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戏剧怎么了?

现代戏剧怎么了?

一、现代题材话剧怎么了?(论文文献综述)

邢志[1](2021)在《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表明建国伊始,受“戏改”政策的影响,沪剧界对传统剧目进行了重新审定和修改。与此同时,沪剧发挥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在政府的倡导下,配合当时以反抗封建压迫、巩固新政权为重点的社会运动,创作了诸多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经典剧目《罗汉钱》就产生于此时。此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文艺跃进”现象明显,产生了大批粗制滥造的现代戏。但与此同时,经过沪剧界的努力,也产生了经典剧目《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在“百花齐放”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得益于相对宽松的文艺氛围,沪剧界进行了传统剧目整理工作。随着“大写十三年”口号的提出,此前“三并举”的剧目政策被推翻,沪剧的传统剧目开始受到批判,并逐渐消失在舞台上,取而代之的是以反帝、反资、塑造工人英雄形象为重点的革命现代戏。在强调戏曲创作要突出“阶级斗争”、“兴无灭资”等内容的背景下,沪剧的两部大戏《芦荡火种》与《红灯记》成为了时代的经典,并在后来为京剧所改编,成为两个革命样板戏的源流。“文革”中后期,在“普及样板戏”的号召下,沪剧界又按照样板戏的创作要求编演了一批革命现代戏。“文革”结束以后,沪剧界在揭批“四人帮”运动和政府文艺政策的推动下,除了复演经典传统剧目外,还新创作了一批现代戏。与此同时,沪剧还借助电视这一新兴媒介的优势,将优秀剧目《一个明星的遭遇》改编为沪剧电视片《璇子》,成为全国首部戏曲电视片,开启了80年代沪剧剧目改编电视剧的热潮。这些景象,都显示着沪剧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开始复苏并逐步走向新的繁荣。在政府发出文艺创作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号召后,沪剧又一次发挥自身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坚持以主旋律的剧目创作为导向,迎来了改革开放后沪剧发展的一个高峰。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加之沪剧自身在剧目编演中存在的问题,沪剧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

傅谨[2](2021)在《戏曲现代戏的三个理论问题》文中提出关于戏曲现代戏创作的理论与实践得失,"分工论""话剧加唱""程式与程式化"是相关讨论中最复杂的三个理论问题。在戏曲现代戏创作领域建议京剧等古老剧种和新兴剧种有所分工的"分工论",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戏曲的工具化而提出的,却低估了京剧等成熟剧种的题材适应性。对现代戏成为"话剧加唱"的批评,代表了要求戏曲坚守本体的理念。认为戏曲的程式不能很好地表现现实生活及英雄模范人物的观点,混淆了戏曲具体程式和程式化原则之间的区别。在现代戏创作表演中,所有传统程式都可以舍弃,但如果背离了程式化原则,就离开了戏曲本体,因此应该是"不要程式,要程式化"。

廖静[3](2021)在《谈仫佬剧剧作《红背带》的杂糅性》文中研究指明仫佬族戏剧《红背带》是杨衍瑶先生创作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少数民族戏剧,曾获得全国、全区多个戏剧奖,是仫佬剧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选取该剧剧作进行研究,从戏曲与戏剧创作范式、作者论与时代语境、民族性与他者认同,三个层面分析了《红背带》剧作的杂糅性。《红背带》在文本中表现出似戏曲又是戏剧的杂糅特征,在音乐唱词、衬词唱腔上选取仫佬族山歌与调子的元素,在戏剧剧作法中又效法西方古典主义,强调戏剧冲突与结构完整合一。文本上的杂糅实际上是剧作者在创作时个人风格与所处时代语境的交互影响,作者既是少数民族作家,了解民歌与文化,又受到西方编剧的影响。该剧作为当代少数民族戏剧之一,受到当时"戏曲-戏剧二元生态格局"的影响;同时也是仫佬族本民族特性在不断现代化过程中,特性与共性并存的体现。红背带不仅作为道具,而且是传统仫佬族家庭观与现代女性价值观碰撞的思想主线,体现了民族特性与他者认同两者共存的现象。

江爱华[4](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研究表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褚昕怡[5](2020)在《1950-1960年代戏曲改革中老舍的京剧改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前后,以“改人、改制、改戏”为方针的戏曲改革运动在政府的主导下逐步展开。传统戏曲,作为一种生长在民间的艺术,涵纳着几百年来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和伦理观念,进而具备了深厚的接受基础。基于前期的创作经历和戏曲底蕴,老舍在1949年之后迅速成为了正式的“戏改”参与者。他的特殊性在于,同时作为偏爱民间资源的戏曲爱好者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扬者出现。本文所关注的是,老舍在“戏改”期间的三部剧目改编作品中,在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同时,将会采用怎样的方式辨析、取弃和改造戏曲的民间文化资源和要素?会怎样处理民间文化资源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他的实践反映出创作主体在“一体化”格局中怎样的状态,又能提供怎样的启示?本文将采取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细读法,结合《戏剧报》等旧报刊进入“戏改”不同阶段的历史背景,围绕三部戏曲文本的剧目渊源、改编基础和改编后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展开探究。全文主要有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研究价值和相关的研究成果。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老舍加入1950-1960年代戏曲改革的经过及其颇为纠结的处境。第二章围绕1956年的新编京剧《十五贯》进行个案研究,在1956年相对宽松的文艺氛围中,老舍力图在这部作品中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和民间审美趣味的“并存”。第三章围绕1959年的新编京剧《青霞丹雪》进行个案研究。在这一案例中,主流意识形态同民间伦理达成了“协作”。第四章围绕1963年的新编京剧《王宝钏》进行个案研究。在日益激进化的“戏改”背景下,老舍倒向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对原作进行了大幅度改动,对一部分民间伦理进行了“置换”,并尝试“改造”追求娱乐性的民间审美趣味。结语回顾了全文的论述脉络,认为我们之所以有必要对老舍的三部戏曲改编的过程进行详细考察,不仅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老舍在参与建构“人民的文艺”的过程中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对话、协商的经过,也在于他对“戏改”难题的尝试性解答中带来的经验和思考。

张凤辉[6](2019)在《仫佬剧研究 ——重拾与探索》文中认为仫佬剧是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剧种,是广西少数民族戏剧剧种之一。本文从仫佬剧的历史发展状况及现状出发,以梳理和整合剧种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经验为主导,结合现有的剧种发展条件及成果,阐述仫佬剧在当今时代下重新被研究的潜在价值以及其发展方向的探索。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仫佬剧的诞生背景讲起,尝试勾勒出新剧种诞生的民族因素和时代因素。民族因素上,包含了仫佬族自身民族文化为戏剧提供的土壤以及本族文艺人才对戏剧创作的贡献;时代因素上,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戏剧政策已经为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机遇性事件即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成立与广西戏剧展览会举办成为仫佬剧诞生的直接推动力。第二章以仫佬剧的文本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文本结构、语言特征和文本所体现的审美情感与价值三个方面去论述。从戏剧文本上看,仫佬剧现有文本有着“戏曲化”和“民族化”的特征倾向,但整体创作尚处于不成熟、不成体系的阶段。第三章是仫佬剧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分别是剧种源生的依赖性和隔阂性、戏剧类型探索过程中未能坚持的“戏曲化”以及创演阶段中出现的创作和舞台、和观众的分离趋势。第四章是仫佬剧的价值和发展方向探索,以前面三个章节的阐述为基础,分析仫佬剧所具有的民族文化价值、地域文化价值和历史与当下的价值,这既是仫佬剧重新被研究和重视的价值意义,也是它在当代重新振兴与发展的价值基础。从探索仫佬剧发展的角度,本文还提出立足自身、合理借用外力和培养观众群体三个发展方向。

张也奇[7](2019)在《“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 ——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新兴的话剧及转型中的本土戏曲一起,吸取着同样的美学资源,经历过一次次战火的洗礼和政权更迭的考验,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互相竞争、共济、互仿、互渗,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且影响深远的互动关系。互动,对剧影双方的生产体制、创作观念、思想传达、艺术呈现、传播接受诸多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49年到1966年的“十七年”时期,剧影之间的互动呈现出新的态势。在经历了此前数十年的发展、变异,并已各自走向成熟之后,“十七年”的戏剧和电影再度紧紧交织在一起,从创作主体、艺术理念到具体的表现手法,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互仿与交融。本文尝试将“十七年”戏剧和电影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关注、检视和探索二者之间的亲密互动关系;进而以此为切入点,探究二者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独特风貌和美学品格,揭示其发展的某些特殊规律。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来对“十七年”剧影互动进行深入论析。绪论揭示了“十七年”剧影互动的普遍性和深刻性。剧影创作主体的跨界或重叠,作品改编的同源与交互,艺术理念的通约与互渗,艺术形式的嫁接与拼贴等构成了“十七年”剧影互动的外在表现。这些互动现象蕴含着深刻的艺术和社会机理,值得进行深入的探究。第一章从产业重建的角度入手,探究剧影互动的必然性。产业重建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将戏剧和电影业由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造为由国家主导、资源归国家调配、创作受制于政治需求的“人民”体制。但这一重建过程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困难重重,充满了各种博弈、对抗、让步、妥协和权宜之计。尤其是自身积累薄弱的“人民电影”的建设,迫切需要解决供需失衡的燃眉之急。不仅如此,“人民电影”的海外传播还需要调适政治合法性与普世价值间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剧影间的互动,尤其是电影向戏剧借取资源,就成了解决这些难题既便捷又有效的办法。第二章探讨剧影互动的常态化机制以及呈现样态。在戏剧与电影互动的各个历史阶段的背后,始终有强大的国家意志在场。通过相关政府机构的创立与管控,新政权将戏剧与电影的创作权、经营发行权收归国有,并进行严苛的审查;建立代理式创作模式,取消戏剧与电影的商业性;以“剧本中心制”取代了“导演中心制”。通过打造、甄选、推广“正典”,新政权既致力于理想艺术类型的诞生,也借此将意识形态推而广之。十七年“一体化”的文艺生产体制和强大的政治权力的介入使剧影产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几乎丧失,在国家的统一操控下,戏剧和电影被迫走在一起,形成了特殊的互动机制。第三章分析剧影的互通与互融造成的电影类型及人物谱系的变异和新生。“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给双方的艺术语言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电影艺术的影响与渗透,丰富了戏剧舞台呈现的艺术语汇;而更重要的一个维度则在于,当电影既有的类型无法满足国家意志的需要之时,舞台艺术则为其打破既有类型的局限、实现类型更新,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剧影的交融与互渗,造成了电影类型的杂糅。剧影互动还对人物形象塑造产生了深刻影响:电影将舞台上已经光彩夺目的“新英雄人物”的优秀品格进一步强化和纯化,使之成为抽象的理想化的符号。第四章专论剧影艺术化合的产物戏曲电影。“十七年”时期的制片环境、思想导向与大众审美趣味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国家对电影在本土和海外提出的不同创作要求,使得一些经典剧目电影化的过程中,在主题、情节、结构、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写”与重塑。戏曲电影一方面在叙事方式的显性层面延续着戏曲中“幕”和“场”的情节单元,另一方面则需要隐性的内在层面进行着电影化的时空建构与美学整合。电影镜头语言需要与戏曲表演的运动形态和技艺风格相协调,以凸显演员的专业功底和身体语言的个性美感;在银幕时空重构中也需充分保留戏曲艺术的程式特色与诗化意境,用电影手段强化戏曲的美学效果。“十七年”时期戏曲与电影的密切互动在戏曲电影本体方面达成了全面融合,使“十七年”戏曲电影成为一种具有独立品格的艺术形式。结语总结剧影互动为剧影艺术的发展造成的后果。戏剧与电影的互动,对二者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以及审美建构等,均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剧影互动造成了艺术的高度同质化。其次,剧影互动有时并未能拓展、反而压缩了电影语言的探索空间,甚至使电影的艺术本体迷失。再次,剧影互动对技法的借用,有时难免本末倒置,“扬短避长”,其效果也就可能南辕北辙。“十七年”时期的剧影互动,其中既有值得珍视的艺术遗产,也有值得深刻反思的教训。

黄静枫[8](2019)在《“戏曲如何表现现代生活”:对“十七年”时期相关讨论的考察》文中认为"十七年"时期,对应戏曲现代戏创演的三个高潮,出现了三次关于"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集中讨论。第一次出现在1958年,它的标志是"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座谈会的召开。第二次出现在1960年,它由文化部举办的现代题材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衍生而出。第三次出现在1964年,为配合全国范围内的现代戏运动,北京、上海等地持续举办座谈会、各报刊纷纷开辟专栏为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讨论提供阵地。三次讨论对戏曲现代戏创作方法的思考,是继清代戏曲学方法论后,对戏曲创作理论体系的又一次全面增补和修缮。话题涉及文本和舞台两个维度的各方面,其中,"如何把握现代戏剧本构成的核心质素""如何继承和改造传统程式为表现现代生活服务"等参与度极高。三次集中讨论不仅具有实践层面的价值,即为现代戏创作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具有观念史层面的价值,即戏曲本体观念和戏曲唯物史观通过论争被进一步推广和稳固。作为提供理论依据和批评标准的戏曲观念,其对讨论发生隐形操控作用的过程亦是其再次获得审视和认可的过程。

魏欣怡[9](2019)在《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的中国现代社会变革中,传统戏曲因具备社会政治、宗教仪式、民族心理情感建构等诸多功能且最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所以与清末民初启蒙革命话语的发轫、战时语境下宣传与鼓动的要求、新政权初构时大众化普及的需求等现实语境相杂糅,呈现出格外复杂的流动过程。至十七年时期,为能够在接受的维度实现与广大工农群众的有效呼应,传统戏曲从生产、传播到接受层面均收到来自国家话语的全面介入与覆盖。在这个“想象的共同体”中,话语生产者、实践者与接受群体不断固定并共同推动着对于戏曲改革认知与阐释系统的“一体化”趋向。但它又并非铁板一块,伴随着特定的形势的变化,它又呈现为动态平衡下潜藏对话与张力的样态。因此,对于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不仅限于本体的研究,更应当作为典型的文本策略,对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戏曲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共同构成主体部分。绪论部分通过对研究概念的界定、研究状况的综述、大众化视域的切入等方面深入爬梳了戏曲改革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讨论对象,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交叉学科、从二元到多元视角、从“价值论”到“生成论”转变的研究趋势。这些有效的基础与思路,决定了本文的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研究必须在相似的学术背景下,选择与过往研究不同的“大众化”路径重新进入历史现场,进一步对戏改运动如何走向大众又如何成就自身进行辨析、考释及再解读。第一章,“梨园新声与’大众7浮现—一现代性语境中’十七年’前期的戏剧改良”:从发生学的角度回溯至20世纪前期戏曲改革事件酝酿、发展及深化的进程不难看出,一方面,传统戏曲因对于广大中国民众生活方式、情感图式的建构品格,而被知识分子重新发现并纳入现代性转换的范畴。但是另一方面,作为特定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这一改革为走向大众,在不同的时代主题中又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以“大众化”视角观之,戏曲经历了从“国民之众”“启蒙之众”到“民族之众”直至“阶级之众”的“大众”所指的位移,亦因此影响了各个时段学人对于其具体的价值认知、改革方向与操作路径。直至延安时期,旧戏改革在民族国家构建的革命语境中被具体确立、固定下来,并由此奠定了十七年传统戏曲的改革范式及基本走向。第二章,“组织意愿与实践裂隙:大众化视域下传统戏改革的机制及运行——以《人民日报》(1948—1952)为中心的考察”:作为十七年文艺大众化实践的最佳载体,对戏曲艺术的青睐是经历了延安时期对各类文艺形式反复实验与淘炼的结果。建国前后,它于新政权初构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亟需普及推进的现实语境中,以机构单位的方式形成了全面覆盖与不断纵深的组织化网络。这一力量以“改人、改戏、改制”的姿态直接介入戏曲构思创作、传播普及、演出接受的各个环节,与依存于原有旧戏生态中的表演者、接受者们构成了一个既充满张力又动态平衡的发展轨迹。第三章,“从农民模范到革命英雄:大众化视域下现代戏改革的疾变与跃进——以《人民日报》(1964)为中心的考察”:20世纪60年代中期,“两个批示”的骤降暗示了“戏曲改革”向“戏曲革命”加速跃进的可能性。在革命现代戏的大力创作与演出中,一批理想的农民形象开始占据戏曲舞台,并在现实语境下广大农民的接受内化、能动反馈中不断趋于纯粹化与典型化。这一趋势持续发展,更加符合“样板”潜质的“革命英雄”开始代替“理想农民”成为主角,正式亮相于革命京剧现代戏的舞台之上。于这一创作实践经验之上所形成的“文艺革命理论”,最终促就了十七年话语向文革话语雏形的急遽突越。第四章,“’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十七年戏改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新时期以来,面对全球化浪潮中多元文化资源的涌入,传统戏曲的发展也开始被纳入大众文化语境下繁荣的商品经济市场之中。为获得进一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戏曲艺术的持续革新成为“消费革命”形势下的题中之义。但是坐困于文化遗产的定位与大众化工具的移位,戏曲艺术仍需从十七年戏改运动“大众化”经验的逻辑前提、阐释过程与结果中汲取养分,以实现传统文艺形态的当下转换。

张麟[10](2018)在《何为舞剧 ——舞剧的属性、特征和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什么是舞剧”这一设问开始,首先通过对舞剧这一概念的不同视角进行界定与分析,从综合说、戏剧说、舞蹈说等不同角度来探析什么是舞剧,最终总结出舞剧的本质。笔者认为舞剧就是“借事抒情”的表现性舞蹈样式。第二章是对舞剧本质属性和美学特征的阐述与分析。笔者认为抒情性是舞剧的本质属性,叙事性是舞剧的功能表现属性,表现性是舞剧艺术的本质特点,并就舞剧叙事和表现性的理论层面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合之前的论述,笔者认为戏剧性是舞剧艺术的美学特征,并就如何理解舞剧的戏剧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舞剧的戏剧性体现在外在行动的情感内化,是内化后的行动之间所构成的情感和结构表达的张力构造,这一张力构造又通过不同情感之力的舞蹈动作呈现出来,产生出情感和视觉的双重表现力。第三章和第四章是由论述舞剧艺术的本质特征所衍生出来的对舞剧叙事和舞剧语言等舞剧艺术规律的理论阐述和分析。笔者结合叙事学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舞剧叙事的特点,对叙事学理论进行转化,就故事、事件、情节、结构、人称等和舞剧创作实践紧密相关的概念和艺术实践方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四章舞剧语言的建构中,笔者首先提出了舞剧艺术表现和传达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舞蹈动作及特定舞蹈动作的不同形式的组合,通过特定情感环境的创造,在舞剧戏剧性的结构思维之下的一种语言表达。它类似于语言,实现了语言的某些功能,但本质上不属于语言,是一种类语言的形式。在这一基础之上,笔者结合中外经典舞剧作品,通过对不同舞段和独舞、双人舞、群舞等不同形式的舞蹈分析,阐述这些舞蹈动作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语言的功能,实现叙事与抒情的艺术表现的。第五章主要通过对西方芭蕾和中国舞剧的发展历史、创作思想和观念的系统梳理,整理出作为艺术实践层面对于舞剧艺术自身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方式的体认和思考,另一方面也是对前面几章论述的回应。

二、现代题材话剧怎么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题材话剧怎么了?(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思路框架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沪剧剧目(1949-1962)
    第一节 “戏改”时期的沪剧剧目
        一、传统剧目的审定与修改
        二、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创作
        三、宣传新婚姻法的代表作:《罗汉钱》
    第二节 “文艺跃进”时期的沪剧剧目
        一、“以现代剧目为纲”影响下的剧目
        二、“歌颂大跃进、回忆革命史”:《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
        三、对传统剧目的态度
    小结
第二章 “革命现代戏”时期的沪剧剧目(1963-1976)
    第一节 “大写十三年”影响下的沪剧剧目
        一、“大演现代戏”与批判传统戏
        二、革命现代戏的盛行
    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时期的沪剧剧目
        一、革命现代戏的样板:《芦荡火种》《红灯记》
        二、样板戏背景下的其它沪剧剧目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的沪剧剧目(1977-2019)
    第一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一、剧目创作的复苏
        二、首部戏曲电视片:《璇子》
    第二节 “四个现代化”倡导下的沪剧剧目
        一、以主旋律为导向的现代戏创作
        二、娱乐多元化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戏曲现代戏的三个理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分工论
二、话剧加唱
三、程式与程式化

(3)谈仫佬剧剧作《红背带》的杂糅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背带》似戏又是剧
    (一)剧作《红背带》携带戏曲、民歌音乐元素
    (二)剧作《红背带》的独幕剧结构
二、杨衍瑶个人书写与中国戏剧时代语境
    (一)杨衍瑶作者风格特征是确立剧作风格的核心
    (二)中国戏剧所处时代语境是剧作风格形成条件
三、仫佬族民族特性的维系与他民族的认同
四、结语

(4)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2.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1.本文的章节设置
        2.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一、旧“皖剧”的式微
        二、新“皖剧”的确立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一、传统戏剧目
    二、移植剧目
    三、改编历史剧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五、现代戏剧目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致谢

(5)1950-1960年代戏曲改革中老舍的京剧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全文框架
第一章 老舍与1950-1960 年代戏曲改革
    第一节 1950-1960 年代戏曲改革的发生
    第二节 老舍加入“戏改”的经过与原因
    第三节 纠结的处境:老舍在“戏改”中的立场和创作
第二章 新编京剧《十五贯》: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审美趣味的并存
    第一节 从昆曲到京剧:剧目渊源与改编契机
    第二节 主题的重释:去“迷信”与“反封建”
    第三节 “清规戒律”下的人物塑造:“丑角”与“幽默”
第三章 新编京剧《青霞丹雪》:主流意识形态与民间伦理的协作
    第一节 现代戏热潮中的新编历史剧创作
    第二节 “忠”于人民:“忠”观念的挪用
    第三节 民间伦理的“渗透”:“群众”的现身
第四章 新编京剧《王宝钏》:民间伦理的置换与趣味的改造
    第一节 一出“老戏”:王宝钏故事的源流与改编基础
    第二节 从家庭伦理到革命伦理:人物的“净化”与“提高”
    第三节 “笑声”的规训:“戏妻”情节的清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仫佬剧研究 ——重拾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对象和背景
    二、研究意义和目的
    三、研究现状和空白
第一章 仫佬剧的生成语境及过程
    第一节 民族语境
        一、仫佬族的历史与文化
        二、仫佬族的文学艺术人才
    第二节 时代语境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戏剧环境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代因素
    第三节 仫佬剧诞生的过程
        一、《潘曼小传》:从彩调剧到仫佬剧的演变
        二、仫佬剧的初步探索和实验
第二章 仫佬剧的文本特征
    第一节 仫佬剧的剧目情况
    第二节 仫佬剧的文本结构
        一、剧本题材与内容
        二、戏剧语言:人物对话与唱词
    第三节 仫佬剧的语言呈现
        一、人物唱词与“戏曲化”
        二、人物对话与“话剧化”
        三、戏剧语言与“民族化”
    第四节 仫佬剧的人文关怀
        一、勇于反抗的不屈精神
        二、追求智慧的生活哲学
        三、幸福生活的美好寄托
第三章 仫佬剧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原因
    第一节 仫佬剧源生的问题与原因
        一、仫佬剧诞生的依赖性
        二、仫佬剧诞生的隔阂性
    第二节 仫佬剧戏剧类型探索的问题与原因
        一、关于戏曲化或歌剧化的探索
        二、戏曲化未能坚持实行
    第三节 仫佬剧创演活动中的问题与原因
        一、“剧展模式”限制创作
        二、观众群落难以培养
第四章 仫佬剧的价值与发展方向探索
    第一节 仫佬剧的多元价值形态
        一、民族文化价值
        二、地域文化价值
        三、历史与当下价值
    第二节 仫佬剧发展方向的探索
        一、立足自身资源与多元价值
        二、合理借用外力
        三、多措施并举培养观众群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掌握的仫佬剧剧目情况表(1984-2018年)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 ——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产业重建与剧影互动的必然性
    第一节 剧影互动的基本方式
        一、从自然竞争到肃清“旧片”
        二、供需矛盾的凸显
        三、以戏剧充实电影
    第二节 剧影互动与海外认同
        一、集体记忆的连通与强化
        二、政治合法性与普世价值的调适
        三、外汇创收与产业属性的海外复归
第二章 国家在场与剧影互动的常态化
    第一节 剧影自主性的消亡与互动的多样性
        一、剧影的生产、经营与审查
        二、主体的置换与市场的困境
        三、剧影互动的多层面展开
    第二节 正典的生成与互动作品的系列化
        一、题材规划对正典的期待
        二、会演展映对“正典”的甄选
        三、互动对正典的纯化与强化
第三章 剧影艺术的交融与互渗
    第一节 剧影类型的更新与杂糅
        一、喜剧类型的嬗变
        二、反特片类型的革新
        三、题材理论对类型的改造
    第二节 剧影合力制造“英雄”
        一、剧影对新英雄人物的呼唤
        二、向戏曲学习人物塑造
        三、电影对人物的魅化
第四章 戏曲电影中的“戏”“影”化合
    第一节 电影语言对戏曲艺术的重塑
        一、戏曲结构的电影化
        二、戏曲时空的重构
        三、演艺风格的变异
    第二节 镜头语言的突破与美学创造
        一、镜语风格的舞台转译
        二、虚实结合的视觉修饰
        三、视觉元素的音乐组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十七年”剧影互动作品一览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戏曲如何表现现代生活”:对“十七年”时期相关讨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三次集中讨论
二、 代表议题
    (一) 剧本写作
        1. 如何把握现代戏剧本构成的核心质素
        2. 如何以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主要戏剧冲突
        3. 如何创造现代戏唱词词汇
    (二) 舞台表演
三、 观念史意义

(9)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的相关问题
        1. 戏曲改革运动与文艺“大众化”问题
        2.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的走向问题
        3. 戏曲改革运动的当下意义问题
    第二节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研究综述
        1. 十七年时期戏曲改革运动相关研究述评
        2. 文革及新时期以来戏曲改革运动相关研究述评
        3.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与文艺“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梨园新变与“大众”浮现——现代性语境中十七年前期的戏剧改良
    第一节 现代性焦虑中发现“大众”:晚清民初的戏剧改良与大众话语
        1. 国民之众:梁启超的戏剧改良中的新民话语
        2. 启蒙之众:晚清民初戏曲理论及舞台实践中的个人话语
    第二节 革命化实践中制造“大众”:30—40年代的戏剧改良与大众话语
        1. 民族之众:新国剧运动中戏曲改良的民众话语
        2. 阶级之众:延安戏曲改革中的工农兵话语
第二章 组织意愿与实践裂隙:大众化视域下传统戏改革的机制及运行——以《人民日报》(1948—1952)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有意味的形式”:大众化文艺背景下戏改的发生
        1. 延安文艺空间中的“大众化”实验
        2. 走向全国:“人民新戏曲”的中心置换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戏改特点与大众化经验
        1. 戏改机制雏形:中国戏曲改进会的发起
        2. 戏改机制统筹:戏曲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功能
        3. 戏改机制特点:管理范畴与科层体系的完备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大众化限度与戏改弹性
        1. “大众化”限度:接受者与表演者的身份困惑
        2. 戏改弹性:“合法性”与“合理性”之间
第三章 从农民模范到革命英雄:大众化视域下现代戏改革的疾变与跃进——以《人民日报》(1964)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理想农民形象的生成与强化
        1. 农民模范:革命现代戏的主体形象
        2. 从被动到能动:现代戏的革命化加速
    第二节 从“戏曲改革”到“京剧革命”:革命京剧现代戏及逻辑展开
        1. 舞台的统一:革命规训下的大众形象塑造
        2. 舞台的延伸:权力运作下的戏改符号传播
        3. 舞台的覆盖:“大众化”与“样板化”的汇融
第四章 “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十七年戏改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当下戏曲生态
        1. 改革之续:戏曲生态的当下处境
        2. 定位之困:戏曲生态的当下窘境
        3. 从戏曲到电影:“大众化”工具的更迭
    第二节 十七年戏改“大众化”经验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
        1. 逻辑前提:“大众化”的当下意义
        2. 阐释过程:方法置换、方向并进与方式推广
        3. 阐释结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戏曲改革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何为舞剧 ——舞剧的属性、特征和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由舞剧定义引发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舞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吗
    第二节 舞剧是戏剧吗
    第三节 舞剧是借事抒情的舞蹈艺术
        一、舞剧和舞蹈的同质性
        二、借事作为艺术手段
第二章 舞剧的本质属性及艺术特征
    第一节 抒情性是舞剧的本质属性
    第二节 表现性是舞剧的本质特点
        一、关于“表现”
        二、舞剧表现性本质分析
    第三节 叙事性是舞剧的功能属性
        一、如何理解舞剧的叙事性
        二、叙事在舞剧中的实现方式
    第四节 戏剧性是舞剧的美学特征
        一、关于“戏剧性”
        二、舞剧的戏剧性阐释
第三章 舞剧艺术如何借事抒情
    第一节 叙事主体的确立
        一、舞剧叙事“话语”的构成
        二、舞剧叙事中的身份切换
    第二节 结构框架作用的发挥
        一、舞剧结构
        二、舞剧结构方式与手段
        三、舞剧结构样式
第四章 舞剧语言的建构
    第一节 舞剧语言建构的理论阐释
        一、舞剧语言的界定
        二、舞剧语言的建构路径
    第二节 舞剧语言的内在构成
        一、不同性质的动作群组
        二、空间与动作关系的构造
第五章 中西当代舞剧创作中的“舞剧本质”体认
    第一节 俄罗斯交响芭蕾的舞剧本质属性之思
    第二节 英国戏剧芭蕾舞剧本体叙事手段的开掘
        一、“结构”意识凸显
        二、戏剧性舞剧语言的构建
    第三节 中国舞剧观念的体认
        一、舞剧本体意识的苏醒
        二、舞剧表现形式的挖掘
        三、意象化叙事的进一步突出
结语
    一、舞蹈化的戏剧性结构作为舞剧基础
    二、舞蹈动作作为“言说”手段
    三、音乐作为内在表现因素
    四、文学剧本作为文本参照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致谢
全体答辩委员会签字

四、现代题材话剧怎么了?(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D]. 邢志.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戏曲现代戏的三个理论问题[J]. 傅谨. 学术研究, 2021(03)
  • [3]谈仫佬剧剧作《红背带》的杂糅性[J]. 廖静. 歌海, 2021(01)
  • [4]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5]1950-1960年代戏曲改革中老舍的京剧改编研究[D]. 褚昕怡.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仫佬剧研究 ——重拾与探索[D]. 张凤辉. 广西大学, 2019(01)
  • [7]“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 ——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D]. 张也奇. 南京大学, 2019(12)
  • [8]“戏曲如何表现现代生活”:对“十七年”时期相关讨论的考察[J]. 黄静枫. 文艺理论研究, 2019(03)
  • [9]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D]. 魏欣怡.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10]何为舞剧 ——舞剧的属性、特征和规律研究[D]. 张麟. 上海戏剧学院, 2018(12)

标签:;  ;  ;  ;  ;  

现代戏剧怎么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