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血塞通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一、血塞通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论文文献综述)

穆柏辰[1](2016)在《从氧化应激反应研究血塞通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文中指出目的:复制非酒精脂肪肝大鼠模型。探析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氧化应激反应关系;探讨血塞通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1、动物分组:将40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称重,按照体重大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维生素C组10只、血塞通组10只。2、模型制备:正常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三组以高脂饲料喂养(配方:88%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喂养从第1周开始持续到第12周末结束。3、分组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均以0.9%生理盐水进行灌胃,维生素C组和血塞通组分别予以维生素C和血塞通灌胃。灌胃时间从第1周开始至第12周末结束。4、指标观察:各组大鼠每周称重一次;12周末处死大鼠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制作肝组织石蜡切片并进行HE染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PCR)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p1(TGF-β1)表达量。结果:1、正常组大鼠体重正常,毛色光亮,相对活泼。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与正常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组织HE染色:正常组肝细胞大小均匀,细胞核清晰呈圆形,肝索有规律的呈放射状排列;模型组可见肝细胞内有大量的脂肪空泡,胞浆疏松呈网状,部分胞浆几乎完全透明,肝索排列紊乱;血塞通组肝细胞中亦出现一定量的圆形脂滴空泡,但面积小于模型组。3、血清生化:与正常组比,模型组血清ALT、AST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肝组织TC、TG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血塞通组血清ALT、AST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肝组织TC、TG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肝组织中SOD活性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组织SOD活性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血塞通组肝组织SOD活性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肝组织中ATP含量: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肝组织中ATP含量在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塞通组肝组织中ATP含量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水平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模型组肝组织TGF-β1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血塞通组肝组织TGF-β1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采用配方为88%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的高脂饲料可成功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2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组织中SOD含量降低,表明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中存在氧化应激反应。3模型组肝组织中ATP含量降低,表明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过程中出现线粒体损伤,而过量的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会对线粒体造成损伤。血塞通组肝组织中ATP含量升高,表明血塞通可以改善氧化应激对线粒体的损伤。4肝组织中TGF-β1相对表达量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中有所增加,表明TGF-β1对肝细胞造成损伤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氧化应激反应,此结果尚需进一步验证。5血塞通可减轻高脂饲料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脂肪变性程度,降低TGF-β1的表达量,同时改善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起到防治作用。

邓海鹏[2](2011)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慢性乙型肝炎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多表现为肝细胞性黄疸,常伴不同程度的肝内胆汁淤积,病情加重时易导致肝功能衰竭。我们采用血塞通注射液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王希圣,胡建学,顾菱香[3](2009)在《拉米夫定联合血塞通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血塞通软胶囊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综合疗效以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将89例HBsAg、HBeAg、HBV-DNA均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口服拉米夫定100mg和血塞通软胶囊,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41例口服天晴甘平及复方丹参滴丸,亦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HA、LN、IV-C等肝纤维化指标、HBV-M、HBV-DNA以及肝功能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肝功能等指标有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部分肝功能指标、HBV-M、HBV-DNA明显好转(P<0.050.01)。结论:拉米夫定联用血塞通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使乙肝病毒数量明显下降的同时,还可使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显着下降,在对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以及HBV-M指标转换、HBV-DNA转阴等方面均有显着疗效。

王希圣[4](2008)在《苦参碱联合血塞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苦参碱与血塞通注射液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以及可能机制。方法将187例HbsAg、HbeAg、HBV-DNA均为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4例应用苦参碱150mg和血塞通400mg静脉点滴,每天1次,8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为常规应用甘利欣30mL和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HA、LN、PCⅢ、IV-C等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肝功能等,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苦参碱联用血塞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使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显着下降,对减轻肝炎症状及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等均有显着疗效。

柏涛[5](2008)在《加味温胆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肝胆湿热型)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的临床疗效,并从临床研究和理论两个方面探讨加味温胆汤的治疗机制。方法:1.全部资料均为2006年3月到2007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肝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2000年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入组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西医诊断、病原学诊断等各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甘利欣150mg/d,门冬氨酸钾镁20mL/d,维生素K120mg/d,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温胆汤(法夏,竹茹,炒枳实,陈皮,生甘草各10g,茯苓15g,丹参20g,赤芍30g,加水煎至250mL)日一剂,分两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天。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不服用除上述药物外其它药物。3.治疗前后观察一般体格检查项目(如T、P、R、BP)、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及隐血、肾功能、心电图及不良反应,作出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后各记录一次临床症状,血清TBIL、ALT、ALB,根据相应诊疗标准,作出疗效评价。结果:1.总疗效分析:治疗组40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40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7.50%。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表明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2.临床症状总积分: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积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对肝功能的影响:①两组治疗前TBIL、ALT、ALB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后TBIL、ALT、ALB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③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BiL较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ALT和ALB方面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TBiL、ALT,升高ALB;治疗组在降低患者的TBiL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在降低ALT、升高ALB方面,两组疗效相似。4.改善症状疗效分析:①两组治疗前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③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身目发黄、胁肋疼痛、脘闷腹胀、小便黄赤、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口干口苦,困倦乏力症状的改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5.安全性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肾功能、心电图检测均无明显异常变化。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表明加味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结论:通过本课题临床研究表明,加味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肝胆湿热型)的疗效优于单纯运用西药治疗本病。其机理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1.保护肝细胞;2.改善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和排泄障碍;3.改善胆汁的排泄障碍。因此,我们要发挥中医药优势,更好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以促进中医药学术水平的发展,更有效地解除广大患者的痛苦。

黎芸,程一帆,古碧秀[6](2006)在《三七总皂苷制剂的临床应用近况》文中认为三七总皂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临床应用近年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并不断向其他系统疾病拓展,该文介绍了三七总皂苷制剂在治疗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应用情况。

佘小静[7](2005)在《血塞通片治疗乙型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文中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一个严重的传染病。根据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中HBsAg阳性率达9.75%,约1.2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 000万人。而黄疸(高胆红素血症)又是乙型肝炎非常常见的一个临床表现,传统治疗效果欠理想,临床上经常可见有肝功能正常后,而遗留有轻、中度黄疸,我们自2003年6月以来开始运用血塞通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恢复正常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着.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诊断标准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讨论会修订的标准[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24]。本组病人是

黄其文[8](2004)在《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药物治疗概况》文中指出

陈波,哈忠英[9](2001)在《血塞通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文中指出

朱庆纪,梁爱华,宋士奇[10](1997)在《血塞通硫酸镁联合用于高胆红素血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讨血塞通的新用途,我们将血塞通与硫酸镁注射液联合用于高胆红素血症的退黄观察,治疗组50例有效47例,总有效率9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具有BIL,SGPT复常快,副作用少等优点。有推广使用价值。

二、血塞通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塞通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论文提纲范文)

(1)从氧化应激反应研究血塞通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动物喂养
        2.3 造模方法
        2.4 药物制备方法及计量
        2.5 给药途径及时间
        2.6 标本留取
        2.7 实验指标检测内容及方法
        2.8 检测指标选择依据及意义
        2.9 药物选择的意义
        2.10 数据处理
    3. 技术路线
    4. 实验结果
        4.1 一般情况观察
        4.2 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各组肝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及血塞通对其影响
        4.3 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各组体重变化情况及血塞通对其影响
        4.4 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各组血清中的肝功能指标(ALT、AST)含量及血塞通对其影响
        4.5 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各组肝组织TC、TG含量及血塞通对其影响
        4.6 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各组肝组织SOD活性含量及血塞通对其影响
        4.7 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各组肝组织中ATP含量及血塞通对其影响
        4.8 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各组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mRNA水平的变化及血塞通对其影响
    5. 讨论
        5.1 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概念讨论
        5.2 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复制、相关生化指标及病理改变的讨论
        5.3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5.4 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和TGF-β1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讨论
        5.5 关于选用维生素C作为对照药的讨论
        5.6 关于选用血塞通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拉米夫定联合血塞通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方法
    1.3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2.2 血清肝功能指标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改变情况见表2。
    2.3 血清HBV-M及HBV-DNA指标
    2.4副反应
3 讨论

(4)苦参碱联合血塞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清纤维化指标
    2.2 血清肝功能指标
    2.3 副反应
3 讨论

(5)加味温胆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肝胆湿热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与方法
    4 统计学处理
诊疗标准
    1. 诊断标准
    2. 病例纳入标准
    3. 病例排除标准
    4 疗效判定标准
结果
    1. 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
    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
    3. 两组治疗前后TBLI、ATL、ALB变化结果比较
    4. 表1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5.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比较
讨论
    1. 传统中医学对高胆红素血症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高胆红素血症的认识
    3. 加味温胆汤组方分析
    4. 加味温胆汤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机制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9)血塞通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治疗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四、血塞通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氧化应激反应研究血塞通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D]. 穆柏辰.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2)
  • [2]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J]. 邓海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1(11)
  • [3]拉米夫定联合血塞通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J]. 王希圣,胡建学,顾菱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9(01)
  • [4]苦参碱联合血塞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J]. 王希圣. 中国现代医生, 2008(32)
  • [5]加味温胆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肝胆湿热型)临床研究[D]. 柏涛. 湖北中医学院, 2008(10)
  • [6]三七总皂苷制剂的临床应用近况[J]. 黎芸,程一帆,古碧秀. 中国药业, 2006(06)
  • [7]血塞通片治疗乙型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A]. 佘小静. 肝脏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及新进展学习班专刊, 2005
  • [8]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药物治疗概况[J]. 黄其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4(04)
  • [9]血塞通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J]. 陈波,哈忠英. 河北医学, 2001(12)
  • [10]血塞通硫酸镁联合用于高胆红素血症[J]. 朱庆纪,梁爱华,宋士奇. 中原医刊, 1997(10)

标签:;  ;  ;  ;  ;  

血塞通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