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肥管理和投放密度对水稻群体品质的影响

不同氮肥管理和投放密度对水稻群体品质的影响

一、水稻不同氮肥运筹与抛栽密度对群体质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莀茜[1](2020)在《稻秸秆连续还田年数和密度、氮肥运筹对小麦幼苗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提出秸秆是可为作物生长提供多种必需养分的重要的可再生有机资源,然而因数量巨大,加之收集困难、经济利用价值偏低等原因,并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而且短期当季秸秆还田会对农作物生产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造成了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推广效果受到影响。为研究稻秸还田条件下培育小麦壮苗的技术措施,本试验通过设计稻秸连续还田年数(1至10年,分别用S1至S10表示)和氮肥运筹比例、密度等二因素试验,研究在稻秸连续还田年数条件下密度、氮肥运筹对春性小麦扬辐麦4号幼苗和相关生理特性、群体质量、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秸秆还田提供适宜的配套措施,实现春性稻茬小麦壮苗高产。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水稻秸秆还田S1至S4处理穗数、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显着低于稻秸不还田(NS)处理,随着稻秸还田年数的逐渐增加,还田5a以上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高于NS处理。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处理的小麦穗数、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整体表现为5:1:2:2>5:2:2:1>5:3:2:0。稻秸还田年数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容重和出粉率有一定影响,随着稻秸还田年数的逐渐增加,小麦籽粒蛋白含量、硬度、容重和出粉率也在不断增加,不同氮肥运筹间整体表现为 5:1:2:2>5:2:2:1>5:3:2:0。2、稻秸还田年数对成熟期不同土层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0-5 cm土层成熟期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整体高于5-10 cm 土层。S1至S10处理成熟期土壤各土层均高于NS处理,随着稻秸还田年数的逐渐增加,成熟期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整体均呈上升的变化趋势。S1至S4处理随年数增加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增加,S5至S10处理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也随稻秸还田年数的逐渐增加呈上升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减小。表明长期秸秆还田能够有效提升土壤养分含量。3、稻秸还田后小麦出苗率较NS处理降低5.4-10.6个百分点(2017-2018,F=5.96**)、4.9-8.6个百分点(2018-2019,F=15.79**),说明水稻秸秆还田时要获得预基本苗数,应适当增加小麦播种量。小麦3叶期幼苗的生长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稻秸还田年数及氮肥运筹对小麦6叶期幼苗质量有一定影响,稻秸还田处理小麦6叶期幼苗的叶面积指数(LAI)、分蘖数、苗高和单株干物重减少,抑制了小麦正常生长,但这种效应随着还田年数的增加,不利影响逐渐减弱,还田年数最高处理的LAI、单株分蘖数、苗高和单株干物重分别较S1高0.2-0.4、0.2-0.4、1.3-1.9 cm和26.3-55.6 mg;稻秸还田条件下,适量提高壮蘖肥的施用量能够提高小麦根系活力,增加叶片SPAD值,增加叶鞘、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减少丙二醛(MDA)的累积,且随着还田年数增加,这种影响随之增强。稻秸还田4a以上,配以适宜的氮肥运筹模式(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2:2:1)有利于培育壮苗。4、S1至S10处理开花期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高于NS处理,且随着稻秸还田年数的不断增加,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的增加效应也在增大。氮肥运筹对小麦花后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也有一定调节作用,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小麦花后剑叶SPAD值整体表现为5:1:2:2>5:2:2:1>5:3:2:0。因此,长期稻秸还田并在小麦生育后期合理进行氮肥的施用,提高小麦剑叶的光合能力,延长叶片功能期,从而进一步促进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5、S1至S3处理小麦植株氮素和磷素积累量均低于NS处理,从S4开始逐渐高于NS处理,随着稻秸还田年数的不断增加,小麦植株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整体呈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以稻秸还田年数最高处理氮素和磷素积累量达到最大值。氮肥运筹对小麦植株氮素和磷素积累量也有一定调节作用,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越冬期至孕穗期不同氮肥运筹小麦植株氮素和磷素积累量整体表现为5:2:2:1>5:3:2:0>5:1:2:2,开花期和成熟期整体表现为5:1:2:2>5:2:2:1>5:3:2:0。因此,稻秸还田配合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可以改善小麦生育后期对氮素和磷素的吸收利用。6、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条件下,增加壮蘖肥各处理小麦穗数、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整体表现为Z3>Z2>Z1(Z1处理施用基肥120 kg·hm-2,壮蘖肥24 kg·hm-2,拔节肥48 kg·hm-2,孕穗肥48 kg·hm-2,比例为5:1:2:2。Z2、Z3在基肥、拔节肥和孕穗肥的施用量与Z1处理一致的基础上,壮蘖肥分别施用26.4、28.8 kg·hm-2),Z3处理增产率整体高于Z2处理。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容重和出粉率整体表现为Z3>Z2>Z1。不同稻秸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互作对扬辐麦4号籽粒蛋白质含量、容重和出粉率有极显着影响。7、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条件下,不同密度处理间小麦穗数、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整体表现为M3>M2>M1(M1、M2、M3基本苗分别为225、247.5、270万·hm-2),M3处理增产率整体高于M2处理。相同稻秸还田年数处理条件下,不同密度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硬度、容重和出粉率整体表现为M3>M2>M1。不同稻秸还田年数和密度互作对扬辐麦4号籽粒蛋白质含量、容重和出粉率有极显着影响。8、当稻秸还田年数较低时会产生小麦出苗率降低,幼苗质量下降,籽粒产量和品质降低等不利影响,随着还田年数的延长,这种不利影响逐渐减弱。在小麦苗期,稻秸还田4a左右,采用施氮量240 kg·hm-2,施氮量,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2:2:1的组合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稻秸还田对麦苗生长发育产生的负向影响,有利于改善稻秸还田条件下的幼苗生长情况;而在小麦生育后期,稻秸还田年5a左右,5:1:2:2的氮肥运筹模式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增强小麦花后光合能力,减缓花后LAI的下降,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调节产量结构,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此外,适当延长稻秸还田年数,采用Z3运筹或M3密度能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9、综合来看,本试验稻秸连续深旋全量还田条件下,扬辐麦4号以基本苗225万·hm-2,施氮量240 kg·hm-2,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1:2:2,施磷量150 kg·hm-2,施钾量90 kg·hm-2的组合模式,产量和品质最佳。

游蕊[2](2020)在《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小麦单产不断提高,保障了粮食安全,但仍面临肥料施用量过多,氮肥利用率偏低,籽粒品质参差不齐,残留化肥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加之,种植效益下降,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因此,如何在保障国人小麦需求的同时,实现籽粒品质和肥料利用率的协调提高,形成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局面,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试验以中筋小麦扬麦25、淮麦33和弱筋小麦扬麦22为材料,在稻茬小麦主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睢宁和扬州,根据大田生产现状采用密度、肥料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比例等技术措施构建常规栽培模式和不同改进栽培模式,分析其籽粒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品质和经济效益的表现,明确适合中、弱筋小麦种植的较优栽培模式,进而从产量构成特征、农艺性状特性和生理性状特征等角度阐明其构建群体形成机理,以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长条件适宜的年份(2017~2018),中筋品种扬麦25和淮麦33的改进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净效益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30%、55%、15%、53%、93%以上,可在保证籽粒高产的基础上提高氮效率,同时保证较高的净效益,减少土壤残留氮含量,降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但籽粒品质仍有提高潜力。气候条件偏差的年份(2018~2019,苗期降水多),两品种的改进栽培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3%、28%、40%、8%以上,可在增产、增效的同时生产品质较优的中筋小麦籽粒,但净效益偏低、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偏高,有待改进。2、生长条件适宜的年份,弱筋品种扬麦22的改进栽培模式下籽粒产量、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2%、30%、7%、19%以上,可在提高籽粒产量的同时协同提高氮效率,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国标,土壤残留氮含量也有所降低,但净效益未有明显增加。气候条件偏差的年份,扬麦22的常规栽培模式除氮效率表现欠佳外,其籽粒品质、净效益及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均较改进模式有明显的优势;改进栽培模式具有较高氮肥效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较常规模式最高可增加23%、17%、7%以上,籽粒品质符合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综上所述,通过综合措施构建的栽培模式可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协同提升目标,但协同性和提升潜力受气候、生态、生长条件和品种制约。气候生长条件适宜年份的中、弱筋小麦各模式的协同性优于条件偏差的年份;中筋品种优于弱筋品种。中筋小麦高产、高效潜力大,弱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易协同,但潜力有限。3、从产量构成来看,在气候适宜的年份,中、弱筋小麦的穗数及千粒重是决定小麦籽粒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在实现较高穗数的基础上,协调提高每穗粒数及千粒重,有助于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种植目的。而在气候条件较差的年份,前期小麦群体茎蘖数严重不足,应在稳固穗数基础的同时协同提高产量构成三因素,可有效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的小麦群体。4、从群体质量来看,气候适宜的年份,中、弱筋小麦群体生育前期应维持较高的茎蘖数水平,提高分蘖成穗率,成熟期显着高的茎蘖数为籽粒优质高产提供了充足的穗数。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均应维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水平,维持花后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在拔节期后更多的积累光合物质。气候条件较差的年份,中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整个生育期应维持较平稳的茎蘖动态变化趋势和较高的成穗率;弱筋小麦群体的茎蘖数在整个生育时期应维持在较高水平,以保证足够的群体数量。中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在生育早期便应积累足够多的光合物质,生育后期尤其是花后应积累足够多的光合物质,提高花后光合产物对籽粒的贡献率,最终构建较为健壮的群体;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因前期肥效较差,群体生长发育不理想,维持群体的稳定发展,应尽量增加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5、中、弱筋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小麦群体应具有较高的绿叶叶面积、剑叶净光合速率及SPAD值。较优栽培模式的SOD、POD及CAT酶活性均大于其余改进模式,且MDA含量较低;此外,其NR及GS酶活性均高于其余改进模式。不同栽培模式下植株花后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及氮收获指数变化规律与籽粒产量改变规律保持基本一致。可见,生育后期叶片具有较高的氮素代谢水平且植株高吸收和转运能力是小麦优质、高产、高效协同的关键生理基础,这也有助于提升对土壤氮的吸收、降低土壤中氮的残留。6、中筋小麦,气候适宜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1)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kg·hm-2、氮肥运筹为5:1:2:2(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磷钾肥(P2O5、K2O)施用总量分别为120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基肥:拔节肥);(2)基本苗在225×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10kg·hm-2、氮肥运筹为3:1:3:3、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0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在适宜播种密度范围内,施用了适当高的氮肥,并提高中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合理加大磷、钾肥施用量,实现了在保证籽粒高产的基础上提高氮效率,维持较高的经济净效益,同时保证较高的净效益,减少土壤残留氮含量的目的。气候条件较差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270kg·hm-2、氮肥运筹为3:1:3:3、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20~13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生育前期较高的播种量有助于增加群体数量,适当加大后期氮肥施用量,可提高籽粒产量,并在提高氮肥效率的同时生产品质较优的中筋小麦籽粒。7、弱筋小麦,气候适宜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1)基本苗在18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40kg·hm-2、氮肥运筹为5:1:2:2、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20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2)基本苗在225×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10kg·hm-2、氮肥运筹为7:1:2:0、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105kg·hm-2、磷钾肥运筹均为5:5。适当降低全生育期的氮、磷、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前移,可在保证一定籽粒产量的同时,降低籽粒蛋白质含量,最终提高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气候条件较差年份推荐栽培模式具体措施为:基本苗在270×104·hm-2、氮肥施用总量为270kg·hm-2、氮肥运筹为6:1:3:0;磷钾肥施用总量分别为94.5kg·hm-2,磷钾肥全部基施。前期较高的播种量、较高的氮肥施用量和氮肥运筹前移保证了群体数量和籽粒产量,并有助于弱筋小麦品质调优,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了土壤残留氮含量。

杨罗浩[3](2019)在《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晚粳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粳稻生产,既可满足市场对优质精米的需求,也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温光资源的利用率和产量。湖北省属于亚热带北部地区,气候特征适宜发展晚粳稻。但仍存在优良品种缺乏、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等制约晚粳发展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研究解决。本试验以鄂粳403和甬优2640为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水平和氮肥运筹模式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晚粳产量、品质、资源利用,以及不同生育阶段稻田土壤和田面水氮磷含量的影响,为湖北省晚粳的高产优质高效和清洁生产提供试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相同密度下,随施肥量的增加鄂粳403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在施氮量为225kg·ha-1、N:P2O5:K2O=1:0.5:1时产量最高。在施氮量为0-225kg/ha范围内提高施肥量,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呈增加趋势,千粒重呈降低趋势。在相同施肥量下增加种植密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呈增加趋势,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呈下降趋势;在高施肥量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经济产量的提高。2.在相同施肥量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其最大增长速率和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呈增加趋势,但叶面积快速增长期呈缩短趋势。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施肥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及其最大增长速率和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在高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积累速率和快速积累期平均速率呈先增后减趋势,在施氮量为225kg·ha-1时达到最大。经济产量与最大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质增长速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高产处理的群体结构特征为:叶面积指数最大速率约为0.39d-1,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约为0.34d-1,最大速率出现时间在移栽后17天左右,快速增长起始和终止时间分别为移栽后11天和24天左右,快速增长期14天左右;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约为0.26t·ha-1·d-1,快速增长期平均速率约为0.22t·ha-1·d-1,最大速率出现时间在移栽后39天左右,快速增长起始和终止时间分别为移栽后15天和63天左右,快速积累期48天左右。3.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施氮量在0-225kg·ha-1内增加鄂粳403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呈增加趋势;在相同施肥量下提高种植密度加工品质降低。增加施肥量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先降后升,当施氮量为225kg·ha-1外观品质最好;提高种植密度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减少。4.在相同种植密度下增加施肥量,植株氮磷钾最大吸收量呈先增后减趋势,磷快速吸收期呈缩短趋势,磷吸收速率呈先增后减趋势;氮吸收速率在高密度下呈先增后减趋势;钾吸收速率在高施肥量下较大,在中低施肥量下较小。在相同施肥量下增加种植密度,氮磷钾最大吸收量、氮钾吸收速率呈增加趋势,氮钾快速吸收期呈缩短趋势,而磷快速吸收期呈延长趋势。经济产量与氮磷钾最大吸收量、最大吸收速率和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高产处理的养分吸收特征为:氮最大吸收速率约为3.08kg·ha-1·d-1,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约为2.66kg·ha-1·d-1,快速吸收期28天左右;磷最大吸收速率约为0.72kg·ha-1·d-1,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约为0.62kg·ha-1·d-1,快速吸收期87天左右;钾最大吸收速率约为10.3kg·ha-1·d-1,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约为8.9kg·ha-1·d-1,快速吸收期21天左右。5.各时期施肥显着提高田面水总氮、溶解性总氮和硝态氮含量,但只有追施穗肥增提高铵态氮含量。总氮、溶解性总氮和铵态氮含量在移栽后30和60天较低;硝态氮含量在移栽后7天最低,但随后呈增加趋势,到移栽后30天比较稳定。田面水总磷、溶解性总磷和正磷酸盐含量均于移栽后快速降低,于移栽后45天达到较低水平且趋于稳定。在施肥处理中,种植密度为4寸×8寸、施氮量为165kg·ha-1和195kg·ha-1处理的全生育期田面水氮磷含量相对较低。各生育时期氮磷吸收量分别与田面水总氮、总磷及可溶性总磷含量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6.在施肥处理中,各时期稻田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种植密度为4寸×8寸、施氮量为225kg·ha-1和255kg·ha-1时较高,以种植密度为4×6寸、施氮量为165kg·ha-1时较低。在相同种植密度下增加施肥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先增后减,速效磷含量在高密度下呈先升后降趋势。土壤各形态氮磷含量与田面水各形态氮磷含量关系不密切。7.追施穗肥可显着提高甬优2640经济产量并增加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经济产量与群体干最大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呈显着正相关。穗肥全部作促花肥处理的产量最高,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量及二者增长速率、氮磷钾养分最大吸收量及吸收速率均为最大。穗肥全部作保花肥处理有利于提高穗中干物质分配比例。经济产量与群体氮磷钾最大吸收量、最大吸收速率和快速吸收期平均速率,分蘖末期到成熟期整株氮磷吸收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氮快速吸收期和灌浆结实期营养器官中氮磷吸收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追施氮肥可显着提高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

杨国俊[4](2019)在《氮肥运筹和植株配置对湘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形成与抗逆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湖南衡阳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对确保粮食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该区域水稻生产存在氮肥施用过量与分配不合理、倒伏风险大、灾害较频繁等问题。近年来,超级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为完善湘南双季超级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设置4种氮肥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比例(4:3:2:1,N1;5:3:1:1,N2;6:3:1:0,N3;7:3:0:0,N4)、2种株行距(16.7cm×16.7cm,X1;16.7cm×20.0cm,X2)和3种基本苗数(2株/穴、4株/穴、6株/穴),研究了氮肥运筹和植株配置对湘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形成与抗逆能力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氮肥运筹方式影响早晚稻干物质积累,后期穗肥与粒肥对提高总干物质重非常重要,早稻和晚稻N1处理比N4处理分别高1.39 t/hm2和4.06 t/hm2,为水稻的产量提高奠定了基础。(2)氮肥运筹方式显着影响早晚稻产量,N1处理产量最高,早、晚稻分别达到9467.77 kg/hm2和8864.21 kg/hm2,N2处理产量略低于N1,N4和N3处理产量较低。将一定量的氮肥后移用作粒肥,可有效提高湘南双季稻产量。(3)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抗倒伏能力影响显着,总的趋势是前期施氮比例高的处理抗倒伏能力较低(倒伏指数较大),氮肥后移可提高抗倒伏能力。(4)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保护酶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显着,N1和N2处理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抗逆能力较强。(5)植株配置方式对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具有显着影响,但早晚稻反应不同,从提高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的角度,早稻宜采用X1株行距、4-6株基本苗/穴,而晚稻宜采用X2株行距、2-4株基本苗/穴。(6)植株配置方式显着影响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早稻在基本苗较多情况下产量较高,确保较多的基本苗数对早稻尤为重要,而晚稻在基本苗较少情况下产量较高。(7)植株配置方式影响水稻茎粗和倒伏指数,一般株行距较大、基本苗数较少时,茎粗较大,倒伏指数较小。(8)植株配置方式显着影响水稻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株行距较大、基本苗数较少有利于提高水稻POD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可见,从综合提高湘南双季稻产量与抗逆能力考虑,必须采取适宜的氮肥运筹与植株配置方式,早、晚稻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均为4:3:2:1和5:3:1:1,早稻适宜的株行距与基本苗为16.7 cm×16.7 cm与4株/穴,晚稻适宜的株行距与基本苗为16.7 cm×20 cm与2株/穴。

杨志长[5](2019)在《低氮密植栽培对机插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水稻高氮稀植栽培存在投入高、产量不稳定及氮肥利用率低等问题,而低氮密植栽培有兼顾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与节省肥料支出的优点,为探明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而为低氮密植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杂交稻株两优819和常规稻中嘉早17为早稻材料,以杂交稻泰优390和常规稻湘晚籼13为晚稻材料,设置不施氮常密(0 kg N/hm2,28.57万穴/hm2)、不施氮高密(0 N/hm2,36.36万穴/hm2)、低氮高密(120 kg N/hm2,36.36万穴/hm2)、常氮常密(150 kg N/hm2,28.57万穴/hm2)4种氮肥密度处理,测定机插早晚稻分蘖动态、干物质累积量、叶面积指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光合特征参数以及群体冠层结构特征等指标,并计算成穗率、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及氮肥利用率等指标。结果表明:1、相对于常氮常密处理,低氮高密处理下机插早晚稻个体干物质重下降,但群体干物质重及分蘖数、干物质阶段积累量、群体生长率、收获指数与穗后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均等群体指标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2、相对于常氮常密处理,低氮高密处理下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变化较小,有效穗数变化较大,维持较高的有效穗数是低氮高密条件下保证早晚稻产量的重要条件,泰优39和湘晚籼13的有效穗数有所提高,中嘉早17的有效穗数也基本没有下降,因而三者的产量也没有下降,分别为9.01、8.77和7.53t/hm2,常氮常密处理下三者产量分别为9.54、8.77和7.73t/hm2;株两优819的有效穗数下降较多,其产量下降较明显,低氮高密与常氮常密处理下产量分别为7.23和8.19t/hm2。3、相对于常氮常密处理,低氮高密处理下4个早晚稻品种的氮肥偏生产力显着提高,株两优819、中嘉早17和湘晚籼13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泰优390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着,这主要是因为不施氮处理的产量较高对差减法计算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吸收利用率带来误差造成的。4、相对于常氮常密处理,低氮高密处理下株两优819、中嘉早17和湘晚籼13在穗后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群体冠层特征等均无显着变化,泰优390抽穗后15d的SPAD值和抽穗期净光合速率显着下降,抽穗后15d的DIFN显着提高,但穗后的其他群体冠层结构特征无显着变化。5、综合考虑机插双季稻群体生长状况、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肥利用率以及光能利用的表现,减氮增密条件下四个水稻品种中除株两优819外,其余3个品种仍可保证原来的产量,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增密27.27%可弥补减氮20%造成的生长和产量损失,且提高了氮肥氮肥利用率。因此,低氮密植栽培模式值得推广,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和时间效应。6、本试验条件下的低氮密植栽培模式,中嘉早17和湘晚籼13的适宜性高于泰优390和株两优819,即常规稻的适宜性优于杂交稻。

徐一兰,付爱斌,刘唐兴,李益锋,黄新杰,皮俊[6](2018)在《增苗减氮措施对双季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施氮水平和移栽密度条件下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比较研究了早稻在N120. 0 kg/hm2+抛栽密度33. 0万蔸/hm2(E1M1)、N 150. 0 kg/hm2+抛栽密度30. 0万蔸/hm2(E2M2)、N 180. 0kg/hm2+抛栽密度27. 0万蔸/hm2(E3M3)、N 210. 0 kg/hm2+抛栽密度24. 0万蔸/hm2(E4M4),晚稻在N 150. 0kg/hm2+抛栽密度33. 0万蔸/hm2(L1M1)、N 180. 0 kg/hm2+抛栽密度30. 0万蔸/hm2(L2M2)、N 210. 0 kg/hm2+抛栽密度27. 0万蔸/hm2(L3M3)、N 240. 0 kg/hm2+抛栽密度24. 0万蔸/hm2(L4M4)等不同施氮量与密度条件下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的苗期至孕穗期,各处理植株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分别表现为E1M1> E2M2> E3M3> E4M4和L1M1> L2M2> L3M3> L4M4;成熟期,分别以E2M2和L2M2处理为最大。早稻和晚稻各个生育时期,各处理植株的根系、茎、叶、穗干重大小顺序分别表现为E4M4> E3M3> E2M2> E1M1和L4M4> L3M3> L2M2> L1M1。早稻产量以E2M2处理为最高,其大小顺序表现为E2M2> E3M3> E1M1> E4M4;晚稻产量以L2M2处理为最高,其大小顺序表现为L2M2> L1M1> L3M3> L4M4。因此,早稻在施N 150. 0 kg/hm2、抛栽密度30. 0万蔸/hm2,晚稻在施N 180. 0 kg/hm2、抛栽密度30. 0万蔸/hm2条件下,水稻植株干物质分配合理,有利于改善产量构成因素,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

雷武生[7](2018)在《水稻水卷苗生长发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水稻机插秧育秧主要以塑盘为载体,采用营养土或基质为介质培育秧苗,其存在着秧盘重且需求量大、肥料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劳动力需求多、机插效率低等问题。水卷苗育秧方法以无纺布为育秧介质,采用水培的方式为秧苗供给养分,可培育长度为3-6m的秧苗并且可卷曲成秧苗卷,能够实现秧苗的轻量化搬运及栽插的高效化,但国内对机插水卷苗生长发育特性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代表性品种武运粳23(常规粳稻)为供试材料,首先对比分析不同育秧介质(营养土、基质、无纺布)对水稻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大田群体生长特性、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然后深入探讨了机插水卷苗适宜的大田机插参数(机插株距、栽插深度)以及氮肥管理措施,以期为机插水卷苗育秧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育秧介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水卷苗育秧方法(HLMS)秧苗叶龄显着大于营养土和基质育秧,优化后的水卷苗育秧方法(HLMS2,以无纺布+1cm稻壳为育秧介质)有利于秧苗根系的生长、增加了苗基宽,秧苗综合素质能够达到基质育秧水平,甚至有一定优势,机插漂秧率高于营养土和基质育秧,但能满足机插要求;产量显着高于营养土育秧,与基质育秧处理间无显着差异。与传统育秧方法相比,水卷苗育秧方法减少了生产投入,最终产投比高于营养土和基质育秧方法。2、常规粳稻水卷苗适宜栽插株距研究随着机插株距的增加,水卷苗机插空穴率呈下降趋势,而漂秧率处理间无显着差异,水稻单株茎蘖数显着增加而群体茎蘖数呈现下降趋势;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机插株距的增加,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穗分化期表现为随着机插株距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抽穗期处理间无显着差异,成熟期表现为先增后降;最终以12cm和14cm株距配置产量较高,其高产主要归因于较高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针对常规粳稻而言,水卷苗适宜的机插株距为12-14cm(23.8-27.8 穴/m2)。3、常规粳稻水卷苗适宜栽插深度的研究水稻机插水卷秧苗在机插大田时,由于秧苗轻不带土,大田栽插的深度直接影响机插质量、秧苗返青活棵、干物质积累、分蘖发生、产量及产量构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当栽插深度超过3cm时秧苗返青活棵延迟、干物质积累量减少、叶面积指数降低而最终影响产量;当栽插深度浅于2cm时,机插漂秧率显着增加,且每穗粒数及结实率下降而影响最终产量。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水卷苗育秧方法适宜的机插深度为2-3cm。4、氮肥管理对机插水卷苗大田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在相同氮肥运筹比例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增加趋势,但氮肥用量超过225 kg·hm-2时产量并没有显着增加,而氮肥利用率却显着降低;在总氮肥量适宜的条件下氮肥后移可改善群体质量,增加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武运粳23在施氮量为225 kg·hm-2及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5:5的处理是兼顾产量和效益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王海月[8](2018)在《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究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川谷优7329为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20152017年共设置3个试验:(1)不同施氮水平下缓释氮肥配施对机插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即设置四川盆地区不同施氮水平:高施氮水平(180 kg/hm2)和常规施氮水平(150 kg/hm2);缓释氮肥与氮肥配施比为10:0,7:3,5:5,3:7,0:10(除0:10处理基肥:蘖肥运筹为7:3,其他处理均为一次性基施),且以不施氮肥为对照;(2)在前期试验基础上,2016年开展了缓释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即,设3种机插密度分别为30×16 cm、30×18 cm及30×20 cm;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量分别为:36+54kg/hm2、66+54 kg/hm2、96+54 kg/hm2、126+54 kg/hm2,同时以不施氮肥为对照。(3)2017年进一步开展了常规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即,设3种机插密度分别为30×16 cm、30×18 cm及30×20 cm;与不同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模式:基肥:追肥(倒4叶)分别为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96+24 kg/hm2):常规氮肥(0 kg/hm2)、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96+0 kg/hm2):常规氮肥(24 kg/hm2)、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96+54 kg/hm2):常规氮肥(0 kg/hm2)、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96+30 kg/hm2):常规氮肥(24 kg/hm2),并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系统研究了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运筹结合株距对机插稻产量形成、主要生育时期氮素利用特征,以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探讨了主要生育时期光合物质生产特性和氮素利用特征与产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在高施氮水平显着高于常规施氮水平。而在不同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下,各氮肥处理下的产量显着高于不施氮处理,增产幅度为12.81%26.60%,且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比为7:3相对于其他氮肥处理,均能够显着提高两施氮水平下有效穗、每穗粒数及产量,为本试验最佳缓释配比。而在此基础上结合机插株距,就减少缓释氮肥配施量而言,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量为150 kg/hm2时在保证有效穗的基础上,促壮秆和攻大穗,增加了穗粒数保证了较高的结实率,产量最高,较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量为180kg/hm2时产量增加了2.76%13.98%。同时,不同的机插株距下,机插株距为18 cm能显着提高机插稻产量,16 cm次之。就氮肥减量配施运筹而言,在各株距下,基肥:追肥分别为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96+30 kg/hm2):常规氮肥(24 kg/hm2)时在保持有效穗、穗粒数优势显着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结实率及千粒重,因此,机插株距为18 cm,基肥:追肥分别为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96+30 kg/hm2):常规氮肥(24 kg/hm2)是本试验高产的最佳氮肥运筹处理。2.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高施氮量下主要生育时期光合物质生产特性、氮素吸收量、氮素转运量及氮素利用率均显着高于常规施氮量,相对于常规氮肥单施,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比为7:3能促进机插稻光合特性、干物质累积、氮素吸收转运,穗部氮素增加量提高了34.85%48.00%,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67.00%88.75%,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了67.30%90.51%,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9.23%9.72%,尤其是高施氮量下氮素累积及氮素利用效率作用更为显着,为本试验提高机插稻氮素利用的最优配比。而当减少缓释氮肥配施量并结合机插株距时,株距为18cm各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光合特性、氮素吸收转运量及氮素利用率均较株距为16 cm和20 cm高,且该株距下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量为150 kg/hm2时较其他株距下各缓释氮肥配施处理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氮素积累、转运及利用率显着增加,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20.43%59.72%,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了28.65%75.94%。另外,当在此基础上减少常规氮肥配施量且改变氮肥配施运筹方式时,机插株距为18 cm能显着提高结实期氮素吸收利用率,且各株距下基肥:追肥分别为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96+30 kg/hm2):常规氮肥(24 kg/hm2)处理的结实期干物质、氮素及碳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碳氮比及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表现最佳。相关分析表明,氮肥减量配施及株距下LAI、结实期净光合速率、拔节-齐穗光合势与干物重、有效穗及产量显着正相关(0.36*0.96**),齐穗-成熟期氮素转运量、成熟期氮素及碳素积累量、氮肥利用率与干物重、有效穗、穗粒数及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0.38**0.99**),尤其以拔节-齐穗光合势及成熟期氮素积累量与产量的相关性最高。3.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两施氮量间稻田有机质含量在整个生育时期无显着差异,而稻田全氮含量及脲酶活性在高施氮量下保持较高水平。不同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处理下,结实期稻田全氮含量及有机质以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比为7:3时含量最高,而稻田脲酶则在10:0时最高,7:3次之,表明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比为7:3时脲酶活性较为适宜,能保持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而在不同机插株距下减少缓释氮肥配施量时,株距为18 cm时稻田脲酶及全氮含量最高,株距16 cm次之,株距为18 cm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量为150 kg/hm2时最高。而对于常规氮肥减量配施运筹而言,基肥:追肥分别为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96+30 kg/hm2):常规氮肥(24 kg/hm2)处理的结实期稻田全氮含量、脲酶及有机质均表现最佳,且株距为18 cm时效果最为显着。

杨国英[9](2017)在《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病虫害是制约水稻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化学农药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然而其大量使用危害人类健康,导致环境污染。因此,发展安全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至关重要。防虫网室栽培是一种绿色有效的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其在水稻育秧、育种或制种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关于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以及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对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的响应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品种试验、栽插密度试验和氮肥运筹试验,通过研究防虫网室栽培对稻田气候因子、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等生态因子的影响,以及对水稻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转运、养分吸收和利用、根系生长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从生理和生态角度明确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明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对栽插密度和氮肥运筹的生理响应机制。预期结果将为防虫网室栽培水稻栽插密度和氮肥管理措施的制定以及防虫网室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与常规栽培相比,防虫网室栽培导致苏香粳3号和南粳44产量显着降低23.52%-24.98%。从产量结构分析得出,防虫网室栽培显着降低网室内光照强度,导致水稻高峰苗数、成穗率、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降低。同时,防虫网室栽培减少灌浆期有效积温,且抽穗后弱光环境降低光合生产,从而影响籽粒灌浆,导致千粒重下降,从而降低产量。从产量结构对产量影响程度来看,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的降低主要是由单位面积穗数下降导致的,其次是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最小。从干物质生产角度分析得出,与常规栽培相比,防虫网室栽培下较低的光照强度增加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但显着降低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同时降低两水稻品种不同阶段光合势、净同化率、群体生长率,导致总生物量和收获指数降低,最终导致产量下降,且总生物量的降低对水稻产量的不利影响大于收获指数。此外,防虫网室栽培显着降低两水稻品种茎叶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从而影响水稻产量。防虫网室栽培降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脲酶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且降低水稻根系a-萘胺氧化量和根干重,不利于植株氮磷钾吸收。同时,防虫网室栽培显着降低水稻抽穗前氮磷钾养分转运量和转运率,影响抽穗后植株氮磷钾积累量,从而改变抽穗前氮磷钾养分对籽粒养分的贡献率。此外,防虫网室栽培降低水稻氮、磷、钾籽粒生产效率、养分偏生产力和氮、磷、钾收获指数,但增加百千克籽粒氮、磷、钾需求量。防虫网室栽培改善了稻田小气候如提高气温、降低光照强度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同时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也有所改善。总体而言,南粳44因其籽粒品质的改善作用大于苏香粳3号,且其产量降幅小于苏香粳3号,更适合防虫网室栽培。2、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对栽插密度的响应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栽插密度为33.33万穴.hm-2(D4)时两水稻品种产量最高。防虫网室栽培下,随栽插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穗逐渐增加,每穗颖花数逐渐减小,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在不同栽插密度间差异不显着,说明不同栽插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主要由于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颖花数的变异导致的。防虫网室栽培下,D4密度处理的水稻群体透光率较大,各生育阶段光合势和群体生长率相对较高,从而使得水稻成熟期总生物量高于其他密度处理,且D4密度处理的收获指数与低密度处理(22.22(D1)和25.64万穴.hm-2(D2))的差异不显着,但显着高于高密度处理(40万穴.hm-2(D5)),从而导致D4密度处理产量较高。此外,防虫网室栽培水稻抽穗前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及抽穗前茎叶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表现为低密度较高,其次是中密度,高密度最小,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且水稻抽穗后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抽穗前干物质转运。这表明中密度D4处理抽穗前茎叶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较为适宜,且抽穗后干物质积累较高,从而有利于产量形成。另外,防虫网室栽培两水稻品种植株总吸氮量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D4密度处理的总吸氮量较高。抽穗前氮素转运量、转运率及对籽粒贡献率以及氮素生产效率在密度处理间变化规律不明显,而氮素偏生产力均在D4密度下最大。3、防虫网室栽培水稻对氮肥运筹的响应防虫网室栽培下,与基蘖肥:穗肥为7:3和8:2处理相比,基蘖肥:穗肥为6:4的处理群体透光率最大,总生物量较大,且6:4处理提高了两水稻品种穗分配指数,从而增大经济系数,进而提高了水稻产量。从产量结构来看,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氮肥运筹比例间单位面积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均不显着,但氮肥比例6:4处理的每穗颖花数显着高于7:3和8:2处理,因此6:4处理产量较高。此外,防虫网室栽培下随穗肥比例增加,成熟期穗部氮磷钾积累量和植株总积累量均逐渐增加,且水稻氮磷钾养分偏生产力和收获指数逐渐提高,从而有利于产量形成。

孙建军[10](2017)在《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文中认为试验先后在河南省豫南沿淮稻区罗山县(32.2°N,114.5°E)、豫中稻区新蔡县(33.2°N,115.1°E)和豫北沿黄稻区原阳县(35.2°N,113.7°E)进行,在不同生态区稻-麦两熟耕作制度下,以常规中熟中粳(新丰2号、新稻18号和郑稻18号)、常规迟熟中粳(武运粳27、南粳9108和南粳49)、杂交迟熟中粳(甬优2640、新粳优1号和隆优1875)、常规早熟晚粳(南粳44、武运粳29和镇稻18)和迟熟中籼(Y两优1号、扬两优6号和Y两优2号)等5种不同生育类型15个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毯状小苗机插栽培方式,通过播期(5月11日、5月16日、5月21日、5月26日、5月31日和6月5日)试验,充分发挥各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潜力的密、肥、水等高产高效管理措施,比较研究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水稻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生产及分配以及品质形成的影响,并探讨河南省水稻不同主产区机插水稻适宜品种的生育类型与合理的播期。对豫南稻区,系统比较研究籼、粳稻的生育安全性、产量、品质、温光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差异,为该地区粳稻的发展及机插水稻的合理布局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本研究设置的播期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应延迟,其全生育期呈极显着缩短趋势,但在品种类型间缩短幅度不同。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的全生育期在罗山和新蔡点缩短幅度为12.0~17.0d,在原阳点缩短11.0~15.0d;即播期每推迟5 d,全生育期分别缩短2.4~3.4 d和2.2~3.0d;全生育期缩短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早熟晚粳>常规迟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中粳>杂交迟熟中粳。同一播期,各生育类型品种的全生育期是随着试点纬度的升高而逐渐延长,但品种类型间差异较大,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类型延长天数较多。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全生育期的缩短主要表现在播种-拔节期阶段,而抽穗-成熟期阶段相对稳定。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温光利用率均呈极显着减少趋势。同一试点,各生育类型品种间生育期的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温光利用率均表现为晚熟品种大于中熟品种和迟熟中籼品种。(2)总体来看,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在罗山、新蔡和原阳等3点的平均产量均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各生育类型品种第Ⅰ播期在罗山、新蔡和原阳点的平均实产分别为10.68、10.63和10.40 t/hm2,在第Ⅵ播期分别为7.61、7.56和7.04 t/hm2,减少了 3.07、3.07和3.36 t/hm2;即播期每延迟5 d,平均实产在罗山和新蔡点下降了 0.61 t/hm2,在原阳点下降了 0.67 t/hm2。中熟中粳的产量在罗山和新蔡2点第Ⅱ期最高,与第Ⅰ期差异不显着,从第Ⅱ期开始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在原阳点是第Ⅰ期最高,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常规迟熟中粳和迟熟中籼的产量在各试点均是第Ⅰ期最高,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着或极显着下降趋势。杂交迟熟中粳在各试点均是第Ⅰ期产量显着高于其他播期和生育类型品种,且在新蔡和原阳2点第Ⅰ、Ⅱ期差异不显着。早熟晚粳的产量在各试点均是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着下降趋势。随着播期的推迟,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产量的差异在3个试点均是呈增大趋势。其中,杂交迟熟中粳在3个试点的6个播期中的产量均极显着高于其他生育类型品种,表现出极强的杂种优势。(3)本研究中,播期处理对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明显的影响。有效穗数在年份、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为极显着;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生育类型品种的有效穗均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平均有效穗数最多的是常规迟熟中粳为370.58×104穗h/hm2,最少的是杂交迟熟中粳为235.87×104穗/hm2。每穗颖花数和群体颖花量在年份、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达极显着,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呈显着下降趋势;即第Ⅰ播期分别较第Ⅱ、Ⅲ、Ⅳ、Ⅴ和Ⅵ播期高1.13%、2.68%、5.56%、9.04%和13.26%;不同生育类型品种间,每穗颖花数最多的是杂交迟熟中粳,最少的是中熟中粳;群体颖花量最高的杂交迟熟中粳,分别较常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杂交迟熟中籼和中熟中粳高11.83%、15.79%、19.47%和20.57%。结实率在年份间差异不显着,在播期间和品种类型间差异达极显着。千粒重在年份间差异达显着水平,在播期和品种类型间差异均不显着。经相关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均表现为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而对群体颖花量的贡献率均表现为每穗颖花数>有效穗数。因此,在播期影响下,各生育类型品种产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的下降引起的;杂交迟熟中粳的单穗粒数和总颖花量均显着高于其他生育类型品种,属大穗型品种,是本生态区首选品种,特别是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尤其突出。在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上,应注重在穗大粒多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通过合理的播栽期调整籽粒灌浆期的温光条件,是高产、稳产和优质的基础。(4)本研究播期的影响下,不同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的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在3个试点,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生育类型品种机插稻在有效叶龄临界期(N-n)、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单茎和群体干物质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豫南稻区罗山点,播种-拔节期群体干物质量是播期的推迟呈明显减少趋势,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类型;拔节-抽穗期群体干物质量是随着播期的推迟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早熟晚粳显着高于其他类型品种;抽穗-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最播期的推迟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各品种类型间无显着差异。(5)随着播期的推迟,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的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逐渐变优趋势,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变劣趋势;早熟晚粳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逐渐变劣趋势,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则呈变劣趋势;迟熟中籼的外观品质逐渐变优外,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均呈变劣趋势。但品种类型间,稻米品种差异较大;播期间,各生育类型品种不同,变化幅度差异不同;试点间,高纬度原阳点加工品质、外观品质明显优于低纬度的罗山点。因此,推迟播期使中熟中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质逐渐变优,营养品质逐渐变劣;早熟晚粳类型品种的加工品种变劣,营养品质变优。(6)粳稻生产优势方面,在试验设置的播期范围内,各生育类型粳稻品种的平均产量,均显着或极显着高于籼稻产量。总体上,粳稻2012和2013年的综合平均产量分别为10.94 t/hm2和10.97 t/hm2,分别较籼稻产量高13.49%和15.23%,其中杂交迟熟中粳2年的平均产量为11.42 t/hm2和11.40 t/hm2,较迟熟中籼高18.46%和19.75%。相同播期,粳稻的产量显着高于籼稻产量,即常规和杂交迟熟中粳的平均产量,在第Ⅰ~Ⅵ播期分别较迟熟中籼高13.25%~19.33%;其中杂交迟熟中粳在第Ⅰ~Ⅵ播期分别较迟熟中籼高17.59%~25.69%。粳稻群体颖花量与籼稻相当或略高于籼稻,但籽粒的充实度及千粒重优于籼稻,这是粳稻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粳稻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在各个播期均显着或极显着优于籼稻,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中熟中粳稍劣于籼稻。“籼改粳”优势形成的生理特征为,一是粳稻的全生育期明显较长,灌浆后期粳稻更能适应逐渐转凉的气候特征,增加水稻对温光资源的利用;二是粳稻后期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能够增加群体光合物质积累量,提高群体库容总充实量;三是粳稻后期能够适应低温天气而不早衰,维持强壮的茎鞘强度和群体抗倒伏能力,保证了较大库容的安全充实度;四是粳稻更适宜机械化作业,更能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在高产稳产的基础上改善了稻米品质,综合生产力高。综合分析后,豫南和豫中稻区麦茬机插稻应以杂交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为主,搭配常规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豫北沿黄稻区麦茬机插稻应以杂交和常规迟熟中粳为主,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

二、水稻不同氮肥运筹与抛栽密度对群体质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不同氮肥运筹与抛栽密度对群体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稻秸秆连续还田年数和密度、氮肥运筹对小麦幼苗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当前作物秸秆利用情况
    1.2 秸秆还田对小麦出苗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1.2.1 秸秆还田对小麦出苗的影响
        1.2.2 秸秆还田对小麦幼苗质量的影响
    1.3 秸秆还田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1.3.1 秸秆还田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1.3.2 秸秆还田对小麦花后剑叶衰老特性的影响
    1.4 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1.4.1 秸杆还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1.4.2 秸秆还田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5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5.1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5.2 秸秆还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5.3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6 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不同措施应用的效果
        1.6.1 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6.2 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水平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6.3 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不同密度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出苗率
        2.2.2 幼苗形态质量
        2.2.3 幼苗生理活性
        2.2.4 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量
        2.2.5 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
        2.2.6 花后剑叶SPAD值
        2.2.7 植株氮、磷含量
        2.2.8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
        2.2.9 产量及产量结构
        2.2.10 籽粒品质指标
    2.3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与氮肥运筹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3.1.1 对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3.1.2 对小麦3叶期幼苗形态质量的影响
        3.1.3 对小麦6叶期幼苗形态质量的影响
        3.1.4 对小麦叶片SPAD值的影响
        3.1.5 对小麦根系活力的影响
        3.1.6 对小麦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3.1.7 对小麦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2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3.2.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3.2.2 对LAI的影响
        3.2.3 对花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3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小麦花后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对花后剑叶SPAD值的影响
        3.3.2 对花后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4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磷营养特性的影响
        3.4.1 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3.4.2 对花后营养器官中氮素转运的影响
        3.4.3 对磷素吸收的影响
        3.4.4 对花后营养器官中磷素转运的影响
        3.4.5 对氮、磷、钾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3.4.6 对氮、磷收获指数的影响
    3.5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成熟期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5.1 对成熟期土壤耕层硝态氮(NO_3~-—N)含量的影响
        3.5.2 对成熟期土壤耕层铵态氮(NH_4~+—N)含量的影响
        3.5.3 对成熟期土壤耕层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5.4 对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5.5 对成熟期土壤耕层速效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3.5.6 对成熟期土壤耕层速效钾含量变化的影响
    3.6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3.6.1 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3.6.2 还田年数和壮蘖肥对小麦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3.6.3 还田年数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3.7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密度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3.7.1 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3.7.2 还田年数和壮蘖肥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3.7.3 还田年数和密度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和氮肥运筹对小麦出苗和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4.1.2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影响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营养特征表现
        4.1.3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年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4.1.4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栽培措施的合理运用
    4.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形成机理
        1.1 产量构成
        1.2 农艺性状
        1.3 生理性状
    2 不同栽培技术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氮效率的影响
        2.1 耕作方式
        2.2 播种技术
        2.3 施肥技术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稻茬中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产量
        2.2 不同栽培模式的氮肥利用率
        2.3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品质
        2.4 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成熟期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稻茬中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农学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蘖数的影响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6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2.7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稻茬弱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产量
        2.2 不同栽培模式的氮肥利用率
        2.3 不同栽培模式的籽粒品质
        2.4 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成熟期土壤残留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稻茬弱筋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农学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对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不同栽培模式对茎蘖数的影响
        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2.4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2.5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6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剑叶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2.7 不同栽培模式对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不同栽培模式优质、高产、高效协同性及潜力的分析
        1.2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形成的机理
        1.3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1.3.1 高产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1.3.2 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1.3.3 优质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1.3.4 高效益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1.3.5 优质、高产、高效群体构建的技术途径
    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晚粳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1 中国水稻“籼改粳”发展历程
        1.2 粳稻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2.1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与水稻产量形成的关系
        2.2 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3 稻田氮磷迁移转化与农田面源污染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晚粳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方法
        2.5 调查测定项目
        2.6 实验分析方法
    3 模型与数据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群体发育及特征的影响
        4.3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产量影响
        4.4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稻米品质的影响
        4.5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鄂粳403 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4.6 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稻田土壤和田面水养分含量的影响
    5 讨论
        5.1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下晚粳的产量形成
        5.2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晚粳稻米品质的影响
        5.3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晚粳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5.4 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晚粳稻田土壤与田面水养分含量的影响..
    6 结论
第三章 晚粳适宜氮肥运筹模式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方法
        2.5 调查测定项目
        2.6 实验分析方法
    3 统计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个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群体发育及特征
        4.3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4.4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4.5 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植株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5 讨论
        5.1 不同施氮模式对二季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5.2 不同施氮模式对二季晚稻群体发育特征的影响
        5.3 不同施氮模式对二季晚稻养分氮吸收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5.4 不同施氮模式对二季晚稻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
    6 结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氮肥运筹和植株配置对湘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形成与抗逆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氮肥运筹研究进展
        1.2.2 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
        1.2.3 水稻植株配置方式研究进展
        1.2.4 研究展望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氮肥运筹对湘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形成与抗逆能力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点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5 实验器材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氮肥运筹对湘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
        2.2.2 氮肥运筹对湘南双季超级稻抗逆能力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2.3.1 氮肥运筹对湘南双季超级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2.3.2 氮肥运筹对水稻SPAD值的影响
        2.3.3 氮肥运筹对湘南双季超级稻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3.4 氮肥运筹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3.5 氮肥运筹对湘南双季超级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2.3.6 氮肥运筹对湘南双季超级稻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
        2.3.7 氮肥运筹对湘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第3章 植株配置对湘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形成与抗逆能力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地点
        3.1.3 试验设计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5 实验器材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株配置对湘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
        3.2.2 植株配置对湘南双季超级抗逆能力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3.3.1 植株配置对水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3.3.2 植株配置对水稻SPAD值的影响
        3.3.3 植株配置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3.4 植株密度对水稻地上干物质的影响
        3.3.5 植株配置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3.6 植株密度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3.3.7 植株配置对水稻抗逆生理特性的影响
第4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低氮密植栽培对机插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我国水稻氮肥利用和种植密度现状
        2.1.1 我国水稻氮肥利用现状
        2.1.2 我国水稻种植密度现状
        2.2 氮肥管理和种植密度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2.1 氮肥管理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2.2 种植密度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2.3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互作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3 水稻减氮增密模式研究
    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群体生长状况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2.2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成穗率的影响
        2.3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个体与群体干物重的影响
        2.4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干物质阶段积累量和群体生长率的影响
        2.5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6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光合势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氮积累的影响
        2.3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光能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仪器及方法
        1.5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2.1.1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
        2.1.2 光合特性参数
        2.2 低氮密植对机插双季稻冠层结构特征的影响
        2.2.1 不同天顶角的冠层开度
        2.2.2 平均叶倾角与无截取散射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增苗减氮措施对双季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蘖动态
    2.2 叶面积指数
    2.3 干物质积累特性
        2.3.1 早稻干物质积累特性
        2.3.2 晚稻干物质积累特性
    2.4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 讨论
    3.1 氮肥和移栽密度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分配的影响
    3.2 氮肥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4 小结

(7)水稻水卷苗生长发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机插水稻发展现状
        1.1 国外机插水稻发展概况
        1.2 国内机插水稻发展概况
    2 机插水稻生长发育研究进展
        2.1 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研究现状
        2.2 机插水稻生长特点研究现状
    3 水稻育秧介质研究进展
        3.1 育秧基质不同物料使用研究现状
        3.2 育秧介质理化性质研究现状
    4 研究展望及本研究的切入点
    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5.3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育秧介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素质
        2.2 机插质量
        2.3 大田生长特性
        2.4 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5 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Chapter 2 Effects of different Seeding Raising Midium onSeedling Quality and Yeild Formation under Rice Long MatSeedlings Cultivated with Hydroponics
第三章 常规粳稻水卷苗适宜移栽株距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插质量
        2.2 茎蘖动态
        2.3 干物质积累量
        2.4 抽穗期净光合速率
        2.5 产量及产量构成
    3 讨论
        3.1 不同机插株距对机插秧效果的影响
        3.2 不同机插株距对机插秧群体生长特性影响
        3.3 不同机插株距对水稻产量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Chapter 3 Study on Suitable Transplanting Space under RiceLong Mat Seedlings Cultivated with Hydroponics for JaponicaRice
第四章 常规粳稻水卷苗适宜栽插深度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插质量
        2.2 发根力及根系活性
        2.3 茎蘖动态
        2.4 叶龄进程
        2.5 干物质积累量
        2.6 齐穗期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参数
        2.7 产量及产量构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Chapter 4 Study on Suitable Transplanting Depth under RiceLong Mat Seedlings Cultivated with Hydroponics for Japonicarice
第五章 氮肥管理对机插水卷苗大田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品种
        1.2 试验设计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2.2 茎蘖动态
        2.3 叶面积指数
        2.4 叶片SPAD值
        2.5 干物质积累量
        2.6 氮肥利用率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Chapter 5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er management onSeedling Quality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under Rice LongMat Seedlings Cultivated with Hydroponics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1 全文讨论
        1.1 不同育秧介质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1.2 机插株距对水土水培育秧方法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1.3 机插深度对水土水培育秧方法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1.4 氮肥管理对水土水培育秧方法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2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3 创新点
    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4.1 水卷苗育秧方法配套机械研究
        4.2 水卷苗育秧方法介质的优选
        4.3 大田磷钾肥配施对水卷苗育秧方法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机插稻生产的研究进展及发展现状
        1.1.1 国外机插稻生产发展概况
        1.1.2 国内机插稻生产发展概况
        1.1.3 西南地区机插稻生产发展概况
        1.1.4 四川省机插稻生产发展概况
    1.2 栽插密度对机插稻氮素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3 常规氮肥运筹对机插稻氮素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3.1 常规氮肥运筹对机插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1.3.2 常规氮肥运筹对机插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1.4 缓释氮肥对水稻氮素利用、产量形成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4.1 缓释氮肥对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1.4.2 缓释氮肥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1.4.3 缓释氮肥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1.5 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对氮素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5.1 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1.5.2 缓释氮肥与常规氮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1.6 机插密度和氮肥运筹对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 研究目的与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4 技术路线
3 试验方案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点
        3.1.2 试验设计
    3.2 试验测定项目
        3.2.1 水稻植株测定项目与方法
        3.2.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项目与方法
    3.3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及光合生产的影响
        4.1.1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的影响
        4.1.2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分蘖特性的影响
        4.1.3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光合生产的影响
        4.1.4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光合特性的影响
        4.1.5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干物质积累特征的影响
        4.1.6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下叶面积指数、光合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4.2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积累利用及碳氮比的影响
        4.2.1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积累的影响
        4.2.2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转运的影响
        4.2.3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4.2.4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碳氮比的影响
        4.2.5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下氮素积累利用、碳氮比与产量的关系
    4.3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3.1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稻田全氮含量的影响
        4.3.2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稻田有机质的影响
        4.3.3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稻田脲酶的影响
5 讨论
    5.1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及关系
    5.2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利用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
    5.3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4 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增产增效技术及生理调控途径
6 结论
7 本研究的创新点
8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病虫害防治面临问题及防治措施
        1.1 水稻病虫害防治面临的问题
        1.2 水稻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
    2 防虫网室栽培水稻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2.1 防虫网室栽培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2.1.1 防虫网室栽培对通风率的影响
        2.1.2 防虫网室栽培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2.1.3 防虫网室栽培对空气温度和地温的影响
        2.1.4 防虫网室栽培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2.2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2.3 防虫网室栽培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5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水稻生长指标的测定
        1.3.2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1.3.3 稻米品质的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有效积温和生育期的影响
        2.2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2.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茎蘖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2.4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5 防虫网室栽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5.1 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2.5.2 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2.5.3 对蒸煮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2.5.4 对稻米淀粉粘滞谱特征的影响
        2.5.5 对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有效积温和生育期的影响
        3.2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3.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3.3.1 对产量的影响
        3.3.2 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4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态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稻田小气候
        1.3.2 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测定
        1.3.3 水稻病虫害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虫网室栽培稻田小气候的变化
        2.1.1 对气温的影响
        2.1.2 对地温的影响
        2.1.3 对风速和湿度的影响
        2.1.4 对光照强度的影响
        2.2 防虫网室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2.2.1 防虫网室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2.2.2 防虫网室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
        2.2.3 防虫网室对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2.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2.3.1 防虫网室秧苗期的防虫控病效果
        2.3.2 防虫网室大田期的防虫控病效果
        2.3.3 防虫网室减少稻田农药使用量
    3 讨论
        3.1 防虫网室栽培对稻田小气候的影响
        3.2 防虫网室栽培对稻田土壤根际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光合能力和荧光参数的测定
        1.3.2 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1.3.3 剑叶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1.3.4 根系相关性状及活性测定
        1.3.5 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
        1.3.6 光合势(LAD)和净同化率(NAR)
        1.3.7 植株养分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2.2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剑叶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
        2.3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2.4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2.5 防虫网室栽培下水稻干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2.6 防虫网室栽培对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3 讨论
        3.1 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和转运的影响
        3.2 防虫网室栽培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3.3 防虫网室栽培对养分积累的影响
        3.4 防虫网室栽培对养分转运的影响
        3.5 防虫网室栽培对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栽插密度对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1.1 对产量的影响
        2.1.2 对单位面积穗数的影响
        2.1.3 对每穗颖花数的影响
        2.1.4 对结实率的影响
        2.1.5 对千粒重的影响
        2.1.6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2.2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水稻茎蘖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2.2.1 对茎蘖数的影响
        2.2.2 对成穗率的影响
        2.2.3 单位面积穗数与高峰苗数和成穗率的关系
        2.3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2.4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水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2.4.1 对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2.4.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4.3 对光合势的影响
        2.4.4 对净同化率的影响
        2.4.5 对群体生长率的影响
        2.4.6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4.7 对茎叶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2.4.8 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栽插密度水稻干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2.5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5.1 对植株含氮率的影响
        2.5.2 对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5.3 对氮素分配的影响
        2.5.4 对氮素转运的影响
        2.5.5 对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防虫网室栽培下栽插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密度对群体质量的影响
        3.3 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密度对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3.4 防虫网室栽培下不同密度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氮肥运筹对防虫网室栽培水稻产量形成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点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光照强度的测定
        2.3.2 水稻生长指标的测定
        2.3.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3.4 植株NPK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2.3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高峰苗和成穗率的影响
        2.4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成熟期株高的影响
        2.5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群体透光率的影响
        2.7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植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2.8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植株氮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2.8.1 对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2.8.2 对氮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2.9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植株磷和钾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2.9.1 对磷素和钾素的积累分配的影响
        2.9.2 对磷素和钾素生产效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3 防虫网室栽培下氮肥运筹对植株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1 结论
    2 本研究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的背景
    2 水稻生产概况
        2.1 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2.2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2.3 河南省水稻生产概况
    3 机插水稻栽培研究进展
        3.1 水稻栽培方式概况
        3.2 机插稻栽培研究进展
        3.3 籼、粳稻生产力研究进展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5.1 研究思路
        5.2 技术路线图
    6 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期的影响
        2.2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主要生育阶段的影响
        2.3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温光利用的影响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生育期
        3.2 关于稻-麦两熟制条件下机插粳稻高产栽培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水稻实收产量的影响
        2.2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产量形成
        3.2 关于机插稻高产群体特征与指标
        3.3 关于机插稻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计算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生育阶段单茎和群体干物重
        2.2 主要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其比例
        2.3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的干物重
        2.4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生育中后期叶、茎鞘、穗各部分得比例及其变化
        2.5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叶、茎、鞘干物质量的输出和转化特点
        2.6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3 讨论
        3.1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干物质生产
        3.2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干物质分配、运输与转化特征
        3.3 不同播期机插稻的光合物质生产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品质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期对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2.2 播期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主要品质性状
        3.2 关于不同类型品种机插稻RVA谱特征值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播期与品种类型综合研究与利用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育类型品种的区域规划
        2.2 不同品种类型机插稻的适宜播期规划
        2.3 籼、粳机插稻综合生产力的差异
    3 讨论
        3.1 关于机插稻合理播期及适宜品种的区划
        3.2 关于机插粳稻的生产优势
        3.3 关于河南省稻作生产的机械化轻简化栽培优势
        3.4 关于机插粳稻生产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机理
        3.5 关于“籼改粳”深化发展的探讨
    4 结论
        4.1 品种区划
        4.2 适宜播期
        4.3 粳稻生产优势
        4.4 粳稻生长特征特性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1.1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类型区划
        1.2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的合理播期
        1.3 不同生育类型机插稻品种产量形成特征
        1.4 播期影响下机插稻品质特征
        1.5 河南地区机插水稻品种的利用
    2 讨论
        2.1 关于河南地区适宜机插粳稻品种的选择与利用
        2.2 关于河南不同生态区品种类型的选择
        2.3 关于河南地区机插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确定
        2.4 关于豫南稻区”籼改粳”
    3 创新点
    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水稻不同氮肥运筹与抛栽密度对群体质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稻秸秆连续还田年数和密度、氮肥运筹对小麦幼苗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 张莀茜. 扬州大学, 2020
  • [2]稻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分析[D]. 游蕊. 扬州大学, 2020
  • [3]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晚粳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的影响[D]. 杨罗浩.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4]氮肥运筹和植株配置对湘南双季超级稻产量形成与抗逆能力的影响[D]. 杨国俊.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5]低氮密植栽培对机插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杨志长.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6]增苗减氮措施对双季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徐一兰,付爱斌,刘唐兴,李益锋,黄新杰,皮俊. 作物研究, 2018(05)
  • [7]水稻水卷苗生长发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D]. 雷武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氮肥减量配施和株距对机插杂交籼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D]. 王海月.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9]防虫网室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生态机制研究[D]. 杨国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河南机插水稻不同类型品种播期及其利用的综合研究[D]. 孙建军. 扬州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不同氮肥管理和投放密度对水稻群体品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