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枯萎病营养亲和群的初步研究

新疆棉花枯萎病营养亲和群的初步研究

一、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营养亲和群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纪晓彬[1](2020)在《新疆兵团垦区棉花大丽轮枝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文中指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属于典型的土传维管束病原真菌,其引起的黄萎病是威胁我国棉花生产的头号病害。近年来,随着棉花种植结构调整,新疆已成为我国第一大主产棉区,2019年,新疆种植面积占全国76.1%。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疆兵团)的植棉面积为87.94万公顷,占新疆棉花总面积的34.62%,产量占42.33%。然而,新疆棉区尤其是兵团植棉垦区机械化、常年连作、秸秆还田等特有的栽培模式,加上种子调运频繁,导致土壤病原物、特别是大丽轮枝菌大量积累,各种菌系叠加混合,为大丽轮枝菌优势种群传播和种群变异提供了条件,造成近年来新疆兵团棉花黄萎病频繁爆发且为害日趋严重。因此,为明确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的种群遗传结构及分布特征,本论文于2016-2017年围绕新疆兵团主要棉花种植团场采集了棉花黄萎病病样并进行大丽轮枝菌分离,通过基因型鉴定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2016–2017年从9个师共40个团分离大丽轮枝菌1877株,其中2017年1345株(占分离菌株总数71.66%),北疆1158株(占分离菌株总数61.69%);培养表型鉴定发现分离的菌株中菌核型(易沉积黑色素)最多,共1131株(占60.25%),其次是菌丝型,共570株(占30.37%),其余176株为中间型;结合分离菌株年际和地理分布信息比较分析发现,年度间及南北疆菌株的培养表型无显着差异。上述结果表明新疆棉花大丽轮枝菌以菌核型为主。2.基于落叶/非落叶型、生理型(小种)和配子型基因标记,系统开展了分离菌株的基因型鉴定。检测发现,分离的菌株含有落叶型标记菌株1094株(占58.28%),非落叶型标记703株(占37.45%),其余80株(占4.26%)既不含有落叶型也不含有非落叶型标记;比较2016-2017年度南北疆落叶型群体比例发现,北疆落叶型菌株比率分别为81.94%和75.03%、南疆落叶型菌株比率分别为31.76%和28.40%,表明北疆的落叶型菌株比例均显着高于南疆;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际间相同/近似采样点落叶型菌株比例呈上升趋势,2017年分离自三、六和八师的落叶型大丽轮枝菌较2016年均增加(>5%)。生理型(小种)检测发现新疆棉区大丽轮枝菌均为2号生理型(小种);配子型分析表明分离的菌株均为MAT1-2,表明其不具有发生有性世代的种群结构基础。综上研究结果表明,落叶型大丽轮枝菌已成为新疆棉区、特别是北疆地区的优势种群并快速传播。3.针对分离的病原开展了全基因组重测序工作,鉴定出231,994个遗传变异,包括201,986个SNPs和30,008个Indels,其中35,433个为非同义突变SNPs,为构建大丽轮枝菌种群遗传变异图谱及基因正选择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基于群体全基因组遗传变异首次构建了新疆兵团棉区大丽轮枝菌种群的系统发育树,发现新疆棉花大丽轮枝菌分化成截然不同的2个进化分支,2个极性群体且与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直接关联且无明显的遗传变异交换,表明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仍然以2个典型的无性系(落叶型和非落叶型)传播。遗传变异及其系统发育树分析还发现少部分菌株独立于2个进化分支之外,表明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还存在新的无性系或者变异类型。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新疆兵团垦区棉花黄萎病为害调查及病原大丽轮枝菌分离与鉴定,为黄萎病病原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与菌种资源;通过基因型鉴定及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发现,新疆兵团棉区目前仍以2个截然不同的无性系—落叶型和非落叶型群体流行传播,且落叶型大丽轮枝菌已成为优势种群并快速传播,这为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种群结构变异与演化及黄萎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数据支撑。

李小萍[2](2015)在《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及致病相关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主要由大丽轮枝菌(V.dahliae)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是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几乎遍及全球各主要棉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一种有效措施,目前生产上尚缺乏高抗棉花黄萎病品种。由于田间棉花黄萎病菌是一个致病力高度分化的群体,且致病力容易变异,出现强致病力的类型,以及棉花品种抗病性不稳定性,导致我国主要产棉区棉花黄萎病普遍发生。棉花黄萎病菌作为典型的土传性病原真菌,致病机理复杂。近年来,尽管国内外有关黄萎病菌致病机理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同其他植物病原真菌相比,其致病机理的研究相对滞后。而深入研究黄萎病菌致病及微菌核形成的分子机理,鉴定出控制致病性的关键基因,有助于揭示其致病机制,为防治棉花黄萎病菌新型杀菌剂的设计和筛选提供候选靶标。1.本研究对实验室构建的T-DNA插入转化体库进行筛选,对随机挑选的部分转化子在生物学方面进行测定,获得了在菌落生长速度、微菌核产生能力、产孢量、致病性等方面的突变体。根据菌落培养特征,将转化子分为菌核型,菌丝型,中间型三种类型。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92株转化子中,大部分转化子25℃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与野生型无明显的差异,占调查转化子总数的71.88%,属于菌核型。47株转化子微菌核产生能力明显减弱,占调查转化子总数的24.48%,属于中间型。7株转化子完全不产微菌核,分别为V874-2-1,V923-1-2,V923-1-1,V534-1,V966-1,V909-1,V945-1,属于菌丝型。菌落生长速度测定结果表明大多转化子的生长速度与野生型菌株FGH2无明显的差异,16株转化子生长速度较野生型明显减慢。产孢量测定结果显示,产孢量显着减少的突变体有34株,占总数的17.7%,产孢量显着增加的有14株,占总数的7.29%。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95株转化子的致病性与野生型菌株FGH2无显着性差异,病情指数均在80以上。致病力明显减弱的转化子有8株,病情指数均在50以下,分别为V923-1-1,V898-1,V782-1,V700-1,V923-2,V641-1,V835-1,V910-1。2.实验室前期获得两株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突变体V1009致病力明显减弱且微菌核形成能力减弱,突变体V546致病力明显减弱且微菌核形成能力丧失。前期研究表明T-DNA分别插入在大丽轮枝菌基因VDAG01673.1与VDAG07282.1的编码区。基因VDAG01673.1编码过氧化物酶体膜蛋白Pex16,基因VDAG07282.1编码一个未知功能的蛋白。本研究采用Split-Marker法,以潮霉素基因为选择标记基因构建了这两个基因的敲除载体。同时,以含有潮霉素基因和新霉素基因的载体pKOV21为基础,通过酶切连接的方法,将基因PEX16和基因VDAG07282.1的上下游序列分别与潮霉素基因的上下游序列相连,分别获得基因PEX16的敲除载体p1009KOV21和基因VDAG07282.1的敲除载体p546KOV21。为致病相关基因的敲除奠定了基础。3.本研究利用崩溃酶(driselase)和溶壁酶(lysing enzymes)对黄萎病菌新鲜的菌丝进行酶解,可以获得大量的原生质体,为PEG-CaCl2介导的遗传转化提供了条件。

高慧[3](2014)在《棉花枯萎菌疑似澳大利亚菌株的鉴定及致病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FOV)引起的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生产中危害严重的世界性病害之一。已报道棉花枯萎菌存在8个不同的生理小种,分别是18号生理小种。目前我国报道的有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其中7号生理小种分布最为广泛,遍布各大棉区;并且7号小种不同群系间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差异。本课题组前期从河北省棉田分离到3株(H70、F48-1、J114-1)与3号、7号、8号标准生理小种不同的棉花枯萎菌菌株,通过基因序列比对,发现这3株棉花枯萎菌与澳大利亚棉花枯萎菌的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通过形态学观察、AFLP技术、看家基因分析、致病力检测等系列研究,初步明确了这3株棉花枯萎菌菌株的遗传分化和致病力类型,为棉花抗病育种和综合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一)通过AFLP技术比较了棉花枯萎菌菌株H70、F48-1、J114-1、120-2、180-1、3号、7号和8号标准生理小种以及澳大利亚棉花枯萎菌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在Dice相似系数为0.640.93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在0.71的相似系数水平上,供试的9个菌株被划分为4个AFLP类群(AGsⅠ、AGsⅡ、AGsⅢ和AGsⅣ)。AGsⅠ类群有1个菌株,为3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AGsⅡ类群有3个菌株,包括2株田间采集的7号生理小种菌株、1株7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AGsⅢ类群有1个菌株,为8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AGsⅣ类群中有4个菌株,分别是澳大利亚棉花枯萎菌菌株和3株疑似新菌株(H70、F48-1、J114-1)。基于AFLP多态性划分的类群表明,这3株棉花枯萎菌疑似新菌株与澳大利亚棉花枯萎菌亲缘关系最近。(二)通过翻译延伸因子(EF-1α)基因、磷酸透性酶(PHO)基因和β-微管蛋白(BT)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3株疑似新菌株与澳大利亚棉花枯萎菌亲缘关系最近,进一步证明这3株疑似新菌株是与澳大利亚菌株关系较近的棉花枯萎菌。(三)利用营养亲和群法,对供试菌株的遗传分化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9个菌株共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类群:第一个类群是自身亲和菌株,包含一个菌株,是3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暂命名为VCGⅠ;第二个类群是自身亲和菌株,包含1个菌株,是8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暂命名为VCGⅡ;第三个类群是包含3个菌株,7号小种标准菌株和2株田间采集的7号生理小种菌株,暂命名为VCGⅢ;第四个类群包含4个菌株,3株疑似新菌株,3株疑似新菌株彼此能够亲和,不与3号、7号、8号小种亲和,暂命名为VCGⅣ。此结果表明,新菌株与我国现有的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亲缘关系较远。(四)选用对棉花枯萎病抗性不同的棉花品种,包括感病品种冀棉11、高抗品种中植棉2号、中抗品种冀棉169和海岛棉Pima-51对供试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冀棉11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在我国分布的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菌株均属致病力相对较强的棉花枯萎菌,病情指数均在37.00以上,而3株疑似新菌株均属于弱致病力菌株,病情指数在25.00以下;在冀棉169和海岛棉的测试中不同菌株表现的致病力差异不明显,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和田间采集的2株7号生理小种致病力略高于3株疑似新菌株;在高抗品种中植棉2号中,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差异明显,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以及田间采集的2株7号生理小种致病力显着高于3株疑似新菌株。致病力结果表明,3株疑似新菌株在供试的棉花枯萎病抗性不同的棉花品种的致病力均较弱。(五)通过设定不同的温度、pH值,比较了3株疑似新菌株与其它6株供试菌株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35℃范围内菌株生长正常,在3540℃菌株生长缓慢,在45℃时菌株丧失生长能力,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pH4.510的范围内供试菌株均能生长,最适生长pH值为6.57.5。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说明,3株疑似新菌株与其它供试菌株在不同的温度、pH值下生长没有差异。

薛磊[4](2013)在《棉花黄萎病生防链霉菌的抗病促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土传性病害,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寻找合适有效的防治途径是目前解决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国内外关于棉花黄萎病防治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抗性品种选育、改善栽培措施、化学农药等。由于抗病育种无重大进展,其他措施效果不佳,探索新的防治途径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土传根系真菌病害而言,生物防治具有化学农药所不具备的优点。在生防微生物中,放线菌可产多种抗生素、胞外酶等活性物质,且孢子抗逆性强,在土传病害防治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上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从土壤微生态修复需要出发,对拮抗大丽轮枝菌的放线菌进行筛选和鉴定,系统研究放线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病促生效果、生防机理,以及生防放线菌与大丽轮枝菌、棉花植株的互作机理,为棉花黄萎病防治提供高效多功能生防放线菌菌株,并为后期生防放线菌活菌制剂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本研究室保藏的分离自我国新疆、青海、陕西、西藏和黑龙江作物根区土壤中的712株拮抗放线菌中,通过琼脂块法拮抗性和发酵液抑菌活性逐级筛选,得到11株对棉花黄萎病原大丽轮枝菌均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放线菌;入选放线菌及其发酵液可有效的抑制大丽轮枝菌生长、孢子形成和萌发;并能利用酚酸类棉花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和没食子酸)作为唯一碳源生长。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聚类分析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11株放线菌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蓝微褐链霉菌(S. cyaneofuscatus)、卡那霉素链霉菌(S. kanamyceticus)、娄彻氏链霉菌(S. rochei)、黄三素链霉菌(S. flavotricini)和弗氏链霉菌(S. fradiae)。2.供试11株链霉菌对NaCl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培养基中NaCl含量在15g·L-1以下时,11株链霉菌均可以生长,含量在7g·L-1以下时,对菌株正常菌落形态及拮抗活性影响较小,表明供试链霉菌可用于新疆等含盐量较高的土壤中施用。在NaCl含量为3g·L-1的高氏1号培养基上,供试链霉菌垂直传代15代后,其菌丝生长速度、产孢量及抑菌活性均优于普通高氏1号培养基。3.以大丽轮枝菌菌体为唯一碳能源时,可诱导供试生防链霉菌同步合成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及蛋白酶6种细胞壁溶解酶;当菌体添加量为10g·L-1,28℃培养7d时,上述诱导酶活性可达峰值;链霉菌粗酶液对大丽轮枝菌菌丝有溶解作用;供试生防链霉菌菌丝均可缠绕在大丽轮枝菌菌丝上,并在缠绕处使病原菌菌丝溶解;以大丽轮枝菌菌体为碳氮能源时供试链霉菌能产生活性较强的抑菌物质;当菌体添加量为20g·L-1,发酵液稀释5倍时菌株B49所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最大抑菌率达95.7%。4.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培养基pH、盐分浓度与种类及链霉菌发酵液对病原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大丽轮枝菌菌落生长最适pH为7.0,偏酸或偏碱会抑制菌落生长。但培养基偏碱可显着促进微菌核形成,当pH值为8.0时,大丽轮枝菌菌落生长受抑制较小,同时微菌核区面积较pH为7.0时增加22.6%。盐分浓度影响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及微菌核形成。随培养基NaCl浓度增加,供试大丽轮枝菌生长受到抑制,菌落面积和菌丝面积均逐渐减小,但微菌核形成量却显着增加;当NaCl浓度为10g·L-1时,微菌核区面积较对照(NaCl浓度为0)增加40.7%。不同种类盐分对供试大丽轮枝菌生长均有影响。氯化物(NaCl和KCl)和硫酸盐(Na2SO4和MgSO4)均随盐分浓度增加而促进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而CaCl2则显着促进菌丝生长并在浓度大于7g·L-1时抑制微菌核形成。11株链霉菌的无菌发酵滤液对大丽轮枝菌菌落生长、菌核形成和微菌核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菌株B49和D184的5倍稀释发酵液对微菌核形成的抑制率达100%。并且,将经链霉菌发酵液处理后丧失形成微菌核能力的大丽轮枝菌菌株,转接至不含发酵液的PDA培养基,连续传代至第5代,其仍然不能恢复形成微菌核的能力。微菌核在含有菌株D1845倍稀释发酵液培养基上培养168h时,微菌核萌发率仅为38.3%。5.播种时向灭菌土壤中接种生防链霉菌,棉花幼苗对大丽轮枝菌毒素危害的防御反应能力及抗逆性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棉花叶片、根系的防御酶活性,二元酚及木质素含量在温室培养6周后显着提高。在毒素处理后,棉苗的保护性反应在24h内即可迅速响应。大丽轮枝菌毒素的毒害作用减轻;其中丙二醛(MDA)在棉苗叶片及根系中的积累减少,棉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含水量的下降幅度减缓。最终,接种链霉菌减弱了毒素在棉苗上的毒害作用及致萎作用,72h时生防效率最高,为68.2%。6.生防链霉菌单独接种或与病原菌混合接种时,供试链霉菌均可有效提高棉花植株不同生长时期的诱导抗病性。生防链霉菌可显着提高棉花叶片、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增加棉花叶片内单宁、二元酚、木质素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减少棉花叶片中MDA积累,减缓根系活力和叶片含水量的下降幅度。7.生防链霉菌可制成活菌粉状制剂,并可采用种子包衣或土壤接种的方法施用链霉菌菌剂。在苗期、盆栽和田间病圃试验中,生防链霉菌菌剂对棉花黄萎病均表现出良好、稳定的抗病效果,有效降低了黄萎病病情指数及病情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其中链霉菌X4对棉花黄萎病的生防效果总体表现最好,苗期、盆栽和田间病圃中的最高生防效率分别达到59.3%、59.2%及51.4%。8.生防链霉菌具有产吲哚乙酸(IAA)的能力,培养17d时,无菌发酵滤液中IAA含量可达47.5656.19μg·mL-1;用发酵滤液浸种可促进棉花种子发芽和棉苗胚轴及胚根的生长。在盆栽、田间试验中,生防链霉菌菌剂接种可显着提高棉花植株高度和根茎直径,促进总生物量、地上部分、根系和棉铃重量的增加,并对叶片绿色度和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其中链霉菌X4对植株高度、总鲜重、根鲜重、棉铃鲜重及净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总体表现最好,最高增幅可分别达24.4%、62.4%、107.7%、45.1%及31.9%。9.生防链霉菌可在棉花根区、根表土壤中有效定殖,其中链霉菌X4在盆栽和田间病圃根区土壤中的最高定殖量分别为2.85×106和2.44×106CFU g-1干土。生防链霉菌可有效改善棉花根区、根表土壤的微生物生态,降低真菌总数量和比例,增加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总数量和比例,促使棉花根域土壤微生物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当生防链霉菌与病原菌混合接种时,链霉菌X4对棉花根区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总数量的增幅分别为40.6%、32.1%,而真菌总数量则降低64.6%。

李维维[5](2012)在《北京地区黄栌枯萎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黄栌枯萎病是一种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侵染黄栌(Cotinus conggygria Scop.)引起的病害。黄栌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树木,在北京市得到推广种植,对北京市的景观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丽轮枝菌(V.dahliae)是一种土传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土壤中存活时间长、缺乏寄主抗性等特点,目前还缺乏有效地防治措施,严重影响了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为了明确北京地区黄栌枯萎病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群体遗传结构,并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主要以来自北京地区黄栌枯萎病菌为研究对象,并以山东省的菌株为对照,将试验菌株根据不同的采集地点分为6个群体,采用SSR分子标记的方法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本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已知大丽轮枝菌的微卫星位点设计合成了51对SSR引物,利用10个来自不同采集点的菌株用于多态性筛选,并结合适合黄栌枯萎病菌群体遗传研究的SSR分子标记体系,获得了6对多态性丰富的引物,为后续的群体遗传研究奠定基础。2.采用筛选出的6对多态性SSR引物对179个菌株进行SSR分析。共得到26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的扩增条带数在2~7之间,平均为4.33。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1.4399、0.2715和0.4251,表明大丽轮枝菌群体中存在遗传多样性,其中,昌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百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3.黄栌枯萎病菌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总的遗传多样性(Ht)为0.2748,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Hs)为0.2410,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分别占总遗传变异的87.70%和12.30%,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明显大于群体间遗传多样性,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对总的遗传变异起主要作用。群体间具有较高的基因流(Nm=3.5665),使各群体趋向于一致。4.根据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对各群体进行UPGMA聚类分析,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95时,将6个群体分为2大类。延庆群体和历城群体聚为一类,其他四个北京地区的群体聚为另一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与地理距离的一致性。

徐飞[6](2012)在《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及其原因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发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田间广泛出现了落叶型棉花黄萎病症状。对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的认识是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关键。但是目前对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十分有限。鉴此,本研究在分析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广泛分布的原因。针对第一个问题,本研究从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共分离和收集到341个棉花黄萎病菌菌株。从3个层面揭示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有来源于华中棉区30个县(市)52个取样点129个菌株,来源于湖北省7块不同发病率棉田86个菌株,来源于湖北省6个典型黄萎病株的126个菌株。本研究分别对3个群体进行了营养亲和性(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ing,简称VCG)分析和分子标记分析。在第一层面的棉黄萎病菌菌株中,VCG1A型占94.6%,VCG2型占5.4%。在第二层面的棉黄萎病菌菌株中,源于5块棉田的病菌均为VCG1A型。在源于另外两块棉田的菌株中,VCG1A(?)型分别占94%和90.9%,而VCG2型分别占6.0%和9.1%。在第三层面的棉黄萎病菌菌株中,来源于6个典型病株的菌株全部属于VCG1A型。这些结果说明VCG1A型菌株已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在陆地棉品种鄂棉24和银瑞361上测定了VCG1A型和VCG2型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接种14天后,VCG1A型和VCG2型菌株均能引起棉苗发病,VCG1A型菌株引起典型的落叶症状(defoliation,简称D),因而其致病型属于D型。而VCG2型菌株则没有引起落叶症状(non-defoliation,简称ND),因而其致病型属于ND型。这些结果说明:VCG1A型和VCG2型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评价了湖北省及其周边棉区的主栽品种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抗感性以及棉花黄萎病菌对温度的反应。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棉花品种对VCG1A/D型菌株4TM6-15极其感病,而6个棉花品种(C111、湘杂棉3号F2、富抗杂3号F1、湘杂棉2号F2、盛杂棉9号F1、华丰杂1号F1)对VCG2/ND型菌株1HN-1感病,3个棉花品种(鄂杂棉19F1、富抗杂518F1、鄂杂棉4号)对菌株1HN-1中感,另外3个棉花品种(鄂杂棉3号、福棉2号、丰棉03F1)对菌株1HN-1抵抗。结果还表明:在株高、根重、叶重和茎重等4个指标上,VCG1A/D型菌株接种的棉苗显着(P<0.05)低于VCG2型菌株接种的棉苗。这些结果表明:目前在湖北省及其周边棉区推广的棉花品种对VCG1A/D型菌株高感。在棉花黄萎病菌对温度反应方面,VCG1A/D型和VCG2/ND型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均为25℃。在308下,VCG1A/D型菌株在PDA和CDA上生长速度显着(P<0.05)快于非落叶型菌株。在10~33℃条件下,VCG1A/D型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率显着(P<0.05)高于VCG2/ND型菌株。在25/25℃、27/27℃、30/25℃(昼/夜温度)条件下,VCG1A/D型菌株导致棉花植株落叶,而VCG2/ND型菌株也导致棉花植株发病,但不引起棉花落叶。VCG1A/D型菌株引起的病害进程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简称AUDPC)和维管束变色指数值(Vascular discoloration index,简称VDI)显着(P<0.05)高于VCG2/ND型菌株引起的AUDPC值和VDI值。在30/30℃、33/27℃条件下,在鄂棉24上,VCG1A/D型菌株和VCG2/ND型菌株引起轻微病害症状,VCG1A/D型菌株引起的VDI值显着(P<0.05)高于VCG2/ND型菌株。在银瑞361上,VCG1A/D型和VCG2/ND型菌株均没有引起病害。在33/33℃下,两类菌株接种棉苗后,棉苗叶片和维管束都没有显现任何病害症状。这些结果表明:VCG1A/D型菌株对高温(30℃)的忍耐性较VCG2/ND型菌株强,可能更适应湖北省的气候条件。研究结果说明:VCG1A/D型菌株在湖北省已广泛流行。棉花品种对VCG1A/D型菌株的高度敏感性以及VCG1A/D型菌株对湖北省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可能是造成VCG1A/D型菌株广泛流行的原因。

王晓光[7](2011)在《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枯萎病(cotton fusarium wilt)是由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引起的棉花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病害之一。目前,世界上已经报道棉花枯萎病菌有8个生理小种,我国分布有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其中7号生理小种是我国棉花枯萎病菌的优势小种,其毒力强,分布广,危害严重,且不同菌系间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因此,明确棉花枯萎病菌的生理小种分布、致病力分化和菌系内部的遗传多样性,可为棉花的抗病育种、品种的合理布局以及棉花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以棉花枯萎病菌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和3个供试棉花枯萎病菌菌株为材料,通过对酶切时间、预扩增模板浓度、选择性扩增模板浓度进行梯度优化试验,建立了基于HaeⅢ/PstⅠ酶切的适合棉花枯萎病菌的AFLP技术体系,即酶切反应:250 ng DNA经HaeⅢ/PstⅠ37℃酶切2 h后,加入1μL PstⅠ再进行酶切2 h;连接反应:酶切产物25℃连接过夜(≥16 h);PCR反应中,连接产物稀释10倍(P10)作为预扩增模板,预扩增产物稀释50倍(P10S50)作为选择性扩增模板进行PCR扩增。利用优化后的AFLP技术可将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进行有效地区分。本研究利用AFLP技术对85个棉花枯萎病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棉花枯萎病菌不同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511.00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在0.51的Dice相似系数水平上,供试的85个菌株被划分为4个AFLP类群。AGsⅠ类群包括1个菌株Race 3,为3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AGsⅡ类群包括1个菌株Race 8,为8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AGsⅢ类群包括7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和74个供试菌株,说明74个供试棉花枯萎病菌菌株为7号生理小种,同一小种内不同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AGsⅣ类群中包括8个菌株,不同于3号、7号和8号生理小种,与其他供试菌株的遗传分化较大。基于AFLP多态性划分的类群表明,AFLP类群与生理小种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和致病力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进一步对AGsⅣ类群中的8个菌株结合翻译延伸因子(EF-1α)基因、β-微管蛋白(BT)基因和磷酸透性酶(PHO)基因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8个菌株均为棉花枯萎病菌,其中5个菌株与澳大利亚的棉花枯萎病菌亲缘关系最近,推测可能为疑似澳大利亚菌株的新基因型菌株。其它3个菌株与7号生理小种标准菌株在同一进化群中,为7号生理小种。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冀棉11棉花品种的致病力强弱存在明显差异,根据病情指数划分为强、中和弱3个致病类型,强致病力菌株56个,占供试菌株的65.88%,中等致病力菌株20个,占供试菌株的23.53%,弱致病力菌株9株,占供试菌株的10.59%。AGsⅣ类群中5个疑似澳大利亚菌株的新基因型菌株在冀棉11棉花品种上均表现弱致病力,另外3个7号生理小种菌株分别表现强、中等和弱致病力。

李俊华[8](2011)在《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调控棉花黄萎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棉花土传黄萎病是世界上毁灭性的植物病害之一,它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Vd)引起,施用生物有机肥或氨基酸有机肥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防治效果。本研究探讨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微生物有机肥和氨基酸有机肥在新疆南、北疆的防病效果及生物效应,并通过土壤酶学法、稀释平板法、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等研究拮抗菌防治棉花土传黄萎病的可能机制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调控作用,获得如下主要结果:施用氨基酸有机肥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降低棉花枯萎病发病率18.0%-37.3%和2.9%-4.2%;降低病情指数14.3%-29.4%和9.4%-11.9%,防病效果达到9.8%-50.3%;增加棉花皮棉产量8.9%-17.9%和6.8%-12.7%。棉花纤维5项指标分析表明,施用氨基酸有机肥在2006年对纤维品质没有显着影响,但2007年对断裂比强度和伸长率有显着影响。施用氨基酸有机肥不但增加土壤各类微生物的数量,还能提高细菌的比例。根际细菌数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且感病品种新陆早8号根际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比例低于耐病品种新陆早12号。棉花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脲酶、纤维素酶活性均高于非根际土壤,且脲酶、纤维素酶活性达到显着差异。施用氨基酸有机肥能增加棉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pH随着氨基酸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根际低于非根际。施用氨基酸有机肥能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土培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有机肥1号肥料品种在促进棉花生长、增加棉花苗期干物质积累、降低染病土壤真菌数量方面要优于微生物有机肥2号。健康土壤接菌和连作染病土壤上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均能降低两个棉花品种的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增加棉花干物质,防病效果达到28%-55%。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处理使新陆早8号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7倍、0.9倍和4.9倍,而新陆早12号土壤上,真菌略有减少、放线菌略有增加,细菌则增加1.8倍。棉花黄萎病圃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和氨基酸有机肥可以明显降低棉花黄萎病的病情,防治效率分别达到49.5%和29.8%,增产率分别为66.4%和47.1%。三个生育时期中,与对照相比,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和氨基酸有机肥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32%-35%和26%~32%;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增加89%-155%和60%-130%;蛋白酶活性分别增加317%-845%和160%-344%;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19%-23%和22%-43%;脲酶活性分别增加17%-28%和14%-26%;施肥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40.9 g·kg-1、18.9 g·kg-1、10.1 g·kg-1)上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土培试验结果表明,高有机质含量土壤上施用10 g-kg-1微生物有机肥,中有机质含量土壤和低有机质含量土壤施用20~30 g·kg-1微生物有机肥,棉花苗期干物质和防病效果较好。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随着微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明显,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蛋白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土壤有机质的增加而增加,而多酚氧化酶活性随着土壤有机质的增加而降低。多点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能够明显降低棉花土传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防病效果达到20%%-79%,棉花产量增加4.9%-21.4%。在棉花盛花期,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新陆早8号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比对照增加47.4%、35.6%、5.5%;而新陆早12号分别增加20.4%、45.5%、2.6%。GFP标记观察结果表明,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ZJ-6主要定殖在棉花根系侧根部位较老的根毛区,其次在主根系,在新生根及根冠处定殖很少。接种拮抗菌培养1d后,再接种病原菌的处理,根系定殖的拮抗菌明显多于先接种病原菌再接种拮抗菌的处理。棉花子叶期和4片真叶期接入拮抗菌对定殖没有明显影响。接种30 d后,拮抗菌在棉花根系定殖量大量减少。土培试验结果表明,拮抗细菌在15-35℃范围内随着土壤温度升高定殖量增加,而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在25℃数量最多。拮抗细菌在土壤相对含水量50%左右定殖量较多。两株拮抗菌分别与有机肥配合直接施用(没有通过二次发酵),生物效应较差,表明拮抗菌对有机肥(发酵基质)有选择性;而施用经过二次发酵的微生物有机肥生物效应较好,表明微生物有机肥中的拮抗菌在土壤中更容易定殖而发挥作用。在三种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上施用不同量微生物有机肥,土壤放线菌的数量在三种土壤上均是随着微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真菌和细菌的数量随着微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三种土壤上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高有机质含量土壤在施用10 g·kg-1左右微生物有机肥时,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最高;中等和低有机质含量土壤在20 g·kg-1左右微生物有机肥时,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最高。DGGE图谱结果表明,随着微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三种土壤中真菌多样性均有降低的趋势,中等有机质含量土壤的土壤真菌多样性明显高于高有机质土壤和低有机质土壤。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在高有机质土壤上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有下降趋势,中等有机质土壤和低有机质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随着微生物有机肥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中等有机质土壤高峰值出现在20~30 g·kg-1,而低有机质土壤高峰值出现在10~20 g·kg-1。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或拮抗细菌与有机肥混施,能增加细菌种群结构,保持物种丰富度,提高均匀度;增加土壤真菌均匀度指数和稳定性指数,相似性接近于健康土壤。所以,施用微生物有机肥使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种群向健康的微生物区系方向发展。拮抗菌的发酵产物中,粗提蛋白对棉花黄萎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HPLC分析表明,感病品种新陆早8号子叶期正常生长的棉花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种类和含量较4叶期少。接病原菌后,子叶期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含量升高,4叶期肉桂酸含量或比例增加。与正常生长的棉花根系分泌物比较,接入拮抗菌后,无论子叶期还是4叶期,酚酸类物质种类减少、肉桂酸含量或比例降低。接入拮抗菌后,棉花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种类下降,增加能抑制黄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的精氨酸含量,降低具有促进黄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体生长的氨基酸的比例。这种根系分泌物的差异可能是拮抗菌促使棉花提高抗病性的一种途径。综上所述,在新疆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能够使拮抗菌在棉花根系和土壤定殖,减少自毒酚酸物质和氨基酸的分泌,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增加土壤生物活性,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供肥能力,维持棉花叶片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使棉花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较好的防治棉花土传黄萎病,保持和增加棉花产量。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是克服连作土壤障碍的一种较好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陈旭升,许乃银,狄佳春,马晓杰[9](2009)在《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文中研究指明阐明了棉花黄萎病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及其分类依据。从致病力分化、营养体亲和性分析、DNA分子指纹图谱比对等3个方面,对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棉花黄萎病致病型与DNA分子标记多态性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陈文霞[10](2008)在《新疆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分子检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在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型鉴定的基础上,应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旨在了解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遗传分化,并寻找病菌遗传分化和致病性分化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了棉花枯萎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SDS-CTAB提取法、改良SDS提取法和试剂盒提取法提取棉花枯萎病菌基因组DNA,通过OD值测定和琼脂糖电泳检验,明确改良SDS提取法提取的棉花枯萎病菌基因组DNA适于AFLP分析。2.建立了适用于棉花枯萎病菌的AFLP反应体系,确定试剂盒所带TaqDNA聚合酶对预扩体系效果较好,并且预扩增产物稀释30倍适于做选择性扩增的模板;从64对EcoRI-MseI引物组合中,筛选到多态性丰富的11对引物组合,应用这11对引物组合对48个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30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7条,占38.23%;依据聚类树状图可以看出: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相似系数在0.26-0.96之间,说明新疆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分化较大,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32水平上,新疆棉花枯萎病菌可分为三个类群,即AGI类群,包括1个菌株Fxj46,该菌株为8号生理小种的标准菌株;AGII类群,包括1个菌株Fxj45,该菌株为3号生理小种的标准菌株;AGIII类群包括46个菌株,该类群中包括7号生理小种的标准菌株和大部分鉴定为7号生理小种的菌株。基于AFLP划分的类群发现:AFLP类群划分与致病性鉴定划分的生理小种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菌株的地理来源、致病力的强中弱及7号生理小种内致病力强弱没有相关性;并且,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遗传变异频率不大。3.应用特异性引物Fov1-Eg-f和Fov1-Eg-r对棉花枯萎病菌进行分子检测,该对引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基因DNA的灵敏度检测可达到1pg/μl;并且在棉苗接种枯萎病菌12小时后,该对引物也能够从植株根部和茎基部DNA中都可扩增到约438bp特异性分子片段;但在棉花种子的种皮和种胚中未检测到棉花枯萎病菌;该方法对棉花枯萎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及对病害的监测和预测预报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营养亲和群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营养亲和群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兵团垦区棉花大丽轮枝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棉花黄萎病危害现状
        1.1.1 棉花黄萎病病原
        1.1.2 棉花黄萎病病征及发病特点
    1.2 大丽轮枝菌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1.3 大丽轮枝菌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1.3.1 致病型
        1.3.2 培养表型
        1.3.3 生理小种
        1.3.4 营养亲和群
        1.3.5 遗传谱系
        1.3.6 配子型
        1.3.7 生理型
    1.4 病原真菌种群结构研究方法
        1.4.1 营养亲和性技术
        1.4.2 分子标记技术
        1.4.3 基因组学技术
    1.5 新疆棉花黄萎病主要研究进展
        1.5.1 新疆棉花黄萎病危害现状
        1.5.2 新疆棉花黄萎病主要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新疆兵团棉花黄萎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2.1.2 新疆棉花黄萎病病样采集
        2.1.3 棉花黄萎病的分离与纯化
        2.1.4 大丽轮枝菌形态学鉴定
        2.1.5 大丽轮枝菌分子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丽轮枝菌形态学鉴定结果
        2.2.2 大丽轮枝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的培养表型鉴定与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3.1.2 大丽轮枝菌的菌落培养
        3.1.3 大丽轮枝菌的培养表型观察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丽轮枝菌培养表型的鉴定与统计
        3.2.2 培养表型变异
    3.3 讨论
第四章 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的基因型鉴定与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
        4.1.2 大丽轮枝菌DNA的提取
        4.1.3 大丽轮枝菌基因型鉴定引物
        4.1.4 大丽轮枝菌的基因型鉴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于致病型分子标记落叶型(D)/非落叶型(ND)分析
        4.2.2 基于寄主专化型分子标记1 号生理小种(R1)/2 号生理小种(R2)分析
        4.2.3 基于有性生殖交配型分子标记Mating1-1-1/Mating1-2-1 分析
        4.2.4 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基因型鉴定结果及演化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新疆兵团棉花大丽轮枝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初步鉴定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大丽轮枝菌群体全基因组重测序及数据质量分析
        5.2.2 大丽轮枝菌群体全基因组遗传变异(SNPs和 Indels)分析
        5.2.3 基于新疆兵团大丽轮枝菌SNPs的系统发育树构建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2)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及致病相关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黄萎病的分布及危害
    1.2 黄萎病菌病原学研究进展
        1.2.1 黄萎病菌种的鉴定
        1.2.2 黄萎病菌融合群
        1.2.3 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
    1.3 黄萎病菌致病机制
        1.3.1 致病分泌蛋白
        1.3.2 信号传导
    1.4 真菌过氧化物酶体
        1.4.1 过氧化物酶发生过程
        1.4.2 真菌过氧化物酶体在致病中的作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种及棉花品种
        3.1.2 试剂与试剂盒
        3.1.3 主要仪器
        3.1.4 培养基及缓冲液
    3.2 方法
        3.2.1 黄萎病菌T-DNA插入转化子的筛选
        3.2.2 黄萎病菌T-DNA插入转化子的检测
        3.2.3 致病力减弱突变体生物学性状验证
        3.2.4 基因敲除原理
        3.2.5 Split-Marker法构建基因敲除盒
        3.2.6 黄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上下游序列的获得
        3.2.7 黄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中间载体的构建
        3.2.8 黄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中间载体的验证
        3.2.9 黄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3.2.10 黄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敲除载体的验证
        3.2.11 黄萎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转化
4 结果与分析
    4.1 黄萎病菌T-DNA插入转化子的筛选
        4.1.1 转化子的活化、单孢分离及保存
        4.1.2 转化子遗传稳定性检测
        4.1.3 转化子的菌落形态及微菌核形成观察
        4.1.4 转化子菌落生长速度测定
        4.1.5 转化子产孢量测定
        4.1.6 转化子致病力测定
    4.2 黄萎病菌T-DNA插入转化子的检测
        4.2.1 转化子特异性检测
        4.2.2 转化子潮霉素的分子检测
    4.3 黄萎病菌敲除目标基因的选择
    4.4 致病力减弱突变体生物学性状验证
    4.5 Split-Marker法构建基因敲除盒
        4.5.1 第一轮PCR扩增
        4.5.2 第二轮PCR扩增
    4.6 黄萎病菌致病相关基因上下游序列的获得
    4.7 中间载体的构建及菌液PCR筛选和酶切验证
        4.7.1 中间载体p546UPKOV21 的构建及验证
        4.7.2 中间载体p1009DOWNKOV21 的构建及验证
    4.8 敲除载体的构建及菌液PCR筛选和酶切验证
        4.8.1 敲除载体p546KOV21 的构建及验证
        4.8.2 敲除载体p1009KOV21 的构建及验证
    4.9 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转化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3)棉花枯萎菌疑似澳大利亚菌株的鉴定及致病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及危害
    1.2 棉花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1.3 棉花枯萎病菌的致病机制
    1.4 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1.4.1 生理小种的种类及分布
        1.4.2 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检测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品种
    2.2 试剂及主要仪器设备
        2.2.1 培养基
        2.2.2 主要试验药品
        2.2.3 主要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棉花枯萎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形态学鉴定
        2.3.2 棉花枯萎病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
        2.3.3 棉花枯萎病菌分子鉴定
        2.3.4 棉花枯萎病菌基因序列分析
        2.3.5 棉花枯萎病菌 AFLP 分析
        2.3.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及数据分析
        2.3.7 棉花枯萎病菌的 AFLP 分析
        2.3.8 棉花枯萎病菌的营养亲和性测定
        2.3.9 棉花枯萎病菌不同菌株耐温性比较
        2.3.10 棉花枯萎病菌不同 pH 值比较
        2.3.11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棉花枯萎病菌的形态学鉴定
    3.2 棉花枯萎病菌分子鉴定
    3.3 棉花枯萎病菌 AFLP 分析
        3.3.1 棉花枯萎病菌 DNA
        3.3.2 AFLP 反应
        3.3.3 AFLP 引物组合的筛选
    3.4 基于 AFLP 的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3.4.1 棉花枯萎病菌 AFLP 扩增结果
        3.4.2 棉花枯萎病菌 AFLP 聚类分析
    3.5 DNA 序列分析
    3.6 棉花枯萎病菌营养亲和群测定
        3.6.1 突变体诱发与表型鉴定
        3.6.2 营养亲和性测定与营养亲和群划分
    3.7 棉花枯萎病菌耐温性测定
    3.8 棉花枯萎病菌不同 pH 值比较
    3.9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测定
4 讨论
    4.1 棉花枯萎病菌疑似新菌株的发现
    4.2 棉花枯萎病菌疑似新菌株 AFLP 分析
    4.3 棉花枯萎病菌疑似菌株 VCG 测定
    4.4 棉花枯萎病菌疑似菌株 DNA 序列分析
    4.5 棉花枯萎病菌疑似菌株致病性比较
    4.6 棉花枯萎病菌耐温性、耐酸碱性比较
5 结论
参考文献
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4)棉花黄萎病生防链霉菌的抗病促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棉花产业现状及病害问题
        1.1.1 棉花的经济价值
        1.1.2 我国棉花市场和生产概况
        1.1.3 棉花病害
    1.2 棉花黄萎病简介
        1.2.1 棉花黄萎病的发现
        1.2.2 棉花黄萎病在我国的分布与危害
        1.2.3 棉花黄萎病症状
        1.2.4 棉花黄萎病致病病原菌
        1.2.5 棉花黄萎病原大丽轮枝菌的变异
    1.3 棉花黄萎病发病原因
        1.3.1 棉花黄萎病的传播
        1.3.2 棉花黄萎病发病的气候因素
        1.3.3 棉花根系分泌物与黄萎病发生及重茬病害的关系
        1.3.4 棉花根系微生态环境与黄萎病发生及重茬病害的关系
    1.4 棉花黄萎病致病机制及病害反应
        1.4.1 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机制
        1.4.2 棉花黄萎病菌引起的棉株生理生化反应
    1.5 棉花黄萎病传统防治
        1.5.1 选育抗病品种
        1.5.2 改善棉花栽培、耕作方式
        1.5.3 化学农药防治
    1.6 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
        1.6.1 利用真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1.6.2 利用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1.6.3 利用放线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1.6.4 利用诱导抗性防治棉花黄萎病
    1.7 放线菌生防机制及应用
        1.7.1 放线菌简介
        1.7.2 放线菌生防机制
        1.7.3 放线菌生防应用
    1.8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1.9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棉花黄萎病生防放线菌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供试放线菌对 4 种大丽轮枝菌皿内拮抗性初筛
        2.2.2 高效拮抗放线菌对大丽轮枝菌抑菌效果
        2.2.3 高效拮抗放线菌产几丁质酶能力
        2.2.4 高效拮抗放线菌对酚酸类物质的利用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高效拮抗放线菌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供试放线菌培养特征
        3.2.2 供试放线菌唯一碳源利用及生理生化特性
        3.2.3 供试放线菌对抗生素及杀菌剂的敏感性
        3.2.4 放线菌聚类分析
        3.2.5 供试放线菌 16S rRNA 序列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拮抗链霉菌耐盐性及其拮抗稳定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盐浓度对拮抗链霉菌生长状况的影响
        4.2.2 盐浓度对链霉菌皿内拮抗性的影响
        4.2.3 盐浓度及多次传代对拮抗链霉菌生长状况的影响
        4.2.4 盐浓度及多次传代对链霉菌拮抗活性的影响
    4.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生防链霉菌与大丽轮枝菌互作酶学机制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病原菌体对链霉菌胞外水解酶的诱导作用
        5.2.2 供试链霉菌 6 种水解酶峰值活性及其相关性
        5.2.3 链霉菌粗酶液对大丽轮枝菌的溶解作用
        5.2.4 链霉菌丝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的直接溶解作用
        5.2.5 病原菌体对链霉菌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5.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影响因素及链霉菌对微菌核形成与萌发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pH 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6.2.2 盐浓度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6.2.3 不同盐种类及浓度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6.2.4 链霉菌发酵液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6.2.5 链霉菌发酵液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萌发的影响
    6.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生防链霉菌对大丽轮枝菌毒素危害作用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供试链霉菌对棉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7.2.2 供试链霉菌对大丽轮枝菌毒素致萎作用的影响
        7.2.3 供试链霉菌对大丽轮枝菌毒素危害作用的影响
        7.2.4 大丽轮枝菌毒素处理后棉苗防御性酶活变化
        7.2.5 大丽轮枝菌毒素处理后棉苗二元酚及木质素含量变化
    7.3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生防链霉菌的抗病性筛选及其对棉花黄萎病的生防效果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1 株供试链霉菌的抗病作用(第 1 次盆栽初筛)
        8.2.2 7 株供试链霉菌抗病作用(苗期纸钵撕底沾根法复筛试验)
        8.2.3 5 株供试链霉菌的抗病作用(第 2 次盆栽)
        8.2.4 4 株供试链霉菌田间病圃条件下的抗病作用
        8.2.5 3 株供试链霉菌对不同棉花品种的抗病作用
    8.3 讨论与结论
第九章 生防链霉菌对棉花的促生作用研究
    9.1 材料与方法
        9.1.1 材料
        9.1.2 方法
    9.2 结果与分析
        9.2.1 生防链霉菌产 IAA 特性及其对皿内棉种发芽的影响
        9.2.2 生防链霉菌苗期促生作用
        9.2.3 生防链霉菌盆栽促生作用
        9.2.4 生防链霉菌田间病圃促生作用
        9.2.5 生防链霉菌对不同棉花品种的促生作用
    9.3 讨论与结论
第十章 生防链霉菌对棉花诱导抗病性的影响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材料
        10.1.2 方法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生防链霉菌对盆栽棉花叶片 PPO 和 PAL 酶活性的影响
        10.2.2 生防链霉菌对苗期棉花叶片及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
        10.2.3 生防链霉菌对田间病圃棉花叶片生理活性的影响
        10.2.4 生防链霉菌对不同品种棉花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10.3 讨论与结论
第十一章 生防链霉菌对棉花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1.1 材料与方法
        11.1.1 材料
        11.1.2 方法
    11.2 结果与分析
        11.2.1 生防链霉菌在棉花根区土壤中的定殖
        11.2.2 生防链霉菌 X4 对棉花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1.3 讨论与结论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12.1 研究结论
    12.2 创新点
    12.3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培养基配方
    附录 2:试验照片
致谢
作者简介

(5)北京地区黄栌枯萎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黄栌枯萎病发生和病原菌研究
        1.1.1 危害症状
        1.1.2 病原菌的鉴定和培养
        1.1.3 病原菌侵染循环规律
        1.1.4 致病机理
        1.1.5 防治方法
    1.2 大丽轮枝菌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1.2.1 致病性
        1.2.2 营养体亲和性
        1.2.3 分子标记技术
        1.2.3.1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1.2.3.2 RAPD(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1.2.3.3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1.2.3.4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序列重复)
        1.2.3.5 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序列间多态性)
        1.2.3.6 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序列特异扩增区域)
        1.2.3.7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核苷酸多态性)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主要仪器
        2.1.3 试剂配制
        2.1.4 供试培养基
    2.2 研究方法
        2.2.1 病原菌分离鉴定和培养
        2.2.2 全基因组DNA的提取
        2.2.3 病原菌分子检测
        2.2.4 SSR引物设计及筛选
        2.2.5 SSR-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
        2.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黄栌枯萎病菌的鉴定利检测
        3.1.1 形态学观察
        3.1.2 分子检测
    3.2 SSR引物
        3.2.1 反应条件优化
        3.2.2 多态性SSR引物筛选
        3.2.3 SSR引物的PCR扩增结果
    3.3 SSR分析
        3.3.1 遗传多样性水平
        3.3.2 群体遗传分化
        3.3.3 遗传距离利聚类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黄栌枯萎病菌的鉴定和检测
        4.2.2 SSR引物
        4.2.3 SSR分析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

(6)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及其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棉花
        1.1 棉花分类地位和用途
        1.2 中国棉花种植区域、面积和产量
        1.3 长江流域气候条件、棉花种植历史以及棉花黄萎病发病状况
    2 棉花黄萎病
        2.1 棉花黄萎病症状
        2.2 棉花黄萎病菌种的鉴定和分类地位
        2.3 棉花黄萎病菌的寄主范围
        2.4 棉花黄萎病的危害
        2.5 接种体来源和病原菌传播
        2.6 棉花黄萎病病害循环
        2.7 非生物因素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2.8 其它病原菌、线虫和杂草对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影响
    3. 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3.2 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性分析
        3.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3.4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营养亲和群、分子标记之间的联系
    4 棉花抗黄萎病鉴定技术
    5 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5.1 课题的提出
        5.2 课题的意义
        5.3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棉花黄萎病病杆样品收集
        1.1.2 其它省份菌株的收集
        1.1.3 参考菌株的收集
        1.1.4 供试的棉苗的准备
        1.1.4.1 供试棉种
        1.1.4.2 种子催芽
        1.1.4.3 基质装盘
        1.1.4.4 播种
        1.1.4.5 营养液的准备
        1.1.5 供试的培养基
        1.1.6 DNA提取所用到的试剂
        1.2 试验方法
        1.2.1 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离和形态学鉴定
        1.2.2 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速率的测定
        1.2.3 棉花黄萎病菌产孢量的测定
        1.2.4 SCARS分子标记鉴定
        1.2.4.1 DNA的提取
        1.2.4.2 特异性PCR扩增
        1.2.5 营养亲和性分析
        1.2.5.1 nit突变体的诱导和类型鉴定
        1.2.5.2 营养亲和性测定
        1.2.6 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1.2.6.1 代表性菌株接种菌液制备
        1.2.6.2 棉苗的接种
        1.2.6.3 调查记载
        1.2.7 代表性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1.2.8 温度对代表性菌株的菌丝生长的影响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的分离和培养特性
        2.2 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
        2.2.1 来源于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和产孢量
        2.2.2 来源于不同发病率田块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和产孢量
        2.2.3 来源于典型病株不同器官的棉花黄萎病菌生长速度和产孢量测定
        2.3 特异性引物的扩增
        2.4 营养亲和性分析
        2.4.1 nit突变体的诱导
        2.4.2 nit突变体的配对
        2.4.3 营养亲和群分布
        2.4.3.1 华中棉区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群种类和分布
        2.4.3.2 不同发病率田块的棉花黄萎病菌营养亲和群种类
        2.4.3.3 来源于典型病株不同器官的棉花黄萎病菌的营养亲和群种类
        2.5 代表性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2.6 代表性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2.7 代表性菌株的温度适应性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棉花主栽品种对黄萎病菌的抗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棉种
        1.2 供试菌株
        1.3 棉苗培育
        1.4 菌液制备
        1.5 棉苗的接种
        1.6 调查记载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致病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培养基
        1.2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1.3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1.4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1.4.1 供试的棉花品种
        1.4.2 棉苗培育
        1.4.2.1 种子催芽
        1.4.2.2 基质装盘
        1.4.2.3 播种
        1.4.2.4 营养液的准备
        1.4.3 菌液的制备
        1.4.4 接种方法
        1.4.5 调查记载
        1.5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存活的影响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2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2.3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2.4 温度对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存活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落叶型和非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混合接种对病害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棉种
        1.2 供试菌株
        1.3 棉苗培育
        1.4 菌液制备
        1.5 棉苗的接种
        1.6 调查记载
        1.7 样品采集
        1.8 田间不同发病率田块和典型发病单株收集
        1.9 棉花黄萎病菌和植物DNA的提取
        1.10 通过双重巢式PCR检测棉株体内的棉花黄萎病菌类型
        1.11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株混合接种对棉苗黄萎病发生的影响
        2.2 田间病株中病菌类型检测
    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读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致谢

(7)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棉花枯萎病的发现、地理分布及其危害状况
        1.1.1 棉花枯萎病的发现和地理分布
        1.1.2 棉花枯萎病在中国的危害状况
    1.2 棉花枯萎病菌的致病机制
    1.3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1.3.1 棉花枯萎病菌的形态特征
        1.3.2 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分类研究
        1.3.3 棉花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方法
    1.4 棉花枯萎病菌分子生物学研究
        1.4.1 分子标记技术在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4.2 DNA 序列分析在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棉花枯萎病菌供试菌株和标准菌株
        2.1.2 供试品种
    2.2 供试试剂及主要试验仪器
        2.2.1 培养基
        2.2.2 试验药品
        2.2.3 主要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棉花枯萎病样品的采集及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2.3.2 棉花枯萎病菌形态学鉴定
        2.3.3 棉花枯萎病菌分子鉴定
        2.3.4 棉花枯萎病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2.3.5 基于HaeⅢ/PstⅠ酶切的棉花枯萎病菌AFLP 分析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2.3.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及数据分析
        2.3.7 棉花枯萎病菌的AFLP 分析
        2.3.8 差异菌株的DNA 序列分析
        2.3.9 DNA 序列同源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3.10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棉花枯萎病菌的分离、纯化及形态学鉴定
        3.1.1 棉花枯萎病菌的分离纯化
        3.1.2 棉花枯萎病菌的鉴定及形态描述
    3.2 棉花枯萎病菌分子鉴定
    3.3 棉花枯萎病菌DNA 的提取
        3.3.1 菌丝的培养方法比较
        3.3.2 CTAB 法提取棉花枯萎病菌DNA
    3.4 基于HaeⅢ/PstⅠ酶切的棉花枯萎病菌AFLP 分析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3.4.1 酶切时间的确定
        3.4.2 预扩增模板浓度确定
        3.4.3 选择性扩增模板浓度确定
        3.4.4 AFLP 引物组合的筛选
    3.5 基于AFLP 的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3.5.1 棉花枯萎病菌AFLP 扩增结果
        3.5.2 棉花枯萎病菌AFLP 聚类分析
        3.5.3 AFLP 类群与生理小种和地理来源的相关性分析
    3.6 差异菌株的DNA 序列分析
        3.6.1 差异菌株DNA 扩增结果
        3.6.2 差异菌株DNA 序列同源比对
        3.6.3 差异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3.7 棉花枯萎病菌不同AFLP 类群代表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3.7.1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AFLP 类群相关性分析
        3.7.2 差异菌株的致病力测定及柯赫氏法则验证
4 讨论
    4.1 棉花枯萎病菌的鉴定
    4.2 棉花枯萎病菌AFLP 分析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4.3 棉花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3.1 棉花枯萎病菌AFLP 分析
        4.3.2 棉花枯萎病菌AGsⅣ类群菌株的DNA 序列分析
    4.4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分化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8)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调控棉花黄萎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
        1.1.1 世界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
        1.1.2 中国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
        1.1.3 新疆棉花黄萎病发生情况
    1.2 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理
        1.2.1 棉花黄萎病菌株特性
        1.2.2 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理
    1.3 棉花黄萎病防治的研究
        1.3.1 选育抗病品种
        1.3.2 化学防治
        1.3.3 农业防治
        1.3.4 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
        1.3.4.1 拮抗真菌
        1.3.4.2 拮抗细菌
        1.3.4.3 拮抗放线菌
        1.3.4.4 生防菌的定殖效率
        1.3.5 有机肥料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研究与应用
    1.4 有机肥料防治植物病害的可能机制
        1.4.1 直接的抑菌作用
        1.4.2 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调节
        1.4.3 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
        1.4.4 改善土壤性质,提供植物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1.5 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进展
        1.5.1 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区系及连作障碍
        1.5.2 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技术
        1.5.2.1 琼脂培养基培养技术
        1.5.2.2 Biolog GN技术
        1.5.2.3 磷脂脂肪酸技术
        1.5.2.4 基于PCR的核酸技术
    1.6 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氨基酸有机肥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物效应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
        2.1.2 供试棉花品种
        2.1.3 供试氨基酸有机肥料
        2.1.4 施肥处理
        2.1.5 栽培模式与管理
        2.1.6 取样方法
        2.1.6.1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
        2.1.6.2 棉纤维样品的采集方法
        2.1.7 测试方法
        2.1.7.1 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
        2.1.7.2 棉花黄萎病病情调查方法
        2.1.7.3 棉花纤维品质的测定方法
        2.1.7.4 土壤微生物种群测定
        2.1.7.5 土壤酶测定方法
        2.1.8 数据处理
    2.2 结果分析
        2.2.1 氨基酸有机肥对棉花黄萎病发病率的影响
        2.2.2 氨基酸有机肥对棉花黄萎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2.2.3 氨基酸有机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2.2.4 氨基酸有机肥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2.2.5 氨基酸有机肥对土壤pH的影响
        2.2.6 氨基酸有机肥对棉花根际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2.2.6.1 土壤碱解氮
        2.2.6.2 土壤速效磷
        2.2.6.3 土壤速效钾
        2.2.7 棉花纤维品质和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分析
        2.2.8 氨基酸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2.2.9 氨基酸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2.9.1 过氧化氢酶
        2.2.9.2 蔗糖酶
        2.2.9.3 碱性磷酸酶
        2.2.9.4 脲酶
        2.2.9.5 纤维素酶
        2.2.10 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效养分与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微生物有机肥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物效应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微生物有机肥种类的效应选择试验
        3.1.1.1 试验地点
        3.1.1.2 试验土壤
        3.1.1.3 试验棉花品种及肥料
        3.1.1.4 试验处理
        3.1.1.5 样品采样与处理
        3.1.1.6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2 微生物有机肥1号的生物效应试验
        3.1.2.1 试验地点
        3.1.2.2 试验土壤
        3.1.2.3 试验棉花品种及肥料
        3.1.2.4 试验处理
        3.1.2.5 样品采样与处理
        3.1.2.6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3 微生物有机肥病圃生物效应试验
        3.1.3.1 试验地点
        3.1.3.2 试验土壤
        3.1.3.3 试验棉花品种及肥料
        3.1.3.4 试验处理
        3.1.3.5 采样方法
        3.1.3.6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微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的生物效应试验
        3.1.4.1 试验地点
        3.1.4.2 试验土壤
        3.1.4.3 试验棉花品种及肥料
        3.1.4.4 试验处理
        3.1.4.5 采样方法
        3.1.4.6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5 微生物有机肥的大田应用效应试验
        3.1.5.1 材料与处理
        3.1.5.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微生物有机肥种类的效应选择
        3.2.1.1 不同种类微生物有机肥对棉花地上部干物质的影响
        3.2.1.2 不同种类微生物有机肥对棉花株高的影响
        3.2.1.3 不同种类微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3.2.2 微生物有机肥1号的生物效应
        3.2.2.1 微生物有机肥对棉花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3.2.2.2 微生物有机肥对不同时期棉花干物质的影响
        3.2.2.3 微生物有机肥对棉铃形成的影响
        3.2.2.4 微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3.2.3 微生物有机肥在棉花黄萎病圃的生物效应
        3.2.3.1 防病效果
        3.2.3.2 增产效果
        3.2.3.3 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4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4 微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在不同土壤上的生物效应
        3.2.4.1 对棉花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3.2.4.2 对棉花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4.3 对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4.4 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干物质质量的相关分析
        3.2.4.5 不同土壤施用不同量微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5 微生物有机肥的大田应用生物效应
        3.2.5.1 微生物有机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3.2.5.2 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对棉花黄萎病病情的影响
        3.2.5.3 微生物有机肥对棉花叶片SPAD值的影响
        3.2.5.4 微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的定殖规律及其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拮抗菌在棉花根系的定殖试验
        4.1.1.1 病原菌的活化培养
        4.1.1.2 病原菌孢子培养
        4.1.1.3 拮抗菌株培养
        4.1.1.4 接菌时间对定殖的影响试验设计
        4.1.1.5 不同苗龄棉花根系定殖的试验设计
        4.1.2 土壤温度对拮抗菌土壤定殖影响试验
        4.1.3 土壤水分对拮抗菌土壤定殖影响试验
        4.1.4 有机肥载体对拮抗菌土壤定殖影响试验
        4.1.4.1 试验材料与处理
        4.1.4.2 测试项目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拮抗菌在棉花根系的定殖
        4.2.1.1 拮抗菌株ZJ-6在棉花根系定殖的部位
        4.2.1.2 冲洗对拮抗菌定殖的影响
        4.2.1.3 接菌先后对拮抗菌定殖的影响
        4.2.1.4 苗龄对拮抗菌定殖的影响
        4.2.2 土壤温度对拮抗细菌在土壤定殖的影响
        4.2.2.1 不同温度下拮抗细菌对病原菌数量的影响
        4.2.2.2 不同温度对拮抗细菌定殖的影响
        4.2.3 土壤水分对拮抗细菌土壤定殖的影响
        4.2.3.1 不同土壤含水量拮抗细菌对病原菌数量的影响
        4.2.3.2 不同土壤含水量对拮抗细菌定殖的影响
        4.2.4 不同拮抗菌与有机肥配合的生物效应
        4.2.4.1 对棉花苗期干物质形成的影响
        4.2.4.2 对棉花铃期干物质形成及分布的影响
        4.2.4.3 对棉花总干物质形成的影响
        4.2.4.4 对土壤pH及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4.2.4.5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4.6 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棉株干物质相关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微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土壤细菌和真菌PCR-DGGE的方法与条件
        5.1.1.1 土壤DNA的提取
        5.1.1.2 PCR扩增
        5.1.1.3 DGGE胶的制备、电泳条件及染色方法
        5.1.2 DGGE条带分析与数据处理
        5.1.3 试验设计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拮抗菌与有机肥混合施入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5.2.1.1 土壤DNA中16S rDNAPCR扩增结果
        5.2.1.2 土壤细菌16S rDNA的DGGE图谱及分析
        5.2.1.3 土壤真菌ITS DGGE图谱及分析
        5.2.1.4 细菌及真菌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
        5.2.2 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5.2.2.1 不同施肥量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5.2.2.2 不同施肥量对土壤真菌区系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拮抗菌的拮抗物质抑菌效果及其对棉花根系分泌物影响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拮抗物质分离试验
        6.1.1.1 菌株拮抗粗蛋白物质的提取
        6.1.1.2 菌株拮抗脂肽物质的提取
        6.1.2 拮抗菌提取物对病原菌的抑菌试验
        6.1.3 拮抗菌对棉花根系分泌物的影响试验
        6.1.3.1 接菌顺序和时间对根系分泌物的影响试验
        6.1.3.2 拮抗菌对不同苗龄棉花根系分泌物影响试验
        6.1.4 棉花根系分泌物的测定
        6.1.4.1 酚酸类物质的测定
        6.1.4.2 氨基酸的测定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拮抗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
        6.2.2 拮抗菌和病原菌对棉花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的影响
        6.2.2.1 标准酚酸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曲线
        6.2.2.2 接菌3d后拮抗菌和病原菌对棉花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6.2.2.3 接菌30d后拮抗菌和病原菌对棉花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6.2.2.4 拮抗菌对不同苗龄棉花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影响
        6.2.3 拮抗菌和病原菌对棉花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类学鉴定
2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
3 棉花黄萎病菌营养体亲和性分析
4 棉花黄萎病菌分子指纹图谱比对
5 讨论

(10)新疆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分子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棉花枯萎病的发现、分布及国内的危害现状
        1.1.1 棉花枯萎病的发现和地理分布
        1.1.2 棉花枯萎病在中国的发生及危害情况
    1.2 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1.2.1 传统方法对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1.2.2 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棉花枯萎病菌致病性分化的研究
    1.3 AFLP 技术的原理、优越性及其应用
        1.3.1 原理
        1.3.2 优越性
        1.3.3 AFLP 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研究上的应用
    1.4 棉花枯萎病菌的分子检测
        1.4.1 ITS 区及其引物
        1.4.2 rDNA-ITS 在植物病原真菌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第二章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棉花枯萎病菌DNA 提取方法的筛选
        2.2.2 AFLP DNA 指纹的获得
        2.2.3 基于AFLP 分析棉花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2.3 结论与讨论
        2.3.1 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
        2.3.2 AFLP 类群与生理小种之间的关系
        2.3.3 关于AFLP 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2.3.4 关于AFLP 电泳和银染的关键问题
第三章:棉花枯萎病菌的分子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特异性引物检测棉花枯萎病菌的结果
        3.2.2 棉花枯萎病菌最小检测浓度测定的结果
        3.2.3 不同接种时间根部和茎部的检测结果
        3.2.4 种皮和种胚检测结果
    3.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一 棉花枯萎病菌 DNA 浓度
附表二 试验所用试剂的配制
致谢
作者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营养亲和群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兵团垦区棉花大丽轮枝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D]. 纪晓彬.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棉花黄萎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及致病相关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D]. 李小萍.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5)
  • [3]棉花枯萎菌疑似澳大利亚菌株的鉴定及致病力分析[D]. 高慧.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4]棉花黄萎病生防链霉菌的抗病促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薛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1)
  • [5]北京地区黄栌枯萎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D]. 李维维.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1)
  • [6]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在华中棉区广泛分布及其原因分析[D]. 徐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12(11)
  • [7]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晓光.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7)
  • [8]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调控棉花黄萎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效应研究[D]. 李俊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9]棉花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J]. 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陈旭升,许乃银,狄佳春,马晓杰. 江西农业学报, 2009(09)
  • [10]新疆棉花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分子检测[D]. 陈文霞. 石河子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新疆棉花枯萎病营养亲和群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