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蔬菜发展前景看好

森林蔬菜发展前景看好

一、开发森林蔬菜有前途(论文文献综述)

裴华莲[1](2021)在《COP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膳食相关风险模型构建及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膳食质量及其肌肉衰减综合征患病现状,分析肌肉衰减综合征膳食相关风险因素,并从氨基酸代谢物角度探讨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病因,为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精准防控及靶向干预提供研究基础。方法:1)第一部分,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子课题“新疆区域多民族自然人群队列建设及随访研究”在伊犁及乌鲁木齐现场招募的35-74岁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体成分测量及血样采集。风险模型构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各诊断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区线(ROC)下面积(AUC)进行模型验证。2)从第一部分研究对象中选取48名COPD伴有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患者为病例组,56名COPD不伴有肌肉衰减综合征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C)方法进行氨基酸代谢组学检测,并应用随机森林法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筛选出肌肉衰减综合征相关的特征氨基酸标志物。3)对第二部分筛出的特征氨基酸标志物分别进行基于降秩回归法的膳食模式构建与体外细胞实验,以验证对肌肉衰减综合征的作用。细胞实验方法是通过不同浓度的特征氨基酸干预小鼠成肌细胞,评价细胞增殖活性,应用RT-q PCR方法检测成肌细胞增殖活性标记蛋白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m RNA的表达量,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以上两种蛋白的表达量。结果:第一部分:1)共纳入COPD患者672人,基于膳食平衡指数(DBI-16)进行膳食质量调查,结果发现,95.24%的患者存在低、中、高度摄入不足,98.21%的患者存在低、中度膳食不均衡;以B膳食模式(摄入不足为主)占比最大(56.25%);91.52%、88.84%、75.45%的居民分别存在鱼虾、奶类、蔬菜摄入不足;64.58%、55.80%、41.52%的居民分别存在水果、豆类、食物种类摄入不足。2)COP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患病率为28.72%。3)膳食质量不同指标对COP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影响的风险模型构建结果:膳食类型分析中,低度摄入过量对肌肉衰减综合征起到保护作用(OR=0.650,95%CI:0.425~0.994);膳食模式分析中,B膳食模式是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OR=5.244,95%CI:1.692~16.247);具体食物组分析中,谷物(OR=1.334,95%CI:1.012~1.758)、蔬菜(OR=3.394,95%CI:1.161~9.916)、奶类(OR=2.377,95%CI:1.445~3.911)、食物种类(OR=2.933,95%CI:1.588~5.417)的摄入不足均是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膳食类型、膳食模式及食物组对肌肉衰减综合征影响的回归模型验证的AUC分别为0.866,0.868,0.882。膳食摄入不足模式及食物种类不足是肌肉衰减综合征及其组分共同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1)氨基酸代谢组学检测,共筛出9种差异氨基酸(P<0.05),其中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在病例组中表达下调,而精氨酸、苏氨酸、天门冬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在病例组中表达上调。2)基于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对差异氨基酸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的重要变量为BMI,缬氨酸、组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此5个变量使病例组与对照组区分度最好,分类正确率为80.77%。3)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BMI、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P<0.05)。两模型筛出的所有变量,模型验证均具有较好的区分度(AUC大于0.70)。两模型筛选出共同的氨基酸为酪氨酸与缬氨酸。第三部分:1)采用降秩回归法构建酪氨酸、缬氨酸相关膳食模式为“低谷物蔬菜豆制品,高肉类食用油”膳食模式。该膳食模式评分与肌肉衰减综合征及其组分中的低肌肉质量与低步速均具有正向关联作用,OR值分别为2.053(95%CI:1.244~3.393)、2.463(95%CI:1.181~5.135)、1.865(95%CI:1.131~3.073)。该膳食模式评分对肌肉衰减综合征风险诊断模型AUC为0.942,优于第一部分建立的膳食质量各指标对肌肉衰减综合征的诊断模型AUC(P<0.05)。2)体外氨基酸细胞干预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酪氨酸干预使C2C12成肌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对细胞增殖活性标记蛋白Pax7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浓度升高,Pax7m RNA表达量逐渐下降(P<0.05),对能量代谢相关蛋白PGC-1αm RNA表达同样呈现下降趋势,高浓度组Pax7蛋白表达量最低,中高浓度组PGC-1α蛋白表达量最低。同样,不同浓度缬氨酸干预使C2C12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最大浓度组对Pax7m RNA抑制作用最强,中、高浓度组对Pax7蛋白抑制作用最强。中高浓度对PGC-1αm RNA表达具有最强抑制作用,高浓度组对PGC-1α蛋白表达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表达量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1)所调查COPD患者膳食总体不均衡,膳食摄入不足模式及食物种类不足是肌肉衰减综合征及多个组分共同的危险因素,为COPD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精准膳食干预策略提供了最新证据。2)检测并筛选肌肉衰减综合征相关的特征氨基酸代谢标志物,用于高危人群及早预测、识别,并为进一步探索病因机制提供重要线索。3)缬氨酸、酪氨酸代谢标志物在膳食与肌肉衰减综合征之间起到重要关联作用,高浓度酪氨酸、缬氨酸抑制成肌细胞的增殖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表达,初步验证了特征氨基酸对于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病因作用,并为其靶向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王天丹[2](2020)在《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所在地。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边区成为中共军队的指挥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边区地处黄河西岸,扼守日军进攻大西北的要道,其独特的军事战略地位,使之成为日军进攻的重要军事目标。为抗击日军,消灭土匪,取得反磨擦斗争胜利,边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加强军事建设,是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加强边区防卫力量,确保边区安宁,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举措。为加强边区军事建设,中共首先建立了边区武装力量,为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军事力量。八路军主力部队奔赴华北抗日战场后,边区防守力量薄弱,为加强边区防卫力量,中革军委、中共中央决定组建边区驻军留守部队,成立留守兵团,编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统一指挥边区八路军留守部队,保安部队和地方民众抗日武装组织(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形成了八路军正规部队、保安部队和民众抗日武装(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格局。边区武装力量和组建和政变,为保卫中共中央和确保边区安宁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武装力量。为解决八路军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政干部缺乏的问题,中共建立了抗大及有关军事院校,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军事和政治干部,为中共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干部保证。为提高边区部队战斗力,开展了军事教育和大练兵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被中共中央军委表扬,并将其经验批转全军学习推广。以上举措为取得河防、剿匪、反磨擦斗争的军事胜利,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防止日军西犯边区,进攻大西北,八路军专门成立河防部队,在八路军的配合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挫败了其进犯边区和进攻大西北的企图,为创造模范根据地创造了条件。针对国民党军队对边区发动进攻和反磨擦事件,边区部队打退了其进攻,取得了反磨擦斗争的胜利,结束了国共两党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了政令和军令的统一,使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成为唯一合法政权,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在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加强军队后勤建设,中共建立和开展了军工生产,发动了大生产运动和“双拥运动”,为八路军提供了武装装备保障,解决了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增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为给八路军提供作战需要的武器装备,中共中央军委在边区成立了军事工业局,组建了一系列军工厂,研发和生产了武器弹药,开展了赵占魁运动,逐渐扩大了生产,为部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保证了部队作战需要。为解决边区和部队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边区部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增加了粮食和工业品的生产,展开了打盐运盐及食盐等出口,以换取边区急需的战略物资,增加了边区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物价。为解决边区工作中暴露出的党政军民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开展了双拥运动。经过整风,中共实现了对边区部队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形成了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和中共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为克服边区部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军阀主义与教条主义倾向,边区部队认真学习,经过整风,克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形成了以中共中央西北局为首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中共中央“九一”决定,增强了党政军民的团结,为巩固抗日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总结经验,推广全军,在毛泽东支持下,将边区部队的整风经验成果写成《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形成了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性文献,与古田会议并列,多次下发全军学习。毛泽东思想提高了中共全党全军对毛泽东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正确认识,肃清了王明错误思想及其他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危害,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总结形成了中共武装斗争的理论和指导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共领导军事工作,进行武装斗争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中共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指明了方向,对建国后军队和国防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至今仍是全党全军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

熊鑫[3](2019)在《基于多信息融合的不结球白菜氮营养诊断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依据表型诊断作物氮营养状态,并综合考虑土壤、栽培管理和环境因子等对作物氮吸收的实际影响,适时、适量补充氮素是实现蔬菜栽培精准化管理的基础,有助于降低肥料投入,实现安全生产。本研究以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为对象,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植株氮营养诊断模型,并研究了累积光热、水势、施氮量和栽培系统对不结球白菜氮吸收与产量形成的影响,建立了以作物和环境信息为依据的不结球白菜氮需求模型。基于此,设计了不结球白菜氮素供应决策系统,为不结球白菜水肥精准管理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与技术积累。具体结果如下:1.不结球白菜表型与氮浓度关联模型的构建采用实验室自制的表型平台收集不同氮水平处理和不同生长期的不结球白菜图像,采用OpenCV软件和Python语言处理图像并提取了颜色、纹理和形态学三大类表型指标,分析了植株氮浓度和表型特征间的关系,分别采用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回归(SVR)和神经网络(NN)三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基于表型的不结球白菜氮浓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RF、SVR和NN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值分别为0.542%、0.538%和5.465%,平均绝对误差(MAE)值分别为0.418%、0.398%和5.115%,校正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4、0.922和0.086。可见,仅RF和SVR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植株氮浓度。其中RF模型的适用性和稳定性更强。幼苗期和收获期RF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0.995和0.998,预测相对误差(RE)分别为5.52%和4.78%;氮过量和氮不足两种条件下RF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0.991和1.037,RE分别为4.01%和9.96%。因此,基于不结球白菜表型信息可以有效地诊断植株的氮营养状况。2.不结球白菜氮吸收阈值的研究临界氮浓度((8)是指当植株达到最大生物量时的最小氮浓度值,是整个生长期作物被期望的浓度。为了明确不结球白菜的氮吸收特性,研究了其地上部氮浓度随生物量积累的变化规律,获得了其临界氮浓度模型。结果表明,其地上部干重(DW)小于等于1.5 t/ha时,地上部临界氮浓度值为常量,4.78%;DW超过1.5 t/ha时,地上部氮浓度值开始下降,且地上部氮浓度与干重符合函数关系:N((8)%=4.78×(2-0.33。3.不结球白菜氮吸收和生长的累积光热效应为了明确不结球白菜氮吸收、生长随累积光热效应(light and temperature function,LTF)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新夏青5号’、‘华王’和‘长征三号’三个品种为试材,于不同光热试验条件下测定了其地上部鲜重、干重和氮吸收量,建立了基于LTF的不结球白菜鲜重、干重和氮吸收模型。结果表明,鲜重、干重和氮吸收均与累积光热效应呈指数函数关系,模型的R2值均大于0.970。以‘华王’品种为例,分析了模型参数随施氮量的变异,结果表明,模型参数受施氮量影响显着,鲜重、干重和氮吸收三个模型的参数值与施氮量均符合一元二次方程,R2值依次为0.965、0.903和0.859。最后,采用独立试验的数据验证了‘华王’品种的三个模型。结果表明,鲜重模型实测值与模拟值间回归方程的斜率(r)为0.946,R2为0.965,RE为15.94%;干重模型实测值与模拟值间r为0.940,R2为0.966,RE为14.74%;氮吸收模型实测值与模拟值间r为0.970,R2为0.965,RE为19.78%。因此,基于累积光热效应、施氮量的生物量和氮吸收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不结球白菜的鲜重、干重和氮吸收。4.不结球白菜氮吸收的水氮互作效应为了评估水分和氮素共同作用对不结球白菜氮营养状况的影响,本文采用水和氮两因子的随机区组设计,将不结球白菜幼苗置于不同氮浓度(2,9和18 mM NaNO3)和渗透势(0,60和120 g/L PEG 6000)的改良营养液中,培养7 d,测定其地上部和根部氮化合物含量和氮同化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处理,植株含水量、蒸腾速率和地上部生物量变化不显着,即短期轻度干旱不影响不结球白菜对氮素的需求。中度干旱胁迫导致植株含水量、蒸腾速率、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上部氮浓度显着下降。并且,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氮素供应充分,可促进根系总游离氨基酸和根系生物量积累,诱导硝酸还原酶(NR;EC 1.7.1.1)活性提高,从而降低干旱导致的生长限制。研究表明,干旱和氮供应量对氮代谢相关的物质、酶活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相对较高的植株含氮量有利于增强不结球白菜对干旱的适应性。5.基质、土壤栽培系统不结球白菜氮利用率、产量及品质的差异本文研究了基质栽培系统下施氮水平对不结球白菜生物量、品质和氮利用率的影响,并与实验室前期土壤栽培系统的不结球白菜氮素水平实验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基质栽培系统,一定的施氮量(00.2 g/kg)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不结球白菜生物量和氮积累量增加,氮的吸收率和利用率也随之递增,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类黄酮含量升高。当施氮量达到0.2 g/kg时,单株氮积累量持续升高,而氮的吸收率和利用率均达到了最高水平,分别为33.19%和41.74%;当氮素施用量为0.20.375 g/kg时,地上部鲜重和干重不再增加,氮吸收率和利用率下降。本研究还发现,基质和土壤两种栽培系统下,氮用量与产量和氮利用率间均呈现了一元二次倒抛物线型的变化趋势。基质栽培系统下当施氮量为129.20 kg/ha时,不结球白菜产量为11096.36 kg/ha,氮利用率达最高值,37.39%;常规土壤栽培系统下当施氮量为140.70 kg/ha时,不结球白菜产量为18729.46 kg/ha,氮利用率达最高值16.75%。6.多信息融合的不结球白菜氮需求模型的构建本章基于不结球白菜表型特征参数、临界氮浓度、生长期的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及施氮量建立了多信息融合的不结球白菜氮需求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氮需求量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具有很好的符合度,R2值为0.948,RMSE值为1.96 mg/株。同时,结合不结球白菜的氮利用效率,提出了基于多参数融合的氮供应决策模型,并设计了基于临界氮浓度曲线和表型监测的不结球白菜氮供应决策系统框架。本研究通过纹理、形态与颜色指标相结合的表型分析,获得了高精度的不结球白菜氮浓度诊断模型,有助于其全生长过程的氮营养监测,为判断是否需要追施氮肥提供依据;研究发现,不结球白菜生物量小于1.5 t/ha时,地上部的临界氮浓度为常量;基于此,融合作物、环境和栽培管理等多参数建立了不结球白菜氮需求模型,模型验证效果良好,可为氮肥的供应量提供决策依据。综上,本研究为不结球白菜氮肥精准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借鉴,对农业管理系统设计具有一定价值,并有助于降低肥料投入,实现安全生产。

杨善为[4](2019)在《寒露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属新发现种,在湖南省内和南方多省有分布,目前关于寒露林蛙的研究报道很少。由于其肉质鲜美,被人为乱捕滥杀情况严重,导致其野生种群数量日益减少。目前有部分山区农户尝试人工养殖,由于对其生物学特性了解不够,人工养殖技术欠缺,还未形成经济效益。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通过雪峰山养殖实验基地寒露林蛙人工养殖试验的观察和研究,对寒露林蛙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介绍了人工养殖技术流程,以期能够进一步了解寒露林蛙的生物学特性,规范和引导寒露林蛙人工养殖,为保护利用物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对养殖场建设方案提出了具体设计和要求。3个养殖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场最适宜海拔区间为500~800 m,养殖场周边要有良好森林植被环境;采用了符合养殖实际的产卵、孵化、蝌蚪养殖三池合一的场地建造模式,并在养殖场内外层圈围防止敌害入侵和逃逸,养殖池内采用营造植被的养殖环境设计。2.介绍了人工养殖的技术路线和流程。系统阐明了蝌蚪养殖密度、饵料选择、投放时间和方式、水温控制及蝌蚪期疾病防控和日常管理等技术。越冬前蝌蚪投喂植物性饵料,越冬后投喂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以青蛙全价饲料培养适口性。低温减少饵料投放量,通过控制蝌蚪饲养池水深来调节水温安全过冬,冰冻时注意破冰防止缺氧。3.对变态初期幼蛙、商品蛙养殖和食物驯化方式进行了阐述。通过铺设稻草或枝叶辅助变态幼蛙上岸,使用2龄黄粉虫作为幼蛙开口饵料,采用黄粉虫、青蛙全价饲料和黑光灯诱虫相结合的方式对幼蛙饲养。成蛙冬眠时藏匿于养殖池的枯枝落叶下或疏松泥土表层,通过增加枯草和树叶的厚度保证成蛙安全越冬。对幼蛙养殖出现死亡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和原因分析。4.初步研究了生长发育的规律。人工养殖寒露林蛙体重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特点,7~9月体重快速增长,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高峰分别出现在8月底和9月上旬。腿长、体长与体重的变化趋势一致,一龄寒露林蛙平均体重达16.72±3.87g;但体重、体型大小差异大,后期研究重点将尝试分级饲养和饵料驯化等技术。人工养殖寒露林蛙体重与头宽、胫长、腿长、体长之间相关性显着。5.对比分析了人工和自然寒露林蛙种群的肥满度。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无论是肥满度还是重长比,人工养殖的一龄寒露林蛙大于同龄的野生寒露林蛙,与野生二龄及以上寒露林蛙个体无显着差异。表明人工养殖种群个体性状指标优于自然种群,人工养殖能够实现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6.运用了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从蔬菜或水果品种的选择、复合种养型养殖场建造、饵料供应等技术要点方面为寒露林蛙与蔬菜或水果复合种养模式进行了技术探索,为不同的寒露林蛙人工养殖模式提供了借鉴。

AlhejiAyman Khaled B[5](2019)在《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沙特阿拉伯的城市发展和人口激增加剧了对环境和气候的挑战。对地球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会导致有限资源的枯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也会对气候模式造成永久性的改变。此外,传统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的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CO2)排放物,这会导致全球变暖,反过来又会影响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气候、对废物回收利用,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影响,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生活;并且采用创新的土地使用规划和可替换式的交通运输系统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这项研究为沙特阿拉伯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设计框架,包括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城市概念的概述、沙特阿拉伯未来的规划和项目以及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实现的贡献。这个设计框架包含一个对于生态城市最佳和适当选址位置的评估方针和指标的建议。此外,生态城市关键性能指标(KPIs)的制定和生态城市战略目标的发展都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并为实现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做出贡献。此外,采取、确定和使用合适的可持续技术应用于生态城市、与KPIs目标相一致,并为生态城市的居民定义输入和输出材料流。因此,这项研究提出了 4种评估准则,用于确定沙特阿拉伯生态城市建设的地理位置,此外在2017年到2050年这个具体的时间范围内还在各个部门制定了 10个战略目标,为沙特阿拉伯的生态城市KPIs规划了 40个目标。这项研究还采用并确定了生态城市居民材料流动的初始合适的可持续技术,包括能源供应、原生水、食品加工、废弃物处理和交通运输系统多个部门。这项研究使用了许多模拟分析工具来开发、设计和优化可持续技术系统,包括使用PRT-Hermes,T*SOL(?)2018(R1),PV*SOL(?)premium 2018(R9),HOMER Pro(?)and STOAT(?)5.0 等动态设计和优化仿真工具,以确定每一个系统的具体要求,并且满足系统性能。可持续性技术的使用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资源,人均主要能源消耗减少63.08%,使用可持续性交通运输系统在内的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需求也大大减少,以及可再生原生水资源消耗也降低:人均生活用水量减少54%。并且此技术通过减少75%的MSW,以及回收利用废水、为人均用水量的44%提供原生水,来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外,它每年还可以产生超过349114kWh的能量、2206 m3的原生水和2650.7万m3的生物沼气。因此,生态城市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多种可持续性技术来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平衡的健康的环境。

石润宏[6](2017)在《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唐代文学有关植物的书写,涉及体裁众多,文学实绩丰赡,是唐人留存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文学植物书写的丰富景象是在先唐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先秦至六朝的先唐文学为唐代文学提供了众多有关植物的历史典故与文学原型,是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走向深入和繁荣的导引者。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大致包含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唐代各类文学体裁、具体文学作品对植物题材与意象进行的书写。唐代诗歌在描写季节时经常运用植物意象,勾勒各个季节的植物风景,植物在季节诗中成了季节的指示物和诗人情绪的象征物。唐人喜爱把玩和栽植各类观赏植物,这在唐代诗、文、赋中均有明确表现。唐代描写植物的文学语言中大量出现了体现人们价值判断的言辞,这表明唐人针对植物的精神审美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渐渐步入成熟的境地。唐代笔记小说中与植物有关的条目多达五百余条,这其中既有真实记录,也有文学虚构,均反映了唐人对植物的重视与喜爱。不同的文学创作群体对植物有不同的见解与感受,比如唐代女诗人常以离枝的落花比喻自身,又如唐代诗僧群体因为性喜自然,所以注重利用植物在禅院中仿造建构山野环境,从植物中体味禅机,植物成了诗禅交涉的纽带。第二个方面是唐人营造的植物景观进入到文人视野之后在文学上的反映。唐人十分重视寺院、道观、祠庙、驿道、驿站等建筑群落周围植物景观的营建工作。比如唐代寺观的植物景观以松竹为主而能兼顾各地自有风格,唐代驿道驿站等场所由官方主持驿树的栽种,不同时期也有文人官员按照自身的喜好栽植特有品类的植物,唐代交通要道蜀道地区的植物景观,与上述人造建筑区域情况不同,兼有野生与人造两个方面。唐代文人爱好游览和观赏此类植物景观,并乐于用文学语言加以描绘。第三个方面是自然植物生态系统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唐代文人的心绪、情感和生活、生产活动,进而产生的较为独特的文学现象。在唐代的政治文化中心,今日中国的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植被类型的地理分野直观而易感。植物的生态状况造成自然环境的差异,使文人身处其间有别样的心境感受。比如唐代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多样性易于激发文人的创作欲望,也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又如唐代陇右道的荒野风景极大地唤起了文人的羁旅愁思,荒漠草原上飞卷的沙蓬成了客居陇右道文人的自我体认。唐代长城以北地区迥异于关中以南地区的植物地理风景,被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生活的唐代文人所关注,引来他们对异域植物风光的欣赏与书写,如今这些文学语言已成为记录唐代长城以北地区历史地理信息的宝贵文献。

薛慧[7](2013)在《人工系统生态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会增长23亿,人均收入也会更高。由此,人们对各种生态服务(例如,食物、纤维、燃料、处理污水、文化美学享受)的需求不断增长。单纯依赖自然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类对服务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生态服务必须依靠能够集约化高效提供服务的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与此同时,生态保护压力又要求限制人工生态系统对环境的影响。这样的两难局面要求人工生态系统在满足目标需要的同时也成为其他生态服务的提供者。尽管生态服务已经成为研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主流分析工具,但针对人工系统生态服务的系统研究仍旧缺乏。本文针对人工系统的特点,为人工生态系统建立了目的服务和伴随服务的评估和分析框架,并将3类具有不同目的服务的人工系统——生产系统、分解系统和居住支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茶园和塑料蔬菜温室、人工湿地、城市绿地系统作为这三类系统的研究案例,进行生态服务的评估和相关分析。由于人类需要和人类改造自然系统以满足需要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的矛盾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显,因此本文以中国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阐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框架。分析了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现在主流评估系统不适用于人工生态系统的原因,从人工生态服务的目的性、可调控等特点出发,构建了包括目的服务和伴随服务的评估框架,此框架能够体现构建人工系统的目的,又能体现人工系统构建目的之外的服务;将多种人工系统统一在一个框架体系内,排除其目标是多类别服务的可能性;在体现服务的不同性质的同时,同时体现服务的可市场交易性,以便于福利经济学角度的分析。(2)人工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通过分别针对三类、四个系统构建框架和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发现所评估的四个系统除了提供目的服务外,还同时提供一定价值的正向伴随服务和负向伴随服务。基于目前的评估框架,负向伴随服务的价值只能抵消正向伴随服务的部分价值,从而提供正向的净伴随服务价值。经评估,生产系统的茶园和塑料温室蔬菜分别提供价值5653yuan hm-2a1-和44000yuan hm-2a-1的目的服务;提供价值6054yuan hm-2a-1和7894yuan hm-2a-1的伴随服务。分解系统人工湿地1436,809yuan hm-2a-1的目的服务和10576yuan hm-2a-1的净伴随服务。而同样是分解系统的污水处理厂目的服务为人工湿地的三倍多,但净伴随服务为.-2,838,860yuan hm-2a-1。而居住支持系统城市绿地的目的服务与净伴随服务价值分别为21050yuan hm-2a-1和5186yuan hm-2a-1。(3)提出土地利用转变的权衡强度的概念和权衡强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权衡强度指权衡强度土地转变带来的目的服务与伴随服务权衡程度的大小,权衡强度系数是衡量权衡强度的量化指标,其数值上等于土地利用变化前后伴随服务的价值变化百分比除以目的服务的价值变化百分比。权衡强度系数的符号表示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是协同(目的服务和伴随服务的同向变化,系数为正)还是权衡(目的服务和伴随服务的反向变化,系数为负),数值大小表示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权衡或协同程度的大小。通过计算发现,不同土地利用转变的权衡强度不同。以浙江省为案例,分析了四种土地利用变化(即从森林转变到茶园,从森林到农田,从农田到茶园,从茶园到农田),权衡强度系数表明不同土地利用转变的权衡强度差异很大。从农田到茶园和从茶园到农田的转变都引起了协同,但前者是正向协同,后者是反向协同。从森林转变到农田和转变到茶园都引起了权衡,前者权衡强度是后者的将近5倍。其次发现同一土地利用在不同区域权衡强度也不同:从露天蔬菜到塑料蔬菜温室在中国九个区域的权衡强度系数表明,北方I—IV区和南方II区和V区,这种转变引起了正向协同,最大强度差异达42倍。而在南方I,III,IV区引起了权衡。最大权衡强度差异达18倍。权衡强度系数作为一个同时考虑了目的服务和伴随服务的基于生态服务评估的科学数据,具有良好的分辨不同土地利用转变和不同区域的同一利用转变的能力,可以作为决策土地利用转变的科学数据基础。(4)分析了同一系统在不同空间区域的目的服务与伴随服务的权衡或协同模式。对全国所有产茶县茶园的目的服务与伴随服务的价值评估表明,全国918个产茶县的目的服务价值和伴随服务价值差异巨大。目的服务价值从1109-63904yuan hm-2a-1不等,最大值达到最小值的57.6倍,净伴随服务价值从-237到5410yuan hm-2a-1不等,最大值达到最小值的22.8倍。全国产茶县茶园的目的服务与伴随服务价值不具有空间一致性。58.2%(534个)的产茶县茶园属于高目的/高伴随服务协同区,2.0%(18个)属于低目的/低伴随服务的协同区,38.1%(350个)属于低目的/高伴随服务的权衡区,1.7%(16个)属于高目的/低伴随服务的权衡区。在中国,双赢茶园地区大部分存在于茶区的南部和东部。而双输茶园地区通常位于茶区的西部和北部。(5)研究了中国人工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发现人工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受到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气候因素的双重影响,且不同种类的服务受影响因素不同。茶园的目的服务价值与自然气候因子——多年均降水量和多年均温均无正相关关系,但与经济社会因子——人均GDP呈现正相关关系。四项正伴随服务(固碳,保土,保肥,保水)中,仅固碳和保水被发现与多年均降水和温度有显着正相关关系,但与人均GDP无关。而三项负伴随服务(C02排放,N20排放与非点源污染)均与降水、温度和人均GDP无正相关关系。而塑料温室蔬菜的目的服务价值与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这两个自然气候因子呈负相关,而与人均GDP这个经济社会因子无关。而其四项正伴随服务(固碳,保土,保肥,节水)中,仅节水被发现与温度降水有显着负相关关系,与人均GDP无关。三项负伴随服务中(C02排放,N20排放和土壤盐渍化),C02排放与温度,降水有负相关关系,N20释放与两者有正相关关系。(6)人工系统生态服务价值与土地资源稀缺程度与人口密集程度的关系。在以杭州城市绿地为案例进行的服务研究表明,从杭州市中心到边缘(代表人口密集程度和土地资源稀缺程度逐渐下降),目的服务(文化美学)服务呈现递减趋势,七项正伴随服务(固碳,降噪,保土,保水,吸收S02,调节小气候,除尘)中,除固碳和降噪无明显趋势外,其他五项均呈现递减趋势。而负伴随服务VOC排放的价值量也从市中心到边缘递减。城市绿地的成本和服务总价值都呈现出从市中心到边缘递减的趋势,净价值也呈现出相同的递减规律。(7)提出突生服务概念。人工系统会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突生出本来不具有的生态服务。本文以茶园为案例,分析了茶园突生旅游服务的条件,表明目的服务大小、系统位置和邻近城市核经济发展水平是关键因素,并揭示生产系统的目的服务、伴随服务和突生服务之间的正反馈关系。以人工湿地和城市绿地为案例,分别分析了两者突生生物能源服务的条件,表明净能量平衡、温室气体排放、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等是突生服务得以实现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综上,本研究针对人工系统特点,提出目的服务、伴随服务的评估和分析框架,并针对城市化区域人工系统的重要类型——生产系统、分解系统和居住支持系统进行了服务的评估、系统间转变权衡和空间权衡、影响因素分析,并通过突生服务的案例研究进一步推进了人工生态服务的分析,发展了城市化区域的经济-生态双赢的可持续发展原理,并为产业规划提供了依据。

李卫芳[8](2012)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业要素的流失、农业的衰退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北京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压力。近年来,集生产、生活、生态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看到摆脱这些困境的希望。伴随着城市性质和功能的变化,北京已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生产型”向“服务型”的转型以及生产服务业替代传统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基本形成了与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功能结构。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向社会及生态功能转变,即农业为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已经居于次要地位,而满足广大市民的观光休闲、娱乐和保护生态的功能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居民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要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农业发展的现实和理想选择。北京已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型和生产服务业替代传统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基本形成了与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功能结构。与此同时,北京市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向社会及生态功能转变,即农业为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功能已经居于次要地位,而满足广大市民的观光休闲、娱乐和保护生态的功能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居民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对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建设世界城市的新要求,本文提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实和理想选择。全文总体研究思路:第一,系统阐述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理论作了简要评析与归纳总结,为后文进一步讨论都市农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第二,从理论研究角度看,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国际化趋势和未来我国发展中节能减排的客观需求,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和农业科技管理需要等现实需求,深入剖析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发展的动力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第三,从实践角度看,本文将前面的理论具体应用于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对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其次,分析了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历史变迁与现状。包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并分析其演进过程;从农业经济地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及组织方式等视角分析其现状特征,从而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与现实基础。第四,从全新方法的视角看,本文首先构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应用全要素分析法以及数据包络模型,对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功能方面的资源配置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赵文彬,董长远,胡迎琪,斯日格楞[9](2012)在《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文中研究表明文章简要论述林区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类别、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开发利用原则。

关海玲[10](2010)在《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展,导致了农业要素的流失、农业的衰退及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而近年来,融生产、生活、生态、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都市农业的实践以来,在政府合理导向、科技进步的推动与城市对农业多方面需求的拉动下,太原农业加速由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尤其是《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以此《规划纲要》的实施为标志,太原市都市农业的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然而,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同样面临着农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农业经济地位下降、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太原市都市农业问题的研究,使之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克服大都市共存的城市病,解决人口密集引起的生态恶化等问题,把发展都市农业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全文总体研究思路:第一,从辨析都市农业的内涵及相关概念出发,概述并总结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依据,为下文进一步讨论都市农业发展问题奠定理论基础。第二,本文在借鉴相关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典型发达国家发展都市农业动力源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深入挖掘了推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构模型,并深入分析了影响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为进一步评价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通过对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本文系统研究了都市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都市农业指标体系内涵和构建原则,构建了具有普适性的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具有代表性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初步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是东部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都市农业发展水平高,而中西部地区偏低。太原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代表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综合排名较后,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在中部地区也处于下游位置。第四,本文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模型对太原市都市农业效率进行评价,分析了太原都市农业在经济、社会、生态功能方面资源配置状况并对现实的资源配置相对于最佳配置状态的偏离方向和偏离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十年间,太原市对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关注程度较高,而对生态功能关注与投入力度不够。虽然处于规模效率不变和规模效率递增的比例都有所上升,但是绝大部分年份依然存在投入规模过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基于以上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从政策层面、操作层面提出了促进太原都市农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模式奠定基础,为推进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二、开发森林蔬菜有前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森林蔬菜有前途(论文提纲范文)

(1)COP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膳食相关风险模型构建及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COPD患者膳食质量调查及其肌肉衰减综合征风险模型构建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COP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血浆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仪器与装置
        1.3 主要材料与试剂
        1.4 具体实验方法
        1.5 数据分析方法
        1.6 质量控制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氨基酸对肌肉衰减综合征的作用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研究方法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研究创新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肌肉衰减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代谢标志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2)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军事体制与军事活动
        (二) 军事教育与部队整风
        (三) 军事经济与军工生产
        (四) 军事与民众动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史料运用
第一章 边区武装力量的建制和职能
    一、边区创建前的军事系统
    二、中共中央军事系统
        (一) 中央军委的组建与人事调整
        (二) 八路军系统的军事力量
        (三) 边区留守部队的统编与职能的转变
        (四) 留守部队兵力的扩大和防卫任务的增加
        (五) 扩编成立警卫部队
    三、边区的地方武装力量
        (一) 保安司令部及保安部队
        (二) 地方民众抗日武装力量
    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一) 联防军组建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二) 联防军的职能和建制
        (三) 联防军成立的意义
第二章 边区部队的军事教育
    一、抗日军政大学与军政人才培养
        (一) 中共军事教育沿革与抗大建立
        (二) 抗大军事教育及其演变
        (三) 抗大招生工作
        (四) 抗大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
        (五) 抗大军事教育的特点
    二、边区留守部队军事教育与训练
        (一) 边区留守兵团及保安部队军事教育和训练
        (二) 联防军军事教育和训练
        (三) 边区留守部队军事训练成绩斐然
    三、其他专门军事院校的军事教育和训练
        (一) 八路军军政学院
        (二) 八路军军事学院
        (三) 延安摩托学校
        (四) 八路军炮兵学校
        (五) 中共中央军委航空学校
    四、边区军事教育的成效
        (一) 吸收大批知识青年走上抗战道路
        (二) 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增强了抗战力量
        (三) 大练兵运动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第三章 边区部队的政治工作
    一、政治机关建制演变与职能
        (一) 政治部(处)
        (二) 政训处
        (三) 恢复政治工作制度及建制
    二、边区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
    三、边区部队政治工作主要内容
        (一) 坚持党的领导
        (二) 开展政治教育和宣传动员,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战斗力
        (三) 推行在职干部学习运动
        (四) 加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的学习,提高干部战士政治素养,增强团结意识
        (五)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四章 边区军事系统的整风运动
    一、抗战初期中共军队中的错误思想倾向及其危害
        (一) 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二) 王明错误思想倾向的危害
    二、边区部队整风运动的开展
        (一) 中央军委开展普遍整风的部署
        (二) 边区部队的整风
    三、整风运动使中共军队思想作风改变、政治意识提高,形成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成果
        (一) 肃清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
        (二) 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 结出了累累硕果
        (四) 形成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五)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
第五章 边区的军事斗争
    一、抗击日军,保卫河防
        (一) 日军的进攻和目的
        (二) 河防兵力的部署和河防守卫
        (三) 河防战斗情况
        (四) 河防保卫战胜利的成效和意义
    二、清剿土匪,巩固后方
        (一) 边区匪患猖獗的原因和危害
        (二) 剿匪的政策和策略
        (三) 大规模清剿行动
        (四) 边区剿匪成效
    三、反磨擦斗争,保卫边区
        (一) 边区发生磨擦的原因和表现
        (二) 中共处理磨擦的政策和应对策略
        (三) 反磨擦的主要军事斗争
        (四) 边区反磨擦斗争胜利的成效
第六章 边区的军事经济问题
    一、军工机构建制与军工生产
        (一) 八路军建立军工的原因
        (二) 军工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三) 边区主要军工企业的分工和生产
        (四) 军工生产中的赵占魁运动和劳动竞赛
        (五) 边区军工发展的成效
    二、经济问题与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一) 边区面临的严重财政经济困难
        (二) 边区财政经济发生困难的原因
        (三) 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四) 部队大生产运动的成效
        (五) 边区军队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意义
第七章 边区的军事与社会
    一、边区的兵役制度
        (一) 边区兵役制度的缘起
        (二) 边区兵役制主要内容
    二、边区农民参军
        (一) 农民参军的动机
        (二) 农民参军的优抚政策
        (三) 各种抗战民众组织的宣传动员
    三、开展“归队运动”
        (一) “归队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二) 归队法令和“归队运动”
        (三) “归队运动”的成效
    四、边区“双拥”运动
        (一) 边区“双拥”工作存在的问题
        (二) “双拥”政策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三) “双拥”运动的开展及主要形式
        (四) 边区“双拥”运动的成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基于多信息融合的不结球白菜氮营养诊断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不结球白菜栽培现状
        1.1.1 栽培模式
        1.1.2 灌溉与施肥
        1.1.3 栽培存在的问题
        1.1.4 氮肥减量施用技术
    1.2 植物氮营养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2.1 外观诊断
        1.2.2 化学诊断
        1.2.3 现代无损检测技术诊断
    1.3 植物表型
        1.3.1 表型平台发展现状
        1.3.2 表型研究策略
    1.4 植物氮吸收与利用研究进展
        1.4.1 临界氮浓度曲线
        1.4.2 植物氮浓度阈值
        1.4.3 植物氮利用生理机制
        1.4.4 植物氮吸收与利用的影响因素
    1.5 作物模型
    1.6 研究问题的提出
    1.7 本研究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标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结球白菜表型与氮浓度关联模型的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样品
        2.1.2 图像采集
        2.1.3 图像处理
        2.1.4 指标提取
        2.1.5 氮相关物质的测定
        2.1.6 关联模型的构建
        2.1.7 不同场景下模型的评估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表型指标与氮相关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2.2.2 表型指标筛选
        2.2.3 模型建立
        2.2.4 模型校验
        2.2.5 模型评估
        2.2.6 表型性状对模型的贡献度分析
        2.2.7 模型简化及评估
    2.3 讨论
        2.3.1 表型对植株氮营养状态预测的可行性
        2.3.2 全模型较颜色模型预测植物氮素更准确
        2.3.3 随机森林模型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2.3.4 简化后的随机森林模型仍能有效地预测植株氮
    2.4 小结
第三章 不结球白菜氮吸收的阈值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实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氮吸收阈值模型的描述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地上部氮浓度
        3.2.2 地上部干重
        3.2.3 地上部氮积累
        3.2.4 氮浓度阈值
        3.2.5 鲜重与干重的关系
    3.3 讨论
        3.3.1 植物氮稀释的原因
        3.3.2 基于临界氮浓度的氮需求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不结球白菜氮吸收及生长的累积光热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设计
        4.1.2 鲜重、干重和氮浓度的测定
        4.1.3 环境参数的获取
        4.1.4 累积光热效应的计算
        4.1.5 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
        4.1.6 模型检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累积光热效应
        4.2.2 模型描述
        4.2.3 模型参数的确定
        4.2.4 模型检验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结球白菜氮吸收的水氮互作效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实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植株含水率
        5.2.2 生长参数
        5.2.3 氮含量
        5.2.4 NO_3~--N,NH_4~+-N和总的游离氨基酸含量
        5.2.5 氮代谢酶活性
    5.3 讨论
        5.3.1 水分供应不足限制硝态氮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
        5.3.2 水分供应不足降低了不结球白菜对氮的需求
        5.3.3 氮的供应可减缓水分供应不足对不结球白菜造成的不利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基质、土壤栽培系统下不结球白菜氮利用率、产量及品质的差异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实验设计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生物量和氮浓度
        6.2.2 品质
        6.2.3 氮吸收率和利用率
        6.2.4 产量、硝酸盐含量和氮利用率与施氮量的关系
    6.3 讨论
        6.3.1 产量、氮利用率与施氮量均符合二次回归关系
        6.3.2 基质栽培系统提高了氮肥吸收
    6.4 小结
第七章 不结球白菜氮供应决策模型与系统设计
    7.1 不结球白菜氮供应决策模型
        7.1.1 实际氮浓度预测模型
        7.1.2 基于光热效应的产量形成模型
        7.1.3 不结球白菜临界氮浓度曲线
        7.1.4 氮利用率
    7.2 氮需求模型验证
        7.2.1 数据采集
        7.2.2 数据分析
        7.2.3 验证结果
    7.3 氮供应决策系统设计
        7.3.1 需求分析
        7.3.2 系统设计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第二章补充材料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其他相关工作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参加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项目支持
致谢

(4)寒露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寒露林蛙生物学特性
        1.1.1 寒露林蛙地理分布
        1.1.2 寒露林蛙形态特征
        1.1.3 寒露林蛙生活繁殖习性
        1.1.4 寒露林蛙生物学特性
    1.2 林蛙的价值
    1.3 国内外林蛙人工养殖研究现状
    1.4 寒露林蛙人工养殖研究现状及养殖前景
        1.4.1 人工养殖研究现状
        1.4.2 养殖前景
    1.5 研究背景和依据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寒露林蛙人工养殖场建设
    2.1 寒露林蛙人工养殖试验基地概况
    2.2 寒露林蛙人工养殖场建设
        2.2.1 场地选择
        2.2.2 养殖场建设
        2.2.3 养殖场内环境设置
        2.2.4 喂食台
        2.2.5 灯光诱虫设施
        2.2.6 降温喷水设施
        2.2.7 寒露林蛙人工养殖场平面示意图
    2.3 讨论
3 寒露林蛙人工养殖技术
    3.1 寒露林蛙蝌蚪的饲养
        3.1.1 试验技术路线
        3.1.2 分池饲养及放养密度
        3.1.3 蝌蚪的饵料选择及投放
        3.1.4 蝌蚪池的水质水温调控
        3.1.5 蝌蚪期行为观察
        3.1.6 日常饲养管理
        3.1.7 蝌蚪期疾病防控
        3.1.8 讨论
    3.2 幼蛙及成蛙养殖
        3.2.1 变态幼蛙管理
        3.2.2 幼蛙饲养
        3.2.3 幼蛙驯食
        3.2.4 日常管理
        3.2.5 疾病防控
        3.2.6 寒露林蛙幼蛙及成蛙行为观察
        3.2.7 成蛙越冬习性观察与管理
        3.2.8 讨论
4 生长发育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时间
        4.1.2 试验材料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寒露林蛙体重变化
        4.2.2 寒露林蛙体重分布
        4.2.3 寒露林蛙腿长、体长变化
        4.2.4 寒露林蛙头长、头宽、体宽变化
        4.2.5 寒露林蛙胫长、胫宽变化
        4.2.6 寒露林蛙生长率
        4.2.7 寒露林蛙体重与体尺关系
    4.3 讨论
5 人工养殖寒露林蛙与野生寒露林蛙的对比
    5.1 实验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6 寒露林蛙与蔬菜或水果复合种养技术探索
    6.1 复合种养技术要点
        6.1.1 蔬菜或水果品种的选择
        6.1.2 复合种养型养殖场建造
        6.1.3 寒露林蛙的饵料供应
    6.2 问题分析
        6.2.1 实现有机蔬菜或水果的可持续性发展
        6.2.2 提高了寒露林蛙养殖的效益
        6.2.3 运用了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寒露林蛙人工养殖照片集
致谢

(5)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奉献
第一章: 研究范围
    1.1. 引言/背景
    1.2. 问题阐述
    1.3. 研究合理性
    1.4. 研究范围
    1.5. 研究目标
    1.6. 研究问题
    1.7. 创新点
    1.8. 研究方法
    1.9. 研究区域描述
    1.10.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引言
    2.2. 环保城市发展的背景
        2.2.1. 城市发展与气候变化
        2.2.2. 城市化
        2.2.3. 有限资源消耗
        2.2.4. 乱砍滥伐
        2.2.5. 经济增长
    2.3. 可持续发展概述
        2.3.1. 可持续发展概念框架
        2.3.2.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2.3.3. 生态城市
        2.3.3.1. 运行定义
        2.3.3.2. 生态城市概念
        2.3.4. 生态城市规划与发展要素
        2.3.4.1. 城市结构
        2.3.4.2. 交通运输
        2.3.4.3. 物流
        2.3.4.4. 社会经济
        2.3.5. 指标
        2.3.5.1. 定义
        2.3.5.2. 可持续发展指数(SDI)
    2.4. 评价工具
        2.4.1. 国际生态城市框架和标准(IEFS)
        2.4.2. 用于评估城市的生态和低碳指标工具(ELITE)
    2.5. 简析全球生态城市特征
    2.6. 研究案例
        2.6.1. Masdar生态城
        2.6.1.1. 关键绩效指标(KPIs)
        2.6.1.2. 城市结构
        2.6.1.3. 交通运输
        2.6.1.4. 物流
        2.6.1.4.1. 能源
        2.6.1.4.2. 水
        2.6.1.4.3. 废物
        2.6.1.5. 社会经济
        2.6.2. 中新天津生态城(SSTEC)
        2.6.2.1. 关键绩效指标(KPIs)
        2.6.2.2. 城市结构
        2.6.2.3. 交通运输
        2.6.2.4. 物流
        2.6.2.4.1. 能源
        2.6.2.4.2. 水
        2.6.2.4.3. 废物
        2.6.2.5. 社会经济
        2.6.3. 结论
        2.6.3.1. Masdar生态城
        2.6.3.2. 中新天津生态城(SSTEC)
第三章: 研究方法论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方法论
    3.4. 研究设计
    3.5. 数据收集
        3.5.1. 原始数据
        3.5.2. 二级数据
    3.6. 分析的框架
    3.7. 遇到的问题
    3.8. 指标
    3.9. 金融与投资
    3.10. 研究的局限性
第四章: “沙特阿拉伯”的地理背景
    4.1. 引言
    4.2. 研究区域概况
        4.2.1. 沙特阿拉伯的来历
        4.2.2. 地形和地理区域
        4.2.2.1. Tihamah
        4.2.2.2. Hejaz
        4.2.2.3. Najd
        2.2.2.4. 北阿拉伯
        4.2.2.5. 东阿拉伯
        4.2.2.6. 大沙漠
        4.2.3. 气候
        4.2.4. 社会经济
        4.2.5. 宗教与文化
        4.2.6. 人口结构
        4.2.7. 人口密度
        4.2.8. 交通运输
    4.3. 城市遗产
        4.3.1. 中部地区风格(Najd风格)
        4.3.2. 西部地区风格(红海盆地风格)
        4.3.3. 南部地区风格(Al-Sarat风格)
        4.3.3.1. Al-Hadaba区域
        4.3.3.2. Al-Sarat区域/高地
        4.3.3.3. Al-Asdar区域
        4.3.3.4. Tihamah和红海南部区
        4.3.4. 东部地区风格(阿拉伯海湾风格)
    4.4. 环境政策和方案
    4.5. 城市建立
        4.5.1. 新城市的必要性
        4.5.2. 当前的城市危机
        4.5.3. 经济城市
    4.6. 生态方面
        4.6.1. K.A.CARE
        4.6.2. 沙特阿拉伯愿景2030
        4.6.3. 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
第五章: 现场定位
    5.1. 引言
    5.2. 背景
    5.3. 方法
    5.4. 替代地点
        5.4.1. Jazan经济城
        5.4.2. Thuwal
        5.4.3. Tiran & Snafir群岛
        5.4.4. Hofuf
    5.5. 方案比选
    5.6. 评价
    5.7. 位置描述
        5.7.1. 气候
        5.7.2. 能源资源
        5.7.3. 水
        5.7.4. 交通运输
    5.8. 优势与劣势
    5.9. 机遇与挑战
    5.10. 限制因素
        5.10.1. 人口
        5.10.2. 地理和地区维度
        5.10.3. 目标类别
第六章: 政策声明与KPIs
    6.1. 引言
    6.2. 方法
    6.3. 战略
        6.3.1. 目标
        6.3.2. 措施
        6.3.3. 战略目标
    6.4. 指标与目标
        6.4.1. 保护自然资源
        6.4.1.1. 能源供应
        6.4.1.2. 原生水资源
        6.4.1.2.1. 饮用水
        6.4.1.2.2. 供水
        6.4.1.3. 建筑材料
        6.4.2. 限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6.4.2.1. 建筑及拆迁(C&D)废物
        6.4.2.2. 城市固体废物(MSW)
        6.4.2.3. 污水/废水
        6.4.2.3.1. 污水污泥
        6.4.2.3.2. 生活污水
        6.4.3. 保护环境
        6.4.3.1. CO_2排放
        6.4.3.2. 空气污染
        6.4.3.3. 碳平衡
        6.4.4. 生物多样性
        6.4.5. 高效的交通
        6.4.5.1. 低速模式
        6.4.5.2. 机动车模式
        6.4.5.3. 高速模式
        6.4.6. 土地利用效率
        6.4.6.1. 土地利用
        6.4.6.2. 街道
        6.4.6.3. 开放绿地
        6.4.7. 民族认同
        6.4.7.1. 能源市场
        6.4.7.2. 遗产
        6.4.7.3. 能源合理化
        6.4.8. 精细的生活
        6.4.8.1. 失业率
        6.4.8.2. 女性劳动力
        6.4.8.3. 非营利部门
        6.4.8.4. 住房
        6.4.9. 健康社区
        6.4.9.1. 营养
        6.4.9.2. 身体活动
        6.4.10. 智慧城市
        6.4.10.1. 电子监控
        6.4.10.1.1. 社交数据库
        6.4.10.1.2. 物流
        6.4.10.1.3. 家庭自动化
        6.4.10.2. 电子商务
    6.5. 关键绩效指标(KPIs)
第七章: 物流
    7.1. 引言
    7.2. 方法
    7.3. 原材料
        7.3.1. 能源
        7.3.1.1. 基础负荷
        7.3.1.2. HVAC负荷
        7.3.1.2.1. 风能
        7.3.1.2.2. 传统元素(被动式冷却)
        7.3.1.3. 水加热负荷
        7.3.2. 原生水
        7.3.2.1. 饮用水
        7.3.2.2. 供水
        7.3.3. 食用产品
        7.3.4. 可再生燃料
    7.4. 废物管理
        7.4.1. MSW
        7.4.2. 废水
        7.4.2.1. 水处理
        7.4.2.2. 固体污泥处理
    7.5. 效率
    7.6. 交通运输
        7.6.1. 公共交通
        7.6.1.1. 轻轨(LRT)
        7.6.1.2. 个人快速交通(PRT)
        7.6.2. 共享车辆
        7.6.2.1. 自行车
        7.6.2.2. 汽车
    7.7. 物流
        7.7.1. 太阳能
        7.7.1.1. 太阳能热能
        7.7.1.2. 太阳能光伏能
        7.7.2. 风能
        7.7.3. 废物管理
        7.7.3.1. 水回收
        7.7.3.2. 生物处理
第八章: 结论
    8.1. 引言
    8.2. 关联
    8.3. 评估
    8.4. 结果
        8.4.1. CO_2排放
        8.4.2. 废物
        8.4.3. 自然资源
        8.4.4. 溢出
    8.5. 研究成果
    8.6. 结论
    8.7.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6)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题的选题理由及意义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论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编 唐前与唐代文学的植物书写
    第一章 唐前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发展史
        第一节 先秦:中国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生
        一、《诗经》:古代文学运用植物的滥觞
        二、《离骚》:文学植物道德比况的先导
        三、《尔雅》:中国古代植物研究的鼻祖
        四、《山海经》:中国植物神话传说的起源
        第二节 汉代: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发展
        一、《上林赋》:汉人对植物的圈养与欣赏
        二、《神异经》:植物神话想象的丰富
        三、古诗十九首:文学以植物起兴的娴熟运用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植物题材与意象的初步兴盛
        一、魏晋南北朝植物赋:文学描写植物的精细化
        二、《世说新语》:以植物喻人的常态化
        三、《南方草木状》:植物知识向边疆地区的扩展
        四、陶渊明对植物的接受与书写
    第二章 唐代季节诗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代春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春季诗中的植物
        二、春季诗书写植物的类型与模式化问题
        三、唐代春季诗的“梅柳”并题现象及其原因
        第二节 唐代夏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夏季诗中的植物
        二、植物对文人苦热情绪的消解
        第三节 唐代秋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秋季诗中的植物
        二、植物在秋季诗中的意义:悲秋之寓物
        第四节 唐代冬季诗的植物书写
        一、冬季诗中的植物
        二、冬季诗以春写冬:植物报春来
    第三章 唐文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文所反映的唐代文人对植物的栽种与翦除
        一、文人对植物的栽种
        二、文人对植物的翦除
        第二节 唐赋题咏植物时的互贬现象
        一、互贬现象的实例
        二、互贬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意义
    第四章 唐五代笔记小说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植物意象
        第二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中植物故事的真与假
        第三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虚构故事中植物的四种类型
        第四节 唐人植物故事想象的灵感来源
    第五章 唐代女诗人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接受与营造:女性诗作中的植物意象
        第二节 单纯与专注:女诗人的自然书写
        一、宫廷妇女身居内宫,借植物以娱乐
        二、家庭妇女身居宅院,借植物以抒情
        第三节 花的形象:物我两忘
        一、花与女性可以互相比喻
        二、唐代女诗人以落花离枝比喻夫妻离别
        三、花与女诗人的形象交织浑融
    第六章 唐代诗僧的植物书写
        第一节 唐代诗僧的主要生活场景
        一、唐代诗僧的日常活动
        二、唐代诗僧的居处环境
        第二节 唐代诗僧与自然山水
        一、自然山水对诗僧的意义
        二、诗僧群体与文人群体栖居自然的区别
        第三节 唐代诗僧与植物
        一、诗僧利用植物在禅院中建构自然
        二、诗僧厨房中的食用植物
第二编 植物景观与唐代文学
    第七章 唐代寺院道观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第一节 寺院道观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一、道观的情况
        三、寺院的情况
        第二节 重要寺观植物景观考述
        一、专写植物景观的唐诗
        二、知名景观考述
        第三节 唐代寺观植物景观的特点及其人文意义
        一、植物景观特点:以松竹为主而兼顾各自独有风格
        二、松竹成为主要造景植物的原因
        三、寺观植物景观的人文意义
    第八章 唐代祠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第一节 祠庙的植物景观在唐诗中的反映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知名祠庙植物景观的描绘
        一、桃花夫人庙的桃花景观
        二、武侯祠的松柏景观
        三、竹郎庙的竹子景观
    第九章 唐代驿道驿站植物景观的文学表现
        第一节 唐诗中的馆驿植物景观
        一、馆驿题材诗中的植物信息统计
        二、馆驿题材诗歌描写植物的诗学意义
        第二节 唐人对馆驿植物的栽植与维护
        一、官方的行为:“驿树”与“官柳”
        二、驿站周边植物的栽植:以褒城驿为例
        第三节 唐代蜀道题材诗中描写的植物景观
        一、唐诗所见蜀道地区的植物
        二、唐人蜀道题材诗与边塞诗描写植物景观的差异
        第四节 唐代有关馆驿植物的传说数则
        一、馆驿植物传说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二、思先驿的桧树生药传说
        三、枫亭驿的荔枝与梅妃传说
第三编 植物生态与唐代文学
    第十章 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状况与文学创作之关系
        第一节 从文学作品看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一、河东道特殊的地理区位对生态和人文的影响
        二、唐代河东道的植被生态状况
        第二节 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
        一、唐代文人的仕隐心态与隐居地点选择
        二、唐代文人在河东道隐逸和闲居的地点
        第三节 河东道植被生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河东道植被生态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易于激发作家写作的兴致
        二、自然植被类型影响了唐代文人在河东道的隐逸和闲居活动,进而影响了有关山水田园诗的创作
        三、河东道文人园林内的植物是沟通自然与文学的桥梁
    第十一章 唐代陇右道的植物生态与文学
        第一节 荒野中的文学体验
        一、荒野的风景
        二、荒野寻绿
        第二节 荒野植物蓬草与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体认
        一、蓬草象征义的发展
        二、沙蓬:一个经典的边塞意象
        三、心随蓬转:陇右道客居文人的自我比拟
        第三节 杜甫陇右诗的植物书写
        一、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宏观层面:反映陇右的地理风景
        二、杜甫陇右诗植物书写之微观层面:反映杜甫的心志风骨
    第十二章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植被生态与文学书写
        第一节 唐代长城以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一、唐代长城的地理位置
        二、长城以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三、唐人对长城以北一些重要地理概念的感知与描绘
        第二节 唐代文学对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书写
        一、唐代文学中长城以北的大草原
        二、长城以北地区植被生态的历史状况
        三、胡峤《陷北记》对长城以北地区植物的书写
征引文献目录
在读期间有关成果发表情况
全文图版
后记

(7)人工系统生态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术语表
1 绪论
    1.1 生态服务研究进展
        1.1.1 生态服务的概念与评估框架
        1.1.2 生态服务的基础理论
        1.1.3 生态服务评估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1.4 生态服务理论研究进展
        1.1.5 生态服务研究对象拓展
    1.2 人工系统生态服务研究进展
        1.2.1 从“前服务”到服务的研究
        1.2.2 人工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1.2.3 人工生态服务的权衡研究
        1.2.4 双赢人工系统研究
        1.2.5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1.3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
2 人工系统生态服务研究的方法论
    2.0 人工系统概念界定
    2.1 人工系统生态服务的评估系统
        2.1.1 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
        2.1.2 现有评估系统不适于人工生态系统的原因
        2.1.3 人工系统生态服务的评估系统
    2.2 人工系统生态服务评估的技术路线
    2.3 系统边界
    2.4 计算原则和分析方法
    2.5 权衡强度系数的构建和计算
        2.5.1 构建和计算权衡强度系数的意义
        2.5.2 权衡强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2.5.3 权衡强度系数的构成
        2.5.4 计算权衡强度系数的主要步骤
    2.6 数据来源
        2.6.1 样方调查取样
        2.6.2 实验测定
        2.6.3 年鉴文献数据搜集
    2.7 统计分析
3 生产系统的目的服务和伴随服务
    3.1 评估系统
    3.2 系统边界
    3.3 研究样地
        3.3.1 茶园研究样地
        3.3.2 设施农业研究样地
    3.4 评估方法
        3.4.1 目的服务的生物物理量和经济价值
        3.4.2 伴随服务的生物物理量和经济价值
        3.4.3 净伴随服务(环境外部性)
        3.4.4 净收益
        3.4.5 权衡强度(TI)的计算
    3.5 结果
        3.5.1 茶园的生态服务生物物理量与经济价值
        3.5.2 PGVC的生态服务生物物理量与经济价值
    3.6 目的服务
        3.6.1 生产系统目的服务对原有生态系统目的服务的加强
        3.6.2 生产系统增高目的服务对土地的释放
    3.7 正向伴随服务
        3.7.1 固碳
        3.7.2 保土
        3.7.3 保肥
        3.7.4 保水和节水
        3.7.5 未定量化评估的正向伴随服务
        3.7.6 人工系统正向伴随服务对损失的生态服务的补偿
    3.8 负向伴随服务
        3.8.1 温室气体排放
        3.8.2 非点源污染
        3.8.3 土壤盐渍化
        3.8.4 未定量化评估的负向伴随服务
    3.9 净伴随服务和政策含义
    3.10 土地利用转变的权衡强度(TI)
        3.10.1 不同的土地利用转变造成不同的TI
        3.10.2 同一土地利用转变在不同区域的权衡强度(TI)不同
        3.10.3 利用TI作为决策优先的土地利用转变的科学基础
    3.11 生产系统生态服务的空间异质性
        3.11.1 目的服务
        3.11.2 伴随服务
    3.12 根据目的服务与伴随服务在地理上确认双赢生产系统的发展地区——以中国茶园为例
        3.12.1 中国各产茶县单位面积茶园的经济收益和环境收益
        3.12.2 中国茶园经济收益与环境收益不具有空间一致性
        3.12.3 确定茶园发展的双赢地区,权衡地区与双输地区
        3.12.4 基于目的服务与伴随服务的评估结果对中国政府茶业规划的评价
    3.13 小结
4 分解系统的目的服务和伴随服务
    4.1 评估系统
    4.2 系统边界
    4.3 研究背景与研究样地
    4.4 监测与分析方法
        4.4.1 水质分析
        4.4.2 植物生物量的测定
        4.4.3 植物组织氮浓度测定
        4.4.4 人群调查方法
        4.4.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4.5 评估方法
        4.5.1 目的服务的生物物理量和经济价值
        4.5.2 伴随服务的生物物理量和经济价值
        4.5.3 数据来源
    4.6 结果
        4.6.1 CW与WTP的生态服务的生物物理量
        4.6.2 CW与WTP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
        4.6.3 WTP转变为CW的权衡强度
        4.6.4 收益成本分析
    4.7 目的服务
        4.7.1 CW与WTP的处理污水的效果
        4.7.2 CW以更低的成本实现目的服务
        4.7.3 CW与WTP对农村分散型污水的适用性
    4.8 伴随服务
        4.8.1 向伴随服务
        4.8.2 负向伴随服务
        4.8.3 净伴随服务
    4.9 目的服务与净伴随服务的权衡
    4.10 净伴随服务和政策含义
    4.11 小结
5 居住支持系统的目的服务和伴随服务
    5.1 评估系统
    5.2 研究样地
    5.3 评估方法
        5.3.1 目的服务的生物物理量和经济价值
        5.3.2 伴随服务的生物物理量和经济价值
    5.4 结果
    5.5 目的服务价值从城市中心到边缘递减
    5.6 伴随服务
    5.7 净收益从城市中心到边缘递减
        5.7.1 城市绿地成本
        5.7.2 城市绿地收益
        5.7.3 城市绿地净收益
    5.8 小结
6 突生服务
    6.1 突生现象及条件
    6.2 三类系统的突生案例
        6.2.1 生产系统的突生服务
        6.2.2 分解系统的突生服务
        6.2.3 居住支持系统的突生服务
    6.3 对人工系统生态服务理论的推进
    6.4 小结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确定性分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附表说明
附表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8)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研究综述
        2.1.1 都市农业的理论渊源
        2.1.2 都市农业概念的界定
        2.1.3 都市农业的功能
        2.1.4 都市农业评价研究状况
    2.2 理论基础
        2.2.1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界定
        2.2.2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征
        2.2.3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3 北京市农业发展进程与现状分析
    3.1 北京市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3.2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3.2.1 北京农业产业现状分析
        3.2.2 北京各区县农林牧渔业内部优势产业分析
    3.3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组织形式
    3.4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3.4.1 设施农业
        3.4.2 农业科技园区
        3.4.3 都市休闲旅游农业
        3.4.4 创意农业
        3.4.5 籽种农业
        3.4.6 循环农业
        3.4.7 都市低碳农业
4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条件分析
    4.1 北京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有利条件
        4.1.1 首都优势
        4.1.2 区位优势
        4.1.3 文化与科技优势
        4.1.4 经济优势
    4.2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4.2.1 北京市水资源分析
        4.2.2 北京市土地资源分析
        4.2.3 缺少有效的资金支持
    4.3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机会分析
        4.3.1 巨大的市场需求
        4.3.2 合理的总体规划
    4.4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威胁分析
        4.4.1 劳动力成本较高
        4.4.2 生态环境较脆弱
5 低碳经济时代下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5.1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经济发展动力
    5.2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社会发展动力
        5.2.1 城市化进程
        5.2.2 低碳农业科技创新
    5.3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资源与环境发展动力
        5.3.1 城市的发展需要减物质化提高生态效率
        5.3.2 农业的负外部性需要节能减排来调节
        5.3.3 农业循环经济是废弃物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6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指标体系构建及效率评价
    6.1 效率评价的研究进展
    6.2 DEA的基础理论及MALMQUJIST指数模型
        6.2.1 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的分析
        6.2.2 CRS模型(规模报酬不变)的经济含义
        6.2.3 VRS模型(规模报酬可变)与规模效率的测算
        6.2.4 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
    6.3 模型运用及实证分析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6.3.2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效率评价
        6.3.3 北京市都市农业全要素增长率与其他省市的比较
    6.4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7 案例分析——以密云县为例
    7.1 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7.1.1 自然资源
        7.1.2 旅游资源
        7.1.3 社会经济
    7.2 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7.2.1 第一产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呈现出多种形式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7.2.2 休闲旅游农业带动了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7.3 密云县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途径
        7.3.1 政策和服务优势
        7.3.2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生态资源优势凸显
        7.3.3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
        7.3.4 高效合理的区划
        7.3.5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
8 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及对策建议
    8.1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与总体目标
        8.1.1 功能定位
        8.1.2 总体目标
    8.2 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布局
    8.3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强政策引导,为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8.3.2 以合理规划布局为重要抓手,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8.3.3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8.3.4 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助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8.3.5 创新农业科技,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与小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

(10)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都市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2.1.1 国外对都市农业的研究进展
        2.1.2 国内对都市农业的研究进展
        2.1.3 国内外都市农业研究进展的比较及启示
    2.2 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研究状况分析
        2.2.1 国外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评价
        2.2.2 国内学者对都市农业发展评价综述
3 都市农业的理论基础
    3.1 定义的界定
    3.2 都市农业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3.3 都市农业的理论基础
        3.3.1 农业区位论
        3.3.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3.3.3 投入产出理论
        3.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5 外部性理论
        3.3.6 城市发展与规划理论
4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进程与现状分析
    4.1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4.1.1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4.1.2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4.1.3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4.2 太原市发展都市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4.2.1 自然资源
        4.2.2 旅游资源
        4.2.3 文化资源
        4.2.4 产业资源
        4.2.5 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4.3 太原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制约因素
        4.3.1 水资源短缺
        4.3.2 土地资源稀缺
        4.3.3 生态环境脆弱
        4.3.4 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专业人员缺乏
        4.3.5 农业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
5 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5.1 都市农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5.1.1 经济发展是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5.1.2 发展都市农业是调节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
        5.1.3 生态环境恶化是都市农业兴起的重要原因
        5.1.4 农业经济、社会与生态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5.2 都市农业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模型
        5.2.1 经济发展动力机制
        5.2.2 社会发展动力机制
        5.2.3 环境发展动力机制
        5.2.4 资源发展的动力机制
    5.3 影响太原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动力因素分析
        5.3.1 经济发展动力
        5.3.2 社会发展动力
        5.3.3 资源与环境发展动力
6 都市农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6.1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1 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6.1.2 都市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6.1.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2 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6.2.1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6.2.2 因子分析的主要步骤
    6.3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分析
        6.3.1 2007年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水平横向比较
        6.3.2 2008年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水平横向比较
    6.4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对比分析及启示
7 基于数据包络模型的太原都市农业效率评价
    7.1 DEA的基础理论与主要模型
        7.1.1 C~2R模型和DEA有效性定义
        7.1.2 评价技术有效性的C~2GS~2模型
        7.1.3 决策单元在DEA相对有效面上的投影分析
    7.2 模型运用及实证分析
        7.2.1 样本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及解释
        7.2.2 太原市都市农业生产效率评价
        7.2.3 太原市都市农业效率评价结果分析
8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目标及对策建议
    8.1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与总体目标
        8.1.1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8.1.2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8.1.3 太原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8.2 太原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2.1 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为推动都市农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8.2.2 合理规划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是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8.2.3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8.2.4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8.2.5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四、开发森林蔬菜有前途(论文参考文献)

  • [1]COPD患者肌肉衰减综合征膳食相关风险模型构建及氨基酸代谢组学研究[D]. 裴华莲. 新疆医科大学, 2021
  • [2]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D]. 王天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1)
  • [3]基于多信息融合的不结球白菜氮营养诊断与需求研究[D]. 熊鑫.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寒露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研究[D]. 杨善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5]沙特阿拉伯王国生态城建设体系研究[D]. AlhejiAyman Khaled B. 天津大学, 2019(01)
  • [6]唐代文学中的植物书写研究[D]. 石润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7]人工系统生态服务研究[D]. 薛慧. 浙江大学, 2013(02)
  • [8]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评价及对策研究[D]. 李卫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9]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 赵文彬,董长远,胡迎琪,斯日格楞.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2(03)
  • [10]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以太原市为例[D]. 关海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0(10)

标签:;  

森林蔬菜发展前景看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