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代数的逻辑性质(英文)

MV-代数的逻辑性质(英文)

一、关于MV-代数的逻辑性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凤[1](2021)在《布尔与弗雷格的逻辑思想比较研究》文中提出

苏日娜[2](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研究说明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着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着《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着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张丽娟[3](2020)在《半Hoop代数的微分算子和内态微分算子》文中认为Hoop代数是1969年由B.Bosbach引入的.从代数的观点看,Hoop代数是可换剩余整的含幺半群.2003年,Francesc Esteva和Lluis Godo引入半Hoop代数,它不满足可分性.因此,作为更一般的代数结构,半Hoop代数在研究模糊逻辑和相关代数结构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我们在半Hoop代数上引入微分算子并研究其相关性质,定义了几类微分算子,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我们在半Hoop代数上引入了微分滤子的概念,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然后,定义几类不同的微分滤子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接着讨论半Hoop代数上由微分滤子集合形成的代数结构与其它代数结构的关系.而且还探究了局部微分半Hoop代数的一些性质.最后,我们通过在半Hoop代数上引入内态微分算子得到了内态微分半Hoop代数,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具体得到:(1)半Hoop代数的理想幂等微分算子的不动点集是半Hoop代数.(2)理想微分并半Hoop代数的每个极大微分滤子都是素微分滤子.(3)理想微分并半Hoop代数的所有微分滤子的集合是Heying-代数.(4)有界理想微分半Hoop代数成为局部微分半Hoop代数的等价条件是(ordd)(x(?)y)<∞ 蕴涵(ordd)(x)<∞ 或(ordd)(y)<∞.(5)幂等有界理想微分半Hoop代数成为局部微分半Hoop代数的等价条件是 d(x(?)y)=0 蕴涵 d(x)=0 或 d(y)=0.(6)内态微分半Hoop代数上所有主微分算子的集合形成有界交半格.

牛海灵[4](2020)在《有界半Hoop代数上的理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Hoop代数是Hoop代数的一般化,它最初是由Bosbach引入,称之为互补半群.半Hoop代数是最基本的剩余结构,而且包含所有基于剩余格的逻辑代数.理想理论在研究逻辑代数中起着重要作用.在MV-代数中,滤子和理想是对偶的,但是在半Hoop代数中,理想和滤子不是对偶的.本文将研究半Hoop代数上的理想理论.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我们在半Hoop代数上引入了理想的定义,给出了理想的一些等价刻画和理想的生成公式,讨论了半Hoop代数上的理想和滤子之间的关系.其次,我们在半Hoop代数给出了几类特殊的理想定义,即primary理想,素理想,极大理想和perfect理想,研究了它们的相关性质,讨论了它们各自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素理想的拓扑空间.最后,我们研究了几类特殊的的半Hoop代数,探究了用不同的理想来刻画它们的商结构.具体得到:(1)设A是有界V-Hoop代数满足(DNP)条件且对任意的x ∈ A,x2=x.则 A的每个primary理想是素理想.(2)设A是有界V-Hoop代数满足(DNP)条件.则A的每个极大理想是素理想.(3)设A是有界半Hoop代数.则A的每个perfect理想是primary理想.(4)设A是有界半Hoop代数.则素理想的拓扑空间是完备的T0空间.(5)设A是有界半Hoop代数满足(DNP)条件且I是A的真理想.则A/I是局部的半Hoop当且仅当I是primary理想.(6)设A是有界半Hoop代数满足(DNP)条件且I是A的真理想.则I是极大理想当且仅当A/I是局部有限的.

刘明元[5](2020)在《蒯因逻辑思想与本体论研究 ——基于清晰性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蒯因的逻辑哲学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然而,不断有学者批判蒯因的狭义逻辑观,认为他局限于将逻辑视为带等词的初等逻辑,远离了现代逻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学界不否认蒯因的本体论研究,认为它弥补了传统本体论超验性和思辨性方面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形而上学。我们在研究中惊喜地发现,蒯因的狭隘逻辑观和本体论承诺学说是其努力追求清晰性(clarity(1))知识的必然选择。蒯因追求这种清晰性的努力主要可见于两个方面。其一,蒯因严格区分逻辑的基本范畴,这种区分主要涉及符号的使用和提及、变项和模式字母、普遍词项和抽象单独词项、对于逻辑的对象性解释和替换性解释、外延对象和内涵对象、外延性语境和非外延性语境等。其二,通过语义上溯的策略,关联关于逻辑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研究,并辅之以对于“分析性”的批判,通过本体论承诺语义学标准的澄清,回应关于逻辑方法和同一性等经典哲学问题。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清晰呈现已有逻辑研究的目标及其进展,有助于把代理函数和同构概念应用于本体论的还原,而且涉及对于词项意义和指称的逻辑语义学研究,并对逻辑命题、属性、关系、有效性、真值、类、以及序偶等逻辑范畴作出了澄清。蒯因的本体论取向有力地支持了关于逻辑的认识论研究,其本体论学说与其关于逻辑范畴的探讨相关,它们共同构成蒯因对于逻辑理论建构机制的新解释,也彰显出蒯因逻辑哲学追求客观性和清晰性的科学精神。本文主体部分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紧紧围绕着清晰性主题逐步展开。在第一部分,我们从逻辑是否包括集合论、蒯因对经典逻辑的论述、蒯因对变异逻辑的回应、逻辑是否具有可修正性、蒯因对现代逻辑的重要贡献、蒯因的逻辑思想等方面对蒯因的逻辑研究工作及其成果作了详细介绍,并将蒯因逻辑思想归结为六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即衡量逻辑的清晰性标准、只承认带等词初等逻辑的狭义逻辑观、逻辑的根本任务、逻辑及逻辑真理的两大根基、逻辑与外部世界的间接联系以及简化人类整个概念系统意义上的逻辑可修正性。在第二部分,在解析和总结西方传统本体论研究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深入解析蒯因关于本体论承诺的语义学标准、识别实体的同一性标准以及本体论的相对性,并通过回答常见的相关逻辑哲学问题,论证蒯因本体论承诺学说的系统性与解释力。在第三部分,主要辨析蒯因自然主义哲学取向与其本体论的融贯性问题,除了集中呈现蒯因基于哲学追求清晰性的传统逻辑观转变,批判地反思其关于自然类的消去主义倾向,我们将澄清其集合论立场关于类的预设,并结合对其初等逻辑相关预设的分析,揭示蒯因逻辑哲学理论中存在的冲突,论证消除冲突的希望在于摒弃弗雷格、罗素等人的逻辑主义纲领,把非逻辑的集合论纳入蒯因逻辑哲学的整体理论建构之中,以满足自然科学理论的需要。第四部分是前三部分的升华,系统阐述了蒯因在逻辑研究和哲学研究中努力追求清晰性目标的重要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和不足之处。首先从西方哲学注重数学和逻辑的重要传统、清晰性在蒯因逻辑理论和本体论承诺学说之间的纽带作用以及蒯因对哲学的两大贡献等方面,深入发掘蒯因努力追求清晰性目标的重要理论价值。与此同时,蒯因所追求的清晰性充分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精髓,批判性思维又正好能够根除重直觉和了悟的中国传统文化温床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陋习,并且能够有效地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从而有力地凸显了蒯因努力追求清晰性目标的不可忽略的实践意义。此外,追求严格的清晰性,会导致其狭义逻辑观偏离现代逻辑的主流思想,甚至成为现代逻辑发展的绊脚石;还会导致其本体论承诺学说仅仅适用于部分数学或全部传统纯数学的狭小范围,大大降低了其普适性。

梁婕[6](2019)在《EQ-代数上的微分算子及核算子》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模糊型理论是型理论的一般化.作为模糊型理论相对应的真值代数结构V.Novak在2006年最先提出了EQ-代数.它是比剩余格更一般化的代数结构,并且各类子结构逻辑的代数语义均是以剩余格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核算子是直觉命题逻辑的代数语义.微分的思想源于分析学中.本文主要研究了EQ-代数上的微分算子及核算子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我们给出了EQ-代数上微分算子的定义,并且研究了EQ-代数上微分算子的性质.定义并研究了EQ-代数上两类特殊的微分算子—useful微分和simple微分.并且利用useful微分得到E上的固定点集所构成的集合Fixd(E),并且证明了(Fixd(E),⊙,~1,1’)是一个good EQ-代数;继而证明了在EQ-代数中,simple ⊙-微分dt⊙和simple→-微分ft→之间可以形成一个伽罗瓦联结.并且进一步证明了Fixdt⊙(E)和Fixft→(E)是序同构的.最后,研究了由d-滤子诱导的商代数,得到(d/F)(E/F)=Fix/d(E/F)和d(E)/d(F)之间是序同构的.其次,我们在EQ-代数上引入了核算子.此外,我们还得到在剩余EQ-代数下,单调核算子和强核算子的的等价刻画.由此证明了在单调核算子f下,E的像f(E)是一个剩余EQ-代数.紧接着给出了剩余EQ-代数上的normal算子的定义,得到了normal算子和强核算子的等价刻画.进一步研究了E上的三个特殊的映射,并且给出了这三个映射与强核算子之间的等价刻画.最后,结合EQ-代数上的simple→-微分,得到ft→是单调的核算子当且仅当ft→(x⊙y)≤ft→(x)⊙ft→(y).

罗成芳[7](2018)在《半Hoop代数的几类n-重滤子及态的研究》文中认为各种模糊逻辑代数作为非经典逻辑语义系统已被普遍引入和研究.半Hoop代数是Hoop代数的推广,最初是由Bosbach引入的.滤子理论在逻辑代数中对研究代数结构起着关键作用.从逻辑角度看,滤子相当于可证公式的集合.滤子理论在研究态的存在性方面也很重要.本文研究了半Hoop代数的n-重滤子理论和态.我们将用所得的研究成果来完善半Hoop代数中的相关理论,为研究其他代数结构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具体如下:首先,我们在半Hoop代数上引入了几类n-重滤子并研究其相关性质,给出了这几类n-重滤子的刻画,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n-重(正)关联滤子和MV-滤子讨论了商代数的结构与性质.其次,我们在半Hoop代数上引入了perfect Bosbach(Rieccan)态的概念,并研究了 perfect Bosbach(Riecan)态的存在性,讨论了半Hoop代数上Bosbach态,极值态,赋值态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研究了半Hoop代数与偏序可换含幺半群之间相互诱导的问题,进一步讨论了两者态的关系.具体得到:(1)半Hoop代数L是n-重(正)关联半Hoop代数当且仅当L的每个滤子与n-重(正)关联滤子都是一致的.(2)半Hoop代数的滤子是n-重正关联滤子当且仅当它是n-重关联滤子和n-重MV-滤子.(3)半Hoop代数的滤子是MV-滤子当且仅当商代数是MV-代数.(4)半Hoop代数L上存在perfect Bosbach(Riecan 态当且仅当L有perfect 滤子.(5)半Hoop代数上的赋值态,极值Bosbach态,极值Riecan态是一致的.(6)若s是半Hoop代数上的Bosbach态,则s可以看作是某个偏序可换含幺半群上的态.反之,若s是偏序可换含幺半群上的态,则s可以看作是某个半Hoop代数上的Bosbach态.

王梅[8](2018)在《Hoop代数上的整滤子和(正)关联伪赋值》文中指出为了证明模糊逻辑系统的完备性,各种各样的逻辑代数作为模糊逻辑系统的代数语义而被提出,如:MV-代数,BL-代数,MTL-代数,R0-代数,剩余格和Hoop代数.在这些逻辑代数中,Hoop代数是一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逻辑代数.本文主要研究了Hoop代数上的整滤子以及(正)关联伪赋值.通过研究整滤子,我们找到了 Hoop代数的一个新的子类,即整Hoop代数;通过研究伪赋值,我们研究了Hoop代数的商结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Hoop代数中的整滤子和其它滤子之间的关系,得到了Hoo 代数上的整滤子是primary滤子.(2)利用整滤子刻画了一个整Hoop代数,并证明了Hoop代数H中的一个滤子F是整滤子当且仅当H/F是整Hoop代数.(3)研究了Hoop代数上的(正)关联伪赋值,并给出了一个伪赋值成为(正)关联伪赋值的刻画,得到了一个伪赋值是关联伪赋值当且仅当φ(x→y)=φ(x→(x→y));一个伪赋值是正关联伪赋值当且仅当φ(x)=φ(x→y)→x).(4)利用伪赋值诱导了一个二元关系θφ,并证明了θφ是一个同余关系.(5)证明了若H1和H2是两个Hoop代数,f:H1→H2的一个满同态且φ是H2上的一个伪赋值,则H1/(φof)(?)H2/φ.

王伟[9](2017)在《EQ-代数上的内态算子及态BL-代数上的微分》文中研究说明EQ-代数作为高阶模糊逻辑的真值的代数结构,不仅为模糊型理论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真值代数结构,而且是剩余格的一般化.而各类子结构逻辑的代数语义均是以剩余格为基础建立的.本文研究了 EQ-代数上的内态算子及态BL-代数上的微分理论,为描述高阶模糊逻辑中命题的真值平均度提供了更一般的代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三章研究了 EQ-代数上的内态算子.首先,建立了 EQ-代数上内态算子的公理体系(简记具有内态算子的EQ-代数为SEQ-代数).通过研究内态算子的性质,刻画了good EQ-代数.其次,探讨了SEQ-代数与态剩余格、态BCK-代数之间的联系,重点讨论了SEQ-代数(E,σ)与态EQ-代数(E,μ)的关系.随后,研究了EQ-代数上态与内态的关系.第四章研究了 SEQ-代数上的S-滤子理论.首先,引入SEQ-代数上S-滤子及S-前滤子概念,并讨论了特殊的SEQ-代数(E,μ)的S-滤子与相对应的EQ-代数σ(E)的滤子之间的联系.其次,探讨了特殊的次直不可约SEQ-代数.随后,研究了 SEQ-代数的所有S-前滤子所构成集合SPE(E,σ)的代数结构,得到当E为good EQ-代数或lEQ-代数时,SPE(E,σ)构成一个完备Brouwerian格.更进一步,对于lEQ-代数而言,当σ是忠实的和保→,SPE(E,σ)构成一个Heyting代数.最后,在SEQ-代数中引入集合A的σ-对偶零化子,用它给出态射good EQ-代数上极小素滤子的一个等价刻画.继而,用极小素滤子刻画了可表示的态射good EQ-代数.第五章研究了态BL-代数上的微分理论.在态BL-代数(A,σ)上引入(☉,V)-微分,研究了态BL-代数(A,σ)上(☉,V)-微分的性质.引入了态BL-代数(A,σ)上的正则微分和强微分,给出了正则强微分成为保序微分的等价条件.提出了态BL-代数上的主微分概念,讨论了全体主微分的代数结构,并利用Galois联结给出主微分的微分伴随.最后,讨论了态BL-代数(A,σ)上不动点集Adσ,得到若d为正则保序的强微分,则Aaσ为A的格理想.这些结果极大的丰富了态逻辑代数上的微分理论.

邹宇晰[10](2017)在《基于BL-代数的几类代数结构的研究》文中指出基本逻辑(Basic logic)是一类典型的非经典逻辑,它是所有基于连续三角模的命题演算系统的公共基础.BL-代数是作为基本逻辑的代数语义被提出的.它不仅为基本逻辑提供了一个代数框架,也为研究[0,1]区间上的连续三角模提供了代数方法.本文研究BL-代数上的零化子,超BL-代数,以及与BL-代数相关的一类部分代数-效应代数上的monadic算子.进一步完善了BL-代数上的理想理论,并为研究部分代数提供了新的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二章研究了 BL-代数上的零化子.首先,引入并研究了BL-代数上零化子与与广义零化子.证明了 BL-代数L的理想格(I(L),(?))是一个伪补格,且对每一个理想I,它的伪补元就是I的零化子I⊥.其次,研究了零化子的同态像与同态原像,给出了零化子的同态像与同态原像成为零化子的充分必要条件.此外,引入了 E(I)= {x ∈ L|(?)i ∈ I,i⊥(?)x⊥},证明了当L是一个BL-链的有限乘积时,(E(I(L)),AE,∨E,E(0),E(L))是一个 Brouwerian格,以及一个代数格.最后,引入并研究了 BL-代数的(相对)对合理想,证明了全体(相对)对合理想之集可构成一个BL-代数.第三章引入并研究了超BL-代数.首先,建立了超BL-代数的公理化系统,使得超BL-代数是BL-代数的合理推广,并给出了一些超BL-代数的非平凡例子以及它的性质.其次,给出了超滤子与超推理系统的概念,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定义了极大超滤子与极大超推理系统,证明了每一个真超滤子(超推理系统)都包含在一个极大超滤子(超推理系统)中.此外,引入了超同余的定义,证明了当θ是一个正则相容同余时,商集L/θ构成了一个超BL-代数.当θ是一个好的正则同余关系时,商集L/θ构成了一个MV-代数.最后,在超BL-代数上引入sup-Bosbach态与sup-Riecan态,举例说明不是每一个超BL-代数都存在sup-Bosbach态与sup-Riecan态.证明了当超BL-代数是对合的时,每一个sup-Bosbach态都是一个sup-Riecan态.第四章研究了 monadic效应代数.首先,建立效应代数上存在量词的公理化系统,由存在量词引出monadic效应代数的概念.将任意量词作为存在量词的对偶形式给出.其次,提出了相对完备子代数的概念,证明了存在量词与相对完备子代数一一对应.接下来,引入了 monadic理想,monadic Riesz理想,monadic Riesz同余的概念,给出了 monadic理想的生成公式.证明了在所有monadic Riesz同余构成的格与所有monadic Riesz理想构成的格之间存在一个序同构.此外,引入强存在量词的概念,证明了当I是一个Riesz理想且(?)是一个强存在量词时,商代数(E/I,(?)I)是一个强monadic效应代数.进一步,刻画了 monadic理想,并得到在(E,(?))上的所有monadic理想构成的格与(?)E上的所有理想构成的格之间存在一个格同构.最后,通过整体运算部分化,与部分运算整体化,讨论了 monadic BL-代数与monadic效应代数之间的关系.

二、关于MV-代数的逻辑性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MV-代数的逻辑性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2.2 第一阶段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2.3 第二阶段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2.4 第三阶段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3.3.1 张申府生平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3.5 小结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4.1.2 《现代逻辑》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4.2.1 金岳霖生平
        4.2.2 《逻辑》及其影响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5.3.1 理论研究成果
        5.3.2 应用研究成果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半Hoop代数的微分算子和内态微分算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S1.1 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S1.2 论文安排
    S1.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预备知识
    S2.1 半Hoop代数的相关知识
    S2.2 内态的相关知识
第三章 微分半Hoop代数和局部微分半Hoop代数
    S3.1 半Hoop代数上的微分算子
    S3.2 微分半Hoop代数上的微分滤子
    S3.3 局部微分半Hoop代数
第四章 内态微分半Hoop代数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有界半Hoop代数上的理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安排
    1.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半Hoop代数的相关知识
    2.2 半Hoop代数上的滤子理论
第三章 有界半Hoop代数上的理想
    3.1 有界半Hoop上的理想
    3.2 有界半Hoop代数上的几类特殊的理想
    3.3 素理想拓扑空间
第四章 特殊的半Hoop代数
    4.1 perfect半Hoop代数
    4.2 局部半Hoop代数和局部有限的半Hoop代数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蒯因逻辑思想与本体论研究 ——基于清晰性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蒯因本人的着述
    2.国内研究状况
    3.国外研究状况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论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蒯因狭义逻辑观是其清晰性追求的必然产物
    2.1 从含集合论的逻辑到不含集合论的逻辑
        2.1.1 逻辑包括集合论
        2.1.2 逻辑不包括集合论
    2.2 蒯因论经典逻辑
        2.2.1 蒯因论真值函项和布尔函项
        2.2.2 蒯因论量化逻辑
        2.2.3 蒯因论逻辑真理
    2.3 蒯因对变异逻辑的回应
        2.3.1 蒯因论模态逻辑
        2.3.2 蒯因论命题态度逻辑
        2.3.3 蒯因论谓词函子逻辑
        2.3.4 蒯因论多值逻辑和直觉主义逻辑
    2.4 蒯因论逻辑的可修正性
    2.5 蒯因对现代逻辑的贡献和逻辑思想
        2.5.1 蒯因对现代逻辑的贡献
        2.5.2 蒯因基于清晰性的逻辑思想
第3章 逻辑赋予蒯因本体论以清晰性
    3.1 蒯因本体论承诺学说提出的背景
        3.1.1 超验的、思辨的西方传统本体论存在着严重缺陷
        3.1.2 蒯因对西方近代和现代反形而上学观点的批评
        3.1.3 蒯因对弗雷格、罗素等人的逻辑分析方法的采用
    3.2 蒯因本体论承诺的语义学标准
        3.2.1 蒯因对本体论承诺语义学标准的具体表述
        3.2.2 准确表述本体论承诺语义学标准的要点
        3.2.3 举例说明本体论承诺语义学标准的具体应用
    3.3 蒯因识别实体的同一性标准在逻辑解释和本体论选择中的具体应用
        3.3.1 蒯因识别实体的同一性标准在逻辑解释中的具体应用
        3.3.2 蒯因识别实体的同一性标准在本体论选择中的具体应用
    3.4 本体论的相对性
        3.4.1 指称的不确定性
        3.4.2 本体论的相对性
        3.4.3 本体论还原的相对性
    3.5 蒯因本体论承诺学说的清晰性特征
第4章 重归于融贯的蒯因本体论并未丧失其清晰性
    4.1 后期蒯因的哲学框架与其本体论不融贯
    4.2 初等逻辑与集合论的区别和联系
        4.2.1 初等逻辑与集合论之间的区别
        4.2.2 初等逻辑与集合论之间的联系
    4.3 标准语法与集合论语法的异同
    4.4 蒯因本体论融贯性的回归
    4.5 重归于融贯的蒯因本体论并未丧失其清晰性
第5章 蒯因追求清晰性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与不足之处
    5.1 蒯因追求清晰性的理论价值
        5.1.1 蒯因追求清晰性是西方哲学注重数学和逻辑的重要传统的延续
        5.1.2 清晰性是蒯因逻辑理论和本体论承诺学说联系的纽带
    5.2 蒯因追求清晰性的实践意义: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
        5.2.1 蒯因追求的清晰性实质上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标准
        5.2.2 重直觉和了悟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滋生思维陋习的温床
        5.2.3 培养批判性思维是根除思维陋习和增强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5.3 蒯因追求清晰性的不足之处
结语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6)EQ-代数上的微分算子及核算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安排
    §1.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EQ-代数
第三章 EQ-代数上微分算子
    §3.1 EQ-代数上的微分及其性质
    §3.2 Simple微分和它的固定点集
第四章 EQ-代数上的核算子
    §4.1 核算子的定义和性质
    §4.2 对合剩余EQ-代数
    §4.3 剩余EQ-代数上其他算子的研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半Hoop代数的几类n-重滤子及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安排
    §1.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半Hoop代数的相关理论
    §2.2 态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半Hoop代数上的几类n-重滤子
    §3.1 半Hoop代数上n-重关联滤子
    §3.2 半Hoop代数上n-重正关联滤子
    §3.3 半Hoop代数上n-重MV-滤子
第四章 半Hoop代数上的态
    §4.1 半Hoop代数上perfect Bosbach态和perfect滤子
    §4.2 半Hoop代数上perfect Rie(?)an态
    §4.3 半Hoop代数与偏序可换含幺半群上的态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Hoop代数上的整滤子和(正)关联伪赋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安排
    §1.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Hoop代数的相关理论
    §2.2 滤子的相关理论
    §2.3 伪赋值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 Hoop代数上的整滤子
    §3.1 整滤子
    §3.2 整Hoop代数
第四章 Hoop代数上的(正)关联伪赋值
    §4.1 关联伪赋值
    §4.2 正关联伪赋值
    §4.3 由伪赋值诱导的商代数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EQ-代数上的内态算子及态BL-代数上的微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安排
    1.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预备知识
    2.1 EQ-代数
    2.2 态EQ-代数
    2.3 态BL-代数
第三章 EQ-代数上内态算子
    3.1 EQ-代数上的内态及其性质
    3.2 EQ-代数上内态与态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SEQ-代数上S-滤子(S-前滤子)理论
    4.1 SEQ-代数上S-滤子/S-前滤子
    4.2 SEQ-代数上S-前滤子之集的代数结构
    4.3 可表示的态射good EQ-代数
第五章 态BL-代数上的微分
    5.1 态BL-代数上的微分及其性质
    5.2 态BL-代数上的几类特殊微分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BL-代数的几类代数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预备知识
    §1.1 BL-代数的相关知识
    §1.2 超代数的相关知识
    §1.3 效应代数的相关知识
第二章 BL-代数上的零化子理论
    §2.1 BL-代数上的零化子
    §2.2 零化子与素理想
    §2.3 对合理想
第三章 超BL-代数
    §3.1 超BL-代数
    §3.2 超滤子与超推理系统
    §3.3 超BL-代数上的态
第四章 Monadic效应代数
    §4.1 效应代数上的存在量词与任意量词
    §4.2 Monadic理想
    §4.3 Monadic效应代数与monadic BL-代数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和撰写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关于MV-代数的逻辑性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布尔与弗雷格的逻辑思想比较研究[D]. 李伟凤. 安徽大学, 2021
  • [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半Hoop代数的微分算子和内态微分算子[D]. 张丽娟. 西北大学, 2020(02)
  • [4]有界半Hoop代数上的理想研究[D]. 牛海灵. 西北大学, 2020(02)
  • [5]蒯因逻辑思想与本体论研究 ——基于清晰性视角[D]. 刘明元. 西南大学, 2020(01)
  • [6]EQ-代数上的微分算子及核算子[D]. 梁婕. 西北大学, 2019(12)
  • [7]半Hoop代数的几类n-重滤子及态的研究[D]. 罗成芳. 西北大学, 2018(01)
  • [8]Hoop代数上的整滤子和(正)关联伪赋值[D]. 王梅. 西北大学, 2018(01)
  • [9]EQ-代数上的内态算子及态BL-代数上的微分[D]. 王伟. 西北大学, 2017(02)
  • [10]基于BL-代数的几类代数结构的研究[D]. 邹宇晰. 西北大学, 2017(03)

标签:;  ;  ;  ;  ;  

MV-代数的逻辑性质(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