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与音量——谈师范学校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

音质与音量——谈师范学校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音质与音量——谈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玮芸[1](2020)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技能培养对策》文中认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始终坚持以培养能够在中小学进行音乐教学的一专多能教师为目标。随着《全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实施,为我国基础音乐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同时也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如今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自弹自唱已经成为音乐教师最核心的教学技能之一。培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自弹自唱技能,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得到锻炼,还能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实用性,对今后从事的音乐教育工作有所帮助。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自弹自唱技能的培养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最终得出有针对性的技能培养对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明确了自弹自唱的概念,从自弹自唱的艺术性等角度阐述了自弹自唱技能培养的价值与艺术性;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培养自弹自唱所需要的关键技能;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在自弹自唱培养的过程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使用教材杂乱、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等方面的问题;第四部分针对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不仅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创新课程考核形式等培养对策,而且还从心理学角度提出加强注意的分配训练的培养方法。笔者希望通过对自弹自唱技能培养对策的研究,能够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技能的培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陈文鹭[2](2019)在《声乐教学中的花腔技术调查研究 ——以华中师大音乐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腔技术对于完整表达美声花腔作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去展现花腔技术,不仅表现出美声唱法学习者的学习状况,也能显示其教师的教学理念。本文就是通过观察学生花腔技术之水平与教师教学之经验,将学习中遇见的系列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状况,编写成访谈与调查问卷来对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的花腔技术教学与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同时本人会将访谈中的内容与问卷中的选项转换为实际的统计数据来加以分析,在结合现有的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课程培养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根据实际数据得来的改进建议,望对院系建设贡献一己之力。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来展开研究:绪论,此部分分为三小节。第一小节主要对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进行介绍,第二小节主要为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三小节是对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进行阐述。第一章,此部分主要作用是访谈与调查的资料收集,共分为两小节。第一小节介绍访谈与调查问卷的调查目的、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第二小节主要为收集院系、教师、学生关于花腔技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相关统计资料。第二章,此部分主要内容为访谈与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针对两位教师、两位学生,本文会进行对比分析;对于调查问卷,本文会进行课堂表现、课后状态以及花腔学习自评等分类分析。第三章,此部分会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相应问题的建议。最后,对本文的不足之处提出改善。

吉鹏飞[3](2019)在《声乐教学中歌唱风格的个性化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声乐是众多艺术门类的其中之一,是通过人声来表达音乐的一种形式。歌唱学习中声音基础训练与歌唱风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歌唱的技巧与风格相辅相成、彼此依存。歌唱技巧的训练是歌唱风格形成的基础,是一种共性化的科学发声训练,没有精湛的歌唱技巧就不会有歌唱风格完美的展现,而且歌唱技巧本身就隐含着风格,技巧的不同运用会引起风格的变化。歌唱风格是演唱者歌唱技巧个性化的体现,是演唱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独特体现,是一种更为深刻地反映时代、民族、个人思想和精神气质等内部特质的外部印记。艺术并非孤立存在,它从人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而来,伴随社会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变化而不断发展。正是因为人的精神生活不断变化,才有了歌剧的诞生以及对声乐技巧不断的完善,也正是因为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才有了与时代相结合的声音,产生了大量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致使在声乐演唱中语言、发声、共鸣、作品风格、表演等多方面形成了差异。作为一名声乐教育方向的学生,准确掌握对歌唱声音基础的训练是我们未来走向教育岗位的重要能力。除了拥有扎实的声乐演唱技巧之外,还应具备独特的艺术鉴别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声音特色和性格特点,通过观察学生各不相同的性格和气质,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演唱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寻找到最自然、最美丽的声音,建立与其个人最吻合的歌唱风格。本文通过文献总结、对比、跨学科及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对歌唱风格分类、歌唱风格个性化培养以及演唱技巧进行了论述,在第一章歌唱风格共性研究的基础上,第二章内容从声乐教育者角度,对影响歌唱风格个性化的歌唱技巧原则以及风格形成原则进行了研究,同时运用心理学和美学中的概念对歌唱教学和表演进行了跨学科论述。

谭辕[4](2019)在《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声乐教育文献计量及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美声(bel canto)对于中国和美国来说都算是舶来品。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美声在中、美各自的土壤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因此在声乐教育领域,也诞生了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本文将以中、美声乐教育文献为基础,通过文献计量的方式探索与比较两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理论架构,以期指出两者之间的瑕疵与不足,并提出建议。全文由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构成。第一章是对两国的样本文献进行分类统计;第二章分别对中、美两国各自的热点领域进行的探析并作出评论;第三章将对两国声乐研究文献进行横向比较,讨论其异同。同时从呼吸、共鸣、声区三个层面对两国发声技术领域的文献进行归纳与评析;第四章将从中国声乐工作者的角度讨论声乐学科建设的框架以及遇到的问题。同时以美国声乐教学法课程为例,讨论这一课程对于中国声乐学科课程建设的意义。

谢琳娜[5](2019)在《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多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其中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是声乐专业学习的必唱曲目,它以其自身特有的艺术风格,无可替代的古典美学性能,为声乐演唱技能的培养和教学理论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与借鉴。古典意大利艺术歌曲出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音乐风格与音乐审美独具一格,歌曲旋律优美流畅,音域平稳跨度不大,情感表现质朴典雅,有很强的人文主义精神,适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声乐基本功,并深入学习,提高声乐修养。所以,如何合理的把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应用在高师声乐教学中,了解其真正的意义与作用。本文作者将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与教学实践进行论证。

李雯[6](2018)在《声乐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声乐是审美的艺术,它以自己特有的形式阐释着其审美功能与价值,而声乐课是我国音乐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声乐教学是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人们的审美趣味、审美标准、审美能力是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实现的,声乐教学的核心和最终目标就是审美能力的提升。近年来,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逐步繁荣和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也随之提高。但是一部分声乐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声乐训练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声乐教学中一味的追求声乐学习的技巧性,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在歌唱技巧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唱出的歌声却味如嚼蜡,暴露出学生对声乐审美修养与审美能力的肤浅与薄弱,如同一台只会发声的机器,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认知这个问题上,需要对主体进行明确界定,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以学生为主进行,这就体现出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审美能力适应性的问题,因此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审美观的提升,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将这种能力与观念结合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教导与认知的提升。本文采用相关文献法、调查法和观察法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性;第二部分是声乐审美与审美能力概观,由审美概要和审美能力要求两节构成;第三部分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讲审美能力的提升对声乐教学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是声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通过问卷和访谈两个方法总结出目前教学中的审美现状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五部分也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声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是本文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解决述问题的方法,由四节组成,第一节系统理解作品美感培养审美的基本意识,第二节灵活把教与学关系提高审美的适应要求,第三节建立正确声音观念提高审美的辨识能力,第四节,把握良好演唱风格培养审美的诠释能力

徐东跃[7](2017)在《艺考生演唱“大曲目”现象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艺考生指参加艺术类高考的学生,是普通高中接受教育的特殊群体。艺考类别有音乐与舞蹈学类、美术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等,其中,大部分音乐类艺考生喜欢唱歌,选择声乐作为主专业。然而,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尤其是教师、家长的观念),去演唱难以驾驭的曲目。无论从声乐演唱技巧、音乐情感表现,还是发声机能上讲,这些曲目大大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可谓是“大曲目”,“大曲目”就是通常声乐界约定俗成的音域宽、篇幅长、音乐对比大、表现力丰富等演唱难度大的曲目。本文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访谈等方法,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历,通过收集艺考生高考演唱曲目,发现艺考生普遍存在演唱“大曲目”现象;从学生声乐发展角度,指出该现象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该现象给学生造成的伤害;从学生学习心理、声乐教师教学理念等方面,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通过对原因分析,探究其解决对策。本文目的在于:引起艺考生、高中声乐老师及家长反思,倡导高中声乐老师转变教学理念,根据学生年龄、心理、专业基础抓基本功、“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选择恰当曲目进行训练,为其进入高校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王艺瑾[8](2017)在《艺术嗓音医学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嗓音医学是多学科交叉而发展起来的学科,通过基础嗓音医学的理论与艺术演唱实践的经验相结合。除此之外,还涉及语言学、声学、心理学、统计学、计算机学等学科内容。艺术嗓音医学学科的发展,在嗓音问题的预防与治疗、声乐学习与训练以及声乐人才选拔中发挥重要作用。艺术嗓音医学利用嗓音医学设备,对发声器官的结构、发声机理进行客观的检测与描述,可从科学层面分析了解嗓音。并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结合声乐艺术专业知识,分析总结出相关理论。在嗓音保健、声病防治、声乐选才、声乐训练等方面,提供科学理论基础与技术保证。本文对艺术嗓音医学的基础理论进行阐述,并结合声乐实践,对发音器官生理构造和声乐学习过程中艺术嗓音医学的典型应用进行研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理论分析,论证艺术嗓音医学应用于声乐学习的可行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罗中一[9](2014)在《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改革开放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理论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对声乐着作、期刊2大类研究文献进行数据统计与整体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对文献所隐含的部分研究论述问题予以指出与评述。本文包括引言、结语以及3个章节。第一章,对我国30多年来声乐文献的数量进行统计,并根据文献的主旨与内容进行分类及量化,从整体上呈现文献的主要研究范畴与所做贡献。第二章,在分类统计的基础上,对文献相关研究领域以及学科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比对与分析,从而就文献的学科定位等问题提出疑问与评述。第三章,对声乐发声技术的几大核心领域进行研究分析,在对观点分类与综述的基础上,引申出其研究方式的问题与缺失。声乐研究文献作为该学科的理论支持与学术阵地,在指导教学实践的同时,对于本学科的核心价值与整体定位理应具有更高的前瞻与把握。所以本文是建立在文献基础之上,通过综合比对与研究分析后所得出结论,以期从不同的角度透过文献表面找出研究论述问题的实质,并作出相关评价与建议。

张雯雯[10](2013)在《《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创办;由郭沫若先生题词;在新中国时期最早以“评论性”定位;全国唯一集学术信息、学术动态、学术研究等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音乐核心刊物《人民音乐》(1950-2010)为研究对象,以《人民音乐》对推动中国当代音乐批评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为主线,采用比较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杂志历史发展轨迹入手,通过对音乐批评的回顾,总结出每一时期音乐批评的热点问题,并以此探索当时中国音乐批评坚持的原则道路、影响力和重要意义。在实证性文献考据的基础上,分析并阐述《人民音乐》的时代学术价值,以及带给音乐批评界的重要启示,确定其历史地位,从而引发对中国音乐批评发展前景的思考与展望。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阐明《人民音乐》研究的必要性及填补学术空白之创新性。第一部分,对《人民音乐》创办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发展轨迹进行回顾,并通过栏目内容等数量统计,分析《人民音乐》的办刊特点,进而说明《人民音乐》在我国音乐事业中的地位与影响。第二部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也是新中国音乐批评的第一个高潮期(1950-1966),通过列举《人民音乐》在“十七年”关于音乐“民族化”等主要问题的讨论,分析这一时期中国音乐批评的功能与特点。第三部分,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从而恢复了活跃的争鸣气氛,出现了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的第二次高潮期(1976-2000),此段落强调音乐批评在经历了“文革”的冲击后,全面处在拨乱反正的蓬勃发展状态;以及在1989年动乱后,音乐界在经历短暂的迂回曲折阶段中,音乐批评的主要论域。第四部分,1992年,邓小平发表的“南巡讲话”扭转了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局势,中国音乐理论界终于获得了在音乐观念上的一次真正的解放,此章节通过比较这一时期《人民音乐》和其他迅速发展起来的音乐期刊上所发表的批评文章,阐释我国进入新世纪前后,即音乐界的后新时期(2000-2010),音乐批评主要关注点和百家争鸣、众声喧哗的音乐批评多元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更高层次意义的讨论。结语部分,重点分析了音乐批评对中国音乐历史进程的重要价值及积极意义,并对我国音乐批评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音质与音量——谈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音质与音量——谈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技能培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自弹自唱技能培养的价值及特性
    一、自弹自唱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二、自弹自唱的特性
第二章 自弹自唱技能的构成
    一、钢琴弹奏技能
    二、声乐歌唱技能
    三、即兴编配技能
    四、综合能力运用
第三章 自弹自唱技能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弹自唱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二、自弹自唱课程教学缺乏系统性
    三、学生学习自弹自唱缺乏主动性
第四章 自弹自唱技能培养对策
    一、优化课程设置
    二、优化教学手段
    三、优化训练方法
    四、优化学习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附录
致谢

(2)声乐教学中的花腔技术调查研究 ——以华中师大音乐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研究背景
        2、问题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华中师大音乐学院女高音花腔技术教与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花腔技术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第二节、花腔技术现状调查材料收集
        一、课程调查
        二、访谈调查
        三、问卷调查
第二章 华中师大音乐学院女高音花腔技术教与学的调查分析
    第一节、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访谈分析
        一、教师访谈对比
        二、学生访谈对比
        三、访谈内容分析
    第二节、学生学习问卷调查分析
        一、课堂学习与表现
        二、课外学习与状态
        三、学习程度自评
        四、花腔技术学习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华中师大音乐学院女高音花腔技术教与学调查总结与建议
    第一节、调查总结
    第二节、花腔技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建议
        一、拓展院系课程
        二、优化教师教学
        三、改善学习习惯
    第三节、研究的不足与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教师访谈题目
    附录二、学生访谈题目
    附录三、调查问卷
    附录四、访谈内容
致谢

(3)声乐教学中歌唱风格的个性化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歌唱风格的分类研究
    第一节 中、西方作品体裁风格之比较
        一、西方作品体裁的风格特征
        二、中国作品体裁的风格特征
    第二节 演唱技巧不同形成的歌唱风格之比较
        一、美声唱法风格
        二、民族唱法风格
        三、流行唱法风格
    第三节 嗓音条件不同形成的歌唱风格之比较
        一、抒情性歌唱风格
        二、戏剧性歌唱风格
        三、花腔类歌唱风格
        四、复合型歌唱风格
第二章 歌唱风格个性化培养研究
    第一节 声乐教学中的歌唱技巧原则
        一、声乐基础训练的科学性原则
        二、声音基础训练的经验性原则
        三、声音基础训练的心理调控原则
        四、声音基础训练的审美性原则
    第二节 声乐教学中的歌唱风格原则
        一、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的辩证统一原则
        二、歌唱风格的模仿与个性化创造原则
        三、歌唱风格的阶级性、地域性与民族性原则
        四、歌唱风格的稳定与流变原则
    第三节 心理学中气质与性格的概念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气质与性格的概述
        二、学生气质和性格类型与歌唱风格
        三、气质与性格的概念在因材施教过程中的应用
    第四节 声乐教学中歌唱技巧与表演的审美特征
        一、歌唱技巧的审美特征
        二、歌唱表演的审美特征
第三章 演唱技巧是歌唱风格形成的基础
    第一节 歌唱机能的再认识
        一、歌唱的呼吸
        二、歌唱的高位置
        三、歌唱的共鸣
        四、歌唱的语言
    第二节 歌唱的表演设计
        一、歌唱表演设计的概述
        二、歌唱表演的训练
        三、《春晓》、《偷洒一滴泪》演唱与表演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声乐教育文献计量及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美两国声乐教育期刊类文献量化分析
    第一节 背景介绍
    第二节 中、美两国声乐教育领域期刊类文献量化分析
        一、样本信度及效度
        二、中国期刊类文献量化分析
        三、美国期刊类文献量化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美两国声乐教育研究热点领域分析
    第一节 中国期刊类文献研究热点领域
        一、样本文献分类统计
        二、热点研究领域评述
    第二节 美国期刊类文献研究热点领域
        一、样本文献分类统计
        二、热点研究领域评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文献看中、美两国声乐教育研究异同
    第一节 中、美两国声乐教育研究热点领域比较
        一、声乐基础理论部分
        二、声乐教学部分
    第二节 中、美两国发声技术领域对比分析
        一、呼吸
        二、共鸣
        三、声区
        四、颤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中美两国研究文献看声乐学科与课程建设
    第一节 声乐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从文献看中美两国声乐学科建设
        二、中国声乐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与争议
    第二节 声乐课程建设——以声乐教学法课程为例
        一、两所音乐学院声乐教学法课程概述
        二、两所音乐学院声乐教学法课程共性讨论
        三、美国声乐课程设置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样本文献汇总

(5)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诞生
    第二节 巴洛克时期发展
第三章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
    第一节 艺术歌曲的旋律特点
        一 丶艺术歌曲的演唱旋律
        二 丶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
    第二节 艺术歌曲的体裁风格
第四章 国内外艺术歌曲声乐教学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 国内外艺术歌曲声乐教学现状
        一 丶国内艺术歌曲声乐教学现状与理念
        二 丶国外艺术歌曲声乐教学现状与理念
    第二节 我国高师声乐教学中的问题——以艺术歌曲教学为例
第五章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对声乐学习的意义与作用
        一 丶意大利语是最适合歌唱的语言
        二 丶艺术歌曲的音域不宽,适宜演唱
        (一)打好歌唱的基础
        (二)演唱时声音的统一
        三 丶体裁丰富,提高音乐修养
    第二节 选择适宜演唱的曲目与风格
    第三节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证分析
        一 丶以歌曲《啊!我的心》为例
        二 丶以歌曲《阿玛莉莉》为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声乐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声乐审美与声乐审美能力概观
    1.1 声乐审美素描
        1.1.1 声乐审美的认知概述
        1.1.2 声乐审美的构成要素
    1.2 声乐审美能力
        1.2.1 教师的审美能力要求
        1.2.2 学生的审美能力要求
2 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2.1 加强了声乐教学与审美的联系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效率
    2.3 有利于加强对声乐实践的指导作用
    2.4 有利于加强声乐教育的历史责任
3 声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声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现状
        3.1.1 问卷及访谈调查说明
        3.1.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1.3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3.2 声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问题呈现
        3.2.1 教师方面
        3.2.2 学生方面
        3.2.3 学校方面
4 声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
    4.1 系统理解作品美感,培养审美的基本意识
    4.2 灵活把握“教”“学”关系,提高审美的适应要求
    4.3 建立正确声音观念,提高审美的辨识能力
    4.4 把握良好演唱风格,培养审美的诠释能力
    4.5 树立正确舞台观念,强化审美的表现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7)艺考生演唱“大曲目”现象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
第一章 艺考生声乐学习现状
    第一节 艺考生特征及声乐学习现状
        一、艺考生特征
        二、艺考生声乐学习现状
    第二节 艺考生高考演唱曲目搜集与整理
        一、问卷对象分析
        二、问卷内容分析
        三、问卷结果分析
    第三节 艺考生演唱曲目难度分析
        一、演唱技巧
        二、发声机能
        三、心理素质及舞台经验
第二章 艺考生演唱“大曲目”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养成不良发声习惯
        一、歌唱呼吸不正确
        二、易出现“挤、卡、压、撑”
        三、歌唱咬字不清晰
    第二节 给学生心理及生理造成伤害
        一、对歌唱失去信心、感到恐惧
        二、易出现声带病变
    第三节 声乐审美观被扭曲
        一、追求高音、音量
        二、歌唱缺乏乐感
    第四节 给高校声乐教师教学带来障碍
        一、影响教学进度
        二、影响声部鉴定
第三章 艺考生演唱“大曲目”的原因
    第一节 艺考培训机构
        一、艺考培训机构性质
        二、艺考培训机构兴起
        三、艺考培训机构办学目的
    第二节 艺考生自身特点
        一、可塑性
        二、依赖性
        三、向师性
    第三节 高中声乐教师教学理念
        一、声音训练追求“高、大、厚”
        二、拔苗助长心理及急功近利思想
第四章 避免艺考生演唱“大曲目”对策探究
    第一节 执法部门加强艺考培训机构监督和管理
        一、提高办学门槛
        二、提升办学理念
        三、加强声乐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节 声乐教师转变声乐教育教学理念
        一、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二、遵循“循序渐进”教学理念
        三、声乐教学注重歌唱语言和表演
    第三节 教育部考试中心调整高考声乐考试大纲
        一、调整评分标准
        二、调整考试大纲曲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8)艺术嗓音医学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1 艺术嗓音医学对声乐学习的影响
        2 艺术嗓音医学对教师教学的帮助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安排
二、基于发音器官生理构造的应用
    (一) 在发音动力器官方面的应用实践
    (二) 在发音振动器官方面的应用实践
    (三) 在发音共鸣器官方面的应用实践
    (四) 在构音器官方面的应用实践
三、基于声乐学习过程的应用
    (一) 声乐发声机理的解析
    (二) 声乐训练的编排
    (三) 声乐嗓音的分析
    (四) 艺术嗓音问题分析与应用
        1 常见艺术嗓音问题
        2 声乐嗓音问题的预防与治疗
四、声乐嗓音检测实验分析与验证
    (一) 嗓音检测
    (二) 发音器官观测
五、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9)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统计与量化分析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着作类文献统计
    第三节 期刊类文献统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文献中的学科定义研究
    第一节 学科定义概述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文献中的学科定义概述
        二、学科定义的问题提出
    第二节 学科定义问题的研究分析
        一、相关研究领域的雷同、比重问题
        二、关键词条的解释、论述方式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文献中发声技术几大领域研究
    第一节 呼吸技术领域
    第二节 声区技术领域
    第三节 共鸣技术领域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价值、思路与方法
一、 关于《人民音乐》
    (一) 新中国音乐“第一刊”的诞生与发展
    (二) 《人民音乐》的办刊宗旨
    (三) 《人民音乐》在新中国音乐事业中的历史贡献
        1. 启迪新中国音乐思想
        2. 传承中国音乐遗产
        3. 引介国外音乐作品与理论
        4. 推进音乐学科学风建设与学术规范
二、 1950-1966:《人民音乐》在“十七年”的音乐坚守
    (一) “土洋之争”:关于音乐“民族化”的讨论
        1. 缘起与经过
        2. 主要问题
        3. 成果及意义
    (二) “请专家下凡”:关于“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论争
        1. “生活体验”与“业务学习”
        2. “改造思想”与“强调技术”
        3. “音乐创作”与“音乐批评”
    (三) 通俗音乐批评
        1. 抒情歌曲
        2. 轻音乐
    (四) 音乐的“革命化”、“民族化”与“群众化”
        1. 论的缘起
        2. “三化”讨论
        3. 讨论的意义
    (五) 关于马思聪演奏曲目的讨论
        1. 围绕“如何对待音乐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学术争鸣
        2. 关于《人民音乐》编辑部的检查与郑伯农的批判
三、 1976-2000:《人民音乐》与新时期的音乐争鸣
    (一) 新时期音乐批评的现状
        1. 高唱多元多样的“主旋律”——音乐创作问题的讨论
        2. “三足鼎立、彰显个性”——思想解放的时代
    (二) 当时的音乐批评与新思潮、新作品出现
        1. “新潮音乐”:崛起的一群
        2. “流行音乐”:大潮汹涌
        3. “回顾与反思”:中国音乐理论界掀起关于思想解放问题的探讨
    (三) 新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与音乐批评的曲折回流
        1. 反对否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否定社会主义音乐
        2. 有关对近代音乐史的回顾及“《讲话》后现象”提法的批判
        3. 对改革开放的音乐事业的不同认识和对“新潮音乐”的不同评价
        4. 对于音乐创作问题与文化建设问题的不同认识
四、 2000-2010:《人民音乐》与新世纪前后的音乐反思与重构
    (一) 音乐的反思及探索的深化
        1. 对“新潮音乐”的反思
        2. 关于“三种唱法”分类的看法
        3. 关于民族管弦乐“交响化”的见解
    (二) 音乐观念的自由争鸣
        1. 关于“20 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讨论
        2. 对于音乐创作思潮的争论
        3. “重写音乐史”论战
        4. 百家争鸣的理论研究
结语
    1. 《人民音乐》对中国音乐历史进程的重要价值及积极意义
    2. 对《人民音乐》“坚守”评论的展望
附表
附录
    附录 1:《人民音乐》关于“土洋唱法”讨论的主要文章
    附录 2:《人民音乐》关于“音乐与生活”关系问题讨论的主要文章
    附录 3:《人民音乐》关于音乐“三化”问题讨论的主要文章
    附录 4:《人民音乐》关于“轻音乐”批评的主要文章
    附录 5:《人民音乐》关于“新潮音乐”讨论的主要文章
    附录 6:《人民音乐》关于“流行音乐”、“通俗音乐”价值观论战的主要文章
    附录 7:《人民音乐》讨论“音乐教育”的主要文章
    附录 8:《人民音乐》讨论“回顾与反思”的主要文章
    附录 9:《人民音乐》关于“重写音乐史”讨论的主要文章
    附录 10:《人民音乐》关于“新世纪音乐”批评的文章(2000-2010)
    附录 11:《人民音乐》期刊出版统计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音质与音量——谈高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技能培养对策[D]. 李玮芸. 苏州大学, 2020(03)
  • [2]声乐教学中的花腔技术调查研究 ——以华中师大音乐学院为例[D]. 陈文鹭.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声乐教学中歌唱风格的个性化培养[D]. 吉鹏飞. 中国音乐学院, 2019(09)
  • [4]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声乐教育文献计量及原因分析[D]. 谭辕. 中国音乐学院, 2019(09)
  • [5]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 谢琳娜. 吉林艺术学院, 2019(01)
  • [6]声乐教学中的审美能力培养研究[D]. 李雯.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4)
  • [7]艺考生演唱“大曲目”现象及对策研究[D]. 徐东跃. 赣南师范大学, 2017(11)
  • [8]艺术嗓音医学在声乐学习中的应用[D]. 王艺瑾.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D]. 罗中一. 上海音乐学院, 2014(02)
  • [10]《人民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批评(1950-2010)[D]. 张雯雯.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音质与音量——谈师范学校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