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冬季水田进行的工程

将在冬季水田进行的工程

一、冬季稻田应进行的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姜朵朵[1](2021)在《典型农药在我国三种粮食产地残留特征及膳食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小麦、玉米和水稻是我国重要的3种粮食作物,农药是保证粮食产量的有效农业投入品,但其在农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此,开展粮食及产地环境中农药残留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粮食种植区跨度大且分散,而以往的研究主要在小范围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选取了我国3个小麦主产区、3个玉米主产区和4个水稻主产区,分别探究多种典型农药在不同粮食产区土壤及农产品中的残留特征,并对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主要结果如下:3种粮食产区土壤及农产品中存在多种农药残留现象。试验采集的土壤样品中至少可检出16种目标药剂,农产品样品中至少可检出2种目标药剂。较高的残留浓度值主要集中在几个农药品种上。在小麦产区土壤中,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氯氰菊酯的平均残留浓度最高,分别为44.12μg/kg、27.08μg/kg和23.31μg/kg;在玉米产区土壤中,莠去津和烟嘧磺隆的平均残留浓度最高,分别为226.07μg/kg和138.25μg/kg;在水稻产区土壤中,氯虫苯甲酰胺和硝磺草酮的平均残留浓度最高,分别为73.80μg/kg和72.70μg/kg。不同类型农药在粮食产区土壤样品中的残留水平具有差异性。总的来说,在小麦产区土壤中杀虫剂残留水平相对较高,而在玉米产区土壤中除草剂残留水平相对较高,在水稻产区土壤中杀虫剂和除草剂残留水平相对较高。在小麦产区土壤样品中,26种农药的总残留浓度在6.57-1633μg/kg之间,平均浓度为195.74μg/kg;在玉米产区土壤样品中,24种农药的总残留浓度在187.63-3163μg/kg之间,平均浓度为879.35μg/kg;在水稻产区土壤样品中,26种农药的总残留浓度在118.30-1205μg/kg之间,平均浓度为537.60μg/kg。另外,农药在粮食作物农田土壤中的残留水平往往表现出区域差异性和时间差异性。在小麦产区,山东省土壤样品中农药的总残留水平最高,内蒙古自治区最低;在玉米产区,土壤样品中农药的总残留水平基本表现为:黄淮海夏玉米区>北方春玉米区>南方夏玉米区;在水稻产区,土壤样品中农药的总残留水平基本表现为:东北稻区>华南稻区>黄淮海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为准确评估农药应用风险,本研究关注了手性农药对映体残留差异性。对于手性农药戊唑醇和腈菌唑,其对映体在农田土壤中的残留水平具有差异性,土壤样品中ERS-戊唑醇/R-戊唑醇和ER(+)-腈菌唑/(-)-腈菌唑分别在0.57-1.49和0.49-1.65之间,小麦籽粒中ERS-戊唑醇/R-戊唑醇在0.54-0.73之间。本研究还关注了对后茬作物生长有影响的农药,发现长残效除草剂莠去津可在后茬小麦田所有土壤样品中检出,检出浓度在0.03-296.49μg/kg之间,主要集中在≥LOQ-50μg/kg范围内(88%),有15个样品中莠去津的残留量高于100μg/kg,可能对后茬小麦的正常生长具有一定的风险。此外,研究还发现,腈菌唑虽然未在我国水稻上进行登记,但其在土壤及糙米杀菌剂污染中的相对贡献率均最高,推测可能是因为腈菌唑在稻田中的违规使用所造成。研究发现,农药在进入环境后往往会发生代谢过程。在3种粮食产区土壤样品中,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5种代谢物的检出率均为100%,其在土壤样品中的总残留水平是3个母体总和的2.4倍(均值)。建议加强对产地环境中农药代谢物的监测。经分析,小麦籽粒、玉米籽粒和糙米3种农产品中目标农药的残留水平较低,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值(MRLs)。小麦籽粒中26种药剂的总浓度在2.81-95.27μg/kg之间,杀虫剂氯氟氰菊酯的检出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8.68μg/kg;玉米籽粒中24种药剂的总残留浓度在3.27-15.20μg/kg之间,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检出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2.06μg/kg;糙米中26种药剂的总浓度在1.81-26.74μg/kg之间,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的检出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4.94μg/kg。3种农产品中农药的%ARf D值和%ADI分别在1.23×10-6%-5.32×10-1%和5.28×10-6%-9.54×10-2%之间,均远远低于100%,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较低。

杜亭[2](2020)在《烯啶虫胺及其代谢物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水稻糙米、稻壳、秸秆、田水、土壤中烯啶虫胺及其代谢物CPMA、CPMF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对4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在稻田环境上的消解规律和在水稻上的最终残留情况进行了研究,为烯啶虫胺及代谢物CPMA、CPMF在水稻上安全使用及膳食风险评估提供依据。烯啶虫胺在稻田样品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6.02%-104.42%,相对标准偏差为0.97%-3.58%;CPMA在稻田样品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1.82%-100.47%,相对标准偏差为1.50%-3.52%;CPMF在稻田样品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0.13%-95.88%,相对标准偏差为1.23%-4.91%。烯啶虫胺、CPMA和CPMF在水稻糙米、稻壳、秸秆、田水、土壤的定量限分别为为0.02 mg/kg、0.05 mg/kg、0.05 mg/kg、0.01 mg/kg、0.01 mg/kg。烯啶虫胺及其代谢物在仪器上的保留时间均低于1.8min,对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处理方法,本方法出峰速度快,灵敏度好,适用于大批量检测农残样品的快速检测。烯啶虫胺、CPMA和CPMF在稻田水、土壤、水稻糙米、稻壳、秸秆中的低温储藏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20℃冷冻储藏条件下,0~180天储藏期内,烯啶虫胺、CPMA和CPMF在稻田水、土壤、水稻糙米、稻壳、秸秆中消解率最高达16.5%,小于30%,说明烯啶虫胺及代谢物CPMA、CPMF在这些基质中稳定性较好。这可能与烯啶虫胺及其代谢物CPMA、CPMF本身的性质及水稻及稻田环境基质呈弱酸性有关,烯啶虫胺及其代谢物CPMA、CPMF在弱酸性的环境中可以保持稳定;低温环境抑制了基质中微生物活性,减弱了其对样品中农药的消解作用。综上,在180天储藏期内完成水稻及稻田环境基质中烯啶虫胺及其代谢物CPMA、CPMF残留试验样品的测定,所得结果应是准确可靠的。4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烯啶虫胺在稻田水中消解半衰期为1.79-4.26 d,在土壤中消解半衰期为1.46-2.68 d,在稻秆中消解半衰期为1.11-4.03 d,在糙米中消解半衰期为3.57-4.25 d,在稻壳中消解半衰期为3.14-4.10 d。表明该农药属于易降解农药(半衰期小于30 d)。施药后21 d,稻田水、土壤、水稻糙米、稻壳、秸秆中均未检出烯啶虫胺残留,说明21 d时烯啶虫胺在这些样品中已经完全消解。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水稻糙米、稻壳、秸秆中的消解规律均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最终残留试验在施药后21 d、28 d对12个试验地水稻样品中烯啶虫胺及代谢物CPMA、CPMF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按分子量将CPMA、CPMF折算入烯啶虫胺总含量,各地水稻样品中烯啶虫胺总含量均未超过GB 2763-2019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稻谷0.5 mg/kg、糙米0.1 mg/kg。4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在飞虱低龄若虫盛发期按推荐使用量高剂量90 g a.i./ha施药1次,21天后,在考虑代谢物累积作用的情况下,水稻糙米、稻壳、稻谷、稻秆中烯啶虫胺总含量小于MRL值。说明本施药方法安全可行,施药后21天可安全采收。

孔德杰[3](2020)在《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认为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措施是减少化肥施用、提升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土壤氮素高效利用和保持农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中碳氮元素组分变化规律以及对土壤细菌、真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科研试验基地农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试验处理设置为:秸秆还田(NS:秸秆不还田、HS:秸秆半量还田、TS:秸秆全还田处理)和施肥处理(NF:不施肥、0.8TF:优化施肥、TF:传统施肥)的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冗余分析(RD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小麦、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麦豆轮作系统土壤中氮素、碳素不同组分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等指标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筛选节本高效、地力提升的秸秆还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了如下结论:1、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的增加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提升,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秋季、冬季含量较高,而春季3~5月份小麦生长旺盛期含量较低。优化施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常规施肥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在秸秆腐解初期全量还田处理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低于半还田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微生物氮含量及硝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微生物氮占土壤总氮的比值都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有显着性差异,并且表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大于下层土壤微生物量。9个处理组合中,0.8TF+TS处理的全氮、微生物量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06 g/kg、36.59 mg/kg,TF+TS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2.37、15.93mg/kg。2、秸秆还田和施肥提升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素含量秸秆还田和施肥增加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有机碳、溶解性全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微生物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值、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随着减少,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还田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中的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随着减少,土壤中微生物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肥处理变化趋势相反,增施秸秆导致土壤碳氮比增加,微生物碳氮比减少。9个处理组合中,TF+T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2.14 g/kg、95.70mg/kg,345.53mg/kg,溶解性全碳平均含量0.8TF+TS处理最高为198.90 mg/kg,溶解性无机碳平均含量0.8TF+NS处理最高为119.73 mg/kg。3、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改变了长期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中细菌、真菌菌群多样性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随着施肥量增加有减少的趋势。Simpson指数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处理门水平上菌群数量年内动态变化表现为冬季数量最高,在小麦收获后大豆播种前最低。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中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是土壤中的优势菌种,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8.06%、24.05%、13.90%、10.68%。子囊菌门是土壤真菌中的优势菌门,优化施肥降低了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增加了壶菌门相对丰度;常规施肥增加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担子菌门相对丰度。4、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的响应RDA分析显示:土壤细菌、真菌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与无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分含量、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土壤p H值、可溶性总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关系。变形菌门是土壤细菌相对丰度最高的菌群,与土壤p H值极显着负相关,芽单胞菌门与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碳、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真菌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担子菌门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显示: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是否种植作物是影响土壤中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上的菌群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施肥处理对麦豆轮作下土壤碳氮含量与农田肥力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8TF+TS组合处理全氮、微生物氮、溶解性碳含量最高,虽然产量比TF+TS组合处理减产了0.55%,化肥施用量却减少了20%,是一种节本增效的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发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影响不大,真菌受温度影响较大,该变化是由土壤p H值、碳氮各组分之间的比值以及地上作物长势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的季节动态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张震[4](2020)在《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文中认为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气候变暖对稻麦生产和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气候变暖具有昼夜增温不对称性,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水稻节水灌溉和小麦适时晚播是稻麦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田管理措施。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和小麦适时晚播对稻麦生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稻麦抽穗期和开花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期,也是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重要时期。因而,实时、准确、快速监测稻麦抽穗、开花进程及估算土壤CH4、N2O排放,是稻麦生产和农田减排的重要前提。地面高光谱遥感具有高分辨率、实时、快速、无损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作物长势监测。但是,基于地面高光谱遥感量化监测稻麦抽穗期、开花期及估算农田CH4、N2O排放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在田间条件下开展了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及冬小麦适时晚播试验,研究了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冬小麦适时晚播对稻麦生长、农田CH4和N2O排放及冠层光谱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并基于冠层光谱构建了监测稻麦抽穗、开花进程和估算农田CH4、N2O排放的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夜间增温降低了两种灌溉方式下水稻分蘖数、净光合速率、分蘖期后的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夜间增温对水稻株高的影响与灌溉方式及生长阶段有关。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因播期不同存在差异;与正常播种相比,适时晚播显着降低了两种温度(夜间增温和不增温)条件下冬小麦冬前分蘖数、株高、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分蘖-拔节期的净光合速率。(2)夜间增温对稻田土壤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因灌溉方式不同存在差异。在传统灌溉条件下,夜间增温降低了水稻土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提高了晒田后N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在节水灌溉条件下,夜间增温提高了水稻土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降低了水稻土N2O排放通量与累积排放量。两种温度条件下,节水灌溉处理的水稻土壤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均低于传统灌溉。夜间增温提高了两种播期下冬小麦土壤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对冬小麦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因播期而异。夜间增温显着增加了正常播种下小麦田GWP和GHGI,但未显着影响适时晚播下小麦田GWP和GHGI。(3)两种灌溉方式下,夜间增温均提高了水稻拔节期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但降低了随后采样期的水稻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两种播期条件下,夜间增温均提高了冬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但降低了冬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的近红外平台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4)夜间增温使水稻抽穗进程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均较不增温提前;节水灌溉使水稻抽穗进程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均较传统灌溉提前。新构建的光谱指数(R734-R838)/(R734+R838-2R812)为监测水稻抽穗率效果最好的光谱指数。夜间增温使冬小麦开花进程在两种播期条件下均较不增温提前;适时晚播使冬小麦开花进程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均较正常播种推迟。新构建的光谱指数(R446-R472)/(R446+R472)为监测冬小麦开花率效果最好的光谱指数。(5)综合比较所有两波段光谱指数(归一化光谱指数、差值光谱指数、比值光谱指数)、三波段光谱指数(4/)(5)+6))、(4)-5))/(4)+6))、(4)-6))/(5)-6))和(4)-5))/(4)+5)-26)))和已有光谱指数在估算稻麦土壤CH4和N2O排放的模型精度,结果表明:(R1139-R960)/(R1139+R960-2R944)和(R656-R686)/(R656+R686)分别为估算水稻和小麦土壤CH4排放通量的最佳光谱指数。(R956-R456)/(R955-R456)和(R849-R850)/(R849+R1300)分别为估算水稻和小麦土壤N2O排放通量的最佳光谱指数。

王一啸[5](2020)在《德昌市乐跃镇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在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乡村振兴的政策下,乡村景观的打造必然成为乡村建设规划发展的重点。其中景观梯田是构成山地丘陵地区乡村景观的重要形式。目前对景观梯田的研究还处于新启阶段,本文对凉山州安宁河流域地区特有的山地梯田做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和研究,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为乡村景观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对山地丘陵地区的乡村景观的打造提供可参考的建议。本文运用资料收集整理法、案例分析法、实地勘探法、实践验证法的相关研究方法,对半站营村景观梯田进行规划设计:(1)以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阐述了乡村景观以及梯田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出基于乡村景观建设的景观梯田打造手法,同时分析并借鉴了相关优秀案例的成功经验,论述景观梯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提供思路。(2)通过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实地调查、GIS地形坡度分析,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地势地貌、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文化资源、道路交通、建筑风貌、周边区域的村落进行归纳分析,并总结出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3)从农作物造景的普遍规律出发,以农作物颜色季相变化的搭配和大面积的农作物种植达到大地艺术的观赏效果为主要设计手法,运用在半站营现有梯田的规划设计上,得出可行性方案,将其建设为观赏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并存景观梯田。(4)辅以周边溪涧生态廊道景观设计,以及梯田农作物产业产品的规划升级和周边村落的经济发展措施,得出半站营景观梯田区域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法,以实地规划的角度去印证相关理论研究的可行性,取得乡村景观建设的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本文以半站营景观梯田为例,为凉山州地区同样拥有梯田耕种文化的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了方法及规划设计思路,体现了研究内容的操作可实施性,得出符合这一地区地势地貌的景观打造和风景区开发的结论和成果,可以有效的帮助因区位环境、地势地貌、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制约脱贫及发展的乡村,在凉山州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道路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晓韦[6](2020)在《紫云英翻压及其与稻草协同还田的氮肥减施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水稻(Oryza sutiva L.)-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轮作体系的重要功能发挥,对我国稻田种植系统节肥增效和土壤肥力提升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水稻-紫云英"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多个田间试验,通过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及土壤养分状况的测定,评估了稻田种植翻压紫云英的氮肥替代效应、减氮条件下的紫云英适宜翻压量及其与水稻秸秆协同还田的氮肥减施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单季稻体系中紫云英翻压还田的氮肥替代效应逐年变化,其氮肥替代量范围为20%~40%。与常规全量施肥处理(100%N)相比,减施20%~40%氮肥可保证水稻稳产、增产。减氮20%条件下产量随紫云英翻压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翻压量为每亩2500kg时效果最好;减氮40%时增产效应更明显,翻压量为每亩2500kg时产量最高。(2)紫云英翻压还田在保证水稻产量稳定的同时也能促进其养分的吸收,其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在减氮20%~40%的条件下依然能保持在原吸收水平,其中减肥40%条件下,第二年试验中水稻植株内的氮、钾养分均有显着提升。紫云英翻压量为每亩2500kg时两种减肥梯度下水稻的养分吸收均不降低。(3)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紫云英翻压还田均能一定程度的保证稻田土壤地力的稳定或提升,其中减氮40%,紫云英翻压量为每亩2000kg时,水稻植株内各养分均显着提升。(4)紫云英(Mv)与水稻秸秆(S)协同还田有利于水稻的增产稳产及地力的维持。在常规施氮的条件下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还田处理连续两年均显着增产。在减施40%氮肥条件下,第二年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还田处理的产量显着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且能保证水稻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水平及土壤肥力水平不降低。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紫云英翻压还田能够有效替代部分化学氮肥,是节肥增效的关键手段。紫云英与水稻秸秆协同利用能在减肥的条件下稳定水稻的产量、促进养分吸收及提高土壤地力,是实现水稻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刊讯[7](2020)在《《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南》印发》文中提出本刊讯当前是稻渔综合种养实施田间工程、维护种养设施和苗种运输放养的关键时期,对于全年生产能否顺利开展至关重要。为切实做好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导工作,3月3 1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上海海洋大学、中国

安海波[8](2019)在《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认为增效氮肥在许多研究中被证实具有降低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潜力,但在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不同增效氮肥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不同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对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7年在加拿大南部半干旱雨养区进行,通过两个田间试验探讨常规施肥方式(试验1)和改良施肥方式(试验2)下不同增效氮肥对3个生长季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1在当地农民常用施肥方式下(常规施肥方式)设置7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ontrol)、尿素(Urea)、聚合物包膜尿素(PCU)、尿素硝铵(UAN)、UAN+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I+NI)、UAN+脲酶抑制剂(UI)、UAN+硝化抑制剂(NI),所有肥料分两次施用:50%沟施底肥+50%春季撒施追肥。试验2为改良施肥方式,试验设置3种施肥方法:100%沟施底肥(100%底肥)、30%沟施底肥+70%秋季撒施追肥(30%底肥+70%秋季追肥)、30%沟施底肥+70%春季撒施追肥(30%底肥+70%春季追肥),4个处理:Urea、PCU、尿素+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合成肥料:Super U)、尿素+脲酶抑制剂(Urea+Instinct)以及一个不施肥处理(Control)。通过监测各生长季冬小麦田土壤N20、CO2、CH4排放、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结合作物产量,进行了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计算,探讨了不同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环境因素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并对综合温室效应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增效氮肥相比普通氮肥不一定能够降低N20排放,也可能起到增加的作用,具体取决于肥料类型和施肥方式。在常规方式下,整体上基于UAN或Urea的增效氮肥都具有降低N2O累积排放量和N20排放系数的潜力,除NI外,基于UAN肥料的N20累积排放量均高于基于Urea的肥料,但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除UI+NI外,其余增效氮肥相比UAN和Urea都维持较低的生长季平均土壤有效氮水平。在改良施肥方式下,N20累积排放量受施肥处理和施肥方式交互作用的影响,增效氮肥相比Urea增加了 2%-10%的N2O排放,但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30%底肥+70%秋季追肥方式不利于N2O减排;Urea+Instinct和PCU相比Urea均降低土壤有效氮含量,而Super U则具有相对较高的铵态氮含量和较低的硝态氮含量,30%底肥+70%秋季追肥或30%底肥+70%春季追肥方式相比100%底肥方式均使土壤有效氮含量维持较低水平。2.在半干旱雨养条件下,施肥相比Control都具有提高冬小麦农田土壤CO2排放的趋势,是土壤CO2排放源,但施用增效氮肥相比普通氮肥(Urea或UAN)对减缓CO2累积排放没有显着影响。30%底肥+70%春季追肥相比100%底肥和30%底肥+70%秋季追肥的方式显着降低了 CO2累积排放量,降幅为3%-6%。3.CH4累积排放量表现为吸收汇,整体表现出施肥处理大于Control的趋势,说明施肥处理具有降低CH4吸收汇的潜力,不利于土壤CH4吸收,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在2014-2015生长季,施肥方式对CH4累积排放量有显着的影响,综合3个生长季数据,CH4累积排放量在不同施肥方式间的整体趋势表现为30%底肥+70%春季追肥>100%底肥>30%底肥+70%秋季追肥,说明30%底肥+70%秋季追肥方式相对来说更适合CH4减排。4.综合3个生长季的田间试验数据,通过典型相关分析进行了环境因子(气候和土壤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之间关系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因子中,温度的变化与CO2和N2o排放关系密切,而含水量则主要影响N2O排放,环境因素对土壤中的CH4排放影响较小,相比温度和含水量,土壤因子在本研究中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在考虑肥料类型与施肥方式的同时,应全面考虑环境因子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5.综合3个生长季GWP、产量和GHGI数据,施肥处理相比Control均提高了GWP、提高产量、降低了 GHGI。但不同处理间差异的显着性因肥料类型和施肥方式而异。在常规施肥方式下,PCU在增产和降低GWP方面的潜力低于其他肥料。UI相比其他肥料更利于提高产量和降低GHGI,但不利于N2o和CH4减排。在改良施肥方式下,30%底肥+70%春季追肥方式相比其他方式显着降低了 6%-8%的GWP。增效氮肥相比Urea提高或降低了产量,因肥料类型和生长季而异。30%底肥+70%秋季追肥方式下的产量在3个生长季中有两个生长季低于其他方式,说明其增产作用较差。施肥处理相比Control均降低了 GHGI,且在2016-2017生长季施肥处理的GHGI相比Control达到显着降低水平。30%底肥+70%春季追肥方式下的GHGI显着低于其他方式,表明其具有较大的增产减排潜力。PCA结果表明,30%底肥+70%春季追肥方式利于提高产量、降低GWP和GHGI,但可能提高CH4,综合考虑推荐30%底肥+70%春季追肥方式作为增产减排的优选施肥方式。综上所述,关于在半干旱雨养条件下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减排,不同增效氮肥没有取得一致的结果。综合考虑GWP和产量,UI和Super U可以作为增产减排的推荐肥料,但在实际生产中要制定合理的施肥策略,需综合考虑肥料成本、施肥等产生的经济效益问题和环境因素(温度和含水量)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本研究改良施肥方式下,30%底肥+70%春季追肥方式可以作为增产减排的推荐施肥方式。

孟令彧[9](2019)在《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湿地公园中许多问题的产生与相对滞后的规划和设计方法密切相关。由于缺乏系统的湿地公园理论体系和国家相关规范,导致了我国现阶段湿地公园景观规划建设水平的相对落后,这势必影响湿地公园的建设和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湿地公园建设是实现生态系统平衡、人居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国外取得了相关的成果,并对我国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湿地公园景观的规划方法研究,以期为我国湿地公园景观的规划提供一个新的思路,重新认识湿地公园的本质内涵,优化我国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我国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本文引入生态服务功能的理念,从而建立符合湿地公园特征的景观规划方法,科学合理地推进湿地公园景观的规划与建设。本文的研究是在国家湿地公园尺度范围内,探索适宜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原则,通过湿地水体景观、生物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分析,进一步提炼湿地公园景观的优化原则,在优化原则中特别考虑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对富锦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践研究,从而得出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的基本原则与具体策略。从加强国家湿地公园内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视角开展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综上所述,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将有着科学布局、合理规划的原则,从水体、生物、人文景观三方面分别提出具体的景观优化对策,在满足景观效果的同时最大化的实现其生态服务功能,充分利用湿地水域的季节性特征、湿地植物丰富的多样性、独特的文化元素等对园内的景观优化和重建,促进国家湿地公园的高质量建设,对今后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平衡、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富锦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沈德林[10](2019)在《南方农田水塘生态系统构建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业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水塘作为一种典型的农业水利工程在我国南方地区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良好利用的中国特色与历史传统,然而,在近代农业发展中,受“重工轻农”、“建设用地挤占耕地”、“与水争地”、“农田方整化改造”等潮流影响,大量水塘被填埋、许多水塘年久淤浅而废弃,其滞洪抗旱、拦污去垢、生态岛屿、改善农田小气候等水利与生态功能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开展南方水塘生态系统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南方农田单水塘的特性,探讨了农田水塘生态系统优化构建的方法,并对构建后水塘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增加农田墒情、降低径流速度、削减洪峰流量、减少氮磷向邻近水体输出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了农田水塘生态系统中的“源”与“汇”(即农田与水塘)的特性,为农田水塘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试验区水田与旱田内,分别对降雨径流进行了两次实时观测实验,研究表明水田和旱田由降雨径流输出的氮磷浓度随时间均表现为先上升再曲线下降的规律,降雨前2/3时期内氮磷流失量占整个雨期的80%以上。这一研究成果为利用水塘容量来蓄积农田前中期高富含氮磷浓度的径流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试验分析了水塘不同深度物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水塘深度的优化奠定基础。对水塘进行了一年的试验观测,分析了水体温度与溶解氧随水体深度变化的规律,并结合南方地区降雨特性和水生生物耐温性等因素,确定水塘最佳日常水深宜取1.5~2.0m。(2)提出了南方农田单水塘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根据南方地区的农业及水文特性,并结合上述两项试验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合南方农田水塘生态系统的具体规划设计方法,其中包括系统的总体布置、水塘的优化、田间沟道以及水陆交错带的构建。(3)建立了农田水塘水量动态模拟模型,模拟系统中水塘水量逐日变化的过程,推求水塘在不同水平年条件下的蓄排水过程,为后期分析农田水塘生态系统在减少区域排水、削减氮磷输出方面的影响提供了有效方法。(4)实例研究给出了水塘生态系统构建的具体应用及其构建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研究区的实例分析,确定了南方农田水塘生态系统中要滞蓄日雨60mm的降雨径流条件下水塘的占地比2~3%为宜;并根据2013~2015年扬州地区降雨资料模拟计算,研究区农田水塘生态系统构建后农田向水体排水量的削减率达到46.25%、100%、22.48%;农田向水体排放TN的削减率为83.99%、100%、46.3%;农田向水体排放TP的削减率为68.27%、100%、34.09%;发生十年一遇和二十年一遇设计24h暴雨,对地区洪水的削峰率达到21.89%和 17.42%。

二、冬季稻田应进行的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季稻田应进行的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农药在我国三种粮食产地残留特征及膳食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1.1.1 空气
        1.1.2 水环境
        1.1.3 土壤
        1.1.4 沉积物
        1.1.5 其他
    1.2 农药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1.2.1 植物源食品
        1.2.2 动物源食品
    1.3 手性农药在食品及环境中的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1.4 论文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样品采集及目标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材料
        2.1.2 采样方法
        2.1.3 试剂和材料
        2.1.4 仪器和设备
        2.1.5 样品前处理
        2.1.6 仪器条件
        2.1.7 方法验证
        2.1.8 数据处理与统计
    2.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药在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主产区的残留特征
    3.1 26 种农药在3 个小麦主产区的残留特征
        3.1.1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3.1.2 农药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特征
    3.2 24 种农药在3 个玉米主产区的残留特征
        3.2.1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3.2.2 农药在玉米籽粒中的残留特征
    3.3 26 种农药在4 个水稻主产区的残留特征
        3.3.1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3.3.2 农药在水稻籽粒中的残留特征
    3.4 手性农药戊唑醇和腈菌唑对映体在粮食产地的残留特征
        3.4.1 戊唑醇和腈菌唑对映体分离分析方法的建立
        3.4.2 戊唑醇和腈菌唑对映体在3 种粮食产地中的残留特征
    3.5 莠去津在小麦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3.5.1 莠去津在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3.5.2 莠去津在3 个小麦主产区农田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药代谢物在粮食产区的残留特征
    4.1 5 种代谢物在粮食产区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4.2 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及5 种代谢物在3 种粮食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4.3 吡虫啉及其两种代谢物在3 种粮食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4.4 啶虫脒及其两种代谢物在3 种粮食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4.5 噻虫嗪及其噻虫胺在3 种粮食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3 种粮食中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
    5.1 评估方法
    5.2 风险评估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农药及其代谢物标准品信息表
附录 B 目标化合物典型色谱图
致谢
作者简历

(2)烯啶虫胺及其代谢物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农药使用现状分析
    1.2 农药残留的危害
        1.2.1 农药残留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2.2 农药残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2.3 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3 烯啶虫胺及其代谢物研究进展
        1.3.1 烯啶虫胺及其代谢物概述
        1.3.2 烯啶虫胺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3.3 烯啶虫胺消解情况研究进展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目的和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稻田样品中烯啶虫胺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材料与标准品
        2.1.2 试验仪器设备
        2.1.3 标准溶液配制
        2.1.4 样品的制备
    2.2 稻田样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
        2.2.1 稻田水样的前处理试验方法
        2.2.2 稻田土壤的前处理试验方法
        2.2.3 稻壳的前处理试验方法
        2.2.4 糙米的前处理试验方法
        2.2.5 秸秆的前处理试验方法
    2.3 仪器分析条件
        2.3.1 色谱条件
        2.3.2 质谱条件
        2.3.3 检测物的定性与定量
    2.4 标准曲线
    2.5 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评价
    2.6 定量限和最小检出量
    2.7 方法评价
第3章 烯啶虫胺及其代谢物在稻田环境样品中的储藏稳定性试验
    3.1 样品来源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仪器
        3.2.2 试验材料
        3.2.3 试验方案
        3.2.4 试验结果处理
    3.3 结果分析
    3.4 结论
第4章 烯啶虫胺及其代谢物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研究
    4.1 田间试验
        4.1.1 试验地点
        4.1.2 试验农药
        4.1.3 试验地气候条件与土壤类型
        4.1.4 试验作物品种
        4.1.5 施药方法与器具
        4.1.6 田间试验设计
        4.1.7 田间样品采集
        4.1.8 实验室样品制备与储藏
    4.2 烯啶虫胺在稻田样品中的消解动态试验
        4.2.1 烯啶虫胺在稻田水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
        4.2.2 烯啶虫胺在稻田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
        4.2.3 烯啶虫胺在水稻秸秆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
        4.2.4 烯啶虫胺在水稻糙米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
        4.2.5 烯啶虫胺在水稻稻壳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
    4.3 烯啶虫胺在稻田样品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分析
    4.4 烯啶虫胺在水稻样品中的最终残留试验
        4.4.1 烯啶虫胺残留总量计算
        4.4.2 稻谷样品中农药残留量计算
        4.4.3 烯啶虫胺在稻田样品中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
    4.5 烯啶虫胺在水稻样品中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
第6章 论文的创新与展望
    6.1 论文的创新之处
    6.2 有关论文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取专利列表
致谢

(3)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秸秆还田和施肥研究
        1.3.2 土壤氮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1.3.3 土壤碳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1.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1.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碳氮组分的相互影响关系
        1.3.6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1.4.2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1.4.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pH值、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1.4.4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5 土壤碳氮形态及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材料
    2.4 测试方法
        2.4.1 土壤全氮的测定
        2.4.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测定
        2.4.3 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总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的测定
        2.4.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溶性氮的测定
        2.4.5 麦豆小区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2.4.6 土壤总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2.4.7 土壤水分的测定
    2.5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氮素动态影响
    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3.1.1 土壤全氮含量
        3.1.2 土壤无机氮含量
        3.1.3 土壤有机氮占比
    3.2 麦豆轮作轮作模式下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
        3.2.2 土壤中铵态氮的层化比
        3.2.3 土壤中铵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3.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3.3.1 土壤中硝态氮含量
        3.3.2 土壤中硝态氮层化比
        3.3.3 硝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3.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3.4.1 土壤中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3.4.2 土壤微生物量氮层化比
        3.4.3 微生物氮占全氮含量比例
    3.5 小结
第四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4.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总碳动态变化
        4.2.1 土壤溶解性总碳含量动态变化
        4.2.2 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4.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3.1 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3.2 溶解性有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例
        4.3.3 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4.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4.1 土壤无机碳动态变化
        4.4.2 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比例
        4.4.3 土壤无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4.4.4 土壤无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的比例
    4.5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4.5.1 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4.5.2 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4.6 不同处理下土壤和微生物碳氮化学计量比
        4.6.1 土壤碳氮比
        4.6.2 土壤微生物碳氮比
    4.7 小结
第五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水分、pH值及产量的影响
    5.1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5.2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pH值动态变化
    5.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5.4 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6.1.1 各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6.1.2 对各分类水平上细菌菌群数的影响
        6.1.3 对细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6.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6.2.1 各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6.2.2 对各分类水平上真菌菌群数的影响
        6.2.3 对土壤真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6.3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结构相关性分析
        6.3.1 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6.3.2 土壤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6.3.3 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菌上群群落的相关性
    6.4 小结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氮组分关系
    7.1 土壤氮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2 土壤碳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3 土壤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4 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碳氮养分环境的关系
    7.5 土壤细菌、真菌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5.1 土壤细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5.2 土壤真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6 小结
第八章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
    8.1 讨论
        8.1.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8.1.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碳素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8.1.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8.1.4 土壤碳氮组分对细菌、真菌门分类水平菌群结构的影响
    8.2 结论
        8.2.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氮素含量
        8.2.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碳素含量
        8.2.3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影响了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
        8.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趋势的响应
    8.3 创新性
    8.4 本研究不足及下一步展望
        8.4.1 研究不足
        8.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野外增温模拟研究方法
        1.2.2 夜间增温、水分管理及晚播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
        1.2.3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1.2.4 监测作物生育期及农田温室气体的传统方法
        1.2.5 遥感估算作物生育期、温室气体排放
    1.3 问题提出
    1.4 本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水稻试验
        2.2.2 小麦试验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1 温度及生长参数
        2.3.2 生理参数
        2.3.3 产量
        2.3.4 气体采集与分析
        2.3.5 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
        2.3.6 光谱数据测定
    2.4 数据分析
        2.4.1 一阶微分光谱
        2.4.2 红边参数
        2.4.3 光谱指数提取
        2.4.4 回归分析与模型评价
第三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及生理影响
    3.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冠层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3.1.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冠层温度的影响
        3.1.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土壤温度的影响
    3.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
    3.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3.3.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分蘖数的影响
        3.3.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株高的影响
        3.3.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3.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光合生理的影响
        3.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
        3.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3.5 讨论
        3.5.1 田间被动式增温方式及增温效应
        3.5.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育期的影响
        3.5.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的影响
        3.5.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理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N_2O排放影响
    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4.1.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4.1.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累积排放的影响
    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4.2.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4.2.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累积排放的影响
    4.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GWP的影响
    4.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产量和GHGI的影响
        4.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4.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GHGI影响
    4.5 讨论
        4.5.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4.5.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4.5.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GWP和 GHGI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影响
    5.1 稻麦冠层原始光谱曲线特征
    5.2 稻麦冠层一阶导数光谱特征
    5.3 稻麦冠层光谱红边特征
    5.4 讨论
        5.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影响
        5.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光谱红边参数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冠层光谱的水稻抽穗期及小麦开花期量化监测
    6.1 基于冠层光谱的水稻抽穗期监测
        6.1.1 夜间增温下节水灌溉的水稻抽穗率动态变化
        6.1.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6.1.3 基于三波段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6.1.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6.2 基于冠层光谱的冬小麦开花期监测
        6.2.1 夜间增温下适时晚播的冬小麦开花率动态变化
        6.2.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6.2.3 基于三波段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6.2.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6.3 讨论
        6.3.1 夜间增温下节水灌溉的水稻抽穗期监测
        6.3.2 夜间增温下适时晚播的冬小麦开花期监测
    6.4 结论
第七章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和N_2O排放估算
    7.1 CH_4和N_2O排放与植株特性的相关性
    7.2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7.2.1 稻麦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7.2.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7.2.3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7.2.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7.3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7.3.1 稻麦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7.3.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7.3.3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7.3.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7.4 讨论
        7.4.1 植株与气体排放的关系
        7.4.2 光谱指数对气体排放通量的估算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德昌市乐跃镇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乡村景观与梯田相关理论研究
    2.1 乡村景观相关研究
        2.1.1 乡村景观的概念
        2.1.2 乡村景观的特征
        2.1.3 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
        2.1.4 观赏乡村景观的条件
        2.1.5 乡村景观设计的方法
    2.2 梯田相关研究
        2.2.1 梯田的概念
        2.2.2 梯田的种类
        2.2.3 梯田改造原则
    2.3 乡村景观建设与梯田改造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乡村景观建设的景观梯田设计方法构建
    3.1 基于乡村景观建设的景观梯田设计原则
        3.1.1 生态可持续原则
        3.1.2 人文规划原则
        3.1.3 景观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
    3.2 乡村景观设计理念在景观梯田中的景观载体
        3.2.1 植被
        3.2.2 农作物
        3.2.3 水景
        3.2.4 道路
        3.2.5 场地
        3.2.6 建筑物
        3.2.7 景观小品
    3.3 基于乡村景观建设的景观梯田设计手法
        3.3.1 利用农作物类型进行景观功能分区
        3.3.2 利用农作物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3.3.3 合理利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搭配
        3.3.4 梯田田埂景观艺术化设计
        3.3.5 丰富水景串联道路系统
        3.3.6 建筑民俗特色改造
        3.3.7 合理选择观景点使景观质量最优呈现
    3.4 相关案例分析
        3.4.1 云南哈尼梯田
        3.4.2 菲律宾伊富高梯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德昌市乐跃镇半站营村现状概况
    4.1 半站营村区位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交通区位
        4.1.3 气候特点
        4.1.4 地形分析
    4.2 半站营梯田自然景观资源
        4.2.1 高山
        4.2.2 水渠、溪流
        4.2.3 植被
        4.2.4 梯田农作物景观资源
    4.3 半站营村人文文化资源
        4.3.1 建筑文化
        4.3.2 移民文化
        4.3.3 红军长征文化
    4.4 村落综述
    4.5 半站营梯田现有景观资源存在的问题
        4.5.1 梯田景观结构单一
        4.5.2 建筑无风格特色,布局散乱
        4.5.3 植被缺乏景观效果
        4.5.4 缺乏内部道路系统
        4.5.5 辅助性景观较少
        4.5.6 缺乏基础设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实践—德昌市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
    5.1 半站营景观梯田构建的原则及理念
        5.1.0 规划设计依据
        5.1.1 半站营梯田景观设计主体思维
        5.1.2 规划设计原则
    5.2 半站营景观梯田总平面设计
    5.3 景观梯田游览区规划设计
        5.3.1 景观梯田游览区分区平面设计
        5.3.2 景观梯田游览区道路规划设计
        5.3.3 梯田游览区内部观景点设置
        5.3.4 景观梯田游览区建筑民俗特色改造
    5.4 二道沟溪涧生态风景廊道景观设计
        5.4.1 溪涧生态风景廊道景观设计
        5.4.2 溪涧生态风景廊道生态保护措施
    5.5 交子坪全景观景区总体规划设计
        5.5.1 交子坪荞麦梯田观景台设计
        5.5.2 蓝家坪、交子坪乡村基础设施规划
        5.5.3 蓝家坪、交子坪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5.6 景观小品专项设计
        5.6.1 入口景观区牌坊设计
        5.6.2 标示系统及小品设计
    5.7 旅游季节规划
    5.8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紫云英翻压及其与稻草协同还田的氮肥减施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紫云英翻压还田的化肥替代效果
        1.1.1 南方稻区种植紫云英作绿肥的优势
        1.1.2 紫云英还田的减施化肥效果
    1.2 紫云英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性质的影响
        1.2.1 紫云英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2.2 紫云英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3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4 绿肥和秸秆协同还田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第二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稻田种植翻压紫云英的氮肥替代效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点概况
        3.1.2 试验材料及管理
        3.1.3 试验设计
        3.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5 样品测定指标及方法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紫云英还田条件下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3.2.2 氮肥减施条件下紫云英的适宜翻压量
    3.3 讨论
        3.3.1 种植翻压紫云英的化肥减施效应及合理减施量
        3.3.2 减施氮肥条件下的紫云英适宜翻压量
    3.4 小结
第四章 紫云英与稻草协同还田下的氮肥替代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点概况
        4.1.2 试验材料及管理
        4.1.3 试验设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氮肥减施条件下紫云英与稻草协同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4.2.2 氮肥减施条件下紫云英与稻草协同还田对水稻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4.2.3 氮肥减施条件下紫云英与稻草协同还田对水稻磷积累量的影响
        4.2.4 氮肥减施条件下紫云英与稻草协同还田对水稻钾积累量的影响
        4.2.5 氮肥减施条件下紫云英与稻草协同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与分析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南》印发(论文提纲范文)

稻鲤综合种养
    (一)田间工程
    (二)苗种暂养
    (三)病害防治
    (四)苗种及投入品运输
稻虾综合种养(小龙虾)
    (一)苗种放养
    (二)病害防治
    (三)苗种及投入品运输
稻蟹综合种养
    (一)田间工程
    (二)扣蟹暂养
    (三)病害防治
    (四)苗种及投入品运输
稻鳅综合种养
    (一)田间工程
    (二)存塘泥鳅暂养
    (三)病害防治
    (四)投入品及养殖成品运输
稻鳖综合种养
    (一)田间工程
    (二)存塘中华鳖养殖管理
    (三)苗种放养
    (四)病害防治
稻螺综合种养
    (一)田间工程
    (二)种螺、幼螺放养
    (三)防控敌害
    (四)种螺、幼螺运输
稻虾综合种养(青虾)
    (一)田间工程
    (二)苗种放养
    (三)病害防控

(8)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田N_2O排放研究进展
        1.2.2 农田CO_2排放研究进展
        1.2.3 农田CH_4排放研究进展
        1.2.4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综合评价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1: 常规施肥方式试验
        2.2.2 试验2: 改良施肥方式试验
    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1 气体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2 气象数据和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3 冬小麦产量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1 温室气体排放通量
        2.4.2 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
        2.4.3 N_2O排放系数
        2.4.4 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2.4.5 统计分析
3 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下冬小麦农田土壤N_2O排放
    3.1 生长季温度、降水及土壤含水量特征
    3.2 土壤有效氮变化
        3.2.1 常规施肥方式下土壤有效氮变化特征
        3.2.2 改良施肥方式下土壤有效氮变化特征
    3.3 土壤N_2O排放与N_2O排放系数
        3.3.1 常规施肥方式下土壤N_2O排放
        3.3.2 改良施肥方式下土壤N_2O排放
        3.3.3 不同施肥方式下N_2O排放系数
    3.4 讨论与小结
        3.4.1 增效氮肥对N_2O排放的影响
        3.4.2 施肥方式对N_2O排放的影响
        3.4.3 增效氮肥对土壤有效氮的影响
        3.4.4 小结
4 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下冬小麦农田土壤CO_2排放
    4.1 常规施肥方式下土壤CO_2排放
        4.1.1 土壤CO_2排放通量
        4.1.2 CO_2累积排放量
    4.2 改良施肥方式下土壤CO_2排放
        4.2.1 CO_2排放通量
        4.2.2 CO_2累积排放量
    4.3 讨论与小结
        4.3.1 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农田CO_2排放的影响
        4.3.2 小结
5 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下冬小麦农田土壤CH_4排放
    5.1 常规施肥方式下土壤CH_4排放
        5.1.1 CH_4排放通量
        5.1.2 CH_4累积排放量
    5.2 改良施肥方式下土壤CH_4排放
        5.2.1 CH_4排放通量
        5.2.2 CH_4累积排放量
    5.3 讨论与小结
        5.3.1 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农田CH_4排放的影响
        5.3.2 小结
6 环境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关系研究
    6.1 常规施肥方式下的环境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
    6.2 改良施肥方式下的环境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
    6.3 讨论与小结
        6.3.1 环境因子与温室气体排放
        6.3.2 小结
7 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下GWP、产量与GHGI
    7.1 常规施肥方式下增效氮肥的GWP、产量和GHGI
    7.2 改良施肥方式下增效氮肥的GWP、产量和GHCI
    7.3 温室气体排放综合分析
        7.3.1 常规施肥方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综合分析
        7.3.2 改良施肥方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综合分析
    7.4 讨论与小结
        7.4.1 施肥对GWP、产量和GHGI的影响
        7.4.2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9)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国外湿地保护与利用实践
        1.3.2 国内湿地保护与利用实践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湿地概念
        2.1.2 湿地公园的概念
        2.1.3 国家湿地公园的概念
        2.1.4 寒地湿地景观
        2.1.5 景观优化
        2.1.6 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观要素构成
        2.1.7 生态服务功能
    2.2 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
        2.2.1 水体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2.2.2 生物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2.2.3 人文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2.3 相关理论的应用研究
        2.3.1 恢复生态学
        2.3.2 景观生态学
        2.3.3 湿地生态学
    2.4 本章小结
3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
        3.1.4 土壤
    3.2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组成
        3.2.1 动物资源
        3.2.2 植物资源
        3.2.3 水文资源
        3.2.4 湿地资源类型
    3.3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景观要素构成
        3.3.1 水体景观
        3.3.2 生物景观
        3.3.3 人文景观
    3.4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分析
        3.4.1 水体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3.4.2 生物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3.4.3 人文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原则与优化策略
    4.1 优化原则
        4.1.1 保护优先
        4.1.2 科学恢复
        4.1.3 合理利用
        4.1.4 可持续发展
    4.2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水体景观优化策略
        4.2.1 充分保证水体景观的多样性
        4.2.2 软化人工与自然的连接方式
        4.2.3 增建水体构筑物丰富近岸陆域空间
    4.3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生物景观优化策略
        4.3.1 丰富湿地植被景观
        4.3.2 营造湿地野生动物栖息生境
    4.4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人文景观优化策略
        4.4.1 增强建筑地域性特征
        4.4.2 提升景观小品文化内涵
        4.4.3 丰富地域文化特色
        4.4.4 增设服务设施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10)南方农田水塘生态系统构建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塘系统对区域水文情势的影响
        1.2.2 水塘系统对减少区域氮磷输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农田水塘生态系统水文特性
    2.1 田间径流氮磷输出随时间变化规律
    2.2 水塘水体物理指标变化特性
        2.2.1 水体温度
        2.2.2 水体溶解氧质量浓度
    2.3 田间径流观测试验
        2.3.1 试验区概况
        2.3.2 供试材料
        2.3.3 试验方案设计
        2.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5 试验结论
    2.4 水塘不同深度温度及溶解氧观测试验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数据处理
        2.4.3 结果与讨论
        2.4.4 试验结论
    2.5 本章小结
3. 农田水塘生态系统的构建
    3.1 农田水塘生态系统的组成
    3.2 农田水塘生态系统的规划布置
    3.3 水塘的优化设计
        3.3.1 水塘位置
        3.3.2 水塘水深
        3.3.3 设计日降雨量的选取
        3.3.4 水塘容量
        3.3.5 占地面积
    3.4 田间沟道的优化设计
        3.4.1 田间沟道间距与布置形式
        3.4.2 设计排涝流量
        3.4.3 设计排渍流量
        3.4.4 沟道水位
        3.4.5 沟道断面设计
        3.4.6 新型生态沟道的建设
    3.5 水陆交错带的设计
        3.5.1 水陆交错带的范围
        3.5.2 水陆交错带结构
    3.6 本章小结
4. 农田水塘水量动态模拟模型
    4.1 农田水塘水量动态模拟模型构建
    4.2 水塘水量变化过程分析
    4.3 模型参数确定
        4.3.1 降雨量
        4.3.2 径流量计算
        4.3.3 水面蒸发量计算
        4.3.4 灌溉供水量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实例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2 研究区水塘生态系统模拟构建
        5.2.1 水塘的构建
        5.2.2 田间沟道系统的构建
        5.2.3 交错带的构建
        5.2.4 水塘生态系统构建后研究区的径流总量
    5.3 农田水塘生态系统对研究区水文情势的影响
        5.3.1 减少区域排水量
        5.3.2 削峰率
    5.4 农田水塘生态系统对研究区氮磷排放量的影响
        5.4.1 研究区次降雨条件下氮磷排放量
        5.4.2 研究区全年氮磷排放总量推算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冬季稻田应进行的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农药在我国三种粮食产地残留特征及膳食风险评估[D]. 姜朵朵.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烯啶虫胺及其代谢物在稻田环境中的消解研究[D]. 杜亭. 合肥学院, 2020(02)
  • [3]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孔德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D]. 张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5]德昌市乐跃镇半站营景观梯田规划设计[D]. 王一啸.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紫云英翻压及其与稻草协同还田的氮肥减施效应[D]. 李晓韦. 安徽农业大学, 2020
  • [7]《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南》印发[J]. 本刊讯. 中国水产, 2020(05)
  • [8]增效氮肥与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安海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9]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研究[D]. 孟令彧.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10]南方农田水塘生态系统构建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D]. 沈德林. 扬州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将在冬季水田进行的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