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治理与法规先行——从欧洲汽车排放法规看我国排放控制趋势

排放治理与法规先行——从欧洲汽车排放法规看我国排放控制趋势

一、排放治理 法规先行——从欧洲汽车排放法规看我国排放控制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朱亦清[1](2021)在《特朗普政府的美国汽车产业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汽车产业不仅直接推动现代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也是判断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如今汽车产业又迎来新能源、智能化等技术革命浪潮,美国是世界公认的“车轮上”的国家以及科技强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汽车普及率,掌握着先进的汽车高新科技,同时影响着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背后是一套相对完整的汽车产业政策体系在保障和推动其运行。特朗普是美国相对另类的一位总统,其内政外交方式都别具特点,本文着眼于研究特朗普就任以来所推行的美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对我国汽车产业可能产生的影响。本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优秀且具代表性的学术文献和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同时明晰了部分文章高频专业名词的释义和范围。正文第一部分主要简述了美国汽车产业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以及近30年来美国历届政府对于汽车产业的不同政策方针,这些内容对于我们理解美国汽车产业的现状有着重要的启示。而后的章节开始正式论述特朗普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体系,虽然相关政策法规繁多,但可主要归纳为汽车贸易政策、新能源汽车政策、自动驾驶汽车政策以及在突发的新冠疫情背景之下如何应对汽车产业调整的政策等。随后的章节对其政策的特点和影响进行分析,特朗普政府短期内为美国汽车产业、制造业和整体经济都注入了一定的活力,但其保护主义、短视的行事风格同样为美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不少隐患,在新冠疫情中美国汽车产业也频遭重创。最后一章将视角拉回中国,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并且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因此也有必要分析特朗普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会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带来的何种程度的影响和启示。

邹成成[2](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付易东[3](2020)在《中美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衡比较研究 ——基于环境公共治理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污染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谋求经济高速发展而付出的沉重代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成为工业制造大国,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质量和国民身体健康造成了消极影响。国家日益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国家发展“五位一体”总体战略,环境治理成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是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因此应当成为环境治理的主体,只有企业自觉并有效地承担起环境治理责任,才能尽可能减少污染的产生,提升环境治理的效率。而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污染及治理行为都不可避免具有趋利倾向,要使企业能够自觉履行环境治理责任,就需要依靠有效的外部制衡,除了强制性法律制度和政府行政监管的制衡外,经济激励和公众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制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中国环境治理指明了新的方向。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是每个经济体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难题,即便是中国这样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也没能避免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保护模式。因此,基于环境问题的普遍性,西方发达国家是环境污染的始肇者,也是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先行者,其环境治理的经验对于后发展国家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以环境公共治理为理论视角,在总结环境治理问题的基本特征、分析中国环境治理的现实困难、回顾美国环境治理历程的基础上,从管制约束、经济激励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梳理并比较分析两国制衡企业环境治理的力量及机制,以此探讨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履行环境治理责任的公共治理体系: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在监管法治化、信息透明化和程序民主化条件下,运用管制约束、经济激励和社会参与等多种手段对企业形成规制压力或激励效应,促使企业自觉履行环境责任,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

宁黛宇[4](2020)在《柴油机空气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常规能源的日趋枯竭和排放法规日益严格,迫使内燃机朝着低污染、低油耗和高比功率的方向发展。为同时实现降低污染物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这两个目标:一方面,需要提高排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率控制氮氧化合物(Nitrogen Oxides,NOx)排放并保证空燃比从而控制微粒(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另一方面,通过精确匹配柴油机空气系统,优化排气背压从而降低柴油机的泵气损失是改善经济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由固定截面增压器和EGR组成的空气系统,由于涡轮截面固定,实现柴油机全工况范围的排气背压优化存在较大困难。采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ariable Nozzle Turbocharger,VNT)和EGR组成的空气系统,通过调节VNT开度,不仅可以提高柴油机的空燃比和EGR率,还可以通过调整VNT开度优化排气背压,改善柴油机经济性。EGR和VNT均由排气驱动,EGR率增加,则驱动涡轮的排气量减少,涡轮功率降低,导致增压压力降低,进气量减小。随着EGR率增大,需要减小VNT开度,提高增压压力和进气量。反之,则需要增加VNT开度。因此,EGR率控制需要同时控制VNT开度和EGR阀开度,但是EGR阀开度和VNT开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因此,提出基于进气歧管压力、进气质量流量的EGR与VNT协调控制策略。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对EGR控制策略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EGR控制模型。EGR控制策略采用基于空气量与基于EGR阀位置的双闭环控制,保证了EGR控制系统的准确性与实效性。基于空气量的闭环控制包括EGR开环计算、目标空气量计算、PID自适应控制、监控与切换模块。基于EGR阀位置的闭环控制包括了EGR实际开度计算、PID自适应以及EGR占空比计算。2)对VNT开度的计算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VNT控制模型。由于VNT柴油机空气系统的非线性和迟滞性将控制方式分为开环控制或开环与闭环共同控制。当柴油机处于瞬态工况时,通过开环控制计算出VNT开度,解决快速响应的需求。当柴油机处于稳态工况时,根据目标增压压力与实际增压压力的偏差进行PID闭环修正,计算出VNT增压器在当前工况下的开度。通过基于开度的闭环控制将VNT开度转换为占空比控制VNT增压器。将所设计的EGR控制策略模型和VNT控制策略模型与实验室自主开发的柴油机控制系统集成,并进行了台架测试,验证EGR与VNT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EGR控制策略与增压控制策略能够在柴油机不同工况下,精确控制EGR率与增压开度,满足柴油机排放控制要求。通过EGR阀卡滞保护控制策略,能够有效监控EGR阀卡滞状态并在阀门卡滞后采取断电措施保护EGR阀。

薄宏涛[5](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指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赖敏[6](2020)在《我国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的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引发了人们对居民个体环境权益的广泛探讨。基于此,本文从经济学视角,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成本收益法等理论与方法,对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居民环境权利纳入民法保护的必要性、合理性、社会价值以及相关权利设立的经济学逻辑等多方面的问题,并对居民环境民事权利框架体系作了探索性研究。全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与第二章提出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与局限之处,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概念内涵的解析,从对我国现行居民环境权益保护体系运行的成本收益分析出发,构建了基于外部性的居民环境民事权利内涵与框架分析思路。第三章在对环境权、居民环境民事权利及居民环境权益保护体系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了环境污染事件的经济学本质、概念与分类,为居民环境民事权利的设立提供了经济学逻辑与理论基础,论证了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的合理性与,并提出了权利设立的框架体系构想。第四章与第五章在对我国现行居民环境权益保护体系运行过程的博弈分析基础上,发现包括环境行政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及环保组织公益诉讼等我国现行居民环境权益保护体系运行的关键要素及各要素所涉及的固有问题,并进一步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揭示了现行居民环境权益保护体系运行的高成本低收益问题与内在根源,提出了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的必要性。第六章基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选择居民收入及受教育程度两个主要核心变量,分别对二者与环境污染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发现具有一定收入与受教育水平的居民个体对环境保护具有正向意义,论证了居民个体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第七章基于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的假设条件,进一步开展居民个体与环境污染主体间的博弈分析,验证了当居民具备环境民事权利后,居民行为对自身环境权益的维护及整体环境保护具有直接且显着的保护成效。第八章是对全文作简要总结与思考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一是研究发现了我国现行居民环境权益保护体系运行存在不足。开展环了环境污染与现行居民环境权益保护(包括环保行政监管、环保组织公益诉讼及检察公益诉讼)的博弈分析。(1)利用博弈论对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与保护过程中涉及的污染方与环保方的不同策略进行剖析,明确了各博弈主体的关键要素、行为规律与稳定策略。(2)在前述博弈分析基础上,利用成本收益法进一步解析我国现行环保手段的不足与缺陷,发现我国现行环境保护体系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高成本低收益现状与内在根源。二是分析了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的经济学逻辑并提出框架建议。(1)利用经济外部性理论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各方当事主体的属性、行为内容、事件过程及利益变动情况等关键要素进行分析,明确环境污染事件的深层次内涵与经济学属性。(2)梳理民法体系的保护要点,分析比较环境污染相关方及权益内涵等要素,从经济学与法学相结合的角度,论证了居民环境权存在的合理性及与民法保护对象的相符性,为居民环境民事权利的设立提供理论依据。三是实证研究了居民个体以及由此形成的居民群体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1)从水体、气体与固体三个层面,建立了涵盖我国31省(区、市)的较为全面的环境污染指标体系。(2)基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利用居民收入与受教育程度两类核心变量分别与我国环境污染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二者与环境污染之间均符合“倒U形”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从而验证了具有一定收入与文化水平的居民群体能够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发挥重要正向作用的结论。四是博弈验证了居民当具备环境民事权利后,能够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为独特的积极的作用。基于居民已具备环境民事权利的假设前提,进一步开展污染者与居民二者间的博弈验证。研究发现当居民具有环境民事权利后将有利于在不增加环保成本的情况下迅速扩大环保力量,营造“污染者不敢污染”的震慑环境,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事前预防氛围。同时由于居民对绿色产品的消费引导,将推动企业积极开展环保生产。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开展对法学课题的研究,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及工具,以我国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的合理性、必要性及价值性为主线,探讨了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的经济学逻辑与内涵,实证分析并博弈验证了权利设立的价值,是对居民环境民事权利领域的探索性研究。二是研究手段上具有一定的创新,对经济学及法学研究中的成本收益法、博弈论、外部性理论、事实观察、经验总结、实证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了融合运用,如对居民环保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创新使用居民受教育程度指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来反映居民精神层面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模型的考察角度与研究领域。三是对当前我国现行居民环境权益保护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基于博弈论的分析发现其运行的关键要素,并进一步考察各关键要素的成本收益情况,发现了当前居民环境权益保护体系运行中所存在的高成本低收益现状,难以实现对居民环境诉求的充分保障。四是本文跨专业的课题研究未停留于建议表层而是提出了居民环境民事权利的框架体系、重要内容及设立步骤等初步设想,真正将研究向可操作性、可执行性的实践层面进行了推进,对该课题在经济学与法学两个层面的既往研究均有所突破。

黄华[7](2019)在《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文中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面对以“雾霾”为代表的严峻生态形势和环保压力,既能使被认为是主要污染源之一的煤电行业保持持续经营、保障国家用电安全,又能帮助煤电行业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方式妥善解决其负外部性问题是当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故煤电行业清洁化转型是解决该矛盾的必由之路。为此,中国政府主导出台一系列包括规制约束-政策激励在内的各种政策,来严控污染物排放、保持煤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所开展的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是指以产业视角,在论证燃煤发电不会被短期内取代的基础上,基于政府主导的规制约束-政策激励,综合应用外部性、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等理论工具,围绕“如何开展、怎么执行、效果如何、有何规律”等煤电行业清洁化关键问题,在以“机制-路径-成效-趋势”为核心内容的体系框架内展开的系统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五方面研究:特征分析——以发电行业核心数据为基础,从投资建设、电力生产、经营情况三方面系统梳理中国煤电行业发展脉络,并与其它类型电源、其它国家煤电情况进行对比,提炼中国煤电行业的特征和优势,回答燃煤发电是否有必要在中国继续存在的问题;机制研究——研究政策因素(规制约束和政策激励)、环保科技、执法监督对于煤电清洁化的驱动作用,探寻煤电清洁化机制,回答中国如何推动煤电行业开展清洁化的问题;路径研究——分别构建、求解、分析以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为理论基础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和以传统环境成本内部化为理论基础的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在遵守排放标准、享有补贴政策情况下的环保投资决策模型,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最优路径是什么的问题;成效研究——从机组结构、环保设施、能耗水平和污染排放四个方面分析中国煤电清洁化进程,并与非发电用煤工业、生活用煤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同时研究单个燃煤电厂和单个煤电集团开展煤电清洁化情况,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是否已经取得显着成效的问题;趋势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研究中国经济增长与火电行业、非发电用煤工业和生活用煤领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诉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回答中国煤电行业污染物排放有何规律的问题。本文得到主要研究结论有:(1)中国煤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总量大、占比高,远超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短时间内没有一种或多种电源类型可弥补完全关停煤电带来的电力供给空缺,这是中国煤电行业必须开展清洁化的最主要因素;煤电当前还有投资规模最大、单位造价最低、利用小时数呈下降趋势、经营形势较差的阶段性特征;煤电行业主要由国有企业组成,长期半军事化的管理使其能够主动承担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是煤电行业开展清洁化的重要客观条件。(2)中国煤电清洁化的机制:在以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代表的规制约束和以环保补贴为代表的政策激励等政策因素共同作用下,传统煤电行业朝着清洁化方向快速发展;环保科技是技术基础,在煤电清洁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升级,为政府进一步提升环保标准、提高环保效率奠定基础;执法监督是实施保障,保证各项政策执行到位,同时反馈发现的政策问题,实现良性互动。(3)基于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能够帮助燃煤电厂缓解初始投资巨大压力和后期运维成本,净现值要远大于基于传统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的净现值,同时具有能使政府提供更少补贴、环保企业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优点,是理想的煤电行业清洁化路径。(4)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在规制激励-政策约束作用下,煤电机组结构持续升级、环保设施全面普及、能耗水平显着提升、污染排放大幅降低,相对于非发电用煤工业、生活用煤等其它用煤领域,煤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及占比均已很低,下一步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应转向非发电用煤工业和“散煤”燃烧。(5)煤电清洁化机制效果显着,煤电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已越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峰值,而非发电用煤工业和生活用煤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未越过高点;污染物排放水平随经济增长的拟合曲线都是阶段性变化趋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中“下降拐点”的出现是有条件,可根据政策条件、科技水平和执法监督等因素的影响发生改变。

温薇[8](2019)在《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生态补偿作为调整生态环境与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政策体制,是协调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已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更加凸显出举足轻重的位置,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地区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从原来的政策推动到现在法律规制的转变,倡导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关系,除实践较多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外,跨地域、跨功能区等方式的生态补偿实践却寥寥无几,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凤毛麟角,我国有效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未形成。黑龙江省作为林业生态大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由于省内区域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主体功能区间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的不均衡。因此,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优势,建立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已然势在必行。本文以黑龙江省为样本调研区域,在已有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即跨越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空间范围,通过科学调控、协调互补等手段,以政府、公众、企业为补偿主体,主体功能区为补偿客体,市场为导向,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企业参与机制、政府协商机制、跨区域管理优先级机制、生态合作和生态交易等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均衡配置,促进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和整理,归纳评述了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在博弈理论、协同理论和区域协调理论等全新理论指导下,系统的采用ArcGIS空间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问卷调查等统计分析方法,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和生态建设协调为切入点,重点从公众和社会视角开展研究,确定不同利益主体协同演进为趋向的作用机理。从博弈视角出发,侧重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利益关系,逻辑关系,社会、公众的支付意愿、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方案、政策执行、协调机制构建与运行等内容中寻找协调路径。同时,基于调研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牡丹江、双鸭山、绥化等8个不同地区进行了差异化分析,运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CVM调查法、探索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全面计量了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度和支付意愿值,从公众角度测算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标准;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与大小兴安岭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分析,梳理省域范围下不同区域之间补偿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倡企业在发展受限时可以通过为生态服务付费,买卖碳排放权等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破解企业发展受限难题;最终针对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持续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等构成的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体系。本文旨在突破区域限制,拓宽生态补偿协调渠道,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的协调机制和保障体系,促使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得到推广使用,为黑龙江省的生态补偿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完善我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韩松涛[9](2019)在《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山西省雾霾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过去40余年,中国在享受发展的同时也遭受着环境破坏带来的侵扰,雾霾污染就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伴生品。山西作为传统的能源资源大省,在受益于煤炭经济带来丰厚收入的同时遭受着煤炭生产和消费带来的多种污染,致使区域内大气环境受到强烈污染,雾霾肆虐频发。如何有效治理雾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并打赢蓝天保卫战,贯彻落实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对现有的与雾霾污染相关的文献从污染现状、来源、政府治理与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发现目前针对山西省雾霾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较少,由此确定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山西省的雾霾治理。首先,对当前山西省雾霾治理的现状进行总结,包括雾霾污染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治理政策措施、跨域治理和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现状。其次,在综合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环保督查回头看等一些具体事例,发现山西省在现阶段的雾霾治理进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在工厂企业排污、城市建筑施工、机动车与日常生活等众多领域有政策落实不到位;(2)主体责任机制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的主体治理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3)跨域治理机制不足,省级政府间跨域治理政策制定不足且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跨域治理行动缺失;(4)政策总结评价不到位,企业和公众在雾霾治理中的主动参与性较差。以后新公共管理为指引,对山西省雾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当前治理中存在统政绩观念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较深、加之协调商议机制缺失且政策监管落实机制存在漏洞等四方面主要原因。基于山西省雾霾污染产生的背景和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确定英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发达国家为经验借鉴对象,从英国雾霾治理的协同发展道路、美国雾霾的多项控制手段与日本大气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三方面进行经验总结。进而从三方面指出提升山西省雾霾治理的对策建议:(1)增进雾霾治理主体意识建设;(2)完善雾霾和治理协调机制;(3)加强雾霾治理监督管理。

李宁[10](2019)在《柴油机双功能ASC催化剂Fe/Pt协同催化机理的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Urea-SCR)技术被广泛地用于降低柴油机的NOx排放,然而在SCR催化剂催化还原NOx时,面对排气温度突增(导致催化剂内存储的NH3释放)、尿素过量喷射甚至催化剂老化失活等状况,还原性气体NH3将不可避免发生泄漏。因此,为满足排放法规更严格的NOx限值和NH3泄漏量限值要求,需要开发具有双功能特性的ASC催化剂应用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以选择性催化氧化泄漏的NH3并辅助上游SCR催化剂实现更高的NOx转化率。对催化剂表面反应机理的深入理解是提升和利用催化剂性能的前提。本文分别建立了Fe-ZSM-5分子筛催化剂NH3-SCR总包反应动力学模型和Pt/Al2O3催化剂NH3氧化总包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优化各催化反应步的动力学参数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反应中各组分摩尔浓度及转化率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Fe分子筛催化剂的NH3存储量较小,且受温度影响显着;氧化活性也较低,600℃时NH3转化率仅有80%;其高温SCR反应活性较好,但受NH3抑制效应影响,导致低温下标准SCR反应的NOx转化率较低,温度升高NH3抑制效应减弱。Pt/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强的NH3氧化活性,起燃温度为213℃,当温度高于230℃时NH3转化率接近100%;低温下NH3氧化产物以N2为主,然而中高温范围内NH3氧化生成了大量的N2O和NOx。为充分利用Fe-ZSM-5分子筛催化剂、Pt/Al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将这两种催化剂进行组合(Fe-Pt双涂层组合及Fe+Pt单涂层组合)以提高N2产物的收率和SCR-ASC后处理系统总的NOx转化率。利用发展的Fe-Pt组合催化剂反应机理模型研究表明:Fe-Pt组合ASC催化剂能同时转化SCR催化剂泄漏的NH3和NOx,250℃时的NH3转化率接近95%,当温度高于300℃时NOx排放量急剧降低,N2收率增加显着。Fe-Pt组合催化剂实现了预期的催化性能,且以Fe-ZSM-5分子筛催化剂布置在顶层,Pt/Al2O3催化剂布置在底层的双涂层布置为最佳组合结构配置,对双层组合催化剂中Fe、Pt涂层涂覆厚度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Fe(50%)+Pt(50%)涂覆比例配置的双层组合催化剂在所研究条件下具有最高的N2收率。研究得出:在Pt催化剂表面NH3氧化生成的NOx扩散至Fe分子筛催化剂并与催化剂内存储的NH3发生SCR反应,该内部SCR反应的进行是实现Fe分子筛催化剂在线耦合Pt催化剂以及Fe-Pt组合催化剂选择性催化氧化NH3的关键。

二、排放治理 法规先行——从欧洲汽车排放法规看我国排放控制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排放治理 法规先行——从欧洲汽车排放法规看我国排放控制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特朗普政府的美国汽车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案设计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美国汽车产业及其政策演变概述
    第一节 美国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美国汽车产业政策概述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体系
    第一节 汽车关税政策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政策
    第三节 自动驾驶汽车政策
    第四节 《美墨加协定》中关于汽车产业的条款
    第五节 新冠疫情下美国汽车产业的应对措施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特点分析
    第一节 聚焦本土企业回流,但难以权衡得失
    第二节 《美墨加协定》典型体现“美国优先”
    第三节 忽视美国汽车产业长远利益
第四章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
    第二节 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影响
    第三节 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础概念
        2.1.1 绿色发展
        2.1.2 森林旅游产业
        2.1.3 产业竞争力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2.2 相关理论
        2.2.1 绿色发展理论
        2.2.2 “两山”理论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5.4.1 聚类分析结果
        5.4.2 聚类结果分析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5.5.1 空间分布分析
        5.5.2 时间趋势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6.5 本章小结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7.6 本章小结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2.1 产品创新方面
        8.2.2 技术创新方面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3.1 经济环境方面
        8.3.2 社会环境方面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4.1 绿色供需方面
        8.4.2 政策制度方面
        8.4.3 人才选育方面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中美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衡比较研究 ——基于环境公共治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环境治理研究现状
        1.2.2 国内环境治理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环境治理研究评述
    1.3 问题导向
        1.3.1 环境治理问题的基本特征
        1.3.2 中国环境治理的现实困难
    1.4 理论基础与实践参照
        1.4.1 理论基础
        1.4.2 美国环境治理的历程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衡体系的基本构想
第二章 管制约束型企业环境治理比较
    2.1 中美环境治理法律体系比较
        2.1.1 中国环境治理法律体系
        2.1.2 美国环境治理法律体系
    2.2 中美环境治理行政管理比较
        2.2.1 中国环境治理的行政管理体制
        2.2.2 美国环境治理的行政体系
    2.3 中美管制约束企业环境治理的主要手段或制度比较
        2.3.1 中国管制约束企业环境治理的主要手段
        2.3.2 美国管制约束企业环境治理的主要制度
    2.4 比较小结
第三章 经济激励型企业环境治理比较
    3.1 中美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比较
        3.1.1 中国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
        3.1.2 美国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
    3.2 中美市场激励企业环境治理的主要形式或途径比较
        3.2.1 中国市场激励企业环境治理的主要形式
        3.2.2 美国市场激励企业环境治理的主要途径
    3.3 比较小结
第四章 社会参与型企业环境治理比较
    4.1 中美环境信息披露与公开制度比较
        4.1.1 中国环境信息披露与公开制度
        4.1.2 美国环境信息披露与公开制度
    4.2 中美环保NGO参与和监督企业环境治理比较
        4.2.1 中国环保NGO参与和监督企业环境治理
        4.2.2 美国环保NGO参与和监督企业环境治理
    4.3 中美公民参与和监督企业环境治理比较
        4.3.1 中国公民参与和监督企业环境治理
        4.3.2 美国公民参与和监督企业环境治理
    4.4 比较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柴油机空气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1.2 柴油机相关排放法规
    1.3 柴油机的排放控制技术
        1.3.1 前处理技术
        1.3.2 后处理技术
        1.3.3 排放技术路线
    1.4 EGR与增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VNT-EGR技术研究现状
        1.4.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5 空气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论文研究内容
        1.5.2 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柴油机EGR控制策略研究
    2.1 柴油机EGR系统的选择
        2.1.1 柴油机常用EGR系统的分类
        2.1.2 EGR系统的控制方式
    2.2 EGR率的计算
    2.3 EGR阀开度控制策略的研究
        2.3.1 EGR开度值计算
        2.3.2 EGR阀占空比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增压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3.1 增压开环控制
    3.2 增压压力目标值计算
        3.2.1 静态目标值计算
        3.2.2 动态修正
        3.2.3 目标增压压力限制
    3.3 增压PID调节模块计算
        3.3.1 增压PID控制参数计算
        3.3.2 增压压力控制偏差计算
        3.3.3 增压压力计算及控制方式选择
        3.3.4 增压开度限制
        3.3.5 增压信号噪声处理
    3.4 增压压力监控
        3.4.1 工作区域监控模块
        3.4.2 永久控制偏差监控
        3.4.3 冷启动监控
        3.4.4 系统故障监控
    3.5 VNT占空比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GR与 VNT控制策略试验分析
    4.1 模型仿真软件与硬件平台的介绍
        4.1.1 MATLAB软件介绍
        4.1.2 ETA平台介绍
        4.1.3 硬件平台
    4.2 试验装置与方法
        4.2.1 试验用发动机
        4.2.2 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3 EGR阀卡滞监测与保护试验
        4.3.1 EGR阀不同位置卡滞时电流变化情况
        4.3.2 EGR阀在全关位置卡滞时占空比变化情况
    4.4 不同大气压下EGR率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4.4.1 不同EGR率对排放的影响
        4.4.2 不同VNT开度对排放的影响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6)我国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的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1.2.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创新与局限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的博弈研究
        2.1.2 关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实证研究
        2.1.3 关于设立我国居民环境民事权利的法律研究
        2.1.4 相关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博弈理论
        2.2.4 成本收益分析理论
    2.3 理论框架
        2.3.1 我国现行居民环境权益保护体系运行的成本收益分析
        2.3.2 基于外部性分析的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依据与内涵框架
第三章 我国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的经济学逻辑与框架体系
    3.1 概念界定
        3.1.1 环境权相关概念
        3.1.2 居民环境民事权利相关概念
        3.1.3 居民环境权益保护体系相关概念
    3.2 我国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的经济学逻辑与框架体系
        3.2.1 环境侵权事件的外部性分析
        3.2.2 环境侵权事件的概念与分类
        3.2.3 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的经济学逻辑
        3.2.4 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的框架体系
    3.3 小结
第四章 我国现行居民环境行政保护体系运行的成本收益分析
    4.1 现行居民环境行政保护的博弈分析
        4.1.1 相关理论与博弈假设
        4.1.2 具体博弈分析与结论
    4.2 现行居民环境行政保护的成本收益分析
        4.2.1 我国环境行政保护的成本较高
        4.2.2 我国环境行政保护的收益不足
    4.3 小结
第五章 我国现行居民环境公益诉讼体系运行的成本收益分析
    5.1 现行居民环境公益诉讼的博弈分析
        5.1.1 相关理论与博弈假设
        5.1.2 具体博弈分析与结论
    5.2 现行环境公益诉讼的成本收益分析
        5.2.1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成本较高
        5.2.2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收益不足
    5.3 小结
第六章 我国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价值的实证分析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2 变量与模型
        6.2.1 数据与变量
        6.2.2 计量模型
    6.3 估算结果与分析
        6.3.1 基于收入角度的居民环保与环境污染关系的估算结果与分析
        6.3.2 基于受教育程度的居民环保与环境污染关系的估算结果与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小结
第七章 我国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价值的博弈验证
    7.1 企业与居民的环境污染与民事诉讼的博弈分析
        7.1.1 相关理论与博弈假设
        7.1.2 具体博弈分析与结论
    7.2 企业与居民的生产与消费引导的博弈分析
        7.2.1 相关博弈理论与假设
        7.2.2 具体博弈分析与结论
    7.3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煤电被认为是大气污染主要成因
        1.1.2 煤电是中国不可替代的基础电源
        1.1.3 煤电清洁化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工具
    2.1 主要理论工具
        2.1.1 规制约束相关研究
        2.1.2 政策激励相关研究
        2.1.3 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相关研究
        2.1.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相关研究
    2.2 煤电清洁化相关研究
        2.2.1 不可替代性——煤电生存基础
        2.2.2 可能性——煤电清洁技术路线
        2.2.3 经济性——清洁煤电可负担
        2.2.4 前瞻性——煤电清洁发展
    2.3 文献研究综评
3 中国煤电行业特征及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煤电行业发展现状
        3.1.1 煤电行业投资建设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3.1.2 煤电行业电力生产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3.1.3 煤电行业经营状况及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3.2 与世界主要国家及区域电源结构对比分析
        3.2.1 世界煤电领域电力生产情况对比分析
        3.2.2 其它电源结构产能情况对比分析
    3.3 中国主要煤电集团状况
    3.4 中国煤电行业特征及优势
    3.5 本章小结
4 机制研究——中国煤电清洁化驱动因素
    4.1 政策因素
        4.1.1 煤电清洁化相关规制约束-政策激励的演化
        4.1.2 环境约束: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1.3 政策激励:燃煤电厂环保补贴
    4.2 环保科技
        4.2.1 煤电烟气污染物典型控制技术分析
        4.2.2 煤电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创新与发展
    4.3 执法监督
        4.3.1 地方政府的执法检查
        4.3.2 中央政府的环保督察
    4.4 中国煤电清洁化驱动因素关联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路径研究之一——环境成本内部化:自身投资运维模式
    5.1 政府、燃煤电厂和环保企业的路径选择
        5.1.1 政府——补贴路径选择
        5.1.2 燃煤电厂——投资路径选择
        5.1.3 环保企业——盈利路径选择
        5.1.4 清洁化综合路径类型
    5.2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发展状况
        5.2.1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演化
        5.2.2 燃煤电厂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现状分析
    5.3 自身投资运维模式相关假设及参变量定义
        5.3.1 模型假设条件
        5.3.2 模型参变量定义
    5.4 不同政策条件下自身投资运维模式建模分析
        5.4.1 无补贴政策
        5.4.2 仅有环保补贴电量政策
        5.4.3 仅有环保补贴电价政策
        5.4.4 兼有环保补贴电量和补贴电价政策
    5.5 算例分析和结果讨论
        5.5.1 参数取值
        5.5.2 计算结果
        5.5.3 分析结论
    5.6 本章小结
6 路径研究之二——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第三方治理模式
    6.1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展状况
        6.1.1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演化
        6.1.2 燃煤电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现状分析
    6.2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相关假设及参变量定义
        6.2.1 模型假设条件
        6.2.2 模型参变量定义
    6.3 不同政策条件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建模分析
        6.3.1 无补贴政策
        6.3.2 仅有环保补贴电量政策
        6.3.3 仅有环保补贴电价政策
        6.3.4 兼有环保补贴电量和补贴电价政策
    6.4 算例分析和结果讨论
        6.4.1 参数取值
        6.4.2 计算结果
    6.5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供应链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比较分析
        6.5.1 对比分析
        6.5.2 政策建议
    6.6 本章小结
7 成效研究——煤电与其它用煤人为污染源清洁化效果对比
    7.1 中国煤电清洁化进展
        7.1.1 机组结构持续升级
        7.1.2 环保设施全面普及
        7.1.3 能耗水平显着提升
        7.1.4 污染排放大幅降低
    7.2 与其它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分析
        7.2.1 非发电用煤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7.2.2 生活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7.2.3 各用煤领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7.3 煤电清洁化案例研究
        7.3.1 典型燃煤电厂清洁化案例
        7.3.2 典型煤电集团清洁化案例
    7.4 本章小结
8 趋势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8.1 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与环境承载力情况
        8.1.1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8.1.2 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近上限
    8.2 经济增长与不同用煤人为污染源排放量关系建模分析
        8.2.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8.2.2 模型构建和曲线拟合
        8.2.3 分析与讨论
    8.3 结论及政策启示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跨区域
        2.1.2 跨区域生态补偿
        2.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
        2.1.4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博弈理论
        2.2.4 协同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生态补偿制度背景分析
        3.1.1 生态补偿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3.1.2 生态补偿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3.2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区划情况
        3.2.1 宏观方面
        3.2.2 微观方面
    3.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分析
        3.3.1 生态补偿整体概况
        3.3.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状况
        3.3.3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3.4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
        3.4.1 缺失市域范围下跨区(县)域补偿协调机制
        3.4.2 缺乏省域范围下跨市域生态补偿横向协调机制
        3.4.3 缺少省域范围内的跨区协作监管机构
        3.4.4 区域间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错综复杂
        3.4.5 跨区域生态补偿法律约束缺失
        3.4.6 跨区域生态补偿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经济博弈分析
    4.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范畴
        4.1.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内涵
        4.1.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维度
        4.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目标与内容
        4.1.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度
    4.2 生态功能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4.2.1 生态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之间的博弈
        4.2.2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4.2.3 生态功能区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4.2.4 生态功能区与企业的博弈
        4.2.5 生态功能区与社会公众的博弈
        4.2.6 生态功能区、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多方博弈
    4.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假设
    4.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一般均衡分析
    4.5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博弈模型
        4.5.1 利益共享博弈模型
        4.5.2 智猪博弈模型
        4.5.3 跨区域静态博弈模型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
    5.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原则
        5.1.1 公平与效率原则
        5.1.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5.1.3 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原则
    5.2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机理分析
        5.2.1 政府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2 生态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
        5.2.3 公众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4 企业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5 生态功能区与政府、公众、企业等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机理
    5.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设计
        5.3.1 公众参与机制
        5.3.2 企业参与机制
        5.3.3 政府协商机制
        5.3.4 政府与功能区之间的跨区管理优先级机制
        5.3.5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生态合作机制
        5.3.6 多利益主体的生态交易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公众意愿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6.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6.2 公众参与的协调构成
    6.3 公众补偿的协调运行
    6.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公众补偿额度测算
        6.4.1 公众补偿支付额度测算的流程框架
        6.4.2 基于CVM调查法的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现状分析
        6.4.3 公众补偿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6.4.4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额度测算
        6.4.5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社会视角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7.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7.2 社会视角的协调构成
    7.3 社会视角的补偿协调运行
    7.4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实例
        7.4.1 社会视角下跨区域生态补偿实例利益主体选择
        7.4.2 政府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7.4.3 企业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7.4.4 “哈大齐—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措施
    8.1 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8.1.1 搭建跨区域利益共享平台
        8.1.2 搭建政府主导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对话平台
        8.1.3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基金监管平台
    8.2 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
        8.2.1 国家财政投资
        8.2.2 企业投资
        8.2.3 社会公众投资
    8.3 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政策体系
        8.3.1 制定跨区域生态补偿产业政策
        8.3.2 深化林权改革
        8.3.3 创新产业格局
    8.4 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
        8.4.1 搭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商合作
        8.4.2 实现生态功能区间的跨区协作
        8.4.3 建立生态功能区间的利益协调
    8.5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
        8.5.1 静态评价
        8.5.2 动态评价
        8.5.3 反馈系统
    8.6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保障体系
        8.6.1 法律保障
        8.6.2 社会保障
        8.6.3 制度保障
    8.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9)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山西省雾霾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现有研究述评
        1.2.1 雾霾污染现状及来源
        1.2.2 政府治理
        1.2.3 公众参与
        1.2.4 研究现状简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资料来源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资料来源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4.1 研究框架
        1.4.2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雾霾的相关概念
        2.1.1 雾霾
        2.1.2 PM2.5与PM10
        2.1.3 API与 AQI
    2.2 后新公共管理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协同政府
        2.2.3 网络化治理
3 山西省雾霾治理分析
    3.1 雾霾治理现状
        3.1.1 山西省雾霾污染现状
        3.1.2 雾霾治理政策措施
        3.1.3 雾霾跨域治理现状
        3.1.4 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现状
    3.2 山西省雾霾治理的现存问题
        3.2.1 雾霾治理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
        3.2.2 雾霾治理主体责任机制不完善
        3.2.3 雾霾跨域治理机制不足
        3.2.4 雾霾治理中涉及的其它问题
    3.3 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治理困境的成因
        3.3.1 传统政绩观念影响
        3.3.2 地方保护主义影响
        3.3.3 协调商议机制缺失
        3.3.4 监督管理存在漏洞
4 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与启示
    4.1 英国雾霾治理的协同发展道路
        4.1.1 以城市基础建设为主的早期治理
        4.1.2 下决心付出必要成本的中期治理
        4.1.3 多方协同发展的后期治理
    4.2 美国雾霾污染控制手段分析
        4.2.1 立法与执法
        4.2.2 环境规制
        4.2.3 经济手段
    4.3 日本公众参与大气环境治理经验
        4.3.1 参与初期
        4.3.2 污染严重的中期
        4.3.3 新世纪的公众参与
    4.4 国外成功经验的启示
5 提升山西省雾霾治理的对策
    5.1 增进雾霾治理主体意识
        5.1.1 增强政府的绿色发展理念与服务意识
        5.1.2 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
        5.1.3 提升公众的参与意识
    5.2 完善雾霾治理的协调机制
        5.2.1 扩大省级政府间跨域治理
        5.2.2 加强政府内部的协调治理
        5.2.3 促进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
    5.3 加强雾霾治理监督管理
        5.3.1 完善环境保护法制机制
        5.3.2 增强治理过程跟踪监督
        5.3.3 健全雾霾治理问责机制
6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柴油机双功能ASC催化剂Fe/Pt协同催化机理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重型柴油车排放法规
    1.3 NO_x催化还原净化技术
        1.3.1 选择性催化还原
        1.3.2 NO_x存储还原
        1.3.3 NSR-SCR耦合系统
    1.4 ASC后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SCR系统的NH_3及N2O排放问题
        1.4.2 ASC催化剂
        1.4.3 双功能ASC催化剂的工作原理
    1.5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2 催化反应的数值计算模型
    2.1 催化反应基础
        2.1.1 多相催化反应
        2.1.2 质量作用定律与阿伦尼乌斯定律
        2.1.3 化学反应速率
    2.2 催化反应计算模型
        2.2.1 反应器模型
        2.2.2 孔扩散模型
        2.2.3 反应机理模型
    2.3 本章小结
3 Fe、Pt催化剂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1 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发展
    3.2 反应器及催化剂参数
    3.3 Fe分子筛催化剂反应模型验证与分析
        3.3.1 NH_3 吸附与脱附反应
        3.3.2 氧化反应与NH_3 存储量
        3.3.3 标准SCR反应
        3.3.4 快速SCR反应
        3.3.5 NO_2-SCR及 N2O生成反应
        3.3.6 NO_2/NO_x比值对SCR反应的影响
        3.3.7 NH_3/NO_x比值对NH_3 泄漏的影响
    3.4 SCR反应的轴向分布研究
        3.4.1 标准SCR反应的轴向分布
        3.4.2 快速SCR反应的轴向分布
        3.4.3 NO_2-SCR反应的轴向分布
        3.4.4 NO_2/NO_x比值对NO_x转化率轴向分布的影响
    3.5 Pt催化剂反应模型验证与分析
        3.5.1 NH_3-O_2 反应体系
        3.5.2 NH_3-NO_x-O_2 反应体系
        3.5.3 Pt催化剂模型的适用性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双功能Fe-Pt组合催化剂的性能分析
    4.1 Fe、Pt催化剂的组合研究
        4.1.1 NH_3-O_2 反应体系
        4.1.2 NH_3-NO_x-O_2 反应体系
    4.2 Fe-Pt双层催化剂涂层内反应流动分析
    4.3 Pt负载量对Fe-Pt双层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4 双层组合催化剂Fe、Pt涂覆比例的优化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排放治理 法规先行——从欧洲汽车排放法规看我国排放控制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特朗普政府的美国汽车产业政策研究[D]. 朱亦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3]中美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衡比较研究 ——基于环境公共治理视角[D]. 付易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柴油机空气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 宁黛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6]我国居民环境民事权利设立的经济学研究[D]. 赖敏. 广西大学, 2020(06)
  • [7]规制约束—政策激励下中国煤电行业清洁化研究[D]. 黄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D]. 温薇.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山西省雾霾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韩松涛.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柴油机双功能ASC催化剂Fe/Pt协同催化机理的模拟研究[D]. 李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排放治理与法规先行——从欧洲汽车排放法规看我国排放控制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