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重轨生产取消慢冷工艺的探讨

武钢重轨生产取消慢冷工艺的探讨

一、武钢重轨生产中取消缓冷工艺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金属学会生产技术与书刊部[1](2012)在《201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会议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8月15-17日,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201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在宁波成功召开。会议的主题是:"高性能、减量化,优化轧制工艺,促进钢材组织、性能与质量综合控制水平的提高。"参加会议的有钢铁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设计机构以及有关设备制造厂家等80多个单位、200余

任安超[2](2012)在《高强度耐蚀钢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直以来钢铁腐蚀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似单项组织的低碳和超低碳钢方面。作为能够形成众多微电池的高碳全珠光体的钢轨来说,在耐腐蚀方面的研究目前少见报导。针对隧道、海洋气候等恶劣环境用轨的迫切要求,从钢铁材料的角度开发高强度耐蚀钢轨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C-Si-Mn合金体系为基础,设计了Cu-Cr系、Cu-Nb系和Cr-Cu-Nb系,对所设计的钢在中试工厂利用ZGJ0.05-100-2.5A型50公斤真空感应电炉冶炼试验钢,轧钢是在Φ800mm二辊可逆式热轧机组上进行,为了模拟工业化生产冷却工艺,最终将轧制尺寸为16×200×L mm的钢板采用堆垛缓冷,冷速控制在0.8℃/s以下。根据实验室研究优化出高强度耐蚀钢轨的成分范围,进而采用工业化的方式生产3炉试验钢。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对试验钢进行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真应力-真应变等试验,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光学显微镜(OM)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技术和测试设备,开展Cr、Nb对高碳珠光体钢强韧性的影响规律和机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增加,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硬度升高,但含量大于0.46%后,Cr对奥氏体冷却转变影响变弱;加入Nb也可以使高碳钢珠光体片层间距得到显着细化,硬度显着提高,同时还可提高材料的冲击韧性,若加入过量Nb,组织中有先共析铁素体,将使材料硬度降低,因此对于本试验钢Nb含量不宜过多;奥氏体连续转变试验表明,本试验钢在较低冷速条件下为索氏体组织,当速度大于0.73℃/s时钢中容易出现贝氏体转变,因此工业化生产中应控制其轧后冷速在0.73℃/s以下。针对高速比普速铁路用钢轨内、外在质量要求严的情况,在工业化生产中开展了脱硫、无铝脱氧、氧化物夹杂的形态控制以及大方坯连铸的质量控制等关键冶炼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耐蚀轨的内、外在质量满足高速铁路用钢轨的要求,其全氧控制在10ppm左右,全铝控制在30ppm左右,钢中夹杂物数量和形态均控制在很高水平,夹杂物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铸坯中心疏松≤1.0级,中心偏析≤1.0级,中心缩孔≤1.0级,中心裂纹≤0.5级,角部内裂≤0.5级,等轴晶率达到50%~70%,连铸坯合格率稳定在99.9%以上。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9#重轨铸坯中MnS夹杂在连续升温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动态原位观察。结果表明,由于扩散和固溶影响,随温度的升高MnS夹杂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当铸坯的加热温度为600-870℃或1150-1200℃之间时,有利于MnS夹杂的尺寸控制,过高的加热温度会引起MnS夹杂尺寸增大。用室内加速腐蚀周浸循环试验测试了试验钢在3%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研究了普通轨(0#)和耐蚀轨(7#、8#和9#)的腐蚀速率。结果表明:普通轨和耐蚀轨的相对腐蚀率的变化规律是相似的,随着时间的延长,相对腐蚀率降低。以普通轨为基准,所设计耐蚀轨相对腐蚀率均超过普通轨40%以上,最高达58%。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分析了0#钢和9#钢经不同浸泡时间后表面的3D形貌图与对应的表面粗糙度曲线,结果表明:在10min时观察,0#钢表面已比较粗糙,9#钢表面仅比初始时暗淡,到浸泡30min时,0#钢表面已存在许多腐蚀坑,而且其粗糙度曲线变化明显,最高峰已达110nm左右,而9#钢表面只是继续发暗,未观察到明显的腐蚀坑,其表面粗糙度曲线与0min和10min时差别不大,到浸泡60min时,0#钢和9#钢表面均存在明显的腐蚀坑,0#钢腐蚀坑要明显比9#钢的大而深。借助于扫描电镜、电子探针以及X衍射仪研究了锈层形貌以及锈层截面元素分布,同时对内、外在锈层物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锈层表面大部分呈团球状结构,9#钢初始锈层的晶粒比0#钢细小,而且锈层间晶粒也要密集,到第五周期时9#钢锈层晶粒同样细小密集,而0#钢锈层晶粒不但较粗大疏松,同时还出现了裂纹;9#钢从外锈层到内锈层Cr、Cu、Nb富集逐渐增加,其外锈层基本没有Cr、Cu、Nb的富集,Cr在裂纹周围内锈层富集非常明显,其分布主要是面分布,Cu元素在内锈层成点状分布,Nb元素在内锈层以链条状分布为主,0#钢中没有Cu、Nb和Cr的富集及分布;0#钢和9#钢外锈层均含有γ-FeOOH、Fe3O4、α-Fe2O3和少量的α-FeOOH物相,内锈层除了含有外锈层物相外,还含有β-FeOOH,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9#钢各物相衍射峰强度均高于0#钢,相对应的波峰半高宽小且最尖锐,说明生成的物相稳定。采用电化学研究了试验钢的腐蚀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谱和噪声,研究结果表明:腐蚀初期(0~8h)9#钢腐蚀电位稍高于0#钢,两种钢的电位基本维持在-0.66V左右,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0#钢腐蚀电位开始急剧下降,9#钢的腐蚀电位下降缓慢,9#钢测得的电流密度增加也缓慢,而0#钢电流密度则急剧增加;0#钢和9#钢的电极表面的极化电阻Rp差别较大,分别为1049·cm2和3121·cm2,此外0#钢电阻峰不但高而且波动也大,而9#钢则Rn变化不大,一直稳定在1000Ω左右。9#钢与0#钢相比,9#钢易生成稳定的锈层,其耐蚀性明显优于0#钢。

康皓[3](2012)在《U75V重轨在线热处理工艺关键技术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拥挤、环境压力日益突出,运输效率高、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的铁路成为了世界各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首选,特别是客运高速铁路和货运重载铁路。我国具有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耕地匮乏,先天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等国情特点,这决定了中国必须建立以铁路为基础的高效运输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速重载铁路得到了飞速发展,这对作为铁路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轨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几家重轨生产厂均装备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万能轧机,重轨的尺寸精度能基本满足高速重载铁路的使用要求。可是,随着轧制速度的提高,冷却时间增长,造成轧件晶粒长大明显,耐磨性下降,冲击韧性下降,表面氧化铁皮增厚,冷却后轧件弯增大等问题。提升产品质量最可行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对重轨进行全长热处理,而在现有条件下,投资小,又能全面提升重轨质量的创新性技术是重轨在线热处理技术。所以,国内重轨厂自主开发重轨在线热处理生产工艺已势在必行。本文根据某重轨厂提出的重轨在线热处理设备及工艺开发意向,选择目前用量最大的U75V60kg/m重轨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环境下1:1模拟其在线热处理过程,并确定设备及工艺参数。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选择压缩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确定重轨在线热处理实验原理。首先,将重轨在加热炉中加热至与其万能轧制成品道次出口温度一致,模拟重轨热轧状态;随后,重轨出炉空冷一段时间,模拟其在冷床旁边轨道的温降;之后,将重轨拖入喷风冷却装置对轨头顶面和两个侧面进行冷却;最后,将重轨拖出喷风冷却装置放置于轨道上空冷,模拟其在冷床上的冷却。(2)重轨在线热处理实验装置设计:重轨加热装置设计,由辊底式加热炉及保护气体通道组成,负责将重轨加热至奥氏体化状态。压缩空气系统设计,负责为重轨热处理提供压缩空气并经冷却后输送至喷风冷却装置。首先,根据喷风冷却装置长度确定耗气量,即:空压机的排气量;随后,根据耗气量配套相应的水冷却器;之后,根据喷风冷却装置进气需要设计分气缸;最后,根据压缩空气系统安全和气体平稳输送的需要设计相应的管路及阀体。喷风冷却装置设计,是实验装置的核心部分,负责重轨头部的冷却,包括:风箱设计,喷嘴设计,风箱支架设计。输送辊道设计,包括:辊道长度及托辊尺寸设计。(3)实验装置安装及调试:实验装置安装完成后须对其进行调试,主要包括:加热系统的温度均匀性及保护气体通道的通畅性;压缩空气系统的供气能力及水冷却器的冷却能力;喷风冷却装置的安装位置及风箱位置的调节;整个装置的安全性和气密性。(4)通过热模拟实验观察U75V重轨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组织,为重轨热处理获得细片状珠光体提供冷却速度参考;根据膨胀法绘制U75V重轨钢的CCT曲线,确定珠光体转变温度区间,为重轨热处理开冷温度和终冷温度的设定提供依据;通过对不同保温时间下重轨组织观察,确定重轨保温时间和加热后奥氏体晶粒度。(5)通过对U75V60kg/m重轨1:1在线热处理实验,确定设备参数对硬化层厚度及硬度的影响:通过调整喷嘴离轨头表面的距离,用热像仪记录热处理前后重轨表面温度场的变化,观察喷风距离对热处理硬化层厚度和硬度的影响;通过改变压缩空气温度,用热像仪记录热处理前后重轨表面温度场的变化,观察喷风温度对热处理硬化层厚度和硬度的影响,确定喷风距离及喷风温度两个设备参数。(6)通过调节重轨在喷风冷却装置中停留的时间,用热像仪记录热处理前后重轨表面温度场的变化,研究喷风时间对热处理硬化层厚度和硬度的影响,确定U75V60kg/m重轨热处理合适的喷风时间。(7)通过调节风箱中压缩空气压力,用热像仪记录热处理前后重轨表面温度场的变化,研究喷风压力对热处理硬化层厚度和硬度的影响,确定U75V60kg/m重轨热处理合适的喷风压力。(8)利用热像仪记录的不同工艺下热处理前后重轨表面的温度场,计算轨头不同部位热处理时的平均冷却速度。可知,当设备参数固定时,影响重轨热处理性能的最主要参数为喷风压力。所以,作者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热处理后重轨的组织形貌,并用电子探针线扫描较精确的测量了轨头不同部位的珠光体片层间距。通过对不同工艺下重轨的硬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进行测量,确定了U75V60kg/m热处理工艺-组织-性能的关系。(9)根据实验确定的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对4m长重轨进行热处理实验,测定热处理后空冷过程中重轨的弯曲,同时,对重轨的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另外,研究了合金元素对U75V60kg/m重轨的影响,特别是V的分布和对重轨的强化作用。本文以U75V60kg/m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其在线热处理设备及工艺参数。热处理后重轨性能高于铁道行业标准“热处理钢轨技术条件”的要求,也进一步验证了设备及工艺的可行性。所以,本实验结果对重轨热处理生产线建设及在线热处理工艺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任宗文,杨林,叶途明[4](2012)在《武钢高速重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控制技术》文中指出本文简要介绍了武钢股份公司轨梁线改造后的高速重轨生产工艺,并对主要影响重轨质量的化学成分控制技术、夹杂物控制技术、脱碳层控制技术、端面尺寸控制技术、平直度控制技术及检测技术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张进[5](2011)在《60kg/m重轨在线热处理工艺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轧制余热进行在线热处理是近些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轨热处理新技术。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都采用重新加热的方法进行重轨淬火热处理。重轨采用在线热处理与重新加热淬火相比,具有热处理速度快、生产能力高、节约能源、减少生产工序和生产操作人员、设备重量小、备品备件少、成本低、便于管理等优点。本文以包钢轨梁厂重轨在线热处理工艺开发为研究背景,以U75V的60kg/m重轨为研究对象,以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为主线,对重轨热处理过程中冷却速度和组织变化规律及在线热处理工艺参数等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实验室热模拟实验机MMS-300,对U75V重轨进行了热模拟实验,并利用热膨胀法得到了实验钢的静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同时,结合热模拟得到的膨胀曲线及金相组织,研究了U75V重轨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2)当实验钢以2~5℃/s冷却时,得到以珠光体为主的组织,珠光体片层间距相对较小,硬度值相应较高,该冷却速度是重轨冷却过程中最佳的冷却速度。当冷却速度增大到10℃/s以上时,得到马氏体组织。(3)采用ANSYS热力学有限元分析了重轨冷却过程的温度场,并对冷却过程重轨轨头表面温度进行了连续测量。分析了重轨断面温度的分布,重轨断面温差以及换热系数对断面温差的影响。(4)采用喷风冷却试验,研究了喷风冷却对提高重轨质量的意义,为制定重轨在线热处理最佳工艺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5)通过热处理工艺实验可知,在其他热处理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喷风冷却的时间对热处理重轨的性能影响不大;热处理重轨的最佳加热温度为920℃;热处理重轨的最佳保温时间为10min。

但斌斌,陈满[6](2010)在《高速重轨平立复合矫直控制工艺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高速重轨矫直实际生产为依据,从重轨轧制工艺的能耗、前滑、矫直压力、平直度、应力应变五个方面建立了高速重轨平立复合矫直控制工艺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生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不同规格重轨的压下分配量,所预测的平直度数值与实测数据相符合,达到了控制工艺模型设计初始的参数要求。

周剑华[7](2009)在《高速铁路重轨尺寸精度、平直度及残余应力控制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结合“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高速重载钢材新技术”项目,为提高重轨尺寸精度、平直度以及降低残余应力,对影响重轨质量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在目前广泛使用的半万能成品孔型轧制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全万能孔型系统生产60kg/m重轨的方法。根据攀钢轨梁厂重轨万能生产线轧机布置情况,坯料和成品的断面形状、尺寸以及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生产60kg/m重轨所需的孔型数量,轧制道次,各道次变形量以及各孔型形状和尺寸。(2)对比分析了采用全万能和半万能成品孔型轧制60kg/m重轨时万能轧机的压下系数和轧制效率。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模拟了两种万能成品孔轧制60kg/m重轨道次,通过对比分析了X方向位移、应力和应变等结果,说明采用全万能孔型系统生产60kg/m重轨的可行性,并且最后道次采用全万能成品孔型更有利于提高重轨轨头踏面尺寸精度,控制轨高。(3)采用ANSYS热力学有限元分析了重轨在步进式冷床上冷却过程的温度场,并对冷却过程重轨轨底温度进行了连续测量。分析了重轨断面温度的分布,重轨断面温差以及换热系数对断面温差的影响。通过热-结构耦合法模拟了热轧重轨在空冷过程中的弯曲变形规律,研究了冷却后重轨纵向残余应力的大小和分布。通过分析100m长定尺重轨在冷床上的预弯效果,得到预弯曲线模型,以保证冷却后重轨达到平直。(4)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八辊辊式水平矫直机矫直60kg/m重轨的矫直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矫直过程重轨断面不同部位的应力、应变变化,矫后重轨平直度以及纵向残余应力的分布。研究矫直辊压下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矫前弯曲度对重轨平直度以及残余应力的影响。(5)通过测量现场60kg/m重轨矫直前后断面尺寸,以及计算八辊水平矫直机模拟矫直60kg/m重轨前后断面尺寸的变化,分析了矫直工艺和重轨矫前弯曲度在对重轨断面尺寸变化的影响规律。

熊建良,董茂松[8](2008)在《武钢钢轨生产工艺技术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德跃,宋俊涛[9](2008)在《包钢重轨取消缓冷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中详细介绍了包钢重轨缓冷工艺的由来,取消重轨缓冷工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取消缓冷工业试验对成品重轨氢含量、残余应力、白点检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取消缓冷工艺后应注意的问题。

沈峰,吴夜明,张兴中,刘爱强,张怀军[10](2006)在《国内外连铸生产重轨钢的工艺及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大方坯生产重轨钢的钢水要求和连铸生产过程进行综述,分析了重轨钢大方坯连铸机的设计和重轨钢对质量的要求;并针对连铸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缺陷、解决办法和连铸关键技术作了系统讨论。

二、武钢重轨生产中取消缓冷工艺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钢重轨生产中取消缓冷工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201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发减量化技术, 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2 优化轧制工艺, 发展轧钢新技术, 促进关键钢材品种开发
3 在热轧板带方面, 对热轧各段温度控制、尺寸精度控制、板型控制及表面质量控制和检测技术等做了分析和讨论
4 在冷轧方面, 就板形控制、酸洗工艺、连续退火、数学控制模型和控制系统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
5 长材轧制技术、装备发展取得新的进展

(2)高强度耐蚀钢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立项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铁路发展
        2.1.1 国外铁路发展
        2.1.2 国内铁路发展
        2.1.3 铁路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意义
    2.2 铁路发展对重轨的要求
        2.2.1 内在质量要求
        2.2.2 外部质量要求
        2.2.3 重轨生产工艺控制难点
    2.3 国、内外重轨生产工艺
        2.3.1 重轨生产工艺流程
        2.3.2 国外重轨生产概况
        2.3.3 国内重轨厂家生产概况
    2.4 钢轨用钢发展概况
        2.4.1 低合金轨发展概况
        2.4.2 热处理轨发展概况
    2.5 国外高强度轨钢最新研究动向
        2.5.1 过共析珠光体钢轨
        2.5.2 贝氏体钢轨
    2.6 国内轨钢的研究方向
        2.6.1 专用热处理钢轨
        2.6.2 高速铁路用钢轨
        2.6.3 重载铁路用超高强度钢轨
    2.7 我国钢轨伤损概况
    2.8 钢的大气腐蚀
        2.8.1 腐蚀的概念和分类
        2.8.2 钢的电化学腐蚀分析
        2.8.3 钢轨的大气腐蚀基础理论
    2.9 耐候钢耐蚀机理研究概况
        2.9.1 耐候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2.9.2 锈层的组成结构和形成过程
        2.9.3 锈层保护性机理概述
        2.9.4 锈层的稳定化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耐蚀钢轨的成分及力学性能研究
    3.1 试验钢的化学成分
        3.1.1 试验钢化学成分的设计原理
        3.1.2 试验钢化学成分的设计
    3.2 试验方法
    3.3 试验钢力学性能研究
    3.4 合金元素 Cr 和 Nb 对试验钢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3.4.1 Cr 对珠光体钢强韧性的影响作用及机理研究
        3.4.2 Nb 对珠光体钢强韧性的影响作用及机理
    3.5 成分优化后试验钢的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耐蚀钢轨夹杂物技术研究
    4.1 关键冶炼技术开发
        4.1.1 脱硫技术
        4.1.2 无铝脱氧技术
        4.1.3 耐蚀轨氧化物夹杂的形态控制技术
        4.1.4 连铸大方坯的质量控制技术
        4.1.5 耐蚀轨钢坯加热过程中 MnS 夹杂物行为的动态原位观察
    4.2 小结
第五章 耐蚀钢轨腐蚀性能研究
    5.1 耐腐蚀加速周浸循环腐蚀试验
        5.1.1 试样的制备及试验条件
        5.1.2 周浸试验的失重试验及分析
    5.2 原子力显微镜锈层形貌观察
        5.2.1 试验钢的组织观察
        5.2.2 锈层形貌观察
    5.3 扫描电镜对腐蚀锈层观察与分析
    5.4 锈层截面元素观察与分析
    5.5 内、外锈层 XRD 物相分析
    5.6 腐蚀电位测量
    5.7 极化曲线分析
    5.8 交流阻抗谱分析
    5.9 电化学噪声分析
    5.10 耐蚀性机理讨论
        5.10.1 合金元素对钢耐蚀性分析
        5.10.2 锈层中物相形成机理分析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的奖励和专利
致谢

(3)U75V重轨在线热处理工艺关键技术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
        1.1.1 国内高速铁路的发展
        1.1.2 国内重载铁路的发展
    1.2 国外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
        1.2.1 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
        1.2.2 国外重载铁路的发展
    1.3 国内外高速重载铁路重轨生产工艺
        1.3.1 国内高速重载铁路重轨生产工艺
        1.3.2 国外高速重载铁路重轨生产工艺
    1.4 高速重载铁路对重轨的要求
        1.4.1 化学成分
        1.4.2 尺寸精度
        1.4.3 平直度和扭曲
        1.4.4 硬化层形状及深度
        1.4.5 机械性能
        1.4.6 显微组织
    1.5 提高重轨质量的方法
        1.5.1 高洁净度重轨钢冶炼技术
        1.5.2 高质量大方坯连铸技术
        1.5.3 钢坯高质量加热工艺
        1.5.4 高尺寸精度钢轨万能轧制技术
        1.5.5 高平直度重轨控制技术
        1.5.6 钢轨综合质量检测技术
        1.5.7 重轨强韧化技术
    1.6 重轨的强韧化方法
        1.6.1 合金化
        1.6.2 热处理
    1.7 国内重轨热处理存在的问题
    1.8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9 课题研究思路
    1.10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重轨热处理实验装置开发
    2.1 重轨断面尺寸
    2.2 冷却介质的选择
    2.3 实验装置原理
    2.4 加热装置研制
    2.5 输送辊道设计
    2.6 压缩空气系统设计
        2.6.1 耗气量的确定
        2.6.2 输气系统设计
        2.6.3 空气冷却系统开发
    2.7 喷风冷却装置研制
        2.7.1 风箱支架设计
        2.7.2 上风箱设计
        2.7.3 侧风箱设计
        2.7.4 喷嘴设计
        2.7.5 喷风面积的确定
    2.8 热处理实验装置调试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处理实验所需参考数据的确定
    3.1 U75V重轨钢化学成份
    3.2 热模拟实验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方案
        3.2.3 热模拟试样显微组织
        3.2.4 冷却速度对珠光体片层间距的影响
        3.2.5 显微硬度的测定
        3.2.6 CCT曲线的绘制
    3.3 热加热制度的确定
    3.4 重轨表面氧化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喷风距离及喷风温度对重轨热处理硬化层的影响
    4.1 实验方案的确定
    4.2 热处理过程中重轨表面温度变化
        4.2.1 1#工艺温度变化
        4.2.2 2#工艺温度变化
        4.2.3 3#工艺温度变化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硬化层宏观形貌
        4.3.2 硬化层硬度分布
        4.3.3 平均冷却速度
        4.3.4 硬化层组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喷风时间对重轨热处理硬化层的影响
    5.1 试验方案的确定
    5.2 热处理过程中重轨表面温度变化
        5.2.1 1#工艺温度变化
        5.2.2 2#工艺温度变化
        5.2.3 3#工艺温度变化
        5.2.4 4#工艺温度变化
        5.2.5 5#工艺温度变化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硬化层宏观形貌
        5.3.2 硬化层硬度分布
        5.3.3 平均冷却速度
        5.3.4 硬化层组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喷风压力对重轨热处理硬化层的影响
    6.1 实验方案的确定
    6.2 热处理过程中重轨表面温度变化
        6.2.1 1#工艺温度变化
        6.2.2 2#工艺温度变化
        6.2.3 3#工艺温度变化
        6.2.4 4#工艺温度变化
        6.2.5 5#工艺温度变化
        6.2.6 6#工艺温度变化
    6.3 实验结果分析
        6.3.1 硬化层宏观形貌
        6.3.2 硬化层硬度分布
        6.3.3 平均冷却速度
        6.3.4 硬化层组织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不同冷却速度下重轨的组织与性能
    7.1 实验方案的确定
    7.2 不同冷却速度下硬化层组织形貌
        7.2.1 珠光体相变
        7.2.2 珠光体真实片层间距的测定
        7.2.3 重轨热轧态组织
        7.2.4 1#工艺组织形貌
        7.2.5 2#工艺组织形貌
        7.2.6 3#工艺组织形貌
        7.2.7 4#工艺组织形貌
        7.2.8 5#工艺组织形貌
        7.2.9 6#工艺组织形貌
    7.3 冷却速度与珠光体片层间距之间的关系
    7.4 硬化层硬度与珠光体片层间距之间的关系
        7.4.1 断面洛氏硬度与珠光体片层之间的关系
        7.4.2 纵向布氏硬度与珠光体片层之间的关系
    7.5 硬化层的拉伸性能
        7.5.1 抗拉强度
        7.5.2 断口形貌
    7.6 重轨热处理硬化层的冲击性能
    7.7 热处理对重轨断裂韧性的影响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U75V 60kg/m重轨的合金强化及其在热处理时的弯曲
    8.1 合金元素对重轨组织的影响
        8.1.1 锰的影响
        8.1.2 硅的影响
        8.1.3 钒的影响
        8.1.4 热处理前后合金元素分布
    8.2 重轨热处理后的弯曲
        8.2.1 实验工艺
        8.2.2 重轨表面不同位置温度变化
        8.2.3 重轨的弯曲
        8.2.4 残余应力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60kg/m重轨在线热处理工艺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重轨的发展
        1.1.1 世界重轨的发展
        1.1.2 国内重轨的发展
    1.2 现代重轨生产工艺
    1.3 重轨轧后在线热处理研究
        1.3.1 世界重轨轧后在线热处理研究
        1.3.2 国内重轨轧后在线热处理研究
    1.4 有限元法
        1.4.1 有限元法简介
        1.4.2 ANSYS软件简介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U75V重轨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研究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备
        2.3.1 MMS系列热力模拟实验机
        2.3.2 光学显微镜的介绍
        2.3.3 扫描电镜的介绍
        2.3.4 显微硬度计
    2.4 热膨胀法
    2.5 实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2.5.1 实验方案
        2.5.2 热模拟试样显微组织的测定
        2.5.3 不同冷速对珠光体片层间距的影响
        2.5.4 试样硬度的测定
        2.5.5 连续转变曲线的绘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U75V重轨冷却过程温度场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3.1 重轨温度场计算原理
        3.1.1 传热学基本原理
        3.1.2 重轨冷却过程传热方程的建立
    3.2 热物性参数的选择
    3.3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3.1 初始条件
        3.3.2 边界条件
    3.4 换热系数的确定
    3.5 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3.6 温度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3.6.1 重轨冷却过程断面温度分布
        3.6.2 重轨冷却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
        3.6.3 换热系数对温差的影响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轨在线热处理实验设备的开发
    4.1 重轨热处理技术
        4.1.1 重轨端部淬火
        4.1.2 重轨全长淬火
        4.1.3 重轨在线热处理
    4.2 重轨在线热处理原理
        4.2.1 电阻加热
        4.2.2 重轨热处理原理
    4.3 重轨在线热处理设备
        4.3.1 实验设备布置
        4.3.2 加热装置
        4.3.3 冷却装置
        4.3.4 重轨输送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重轨性能的影响
    5.1 实验目的及实验方案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方案
    5.2 试验钢的化学成份
    5.3 试验钢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
        5.3.1 加热温度的确定
        5.3.2 冷却速度的确定
        5.3.3 冷却方式的确定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1 冷却时间对热处理重轨组织性能的影响
        5.4.2 加热温度对热处理重轨组织性能的影响
        5.4.3 保温时间对热处理重轨组织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速铁路重轨尺寸精度、平直度及残余应力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高速铁路发展
        1.1.1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1.1.2 国内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1.2 高速铁路对重轨的要求
        1.2.1 高速铁路重轨断面及钢种
        1.2.2 对重轨尺寸精度的要求
        1.2.3 对重轨表面质量的要求
        1.2.4 对重轨平直度的要求
    1.3 国外高速铁路重轨生产工艺
        1.3.1 国外重轨万能生产工艺基本流程
        1.3.2 高速铁路重轨的长定尺化生产
        1.3.3 国外典型重轨生产厂家工艺及装备
    1.4 国内高速铁路重轨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
        1.4.1 鞍钢大型厂
        1.4.2 攀钢轨梁厂
        1.4.3 包钢轨梁厂
    1.5 国内高速铁路重轨生产存在的问题
        1.5.1 轧制工艺
        1.5.2 精整工艺
    1.6 有限元方法
    1.7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重轨轧制法和高速铁路重轨全万能孔型系统开发
    2.1 重轨轧制方法介绍
        2.1.1 重轨孔型系统类型
        2.1.2 重轨万能轧制法的发展
        2.1.3 提高重轨轧制质量新方法的探索
        2.1.4 万能轧制法轧机布置形式
        2.1.5 全万能孔型轧制法的提出
    2.2 高速铁路用重轨全万能孔型系统开发
        2.2.1 坯料选择
        2.2.2 轧机布置形式及轧制道次分配
        2.2.3 箱形孔
        2.2.4 帽形孔
        2.2.5 轨形孔和立压孔
        2.2.6 万能粗轧、中轧孔及轧边孔
        2.2.7 全万能成品孔
    2.3 轧机参数及其孔型配置
        2.3.1 开坯轧机及配辊
        2.3.2 轧边机及配辊
        2.3.3 万能轧机及配辊
    2.4 半万能和全万能成品孔型分析
        2.4.1 半万能成品孔型
        2.4.2 全万能成品孔型
        2.4.3 两种万能成品孔型轧制效率对比
    2.5 两种万能成品孔轧制60kg/m重轨有限元模拟
        2.5.1 几何模型建立
        2.5.2 材料模型选择
    2.6 模拟结果分析
        2.6.1 X方向位移对比分析
        2.6.2 应力分布对比分析
        2.6.3 应变分布对比分析
        2.6.4 轧后轨高波动对比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铁路重轨矫前弯曲度控制研究
    3.1 概述
    3.2 国内长定尺重轨冷床概况
    3.3 重轨冷却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3.3.1 温度场计算基本原理
        3.3.2 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3.3.3 材料属性
        3.3.4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4 温度场模拟结果与分析
        3.4.1 重轨冷却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
        3.4.2 重轨冷却过程断面温度分布
        3.4.3 矫前温度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
        3.4.4 换热系数对温差的影响分析
        3.4.5 冷床冷却能力分析
    3.5 重轨空冷弯曲变形过程模拟
        3.5.1 热-结构耦合模型的建立
        3.5.2 冷却过程重轨的弯曲过程
        3.5.3 冷却后重轨残余应力分布
    3.6 冷床上重轨预弯方案的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矫直对重轨平直度及残余应力影响分析
    4.1 重轨矫直简介
        4.1.1 重轨矫直方式分类
        4.1.2 国内重轨辊式矫直机的应用现状
        4.1.3 辊式矫直原理
    4.2 矫后重轨平直度和残余应力的测量
        4.2.1 矫后平直度
        4.2.2 矫后重轨残余应力
    4.3 重轨矫直模拟
        4.3.1 矫直模型的建立
        4.3.2 矫直模拟方案
    4.4 矫直模拟后重轨平直度分析
        4.4.1 矫直模拟后重轨的平直度
        4.4.2 矫前弯曲度对平直度的影响
    4.5 矫直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分析
        4.5.1 残余应力的产生与分布
        4.5.2 影响残余应力大小的因素
        4.5.3 矫直辊压下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4.5.4 矫前弯曲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4.6 矫直过程重轨断面应力应变分析
        4.6.1 矫直过程重轨断面应力变化
        4.6.2 矫直过程应变变化
        4.6.3 纵向应力沿重轨高度分布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矫直对重轨断面尺寸影响分析
    5.1 现场矫直后重轨断面尺寸的改变
    5.2 矫直引起重轨断面尺寸改变的原因
    5.3 水平矫直对重轨断面尺寸影响有限元分析
        5.3.1 矫直模拟前后重轨断面尺寸变化
        5.3.2 矫直模拟前后重轨轨高变化分析
        5.3.3 矫直辊压下参数对断面尺寸变化的影响
        5.3.4 矫前弯曲度对断面尺寸变化的影响
    5.4 垂直矫直对重轨断面尺寸的影响分析
        5.4.1 垂直矫直机参数及矫直辊孔型
        5.4.2 矫直前后轨头下颚尺寸及变化量
        5.4.3 重轨垂直矫直时弯矩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8)武钢钢轨生产工艺技术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钢轨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
2 100 m重轨生产线工艺技术和设备
    2.1 炼钢技术和装备
    2.2 轧钢技术和装备
        2.2.1 工艺平面布置及工艺流程
        2.2.2 高速重轨采用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
    2.3 产品质量水平
3 武钢重轨生产技术展望
    3.1 国内、外现代高速重轨生产工艺和技术
    3.2 武钢高速重轨生产技术展望
4 结 语

(10)国内外连铸生产重轨钢的工艺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重轨钢连铸机
    1.1 大型矩形铸坯断面
    1.2 连铸机弧形半径
    1.3 产品压缩比较大
    1.4 全程保护浇铸
    1.5 准确控制二冷强度
    1.6 电磁搅拌
    1.7 铸坯凝固末端轻压下
2 重轨钢连铸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对钢水的要求
    2.2 对连铸坯质量的要求
3 重轨钢连铸工艺技术
    3.1 全封闭无氧化连铸
    3.2 低过热度浇铸
    3.3 低拉速
    3.4 低二冷强度
    3.5 电磁搅拌
    3.6 凝固末端轻压下
    3.7 铸坯缓冷
4 重轨钢连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四、武钢重轨生产中取消缓冷工艺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201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会议纪要[J]. 中国金属学会生产技术与书刊部. 中国冶金, 2012(11)
  • [2]高强度耐蚀钢轨的研究[D]. 任安超. 武汉科技大学, 2012(05)
  • [3]U75V重轨在线热处理工艺关键技术的实验研究[D]. 康皓. 东北大学, 2012(07)
  • [4]武钢高速重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控制技术[A]. 任宗文,杨林,叶途明. 201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论文集(下), 2012
  • [5]60kg/m重轨在线热处理工艺的实验研究[D]. 张进. 东北大学, 2011(05)
  • [6]高速重轨平立复合矫直控制工艺模型研究[J]. 但斌斌,陈满. 微型机与应用, 2010(22)
  • [7]高速铁路重轨尺寸精度、平直度及残余应力控制的研究[D]. 周剑华. 东北大学, 2009(06)
  • [8]武钢钢轨生产工艺技术发展[J]. 熊建良,董茂松. 武钢技术, 2008(05)
  • [9]包钢重轨取消缓冷工艺的研究[J]. 李德跃,宋俊涛. 包钢科技, 2008(04)
  • [10]国内外连铸生产重轨钢的工艺及特点[J]. 沈峰,吴夜明,张兴中,刘爱强,张怀军. 连铸, 2006(03)

标签:;  ;  ;  

武钢重轨生产取消慢冷工艺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