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幽龙凤》开始——感受传统剧中的“不讲道理”与“生活品味”

从《幽龙凤》开始——感受传统剧中的“不讲道理”与“生活品味”

一、从《游龙戏凤》说起——有感于传统戏中的“不合理”与“生活味儿”(论文文献综述)

胡铭帅[1](2020)在《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是一所由旧式科班向新式戏曲教育过渡的戏曲学校,在中国戏曲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京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对戏曲教学的现代化探索,颇具现实意义。文章细致梳理了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十年的办学史与演出史。首先,戏校共经历焦菊隐、金仲荪两任校长,他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戏曲改良意识,并在改良革新宗旨的指导下,逐步探索确立了戏校的教育方法,在组织架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剧本改编和创作、舞台实践、社会影响等方面做出了创新。其次,是对其演出史的梳理,戏校的演出也是教学的一部分,“教演结合”是传统科班一以贯之的做法,而戏校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对传统戏的教学,戏校会聘请名师,以至学生能得到实授,学生们拥有大量的日常实习演出,并在演出中夯实基础、加快成才。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创办于1930年,直至1940年解散,十年间,中华戏校出人出戏、成才高效,堪称戏曲教育的成功范例,为当代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开展戏曲人才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分析意义的范本,其成功经验值得深入系统的梳理、总结。

浦晗[2](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认为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徐冰[3](2014)在《中国民间小戏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民间小戏的地位和作用很少能够被人们以公正的态度来对待,经常陷入以一种偏颇反对另一种偏颇的境地。民间小戏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就其本身的复杂性、丰富性,以及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而言,还需要人们更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保护。第一章“民间小戏的概念”,以“小戏”概念为中心,梳理从古至今“小戏”在各种语境中的含义,以及戏剧史上出现过、与今日所谓“民间小戏”有交集的概念。如:杂戏、折戏(散出)、土戏、时剧(杂出)、捎戏等。第二章“民间小戏发展述略”,以年代为序,分唐前、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现代、当代民间小戏共六节,展现民间小戏从百戏中逐渐独立、发展壮大,奠定了各类民族表演艺术中以戏曲为首、为尊局面的概况。任何形式的戏剧都是以一个个剧目为存在的基础,具体剧目的核心则是它的题材内容。所以第三章“民间小戏的剧目”,在介绍民间小戏剧目题材来源之外,还选取几种常见的剧中人物类型,展现民间小戏思想内容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民间小戏艺术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混杂拼贴,较多插入与情节之外内容的剧目类型有:串戏类、盘歌(盘道)类。第四章“民间小戏的表演”,重点总结了因受演员人数限制而形成的特殊方法:以人拟物、兼扮、跳进跳出、搭桥、假形。民间小戏对戏剧脚色体制的贡献在于最初的脚色——丑、旦的划分。民间小戏的表演无论是程序还是具体动作,很大程度上带有作为它来源的表演艺术——诸如歌舞、说唱的痕迹,并且即兴性强、观众参与互动成分较多。第五章“民间小戏的舞美”,总结了民间小戏化妆、服装、道具所具有的抽象、写意、虚拟等美学特色,很大程度上是着实因为条件有限。本章重点探究了舞具的形成,以及舞具或发展为道具或在小戏中消失的原因。第六章“民间小戏的音乐”,除了列举民间小戏音乐的主要来源之外,主要梳理小戏音乐戏剧化的过程:分腔,零散的曲调如何进化为曲牌、板式,以及在走向城市发展为大戏过程中对自身原有特点(如衬腔)的放弃。第七章“民间小戏的走向”,总结了民间小戏大致三种发展结局:1、大多数都往大戏方向靠拢;2、少数保持原有的体制;3、还有一些走向消亡或基本消亡。不管是哪种结局,民间小戏整体趋向都是艺术上往精进、精致方向发展。第八章“民间小戏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发展策略”,分析了民间小戏不仅具有传播、传承历史文化信息以及对个人人格和社会秩序的造就、维护功能,滋养了许多艺术形式,并且还可以作为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戏剧危机”产生的同时,还给民间小戏带来生机,因为被冷落就意味着重新定位,有可能借此获得新的生存空间。当然民间小戏中的相当一部分,已明显难以靠自身力量重新占领市场,需要加大保护力度,以及通过多种方式让人们认识并传递它的价值。民间小戏曾在戏剧的一系列体制变动中,总是处于前沿位置。随着戏曲不再占据民族表演艺术的首要地位,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小戏终将退位。戏剧产生的动机在于获得新鲜体验的愿望,即使到了戏曲消失的那一天,角色扮演、改换角度或场景寻求新体验的需求也仍然存在,所以大戏剧观念下的“小戏”仍然会借助新的载体,以新的形式活跃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之中。

王真峥[4](2013)在《《四郎探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果说有一个戏,既被禁演又不断上演,既是永久的魅惑,又是研讨的噩梦,从1949年以来折腾了中国戏曲界几十年,那就是《四郎探母》了。这个戏以及它的历史遭遇,其中包含了太多的美学、历史和文化信息。“《四郎探母》研究”因此成为本论文的选题。《四郎探母》广及各个剧种,本文所指的是以杨四郎探母为题材,主要包括坐宫、盗令,见娘、回令的情节的戏曲作品,以影响最大的京剧《四郎探母》为代表文本。本论文的研究从四个向度展开,分别为第一章:美学的研究、第二章剧目来源研究、第三章:1949年来历史遭遇的研究;第四章:“《四郎探母》现象”研究。第一章的美学研究指出:《四郎探母》是一个完全讲亲情的故事,它设置杨四郎尴尬的政治处境作为戏剧情境,通过杨四郎艰险的探母过程和复杂的心路历程极为浓烈、深刻、细腻地表现了人类的亲情。由于写出伟大的人情,它不仅是杨家将作品中忠勇主题之外的又一主题,而且成为杨家将戏剧中比忠勇主题的众多剧目更广受欢迎的剧目。由于艺术性的高超和曲尽人情的深刻,它又成为京剧老生唱腔的代表性剧目,在舞台魅力方面作为一个高峰作品而长盛不衰。杨四郎陷落异邦的凄凉和无奈是人类生活中多有的人生遭际,而1949年以来两岸长期阻隔的现实又造就了千万个现实中的“杨四郎”,更使这个戏增添了令人落泪的现实感受。本文的第二章通过考证,证明以往关于《四郎探母》来源的“张二奎改编自《雁门关》说”、“梆子班说”、“《昭代箫韶》说”等皆不可信。《四郎探母》的起源并不是纯的寻找原版本的版本考证问题,而是一个特定内涵和情节的故事的历史形成问题。经本文研究发现:明代杨家将小说定下了四郎的人物形象、命运遭际和母子见面的基调;到了清朝,杨家将故事的“人情化”需求、民族关系的缓和、韩延徽故事的流行,使得“四郎探母”故事有了形成的条件。杨延辉的“探母”故事形成于清朝中期,嫁接自韩延徽的事迹,且保留了原型中“思母-探母-复归契丹”的情节框架。道光年间,该剧由徽班在京师演出,唱的是汉调。这就是《四郎探母》一剧的来源。第三章清理和叙述《四郎探母》1949年来的遭遇。1949后,北方地区以“提倡民族失节”的罪名禁演《四郎探母》。之后三十年间,全国范围内展开了4次关于该戏的讨论,核心问题是:“杨四郎是不是叛徒”、“《四郎探母》是不是一出宣扬人情高于政治的戏”。批评调子越来越高,从指出其“思想上有问题、但艺术性尚可”,上升为“艺术性越高、反动性越强”的全面否定。很长时间内,《四郎探母》从舞台上难觅踪迹。直到新时期开始,它才逐步恢复上演,却仍然逃不出被官方意识形态歪曲的状态。从1948年到1981年,中国大陆地区对《四郎探母》采取了禁演、批判、讨论、改编等措施,但禁得了却忘不了,捧不起也批不倒,说不清也改不好,怎么也对付不了这一作品。这一奇怪的现象,本文称之“《四郎探母》现象”。其中的文化、历史含义值得分析和思考。本文第四章指出:第一,“《四郎探母》现象”首先是一种文艺批评错位的现象。长期以来,《四郎探母》的思想和美学内涵被抛在一边,叛徒问题成了讨论的中心课题,但纯从政治标准看,把杨四郎叫做叛徒却是一种违反法理和政策的无限上纲。所以几十年来的批评和争论根本就不是文艺批评,而是政治需要和官方意识形态篡夺文艺批评地位的“错位”现象。第二,和其他被叫做“毒草”的作品一经批判定性就无人敢再为它辩护不同,《四郎探母》虽经明令禁演,但绕着圈子为之辩护的情况却始终不绝,于是酿成几十年中的四次大讨论,而按照官方意识造就的《三关排宴》等多部“政治正确”的改编作品,或是把杨四郎逮捕、处死,或者让他羞愧自杀,都不被观众接受而销声匿迹。这是一种民间伦理和官方意识对抗的现象。第三,《四郎探母》受到非难的实质并非杨四郎真是叛徒,而是不许写人性。关于人性是最高的原则,无论西方还是中国都早已有了明确的认识和彻底的思考,但在“《四郎探母》现象”发生的年代,却根本不承认有什么普遍的人性,人只有阶级性,谈人性就是“资产阶级人性论”,人活着只为了革命。于是,人情、人欲在生活中有罪,在文艺作品中被扫荡干净,这就是“《四郎探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四郎探母》现象”是一种文明滞后的历史现象。

于琦[5](2013)在《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外来势力的刺激和影响下,逐渐走出传统的封闭体系,开始寻求现代化并走向世界。二十世纪前期,报纸期刊等现代传媒业迅速崛起,对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二十世纪前期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其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更有力的传播工具,因此戏曲期刊与戏曲艺术的联合成为一种必然。戏曲期刊一经产生,就刊发了大量戏曲理论批评文章,它们是二十世纪前期戏曲理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戏曲期刊之于戏曲理论批评的重大意义。本文的关注范围划定在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主要研究对象是这一时期戏曲期刊所刊载的戏曲理论批评,探讨作为新传播媒介的戏曲期刊,如何参与戏曲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如何凭借自身力量影响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第一章简述戏曲期刊兴起、发展的原因,并根据戏曲期刊上的理论批评发展状况,对其进行了时段上的划分,同时介绍戏曲期刊所登载的戏曲批评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第二章从戏曲期刊入手,梳理戏曲观念的演变过程。西方戏剧艺术传入中国后,为传统戏曲艺术提供了新的参照物,刷新了人们的戏曲观念。戏曲期刊关于“旧剧”和“国剧”的探讨.反映了理论界对中国戏曲的定位与评价,建构了中国戏曲之于世界戏剧艺术的意义。第三章阐述了戏曲期刊对戏曲特征的探寻。戏曲期刊一方面通过对戏曲“综合性”和“写意性”的论证,在本体上肯定其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特殊价值:另一方面,通过考察戏曲艺术中的民间意识与民族意识,梳理出戏曲在文化系统中的流动与蘖变,从而获得戏曲对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意义。第四章主要分析戏曲期刊对戏曲变革问题的探讨。二十世纪前期,传统戏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革新、演变,人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推动戏曲艺术的更新。作为戏曲舆论的前沿阵地,戏曲期刊对戏曲改革的相关话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戏曲期刊始终留意戏曲领域的新变,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教训,在戏曲改革的潮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五章论述戏曲期刊开辟了新的“批评空间”,影响了戏曲理论批评的生成与传播。戏曲期刊的办刊宗旨与批评主体的思想意识,对戏曲批评进行了筛选和整合,使其呈现出独特的面貌。戏曲期刊凭借占有戏曲资料的丰富性,以及与读者之间密切、频繁的联系,使人们增进对戏曲的理解和思考,并为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争鸣提供了平台,从而推动了戏曲理论批评的更新与发展。结语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通过对二十世纪前期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研究所获得的当代意义。

黄亚清[6](2013)在《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研究(1942-1978)》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最大的变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生产体制的逐步确立。宏观层面上的文学体制真正有效的实施,必须落实到具体文学形态的创作中。1942至1978年间的新编历史剧,作为与20世纪国家想象有着重要关联的文学形态,它在意识形态化的历史场域中,逐步形成了特定的生产体制和话语规范;同时作为一种微观的制度实践,它具体反映出文学体制的形成和实施,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体制的调节和转向。因此,以它的生产体制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提供我们透视当代文学体制运作实践的一个具体视角;同时亦是进入历史现场和文学现场,考察文学外部各种文化力量角逐,和文学内部诸种要素制约及互动的一条有效的路径。本文以1942-1978年间的新编历史剧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一体化的文学体制如何一步步地将特定的意识形态,编织进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的历史剧中,并逐步确立了与历史剧相适应的管理、创作和评价体系。历史剧参与历史重构和新历史观重塑历史,是执政党贯彻文艺领导权的表现,它是一个从制度到创作乃至知识层面被建构的过程,理清宏观的文学体制如何作用于微观的文学实践,可以从一个层面丰富当代文学生产体制的研究成果。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论三大部分。绪论总体上梳理了20世纪中国戏曲改革与国家想象的嬗变,揭示了五四戏曲革命、左翼戏剧运动、延安及新中国戏改三个阶段中,国家想象的阶段性特点;同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梳理了当前历史剧研究和体制研究的成果,分析了历史剧生产体制研究的意义。第一章采用纵横交错的方法,梳理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确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窥测它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群体意识转移的标识作用。新编历史剧的生产,直接或者间接的借鉴了传统史剧、五四史剧以及西方话剧的成果;所以把它放在史剧发展的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有利于揭示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建构的丰富性和必要性。第二章主要是历史剧生产管理体制的建构。毛泽东新文化想象和唯物史观,通过一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具体的会演评奖的运作,规约历史剧创制意图、过程和方式,在外部建构起历史剧的制度模式和组织保障,确保历史剧一体化生产目标的实现。第三章着重探讨新编历史剧创作模式的确立。在文学管理体制建构的网络之中,按一定的规范秩序,规训史剧“生产者”在“意识形态”的范畴内,利用集体的智慧,生成符合意识形态要求的历史剧文本;同时对历史剧的表导演,以及读者和观众接受秩序的规范,保证历史剧创作与传播环节的控制和规约。第四章阐述在权威话语的控制下,历史剧批评范式的确立。文学论争和批评作为规范历史剧意义生产和秩序建立的一个手段,监控历史剧作家在意识形态设定的框架内创作;特别是当批评论争异化为文化批判和权力争斗的工具时,就更为严苛地制约着历史剧一体化目标的实现。所以,历史剧批评范式是理解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的一个独特视角。结语主要反思体制化生产中的新编历史剧在中国文学现代性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梳理了新时期历史剧的发展,探讨了当下历史剧创作的新取向和存在的问题,为历史剧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江棘[7](2012)在《1919-1937:海外推介与中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19到1937年近二十年间,是中国戏曲艺术开始主动向非华人圈的异文化世界进行大力推介,积极寻求世界回应与对话的自觉期与高潮期。特定时代思想氛围中的喧哗众声却形成了推动、加速戏曲走向更广阔世界的合力,海外公演、对外书刊中的介绍宣传和舞台剧目译介都超越了以往的规模和影响。相较于之前古典戏曲经典文本域外传播和海外华人圈中戏曲演出的历史,这一时期寻求回应与对话诉求之主动和强烈,异文化世界介入、发声之积极,以及在关注对象上对当下流行剧目、舞台艺术层面和剧坛发展现状之倚重,也都使得在各种交流对话的互动场域内,更具现实影响力的言说得以形成。这些围绕着戏曲艺术的中外言说,既有着各异的表达立场与动机,也必然经历了信息传递与接收过程中种种有意无意的处理。它们的形成、聚焦、争鸣与被选择加工的历史,不仅反映了多元语境之下,被视为传统文化代表的戏曲艺术正在嬗变中的复杂混合面貌及其背后各种认识与思考的斗争,同时也对戏曲艺术现代嬗变的历史进程本身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范围涵盖了剧目文本、戏曲文化价值的判断与定位、实践层面的舞台艺术语汇及其呈现,以及戏曲艺术理论的构建和表达等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关于戏曲传统观、戏曲艺术特征一些看似基本的认识,都曾在这样一个重要的知识生产场域中经历了不乏曲折的塑造。长期以来,除了其中少数演出事件及其引发的一部分讨论受到关注之外,这段历史中还有大量言论尚待挖掘、译介与整理,如何尽可能全面地回顾梳理这段历史、尽量客观地理解其中的历史之因果,是我们今天在对戏曲艺术现代化进程的反思中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论文以“海外推介和中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为研究对象,结合社会思想文化史的考察,分析二三十年代戏曲海外推介高潮形成的多重原因,回到20世纪戏曲艺术海外推介、交流的第一个自觉期与高潮期的具体历史情境中来展现代兴之际的剧界景观。同时,挖掘考察此时期关于戏曲艺术的推介言论与中外对话,提炼其中的焦点问题,在对言说动机与接受立场的观照中,看待这场对话与作为其结果之一的戏曲艺术的现代嬗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戏曲近代以来发展进程中的“西方化”、“国粹化”与戏曲的现代性等问题做出回应,对1919-1937年间戏曲海外推介与交流的影响、历史意义和价值,做出评价、提出新见。

颜全毅[8](2005)在《清代京剧文学史》文中研究指明《清代京剧文学史》是以清代京剧的剧目和剧本创作情况、特色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较为系统地勾勒、探讨清代京剧文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价值。 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戏曲史的研究领域中,长期以来忽略了京剧文学的存在,这与京剧作为国剧的地位很不相称。即使是专门形态的中国京剧史着的撰写,也往往重在对于演员与演出的关注,对一剧之本的京剧文学忽略不计。这种忽略有个常识性的误区,人们通常认为京剧的文学品位不高,与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等经典戏曲文学相比,在审美形态上有着很大差异。实际上文学性并不能等同于文辞的典雅性,而作为集表演文学之大成的京剧剧目,其文学性更在于本色当行,能够给表演提供规定情境和体现空间。因此,京剧的文学形态和内在蕴涵,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更需要学术界的充分关注和深入研究。 《清代京剧文学史》,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清代京剧文学按照其发展的大致脉络分为三个大的时期,即起源整合期(乾嘉时期)、成型发展期(道咸时期)和兴盛繁荣期(同光宣统时期),每一时期整理归纳了一批代表性的流行剧目和文人创作,并对重要的剧本进行了考证评析。尤其是对早期的文人京剧创作如周道昌《错中错》,余治《庶几堂今乐》的研究,有着一定的系统性。 第二,对清代不同时期的审美趣味和批评风气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出其特色,并予以相应的论证。例如对道咸时期“品花”情调的探讨,对于光绪时期“改良主义”理论建树的归纳,都做出了较为细致的梳理。 第三,对清代京剧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现象,例如“清代宫廷演剧对京剧文学的影响”、“海派京剧的文学特性”以及“京剧改良文学”等内容,进行专题性的深入剖析。这就使得《清代京剧文学史》既包括了按照一定历史发展逻辑下京剧文学的具体内容,又有相关专题的深入分析,是纵向线索与横向专题勾连并重的双重结构。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 首先,第一次把京剧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科研对象,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研究,并将清代京剧文学放在中国戏曲文学大变革的背景下予以观照,这对戏曲文学史的深入开掘起到一定积极意义和有益补充。 其次,本论文对京剧文学的宫廷特色和市井色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近代文学审美转型的历史成果,也符合当前文学史不断拓宽学术视野和形态范畴的需求,还是相对于元明清杂剧传奇而言的京剧文学自身特点的树立。 第三,本论文从清代史料和演出资料中爬剔梳理,寻找并论证了一些极具价值的早期京剧剧本和评论文章,比如对早期文人创作京剧剧本《错中错》的研究,具备一定的开拓意义。这对中国京剧、中国戏曲史乃至中国文学史的深化发展,都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

王海燕[9](2003)在《从《游龙戏凤》说起——有感于传统戏中的“不合理”与“生活味儿”》文中指出

二、从《游龙戏凤》说起——有感于传统戏中的“不合理”与“生活味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游龙戏凤》说起——有感于传统戏中的“不合理”与“生活味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创办
    第一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创办之前的戏曲教育
        一、与“戏校”同时代的北京科班
        二、“戏校”之前的新式学校戏曲教育改良经验
    第二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建立
        一、中华戏曲音乐院的成立
        (一)李石曾的经历及思想
        (二)中华戏曲音乐院的组织架构
        二、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组织架构
第二章 焦菊隐时期的创立与举措(1930——1935)
    第一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基本主张
        一、科班学徒制原则和科学方法相结合的课程安排
        二、雄厚的师资力量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专家演讲
        (二)参观交流
        四、剧目的传承与改良
        (一)剧目的传承
        (二)传统的改良
    第二节 从赴天津演出看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优势与不足
    第三节 宋德珠——“戏校”前期培养的拔尖学员
        一、宋德珠的先天资质与个人努力
        二、戏校对宋德珠的培养
第三章 金仲荪时期的延续与发展(1935——1940)
    第一节 金仲荪时期的办学特色与基本主张
        一、对旧剧本的整理与修订
        二、金仲荪时期的其他举措
    第二节 与富连成的竞争及市场化环境下戏校的徘徊
    第三节 李玉茹——戏校后期的台柱子
        一、剧目与表演的辩证关系
        二、博众家之长,无门户之别
        三、重视剧目的思想内涵
第四章 “后戏校时期”的艰难历程与巨大贡献
    第一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报散
    第二节 沈三玉的光华社、李玉茹的如意社与焦菊隐的校友剧团
        一、沈三玉的光华社
        二、李玉茹的如意社
        三、焦菊隐的校友剧团
    第三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艺术脉络与再传播
余论
    第一节 关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办学性质的再讨论
    第二节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对当代戏曲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2)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一 宋杂剧说
        二 诸宫调说
        三 傀儡戏说
        四 民间剧曲说
        五 宗教仪式说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后记

(3)中国民间小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意义
    二、 难点、创新点
    三、 研究综述
第一章 民间小戏的概念
    第一节 古往今来关于“小戏”的含义
        一、 “小戏”在古代的词义
        二、 20 世纪以来学术论着中“小戏”的三层含义
        三、 建国后一些剧本集及剧作评选活动的用法
    第二节 民间小戏的相关概念
        一、 杂戏
        二、 折戏
        三、 土戏
        四、 时剧
    附:捎戏(稍戏)
第二章 民间小戏发展述略
    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小戏萌芽
        一、 先秦、秦汉祭仪和散乐中的戏剧因素
        二、 叙事化歌舞及歌舞戏
    第二节 唐五代的小戏雏形
        一、 参军戏
        二、 五代时期宫廷官厅中有民间风味的小戏
    第三节 宋金元民间小戏
        一、 杂剧院本中的小戏因素
        二、 宋金元时期的社火游乐节目
        三、 文人官员对民间戏剧的禁毁
    第四节 明清民间小戏
        一、 各地方民间小戏的形成
        二、 文人对民间小戏的吸收、仿作、改编
        三、 明清宫廷的小戏演出
    第五节 现代民间小戏
        一、 城市化对小戏的作用
        二、 政府对小戏的政策
        三、 知识分子对小戏所做的工作
    第六节 当代民间小戏
        一、 “十七年”时期的民间小戏
        二、 新时期的民间小戏
第三章 民间小戏的剧目
    第一节 剧目题材来源
    第二节 民间小戏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一、 被矮化的“上等人”
        二、 戏曲从业者
        三、 流动性大的群体
        四、 弱势群体
        五、 妇女
        六、 沾染恶习者
    第三节 民间小戏艺术特色
        一、 语言艺术
        二、 时事性
        三、 形式的自由拼贴
第四章 民间小戏的表演
    第一节 因演员有限而发明的特殊方法
        一、 以人代替道具
        二、 兼扮
        三、 跳进跳出
        四、 “搭架子”
        五、 假形
    第二节 民间小戏脚色的产生
        一、 “脚色”的本义和价值
        二、 民间小戏对脚色体制的贡献
    第三节 民间小戏表演特点
    第四节 民间小戏观演关系
第五章 民间小戏的舞美
    第一节 小戏舞具类别分析
        一、 由乐器演化而来
        二、 从原本有实用价值的器物演化而来
        三、 服饰的延伸
    第二节 舞具发展为道具的过程
    第三节 舞美的其它方面
第六章 民间小戏的音乐
    第一节 民间小戏的音乐来源
        一、 民歌
        二、 说唱音乐
        三、 本剧种或其它剧种主调
    第二节 组织方法和发展趋向
        一、 小戏音乐戏剧化的途径
        二、 现代化、城市化对小戏音乐的影响
    附:关于“本土腔”的讨论
第七章 民间小戏的走向
    第一节 民间小戏的三种发展结局
        一、 往大戏方向靠拢
        二、 保持原有体制
        三、 市场萎缩或走向消亡
    第二节 艺术上的不断精进——以越剧《九斤姑娘》为例
第八章 民间小戏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发展策略
    第一节 民间小戏的各种价值
        一、 下层民众的课堂和教材
        二、 加强人际交往的媒介
        三、 多种艺术样式的资源
        四、 学术研究的文献来源
    第二节 保护措施和发展策略
        一、 民间小戏“危机”之外的生机
        二、 如何保护与发展
结语:民间小戏“退位”之后
附录:民间小戏剧目总览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4)《四郎探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观众为何爱四郎”——《四郎探母》的美学研究
第一节 《四郎探母》的剧作艺术
    (一) 一个完全讲亲情的故事——《四郎探母》的主题与情节
    (二) 一个标榜忠孝的故事——另几种杨家将的“探母戏”
    (三) 写政治,还是写人情——艺术方法的研究
第二节 《四郎探母》的接受研究
    (一) 观众的道德底线和价值观
    (二) 观众的认同:“我就是杨四郎”
    (三) “探母”的力量
第三节 《四郎探母》的场上艺术
    (一) 唱腔变化与情绪起伏的完美贴合
    (二) 表演精湛、处处有“戏” 第二章 “四郎从哪儿来”——《四郎探母》的来源研究
第一节 《四郎探母》由来的种种说法
    (一) “张二奎”说和“《雁门关》”说
    (二) “梆子班”说
    (三) “《昭代箫韶》”说
    (四) “从'义子探母'到'亲子探母'”说
第二节 “探母”故事的形成
    (一) 从杨家将故事说起
    (二) 从“韩延徽”到“杨延辉”
    (三) 杨家将故事的“人情化”
第三节 《四郎探母》的早期演出状况
    (一) “班是徽班,调曰汉调”
    (二) 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盛演 第三章 革命语境下的《四郎探母》——“《四郎探母》现象”之过程(1948-1981)
第一节 1948-1952年:从“北方禁演”到“全国热议”
    (一) 1948:厄运的肇始
    (二) 1949-1951:北方地区全面禁演
    (三) “英雄与汉奸”之争——关于《四郎探母》的第一次讨论
第二节 1956-1957:从“百花齐放”到“不演坏戏”
    (一) 1956:“一块手表换一张戏票”
    (二) 1956-1957:“香花”还是“毒草”?——关于《四郎探母》的第二次讨论
    (三) 《三关排宴》:《四郎探母》的替代品
第三节 1962-1976:从“全盘否定”到“因戏获罪”
    (一) 1962-1963:“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关于《四郎探母》的第三次讨论
    (二) “以阶级斗争为纲”:吴祖光、赵树理改编《三关排宴》
    (三) 1966-1976:刘少奇、田汉、张庚等的“罪证”
第四节 1979至今:从“试验演出”到“春晚常客”
    (一) 1977-1979:迟迟不得解禁
    (二) 1980-1981:“给杨四郎会诊”——关于《四郎探母》的第四次讨论
    (三) 80年代末至今:民族团结的颂歌 第四章 “《四郎探母》现象”研究
第一节 一个亲情故事被送上政治的审判席——“《四郎探母》现象”是批评的错位
第二节 民间观念与官方意识的角力——“《四郎探母》现象”是两种文化的对抗
第三节 否认普世价值的历史阶段——“《四郎探母》现象”体现出文明的滞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戏曲期刊的发展与戏曲理论的繁荣
    第一节 历史沿革
        一 戏曲期刊的初兴阶段(1904-1927年)
        二 戏曲期刊的繁荣阶段(1928-1936年)
        三 戏曲期刊的衰退阶段(1937-1949年)
    第二节 主要内容
        一 功用论
        二 创作论与表演论
        三 接受论
第二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观念的演变
    第一节 “旧剧”与戏曲期刊
        一 “甲寅中兴”时期的新、旧剧比较论
        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旧剧理论
    第二节 “国剧”与戏曲期刊
        一 新“国剧”的错综发展
        二 作为“国剧”的戏曲艺术
第三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特性的认知
    第一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艺术精神的探讨
        一 论戏曲的综合性
        二 论戏曲的写意性
    第二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文化属性的思考
        一 民间意识与雅俗艺术论
        二 民族意识与“国防戏曲”论
第四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改革的反思
    第一节 戏曲期刊对海派京剧的辨析
        一 对海派新戏的批判
        二 对海派艺术的辨析
    第二节 戏曲期刊对舞台艺术改革的反思
        一 舞台艺术改革论的提出
        二 舞台艺术改革论的反思
第五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生成和传播
    第一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生成
        一 戏曲期刊的创刊宗旨
        二 戏曲期刊的批评主体
    第二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传播
        一 理论批评与其他资料的协调
        二 戏曲期刊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结语
附录
    (一) 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理论批评篇目汇录(未完)
    (二) 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理论批评文章选辑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6)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研究(1942-197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绪论 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与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研究
    一、20世纪戏曲改革与现代历史剧“国家”想象的嬗变
    二、新编历史剧的研究现状与本研究的意义及思路
第一章 新编历史剧体制化生产的背景及演进
    第一节 传统及五四经验的“利用”
        一、历史意识与历史文学的意义生成
        二、古代史剧大众娱乐心理的利用与转换
        三、五四史观变革和史剧“新编”的示范
    第二节 话剧:作为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建构的外来借鉴
        一、新旧剧之争与历史话剧模式的形成
        二、国统区抗战史剧中现实主义话剧元素的渗透和整合
        三、苏区戏剧对苏联话剧模式的推崇和影响
    第三节 新编历史剧体制化生产的演进
        一、左翼史剧唯物史观的初步实践
        二、延安史剧:新编历史剧体制化生产的初步形成
        三、从建国到新时期初:新编历史剧体制化生产的复杂性呈现
第二章 新编历史剧生产管理体制的建构
    第一节 毛泽东的新文化想象与历史剧主流指导思想的确立
        一、毛泽东新文化想象的形成和内涵特征
        二、唯物史观的中国化:新编历史剧指导思想的选择
        三、“新编”历史剧:毛泽东新文化想象的寓言叙事
    第二节 文化部门、戏改机构与历史剧生产体制化管理的形成
        一、新编历史剧生产组织管理的必要性
        二、延安平剧革命的初步组织:新编历史剧体制化组织的雏形
        三、建国后旧剧改革的组织配置:新编历史剧体制化组织的完善
    第三节 会演评奖与历史剧审核奖励的组织实施
        一、会演评奖:作为新编历史剧审核奖励的一种方式
        二、第一次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历史剧会演评奖的一次实践
        三、“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十五贯》之于历史剧审核奖励的标杆效应
    第四节 “禁戏”与“开放”:基于艺人改造和剧目审查的政策调整
        一、新意识形态的“宣传员”:艺人与剧团的身份转换
        二、“禁戏”:作为规范历史剧剧目的一种方式
        三、开放“禁戏”:基于剧团和艺人生存的历史剧生产政策调整
第三章 新编历史剧创作模式的确立
    第一节 体制内历史剧创作主体的行政化和复杂性
        一、作家身份转换与史剧创作主体的行政化和组织化
        二、郭沫若:国统区历史剧作家“有机化”的榜样效应
        三、杨绍董事件:规训解放区历史剧作家的反面警示
    第二节 遵命文学与集体创作:新编历史剧意识形态化文本的生成及流变
        一、“遵命文学”:基于政治诉求的历史剧生产动机
        二、集体创作:历史剧生产组织化实施的方式
        三、《三打祝家庄》:作为新编历史剧意识形态化文本生成的典范
    第三节 表导演与观众的规范:历史剧再想象的政治调控
        一、表导演的规范:历史剧演出过程的监控
        二、观众的引导:历史剧“接受”秩序的规约与反拨
    第四节 “英雄史观”与“人民史观”
        一、历史的“翻转”:政治意义规范下主流史观置换的价值意义
        二、“人民”与“英雄”:历史剧两套话语的对接和缝隙
        三、《关汉卿》:“人民史观”实践中知识分子话语的“浮出”
第四章 新编历史剧批评范式的运作
    第一节 权威话语控制下历史剧批评问题的提出和导向的确立
        一、新编历史剧的论争:权威话语控制下史剧批评问题的提出
        二、对唯心史观的清算:以唯物史观为史剧唯一批评原则的斗争
        三、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史剧批评话语的确立和矛盾
    第二节 是“历史”还是“戏剧”:新编历史剧批评的独特性表现
        一、“虚”与“实”的辩论:史剧批评中政治评价标准的形成
        二、60年代初的史剧论争:“史”与“剧”的政治性解读
        三、“有鬼无害论”的批判:对历史剧另一种“真实”的拷问
    第三节 新编历史剧“古为今用”功用的传达和强化
        一、“古为今用”与“以古讽今”的辩难:历史剧“厚今薄古”功用的强化
        二、“翻案”与“影射”:历史剧“古为今用”的过度阐释
        三、“卧薪尝胆热”的讨论:“反历史主义”批评的组织和实施
    第四节 《海瑞罢官》事件:作为新编历史剧文化批判的个案分析
        一、《海瑞罢官》的文本生成:“古为今用”的必然性表达
        二、海瑞“原型”与文本形象:唯物史观清理唯心史观的一次话语实践
        三、《海瑞罢官》批判事件的文化启示
结语 走向现代的民族情怀
    一、新编历史剧与新时期历史剧的衍变
    二、当下历史剧的新取向和思考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1919-1937:海外推介与中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一章 众声喧哗与殊途同归:时代大潮中的戏曲海外推介热及其推动者
    第一节 主要事件与中心人物概述
    第二节 时代性的期待:投向戏曲的别样视线
        一 戏曲界中的世界主义
        二 作为心灵镜像的戏曲:精神乡土的乌托邦想象
    第三节 发声之窗:对外书刊中的戏曲推介人
        一 被遗忘的剧界“权威”梁社乾及其于西人报刊中的戏曲推介
        二 《天下》与中国双语知识分子的对外戏曲推介
        三 “中国通”们与“巨龙之眼”
        (一) 阿灵敦
        (二) 佐科
        (三) 辻听花与波多野乾一
    第四节 另一种推动:“新文化”阵营的批判与剧界文化人的应激
第二章 编码重组:剧目的越境之旅
    第一节 活态剧目译介的特点
    第二节 中外译剧者的两次对话:《打渔杀家》与《奇双会》
        一 《打渔杀家》(《庆顶珠》)
        (一) 剧目的选择:复仇反抗主题的不同阐释
        (二) 指南读本与“在场性”:翻译策略的差异比较
        二 《奇双会》
        (一) 误会与机缘:流行剧目与传统典范
        (二) 戏曲“情致”精髓的翻译传达
    第三节 奇特的改译:从《红鬃烈马》到《宝川夫人》
        一 语言:聪明尽显与令人生疑的“英式”文风
        二 译者的提示:对舞台与表演形式异质性的强调
        三 内容的改写
        (一) 怪力乱神的删减与中国风情的美化
        (二) 王允的“去政治化”改写:从国到家
        (三) 隐喻式结局:中国伦理礼仪与欧美文明的“大登殿”
    第四节 对外公演的剧目选择与改编
        一 剧目的选择
        (一) 剧目行当
        (二) 表演类型
        (三) 剧种比例
        (四) 新编剧目与传统剧目
        二 剧目的包装与改编
第三章 中外对话中的话语焦点(一):嬗变中的戏曲传统
    第一节 认知障碍:陌生与多维度的传统
        一 遥远的戏曲传统:公演之前的海外舆论
        二 传统的复兴与“再创”
    第二节 海外观演评论中的戏曲传统认知
        一 1919:对于“再造传统”及其“现代性”的正反之议
        (一) “与时代和世界趋势相适应”的“东西合璧”
        (二) 脱离昆曲传统、有技无艺的“沙上楼阁”
        二 20年代中期:传统与近代剧风审视的新参照系
        (一) “新意图”的再次确认
        (二) 舆论“转向”:新参照系的出现
        三 1928:京昆对立的深化与传统代言人的“更正”
        (一) “换位”的梅、韩评价
        (二) 对于韩世昌“代言人”身份合法性的强调策略及其背后
        四 30年代:“原始”与“成熟”之间:传统想象的强化与反思
        (一) 文明对立感的深刻化:东方传统能够被理解吗?
        (二) 中方“指南”的提供:公演宣传册中的戏曲传统
        (三) “原始”的传统:从“野蛮的婴儿期”到“天真稚拙”的“杰出生气”
        (四) “成熟”的传统:“业已完成”的精美艺术与“古典精神”之反思
        (五) 余响:熊式一的两重天
    第三节 海外舆论与戏曲本土“国粹化”历程的历史互动
第四章 中外对话中的话语焦点(二):围绕戏曲艺术本体特征的讨论及其影响
    第一节 关于中国戏曲“主导成份”的言说
        一 “听”的第一性表述
        二 “芭蕾”与“哑剧”:纯形象化的定位趋势
        三 感官世界的近代变革:说不尽的“听”与“看”
    第二节 关于戏曲的表现形式与真实性的讨论
        一 “形”与“技”:戏曲程式认知中的误解与启迪
        二 重勘“真实”的疆域:关于现实主义的再审思
        (一) 对话的思考基点
        (二) 发掘诗的真实:作为“现实主义的戏曲”
        三 围绕“象征主义”的争论
        (一) 海内外舆论对于戏曲“象征性”与“象征主义”的认定
        (二) “真正的”象征主义:从梅兰芳访苏前夕鲁迅与田汉的文章说起
        (三) 从“象征主义”到“样式主义”和“写意”
    第三节 影响与实践:“剧学”之兴、科学话语与剧场新尝试
结语 历史之镜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8)清代京剧文学史(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 清代京剧文学研究的意义。
    二 清代京剧文学的总体性特征
    三 本论文的研究领域概况和创作说明
第一编:清代京剧文学的起源、整合(乾隆、嘉庆时期)
    第一章:京剧的起源与戏曲文学体制的变革
        第一节、花雅之争与皮黄声腔的崛起
        第二节、徽班与京剧的孕育发展
        第三节、戏曲文学体制的变革与创新
    第二章:起源时期的作品形态
        第一节、多元的剧目来源
        第二节、质朴独特的小戏
        第三节、京剧文学形态的探索与转化
    第三章:起源时期的史料与批评
        第一节、扬州、北京为中心的戏剧批评
        第二节、复杂微妙的观剧心态
        第三节、技进于艺——对表演的精到评论
第二编:清代京剧文学的成型、发展(道光、咸丰时期)
    第一章:清代京剧文学的成型与主要剧目
        第一节、京剧的成型与演出状况
        第二节、丰富的舞台流行剧目
        第三节、主要题材与风格基调
    第二章:流行剧目的独特文学意味
        第一节、酣畅大胆的巾帼英雄系列剧目
        第二节、京师味的世俗喜剧
        第三节、经典名剧《四进士》
    第三章:最早文人创作的京剧剧作《错中错》
        第一节、介乎传奇和皮黄之间——《错中错》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奇以错传,情谐趣生——《错中错》的剧情结构和主题意味
        第三节、一出《错中错》、满台女诸葛——《错中错》人物塑造的特色
    第四章:观剧道人和《极乐世界》
        第一节、“无佛处称尊”——《极乐世界》的创作来由与追求
        第二节、奇福报寒儒——《极乐世界》的内容、立意与人物塑造
        第三节、《极乐世界》的文献学价值和演出流传
    第五章:余治与《庶几堂今乐》
        第一节、以戏为工具——余治生平与创作原由
        第二节、《庶几堂今乐》的内容
        第三节、余治剧作的特色
        第四节、《庶几堂今乐》的流传与影响
    第六章:演员剧作家沈小庆及其作品
        第一节、沈小庆和“八大拿”诸剧
        第二节、武戏编演的典范
        第三节、行家剧作
    第七章、道咸时期的京剧批评及其心理
        第一节、“品花”为主的文人观剧心态
        第二节、赏艺
        第三节、究戏
第三编:清代京剧文学的兴盛繁荣(同治、光绪、宣统年间)
    第一章:京剧的大繁荣与剧目的发展
        第一节、京剧艺术的繁荣
        第二节、新戏的盛行及其创作者
        第三节、京剧文学的特色发展
    第二章:卢胜奎与连台本戏《三国志》
        第一节、“三国戏”与卢胜奎的整合
        第二节、宏阔的史诗风范
        第三节、精彩的排场关目
        第四节、演出和传播
    第三章:刘三的京剧剧作
        第一节、刘三及其剧作
        第二节、刘三的戏剧创作技巧
        第三节、刘三剧作的“奇女子”形象画廊
    第四章:业余京剧作家的作品
        第一节、业余京剧创作的情况
        第二节、李钟豫与《儿女英雄传》
        第三节、史松泉和《施公新传》
    第五章:清代宫廷演剧及其对京剧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宫廷演剧传统和清代的膨胀
        第二节、京剧在清官的发展
        第三节、宫廷演剧对京剧文学的影响
    第六章:海派京剧的形成及其文学特性
        第一节、海派京剧的形成、发展
        第二节、海派京剧的剧目和新戏
        第三节、海派京剧文学的特色贡献
    第七章:戏曲改良运动与京剧文学的新发展
        第一节、清末社会思潮与戏曲改良活动
        第二节、京剧改良运动的展开与成果
        第三节、京剧改良文学的特色与不足
    第八章:京剧改良大家汪笑侬
        第一节、“梨园革命军”——汪笑侬与京剧改良
        第二节、悲愤怨痛的创作主体风格
        第三节、以“旧”涵“新”的剧作样式和单纯透彻的人物形象
    第九章:清末的京剧批评与剧本选编
        第一节、多种多样的京剧批评
        第二节、京剧改良理论
        第三节、京剧剧本的选编和出版
小结
参考文献

四、从《游龙戏凤》说起——有感于传统戏中的“不合理”与“生活味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研究[D]. 胡铭帅. 中国戏曲学院, 2020(01)
  • [2]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3]中国民间小戏研究[D]. 徐冰. 上海大学, 2014(02)
  • [4]《四郎探母》研究[D]. 王真峥. 南京大学, 2013(05)
  • [5]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D]. 于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7)
  • [6]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研究(1942-1978)[D]. 黄亚清. 浙江大学, 2013(04)
  • [7]1919-1937:海外推介与中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D]. 江棘.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8]清代京剧文学史[D]. 颜全毅. 南京师范大学, 2005(03)
  • [9]从《游龙戏凤》说起——有感于传统戏中的“不合理”与“生活味儿”[J]. 王海燕. 中国京剧, 2003(01)

标签:;  ;  ;  ;  ;  

从《幽龙凤》开始——感受传统剧中的“不讲道理”与“生活品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