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合并心力衰竭30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合并心力衰竭30例临床分析

一、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并发心衰30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肖雅倩[1](2021)在《血清PCT与IL-6在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早期诊治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新生儿细菌性肺炎发病率现状、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制定原则及预后,探讨临床运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介素6(IL-6),在诊断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方面,能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价值,指导儿科医生用药。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新生儿科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住院新生儿,综合患儿入院时症状、体征、实验室诊断指标、影像学资料等,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第五版,将符合纳入条件的64例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儿纳入观察组(A组),其中轻症肺炎组(A1组)33例,重症肺炎组(A2组)31例,另选取同期住院的患儿64例为对照组(B组),B组治疗前抽取静脉血一次,A组在进行抗生素治疗前抽第一次血,在抗生素治疗3d后抽第二次血,分别检测PCT、IL-6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寻找其中规律。结果:1、A组和B组比较:A组入院时PCT、IL-6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2、治疗前A2组和A1组比较:A2组PCT明显高于A1组(P<0.05),但A2组、A1组IL-6水平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3、A2组治疗前后比较:A2组治疗后PCT、IL-6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1组治疗前后比较:A1组治疗后PCT、IL-6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4、诊断新生儿细菌性肺炎ROC曲线分析:PCT以cut-off值0.60ng/ml进行诊断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81.30%、96.90%;IL-6以cut-off值6.72pg/ml进行诊断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是:87.50%、82.80%;结论:血清PCT水平与新生儿细菌肺炎严重程度成正相关,血清IL-6水平与新生儿肺炎严重程度关联不大,但血清IL-6在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敏感度较高,两指标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治疗等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张亚敬[2](2013)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肺炎患儿甲状腺激素、IL-6、TNF-α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检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 NRDS)、新生儿感染性肺炎(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患儿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以上两种疾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2.检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探讨以上两种疾病中IL-6、TNF-α水平的变化。3.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与IL-6、TNF-α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确诊感染性肺炎患儿56例和NRDS患儿30例,无并发症的早产儿30例作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后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儿血清T3、T4、FT3、FT4、TSH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rT3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各组血清物质差异性,细胞因子与甲状腺激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 NRDS组NRDS组血清T3、FT3、T4、FT4、rT3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SH、TNF-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DS组治疗前血清T3、FT3、T4、FT4水平低于治疗后,血清IL-6水平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血清TSH、rT3、TNF-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组治疗前患儿血清T3水平低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血清TSH、IL-6、TNF-α水平均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血清T4、FT3、FT4、rT3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肺炎的危重症患儿的血清T3、T4、FT3、FT4、TSH水平均低于轻症患儿(P<0.05),血清IL-6、TNF-α水平高于轻症患儿(P<0.05)。两组血清rT3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①NRDS组T3水平和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呈负相关,FT3、FT4水平和吸氧时间呈负相关,血清IL-6水平和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呈正相关,治疗前PS组T4水平低于非PS组;患儿血清IL-6水平分别和T3、FT3、T4、FT4呈负相关。②感染性肺炎危重症患儿血清T3和IL-6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TNF-α水平亦呈负相关(P<0.05)。结论:①NRDS患儿伴有T3、FT3、T4、FT4、rT3的下降,IL-6的升高,T3、FT3、T4、FT4、IL-6水平和NRDS患儿的主要治疗措施(吸氧治疗、机械辅助通气治疗、PS替代治疗)存在相关性,IL-6和T3、FT3、T4、FT4呈负相关。②感染性肺炎的患儿伴有T3的下降和TSH、IL-6、TNF-α的升高;感染性肺炎危重症的患儿伴有T3、T4、FT3、FT4、TSH的下降和IL-6、TNF-α的升高,血清T3与IL-6、TNF-α水平均呈负相关。甲状腺激素对评估患儿病情轻重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张路,马俊仙,刘玲,陶娜[3](2004)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并发心衰3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并发心衰的特点不同于年长儿,起病急骤、进展快、若不能及早诊治常危及生命。为探讨及早期诊断及治疗,将我科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并心衰30例分析如下。

黄耀堂,刘晓红[4](1996)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并发低钠血症30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并发低钠血症30例临床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430016)黄耀堂,刘晓红我科于1990年1月~1994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并发低钠血症30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2例。日龄7~10天3例...

王丝雨[5](2021)在《NICU中五年血培养和痰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血培养或痰培养阳性结果,分别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变迁,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最佳方案、临床药物应用提供合理依据,加强对疾病的防控,改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NICU中血培养或痰培养阳性结果中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肺炎的患儿的病原菌种类、药敏结果及临床资料。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或校正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EOS)以革兰氏阴性菌(69/121,57.0%)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39/121,32.2%)、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26/121,21.5%)、大肠埃希菌(15/121,12.4%)为主要致病菌;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以革兰氏阳性菌(28/45,62.2%)为主,CNS(22/45,48.9%)、大肠埃希菌(6/45,13.3%)、肺炎克雷伯菌(6/45,13.3%)为主要致病菌。2015~2019年间,CNS检出率呈下降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017年后未再检出。2.新生儿败血症中,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克林霉素、大环内脂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3.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和新生儿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均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分别占85.4%和84.0%。CAP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92/152,51.7%)、克雷伯菌(28/152,15.7%)和鲍曼不动杆菌(11/152,6.2%);HAP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克雷伯菌(33/94,35.1%)、大肠埃希菌(13/94,13.8%)和阴沟肠杆菌(13/94,11.7%)。2015~2019年间,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4.新生儿肺炎中,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克林霉素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厄他培南、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头孢三四代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碳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结论:1.2015~2019年间,新生儿败血症致病菌以CNS为主。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时,临床用药可选择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临床用药可选择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2.2015~2019年间,新生儿肺炎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是主要致病菌。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普遍耐药率高,临床用药可选择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新生儿败血症近五年主要致病菌检出率的变化,考虑与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抗生素和万古霉素的规范应用有关。4.新生儿肺炎近五年检出大肠埃希菌的变化,考虑与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抗生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有关;鲍曼不动杆菌的变化,考虑该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菌株出现耐药有关。

刘锋[6](2020)在《不同类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比分析早发(EOS)和晚发(LOS)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中心收治的败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标准分EOS和LOS两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围生期及住院期间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并发症、临床转归及病原学特点。结果:1.4年共收治败血症新生儿232例,男性151例,女性81例,EOS85例,LOS147例;早产儿54例,足月儿176例,过期产儿2例,低出生体重儿42例,正常出生体重儿181例,巨大儿9例;最大胎龄者42.14周,最小胎龄者26.42周,最大出生体重者4300g,最小出生体重者950g。EOS平均胎龄38.10±2.55周,平均出生体重2972.18±655.39g;LOS平均胎龄37.60±2.92周,平均出生体重2965.92±678.11g,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及分娩方式在两组无差异(P>0.05)。232例患儿平均住院天数14.53天,治愈好转率87.93%,死亡率6.47%;EOS平均住院天数11.65天,治愈好转率87.06%,死亡率5.88%;LOS平均住院天数16.21天,治愈好转率88.44%,死亡率6.80%,LOS住院时间长于EOS(P<0.05)。2.孕母妊娠合并症和(或)并发症90例,羊水污染47例,窒息21例,脐带、胎盘异常19例,胎膜早破17例,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EOS宫内窘迫者6例多于LOS3例(P<0.05)。住院期间有创操作(气管插管、PICC置管、两项操作),LOS患儿分别有23例、9例、12例,EOS患儿分别有13例、0例、1例,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以皮肤改变(黄疸154例,花斑纹、脓点101例)、反应低下117例、消化系统症状(吃奶差66例,腹泻24例)、发热77例、呼吸系统症状(血氧下降49例,肺部啰音伴咳嗽26例,呼吸暂停15例)多见,其中反应低下、发热、吃奶差、腹泻及肺部啰音伴咳嗽易发生在LOS,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LOS在并发贫血(47/64)、肺炎(33/47)、皮肤感染(27/39)、化脓性脑膜炎(7/8)、NRDS(20/30)、PLT减少(12/16)、肺出血(6/7)、MODS(3/5)等发生率较EOS高,并发贫血在两组间比较P<0.05,其余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WBC计数异常者40例(17.24%),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者76例(32.76%),CRP升高者62例(26.72%),PLT减少16例(6.90%),心肌酶CKMB升高63例(27.16%)。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CRP升高在LOS多见(P<0.05);心肌酶谱CKMB升高多见于EOS(P<0.05)。PLT减少患儿有14例并发多种严重疾病(呼吸衰竭11例、NEC2例、休克6例、肺出血4例、MODS4例等),8例最终死亡,占全部死亡53.33%。5.232例患儿有177例血培养共培出183份致病菌,阳性率(76.29%),革兰阳性菌154份,其中CNS122份(包括表皮葡萄球菌96份、人葡萄球菌亚种6份、溶血葡萄球菌8份等)。革兰阴性菌21份,其中大肠埃希菌11份,肺炎克雷伯杆菌3份;另培养出8份真菌。阳性菌耐药主要以青霉素(64.94%)、苯唑西林(55.84%)、红霉素(51.95%),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36.36%)、头孢曲松(33.77%)耐药率也较高;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及达托霉素敏感性好。阴性菌对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高于30%,对青霉素、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碳青霉烯类药物均只有1例耐药。结论:1.近4年我院新生儿败血症以LOS为主,以正常胎龄、出生体重为主。LOS患儿住院时间长于EOS,新生儿败血症的治愈好转率为87.93%,病死率为6.47%,平均住院天数14.53天。2.败血症新生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反应低下、发热、吃奶差、腹泻、肺部啰音伴咳嗽表现对LOS的早期判断有参考价值。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CRP可作为LOS的诊断参考指标,PLT水平可用于评估败血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4.近4年我院新生儿败血症致病菌以CNS为代表的阳性菌为主,β内酰胺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目前首选药物为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碳青霉烯类可作为二、三线药物。

潘育林[7](2020)在《双胎发育不均衡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文中认为【目的】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双胎妊娠逐渐增多,总结分析双胎妊娠中新生儿临床特点及预后结局十分重要,特别是多年来临床体会来说,双胎妊娠中有发生双胎发育不均衡,特别是出生体质量较小的新生儿临床并发症较多,住院时间较长,不良的预后结局发生率较高。探究双胎发育不均衡的发生率、母婴不良结局以及和双胎发育不均衡发生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上预防双胎发育不均衡的发生,改善新生儿结局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总数11 453例,分娩新生儿14 436例,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住院分娩的孕产妇中,纳入其中的双胎妊娠孕产妇2 912例及新生儿5 824例为研究对象(已剔除严重畸形和死胎)。两个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差≥20%为双胎发育不均衡组;<20%为双胎发育均衡组。根据病历内容、分娩记录、新生儿出生记录以及随访登记,记录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双胎发育不均衡组与均衡组的围产结局,分析双胎发育不均衡的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接收的住院分娩的孕产妇总数11 453例,分娩新生儿14 436例,其中双胎妊娠孕产妇2912例,发生双胎发育不均衡103例,双胎发育不均衡发生率为3.54%(103/2912),两组双胎新生儿的性别、分型、胎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两组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小于胎龄儿例数、最低体质量出现时间差异显着(P<0.05)。2.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30岁、孕周≤35周、孕次≥2次、孕前BMI≦25 kg/m2、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分型(单绒毛膜单羊膜双胎囊)、双胎异性、血白蛋白<35 g/L、甘油三酯<1.50 mmol/L、重碳酸盐≥20μmol/L是双胎发育不均衡的影响因素(P<0.05),产妇居住环境、使用辅助生殖技术、文化水平、产次≥2次、血白细胞≥8.0 g/L、血清肌酐≥850mmol/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5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5 U/L不是双胎发育不均衡的危险因素(P>0.05)3.双胎发育不均衡组产妇感染、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产妇不良结局的发生比例为8.74%、11.65%、9.71%、17.48%、20.39%、8.74%,明显大于双胎发育均衡组,两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其中一个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死亡的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比例15.53%、23.30%、20.39%、13.59%、11.65%、24.27%和2.91%,明显大于双胎发育均衡组,两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双胎发育不均衡组中单绒毛膜单羊膜双胎囊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大于单绒毛膜双羊膜双胎囊与双绒毛膜双羊膜双胎囊,三个亚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结论】1.双胎发育不均衡的发生是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了双胎发育不均衡的许多危险因素,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孕妇因素、胎儿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本研究表明,母亲年龄>30岁、孕周≤35周、孕次≥2次、产前BMI≤25kg/m2、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双胎分型为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异性是双胎发育不均衡的影响因素。2.双胎妊娠发育不均衡增加孕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其中一个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死亡的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比例明显大于双胎发育均衡组,影响新生儿住院时间,应选择诊断效能较高的诊断方法及早进行诊断。3.对于年龄相对较高、怀孕次数和生产次数较多、过度瘦弱、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的双胎妊娠产妇应密切关注妊娠期间营养状态、血糖情况,并于妊娠早期就采用高纤维优质蛋白,适当的碳水化合物饮食和锻炼相结合的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双胎发育不均衡的发生,避免产妇不良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出现。

李静[8](2019)在《探讨早产危险因素、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及其预后》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早产的危险因素,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后,旨在为降低早产率及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早产儿临床结局,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第一部分:收集2016年01月0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娩活产婴儿的部分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其中359例早产产妇,将其设置为早产组;另6829例正常足月产妇设置为足月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的统计及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按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早产的高危因素进行探讨。第二部分:收集2016年01月01日-2018年12月31日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信息495例,收集记录纳入研究的早产儿的性别、胎龄、体重、发病时间、住院天数;早产儿出生后疾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出血、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贫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先天性畸形、新生儿呼吸衰竭等。疾病分类以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DC-10)为分类原则,疾病名称参考《实用新生儿学》,并统计其预后。按照不同分类方法将早产儿分类,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组间高危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组间并发症的分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收集早产组和足月组产妇的年龄、既往流产次数、孕期合并症和并发症、是否人工助孕及单胎或双(多)胎,并对其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分析。本次收集数据当中,仅见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故此本次研究仅分析了双胎妊娠对早产的影响。结果显示,既往有流产史、疤痕子宫、子痫前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异常、胎儿宫内窘迫、PROM、双胎妊娠、胎盘异常为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且均为独立影响因素(OR>1)。2.不同胎龄的早产儿出生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越小,低出生体重儿所占的比例越高。3.随着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增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损伤、新生儿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下降。4.胎龄、出生体重和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贫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是住院时间长短的独立影响因素。5.影响早产儿临床预后的众多危险因素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胎龄、出生体重和并发症。结论:1.在产妇妊娠过程中诸多因素可能导致早产出现,其中既往有流产史、疤痕子宫、子痫前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异常、胎儿宫内窘迫、PROM、双胎妊娠、胎盘异常为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且均为独立影响因素。2.影响早产儿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胎龄、出生体重、并发症,这三个因素通常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早产儿的转归。

梁再怡[9](2019)在《早产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文中提出背景:早产儿败血症发病隐匿,进展快,病情凶险,治疗难度大,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及预后,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的:分析早产儿败血症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的特点,探讨各因素对诊断早产儿败血症的意义。方法:通过回顾性对比分析37例2013年01月01日~2017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血培养或脑脊液培养阳性的确诊败血症的病例,38例临床诊断败血症的病例,30例临床诊断为感染性疾病(排除败血症)的病例,以及35例患非感染性疾病的早产儿病例,分别作为A组(血培养或脑脊液培养阳性组,n=37,早产儿16例,足月儿21例)、B组(临床诊断败血症组,n=38,早产儿20例,足月儿18例)、C组(排除败血症的感染性疾病组,n=30,早产儿18例,足月儿12例)、D组(非感染性疾病的早产儿组,n=35)。检测各组的WBC、PLT、CRP、PCT水平,收集各组患儿的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各组的WBC、PLT、CRP、PCT等实验室资料,并作对比分析,以探讨早产儿败血症的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等的特点,以及其对诊断早产儿败血症的意义。结果:1.自2013年01月01日~2017年12月31日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40例,确诊败血症的早产儿有16例,只有在胎膜早破史上与B、C、D组早产儿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X2分别为15.80、14.27、5.38,P均<0.05)。2.在确诊败血症的16例早产儿中,出现体温异常、休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比例与B、C组早产儿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X2分别为5.76、5.1、8.20,P均<0.05),而与非感染组患儿相比,出现一般情况差、休克、皮肤黏膜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等的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X2分别为3.93、9.49、4.55、8.39、12.29、8.39、8.39,P均<0.05)。3.在16例确诊败血症的早产儿病例中,与非感染组患儿相比,WBC异常的例数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X2为8.39,P<0.05),而PLT值异常的例数较B、C、D组早产儿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71、5.10、4.31,P均<0.05),CRP异常的例数比例较其他各组都少,确诊败血症的病例中,有7例有检测PCT,但PCT的值都在正常范围内。4.黄疸是早产儿和足月儿都很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各组早产儿与足月儿间、早产儿与早产儿之间相比,出现黄疸表现的例数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剖宫产、血液系统症状是早产儿败血症的可疑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019、0.015),胎膜早破是早产儿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0.077)。结论:早产儿败血症的影响因素众多,剖宫产娩出、有血液系统症状是早产儿败血症的可疑危险因素,而胎膜早破是早产儿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患儿满足上述条件时需注意败血症可能。早产儿败血症无论是临床表现或是非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均缺乏特异性,不能只依据某一项指标异常即诊断败血症,需联合多个指标。

林春花[10](2016)在《拉氧头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应用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了增加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并预防出现各种并发症,分析和研究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拉氧头孢治疗的价值。方法新生儿科治疗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中80例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入组所有患儿均常规给予综合性治疗(维持适宜温度和湿度、纠正酸碱失衡、补液及对症治疗等),而试验组患儿同时给予拉氧头孢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措施疗效差异。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和对照组患儿相比试验组患儿临床体征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着缩短,而治疗总有效率则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在综合治疗措施基础上辅以拉氧头孢治疗,能够增加治疗总有效率,短时间内控制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患儿痛苦,效果明显,值得推荐和应用。

二、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并发心衰30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并发心衰3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血清PCT与IL-6在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早期诊治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6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文献综述 血清降钙素原和白介素-6 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价值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肺炎患儿甲状腺激素、IL-6、TNF-α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5)NICU中五年血培养和痰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血培养结果部分
        3.1.1 病原菌分布情况
        3.1.2 2015~2019 年血培养病原菌年度变化
        3.1.3 血培养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
        3.1.4 常见病原菌抗生素治疗情况
        3.1.5 出生情况比较
        3.1.6 临床资料比较
    3.2 痰培养结果部分
        3.2.1 病原菌分布
        3.2.2 2015~2019 年痰培养病原菌年度变化
        3.2.3 痰培养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3.2.4 常见病原菌感染后抗生素治疗情况
        3.2.5 临床资料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血培养结果分析
    4.2 痰培养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现况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6)不同类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室检查与设备
    2.3 资料收集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围生期及住院期间易感因素
    3.3 临床表现
    3.4 实验室检查结果
    3.5 并发症及临床转归情况
    3.6 病原菌及药物耐药性分析
        3.6.1 血培养病原菌
        3.6.2 痰培养、脑脊液、导管尖端及其他无菌腔隙液病原菌
        3.6.3 病原菌耐药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一般情况
    4.2 围生期及住院期间易感因素
    4.3 临床表现
    4.4 实验室检查
    4.5 并发症及临床转归情况
    4.6 病原学构成及药物耐药
        4.6.1 病原菌构成
        4.6.2 病原菌耐药情况
第5章 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7)双胎发育不均衡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双胎发育不均衡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致谢

(8)探讨早产危险因素、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及其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早产相关因素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早产儿并发症、预后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结论
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早产危险因素和早产儿常见并发症的研宄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9)早产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收集及分组
    1.3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及围生期高危因素
    2.2 临床表现
    2.3 非特异性实验室指标
    2.4 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3.1 一般情况及围生期高危因素
    3.2 临床表现分析
    3.3 非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分析
4.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早产儿感染的实验室指标的临床评价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拉氧头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方法
    1.3 观察指标[2]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体征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分析
3 讨论

四、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并发心衰30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清PCT与IL-6在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早期诊治中的临床价值研究[D]. 肖雅倩.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肺炎患儿甲状腺激素、IL-6、TNF-α的变化及其相关性[D]. 张亚敬. 宁夏医科大学, 2013(03)
  • [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并发心衰30例临床分析[J]. 张路,马俊仙,刘玲,陶娜. 小儿急救医学, 2004(S1)
  • [4]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并发低钠血症30例临床分析[J]. 黄耀堂,刘晓红. 实用医学杂志, 1996(07)
  • [5]NICU中五年血培养和痰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王丝雨. 大理大学, 2021(09)
  • [6]不同类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D]. 刘锋. 南昌大学, 2020(08)
  • [7]双胎发育不均衡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D]. 潘育林.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5)
  • [8]探讨早产危险因素、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及其预后[D]. 李静. 苏州大学, 2019(02)
  • [9]早产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D]. 梁再怡. 海南医学院, 2019(01)
  • [10]拉氧头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应用效果评价[J]. 林春花. 海峡药学, 2016(12)

标签:;  ;  ;  ;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合并心力衰竭30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