社会责任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9.3.3 非政府绿色组织与绿色产业发展路径优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Spark的江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利数据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爬虫
    2.2 文本分词
    2.3 Spark框架
    2.4 Spark MLlib
    2.5 Echarts
第3章 江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整体态势分析
    3.1 开发环境的配置
        3.1.1 基本配置
        3.1.2 Spark集群建立
        3.1.3 Spark开发环境的搭建
    3.2 专利数据获取与处理
        3.2.1 检索式的构建
        3.2.2 数据获取
        3.2.3 数据清洗
        3.2.4 Spark统计与排序
    3.3 江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整体分析
        3.3.1 申请量年度变化分析
        3.3.2 法律状态分析
        3.3.3 主要申请人分布情况分析
        3.3.4 发展热点分析
        3.3.5 全国范围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整体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江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聚类分析
    4.1 聚类算法的选定
        4.1.1 聚类算法的分类
        4.1.2 K-Means聚类算法
    4.2 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
    4.3 基于Spark的文本特征构造
    4.4 改进的聚类算法在Spark平台中的实现
    4.5 专利数据聚类分析实验结果
        4.5.1 专利年度发展状况
        4.5.2 专利申请热点聚类挖掘
        4.5.3 专利高产申请人聚类分析
        4.5.4 全国各省市发展情况聚类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及相关技术发展预测
    5.1 Logistic模型
    5.2 S曲线预测
    5.3 全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及其关键技术发展预测
        5.3.1 人工智能技术
        5.3.2 物联网技术
        5.3.3 新能源汽车
    5.4 江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5 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发展战略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利数据分析系统的实现
    6.1 可行性分析
        6.1.1 技术可行性
        6.1.2 经济可行性
    6.2 系统分析与设计
        6.2.1 实际需求分析
        6.2.2 功能需求分析
        6.2.3 数据库设计
        6.2.4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6.3 可视化系统的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问题的研究
        1.2.2 关于专利信息挖掘分析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生物技术相关概念
        2.1.2 农业生物技术专利的基本内容
    2.2 相关理论
        2.2.1 技术创新理论
        2.2.2 竞争情报理论
第三章 国际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3.1 全球种业发展格局
        3.1.1 世界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3.1.2 我国种业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3.2 基于钻石理论的主要国家种业竞争力分析
        3.2.1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数
        3.2.2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标选取与优化
        3.2.3 种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分析
第四章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动态
    4.1 基于专利数据的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分析
        4.1.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方法
        4.1.2 申请趋势分析
        4.1.3 申请地区分析
        4.1.4 申请人分析
    4.2 基于其他研发成果的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分析
        4.2.1 论文成果
        4.2.2 植物新品种保护
    4.3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热点
        4.3.1 重点研发领域分析
        4.3.2 重点应用领域分析
第五章 全球农业生物技术竞争格局分析
    5.1 综合竞争地位分析
        5.1.1 指标选取与统计
        5.1.2 主要指标分析
    5.2 主要国家在主要目标市场专利布局分析
        5.2.1 PCT及三方专利申请情况分析
        5.2.2 主要国家技术流向比
    5.3 主要领域全球专利布局分析
第六章 农业生物技术热点领域竞争态势分析
    6.1 转基因技术专利信息分析
        6.1.1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6.1.2 各国研发能力及主要受理地区分析
        6.1.3 主要申请机构竞争能力分析
    6.2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进展
        6.2.1 锌指核酸酶技术
        6.2.2 TALEN技术
        6.2.3 CRISPR技术
    6.3 植物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布局与的竞争态势
        6.3.1 区域布局分析
        6.3.2 主要专利权人分析
第七章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及竞争态势分析
    7.1 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分析
    7.2 基因编辑作物的产业化和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7.2.1 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现状
        7.2.2 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性状
        7.2.3 基因编辑作物的知识产权分析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8.1 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提高竞争实力
        8.2.2 强化知识产权布局
        8.2.3 加强原始创新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2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及其知识产权储备现状
    2.1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2.1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
        2.2.2 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趋势
    2.2 产业化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的具体要求
    2.3 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储备现状
        2.3.1 转基因作物专利分布现状
        2.3.2 已获得转基因作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情况
        2.3.3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中植物新品种保护概况
        2.3.4 小结
3 我国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有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考察
    3.1 激励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研发的法律制度
        3.1.1 财政投入及投资制度
        3.1.2 税收优惠制度
    3.2 规范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的法律制度
        3.2.1 转让制度
        3.2.2 许可制度
    3.3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及保护体制
        3.3.1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3.3.2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体制
4 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面临的困境
    4.1 未能形成以企业为主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研发环境
        4.1.1 我国财政投入集中在高校或科研院所
        4.1.2 有关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研发的税收优惠力度不高
    4.2 相关配套法律不完善,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受阻
        4.2.1 转基因作物品种审定与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规范缺失
        4.2.2 部分法律规定可操作性不高
        4.2.3 社会中间层主体参与不足
    4.3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足
        4.3.1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选择范围较窄
        4.3.2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与农民留种权之间存在冲突
        4.3.3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立法阶层较低
        4.3.4 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标准不明确,侵权处罚力度较低
        4.3.5 权利人维权困难
5 解决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的建议
    5.1 强化我国转基因作物种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5.1.1 有针对性的加大财政投入
        5.1.2 完善创新激励税收优惠制度
    5.2 完善相关配套法律,促进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
        5.2.1 对转基因作物品种审定及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规范进行补白
        5.2.2 提高法律可操作性
        5.2.3 对促进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应用的其他思考
        5.2.4 建立健全社会中间层主体参与机制
    5.3 提高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5.3.1 考虑增加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5.3.2 在转基因作物领域合理限制农民留种权
        5.3.3 适时制定《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5.3.4 加强对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行政及司法保护重视程度
        5.3.5 明确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侵权标准,加大侵权处罚力度
6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究生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所获荣誉
致谢

(6)三种新的专利布局模式及模式选择依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专利布局及其相关概念
        2.1.1 专利布局的概念
        2.1.2 专利布局相关概念
    2.2 专利布局的国外研究现状
    2.3 专利布局的国内研究现状
    2.4 企业能力相关理论
        2.4.1 资源基础理论
        2.4.2 核心竞争理论
        2.4.3 企业能力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有的专利布局模式及其分析
    3.1 六种经典的专利布局模式
        3.1.1 特定的阻绝与规避设计
        3.1.2 策略性专利
        3.1.3 地毯式专利布局
        3.1.4 专利围墙
        3.1.5 包绕式专利布局
        3.1.6 组合式专利布局
    3.2 其他专利布局模式
    3.3 现有专利布局模式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种新的专利布局模式
    4.1 基于应用的专利布局模式研究
        4.1.1 基于应用的专利布局模式
        4.1.2 基于应用的专利布局模式实施流程
        4.1.3 以JY公司为例
        4.1.4 小结
    4.2 基于运营的专利布局模式研究
        4.2.1 基于运营的专利布局模式
        4.2.2 基于运营的专利布局模式实施流程
        4.2.3 以KR公司为例
        4.2.4 小结
    4.3 基于延长专利保护期限的专利布局模式研究
        4.3.1 高技术行业的窘境
        4.3.2 研究设计
        4.3.3 案例描述与分析
        4.3.4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企业能力的专利布局模式选择研究
    5.1 从企业能力看专利布局模式
        5.1.1 财务能力
        5.1.2 研发能力
        5.1.3 专利管理能力
    5.2 企业专利布局模式选择依据
    5.3 以HW、YC公司为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基于专利地图的中国云计算企业专利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有关云计算的研究
        1.3.2 国内外有关专利地图的研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手段
    2.1 云计算
        2.1.1 云计算概念及特点
        2.1.2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2.1.3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2.2 专利地图
        2.2.1 专利地图的定义
        2.2.2 专利地图的分类
        2.2.3 专利地图在专利战略研究中的作用
    2.3 专利信息检索
        2.3.1 云计算技术主要IPC分类
        2.3.2 检索式构建
第三章 全球云计算技术专利地图分析
    3.1 全球云计算专利管理图分析
        3.1.1 全球云计算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3.1.2 全球云计算专利区域分布分析
        3.1.3 主要申请人分析
        3.1.4 全球云计算专利有效状况分析
        3.1.5 全球云计算专利IPC分类号分析
    3.2 全球云计算专利技术图分析
        3.2.1 技术时间发展趋势分析
        3.2.2 技术区域分布分析
        3.2.3 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3.2.4 核心专利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云计算技术专利地图分析
    4.1 中国云计算专利管理图分析
        4.1.1 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4.1.2 专利类型分析
        4.1.3 专利有效状况分析
        4.1.4 专利法律状态分析
        4.1.5 主要申请人以及申请人类型分析
        4.1.6 主要竞争国家分析
        4.1.7 申请地域分布分析
        4.1.8 我国云计算专利IPC分类分析
    4.2 中国云计算专利技术图分析
        4.2.1 技术时间发展趋势分析
        4.2.2 技术区域分布分析
        4.2.3 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4.2.4 核心专利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我国云计算企业专利战略实施的SWOT分析
    5.1 基于产业现状的我国云计算企业专利战略实施的SWOT分析
        5.1.1 基于产业现状的我国云计算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优势
        5.1.2 基于产业现状的我国云计算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劣势
        5.1.3 基于产业现状的我国云计算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机会
        5.1.4 基于产业现状的我国云计算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威胁
    5.2 基于专利地图的我国云计算企业专利战略实施的SWOT分析
        5.2.1 基于专利地图的我国云计算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优势
        5.2.2 基于专利地图的我国云计算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劣势
        5.2.3 基于专利地图的我国云计算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机会
        5.2.4 基于专利地图的我国云计算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威胁
    5.3 小结
第六章 我国云计算企业专利战略选择
    6.1 国外专利战略对我国云计算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经验借鉴
    6.2 我国云计算企业专利活动中的战略建议
        6.2.1 专利技术研发战略
        6.2.2 专利申请战略
        6.2.3 专利运用战略
        6.2.4 专利保护战略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8)低碳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介效应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二氧化碳减排迫在眉睫
        1.1.2 低碳技术进步是节能减排的核心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综述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2.1.2 低碳技术进步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
        2.1.3 低碳技术进步的测度
        2.1.4 研究述评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低碳技术
        2.2.2 技术进步
        2.2.3 碳排放强度
    2.3 低碳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机理分析
        2.3.1 低碳技术进步直接作用于碳排放强度
        2.3.2 低碳技术进步通过结构效应间接作用于碳排放强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碳技术进步与碳排放强度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低碳技术进步的现状
        3.1.1 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利好
        3.1.2 国内外前沿低碳技术对比
        3.1.3 低碳技术专利现状-以可再生能源生产与发电技术为主
    3.2 碳排放强度现状
        3.2.1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
        3.2.2 能源结构的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际低碳技术进步的测算
    4.1 低碳技术进步指数测算方法
    4.2 变量及数据处理
    4.3 省际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分析
    4.4 省际低碳技术进步指数收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碳技术进步对碳强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取
    5.2 数据来源及特征
    5.3 模型构建
    5.4 实证结果分析
    5.5 中介效应的bootstrap检验
    5.6 稳健性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我国茶产业新技术专利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国内外农业及茶产业专利技术研究概况
    2.1 农业专利保护研究综述
        2.1.1 农业专利申请现状
        2.1.2 农业专利申请和保护现状及作用研究
        2.1.3 农业专利运行体系研究
        2.1.4 农业专利转化实践研究
        2.1.5 农业专利与其它产业互动研究
    2.2 茶产业专利研究综述
        2.2.1 茶产业专利申请情况
        2.2.2 茶产业专利的研究进展
        2.2.3 茶产业技术创新驱动的研究进展
    2.3 小结
3 我国茶产业新技术专利分布分析
    3.1 茶产业专利资料搜集与整理
        3.1.1 检索时间范围
        3.1.2 检索策略
    3.2 茶产业专利申请总量构成
    3.3 茶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及授权率分析
    3.4 茶产业专利技术生命周期分析
    3.5 茶产业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3.5.1 《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分类
        3.5.2 IPC大类分布情况
        3.5.3 IPC小组分布情况
    3.6 茶产业专利来源对比分析
        3.6.1 不同类型申请人占比分析
        3.6.2 企业专利量对比分析
        3.6.3 高等院校技术创新能力对比分析
        3.6.4 科研机构申请人分析
    3.7 茶产业专利省市分布情况分析
        3.7.1 专利省市分布总体情况
        3.7.2 发明专利情况
        3.7.3 实用新型专利情况
    3.8 专利有效性分析
    3.9 小结
4 国外茶产业新技术专利分布分析
    4.1 专利资料搜集与整理
    4.2 国外茶产业专利申请总量分析
    4.3 国外茶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授权率分析
    4.4 国外茶产业专利技术领域分布
        4.4.1 IPC大类分布情况
        4.4.2 IPC小组分布情况
    4.5 国外茶产业专利企业申请人分析
    4.6 国内外茶产业专利差异比较
    4.7 小结
5 我国茶产业专利建设和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5.1 我国茶产业专利创造与运用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茶产业专利创造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5.1.2 茶产业专利运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5.2 茶产业专利保护与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5.2.1 茶产业专利保护方面
        5.2.2 茶产业专利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5.3 小结
6 促进我国茶产业专利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提升茶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
        6.1.1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6.1.2 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夯实企业创新基础
        6.1.3 增强技术强企创新意识,培育创新型企业
        6.1.4 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要素协同创新
        6.1.5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专利创造过程
    6.2 拓宽茶产业专利运用渠道的对策
        6.2.1 拓宽技术研究领域,延伸专利链条
        6.2.2 加大专利与市场对接力度,拓宽专利应用渠道
        6.2.3 发挥技术中介桥梁作用,提高技术交易成交率
    6.3 提升茶产业专利保护效果的对策
        6.3.1 提升企业专利保护意识,增强侵权举证能力
        6.3.2 加大专利的保护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6.4 提升茶业专利管理能力的对策
        6.4.1 树立专利管理意识,提升专利管理能力
        6.4.2 健全专利管理机制,建立专利激励机制
    6.5 小结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伦理学视角下的生物技术专利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二、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基本理论及伦理基础
    (一)生物技术专利保护概述
        1.生物技术的涵义
        2.生物技术专利的涵义
        3.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重要性
    (二)生物技术专利保护与伦理的关系
    (三)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基础
        1.代表性伦理学说
        2.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
        3.中国化的科技伦理思想
三、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发展
    (二)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现状
        1.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产业化现状
        2.我国的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制度现状
    (三)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存在的伦理问题
        1.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存在伦理缺位
        2.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伦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四、对国外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分析
    (一)国际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分析
        1.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客体
        2.对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限制
        3.生物技术专利保护中的惠益分享原则
    (二)欧盟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分析
        1.欧盟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客体
        2.欧盟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限制
    (三)美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分析
        1.美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客体
        2.美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限制
    (四)日本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分析
        1.日本生物技术专利的保护客体
        2.日本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限制
    (五)国外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五、伦理视角下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完善建议
    (一)构建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理念
        1.生物技术专利保护伦理理念构建的必要性
        2.发展伦理: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正当性
        3.以人为本:生物技术专利权利限制的合理性
    (二)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1.公平原则
        2.尊重原则
        3.利益平衡原则
        4.不伤害原则
        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三)完善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具体建议
        1.完善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法律体系
        2.完善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审查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国生物技术专利申请居世界第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D]. 张芳. 吉林大学, 2020(03)
  • [2]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3]基于Spark的江西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利数据分析研究[D]. 戴可. 南昌大学, 2020(01)
  • [4]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全球生物技术育种技术及产业竞争态势分析[D]. 邹婉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产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 冯冠南.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6]三种新的专利布局模式及模式选择依据研究[D]. 赵梦瑶.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7]基于专利地图的中国云计算企业专利战略研究[D]. 薛柳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低碳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介效应检验[D]. 潘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我国茶产业新技术专利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D]. 林琛婕.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3)
  • [10]伦理学视角下的生物技术专利保护问题研究[D]. 张宵. 河南工业大学, 2018(11)

标签:;  ;  ;  ;  ;  

中国生物技术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