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展示度排名表——《农业环境保护》跻身环境科学前10名

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展示度排名表——《农业环境保护》跻身环境科学前10名

一、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显示度排名表——《农业环境保护》列入环境科学类前10名(论文文献综述)

彭静[1](2021)在《环境规制下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双目标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往往引致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工业的绿色转型与发展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基础。这其中,工业企业的“绿色生产能力”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工业技术创新、支柱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进步空间。然而,企业,尤其是具有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特征的重污染行业企业,正面临着来自政府规制、市场需求和公众关注的多重压力。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初始生产目标的大规模重污染企业经营者,需要逐步选择与实施符合绿色发展的战略和决策。因此,在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下,企业需要重新设计其价值链活动和流程,逐渐从短期盈利活动向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过渡,以实现长期社会效益。绿色技术创新与污染排放治理是各重污染企业乃至整个重污染行业遵循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长期整体社会效益与短期个体经济效益的矛盾点所在。因此,本文将绿色技术创新与污染排放治理放在同一个框架下进行讨论,考虑在不同环境规制作用下,重污染行业企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的长期社会目标与短期经济目标之间的矛盾与转机,并对以下内容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从微观个体行为入手,针对地方政府和重污染企业主体在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问题上的行为互动机理,运用演化博弈模型以及SD仿真分析,探寻政府环境规制下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双重目标的环境行为策略选择的演化特质,为激励企业开展自主性绿色创新实践,自觉合法合规排污,确保政府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决策依据。其次,在内在选择互动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个体行为的外在选择机制,运用多项式logit回归,探究在命令型、激励型以及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手段的刺激下,重污染企业在疏远型、保守型、矛盾型和亲近型等四种企业双目标环境行为选择之间的逻辑比较,并针对不同地区及具有不同生产特征的重污染企业双目标环境行为选择机制的异质性表现展开分析。接着,将视野转向宏观,由重污染企业个体选择异质性表征,拓展至对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双目标耦合协调发展异质性现状的讨论,运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子系统双目标耦合协调发展的阶段、排名及趋势。最后,围绕重污染行业双目标耦合协调发展现状,落脚于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双目标组合提升模式的设计,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fs QCA分析法,探索不同环境规制协调治理的组合发展模式,为有效地提升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双目标的稳步发展提供政策组合方案。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重污染企业双目标行为机理方面。在企业绿色创新积极性问题中,强化政府对于企业绿色创新的奖惩机制及事后鉴定是激励与约束企业的绿色创新环境行为的关键。而在企业污染排放治理问题中,加大公开平台建设工作对于排污数据造假状况的治理效果优于全面排查。进一步,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官方政府监测信息公开平台聚焦媒体及公众关注度的整合力,提升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晓率,强化第三方监管的声誉影响放大效应是约束企业环境行为的关键。(2)重污染企业双目标选择机制方面。重污染企业普遍存在短期经济目标与长期社会效益不同步的情况,大多数企业缺乏创新动力,这不利于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也不利于整个重污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比较逻辑所强调的中心思想应该是“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刀切”。对于不同地区及生产特征的重污染企业,政府应强调“因地制宜”的规制方式,根据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科学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有效刺激企业绿色创新,准确打击违法排污行为。(3)重污染行业双目标耦合协调方面。我国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正逐步趋于良性状态。综合耦合协调度发展情况,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耦合协调度的优化受绿色创新和污染治理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当中绿色创新起到关键带动作用。不同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和排污整治耦合协调度的发展阶段和改变趋势都有较大的差异。其中,B08黑色金属业、B09有色金属业与C1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与制鞋业,在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均排在末尾位置,表现偏弱。对比而言,C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业则有较好的表现。(4)重污染行业双目标组合提升方面。总结提炼出立法强度、优惠税率与政府补贴之间联动匹配的放管结合型提升模式;环境治理投资与政府补贴联动匹配的政策扶持型提升模式;立法强度与公众百度搜索指数联动匹配的合力监管型环境规制提升模式。这三种提升模式的共性是强调命令型环境规制的核心条件地位,但同时需要对相关辅助规制手段采取合理收放。并且,针对不同行业发展特征,应开展针对性的组合规制模式,以促进其双目标系统协调发展。

刘玮辰[2](2020)在《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CE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当前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一直以来,美国是科学研究的中心。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吸引科学家回国已逐渐成为新兴国家深度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缩小知识差距的重要途径。实际上,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国家和正在崛起的科技大国,中国一直将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工作视为科技创新政策领域的重要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引智”项目,有效地促进了海外青年优秀人才归国工作。其中,青年千人计划目前已成为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优化我国人才格局、提升整体科研实力的重要抓手。已有文献较少涉及国际间科学家的流动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究其原因,一是海外人才跨国流动受到自选择效应的影响,很难准确识别因果关系。二是现有研究以访谈和抽样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基于客观数据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不同于多数聚焦于科学家流入美国的研究,而是以科学家回国这一反向流动视角来解析跨国流动。以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为样本,本文追踪了2011-2013年前五批932位青年科学家的职业轨迹,分析海外青年科学家职业流动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以获得海外博士学位且回国的青千科学家为实验组,通过粗糙完全匹配方法(CEM)构造了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相近但没有回国的对照组,结合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了科学家的发文记录,并应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观测回国对青千科研产出因果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的科研环境有利于科学家在职业生涯早期的成长成才。科学家的论文数量、科研质量、影响力和科研颠覆性方面都有显着提升。相比于对照组,青千科学家在回国6年内每年多发约1.4篇论文,多收获约50次引用,增长了4.5倍的加权平均JIF(Journal impact factor)的发文数以及增长了112倍的加权总JIF的发文数。并且,科学家回国后,末位作者的发文数也有显着增长。相较于对照组,青千科学家回国后每年末位作者发文数会增加0.6篇。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了流动中知识扩散的外部性。结果显示:青千回国后,国内科学家对其论文引用显着增加;并且这一效应既存在于青千回国后发表的论文,也存在于回国前发表的论文。最后,本文探究了三种作用机制,包括资源集聚、校友联结和科研环境。结果显示:首先,回国且回到C9高校的科学家在后期的科研产出呈现显着增长;其次,母校的社会网络有利于科学家科研质量的提升;最后,经过纯粹的中美科研环境对比后,研究发现,回国的科学家在论文数量、质量和影响力方面均有显着增长。总体来讲,研究结果证实了鼓励科学家的合理有序流动,对于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当今政策的背景下,对于跨国流动理论问题的关注,有助于中国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的制定者有效应对全球化新态势下的中国学术科研领域的人力结构变化,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创新的机制,从而推动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国际接轨。本文的实证结果证实了我国当前人才引进制度的优越性。本研究建议继续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建立健全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家尤其是最具科研创造力的青年科学家群体的创新潜力,以推动我国基础创新的长期稳定发展。

郭书剑[3](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田晓鹤[4](2019)在《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的建筑业获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建筑实践逐步繁荣,建筑理论研究立足于西部特色,多维度、多学科、深入综合的展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论文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以陕西省建筑理论工作者发表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而综合的分析,梳理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脉络与历程,客观地呈现其各时期的研究概况。首先,论文尽可能科学全面地收集到相关的期刊文献: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业着作,根据期刊种类和文献作者研究几个分类收集。然后,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来对其进行外部数据特征和理论研究特征的分析,内外、纵横对比展开。在“外部数据特征”分析部分,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学术成果分阶段地分析其文献产量及年度变化、作者群体特征、论文关键词及其变化、来源期刊特征,从而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外貌有一个比较系统与客观的展示。在“理论研究特征”分析部分,就期刊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汇总,梳理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关系,对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领域剖析其研究历程与研究热点。其中,建筑设计理论是论文重点分析领域,对该类中的建筑类型设计原理与建筑思想类的期刊文献进一步深入分析,通过其不同阶段的类型侧重与关注点变化等特征,梳理出陕西省当代建筑设计思想的历程。然后,结合期刊文献的外部数据特点和理论研究特点,将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综合呈现,并将其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解析,分析各时期研究热点与动态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历程和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整体概况和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阐述,为后续的工作者提供客观的基础资料。

刘小燕[5](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张芊芊[6](2016)在《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内涵及其驱动因素。论文首先对制造业发展相关理论进行较为系统地回顾、分析与评述,界定制造业"新型化"内涵、构建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程度进行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中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及其驱动因素、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其驱动因素、中国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及其驱动因素、中国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及其驱动因素,并以电子信息产业"新型化"为样本进行案例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评价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程度,探究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的动力机制,提出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的政策建议。制造业"新型化"内涵及其总体评价部分,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等四个方面界定制造业"新型化"的内涵;根据制造业"新型化"内涵,构建由4个主指标、30个子指标构成的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状况进行总体评价,结果显示,2001年至2011年,我国制造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化程度不断提高,保持了良性的发展势头。在区域比较方面,本文评出了 2011年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十大强省: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上海、福建、湖北、辽宁。中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评价结果为: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逐年提高,2011年各地区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为:江苏、山东、广东、上海、辽宁、河南、吉林、海南、浙江、河北。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驱动因素分析表明,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水平、技术资本投入、贸易因素,制度因素对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是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的驱动因素。劳动力投入对制造业总产值有显着地驱动作用,但对制造业利润总额的作用并不显着,金融发展水平并不能促进制造业总产值的增加,但对制造业利润的增长有显着地促进作用。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为: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呈逐年增强的趋势。2011年各地区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湖北和湖南。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驱动因素研究显示,创新的资金投入对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劳动投入的作用不显着;外商直接投资阻碍了专利申请量的提升,但对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的增加起着显着的推动作用;进出口总额对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较为显着;以人均GDP表示的创新环境对专利申请量的提升起着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新产品产值的增加不显着。中国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评价结果为: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基本上呈逐年增强的趋势。2011年各地区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天津,海南,上海,吉林,重庆,黑龙江,江西,陕西,福建。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驱动因素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FDI都是中国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的正向驱动因素。中国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评价结果为: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呈逐年增强的趋势。其中自2006年以后,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的幅度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各地区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排名前十的地区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天津,河南,福建,辽宁,海南。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驱动因素研究显示,出口依存度、总产值、技术进步、地理区位、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产业聚集程度等对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具有一定的正向驱动作用,而工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进口依存度、外国直接投资则对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表现为一定的负向效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新型化"案例研究显示,电子信息产业是制造业行业中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其经济创造能力在整个制造业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其科技创新能力很强,但其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系数并不高;并且该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应当引起警觉;此外该产业社会服务能力也较弱。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的政策建议。1.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2.加大投入增强制造业发展动力。3.鼓励企业优化R&D配置。4.注重FDI的质量与资源保护性。5.鼓励产业集群式发展。

孙晋海[7](2015)在《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在我国属一级学科。它是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社会服务和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智库和支柱。我国高校体育学是体育学的主体,其学科建设与发展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展开了诸多有益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时发现,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学科体系、发展现状与对策、二级学科建设、微观层面以及区域性研究等方面,尚缺乏体育学学科整体性、宏观性、系统性和发展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尤其缺乏将体育学上升到学科门类高度的战略层面的综合性发展研究。为此,我们提出了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问题。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系统分析、历史分析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从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历程梳理入手,结合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现状,并参照部分国外高校体育学学科的发展经验,对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的战略地位、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选择与布局、战略重点、战略步骤与举措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纵观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从运动项目到课程再到初建专业、专业化发展、挫折与停顿、体育学的学科形成、体育学归属社会科学与学科重构、学科的快速发展等六个阶段。表现出其在由项目→课程→专业→学科的演进过程中,从小到大、曲折徘徊、螺旋上升、不断发展的特征。2.目前我国体育学学科国字号重点建设呈现出区域性非衡状态,华东和华北地区呈强;体育学学科在SCI、EI、SSCI、CSSCI来源期刊上人均发表的学术论文数偏少,收录我国体育科学研究引文来源期刊的影响力低,文献被国外相关学者的关注与认可度不高,其国际影响力与我们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体育学学科荣获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级偏低,科研成果整体上没有明显的数量优势,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匮乏,学科的整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3.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的学科声誉整体处于一般水平。影响其声誉的最重要五个因素依次为科研水平、学科地位、人才培养质量、人才队伍、服务社会能力。映射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对体育学学科声誉的重要作用。4.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术地位和强化人才梯队建设;难点是高水平学术成果取得、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学科特色凝炼。体现了人才培养质量和高层次研究成果对体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5.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方针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原创学科与学科交叉融合相结合;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强优、支重、改老、扶新”有机结合;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相结合。6.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选择是:赶超战略、协同战略、差异化战略、品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增长极战略。战略布局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体两群(以学科基础为主体,大力发展学科原创群和学科交叉群);打造三个优势互补的特色学科群;强强联手,打造一批优势学科集群;以点带面,梯次发展,打造区域特色优势学科群。7.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的优先发展领域主要涉及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重大交叉研究领域主要有:体育学与工程学、医学、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休闲学等,需要加强学科间的深层次交叉研究,不断充实体育工程学、运动健康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法学和休闲体育学的学科基础理论,提升其社会影响力。8.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措施主要有:明确体育学学科的规范化建设理论;重构体育学学科体系;优化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力度;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交叉研究的组织创新;开展不同渠道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创新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方式;建立健全“基础设施”,搭建良好的学术研究平台;学科与术科结合,鼓励协同创新;加强应用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科技转化程度;积极推进体育课程建设的层次化和体系化进程。

王文平[8](2014)在《基于科学计量的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问题越来越复杂,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专业化分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研过程需要投入的研发经费和科技资源越来越多,而科学和技术的研究过程又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科技合作成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伴随着世界科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科技合作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多主体、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积极开展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的研究工作,可以使我们及时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高效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更好地适应“十二五”国际科技合作面临的形势和需求,在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环境中推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战略。近年来,基于科学计量的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工作纷纷开展起来。然而,系统、深入研究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运行机理,将科技政策分析与合作产出计量分析相结合,从多维度定量测度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的研究成果缺乏。本研究基于科学计量学的视角,在深入研究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运行机制基础之上,综合使用科技政策分析、科学计量学分析、结构-行为-绩效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经济学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试图回答:近20年来,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态势如何?形成了怎样的合作模式?国际合作对于我国科技发展具有哪些影响?影响程度如何?等问题,以为我国制定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本文梳理了国际科技合作的相关理论,基于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分析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运行机制,并研究了科学计量学在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的科学计量分析框架;结合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及政策的演变过程,考察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产出情况,并从国别、学科、主导—从属等视角研究了国际科学合作模式,从发明人国家和专利权人国家两个维度研究了中国国际技术合作模式;从中国政府机构和科技计划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政府资助国际科技合作的特征;从产出论文相对引用效率和对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影响度两个维度,比较了国际合作论文与非国际合作论文的质量,并通过构建回归模型测度了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对论文质量的影响;从跨学科研究、学科前沿进展、各学科重要机构等多个角度研究了国际科技合作对学科发展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的科学计量分析框架首先论述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理论,介绍国际科技合作的定义、主要形式及动因;其次,基于产业经济学中的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分析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运行机制;再次,介绍科学计量学在国际科技合作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构建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科学计量分析框架,进而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工作提供方法论基础。(2)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产出情况及合作模式分析首先回顾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并重点关注中美和中欧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历程及现状;其次,通过分析国际科技合作产出论文和专利总体情况,总结国际科技合作行为对国际科技合作产出数量的总体绩效特征;最后,从国别、学科、主导—从属等视角研究国际科学合作模式,从发明人国家和专利权人国家两个维度研究中国国际技术合作模式。(3)中国政府科研资助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以中国国际合着论文数据为基础,选取中美、中欧合作两大重要双边合作关系为典型代表,从中国政府机构和科技计划两个层面,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政府于2008-2012年资助的中美、中欧合着SCI论文的数量、国别、领域、联合资助、高影响因子论文等进行分析。回答中国政府在资助国际科研合作中具有哪些明显特征?具体来说在哪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存在哪些不足之处?(4)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对论文质量的影响测度首先调研了科研合作对研究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其次,从产出论文相对引用效率和对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影响度两个维度,比较了国际合作论文与非国际合作论文的质量;最后,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测度国际科技合作具体模式对论文质量(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影响。(5)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对学科发展的影响测度从促进跨学科研究、推动学科前沿进展、促进学科重要机构发展等多个角度,以科学计量为主要研究方法,并综合使用典型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对学科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上述研究,并结合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与资助体系,本文发现了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国家层面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尚未明确、国际科技合作跨部门协调机制亟待建立、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的实施细则有待完善、中国学科交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国高质量研究成果对国外依存度高、企业尚未成为国际技术合作的主体等突出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本文在最后一章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田晓明[9](2012)在《反思与超越: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科学主义”泛滥的当今时代,被称之为“硬科学”的自然科学已独占大学之鳌头,科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人文社会科学应有的地位正逐步或已经被边缘化,其固有的功能也正日益消解或弱化。在大学这一神圣殿堂中,曾经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人文社会科学已风光不再。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下,她不可避免地陷入或沦为“软”科学的尴尬与无奈。人们心目之中的“象牙塔”已轰然坍塌,“精神家园”在喧嚣和浮躁之中黯然失色。纽曼与洪堡充满理想色彩与完美憧憬的大学,缘何只能成为人们一种远逝的记忆呢?身处这样的“科学时代”,人们不免有这样的疑虑和追问。围绕这些问题与追问,笔者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了反思和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首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与特征。笔者系统分析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范式及特征,指出人文科学知识是“意义”的“事实”和“价值”的事实,是一种具体的、境遇性知识,是一种复杂的、要求参与者拥有心灵极大开放性与宽容度的且极具个性表达方式的知识;社会科学是对客观的社会事实、社会过程、社会关系进行描述和归因分析,其理论和逻辑是由一些变量语言组成,其主旨在于揭示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基于这样的分析,笔者提出了可以用“人文社会科学”概念统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观点。其次,西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嬗变。通过对古典教育理念的历史梳理与分析,概括出人类早期尤其是中世纪以来传统的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是“阐释与解读”、“信仰与沉思”和“虔敬与超越”;归纳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由于人性与理性的联姻、学术的政治化与科学化结合等原因,使得在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过程中现代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兴起成为历史之必然,大学人文研究表现出对人性与理想的呵护、精神独立和卓越追求,大学人文研究的基本精神仍然是“神圣性的”、“信仰性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已经不再象从前那样纯粹,它必须服务于现实社会;探讨了“科学主义”泛滥背景下的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何以式微、科学时代理性神话破灭之后当代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如何崛起等系列问题;指出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从唯科学主义或“科学主义”专制意识下解放之后,必须坚持实用化、多元化和科学化发展方向。无论是从研究方法、研究意识方面的考量,还是从研究主题、研究价值层面的分析,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可避免烙上时代的印记,应该主动、努力适应时代发展之要求。再次,我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系统分析了我国洋务运动时期一些典型的洋务学堂和新式书院的办学模式,明晰了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所引入西方办学理念的内容与性质。从内容看,是以自然科学为主,而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这种引入主要限于以应时需的语言、法律、历史等;从性质看,这种引入尚停留于翻译、介绍层次。因此,从根本上讲,这一时期我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仍然是中国传统占据着主流地位,即“上法三代”是主体,“旁采泰西”是支流。其后之民国时期,大学才逐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大学人文社会科研究开始转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第四,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表达。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钩沉出作为追求“实践合理性”的、面向“事情”和“进入事情”的学问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的是人的本性、人的本源、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甚至人与神的关系等“实然”功能与价值。在后现代语境下笔者进一步探索和发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选择与整理、文化反思与批判、文化转向与引领、文化沟通与理解等“应然”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第五,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系统。通过对当前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科学化、工具化倾向的批判,提出作为面向“事情”和“进入事情”的实践者、追求“本真化”和“实践合理性”的思想者以及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和被“边缘化”的探究者,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凭借学术良知与责任、解释与超越、寂寞与坚守等学术品质;通过对“学术共同体”实然组织形态的分析,提出实现组织效能最大化必须尊重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组织的松散性、开放性、复杂性和虚拟性等应然特性;通过对我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所面临的复杂外部环境的分析,提出有效运作组织活动必须理性对待和妥善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依赖性与独立性、同构性与多元性、竞争性与合作性等矛盾关系。第六,我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保障体系。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性与政治性冲突的分析,提出对待和处理这一冲突必须在理念上正确把握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正确处理现实与理想、科学与意识形态、规范与自由等关系问题;通过对“学术自由”概念及其之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分析,提出有效的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必须从国家法律、大学制度以及学术规范等方面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通过对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师资队伍等资源配置之于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以及对现有体制、机制弊端的批判,提出了科学、合理、公正地配置学术研究资源的路径与方法;通过对现行学术研究管理与评价的工程技术管理模式的批判,提出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与评价必须遵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历史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人本性原则以及例外原则,以确保其学术研究之质量。总之,从价值取向、氛围营造、资源配置以及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和合理规划,可以建立我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有效保障体系。最后,以苏州大学为个案,通过对其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之成功实践的全面总结与系统分析,具体验证本研究所提出观点、原则、方法以及路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权作本课题的对策性研究结论。

丁麟[10](2012)在《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在以信息经济、生物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浪潮推动下,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与快速应用,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粮食安全危机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在信息经济、生物经济向基因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食品安全、粮食安全越来越成为困扰人类发展难题的时期,水稻生产作为全球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研活动的快速推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稻作为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的农作物,同时也越来越成为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世界各国对水稻在未来全球粮食安全与竞争中将要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水稻病害控制及其对水稻高产、稳产和优质生产的价值和意义随之凸显出来。面对以基因技术为先导的现代水稻病害及其防控技术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成果不断涌现,水稻病害研究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对全球水稻病害研究展开系统归纳、深入分析、多方比较,将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稻病害研究水平、提升水稻产业发展水平,最终实现整个水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研究广泛运用文献计量学、竞争情报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使用Web of Science的检索平台,辅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相关检索,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2000-2009年10间收录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以水稻病害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上述10年来发表的论文和引文为主要衡量指标,进行研究论文的比较与评价(实证研究部分扩展到1898-2011年期间)。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比较世界主要标杆国家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趋势。同时对重点国家和我国的主要水稻病害研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国内在水稻病害研究领域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水稻病害研究的总体发展战略的制定提出了建议。经统计,2000-2009年由Web of science收录的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三种水稻病害的研究论文共计36164篇。发表的论文主要来自美国、印度、中国、日本、韩国、巴西、菲律宾等国家。在发文最多的25个研究机构中,9个来自美国。国内在水稻病害研究领域的主要机构有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大学和科研单位。在高被引论文中,美国研究人员发表了849篇,显示了美国研究论文的影响力。来自中国国内的的文献发文量居于第2位。在水稻病害研究领域,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走在国内前沿。在词频分析上选择影响因子、立即指数、总引用数、发文量、被引频次、发文机构、高被引作者、专利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词频分析表明,我国在水稻病害研究方面与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有相近之处,特别是在“稻瘟病菌”、“致病性”、“生理小种”、“遗传宗谱”、“分子标记”、“基因定位”、“杂交水稻”、“基因组”、“抗药性”、“抑制中浓度”等为关键词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比较明显的优势。而“基因飘移”、“基因修复”、“转基因污染”等在世界上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在以我国专家为主要作者发表的论文中较少出现,反映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力量较薄弱。我国水稻病害研究的主要优势为开展基础研究较早、长期与国外保持学科交流、有长期战略规划、资金(基金)支持项目多样等;劣势主要是研究力量分散、尖端科研成果缺乏、科技推广相对滞后等。经过文献计量分析,国外期刊—《PHYTOPATHOLOGY》、《CROP PROTECTION》、《PLANTDISEASE》、《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EUPHYTICA》;国内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垦殖与稻作》、《北方水稻》、《植物保护学报》、《中国水稻科学》、《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学报》、《中国农学通报》等关于水稻病害的发文量最高。本研究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方法,对以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为代表的水稻病害学科领域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排前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引文分析,确定了各国在水稻,特别是水稻病害领域的研究期刊以及实证领域方面的研究实力的综合排名。应用词频分析法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以及我国的相关论文中的关键词,归纳了目前世界上水稻病害,如稻瘟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热点。此外,还将竞争情报理论和相关方法应用于水稻病害研究之中。在研究的过程中广泛使用Benchmarking分析、SWOT分析等典型的竞争情报研究方法,在同类研究中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这一研究对于拓展和深化我国水稻病害研究范围和领域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显示度排名表——《农业环境保护》列入环境科学类前10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显示度排名表——《农业环境保护》列入环境科学类前10名(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规制下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双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2.1.1 重污染行业
        2.1.2 企业环境行为
        2.1.3 企业双目标环境行为
        2.1.4 环境规制
    2.2 相关理论与应用
        2.2.1 合法性理论
        2.2.2 制度理论
        2.2.3 “波特假说”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5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企业环境行为研究
        2.3.2 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关系研究
        2.3.3 环境规制与污染治理关系研究
        2.3.4 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境规制下重污染企业双目标环境行为博弈分析
    3.1 重污染企业主动式绿色创新与地方政府监管的演化博弈分析
        3.1.1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3.1.2 基础模型构建
        3.1.3 均衡点稳定性分析
        3.1.4 均衡点参数分析
        3.1.5 案例与仿真分析
        3.1.6 分析结果
    3.2 重污染企业合规排污与地方政府监管的演化博弈分析
        3.2.1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3.2.2 基础模型构建
        3.2.3 均衡点稳定性分析
        3.2.4 污染源监测信息公开平台下的声誉效应调控机制
        3.2.5 引入声誉效应调控机制的演化稳定策略影响因素分析
        3.2.6 案例与仿真分析
        3.2.7 分析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规制下重污染企业双目标环境行为选择机制分析
    4.1 企业双目标环境行为的测度构架
    4.2 研究设计
        4.2.1 数据来源
        4.2.2 变量选取
        4.2.3 模型方法
    4.3 企业双目标环境行为选择总体情况的逻辑比较分析
        4.3.1 重污染企业描述性统计
        4.3.2 多项式logit回归结果
        4.3.3 总体研究结果讨论
    4.4 基于区域异质性的选择逻辑比较分析
        4.4.1 环境规制与不同地区企业双目标环境行为的选择
        4.4.2 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讨论
    4.5 基于企业生产特征异质性的选择逻辑比较分析
        4.5.1 环境规制与不同集群的企业双目标环境行为的选择
        4.5.2 集群异质性研究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境规制下重污染行业双目标耦合异质性分析
    5.1 重污染行业发展现状
        5.1.1 绿色创新现状
        5.1.2 行业污染现状
    5.2 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耦合机理
        5.2.1 耦合的构成
        5.2.2 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耦合内容
    5.3 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耦合模型构建
        5.3.1 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耦合模型构建
        5.3.2 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子系统评价指标选取
    5.4 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耦合协调度分析
        5.4.1 重污染行业样本选取及数据获取
        5.4.2 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综合发展评价分析
        5.4.3 重污染行业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耦合协调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规制下重污染行业双目标耦合提升模式设计
    6.1 提升模式研究方法
        6.1.1 QCA研究方法的选择
        6.1.2 fsQCA研究方法介绍
        6.1.3 fsQCA研究方法步骤
    6.2 前因条件要素与结果要素数据处理与分析
        6.2.1 前因条件要素与结果要素数据校准
        6.2.2 单项环境规制要素的必要性分析
    6.3 环境规制因素组合的提升模式
        6.3.1 放管结合型因素组合的提升模式
        6.3.2 政策扶持型因素组合的提升模式
        6.3.3 合力监管型因素组合的提升模式
        6.3.4 各提升模式特征小结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环境规制下重污染行业企业双目标协同治理对策
    7.1 企业主导下的协同治理对策
        7.1.1 强化提高环境问题重视程度
        7.1.2 努力把握环境行为市场机遇
        7.1.3 加快推动企业环境发展战略
    7.2 政府主导下的协同治理对策
        7.2.1 着重改进环境管理标准
        7.2.2 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7.2.3 积极完善组合规制模式
        7.2.4 建立完善环保信息平台
    7.3 公众参与主导下的协同治理对策
        7.3.1 切实提高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
        7.3.2 明确落实公众参与创造制度渠道
        7.3.3 充分发挥营利和非营利组织作用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CE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科学家流动
        1.1.2 政策困境
        1.1.3 青年千人计划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简介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科学家跨国流动
        2.1.1 人才流失理论
        2.1.2 人才环流理论
        2.1.3 跨国流动的研究进展
    2.2 科学家流动的结果
        2.2.1 流动在个体层面的影响
        2.2.2 流动在组织机构层面的影响
        2.2.3 流动的外部性
    2.3 跨国流动对科学家科研产出的作用机制
        2.3.1 教育的累积优势
        2.3.2 地理集聚效应
        2.3.3 校友的社会网络效应
    2.4 中国语境下的“海归科学家”
        2.4.1 海归科学家的理论背景
        2.4.2 海归科学家的研究进展
    2.5 科研产出
        2.5.1 论文数量
        2.5.2 科研影响力
        2.5.3 科研质量
        2.5.4 研究颠覆性
    2.6 政策评估方法
        2.6.1 政策评估方法论之争
        2.6.2 因果推断研究方法变迁
        2.6.3 反事实理论与公共政策因果效应
    2.7 文献述评
        2.7.1 跨国流动文献述评
        2.7.2 流动的结果因素文献述评
        2.7.3 海归科学家文献述评
        2.7.4 政策评估文献述评
        2.7.5 总结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人才政策体系的制度背景
    3.2 海外高层人才引进政策
        3.2.1 杰青
        3.2.2 长江学者
        3.2.3 千人计划
        3.2.4 优青
        3.2.5 青年千人计划
    3.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3.3.1 理论基础
        3.3.2 研究方法
        3.3.3 研究过程
    3.4 回国对青年科学家产出的影响模型的构建
        3.4.1 开放式编码
        3.4.2 主轴式编码
        3.4.3 选择式编码
        3.4.4 模型阐释
        3.4.5 理论饱和度检验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姓名消歧的背景
        4.1.1 姓名消歧问题追溯
        4.1.2 姓名消歧问题的严重性
    4.2 姓名消歧的算法分类
        4.2.1 监督算法的姓名消歧
        4.2.2 非监督算法的姓名消歧
        4.2.3 监督和非监督算法的结合
        4.2.4 针对华人作者姓名消歧的研究
    4.3 基于简历和引文网络的姓名消歧
        4.3.1 流程设计
        4.3.2 模型评价
        4.3.3 构建训练集
    4.4 实验结果
        4.4.1 构造备选集
        4.4.2 参数设定过程
        4.4.3 算法讨论
    4.5 政策评估的因果效应
        4.5.1 反事实框架
        4.5.2 反事实框架下的政策评估
        4.5.3 选择性偏误
    4.6 匹配方法
        4.6.1 匹配方法的原理
        4.6.2 常见的匹配方法
        4.6.3 匹配方法的总结
    4.7 粗糙完全匹配对照组
        4.7.1 数据来源
        4.7.2 匹配过程
        4.7.3 第一轮匹配
        4.7.4 第二轮匹配
        4.7.5 匹配策略效果
第五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的描述性分析
    5.1 青千科学家的个人样本特征
        5.1.1 年龄
        5.1.2 受资助年龄
        5.1.3 性别
        5.1.4 学科
    5.2 青千科学家的职业生涯
        5.2.1 博士教育背景
        5.2.2 回国前国家
        5.2.3 回国前职位
    5.3 青千科学家回国后的分布
        5.3.1 回国后机构类型
        5.3.2 回国后城市分布
    5.4 小结
第六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
    6.1 核心变量与实验样本特征
        6.1.1 核心因变量
        6.1.2 全样本与匹配组的科研产出
    6.2 青千回国与科研产出的平均效应
        6.2.1 主回归模型
        6.2.2 实证结果与讨论
        6.2.3 稳健性检验
    6.3 科学家异质性与科研产出
        6.3.1 学科差异
        6.3.2 博士教育质量
        6.3.3 博士院校国家
第七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的外部性分析
    7.1 核心变量与实验样本特征
        7.1.1 核心因变量
        7.1.2 主回归模型
    7.2 青千回国对知识扩散的效应
        7.2.1 实证结果与讨论
        7.2.2 稳健性检验
    7.3 科学家异质性与知识扩散
        7.3.1 学科差异
        7.3.2 博士教育质量
        7.3.3 博士院校国家
第八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影响的作用机制
    8.1 资源集聚
        8.1.1 资源的累积优势
        8.1.2 回国机构的作用机制
    8.2 校友联结
        8.2.1 社会资本优势
        8.2.2 校友联结的作用机制
    8.3 科研环境
        8.3.1 科研环境的政策问题
        8.3.2 科研环境的作用机制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研究局限
    9.4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青年千人成长规律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3)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4)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分析
        1.2.2 .文献计量学与建筑学科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研究对象的收集与分析
    2.1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的定义
        2.1.1 .期刊论文
        2.1.2 .会议论文
        2.1.3 .专业着作
    2.2 .资料收集流程
        2.2.1 .确定文献作者、研究机构
        2.2.2 .向时间的划分
        2.2.3 .期刊论文的收集
        2.2.4 .会议论文的收集
        2.2.5 .专业着作的收集
    2.3 .统计分析方法
        2.3.1 .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2.3.2 .内容特征分析
        2.3.3 .相关应用软件的引入
    2.4 .本章小结
3.期刊文献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3.1 .期刊论文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3.1.1 .总体概况:期刊论文的总产量与年度变化
        3.1.2 .作者群及其单位、身份特征
        3.1.3 .论文关键词及其变化
        3.1.4 .来源期刊特征分析
    3.2 .会议论文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3.2.1 .总体概况:会议论文的产量与年度变化
        3.2.2 .作者群及其单位、身份特征
        3.2.3 .论文关键词分析
        3.2.4 .学术会议特征
    3.3 .专业着作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3.3.1 .总体概况:发文量和年度变化
        3.3.2 .作者群及其机构单位
    3.4 .本章小结
4.期刊文献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4.1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分类标准的确定
        4.1.1 .建筑理论分类的研究
        4.1.2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分类标准的确定
    4.2 .期刊论文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4.3 .会议论文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4.4 .专业着作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背景解析
    5.1 .时代背景分析
        5.1.1 .主要政治经济背景
        5.1.2 .国内建筑思想概况
    5.2 .陕西省主要建筑理论研究工作汇总与解析
        5.2.1 .建筑理论研究总类
        5.2.2 .建筑设计
        5.2.3 .建筑历史
        5.2.4 .建筑技术
    5.3 .陕西省主要建筑理论工作者汇总
    5.4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特征总结
        6.1.1 .总体特征
        6.1.2 .各时期特征总结
    6.2 .研究总结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一 :陕西省建筑思想代表性学术成果
附录二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代表性学术成果
附录三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着作
附录四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5)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2.1.1 对《通知》的报道
        2.1.2 反思与体会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3.1 “文革”背景
    3.2 概况统计
    3.3 学科分布
    3.4 区域分布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4.1 概况统计
    4.2 学科分布
    4.3 区域分布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4.4.6 呼吁学术创新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5.1 概况统计
    5.2 学科分布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5.3 区域分布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7.2.1 地域分布
        7.2.2 学科分布
        7.2.3 主管单位
        7.2.4 主办高校层次
        7.2.5 刊期分布
        7.2.6 语种分布
        7.2.7 获奖频次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制造业的地位
        1.1.2 制造业的代价
        1.1.3 制造业的新型化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制造业"新型化"内涵及其总体评价
    2.1 制造业"新型化"内涵界定
        2.1.1 制造业相关概念
        2.1.2 新型制造业内涵
        2.1.3 制造业"新型化"
    2.2 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2.2.2 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指标体系
    2.3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总体评价
        2.3.1 制造业"新型化"评价方法
        2.3.2 中国制造业"新型化"总体评价结果
        2.3.3 中国区域制造业"新型化"程度排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经济创造能力及其驱动因素
    3.1 经济创造能力总体评价
        3.1.1 经济创造能力指标集
        3.1.2 经济创造能力因子分析
        3.1.3 制造业经济创新能力排名及评价
    3.2 经济创造能力分区域评价
        3.2.1 经济创造能力分区域单项指标评价
        3.2.2 经济创造能力分区域综合评价
        3.2.3 经济创造能力分区域聚类评价
    3.3 经济创造能力的驱动因素
        3.3.1 计量模型
        3.3.2 实证分析
        3.3.3 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及其驱动因素
    4.1 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评价
        4.1.1 制造业R&D投入强度
        4.1.2 制造业新产品开发状况
        4.1.3 制造业专利活动
        4.1.4 制造业技术转化态势
        4.1.5 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评价
    4.2 科技创新能力分区域评价
        4.2.1 科技创新能力单项指标评价
        4.2.2 科技创新能力分区域综合评价
        4.2.3 科技创新能力分区域聚类评价
    4.3 科技创新能力驱动因素研究
        4.3.1 计量模型
        4.3.2 实证分析
        4.3.3 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及其驱动因素
    5.1 资源环境保护能力总体评价
        5.1.1 资源环境保护能力指标集
        5.1.2 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因子分析
        5.1.3 资源环境保护能力排名及评价
    5.2 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分区域评价
        5.2.1 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单项指标评价
        5.2.2 资源环境保护能力分区域综合评价
    5.3 资源环境保护能力的驱动因素
        5.3.1 计量模型
        5.3.2 实证分析
        5.3.3 机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社会服务能力及其驱动因素
    6.1 社会服务能力总体评价
        6.1.1 制造业就业人员总量
        6.1.2 制造业就业人员占比
        6.1.3 制造业企业利税总额
        6.1.4 制造业就业人员人均利税率
        6.1.5 社会服务能力综合指标评价
    6.2 社会服务能力分区域评价
        6.2.1 社会服务能力单项指标评价
        6.2.2 社会服务能力分区域综合评价
        6.2.3 社会服务能力分区域聚类评价
    6.3 社会服务能力的驱动因素
        6.3.1 计量模型
        6.3.2 实证分析
        6.3.3 机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电子信息产业"新型化"案例分析
    7.1 案例分析产业特征
    7.2 经济创造能力评价
    7.3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7.4 资源环境保护能力评价
    7.5 社会服务能力评价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本文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
    3 主要研究内容
    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历程
    1 从运动项目到课程再到初建专业(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末)
    2 专业化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
    3 挫折与停顿(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
    4 体育学学科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
    5 体育学归属社会科学与学科重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6 学科的快速发展(21世纪初期至今)
    7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现状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高层次师资队伍现状
        1.1 长江学者
        1.2 国家级教学名师
        1.3 国家级教学团队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高层次科学研究现状
        2.1 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
        2.2 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情况
        2.3 高层次科研项目情况
    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高层次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
        3.1 高层次教学成果奖与特色专业建设
        3.2 高层次教材与课程建设
        3.3 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情况
        3.4 高等院校体育场馆与设备资源
        3.5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质量
    4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评估结果
    5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现状的专家评判
        5.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声誉现状
        5.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5.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
        5.4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整体竞争力
        5.5 我国高校体育学二级学科总体发展状况
        5.6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产、学、研结合状况
    6 小结
第四章 国外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1 美国体育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启示
        1.1 美国主要的体育学学科专业
        1.2 美国体育学学科专业排名及标准
        1.3 美国体育专业学位课程的选择
        1.4 美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 俄罗斯体育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启示
        2.1 俄罗斯体育学学科形成与发展
        2.2 俄罗斯体育学学科管理制度
        2.3 俄罗斯体育学学科结构特点
        2.4 俄罗斯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3 英国体育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启示
        3.1 英国体育学学科建设经验与分析
        3.2 英国体育专业建设经验与分析
        3.3 英国体育课程建设经验与分析
        3.4 英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4 国外体育学学科建设经验的启示
        4.1 厘清学科、专业逻辑内涵
        4.2 确定体育学学科性质
        4.3 明确体育学学科的对象
        4.4 完善体育学的基础理论
        4.5 体育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4.6 构建体育学学科框架体系
    5 小结
第五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地位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1.1 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
        1.2 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研究方向
        1.3 在国际学术刊物上论文发表质量
        1.4 学科知识互动
        1.5 体育学学科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在国家总体学科中的地位
        2.1 在学科门类中的地位
        2.2 在国家总体学科中应有地位
    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3.1 在国家法律层面上的地位
        3.2 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的地位
        3.3 在社会层面上的地位
        3.4 在社会经济需求中的地位
    4 我国体育学学科在高校中的地位
        4.1 院校规模和数量
        4.2 师资建设状况及地位
        4.3 专业设置及其竞争力
        4.4 学科发展的支持环境
    5 我国体育学学科在社团组织中的地位
    6 小结
第六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针与任务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
        1.1 目标的含义
        1.2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目标的特征
        1.3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价值链与目标分析
        1.4 高校体育学学科相关利益者与目标分析
        1.5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
        1.6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目标主题分析
        1.7 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总体目标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方针
        2.1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2.2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2.3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2.4 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2.5 原创学科与学科交叉融合相结合
        2.6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相结合
        2.7 国内与国际相结合
        2.8 “强优、支重、改老、扶新”相结合
        2.9 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
    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任务
    4 小结
第七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布局
    1 战略选择
        1.1 赶超战略
        1.2 协同战略
        1.3 差异化战略
        1.4 品牌战略
        1.5 多元化战略
        1.6 增长极战略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布局
        2.1 学科发展的总体构想
        2.2 战略布局的指导思想
        2.3 基本战略布局
    3 小结
第八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重点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优先发展的重大领域
        1.1 全民健身学科领域
        1.2 体育产业学科领域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重要交叉发展领域
        2.1 体育学与工程学交叉——体育工程学
        2.2 体育学与医学交叉——运动健康学
        2.3 体育学与文化学交叉——体育文化学
        2.4 体育学与经济学交叉——体育经济学
        2.5 体育学与管理学交叉——体育管理学
        2.6 体育学与法学交叉——体育法学
        2.7 体育学与休闲学交叉——休闲体育学
    3 小结
第九章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步骤与举措
    1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步骤
        1.1 准备阶段(2 年左右)
        1.2 发展阶段(5 年左右)
        1.3 完善阶段(3 年左右)
    2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举措
        2.1 明确体育学学科的规范化建设理念
        2.2 重构体育学学科体系
        2.3 优化资助政策,加大资助力度
        2.4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2.5 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的组织创新
        2.6 开展不同渠道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2.7 创新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方式
        2.8 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为学术研究提供良好平台
        2.9 学科与术科结合,鼓励协同创新
        2.10 加强应用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科技转化程度
        2.11 积极推进体育课程建设的层次化、体系化进程
    3 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的战略保障
        3.1 政策保障
        3.2 制度保障
        3.3 组织保障
        3.4 资金保障
        3.5 执行保障
    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附件
致谢

(8)基于科学计量的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际科技合作的相关概念
        1.2.2 国际科技合作测度指标与方法
        1.2.3 国际科技合作国别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的科学计量分析框架
    2.1 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概念及动因
        2.1.1 国际科技合作的概念
        2.1.2 国际科技合作的客观需求分析
    2.2 基于 SCP 范式的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运行机制分析
        2.2.1 SCP 范式概述
        2.2.2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运行机制的 SCP 分析
    2.3 科学计量学在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的应用
        2.3.1 科学计量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2.3.2 科学计量学的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
        2.3.3 国际科技合作的科学计量研究进展
    2.4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的科学计量分析框架构建
        2.4.1 科学计量分析框架构建机理
        2.4.2 基于 SCP 范式的科学计量分析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产出情况及合作模式分析
    3.1 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
        3.1.1 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与政策演变
        3.1.2 中美科技合作发展历程及现状
        3.1.3 中欧科技合作发展历程及现状
    3.2 国际科学合作产出论文情况及合作模式分析
        3.2.1 国际科学合作产出论文总体水平
        3.2.2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科学合作模式分析
        3.2.3 主要发现与结论
    3.3 国际技术合作产出专利情况及合作模式分析
        3.3.1 数据来源及指标
        3.3.2 国际技术合作产出专利总体水平
        3.3.3 基于专利计量的国际技术合作模式分析
        3.3.4 主要发现与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政府科研资助的国际合作特征分析
    4.1 政府科研资助与国际科研合作
        4.1.1 相关研究综述
        4.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4.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2 中国政府资助中美科技合作特征分析——基于中美合着论文的视角
        4.2.1 中美科技合作中中国国家科技计划的资助状况
        4.2.2 主要发现与结论
    4.3 中国政府资助中欧科技合作特征分析——基于中欧合着论文的视角
        4.3.1 中欧科技合作中中国政府和科技计划的资助状况
        4.3.2 主要发现与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对论文质量的影响测度
    5.1 研究内容与方法
        5.1.1 科研合作对研究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5.1.2 研究假设
        5.1.3 研究方法
    5.2 国际合作与非国际合作论文质量的比较
        5.2.1 国际合作与非国际合作论文相对引用效率比较
        5.2.2 国际合作对中国发表高影响因子论文的影响
        5.2.3 研究结论
    5.3 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对论文质量的影响测度
        5.3.1 数据、变量及模型
        5.3.2 回归结果
        5.3.3 研究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对学科发展的影响测度
    6.1 国际科技合作对跨学科研究的影响
        6.1.1 跨学科研究的概念
        6.1.2 文献计量学与跨学科测度
        6.1.3 实证分析
    6.2 国际科技合作对学科前沿进展的影响
        6.2.1 学科前沿进展案例选择
        6.2.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6.2.3 研究结果
        6.2.4 研究结论
    6.3 国际科技合作对学科重要机构发展的影响
        6.3.1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及运行管理介绍
        6.3.2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相关研究现状
        6.3.3 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推进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国际科技合作政策与资助体系分析
    7.2 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7.3 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反思与超越: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基本结构
第一章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与特征
    一、人文科学的性质与内容
        (一) 人文科学:关于“人”的学问
        (二) 人文科学的品性与构成
    二、社会科学的性质与内容
        (一) 社会科学:关于“人”与“人”的学问
        (二) 社会科学的品性与构成
    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
    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差异
        (二)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合理的自然科学意识
第二章 西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嬗变
    一、古典文科与完人教育的传统
    二、中世纪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传统
        (一) 阐释与解读
        (二) 信仰与沉思
        (三) 虔敬与超越
    三、现代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兴起
        (一) 人性与理性的“联姻”
        (二) 政治化与科学化的结合
    四、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式微
        (一) “科学主义”泛滥
        (二) 学术研究的世俗化
    五、当代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新崛起
        (一) 科学时代理性神话的破灭
        (二) 当代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特征
第三章 我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西学东渐”
        (一) “旁采泰西”与西文西艺
        (二) “西学东来”与“穷理劝学”
        (三) 从通人之学到专门之学
    二、文化碰撞
        (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潮
        (二) 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制度化
    三、从沉沦到复兴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转向与沉沦
        (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表达
    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价值
        (一) 选择与整理
        (二) 反思与批判
        (三) 转向与引领
        (四) 沟通与理解
    二、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
        (一) 国家政治的“思想库”与“智囊团”
        (二) “第一生产力”的“支点”
        (三) “道德”与“正义”的“灯塔”
    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教育价值
        (一) 实现博雅教育的大学理想
        (二) 塑造大学的文化与精神
        (三) 创新高等教育理念与思想
第五章 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系统
    一、现代语境中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
        (一) “思想者”与“守望者”
        (二) 坚定的学术“情结”
        (三) 纠结的范式“异化”
    二、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组织
        (一) “实然”的组织形态
        (二) “应然”的组织特性
    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组织的外部环境
        (一) 国际化与本土化
        (二) 依赖性与独立性
        (三) 同构性与多元性
        (四) 竞争性与合作性
第六章 我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保障体系
    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
        (一) 价值取向
        (二) 问题应对
    二、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氛围营造
        (一) 学术自由
        (二) 学术自由的保障
    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资源配置
        (一) 科研平台
        (二) 科研项目
        (三) 师资队伍
    四、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保证
        (一) 工程技术管理范式批判
        (二) 科研管理与评价的原则
结语
    一、研究小结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创新
        (一) 研究思路的创新
        (二) 理论指导实践的创新
    四、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之实证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个案研究法
        §3.2 文献研究法
        §3.3 专家访谈法
    §4 研究内容
        §4.1 制度建设
        §4.2 队伍建设
        §4.3 平台建设
        §4.4 氛围营造
    §5 研究路径
        §5.1 调查研究
        §5.1.1 SSCI源期刊的分析与借鉴
        §5.1.2 教师科研情况分析
        §5.2 制度设计
        §5.2.1 核心期刊的确定与分类
        §5.2.2 科研管理制度设计
        §5.3 队伍建设
        §5.3.1 师资队伍建设
        §5.3.2 管理队伍建设
        §5.4 平台建设
        §5.5 机制创新
        §5.6 考核评价
    §6 成效分析(以2006年为比较基准)
        §6.1 科研项目实现突破
        §6.2 科研经费大幅攀升
        §6.3 科研成果丰硕喜人
        §6.4 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7 研究结论
        §7.1 管理理念的形成
        §7.2 制度化管理
        §7.3 例外原则
    §8 重要说明
附录二: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三:苏州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人文社会科学类)
后记

(10)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资料来源
        1.3.2 检索方法
        1.3.3 分析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水稻病害研究概论
    2.1 水稻病害的种类与分布
        2.1.1 水稻病害种类
        2.1.2 水稻主要病害的世界分布
        2.1.3 我国水稻的区划分布
        2.1.4 我国水稻三种主要病害分布
    2.2 水稻病害造成的危害与损失
    2.3 水稻病害研究的目的意义
        2.3.1 世界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2.3.2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力量
        2.3.3 提高国家粮食品质,打破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重要支撑
        2.3.4 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体现
    2.4 当前水稻病害研究的进展
        2.4.1 国外水稻病害防治研究的主要进展
        2.4.2 我国水稻病害发展与研究概况
    2.5 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的发展趋势
        2.5.1 充分利用多样性抗病资源控制水稻病害
        2.5.2 利用水稻基因工程研究控制病害
        2.5.3 生物防治应用
    2.6 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面临的问题
        2.6.1 全球气候变暖和种植结构的调整
        2.6.2 转基因水稻对病害防治的贡献
        2.6.3 粮食安全问题对水稻病害研究的考验
第三章 文献计量学与竞争情报学的发展概况
    3.1 文献计量学综述
        3.1.1 文献计量学的概念
        3.1.2 文献计量学的应用现状
        3.1.3 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
    3.2 竞争情报学综述
        3.2.1 竞争情报学概念
        3.2.2 我国竞争情报学的应用现状
        3.2.3 竞争情报学的国际发展趋势
第四章 基于文献计量理论的国际水稻病害研究水平分析
    4.1 研究词频分析
    4.2 国际水稻病害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4.2.1 国际相关期刊总体分析
        4.2.2 有关文献计量分析
    4.3 国际水稻病害实证研究
        4.3.1 水稻稻瘟病
        4.3.2 水稻白叶枯病
        4.3.3 水稻纹枯病
    4.4 中国水稻病害研究的国内文献计量实证研究
        4.4.1 水稻稻瘟病
        4.4.2 水稻白叶枯病
        4.4.3 水稻纹枯病
第五章 国内外水稻病害应用研究与技术研发水平比较
    5.1 水稻病害预测预报水平的比较
        5.1.1 国内外水稻病害预测预报软件的研发数量
        5.1.2 国内外水稻病害预测预报准确度的比较
        5.1.3 国内水稻病害预测预报系统的主要不足
    5.2 水稻病害化学防治水平的比较
        5.2.1 国际农药新品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5.2.2 国内外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品种的研发与应用
        5.2.3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农药新品种
        5.2.4 国内外化学防治新方法比较
第六章 基于竞争情报的水稻病害研究水平分析
    6.1 典型机构的定标比超分析
        6.1.1 评价指标的选择
        6.1.2 评价指标的定义
    6.2 水稻病害防治研发中的优势以及发达国家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6.3 我国水稻病害防治研发中的劣势或不足
    6.4 我国水稻病害防治研发中的机会与威胁
第七章 全文讨论
    7.1 水稻病害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策略
        7.1.1 学科专家与情报专家相互结合,密切跟踪国际前沿动态
        7.1.2 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为各时期病害发生量提供预测预报服务
        7.1.3 加强对水稻病害研究科研课题立项工作的专业指导
        7.1.4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7.1.5 进一步加强病害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7.1.6 加强对科研骨干力量的培训,提高参与国际大协作的能力
    7.2 我国水稻病害研究的对策建议
        7.2.1 建立健全我国水稻病害管理制度与法规
        7.2.2 成立国家级水稻病害专业防控指导监督委员会
        7.2.3 加强对外来水稻病害的管理与防控
        7.2.4 建立国家级水稻病害评估指标体系及预警系统
        7.2.5 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7.2.6 强化科研中坚力量建设,增强公益性研究的主导力量
    7.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工作
        7.3.1 主题词的进一步完善
        7.3.2 进一步细化学科分类
        7.3.3 拓宽语种研究范围
        7.3.4 进一步拓宽实证分析范围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

四、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显示度排名表——《农业环境保护》列入环境科学类前10名(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规制下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绿色创新与污染治理双目标研究[D]. 彭静. 南昌大学, 2021
  • [2]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CE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D]. 刘玮辰.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3]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田晓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
  • [6]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 张芊芊. 东南大学, 2016(11)
  • [7]我国高校体育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D]. 孙晋海. 苏州大学, 2015(10)
  • [8]基于科学计量的中国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及影响研究[D]. 王文平.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7)
  • [9]反思与超越: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D]. 田晓明. 苏州大学, 2012(04)
  • [10]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D]. 丁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8)

标签:;  ;  ;  ;  ;  

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展示度排名表——《农业环境保护》跻身环境科学前10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