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生态地理系统中段热带/亚热带分界线的划定

华南生态地理系统中段热带/亚热带分界线的划定

一、Delineation of boundary between tropical/subtropical in the middle section for eco-geographic system of South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男,刘钢军,刘德新,秦耀辰[1](2021)在《中国南北过渡带范围的地理表达及定量探测》文中指出气候变化下中国南北过渡带的动态变化及地域范围探测是识别农业生产敏感区、研究农业适应行为的基础。前人基于"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法,采用不同的划界指标对中国南北过渡带的范围进行了探索,但对气候变化下南北过渡带范围的地理表达及其地域范围的定量探测较少涉及。采用1951—2018年2400多个国家气象站点气温和降水的逐日观测数据,以800 mm等降水量线、1月0℃均温、日均温≥10℃积温、日均温≥10℃日数和干燥度指数0.5为划界指标,运用ArcGIS栅格计算和均值-标准差对中国南北过渡带进行地理表达。结果表明,中国的南北分界是一条宽窄不一的过渡带,各划界指标的等值线在气候变化下变动明显,各气象要素的大致变动范围西南段较东北段更为稳定,日均温≥10℃积温和干燥度指数的变化幅度大于800 mm等降水量线和1月0℃均温。确定的中国南北过渡带的极端最北界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礼县、耀县、韩城、安泽、涉县、静海县;极端最南界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北川、宁强、西乡、房县、淅川、罗山、商城、定远、临安县。该范围内提取的637个县域中,位于南北过渡带气候变化稳定区的县域256个,位于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县域187个。研究可为中国南北过渡带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王旭,周光益,李兆佳,邱治军,赵厚本,王胜坤,顾茂彬[2](2021)在《南岭中段弄蝶空间分布格局及多样性分析》文中提出为了分析南岭中段区域弄蝶(Hesperiidae)的物种组成、南坡与北坡的差异、不同海拔弄蝶的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特点,选择南岭中段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南坡)和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为监测区开展研究。2012—2015年共发现弄蝶83种,其中南坡73种,北坡43种,加之前人调查和记录的共有53属144种,其中东洋区占80.56%,东洋-古北区占14.58%;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华南、西南、华中3区共有种占31.25%,仅分布于华南区占29.17%,华南区与西南区共有种占13.89%,华南区与华中区共有种占12.50%。在种的数量上,南坡高于北坡;除北坡海拔600 m外,各监测点种的数量存在年际间波动,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优势种不相同,南坡海拔600、1 100 m和北坡600 m的优势种均为旖弄蝶Isoteinon lamprospilus,而北坡1 100m的优势种为白弄蝶Abraximorphadavidii,山顶的优势种为无趾弄蝶Hasoraanura;中等海拨(1 000—1 100 m)山地常绿阔叶林中的物种数、种群密度和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低山常绿阔叶林(500—600 m)和山顶矮林(1 850—1 902 m),该结果符合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中间高度膨胀"假说;南北坡间各监测点相似性指数在0.095—0.465,相似性指数最大的均是海拔500 m。南岭中段弄蝶在组分上呈现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点,有明显的以南岭为核心向周边扩散的现象,暗示了南岭中段可能为中国弄蝶的起源和分化中心之一。该研究结果可为林业区划、环境监测、蝶类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冀晶娟[3](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刘俊杰[4](2020)在《山体效应对秦巴山地太阳辐射及垂直带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体效应指隆起地块产生的热力(增温)效应,山体/高原的隆起,改变了山地及周边的热量分配格局,导致山体内部温度高于外围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并导致垂直自然带界线在山体内部比在外侧分布要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定量化是解决山地垂直带非地带性分布的关键。秦巴山地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也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其山体效应的定量化影响秦巴山地垂直带的分布格局、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机理,以及我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具体位置的确定。本研究针对秦巴山地的山体效应,使用30m分辨率的STRM-1 DEM数据,提取与山体和高原隆起关系最密切的地形因子——山体基面高度,计算山体基面高度值;结合2001-2017年的MODIS地表温度(LST)数据和秦巴山地的118个气象站点的气温观测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方法估算秦巴山地平均海拔(约1500m)上各月气温变化,展示秦巴山地的增温效应;基于Arc GIS的太阳辐射分析方法,使用DEM数据和通过419个气象站点的日照时数数据,运用克里金插值得到的日照时数空间分布数据,确定太阳辐射分析中的参数设定,得到秦巴山地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数据;最后,结合从文献中收集的秦巴山地31个数据点的植被带分布上限数据,定量分析了山体基面高度、山地内外气温差大小与太阳辐射总量的关系及其对山地垂直带的影响。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秦巴山地可分为209个基面高度分区,其山体基面高度值从东向西呈阶梯状递增的趋势,从南到北,秦岭和大巴山的东段和中段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体现了秦巴山地地势由东向西升高,由汉江谷地向秦岭和大巴山升高的特点。但是山地的不同侧翼的山体基面高度不同,秦岭南坡的基面高度(1000-1809m)明显高于北坡(850-1300m);(2)利用MODIS LST、DEM数据及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建立的GWR模型进行秦巴山地气温估算,估算精度较为理想。各月气温估算结果的R2均在0.89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在0.68-0.98℃之间。山体效应的存在造成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由东向西呈现阶梯型上升趋势,其中位于西秦岭的迭山生长季(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和年均同海拔气温比东部伏牛山高3.3-6℃,大巴山西部红岗山比东部十堰市高4.5-8.5℃;由山体边缘向内部呈现明显升高趋势,相比地势较低的豫西汉中中山谷地,秦巴山地西部大起伏高山同海拔气温升高了约3.85-9.28℃;秦岭大起伏高中山升高了约1.49-3.34℃;大巴山大起伏中山山体气温升高了约0.43-3.05℃,秦巴山地增温效应最高达到了9.28℃,平均为3.50℃。这就导致了同海拔气温的纬向递减率缩小,甚至导致山体内部,相对较高纬度的同海拔气温高于低纬度地区。说明秦巴山地大起伏中高山的增温效应十分明显,改变了温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3)秦巴山地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自东向西逐渐递增,由山体边缘向内部递增的趋势,海拔越高的地区,太阳辐射值越高。秦巴山地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值出现在山谷和山体边缘,其次是山体外部的谷地和坡度相对平缓的地区,在山坡地区有所升高,在秦巴山地西部高海拔地区和秦岭山脊、大巴山山脊和海拔较高的山峰地区(如太白山、米仓山、神农架等),均达到最高值。秦巴山地太阳辐射总量由东部的伏牛山至迭山升高了约25000W/m2,从十堰市至西部的红岗山升高了约40000-50000W/m2,从汉江谷地向南至米仓山升高了10000-25000W/m2,向北至太白山升高了约25000-45000 W/m2。从汉江谷地向北至华山升高了10000-15000W/m2,至神农架升高了约15000-20000W/m2。太阳辐射与山体基面高度、同海拔气温的线性拟合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与山体基面高度的R2大于0.94,与同海拔气温的R2大于0.81。(4)秦巴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带上限与山体基面高度、太阳辐射总量的相关性均不显着,与同海拔气温的相关性在秦岭地区呈显着的负相关(-0.716,P<0.05;-0.738,P<0.01);山地落叶阔叶林带上限与山体基面高度、同海拔气温、太阳辐射总量的相关性均不显着;山地针阔混交林带分布上限与山体基面高度、同海拔气温和生长季太阳辐射总量均有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与山体基面高度的R分别为0.824(P<0.05)和0.875(P<0.01),与同海拔气温的R分别在秦岭地区为0.950(P<0.01)和0.920(P<0.01),在大巴山地区为0.722(P<0.05)和0.758(P<0.05),与生长季太阳辐射总量的R在秦岭地区为0.810(P<0.05)。这体现了山体效应对秦岭和大巴山的山地垂直带界限尤其是针阔混交林分布上限的重要影响,它改变了山地垂直带界限分布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呈现了非地带性,即山体效应明显的地区,山地垂直带分布高度就越高。

彭雄亮[5](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宋洋[6](2019)在《21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文中提出全球变化与日益强烈的人类活动使海岸带生态、景观和环境不断发生变化,而海岸线位于陆海相互作用最为剧烈的位置,其时空变化研究对制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保障沿海居民生活环境、有效开发海岸带资源、协调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轻海洋灾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岸带发展更是备受世界瞩目,对海上丝绸之路岸线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可以为评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岸带发展状况提供科学支撑。参考大量文献资料与研究组对中国大陆岸线的实地考察及研究成果,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分类体系,利用目视解译方法提取2000和2015年的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大陆岸线数据,且两期大陆岸线数据的位置与分类精度均较优。在此基础上,从岸线长度与结构、岸线分形、岸线位置和陆海进退格局等方面分析和揭示2000-2015年间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变化的基本特征,从自然因素与人工因素两个角度对岸线变化进行驱动特征分析。具体包括:(1)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获取各类型岸线类型长度与结构;(2)参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概念,构建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对岸线开发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3)利用网格法计算岸线分形维数,通过其变化探究岸线形态是否变得更加复杂;(4)利用DSAS系统计算剖面端点速率,对岸线位置变化特征进行分析;(5)基于地理空间分析技术,计算陆海进退面积,识别陆海进退热点区域,揭示陆海格局变化特征;(6)选取多种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指标对岸线变化进行驱动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显着。岸线总长度由2000年的81490.18 km增至2015年的83005.18 km,但自然岸线长度降低1897.52 km,比例由2000年的85.27%降至2015年的73.25%,而人工岸线长度增加显着,长度增加达3415.52 km。西亚岸线人工化强度最高,东南亚岸线人工化强度次之,两个地区人工岸线长度分别剧增1368.98 km和897.89 km。南亚人工岸线开发强度弱于西亚和东南亚地区,长度增加487.02 km,但仍高于东北非和南欧的岸线人工化强度,东北非和南欧的人工岸线分别只增加374.92 km和283.70 km。`2)在洲际和国家尺度,岸线开发方式和强度差异显着。西亚地区丁坝突堤、港口码头和城镇建设最为迅速,在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以及伊朗等国家增加尤为明显;东南亚岸线人工化主要集中在越南和马来西亚两个国家,以港口码头、城镇和养殖建设为主;南亚地区养殖用地增加明显,主要集中在印度,港口码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整个南亚地区城镇化进程最为缓慢,城镇用地增加最少;东北非和南欧地区以城镇和港口码头建设为主,城镇用地在埃及增加比较显着,港口用地在西班牙增加比较显着。3)岸线形态总体变得复杂。近15年间,离岸式港口、城镇和围堤等建设不断推动岸线向海扩张,使原本平直的岸线变得异常曲折和破碎,海上丝绸之路岸线分形维数由1.085增至1.087,各洲际尺度岸线分形维数变化趋势与整体变化趋势相同,皆呈增大趋势,岸线形态也均变复杂。随着研究尺度的减小,岸线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愈加敏感,许多岸线开发利用的热点区域和港口城市地区,岸线分形维数增加明显,岸线形态明显变得复杂,但在少数岸线开发利用的热点区域和港口城市地区,许多曲折岸段因设港造桥和建设围堤的缘故,裁弯取直效应使其岸线分形维数降低,岸线形态反而变得简单。4)岸线摆动强度在洲际尺度差异明显。东南亚和南亚岸线自然摆动比较强烈,并且高强度的人工开发也促使岸线不断向海摆动,因此两个大洲岸线总体摆动长度和比例明显高于西亚、东北非和南欧地区,岸线摆动长度分别高达5528.50km和3162.31 km,摆动长度的比例分别高达26.61%和30.12%。西亚虽然岸线人工化程度较高,但由于岸线自然摆动强度较低,因此岸线总体摆动强度仍不及东南亚和南亚,岸线摆动长度和比例分别为1793.89 km和8.37%。东北非和南欧岸线自然摆动与人工摆动强度都较弱,岸线摆动长度分别仅为800.78 km和556.68 km,岸线摆动比例分别仅为4.67%和3.28%。5)陆海进退在部分国家空间集聚明显,且有许多陆海进退热点区域存在。缅甸、印度、孟加拉国、越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国陆地扩张显着,分别向海扩张625.71 km2、285.34 km2、281.57 km2、278.70 km2、189.48 km2、83.11 km2和72.52 km2,在莫塔马湾、恒河口、北若开邦、红河三角洲、肯帕德湾、阿联酋东中岸段和卡其沼泽地区陆地扩张尤为明显,扩张面积分别高达356.93 km2、260.71 km2、201.31 km2、158.48 km2、121.90 km2、120.32 km2和99.81km2。除陆地迅猛扩张外,缅甸、印度和孟加拉国三个国家陆地后退同样比较显着,此外,巴基斯坦陆地后退也比较剧烈,四个国家陆地后退面积分别为380.97km2、246.46 km2、116.44 km2和161.38 km2,在莫塔马湾、卡其沼泽地区和恒河口陆地后退尤为明显,后退面积分别高达289.93 km2、263.28 km2和101.88 km2。6)部分重要节点港口城市岸线开发强度较高。传统大型港口城市中,迪拜、多哈等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港口和城镇建设都比较剧烈,陆地分别扩张67.92km2和32.47 km2,孟买、吉达和巴塞罗那等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港口用地有一定的扩张强度,而其他多数大型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港口建设发展缓慢,陆地增长几乎停滞;中等发达城市中,港口码头和养殖围堤建设使海防及周边地区陆地扩张明显,港口和城镇建设使阿巴斯及周边地区陆地扩张明显,两个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陆地分别扩张64.90 km2和15.42 km2;新兴港口城市中,只有关丹、瓜达尔、吉布提和苏丹港及周边地区的港口用地有一定的新建和扩张,但陆地扩张量仍普遍不足。7)自然因素仍是长时间、宏观尺度下岸线变化的基本因素。泥沙沉积是自然状态下岸线向海扩张的基本动力,虽然近年来许多河流泥沙沉积量呈减少趋势,但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以及两河流域三角洲的陆地增长仍比较明显,而许多其他河流三角洲在泥沙携带量减少、人类活动和地面下沉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陆地增长缓慢或已停止增长,甚至某些河流三角洲已经出现陆地萎缩现象。除泥沙沉积外,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海平面上升、风暴潮频发以及地形因素都使许多地势平坦低洼的地区岸线发生后移,在印度洋海域的印度半岛、恒河口、缅甸以及安达曼海等沿岸地区陆地后退尤为明显。8)人文因素是短期内、局部尺度下岸线剧烈变化的主要因素。人口增长与城镇化使东南亚和西亚地区城镇用地面积增加显着,特别是马来西亚、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的局部地区,人口增长和城镇化都对城镇建设具有显着驱动作用,同时,城镇化在越南和伊朗的局部地区对城镇用地建设也具有显着驱动作用。相比之下,虽然南亚和东北非人口增长较快,但南亚和东北非城镇化发展仍然缓慢,城镇用地没有明显增加,此外,南欧人口增长与城镇化进程都已大大放缓,城镇用地增长更是微乎其微。除人口增长与城镇化外,港口经济、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也是陆地向海扩张的重要驱动因素。港口经济发展使部分大型传统港口城市和中等港口城市港口用地向海扩张迅猛,此外,由于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中国企业的投资,许多新型和小型港口城市的港口用地也得以一定程度的新建和扩张。围海种田和养殖等人类活动在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缅甸的伊洛瓦底三角洲、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等地区开发比较剧烈,使岸线向海明显扩张。

唐忠炳[7](2019)在《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及野生果树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寻乌县位于江西东南端,地处赣、闽、粤三省交汇处,是南岭山地组成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该地发现了大量的热带植物区系成分,这些发现引起了江西植物学者的关注,寻乌也成为了江西植物区系研究上的“海南岛”。60多年来,对该地区的植物调查从未停止,然而这些调查并没有持续和系统研究。为此,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对寻乌县种子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标本采集,累计采集标本2341号。鉴定和查阅以往标本共计10000余份,并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整理出了完整的寻乌县种子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本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性质、特征、与相关地区的区系联系。本文利用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西南部植物区系进行了分区。最后,在区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详细掌握的物种类型和分布特点,结合当地果树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寻乌野生果树资源的特点和营养价值,为后续的果树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得到的结论如下:(1)寻乌县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寻乌县种子植物多样性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70科、757属、2056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裸子植物7科、10属、13种;被子植物163科、747属、2043种。科、属的区系成分分析表明,170科,可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及5个变型。757属,可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19个变型。(2)热带亚洲成分丰富。热带亚洲分布是本区系中最丰富的成分之一,该分布类型有88属,占非世界属的12.7%仅次于泛热带分布属。表明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古热带植物区系具有密切联系。(3)植物区系过渡现象明显。主要表现在寻乌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度区域,是南北植物区系交汇区。同时,境内海拔落差较大,导致区系成分在海拔梯度上也呈现出明显的过度现象,这种现象进而反应在水平方向上。(4)特有种丰富。仅在南岭山地东段分布的南岭山地特有种有:尖萼红山茶Camellia edithae、突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elevaticostata、福建山矾Symplocos fukienensis,还有长尾半枫荷Liquidambar caudata、细柄半枫荷Liquidambar chingii等种,这些成分也是南岭山地植物区系的标志性成分之一。仅在寻乌地区分布的特有种有:寻乌寒竹Gelidocalamus xunwue-nsis、毛籽红山茶Camellia trichosperma、寻乌阴山荠Yinshania sinuata subsp.qianwuensis、江西褐毛四照花Cornus ferruginea var.Jiangxiensis、江西全唇苣苔Deinocheilos jiangxiense。这些特有种也是南岭山地特有种重要组成之一。这些成分的存在,进一步说明了寻乌县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物种分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5)江西南部植物区系区划。通过对江西南部(赣州)18个县区128个华南植物区系代表种的分布进行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将江西南部植物区系划分为三个区域:寻乌区、三南区、寻乌-龙南以北区。同时,在吴征镒植物区系区划系统中,江西南部植物区系归属于该系统的两个地区,即南岭山地地区和华东地区,其中寻乌区归属于南岭东段亚地区,是南亚热带北缘地区,也是南亚热带植物区系重要组成部分。三南区归属于粤北亚地区。寻乌-龙南以北区归属于赣南-湘东丘陵亚地区。(6)新记录类群。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寻乌有江西新记录科1科,Ixonanthaceae黏木科;江西新记录属4属,Brainea苏铁蕨属、Ixonanthes粘木属、Hypserpa夜花藤属、Cheirostylis叉柱兰属;江西新记录种24种(包括种以下等级),Brainea insignis苏铁蕨、Beilschmiedia tsangii网脉琼楠、Neolitsea cambodiana var.glabra香港新木姜子、Cheirostylis chinensis中华叉柱兰、Stauntonia trinervia三脉野木瓜、Hypserpa nitida夜花藤、Helicia longipetiolata长柄山龙眼、Laurocerasus aquifolioides冬青叶桂樱、Laurocerasus marginata全缘桂樱、Laurocerasus undulata f.pubigera毛序尖叶桂樱、Lecanthus pileoides冷水花假楼梯草、Lecanthus pileoides歧序楼梯草、Castanopsis hystrix红锥、Microtropis gracilipes密花假卫矛、Viola changii张氏堇菜、Ixonanthes reticulata粘木、Diospyros eriantha乌材、Ardisia ensifolia剑叶紫金牛、Trachelospermum dunnii锈毛络石、Melodinus suaveolens山橙、Scutellaria subintegra两广黄芩、Scutellaria tenax韧黄芩、Salvia filicifolia蕨叶鼠尾草、Ilex sterrophylla华南冬青。(7)果树资源种类丰富,果实类型多样。寻乌县野生果树共有26科45属188种(含种以下等级)。野生果树果实类型共有7类。其中,重要野生果树资源代表种Vaccinium bracteatum乌饭树氨基酸种类丰富,含17种氨基酸且氨基酸总量地理变异较大。

许传阳[8](2019)在《中国南亚热带典型季风区雨季水汽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降水过程是一个地区气候旱涝更替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水汽输送是制约降水过程的关键环节,分析影响“干湿”气候状况的水汽来源及输送状况,对于进一步认知区域降水时空分异特征至关重要。本论文以位于典型亚热带季风区的中国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组合地带为研究区域,以稳定同位素示踪、HYSPLIT模式应用及SOFM非线性分类器构建等为研究手段,开展雨季降水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不同季风环流水汽输送过程及其交互影响区域的界定研究。创新性基于多元数据构建SOFM非线性分类器对西南和东南水汽通道交汇区位置作了进一步明确和重新认知,得出分异界线在哀牢山东侧的结论。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亚热带季风区域的旱涝灾害形成,实践意义则是能够促进气候区划修订和国家防灾减灾战略制定。论文沿着“降水分异-水汽来源-输送路径-水汽交互影响界定”的总体思路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1)辨识雨季开始期特征,阐明了雨季降水时空格局。应用16个气象台站1971-2016年日降水数据,基于ArcGIS平台,辨析雨季来临时间相位时空格局;探讨雨季降水构成特征(降水量、日数、强度)的年际、月际变化趋势及不同等级降水强度对降水量贡献的分异特征;阐明雨季降水空间关联特征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71年到2016年间的研究区雨季降水区域分异显着,大体以哀牢山为界,东部地区稍早于西部地区进入雨季,降水量总体趋势是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区域逐渐减少,降水强度随时间波动呈现东减西增趋势,降水量年际波动东部地区稳定性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且有自东向西逐步降低之趋势。(2)揭示雨季降水来源分异特征,探讨了其交互影响区域。应用2014年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实测数据,借助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研究雨季全期及一次降水过程δD和δ18O的衰减过程,及水汽输送空间格局,探讨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突变的降雨量效应和大陆效应,分析西南水汽和东南水汽的交互区域。结果显示,整个雨季及一次典型性暴雨过程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展示出了来自西南方向的孟加拉湾水汽、来自东南方向的南海水汽的大气降水重同位素分别自西向东和自东向西不断递减现象。南海季风向西运移途经研究区东部的过程中,西来的孟加拉湾水汽越过哀牢山后在红河、个旧附近与其相遇,共同造成该区域稳定同位素量值减少较快,即空间分界特征较为清晰。(3)阐明雨季水汽输送路径及来源,揭示了水汽传输的时空演变规律。应用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格式的2013-2016年风向数据,基于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从月尺度追踪各站点的雨季水汽输送路径及各方向水汽对降水量贡献的时空演变规律;结合聚类分析,从雨季尺度进一步探讨西南水汽和东南水汽的交互影响区域。结果显示,研究区东、西部分别受南海水汽和孟加拉湾水汽影响且存在差异。影响研究区西部地区雨季的水汽以来自西南方向的孟加拉湾水汽占绝对优势,而东南方向的南海水汽和西南方向的孟加拉湾水汽都是影响东部地区雨季的主要水汽,即哀牢山以东地区的雨季不仅受南海水汽控制,还受到了孟加拉湾水汽明显作用。(4)构建SOFM非线性分类器,定量描述了雨季水汽来源分异特征。建立多元数据的水汽来源分异量化表征体系,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构建非线性分类器(SOFM),定量描述中国典型亚热带季风区雨季水汽来源分异规律,辨识分异界线。结果显示,基本以哀牢山为界,以西地区雨季主要受孟加拉湾水汽控制;哀牢山以东地区位置靠西的红河、个旧、蒙自除主要受南海水汽影响外,还明显受到孟加拉湾水汽影响,而再往东的砚山以东区域则显着受南海季风控制。得出哀牢山山脉东侧的个旧、蒙自附近是研究区内的南海水汽和孟加拉湾水汽交互影响区域,是西南夏季风和东南夏季风的分界地带。

赵颖越[9](2019)在《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以秦巴山脉段为例》文中认为秦巴山脉位于我国中部,是我国南北气候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速度加快,我国气候带范围及其界线随之发生显着变化,秦巴地区地处气候变化区域响应最为强烈的中纬度地区,气候的迅速变化将对秦巴山脉的气候分界作用产生显着影响,而气候带的整体移动也将影响秦巴地区农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1980—2017年CPC逐日降水与气温数据及近40年的气象站点数据,利用空间分析与趋势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秦巴山脉段气候界线、秦巴地区气温与降水空间格局及秦巴山脉南北重要城市气候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响应,探讨了秦巴山脉在气候格局及气候区域响应中的地理分界作用。主要结论为:(1)以气温为基础划分出的积温带(日平均气温≥10℃)与1月均温带总体自南向北分布;北亚热带北界在秦巴地区分南北两支,南支大致沿秦岭山脉南坡分布,北支沿关中平原边缘向东延伸并于洛阳西部与南支相接;中亚热带北界与4500℃积温等值线均于108°E处分出南北两支,南支在巴山东段形成封闭环线,北支则沿秦岭南坡分布;1月0℃等温线主体沿秦岭山脉主脊延伸,关中高温区出现封闭环线。(2)气温的普遍升高使温度带界线总体北移:秦巴山脉段北亚热带北界的北移速率达0.42°/10a,其南支保持稳定,北支则发生大幅西缩、北进;中亚热带北界北移速率稍慢(0.33°/10a),其最北时可整体北进至秦岭南坡;1月0℃等温线波动平稳,总趋势为小幅北移;4500℃积温等值线具变幅大、变速快(0.4°/10a)的特点,若气温持续升高,该线将在下一年代整体北移至秦岭南坡。(3)伴随温度带界线的北移,研究区温带范围占总面积的比重较上世纪80年代下降12%,中亚热带显着增广(比重上升10%),北亚热带面积则出现小幅减小。若区域气温持续升高,秦岭山脉将成为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地理分界线。(4)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呈带状梯级过渡;800mm等降水量线在陕西境内沿秦岭山脉主脊分布,经安康市开始向东南偏移至与武当山平行;1000mm等降水量线主体则沿大巴山主脊呈西北—东南向规则分布。(5)受降水不稳定性的影响,干湿界线位置南北波动显着,800mm等降水量线南北跨度达2个纬度(31.7°N—33.8°N),总趋势为向北推进(0.18°/10a),1000mm等降量水线则为小幅南退。研究区转干与转湿趋势并存,108°E西侧区域总体趋干,由城市效应主导的四川盆地降水低值区范围将持续扩大;该线东侧区域降水以增长为主,受城市效应与地形因子共同影响的关中降水低值区范围将逐渐缩小。(6)山脉高海拔处(秦岭陇南段、商洛段;大巴山东段等)多形成气温与降水的高速变化区域,即海拔较高的山区对气候变化具有更强的响应,该类区域内的气候界线的年代际波动也更为显着。(7)温度带界线与干湿界线在1980—2017年间呈南北交替波动,但界线整体南退或北进后仍与秦巴山脉保持平行分布,秦巴山脉对气温与降水要素的地理分隔作用并未改变,但气温与降水变率的区域差异未表现出与山脉的相关性,因而秦巴山脉在气候的区域响应程度上并不具有分界作用。(8)秦巴山脉南北城市夏季温度变化平缓,秋、冬季增温显着,年均温均有上升且增幅总体自南向北增大,城市气候舒适度总体提高;受夏、秋季降水减少的影响,各城市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且减幅自南向北缩小;秦岭与大巴山在南北城市气候过渡中均有着分隔作用,而南北城市气温与降水差值的缩小反映出这一分隔作用正在减弱。(9)气候界线的南北波动总体保持在秦岭北坡至大巴山南坡范围内,表明秦岭以北与巴山以南地区的气候格局总体稳定,而秦巴山间地区气候则更具不稳定性,这将给该区域的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规划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但当前降水与热量条件转好的气候环境将为该区域农业发展提供更加适宜的气候条件。

潘安[10](2019)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文中指出大巴山地处我国大陆南北分界带,位于秦巴造山带南麓,扬子地台北缘,四川盆地与秦岭造山带的过渡部位。同时是研究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动植物分异、陆内造山运动、南北方过渡地带岩溶喀斯特地质景观的天然场所,大巴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条件造就了该区域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大巴山中段的弧形构造是中国褶皱山系的典型代表。大巴山中西段属亚热带大陆山地季风气候,受地质构造、地壳运动、气候和水文的控制,呈现多样的地貌类型和丰富的地质景观,地质景观资源禀赋异常。然而,研究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GDP仅为全国的2/5,属于欠发达地区,是我国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组成部分,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研究区城市化率远低于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湖北省、甘肃省以及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优势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如何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以地质学、地貌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统计学、分类学等理论,对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分类、控制因素分析、成因分析以及特征分析,探究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的开发方向和保护策略。本研究是第四纪地质学在地质景观研究方向上的应用和实践。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与其所处大巴山中西段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区域的构造条件为研究区地质景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大地构造环境。通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特征与其所处逆冲推覆构造带、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构造总体经历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印支运动造成的海相沉积转为内陆湖相沉积,中三叠世末期秦岭造山运动造成的古陆台升—逆冲推覆—构造滑脱变形,侏罗世中期—白垩世早期祁连山—秦岭区域陆内造山隆起,造成在平面上形成首尾相接、连续的“巴山弧”构造,以及晚始新世喜马拉雅运动造成研究区持续掀斜抬升。在新构造运动背景下,最终形成了大巴山中段独特的北西—南东走向平行展布和西段近东西走向的褶皱山、断层、丘陵、谷间盆地等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类型。大巴山中段北部山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南部山体呈南西凸出的弧形展布,大巴山西段呈现近东西向展布,与区域构造形迹吻合,显示其具有成因关系。叠加流水、生物、风力、气候等外动力条件作用下,发育形成了丰富的水体景观和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2)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为四个景观体系,即大巴山弧形构造景观体系、米仓山-汉南基底褶皱隆起景观体系、川北前陆丘陵景观体系、汉江流水冲积断陷盆地景观体系。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3级分类,即2个大类,3个亚类和5个地质景观类型,一级大类中,将研究区地质景观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I)、外动力地质作用(Ⅱ)景观大类;二级亚类中,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主要包括:地壳运动作用景观亚类(Ⅰ-1),外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主要为气候、流水作用景观(Ⅱ-2)、古生物沉积作用景观(Ⅱ-3);三级景观类型中,将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一步细分为地质构造形迹、地质剖面景观、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和古生物景观5个地质景观类型。从研究区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以及作用过程等方面,对研究区5个地质景观类型的典型代表进行详细分析。(3)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评价大巴山中西段101个地质景观点结论为:五级景观区5个,四级景观区13个,三级景观区8个,二级景观区35个,一级景观区40个。地质构造山岳景观是研究区导向性景观资源,其中大巴山地质公园、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诺水河景区、光雾山景区等5个地质景观点具有国际级影响力。(4)以地质景观资源为基础推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的科研体验、养生休闲、绿色健康、生态方面的优势,可以采用生态优先、协调开发、“旅游+科技”、立体开发以及多点多极发展的开发模式,助力研究区扶贫攻坚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5)以申报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为策略推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合理划定“大巴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切实推动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二、Delineation of boundary between tropical/subtropical in the middle section for eco-geographic system of South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lineation of boundary between tropical/subtropical in the middle section for eco-geographic system of South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北过渡带范围的地理表达及定量探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南北过渡带气候分界指标的选取
        2.1.2 南北过渡带划分方法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南北过渡带范围的地理表达
    3.2 南北过渡带范围的定量探测
        3.2.1 划界气象指标等值线的年际变化
        3.2.2 划界气象指标等值线位置的年代际变化
        3.2.3 南北过渡带范围的确定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2)南岭中段弄蝶空间分布格局及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生态分布调查
    2.2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物种组成
    3.2 种群的年际变化
    3.3 种群的空间变化
    3.4 各监测点间弄蝶相似性比较
4 讨论
    4.1 弄蝶区系组成及与周边地区比较
    4.2 弄蝶生态分布
        4.2.1 南岭南北坡种的差异
        4.2.2 优势种的差异
        4.2.3 弄蝶分布的“中间膨胀”现象
5 结论

(3)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4)山体效应对秦巴山地太阳辐射及垂直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山体效应及其影响研究
        1.2.2 山体效应的定量化研究
        1.2.3 山体效应机理研究
        1.2.4 秦巴山地的山体效应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植被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DEM数据
        2.2.2 气象站点数据
        2.2.3 MODIS LST数据
        2.2.4 植被带分布上限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的提取
        2.3.2 秦巴山地山系内外同海拔气温差估算
        2.3.3 太阳辐射分析
3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的提取及分布
    3.1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的提取流程
        3.1.1 山体基面高度分区
        3.1.2 山体基面高度的计算
    3.2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提取结果及分析
        3.2.1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分区结果
        3.2.2 山体基面高度的空间分布及分析
4 秦巴山地气温估算与增温效应分析
    4.1 秦巴山地气温估算
        4.1.1 GWR分析结果
        4.1.2 秦巴山地气温空间格局
    4.2 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空间格局
        4.2.1 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空间分布
        4.2.2 秦巴山地内部至外围同海拔气温变化
        4.2.3 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区域差异
5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与太阳辐射
    5.1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计算结果及精度验证
    5.2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计算结果及空间分布
        5.2.1 秦巴山地2016年各月份太阳辐射空间分析
        5.2.2 秦巴山地2016年各季节太阳辐射空间分析
        5.2.3 秦巴山地2016年生长季太阳辐射空间分析
    5.3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总量由山体内部至外围的变化分析
        5.3.1 秦巴山地生长季和年均太阳辐射总量西-东变化
        5.3.2 秦巴山地生长季和年均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变化
    5.4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与太阳辐射关系分析
        5.4.1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与山体基面高度的关系
        5.4.2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与同海拔温度的关系
6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对山地垂直带的影响
    6.1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与植被带分布上限的关系
    6.2 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与植被带分布上限的关系
    6.3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总量与植被带分布上限的关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2.1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定量化
        7.2.2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机理研究
        7.2.3 山体效应对秦巴山地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7.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5)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5.3 主要内容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3.3 本章小结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4.5 本章小结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5.6 本章小结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6.4 本章小结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8.1 主要结论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8.2.1 论文的创新
        8.2.2 存在的不足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21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海岸线定义与指示岸线
        1.2.2 海岸线分类研究现状
        1.2.3 海岸线提取研究现状
        1.2.3.1 基于传统地理数据源的海岸线提取
        1.2.3.2 基于遥感影像的海岸线提取
        1.2.3.3 基于新兴数据源的海岸线提取
        1.2.4 海岸线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海上丝绸之路
        2.1.2 东南亚
        2.1.3 南亚
        2.1.4 西亚
        2.1.5 东北非
        2.1.6 南欧
    2.2 岸线提取数据源与处理
    2.3 辅助数据集
        2.3.1 行政区划数据
        2.3.2 Google Earth影像
        2.3.3 红树林数据
        2.3.4 地形地貌数据
        2.3.5 人口数据
        2.3.6 夜间灯光数据
    2.4 大陆岸线信息提取方法
        2.4.1 岸线定义与分类
        2.4.2 岸线目视解译方法
        2.4.2.1 自然岸线目视解译标准
        2.4.2.2 人工岸线目视解译标准
        2.4.3 岸线提取技术过程
    2.5 大陆岸线信息精度评估
        2.5.1 岸线位置精度评估方法
        2.5.2 岸线分类精度评估方法
        2.5.3 岸线位置与分类精度分析结果
    2.6 大陆岸线时空变化分析方法
        2.6.1 空间单元划分
        2.6.1.1 岸线时空变化分析单元
        2.6.1.2 岸线变化人工驱动特征分析单元
        2.6.2 岸线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2.6.3 岸线分形维数
        2.6.4 基于剖面的岸线变化速率
        2.6.5 陆海格局变化
        2.6.6 人口驱动指数
        2.6.7 岸线变化热点分析
第3章 大陆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1 洲际尺度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 国家尺度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1 东南亚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2 南亚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3 西亚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4 东北非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2.5 南欧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3 热点区域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4 重点港口城市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陆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1 洲际尺度岸线分形维数变化特征
    4.2 国家尺度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1 东南亚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2 南亚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3 西亚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4 东北非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2.5 南欧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3 热点区域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4 重点港口城市岸线分形维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陆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1 洲际尺度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 国家和热点区域尺度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1 东南亚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2 南亚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3 西亚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4 东北非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2.5 南欧岸线位置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3 重点港口城市岸线空间位置变化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陆海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6.1 洲际尺度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 国家尺度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1 东南亚陆退格局变化特征
        6.2.2 南亚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3 西亚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4 东北非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2.5 南欧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3 热点区域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4 重点港口城市陆海格局变化特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陆岸线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7.1 自然影响因素
        7.1.1 泥沙沉积
        7.1.2 气候变化
        7.1.3 地形地貌
    7.2 人工驱动因素
        7.2.1 人口增长
        7.2.2 港口经济
        7.2.3 农业生产
        7.2.4 城镇化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文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图

(7)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及野生果树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1.1.1 植物区系的概念
        1.1.2 植物区系研究的对象
        1.1.3 植物区系研究的内容
        1.1.4 植物区系学的任务
    1.2 世界植物区系研究简史
        1.2.1 萌芽阶段
        1.2.2 建立阶段
        1.2.3 变革阶段
        1.2.4 多学科融合阶段
    1.3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简史
        1.3.1 西方主导阶段
        1.3.2 我国区系研究起步阶段
        1.3.3 创新发展阶段
    1.4 江西省植物区系研究简史
    1.5 寻乌县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1.6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寻乌县的自然条件及其特点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特征
第3章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调查路线及采集区域布设
        3.2.2 采集路线与调查
        3.2.3 室内标本整理鉴定与名录统计
        3.2.4 数据统计及区系分析
        3.2.5 野生果树资源统计分析及重要野生果树代表种化学成分测定
    3.3 技术路线
第4章 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4.1 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组成
    4.2 寻乌县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分析
        4.2.1 科的数量结构特征
        4.2.2 优势科的统计分析
        4.2.3 科的地理成分统计分析
        4.2.4 科的区系特点小结
    4.3 寻乌县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分析
        4.3.1 属的数量结构特征
        4.3.2 优势属的统计分析
        4.3.3 属的地理成分统计分析
        4.3.4 属的区系特点小结
    4.4 寻乌县种子植物种的区系分析
        4.4.1 华南植物区系成分代表种的选定方法
        4.4.2 江西南部植物区系区划分析
        4.4.3 江西南部植物区系归属探讨
        4.4.4 小结
    4.5 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4.5.1 聚类分析
        4.5.2 主成分分析
第5章 寻乌县植物区系新记录
    5.1 江西省新记录科
    5.2 江西省新记录属
    5.3 江西省新记录种
    5.4 小结
第6章 野生果树资源分析
    6.1 野生果树资源种类调查分析
        6.1.1 寻乌县野生果树资源种类
        6.1.2 寻乌县野生果树的类型
        6.1.3 寻乌县野生果树生活型组成
    6.2 重要野生果树资源代表种乌饭果实化学成分-氨基酸的测定
        6.2.1 野果(乌饭树)取样与测定方法
        6.2.2 化学成分-氨基酸种类分析
        6.2.3 氨基酸含量地理变异分析
    6.3 野生果树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
        6.3.1 开发利用现状
        6.3.2 建议
第7章 结论
    7.1 寻乌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7.2 江西南部植物区系区划与归属
    7.3 寻乌县野生果树资源特点
附录
    附录 1 植被情况
    附录2 寻乌县种子植物科所含属种大小组成统计表(属;种)
    附录3 江西南部(赣州)18 个县区128 个华南植物区系成分代表种的分布表
    附录4 寻乌县新记录植物
    附录5 寻乌县种子植物名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8)中国南亚热带典型季风区雨季水汽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雨季划分及降水变化特征
        1.2.2 季风区水汽来源及输送过程
        1.2.3 水汽输送研究方法应用
        1.2.4 水汽交互影响区域分异研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观测站点空间分布
        2.1.3 研究区地形气候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线性倾向估计
        2.2.2 降水稳定性
        2.2.3 同位素示踪法
        2.2.4 HYSPLIT模式
        2.2.5 SOFM网络模式
3 雨季开始期及降水时空变化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1 数据来源与获取
        3.1.2 数据突变检验
        3.1.3 数据处理
    3.2 雨季开始期及其变化趋势
        3.2.1 多年雨季开始期及其变化趋势
        3.2.2 雨季开始期年际变化特征
    3.3 雨季降水特征
        3.3.1 降水变化与格局
        3.3.2 降水日数时空分异
        3.3.3 降水强度年际变化特征
        3.3.4 降水的构成与稳定性分析
    3.4 基于CMFD的雨季降水特征协同分析
        3.4.1 降水变化与格局
        3.4.2 降水日数时空分异
        3.4.3 降水强度年际变化特征
        3.4.4 降水量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降水水汽源地研究
    4.1 样品采集
    4.2 数据处理
        4.2.1 同位素站点数据处理
        4.2.2 同位素空间插值
        4.2.3 空间数据表达
    4.3 同位素空间分布格局
        4.3.1 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格局
        4.3.2 过量氘空间分布格局
        4.3.3 一次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格局
        4.3.4 一次降水过量氘空间分布
    4.4 影响因素分析
        4.4.1 氢氧稳定同位素影响因素
        4.4.2 过量氘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水汽来源及输送路径研究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5.1.1 数据获取
        5.1.2 数据处理
        5.1.3 数据分析
    5.2 水汽源地及输送路径
        5.2.1 雨季水汽来源及贡献率定量分析
        5.2.2 各月份水汽输送路径分析
        5.2.3 雨季δ~(18)O极值事件水汽追踪
    5.3 本章小结
6 水汽交互影响区域界定
    6.1 水汽来源划分数据体系的构建原则
    6.2 研究区水汽来源划分多元数据体系
    6.3 SOFM非线性分类器构建
    6.4 结果与分析
        6.4.1 SOFM分类结果分析
        6.4.2 SOFM分类结果与同位素证据
        6.4.3 SOFM分类结果与HYSPLIT模拟
        6.4.4 区域分界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以秦巴山脉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概况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4 温度状况及其界线变化
    4.1 积温与温度带界线变化
    4.2 1 月平均气温与0℃等温线变化
    4.3 本章小结
5 干湿状况及其界线变化
    5.1 年降水量空间格局及变化
    5.2 等降水量线的年际变化
    5.3 等降水量线的年代际变化
    5.4 本章小结
6 秦巴山脉南北重要城市气候的响应
    6.1 气温
    6.2 降水
    6.3 气候舒适度变化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大巴山地区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及实物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位置和范围
    2.2 地质概况
        2.2.1 构造分区
        2.2.2 构造演化
        2.2.3 地层
        2.2.4 第四纪地质
        2.2.5 大地构造运动
    2.3 地理条件
        2.3.1 地貌特征
        2.3.2 气候条件
        2.3.3 水文条件
        2.3.4 动植物资源概况
        2.3.5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
    3.1 地质景观分级
    3.2 地质景观分类原则
    3.3 地质景观分类
        3.3.1 地质构造景观类型
        3.3.2 地质剖面景观类型
        3.3.3 地貌景观类型
        3.3.4 水体景观类型
        3.3.5 古生物景观类型
    3.4 地质景观分布特征
第4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及成因分析
    4.1 地质景观控制研究意义
    4.2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分析
    4.3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作用过程
        4.3.1 内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4.3.2 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4.4 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4.4.1 构造控制分析
        4.4.2 空间控制分析
    4.5 代表性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4.5.1 代表性地质构造景观成因分析
        4.5.2 代表性地质剖面景观成因分析
        4.5.3 代表性地貌景观成因分析
        4.5.4 代表性水体景观成因分析
        4.5.5 代表性古生物景观成因分析
第5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
    5.1 地质景观资源特征
    5.2 地质景观资源评价
        5.2.1 定性评价
        5.2.2 定量评价
    5.3 地质景观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5.3.1 开发现状
        5.3.2 开发问题
    5.4 地质景观开发模式及方向
        5.4.1 开发模式
        5.4.2 开发方向
    5.5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5.5.1 不良地质现象分析
        5.5.2 地质景观资源人为影响因素分析
        5.5.3 建议规划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
        5.5.4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Delineation of boundary between tropical/subtropical in the middle section for eco-geographic system of South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北过渡带范围的地理表达及定量探测[J]. 李亚男,刘钢军,刘德新,秦耀辰. 地理研究, 2021(07)
  • [2]南岭中段弄蝶空间分布格局及多样性分析[J]. 王旭,周光益,李兆佳,邱治军,赵厚本,王胜坤,顾茂彬. 生态环境学报, 2021(01)
  • [3]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山体效应对秦巴山地太阳辐射及垂直带的影响研究[D]. 刘俊杰. 河南大学, 2020(02)
  • [5]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6]21世纪初期海上丝绸之路大陆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分析[D]. 宋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9(01)
  • [7]寻乌县种子植物区系及野生果树资源研究[D]. 唐忠炳.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8]中国南亚热带典型季风区雨季水汽空间分异特征研究[D]. 许传阳.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9]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以秦巴山脉段为例[D]. 赵颖越.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10]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D]. 潘安.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华南生态地理系统中段热带/亚热带分界线的划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