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启动10000台电视机扶贫项目

平山县启动10000台电视机扶贫项目

一、平山县启动万户万台电视扶贫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倪旻[1](2021)在《小康路上电相伴》文中提出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一代代人的建设和奋斗,我国农村面貌和农电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一个个极具现代化农业气息的乡村向人们展示着我国农村用电从无到有、从“用上电”到?

韩小伟[2](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中央单位立足部门资源优势,结合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实际,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于践行党的宗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群众、培养锻炼干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对于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论文运用实证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立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以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为指导,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政策理论、重大意义、历史进程、工作实践、基本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并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具体来说,文章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主要阐释了中央单位、社会扶贫、定点扶贫、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相关概念;揭示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系统梳理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第三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阐述。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反贫困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共同富裕理论、共享发展理论和扶贫开发理论。第四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扶贫、教育科技文化扶贫、健康扶贫和网络扶贫等六个领域,对中央单位在各个领域开展定点扶贫的由来、内容和典型案例等进行了归纳和举例。第五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主要从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等5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要求和实践经验。第六章是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主要是基于2020年以后中国反贫困工作重心转向治理农村相对贫困的背景,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即发挥中央单位的政策、资源、规划、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强调要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即构建由党委领导机制、政府主导机制、群众参与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内容构成的长效机制。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展开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分析了每一个阶段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宏观背景、政策依据、主要任务和基本特征;二是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三是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刘青山[3](2020)在《扛鼎半壁 圆梦千年——国资央企决战脱贫攻坚纪实》文中提出十万里山河同庆,五千年华夏欢歌!2020年底,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将首次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作为千年文明古国,中国的这一成就亘古未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这一成就举世瞩目,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勃勃生机。

刘扬[4](2020)在《河北省森林旅游精准扶贫成效及空间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河北省内的贫困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2015户主要依托森林旅游来实现脱贫的贫困户,抽样比为27.4%。森林旅游扶贫效率的评价,需要选择全面的、有代表性的指标,因此从一个多层级(目标层、指标层、准则层、要素层)的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中,选取年末乡村从业人员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公路里程、旅游景区数量作为投入指标,以地区生产总值GDP、年末总人口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产出指标。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是将决策单元(DMU,Decision Making Unit)数字化,然后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各单元的有效性。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用来分析旅游扶贫效率动态变化情况。全局自相关莫兰指数I用来分析所选用的指标,在空间上是否有关联。局部莫兰指数Ii用来检验局部地区是否存在变量集聚现象。结果表明:(1)2013-2017年河北省贫困县森林旅游扶贫效率整体处于较优水平。从总体来看,研究期内,仍然存在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无效的贫困县,意味着小部分贫困县森林旅游扶贫仍存在投入资源不足等问题。(2)2013-2017年内生产率指数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技术改进不足是贫困县森林旅游精准扶贫的主要限制因素,加强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可进一步提升森林旅游扶贫效率。(3)2013和2014年森林旅游扶贫效率存在空间正相关,2015、2016和2017年森林旅游扶贫效率不具有空间相关性,呈现随机分布特征。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沽源县、隆化县2013和2014年局部空间自相关为正,阜城县2015和2016年局部空间自相关为负。

杨蜀军[5](2018)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县级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研究 ——以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贫困是全人类社会的公敌,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贫困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了公民的生活质量。贫困不仅仅是低收入的经济问题,其本质是贫困人口生存发展的人权问题,我们更应当从保障人权的角度解决贫困问题。因此,习近平说“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使命”,脱贫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衡量贫困的指标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经济标准,贫困既包括绝对贫困也包括相对贫困,因此我们既要反贫困更要反贫困脆弱性;既要评价单维贫困更要评价多维贫困。随着小康社会的贫困标准和要求变高,社会和公众对扶贫的政策和制度创新要求也更高,政府传统的扶贫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我国审时度势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是我们深刻把握当前历史时期扶贫工作形势,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及困难群众实际情况所提出的。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疆,属于国务院划分的14个特困连片区域集中省份之一,寻甸县地处乌蒙山特困连片扶贫区域,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寻甸县在全面推进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抢抓时代机遇,创新扶贫工作方法,在全面推进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贫困识别和退出不精准、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存在问题、到村到户政策措施落实“一刀切”、“挂包帮”和驻村扶贫工作不扎实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精准扶贫工作为县域视角,结合目前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寻甸县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结合当前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深入研究精准扶贫工作方法,认真总结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辩证分析贫困群众的满意度与精准扶贫工作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断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方法,结合云南省在精准扶贫中的“寻甸做法”,提出如何以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对寻甸县的脱贫攻坚工作的研究是在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引领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工作思路和方法进行梳理和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下一步的扶贫工作。本文与以往研究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理念较为新颖,本文把群众满意这一扶贫要义作为精准扶贫工作标准,在精准扶贫理论研究领域有一定的意义;二是方法新颖,本文结合云南省在精准扶贫中的“寻甸做法”,对寻甸县脱贫模式的调查、挖掘、整理、总结和凝炼,让这些成功脱贫模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能够为世界贫困地区实施反贫困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全球减贫事业做贡献;三是,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可操作性强,本文对云南省县级政府扶贫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些方法由于紧密和全面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因此可操作性强。

黄渊基[6](2017)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文中指出自有人类以来,就有贫困和反贫困。贫困现象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相伴而生、相伴而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是不断和贫困作斗争,不断丰裕自身物质生活、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过程。我们看到,世界反贫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仍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中国扶贫开发成绩斐然,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但离目标还有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对反贫困作用很大,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开展旅游扶贫,通过旅游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丰富旅游扶贫理论成果,并为旅游扶贫实际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世界反贫困的时空背景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生动实践,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首先,通过民族八省区面板数据建模实证分析,论证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其次,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特别是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选取湖南省武陵山片区部分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生命周期模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国内外旅游扶贫的实践探索和经验启示,解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类型及其创新,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及其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既丰富旅游学和反贫困理论研究,也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扶贫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研究表明,发展旅游业能够有效降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从整体上看,湖南省武陵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发展战略定位不准,旅游设施建设不力,产品业态创新不够,资金筹措来源不广,宣传营销意识不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人力资源能力不足,配套服务水平不高,贫困人口识别不准,脱贫帮扶措施不实,精准管理工作不细,扶贫腐败监管不易,贫困人口参与不畅,贫困人口受益不多等;旅游扶贫模式分类有多种角度,如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角度、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角度、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角度、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角度、旅游者需求角度等,未来应整合各类模式进行综合创新和系统应用;旅游扶贫的机制主要涉及动力机制、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及合作机制等,未来应进一步对各类机制进行优化整合和系统创新;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做好旅游扶贫战略规划、强化旅游扶贫设施建设、创新旅游扶贫业态产品、丰富旅游扶贫融资方式、加强旅游扶贫人才建设、实施精准旅游扶贫方略、健全贫困人口参与机制、完善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突出旅游扶贫政治保障。

徐彩华[7](2014)在《河北省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研究》文中认为贫困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的社会经济现象。因此减缓贫困已成为全人类社会所共同承担的任务与责任。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很大,贫困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落后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了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河北既是农业大省,又是环首都经济圈的一员,扶贫的重担自然相当艰巨。在影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里,资金占首要位置。因此,深入详细的研究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运作管理问题,为河北省农村财政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对河北省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研究。首先,将我国扶贫工作历史进程合理划分为了四个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新阶段”,并对四个阶段的资金运作管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其次,梳理了河北省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现状。最后,指出了河北省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存在的问题:扶贫资金投入不足、脱贫难度加大;扶贫资金传递系统缺乏制衡与约束;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不规范,不合理,扶贫效益欠佳;扶贫资金使用分散,“漏出”严重;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贫困”帽子不愿摘。(2)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美国、英国)和发展中国家(印度、孟加拉国)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的情况,并获得了如下启示: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建立;制定合理的扶贫计划;重视社会和非政府组织在扶贫过程中的作用;加强对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和检查。(3)提出了提高河北省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效率的建议:调整地方扶贫资金的配套比例,提高贫困人群反贫困的积极性;简化资金传递过程,强化“高压线”意识;形成动态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建立公平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监控评测机制。

蒋巍[8](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提出"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唐惊涛[9](2007)在《四川省地方小水电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正兴起一股发展小水电的热潮,一方面因为“温室效应”和二氧化硫等工业废气排放对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影响加剧,中国排放二氧化硫的90%来自燃煤,而其中的50%左右来自火电厂,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小水电因其投资小,见效快而备受青睐。另一方面小水电在中国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积极作用,因而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客观的盈利前景同时吸引了大批的私人资本进入小水电行业。但是,小水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管理缺位、上网电价不合理、无序开发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本文主要通过总结目前小水电行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然后采用PEST模型对小水电行业进行宏观环境分析和SWOT模型进行行业竞争优劣势分析,并结合自己多年实际工作经验,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后为小水电的发展提供战略性参考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六个方面。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主要技术方法的解释。第二、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对小水电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总结。第三、结合我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目前地方电力行业中出现的上网定价不合理,无序开发严重等突出问题进行分类说明,便于后面进行模型论证。第四、采用MPA课程中的两种企业战略分析模型PEST和SWOT,对行业现状进行分析。PEST模型分析中,主要对影响小水电行业的宏观因素进行分析。而SWOT模型分析中,着重与对小水电企业的潜在竞争对手国有大型电力公司进行优劣势对比分析,并综合分析后对小水电健康发展提出建议,然后在下一部分对论文观点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对全文的思路方法做总结。

涛成斌,蔺玉堂[10](2003)在《平山县启动万户万台电视扶贫工程》文中提出本报石家庄1月3日电 日前,当河北省平山县蛟潭庄镇种田村康金枝大妈平生第一次在自己家里看上电视时,激动地对前来送电视机的县领导连连道谢。康金枝家只是平山县实施的“万户万台电视扶贫工程”受益者中的一户。 长期以来,革命老区平山县相继实施了科技扶贫、搬迁?

二、平山县启动万户万台电视扶贫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山县启动万户万台电视扶贫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小康路上电相伴(论文提纲范文)

电网延伸户户有大网电
勤劳致富时时有优质电
乡村振兴处处有舒心电
农网建设成就

(2)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
    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相关概念阐释
        2.1.1 中央单位
        2.1.2 社会扶贫
        2.1.3 定点扶贫
        2.1.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
        2.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
        2.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
        2.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
        2.2.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
    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
        2.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起步阶段
        2.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展开阶段
        2.3.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深化阶段
        2.3.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完善阶段
第3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
        3.1.3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理论
        3.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扶贫开发理论
第4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
    4.1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4.1.1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由来
        4.1.2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内容
        4.1.3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典型案例
    4.2 通过产业扶贫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4.2.1 产业扶贫的由来
        4.2.2 产业扶贫的内容
        4.2.3 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
    4.3 通过技能培训扶贫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
        4.3.1 技能培训扶贫的由来
        4.3.2 技能培训扶贫的内容
        4.3.3 技能培训扶贫的典型案例
    4.4 通过教育科技文化扶贫推进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发展
        4.4.1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由来
        4.4.2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内容
        4.4.3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4.5 通过健康扶贫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状况
        4.5.1 健康扶贫的由来
        4.5.2 健康扶贫的内容
        4.5.3 健康扶贫的典型案例
    4.6 通过网络扶贫拓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渠道
        4.6.1 网络扶贫的由来
        4.6.2 网络扶贫的内容
        4.6.3 网络扶贫的典型案例
第5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
    5.1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
        5.1.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1.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2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
        5.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3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5.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4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5.4.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4.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5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
        5.5.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5.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第6章 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
    6.1 中国农村反贫困目标瞄准的调整
        6.1.1 相对贫困的涵义
        6.1.2 相对贫困的特征
        6.1.3 农村相对贫困成为贫困治理的重心
        6.1.4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路径
    6.2 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
        6.2.1 政策优势
        6.2.2 资源优势
        6.2.3 规划优势
        6.2.4 人才优势
        6.2.5 技术优势
    6.3 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6.3.1 党委领导机制
        6.3.2 政府主导机制
        6.3.3 群众参与机制
        6.3.4 组织协调机制
        6.3.5 资金投入机制
        6.3.6 考核评价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3)扛鼎半壁 圆梦千年——国资央企决战脱贫攻坚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勇于探索:央企始终致力于减贫方略创新
敢于攻坚:央企始终致力于补足发展短板
善于作为:央企始终致力于巩固基层治理
甘于奉献:央企始终致力于发展成果共享

(4)河北省森林旅游精准扶贫成效及空间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项目资助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旅游扶贫概念研究
        1.3.2 生态旅游扶贫研究
        1.3.3 森林旅游扶贫相关政策与法规
        1.3.4 区域实证研究
        1.3.5 旅游精准扶贫及其效应研究
        1.3.6 旅游精准扶贫监测和评估研究
        1.3.7 小结
    1.4 河北省概况
        1.4.1 河北省区域概况
        1.4.2 河北省交通概况
        1.4.3 河北省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1.4.4 河北省贫困县概况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森林旅游精准扶贫情况调查结果
    2.1 贫困县状况
        2.1.1 河北省贫困人群县区分布及致贫原因
        2.1.2 森林旅游精准扶贫人数及增收情况
        2.1.3 森林旅游精准扶贫主要途径
        2.1.4 森林旅游精准扶贫带动成效
    2.2 精准扶贫典型模式及案例分析
        2.2.1 企业主导型
        2.2.2 政策性主导拉动型
        2.2.3 产业互动发展型
        2.2.4 大区带动发展型
        2.2.5 精准扶贫案例分析
3.构建森林旅游精准扶贫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3.1 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3.2 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 监测和评估指标多层级体系
    3.4 指标选取
4.森林旅游精准扶贫效果评价
    4.1 基础指标分析
    4.2 森林旅游精准扶贫综合效率评价
    4.3 森林旅游精准扶贫效率动态变化分析
    4.4 森林旅游精准扶贫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2.1 森林旅游精准扶贫效率影响因素
        5.2.2 森林旅游精准扶贫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附图1 河北省2013年贫困县位置分布图
附图2 河北省2013-2019年贫困县动态变化分布图
附图3 河北省贫困县景区数量分布图
附图4 河北省国家森林公园位置图
附图5 贫困县重点森林景区数量
附图6 河北省贫困县地形图
附图7 河北省贫困县道路分布图
附表1 河北省2013-2019贫困户数/贫困人口数/贫困发生率动态变化表
附表2 河北省贫困县森林旅游景区汇总
附表3 2013-2017年贫困县森林旅游扶贫效率及分项平均值
附表4 森林旅游扶贫效率测算投入指标
附表5 森林旅游扶贫效率测算产出指标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县级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研究 ——以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一)研究的内容
        (二)可能创新点
第一章 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治理
        二、精准扶贫
        三、精准扶贫工作模式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二、多中心协同反贫困的治理理论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
第二章 寻甸县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实践现状
    第一节 寻甸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寻甸县基本概况
        二、寻甸县脱贫攻坚形势分析
    第二节 寻甸县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工作模式
        一、驻村扶贫模式
        二、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三、落实扶贫工作主体责任制
        四、创新扶贫产业发展模式
        五、寻甸县在精准扶贫中的主要工作模式
    第三节 寻甸县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寻甸县成功脱贫摘帽
        二、七个一批全覆盖
        三、全面完成各项脱贫指标
        四、以产业脱贫增强内生动力
        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节 寻甸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评价
        一、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
        二、有效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
        三、妥善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
        四、实现了由局部脱贫向整县脱贫的转变
第三章 寻甸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第一节 寻甸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整体性治理”的角度来分析寻甸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从“碎片化”的角度来分析寻甸县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寻甸县精准扶贫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历史文化层面
        二、自然因素层面
        三、制度遗留层面
        四、工作人员主观层面
第四章 国内外反贫困政策模式和国内精准脱贫的典型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反贫困政策模式
        一、美国贫困现状
        二、美国反贫困福利政策实施效果
        三、贫困率未下降的原因
        四、对我国扶贫工作的启示
    第二节 国内精准脱贫的典型经验
        一、松岭门乡脱贫经验及启示
        二、兰考县脱贫经验及启示
        三、南部县脱贫摘帽主要经验做法
第五章 县级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理念创新
        一、扶贫的要义是群众满意
        二、客观碎片化问题的治理
    第二节 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精准扶贫工作模式构建
        一、治理层级整合
        二、治理功能整合
        三、公私部门整合
        四、信息系统整合
    第三节 基于整体性治理的精准扶贫工作路径
        一、制度层面
        二、体制层面
        三、机制层面
        四、法治层面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6)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价值、研究方法、研究创新及技术路线
2 旅游扶贫的理论分析
    2.1 旅游扶贫相关概念厘清
    2.2 旅游扶贫的理论基础
    2.3 旅游扶贫的扶贫机理和减贫效应
    2.4 本章小结
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与居民减贫的关联
    3.1 引言
    3.2 旅游业发展对居民减贫的影响机理
    3.3 模型构建
    3.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3.5 相关建议
    3.6 本章小结
4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4.1 少数民族地区基本情况及旅游资源状况
    4.2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及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状
    4.3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效率评价——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为例
    5.1 引言
    5.2 案例区概况
    5.3 影响旅游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
    5.4 两阶段DEA评价模型构建
    5.5 DEA实证及生命周期分析
    5.6 基本结论及进一步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旅游扶贫的国内外探索及经验
    6.1 国外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6.2 国内旅游扶贫实践探索
    6.3 国内外旅游扶贫的经验启示
    6.4 本章小结
7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模式解析
    7.1 旅游资源禀赋类型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2 旅游扶贫开发和帮扶主体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3 贫困人口参与及受益方式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4 旅游扶贫产业链条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5 旅游者需求视角的旅游扶贫模式
    7.6 本章小结
8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机制优化
    8.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及其优化
    8.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及其优化
    8.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及其优化
    8.4 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机制及其优化
    8.5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及其优化
    8.6 旅游扶贫合作机制及其优化
    8.7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政策建议
    9.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学术成果

(7)河北省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点
2 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的基础理论
    2.1 有关财政扶贫资金的相关概念
        2.1.1 财政扶贫资金的涵义
        2.1.2 扶贫资金的来源
    2.2 财政扶贫相关理论分析
        2.2.1 公共财政理论中的财政扶贫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财政扶贫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财政扶贫理论
3 河北省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现状及问题
    3.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演变
        3.1.1 以体制变革为依托推进扶贫阶段(1978 年—1985 年)
        3.1.2 全面计划集中实施式推进扶贫阶段(1986 年—1993 年)
        3.1.3 扶贫攻坚阶段(1994 年—2000 年)
        3.1.4 扶贫开发新阶段(2000 至今)
    3.2 河北省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现状
        3.2.1 农村财政扶贫总体情况介绍
        3.2.2 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情况
    3.3 河北省农村扶贫资金运作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扶贫资金投入不足、脱贫难度加大
        3.3.2 扶贫资金传递系统缺乏制衡与约束
        3.3.3 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不规范、不合理,扶贫效益欠佳
        3.3.4 扶贫资金使用分散,“漏出”严重
        3.3.5 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贫困”帽子不愿摘
4 国外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情况的经验借鉴
    4.1 发达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情况及经验借鉴
        4.1.1 美国的政府扶贫资金运作管理
        4.1.2 英国的政府扶贫资金运作管理
        4.1.3 发达国家扶贫资金运作管理的启示
    4.2 发展中国家扶贫资金运作管理经验借鉴
        4.2.1 印度的政府扶贫资金运作管理
        4.2.2 孟加拉国的政府扶贫资金运作管理
        4.2.3 发展中国家扶贫资金运作管理的启示
5 提高河北省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效率的对策建议
    5.1 调整农村财政扶贫中的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
    5.2 简化资金传递过程,强化“高压线”意识
    5.3 形成明确识别贫困目标的机制
    5.4 扶贫资金分配中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
    5.5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机制以及监督机制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四川省地方小水电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技术方法
        1.3.1 PEST 分析模型
        1.3.2 SWOT 分析模型
2 地方电力发展的现状及远期目标
    2.1 地方电力定义
    2.2 地方电力开发概况
    2.3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
    2.4 远期目标
3 地方电力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
    3.1 地方电力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国有资产所有人缺位带来的问题
        3.1.2 上网定价不合理
        3.1.3 无序开发带来的问题
        3.1.4 设计市场、设备市场、建设市场不规范
        3.1.5 滚动发展中存在泡沫风险
    3.2 地方电力发展的机遇
4 地方电力发展战略分析
    4.1 PEST 分析
        4.1.1 政治环境(Politic)
        4.1.2 经济环境(Economic)
        4.1.3 社会环境(Society)
        4.1.4 技术条件(Technology)
    4.2 SWOT 分析
        4.2.1 外部环境分析
        4.2.2 内部环境分析
    4.3 战略综合分析与策略建议
5 四川省地方电力发展战略的实施
    5.1 四川省地方电力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5.2 四川地方电力发展战略方案
        5.2.1 战略目标
        5.2.2 战略重点与措施
    5.3 战略评价与控制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平山县启动万户万台电视扶贫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康路上电相伴[N]. 倪旻. 国家电网报,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D]. 韩小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3]扛鼎半壁 圆梦千年——国资央企决战脱贫攻坚纪实[J]. 刘青山. 国资报告, 2020(10)
  • [4]河北省森林旅游精准扶贫成效及空间相关性分析[D]. 刘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县级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研究 ——以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为例[D]. 杨蜀军. 云南财经大学, 2018(05)
  • [6]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D]. 黄渊基.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
  • [7]河北省农村财政扶贫资金运作管理研究[D]. 徐彩华.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8]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 [9]四川省地方小水电发展策略研究[D]. 唐惊涛. 重庆大学, 2007(06)
  • [10]平山县启动万户万台电视扶贫工程[N]. 涛成斌,蔺玉堂. 光明日报, 2003

标签:;  ;  ;  ;  ;  

平山县启动10000台电视机扶贫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