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住宅新概念与住房形态调查

广州住宅新概念与住房形态调查

一、广州居住新观念与住宅形式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杜冠之[1](2020)在《我国城市内部轨道TOD范围中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整合策略研究 ——基于数据处理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城市化提质发展以及线上商业结合实体商业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商业建筑正面临新一轮变革,需要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探究实现商业建筑与城市协调、线上与线下协调的发展道路。室外公共空间作为商业建筑与城市及交通联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其整合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TOD理论作为涵盖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的开发理论,主张土地开发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营造步行友好的城市环境,以其作为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研究的基础理论具有合理性。本文基于我国城市轨道TOD的发展实际,利用计算机学科的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建立了我国轨道TOD的定量评估数据模块;以轨道TOD中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数据时代相关性的思想观念,利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筛选出轨道TOD样本与商业建筑样本,分析得到了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主要设计内容与轨道TOD主要开发内容的相关关系,归纳与演绎了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的整合流程,提出了相应的整合策略与原则。本文总结了我国轨道TOD中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的整合流程、策略与原则,验证了从城市设计层面出发、基于数据处理的相关性分析在建筑空间整合设计方面的可行性,为后续研究我国其他类型TOD中多种建筑空间的整合策略提供了方法论参考。

张园[2](2020)在《从“旧式住宅”到“理想住宅” ——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大众报刊与专业期刊看城市住宅变革》文中认为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的理解,学术界多将其看作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并多以类型学的方式对其展开研究。对于这一过程中不同群体对于住宅的不同诉求和表达,及这种诉求和表达所体现的多样而丰富的思想根源,以及建筑师住宅实践中细致且反复的试错和进步仍有较多的研究空间。这段时期,大众群体和建筑师群体在政治变革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以大众期刊和专业期刊为媒介,不约而同的开始对中国传统的住宅进行批判,大众群体对理想的住宅展开美好的想象,建筑师群体也开始有关住宅改良的实践,并于20世纪三十年代达到一个阶段性的高潮。因此,本文试图以反应当时社会面貌的报刊杂志为依托,从观念层面入手分析,考察旧式住宅是如何被大众批判的,大众又是如何对住宅进行想象的,以及建筑师群体对此的回应和创新。并试图在关于住宅的“大众的想象”和“专业的实践”之间架构起一条具有相关性的线索,通过从“观念”到“想象”再到“实践”之间的比较与联系,真实而清晰的再现这一变革时期有关理想住宅的丰富图景,认识和解读住宅变革过程中隐含的“现代性”,为近代住宅的真实缩影提供新的支撑和理解途径。本文首先对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报刊杂志中住宅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并对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之后着重分析了对住宅变革产生重大影响的卫生观念和居住观念的具体表现。接着从“旧式住宅”开始,分析其被大众所批判的各方面的缺点和不足,并将大众对于“理想住宅”的具体想象以图示的方法分类进行表达,最后以建筑师群体对理想住宅的实践分析为结尾,解构化的表达了住宅现代化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发展和变化,构成了一种丰富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的现代化路径。通过从“旧式住宅”—“理想住宅”—“住宅实践”的一条连续性的分析脉络,笔者试图清晰地展现出在这个激烈变革的时期,大众群体和建筑师群体之间形成了一个以报刊杂志为媒介的互相影响的闭环,共同推进了住宅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住宅变革期大众丰富的想象力和建筑师不朽的创造力。

谭有为[3](2020)在《创新街区识别及场所营造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文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人才和创新日益成为引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新动力,随着知识型员工需求及企业选址要求的变化,一种新型的创新空间——“创新街区”(Innovation District)最先在美国兴起,随之各国也开始关注本国创新街区的培育和建设。创新街区作为新型的创新空间,是推动科技和知识创新的重要空间载体。国外关于创新街区的研究起步较早,对其理论和实践均有较为全面的研究,而目前国内研究还处在概念界定、模式和路径等相对宏观的定性探索阶段,定量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本文对创新街区的概念、内涵、特征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在评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从规划学视角出发,进行深圳市南山区创新街区的定量识别与场所营造案例研究,在理论上可以丰富城市地理学及城市规划学对创新空间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对城市进行创新街区建设亦有借鉴意义。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展开,得到如下结论:在理论研究层面,创新街区识别与场所营造应该在新城市主义、3T理论、创新生态、三螺旋理论下指导进行。参考相关研究,构建了创新街区识别的指标体系:包括空间识别及要素识别两个维度。空间识别中,以空间范围界限与经济资产围合区域为主构建了空间识别指标体系,建立了划分基本单元—判定聚集指数—创新街区整合的创新街区空间识别步骤;在要素识别中,构建以经济资产、物质资产与网络资产为主的要素识别指标体系,并以肯德尔广场和波士顿创新街区作为参考依据,判定案例街区是否符合构建的创新街区标准。在参考国外公共空间组织(Project for Pulic space)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创新街区场所营造的分析框架。在实证研究层面,以深圳南山区为例,第一,进行深圳市经济资产与物质资产的聚集现状诊断。第二,深圳市南山区创新街区识别的实证研究。在空间识别中,根据已构建的识别指标体系,定量识别得到高新南街区范围;在要素识别中,识别结果表明高新南街区并没有全面达到创新街区的要素识别标准,即深圳市南山区还未出现成熟的创新街区。第三,场所营造的实证研究。(1)分析街区人群特征及产业特征。(2)对街区空间现状进行评估,指出公共空间存在数量少且缺失活力、功能混合不够、内部空间连接性弱、游憩设施种类少且不足等问题。(3)街区感知需求:街区的场所质量评价结果没有达到令街区人群满意的地步;对街区员工、居民相关需求调研结果表明员工比较关注优美舒适的游憩环境及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居民则更加关注社区营造及助老服务;对街区人群在公共空间所需的设施和活动进行需求调研。(4)在短期行动上,对公园、广场和街道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提出通过增加公共空间之间及其与街区内部的连接性,在公共空间增加设施与活动来吸引人群增加公共空间活力。(5)在长期愿景中,给出未来将高新南街区打造成功能混合利用、创新交流频繁、社区氛围浓厚的愿景目标。

李岚[4](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朱梦[5](2020)在《从身体到建筑: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演变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中西方建筑界已悄然发生巨变。于西方世界而言,无论是建筑的实践与理论都不再是现代主义的“一家独大”,而是多种流派与思潮的“百家争鸣”。于中国而言,刚刚经历了近现代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探索,理论和实践都尚未成熟,而且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近年来甚嚣尘上的年度“十大最丑建筑”评选与“千城一面”现象就是其中的缩影。由此可见,面临当下竞争激烈的国际设计形势和多元化的设计理论,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建筑教育正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要从根本上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必须从建筑的本质出发,重新树立建筑从业者和人民群众心中正确的的建筑价值观。从现代建筑理论的角度来说,建筑的本质是空间,而空间围绕人体展开。因此研究身体与建筑的关系是建立一切建筑认知的基础,也是形成一套正确的建筑设计方法论的前提,更是指明当下中国建筑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本篇论文以身体和建筑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对两者关系的分析,概括出身体与建筑的七个主要特征。然后以此为据,参考研究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一方面,将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与身体的关系重新分析、研究和梳理,划分为十二个演变阶段和四个主要时期;另一方面,论文也通过中西方建筑不同发展历程的对比研究,揭示出中西方自然哲学观的巨大差异、我国建筑发展的客观现状以及面临的严峻挑战。最后得到这样的结论:与西方建筑相比,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设计及理论对于建筑中的“人文主义”的思考依然停留在表象,距离“以人为本”的精细化设计与建造依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潘学斐[6](2020)在《基于共享理念的租赁社区优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自1998年我国全面实行住房商品化以来,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和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近年来在高房价与低收入的双重作用下,居民的居住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受个人经济条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城市中随之产生出一批买不起商品房,又与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无缘,只能租房居住的城市“夹心层”群体。为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国家在大力兴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同时,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在此情况下,部分城市区域凭借自身在政策、经济、产业等方面的客观优势,吸引了大批城市“夹心层”人群前来工作、学习和生活,以此推动了周边租赁住房的聚集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租赁社区和独具特色的聚居形态。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共享理念、租赁社区的发展、研究与实践现状,总结出共享理念、租赁社区的相关实践和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作参考。其次从租赁社区的构成要素——租赁住房和城市“夹心层”群体入手,按租赁住房类型及社区组成形式,将租赁社区分为单一型、复合型和混合型三类。以此为基础对租赁社区现状和住户进行调研,归纳其特征、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与共享理念的契合度。最后针对租赁社区的各类问题和住户需求,结合共享优化方式,分别从城市、社区和建筑层面提出了适宜的共享优化设计策略;并从融资、建设、参与以及制度方面,提出了租赁社区共享优化的运营管理策略。作为政策推动和城市租房人口大规模聚集下的必然产物,租赁社区中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问题。通过引入共享理念,对租赁社区的内外环境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提升,能够促进社区与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与社会相融,为租赁住房的发展以及城市“夹心层”人口的居住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张俊[7](2019)在《创新导向下高科技园区的规划管控研究 ——以广州科学城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上广泛地把高科技园区作为集聚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与空间载体。在科技园区自身的迭代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地理现象,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对传统高科技园区的空间布局与规划管控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同时传统的规划管控方式也越来越难以适应高科技园区创新发展的需求。本文在理论研究层面对相关概念进行解析,并梳理国内外高科技产业园区有关于规划管控的研究进展,形成文章的理论研究背景;在实践案例研究层面,通过对广州科学城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两个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与比较分析,总结创新导向下广州科学城规划管控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纬壹科技城的规划管控经验,并对我国创新导向下科技园区的规划管控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以期能够丰富和深化高科技园区创新发展与规划管控的既有研究,并对我国的高科技园区的转型升级有所借鉴。本文通过文献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相对系统而全面地剖析广州科学城目前转型升级在规划管控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我国创新导向下科技园区规划管控提出相应的建议。全文共七章: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选择以及研究方法与框架等进行阐述;第二章为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综述,对创新、科技园区与规划管控概念进行解析并对国内外高科技园区规划管控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形成文章的理论研究背景;第三章广州科学城规划管控实证研究,在梳理广州科学城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广州科学城在知识创新背景下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问题;第四章创新导向下新加坡纬壹科技城规划管控案例研究,在梳理纬壹科技城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在建设实践中在园区开发运营、总体规划以及精细化配套服务等规划管控方面的经验;第五章纬壹科技城与广州科学城的比较研究,从园区的开发建设与管理、总体规划理念与土地管理以及创新空间营造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比较论证;第六章创新导向下高科技园区规划管控的策略与建议,从突破传统的开发模式创新科技园区运营管理实践、以总体规划与土地管理为核心的园区空间供给侧改革以及园区用地与功能空间的精细化管控三个方面对广州科学城转型升级提出相关的建议;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进一步提炼文中的主要结论,根据论文中的主要不足之处提出后续研究展望。

谢凌峰[8](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提出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王筱宇[9](2019)在《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梳理了历史建筑概念缘起和制度发展的背景和国内外对建筑遗产保护的经验,简述历史建筑的价值及与文物建筑的区别,总结国内保护规划体系中的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现状。历史建筑法定化后,大部分研究围绕历史建筑的保护制度和法规体系建设、改造再利用策略、本体特征研究、价值评估、空间和功能潜能挖掘、保养修复技术等方面展开,缺乏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的研究。在名城保护规划体系中,历史建筑一般作为其他层次保护规划中的组成部分,被视作一个整体提出保护要求。保护规划的研究重点一直集中在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等保护规划上,专门以历史建筑为规划对象的规划成果较少;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法规依据和编制规范,各地已有编制成果也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将梳理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的编制历程,研究前期实施效果,填补这些方面的研究空白。首先,文章阐述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目的与背景,对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制度建设和817处历史建筑现状特征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规划编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并做出回应;在每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都会基于易读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原则,对图则的表达形式和内容进行修改和优化,从而使规划成果更好的覆盖与实施,提高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确度和科学性,为历史建筑的修缮和利用提供较为明确的指引和意见。其次,说明保护规划与修缮技术文件的衔接关系和使用方法,分析保护规划面向不同实施主体所发挥的作用和近期效果;对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深入探究,总结影响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根本原因,反思提升保护规划实施效果的途径。最后,以实际案例论证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的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其一,引领广东省推进新一轮历史建筑保护进程;其二,丰富我国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的探索尝试;其三,为其他地方的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提供参考范例。本文主要结论是:(1)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规划成果,其普遍经验对其他城市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启发性;(2)创新以价值要素为线索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途径,加强保护规划的落实;(3)影响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实施效果的根本原因是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配套政策和保护制度作为保护规划实施的有效支撑应当加快制定和建设。

赵晨至[10](2019)在《“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的观念、理论与实践初探》文中提出1937年-1945年间,重庆从一个内陆省辖市一跃成为“战时首都”,这一时期战时重庆的城市建设活动,是榫接战前第一次建筑实践高潮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建筑自发延续的重要一环。对于这一时期重庆城市现代化进程来说,既有具体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更包括观念、理论以及管理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因此本文首先以“战时首都”时期都市设计的观念、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作为线索,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与一手史料的梳理,致力于还原“战时首都”重庆在这一时期都市设计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并在其中找到推动重庆城市现代化背后的动力。其次,将研究置于更大的时空范围中,将都市设计战前的状况与战时的状况进行对比,展开对近代中国都市设计本体现代化的研究,厘清都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自身的转变。全文主体由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组成。第一部分是抗战爆发前全国层面都市设计发展历史过程的梳理;第二个部分是战前重庆都市设计状况与发展;第三部分则是“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的发展与实践。其中第一部分独立为第二章,将我国近代都市设计放置于近代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梳理当时都市设计的发展状况与意义,并能更好的理解战前重庆都市设计的状况。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以观念、理论与实践三个切入点分别成章进行对比研究,第三章以观念为中心,分别论述战前与战时重庆都市设计观念及其转变与影响。第四章关注都市设计相关理论,包括具体都市设计知识与制度两个方面,梳理重庆近代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五章从城市划界-空间格局建构-城市功能建设三个方面的转变以及战后编制的《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来梳理都市设计实践的变化及其问题。第六章为结论,首先将都市设计发展过程纳入整体现代化框架下进行分析,得出其转变过程;其次对重庆都市设计的特征与困境进行讨论,为理解都市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本质以及为未来重庆城市发展提供一个可能的方向。

二、广州居住新观念与住宅形式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居住新观念与住宅形式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城市内部轨道TOD范围中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整合策略研究 ——基于数据处理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对商业建筑的三项要求
        1.1.2 线上商业对商业建筑的四项要求
        1.1.3 大数据刺激产生新观念与新方法
        1.1.4 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与城市整合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TOD理论与轨道TOD
        1.2.2 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
        1.2.3 整合
        1.2.4 相关关系与相关性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现状与研究成果
        1.4.1 TOD相关研究
        1.4.2 商业建筑相关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TOD综述与指标要素提取
    2.1 TOD基础理论内涵
        2.1.1 经典TOD概念体系
        2.1.2 TOD理论的初衷与宗旨
        2.1.3 TOD理论的核心内容
        2.1.4 TOD开发的定量分析
        2.1.5 TOD的分类与基本构成
        2.1.6 TOD的开发原则
    2.2 国内外TOD理念的发展与应用
        2.2.1 美国:站区规划与新社区规划
        2.2.2 欧洲:城市(群)规划与站区开发
        2.2.3 亚洲:超高密度TOD开发
        2.2.4 本节小结
    2.3 我国TOD理论内涵与发展情况
        2.3.1 我国TOD理论内涵
        2.3.2 我国TOD理念的发展与应用
    2.4 TOD定量评估与公共空间整合设计要素
        2.4.1 TOD的定量评估指标与相关性
        2.4.2 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整合设计要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轨道TOD中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
    3.1 国内外商业建筑发展脉络与趋势
        3.1.1 国外商业建筑发展脉络与趋势
        3.1.2 我国商业建筑发展脉络与趋势
    3.2 我国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现状
        3.2.1 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一般整合策略
        3.2.2 轨道TOD相关商业建筑整合现状
        3.2.3 相关理论与案例小结
    3.3 整合策略相关性研究的主要变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关性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
    4.1 数据分类与整合策略分析思路
        4.1.1 数据分类
        4.1.2 整合策略分析思路
    4.2 TOD评估模块
        4.2.1 数据录入:定量评估指标原始数据
        4.2.2 数据预处理:TOD定量评估指标计算
        4.2.3 数据处理:确定指标权重
        4.2.4 数据输出:轨道TOD评估指数
    4.3 轨道TOD分析模块
        4.3.1 数据录入与预处理:样本筛选
        4.3.2 数据处理与输出:图形(像)化数据与相关性
    4.4 商业建筑分析模块
        4.4.1 数据录入:技术图纸与图像数据
        4.4.2 数据预处理至数据处理步骤
        4.4.3 数据输出: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整合流程图
    4.5 整合流程优化与策略提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轨道TOD中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整合策略
    5.1 初步归纳整合流程
        5.1.1 轨道TOD样本筛选
        5.1.2 轨道TOD分析
        5.1.3 商业建筑样本整合策略分析
        5.1.4 初步归纳的整合流程图
    5.2 演绎优化整合流程
        5.2.1 轨道TOD与商业建筑样本筛选
        5.2.2 调整内容分析
        5.2.3 演绎优化的整合流程及操作说明
    5.3 我国轨道TOD中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整合策略
        5.3.1 与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的整合策略
        5.3.2 与城市公共交通相关的整合策略
        5.3.3 室外公共空间自身整合策略
    5.4 我国轨道TOD中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整合原则
        5.4.1 城市性原则
        5.4.2 商业性原则
        5.4.3 体验性原则
        5.4.4 可达性原则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际项目应用与评价
    6.1 深圳坂田自行车厂地块改造项目
        6.1.1 轨道TOD及项目基础信息
        6.1.2 整合策略相关性分析与演绎
        6.1.3 室外公共空间整合策略的具体应用
        6.1.4 整合策略应用评价
    6.2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附录2 数据录入用程序代码
    附录3 轨道TOD公共空间与站点考察表
    附录4 演绎分析与建成情况吻合度分析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从“旧式住宅”到“理想住宅” ——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大众报刊与专业期刊看城市住宅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基础
        1.2.1 时间界定
        1.2.2 研究资料
        1.2.3 概念解释
    1.3 现有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期住宅相关的报刊杂志
    2.1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期期刊杂志概况(1898-1937)
    2.2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期建筑专业类期刊杂志
        2.2.1 《中国建筑》(The Chinese architect)
        2.2.2 《建筑月刊》(The Builder)
        2.2.3 《新建筑》(Die Architektur)
        2.2.4 《学艺》
    2.3 19 世纪末至20 世纪初期大众报刊
        2.3.1 《申报》
        2.3.2 《妇女杂志》
        2.3.3 《良友》
        2.3.4 其他杂志
    2.4 小结
第三章 近代卫生观念与居住观念的改变
    3.1 卫生观念的转变
        3.1.1 晚清西译中述时期卫生思想的转变和萌芽(1870s-1890s)
        3.1.2 甲午战争后日本影响下的卫生制度的初步确立(1900s-1930s)
        3.1.3 卫生作为现代性的话语对于住宅的影响
    3.2 大众居住观念的转变
        3.2.1 小家庭
        3.2.2 个性、平等、自由
        3.2.3 妇女本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旧式住宅”缺点的讨论
    4.1 旧——“脱离本质”
        4.1.1 组织布局
        4.1.2 房间功能
        4.1.3 室内布置
        4.1.4 建筑元素
    4.2 旧——“不合卫生”
        4.2.1 组织布局
        4.2.2 房间功能
        4.2.3 建筑元素和设备
    4.3 旧——“低技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理想住宅”的想象
    5.1 外部环境
    5.2 建筑布局
        5.2.1 外部空间
        5.2.2 规模和朝向
        5.2.3 建筑风格
    5.3 房间
    5.4 室内布置
        5.4.1 艺术期刊的引导
        5.4.2 大众群体的选择
        5.4.3 超越时代的想象
    5.5 建筑构件与设备
    5.6 理想与现实
第六章 “理想住宅”的实践与转变
    6.1 建筑布局
        6.1.1 逐渐趋向灵活的建筑布局
        6.1.2 趋向大开间式的布局
        6.1.3 从体块分离到体块整合
    6.2 空间组成
        6.2.1 交通空间的演变与丰富变化
        6.2.2 错层空间的出现与消失
        6.2.3 重复性楼层平面的消失
        6.2.4 经过性空间的消减
    6.3 建筑元素
        6.3.1 从天井到花园
        6.3.2 从客堂到起居室
        6.3.3 从混合到分离——餐厨
        6.3.4 从均质到秩序——卧室
        6.3.5 半室外空间的出现
        6.3.6 精神娱乐空间的出现
        6.3.7 卫生空间的出现
    6.4 内部空间
        6.4.1 内部装饰与家具
        6.4.2 细致化的内部设计
    6.5 细部构造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
    7.1 卫生观念和居住观念的转变
    7.2 从“旧式住宅”到“理想住宅”
        7.2.1 从“旧式住宅”到“理想住宅”——完全的背离与反叛
        7.2.2 “理想住宅”中受制于传统习惯的想象
    7.3 从“理想住宅”到“住宅实践”
        7.3.1 “理想”与“实现”
        7.3.2 “理想”与“现实”
    7.4 “理想住宅”的具体化
        7.4.1 大众期刊和专业期刊所代表的不同话语和行为主体的诉求与表达
        7.4.2 住宅变革期住宅实践的三大特点
    7.5 研究的不足之处
    7.6 对于研究意义的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一 本文涉及到的二十世纪初期主要报刊统计
附录二 第六章住宅案例平面重绘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创新街区识别及场所营造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驱动力的变化
        1.1.2 知识溢出促进创新集聚
        1.1.3 创新企业及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变化
        1.1.4 新型创新空间的兴起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框架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新街区
        2.1.2 空间场所
        2.1.3 场所营造
    2.2 创新街区识别的研究进展
        2.2.1 空间识别研究
        2.2.2 要素识别研究
    2.3 创新街区场所营造研究进展
        2.3.1 场所质量
        2.3.2 场所质量评价
        2.3.3 场所营造实践
    2.4 国外典型案例解析
        2.4.1 剑桥肯德尔广场
        2.4.2 波士顿创新街区
    2.5 研究评述
第三章 创新街区的内涵、特征及形成条件
    3.1 创新街区概念辨析
        3.1.1 创新街区的相关概念
        3.1.2 创新街区与科技园区
    3.2 创新街区的类型特征
        3.2.1 创新街区类型
        3.2.2 创新街区特征
    3.3 创新街区的构成要素
        3.3.1 资产构成
        3.3.2 人员构成
        3.3.3 产业构成
    3.4 创新街区的形成条件
        3.4.1 经济条件
        3.4.2 区位条件
        3.4.3 土地利用
        3.4.4 创新氛围
        3.4.5 创新联系
    3.5 创新街区的建设路径
第四章 创新街区识别及场所营造理论分析框架
    4.1 创新街区相关理论基础
        4.1.1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4.1.2 三螺旋理论
        4.1.3 3T理论
        4.1.4 新城市主义理论
    4.2 创新街区识别指标体系
        4.2.1 空间识别
        4.2.2 要素识别
        4.2.3 识别流程
    4.3 场所营造原则、流程及框架
        4.3.1 场所营造原则
        4.3.2 场所营造流程
        4.3.3 场所营造框架
    4.4 调研设计
        4.4.1 调研区域
        4.4.2 问卷有效性
        4.4.3 问卷置信度
第五章 深圳市南山区创新街区识别
    5.1 案例区概况
        5.1.1 经济资产分布特征
        5.1.2 物质资产分布特征
    5.2 创新街区空间识别
        5.2.1 空间识别流程
        5.2.2 空间识别结果
    5.3 创新街区要素识别
        5.3.1 要素识别标准
        5.3.2 要素识别结果
    5.4 创新街区识别结果
第六章 深圳市南山区创新街区场所营造
    6.1 街区利益相关者
        6.1.1 人群特征
        6.1.2 产业特征
    6.2 街区现状评估
        6.2.1 街区第三空间现状
        6.2.2 街区空间问题诊断
    6.3 街区感知需求
        6.3.1 利益相关者感知评价
        6.3.2 利益相关者需求特征
        6.3.3 公共空间需求特征
    6.4 街区公共空间短期行动
        6.4.1 公园:划分活动功能分区
        6.4.2 广场:增加活动休闲设施
        6.4.3 街道:加强内外部连接性
    6.5 街区长期愿景
        6.5.1 提高功能混合
        6.5.2 加强创新交流
        6.5.3 营造社区氛围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深圳市创新街区调查问卷
    附录二 深圳市创新街区场所质量评价问卷
    附录三 访谈题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从身体到建筑: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演变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西方建筑历史发展时间轴线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中西方建筑发展概况
        1.1.2 建筑历史发展的曲折与复杂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分析和猜想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客观世界概述:建筑与人的载体
    2.1 客观世界
        2.1.1 定义与意义
        2.1.2 组成部分
    2.2 自然环境
        2.2.1 地理位置
        2.2.2 自然环境
        2.2.3 气候条件
        2.2.4 自然现象
    2.3 社会环境
    2.4 客观世界的变化
        2.4.1 运动中的发展与变化
        2.4.2 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人体概述:建筑活动的主体和使用者
    3.1 人体概述
    3.2 人体的外观结构组成
        3.2.1 头部
        3.2.2 躯干
        3.2.3 四肢
    3.3 人体的感知活动
        3.3.1 感觉活动
        3.3.2 知觉活动
    3.4 人体的需求
        3.4.1 物质需求
        3.4.2 精神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身体与建筑
    4.1 身体的定义
    4.2 身体与建筑的七个特征
        4.2.1 视觉
        4.2.2 听觉
        4.2.3 触觉
        4.2.4 记忆
        4.2.5 运动
        4.2.6 欲求
        4.2.7 场所
    4.3 文献研究统计与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人文主义视角
    5.1 人文主义与建筑
    5.2 建筑历史发展中的人文主义视角
    5.3 本章小结
第6章:人文主义视角下的西方建筑历史演变规律
    6.1 视觉性为主的人文主义时期
        6.1.1 第一阶段:拟物意识的形成
        6.1.2 第二阶段:从物到人-建筑物即身体的映射
        6.1.3 第三阶段:禁欲主义下的身体与空间
        6.1.4 第四阶段:古典主义身体观的回归
        6.1.5 第五阶段:古典主义视觉的分离与畸变
        6.1.6 第六阶段:古典主义视觉的混乱与功能矛盾的出现
    6.2 功能性为主的人文主义时期
        6.2.1 第七阶段:视觉与功能矛盾的加剧
        6.2.2 第八阶段:古典主义身体观的瓦解与新观念的出现
        6.2.3 第九阶段:功能主义身体观的确立与发展
    6.3 新视觉性为主的人文主义时期
        6.3.1 第十阶段:功能主义建筑的新视觉
    6.4 感官性为主的人文主义时期
        6.4.1 第十一阶段:建筑物是社会与都市结构的反映
        6.4.2 第十二阶段:建筑物即身体的存在与感知
    6.5 本章小节
第7章: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建筑历史演变规律
    7.1 第一阶段:拟物化意识与宇宙人神观念的形成
        7.1.1 原始社会时期
        7.1.2 奴隶社会时期
    7.2 第二阶段:观念与世俗性的人文主义
        7.2.1 封建社会时期
    7.3 第三阶段:身体在建筑中的迷失
        7.3.1 近代社会时期
        7.3.2 现代社会时期
    7.4 本章小节
第8章: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历史演变对比与启示
    8.1 古代社会时期
        8.1.1 人神观
        8.1.2 建筑材料及其体现出的文化观念
        8.1.3 模数化与基本尺度的确定
        8.1.4 身体在建筑中的直接表达
        8.1.5 身体感受的介入
    8.2 近现代社会时期
    8.3 当代社会时期
    8.4 本章小节
第9章:研究结论及启示
    9.1 研究结论
    9.2 启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基于共享理念的租赁社区优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概念界定
        1.2.1 共享理念
        1.2.2 城市“夹心层”
        1.2.3 租赁社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5.1 论文框架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共享理念与租赁社区概述
    2.1 共享理念概述
        2.1.1 研究综述
        2.1.2 研究总结
    2.2 共享社区实践
        2.2.1 实践分析
        2.2.2 实践总结
    2.3 租赁社区研究概述
        2.3.1 研究综述
        2.3.2 研究总结
    2.4 租赁社区实践
        2.4.1 实践分析
        2.4.2 实践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租赁社区的类型特征
    3.1 租赁住房的类型与特征
        3.1.1 租赁住房的类型
        3.1.2 租赁住房的基本特征
    3.2 城市“夹心层”群体的聚居
        3.2.1 城市“夹心层”的类型与特征
        3.2.2 聚居形式
    3.3 租赁社区的类型与特征
        3.3.1 形成原因
        3.3.2 租赁社区的类型
        3.3.3 租赁社区的基本特征
        3.3.4 与其他社区的区别与联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租赁社区的实态调研
    4.1 实态调研设计
        4.1.1 调研思路
        4.1.2 调研目的
        4.1.3 调研对象
        4.1.4 调研方法
    4.2 租赁社区的现状调研
        4.2.1 单一型租赁社区
        4.2.2 复合型租赁社区
        4.2.3 混合Ⅰ型租赁社区
        4.2.4 混合Ⅱ型租赁社区
        4.2.5 租赁社区存在的问题
    4.3 租赁社区的住户调研
        4.3.1 住户的基本特征
        4.3.2 住户的行为特征
        4.3.3 住户的空间使用
        4.3.4 住户的社区评价
        4.3.5 住户的共享需求
    4.4 租赁社区的共享性解读
        4.4.1 共享的必要性
        4.4.2 共享的可行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租赁社区的共享优化设计
    5.1 租赁社区共享优化的内涵与目标
        5.1.1 优化内涵
        5.1.2 优化目标
    5.2 租赁社区共享优化的基本原则
        5.2.1 经济性原则
        5.2.2 适应性原则
        5.2.3 人性化原则
        5.2.4 可持续原则
    5.3 租赁社区共享优化的设计策略
        5.3.1 共享优化的方式
        5.3.2 城市层面的共享优化设计
        5.3.3 社区层面的共享优化设计
        5.3.4 建筑层面的共享优化设计
    5.4 租赁社区共享优化的运营管理策略
        5.4.1 多渠道融资
        5.4.2 合作建设运营
        5.4.3 统一组织管理
        5.4.4 人人参与管理
        5.4.5 制定奖惩制度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会议及课题
附录 B 租赁社区住户问卷调查表
致谢

(7)创新导向下高科技园区的规划管控研究 ——以广州科学城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范围内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1.1.2 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1.3 科技园区作为创新发展主体“以升促建”实现园区跨越式发展
        1.1.4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背景下科技园区建设再出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选择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创新概念解析
        2.1.2 高科技园区概念解析
        2.1.3 规划管控概念解析
    2.2 国内外高科技园区规划管控的相关研究
        2.2.1 高科技园区空间需求转向研究
        2.2.2 国内外高科技园区规划管控的相关研究
        2.2.3 国内外关于高科技园区整体性研究综述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州科学城规划管控实证研究
    3.1 广州科学城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3.1.1 广州科学城区位概况
        3.1.2 广州科学城的发展历程
        3.1.3 广州科学城发展现状
    3.2 广州科学城调查概况及现状问题
        3.2.1 广州科学城实证调查概况
        3.2.2 广州科学城受调查者需求特征分析
        3.2.3 广州科学城空间邻近度及其满意度评价
        3.2.4 广州科学城与企业供需矛盾小结
    3.3 广州科学城规划管控的问题剖析
        3.3.1 传统路径依赖下园区惰性的开发政策与管理体制
        3.3.2 既有规划理念与技术方法滞后于企业创新的需求
        3.3.3 精细化规管缺失下园区粗放的土地出让与空间供应
    本章小结
第4章 创新导向下纬壹科技城规划管控案例研究
    4.1 目标导向下纬壹科技城建设缘起与超前规划设计
        4.1.1 纬壹科技城地理区位
        4.1.2 纬壹科技城概念规划
    4.2 纬壹科技城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4.2.1 纬壹科技城建设历程
        4.2.2 纬壹科技城开发现状
        4.2.3 纬壹科技城建设成就
    4.3 纬壹科技城开发与规划管控经验
        4.3.1 面向企业创新的园区开发与运营
        4.3.2 面向企业创新的园区总体规划设计
        4.3.3 面向企业创新的园区土地与配套服务的精细化管控
    本章小结
第5章 纬壹科技城与广州科学城规划管控比较研究
    5.1 科技园区管理与开发建设比较
        5.1.1 科技园区的管理组织架构比较分析
        5.1.2 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比较分析
    5.2 科技园区总体规划比较
        5.2.1 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理念比较分析
        5.2.2 科技园区土地供应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5.2.3 科技园区地块规划指引比较分析
    5.3 科技园区微观创新空间比较
        5.3.1 生物医药组团对比分析
        5.3.2 生态公园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创新导向下我国高科技园区规划管控策略与建议
    6.1 突破传统的开发模式探索科技园区运营管理实践
        6.1.1 科技园区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变革
        6.1.2 灵活多元化的产业园区开发与培育模式
        6.1.3 构建中介机构服务网络促进创新要素流动
    6.2 以园区规划与土地管理为核心的园区空间供给侧改革
        6.2.1 创新转型下第三代科技园区规划思路转变
        6.2.2 创新城市规划土地供应与分类体系
        6.2.3 灵活弹性的土地出让与动态的过程管理
    6.3 科技园区用地与功能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1 科技园区转型下既有低效用地二次释能
        6.3.2 创新相关功能用途与空间的精细化配套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研究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广州科学城内就业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2:广州科学城内管委会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3:广州科学城内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4:广州科学城内就业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5:广州科学城内受访者基本资料与访谈时间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1.2.3 相关研究评析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1.4.1 地理范畴
        1.4.2 时间范畴
        1.4.3 研究对象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6.2 启示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6.3 创新点
    6.4 研究展望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有助于深化和完善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的编制体系
        1.2.2 有利于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落地实施
        1.2.3 有益于各层次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衔接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历史建筑的定义
        1.3.2 历史建筑保护规划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相关背景及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建筑遗产保护制度综述
        2.1.1 国外建筑遗产保护制度综述
        2.1.2 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综述
        2.1.3 中国大陆地区的历史建筑保护制度构建历程综述
        2.1.4 小结
    2.2 历史建筑价值分析综述
        2.2.1 历史建筑的价值
        2.2.2 与文物建筑的区别
    2.3 保护规划发展历程综述
        2.3.1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发展历程
        2.3.2 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发展历程
        2.3.3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背景与主要目的
    3.1 广州历史建筑保护制度建设
        3.1.1 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背景概述
        3.1.2 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制度的构成
    3.2 规划编制的推动力
        3.2.1 历史建筑线索频遭破坏
        3.2.2 修缮缺乏统一指引
        3.2.3 规划技术更新要求
    3.3 广州市历史建筑现状特征
        3.3.1 数量与分布
        3.3.2 建筑类型
        3.3.3 使用功能及功能变更
        3.3.4 产权现状与复杂化原因
        3.3.5 保存现状及损坏原因
    3.4 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4.1 如何将保护对象转化为规划对象
        3.4.2 如何实现对历史建筑价值的保护
        3.4.3 如何对每处历史建筑提出个别化保护要求
        3.4.4 如何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
        3.4.5 如何将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纳入规划管理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方法与内容
    4.1 编制依据
        4.1.1 法规依据
        4.1.2 佛山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的借鉴
    4.2 编制思路
        4.2.1 规划成果表达形式
        4.2.2 编制步骤与程序
    4.3 通则文本总则
        4.3.1 规划对象
        4.3.2 规划定位
        4.3.3 规划目标
        4.3.4 规划原则
    4.4 保护规划核心内容
        4.4.1 建筑基础信息
        4.4.2 划定保护范围
        4.4.3 分类保护
        4.4.4 价值要素认定及索引方式
        4.4.5 保护要求与现状评估
        4.4.6 禁止使用功能和合理利用建议
        4.4.7 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
    4.5 规划内容调整优化及背后原因
        4.5.1 优化价值要素及其索引方式
        4.5.2 体现历史环境及规划衔接
        4.5.3 细化深化规划管理内容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
    5.1 与修缮技术文件的衔接
        5.1.1 与《修缮指引》的具体衔接方式
        5.1.2 与《修缮图则》的具体衔接方式
    5.2 面向实施主体及发挥的作用
        5.2.1 面向监督管理人员
        5.2.2 面向保护责任人
        5.2.3 面向技术服务单位
        5.2.4 面向修缮设计单位
    5.3 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5.3.1 历史建筑在制度保护下仍保护不力
        5.3.2 历史建筑再利用受限
    5.4 影响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根本原因
        5.4.1 横向部门协同合作机制不健全
        5.4.2 缺乏保护专项资金和奖罚机制
        5.4.3 纵向各级政府部门责任交接不到位
        5.4.4 保护意识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5.4.5 规划编制技术及各方协调受限
        5.4.6 缺乏传统技艺的保护研究和传承
        5.4.7 缺乏创新保护利用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的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
    6.1 引领广东省推进新一轮历史建筑保护进程
        6.1.1 广东省历史建筑保护现状
        6.1.2 规划成果案例
        6.1.3 小结
    6.2 丰富我国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的探索尝试
        6.2.1 其他城市的探索成果
        6.2.2 案例对比
    6.3 为其他各地规划编制提供参考范例
        6.3.1 普遍性经验总结
        6.3.2 应用案例
    6.4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广州市一至六批817 处历史建筑各区分布统计表
    附录2 :广州市一至六批817 处历史建筑的历史功能和现状功能普查结果
    附录3 :广州市一至六批历史建筑基本信息表
    附录4 :广州市一至六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成果示例
    附录5 :广州市历史建筑推荐名单文本示例
    附录6 :汕头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成果示例
    附录7 :珠海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成果示例
    附录8 :佛山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成果示例
    附录9 :宁波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图则成果示例
    附录10 :济南市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图则成果示例
    附录11 :广州市修缮咨询服务申请表(试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的观念、理论与实践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源起与研究发问
        1.1.1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1.2 研究的时空范围
        1.1.3 研究现状
        1.1.4 研究发问
    1.2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使用的重要材料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本文的章节安排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2 战前“都市设计”历史过程概述
    2.1 都市设计观念的建构
        2.1.1 传统城市观念与近代城市认知
        2.1.2 建设现代都市的一种工具
        2.1.3 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
        2.1.4 完善国家治理的一种方式
    2.2 都市设计理论的移植与发展
        2.2.1 都市设计理论的现代化因素
        2.2.2 田园城市与区域规划
        2.2.3 功能分区与交通建设
        2.2.4 都市卫生与都市住宅
    2.3 近代都市设计制度的形成
        2.3.1 都市设计管理机构的发展
        2.3.2 都市设计法律制度的建设
        2.3.3 土地制度:区段征收与土地重划
    2.4 近代都市设计的实践
        2.4.1 宏观层面:“建市”与“建制”
        2.4.2 微观层面:“路政”、“市政”到“都市设计”
    2.5 小结:现代都市设计的建构
3“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观念
    3.1 战前重庆都市设计观念
    3.2 抗战爆发与“战时首都”的确立
        3.2.1 抗战工业的发展
        3.2.2 金融业的发展
        3.2.3 文化中心的形成
        3.2.4 人口的急速膨胀
    3.3“战时首都”下都市设计观念
        3.2.1 战时国家之城的形象建构
        3.2.2 战为中心观念下的都市设计
        3.2.3 观念的进步与现实的考量
    3.4 小结:抗战建国下的都市设计观念
4“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理论
    4.1 战前重庆的“都市设计”
        4.1.1 重庆“都市设计”的萌芽与发展
        4.1.2 战前重庆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
        4.1.3 实践模式:军绅合作
        4.1.4 无计划的“都市设计”
    4.2“战时首都”时期都市设计理念的导入——以《市政评论》为中心
        4.2.1 战时防空与城市体系
        4.2.2 功能分区的再讨论
        4.2.3 现代性要素与城市美化
        4.2.4 现代山地设计的探索
        4.2.5 现代主义的兴起与古典样式的反思
    4.3“战时首都”时期都市设计管理机构及其问题
        4.3.1 实践模式:中央主导
        4.3.2 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
        4.3.3 重庆市工务局
        4.3.4 重庆市建设期成会
    4.4“战时首都”时期都市设计法律制度的建构——以《都市计划法》为中心
        4.4.1 都市设计核心法规的建立:《都市计划法》
        4.4.2 重庆都市设计相关法规的扩展
        4.4.3 都市设计相关建筑法规的颁布
    4.5 小结:现代的治理术——都市设计理论的专业化
5“战时首都”时期都市设计实践
    5.1 战前重庆的都市设计实践
        5.1.1 市域的划定
        5.1.2 城市空间的扩展与建设
        5.1.3 市政工程的建设
    5.2“战时首都”时期重庆的“省市划界”
        5.2.1 划界的历史过程
        5.2.2 新空间的产生:划界的要素与意涵
    5.3“战时首都”时期重庆城市格局的建构
        5.3.1 城市的扩展与空间分区
        5.3.2 开辟“火巷”带动老城改造
    5.4“战时首都”时期重庆城市功能的建设
        5.4.1 战时空间的营造:防空工程的建设
        5.4.2“城市意志”下的的空间塑造
        5.4.3 平民住宅建设
    5.5“战时陪都”时期都市设计工作的集中体现——《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5.5.1 科学、理性的设计原则
        5.5.2 土地政策与财政问题
        5.5.3 进步与局限
    5.6 小结:战为中心下的都市设计实践
6 结论:都市设计现代化及其特征
    6.1“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的现代化及范式转型
    6.2“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的特征与困境
        6.2.1 战争因素下激进的城市现代化
        6.2.2 政府权力主导下的都市设计
        6.2.3 强调“都市进步”及其问题
        6.2.4 自发的城市现代化的探索
        6.2.5 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
    6.3 启示与展望
        6.3.1 都市设计与当下学科发展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四、广州居住新观念与住宅形式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城市内部轨道TOD范围中商业建筑室外公共空间整合策略研究 ——基于数据处理的相关性分析[D]. 杜冠之.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从“旧式住宅”到“理想住宅” ——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大众报刊与专业期刊看城市住宅变革[D]. 张园. 南京大学, 2020(12)
  • [3]创新街区识别及场所营造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D]. 谭有为. 广州大学, 2020(07)
  • [4]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从身体到建筑:人文主义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演变与启示[D]. 朱梦. 深圳大学, 2020(02)
  • [6]基于共享理念的租赁社区优化设计策略研究[D]. 潘学斐. 湖南大学, 2020(08)
  • [7]创新导向下高科技园区的规划管控研究 ——以广州科学城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为例[D]. 张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8]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研究[D]. 王筱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的观念、理论与实践初探[D]. 赵晨至. 重庆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广州住宅新概念与住房形态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