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杭东地区的应用与发展

振兴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杭东地区的应用与发展

一、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杭州城东地区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郎志伟[1](2017)在《东港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与综合评判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东港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在对其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工程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分析了软土的物理性质和软土地基处理中可能发生的不利影响。采用FLAC3D对东港高速公路K2+250-K2+450段路基变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有桩与无桩两种情况下路基的沉降情况。介绍了沉管碎石桩和振冲碎石桩的加固原理、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流程,对路基沉降的监测方法和沉降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确定了路基沉降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然后分别对东港高速公路K3+030-K3+430段沉管碎石桩软土路基和K5+140-K5+505段振冲碎石桩路基进行沉降观测。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东港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振冲碎石桩施工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振冲碎石桩作为软土地基施工方案较优,满足施工要求。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以东港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进行地质研究,得到了工程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结合工程项目,在试验室和现场测得了软土的物理参数,然后对软土的工程性质和软土地基处理中可能发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在软土路基需要使用较为完善的设计方案及合理的工艺工法,避免软土地基出现的不利因素,从而确保软土地基以后的正常使用及长期稳定性。(2)基于摩尔-库伦模型采用FLAC3D软件对东港高速公路K2+250-K2+450段软土路基沉降进行分析。介绍了摩尔-库伦准则在FLAC3D中的应用情况,以东港高速公路K2+250-K2+450段作为工程背景,建立软土路基三维数值模型。模拟不加碎石桩时路基分层填筑的沉降情况,得到最大垂直位移(沉降)在在路基中部,沉降等值线呈“椭圆形下凹”,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路堤左右坡脚处,当路基5次填筑完成时最大垂直位移为142.51mm。最大水平位移为39.521mm。然后对加碎石桩时路基分层填筑沉降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最大垂直位移(沉降)在路基中部,沉降等值线呈“近似方形下凹”,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路基左右两侧,当路基5次填筑完成时最大垂直位移为45.979mm。最后对加碎石桩与不加碎石桩两种情况下路基塑性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加桩的地基塑性体总体积远大于加桩的,表明了施加碎石桩提升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垂直位移明显缩小了 3.1倍。(3)介绍了沉管碎石桩和振冲碎石桩的加固原理、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流程。然后对路基沉降的监测方法和沉降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确定了路基沉降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最后分别对东港高速公路K3+030-K3+430段沉管碎石桩软土路基和K5+140-K5+505段振冲碎石桩路基进行沉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路基沉降量均小于30cm,且最大沉降量为14.8cm,在路基沉降观测的前2个月内,路基的沉降量会相对后期大一些,而后期的沉降会较前期小一些,随着监测时间的增加沉降量的变化逐渐趋于平稳。振冲碎石桩的单桩密实度好于沉管碎石桩,且振冲碎石桩处理的软土路基沉降量小于沉管碎石桩处理的软土路基沉降量,也就是说振冲碎石桩处理的软土路基稳定性优于沉管碎石桩处理的软土路基。(4)采用遗传算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东港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振冲碎石桩施工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标准化及构造模糊评价矩阵、构造判断矩阵、权重的计算、模糊评价值的计算四个方面进行东港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方案评价建模,选取东港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AK0+943.150-K6+100.000为工程背景,以线路条件、地质气候条件、周围建筑物条件、施工条件、经济条件为评价指标,得到模糊综合评价值:z(j)=0.622,说明振冲碎石桩作为软土路基施工方案较优,满足施工要求。

冯俊琴[2](2011)在《黄土地区CFG桩复合地基中灰土褥垫层工作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为CFG桩(Cement Fly-ash Gravel的简写),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和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和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能够较好地发挥地基土和增强体两部分承担荷载的潜能,进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然而工程界和学术界对于CFG桩复合地基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还不够成熟,对于CFG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和机理认识方面不够深入,例如在黄土地区灰土褥垫层的使用对CFG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可见,CFG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的深入研究对于指导工程设计与实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的研究工作结合CFG桩复合地基研究状况,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以数值分析的方法建立了CFG桩复合地基的整体弹塑性模型,分析了灰土褥垫层粘聚力、内摩擦角、变形模量、厚度及其上部竖向荷载等因素的变化对复合地基工作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并且将其与传统的碎石褥垫层做对比,得出了如下几点主要结论:(1)设置灰土褥垫层的CFG桩复合地基同设置碎石褥垫层的一样,桩身应力沿深度变化曲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最大应力点不在桩顶,而是在桩顶下的某一深度处,在这个深度以上,桩身应力沿深度逐渐增大,在这个深度以下,桩身应力逐渐减小;CFG桩复合地基竖向荷载的传递过程是:在复合地基加载初期,荷载主要由桩间土承担,然后随着桩顶刺入量的不断增加,桩土应力比逐渐增加,即桩承担的荷载增加,桩的作用就会越来越明显。(2)随着灰土褥垫层粘聚力、内摩擦角、变形模量的增加,CFG桩复合地基的桩顶沉降量、桩顶应力值以及桩土应力比均增加,桩顶刺入量减小。(3)随着灰土褥垫层厚度的增加,桩顶沉降量、桩顶应力值和桩土应力比均减小,桩顶刺入量增加。曲线的转折点在褥垫层厚度为300mm处,说明褥垫层的厚度不宜超过300mm。从本算例及其工程经验分析,灰土褥垫层的厚度宜取150mm~300mm。(4)随着竖向荷载值的增加,灰土褥垫层CFG桩复合地基的桩顶刺入量、桩顶沉降量以及桩顶应力值均增加,桩土应力比呈现出先增加后平缓的趋势。(5)同设置碎石褥垫层的复合地基相比较,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灰土褥垫层复合地基的桩顶沉降量、桩顶应力值、桩土应力比均增大,桩顶沉降量减小。

王俊涛[3](2011)在《复合地基加固处理地震液化土地基现场试验与监测》文中研究表明玉蒙铁路沿线经过川滇菱形断块的东南端,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是我国大陆现今地壳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多数地段均在8度地震区域上。玉蒙铁路线路通过的相沉积盆地(如通海、建水)及冲洪积沟槽沉降粉质粘土、粉细砂、细砂,在地震作用下均可能发生液化。本文采用标贯试验,依据铁路抗震规范的要求,对玉蒙沿线的地震液化地基土进行了判别,通海盆地内共在砂类土中进行了107点(次)标准贯入试验,其中82点(次)判定为液化土,占试验总数的76.6%。通过动三轴试验,证实了通海盆地粉细砂液化的可能性,通过两种密实度和两种排水条件下,研究了玉蒙线粉细砂的液化强度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验证了采用挤密砂石桩法加固处理液化地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在现场选择了3个试验断面,进行了沉降、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的长期观测,挤密砂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沿地基表面成碗状,线路中心比坡角处大数倍。复合地基的沉降在填筑完成任务后的60天的时间内基本稳定,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的断面的复合地基沉降在路堤填筑后240天后趋向稳定。挤密砂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较小,一般小于1.5。通过标贯试验和承载板试验对加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和抗液化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挤密碎石桩、挤密砂桩和水泥搅拌桩处理后的液化地基已经消除了液化现象,满足路基设计的要求。

肖启航[4](2011)在《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CFG桩复合地基已经在武广客运专线、郑西客运专线、京津城际、京沪高速铁路等得到广泛应用。然而,CFG桩复合地基理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际运用,柔性基础下CFG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计算理论等更是尚未成熟,也缺少工程经验的支撑,从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发展现状来看,开展CFG桩复合地基的相关研究工作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以铁道部重大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07G046)“京沪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综合技术研究”课题为依托,采用室内外土工试验、现场监测试验、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以及应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京沪高速铁路北段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首先,采用了钻探和多种原位测试手段,对试验段地层的特征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并对各种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和结论,对于该地区类似工程有着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其次,对试验段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全面的监测并获取了大量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监测数据进行了详尽整理和仔细分析,得到了在中等压缩性地层中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超载预压对于减少工后沉降是必要的,对于本试验点的深厚中等压缩性土层和CFG桩桩尖存在相对较好持力层情况下,高速铁路路基超压静置时间可从现行设计要求的最少6个月缩短至3个月左右,此研究成果对于加快工程进度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显着的效果;对比分析了桩网结构和桩筏结构CFG桩复合地基,CFG桩筏结构的整体特性(沉降、水平变形、荷载分担比)优于桩网结构,桩筏结构更能发挥桩承载力大、沉降小的优势;对比分析了B、C、D区桩筏结构CFG桩复合地基,推荐采用D区形式的桩筏结构。然后,对比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变形的各种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应用VC++语言基于Mindlin-Boussinesq联合法原理编制计算程序,计算了试验段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并与其他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及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取得了一些重要结论,建议采用Mindlin-Boussinesq联合法计算沉降。再次,通过PLAXIS三维有限元软件对在各种工况下的现场试验进行模拟,分析了桩长、桩间距、垫层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天然地基与CFG桩复合地基,在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及变形规律方面,取得一些重要结论。采用PLAXIS三维有限元模型对CFG桩筏复合地基机理及沉降进行分析是可行的,计算结果是合理的。最后,采用MATLAB语言编写了基于XGM(1,1)模型预测地基沉降的程序,应用其预测试验段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并与现场实测沉降进行对比分析,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采用XGM(1,1)模型预测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可取得良好的预测效果。

魏路[5](2009)在《复杂场地条件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碎石挤密桩常用于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南方地区,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地区黄土状粉土地层中应用日趋广泛。但由于黄土状粉土具有孔隙大、非自重湿陷性的特殊工程性质,其碎石桩加固机理有别于软土地基中碎石桩复合地基。论文结合石家庄北郊监狱碎石桩处理黄土状粉土的工程实例,通过室内土工实验和土体的微观实验,从桩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特征,讨论了碎石桩在黄土状粉土中的加固机理。通过载荷试验,验证了桩体的承载特性。结合载荷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对碎石桩的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与制桩前地基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相比,处理后桩周土的各指标有较大的变化并呈一定的规律性,含水量、孔隙比大幅降低,土的压缩模量和干密度都有所提高。另外,干密度和孔隙比沿着径向呈梯度变化明显。当土体含水量在15%左右时,其粘聚力达到最大值。紧邻桩的土体摩擦角下降最低,离桩越远下降幅度越大。2.土体微观结构特征表现为处理后的桩周土体接触关系发生改变,呈叠片状结构,孔隙变小,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土颗粒呈定向排列,这也是桩周土体强度提高、变形量减小的原因。3.对比载荷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结果显示利用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测试碎石桩复合地基时,特别是含有碎石和砖块等成分复杂的杂填土。并不能代表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而更接近于碎石桩桩体的承载特性。4.复合地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在荷载作用下,桩体竖向压应力作用明显大于桩周土,桩体出现压应力集中,并且在桩体上部范围的附加应力较大。而复合地基竖向位移值明显比天然地基竖向位移值小,且在桩体加固范围内桩和桩间土基本上是整体下沉。2)对不同桩长和桩径的碎石桩复合地基来说,桩土应力比随沿桩体呈规律性变化。在载荷板下至3倍桩径处桩土应力比最高,在桩长超过3m后,其附加应力和位移变化不大。因此当桩长>3m时,桩长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的提高幅度不大。随桩径的增大,在复合地基内部及桩周土产生的附加应力作用范围增大,且复合地基内的附加应力水平也越来越高。3)褥垫层的厚度对桩土应力调节作用显着,褥垫层厚度越大桩顶应力越小,反映了褥垫层厚度增加使一部分附加应力向桩间土转移。随着褥垫层厚度的增加,桩间土应力变大,但当褥垫层厚度大于0.3m后桩间土应力变小,这说明了褥垫层厚度小于0.3m时主要起到了调节桩土应力分摊的作用。当褥垫层厚度超过0.3m后褥垫层的主要作用开始起承载作用。

薛江炜[6](2008)在《刚性桩的头、身和脚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在岩土工程地基处理领域,专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专门针对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本文所称的专利创新的概念是:“以申报发明专利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这三个发明专利实质性审查条件的创新”。本文以侧重于刚性桩的专利技术为切入点,通过对地基处理领域刚性桩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对当前应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些刚性桩专利技术从专利申报、作用机理、相关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和比较探讨,取得了静夯(200610009144.9)和桩伴侣(200710160966.1)两项专利创新的成果。本文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1、提出专利创新的概念,探讨了专利创新、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2、对地基处理常规的分类与IPC国际专利的分类进行了比较,打破常规,将桩分解为头、身和脚三个部位分别阐述,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发明寻找新的发明灵感;3、对当前应用广泛、影响较大的一些刚性桩专利技术,从作用机理、专利申报、相关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和比较探讨,主要有:1>改变桩身的横截面的薄壁筒桩与劲芯桩,2>改变桩身纵断面的支盘桩和后注浆,3>广义改变纵断面的多桩型组合,4>宏观上改变桩纵断面的变刚度设计方法,5>在桩脚上做扩大头的静夯、复合载体夯扩桩,6>改变桩头构造形式的预留沉降、位移调节和桩伴侣等。4、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静夯(200610009144.9)与桩伴侣(200710160966.1)这两项专利技术,并分别介绍了他们的发明思路、内容和研究现状;5、结合桩伴侣的应用,提出了反映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时间-沉降量(T-S)曲线和人为创造T-S曲线的构造和设计计算方法。

罗代明[7](2007)在《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及优化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后沉降的控制是软土地基处理的一大难题。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是软基处理的一种新技术,其理论与现场试验研究均较少,目前设计院是沿用预应力管桩设计方法。本文通过对浙江某高速公路Y形沉管灌注桩断面的现场测试,进行加固效果分析;采用理论研究与数值计算的相结合的方法对此新技术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Y形沉管灌注桩的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获得了其沉降规律、桩土应力比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等测试性状;2.基于前人的研究,推导了柔性基础下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计算公式,并通过计算及FLAC3D的分析与实测成果相比较,验证了其可行性。3.Y形沉管灌注桩沉降计算中加固区的复合模量可采用对天然地基的压缩模量提高ξ倍计算。4.通过FLAC3D对Y形沉管灌注单桩定性分析,探讨了桩身轴力、桩侧阻力的变化情况;通过FLAC3D对Y形沉管灌注群桩的研究,获得了桩土应力在桩土模量比变化和桩长变化时的规律。5.本文在前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加大其桩间距并按沉降控制的优化设计思路,并建立了求解模型。

李占强[8](2005)在《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及其数值模拟》文中指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它主要用于地下水位比较低的地区,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河北等地广泛应用。目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大都凭经验而定,设计理论和规范亟待完善。实际上,夯实水泥土桩属柔性桩,虽然它的工程特性与其它种类水泥土桩相似,但由于其制桩工艺特殊,所以其承载和变形特性有其独特的特点。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和本构模型的深入研究,将为今后评价和预测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等提供理论依据。论文运用现代土质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按学科交叉思想,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和室内水泥土块强度、微观结构等试验,系统研究了击实水泥土的强度特性和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结合水泥土的微观结构特征与宏观力学行为,从微观结构角度探讨了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变形破坏的机理,进而建立其本构模型,模拟计算夯实水泥土桩的工程特性,获得以下主要成果。(1)试验场地地基土主要由粉土和粉质粘土组成,它属于太行山前冲洪积沉积物。夯实水泥土桩制桩前后桩周土的微观结构研究和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对比显示各指标离散性较大,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说明制桩过程对桩周土的工程特性影响不大。这是本次研究获得的新认识之一。(2)水泥土微观结构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破坏机理。击实水泥土的微结构特征表现为水泥粉粒水化水解后形成水化物晶体,使散粒体状土体发生团粒化,土颗粒增大。随龄期的增长,水泥水化物结晶体在土粒之间形成网格状结构,将相邻土粒彼此胶结,增强了土颗粒之间的联结力,从而导致水泥土的强度明显高于天然地基土强度。(3)击实水泥土块强度主要与其干密度、拌和土类、水泥掺入比及养护龄期等因素有关。随水泥掺入比的增大,养护龄期的增长,水泥土块的强度呈线性增加。在单轴压缩条件下,水泥土块表现为压致拉裂破坏,现场压桩也显示桩身上端(小于34 桩径范围内)的竖向劈裂破坏。不论是单桩、单桩复合地基还是四桩复合地基都显示复合地基受压后桩身首先屈服,进而复合地基变形破坏的特点。因而,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应以桩身屈服破坏来控制。这是本次研究获得的新认识之二。(4)现场载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在受竖向荷载作用

肖广文[9](2005)在《砂土夯实桩与土工格室加固铁路基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合贵昆铁路K238段病害路基的整治,分别采用砂土夯实桩与土工格室联合作用,以及砂夹土工格室垫层的工程措施对软弱土基床进行了加固,针对两种基床加固方案,选取了三个典型的测试断面(其中一个在轨缝附近),进行了基床(含部分道床)动力特性测试和路基面(含格室底和枕底)长期沉降观测。 根据各断面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力、动变形、振动速度、加速度和累积沉降等实测数据,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基床动力特性的影响和不同加固方案及轨缝附近线路的长期沉降变化规律,有以下基本结论: (1)砂土夯实桩与土工格室加固措施能提高基床的承载力,改善基床的动力特性,减小基床的下沉量和沉降的发展速率,是一种有效的基床补强措施。 (2)列车轮轴对轨缝的冲击引起的基床动应力、动变形、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累积下沉等数据相对较大,应对轨缝处的线路平顺性加以控制。 (3)基床软化较深的路堑地段,仅采用土工格室进行浅层加固,基床的动位移、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累积下沉及沉降速率等数据均相对较大,线路达到稳定的时间较长,应进一步对基床下部的软弱土层进行处理。 (4)轴重对基床动应力、动变形、振动速度影响比较大。列车运行速度对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的影响比对动应力、动变形的影响更显着。 (5)列车荷载作用下的基床动应力、动变形、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累积沉降都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6)砂土夯实桩与土工格室加固措施可推广用于既有线基床下沉病害的整治,也适用于提速线路的基床加固。

张芳[10](2005)在《绍兴地区工程地质特性及地基基础方法调查与研究》文中认为地基基础领域是土木工程中非常活跃的领域,也是非常有挑战性的领域,现代土木工程对复杂的工程地质情况要求日益严格。地基基础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故对地基基础进行研究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文针对绍兴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区域性强、处理复杂等特点,针对绍兴地区不同地质情况,根据地基土(岩)层的形成年代,成因和工程性质,从地形地貌着手,进行岩土工程条件分区,分成三个基本区。然后,在地貌单元分区的基础上,根据持力层的特性,进一步提出各区可利用的亚区,并剖析了各区工程地质问题。 本文考虑绍兴的地质特性,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工程地质资料,考虑设计和施工及使用要求等因素,进一步分析绍兴地区三个基本分区常用的地基基础方法,并探讨不同的地基基础方法与对策。如丘陵区采用的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平原区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钻孔灌注桩、深层搅拌法;滨海区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等。经过综合分析,探讨了水泥搅拌桩在淤泥质软粘土中地基加固法,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问题的处理,提出了灌注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措施等方法。 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和工程地质分区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为地基基础的选择服务,在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下,适合建造哪一类建筑,宜用哪一种地基基础形式也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本文根据基础持力层类型,把在本地区内应用广泛且取得一定成功经验的地基基础方法进行归类总结,为今后绍兴地区工程地质特性的分类研究和绍兴地区地基基础方法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二、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杭州城东地区的应用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杭州城东地区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东港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与综合评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情况
        1.2.3 国内外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东港高速公路地基地质条件及软土性质分析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基本情况
        2.1.2 项目特点
        2.1.3 工程地质概况
    2.2 本项目软土性质分析
        2.2.1 本项目软土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2.2.2 本项目软土的特性分析
    2.3 东港高速公路各土层物理性质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摩尔-库伦模型的碎石桩软土路基沉降分析
    3.1 FLAC3D简介
    3.2 摩尔-库伦模型在FLAC3D中的应用
        3.2.1 弹性增量方程
        3.2.2 复合破坏准则
        3.2.3 流动法则
        3.2.4 塑性修正
    3.3 软土路基数值计算分析
        3.3.1 工程概况
        3.3.2 三维数值模型的建立
        3.3.3 计算参数选择与确定
        3.3.4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选择及效果评价
    4.1 沉管碎石桩加固
        4.1.1 加固原理
        4.1.2 施工方法
        4.1.3 沉管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
    4.2 振冲碎石桩加固
        4.2.1 加固原理
        4.2.2 施工方法
        4.2.3 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
    4.3 软土路基沉降总体要求
    4.4 软土路基沉降具体要求
        4.4.1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4.4.2 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4.4.3 沉降变形监测观测具体要求
    4.5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4.5.1 沉降观测内容
        4.5.2 沉降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
        4.5.3 观测点的布置原则
        4.5.4 观测方法、精度与要求
    4.6 路基工程沉降评估
        4.6.1 沉降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
    4.7 本项目路基沉降观测及分析
        4.7.1 沉降观测结果统计
        4.7.2 沉降观测结果对比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遗传算法对软土路基施工方案的综合评判
    5.1 评价方法的概述
        5.1.1 模糊综合评价法
        5.1.2 遗传算法的提出
    5.2 基于遗传算法的软土路基施工方案评价模型的计算过程
        5.2.1 评价数据标准化和创建模糊评价矩阵
        5.2.2 创建判断矩阵
        5.2.3 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
        5.2.4 模糊综合评价值计算
    5.3 东港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方案综合评判
        5.3.1 工程评价
        5.3.2 线路评价区段的介绍
        5.3.3 软土路基施工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3.4 综合评价决策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黄土地区CFG桩复合地基中灰土褥垫层工作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概述
        1.2.1 复合地基的概念及分类
        1.2.2 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和效应
    1.3 复合地基褥垫层的作用机理
    1.4 复合地基褥垫层厚度和材料的合理选取
        1.4.1 褥垫层厚度的选择
        1.4.2 褥垫层材料的选择
    1.5 复合地基褥垫层研究与应用现状
    1.6本文研究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CFG桩复合地基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2.1 CFG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
        2.1.1 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2.1.2 地基处理方案
        2.1.3 CFG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1 有限元方法的概述
        2.2.2 单元类型的选择
        2.2.3 本构模型的选择
        2.2.4 CFG桩复合地基的有限元分析
    2.3 模型的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灰土褥垫层各参数影响的计算结果分析
    3.1 基本模型的建立
    3.2 基本模型的受力特性
        3.2.1 桩的受力特性
        3.2.2 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
    3.3 计算方案设计
    3.4 粘聚力的影响
        3.4.1 对桩顶刺入量的影响
        3.4.2 对桩顶沉降的影响
        3.4.3 对桩顶应力的影响
        3.4.4 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3.5 内摩擦角的影响
        3.5.1 对桩顶刺入量的影响
        3.5.2 对桩顶沉降的影响
        3.5.3 对桩顶应力的影响
        3.5.4 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3.5.5 灰土和碎石褥垫层的对比
    3.6 变形模量的影响
        3.6.1 对桩顶刺入量的影响
        3.6.2 对桩顶沉降的影响
        3.6.3 对桩顶应力的影响
        3.6.4 对桩土土应力比的影响
        3.6.5 灰土和碎石褥垫层的对比
    3.7 厚度的影响
        3.7.1 对桩顶刺入量的影响
        3.7.2 对桩顶沉降的影响
        3.7.3 对桩顶应力的影响
        3.7.4 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3.7.5 灰土和碎石褥垫层的对比
    3.8 竖向荷载的影响
        3.8.1 对桩顶刺入量的影响
        3.8.2 对桩顶沉降的影响
        3.8.3 对桩顶应力的影响
        3.8.4 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3.8.5 灰土和碎石褥垫层的对比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复合地基加固处理地震液化土地基现场试验与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液化地基的基本概念
    1.2 选题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砂土液化的机理和判别
        1.3.2 抗液化工程措施的研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玉蒙铁路液化地基的地质条件
    2.1 玉蒙铁路概况
        2.1.1 玉蒙铁路总体概况
        2.1.2 地理位置
        2.1.3 地形地貌
    2.2 玉蒙铁路地震分布及评价
        2.2.1 玉蒙铁路地震分布
        2.2.2 玉蒙铁路地震评价
第3章 玉蒙铁路液化地基加固处理施工工艺
    3.1 引言
    3.2 砂土液化机理
    3.3 砂土液化判别
        3.3.1 初步判别法
        3.3.2 标准贯人试验判别法
        3.3.3 QC,D50法判别
    3.4 玉蒙线通海粉细的液化特征
第4章 挤密桩加固处理液化地基机理与设计
    4.1 引言
    4.2 抗地基液化一般工程措施
    4.3 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加固机理
        4.3.1 碎石桩的密实作用
        4.3.2 碎石桩排水消散作用
        4.3.3 碎石桩的减震作用
    4.4 通海液化地基土采用碎石桩加固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第5章 抗液化复合地基现场实验与监测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段地质情况
    5.3 试验方案
        5.3.1 测试断面与测试内容
        5.3.2 原位试验
        5.3.3 监测测试频率
    5.4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5.4.1 挤密砂桩加固(DK22断面)
        5.4.2 碎石桩加固(DK23断面)
        5.4.3 水泥搅拌桩加固(DK25断面)
    5.5 原位试验数据分析
        5.5.1 标贯试验
        5.5.2 平板载荷试验
    5.6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4)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来源及意义
    1.2 CFG桩复合地基国内研究现状
    1.3 CFG桩复合地基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试验段地基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2.1 工程概况
    2.2 地质环境条件
    2.3 地层岩性特征
    2.4 地质构造特征
    2.5 水文地质特征
    2.6 勘探及原位测试成果
        2.6.1 地基土的压缩特性
        2.6.2 地基承载力特性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CFG桩复合地基现场监测试验研究
    3.1 现场监测试验简介
    3.2 现场监测试验项目
    3.3 监测方案
    3.4 测试元件及安装情况
    3.5 路基填筑及超载预压
    3.7 网络化远程监控系统
    3.8 CFG桩网复合地基试验结果分析
        3.8.1 CFG桩桩顶和桩间土的沉降分析
        3.8.2 CFG桩桩顶和桩间土剖面的沉降分析
        3.8.3 桩间土沿深度方向的沉降分析
        3.8.4 堆载预压作用下路基顶部的沉降分析
        3.8.5 土工格栅的应力和应变分析
        3.8.6 CFG桩身应变(轴力)分析
        3.8.7 土体水平位移分析
        3.8.8 桩网结构A区现场试验结果小结
    3.9 CFG桩筏复合地基试验结果分析
        3.9.1 CFG桩桩顶和桩间土的沉降分析
        3.9.2 CFG桩桩顶和桩间土剖面的沉降分析
        3.9.3 桩间土沿深度方向的沉降分析
        3.9.4 堆载预压作用下路基顶部的沉降分析
        3.9.5 钢筋混凝土筏板应力应变分析
        3.9.6 CFG桩身应变(轴力)分析
        3.9.7 土体水平位移分析
        3.9.8 桩筏结构B、C、D区现场试验结果小结
    3.10 桩网与桩筏结构CFG复合地基综合对比研究
        3.10.1 桩顶和桩间土的沉降对比分析
        3.10.2 加固区与下卧层的变形对比分析
        3.10.3 土体水平位移的对比分析
        3.10.4 桩土应力比与荷载分担比的对比分析
        3.10.5 钢筋混凝土筏板应力应变对比分析
        3.10.6 工程造价综合对比分析
    3.11 本章小结
第4章 CFG桩复合地基基本理论与沉降计算
    4.1 复合地基的定义及分类
    4.2 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与工作条件
        4.2.1 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4.2.2 复合地基的工作条件
    4.3 CFG桩复合地基
        4.3.1 CFG桩复合地基概述
        4.3.2 CFG桩复合地基置换率与桩土应力比
    4.4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
        4.4.1 加固区压缩量计算方法
        4.4.2 下卧层压缩量计算方法
    4.5 实例沉降计算比较分析
        4.5.1 按规范计算沉降
        4.5.2 按等效实体法计算沉降
        4.5.3 按M-B联合法计算沉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CFG桩复合地基三维模拟研究
    5.1 有限元程序PLAXIS简介
    5.2 PLAXIS计算基本原理
    5.3 建立PLAXIS模型与分步计算
        5.3.1 模拟假设
        5.3.2 参数选定
        5.3.3 PLAXIS分步计算
    5.4 CFG桩网复合地基变形规律分析
        5.4.1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规律
        5.4.2 CFG桩复合地基水平位移规律
    5.5 CFG桩筏复合地基变形规律分析
        5.5.1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规律
        5.5.2 CFG桩复合地基水平位移规律
    5.6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5.6.1 桩长的影响
        5.6.2 桩间距的影响
        5.6.3 褥垫层的影响
    5.7 天然地基与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对比研究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趋势的灰色预测
    6.1 灰色系统基本概念
    6.2 灰色系统预测理论
    6.3 灰色模型建立
    6.4 模型精度检验
    6.5 预测模型程序的编制
        6.5.1 MATLAB语言简介
        6.5.2 预测模型程序的编制
    6.6 地基沉降实例预测及分析
    6.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5)复杂场地条件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合地基的发展
        1.2.2 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理论的研究现状
        1.2.3 土体微观结构的研究现状
        1.2.4 复合地基数值模拟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2 石家庄市北郊监狱地基土的工程地质条件
    2.1 场地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2.1.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2.1.2 石家庄市及邻近地区的活动断裂
        2.1.3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概况
        2.1.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2.3 制桩前后桩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比分析
3 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周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3.1 微观结构类型
    3.2 碎石桩处理前后微观结构的评价方法
        3.2.1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准备
        3.2.2 微观结构的评价方法
    3.3 桩周土微观构特征
4 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破坏模式与沉降计算
    4.1 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及其作用
    4.2 碎石桩及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
    4.3 复合地基沉降理论分析
        4.3.1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模式
    4.4 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模量的确定
        4.4.1 利用静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变形模量
        4.4.2 利用动力触探试验确定复合地基变形模量
        4.4.3 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模量的选取
    4.5 碎石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计算
5 碎石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和变形特性的数值模拟
    5.1 FLAC 3D 软件简介
        5.1.1 FLAC 3D 的特点
        5.1.2 FLAC 3D 计算分析的一般步骤
    5.2 破坏准则
    5.3 碎石桩复合地基模型的建立
    5.4 模型参数的确定
    5.5 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模拟结果及分析
        5.5.1 复合地基中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规律
        5.5.2 不同桩长条件下复合地基中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规律
        5.5.3 不同桩径条件下复合地基中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规律
        5.5.4 褥垫层厚度与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关系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刚性桩的头、身和脚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代绪论)
第二章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的意义
    2.1 建筑业的地位、作用、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2.1.1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2.1.2 建筑业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2.1.3 改革创新,是建筑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2.2 自主知识产权是地基处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2.3 地基处理企业的专利战略
        2.3.1 专利申请决策
        2.3.2 专利申请内容
        2.3.3 专利申请时间
        2.3.4 专利申请地域
        2.3.5 专利网规划
第三章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方法研究的方法
    3.1 技术发明的经验总结,有助于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完善和应用
        3.1.1 发明的定义和特点
        3.1.2 发明的特点
        3.1.3 发明的类型
        3.1.4 发明的意义
        3.1.5 发明与专利
        3.1.6 发明的产生
    3.2 有关基础的IPC国际专利分类的内容及结构
    3.3 地基处理专业领域对于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
        3.3.1 基础工程措施和岩土加固措施
        3.3.2 地基加固基本方法的原理、作用及适用范围
        3.3.3 桩和桩基础的分类
    3.4 地基处理专业领域与IPC国际专利分类的比较
第四章 与桩身有关的技术和发明——改变桩身的横断面
    4.1 薄壁筒桩
        4.1.1 专利申请
        4.1.2 筒桩的主要特点
        4.1.3 筒桩承载机理分析
        4.1.4 筒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4.1.5 筒桩的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4.1.6 筒桩施工设备
    4.2 劲芯复合桩
        4.2.1 专利申请状况
        4.2.2 劲性搅拌桩在国外的发展概况及应用现状
        4.2.3 劲芯复合桩的作用机理
        4.2.4 加劲水泥土复合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4.2.5 SMC复合桩的概念
    4.3 本章思考——薄壁筒桩与劲芯桩的组合
第五章 与桩身有关的技术和发明——改变桩身的纵断面
    5.1 挤扩支盘桩
        5.1.1 支盘桩的发展历程与专利申请
        5.1.2 支盘桩的挤密机理与研究现状
        5.1.3 挤扩支盘桩的单桩承载力计算
        5.1.4 试验验证支盘桩的抗压特性
        5.1.5 本节思考——不规则的支盘与复合地基
    5.2 后压浆
        5.2.1 后压浆的加固机理概述
        5.2.2 后注浆灌注桩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5.2.3 后压浆工艺的专利申请
    5.3 广义的桩身纵断面的改变
        5.3.1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5.3.2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
        5.3.3 多桩型复合地基变形计算
        5.3.4 有关多桩型长短桩的专利申请
        5.3.5 本节思考——发明空间与一机多用
    5.4 宏观上的桩断面的改变
        5.4.1 沉降与反力的悖论
        5.4.2 变刚度调平概念设计方法
        5.4.3 宏观上改变桩身断面的专利
    5.5 本章思考——“王冠上的明珠”
第六章 在桩脚(桩的底端)上做扩大头——静夯(静压置换地基处理法) V.S.复合载体夯扩桩
    6.1 研究方向的最初选择
        6.1.1 低噪声建筑施工工艺
        6.1.2 以废弃物作为建筑材料
        6.1.3 研究方向与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一致
    6.2 基于上述研究方向的一项发明——静夯
        6.2.1 发明思路
        6.2.2 对“静夯”一词的解释
        6.2.3 背景技术及其与其他地基处理方法的比较
    6.3 发明申报的有关材料
        6.3.1 发明内容及附图说明
        6.3.2 静夯的应用范围及实施方式
        6.3.3 权力要求书
    6.4 静夯的研究现状
        6.4.1 静夯的研究方向纵论
        6.4.2 静夯的优势及经济评价
        6.4.3 多用途压管的设计
        6.4.4 施工时的其他附属设备
    6.5 与静夯类似的专利概述
        6.5.1 静夯之前的专利申报
        6.5.2 静夯之后的专利申报
        6.5.3 适用于静夯技术的自动压扩器
        6.3.4 借鉴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静夯桩
    6.6 本章思考——发明的时代性
第七章 小桩头能做大文——桩伴侣(桩头的箍带箍的桩)PK桩帽承台褥垫净空
    7.1 现有的桩头构造形式
        7.1.1 从上凸形桩顶试验谈起
        7.1.2 郑刚教授的分类及桩顶预留净空的专利
        7.1.3 宰金珉教授等人发明的位移调节专利
        7.1.4 桩底沉渣、缩经断桩与纵向预应变桩
        7.1.6 桩帽(桩头部扩大)的形式
    7.2 新的桩头构造形式——桩伴侣
        7.2.1 背景技术
        7.2.2 发明内容
        7.2.3 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
        7.2.4 权力要求书
        7.2.5 应用及专利转化情况
    7.3 人为创造时间-沉降量曲线
        7.3.1 带有褥垫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局限性的启发
        7.3.2 反映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时间-沉降量(T-S)曲线
        7.3.3 从整体上考虑地基的受力分析
        7.3.4 人为创造T-S曲线的计算方法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攻硕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或发表的文章)
致谢

(7)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及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复合地基理论概述
    1.3 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3.1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3.2 柔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3.3 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Y形沉管灌注桩现场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工程地质层组特征及评价
    2.3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分析
    2.4 Y形沉管灌注桩成桩工艺现场试验研究
        2.4.1 Y形沉管灌注桩的基本介绍
        2.4.2 Y形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
    2.5 监测方案
        2.5.1 监测断面的选取
        2.5.2 监测项目
        2.5.3 现场测试元件布设
    2.6 测试成果分析
        2.6.1 地表沉降分析
        2.6.2 地基分层沉降分析
        2.6.3 孔隙水压力分析
        2.6.4 桩土应力比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的计算研究
    3.1 引言
    3.2 柔性基础下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公式
        3.2.1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理论及方法
        3.2.2 计算公式的推导
        3.2.3 成果可靠性判断
    3.3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3.3.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介绍
        3.3.2 各方法的比较
        3.3.3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3.4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3.4.1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介绍
        3.4.2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公式推导
    3.5 工程实例
        3.5.1 浙江某高速公路 Y形沉管灌注桩典型断面工程
        3.5.2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3.5.3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Y形沉管灌注桩数值分析
    4.1 引言
    4.2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的基本原理
        4.2.1 数值求解规则
        4.2.2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的网格离散
    4.3 FLAC~(3D)软件介绍
        4.3.1 FLAC~(3D)的塑性流动理论的增量公式
        4.3.2 FLAC~(3D)的Mohr-Coulomb模型
    4.4 Y形沉管灌注单桩的FLAC~(3D)分析
        4.4.1 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4.4.2 桩截面积对承载力的影响
        4.4.3 桩的弹性模量对承载力的影响
        4.4.4 桩长对承载力的影响
    4.5 路堤荷载下Y形沉管灌注群桩的FLAC~(3D)分析
        4.5.1 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4.5.2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沉降数值计算分析
        4.5.3 Y形沉管灌注桩桩土应力比数值计算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探讨
    5.1 引言
    5.2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的确定
    5.3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按沉降控制的优化设计
        5.3.1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设计计算
        5.3.2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沉降设计计算
        5.3.3 优化设计思想
        5.3.4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5.4 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步骤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8)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及其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复合地基的概念
        1.2.2 复合地基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动态
        1.2.3 土体及夯实水泥土块微观结构的研究现状
        1.2.4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研究进展
        1.2.5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1.2.6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及沉降计算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采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场地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2.1.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2.1.2 石家庄市及邻近地区的活动断裂
        2.1.3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概况
        2.1.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2 场地地基土的工程性质
        2.2.1 试验场地及工程概况
        2.2.2 地基土的种类、分布及变化规律
        2.2.3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
    2.3 制桩前后桩周土物理力学性质对比分析
3 击实水泥土块强度与变形特征研究
    3.1 水泥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3.1.1 水泥掺入比和水泥标号
        3.1.2 土的种类
        3.1.3 夯击能
        3.1.4 养护龄期
        3.1.5 其它影响因素
    3.2 击实水泥土块强度试验方法
        3.2.1 试验准备和击实仪的制作
        3.2.2 击实水泥土块制样技术要求
        3.2.3 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土的种类
        3.3.2 水泥土块击实干密度
        3.3.3 水泥掺入比
        3.3.4 养护龄期
    3.4 击实水泥土块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3.4.1 试验原理和方法
        3.4.2 试验结果分析
    3.5 桩身及水泥土块的变形破坏形式分析
    3.6 小结
4 击实水泥土块及桩周土的微观结构研究
    4.1 击实水泥土的固化机理分析
        4.1.1 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
        4.1.2 水泥水化物与土颗粒的作用
    4.2 击实水泥土微观结构研究
        4.2.1 水泥土的微观结构分类
        4.2.2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准备
        4.2.3 击实水泥土块微观结构特征
        4.2.4 不同养护龄期击实水泥土块微观结构特征
    4.3 桩周土微观结构分析
        4.3.1 制桩前地基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4.3.2 制桩后桩周土的微观结构特征
        4.3.3 制桩前后桩周土微观结构特征比较
    4.4 小结
5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5.1 试验方法
        5.1.1 试验目的和仪器设备
        5.1.2 试验方案
        5.1.3 试验方法
    5.2 桩、桩间土及复合地基荷载分配规律研究
        5.2.1 单桩复合地基
        5.2.2 四桩复合地基
    5.3 竖向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
        5.3.1 单桩复合地基
        5.3.2 四桩复合地基
    5.4 褥垫层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4.1 垫层作用机理
        5.4.2 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4.3 垫层材料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4.4 利用褥垫层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优化设计
    5.5 小结
6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6.1 不同条件下夯实水泥土单桩和复合地基变形特性
        6.1.1 天然地基
        6.1.2 单桩
        6.1.3 单桩复合地基
        6.1.4 四桩复合地基
        6.1.5 单桩及四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6.2 单桩及多桩复合地基条件下桩和桩间土的变形特征
        6.2.1 桩顶变形特性
        6.2.2 桩间土变形特性
    6.3 褥垫层对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的影响
        6.3.1 不同厚度的褥垫层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
        6.3.2 不同材料的褥垫层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
    6.4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变形规律研究
    6.5 小结
7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和变形特性的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
    7.1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弹塑性本构模型的理论框架
        7.1.1 屈服准则
        7.1.2 流动法则
        7.1.3 硬化规律
    7.2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7.3 模型的建立
        7.3.1 模型的基本假定
        7.3.2 接触单元的建立
        7.3.3 计算模型的建立
    7.4 模型参数的确定
    7.5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数值模拟
        7.5.1 复合地基中应力场和位移场变化规律
        7.5.2 褥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影响分析
        7.5.3 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的模拟计算
    7.6 小结
8 结论和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图版Ⅰ~Ⅻ
附图1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个人简历

(9)砂土夯实桩与土工格室加固铁路基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论文选题及其意义
    1.3 铁路路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铁路路基国内外发展现状
        1.3.2 铁路路基基床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第2章 铁路路基动静荷载与沉降变形特性
    2.1 路基承受的静荷载
    2.2 路基承受的动荷载
        2.2.1 路基动应力的理论计算
        2.2.2 影响路基动应力的主要因素
        2.2.3 动应力的幅值及分布规律
    2.3 路基的沉降变形特性
    2.4 基床病害类型与整治措施
        2.4.1 基床病害类型、产生条件和特征
        2.4.2 基床病害整治措施
第3章 砂土夯实桩和土工格室的特性及其工程应用
    3.1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3.2 砂土桩复合地基
        3.2.1 砂土桩复合地基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3.2.2 砂土桩的加固机理及特性
    3.3 土工格室的特性及其工程应用
    3.4 砂土夯实桩和土工格室联合作用
第4章 病害基床的加固处理和试验方案设计
    4.1 概述
    4.2 基床病害情况
    4.3 试验段的加固措施
        4.3.1 断面1#、2#的加固措施
        4.3.2 断面3#的加固措施
    4.4 试验设计方案
        4.4.1 断面1#传感器布置
        4.4.2 断面2#传感器布置
        4.4.3 断面3#传感器布置
        4.4.4 现场动测仪器布置
第5章 动力学试验数据与分析
    5.1 试验段的轨面高低平顺性
    5.2 动应力试验数据与分析
        5.2.1 动应力均值的统计值
        5.2.2 动应力测试数据分析
    5.3 动变形试验数据与分析
        5.3.1 动变形均值的统计值
        5.3.2 动变形测试数据分析
    5.4 振动速度试验数据与分析
        5.4.1 振动速度均值的统计值
        5.4.2 振动速度测试数据分析
    5.5 振动加速度数据与分析
        5.5.1 振动加速度均值的统计值
        5.5.2 振动加速度测试数据分析
    5.6 动力学试验小结
第6章 基床累积下沉观测数据与分析
    6.1 基床累积下沉观测数据
    6.2 基床累积下沉测试数据分析
    6.3 累积下沉观测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绍兴地区工程地质特性及地基基础方法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建筑地基基础常用方法
    1.3 绍兴地区建筑地基基础研究应用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绍兴地区工程地质特性分析
    2.1 工程地质特性
    2.2 工程地质评价
    2.3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丘陵区地基基础方法调查与研究
    3.1 现有地基基础方法调查
    3.2 地基基础评述和研究
    3.3 工程实例
        3.3.1 钻孔灌注桩
        3.3.2 人工挖孔灌注桩
    3.4 小结
第四章 平原区地基基础方法调查与研究
    4.1 现有地基基础方法调查
    4.2 地基基础评述和研究
    4.3 工程实例
        4.3.1 深层搅拌法
        4.3.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4.3.3 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4.3.4 钻孔灌注桩
    4.4 小结
第五章 滨海区地基基础方法调查与研究
    5.1 现有地基基础方法调查
    5.2 地基基础评述和研究
    5.3 工程实例
        5.3.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5.3.2 振冲碎石桩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杭州城东地区的应用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港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与综合评判研究[D]. 郎志伟. 沈阳建筑大学, 2017(04)
  • [2]黄土地区CFG桩复合地基中灰土褥垫层工作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D]. 冯俊琴. 太原理工大学, 2011(08)
  • [3]复合地基加固处理地震液化土地基现场试验与监测[D]. 王俊涛.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4]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研究[D]. 肖启航.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2)
  • [5]复杂场地条件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研究[D]. 魏路. 安徽理工大学, 2009(06)
  • [6]刚性桩的头、身和脚 ——地基处理领域专利创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D]. 薛江炜.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7]Y形沉管灌注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及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 罗代明. 中南大学, 2007(06)
  • [8]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 李占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02)
  • [9]砂土夯实桩与土工格室加固铁路基床试验研究[D]. 肖广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05(04)
  • [10]绍兴地区工程地质特性及地基基础方法调查与研究[D]. 张芳. 浙江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振兴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杭东地区的应用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