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思考

洞庭湖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思考

一、洞庭湖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秋霞[1](2021)在《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影响与应急处置机制研究》文中提出

曹泽雪[2](2021)在《南宁市图集用农村自建住宅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全国各地的农宅建筑图集编制工作在不断增加和完善过程中,农宅建筑图集是时代的产物,农宅建筑图集编制的时效性特点决定了图集用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方案使用的阶段性特点。农村住宅建设的建筑图集编制工作是为了满足政府改善乡村风貌、提升农民居住质量的需求。本论文以南宁市辖区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理论基础、归纳分类、分析讨论和总结等方式,力图从农户、政府、住宅基础环境条件等方面提取影响自建农宅设计的影响要素,要素包括目标要素、事实要素、需求要素和理念要素。在对具体的县区、乡镇或村屯的农宅建筑方案进行设计时,将重要的、必要的要素充分融合到图集用农村农宅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论文采用建筑策划的理论和方法,对南宁市农村现存的传统及新建农宅的建筑要素进行了梳理,对图集用农村自建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要素进行了提取,对各种要素如何影响图集用农宅建筑方案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对相关要素的影响结果进行了归类,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图集用农宅建筑设计方法。其中相关要素的提取和对应策略的提出是关键,它关系到农宅方案是否具备满足政府目标、各类型农户是否认可、设计师可否充分理解并能付出与设计过程中。最后采用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和设计要素对策研究,对南宁市马山县马鹿屯的农宅建筑方案设计进行实例研究和设计。

王思佳[3](2020)在《精准扶贫视角下攸县油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攸县盛产油茶,是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一体,成为当地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绿色产业”。发展油茶产业是攸县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产业人力资源是油茶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基于精准扶贫的油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既符合产业绿色发展的趋势,又符合国家的精准扶贫富民政策。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系统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结合攸县油茶产业特点和贫困人口特征,对江桥街道竹丰村等地区贫困种植户进行了深度访谈,收集了 237份调查问卷,通过调研得出了攸县油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专业人才短缺、技能培训缺失、就业渠道窄、管理粗放、政策扶持少等问题。基于调研数据进行了油茶产业发展人力资源存量及特征分析,提出政府应该发挥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性责任;开展了油茶育苗和种植两大产业的人力资源投入产出分析,研究获得了 2020年攸县油茶产业链上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结果。基于精准扶贫理论,本文提出“临工”资源开发模式,建立临工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电商式”的贫困种植户劳动力资源利用模式,政府部门应建立油茶产业精准规划,油茶企业应进行人力资源科学规划,建立精准管理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精准招聘和定制化培训。基于精准扶贫的攸县油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措施是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创新应用,可以为更多的贫困地区和企业提供借鉴。

王佑汉[4](2020)在《基于遥感的四川省撂荒耕地多尺度空间格局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城镇化之路取得了极大成效,但部分乡村空心化的现象也随之出现,直接导致大量耕地撂荒,对粮食安全及产业发展形成一定阻碍。四川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优质耕地保护区,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又以丘陵和盆周山区为最。区域耕地撂荒问题已不容忽视,尤其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农户精准脱贫、区域耕地轮休制度建立、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藏粮于地的战略决策。但还有诸多问题亟待探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或方式可以有效查清四川省的耕地撂荒数据?四川省耕地撂荒是否存在地域分异规律?地理学的不同研究尺度问题是否在耕地撂荒中存在?耕地撂荒的内在动因和机制是什么?撂荒耕地的动态监测如何开展?遏制耕地撂荒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径有哪些?以上问题的解决,可以我国类似地区耕地撂荒普查(调查)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数据参考和佐证,为类似地区开展耕地撂荒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为四川省和类似地区的耕地轮休提供空间格局的指导,为分区域开展耕地保护研究和制定耕地保护措施、策略提供启示。四川盆地、西南丘陵山区受云雾、光照等条件影响,传统遥感影像获取的地表信息量和遥感产品的合格率均较低。同时,受地形影响,四川盆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地块细碎和零散程度高,低分辨率遥感调查难以识别撂荒耕地。论文在对比分析分辨率为5.8m、2m的卫星遥感影像和分辨率为12cm的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发现5.8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目视解译完全无法区分耕地撂荒与否,2m和12cm分辨率的影像可以在图斑和地块尺度区分土地利用类型和耕地撂荒与否。但是,耕地撂荒后受到植物生长期、地表下垫面含水量的影响,仍然有部分地块无法通过目视解译正确判读。故,在省域尺度的耕地撂荒研究中,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外业实地调查法获取撂荒地块的空间信息。首先,选定南充市顺庆区坦山铺村作为实验村,基于无人机影像面向对象进行撂荒耕地地块信息提取,并开展撂荒耕地和未撂荒耕地图斑信息采集,共获得1379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569个、旱地810)、770个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302个、旱地468个),为后续研究积累经验。然后,在四川省省域范围内随机选择501个调查样本区(1km2/个),开展撂荒耕地图斑及影响因素的地类调查,共获得9895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3880个、旱地6015个)、15276个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6104个、旱地9172个)信息,构建省域尺度耕地撂荒图斑数据库。接着,选择典型案例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乡镇尺度的村域撂荒图斑调查,分别在金源乡、保平镇获得537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264个、旱地273个)、730个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161个、旱地569个)、1044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413个、旱地631个)、860个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224个、旱地636个),并构建乡镇撂荒耕地图斑地理信息数据库。接着选取2个典型案例村开展撂荒地块和农户信息采集,在位于盆周山区的广元市剑阁县江石乡天堂村获得了398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149个、旱地249个)、2390个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733个、旱地1657个)信息,在位于盆中丘陵的南充市营山县朗池镇凤凰村获得930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212个、旱地718个)、1651个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714个、旱地937个),并构建村域农户承包地块尺度的耕地撂荒地块数据库。最后,基于上述地理空间数据和DEM数据,选用空间探索分析、冷热点探测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分形计算、地理集中度、核密度分析,分别在省域、县域、乡镇(村域)、地块四个尺度上,进行不同尺度的撂荒耕地空间异质性研究,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判断县域、村域、农户及地块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机理。论文主要创新成果:(1)探索出适合不同地理尺度研究耕地撂荒空间格局的方法。在省域尺度基于数据的不可获得性,应该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依据样本计算撂荒率,进而基于变异函数、空间探索分析、冷热点测算分析省域耕地撂荒的空间格局。在县域尺度,可以依据随机样本的撂荒率进行地理空间插值,选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评价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乡镇和村域尺度在研究内容上更为详细,地块尺度更适合选用地理集中度和核密度探测,找到耕地撂荒的集中区域;地块或图斑尺度更适合基于分形理论和统计计算,基于空间干扰要素的集中程度的对比分析,找到地块和图斑撂荒的空间异质性。(2)开展省域尺度的撂荒耕地空间格局研究,补充和完善国内省域尺度耕地撂荒研究的不足。在撂荒耕地研究中,学者主要以地貌类型区、国家、县、乡镇、村为研究尺度。当前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无人开展过省域尺度和平原地区的撂荒耕地研究。四川省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平行岭谷区5中地貌类型,同时又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在四川省开展耕地撂荒研究,弥补了我国撂荒地研究中缺省域尺度和平原地貌类型区的研究不足。同时,也有助于完善和总结不同地貌类型区耕地撂荒的空间特征:四川省东部的盆中丘陵耕地撂荒严重,其次是盆周山区,成都平原和川西南山区耕地撂荒相对较低,川西高原耕地撂荒的随机性较大。水田和旱地的撂荒程度在地貌单元间略有差异。(3)基于省域、县域、乡镇(村域)、农户及地块尺度的耕地撂荒空间异质性和形成机理研究,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对地理信息科学多尺度研究的一次新尝试。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开展撂荒地块实地调查,获得撂荒耕地的大样本数据,以此开展不同尺度的撂荒耕地空间异质性研究,并讨论其形成机理,这是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展不同地理尺度的耕地撂荒研究的新尝试,同时也完善了耕地撂荒的地域单元和研究体系。受研究尺度的影响,耕地撂荒在不同研究尺度表现出的空间格局特征和驱动机理有所差异:在省域尺度上,四川省耕地撂荒同地貌分区一样存在地域空间分异;在县域尺度上,水田、旱地和耕地综合撂荒的县域集聚特征比省域尺度解答得更详实,且与省域尺度撂荒率的冷热点分异略有差异;在乡镇及村域尺度上,耕地撂荒具有村域间的空间差异;在地块尺度上,耕地撂荒受到自身地形、灌溉、通勤距离和其他家庭经济因素的干扰,表现出一定空间分异特征。(4)多尺度、系统总结撂荒地块的空间格局特征,弥补当前国内缺乏耕地撂荒空间格局定量分析的不足。论文通过对撂荒地的地形要素(海拔、坡度、坡向)和空间干扰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四川省撂荒耕地图斑受自身地形条件和周边地类影响,表现出:耕地撂荒率随地形坡度增加而逐渐加大;撂荒率自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依次递增;在邻近道路200m地域范围内,撂荒率随距道路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距离水系0-600m的范围内,旱地撂荒率大于水田撂荒率;在距离居民点0-250m的地域范围内,耕地撂荒随着距居民点距离的增加逐渐加大;水田和旱地均表现出离林地越近撂荒率越高的空间格局特征。

万磊[5](2020)在《理与义: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与精英 ——鲁西南东县的个案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中工商资本下乡对乡村治理的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资本下乡的过程本质上反映出经济基础与上层的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资本理性与乡土道义的关系与持久争论。资本下乡过程中,资本理性与乡土道义的平衡,不能仅从资本或乡村治理单一方面出发进行考察,而应从双方的相互关系入手进行探讨。本文在实证调查基础上,通过多个案对比分析,探讨资本下乡中资本的逐利性与乡村治理中的地方性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类型的比较中发现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资本与精英不同组合类型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并寻找抑制资本负面效应激励其正面效应的关键机制。本文从工商资本下乡的视角切入,围绕资本下乡过程中三种不同的乡村治理类型展开探讨,着重分析不同村庄中外来资本与内生精英的关系情况,尝试提炼资本下乡与乡村治理的融合与分离的互变关系。在资本主导精英的村庄,在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经济能人与政治权威两种不同身份合二为一,拥有资本的经济能人不仅主导了资本下乡,还主导了村庄治理,资本处于主导地位,精英处于从属地位,资本主导下与内生治理建立了融合性的关系,形成了主导型治理。在资本与精英合作治理的村庄,村庄在发展主动引入资本,资本的影响力和精英的参与能力都很强,资本与精英相互合作,双方都无法形成对于对方的主导地位,下乡资本能够与以精英为核心的内生治理实现融合,资本的逐利性与乡村治理多元属性实现了兼容与互利。在资本与精英竞争的村庄,资本为了顺利下乡和发展,不得不借助精英等的内生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也能与内生治理建立融合性的关系,但是由于资本的影响力有限,精英拥有较多的优势地位,就造成了外来资本与内生精英之间的博弈。通过多个案比较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资本下乡是否会对乡村治理产生影响,取决于资本的影响力和精英的参与能力。在资本下乡后的村庄,资本是关键的外来要素,精英是内生治理中的关键要素,两者相互作用影响乡村治理。第二,资本下乡对乡村治理带来正效应还是负效应,取决于资本与内生精英的关系调适情况。下乡资本与内生精英关系调适得当,就能促进乡村治理;下乡资本与内生精英关系调适失当,就会对乡村治理带来负面冲击。第三,资本下乡的消极影响可以通过治理结构调整加以避免,通过新的治理机制安排实现良性调适。同时,资本的影响力和精英参与能力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主导型、合作型、依附型和博弈型四种不同的资本一精英组合治理形态,四种治理形态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会随着资本与精英两者的变化而改变。本文的研究也启示我们,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起融合性治理机制,促进资本下乡发挥积极作用。

孙延青[6](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文中指出基层政权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础,承载着国家管控基层社会、关爱基层民众的重要使命。中国自宋朝开始“王权止于县”,形成了传统“皇权—绅权”二元权力控制型社会。但近代以降,传统社会在内外交困中开始陷入全面危机之中。发端于清末新政以来国家现代化基层政权重构实践从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在“自治化”与“行政化”的路径选择中,在由“无为”转向“有为”的历程中,国民政府力主推行“乡闾保甲”、“新县制”等举措,但不仅未能完全实现国家权力的下延,相反在攫取资源过程中进一步造成农村社会“内卷化”。而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方面将马克思列宁国家政权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对基层政权建设理论进行摸索。另一方面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基层政权实践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政经验。1949年8月湖南省长沙专区获得了和平解放。在此过程中国家并未“用完成革命的力量来非程序地、权威式”的渗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社会情况较为复杂。从1949年到1954年间,中共长沙地委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及湖南省委领导下,历时五年,立足于“行政化”路径下的“党治国家”模式,通过诉诸于“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核心的国家权力下延,对专区基层政权进行建构,实现了近代以来历届政权的未竟之业。在“政党下乡”过程中,通过培养基层干部、健全党委制度等“内部耦合”方式,实现了“政党”这一内生性权威从无到有的建构与渗透。长沙专区高度重视干部选拔、培养和整训工作。一方面通过采取审查甄别、建立学习机制、干部整风举措及开展“三反”等运动,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提高了干部的素质和思想觉悟,整顿了工作作风,奠定了干部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则通过“审查党员”、“公开建党”、“整党建党”等举措,健全了党委机构,纯洁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党员,实现了党组织权威在乡(镇)乃至村级的确立。伴随着基层干部的“党员化”,基层干部和党员的有机契合保证了中共的坚强领导。在“政权下乡”过程中,中共长沙地委相继进行了以“接管建政”、“废除保甲”、“土地改革”和“人民普选”为核心的基层建政运动。力图以“外部嵌入”方式实现对专区基层政权组织和外延性权威的破旧立新。这既是持续的建政步骤,也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四个阶段之间相互协同衔接,呈现出明显的步骤性和系统性。具体而言,长沙专区成立后,在“接管建政”历程中,实现了县级、区级政权的接管和建制。在随后以“废除保甲”为核心的建政运动中,主要通过开展“武装剿匪”、“支前筹粮”、“双减退押”运动,破除了地方军事权威及政治权威,延续千年之久的保甲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运动中,破除了经济权威乃至文化权威。与此同时,通过在运动中启发民众政治觉悟和参政意识,民众在认识自身力量的基础上,逐步成立了农民协会、青年团、民兵、妇联等群团组织,实现了对民众基础的重塑和改造。最终在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运动中,通过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与建立乡人民政府,建构了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地方基层民主政权,确立了以乡(镇)为核心的基层政权。最终伴随着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发,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获得了制度性安排和法理保障。长沙专区完成了以“乡(镇)”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设历程,乡村权力结构和乡村社会乃至基层民众也实现了权势转移。在这一系列“短平快”的运动治理方式主导下,长沙专区在破除旧有基层政权和权威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政党下乡”、“政权下乡”为标志的基层政权的合法性重构,完成了自清末以来国家政权的下延和权威重塑历程。而民众在建政改造的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党、政、群、团”等组织中来,专区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但这种基于国家偏好的选择性建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简单化和片面化认知,延续千年的传统乡村模式在“布新”和“除旧”中被批判而被“他者化”,对农村传统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本文选取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湖南省长沙专区为个案研究,在占有广泛档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历程进行全景式描绘,力图梳理出中共长沙地委对农村基层政权的逐步控制和重塑过程,进而考察分析中共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建政运动模式和内在治理逻辑。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视域,进一步增强学界对于农村基层政权重构研究的广延性,同时通过总结建政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资鉴价值。

陈姝洁[7](2018)在《农地流转:村委会介入及其环境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在我国尖锐的人地矛盾下,保障粮食安全、支撑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农业现代化不仅强调关注技术进步、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而且强调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我国农户农地经营规模狭小,已然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瓶颈。除农地经营规模过小外,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诱导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农业生产兼业化、老龄化加剧,冲击农业生产,导致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严重滞后。近年来,农地流转市场不断发育以及政府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地规模经营等举措,使得农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方式来看,无论是政府主导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方式,还是农户自发形成的规模经营方式中,农户都是农地要素供给最基础单元,农地流转仍是其主要实现方式。而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过程中,由于不同利益主体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了农户在农业规模经营中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农户在当前农业经营中的基础性地位、农户有渐进地成为农地规模经营主体的可能性,因而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中,应消除对农户的歧视,推动农户在农业现代化实践中的转型。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该如何促进农户的农地流转?农户的农地流转如何才是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涵不仅仅要追求经济效率,还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地流转的研究,既要注重“原因剖析”的影响因素研究,又要重视“结果阐释”中的环境影响。据此,本研究围绕“农地流转”的主题开展研究,以“村委会介入”为核心视角。主要以农户调研数据为主,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并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案例分析作为补充。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研究区域选取江苏省的金湖县和灌云县、江西省的遂川县与丰城市。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获取了 1711份农户问卷,并获取了对应的村级数据。农地流转的环境效应研究,选取的研究区域为辽宁省的东港市和苏家屯区。采用同样的抽样方法,共获取有效农户问卷811份及对应的村级问卷。在研究内容上,首先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进行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且运用Logit模型、“归并数据两部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其次,依然从农地制度与农业规模经营等相关政策的基础落实单元村委会入手,探讨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别运用混合logit模型和分位数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三,通过村级访谈和案例分析,探讨村委会介入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作为农户视角的补充。最后,呼应农业现代化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探讨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并通过处理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一)农业经营能力强的农户转入农地的意愿更强烈。农户从事农业经营的能力(通过核心变量家庭农业收入、农业生产流动资本投入反映),是形成农户农地流转预期效用的关键。家庭农业收入较高的农户,经营农地所得仍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更倾向于认为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将带来其农业收入的增加,因而转入农地、扩大经营规模意愿更强烈。较高的农业生产流动资本投入反映的是较高的农业收入预期,对农户转入农地的意愿有正向影响。(二)村委会的中介作用仅对农户转入农地的意愿,起促进作用;而村委会的管制作用对农户转入、转出意愿有阻碍作用。具体而言:村委会的中介作用能够降低农地流转的风险、促进农户转入农地意愿的提高,对于有转入意愿的农户,希望转入的面积越大,影响越强烈;管制作用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有负向影响,因为管制作用虽然能降低农地转出的风险,但是增加了农户对转出农地产权安全的风险的担忧。对于有转入意愿的农户,希望转入的面积越大,管制作用对其阻碍越强烈。(三)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中,村委会的中介作用存在“歧视性”。这种“歧视性”体现在仅对转入面积较大的农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中介作用在农户中影响的范围越大越有利于增加转入户转入农地的面积。中介作用的“歧视性”,可能来自政策片面强调鼓励大农户转入农地,造成了对小农户转入农地的歧视。对于转出户而言,村委会的中介作用对于转出农地面积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对转出面积越多的农户影响越大。此外,农户对村委会的信任程度不高,使得村委会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可能性的影响中不能真正地发挥中介作用。(四)在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中,村委会的管制作用是“差别化”的。村级管制作用的存在阻碍农地流转参与程度的提高,但是村委会对农业经营模式进行干预时是差别化的,实践中村委会更倾向于对流转规模较大的农地进行管制。具体而言,村委会的管制作用对于转入、转出均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且对参与流转的面积越多的农户,负向的影响越大。同时,“差别化”管制的存在会扭曲了农户对于风险的预期:本村有越多的农户了解流转管制,农户越倾向于认为农地不会向规模经营主体流转、不会轻易被改变用途,预期转入农地的风险比没有管制的情况下更低,因而农户会转入更多的农地。(五)村委会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中也能够发挥中介作用与管制作用。中介作用既能够降低农地流转双方缔约阶段的交易费用,又能够降低农地流转双方因不可缔约性或弱缔约性带来的风险;村委会的管制作用则能够降低履约与违约追偿阶段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交易费用。村委会在不同类型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差异化的,主要是由于“信任”这一社会资本的差异。随着农地流转规模的增加,为流转双方提供的中介服务具有规模效应,超出一村范围的农地大规模流转,还需要基层政府提供中介服务。(六)基于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农地流转,能降低转入户秸秆处理时单位面积上有负面环境影响的气体排放;增加了转出户秸秆处理时单位面积上有负面环境影响的气体排放。尽管转出部分农地、仍然保留农业经营的农户在秸秆处理时单位面积的气体排放是增加的,但是转出农地的农户整体上降低了耕种面积,可能会带来农地流转总体上气体排放量的降低。因此,农地流转以及农业实现规模经营有望成为降低秸秆处理环境危害的重要抓手。此外,村委会秸秆处理行为直接的监管作用,作用强度越大,越有利于降低转出户有负面环境影响的气体排放,而且这种监管的影响更为直接。

杨晓军[8](2018)在《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功能区建设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地方政府作为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重要责任主体,科学化构建、差异化设置生态功能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效避免传统追求GDP为主导的单一政绩考核弊端,有效转变传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激发地方政府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差异化绩效考核模式是推进生态功能区转变发展方式、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新模式新创举,是推进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本文借鉴政府绩效评价的最新成果,结合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实际难题和现有政府绩效考核困境,提出并建构全新的差异化政府绩效考评理论体系,以推进新时代政府绩效考评理论与实践发展,助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梦的实现。主要从理论梳理、问题剖析、经验比较、模式构建、绩效评估、政策建议等维度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等研究前沿及相关文献,提出并聚焦本文研究主题,阐释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内涵。在系统梳理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功能区理论、政府绩效理论等基础上,深入阐释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的基本内涵。所谓差异化绩效考评,就是根据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功能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要求和内在特点,实施与一般地区相区别、体现生态功能区特色的差异化政绩考评模式。通过生态功能区差异化考核,客观、公正、有区别地评价地方政府在生态功能区建设中的实际绩效和应有贡献,充分体现生态功能区政府的特殊政绩,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在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落实,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第二,全面剖析了当前我国主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以湖南省为样本,以实地考察、解剖麻雀为方法,研究现有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核中存在绩效考评理念滞后、考评机制阻滞、考评方法不够科学等系列问题。地方政府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偏颇、领导干部任期制的综合性影响、现行政绩考评模式的因循沿袭、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固化与钳制等是制约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实施的深层原因。第三,深入比较了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主要经验及借鉴。比较研究了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生态功能区绩效考评经验,国内选择了长白山生态功能区等进行比较。国内外经验对推进生态功能区差异化考核的启示主要在于,应从完善考评体系,科学设置考评指标,推进生态分类考核,建立常态化机制,吸引公众参与,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入手。第四,构建了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本文区别传统政绩考评模式,提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旨在克服以“GDP”为主导的传统政绩考核弊病,尝试性地构建体现生态功能区特点的差异化政绩考评体系。差异化政府绩效考评的核心在于明确差异化考评的价值取向,通过指标及指标权重差异化选择,引导政府绩效考评指挥棒向生态功能区建设任务的方向转变。在考评指标体系设置中,从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基本保障能力以及生态功能建设的投入成本、产出、投入产出效率、充分性等多方面进行展开,进而构建面向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第五,基于差异化考评视角对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估进行实证研究。湖南作为我国中部的重要省份,生态资源丰富,有许多区域被列为生态功能区,也是洞庭湖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本文选取湖南攸县、茶陵县、邵阳县、新宁县等14个区县参与生态功能区的差异化考评样本,分别对应于七个非生态主体功能区与七个生态主体功能区,确定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指标及其权重,重点增加了生态发展指标,包括生态发展的投入、产出、效率、公平性以及生态发展的充分性等。第六,探索性地提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对策选择。在考核理念转变层面,要以差异发展和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差异化考评模式的目的在于承认生态功能区与其他主体功能区的资源禀赋、服务功能、空间价值等方面的差异特征,避免大一统的传统管理模式,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要深刻把握差异化考评与协同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差异化、和而不同的绩效考评理念。在指标设置层面,加快构建科学客观的差异化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价值原则,深刻理解差异化的本质内涵,通过指标及其权重设置引导生态功能区建设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在考评过程监督层面,应完善差异化的考评方式和机制,促进考评公开透明、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参与为力量,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为主要领域的差异化考评机制。在考核结果评估层面,要以公开透明和激励约束为保障,做到公平公正与奖罚分明相结合,突出绩效评估的权威性与激励作用。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传统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观进行革新,创造性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以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为研究主旨,既区别于传统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又不脱离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范式,拓展了政府绩效考评的研究框架,对传统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观进行革新,创造性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第二,提出建立适合地方发展的生态文明政绩观,尝试性提出构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活动成败的关键。根据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价对象的特征以及绩效评价的目标,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国内生态功能区建设考评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第三,合理确定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对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指标体系权重的差异化,是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核的重要特点。在整个系统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生态功能生态作用的差异以及发展程度的区别。确定合量的指标权重,是整个评价过程的核心,也是难点所在。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最大限度提高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准确性、科学性。充分吸收国内典型生态功能区绩效考评的优点,从绿色化、生态化角度科学地设置考评指标,并进行相关的应用研究,使绩效评估方法具有拓展性,实现在理论方法上的创新。

李伟[9](2018)在《混合型居住模式下的陕南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陕南为秦巴山区腹地,有着特殊的地理条件与生态环境,201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战略,启动了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深受地质灾害、贫穷困扰的地区成为了重点安置区与脱贫区。本文正以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建设为背景,从“混合型居住模式”的角度出发,借鉴混合社区的相关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当前陕南移民安置社区建设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给出基于混合型居住模式下的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探寻混合居住模式在陕南移民安置社区中的发展之路。本文首先确立了研究对象,界定了混合型移民社区的相关概念,然后以“理论实践借鉴——现象描述分析——对策研究——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实践借鉴部分主要分析了国内外移民安置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以及混合型居住理论与实践。其中,通过对国内外移民安置方面的理论成果研究,给予本文经验借鉴,之后再对混合型居住相关理论与实践分析,搭建起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台基。现象描述分析主要是概述了陕南地区的移民安置建设情况,了解并掌握搬迁过程中相关政策、实施进展,以及目前所积累的营建模式。同时根据调研资料,掌握陕南安置社区土地利用现状,对社区的物质空间环境以及对居民生活状态方面有了充分认知。之后对目前安置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空间四个方面。对策研究主要是针对问题,提出构建混合型移民安置社区的原则与目标,目标即在于社会提升、经济支撑、文化交融与空间适应四个目标。基于此目标,从社区的功能组织、空间规划、文化互融和实施保障四个角度构建起策略体系。实证研究主要根据本文研究的两类社区即进城入镇型、镇区圈层型,选取代表性样本,以验证本文的研究成果并为陕南移民安置社区的实施建设提供更为直观的借鉴。最后为文章的结论,并对今后陕南地区发展混合型移民安置社区做出讨论。

黄渊基[10](2017)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有人类以来,就有贫困和反贫困。贫困现象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相伴而生、相伴而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不断和贫困作斗争,不断丰裕自身物质生活、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过程。我们看到,世界反贫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中国扶贫开发成绩斐然,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但离目标还有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对反贫困作用很大,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旅游扶贫,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丰富旅游扶贫理论成果,并为旅游扶贫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世界反贫困的时空背景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首先,通过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建模实证分析,论证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其次,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特别是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选取湖南省武陵山片区部分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模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国内外旅游扶贫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解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类型及其创新,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及其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既丰富旅游学和反贫困理论研究,也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扶贫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研究表明,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降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从整体上看,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发展战略定位不准,旅游设施建设不力,产品业态创新不够,资金筹措来源不广,宣传营销意识不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人力资源能力不足,配套服务水平不高,贫困人口识别不准,脱贫帮扶措施不实,精准管理工作不细,扶贫腐败监管不易,贫困人口参与不畅,贫困人口受益不多等;旅游扶贫模式分类有多种角度,如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角度、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角度、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角度、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角度、旅游者需求角度等,未来应整合各类模式进行综合创新和系统应用;旅游扶贫的机制主要涉及动力机制、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及合作机制等,未来应进一步对各类机制进行优化整合和系统创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旅游扶贫战略规划、强化旅游扶贫设施建设、创新旅游扶贫业态产品、丰富旅游扶贫融资方式、加强旅游扶贫人才建设、实施精准旅游扶贫方略、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完善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突出旅游扶贫政治保障。

二、洞庭湖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洞庭湖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南宁市图集用农村自建住宅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图集用农村自建住宅相关概念
        1.2.1 农村
        1.2.2 农村住宅
        1.2.3 农村自建住宅
        1.2.4 农村自建住宅图集
        1.2.5 图集用农村自建住宅建筑方案
        1.2.6 建筑策划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现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现状
    1.4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研究框图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南宁辖区农宅现状与现有新建农村住宅图集分析
    2.1 南宁辖区代表性农宅建筑类型与特征
        2.1.1 传统民居建筑类型
        2.1.2 传统民居建筑技术特征
        2.1.3 现有传统农宅的建筑空间形式
        2.1.4 传统农宅的时代特征
        2.1.5 当代自建现存农宅建筑特征梳理
        2.1.6 南宁市自建农宅现状分析
    2.2 现有南宁农村住宅建筑图集适应性分析
        2.2.1 各时期编制的农村住宅建设用图集编制背景与简介
        2.2.2 南宁各时期编制图集推广应用情况
        2.2.3 当前南宁市农村建房图集存在问题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建农宅设计影响要素分析
    3.1 目标要素
        3.1.1 村落建设发展规划目标要素
        3.1.2 政府的农村建设相关政策要素
    3.2 事实要素
        3.2.1 农宅地貌要素
        3.2.2 农户地域要素
        3.2.3 建筑技术要素
        3.2.4 气候要素
        3.2.5 所处社会环境要素
    3.3 需求要素
        3.3.1 农户人口要素
        3.3.2 农户经济要素
        3.3.3 农户个性要素
    3.4 理念要素
        3.4.1 文化习俗要素
        3.4.2 村落历史要素
        3.4.3 村落发展趋势要素
        3.4.4 建筑设计师的知识面与水平要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设计对策
    4.1 各时期图集中农宅建筑方案的要素响应情况
    4.2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设计原则
        4.2.1 满足政府政策条件和设计目标原则
        4.2.2 满足农户居住和农业生产要求原则
        4.2.3 继承与发展适应时代现状的原则
        4.2.4 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原则
        4.2.5 节地节能生态保护原则
        4.2.6 分层次分类型原则
        4.2.7 全辖区覆盖原则
        4.2.8 通俗易懂的原则
    4.3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设计步骤
        4.3.1 自建农宅建筑策划环节
        4.3.2 建筑设计环节
        4.3.3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整理分类环节
    4.4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设计对策
        4.4.1 南宁辖区环境条件概述
        4.4.2 行政划区要素与设计对策
        4.4.3 各种政策、法律法规与农宅建筑方案对策
        4.4.4 农宅所在区域发展规划要素
        4.4.5 农户个性需求要素的响应对策
        4.4.6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多类型特征的响应对策
        4.4.7 自建农宅建筑方案的衍生对策
    4.5 图集用自建农宅建筑方案设计方法
        4.5.1 宅基地功能区域的划分
        4.5.2 建筑主体内部功能区域的划分
        4.5.3 各种功能区域的设计
        4.5.4 农宅建筑风貌的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要素引导对自建农宅建筑设计的影响案例
    5.1 马鹿屯各设计要素现状
        5.1.1 目标要素对农宅建筑形态的影响
        5.1.2 事实要素对农宅建筑形态的影响
        5.1.3 需求要素对农宅建筑形态的影响
        5.1.4 理念要素对农宅建筑形态的影响
    5.2 马鹿屯农宅建筑方案类型及其设计
        5.2.1 马鹿屯农宅建筑方案构成要素的确定
        5.2.2 基础户型方案的确定
        5.2.3 各类演变农宅户型举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精准扶贫视角下攸县油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经济学
        2.1.2 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2.1.3 精准扶贫
    2.2 理论依据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贫困治理理论
    2.3 精准扶贫与农村产业人力资源开发
        2.3.1 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
        2.3.2 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扶贫效应
3 攸县油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调查
    3.1 产业基本情况
    3.2 产业扶贫现状
    3.3 产业人力资源开发问卷调查
    3.4 贫困种植户访谈
4 攸县油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分析
    4.1 产业人力资源存量分析
    4.2 产业人力资源特征分析
    4.3 产业发展人力资本主体性分析
    4.4 产业人力资源投入产出分析
    4.5 产业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5 精准扶贫视角下攸县油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5.1 构建临工信息管理系统
    5.2 产业人力资源精准规划
        5.2.1 产业精准规划
        5.2.2 产业人力资源精准规划
    5.3 产业人力资源精准开发
        5.3.1 产业人力资源招聘策略
        5.3.2 产业人力资源培训策略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遥感的四川省撂荒耕地多尺度空间格局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撂荒地国外研究综述
        1.2.2 撂荒地国内研究综述
        1.2.3 撂荒地的内涵
    1.3 基础理论
        1.3.1 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尺度(尺度科学)
        1.3.2 系统论
        1.3.3 土地集约节约理论
        1.3.4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1 数据源选择与撂荒地块信息提取实验
        2.1.2 前期实验村撂荒地块信息调查
        2.1.3 地貌典型村地块调查和农户信息采集
        2.1.4 两个典型乡镇撂荒地调查
        2.1.5 撂荒地样本调查
        2.1.6 撂荒地数据库构建
        2.1.7 DEM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耕地撂荒率计算
        2.2.2 探索性数据分析
        2.2.3 空间插值分析方法
        2.2.4 样本点冷热点分析
        2.2.5 分形维数计算与无标度区确定
        2.2.6 空间自相关分析
        2.2.7 地理集中度
        2.2.8 核密度分析
        2.2.9 回归分析
    2.3 软件工具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四川省概况
    3.2 乡镇尺度典型区概况
        3.2.1 西充县金源乡概况
        3.2.2 仪陇县保平镇概况
    3.3 村域尺度典型区概况
        3.3.1 南充市顺庆区坦山铺村概况
        3.3.2 广元市剑阁县江石乡天堂村概况
        3.3.3 南充市营山县朗池镇凤凰村概况
第4章 四川省耕地撂荒的地域分异
    4.1 省域耕地撂荒的空间分异
        4.1.1 样本区水田、旱地和综合撂荒频率统计
        4.1.2 样本区撂荒率空间趋势分析
        4.1.3 样本区撂荒率半变异函数分析
        4.1.4 不同地貌类型区撂荒率空间差异
        4.1.5 样本区撂荒率空间冷热点分析
        4.1.6 撂荒耕地图斑的地域空间分异及空间干扰
        4.1.7 省域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小结
    4.2 撂荒耕地县域空间分异
        4.2.1 县域耕地撂荒率的测算
        4.2.2 县域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分析
        4.2.3 县域耕地撂荒空间分异小结
    4.3 典型乡镇耕地撂荒的空间分异
        4.3.1 典型乡镇耕地撂荒地理集中度分析
        4.3.2 典型乡镇耕地撂荒核密度分析
        4.3.3 典型乡镇村域耕地撂荒空间分异小结
    4.4 典型村耕地撂荒地块的空间分异
        4.4.1 典型村撂荒耕地地块计盒维数
        4.4.2 典型村撂荒耕地地块信息维数
        4.4.3 典型村撂荒耕地关联维数
        4.4.4 典型村撂荒耕地半径维数
        4.4.5 典型村撂荒耕地周长-面积维数
        4.4.6 典型村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小结
第5章 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
    5.1 县域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
        5.1.1 县域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分析
        5.1.2 县域耕地撂荒驱动机制分析
        5.1.3 县域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小结
    5.2 村域尺度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
        5.2.1 村域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分析
        5.2.2 村域耕地撂荒的驱动机制分析
        5.2.3 村域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小结
    5.3 地块及农户尺度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5.3.1 地块农户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分析
        5.3.2 地块农户尺度耕地撂荒驱动机制分析
        5.3.3 地块农户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附件A 前期实验村撂荒地地块调查表
    附件B 两个地貌典型村撂荒地现状调查表
    附件C 两个地貌典型村撂荒地成因入户调查表

(5)理与义: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与精英 ——鲁西南东县的个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一) 理与义的对立:资本与治理的冲突论
        (二) 理与义的交织:资本与治理的融合论
        (三) 理与义的疏离:资本与治理的无关论
        (四)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分析视角与研究假设
        (一) 分析视角:过程-事件中的主体互动分析
        (二) 研究假设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 乡村振兴
        (二) 资本下乡
        (三) 乡村治理
        (四) 乡村精英
    五、研究设计、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 框架设计
        (二) 研究方法
        (三) 资料来源
第二章 资本主导精英:主导型治理
    一、资本返乡与治理重构
        (一) 乐村之“乱”:失序的村庄
        (二) 政府动员与能人回请
        (三) 资本化精英的权威塑造
    二、资本治村:分配式治理与有限整合
        (一) 外力引入与策略性管理
        (二) 经营村庄与一致性行动
        (三) 股份合作与协作秩序
    三、资本下乡中的高效动员与治理风险
        (一) 乡村公共性重构与有序治理
        (二) 利益、控制与集体经济崛起
        (三) 资本主导下的精英治村
    四、小结
第三章 资本精英合作:合作型治理
    一、引资入村:集体与农民的主动呼唤
        (一) 山背村的穷:资源、产业与农民
        (二) 乡土精英与发展型治理
        (三) 资本进村:乡土情感中的理性选择
    二、引地入股:乡村对接资本的组织平台
        (一) 土地吸纳中的关系调节
        (二) 合作社:兼具市场与乡土的纽带
        (三) “权力—资本”有效整合下的产业发展
    三、经济合作中的利益协调与开放治理
        (一) 作为“双管理者”的村治精英
        (二) 权责对等与村社自主
        (三) 利益联结与均衡秩序
    四、小结
第四章 资本精英竞争:博弈型治理
    一、资本主动下乡:寻求利益的理性选择
        (一) “平稳”的村庄:资本下乡的环境
        (二) 乡土联系与资本特性
        (三) 联结机制:资本、农户与村庄精英
    二、治理博弈:新权威崛起与权力平衡
        (一) 两个合作社之争
        (二) 村、社关系的紧张
        (三) 从经济到政治:新精英的出现
    三、多元化主体与权威再造
        (一) 权力争夺:村庄场域中的资本转换
        (二) 秩序结构的分化与重组
    四、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问题回应
    二、资本、精英与乡村治理形态
    三、资本下乡中的融合性治理机制构建
    四、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4 相关概念界定
第1章 长沙专区社会历史背景
    1.1 长沙专区的人文历史和建制沿革
    1.2 中国历代基层政权的历史变迁
    1.3 晚清及北洋政府时期“自治化”实践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自治化”向“行政化”过渡
    1.5 “国家政权内卷化”
第2章 中共基层政权建设的理论来源与实践探索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理论来源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基层建政的实践探索
    2.3 “行政化”路径下“党治国家”模式的确定
第3章 长沙专区的解放与面临的复杂形势
    3.1 长沙专区的解放
    3.2 长沙专区各县人民政府的成立
    3.3 长沙专区新生人民政权面临的复杂形势
第4章 长沙专区成立初期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4.1 中共长沙地委领导机构的组建与南下
    4.2 中共南下长沙地委与地下党的会师
    4.3 长沙专区基层干部选拔
    4.4 基层干部的培训与整风
第5章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党的权威重塑
    5.1 长沙专区基层党组织现状
    5.2 审查党员:保持组织纯洁性
    5.3 公开建党:公开党的组织与发展基层党组织
    5.4 整党建党:健全党委制度与整风整党
第6章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建政
    6.1 以“城乡兼顾”为工作中心的确定
    6.2 以“接管运动”为中心的基层政权的初创
    6.3 区、乡政权的接管和区政府、党委的成立
    6.4 保甲制度的暂时保留
第7章 “剿匪”及“清匪”运动
    7.1 匪患的形成原因与目标指向
    7.2 剿匪运动的历程
    7.3 主力地方化和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
    7.4 全面发动群众,进行清匪斗争
    7.5 镇压反革命
第8章 “支前征粮”
    8.1 征粮运动的必要性
    8.2 “夏借”工作的开展
    8.3 “秋征”工作的开展
    8.4 党政群组织的初建与对民众的初步动员
    8.5 阶级斗争下的“加征大户”和“查挤黑田”
    8.6 征粮运动与基层政权的建设
第9章 “双减反霸”
    9.1 “双减反霸”运动的缘起
    9.2 “双减反霸”运动历程
    9.3 双减反霸与党群团组织的初建
    9.4 保甲制度的废除与乡政权的初建
第10章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群众建政
    10.1 土改的必要性
    10.2 土地改革的准备工作
    10.3 .土地改革对民众的动员与改造
    10.4 土地改革与乡村社会改造
第11章 以人民普选为中心的民主建政和乡基层政权的确立
    11.1 乡基层政权的逐步确立
    11.2 民主建政工作的开展
    11.3 《宪法》的颁布与乡(镇)基层政权的正式确立
第12章 长沙专区基层政权建政特点与历史影响
    12.1 建政特点
    12.2 历史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农地流转:村委会介入及其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1.4 全文结构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我国农地流转的现状
    2.2 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
        2.2.1 农户家庭特征和资源特征
        2.2.2 农地流转的制度因素
        2.2.3 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2.3 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研究
        2.3.1 农地流转与环境影响
        2.3.2 农地流转、农地规模经营与环境影响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概念界定
        3.1.1 农户与农地
        3.1.2 农地流转
        3.1.3 农地规模经营
        3.1.4 环境影响
    3.2 理论基础
        3.2.1 最优化农户理论
        3.2.2 预期效用理论
        3.2.3 不完全合约理论
        3.2.4 交易费用理论
    3.3 分析框架
        3.3.1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
        3.3.2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
        3.3.3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
        3.3.4 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研究——以秸秆处理为例
第4章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
    4.1 研究区域农地流转概况
        4.1.1 研究区域与样本概况
        4.1.2 农地流转概况
    4.2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4.2.1 基于预期效用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分析
        4.2.2 村委会介入与农户农地流转意愿
    4.3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1 数据介绍
        4.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4.3.3 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
    5.1 农户农地流转与交易费用
    5.2 村委会介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
        5.2.1 村委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5.2.2 交易费用比较:管制作用、中介作用及其预期影响
        5.2.3 村委会介入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小结
    5.3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
        5.3.1 数据介绍
        5.3.2 变量选取
        5.3.3 模型识别与估计方法
        5.3.4 结果与分析
    5.4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二
        5.4.1 数据介绍与变量选取
        5.4.2 模型识别与估计方法
        5.4.3 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村委会介入的视角
    6.1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村委会介入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
        6.2.1 村委会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
        6.2.2 村委会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中的作用
        6.2.3 村委会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中的差异化作用
    6.3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案例分析
        6.3.1 案例来源
        6.3.2 村委会介入对家庭农场农地流转的影响
        6.3.3 村委会介入对农业企业农地流转的影响
        6.3.4 村委会介入对合作社农地流转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研究——以秸秆处理为例
    7.1 农户秸秆处理方式的选择
    7.2 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理论分析
        7.2.1 农地流转对秸秆处理方式选择的影响
        7.2.2 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路径分析
    7.3 研究区域与数据介绍
        7.3.1 研究区域选择
        7.3.2 数据介绍
    7.4 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实证研究
        7.4.1 模型构建
        7.4.2 变量选取
        7.4.3 模型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全文结论
        8.1.1 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主要结论
        8.1.2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主要结论
        8.1.3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结论
        8.1.4 村委会介入农地流转的环境影响研究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村民对村庄民主自治情况的满意程度
附录二 “草林镇大坪村千亩井岗蜜柚基地”农地流转合同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学术会议、研究成果

(8)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线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生态系统理论
    2.2 生态功能区理论
    2.3 政府绩效与绩效管理理论
    2.4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内涵界定
        2.4.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特征
        2.4.2 生态功能区类型与政府绩效考评差异化的关系
        2.4.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内涵界定
    2.5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逻辑基础与重要意义
        2.5.1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逻辑基础
        2.5.2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意义
    2.6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正面影响与潜在风险
        2.6.1 差异化考评带来的正面影响
        2.6.2 差异化考评的区的潜在风险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现状与问题
    3.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现状
        3.1.1 政策背景
        3.1.2 现行考核体系
        3.1.3 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实际操作
        3.1.4 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效果评价
    3.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绩效考评价值理念的偏差
        3.2.2 绩效考评机制的阻滞
        3.2.3 绩效考评方法的落后
    3.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问题的主要原因
        3.3.1 地方政府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偏颇
        3.3.2 领导干部任期制的综合性影响
        3.3.3 现行政绩考评模式的因循沿袭
        3.3.4 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固化与钳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经验比较
    4.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国际经验
        4.1.1 英国生态政绩考评的实践与特点
        4.1.2 加拿大生态政绩考评的成效
        4.1.3 美国生态政绩考评的经验
    4.2 国内典型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主要经验
        4.2.1 注重政绩考评不考GDP:以三江源生态功能区为例
        4.2.2 坚持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导向:以长白山生态功能区为例
        4.2.3 强化流域跨界断面考核:以长江流域生态功能区为例
        4.2.4 推进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以陕西县域生态功能区为例
    4.3 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经验借鉴
        4.3.1 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实际,构建生态政绩的分类考评机制
        4.3.2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发挥考评对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
        4.3.3 吸引社会公众参与,构建常态化、差异化考核机制
        4.3.4 强化生态绩效评价,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模式构建
    5.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目标与原则
        5.1.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核的目标
        5.1.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原则
    5.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价值取向
        5.2.1 绿色政绩价值取向
        5.2.2 生态政绩价值取向
        5.2.3 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
    5.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主体
        5.3.1 多元化考评主体的构成
        5.3.2 多元化考评主体的特点
        5.3.3 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机制
    5.4 指标体系的差异化处理
        5.4.1 生态功能区的指标体系的差异化处理
        5.4.2 部分指标说明
    5.5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方法
        5.5.1 政府绩效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5.5.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信度与效度检测
    5.6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值的标准化以及权重确定方法
        5.6.1 数据标准化处理
        5.6.2 客观权重方法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差异化考评视角下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估
    6.1 湖南生态功能区评估对象选择
    6.2 湖南生态主体功能区政府绩效指标选择与权重确定
        6.2.1 湖南生态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考评指标
        6.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2.3 基于差异最大化的指标权重确定
        6.2.4 两种权重估算体系的结果比较
    6.3 指标权重系数的综合选择
        6.3.1 基于两种权重确定的权重系数
        6.3.2 现有模型的综合得分
        6.3.3 区县非主体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对比分析
    6.4 各二级指标估算结果的分析
        6.4.1 经济影响力指标分析
        6.4.2 经济发展指标评分分析
        6.4.3 生态发展评分分析
第7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对策选择
    7.1 以差异化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强化考核理念转变
    7.2 以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动能,强化考评指标设置
    7.3 以政府主导和多元参与为抓手,强化考评过程监督
    7.4 以公开透明和激励约束为保障,强化考核效果评估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9)混合型居住模式下的陕南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范围界定
        1.3.1 研究的相关概念辨析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国内外移民安置与混合居住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移民工程相关研究和实践
        2.1.1 国外移民工程相关研究和实践
        2.1.2 国内移民工程相关研究和实践
    2.2 国内外混合功能的理论与实践
        2.2.1 国外混合功能的理论与实践
        2.2.2 国内混合居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2.3 本章小结
3.陕南地区移民安置社区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陕南地区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自然地理特征
        3.1.3 社会人文与经济发展概况
    3.2 陕南移民安置社区相关建设内容分析
        3.2.1 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相关文件解读
        3.2.2 陕南移民安置社区建设进程分析
        3.2.3 陕南安置社区建设模式及案例分析
    3.3 陕南移民安置社区现状调研分析
        3.3.1 现状调研方法与内容
        3.3.2 安置社区土地利用调研分析
        3.3.3 安置社区物质空间调研认知
        3.3.4 安置社区居民生活活动的问卷调查分析
    3.4 陕南移民安置社区现存问题分析
        3.4.1 社会方面
        3.4.2 经济方面
        3.4.3 文化方面
        3.4.4 空间方面
    3.5 发展混合型移民安置社区的必要性
        3.5.1 功能混合优势的必要性
        3.5.2 移民群体微观需求的必要性
        3.5.3 陕南社区发展的必要性
    3.6 本章小结
4.混合型居住模式下陕南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策略
    4.1 混合型移民安置社区的概念与内涵
        4.1.1 概念与内涵
        4.1.2 规划特征
    4.2 混合型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4.2.1 规划原则
        4.2.2 规划目标
    4.3 混合型安置社区功能组织策略
        4.3.1 土地功能混合
        4.3.2 建筑功能混合
    4.4 混合型安置社区空间规划策略
        4.4.1 入口与边界选择
        4.4.2 交通流线的组织
        4.4.3 建筑与组团整合
        4.4.4 公共空间的营造
    4.5 混合型安置社区文化互融策略
        4.5.1 建设外观无差别的住房
        4.5.2 居民空间分布调整
        4.5.3 维护和拓展社会关系网络
    4.6 混合型安置社区的实施保障策略
        4.6.1 增设保障性举措
        4.6.2 配套设施优化与共享
        4.6.3 社区管理完善
        4.6.4 参与性营造机制
    4.7 本章小结
5.陕南地区混合型移民安置社区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研究的样本选择
    5.2 混合型移民安置社区的规划实践分析
        5.2.1 进城入镇型——硖口驿镇二期移民安置工程
        5.2.2 镇区边缘型——汉阴县蒲溪镇小街村移民安置社区
    5.3 混合移民安置社区的实施效果分析
        5.3.1 汉中市西乡县高土坝社区
        5.3.2 商洛市山阳县高坝街社区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10)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技术路线
2 旅游扶贫的理论分析
    2.1 旅游扶贫相关概念厘清
    2.2 旅游扶贫的理论基础
    2.3 旅游扶贫的扶贫机理和减贫效应
    2.4 本章小结
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
    3.1 引言
    3.2 旅游业发展对居民减贫的影响机理
    3.3 模型构建
    3.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3.5 相关建议
    3.6 本章小结
4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4.1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及旅游资源状况
    4.2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4.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效率评价——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为例
    5.1 引言
    5.2 案例区概况
    5.3 影响旅游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
    5.4 两阶段DEA评价模型构建
    5.5 DEA实证及生命周期分析
    5.6 基本结论及进一步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旅游扶贫的国内外探索及经验
    6.1 国外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6.2 国内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6.3 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经验启示
    6.4 本章小结
7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解析
    7.1 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2 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3 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4 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5 旅游者需求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6 本章小结
8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优化
    8.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及其优化
    8.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及其优化
    8.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及其优化
    8.4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机制及其优化
    8.5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及其优化
    8.6 旅游扶贫合作机制及其优化
    8.7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政策建议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学术成果

四、洞庭湖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影响与应急处置机制研究[D]. 李秋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
  • [2]南宁市图集用农村自建住宅设计策略研究[D]. 曹泽雪. 广西大学, 2021(12)
  • [3]精准扶贫视角下攸县油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王思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基于遥感的四川省撂荒耕地多尺度空间格局及机制研究[D]. 王佑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理与义:乡村振兴中的资本与精英 ——鲁西南东县的个案比较研究[D]. 万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长沙专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4)[D]. 孙延青. 湘潭大学, 2019(12)
  • [7]农地流转:村委会介入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 陈姝洁.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8]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D]. 杨晓军. 湘潭大学, 2018(12)
  • [9]混合型居住模式下的陕南移民安置社区规划策略研究[D]. 李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10]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D]. 黄渊基.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洞庭湖区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