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看百年中国煤炭工业的巨变

从山西看百年中国煤炭工业的巨变

一、从山西看中国煤炭行业百年巨变(论文文献综述)

马裕[1](2021)在《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文中研究说明贾樟柯,一个出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山西普通家庭的“汾阳小子”,从原乡出发,跨越中国大江南北,迈入世界舞台,最终回归三晋大地,在跨地空间迁徙路线中以纪实影像将全球化背景下一直被忽略的原乡在地经验如实表达,将改革快进中千疮百孔的多地疮痍真实呈现。而这背后,是贾樟柯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的影射,是其独特纪实风格在电影史中的价值体现,更是其串联原乡与世界的文化初心。本文正是基于贾樟柯的影像跨地呈现,以电影纪实美学为基本理论依据,以“跨地性”理论为方法指导,对贾樟柯从原乡到世界的影像纪实风格进行多元探讨,深入剖析贾樟柯跨地纪实的价值意蕴。第一章从原乡出发进行在地静观,对影像中改革巨变下的山西原乡的空间景观和日常生活进行精细研究,借空间中的人与物进入对贾樟柯纪实风格的多元探讨中。贾樟柯的在地静观主要集中于“故乡三部曲”的创作中,他以粗粝的影像还原原乡混乱嘈杂的街道、简陋叠加的老房、灰暗破败的生存空间,呈现原乡青年慌乱迷茫的生命状态,对话原乡的迟钝落后气质,揭示原乡沦为他者此在的赤裸真相,开启跨地纪实的第一旅程。第二章由原乡向外延伸,关注贾樟柯的世界多地呈现,以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为参照细读贾樟柯的多地影像文本,深入探寻其进入“世界”后的影像纪实特点。贾樟柯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在亲历时代巨变和跨地“移民”的经历中目睹了北京的阶层问题、三峡的移民问题、东莞的金钱问题、澳洲的情感问题等一些全球共性问题,于是,他以影像为刀,以多重地域为俎,审视中国大江南北,直面时代快进中的满目疮痍。第三章落脚于贾樟柯从原乡到世界的跨地纪实背后的现实主义精神旨归,融合贾樟柯人生经历带来的人文滋养,挖掘其冷峻纪实背后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对其纪实风格进行思想定位。“汾阳小子”贾樟柯在“游走世界”中受到了各方面的人文意识淘洗,他将其融入到影像纪实创作中,将自己对生命的感受与尊重寄于跨地作品中,关注边缘、歌颂善良、聚焦情义、反抗物化,饱含温情、极具人文力量。第四章将视野从本土拉向全球,关照本土、对话世界,以全球化的眼光综合定位贾樟柯跨地纪实所体现出的沟通之桥的作用,探究其在电影史中的地位、其为联结原乡与世界所做的贡献,丰富贾樟柯及其电影的价值意蕴。完成“原乡-世界-原乡”空间闭环的贾樟柯,以独特的跨地影像纪实,对巴赞纪实美学作出了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应与深入承继;以对中国电影纪实性风格的承接,为中国电影在商业大片时代的内容抉择与主题界定提供了很好的文本范式与价值参考;以多重影像活动对话世界,对连接原乡与世界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已成为促进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重要推手、串联原乡与世界的“中国名片”。

章建[2](2013)在《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近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力量,铁路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社会风气演变等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同样,晚清末季铁路传入中国后,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铁路也担当了促进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角色。近代安徽是中国东南的重要省份,物产丰富,农产品等大宗物品的外销迫切需要有能沟通南北、连接口岸与广大腹地的便捷运输通道,这种对于近代交通方式的诉求成为了推动铁路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铁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1912年津浦铁路首通,到20世纪30年代淮南铁路、江南铁路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安徽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运输网络。这一网络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安徽交通格局仅以东西向的水运为主,而缺乏连通南北重要孔道的局面。在铁路以及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共同努力之下,近代安徽的运输局面为之一新,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变迁步伐。具体而言,由于铁路的贯通和大量促进运输的政策的推行,首先使得广大铁路沿线地区以及接受铁路影响的“腹地”农村,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进而出现了连片的规模化经验模式,使得以小麦、水稻、茶叶、烟草等为代表的农作物在满足农民自我消费的同时,商品化趋势发展明显。其次,铁路的运营对于工业品由沿海输入内地、由城市输入农村建构了便捷的通道,在此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工业艰难起步,同时亦通过铁路运输的作用,拥有丰富煤、铁矿藏的安徽成为了近代中国最重要的煤炭、铁矿石供应基地之一,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再次,在铁路运营的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不仅出现了火车带来的城市,而且铁路沿线城镇的近代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发轫于清代的安徽省会之“争”又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铁路成为了省会确立的必要条件。第四,铁路的建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风气的流变,正是通过铁路这一近代交通工具,架起了安徽腹地与口岸联系的桥梁,近代旅游业逐步萌发、近代城市生活方式开始起步,社会发展呈现出外向与开放的姿态。然而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种由于铁路的贯通而带来的进步,犹如星星之火,在积淀已深的传统社会中尚未形成燎原之势,就绝大多数人、特别是生活在乡村的众多人们而言,社会经济变迁对他们生活影响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革命作用要有充分而适度的估计。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存在之于近代安徽的经济社会变迁,不仅是一种推动力量,更是一种促进变迁的必要条件,假以时日,必能产生类似“耦合”的充分效应,而这已被新中国成立后的事实所证明。

周建波[3](2013)在《企业家二次创业与资源型经济转型 ——基于山西转型的实践经验》文中指出对资源开发的过度依赖和缺乏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来源,是长期制约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来源,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首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探索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来源,实现经济结构的实质性变革,中国的资源型城市和地区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试验。但主要地区的探索和试验基本上是由政府推动的,形成了政府主导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模式。尽管这一转型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没能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和发挥市场自组织机制的作用,使产业结构调整基本上围绕着资源的深度丌发和原有产业链的延伸展开,最终仍然没能打破区域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的固有格局。在对山西省经济发展进行系统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发现,与前期不同,2005年以来,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民间资本的活力开始进发,市场自组织机制正在加快形成和发挥作用,经济转型出现了新的局面。新局面出现的契机,则来自政府对资源行业管制的加强和民间资本的退出。资源型行业退出的民间资本,正在通过二次创业探索着新的资本与技术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着农业现代化、传统产业高端化和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同时,政府通过为民间资本二次创业提供新的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推动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步伐。从山西省近年来的发展实践看,资源型经济转型本质上是复杂适应系统的演化过程,其中企业家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主体,企业家的创新创业活动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市场自组织机制作用的发挥,是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根本动力来源。政府的作用在于提供服务于企业家创新创业和市场自组织功能作用发挥的制度环境。缺乏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动和市场自组织功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政府主导的经济转型是不可持续的。在本文中,作者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考察了山西省民间资本二次创业活动如何通过资本与技术的结合,引入新的发展动力因素,推动经济结构变革并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基本机制,以及在市场主导的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如何通过构建创新创业环境助推企业家二次创业和经济转型顺利推进等问题。在复杂适应系统演进过程中,系统内部的行为主体会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在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条件下,适应性行为主体会通过调整认知和行为模式进行探索性活动,引入新的增长因素,实现自身发展和系统结构变革。在复杂适应系统中,行为主体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互动的,共同探索新的发展机遇和模式。行为主体的相互联系和互动通过新的规则体系的形成和对原有规则的替代,来放大积极探索的成果,共同推动系统结构的调整和变革。在山西省近年的经济转型实践中,政府对资源型行业管制的加强,对民间资本原有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根本性冲击。在无法继续从事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的条件下,企业家只能选择通过二次创业来谋求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环境下,企业家二次创业活动的主线是探索资本与技术的结合。从山西省企业家二次创业的实践看,资本与技术结合的创业领域是多样化的,不仅包括高新技术引进,而且包括与农业和传统产业相关的技术引进。在企业家二次创业的推动下,山西省的产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一方面表现在农业的现代化和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另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与高新技术结合过程中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为了放大企业家二次创业活动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积极变化,政府正在通过创新创业园区(如长治县科工贸产业集聚区)等空间载体的建设和相关政策体系的制定,推动着产业结构调整向深层次发展和演化。但是这种演化趋势目前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不仅因为资本和技术结合领域和方向是否代表经济发展未来在目前是难以准确预测的,而且因为政府能否增强市场自组织作用的发挥目前也是很难估计的。在对山西省近年来经济转型和发展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作者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山西省企业家二次创业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5年,山西省尽管一直在努力探索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有效模式,但在国有经济占主导、市场主体和自组织作用相对不足的条件下,经济转型只能依靠政府来主导和推动。这一时期的经济转型基本上围绕着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产业链的延伸展开,没有探索到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来源。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资源型行业对民间资本的开放,进一步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源开发的依赖程度。尽管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和粗放的发展方式,却为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第二,2005年以来,山西省政府开始对煤炭行业实施强化管制改革,对山西煤炭产业和整体资源型经济系统产生了强烈冲击。一方面,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升、组织管理模式的优化和产业链的延伸,传统资源型产业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煤炭行业管制强化,大量煤炭企业家和民间资本被迫离开了煤炭产业领域。这些煤炭企业家中的一部分人选择远赴疆、蒙继续投资资源产业,另一部分则选择在山西的非资源产业继续开展二次创业活动,包括现代农业、传统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总体来看,煤炭企业家的二次创业活动是围绕着资本与技术相结合的主线展开的。在引进新技术并诱发结构性变革的基础上,煤炭企业家及其二次创业活动正在成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根本推动力量。随着传统产业高端化和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山西已经进入了传统经济发展动力质量提升和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加速形成的关键变革时期。第三,在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推动的经济转型探索中,政府同样采取了积极的适应性行动,集中表现为空间载体等硬件环境的建设和政策体系等软件环境的建设。但其对民间资本和市场自组织机制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所能发挥的基础性作用的认识,仍需进一步深化。在未来的经济转型中,政府应该着眼于推动企业家二次创业的持续发展,因势利导地构建高质量创新创业环境,如建立有利于资本和技术结合的公共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制订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嫁接和引进的政策等,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家二次创业的风险和新行业进入壁垒。在2005年以来新的转型模式探索中,山西省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靠企业家二次创业推动经济转型的新模式却仍处于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之中,尚需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而构建高质量创新创业环境,有效促进资本与技术结合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则是政府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安华[4](2012)在《山西转型经济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更好地把握山西经济长期转型发展演进的路径,理解山西资源依赖型经济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将研究视角由当前的时点拓展至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从长期的历史视角对山西经济的长期转型和资源型经济的转型进行分析,总结山西经济长期发展和转型的历史规律,推动山西区域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同时对新时期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也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山西的经济社会变迁有着其独特之处。由于其自然地理条件,加之人口的不断增加与可供狩猎和采集的资源日渐稀缺之间的矛盾,导致狩猎采集劳动的边际产品下降,山西较早地实现了由原始社会时期的狩猎和采集业向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过渡,也由于其农牧兼宜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政府的政策,从虞夏到宋元时期三千余年的时间里,山西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并没能直接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而是在与畜牧业的兴衰更替中逐步确立了传统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有限的地力不足以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从事手工业或者外出经商的人逐渐增多,到了明清时期,山西商业日趋发展和繁荣,甚至形成了“业贾者十之六、七”的局面。由于商业兴盛以及由此形成的路径依赖,导致山西的近代工业出现相对滞后。也由于山西商业积累的雄厚资本,加之阎锡山统治期间一系列促进措施,山西近代工业发展后发制上,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跃成为工业强省。但是,由于在钢铁、机械、化学、电力、建材等方面投入了很大资本,而在轻工业建设方面的政府投入却相当少,导致了山西工业结构的失衡,并进而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山西经济的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资源禀赋优势、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投资倾斜政策的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山西走上资源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国家大规模投资的推动下,历经建国初期的重点项目建设,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能源基地建设,山西最终形成了资源倚重型的区域经济体系。过度的煤炭资源依赖导致山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越来越弱,资源禀赋与资源诅咒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到20世纪九十年代,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的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被逐步提上日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山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技术转型与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也是山西省今后转型发展的努力方向。山西当前的经济转型既是山西经济跨越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产业升级要求和低碳经济制约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转型的方向则是建立一个新的多元化的主导产业体系,实现由粗放式、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技术型的现代增长转型,同时培育和营造与此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与政治环境。本文通过对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发展的历史比较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不可替代,对产业升级的进度和梯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山西经济处于相对领先位置时,技术进步往往也是相对突出的,而当技术水平和创新水平相对不足之时,山西的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于全国。注重基础教育和科研创新,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必将推动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通过山西历次经济转型的分析表明,山西经济的长期转型发展既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也具有独特性。相对于历史时期革命性经济变革,当前山西的经济转型是一种独特的地方转型模式的新探索,是一种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尝试,也是一项市场经济体系和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

杨亮[5](2012)在《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淄博——海岱之间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曾经哺育出辉煌灿烂的齐文化,而齐文化不仅是我国一支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之—和重要组成部分。务实、开放、多元、变革、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在“膏壤千里,粟如丘山”且风炎土灼的齐国大地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和辐射力,品类繁复、工艺精湛、独树一帜的民间工艺文化便是孕育其中、颇具特色的一枝奇葩。齐文化“重农兴商”的历史传统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21世纪“全球化”的新型经济、文化格局中依然不失借鉴和启迪意义。民间工艺文化更是持续不断地探索新环境中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明晰如何变革民间工艺的传统文化优势形成淄博文化资源的产业优势、如何借助民间工艺的大众文化力量培育出现代化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本文研究的基本目的。在选题、调研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获得资料的途径包括:实地调查法(与当地的民间艺术家或手工艺者面谈并做记录)、函询法(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民间协会组织发放咨询信函、电子邮件或者打电话)、查阅法(图书馆、民艺馆、博物馆、档案馆和电子资源)等等。历史研究中的时空结合法,在时间与空间的范畴内探索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发展脉络,阐述事实、揭示意义、解释原因、预测趋势。下面是各部分内容的提要:在引论中明示出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和产业化研究选题的原因和依据。界定民间工艺、文化和产业化等相关概念,并对学术界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综述。首先对淄博民间工艺进行类别研究。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对淄博当地的民间工艺品类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历史梳理,理清每种民间工艺的起源、鼎盛、衰落或者消失的时间、地点和代表性事件,由此证明淄博有史以来确实是民间工艺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具体民间工艺品类包括最主要的陶瓷和丝绸(此亦为中国最为典型的传统手工艺)及其衍生品刻瓷工艺、琉璃工艺以及内画工艺、淄砚工艺、铜响乐器、蹴鞠制造工艺等等不一而足。其次深入分析了博民间工艺发展的原因。主要是针对淄博各种民间工艺,分析其产生、鼎盛、衰落和消亡的原因,包括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两部分。比如地理位置、地质地貌、气候气象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尤其是煤炭、矿石、铁、铜等主要矿产资源以及农副产品资源等,此为相对稳定的地理决定性。而社会历史因素比之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更为深刻、复杂和富于变化,诸如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状态、国家政治制度、阶级阶层关系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流行时尚、风俗习惯等外部因素以及淄博地区广大民众的品格气质、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念等内在因素都会共同作用于民间工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再次全面分析了是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内涵。第一触及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精神内核,亦即造物思想。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造物思想包含民众的智慧与理想,或“备物致用”的实用诉求或“文质彬彬”的审美意趣或“心手相传”的技能巧思,民间工艺匠人借用材质、配方、色彩、线条、形体等工艺语言表达出内心情感和精神追求。第二在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解读中勾勒出淄博民众典型性格特征,摹写民间艺人传统的社会生活与生产状况,关照民间工匠的艰苦奋斗与执着信念。第三归纳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生命周期性规律,描绘主流民间工艺文化生命中历经“缓慢积累的成长期——理性选择的成熟期——无奈蛰伏的衰退期——华丽转身的复兴期——不可限量的再生期”的跌宕路径,‘藉此在思想上对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产业化做出准备。复次是对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当代产业化的研究。首先将上述各种淄博民间工艺再次进行分类,明确不同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的归宿问题;然后基于对选择性产业化理念的认同解决“产业化”的道路选择问题。按照选择性开发战略思路进行市场客体分类——文化标本、文化作品抑或文化产品;按照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宏观思路进行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的市场角色定位——政府、投资者、劳动者和消费者如何定位;按照多元化市场发展多维思路进行民间工艺文化产业的市场开拓,旅游业、体育娱乐业、艺术品行业、网络市场范畴、国际贸易领域等等。最后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对该选题展开进一步思考。主要结论是:结论之一: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其发展动因基本确证。结论之二:淄博民间工艺文化有着深刻而独特的内涵。结论之三: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产业化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结论之四: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化之路需要采取选择性战略并重新进行市场主体界定和有针对性的市场开拓。本文的创新点在: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论题试图站在社会文化的基点上,将视线向下投射,着眼于一个城市的“小传统”即大众文化,但是并不是回避和排斥“大传统”即精英文化,反而是要努力在精英文化的脉络中摸到大众文化的脉搏,亦即尝试在正统的历史研究成果中找到同时代的大众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文化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2.对淄博城市形象评价的创新。淄博自古为齐国封地,“五霸之首”、“战国七雄”是其鼎盛的标志性形象。曾经“泱泱大风”的齐国所恃“鱼盐之利”随属地减少逐渐转型成为现代山东一内陆城市,传统的纺织工业、陶瓷工业联合新型煤炭工业和石油工业树立起淄博“工业城市”的形象,然淄博凭借曾经辉煌之“齐国”遗风,欲将重振其文化与经济并立之形象,还原本来应有之面目亦非不可能之事。3.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创新。淄博的民间工艺文化以传统陶瓷和丝织工艺为轴心随时代不断演化出新的民间工艺品类,但是现代化机器大生产模式在陶瓷和纺织行业的成功并不能成为其他民间工艺同样可以效仿的佐证。为此本论文提出了“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选择性战略”。简言之,在开发和利用文化产业资源的淄博民间工艺文化资源时要基于“选择性”原则区别对待,多元并行,方能取长补短各得其所。4.淄博民间工艺产业市场道路选择的创新。本论文提出“继续发展轻工制造业(陶瓷工业、丝绸纺织业)、重点开创商业和服务业的创新协作,同时加强外围产业的辅助和保护”的市场开拓思路。特别是民间工艺文化与艺术品市场、旅游业和旅游商品市场、专业批发市场以及国际市场的层次化结合,同时兼顾金融、广告、教育和法律等环境建设。新模式、新思路、新策略和新方法在文化产业战略的大背景下显得益发突出和紧迫。

梁严冰[6](2011)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领导下建设陕北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也是新中国6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历史缩影与聚焦。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陕北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突出的矛盾及存在的不足,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服务于陕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以及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的发展,既是新中国建立后陕北经济发展的基础,又为日后陕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前景。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陕北地区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及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陕北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种植为主,且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改革开放,陕北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经济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陕北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商业贸易繁荣昌盛,交通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陕北地区为典型的“两源并富”地区。新中国建立,陕北能源、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不断显现;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北工业经济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点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结构;并且资源的开发是以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工业开发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成效显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陕北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它地区之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出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关系密不可分。新中国60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证明陕北农业结构变化特点鲜明,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70年代,陕北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工业部门主要是毛纺、服装、日用工业、陶瓷等部门;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能源工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陕北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化工、电力等部门发展迅速;除此以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陕北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既与国家的政策及陕北经济的客观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要求密不可分。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对陕北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60年来,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保障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不断丰富。60年来,陕北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陕北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反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存在问题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也不容忽视;认真总结陕北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与成功经验,希望对陕北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正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突出问题,这将是陕北经济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富饶的贫困”及“资源枯竭型”地区及城市发展经济的老路在陕北地区重演。

张爱琴[7](2006)在《山西中小企业集群分布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在山西省软科学基金课题“山西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资助下完成的。本文运用企业集群定量测度指标考察了山西中小企业集群的分布现状,总结了山西省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分布规律,剖析了山西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山西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策略。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给出了山西中小企业集群的测度,遴选出了典型的县域企业群。应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系数和企业数量集中度系数对山西中小企业集群的分布状况进行了测度,遴选出了典型的县域经济企业群。综合考虑中小企业集聚的规模、数量、产值、就业人数等因素发现典型的中小企业集聚现象,并对典型的县域经济企业群作了详尽的地图标注。2.总结出了山西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分布规律,绘制出了山西省中小企业集群空间分布格局示意图。通过对山西中小企业集群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横向比较分析,和集群自身三年来发展的纵向分析,考察了山西县域经济中存在的企业群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山西中小企业集群由四大部分组成的块状分布格局及其区域分布规律,并绘制了山西省中小企业集群空间分布格局示意图。3.提出了山西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策略。在对山西中小企业集群的分布状况作了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策略是:一是要发展跨区域的中小企业集群;二是要塑造山西中小企业集群文化;三是打造集群“区位品牌”;四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五是将中小企业集群建设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六是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优化区域经济环境。本文对于认识了解山西中小企业集群,制定山西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从山西看中国煤炭行业百年巨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山西看中国煤炭行业百年巨变(论文提纲范文)

(1)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地静观:改革巨变下的原乡实录
    第一节 灰暗破败的生存空间
        一、混乱嘈杂的街道
        二、简陋叠加的老房
    第二节 慌乱迷惘的生命消耗
        一、 “手艺人”的困兽之斗
        二、 “文艺工作者”的妄图
        三、 “混混”的“末世狂欢”
    第三节 原乡的真相:沦为他者的此在
        一、家园认同的逝去
        二、权力话语的消解
第二章 多地面向:时代快进中的世界疮痍
    第一节 北京:全球化之初的“世界”分割
        一、微缩公园的“三重世界”
        二、仿真建筑下的阶层错觉
    第二节 奉节:大坝工程下的“身体废墟”
        一、 “身体”:自然废墟中的谋生工具
        二、生命坍塌:成为“废墟”的身体
    第三节 东莞:商品社会下的“金钱权力”
        一、娱乐城:情色空间的金钱役使
        二、自我毁灭:金钱权力的真空
    第四节 澳洲:未来时空里的“情感断裂”
        一、大洋彼岸的情感境况
        二、情感断裂:“无根”的焦灼
第三章 跨地旨归:冷峻纪实背后的人文关怀
    第一节 县城青年“游走世界”的人文滋养
        一、 “汾阳小子”的县城平民经历
        二、 “改革开放”青年的省城初探
        三、 “游走世界”的国际视野浸润
    第二节 以纪实创作凸显跨地人文精神
        一、关注边缘:宏大历史强化底层人物
        二、歌颂善良:宽悯苦难呼唤“善”念
        三、聚焦情义:激荡世界坚守江湖情义
        四、反抗物化:民族性格抵御物欲浊流
第四章 沟通之桥:跨地纪实的价值定位
    第一节 承继巴赞:西方纪实美学的时空回响
    第二节 关照本土:承接中国电影的纪实性风格
    第三节 对话世界:架起原乡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贾樟柯作品一览表
附录二:贾樟柯荣誉记录
后记

(2)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与运营
    第一节 近代安徽发展的铁路诉求
        一、 近代安徽基本省情及客观的铁路需求
        二、 沿线民众修建铁路的愿望与态度
    第二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修建
        二、 铁路的建成改善了安徽南北交通格局
    第三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运营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运营
        二、 铁路的运营没有根本改变传统运输格局
第二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农业
    第一节 铁路当局积极开展农产调查及品种改良
        一、 民国前期安徽农业生产的曲折发展
        二、 铁路沿线农产品生产状况的调查
        三、 铁路与农业品种的改良和推广
    第二节 铁路与农产品商品化
        一、 铁路全力推动农产品外运与外销
        二、 铁路对近代安徽茶叶生产及外销的影响
        三、 铁路时代洋烟对近代安徽烟草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铁路与土地整理和宣城华侨垦殖事业
        一、 民国时期土地调查整理与土地陈报工作的源起
        二、 安徽省土地调查整理工作的开展
        三、 铁路与安徽华侨垦殖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工矿业
    第一节 近代安徽工矿业的起步和发展
        一、 近代中国铁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延伸
        二、 晚清时期安徽工矿业的艰难起步
        三、 民国时期安徽工矿业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煤矿业
        一、 近代以来安徽煤矿业的发展
        二、 淮南铁路与淮南煤矿的开采
        三、 津浦铁路与烈山煤矿的兴衰
    第三节 矿山铁路与近代安徽铁矿
        一、 近代安徽铁矿石的开采及在全国的地位
        二、 矿山铁路对铁矿石开采及其外运的作用
        三、 铁路与马鞍山中央钢铁厂的筹建
第四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化
    第一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镇布局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的发展
        一、 铁路沿线各城市经济格局的形成
        二、 铁路沿线城市近代金融业的兴起
        三、 铁路沿线城市邮政通信业的发展
    第三节 火车带来的城市——蚌埠
        一、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空间布局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二、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人口的集聚与盐粮经济的发展
        三、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
    第四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的省会之“争”
        一、 安徽建省以及省会的“艰难”确立
        二、 铁路与民国时期的省会之“争”
第五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乡社会生活
    第一节 铁路与新型生活方式
        一、 铁路沿线新型生活方式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二、 铁路沿线城乡社会的落后面相依然存在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旅游业
        一、 各条铁路建成后系统地进行了沿线旅游资源的调查
        二、 铁路推动近代安徽旅游业发展的各项举措
        三、 名人政要旅游对安徽铁路沿线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企业家二次创业与资源型经济转型 ——基于山西转型的实践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选题及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选题的界定
        1.1.2 选题的理论背景和意义
        1.1.3 选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1.2.1 资源型产业、资源型经济和资源型经济转型
        1.2.2 企业家二次创业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3.1 演化动态的世界观
        1.3.2 事实发现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内容提要、研究框架和研究创新点
        1.4.1 内容提要和研究框架
        1.4.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围绕“资源诅咒”展开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学者关于“资源诅咒”显着性的研究
        2.1.2 国外学者关于“资源诅咒”现象形成原因及其规避策略的研究
        2.1.3 国内学者关于“资源诅咒”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研究
    第二节 结构主义经济学家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替代性教规经济学家的相关研究
        2.3.1 替代性教规经济学家的核心观点和思想渊源
        2.3.2 创新创业与高质量产业活动:发展方式转型的根本出路
        2.3.3 高质量产业政策: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保障
        2.3.4 替代性教规经济学对于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启示
    第四节 创业学者关于企业家创业的相关研究
        2.4.1 关于企业家和创业过程的研究
        2.4.2 关于创新创业环境的研究
        2.4.3 关于企业家创新创业与区域转型的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家创新创业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反思:资源诅咒还是发展方式诅咒
    第二节 19世纪英美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基本战略
    第三节 二战后澳大利亚和北欧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基本战略
    第四节 “煤钢复合体”匹兹堡的基本转型战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家二次创业驱动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新模式
    第一节 政府主导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模式及其不足
        4.1.1 政府主导转型模式的理论渊源
        4.1.2 政府主导转型模式的内涵与不足
    第二节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企业家二次创业与资源型经济转型
        4.2.1 方兴未艾的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
        4.2.2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的企业家创新创业与资源型经济转型
    第三节 企业家二次创业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内在机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阐释
        4.3.1 企业家二次创业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基本情境
        4.3.2 企业家二次创业驱动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内在机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业能力、创业环境与企业家二次创业的启动和涌现
    第一节 二次创业过程的能力诉求与企业家的创业资源禀赋的匹配
        5.1.1 二次创业机会识别阶段的能力诉求
        5.1.2 二次创业资源整合阶段的能力诉求
        5.1.3 从创业资源禀赋到创新创业能力
    第二节 创新创业环境与企业家二次创业
        5.2.1 创新创业环境的内涵和构成
        5.2.2 企业家二次创业及其创新创业环境诉求
        5.2.3 因势利导型政府与高质量创新创业环境的构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主导下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形成和转型探索
    第一节 山西资源型经济形成的自然资源基础
        6.1.1 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禀赋
        6.1.2 丰富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
    第二节 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困境
        6.2.1 畸形的产业结构
        6.2.2 较差的经济发展质量
        6.2.3 较低的区域创新水平
    第三节 政府主导下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形成和强化(1953-1995)
        6.3.1 政府主导下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和发展(1953-1980)
        6.3.2 政府主导下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化(198-1995)
    第四节 政府主导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探索(1996-至今)
        6.4.1 政府主导转型的探索及其效果(1996-2010)
        6.4.2 政府主导转型过程中新的转型动力的孕育(2005-至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山西资源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企业家创业和二次创业
    第一节 初次创业、二次创业与煤炭企业家的形成和演化
        7.1.1 从农民到小煤矿承包经营者的转变(1980-1997)
        7.1.2 从小煤炭矿经营者到煤炭企业家的转变(1998-2005)
        7.1.3 煤炭行业整顿与煤炭企业家的二次创业(2005年至今)
    第二节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的基本情况
        7.2.1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规模分析
        7.2.2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产业领域分析
        7.2.3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典型案例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创业能力提升、高质量创业环境构建与企业家二次创业的深入推进和持续涌现
    第一节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能力的评价
        8.1.1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的机会识别能力
        8.1.2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的资源整合能力
        8.1.3 煤炭企业家二次创业能力的整体评价和提升战略
    第二节 高质量硬件环境建设与二次创业的深入推进—以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为例
        8.2.1 创新创业综合体与企业家二次创业
        8.2.2 山西创新创业综合体的构建战略
    第三节 高质量软件环境建设与二次创业的持续涌现—以产业政策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构建为例
        8.3.1 产业政策体系与企业家二次创业
        8.3.2 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与企业家二次创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山西转型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与研究基础
        1.2.1 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综述
        1.2.2 历史研究基础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1.3.2 创新点
    1.4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清末之前的山西经济转型与发展
    2.1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
        2.1.1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2.1.2 狩猎和采集业向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变迁
    2.2 农业主导地位的逐步确立
        2.2.1 农业的发展和兴盛
        2.2.2 畜牧业的盛衰更替
        2.2.3 农业经济的发展变迁
    2.3 山西商业的兴盛
        2.3.1 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化速度加快
        2.3.2 活动区域不断扩大,异地贩运贸易空前活跃
        2.3.3 商人地位的历史性变化
        2.3.4 金融业的深化——票号的诞生及其影响
        2.3.5 山西商业兴盛的制度分析
第三章 近代山西的工业化与工业革命
    3.1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3.1.1 工业革命
        3.1.2 工业革命与现代经济体系
    3.2 山西工业经济的发展
        3.2.1 清朝末年的山西近代工业
        3.2.2 民国以来的山西近代工业
        3.2.3 30年代的山西近代工业
        3.2.4 山西近代工业的特点
    3.3 山西工业经济结构演变
        3.3.1 山西工农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3.3.2 山西近代从业人口演变
        3.3.3 山西税收结构之演变
        3.3.4 山西工业化的水平
    3.4 山西近代工业化的制度变迁
第四章 建国后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形成
    4.1 重工业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4.2 山西资源型产业的畸形发展
        4.2.1 煤炭工业
        4.2.2 冶金工业
        4.2.3 电力工业
        4.2.4 化学工业
        4.2.5 建筑材料工业
    4.3 能源基地建设
第五章 新时期山西经济转型的提出与发展
    5.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5.1.1 山西经济结构调整的历程
        5.1.2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5.1.3 投资结构的优化与资源产业的逆势扩张
    5.2 技术转型与升级
        5.2.1 技术创新推进历程及成效
        5.2.2 科技技术创新的相对不足
第六章 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方向分析
    6.1 资源诅咒及其全球表现
        6.1.1 发达国家老工业区的衰退
        6.1.2 发展中国家丰裕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悖论
    6.2 资源诅咒及其传导机制
        6.2.1 资源型产业体系的自循环发展及对人力资本的挤出
        6.2.2 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导致经济波动以及预算支出困境
        6.2.3 贸易条件恶化,并引发反工业化现象
        6.2.4 资源收益分配不公及寻租与腐败
    6.3 山西的资源禀赋与资源诅咒
        6.3.1 山西的资源禀赋
        6.3.2 山西的“资源诅咒”
    6.4 新时期经济转型的路径和方向
        6.4.1 山西经济转型的内涵
        6.4.2 产业升级与山西经济转型
        6.4.3 低碳经济与山西经济转型
        6.4.4 山西经济的转型方向
第七章 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转型发展
    7.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7.1.1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7.1.2 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分析
        7.1.3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7.2 传统中国渐趋落后分析
        7.2.1 传统中国渐趋落后的历史对比分析
        7.2.2 传统中国渐趋落后的模型演绎
    7.3 山西的科学技术发展
    7.4 转型期山西技术创新对策
第八章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5)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概念的界定
    三 相关研究现状
    四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淄博主要民间工艺类别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淄博陶瓷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淄博丝织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淄博琉璃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四节 淄博淄川淄砚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五节 淄博临淄蹴鞠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六节 淄博周村铜响乐器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七节 淄博花灯制作工艺的历史演变
    第八节 淄博其他若干民间工艺杂项
第二章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自然原因分析
        一、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概况
        二、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主要自然地理条件之一:矿石资源
        三、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主要自然地理条件之二:蚕桑遍植
    第二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分析
        一、经济方面的原因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
        三、小结
第三章 淄博民间工艺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内核——造物思想
    第二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解读
    第三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生命周期性规律
第四章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的当代产业化
    第一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当代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的选择性开发理念
    第三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角色定位
    第四节 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产业市场开拓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管理办法
附录二 《文物法》中有关拍卖、转让和展览的条款
附录三 山东省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
附录四 《山东省工艺美术行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2009-2011年)》
附录五 《2003-2010年淄博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
附录六 《淄博市文化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2010年到2015年)
附录七 2007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摘录
附录八 《关于宣传文化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
附录九 张明文《刻瓷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分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四、理论及史料依据
第一章 新中国陕北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与历史回顾
    一、陕北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
        (一) 陕北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二) 复杂的陕北地理环境
    二、陕北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 农林牧副业资源
        (二) 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三)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经济
        (一) 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二) 陕北的工业
        (三) 陕北的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
        (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认识
    小结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陕北经济(1949—1978)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一)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建国初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
        (三) 1958—1965年陕北的农业及农村经济
        (四) 农业学大寨与陕北农业
    二、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一) 工业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手工业的新发展
        (三) "学大庆"与陕北石油工业
        (四) 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交通运输业与商业贸易的发展
        (一) 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二) 初具规模的陕北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发展
        (三) 新的多种商品流通体制的初步形成及国营商业的壮大
        (四) 地方特色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陕北经济的发展、腾飞(1979—2010)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二)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陕北农业
        (三) 适用、高效、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
        (四) 农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与陕北特色农业
        (五) 农产品的产业化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二、能源矿产资源的规模开发与工业快速崛起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工业经济的政策法规
        (二) 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壮大
        (三)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
        (四) 天然气的开发与广泛利用
    三、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网络化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法规
        (二) 公路交通网的建立与发展
        (三) 铁路的开通与延伸
        (四)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五) 商业贸易的新篇章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发展的成就
    一、60年来陕北农业发展的成就
        (一) 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三)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四) 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
        (五) 农业优势产业开发成效显着
        (六) 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60年来陕北工业发展的成就
        (一)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二) 能源工业强势崛起
        (三)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四) 工业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投资效果显着提高
    三、60年来陕北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成就
        (一) 交通运输规模的增长与扩大
        (二)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日见成效
        (三) 商业贸易繁荣昌盛
    小结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特征
    一、"两源并富"的陕北地区
        (一)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多矿共生
        (二)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演变
        (三)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的产业优势不断显现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优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五) 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二、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的陕北工业布局
        (一) 工业布局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导向为主
        (二) 以重工业为主
        (三) 资源型的工业结构
        (四) 能源工业产业聚集度高
    三、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陕北工业
        (一) 国家组织力量对陕北地区进行资源勘探
        (二) 援助建设陕北工业
        (三) 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支援陕北经济建设
        (四) 机器设备、资金由国家进口调拨和援助
        (五) 跳跃式的陕北工业开发
    四、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到高效、集约化的特色陕北农业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发展的历程
        (二) 陕北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优势
        (三) 陕北的高效、特色农业
    五、掠夺式开荒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陕北生态环境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的演变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小结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
    一、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布局的演变
        (二) 影响陕北产业布局变化的因素
        (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陕北农业结构渐趋合理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特征
        (三) 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四) 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
    三、陕北工业结构的重构
        (一) 陕北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二) 陕北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三) 陕北工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四、陕北第三产业结构日益加强
        (一) 陕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原因
    小结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对陕北社会的影响
    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一) 城乡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二) 城乡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
        (三)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四) 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二、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扩大
        (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二) 卫生事业不断前进
        (三)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三、陕北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一) 陕北的人口发展
        (二)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四、城镇化程度快速提升
        (一) 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
        (二) 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
        (三)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 城市规划逐渐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小结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
    一、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整体上讲陕北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二)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三) 农民离乡问题突出
        (四)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五)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低
        (六) 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
    二、陕北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与启示
        (一) 陕北经济变迁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二) 坚持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基本方向
        (三)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五) 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六)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结束语
    一、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进程
    二、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经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山西中小企业集群分布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小企业集群研究概述
    2.1 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和特征
    2.2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概述
    2.3 企业集群定量研究概述
第三章 山西中小企业集群的分布规律
    3.1 山西中小企业的概况
    3.2 中小企业集群的测度指标
    3.3 山西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与其他地区的横向比较分析
    3.4 山西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程度的纵向比较分析
    3.5 山西县域经济中的企业群
    3.6 山西中小企业集群分布格局及其规律
第四章 山西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之SWOT 分析
    4.1 山西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4.1.1 自然资源优势
        4.1.2 历史人文资源优势
        4.1.3 工业基础优势
    4.2 山西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劣势
        4.2.1 产业结构方面
        4.2.2 产业链方面
        4.2.3 创新能力方面
    4.3 山西中小企业集群面临的发展机会
    4.4 山西中小企业集群面临的威胁
第五章 山西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5.1 建设跨区域的中小企业集群,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5.2 建设山西中小企业集群文化
    5.3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打造集群“区位品牌”
    5.4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5 将中小企业集群建设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
    5.6 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主要研究工作

四、从山西看中国煤炭行业百年巨变(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D]. 马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D]. 章建. 苏州大学, 2013(09)
  • [3]企业家二次创业与资源型经济转型 ——基于山西转型的实践经验[D]. 周建波. 南开大学, 2013(07)
  • [4]山西转型经济史研究[D]. 安华. 山西大学, 2012(01)
  • [5]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D]. 杨亮. 山东大学, 2012(12)
  • [6]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 梁严冰. 西北大学, 2011(05)
  • [7]山西中小企业集群分布及发展策略研究[D]. 张爱琴. 山西财经大学, 2006(09)

标签:;  ;  ;  ;  ;  

从山西看百年中国煤炭工业的巨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