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及应用

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及应用

一、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姜春雪,付文升,胡连哲,李荣[1](2021)在《醇/水混合溶剂对CeO2/CDP-Star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文中认为通过研究8种不同的醇/水混合溶剂对CeO2/CDP-Star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发现相比于纯水溶剂,使用醇/水混合溶剂可以明显的增强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乙醇/水混合溶剂对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增强最为明显。与纯水溶剂相比,其化学发光强度提高了约10倍。研究表明,醇/水混合溶剂的使用可以明显提升CeO2/CDP-Star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对该体系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畅,喻正文[2](2022)在《锰元素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文中指出背景:金属元素在人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金属元素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令人瞩目,其功能与效用正在被快速地挖掘与拓宽。相比于镁、锌等近些年研究得比较多的金属元素,锰元素是生物材料学研究领域中的后起之秀。目的:总结和归纳锰元素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由第一作者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爱思唯尔ScienceDirect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检索2010年2月至2021年2月所有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锰、生物材料、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陶瓷生物材料、纳米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骨组织工程、药物递送、肿瘤治疗",英文检索词为"Manganese,Biomaterials,alloy,degradable metals,corrosion,biomedical metallic materials,Ceramic biomaterial,Nanomaterial,biopolymer material,Bone tissue engineering,Drug delivery,Cancer therapy",最终纳入72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1)目前的研究证据提示,将锰元素引入生物材料中可显着改善生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降解性能,并有效提高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促成骨和抗菌等性能,表明将锰离子作为功能性离子掺入生物材料中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2)现阶段关于锰离子在生物材料中的研究还处在基础实验阶段,已有研究表明将锰离子结合到胶原-羟基磷灰石支架上会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和小鼠颅骨缺损部位的新骨再生,进一步增强了骨诱导能力。(3)锰元素的优良特性使其在医用金属材料、骨组织工程材料、药物递送及肿瘤治疗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有望为锰元素相关生物材料的基础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方向。

戴宇飞,曹鸿璋,许延辉,于晓丽,韩德全,田虎虎,郭立影[3](2021)在《稀土在硅橡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将稀土元素引入硅橡胶材料中的研究不断增加,稀土助剂的添加使硅橡胶的综合性能获得较大地提升。介绍了稀土在硅橡胶中的各种应用,包括改善其机械性、阻燃性、耐热性,以及赋予稀土硅橡胶复合材料荧光性、耐辐照性、抗菌性;并展望了稀土在硅橡胶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夏克尔扎提·肖哈拉提,王晓蓓,王琳[4](2022)在《纳米粒子: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新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纳米粒子是一类具有纳米级尺寸的生物材料,在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神经保护性药物递送以及自由基清除等方面表现出优越的性能。目的:归纳总结已经研发的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纳米粒子及性能,分析其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过程的治疗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Pub 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Ischemic stroke,Nanomaterials,Nanoparticles,Nanozyme",中文检索词为"缺血性脑卒中或脑梗塞、纳米粒子、纳米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选择7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纳米粒子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关研究表明,纳米粒子通过:(1)作为载药系统搭载神经保护性药物及分子,实现跨血脑屏障靶向给药;(2)利用本身抗氧化等固有特性,促进脑组织再生;(3)联合干细胞治疗,提高内源性神经发生和外源性干细胞移植治疗疗效。但是目前有关研究较少,且缺乏一个系统的适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纳米粒子设计标准和最佳配方。未来需要在进一步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机制的基础上充分理解纳米粒子与生物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合理设计脑靶向纳米粒子治疗系统,以促进其临床应用。

胡娅伦[5](2021)在《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低聚中间体定向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是一类可再生的有机碳资源,建立可靠的生物质炼制工艺转化制备燃料或化学品可减少社会对化石资源的使用,同时减缓CO2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热解和气化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目前,依然存在诸多制约其商业化应用的关键问题亟待解决。本论文将针对转化过程中“低聚中间体”定向转化的问题展开研究,提高生物质炼制过程的碳收率,提升热解和气化工艺的经济技术可行性,为其潜在的商业化奠定科学和技术基础。针对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的低聚中间体转化,基于“低聚中间体内循环热解聚”的原理设计了移动床热解反应器,实现热解过程中低聚体的二次热解转化;针对气化过程中的低聚中间体(焦油)转化开展催化重整研究,采用载体筛选、载体改性和活性组分改性相结合的策略合成高效镍基催化剂。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在热解过程低聚体转化研究中,借助传统固定床热解反应器模拟实验研究用于指导并设计了新型移动床反应器,实现了低聚中间体热解过程中的二次解聚转化。此外,将该移动床与固定床反应器联用并用于分段式生物质催化热解,考察了Si C@MZSM-5和Mo-ZSM-5两种催化剂的性能。核壳结构的Si C@MZSM-5参与过程的芳烃碳收率12.0%。“一锅法”合成的Mo-ZSM-5催化剂参与过程的芳烃碳收率14.9%。催化剂的寿命性研究发现热解过程中低聚中间体的脱除可提高下游固定床催化剂的寿命。这部分研究对生物质热解低聚中间产物的转化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2)在气化焦油催化重整的研究中,首先考察了重整温度的影响。选取甲苯(1000 ppmv)为焦油模型物和氢气(35.0%)、二氧化碳(20.0%)、一氧化碳(35.0%)和氩气(平衡气)为模拟合成气,系统的研究操作温度650°C-850°C下甲苯的转化率。2 wt%Ni/Ce O2(不同形貌)、2 wt%Ni/Mg Al2O4-溶剂热和La Ni O3几种催化剂在考察温度下均可100%转化甲苯,并借助XRD、BET和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3)气化焦油重整催化剂载体影响的研究中,扩展焦油模型物的种类,并选取甲苯、苯酚和1-甲基萘混合物作为研究对象(50 g/Nm3)。考察了Al2O3、Mg Al2O4-共沉淀、Mg Al2O4-溶剂热、Mg O/Al2O3和不同摩尔比的Mg O+Al2O3几种载体对焦油重整性能的影响。Mg O+Al2O3(n/n=1/1)载体要优于其它几种。接着引入Ce O2为载体改性剂,系统的研究其负载量对重整性能的影响。10 wt%Ni/10 wt%Ce O2/Mg O+Al2O3和10 wt%Ni/20wt%Ce O2/Mg O+Al2O3两种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性能。此外,还研究了催化剂的煅烧温度和还原方式(在线和离线)的影响。借助XRD、XPS、HRTEM和TG对催化剂进行表征。Ce O2的存在影响催化剂表面Ni颗粒的粒径分布;影响催化剂表面Ni的化学价态;影响反应后催化剂的积炭收率。此外,Ce O2的负载量影响其粒径和还原性。(4)气化焦油重整催化剂活性组分改性的研究中,系统的研究了不同负载量的碱金属K和Na对10 wt%Ni/10 wt%Ce O2/Mg O+Al2O3和10wt%Ni/20 wt%Ce O2/Mg O+Al2O3两种催化剂的重整性能影响。2 wt%的K和Na引入提升了催化剂的寿命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副产物甲烷的生成速率。利用XRD、XPS、HRTEM、HAADF-STEM和Mapping、NH3-TPD、CO2-TPD和TG对催化剂进行系统的表征。K和Na的存在影响催化剂表面Ni和Ce颗粒的粒径分布;催化剂表面的酸性及碱性;催化剂表面Ni和Ce的化学价态;反应后催化剂的积炭收率。总的来说,气化焦油催化重整的相关研究为新型高效镍基催化剂的设计或催化剂的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

姚叔辰,朱雪琦,韩汀兰,丁叶彤,邓婕,马腾飞,翟欣昀[6](2021)在《银掺杂二氧化铈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二氧化铈具有改变细菌细胞表面形态、促进新陈代谢以及抗氧化的作用,在抑菌、免疫调节、烧伤诊疗、皮肤修复等各个方向具有巨大优势。本项目用水热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铈,以其为载体用浸渍法负载纳米银得到新型复合粒子。通过对其进行SEM、XRD表征,证明已成功合成了符合预期的复合粒子产品。为了更好的确定其性质,本项目进行了细胞相容性测试和抗菌测试,证明其在特定浓度下,对细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同时不影响正常细胞的生理活动。

欧阳成,臧兵,陈龙[7](2021)在《在微波模式下制备超细氧化铈》文中研究说明在微波模式下,通过稀土氯化物溶液中滴加碳酸氢铵,制备出前驱体,考虑了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两个因素,得出最佳焙烧条件: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60min,并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微波模式下制备超细氧化铈形状更规则,粒度分布比较均匀,呈细小针状。

洪春水,杨雷,祝文才[8](2021)在《二氧化铈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二氧化铈是一种淡黄或黄褐色氧化物粉末,广泛应用于陶瓷材料、发光与显示材料、光催化材料、化学机械抛光等领域。铈元原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失去核外2个6s电子和1个5d电子,形成三价的Ce3+离子,也可以再失去1个4f电子形成四价的Ce4+离子。铈元素的变价特性使得它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能够掺杂在其它半导体材料中进行载流子的调控,也可以掺杂在光学材料中,对光学材料的电子结构和能级结构进行调控,从而调控光学材料的发光。此外铈的氧化物CeO2具有很高的氧化电势,从而使稀土氧化物中活性很高的一种氧化物催化剂。将二氧化铈材料制成纳米级后,可以制成化学机械抛光液,应用于高精度的电子器件抛光,也可以制备成光催化剂,对染料污染物进行光催化分解。本文将综述氧化铈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戈明亮,李越颖,梁国栋[9](2021)在《纳米酶在传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纳米酶的诞生推动了化学、材料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在纳米技术基础上发展的纳米酶克服了天然酶的诸多缺点,如成本高昂、稳定性差和对储存条件要求苛刻等,在生物传感、免疫分析、癌症诊断和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从纳米酶的分类、纳米酶的催化机理以及其在传感检测中的应用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者们在纳米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这些优秀的研究成果从基体材料的选择、材料结构的创新、催化机理的探讨等角度丰富了纳米酶的理论,极大地扩展了纳米酶家族的范围,为多种情景下的传感检测方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此外,本文针对纳米酶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在理论、应用中的不足,并对纳米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刘桂恒,李吉明,欧静,邓伟伟[10](2021)在《单组分耐高温脱丙酮型有机硅密封胶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7硅橡胶)为基础聚合物,添加硅微粉、纳米二氧化铈、气相法二氧化硅、交联剂、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制得单组分室温硫化脱丙酮型有机硅密封胶。探讨了配方中交联剂用量、不同粒径硅微粉配比及用量、不同黏度107硅橡胶配比对有机硅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制备条件为交联剂用量为配方总质量的4%,平均粒径2μm和5μm硅微粉用量分别为75份和50份,纳米二氧化铈用量为4份,黏度20 000 mPa·s和5 000 mPa·s的107硅橡胶按质量比25∶75复配作基础聚合物。该条件下所得脱丙酮型有机硅密封胶的拉伸强度为4.52 MPa、拉断伸长率为172%、邵尔A硬度为52度,350℃老化30 min后的拉伸强度保持率为42.2%,拉断伸长率保持率为108.7%,硬度保持率为71.2%。该脱丙酮型有机硅密封胶适用于高温场合,如电磁炉、电熨斗、微波炉、烘箱等电器的粘接密封。

二、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醇/水混合溶剂对CeO2/CDP-Star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
        1.2.2 化学发光强度测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纳米二氧化铈的表征
    2.2 不同种类醇对Ce O2/CDP-Star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
3 结语

(2)锰元素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1.1 检索人及检索时间
        1.1.2 检索文献时限
        1.1.3 检索数据库
        1.1.4 检索词
        1.1.5 检索文献类型
        1.1.6 数据库检索策略
        1.1.7 检索文献量
    1.2 入组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质量评估及数据的提取
2 结果Results
    2.1 锰元素在医用金属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2.2 锰元素在骨组织工程材料中的应用
    2.3 锰元素在药物递送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3 总结与展望Summary and prospects
    3.1 既往他人在该领域研究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
    3.2 作者综述区别于他人他篇的特点
    3.3 综述的局限性
    3.4 综述的重要意义

(3)稀土在硅橡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阻燃性
2 提高耐热性
3 提高荧光性
4 增强机械性能
5 增强耐辐照性
6 增强抗菌性
7 结束语

(5)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低聚中间体定向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介绍
    1.2 热解技术中低聚中间体转化研究
        1.2.1 低聚中间体转化工艺-催化热解
        1.2.2 催化剂介绍
        1.2.3 催化热解研究进展
    1.3 气化技术中低聚中间体转化研究
        1.3.1 气化技术和低聚中间体转化工艺
        1.3.2 低聚中间体催化重整研究进展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1.4.1 论文研究思路
        1.4.2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焦油重整催化剂制备方法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2.4 生物质热解反应
    2.5 生物质气化焦油重整反应
第三章 生物质热解低聚中间产物的转化
    3.1 引言
    3.2 含低聚体循环热解的移动床反应器设计基础
    3.3 移动床反应器的设计
    3.4 移动床反应器与固定床联用
        3.4.1 SiC@MZSM-5催化剂分段式催化热解研究
        3.4.2 15%Mo-ZSM-5催化剂分段式催化热解研究
    3.5 含低聚体循环热解工艺展望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物质气化焦油催化重整-载体的影响
    4.1 引言
    4.2 焦油重整催化剂的合成
        4.2.1 焦油重整催化剂的载体制备
        4.2.2 焦油重整催化剂的制备
    4.3 焦油重整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性能评价
        4.3.1 焦油催化重整温度的研究
        4.3.2 焦油重整催化剂载体的筛选和载体的改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质气化焦油催化重整-碱金属助剂的影响
    5.1 引言
    5.2 焦油重整催化剂的制备
    5.3 焦油重整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分析
    5.4 焦油重整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5.4.1 K改性催化剂焦油催化重整性能
        5.4.2 Na改性催化剂焦油催化重整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银掺杂二氧化铈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2 银掺杂二氧化铈复合材料的制备
        2.2.1 5 nm粒径纳米Ce O2的制备
        2.2.2 100 nm粒径纳米Ce O2的制备
        2.2.3 纳米银的负载
3 结果与讨论
    3.1 Ce O2-Ag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3.2 Ce O2-Ag复合材料抗菌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测试
        3.2.1 抑菌测试
        3.2.2细胞相容性测试
4结论

(7)在微波模式下制备超细氧化铈(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原料
2 实验仪器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焙烧温度
    4.2 焙烧时间
    4.3 二氧化铈XRD分析
    4.4 恒温水浴加热与微波加热制备氧化铈的形貌比较
5 结语

(8)二氧化铈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二氧化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1 气相法
    1.2 液相法
        1.2.1 沉淀法
        1.2.2 微乳液法
        1.2.3 溶胶凝胶法
    1.3 固相法
2 二氧化铈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
    2.1 化学机械抛光
    2.2 光催化
3 结束语

(9)纳米酶在传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纳米酶的分类
    1.1 金属氧化物基纳米酶
    1.2 金属基纳米酶
    1.3 碳基纳米酶
    1.4 其他类型纳米酶
2 纳米酶的催化机制
    2.1 抗氧化剂型纳米酶
    2.2 助氧化剂型纳米酶
3 纳米酶在传感检测中的应用
    3.1 纳米酶用于免疫检测
    3.2 纳米酶用于病毒检测
    3.3 纳米酶用于疾病诊疗
    3.4 纳米酶用于环境检测
        3.4.1 离子检测
        3.4.2 有机污染物
4 结语与展望

(10)单组分耐高温脱丙酮型有机硅密封胶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主要原料及仪器设备
    1.2 有机硅密封胶的制备
    1.3 性能测试及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脱丙酮型有机硅密封胶硫化及热降解机理探讨
    2.2 交联剂用量对有机硅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2.3 硅微粉对有机硅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2.4 不同黏度107硅橡胶配比对有机硅密封胶性能的影响
3 结论

四、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醇/水混合溶剂对CeO2/CDP-Star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J]. 姜春雪,付文升,胡连哲,李荣. 云南化工, 2021(12)
  • [2]锰元素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J]. 张畅,喻正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34)
  • [3]稀土在硅橡胶中的应用[J]. 戴宇飞,曹鸿璋,许延辉,于晓丽,韩德全,田虎虎,郭立影. 有机硅材料, 2021(06)
  • [4]纳米粒子: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新策略[J]. 夏克尔扎提·肖哈拉提,王晓蓓,王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22)
  • [5]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低聚中间体定向转化研究[D]. 胡娅伦.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6]银掺杂二氧化铈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探究[J]. 姚叔辰,朱雪琦,韩汀兰,丁叶彤,邓婕,马腾飞,翟欣昀. 稀土信息, 2021(10)
  • [7]在微波模式下制备超细氧化铈[J]. 欧阳成,臧兵,陈龙. 世界有色金属, 2021(20)
  • [8]二氧化铈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 洪春水,杨雷,祝文才. 广东化工, 2021(19)
  • [9]纳米酶在传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戈明亮,李越颖,梁国栋. 材料导报, 2021
  • [10]单组分耐高温脱丙酮型有机硅密封胶的研制[J]. 刘桂恒,李吉明,欧静,邓伟伟. 有机硅材料, 2021(05)

标签:;  ;  ;  ;  ;  

纳米二氧化铈的制备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