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理论”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联系理论”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联结说”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远辉[1](2018)在《促进初中生物理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社会各界对提升教育质量的呼吁,促进学生又好又快地学习势在必行。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物理的开端,促进初中生对物理的有效学习对其将来进入高中乃至将来的进一步学习物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有效学习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引导,因此本研究在前期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对有效学习进行了定义,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学生物理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也进行了概念界定: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规律的指导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监督、控制、调节自身的教学行为,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学、思、习、行”各学习阶段的实现,从而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或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采取恰当的学习策略、综合运用多种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将学习内容与自身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有意义的联系、加工和建构,从而帮助学生在原有学习基础上实现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增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和情感,学会学习,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充分了解初中生目前物理有效学习的现状,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制定出初中物理有效学习的调查量表,并依此设计调查问卷,同时在一所初中任意选取三个班级进行调研。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我们分析得出当前初中生物理在课前、课堂和和课后有效学习依旧存在的问题,结合先前对教学策略的定义以及在查阅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笔者立足于“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指导思想制定出较为系统完备的教学策略框架体系及其具体的方法内容。课前预习策略旨在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以及预习方式方法的掌握;课堂教学策略旨在关注学生的“学”“思”“习”“行”四个阶段,来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课后指导策略重视学生的“习”和“行”来帮助学生巩固、强化知识。笔者在实习学校通过实践研究的方式来对制定出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可行性进行评判,受制于实习条件,笔者只能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实践。实践过程中,首先我们选取被调查的三个班级中的一个作为实验班,并对这个班进行前测来了解学生实践前的学习状态;其次我们按照课前教学策略设计制定相应的预习案,以制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为指导选取《动能势能机械能》一节进行教学设计,以制定的课后教学策略为指导设计并制定相应的课后测试卷,在课堂教学结束以后对实验班进行后测;最后通过S-P表法对前测卷和后测卷从学生和试题两方面进行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分析,并结合学生访谈的方法来分析实践前后实验班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从而评价所制定的教学策略对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可行性。实践结果显示:首先实践前后学生整体上发挥稳定,对课堂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好,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方面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即学生的学习有效果;其次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等获得了一定的培养,同时学生对相关实验方法的掌握也比较好,有助于他们将来更好的学习,即学生的学习有效率;最后学生的预习与复习习惯、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科学思维获得了提升,即学生的学习有效益。以上分析结果也从侧面反映了笔者提出的教学策略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李林[2](2017)在《少年儿童篮球基本功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旨在全面深入了解我国少年儿童篮球基本功现状和篮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翻转课堂教学的核心内涵,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验设计,检验新型教学模式在少年儿童篮球基本功教学方面的实效性,为篮球教学改革抛砖引玉。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系统设计法、课件制作法、教学实验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少年儿童篮球基本功翻转课堂教学中的模式构建、教学设计、平台搭建、课件制作进行了细致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翻转课堂是一种在现代教育技术学原理指导下,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核心,为重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流程,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而构建的具有“互动--交流--反馈”特性,符合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2、通过对学习环境、平台环境和教学环境的分析,在遵循需求性、科学性、交互性等原则的前提下,以教育学、传播学和系统科学理论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设计。具体体现在:课前,教师准备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学生根据教学设计观看视频进行自学。课中,老师通过情景创造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实际动作的操练、个性指导因材施教、通过互动讨论启发学生思维、布置作业让学生温故知新。课后,通过交流互动达到释疑解惑总结提高的教学目的。课前完成信息的传递、课中完成对知识的内化、课后总结提高正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之所在,符合现代教育学原理。3、本研究将芳草校信作为翻转课堂教学平台,以“控制--反馈调节”为核心,拓宽了信息交流渠道,通过校信平台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家校互动,有利于增强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达成教学目标。4、四轮教学实验中,除预备性实验的全场直线运双球前、后测成绩p值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外,其余各轮次前后测成绩经t检验后p<0. 05或p<0. 01,即前、后测成绩存在显着性或高度显着性差异。说明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效果显着。5、现代化网络环境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翻转课堂教学得以实现的基础,二者的融合凸显了 “双主”教学策略在翻转课堂中的优势。学生课前的自学和教师课中的引导,体现了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学”的思想。翻转课堂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模式的长处进行了优化,形成了“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的教学策略,为后续篮球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些许借鉴。6、翻转课堂教学立足于终身学习的角度,从“注重学习结果”转向了“注重学习过程”,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主题突出、内容精炼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尊重个体差异,做到区别对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

刘阳科[3](2015)在《人的课程:张楚廷五 I 课程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五I”即信息(Information)、兴趣(Interest)、质疑(Inquiry)、直觉(Intuition)、智慧(Intelligence),五个I的概念和命题组合、演绎成一种独特的课程思想,即五I课程思想。结构形式上,五I似乎借鉴了多尔的4R(Richness、Recursion、Relation、Rigor)课程模式;精神实质上,五I课程思想来源于对4R课程模式和泰勒原理的批判,是张楚廷教授生命故事和学术经历的个性化生成。五I课程要彰显的理念是:课程不应当只是学习知识的、训练逻辑的、发展理性的、被动聆听的、培养智力聪明的学生的,课程更应当是信息丰富的、兴趣盎然的、质疑丛生的、直觉显现的、让学生生成理智和道德智慧的。论文首先对五I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题进行了梳理,厘清本研究对于课程的背景性理解:课程乃是学生在学校里可以习得的各种话语、文本、观念、文化的总称。第一章从历史逻辑的结构视角研究五I课程思想的历时性生成路径,五I课程思想植根于张楚廷教授个人化的生活经历、教育管理工作经历、数学和教育学、哲学等学术背景,缘于对课程与教学哲学的思考,直接发端于对科学主义和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批判。张楚廷教授的教育学研究路径经历了由科学教育学向人文教育学的转变,五I课程思想是在此转变时期人文课程视角的凸显,是由科学而人文、科学与人文并存的课程思想。论文第二章从哲学逻辑的结构视角探讨五I课程思想的理论基础,多尔认为泰勒关于课程开发的四个问题是科学主义、现代主义课程观,后现代课程观要符合他的4R标准。五I课程指出,4R课程模式并没有解除现代主义的标准化桎梏,五I对4R课程的批判和改造,本身就是汲取了后现代的精神和方法。人主义是张楚廷教授的本体哲学思想,教育公理是基于人主义哲学的寻找理论原点的努力,五I课程是教育公理在课程研究领域的演绎系统,五I基于存在公理,成于能动公理,运行于反身公理,催动于美学公理,交互于环境公理。论文第三章从理论内在逻辑的结构视角,运用结构改造主义理论探明五I课程的理论内在结构。透过对五个I的顺序性和整合性、必要性和充分性分析,对概念结构和命题结构的深层阐述,追寻结构背后的人文和精神,彰显五I课程结构蕴含的“人文引领的和谐课程观”。论文第四章从现实逻辑的结构视角,根据笔者在家庭教育、课堂教学、新疆吐鲁番等地实地调查走访的资料,运用故事、案例等形式,着力呈现五I课程在教育、生活等现实场域如何扎根和展开,如何表现为人的课程。最后部分对于五I课程的再思考,是对本研究的一种整体性、回归性反思,藉由对五I课程的质疑,达到更高程度的确信,这本身也表明了五I课程思想的动态特征和开放态度。

李昊婷[4](2014)在《学习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学习论作为切入点,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存在的缺陷与弊端,从学习论的视角阐述了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学习论揭示了人类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改变以往仅从教育者的角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思维。以学习论为视角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质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心理的探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转化教育思维,不仅要以教育者为主体,更要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实现以人为本。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以封闭性、知识化、教条化、理想化、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教育模式。本文认为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边缘化、外在化、低效性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转向以开放性、主体性、情感性、生动性为特征,善于利用受教育者学习心理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应该遵循受教育者的学习心理规律,才能使教育行之有效。学习论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学习论的三大理论分别从三个方面体现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行为学习论作为外控系统,通过外部环境刺激或教学手段来控制和调节受教育者的行为,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认知学习论作为内控系统,影响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内化以及哪些因素影响受教育者的内部认知加工过程,形成思想政治认知结构,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人本学习论作为价值系统,通过关注和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情感以及价值等情绪和情感,促进受教育者将其情感投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以此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习论为理论支撑,将学习论的基础理论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为思想政治教育寻找到现阶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科学途径和方式方法,有利于促进教育者进行有效地教育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不必要的差错,促进受教育者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思想品德及道德行为,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论文通过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现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寻找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研究取向,提出学习论视域下,根据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基点,提出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现实途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策略,为深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和有效的实践指导。论文包括了导论和正文两部分。正文有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现状,分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第二部分分析了学习论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学习论形成的背景、学习论的起源与发展、学习论的发展与教育。第三部分分析了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基点,从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逻辑演进和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现实价值两方面进行分析。第四部分论述了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实现途径,即行为学习论作为外控系统调节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认知学习论作为内控系统调节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人本学习论作为价值系统调节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学习论从知、情、行三方面调节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第五部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提出学习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程、方法和环境的优化策略。

孙安娜[5](2014)在《生物教学系统论》文中认为一般系统论认为,世间万物皆成系统。系统遵循其共有的三种原理:即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反馈原理。教学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系统,由复杂的教育要素组成。本论文基于以上两种概念以及笔者对生物教学的理解,归纳出生物教学系统的概念为由生物教师、学生、生物教材和生物教学媒体等空间性要素,以及由生物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活动等时间性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秩序,有规律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并且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为实现特定的生物教育教学功能而组合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有机整体。本论文以“生物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中学阶段生物教育教学论着、课程标准以及系统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将生物教学系统归为九个子系统,即教学时空系统、课程结构系统、教学目标系统、教学内容系统、教学理念系统、教学理论系统、教学活动系统、教学方法系统以及教学评价系统,并作出相应分析说明。本论文共分七个部分,前五部分对论文研究对象进行了概念界定、列明相应理论基础,分析研究的必要性,说明研究方法与过程,以及相应研究原则。第六部分是研究结果,也是本论文的中心及重心,介绍分析生物教学系统的九大子系统。第七部分是结语部分,简要论述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一个需要说明的理论,即非系统理论的存在以及其与生物教学的关系。生物教学系统的提出,系统地、整体地把握生物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教师站在生物学科的角度,而不是单纯的自身课堂教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教师厘清自己在整个教育教学当中所处的地位,为生物教学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蒋明卿[6](2014)在《中学生学习行为综合评定量表的编制 ——基于CTT和IRT展开模型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方法上基于经典测验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初步编制中学生学习行为综合评定量表;(2)理论上初步探讨中学生学习行为的理论结构和特征,丰富和深化学习行为研究;(3)实践中测查了解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特征,为中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测评工具。方法:(1)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等收集项目,形成项目库;(2)根据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湖南省抽取145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13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28%;(3)依次、循环采用题总相关、探索性因素分析及概化等级展开模型(GGUM2004)的项目分析等方法筛查项目,确定量表项目内容;(4)采用SPSS方法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测量学方法来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5)基于CTT和IRT分析最终各个项目是否达到测量学的标准;(6)运用初步编制的中学生学习行为综合评定量表探讨分析不同种类中学生之间的学习行为的具体差异情况。结果:(1)量表的46个项目均符合CTT和GGUM(2004)的计量学要求,各项目得分与量表总分均相关极显着,项目和测验信息函数(81)、项目位置参数、区分度以及拟合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各项目位置参数δ值在-1.58至-0.77之间,区分度参数α值在0.66至1.69之间;(2)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是0.934,重测信度是0.838,前后分半信度是0.874,三者均符合测量学的标准,量表的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都很好,基于AMOS4.0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等表明该测验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3)量表能有效检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状况,对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具有很好的区分和鉴别作用,中学生学习行为在不同性别、年级、地区、父母文化程度和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结论:(1)编制的“中学生学习行为综合评定量表”各指标均符合计量学标准,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准确有效的测量工具;(2)中学生学习行为综合评定量表由9个维度共46个项目构成;(3)量表对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具有很好的区分鉴别作用,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存在性别、年级、区域、是否独生子女、不同父母文化程度上的类别差异。(4)IRT和CTT可以结合使用通过筛查项目来编制问卷。

郭卫涛[7](2013)在《“动漫式”教学在儿童体育启蒙阶段的应用性研究》文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指导思想,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动漫与电子游戏不仅是高科技产品也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将对中国近4亿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未来人才的塑造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动漫式”教学以动漫和电子游戏作为新的体育教学形式是希望培养儿童的运动兴趣和想象力,这也是保证儿童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关键。本文以“动漫式”教学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理论依据、儿童观看动漫现状、教学设计、实施方案、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实验研究证明,“动漫式”教学使儿童产生浓厚的体育运动兴趣;各项体能指标都得到较大发展;个性与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运动技能的认知与掌握程度都有显着提高。2、坚持一切为学生发展,把动漫与电子游戏融入体育教学活动。3、确定学习内容的不确定性,引导儿童进行探索与创新。4、把影视动漫、玩电子游戏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去了解体育、激发兴趣。5、结合多媒体与电脑技术,以直观感知、情景再现、创造技能、角色模拟、表演竞赛、分享讨论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刘璇[8](2013)在《小学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四方区人民路第一小学教学改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增强,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是教育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关键,传统的“重教轻学”教学理念由于其内在的缺陷已经不能实现现代化课堂教学所要求的素质化与全面化。从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小学教学应突出关注学生的“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强调学生“多学”;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指导者,应重点突出其教学设计与讲解,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训练,做到“少教”。本文在分析了青岛市四方区人民路第一小学“少教多学”教学实施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与实际应用状况,并根据反馈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贯彻“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重要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在“少教多学”的教学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通过实践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师教的多、学生学的少,教师被动的教、学生被动的学等现象,因此促进“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教师少教、精教,鼓励学生多学、乐学是十分必要的。在实践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遵循民主教学的教学理念,强调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与激发,切实形成“少教多学”的基本教学理念,形成以“少教多学”为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规范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包括引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研学、鼓励学生精炼固学三个阶段,其中引导学生自学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学习目标的实现;组织学生研学主要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规划,设置一些较高层次的问题,以鼓励学生积极合作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精炼固学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落实学习基本要求。

潘丽芳[9](2013)在《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以S市小学教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教师知识的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从学术性知识向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转向。这种变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更是对教育现实问题的回应,为什么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人们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大学教育不能指导教师更好地理解学术性知识的实践应用及其局限性?事实上,大学授受的理论无法指导实践,已经成为困扰教师和学者的普遍问题。所以研究“教师实际知道什么知识?”、“他们是如何知道这些知识的?”以及“他们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知识的?”等问题,即教师实践性知识,显得及其重要。本研究将教师实践性知识定义为:教师在学校和课堂经验的积累,直接指向教育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指导着教师的行动;以情境为导向,贯穿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受教师情感态度的影响,是一种整合的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将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法,即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辅之以访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回答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是什么”,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以及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升途径“是什么”的问题,旨在揭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影响因素和提升途径。又借助访谈法,进一步求证教师在特定情境下是如何生成、发展实践性知识的,以补充问卷调查之不足。通过量化研究发现:(1)教师感知到的“最重要”、“最有帮助”和“最需要”的知识指向不同的内容,教师认为“最重要”的三项实践性知识分别是:关于学科教学法的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以及关于学科内容的知识;教师感知到的“最有帮助”的实践性知识是:关于自我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教学的知识;而教师认为“最需要”的是关于教学的知识。(2)中国情境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因素主要有四个维度,分别是关于课程的知识、关于教学的知识、关于学科的知识和指向自我的知识。其中,“关于教学的知识”包含了“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学科的知识”包含了“关于学科内容的知识”和“关于学科教学法的知识”;“指向自我的知识”包含了“自己所处的环境的知识”和“自我的知识”。(3)性别、教龄、学历、职称、地域和学校类型影响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4)不同教龄、学历、职称的教师在实践性知识的提升途径上有所不同。质化研究的发现:(1)在中国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四个维度中,“课程知识”与“自我知识”与原有的通过文献梳理后得出的“通用内涵”有较大的出入。在课程知识方面,教师一方面表现为对课程政策话语的了解,一方面表现为在经历教学循环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知识点关联和学生的理解。在自我知识方面,教师的视角主要集中在自己所处的“微观环境”上。即对所教班级的了解,对教学情境的了解,对学生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自己特点、教学风格的认识,和对教师职业的认识。(2)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受到教师的学习经历、性格、情感、职业信念等个体化因素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一定是个人的、独特的,它是可以在教师社群内传递。最为明显的表征是教师在进行教研组、公开教研等集体活动中,一些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经验可以直接在教师群体内部流动。(3)态度、情感与责任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平面结构下面的一个动力机制,情感与责任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重要源泉,他们在教师的实践中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4)实践性知识受到个人、环境两大类因素的影响,但两类因素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中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实践性知识的生成。(5)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光靠经验是不够的,还需反思的介入,并且从系统的角度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构。论文最后提出了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四点建议:(1)围绕“学生知识”进行主题进行研讨,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发展;(2)提高教师的反思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强化教师的方法意识;(3)形成专业的学习氛围,为教师的教育情感提供支撑;(4)澄清教师教育课程的设计理念,为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提供专业基础。

李国良[10](2012)在《现代教育技术在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新世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教育将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体育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高校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将会对高校体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针对高校办学水平所设置的评估体系中,加大了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注。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高校教学中,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速体育教学的改革步伐。正是鉴于上述形势需要,本文将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更合理地应用在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学中作为研究方向。本研究以山西十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为样本,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五种研究方法,通过对高校的体育教师和在校学生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调查和研究。在调查中发现:该省高校在教学现代化方面已有长足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其他学科普遍开展,成效显着。但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虽然与前几年相比已有很大进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粗放到逐步科学化、正规化的过程,却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临着发展的瓶颈。现代教育技术在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应用氛围不够理想,领导在思想上认识不够,教师和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和掌握也存在着不足。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还有一些高校在体育教学中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的良好环境,硬件设施数量短缺、软件资源开发不足、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另外,大多数高校对体育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方而培训不多,培训效果不够理想,现代教育技术机构管理不科学。体育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认识不够,对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掌握也不够熟练。针对以上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如下对策和建议:1、在更好地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中这一问题上,高校领导要转变思想意识,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学生要转变学习方法。2、通过加大对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的投入和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环境。3、努力探索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促进体育教育内容的转变,从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4、通过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采取灵活多样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提升体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5、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健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激励和竞争机制。

二、“联结说”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结说”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促进初中生物理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方法及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有效学习概念的界定
        2.1.1 有效学习的概念
        2.1.2 有效学习的特征
    2.2 教学策略概念的界定
    2.3 相关学习理论
        2.3.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4 有意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初中生物理有效学习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3.2 调查问卷指标的制定
    3.3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3.4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3.4.1 课前预习情况分析
        3.4.2 课堂学习情况分析
        3.4.3 课后学习情况分析
        3.4.4 初中生物理有效学习现状分析
第四章 促进初中生物理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的设计及制定
    4.1 教学策略整体框架的制定
    4.2 课前预习指导策略——做好有效的学习准备
    4.3 课堂教学策略
        4.3.1 促进学生的“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感知
        4.3.2 激发学生的“思”、“习”、“行”——促进学生深化认知
        4.3.3 重视复习巩固——促进学生有效的强化旧知
        4.3.4 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4.4 课后重视“习”“行”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识的有效内化
    4.5 教学评价策略——促进学生有效的自我反思总结
第五章 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及结果分析
    5.1 研究对象的选取
    5.2 实践研究的前期准备
        5.2.1 预习案的设计
        5.2.2 《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教学设计
        5.2.3 前测卷、后测卷的设计与制定
    5.3 实践研究效果的检验
        5.3.1 实践研究的结果统计
        5.3.2 实践研究结果的分析
第六章 研究的总结、反思与展望
    6.1 研究的总结
    6.2 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实践研究前测卷
附录三: 实践研究后测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少年儿童篮球基本功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我国少年儿童篮球基本功现状的研究
        1.4.2 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
        1.4.3 篮球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
        1.4.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系统设计法
        2.2.4 课件制作法
        2.2.5 教学实验法
        2.2.6 逻辑分析法
        2.2.7 数理统计法
3 少年儿童篮球基本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翻转课堂模式的界定
        3.1.1 国外学者的定义
        3.1.2 国内学者的定义
        3.1.3 本研究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探究
    3.2 翻转课堂教学环境分析
        3.2.1 教学环境概述
        3.2.2 学习环境分析
        3.2.3 平台环境分析
        3.2.4 教师引导环境分析
    3.3 理论基础
        3.3.1 学习理论
        3.3.2 教学理论
        3.3.3 传播学理论
        3.3.4 视听教育理论
    3.4 设计的基本原则
        3.4.1 需求性原则
        3.4.2 科学性原则
        3.4.3 教育性原则
        3.4.4 集成性原则
        3.4.5 艺术性原则
        3.4.6 交互性原则
    3.5 篮球教学课件制作
        3.5.1 课件制作的基本原理
        3.5.2 课件制作的总体设计
        3.5.3 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
        3.5.4 课件脚本的撰写
        3.5.5 素材准备与制作
    3.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3.6.1 教学设计
        3.6.2 篮球课单元教学设计
        3.6.3 少年儿童篮球基本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3.6.4 少年儿童篮球基本功翻转课堂教学平台的创建
        3.6.5 少年儿童篮球基本功翻转课堂教学的实际操练
4 教学实验与分析讨论
    4.1 实验结果
        4.1.1 第一轮预备性实验结果
        4.1.2 第二轮实验结果
        4.1.3 第三轮实验结果
        4.1.4 第四轮实验结果
        4.1.5 学生对翻转课堂反馈意见调查
    4.2 讨论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6.1 专着
    6.2 学位论文
    6.3 学术论文
    6.4 电子文章
7 致谢
8 附件

(3)人的课程:张楚廷五 I 课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基本概念与基本命题
第一章 由科学而人文:五I课程思想的生成路径
    第一节 张楚廷与五I
        一、从教师到校长
        二、从数学转向教育学
        三、从《教学原则今论》到《课程与教学哲学》
        四、五I课程思想的个性化生成
    第二节 对泰勒原理的批判
        一、泰勒原理的科学主义脉络
        二、科学主义课程的价值与缺陷
        三、五I课程源于对科学主义的批判
    第三节 对4R课程模式的批判
        一、4R课程模式的“后现代”努力
        二、3S与5C对现代主义的反抗
        三、五I课程的批判性生成
第二章 人主义:五I课程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后现代思想
        一、什么是后现代思想?
        二、后结构主义与后现代思想
        三、后现代思想是五I课程的思想基石
    第二节 人主义
        一、人是什么?
        二、上天之下、社会之中的人本
        三、人主义是五I课程的哲学基石
    第三节 教育公理
        一、教育是什么?
        二、教育的基本公理及内在关系
        三、五I课程是五条公理的演绎系统
第三章 人文引领:五I课程思想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 五I的结构分析
        一、五个I的顺序性与整合性
        二、五个I的必要性与充分性
    第二节 五I课程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信息宽于知识
        二、兴趣贵于理性
        三、质疑重于聆听
        四、直觉优于逻辑
        五、智慧高于聪明
    第三节 人文引领的五I课程
        一、人文课程与人文教育
        二、科学课程与社会课程的“五I”改造
        三、人文引领是五I的课程愿景
第四章 人的课程:五I课程思想的实践与反思
    第一节 五I课程思想与家庭教育
        一、故事、隐喻是亲切的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中的五I案例
    第二节 五I课程思想与学校教育
        一、问题解决中的五I运用
        二、吐鲁番的五I课堂萌芽
    第三节 五I课程思想的再思考
        一、现实中有非人的课程吗?
        二、五I课程思想有哪些超越和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学习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论文研究目的
        1.1.3 论文研究意义
    1.2 论文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2.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述评
    1.3 论文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思路与基本框架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现状
    2.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
        2.1.1 从理论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
        2.1.2 适应社会环境变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2.1.3 协调微观环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2.1.4 借鉴其它学习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2.2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2.2.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
        2.2.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把握
        2.2.3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运用
        2.2.4 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设定
    2.3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成因分析
        2.3.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有所偏差
        2.3.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够全面
        2.3.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
        2.3.4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不足
第3章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学习论的发展
    3.1 学习论形成的背景
        3.1.1 学习论形成的哲学基础
        3.1.2 学习论形成的实践需求
        3.1.3 学习论形成的学术背景
    3.2 学习论的起源与发展
        3.2.1 学习论的起源
        3.2.2 传统学习论的发展
        3.2.3 学习论的新发展
    3.3 学习论的发展与教育
        3.3.1 行为学习论的发展与教育
        3.3.2 认知学习论的发展与教育
        3.3.3 人本学习论的发展与教育
第4章 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基点
    4.1 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逻辑演进
        4.1.1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
        4.1.2 教育要建立在学习规律的基础上
        4.1.3 思想政治教育需借鉴学习论
    4.2 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现实价值
        4.2.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4.2.2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机制
        4.2.3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第5章 学习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现实途径
    5.1 外控系统:行为学习论旨在控制外部环境
        5.1.1 行为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5.1.2 行为学习论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影响
    5.2 内控系统:认知学习论旨在获得新知
        5.2.1 认知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5.2.2 认知学习论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影响
    5.3 价值系统:人本学习论旨在情感教育
        5.3.1 人本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5.3.2 人本学习论对思想政治教育情感的影响
    5.4 综合系统:学习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5.4.1 学习论的整合观点
        5.4.2 学习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心理的特点
        5.4.3 学习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6章 学习论视域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6.1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化策略
        6.1.1 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
        6.1.2 培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的目标观
        6.1.3 倡导“以人为目的”的教育观
    6.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优化策略
        6.2.1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6.2.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师
    6.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化策略
        6.3.1 情感体验式教育方法
        6.3.2 主体式学习教育方法
    6.4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策略
        6.4.1 优化教育环境
        6.4.2 创设教学情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生物教学系统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概念界定
    1.1 系统
    1.2 教学系统
    1.3 生物教学系统
2 理论基础
    2.1 信息论
    2.2 控制论
    2.3 系统论
3 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3.1 文献资料研究分析
    3.2 调查现状研究分析
4 研究方法与过程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过程
5 研究原则
    5.1 以系统理论为依据
    5.2 以教学理论为依据
    5.3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5.4 以学科性质为依据
    5.5 以学生特质为依据
6 研究结果
    6.1 教学时空系统
        6.1.1 时间系统
        6.1.2 空间系统
    6.2 课程结构系统
        6.2.1 横向结构
        6.2.2 纵向结构
    6.3 教学目标系统
        6.3.1 知识目标
        6.3.2 能力目标
        6.3.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6.4 教学内容系统
    6.5 教学理念系统
        6.5.1 面向全体学生
        6.5.2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6.5.3 倡导探究性学习
        6.5.4 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
        6.5.5 科学与人文相融合
    6.6 教学理论系统
        6.6.1 课程与教学理论
        6.6.2 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理论
        6.6.3 教育原理与教育哲学理论
    6.7 教学活动系统
        6.7.1 备课
        6.7.2 说课
        6.7.3 上课
        6.7.4 评课
    6.8 教学方法系统
        6.8.1 生物教学系统方法
        6.8.2 生物教学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
    6.9 教学评价系统
        6.9.1 对教师的评价
        6.9.2 对学生的评价
7 结语
    7.1 结果分析与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7.3 一个要说明的理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6)中学生学习行为综合评定量表的编制 ——基于CTT和IRT展开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研究问题与意义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行为的界定
        2.1.2 学习的界定
        2.1.3 学习行为的界定
    2.2 学习行为的理论的研究
        2.2.1 联结派学习理论
        2.2.2 认知派学习理论
    2.3 学习行为的相关研究
        2.3.1 国外关于学习行为的研究
        2.3.2 国内关于学习行为的研究
        2.3.3 测验编制依据的理论
        2.3.4 IRT在此研究中的可行性分析
        2.3.5 概化等级展开模型(GGUM2004)的介绍
        2.3.6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与讨论
3. 量表的设计与框架
    3.1 量表编制的依据
    3.2 量表结构分析
        3.2.1 文献分析法
        3.2.2 问卷法
        3.2.3 访谈法
    3.3 初步确立测验评价体系
    3.4 项目库的初步形成
        3.4.1 项目的收集
        3.4.2 项目的编写
        3.4.3 项目的预测
    3.5 研究工具
        3.5.1 统计工具
        3.5.2 效标工具
4 项目筛查
    4.1 项目分析
        4.1.1 第一稿问卷项目的筛查
        4.1.2 考查项目的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特异性和通俗性水平
        4.1.3 题总相关考察项目区分度
        4.1.4 采用高低分组考察项目的区分度
    4.2 第二稿问卷项目的筛查
        4.2.1 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项目
        4.2.2 结合项目的位置参数和区分度筛查项目
    4.3 第三稿问卷的项目筛查
        4.3.1 再次用项目的位置参数和区分度来筛查项目
        4.3.2 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项目和确定抽取因素
        4.3.3 考察48个项目的位置参数和区分度
        4.3.4 正式量表项目的来源和比率
        4.3.5 正式量表的维度及各维度所包含的项目
5. 最终问卷结果分析
    5.1 项目分析
    5.2 信度检验
        5.2.1 重测信度
        5.2.2 内部一致性信度——克朗巴赫α系数和分半信度
    5.3 效度检验
        5.3.1 结构效度
        5.3.2 内容效度
        5.3.3 效标关联效度
    5.4 基于GGUM(2004)的量表结果分析
        5.4.1 最终46个项目的位置参数和区分度参数分析
        5.4.2 项目信息函数与测验信息函数的分析
        5.4.3 拟合指标分析
        5.4.4 被试特征分布
6 中学生学习行为的整体水平和差异分析
    6.1 中学生学习行为的整体水平
    6.2 不同类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比较
        6.2.1 城市学校和郊区学校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比较
        6.2.2 男女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比较
        6.2.3 中学生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学习行为的差异比较
        6.2.4 不同年级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比较
        6.2.5 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比较
7 讨论
    7.1 中学生学习行为综合评定量表的测量学指标
        7.1.1 测验的单维性考验
        7.1.2 测验的信息量
        7.1.3 测验的拟合指标
        7.1.4 测验的效度
    7.2 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讨论
        7.2.1 城市学校和郊区学校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分析
        7.2.2 男女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分析
        7.2.3 中学生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学习行为的差异分析
        7.2.4 不同年级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分析
        7.2.5 父母不同文化程度的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分析
        7.2.6 关于筛查方法顺序的说明
    7.3 IRT与CTT在研究过程中的关系
    7.4 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之处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后记

(7)“动漫式”教学在儿童体育启蒙阶段的应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动漫式”教学的涵义及其研究
        1.2.2 儿童体育启蒙阶段教育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问卷法
        2.2.3 教学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推理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动漫式”教学的设计
        3.1.1 “动漫式”教学课程设计的理论依据分析
        3.1.2 儿童观看动漫的现状与分析
    3.2 “动漫式”教学的实施方案
        3.2.1 指导思想
        3.2.2 教学目标
        3.2.3 教学内容的选择
        3.2.4 教学的组织流程
        3.2.5 教学评价
    3.3 “动漫式”教学在体育启蒙阶段教学中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运动兴趣的实验效果与分析
        3.3.2 体能的实验效果与分析
        3.3.3 创新能力的实验效果与分析
        3.3.4 运动技能的实验效果与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8)小学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四方区人民路第一小学教学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提出、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现状与方法
        1. 问题提出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研究方法
    (二) 基本概念界定
        1. “少教多学”概念内涵
        2. “少教多学”教学理念
        3. “少教多学”教学步骤
一、 “少教多学”在小学教学改革中的实施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实施状况
    (二)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传统教学理念的滞后性
        2. 学校评价体系的不科学性
        3.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二、 改进“少教多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问题的主要策略
    (一) 转变教育理念,坚定“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的决心
        1. 校长及教师要重视反思性教学
        2.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3. 考试评级机制与制度的不断改革
    (二) 以学生为本,建立与完善科学的评价体制
    (三)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对“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状况实施督查
    (四) 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 强调课前铺垫与课后回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 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学生注意力
        3. 强调激励性措施,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4. 突出知识的重要性,重视“少教多学”理念的渗透
        5. 强化小组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对于“少教多学”的反思和学生、教师成长的成果总结
    (一) 校长及教师对“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二) 对于“少教多学”学生、教师成长的成果总结
附录
    附一、教师调查问卷
    附二、学生调查问卷
    附三、访谈提纲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9)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以S市小学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 教师知识研究:从学术性知识到实践性知识
        (二)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实践行为发生相应的改变
    二、研究综述
        (一)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
        (二)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因素
        (三)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升途径
        (四) 综述的启示和本研究的空间
    三、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二) 概念界定
        (三) 分析框架的确定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过程
    四、论文思路
第一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理论基础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哲学基础
        (一) 知识观:从客观确定性走向个体不确定性
        (二) 实践观:从伦理活动到交往理性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心理学基础
        (一) 知识的习得建立在刺激与强化的基础之上
        (二) 知识的习得以改变认知结构为基础
        (三) 知识的习得是主体基于情境不断建构的过程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教育学基础
        (一) 终身教育:教师学习的可持续性
        (二) 成人学习理论:教师学习的自我导向性
        (三) 教师专业发展:三种路径
第二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预调查问卷的形成
        (一) 预调查问卷内容的设计
        (二) 预调查问卷的意见征询
    二、预调查问卷的初步验证
        (一) 专家评议
        (二) 问卷的预调查
        (三) 预调查问卷的分析
    三、预调查问卷的再次验证
        (一) 调查与数据
        (二) 题项检验
        (三) 信度、效度分析
        (四) 正式问卷的形成
    四、调查过程
        (一) 调查准备
        (二) 调查对象
        (三) 有效样本汇总情况
    五、访谈设计与过程
        (一) 访谈提纲的设计
        (二) 访谈过程
        (三) 访谈资料编码与分析
第三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感知到的“最重要”、“最有帮助”和“最需要”的实践性知识指向不同的内容
        (一) 教师对实践性知识认知的总体情况
        (二) 不同性别、教龄、学历、职称和地域的教师对“最重要”的实践性知识的感知不同
        (三) 不同教龄、学历、职称和地域的教师对“最有帮助”的实践性知识的感知不同
        (四) 不同教龄、学历、职称和地域的教师对“最需要”的实践性知识的感知不同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在静态层面有四个因素构成,且获取途径不一
        (一) 教师实践性知识影响因素的总体情况
        (二) 教师实践性知识在静态层面有四个因素构成
        (三) 不同维度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因素所对应的提升途径不同
    三、性别、教龄、学历、职称、地域和学校类型影响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
        (一) 性别、学历、地域和学校类型对课程知识的影响
        (二) 性别、教龄、学历、职称、地域和学校类型对教学知识的影响
        (三) 性别、教龄、学历、地域和学校类型对学科知识的影响
        (四) 性别、教龄、学历、职称、地域和学校类型对指向自我的知识的影响
    四、不同教龄、学历、职称的教师在实践性知识的提升途径上有所不同
        (一) 教师实践性知识提升途径的总体情况
        (二) 教师实践性知识提升途径的群体差异
第四章 问卷调查的后续研究:个案访谈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
        (一) 教学知识是教师最需要的知识
        (二) 课程知识是一个比较上位的概念,教师需到特定阶段才能产生
        (三) 学科知识中包含了教学经验的积累,但方法意识不够
        (四) 指向自我的知识建立在教学知识、课程知识与学生知识的基础之上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一) 实践的碰壁和理性的反思
        (二) 环境与自我认识
        (三) 阅读与已有经验的调动
第五章 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提升的思考与建议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再认识
        (一) 教师实践性知识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结构
        (二)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
        (三)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可进一步区分为“认知”与“行动”两个层面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一) 情感与责任是实践性知识发展的重要源泉
        (二) 环境与个人两类因素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中不可分割
        (三) 经验与反思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三、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议
        (一) 围绕“学生知识”进行主题研讨,促进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二) 提高教师的反思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强化教师的方法意识
        (三) 形成专业的学习氛围,为教师的教育情感提供支撑
        (四) 澄清教师教育课程的设计理性,为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提供专业基础
附录
    附录一:量表预调查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表
    附录二:量表预调查高低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附录三:预调研量表因子载荷值
    附录四:量表再次验证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表
    附录五:量表再次验证高低分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附录六:量表再次验证因子载荷值
    附录七:量表再次验证的信度、效度分析表
    附录八:不同维度的实践性知识与获取途径之间的相关性
    附录九:不同教龄教师在教师实践性知识提升途径上的多重比较分析表
    附录十:不同学历教师教师知识提升途径多重比较分析
    附录十一:不同职称教师在教师知识提升途径上的多重比较分析
    附录十二: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问卷调查
    附录十三: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后记

(10)现代教育技术在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
        1.3.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1.4.1 系统科学理论
        1.4.2 传播理论
        1.4.3 教学理论
        1.4.4 学习理论
    1.5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1.5.1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5.2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5.3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2 研究对象、方法与研究思路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问卷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数据统计分析法
        2.2.5 逻辑分析法
    2.3 研究思路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状况
        3.1.1 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3.1.2 不同学历层次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3.1.3 体育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现状
        3.1.4 教师对体育教学引进现代教育技术的态度
        3.1.5 高校体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现状
    3.2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3.2.1 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对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影响
        3.2.2 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对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影响
        3.2.3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影响
        3.2.4 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体育的影响
        3.2.5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影响
    3.3 体育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
        3.3.1 体育教师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现状
        3.3.2 体育教师在理论课与实践课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
        3.3.3 体育教师现代教学媒体应用现状
        3.3.4 体育教师现代教学软件的应用现状
        3.3.5 影响体育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因素
        3.3.6 体育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现状
        3.3.7 体育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
    3.4 高校体育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现状
        3.4.1 高校体育教学多媒体教室使用现状
        3.4.2 高校用于体育教学的现代教学设备现状
        3.4.3 高校用于体育教学的现代教学设备的运行现状
        3.4.4 体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现状
    3.5 现代教育技术资金投入和管理现状
        3.5.1 资金投入现状
        3.5.2 现代教育管理现状
4 结论
5 应用对策
    5.1 创造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氛围
        5.1.1 转变高校领导思想观念意识
        5.1.2 体育教师教学的转变
        5.1.3 学生学习的转变
    5.2 建立和完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5.2.1 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
        5.2.2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软件环境
    5.3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5.3.1 努力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
        5.3.2 促进体育教育内容转变
    5.4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5.4.1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5.4.2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培训
        5.4.3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
        5.4.4 加强培训的针对性
    5.5 强化管理,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机制
        5.5.1 建立科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体系
        5.5.2 健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管理的规章制度
        5.5.3 建立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竞争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联结说”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促进初中生物理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D]. 张远辉. 扬州大学, 2018(01)
  • [2]少年儿童篮球基本功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验研究[D]. 李林. 首都体育学院, 2017(12)
  • [3]人的课程:张楚廷五 I 课程思想研究[D]. 刘阳科.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4]学习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李昊婷.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1)
  • [5]生物教学系统论[D]. 孙安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6]中学生学习行为综合评定量表的编制 ——基于CTT和IRT展开模型的研究[D]. 蒋明卿.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7]“动漫式”教学在儿童体育启蒙阶段的应用性研究[D]. 郭卫涛.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3(02)
  • [8]小学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以青岛市四方区人民路第一小学教学改革为例[D]. 刘璇.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
  • [9]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以S市小学教师为例[D]. 潘丽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10]现代教育技术在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D]. 李国良. 太原理工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联系理论”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