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方式

知识管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方式

一、知识管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唐彬[1](2021)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平台企业是网络信息时代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组织形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以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代表的一批平台企业成为互联网经济时代新兴商业模式的典范。顺应时下多元化、个性化、重视体验的消费需求,平台企业带动供应链上下游融合发展,在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下,引领我国经济向数字化转型发展。纵观平台企业的成长过程,创新性的商业模式是其快速成长、迅速占据市场份额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竞争全球化以及消费需求升级,平台企业已从最初的蓝海进入红海,每一个行业市场几乎都被细分,平台同质化严重,用户流量日渐枯竭、增长困难。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平台企业应对环境变化、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受资源禀赋影响。平台所体现的开放性、交互性、网络效应等特性促进了市场知识资源聚集,对其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驱动作用。然而知识具有时效性,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只有高效创造新知识,并与环境变化相匹配,才能真正助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近年来,跨界成为平台企业突破资源禀赋限制、培育市场适应性的重要手段,通过跨界搜寻外部异质性知识,可以扩展平台企业知识基,有效弥补平台知识缺口。大数据能力是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新能力,可以加强平台企业对自身知识库的洞察和了解,拓展跨界搜寻的广度和深度,降低对外部知识吸收、消化、融合的风险和成本。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二者协同促进新知识创造,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知识资源。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如何影响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第二,知识创造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发挥了何种作用;第三,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发挥何种作用。基于此,本文根据知识管理理论、组织搜寻理论、企业能力理论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对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知识创造、环境不确定性、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论证,提出相关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最终获取322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22.0、AMOS21.0等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主要结论如下:(1)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均正向影响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2)知识创造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研究聚焦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丰富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跨界搜寻为平台企业资源配置提供“知识池”,是大数据能力发展的助推器。大数据能力可以帮助平台企业在对内部知识清晰认知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和评估所需的外部知识,增强跨界搜寻的宽度和深度。以往研究大多讨论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单一因素的作用,忽视了二者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交互效应。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弥补了先前研究只关注资源或能力的不足,拓展了企业能力理论。第二,本研究打开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黑箱”,引入知识创造这一中介变量,探讨了平台企业如何把外部知识应用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过程。已有研究大多探讨的是企业如何利用外部新知识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忽视了知识创造的互补作用。只有将不同类型的外部知识要素耦合应用到新知识体系中,才能实现要素价值放大,从而形成针对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知识创造是连接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本文将知识创造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全面检验知识创造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不仅拓展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而且为知识创造相关研究提供崭新视角。第三,本研究揭示了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现有研究大多从高管创造力、高管支持等组织内部的微观视角探讨影响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边界条件,忽视了外部环境这一权变因素,而主观判断可能对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造成一定影响。实际上,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平台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多变,留给平台企业知识创造的时间缩短,平台企业及时整合新旧知识、重塑知识体系的难度加大,无法及时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完善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边界条件,充实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综上,本研究是对当前数字化背景下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研究的有效补充,虽然提出一些有创新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未来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进一步完善。

冯雍磊[2](2020)在《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管理水平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活动的质量和水平。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战略资源,它和能源、物资一起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的支柱,它是组织运行的基础,也是企业利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高效率管理的基础。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离不开知识管理。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内外的企业把知识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从而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汽车制动、燃油和空调系统的主要流通存储、传送系统和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公司员工的知识面比较广,接触的人员也比较多,但是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直不高,现有的知识管理已经完全落后于公司目前的发展需求了,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绊脚石”。针对目前C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发展要求,本文作者进行了关于知识管理的调查和研究。第一,通过查找和翻阅目前知识、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系统等相关文献和资料,还有在知识管理领域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来作为理论的基础。第二,描述了C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概况、知识管理工作的现状、知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中问题具体有如下内容:知识识别能力不强、知识获取缺乏系统性、知识存储不规范和知识流失、知识交流不足、知识共享效率低下、知识应用程度和创新能力不足,重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缺乏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信息化工具应用不足、知识管理手段落后、知识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统一的信息整合平台、缺乏知识管理组织结构。第三,从公司知识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着手,分析出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设计了一整套完善的知识管理改进方案,其中具体有如下内容:知识管理培训体系设计、信息化技术应用设计、知识管理知识流设计、知识管理制度体系设计、统一的知识管理平台设计和知识管理组织结构体系设计。最后,设计了一套实施的方案,并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计划、实施保障和实施效果评价来实施。本文作者所设计的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将帮助该公司解决目前知识管理所遇到的问题,并提高其知识管理水平,同时有效的保障了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刘佳欣[3](2020)在《智慧工地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浪潮已经到来。在建设工程领域,利用科技手段对传统建造管理方式进行改造已然成为当前的研究趋势。智慧工地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旨在将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等先进信息化技术与施工现场管理实践充分融合,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实现工地的智慧化管控。由于智慧工地这一研究对象的新颖性和前瞻性,目前针对智慧工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均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推广智慧工地,本论文将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试图构建智慧工地这一庞大的体系,对智慧工地体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实践中如何评价智慧工地进行探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根据对智慧工地概念的研究综述提出了智慧工地的定义及特征,结合文献研究、政策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对智慧工地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组织体系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构建了智慧工地这一复杂的体系,设计了智慧工地体系的总体框架,提出智慧工地体系具有计划-监控-分析的功能。(2)运用DEMATEL-ISM方法分析了构成智慧工地体系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专家调查收集相应数据,通过矩阵计算得到智慧工地体系的DEMATEL-ISM结构模型,将体系要素分为投入-过程-效果三个层次,基于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实施智慧工地体系的相关建议。(3)根据已构建的智慧工地体系,确定了包含技术设施、管理应用和组织机制三个维度的智慧工地评价指标,采用ANP方法并利用SD软件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大小,依据现有智慧工地相关技术标准及前述研究成果提出了智慧工地的评价内容,界定了智慧工地的分级标准,基于已确立的智慧工地评价方法对工程项目实例——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三期项目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实践对智慧工地评价标准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思考。智慧工地模式的建设,对于建造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建筑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本论文对于智慧工地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研究成果将为建筑业企业引入和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提供借鉴性思路,为政府管理部门鉴定和评价智慧工地提供可靠依据,为施工现场管理逐步走向智慧化提供理论引导。

王昀[4](2020)在《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企业纷纷开展知识管理实践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档案工作与知识管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档案既具有一定的知识特性,又是企业知识资产中基础性、支撑性的组成部分,将企业档案管理置于知识管理背景下探究其新模式,是企业档案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新生与活力、服务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企业档案的管理模式需要借助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优化,提升企业档案的利用效率,发挥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从而帮助企业获得市场优势。本文通过对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管理关系的分析,从知识管理的视角重新审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分析了当前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知识管理理论融入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之中,构建了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求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以有助于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提质升级,有效服务企业发展。

张弛[5](2019)在《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文中指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使传统的财产形式发生虚拟化、电子化、数据化的流变,催生了一大批网络化的新型财产,由此带来大量的实践难题,给刑法中“财产”、“财物”等基础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造成巨大冲击。本文主要就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财产类型和财产形式进行探讨,并对相关的司法疑难问题予以解答:第一章主要对“财产”和“财物”等概念的刑法含义进行深入解读,准确把握概念的特征与认定标准,并对两者的关系加以厘清。本章首先对“财产”概念的历史流变与域外立法情况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刑法学界围绕“财产”和“财物”等概念的理论争议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刑法中财物(财产)概念的认定标准:具有客观的物质存在形式、具有能够以金钱衡量的客观经济价值、具有占有和转移的可能性。此外,本章还对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给刑法造成的冲击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财产概念边界的模糊、财产犯罪行为模式的异化、与罪名界限的纠葛、犯罪数额与既遂标准的认定困境等。第二章主要对与电子资金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以银行电子现金、第三方支付账户余额、具有支付功能的理财产品与比特币等“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为代表的电子资金均应当被视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侵害电子资金的案件按照行为模式可以被划分为“窃取型”、“复制型”、“套取型”等基本类型,前两者原则上应当以盗窃罪认定,而后者则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高利转贷罪等罪名。在对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既遂标准进行把握时,应当坚持控制说的立场,以行为人取得对电子资金的控制和占有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节点和标志。此外,本章还对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中的罪名界分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章以近年来出现的各类电子化的权利凭证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物品电子凭证、服务电子凭证与电子积分等三种典型的电子权利凭证的犯罪问题进行讨论。物品电子凭证无论获取途径免费与否均应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而服务电子凭证只有在同时满足有偿获取与能够独立兑换服务的情况下方可被认定为“财物”,至于电子积分,则应依据其实际功能具体判断。侵害电子权利凭证的案件可能涉嫌盗窃罪、诈骗罪以及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等罪名。仅具有打折或折抵功能、无法单独兑换物品或服务的电子权利凭证不属于“财物”。第四章主要涉及大数据与大数据财产的问题。“大数据”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集合而非一个单独的概念,只有那些满足刑法上“财物”认定标准的大数据表现形式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财产”。具体说来,“大数据财产”应当仅限于能够在大数据平台或者大数据交易市场上交易和出售的,经过收集的底层数据、清洗后的匿名化数据以及经过挖掘之后形成的大数据产品。大数据财产应当归属于大数据挖掘者和控制者所有,而非归属于产生数据的个人。对于侵害大数据财产的行为可以适用盗窃罪、合同诈骗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罪名,而对于那些无法被认定为“财物”的大数据表现形式则可以援引计算机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着作权罪等罪名加以保护。第五章对实践中争议颇多的“虚拟财产”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所谓的“虚拟财产”虽然被冠以“财产”之名,但其既不具有能够以货币加以衡量的客观经济价值,也不具有可以被玩家占有或转移的可能性,不能被认定为刑法意义上的“财物”,在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娱乐服务的虚拟权利凭证。以技术手段从游戏运营商处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应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论处;对于以技术手段从其他游戏玩家处“窃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则应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认定。采取抢劫、诱骗、威胁等现实性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虚拟财产的行为不能被认定为犯罪。此外,利用互联网游戏外挂大量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在未使用破坏性程序、未对互联网游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破坏的情况下也不宜作为犯罪处理。仅以个人娱乐为目的而制作、使用游戏外挂程序或者以其他技术性手段非法获取虚拟财产,并未用于销售牟利的,无论如何也不应以犯罪论处。任何人不能仅仅因为打游戏而受到刑事追诉。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就互联网背景下刑法如何应对“财产”概念的流变所带来的冲击作出全面回应。

刘立波[6](2017)在《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及竞争优势的源动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知识流动和知识共享、同行业间技术同质化和环境动态性的增强导致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显着下降,管理创新理论逐渐发展起来,并迅速成为企业获得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强调在动态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中通过知识管理活动来提升管理创新效力,进而增强企业绩效。论文按照“概念界定和维度划分—影响作用机理分析—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主线,得到如下研究结果和结论:⑴提出了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机理,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在对现有文献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界定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和管理创新,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解构为动态知识获取能力、动态知识转化能力和动态知识应用能力三个能力维度,同时基于过程观视角将管理创新划分为创新理念形成、创新机会识别、创新方案创造和创新方案实施四个过程维度,并详细阐述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机理。⑵构建了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影响的SEM模型。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机理,明确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路径。⑶建立了“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管理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了全面考察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知识获取能力-管理创新”、“知识转化能力-管理创新”和“知识应用能力-管理创新”三个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模拟了三个系统的行为演化规律,并针对各子系统的行为演化特点提出相应的系统调控策略。⑷提出了推动管理创新的对策。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提出几点推动管理创新的对策,一是参与集群知识共享,促进管理创新系统的开放;二是引入基于知识管理系统的管理创新模式,推动管理创新;三是实施过程化的知识管理,分别从知识获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范春花[7](2015)在《构建以学习型组织为导向的企业培训体系 ——基于B公司的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商业社会,现代企业之争已经演变成组织整体的学习力、创新力和应对变化快速的反应力,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竞争者又无法模仿的持久动力所在。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既给企业管理提出了挑战,也给组织内的培训管理工作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员工培训既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强化员工培训更是“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具体表现和核心元素。本文通过针对B公司的培训体系、培训执行和管理现状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彼得圣吉关于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理论,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等理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B公司如何在学习型组织架构下实施培训系统改善,提升培训绩效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周军[8](2014)在《政府模式变革的坐标 ——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的时代背景》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迈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进程,社会环境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望,对既有的政府模式提出了挑战。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时空坐标系中,西方国家经历了 30多年的改革,却仍没有走出“治理失灵”的局面。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就在于这些改革并没有实现政府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而只是对管理型政府的修修补补。而中国则在探索政府改革方案的过程中将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然而,由于时代背景关怀的缺乏和理论准备的不足,导致了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零碎,并因而遭到多方面的质疑。为此,面向未来社会治理实践,我们要将政府模式变革放置于全球化、后工业化的时空坐标系中去考察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的时代背景。政府模式变革首先应放置在全球化这个坐标中,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正确定位全球化这场全新的历史运动,而将之视作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延续。因而,在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上仍然采用同一化的观点去处理问题。实际上,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正是世界中心—边缘结构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的过程。因而,在后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将承担起解构这一结构的全新课题。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的活动将不再以民族国家为框架,而是以流动性为尺度。因而,人类社会在民族国家框架下建构起来的正义理论遭到了质疑,并提出了在承认和包容差异的基础上建构全球正义的要求。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建构起一种全新的政府模式,只有通过这一政府模式去积极建构合作的话语体系,开展合作的行动,我们才能通过全球合作去实现全球正义,才能引领人类走出全球风险社会,并平稳过渡到作为合作社会的后工业社会。全球化进程和后工业化进程是一体两面的,因而,政府模式变革更需要放置在后工业化这个坐标中。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叙事中,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然而,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贝尔基于产业视角的定义出发去延展这个概念的,因而忽视了制度框架和治理体系的变革。对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建构来说,西方学者对社会治理的后工业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批判价值。在社会治理上,贝尔曾基于不平等的社会而提出公正的能者统治的改进方案。然而,这并不能满足后工业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新需求和新期望。因而,在承认和包容差异的基础上,治理责任承担的路径则指向了合作关系的建构,而这只有通过建构一种全新的政府模式才能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对在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进行自觉规划,以免人类因社会的自然演进而陷入更大的危机和动荡,甚至走向毁灭。因而,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突破既有的支持竞争的制度框架和治理体系,解构官僚制组织的中心—边缘结构,建构起全新的政府模式,引导多元社会治理力量之间的通力合作。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时空坐标系中,社会的总体特征是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历史地看,农业社会是一个简单、确定的社会。在等级身份镶嵌的社会结构中,人们追求确定性的愿望则是通过对身份标识的认知而得到实现的。而工业社会是一个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的社会,工业化进程建构起来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它将一切具体标识进行了抽象化而为之寻求同一性。在制度层面上,它通过人们对共同遵守的法律制度的熟知而建构起了确定性。在组织层面上,它则通过官僚制控制体系的形式化框架追求确定性。其实,官僚制组织的控制体系并没有消除或化解不确定性,而是将之积攒了下来,并与后工业化进程中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结合在一起,最终导致管理型政府的治理失灵和改革失灵,人类社会陷入到风险社会,并在全球化进程中陷入到全球风险社会。既然管理型政府及其改革方案并不能带领人类走出风险社会,那么,我们的改革就不能是对管理型政府的修修补补,而是建构一种全新的政府模式。唯有如此,人类才能走出风险社会,重建良好的社会秩序。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要求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人的这种创造性反映在了基于复杂性社会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创造性科学技术上。在这个意义上,复杂性社会条件与创造性科学技术之间是相互建构的:复杂性社会条件是创造性科学技术兴起的现实背景,而创造性科学技术的涌现又反过来促进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迅速增长。因而,在科学技术领域,工业化进程在人们追求知识严谨性的过程中迫使科学技术走上了摹仿的道路,同时又在工厂里建构起了知识专业化基础上的控制体系。当这种科学精神和控制体系映射到社会治理领域时,政府就被嵌入了控制导向的思维方式和行动逻辑。在后工业化进程中,知识共享之上的人类创造智慧(知识一智慧体系)推动了以网络技术、纳米技术,以及克隆技术为代表的创造性科学技术的涌现以及网络化生产体系的生成。创造性科学超出了工业社会分析的科学体系和摹仿的科学范式,它预示着综合的科学体系和创造性科学范式的兴起,预示着人类摹仿时代的结束和创造时代的到来。然而,管理型政府及其控制导向的行为模式却成了我们聚合创造性科学技术来提高人类各项能力的制度性障碍。因而,政府模式变革就是要通过建构一种全新的政府模式来帮助人类社会应对和解决创造性科学技术引发的难题,并引导和促进创造性科学技术朝向全人类普遍受益的方向发展。创造性科学技术的涌现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交往,以及思维方式,更推动了人类社会网络结构的生成,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社会开启了打破工业社会等级结构、变革管理型政府模式的历史运动。因而,在“网络化—去中心化”的过程中,领域边界的消融、空间特性的变革,以及社会的去中心化指引着政府模式变革也要打破线性思维的禁锢而走向网络化思维模式,去建构一种作为行动者的政府。在“符号化—虚拟化”的过程中,创造性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现实的符号化和虚拟化。现实的符号化不仅建构了距离消失的进程,而且还使现实在没有时空限制的虚拟世界中流动,在这个意义上,符号化—虚拟化的连续体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治理运行的规则,管理型政府不可能在保持自身等级结构的同时,又具有对虚拟世界运行逻辑的适应性。因而,这就要求我们在符号化—虚拟化的社会现实中变革政府模式,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在“个性化—多元化”的过程中,追求个性化的“新人类”将重拾人的个性,展现人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创造性,实现从碎片化的人向总体性的人的转变。人的总体性的获得同时意味着社会的多元化。而在创造性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形成的自己动手做和个性化定制正在促成社会走向成熟自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建构一种全新的政府模式来引导社会的成熟自治。总之,在社会网络结构生成中,政府模式将实现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

宋慧林[9](2012)在《酒店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及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酒店业规模的快速增长,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目光,但规模的增长并未改善我国酒店业在世界酒店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弱势地位。分析其原因,中国酒店业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产业创新能力等现代产业要素的缺位是中国整个酒店业竞争力水平受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从国家宏观政策来看,包括酒店在内的旅游业以事关国计民生的经济产业定位正式进入国家战略体系,并将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发展方向转变的重要措施,并把旅游业作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通过酒店创新实现酒店业的理性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同时,在过去的十年,对包括酒店企业在内的整个旅游业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信息技术所引起的酒店商业模型的变革和酒店业态的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酒店创新逐渐成为各国旅游学者广泛关注的研究主题。然而,酒店创新还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目前的研究大多数只是从酒店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识别、技术(尤其是信息通讯技术)对酒店创新的影响等方面展丌。很少有学者从酒店企业层面研究酒店创新的内涵特征、各因素是如何影响酒店企业实现创新的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因而针对实践中如何促进酒店企业实现创新、酒店创新对酒店企业绩效存在怎样的影响等问题,尚无法从现有文献中找到满意的解答。理论和实践方面都亟待建立酒店企业创新的理论体系和酒店创新管理模式,以完善酒店创新理论并对酒店产业实践进行指导。因而,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本文在相关文献阅读和酒店企业实地调研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基本的研究问题:(1)酒店创新的内涵及影响酒店企业实现创新的因素有哪些;(2)这些因素如何作用于酒店创新;(3)酒店创新对酒店企业存在怎样的效应。在研究逻辑上,以服务创新理论和旅游创新研究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从理论上提炼出影响酒店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对中国本土酒店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调研获得的资料进行编码,初步提炼出符合中国本土酒店企业意志的酒店企业创新影响因素及效应的初始概念模型。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初始概念模型进行细化,构建酒店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效应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假设;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调查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探讨我国酒店企业创新的相应管理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酒店外部知识源与酒店内部资源对酒店创新均有正向的影响,且外部知识源对酒店创新的总效应更大;第二,吸收能力在酒店外部知识源影响酒店创新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三,酒店内部资源是酒店吸收能力形成的基础,且对酒店通过吸收能力利用外部知识的过程起部分中介作用,第四,酒店创新对酒店绩效起非常显着的促进作用。围绕“酒店企业外部知识源——酒店企业内部资源——酒店吸收能力——酒店创新——酒店绩效”这一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在以下四方面进行尝试性的创新性研究:(1)详细剖析酒店创新概念的内涵,参考现有文献归纳酒店创新测度量表,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并获得包含11个题项的符合中国本土酒店企业意志的酒店创新测度量表。研究表明酒店创新包括酒店产品/服务创新、酒店过程创新、酒店组织创新和酒店市场创新四个维度,(2)首次明确地识别酒店外部知识源是酒店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质性研究和大样本的实证研究得出,酒店吸收能力在酒店外部知识源与酒店创新之间起显着的部分不中介作用,从而揭示外部知识源影响酒店创新的路径和内在机制,为研究酒店企业创新活动的本质过程提供新的视角,并为创建针对酒店企业创新特征的创新激励机制提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支持,并比以往更合理地解释“酒店企业内部没有研发部门”与“酒店企业创新”之间的矛盾问题。(3)提出酒店创新对酒店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本研究得出,酒店创新对酒店绩效存在非常显着的积极影响,从而彰显创新是酒店企业提高绩效的必然选择。(4)构建包含酒店外部知识源、酒店内部资源、酒店吸收能力、酒店绩效和酒店创新五大关键变量的酒店企业创新影响因素与效应的概念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从而构建遵循“资源——能力——绩效”逻辑的酒店企业创新影响因素与效应的分析框架。突破酒店创新研究领域里对酒店创新影响因素的逐一识别的研究局限,从理论上初步探索酒店企业进行创新的一般性规律和对酒店创新进行研究的分析框架,使创建适合酒店企业特色的创新管理方法成为可能。

王磊[10](2011)在《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考察》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创造的速度不断加快,知识与信息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中的知识含量不断增加;信息全方位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效率。同时,虚拟实践作为一种全新的实践方式,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着人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网络文化中的低俗化倾向、数字鸿沟、网络沉迷等问题,给人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因此,在信息时代,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方法研究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影响,促进信息技术、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共分七章,从信息与信息时代入手,分析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和人的发展,并提出互联网的发展与管理的一些展望与建议。第一章,研究信息的概念与特点以及信息时代的生成与特点。首先,对信息时代的基础单元——信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信息的特点进行了阐释。其次,简要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标准、形态的理论,讨论了信息时代的生成,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论述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多重影响。第二章,研究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着眼于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新特点,研究电子商务这一全新商务形式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对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金融的发展入手,讨论了信息时代金融衍生品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从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入手,通过对企业管理、企业供应链和企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对信息时代微观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探析。第三章,研究信息时代的政治发展。从互联网与政治民主的关系入手,首先,分析互联网对民主的直接影响,如民主传播途径的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社会结构的改变等;其次,分析网络媒体的发展及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再次,讨论了电子政务出现的必要性及其对民主发展的作用;最后,研究了网络媒体在中国的发展、互联网对公众的影响等问题。第四章,研究信息时代的文化发展。通过对互联网引发的激烈的文化软实力竞争的研究,探讨了互联网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影响;从互联网与文化结合形成的网络文化入手,介绍了网络文化及其特点,分析了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区别;讨论了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从网络语言的流行和草根文化的兴起两方面探讨了网络文化发展的趋势。第五章,研究信息时代的社会事业发展。首先从社会事业信息化的角度入手,从社会事业信息化及其特点、社会事业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社会事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讨论了信息技术对社会事业发展的影响。随后,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和教育入手,具体讨论了信息时代医疗与教育的发展问题。第六章,研究信息时代的人的发展。通过对信息时代虚拟与虚拟实践的分析与讨论,研究了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对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完善、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并通过对网瘾问题、信息选择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第七章,研究信息时代的互联网管理问题。通过对WEB1.0到3.0发展的分析,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及其带来的两极化趋势;从管理方式、法制、德治三方面讨论了互联网的管理模式,并通过案例,分析网络实名制的利弊及其影响,预测了网络实名制的发展趋势。

二、知识管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管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组织搜寻理论
        2.1.2 企业能力理论
        2.1.3 知识管理理论
        2.1.4 创新理论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研究
        2.2.2 跨界搜寻相关研究
        2.2.3 大数据能力相关研究
        2.2.4 知识创造相关研究
        2.2.5 环境不确定性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模型构建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平台企业
        3.1.2 跨界搜寻
        3.1.3 大数据能力
        3.1.4 知识创造
        3.1.5 商业模式创新
        3.1.6 环境不确定性
    3.2 概念模型提出
        3.2.1 变量间关系梳理
        3.2.2 概念模型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假设提出
    4.1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
        4.1.1 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
        4.1.2 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
        4.1.3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交互作用与商业模式创新
    4.2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
        4.2.1 跨界搜寻与知识创造
        4.2.2 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
        4.2.3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交互作用与知识创造
    4.3 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
    4.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
    4.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设计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5.1.2 问卷设计的过程
    5.2 变量测量
        5.2.1 跨界搜寻的测量
        5.2.2 大数据能力的测量
        5.2.3 知识创造的测量
        5.2.4 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
        5.2.5 环境不确定性的测量
        5.2.6 控制变量的选择与测量
    5.3 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5.4 样本与数据收集
        5.4.1 样本选取
        5.4.2 数据收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2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6.3 信度与效度分析
        6.3.1 信度分析
        6.3.2 效度分析
    6.4 假设检验
        6.4.1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检验
        6.4.2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关系检验
        6.4.3 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检验
        6.4.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检验
        6.4.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6.5 结果分析与讨论
        6.5.1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讨论
        6.5.2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的关系讨论
        6.5.3 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讨论
        6.5.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讨论
        6.5.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管理启示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知识创造、环境不确定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调研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论文总体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知识的定义及特性
        2.1.2 知识的分类
        2.1.3 管理信息系统
    2.2 知识管理
        2.2.1 知识管理的定义及内涵
        2.2.2 知识管理的分类及特征
        2.2.3 知识管理的原则及目的
        2.2.4 知识管理的模型及流程
        2.2.5 知识管理的技术及工具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第3章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公司概况
        3.1.1 公司基本概况
        3.1.2 公司业务概况
        3.1.3 C公司上海分公司组织架构
    3.2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工作现状
        3.2.1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运行机构
        3.2.2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制度
        3.2.3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3.3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3.1 知识识别能力不强
        3.3.2 知识获取缺乏系统性
        3.3.3 知识存储不规范和知识流失
        3.3.4 知识交流不足
        3.3.5 知识共享效率低下
        3.3.6 知识应用程度和创新能力不足
    3.4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缺乏对知识管理的认识
        3.4.2 信息化工具应用不足
        3.4.3 知识管理手段落后
        3.4.4 知识管理制度不完善
        3.4.5 缺乏统一的信息整合平台
        3.4.6 缺乏知识管理组织结构
第4章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4.1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设计思路与原则
        4.1.1 知识链的管理为核心设计思路
        4.1.2 以公司发展战略为中心的原则
        4.1.3 服务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原则
        4.1.4 符合公司文化的原则
    4.2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4.2.1 知识管理培训体系设计
        4.2.2 信息化技术应用设计
        4.2.3 知识管理知识流设计
        4.2.4 知识管理制度体系设计
        4.2.5 统一的知识管理平台设计
        4.2.6 知识管理组织结构体系设计
第5章 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实施及效果评价
    5.1 知识管理改进方案实施计划
    5.2 知识管理改进方案实施保障
        5.2.1 组织管理层保障
        5.2.2 资源投入的保障
    5.3 知识管理改进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5.3.1 知识管理的效果评价
        5.3.2 知识管理综合绩效评价
第6章 全文总结与体会
参考文献
致谢

(3)智慧工地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慧工地概念研究综述
        1.2.2 智慧工地技术研究综述
        1.2.3 智慧工地管理研究综述
        1.2.4 智慧工地标准研究综述
        1.2.5 智慧工地实践应用综述
        1.2.6 现有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智慧工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2.1 智慧工地的理论基础
        2.1.1 项目管理理论
        2.1.2 系统化管理理论
        2.1.3 信息化管理理论
    2.2 智慧工地的技术支撑
        2.2.1 数字化技术
        2.2.2 网络化技术
        2.2.3 智能化技术
    2.3 智慧工地的定义和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慧工地体系的构建
    3.1 构建智慧工地体系的必要性及研究依据
    3.2 智慧工地的管理体系
        3.2.1 智慧工地的管理目标
        3.2.2 智慧工地的管理内容及实现方式
    3.3 智慧工地的技术体系
        3.3.1 软硬件技术设施
        3.3.2 集成管理平台
        3.3.3 数据共享中心
        3.3.4 智慧决策系统
    3.4 智慧工地的组织体系
        3.4.1 沟通协调
        3.4.2 技术团队
        3.4.3 管理制度
    3.5 智慧工地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功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EMATEL-ISM的智慧工地体系要素影响关系研究
    4.1 研究方法简介
    4.2 计算过程
        4.2.1 基于DEMATEL方法的要素属性分析
        4.2.2 基于ISM方法的要素层级划分
    4.3 模型建立与分析
    4.4 智慧工地实施相关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智慧工地的评价
    5.1 智慧工地评价指标的确定
    5.2 基于ANP方法的智慧工地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3 智慧工地分级标准的界定
    5.4 实证研究——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三期项目
        5.4.1 项目概况
        5.4.2 智慧工地实施情况
        5.4.3 智慧工地评价结果及提升策略分析
    5.5 智慧工地评价标准的实践思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智慧工地体系构成要素的关联度调查表
    附录 B 智慧工地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调查表
作者简介

(4)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的研究现状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三、课题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一)课题的结构安排
        (二)课题的研究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
        (一)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概述
    第一节 知识管理理论概述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
        二、知识管理的流派
        三、知识管理的功能
    第二节 企业档案和企业档案管理概述
        一、企业档案概述
        二、企业档案管理概述
    第三节 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管理范畴层面的局部与整体关系
        二、管理理念的引导与附和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企业档案管理面临的机遇
        一、知识管理的管理理论为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方法
        二、知识管理的系统为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了通用平台
        三、知识管理为企业档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第二节 企业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企业档案管理与企业知识管理融合度不够
        二、企业档案管理人员信息素养较弱
        三、企业人员挖掘档案价值能力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构建
    第一节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构建理念、目标和原则
        一、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构建理念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构建目标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构建原则
    第二节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基本模式框架
        一、强有力的企业组织结构
        二、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型
        三、优秀技术支持的企业档案应用平台
        四、灵活便捷的企业档案知识服务形式
    第三节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运行保障机制
        一、企业的制度保障机制
        二、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组织文化引领机制
        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刑法中的财产概念
    第一节 “财产”概念的历史流变
        一、早期:“物”与“财产”的具体化列举
        二、发展:作为法律术语的“物”与“财产”概念的成型
        三、成熟:无体物概念的提出
        四、流变:财产概念外延的不断扩张
    第二节 “财产”概念的域外考察
        一、德国
        二、日本
        三、英国
        四、美国
        五、苏联
        六、评析
    第三节 我国刑法中的“财产”概念及认定标准
        一、刑法中“财产”和“财物”概念的关系
        二、关于“财物”属性的理论争讼
        三、互联网背景下“财物”(财产)的认定标准
    第四节 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的冲击
        一、财产形式的流变对“财物”概念边界的冲击
        二、行为模式的异变对犯罪认定和罪名界限的冲击
        三、财产的数据化带来的数额认定的困境与既遂标准的漂移
    小结
第二章 电子资金犯罪的刑法应对
    第一节 电子资金概述
        一、电子资金的概念范畴
        二、电子资金的本质与财产性根基
        三、电子资金的出现给刑事司法认定带来的冲击
    第二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基本类型与行为认定
        一、窃取型电子资金犯罪
        二、复制型电子资金犯罪
        三、套取型电子资金犯罪
    第三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罪名界分
        一、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罪名纠葛
        二、电子资金案件罪名界分的理论聚讼及评析
        三、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罪名界分步骤
    第四节 电子资金犯罪的既遂标准
        一、电子资金犯罪案件既遂标准的漂移
        二、财产犯罪既遂标准的理论聚讼
        三、侵害电子资金犯罪案件的既遂标准
    小结
第三章 涉电子权利凭证案件的刑事司法认定
    第一节 电子权利凭证概述:分类、财产性与刑法研究现状
        一、刑法视域下电子权利凭证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二、电子权利凭证的种类
        三、电子权利凭证的财产性辨析
    第二节 涉物品电子凭证案件的刑事司法认定
        一、窃取他人物品电子凭证的行为定性
        二、侵入系统生成物品电子凭证后倒卖行为的认定
    第三节 侵害服务电子凭证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一、记名的服务电子凭证
        二、不记名的服务电子凭证
    第四节 电子积分犯罪的刑事司法认定
        一、侵入系统后虚增电子积分行为的罪名适用
        二、利用系统漏洞刷取电子积分案件的定性
        三、利用规则漏洞刷取电子积分行为的认定
        四、复制电子资金系统后伪卡盗刷案件的处理
    小结
第四章 大数据财产的刑法保护
    第一节 大数据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析正
        一、大数据的定义与本质
        二、大数据挖掘
        三、“大数据”与“大数据财产”之概念勘正
    第二节 大数据的财产性分析与大数据财产的权利归属
        一、大数据的财产性分析
        二、“大数据财产”的认定标准与范围界定
        三、大数据财产的权利归属
    第三节 大数据财产的刑法保护路径
        一、大数据财产的保护路径之争
        二、大数据财产的刑事司法保护
        三、其他大数据侵害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小结
第五章 虚拟财产犯罪的刑事司法认定
    第一节 虚拟财产的概念界定
        一、关于“虚拟财产”概念范围的学理争讼
        二、虚拟财产的内涵厘清
        三、虚拟财产的外延
    第二节 虚拟财产的财产性分析
        一、虚拟财产的客观价值性分析
        二、虚拟财产是否具有占有和转移的可能性
        三、虚拟财产的本质
    第三节 侵犯虚拟财产行为的刑事司法认定
        一、以技术手段侵害虚拟财产行为的认定
        二、以现实手段侵害虚拟财产行为的处理
        三、制售、使用外挂行为的定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管理创新理论
        2.1.1 管理创新的概念及内涵
        2.1.2 管理创新特点及其分类
        2.1.3 管理创新过程
    2.2 动态知识管理理论
        2.2.1 动态能力
        2.2.2 知识管理
        2.2.3 动态知识管理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2.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2.3.2 系统动力学的特征
        2.3.3 系统动力学分析工具
    2.4 本章小结
3 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机理
    3.1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的形成
        3.1.1 动态能力与知识管理的整合
        3.1.2 基于过程观的动态知识管理能力
        3.1.3 动态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
    3.2 管理创新过程划分
    3.3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分析
        3.3.1 知识获取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
        3.3.2 知识转化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
        3.3.3 知识应用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
    3.4 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分析方法
        4.1.1 问卷设计
        4.1.2 样本选择与问卷收集
    4.2 数据分析
        4.2.1 预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4.2.2 预调查问卷效度分析
        4.2.3 正式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4.3 实证分析结果
        4.3.1 测量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4.3.2 实证分析结果
        4.3.3 实证分析结果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影响的演化分析
    5.1 知识获取能力对管理创新影响的演化分析
        5.1.1 知识获取能力-管理创新SD模型
        5.1.2 知识获取能力-管理创新系统演化行为分析
        5.1.3 知识获取能力-管理创新系统演化的调控
    5.2 知识转化能力对管理创新影响的演化分析
        5.2.1 知识转化能力-管理创新SD模型
        5.2.2 知识转化能力-管理创新系统演化行为分析
        5.2.3 知识转化能力-管理创新系统演化的调控
    5.3 知识应用能力对管理创新影响的演化分析
        5.3.1 知识应用能力-管理创新SD模型
        5.3.2 知识应用能力-管理创新系统演化行为分析
        5.3.3 知识应用能力-管理创新系统演化的调控
    5.4 本章小结
6 推动管理创新的对策
    6.1 参与集群知识共享促进管理创新
        6.1.1 参与集群知识共享可促进管理创新系统开放
        6.1.2 开放性的管理创新系统可提升管理创新效力
    6.2 引入基于知识管理系统的管理创新模式
        6.2.1 知识管理系统与管理创新
        6.2.2 知识管理系统能够推动管理创新
    6.3 实施过程化知识管理推动管理创新
        6.3.1 过程化知识管理促进管理创新动力分析
        6.3.2 过程化知识管理能够推动管理创新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构建以学习型组织为导向的企业培训体系 ——基于B公司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阅读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访谈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概念
        2.1.1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概念
        2.1.2 国内外学习型组织的发展现状
        2.1.3 学习型组织的内涵与基本特点
    2.2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2.3 建立学习型组织与企业培训工作的联系
        2.3.1 国内企业培训工作现状分析
        2.3.2 学习型组织与现代企业培训工作的联系
        2.3.3 以学习型组织为导向的培训工作建设思路和设计原则
第三章 B公司充分发挥学习型组织效应的背景分析
    3.1 B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3.2 发挥学习型组织效应的需求分析
        3.2.1 中国经济环境、行业竞争格局对公司经营策略转变提出的要求
        3.2.2 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对组织变革提出的要求
        3.2.3 公司人才战略提出的要求
第四章 基于B公司学习型组织体系下的培训现状分析及改善性建议
    4.1 学习型组织的培训工作特征
    4.2 B公司培训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4.2.1 B 公司培训组织体系分析
        4.2.2 B公司培训课程体系分析
        4.2.3 B公司培训讲师体系分析
        4.2.4 B公司培训执行情况分析
    4.3 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培训工作改善性建议
        4.3.1 培训组织体系的改善策略
        4.3.2 培训课程体系的改善策略
        4.3.3 培训师资体系的改善策略
        4.3.4 培训执行和管理的改善策略
        4.3.5 培训知识管理工作的改善策略
第五章 案例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5.1 案例研究的结论及对其他企业的借鉴意义
    5.2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5.3 相关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B公司零售店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2 B公司培训效果评估表
附录3 针对B公司培训现状的访谈问题清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政府模式变革的坐标 ——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的时代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现有研究水平
        1.2.2 存在问题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基本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变革的时空坐标
    2.1 政府模式变革中的时代精神与现实关怀
        2.1.1 行政改革:西方改革的时代意涵
        2.1.2 时代课题:政府模式变革的方向
        2.1.3 理论建构:政府变革的现实关怀
    2.2 面向社会现实的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
        2.2.1 西方对未来治理模式的探索
        2.2.2 中国改革对服务型政府的探索
        2.2.3 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的实践面向
    2.3 在时代背景中寻找政府模式变革的坐标
        2.3.1 管理型政府模式的坐标
        2.3.2 新的时空坐标系的生成
        2.3.3 定位政府模式及其坐标
第3章 空间坐标:政府模式变革的全球化视野
    3.1 正确定位全球化
        3.1.1 地域化、世界化与全球化
        3.1.2 作为一场历史运动的全球化
        3.1.3 全球化视野中的制度创新
    3.2 世界中心—边缘结构及其解构
        3.2.1 资本主义世界化运动
        3.2.2 基于中心—边缘结构的世界
        3.2.3 全球化运动中的去中心化
    3.3 全球正义诉求中的政府变革
        3.3.1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冲击
        3.3.2 正义遭受质疑及其重建之路
        3.3.3 承认和包容差异的全球正义
    3.4 在全球合作中实现政府转型
        3.4.1 人类社会携手合作的动力
        3.4.2 在去中心化中谋求合作
        3.4.3 建构支持全球合作的政府
第4章 时间坐标:政府模式变革的后工业化取向
    4.1 考察“后工业社会”概念的多种理解
        4.1.1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概念
        4.1.2 后工业社会概念外延的扩展
    4.2 社会治理后工业分析的多元语境
        4.2.1 后工业行政中的服务要素
        4.2.2 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组织设计
        4.2.3 后工业经济的质量增长方式
        4.2.4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构想
    4.3 后工业化进程中治理责任承担的路径
        4.3.1 人类社会中的差异性和不平等
        4.3.2 能者统治的社会及其改进方案
        4.3.3 治理责任承担合作路径的建构
    4.4 在后工业化进程中自觉规划社会治理
        4.4.1 从竞争走向合作的尝试
        4.4.2 破解组织中心—边缘结构
        4.4.3 建构支持合作的政府模式
第5章 复杂性:全球化、后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特征
    5.1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迅速增长
        5.1.1 在简单的环境中寻求确定性
        5.1.2 在复杂环境中开展社会治理
        5.1.3 社会高度复杂性提出的挑战
    5.2 官僚制控制体系的失灵与变革
        5.2.1 官僚制组织的控制体系
        5.2.2 复杂性增长中的控制失灵
        5.2.3 建构任务型组织的逻辑
    5.3 政府模式变革的复杂性理论视角
        5.3.1 还原论、系统论和复杂性理论
        5.3.2 用复杂性理论看后工业化的现实
        5.3.3 复杂性增长中的政府模式建构
    5.4 风险社会中的政府模式变革
        5.4.1 风险社会提出的变革要求
        5.4.2 政府模式变革的内在逻辑
        5.4.3 德制框架下的服务型政府
第6章 创造性:复杂性社会条件下的人类创造智慧
    6.1 知识—智慧体系中的政府变革逻辑
        6.1.1 增长:人类社会的知识存量与扩散
        6.1.2 管理:建构封闭性的知识应用体系
        6.1.3 服务:促进知识共享之上的创造智慧
    6.2 生产体系变革中的政府模式转向
        6.2.1 工厂体系映射下的社会治理逻辑
        6.2.2 分工—协作体系中控制导向的政府
        6.2.3 网络化生产体系中的服务型政府
    6.3 科学范式转换中的政府变革要求
        6.3.1 从分析到综合的科学体系
        6.3.2 从摹仿到创造的人类启蒙
        6.3.3 创造性科学兴起中的政府
    6.4 创造性技术涌现中的政府模式选择
        6.4.1 变革时代的创造性技术
        6.4.2 技术聚合中的政府创新
        6.4.3 创造性社会的治理变革
第7章 网络结构:创造性技术兴起中的社会变迁
    7.1 网络化—去中心化:建构作为行动者的政府
        7.1.1 在边界消融中生成的合作关系
        7.1.2 空间特性变革中的网络化思维
        7.1.3 社会去中心化中的行动者建构
    7.2 符号化—虚拟化:引发政府思维方式的革命
        7.2.1 现实的符号化所建构的现实
        7.2.2 虚拟世界中的虚拟思维范式
        7.2.3 时空约束衰落中的政府变革
    7.3 个性化—多元化:促进社会走向成熟自治
        7.3.1 个性化的“新人类”及其性格
        7.3.2 从人的总体性到社会的多元化
        7.3.3 成熟自治社会中的政府变革
    7.4 在社会网络结构生成中变革政府模式
        7.4.1 技术应用:掀起治理变革的浪潮
        7.4.2 社会结构:从等级制到网络结构
        7.4.3 政府模式: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研究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酒店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1.3.1 酒店创新
    1.3.2 酒店外部知识源
    1.3.3 酒店吸收能力
    1.3.4 酒店内部资源
    1.3.5 酒店绩效
1.4 研究的逻辑框架、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逻辑框架和技术路线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章节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服务创新理论
    2.1.1 关于服务创新存在性的争议
    2.1.2 服务创新内涵
    2.1.3 服务创新驱动力模型
    2.1.4 服务创新研究范式述评
2.2 旅游创新研究综述
    2.2.1 旅游创新的特性
    2.2.2 旅游创新的机理
    2.2.3 旅游创新的管理
2.3 酒店创新研究综述
    2.3.1 企业层面的酒店创新研究
    2.3.2 网络层面的酒店创新研究
    2.3.3 研究评述 3 酒店创新影响因素与效应的质性研究
3.1 质性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路径选择
    3.1.1 本研究进行质性研究的必要性
    3.1.2 质性研究途径选择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问题
    3.2.2 界定访谈样本范围与访谈对象
    3.2.3 设计访谈提纲
    3.2.4 访谈过程与受访者情况
    3.2.5 访谈资料分析方法
3.3 访谈结果分析
    3.3.1 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
    3.3.2 主轴编码(Axle Coding)
    3.3.3 选择编码(Selective Coding)
3.4 研究效度与信度
3.5 讨论的命题提出
    3.5.1 外部知识源与酒店创新
    3.5.2 酒店吸收能力对外部知识源与酒店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
    3.5.3 酒店内部资源与酒店创新
    3.5.4 酒店内部资源与酒店吸收能力
    3.5.5 酒店外部知识源与酒店内部资源
    3.5.6 酒店创新与酒店绩效
3.6 本章小结 4 酒店创新影响因素与效应的模型构建
4.1 基于外部知识源的酒店创新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4.1.1 外部知识源与企业创新
    4.1.2 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4.2 基于内部资源的酒店创新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4.2.1 企业资源观理论
    4.2.2 内部资源、酒店吸收能力与酒店创新
4.3 酒店外部知识源与酒店内部资源
4.4 酒店创新与酒店绩效
4.5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设计与方法论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过程
    5.1.2 问卷设计的可靠性保障
    5.1.3 问卷的基本内容
5.2 变量测度
    5.2.1 酒店外部知识源的测量
    5.2.2 酒店内部资源的测量
    5.2.3 酒店吸收能力的测量
    5.2.4 酒店创新的测量
    5.2.5 酒店绩效的测量
5.3 问卷的小样本测试
    5.3.1 数据收集
    5.3.2 数据整理和样本描述
    5.3.3 小样本数据的分析方法
    5.3.4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测量题项的纯化
5.4 大样本数据收集
    5.4.1 数据收集
    5.4.2 样本描述
5.5 实证分析方法
5.6 本章小结 6 实证研究结果
6.1 描述性统计、探索性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
6.2 验证性因子分析
    6.2.1 酒店外部知识源
    6.2.2 酒店内部资源
    6.2.3 酒店吸收能力
    6.2.4 酒店创新
    6.2.5 酒店绩效
6.3 结构方程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结果分析与讨论
7.1 酒店外部知识源对酒店创新的影响作用分析
    7.1.1 酒店外部知识源对酒店创新的直接作用
    7.1.2 酒店外部知识源对酒店创新的间接作用
    7.1.3 酒店外部知识源影响酒店创新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比较
7.2 酒店内部资源对酒店创新的影响作用分析
    7.2.1 酒店内部资源对酒店创新的直接作用
    7.2.2 酒店内部资源对酒店创新的间接作用
    7.2.3 酒店内部资源影响酒店创新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比较
7.3 酒店外部知识源与酒店内部资源对酒店创新影响作用的比较
7.4 酒店创新对酒店绩效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外部知识源与内部资源对酒店创新均有正向影响,前者所起作用更大
    8.1.2 吸收能力在酒店外部知识源影响酒店创新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8.1.3 内部资源是酒店吸收能力形成的基础,且对酒店通过吸收能力利用外部知识的过程起部分中介作用
    8.1.4 酒店创新对酒店绩效的提升作用显着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8.2.1 理论贡献
    8.2.2 实践启示
8.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8.3.1 研究局限
    8.3.2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二、论文研究的价值
    三、相关研究的现状
    四、论文的框架构思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时代
    第一节 信息
        一、信息的定义
        二、信息的特征
    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生成
        一、社会形态的演进
        二、社会发展的机制
        三、信息时代的来临
        四、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
    第三节 虚拟实践及其作用
        一、虚拟实践的产生
        二、虚拟实践的作用
第二章 信息时代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一、电子商务成为全新的商务形式
        二、科技创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节 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
        一、金融及其特点
        二、电子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三、金融衍生品的双重效用
        四、金融危机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 互联网对企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与企业管理
        二、互联网与企业供应链
        三、互联网与企业发展趋势
第三章 信息时代的政治发展
    第一节 互联网与民主政治
        一、互联网与民主传播
        二、互联网与政治参与
        三、互联网与社会结构
        四、互联网对民主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二节 网络媒体与电子政务
        一、网络媒体及其形式
        二、网络媒体与民主发展
        三、电子政务的出现与影响
    第三节 互联网与政府治理方式
        一、网络媒体在中国的发展
        二、网络媒体发展对公众的影响
        三、政府治理的问题与求解之道
第四章 信息时代的文化发展
    第一节 互联网与文化
        一、文化的定义
        二、互联网与文化交流
        三、互联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特点与形式
        一、网络文化及其特点
        二、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
        三、网络文化的形式
    第三节 网络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文化的发展走向
        二、网络文化发展趋势的原因
        三、正确对待网络文化发展
第五章 信息时代的社会事业发展
    第一节 互联网与社会事业
        一、社会事业信息化及其特点
        二、社会事业信息化及其作用
        三、社会事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互联网与医疗卫生
        一、医院信息化
        二、医药行业信息化
        三、医保信息化
    第三节 互联网与教育发展
        一、网络教育的出现与特点
        二、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
        三、网络教育的重要作用
        四、网络教育问题与对策
第六章 信息时代的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互联网与交往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二、虚拟与虚拟交往
        三、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
        四、虚拟交往的作用
    第二节 互联网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二、互联网与人的需要的发展
        三、互联网与人的能力的提升
        四、互联网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
        五、互联网与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第三节 网瘾
        一、网瘾的危害
        二、网瘾的本质
        三、正确对待网瘾现象
    第四节 信息暴涨带来的选择难题
        一、信息爆炸的表现
        二、云计算的出现与应用
        三、信息的选择过程
        四、正确对待信息选择
第七章 社会发展中的互联网管理问题
    第一节 互联网的发展
        一、从Web1.0到Web3.0
        二、互联网的发展模式
        三、互联网的两极化趋势
    第二节 互联网的管理
        一、管理方式的发展
        二、相关法律的完善
        三、网络道德的建设
    第三节 网络实名制的现状与展望
        一、网络实名制的争议
        二、网络实名制的产生与发展
        三、网络实名制的影响分析
        四、网络实名制的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知识管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D]. 唐彬. 吉林大学, 2021(01)
  • [2]C公司上海分公司知识管理改进方案研究[D]. 冯雍磊. 吉林大学, 2020(08)
  • [3]智慧工地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D]. 刘佳欣. 东南大学, 2020(01)
  • [4]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研究[D]. 王昀.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5]互联网背景下财产概念的流变及对刑法适用的影响[D]. 张弛.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研究[D]. 刘立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5)
  • [7]构建以学习型组织为导向的企业培训体系 ——基于B公司的案例分析[D]. 范春花.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
  • [8]政府模式变革的坐标 ——服务型政府理论建构的时代背景[D]. 周军. 南京大学, 2014(05)
  • [9]酒店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及效应分析[D]. 宋慧林.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10]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考察[D]. 王磊.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标签:;  ;  ;  ;  ;  

知识管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