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马慧敏[1](2021)在《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及保护利用》文中研究指明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其中1/2以上的野生植物资源都可以利用。本文介绍了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的概况和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陈洋[2](2021)在《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文中指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最突出的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而草地畜牧业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衍生产业发展理论与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反刍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有关人地协调发展、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机理、相对饲用价值评价以及动物补偿性生长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植被饲料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采样、饲用植物营养成分测定以及牛羊增重饲喂试验,运用室内实验分析、综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种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开展牛羊健康养殖舍饲饲喂试验进行验证分析。从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等方面,重点阐明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影响机理,揭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提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主要受到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等因素的制约,了解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掌握牛羊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消化代谢规律,有助于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栽培管理主要是通过施肥和刈割等对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氮、磷、钾肥的配施效果优于单一施肥,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关系到饲草正常生长和产量,一定范围内,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随施肥量和刈割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加工方式的不同主要影响饲草的保质时间、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牲畜的消化吸收利用效率,采取干草调制、干燥制粉、青贮发酵、制粉等加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饲草营养品质,改善适口性,延长保质时间,促进牲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瘤胃是牛羊消化代谢饲料的主要场所,日常饲喂时要根据牛羊瘤胃对粗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科学的配比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从而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2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nse L.)、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5种饲用植物从整体来看其粗蛋白(CP)含量较低,粗脂肪(EE)含量较高,粗纤维(CF)及磷(P)、钾(K)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适中,各营养成分之间无明显的耦合关系,狼尾草的综合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相对较高,火棘相对较低。5种饲用植物的CP含量在6.12%~12.76%之间,EE含量在2.87%~12.25%,CF含量在5.19%~20.97%,粗灰分(Ash)含量在1.68%~6.9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27.49%~31.4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51.07%~59.35%,P含量在0.11%~0.32%,K含量在0.68%~2.23%,CP、EE、P、K含量差异较为显着(P(27)0.05),而CF、Ash、ADF、NDF含量差异则不明显(P(29)0.05)。应用隶数函数法对5种饲用植物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29)金丝桃;按照总能(GE)、可消化能(DE)、代谢能(ME)等能值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金丝桃(29)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按照可消化养分(TDN)、干物质采食率(DDM)、干物质采食量(DMI)、相对饲用价值(RFV)、粗饲料相对质量(RFQ)等饲用价值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芒(29)金丝桃(29)火棘。因此,从营养能量供给水平来看,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饲料化开发具有可行性。3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羊,整体来看都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但是不同替代比例条件下增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狼尾草的增重效果最为显着(P(27)0.05),而金丝桃和火棘的增重效果则不明显(P(29)0.05)。用上述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饲喂牛羊时发现,牛羊的采食量显着增加,增重效果较为明显,基本满足了牛羊健康养殖的需要。综合考虑EE、CP、CF等营养物质的供给能力并结合牛羊舍饲饲喂实验的增重效果来看,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分别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30%,芒20%;饲喂羊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40%,芒30%。4石漠化地区对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植物进行饲料化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扩大饲草料的来源范围,逐步转变“玉米秸秆+精饲料”的传统模式,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5种饲用植物如果都按其最大增重的替代比例进行投喂,养殖2个月每头牛可节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180 kg(成本46.8元),火棘180 kg(成本46.8元),狼尾草360 kg(成本93.6元),皇竹草270 kg(成本70.2元),芒180 kg(成本46.8元);每只羊节可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30 kg(成本7.8元),火棘30 kg(成本7.8元),狼尾草为60 kg(成本15.6元),皇竹草60 kg(成本15.6元),芒45 kg(成本11.7元)。目前,活畜牛的市场价格一般为38元/kg,活畜羊的市场价格为70元/kg,每头牛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2289.5元,火棘为2203.62元,狼尾草为3109.16元,皇竹草为2858.36元,芒为2805.92元;每只羊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1015元,火棘为924.7元,狼尾草为1199.8元,皇竹草为1137.5元,芒为1080.1元。5在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技术,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根据三个示范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现有及共性技术,在借鉴其他地区相关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角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高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新型羊圈结构、牛羊项圈、灭虫装置等关键创新技术,构建了适用于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技术体系。试验研究从2018年10月份开展以来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和施秉示范区分别建成供饲用资源开发的草灌地面积分别为23.45 hm2、14.23hm2、6.5 hm2。经过试验示范,当地农户“种草养畜”的意识得到了增强,部分地区饲草料短缺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外由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饲用植物无论是其产量还是营养品质都相对较低,适口性也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其饲料化开发利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并提高其产量就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马雪松[3](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张凤[4](2021)在《大兴安岭三种杜鹃花科植物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光合和荧光测量作为研究植物生长特性的重要方式,对明确其特殊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使用便携式光合仪(CIRAS-3)和便捷式叶绿素荧光成像仪(Handy Flour Cam)测量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 L.)、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 Linn.)、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以了解三种植物的光合和荧光日月动态变化规律,探索影响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旨在为大兴安岭森林合理经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1)兴安杜鹃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笃斯越橘和越橘Pn日变化呈单峰型和双峰型曲线。兴安杜鹃Pn在10:00出现峰值,笃斯越橘和越橘Pn主峰值在10:00出现,次峰值在14:00出现。兴安杜鹃、笃斯越橘、越橘月变化呈局部“V”型曲线。兴安杜鹃和笃斯越橘Pn最大值出现在7月21日,越橘Pn最大值出现在8月12日,分别为4.59、4.49、4.66μmol·m-2·s-1。(2)兴安杜鹃、笃斯越橘、越橘的暗适应时间分别为15min、15min和20min;荧光响应曲线表明杜鹃花科越橘属抗光抑制能力比杜鹃花科杜鹃属强,有更广的光适应范围。兴安杜鹃、笃斯越橘、越橘光化学淬灭qP、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光潜在活性Fv/Fo日变化趋势呈“V”型,非光化学淬灭NPQ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兴安杜鹃、笃斯越橘、越橘Fv/Fm的月变化曲线为不规则型。(3)兴安杜鹃、笃斯越橘、越橘Fv/Fm、Fv/Fo、Y(Ⅱ)、qP、NPQ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等环境因子相关性显着,Pn与PAR等环境因子相关性显着,其它光合参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具有不一致性;以上说明环境因子对三种植物荧光特性影响更大。综上所述,越橘对光强的调节能力较强,光能利用效率较高,能为光化学反应提供更多光能,可以将更多的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可以产生较多有机物,生长力更强。兴安杜鹃热耗散能力比笃斯越橘强,但比越橘弱。以上说明越橘对生长地的光环境适应能力最强。

温慧[5](2021)在《大、小兴安岭地区植物及真菌资源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东北地区国有林占全国总量近1/3,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本文选取大、小兴安岭地区共1058块样地进行了植物资源和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其中大型真菌是在凉水自然保护区和呼中自然保护区为基地重点调查。本研究分析了两地的植物和大型真菌资源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并对其复杂关系进行了冗余排序。整体比较了大、小兴安岭地区植物资源和大型真菌资源的区域差异,并讨论了历史差异。结果发现:1、大、小兴安岭优势种的科属构成是相似的,主要差异是优势种构成不同。大兴安岭乔木层前五个优势种是落叶松、白桦、山杨、蒙古栎和樟子松、;灌木层是越橘、兴安杜鹃、榛、欧亚绣线菊及细叶杜香;草本层是小叶章、羊须草、地榆、东方草莓和圆叶鹿蹄草。小兴安岭前五个优势乔木种是落叶松、白桦、山杨、蒙古栎和红松;灌木是毛榛、榛、绣线菊、珍珠梅、山刺玫;草本层是小叶章、皱果薹草、泽薹草、蚊子草、林木贼。2、大兴安岭大型真菌,主要种有细柄丝膜菌、钟形干脐菌、红褶丝膜菌、毛栓菌、褐绒盖牛肝菌等,小兴安岭大型真菌,主要种有木蹄层孔菌、堆金钱菌、云芝、火木层孔菌和洁小菇占比较大。总体来看大兴安岭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较小兴安岭高。从大型真菌的功能类型方面看,两地占比最高的是食用菌,约为其他类群的2倍,生境类型统计,大兴安岭以林地真菌居多,小兴安岭以活力木型真菌居多。3、大兴安岭较小兴安岭森林密度高(乔木密度比小兴安岭高27.78%,灌木密度高7.19倍,草本的盖度高1.14倍),但是有更多的小树(树高,胸径降低7.99%-24.17%),小灌木(灌木高,盖度降低58.17%-59.61%)及较矮的草本(草高降低44.74%)。大、小兴安岭乔木平均高分别是9.56 m和10.39 m,平均胸径10.98cm和14.48cm,灌木平均高0.64m和1.53m,草本平均高分别是0.21m和0.38m4、大兴安岭乔木和灌木层物种多样性较小兴安岭低,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较小兴安岭高。具体表现为,大兴安岭乔木和灌木物种分布不均且种类较单一(相比小兴安岭,丰富度低9%-74%,均匀度低7%-67%)草本分布更均匀(相比小兴安岭,均匀度高18%)但种类比小兴安岭少(相比小兴安岭,丰富度低31%)。5、大、小兴安岭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解释因子是草本覆盖度,其次是灌木和草本优势种。与植物多样性不同,真菌多样性特征差异主要受林上(乔木、灌木)结构和关键种的影响。两个地区影响大型真菌多样性的因子在大兴安岭(乔木密度和灌木高度、越橘和兴安落叶松多度)和小兴安岭(乔木大小、乔木多样性)不同。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在植物、大型真菌组成、森林结构及其复杂关系方面,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存在较大的空间和历史差异。上述结果为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精细管理和保护提供新依据。

仲召亮[6](2021)在《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保工程)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工程,在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自天保工程正式实施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工程使超过19.44亿亩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被誉为林业的“希望工程”。国家大力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但是保护如何综合影响森林资源中的森林碳汇、林分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基质尚缺乏全面报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其设置时间长、保护梯度明显,为研究天然林保护影响提供了重要载体。本研究调查了东北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布库尔、双河、南瓮河、绰纳河、凉水和呼中)的312个样地,包括核心区69块、缓冲区66块、实验区85块和保护区外92块,对每块样地详细记录的12项野外森林指标;室内土壤实验及数据收集计算获得的34项,总共46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进行不同保护强度之间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差异显着性检验,确定保护强度间的差异大小,来探讨保护强度(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保护区外)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指标产生的影响。同时本研究还采用方差分解分析和冗余排序分析来探究地理气候因素(纬度,经度,平均海拔,年均温和降水量),保护措施(成立时间,国家级保护时间和保护强度)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人均GDP)三组解释变量对上述保护效果绝对值、相对值和总体变化的解释贡献程度和相关关系,明确保护区之间差异形成的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多布库尔保护区:高强度保护易于乔木层碳汇和森林总碳的积累,核心区分别为92.9 t/hm2和189.2t/hm2,均是实验区2倍左右(p<0.05)。但是抑制了凋落物碳储量(P<0.05),保护区外最高为9.3 t/hm2。保护使乔木更细小,保护区外树高为14.9 m,胸径为16.5 cm。缓冲区乔木更密(2151.1棵/hm2),但是保护对灌、草层的结构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p>0.05)。缓冲区乔木辛普森指数为0.5,树种丰富度5,分别为实验区的3.0和1.9倍(p<0.05)。草本层辛普森指数和丰富度在实验区最高,分别为0.88和16.1(p<0.05)。核心区的C:N最高为26.9,土壤氮则在实验区最高为0.52 kg/m2。GRSP(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及其与土壤碳氮比值在不同保护强度间没有显着的差异(p>0.05)。2)双河保护区:保护同样促进乔木层碳的积累,核心区最高为82.3 t/hm2,是保护区外的1.8倍(p<0.05),其他森林碳组分差异不明显(p>0.05)。乔木结构随着保护强度的上升而显着变大(p<0.05),表现为核心区数值较大,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分别达到13.9 m,17.9 cm和8.2 m。灌木地径也是核心区(1.41 cm)显着高于其他地区,是实验区的1.7倍(p<0.05)。实验区的乔木、草本丰富度最高,分别为4.4和10.6,均是保护区外的1.6倍。同时缓冲区的灌木层均匀度最高为0.74,实验区最低为0.42(p<0.05)。缓冲区的EEG含量最高为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135%(p<0.05),其他土壤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3)南瓮河保护区:有别于上述2个保护区,其缓冲区更有利于乔木(113.3 t/hm2)和凋落物(9.3t/hm2)碳汇的积累,分别高于保护区外的45%和33%(p<0.05);土壤碳和灌木碳在分别在实验区和核心区最高(p<0.05),分别为144 t/hm2和0.69 t/hm2。但是各层的森林结构在不同保护强度间差异不明显(p>0.05)。核心区的乔木、灌木丰富度,乔木辛普森指数均显着最高(p<0.05)。土壤容重同样表现为核心区最高,为1.0 g/cm3,实验区最低(0.46 g/cm3)(p<0.05),但是含水量和土壤氮在实验区最高(161.9%、0.85 kg/m2),而核心区最低(28.1%、0.52 kg/m2)(p<0.05),C/N表现出与含水量相同变化趋势(p>0.05)。实验区的EEG(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新鲜代谢产物),EEG/N(真菌对土壤氮贡献)和TG/N(TG:总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丛枝真菌代谢产物总量)显着低于其他保护强度(p<0.05),分别为1.8 t/hm2,0.2 t/hm2和2.5 t/hm2。4)绰纳河保护区:与南瓮河类似,缓冲区的土壤碳、乔木碳、草本碳及总碳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 100 t/hm2、108.5 t/hm2、0.4 t/hm2和 184.7 t/hm2,保护强度间最大差异分别达到1.5、1.4、4.7及1.3倍。保护区外灌木密度更大,高度变矮、森林郁闭度更低,分别为14.9万株/hm2、0.5 m和0.6(p<0.05)。而实验区灌盖度最大(21.5%)(p<0.05),草高和草盖度均在缓冲区有最大值分别为43.3cm和18.1%(p<0.05)。保护对草本丰富度影响显着,核心区最高为12.3,缓冲区最低8.6(p<0.05)。土壤含水量也在缓冲区最高(55.3%),是实验区的3.7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缓冲区最低为0.64 g/cm3,保护区外最高。保护降低了 EEG及其与碳、氮的比值,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2.48 t/hm2、0.05和0.65)(p<0.05),而TG/N则核心区(7.9)显着高于其他区域。5)凉水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和双河类似,最高的乔木碳(172.8 t/hm2)和森林总碳(246.4 t/hm2)也被发现在核心区,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下降呈现显着降低的趋势(p<0.05)。同时核心区的森林郁闭度更高(0.79),树木胸径最大(21.9 cm),但是密度最小(679.7棵/hm2)(p<0.05),而草本盖度则表现为保护区外最高(6.4%),缓冲区最低(4.9)(p<0.05)。核心区的乔木均匀度也是最高的(0.77),但是丰富度最小(8),缓冲区的辛普森指数最高,达到0.77(p<0.05)。保护区外土壤氮储量最高为0.67kg/m2,是最小值核心区的1.3倍,C:N实验区最高(18.7),是保护区外的2倍(p<0.05)。6)呼中保护区:与多布库尔、双河和凉水类似,核心区的乔木碳(95.8 t/hm2)和森林总碳(190.2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30%和12%,而实验区草本碳(0.33 t/hm2)高于保护区外的77%(p<0.05)。保护区外的树高、灌木高度显着最高(p<0.05),分别为13.9 m和0.75 m,而核心区的胸径(16.9 cm)和枝下高(8.1 m)(p<0.05)。灌木层的辛普森指数(0.35)和丰富度(5.6)在实验区最高(p<0.05),相反乔木丰富度指数在实验区最低(1.7)(p<0.05)。同时缓冲区提高了灌木的均匀度(0.61)和草本辛普森指数(0.62),而以上两者在核心区最低(p<0.05)。保护对土壤性质影响有限,只对TG/C(真菌对土壤碳贡献)产生显着影响(p<0.05),表现在实验区最高为0.3,是缓冲区的1.5 倍。6)6个保护区整体分析:通过整体均值来看,核心区乔木(117.9 t/hm2)、总碳(202.2 t/hm2)碳汇仍然最高,并随保护强度减弱而显着降低(p<0.05),但是土壤碳汇(77 t/hm2)在核心区最低(p<0.05)。同样,核心区的树高(14.4 m)、胸径(16.9 cm)、郁闭度(0.73)最大,但是乔木密度最低,仅为1063棵/hm2,实验区草本盖度最大(12.6%),显着高于其他强度。灌木均匀度在缓冲区最高(0.73),显着高于核心区和保护区外(p<0.05)。土壤含水量、氮储量实验区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7%、0.55 kg/m2,分别是核心区的2.8倍、1.6倍(p<0.05),土壤容重则相反,核心区最高0.99 g/cm3,而实验区最低0.85 g/cm3(p<0.05)。保护对EEG/N和TG/N产生显着影响,缓冲区EEG/N(0.58)显着高于实验区,而核心区的TG/N(6.3)最高,并且随着保护强度的降低有下降的趋势(p<0.05)7)形成机制分析: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发现,保护区位置的地理气候因素对上述整体变化的解释量达为15.8-16.5%,保护措施解释力为4.6-20.7%;而社会发展因素单独解释力较低,其主要通过与上述二者共同作用产生影响。当整体变化以相对值表示时,保护措施对整体变化的解释力更大,是绝对值时的4.5倍。综合来看,不同保护区对森林碳汇、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性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但保护整体促进了乔木的生长以及以乔木碳为主的总体森林碳汇。地理气候是保护区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保护措施。目前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评价,多是基于遥感手段对工程实施前后进行评价,很难对生物多样性、林下灌草及土壤等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我们的研究显示,利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梯度,通过样地调查可以客观评价天保工程的实施效果,其中碳汇与遥感结果类似,而对多样性、土壤和灌草的评价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缺。相关结果为未来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也为东北林区继续推进天保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连承杰[7](2021)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产业已经由木材生产转入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实际情况,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增加科技投入推进规模化发展,推广品牌效应,完善销售网络等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建议。

李中跃[8](2020)在《东北地区杓兰属植物种群功能性状的地理变异与保护研究》文中提出兰科(Orchidaceae)是有花植物的最大家族之一,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杓兰属(Cypripedium)是杓兰亚科(Cypripediodeae)一个重要的属,其花朵外形奇特、色彩丰富而艳丽,是高山兰科植物中观赏价值最高的类群之一。但是由于人们采挖以及原生境遭到严重破坏,使得杓兰数量急剧下降,导致杓兰属植物濒危。然而制定杓兰属植物的保护策略需要了解杓兰属植物个体的生物学特性、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格局,这将有利于揭示杓兰的濒危机制。本研究通过对杓兰属植物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种群结构和植株功能性状的差异研究,探讨了杓兰属植物种群和个体植株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格局。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是杓兰属植物种群主要功能性状地理变异方面,在东北地区的大尺度地理区域上,大花杓兰和紫点杓兰地上和地下器官功能性状的变化格局。其次是杓兰属植物种群保护性研究方面,在东北地区尺度上,大花杓兰和紫点杓兰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在同一地区(嫩江)种群年龄结构与植株生长特性的年际动态;在东北地区,大花杓兰和紫点杓兰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生殖力等种群生存活力以及种群数量特征的年际动态;在东北地区杓兰属植物的异地栽培中,与林下植株相比,大花杓兰、紫点杓兰、东北杓兰和杓兰在异地栽培3年后功能性状的变化。这两方面的研究不但帮助人们深入了解根茎叶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格局,还有助于认识杓兰属植物种群对长期和短期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与生存策略,以此来揭示其濒危机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东北地区大尺度范围内,随着纬度升高,研究地点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降低,但干燥度升高,大花杓兰和紫点杓兰叶片增厚、气孔密度增加、比叶面积降低,而且根系直径增粗,比根长下降,这些性状变异格局可能与东北地区北部环境比较恶劣有关,因为较厚的叶片和较粗的根系更能抵御不良环境,可以确保植株能够适应相对严寒的生境。同时,还发现茎维管束占茎横截面的比例随年均温和年降水降低而降低,这主要是因为与东北地区南部相比,北部温度低,降水少,杓兰叶片固定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根系吸收的水分养分的运输量较低,茎的运输效率较低,导致维管束比例降低。大花杓兰比叶面积与比根长之间存在紧密关联,但是紫点杓兰中二者相对独立,而其他解剖特征以及形态和解剖特征之间均存在紧密关联。两种杓兰功能性状间的关联对杓兰属植物适应长期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作用。2.在东北地区14个地点的种群调查及嫩江固定样地连续4年的种群观测中,尽管大花杓兰和紫点杓兰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型,但是2种杓兰的植株形态生长指标、年龄结构以及结实率具有明显的年际动态。与紫点杓兰相比,大花杓兰地上直立茎较高、较粗,但具有相似的结实率。在连续4年的动态观测中,植株健壮、结实率高的的年份与当年的温度高、降雨多可能有直接关系。此外,2种杓兰种群中,幼苗比例与繁殖阶段植株比例持平,有利于维持种群的稳定与发展,这主要与2种杓兰有效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式有关。3.在东北地区大花杓兰和紫点杓兰的固定样地中,通过对杓兰植株连续4年的动态观测,本研究对种群划分不同龄级,并编制静态生命表和种群生殖力表,利用Leslie矩阵和密度限制增长模型来预测了大花杓兰和紫点杓兰种群的数量变化。大花杓兰和紫点杓兰的幼苗阶段的龄级比例在种群中占有较高比例。低龄级植株死亡率较低,而高龄级死亡率较高,2个种的种群均呈稳定上升型种群。2种杓兰的重要生殖力指标,净增长率Ro>1,内禀增长率rm>0,种群增长率λ>1,也直接证实这2种杓兰种群结构稳定,呈增长模式。这与大花杓兰和紫点杓兰有效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式有关。利用密度限制因子模型预测结果,在经历较长一段时间后,大花杓兰和紫点杓兰种群会达到饱和状态。这些结果意味着2种杓兰并不存在导致自身濒危的生物学缺陷,而致使2种杓兰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由于人为商业采挖、原生境破坏等引起的种群数量下降。保护杓兰的自然生境,进行就地保护是维持杓兰种群是行之有效的措施。4.在东北地区4种杓兰属植物的异地栽培中,在短期内生境改变后,光照增强导致大花杓兰、紫点杓兰、东北杓兰和杓兰的形态、解剖和生理等功能性状发生显着变化,4种杓兰的生存策略发生改变。与林下相比,移栽后光照增强,4种杓兰植株由于叶片内部的叶肉细胞变厚导致叶片增厚,气孔增多,但是比叶面积下降。移栽植株的光合速率增加,但是由于温度相对较高,导致叶片的暗呼吸速率较高,最大净光合速率在4种杓兰中分别下降了13.6%、11.5%、5.3%和15.9%,导致碳水化合物积累减少,使得4种杓兰植株生长出现衰退现象,表现为植株变细变矮,而且紫点杓兰只进行了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消失。与地上叶片不同的是,移栽之后,4种杓兰植株的地下根系并没有发生显着改变,这可能与土壤生物与微生物因素变化小、根系寿命长有关。地上直立茎与叶片寿命短,可塑性较高,能够在较短的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成本相对较低。相比较于根系,叶片功能性状的改变能够使植株快速的适应短期的环境条件改变。在未来迁地保护中,需要为杓兰属植物提供适应的生长环境,尤其是光照条件。了解杓兰属植物功能性状在长期和短期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格局与机制对于揭示其濒危机制,从而制定合理的保护策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说明,为了适应长期和短期的环境条件,杓兰属植物在种群结构和植株特性上发生显着改变,在形态、解剖和生理等方面会采取积极的响应策略。自然状态下生长的杓兰属植物能够维持种群稳定结构,并不存在濒危风险,但是伴随着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日益紧张的人类与陆地生态系统间的关系,这将深刻改变杓兰在自然状态下的生存现状,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是未来迁地保护的重要措施。杓兰属植物从地下根系到地上叶片和茎对环境条件的协同响应对于植株适应不同生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发现有助于了解杓兰属植物濒危的背后机制,同时也为日后杓兰属植物的保护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参考价值。

郭思源[9](2020)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4月1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标志着重点国有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发展新阶段。木材采伐已不是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开发森林的多种功能已成为黑龙江省林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林下经济作为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新举措,其优势随着生态建设的进步、民生改善的需要而不断得以凸显,发展林下经济使得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成为可能,林下经济在拉动林区快速发展和带动林区职工增收方面都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探索接续产业发展路子,探索保护森林资源、解放生态潜力的方式与方法,真正做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为此本文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撬动解决林区经济转型的研究对象,探索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不仅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发展食用菌、北药、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及采集等产业发展,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复合经营性产业。实现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养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本文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林下经济、林下经济产业概念进行诠释和界定,采用描述性统计说明方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概括性论述,并归纳总结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测算现行林下经济发展识别林下经济优势发展产业类型,进而促进林区产业转型的研究思想与研究框架。其次,从定性的角度测算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效率。对林下经济增长效率分析,采用DEA-Malmquist方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问题进行静态分析,将林下经济投资、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地面积作为投入变量,林下经济总产值作为产出变量,融合中介效应分析法与调节效应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快的增长,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林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林下经济从业人员的变化对林下经济总产值增长均存在显着影响。另外,生产效率对要素投入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并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主要存在于林下经济投资和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对林地面积的中介、调节作用相对较小。再次,提出不同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同的动态性驱动作用。应用VAR模型首先分析了林下经济总产值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者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采用ADF检验法,为了确保建立VAR模型所用数据的质量,需要对变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以观测各变量数据是否呈现“同阶单整”的特征,避免后续建模过程中出现“伪回归”。继续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Granger Causality)林下经济总产值对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间的经济变量存在的因果关系,检验林下经济总产值在一定的滞后期下的所有滞后项是否对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变量当期值有显着影响。最后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方法,对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北药业、森林食品业、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林下产品加工业6大林下经济产业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要素之间的动态冲击关系,从而判断不同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同的动态性驱动作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林业政策的实施,部分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带动能力。第四,提出林下经济优势产业类型与发展政策建议。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方面对林下经济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优势识别分析,并分析相关数据,把六个产业分别进行量化,利用灰色GM预测模型分析探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优势产业与未来发展趋势,为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构建明确发展方向。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系统工程,其对林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林区的经济增长、经济转型、林区职工就业都起了较大作用,但是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希望本文的探索能为引导林下经济产业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

邹成成[10](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及保护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概况
2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野生植物资源分布
    2.1 植被分布规律性
    2.2 植被分布特点
        2.2.1 兴安落叶松林
        2.2.2 樟子松林
        2.2.3 珍稀植物
3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利用措施
    3.1 做好宣传工作
        3.1.1 宣传法律法规
        3.1.2 创新宣传方法
    3.2 做好源头管理
        3.2.1 严格检查出入人员
        3.2.2 深入林区进行检查
    3.3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3.3.1 石塘林
        3.3.2 乌尔其汉国家森林公园
4 总结

(2)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
    (二)喀斯特地区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特点
    (三)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影响机理
    (一)特色饲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影响机理
        1 栽培管理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2 加工方式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二)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机理
        1 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
        2 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
四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
    (一)特色饲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与饲用价值评价
        1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2 能值的评定
        3 饲用价值评价
    (二)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
        1 饲用资源开发对于牛增重的影响
        2 饲用资源开发对羊增重的影响
        3 饲用资源开发对牛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五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喀斯特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1 种植管理技术
        2 饲料化加工技术
        3 牛羊舍饲技术
    (二)喀斯特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1 牛羊食槽改良技术
        2 牛羊圈舍优化技术
        3 牛羊健康养殖技术
    (三)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3)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2.2 理论应用分析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3.4.1 林业投资总量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3.7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4.2.1 稳定机制
        4.2.2 动力机制
        4.2.3 竞合机制
        4.2.4 协同机制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4)大兴安岭三种杜鹃花科植物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1.2.2 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对光合作用机理研究
        1.2.3 环境因子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特征
        2.1.4 植被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植株选择
        2.3.2 光合参数及相关参数测定
        2.3.3 叶绿素荧光测定
    2.4 数据统计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种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3.1.1 三种植物光合特性日变化
        3.1.2 三种植物光合特性月变化
        3.1.3 三种植物光合特性比较
        3.1.4 三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与其它参数的关系
    3.2 三种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3.2.1 三种植物暗适应时间的确定
        3.2.2 三种植物荧光响应曲线特征
        3.2.3 三种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
        3.2.4 三种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与净光合速率相关关系
    3.3 环境因子对三种植物光合特性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3.3.1 主要环境因子变化
        3.3.2 三种植物光合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
        3.3.3 三种植物荧光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三种植物光合及荧光的特点
        4.1.2 环境因子与三种植物光合及荧光的相关关系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大、小兴安岭地区植物及真菌资源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小兴安岭森林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1.2 大、小兴安岭真菌资源研究进展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植物和真菌样方调查方法和数据采集
        2.2.2 物种组成分析
        2.2.3 群落结构特征的计算
        2.2.4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2.2.5 大型真菌功能组及多样性指数计算
    2.3 数据处理
3 小兴安岭森林资源
    3.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3.1.1 植物组成
        3.1.2 大型真菌组成
    3.2 群落结构总体特征
    3.3 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
    3.4 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环境分异特征
    3.5 讨论
        3.5.1 植物资源变化
        3.5.2 大型真菌资源变化
    3.6 本章小结
4 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差异
    4.1 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组成差异
        4.1.1 植物资源组成差异
        4.1.2 大型真菌资源组成差异
    4.2 大小兴安岭植物和大型真菌群落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特征差异
        4.2.1 大小兴安岭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差异
        4.2.2 大小兴安岭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
        4.2.3 大小兴安岭大型真菌及多样性差异
    4.3 植物优势种多度和结构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4.4 森林物种组成及结构与大型真菌多样性组成特征耦合关系
    4.5 讨论
        4.5.1 大小兴安岭森林质量:今天和历史的差异
        4.5.2 森林植物和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及营林建议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天保工程概述及生态效益评价
        1.1.1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1.1.2 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1.2 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及其梯度设置
        1.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1.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梯度设置
    1.3 全面评价需要考虑森林碳汇、森林结构特征、多样性和土壤性质
        1.3.1 天然林森林碳汇重要性
        1.3.2 天然林群落结构重要性
        1.3.3 乔、灌、草多层物种多样性评价
        1.3.4 土壤性质的重要性
    1.4 本研究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本研究目的意义
        1.4.2 论文技术路线
2 研究地点、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野外调查及数据采集
        2.2.1 野外实验设计
        2.2.2 样品采集
    2.3 实验方法
        2.3.1 土壤养分、性质的测定
        2.3.2 森林碳汇计算
        2.3.3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多布库尔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3.1 研究区概况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3.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3.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3.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3.2.5 综合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双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4.1 研究区概况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4.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4.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4.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4.2.5 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南瓮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5.1 研究区概况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5.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5.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5.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5.2.5 综合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绰纳河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6.1 研究区概况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6.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6.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6.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6.2.5 综合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凉水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7.1 研究区概况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7.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7.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7.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7.2.5 综合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呼中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8.1 研究区概况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8.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8.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8.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8.2.5 综合分析
    8.3 本章小结
9 六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强度对整体森林碳汇、结构、多样性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9.1 必要性与意义
    9.2 结果与分析
        9.2.1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碳汇差异
        9.2.2 不同保护强度森林结构差异
        9.2.3 不同保护强度物种多样性差异
        9.2.4 不同保护强度土壤指标差异
        9.2.5 综合分析
    9.3 本章小结
10 不同地区差异及形成机制分析
    10.1 必要性与意义
    10.2 数据统计分析
    10.3 结果与分析
        10.3.1 不同保护区森林碳汇差异
        10.3.2 不同保护区森林结构差异
        10.3.3 不同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差异
        10.3.4 不同保护区土壤指标差异
        10.3.5 不同保护区地理气候信息、保护措施及社会发展因素差异
        10.3.6 森林碳汇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7 森林结构特征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8 森林物种多样性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9 森林土壤性质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0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1 基于4方面指标相对变化值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3.12 基于4方面指标绝对值和相对值整体的区域差异形成机制
    10.4 综合分析
        10.4.1 地理气候因素是保护区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10.4.2 相对变化值更能体现保护的作用
        10.4.3 对天保工程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议与启示
    10.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8)东北地区杓兰属植物种群功能性状的地理变异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兰科种类
        1.2.2 兰科植物营养器官
        1.2.3 兰科植物生殖器官
        1.2.4 杓兰属植物种群动态
        1.2.5 杓兰属植物种群功能性状的地理变异
        1.2.6 杓兰属植物植物保护现状
    1.3 目前杓兰属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研究拟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杓兰属植物主要功能性状在东北地区的地理变异
        2.1.1 研究地点概况
        2.1.2 样地选择与生物学特征调查
        2.1.3 根系功能性状测定
        2.1.4 叶片功能性状测定
        2.1.5 茎功能性状测定
        2.1.6 数据处理
    2.2 东北地区2种杓兰种群分布格局与个体生长动态
        2.2.1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
        2.2.2 样地选择和种群空间分布
        2.2.3 2种杓兰种群与个体生长动态观测
        2.2.4 数据处理
    2.3 东北地区2种杓兰种群数量动态的年际变化
        2.3.1 研究地点概况
        2.3.2 样地选择与种群调查
        2.3.3 龄级划分
        2.3.4 静态生命表的编制
        2.3.5 种群生殖力表的编制
        2.3.6 Leslie矩阵模型的构建和动态数量预测
        2.3.7 数据处理
    2.4 光照强度改变对东北地区杓兰属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2.4.1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
        2.4.2 杓兰属植株移栽处理
        2.4.3 样品采集
        2.4.4 形态特征测定
        2.4.5 解剖特征测定
        2.4.6 光合生理特征测定
        2.4.7 数据处理
3 杓兰属植物主要功能性状在东北地区的地理变异
    3.1 引言
    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叶形态和解剖的地理变异
        3.3.2 茎形态和解剖的地理变异
        3.3.3 根形态和解剖的地理变异
        3.3.4 功能性状间的联系
    3.4 讨论
        3.4.1 杓兰地上器官功能性状的地理变异
        3.4.2 杓兰属植物地下器官功能性状的地理变异
        3.4.3 杓兰属植物不同功能性状间的协调联系
    3.5 本章小结
4 东北地区2种杓兰种群分布格局与个体生长动态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2种杓兰生物学与物候特征
        4.3.2 东北地区2种杓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4.3.3 2种杓兰地上植株生长状况的年际变化
        4.3.4 2种杓兰种群年龄组成结构的年际变化
        4.3.5 2种杓兰种群结实率的年际变化
    4.4 讨论
        4.4.1 东北地区2种杓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4.4.2 2种杓兰个体生长的年际动态
        4.4.3 2种杓兰种群年龄组成结构的年际动态
    4.5 本章小结
5 东北地区2种杓兰种群数量动态的年际变化
    5.1 引言
    5.2 研究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比较2种杓兰种群年龄锥体的年际变化
        5.3.2 比较2种杓兰种群静态生命表的年际变化
        5.3.3 2种杓兰连续多年种群存活曲线分析
        5.3.4 2种杓兰连续多年种群生殖力与重要参数分析
        5.3.5 Leslie矩阵模型与动态数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5.4 讨论
        5.4.1 2种杓兰连续多年种群静态生命力与繁殖力分析
        5.4.2 2种杓兰种群数量预测模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光照强度改变对东北地区杓兰属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生境下4种杓兰个体生长特性对比
        6.3.2 不同生境下4种杓兰叶片与根系的形态解剖特征对比
        6.3.3 不同生境下4种杓兰光合生理特征对比
        6.3.4 不同生境下4种杓兰功能性状间的关联分析
    6.4 讨论
        6.4.1 光照强度改变后杓兰属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响应
        6.4.2 光照强度改变后杓兰属植物根系功能性状的响应
        6.4.3 光照强度改变后杓兰属植物地上与地下间的关联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9)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范畴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林下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林下经济
        2.1.2 林下经济特征
        2.1.3 林下经济产业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融合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规模经济理论
        2.2.5 区域经济理论
        2.2.6 土地经济理论
    2.3 林下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2.3.1 林下经济产品供需的经济学分析
        2.3.2 要素供需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2.3.3 投入产出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2.3.4 生产效率的中介调节效应分析
        2.3.5 优势林下经济产业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自然发展现状
    3.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3.2.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总产值
        3.2.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产值概况
    3.3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情况
        3.3.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情况
        3.3.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投资情况
    3.4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地面积情况
    3.5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林下经济作为主导优势产业后续发展基础先天不足
        3.5.2 林下经济作为主导产业投入政策、扶持政策、激励政策未全面落实
        3.5.3 林下经济经营主体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影响投资者信心
        3.5.4 林下经济经营主体资金不足,生产企业经营融资困难制约产业发展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投入产出效率测算
    4.1 研究方法
    4.2 林下经济生产效率分析
    4.3 林下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分析
    4.4 林下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
    5.1 变量设置
    5.2 分析方法
        5.2.1 相关分析
        5.2.2 ADF检验
        5.2.3 向量自回归模型
        5.2.4 Granger因果检验
        5.2.5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5.3 林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5.3.1 相关分析
        5.3.2 ADF检验
        5.3.3 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5.3.4 林下经济投资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5.3.5 林地面积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5.3.6 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5.3.7 要素投入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的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
    6.1 灰色预测分析方法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依据
        6.1.1 灰色预测分析方法
        6.1.2 优势产业类型识别依据
    6.2 林下种植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6.3 林下养殖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6.4 北药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6.5 森林食品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6.6 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6.7 林下产品加工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6.8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7.1 积极引导林区改革进程,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7.2 优化林下投入产出关系,发挥林下经济产业规模效率
    7.3 巩固林下种养产业基础,扩大特色林下种养规模
    7.4 突出森林食品独特优势,挖掘林区医药市场潜力
    7.5 加强林区森林生态建设,增加游憩服务内在价值
    7.6 提升林产品深加工能力,打造完善林下经济产业链群
    7.7 培育新型林下经营模式,构建多元林下经济格局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10)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础概念
        2.1.1 绿色发展
        2.1.2 森林旅游产业
        2.1.3 产业竞争力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2.2 相关理论
        2.2.1 绿色发展理论
        2.2.2 “两山”理论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3.5 本章小结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5.4.1 聚类分析结果
        5.4.2 聚类结果分析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5.5.1 空间分布分析
        5.5.2 时间趋势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6.5 本章小结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7.6 本章小结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2.1 产品创新方面
        8.2.2 技术创新方面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3.1 经济环境方面
        8.3.2 社会环境方面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4.1 绿色供需方面
        8.4.2 政策制度方面
        8.4.3 人才选育方面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及保护利用[J]. 马慧敏.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09)
  • [2]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D]. 陈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大兴安岭三种杜鹃花科植物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D]. 张凤.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5]大、小兴安岭地区植物及真菌资源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D]. 温慧.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6]天然林保护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及区域差异形成机制[D]. 仲召亮.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7]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 连承杰. 中国林业经济, 2021(01)
  • [8]东北地区杓兰属植物种群功能性状的地理变异与保护研究[D]. 李中跃.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9]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D]. 郭思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10]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标签:;  ;  ;  ;  ;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下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