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一、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与手术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邵得志,冯志毅,郭乃超,吕衍霖,王晓翠,董宇豪[1](2021)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2例诊治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AAC)的不同手术时机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行腹腔镜手术的42例AAC患者资料。依据ACC发病时间做为时间节点,分为<72 h组(29例)和>72 h组(13例),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术中胆囊病变情况、手术方式、并发病发生率等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72 h组患者胆囊病变以水肿、化脓为主;>72 h组胆囊坏死及穿孔比例升高,手术方式以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及胆囊造瘘术为主,且术后出血、胆汁漏、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72 h组(P<0.05)。结论宜在AAC发病72 h以内实施手术。

李攀[2](2021)在《自拟清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湖北省中医院外一科自拟清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腹痛情况、体征情况、炎症标记物五个指标评估自拟清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自拟清胆汤的中医渊源及现代药理研究。研究设计:1.病例来源于2019年1月至12月湖北省中医院外一科病房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予以自拟清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予以相同西医治疗方案。统计分析并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标变化情况。2.所收集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腹痛VAS评分、年龄、性别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腹痛情况(包括腹痛VAS评分、腹痛完全消失时间)、体征情况(体征完全消失时间)、中医症候积分几项指标评估上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与对照组经过治疗炎症标记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治疗前与治疗后炎症标记物比较而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安全性评价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自拟清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与单纯西医治疗急性胆囊炎两种治疗方案疗效均明确,口服自拟清胆汤可提高疗效且在改善症状、体征情况上具有优势。2.自拟清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在控制炎症情况(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上相比未见明显优势,可能与本次研究观察炎症指标无法即时检测、时间跨度稍大(6天)有关。3.自拟清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更有优势,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研究。

聂洲[3](2021)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估对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腹膜炎患者采用胆囊穿刺引流术及胆囊造瘘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腹膜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n=46)和对照组(采用胆囊造瘘术治疗,n=46),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肝脏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抗生素应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CRP、TNF-α、IL-6、TBIL、ALT以及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腹膜炎患者采用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并保护肝脏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朱彩鹏[4](2021)在《急性胆囊炎并发胆囊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胆囊穿孔(gallbladder perforation,GBP)是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少见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部分GBP患者临床表现与AC相似,延迟的诊断和外科干预使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本研究对AC并发GBP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找AC并发GB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对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发现高危患者提供理论依据,以降低GB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自2018年0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所有符合筛选标准的128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胆囊是否存在穿孔分为未穿孔组(n=98)和穿孔组(n=30)。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胆囊结石病史、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史(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BMI、入院体温、是否寒战),全身感染指标(PCT、hsCRP、WBC),肝功能指标(ALB、ALT、AST、ALP、TBil),影像学数据资料(是否胆囊颈部结石、胆囊壁厚度、胆囊体积、脂肪肝、肝硬化、胆囊周围积液)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索其与GBP的相关性,最后得出AC并发GB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128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未穿孔组98例(76.6%),穿孔组30例(23.4%)。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穿孔组和穿孔组在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史,T≥38.5℃);感染相关指标及肝功能指标(WBC≥l5×109/L,ALB);影像学资料(胆囊颈部结石,胆囊周围积液)等方面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其为AC并发GBP的相关危险因素。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AC患者的年龄、合并心血管疾病、T≥38.5℃、胆囊颈部结石、胆囊周围积液为AC并发GB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ALB升高是AC并发GBP的保护因素。[结论]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C患者并发GBP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38.5℃、WBC≥15.0×109/L,ALB水平,胆囊颈部结石,胆囊周围积液。其中年龄、合并心血管疾病、T≥38.5℃、胆囊颈部结石、胆囊周围积液为其独立危险因素;ALB水平升高是GBP的保护因素。2.AC患者并发GBP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充分认识其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对可能发生GBP的高危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GBP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李一泽[5](2021)在《PTGBD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选择》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适宜时机,以及经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后对后续LC手术难度的影响,为选择不同时机治疗急性胆囊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9月间河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4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将48例病例按照从急性胆囊炎发作到PTGBD的治疗时间分为小于72h组和大于72h组,并按照从PTGBD到LC的间隔时间分别以1周,4周,8周为临界值进行分组。观察指标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以及严重粘连率。结果:1.急性胆囊炎发病至PTGBD时间≤72h和>72h的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粘连程度,中转开腹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胆囊炎发病至PTGBD时间≤72h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较少,粘连程度低,中转开腹率低。2.PTGBD至择期LC时间≤1周和>1周且≤4周的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粘连程度,中转开腹率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PTGBD至择期LC时间≤1周和>4周且≤8周的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中转开腹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TGBD至择期LC时间>4周且≤8周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少及中转开腹率低;PTGBD至择期LC时间≤1周和>4周且≤8周的两组患者粘连程度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PTGBD至择期LC时间>1周且≤4周和>4周且≤8周的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中转开腹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TGBD至择期LC时间>4周且≤8周的患者手术时间少,中转开腹率低;PTGBD至择期LC时间>1周且≤4周和>4周且≤8周的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粘连程度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PTGBD至择期LC时间>8周和>4周且≤8周的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及粘连程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TGBD至择期LC时间>4周且≤8周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少及中转开腹率低,粘连程度低。结论:1.对于不适合早期行LC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立即进行PTGBD治疗。2.PTGBD后序贯LC治疗的最佳间隔时间为4-8周。

孙桥梁,胡晶晶,彭书江,潘希彬,周劲松[6](2020)在《ICU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治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ICU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9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4例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的主要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多见于由严重创伤、腹部大手术后及感染等因素所致的强烈应激状态下的患者,发病与胆汁淤积、胆囊血运障碍及感染密切相关,B超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可诊断。14例患者中,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例,行保守治疗2例;除2例放弃治疗及1例因原发疾病加重死亡外,余11例恢复良好。结论:ICU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易被误诊、漏诊,其发病急,进展快,易出现坏疽、穿孔,及时运用床旁超声进行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式,特别是PTGBD,可取得满意效果。

刘朋宙[7](2020)在《PTGD术后联合通腑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通腑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后的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部分实验室指标下降情况等来探讨其作用机制,评价通腑汤在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PTGD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所有确诊为急性胆囊炎并行PTGD的老年患者,选取其中符合本次实验纳入标准要求的49例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有49例患者在PTGD术后是否口服或鼻饲中药通腑汤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23例患者在入院24h内因治疗需要均在病房或手术室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术后常规予禁食水、抗炎、抑酸、补液等西医综合保守治疗;治疗组26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PTGD术后另予通腑汤口服或鼻饲进行辅助治疗,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经口服或鼻饲服药。设定PTGD术后7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7天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所用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3天及7天后的白细胞计数下降情况;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PTGD术后7天内出现胆漏、肺部感染等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在治疗前分析两组患者基本数据资料:治疗组年龄在65-85岁,其中男性11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73.00±6.073)岁;对照组年龄在65-84岁,其中男性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72.09±5.656)岁;所有患者行PTGD术均一次成功,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在正常范围内。基线资料两组患者对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2.两组患者在治疗7天后对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治疗7天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总显效率(53.85%)优于对照组(43.48%),但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进行比较,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治疗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在治疗3天后,治疗组白细胞计数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均降至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在术后7天内出现相关术后并发症比较,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1.54%)小于对照组(21.74%),但经卡方检验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D术后服用通腑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全身及局部炎症反应,缩短患者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继兴[8](2020)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老年GradeⅡ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指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联合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LC)治疗老年GradeⅡ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31例老年GradeⅡ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围手术期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BD)+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SLC)组(n=86)、一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OSLC)组(n=79)、一期开腹胆囊切除术(OSOC)组(n=66)。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s)或中位数(四分位数)[M(25%,75%)]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类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同一组资料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间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TBGD+SLC组86例病人均穿刺置管成功,大多数病人术后72h内腹部体征消失,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和谷丙转氨酶等降低至正常。(3)术中情况比较:三组在术中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O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逆行切除和胆囊次全切除率高于另外两组(P﹤0.05)。PTGBD+SLC组在手术时间、肠粘连松解和逆行切除低于OSLC组(P﹤0.05)。两组中转开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情况比较:三组在术后胆漏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OC组相比于其余两组切口感染率高、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GBD+SLC组与OSLC组术后并发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GBD联合择期LC既符合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又充分发挥微创技术优势,是治疗老年GradeⅡ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一项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顾松涛[9](2020)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以及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从而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省立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21例,年龄在60~96岁之间,平均年龄68.2±6.5岁,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68例,男女患者性别数之比为1:1.28,所有病例均接受固定组别的医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前不同处理,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急诊LC组,B组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后择期LC组,C组为保守治疗后择期LC组。其中A组26例,B组52例,C组43例。通过不同组患者入院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级、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中转开腹率、术后ICU监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总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理结果等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Fisher精确检验,认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一)术前情况包括患者入院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合并疾病情况以及严重程度分级。根据急性胆囊炎东京指南2018版(TG18)严重程度分级,A组Grade Ⅲ级急性胆囊炎(重度)占7.7%,C组占14.0%,远低于B组42.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 GradeⅡ(中度)占 9.3%,远低于 A 组(65.3%)及 B 组(5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术中情况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中转开腹率以及引流管放置率。A组平均手术时长98.4±27.5min,B组平均手术时长89.2±30.1min,C组平均手术时长78.2±26.9min,三组手术时长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A 组为 17.2±18.7ml,B 组为 17.5±15.5ml,C 组为 20.1±11.5ml,无明显差异(P>0.05)。术中因分离胆囊三角区困难而中转开腹,A组中转开腹率(6例)23.1%,B组(5例)9.6%,C组(3例)7.0%,可见B组及C组术中中转开腹率远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引流管放置率为53.8%,B组引流管放置率为46.2%,C组引流管放置率为41.9%,三组引流管放置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术后情况评价指标包括术后ICU监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术后病理结果、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长。三组共有19例患者术后入ICU监护治疗,A组术后ICU监护率为42.3%(9/26),B组术后ICU监护率为11.5%(6/52),C组ICU监护率为4.7%(2/42),A组远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常见为术后出血、胆漏、刀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4%(4/26),B组为17.3%(9/52),C组为14.0%(6/43),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死亡率3.8%,B组及C组无死亡。A组平均总住院时间为6.1±2.3天,B组为16.2±4.2天,C组为10.7±6.9天,B组总住院时间明显高于A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住院时长分别为,A组6.1±2.3天,B组5.1±1.8天,C组4.9±2.8天,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病理显示,A组急性炎症比例达到69.2%,B组为46.2%,C组为7.0%,A组及B组均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且术后并发症较严重,因此在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Grade Ⅰ级老年患者在24h内保守治疗无效且一般情况耐受手术,可于24h内行LC;Grade Ⅱ级老年患者一般情况耐受手术可选择急诊行LC,若患者一般情况差,手术耐受程度低,可于急诊行PTGD后择期行LC;Grade Ⅲ级老年患者应急诊行PTGD后择期行LC。

於丙然[10](2020)在《急性胆囊炎术前经PTGBD胆道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急性胆囊炎通常是由于胆囊内的结石造成胆囊管阻塞所引起的,随后胆囊内出现胆汁淤积导致胆囊膨大并继发化学或细菌性炎症。急性胆囊炎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的右上腹部疼痛、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及呕吐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若急性胆囊炎症较重常可导致胆囊壁坏死或穿孔,称为坏疽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标准手术方法。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术后住院时间也缩短。《Tokyo Guidelines(2007)》(TG07)是国际上第一个发布且被广泛认可和使用的关于急性胆囊炎诊疗方案的指南,其分别于2013年(TG13)和2018年(TG18)进行了两次修改。TG18指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应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并将急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包括轻度(Ⅰ级)、中度(Ⅱ级)和重度(Ⅲ级)。TG18也根据急性胆囊炎的分级推荐了相应的治疗方案:Ⅰ级急性胆囊炎患者如条件允许可立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Ⅱ级急性胆囊炎患者可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先行胆囊引流,后续视情况再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Ⅲ级急性胆囊炎患者,首先对其他系统损害程度进行充分评估,如患者通过治疗后,一般情况可很快好转,且能耐受手术,可以由非常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如不能耐受手术,则行保守治疗和胆囊引流。在20世纪80年代,Radder提出PTGBD可减轻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症状。TG18推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BD)为胆囊引流的首选方法。TG18认为各种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包括胆道造影、术中超声、术前MRCP等,可能会减少胆管损伤(BDI)发生。根据以往的Meta分析证据,相比于无创的超声、CT及MRCP胆道成像等,各种直接胆道造影(ERCP、术中胆道造影)对于胆道变异及结石的诊断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近年来,对于严重急性胆囊炎术前先行PTGBD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我们通过PTGBD进行直接胆道造影,可以更清楚地观察胆囊结石、胆囊管走形、胆道变异以及是否合并胆总管结石等,但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尚缺乏相应的临床研究。在此,我们进行该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拟分析急性胆囊炎术前经PTGBD胆道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术前经PTGBD胆道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文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且术前已行PTGBD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术前是否行经PTGBD胆道造影分为造影组和未造影组。采用病例信息查询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主诉、入院时查体体征、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及其他系统病史)、入院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肝肾功、凝血系列等)、ASA分级、PTGBD引流时间、PTGBD胆道造影时间、PTGBD至LC间隔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管放置情况、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应用SPSS25.0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用率表示,应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用x±s表示,应用方差分析;P值均表示双侧概率,显着性水平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93例,其中造影组32例,未造影组61例。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造影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3.21±22.32)min,未造影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8.36±42.1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造影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7.14±27.78)ml,未造影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6.56+31.2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造影组术中未放置引流管患者为5人,占该组患者比例为15.63%,未造影组术中未放置引流管患者为9人,占该组患者比例为1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造影组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为(2.92±1.32)天,未造影组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时间为(4.23±2.2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造影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未造影组患者术后3人发生手术戳孔脂肪液化,占该组患者比例为4.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造影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14±4.17)天,未造影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54±4.00)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造影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未出现中转开腹,而未造影组中有2例中转开腹。结论:对于严重急性胆囊炎所致困难LC患者,术前先行PTGBD并经PTGBD胆道造影,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并可能降低中转开腹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及总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手段。

二、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与手术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与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2例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3.统计学分析:
结 果
讨 论

(2)自拟清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病例
        1.1 病例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3.1 病例资料
        3.2 临床疗效
        3.3 安全性评价
    4.研究结论
讨论
    1.现代医学对急性胆囊炎的认识
        1.1 胆囊的解剖与生理
        1.2 急性胆囊炎的病因
        1.3 急性胆囊炎的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
        1.4 急性胆囊炎的病理分型与并发症
        1.5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6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2.中医学对急性胆囊炎的认识
        2.1 中医对胆的认识
        2.2 急性胆囊炎的中医病因病机与证型
        2.3 急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
        2.4 自拟清胆汤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综述 急性胆囊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VAS评分
    附录3.中医症候积分量化标准
    附录4.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及肝脏功能指标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4)急性胆囊炎并发胆囊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PTGBD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ICU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治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主要原发疾病
    2.2 临床表现
    2.3 实验室检查
    2.4 影像学检查
    2.5 治疗方法
    2.6 治疗效果
3 讨论

(7)PTGD术后联合通腑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英语缩略语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中医对于急性胆囊炎的认识
        1. 中医对胆的认识
        1.1 胆的解剖
        1.2 胆的生理功能
        1.3 胆的生理特性
        2. 中医对急性胆囊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3. 急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
        4. 急性胆囊炎的中医治法方药
        4.1 经典方剂
        4.2 自拟方剂
        4.3 中成药
        4.4 中医外治法
    二、西医对于急性胆囊炎的研究进展
        1. 急性胆囊炎的流行病学概况
        2. 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
        3. 急性胆囊炎的病理表现
        4.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
        5.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
        6.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7.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4 研究方法
        1.5 观察项目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2.2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3 临床疗效比较
        2.4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2.5 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
        2.6 白细胞计数下降情况比较
        2.7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3.1 老年急性胆囊炎概况
        3.2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机制
        3.3 PTGD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
        3.4 通腑汤中各方药的药效研究
        3.5 通腑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作用机理探讨
        3.6 临床疗效评价
        3.7 结论
    4.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老年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型)中医症候评分标准表
附录2 急性胆囊炎中医治疗专家共识(2011海南)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老年GradeⅡ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1章 研究背景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急性胆囊炎术前经PTGBD胆道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及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胆囊炎的诊疗发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与手术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2例诊治分析[J]. 邵得志,冯志毅,郭乃超,吕衍霖,王晓翠,董宇豪.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1(04)
  • [2]自拟清胆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D]. 李攀.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3]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聂洲. 当代医学, 2021(13)
  • [4]急性胆囊炎并发胆囊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D]. 朱彩鹏.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5]PTGBD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最佳时机选择[D]. 李一泽.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6]ICU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治临床分析[J]. 孙桥梁,胡晶晶,彭书江,潘希彬,周劲松. 中外医学研究, 2020(21)
  • [7]PTGD术后联合通腑汤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胆腑郁热型)的临床观察[D]. 刘朋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老年GradeⅡ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应用[D]. 刘继兴.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9]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D]. 顾松涛. 山东大学, 2020(09)
  • [10]急性胆囊炎术前经PTGBD胆道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D]. 於丙然. 山东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