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星星装置艺术作品

邱星星装置艺术作品

一、丘星星 装置艺术作品(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钰[1](2021)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再现形式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何婷[2](2017)在《数字媒体语境下创意设计的基本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数字媒体语境下创意设计的四个基本策略,分别是文化性审美、游戏性互动、体验性设计和跨界整合。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设计需要抓住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涵,用现代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视角进行传统精髓的审美表达;而游戏性互动可以帮助人们发现生活的美和趣味;体验性设计可以基于数字技术更好地进行文化保存与传播,也更能突破时空的界限;跨界设计能整合不同领域的优势和特长。

朱碧耘[3](2016)在《数字媒体艺术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新的技术革命为人们认识并改造世界提供了工具,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传统媒体逐渐被突破,取而代之的是基于数字技术的信息传递方式。景观设计随着技术的革新而不断地发展,设计师也突破传统,改革创新,不再固守陈旧的理念和手法,大胆运用新型材料和技术,让当代的景观设计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本文主要围绕数字媒体艺术在当代景观中的应用的问题,通过大量分析案例探讨数字媒体介入当代景观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数字媒体对当代景观设计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意向的改变。本文探讨并总结出数字媒体与当代景观的关联性以及介入当代景观设计的表现形式,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现状以及应用价值等。大量搜集并考察关于数字媒体艺术在当代景观中应用的特色案例,将它作为景观的一个元素来分析,而非停留在数字媒体对于景观的技术介入,是本文的特色和重点。

王进思[4](2016)在《装置艺术融入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研究》文中指出风景园林自诞生以来就与艺术具有紧密的联系。回溯历史,艺术曾以绘画、诗歌和雕塑等各种形式、介质影响着景观的创造以及各种景观风格的形成。现今,作为当代特征最为突出,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潮的装置艺术,更是以“场所+情感+材料”三大艺术手法打破了传统艺术观念,在模糊了景观与艺术边界的同时,进一步丰富着风景园林的表现形式及设计理念。因此,对于装置艺术之于景观设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景观化途径的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本文在厘清装置艺术与景观设计之间联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着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装置艺术创作的情景解析,以及装置艺术通过哪些具体的景观化途径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中去两个核心内容展开,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叙述:第一部分(第一章),绪论。该部分作为文章的基础研究,对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做了基本阐述,并针对装置艺术和公共空间的概念进行了相应地界定,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总结出与论文相关研究方向的现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确定论文写作的切入点,以及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为下文作铺垫。第二部分(第二章),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的关系辨析。该部分首先通过对装置艺术的特性、分类,兴起与发展的内容进行扩充说明,由此基础之上对景观和装置艺术之间的互辅关系进行分析论证,确立景观和装置艺术之间是有一定共通性的。景观装置艺术,即景观和装置艺术之间的结合产物,更是印证了景观与装置艺术之间的这种互辅关系。第三部分(第三章),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装置艺术的情境解析。通过大量的案例分类整理研究,将装置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情境分为了4个部分:(1)建立标志性景观;(2)创造纪念性景观;(3)建造景观公共设施;(4)塑造个性景观小品。在这四种情境之下,装置艺术可以很好地融入进城市公共空间,继而与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相结合,可以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第四部分(第四章),装置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这是本文的核心章节。根据前章的案例分析了装置艺术的景观化在4个方面对城市公共空间起到的作用;总结了装置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5个必要原则;提出了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化具体的5个途径;最后,就具体景观设计能够从装置艺术汲取哪些设计思路、表现手法进行了归纳。研究发现,在具体的空间塑造、场所精神、形态造型、色彩丰富、材料多样化、情感表达和互动等设计手法上,装置艺术为景观设计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其核心设计理念——“观念为先”——能为景观设计激发城市公共空间的感官活力、社会活力、经济活力和文化活力起到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装置艺术所具有的“非预判性”、“暂时性”特质,在能为景观设计师带来更多的创意灵感和启迪同时,其打破预设的模式化设计的作用,将从根本上延续景观设计的核心生命力,这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更体现出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此同时,伴随着设计多元化的时代到来,装置艺术也作为一个新兴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门类,也逐渐摆脱了它的纯艺术性和独立性,与多种学科、新型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它与景观设计的紧密结合也让当今的景观设计更具前沿性、科学性以及更赋有时代特征。由此,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也逐渐变得更加复合化、综合化、个性化,为解决或缓解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城市同质化的产生,这对于我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创作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同时,进一步完善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装置艺术设计的研究体系,提高社会对城市公共空间重要性的认识。

董赤[5](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张相艳[6](2010)在《藏文化的诱惑与艺术的重构 ——以韩书力为案例》文中提出藏文化作为中国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即与中原汉地文化有着密切交流并互相影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进入20世纪以后,以西藏主题绘画的兴起与发展为标志,西藏与中国美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互动关系。西藏主题绘画是20世纪中国美术中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和艺术传统。藏文化以其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巨大的文化魅力持续吸引着中国美术家进藏探索艺术时代课题与个性创新。不同历史时期进藏美术家的艺术探索和成就对于西藏地域美术和中国美术的现代发展起到了双重推动作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自40年代以来,大致出现了三次内地美术家的进藏热潮。新时期出现的第三次热潮中一个突出的历史现象就是出现了一批长期定居西藏的内地艺术家。这一批艺术家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对于藏文化自身价值的发现、研究和传达。韩书力是这一批进藏艺术家的典型,具有个案研究价值。1973年韩书力主动要求调入西藏工作。1983年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后再次返回西藏工作至今。在文化传承上,韩书力带着汉文化母体基因“加盟”到西藏文化的队伍中,通过多年来对西藏传统文化艺术的系统深入研究,深刻地把握了藏文化的精髓,形成了汉藏文化的双重基因。在艺术创作上,韩书力始终从汉藏两种文化传统中吸收养分进行现代艺术重构,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布面重彩”和“黑地水墨画”艺术风格,确立了其在中国画坛的学术地位。此外,作为西藏美术活动的组织者,自80年代初开始,韩书力率领西藏地域画家群体对西藏传统艺术展开全面的考察征集和系统的学术研究,不仅使得无数散轶的西藏民族民间美术珍品重现其巨大文化价值,也为西藏美术的现代发展寻找到了文化根基。同时韩书力也十分注重培养本土藏族美术家和推出西藏当代美术。自80年代以来韩书力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追求相近的画家群体,这是一个以藏族画家为主体各民族艺术家共同构成的创作队伍。这一群体立足于藏文化本体的基础上,借鉴融合中原文化、现代文化探索建构具有藏文化主体性的现代艺术样式,逐渐发展出了一种群体性的风格——“现代布面重彩”。目前关于韩书力艺术实践及创作的专题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以韩书力个案研究作为切入点,试图在西藏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互动关系和西藏地域美术现代发展的双重历史语境中系统考察韩书力及西藏画派画家群融合汉藏美术传统进行现代艺术重构的自我定位问题,讨论其艺术探索及成就在20世纪汉藏文化互动关系发展中的文化学意义和史学意义。同时,也希望能为当前全球化带来的多重文化语境中“如何建构具有文化主体性的中国现代艺术”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栗翠[7](2008)在《现代陶艺在公共空间中的表现形式》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进程,人们对公共环境的品质要求的提高,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现代陶艺在传统陶瓷艺术的支持与国际大发展的背景下,以其丰富的材料特性和独特的艺术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下的审美需求。它凝聚了人文关怀与泥土的原始性,以及特殊的表现内涵与形式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公共环境里,丰富和影响了公众的视觉感受,是公共艺术强有力的表现手段。公共环境中陶艺的发展既适应了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文化与环境的特殊需求,同时也将现代陶艺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本人采取创作实践与理论学习、思考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公共艺术的发展、陶瓷艺术的文化与特点、现代陶艺的语言特质,总结其创作方法,论述陶瓷材料及现代陶艺有充分的理由走进公共环境,通过分析现代陶艺语言在公共环境中的表现形式,公共环境中的现代陶艺的社会功能,探讨了走进公共艺术领域的现代陶艺的发展现状与生存空间。认识到公共环境实现了现代陶艺在形式、社会功用、学科建设等多领域的发展前景。同时,倡导在公共环境中现代陶艺创作要平衡好个体意识与公共意识。希望能够为现代陶艺的创作提供更多的切入点,加强创作的力度,更清晰的认识现代陶艺的内涵和本质。

王小芹[8](2008)在《论现代陶艺对公共环境的介入》文中提出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进程,人们对公共环境的品质要求提高,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现代陶艺在传统陶瓷艺术的支持与世界各国蓬勃发展下,以其丰富的材料特性和艺术语言,凝聚了人文关怀与泥土的原始性,以及特殊的表现内涵与形式开始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公共环境里,丰富和影响了公众的视觉质素,是公共艺术强有力的补充。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环境既适应了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文化与环境的特殊要求,同时也将现代陶艺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很大程度上追求一种来自新艺术概念下的重构组合。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国内外现代陶艺资料的收集整理,并采取创作实践与理论学习、思考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公共艺术、公共环境的关系,国内外陶瓷艺术发展的现状,重点研究分析现代陶艺介入到公共环境中的主要形式、语言表达、艺术特征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走进公共艺术领域的现代陶艺的发展现状与生存空间,认识到公共环境实现了现代陶艺在形式、社会功用、学科建设等多领域的发展前景。同时,倡导在公共环境中现代陶艺创作要平衡好个体意识与公共意识。希望能够为现代陶艺的创作提供更多的切入点,加强创作的力度,使现代陶艺在公共环境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李仲如[9](2007)在《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围绕着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的创作中规律性的特点展开研究,以直接史料收集、形式分析和图象阐释结合创作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等方法为主要方法。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以探究女性雕塑家创作风格演变以及演变中的女性意识的变化为重点,力求全面地分析、归纳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风格及其演变的过程。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的创作风格,大体可以概括为三大类: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现代派创作风格和雏形阶段的女性主义艺术风格。在对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风格的演变过程的分析中,剥离出其中最显着的两个特点:其一,中国女雕塑家创作风格演变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经历了隐现、觉醒和突显不断变化过程;其二,中国女雕塑家的创作风格演变是一种不以群体转型为主,而以女雕塑家在不同历史时期背景下的自我转型为主的方式。第二章着重分析了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中的女性特征。所谓女雕塑家创作中的女性特征,是自然和社会文化双重因素在女雕塑家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文中通过比较、例证、图像分析等方法归纳出的中国女雕塑家在创作中的女性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雕塑创作中的女性视角(慧眼)、女性独特感受(兰心)、女性特有的表现方式(水志石言)。第三章总结出中国女雕塑家在雕塑创作中,以女性的方式将传统雕塑技法、民间美术形式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感悟融入已掌握的西方雕塑创作方法中这一创作特点。这些雕塑作品既呈现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又体现了女性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特有感悟。第四章分析了女雕塑家在创作中如何受到其它门类艺术影响,并怎样以女性的方式将之融进自身的创作中。这种受到其他艺术门类作品影响的创作特点是女雕塑家在接受专访时普遍强调的,并引起了本文作者的高度重视。在对此问题的论述中,虽然涉及包括文学、影视、音乐、舞蹈、绘画等许多艺术门类,但仍立足于对雕塑本体的研究,而不是对各艺术门类总体规律的美学意义进行探讨。中国女雕塑家创作中体现出的受其它门类艺术影响所形成的特点为:创作中将女性对其他艺术的“感性印象”,通过包括显性和隐性的“移植”方式,体现在雕塑作品上。

夏燕靖[10](2007)在《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为探讨对象,将视野聚焦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6年间,主要选择四十余所较具代表性院校的课程结构进行分析论证,力图揭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存在的百衲衣式课程结构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课与课之间是碎片连缀,课程设置多为拼凑与堆砌,看不出贯穿其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原则。由此,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远离、甚至背离培养目标,出现课程教学目的不明、课程定位模糊、课程编制混乱的现象。全文由引言、正文四个章节、结论和附录及参考文献组成。引言,着重就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关键词界定、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努力目标进行综述,阐明的研究意义是以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依据当代教育理念提出的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主要在于对课程问题重新认识的主张,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切入到具体的课程结构案例当中加以论述,以期挖掘问题的本质。进而从探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百衲衣式课程结构不合理因素出发,厘清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课程设置等诸方面问题的内外在联系,最终在全而发展观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理论上阐释清楚由培养目标到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课程的展现问题,以达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保证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章,围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主要从追溯历史的角度,说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从孕育之初直至当代,一条错综复杂的教育之路绵延百年而持续至今。这不仅是形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形态复杂多变的历史原因,而且是造成问题积重难返的结症所在。因而,要认识问题、揭示问题,尤其是要剖析问题,就必须从追溯、梳理其源头着手,从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把握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和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从各类设计教育同质异构的课程变化中进行探究,以此作为论述问题的基本条件和事实依据。第二章,围绕百衲衣式课程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出课程序列结构本末倒置的问题,即表现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这一问题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缺乏相应的课程目标层级性的要求,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出现序列颠倒,表现为课程课目、课程内容难以看出先行、平行和后行的序列关系。又比如,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配置,由于有一种习惯性的“主副课”思维观念作祟,同样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形成两类课程的设计比例严重失调,进而在课程设置上,又是一种序列结构上的本末倒置,表现为技艺课程不仅课目繁多又庞杂,而且课时比重过大;综合课程无论是课目还是课时却少之又少,导致课程知识结构序列的严重倾斜。二是指出课程基本结构支离破碎的问题,即表现为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比如,不少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出现课程教学目的模糊、课程头绪过多、课程内容太乱、功能无从把握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对课程结构不甚理解所导致的结果。尤其是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与市场密切相连,所面临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新问题,较之其他长线学科专业而言,要具体得多、敏感得多,可以说变化不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再加之,艺术设计教育界长期存在着对课程结构的模糊认识,一味强调专业的个性化特征,致使多数院校是根据自身教学资源设课或设计课程,这就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多停留在封闭的自循环系统之内,出现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实际需要、脱离学科前沿,甚至是低水平重复,反映出来的便是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三是指出课程类型结构模糊不清的问题,即表现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比如,不少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只注重罗列各种各样的课程课目,而忽视对课程课目的分类说明,以及对学生选择课程的目标指导。尤其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始终处于划分不明模棱两可的状态;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相互作用,不仅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就是在各个院校制订的教学计划或课程大纲中也存在着两类课程性质难辨的问题。第三章,围绕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这是对上述提出三个方面问题进行的原因剖析,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历史、现实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所致。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早期设计教育的最初形成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脱胎于清末民初的新式美术教育;二是直接师承手工艺作坊的师徒制传授教育;三是以日、德等国早期设计教育为主的国外混合教育体系的移植。这样,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延续至今的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都只有纵向的历史关系,即大多局限在美术教育、手工艺教育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也都是垂直关系的传授。致使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被定位在以技艺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之上,从根本上忽视了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文、设计与科技,乃至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况且,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是在经历了由早期图案教育、新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也使得教育本身始终处于变化不定的状态,以致影响了课程结构的有序建立。从现实角度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工艺美术专业设置受到两次大的发展机遇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在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中迅速发展起一批工艺美术本专科院校,呈现出加速培养工艺美术设计人才的发展态势:再一次就是在1999年,伴随着我国高校的全面扩招,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呈现超速发展之势,不仅专业设置数较上世纪80年代初有成百倍的增长,而且院校也扩大到理科院校、农林院校、经济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然而,在这两次较大的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新旧并存的教育教学问题,又因诸多的现实原因,非但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和调整,反而叠加并产生出新的问题,各种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和尖锐。二是上世纪90年代末,在进行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由于推行和转变过程的时间苍促,以及诸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导致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未能及时跟进,造成课程结构等一系列教学应对措施的缺位。并且,这种缺位在其后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进,不良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在《专业目录》颁布实施后的九年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调整与改革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从体制角度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单一对口的课程结构,集中体现的是课程设置均严格按照国家拟订的相关计划执行。因此,出现的一系列课程问题便是计划经济体制所特有的问题,即单一对口的专业课程结构和相应僵化的计划体制,不利于高校为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培养多种规格和类型的人才。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在高校教育体制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便是讲求学校自主办学效益的尽快提高。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思想作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课程观。这一课程观影响所及便是最大化的功利性教学目标的出现,很快这一观念便波及到整个教育领域。然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没有捷径可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采取搞样板工程的方式追求速成的效果,任何盲动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这样,在新体制秩序尚未健全的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未能得到应有的平衡,必然出现教育的过度竞争,折射出教育效益功能的异常放大,出现了盲目攀比和求全发展,进而导致形成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我国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现象,便是课程功利性非常突出,弱化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第四章,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论证,主要列举有三项基本原则,即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通过阐述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表明课程结构的设计,一方面是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始终居于核心的地位,并通过促进课程的现代化,使之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课程作为人类文化演进的机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传递、传播和创新的功能。因而,课程结构设计不仅是关系到教育改革能否推进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否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问题。结论,归纳为五点建设性意见:一是指出合理设计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二是指出根据不同类型院校,确立符合各自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设计原则,是艺术设计教育呈现多样性与合理性发展的关键;三是指出完善课程结构设计,应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密切各阶段和各层次课程的衔接,兼顾各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以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融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以促进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五是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进行论证,主要确立了课程结构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

二、丘星星 装置艺术作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丘星星 装置艺术作品(论文提纲范文)

(2)数字媒体语境下创意设计的基本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性审美
二、游戏性互动
三、体验性设计
四、跨界整合

(3)数字媒体艺术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第五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数字媒体艺术与当代景观设计的关联性
    第一节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述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
    第二节 数字媒体艺术介入当代景观设计的背景
        一、信息媒体技术的支撑
        二、多媒体艺术的影响
        三、大环境的改变
        四、人类审美需求的提高
    第三节 数字媒体艺术介入当代景观的理论基础
        一、比特之城
        二、赛博空间
    第四节 数字媒体艺术与当代景观设计的关系
        一、传播学理论的启示
        二、景观作为传播媒介
        三、景观媒介传播的方式
        四、景观与数字媒体的异同点比较
    第五节 数字媒体艺术介入当代景观设计的必要性
        一、公共信息发布功能
        二、商业宣传传播功能
        三、辅助日常生活功能
        四、丰富感官体验功能
第三章 数字媒体介入当代景观的设计方法
    第一节 数字媒体辅助设计在景观设计表现中的应用
        一、绘制静态二维效果图
        二、建立三维、实体模型
        三、制作景观动画,虚拟漫游
    第二节 数字媒体成为当代景观的新构成手段
        一、基于LED技术的当代景观
        二、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当代景观
        三、基于投影技术的当代景观
    第三节 数字媒体表现方式的优越性
        一、多维度的表现
        二、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更多互动性的参与
        四、沉浸式的体验
第四章 数字媒体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和运用范围
    第一节 数字媒体在当代景观空间中的布局模式
        一、景观空间界面
        二、独立构成要素
        三、水平界面
        四、垂直界面
        五、景观空间的分隔及围合要素
    第二节 数字媒体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范围
        一、数字媒体在建筑中的运用
        二、数字媒体在景观小品及构筑物中的运用
        三、数字媒体在水景设计中的运用
第五章 数字媒体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第一节 艺术学价值
    第二节 传播学价值
    第三节 经济学价值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装置艺术融入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景观与艺术的关系
        1.1.2 当今社会的发展
        1.1.3 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装置艺术的定义
        1.2.2 装置艺术相关概念辨析
        1.2.3 城市公共空间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装置艺术发展研究综述
        1.3.2 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的关系辨析
    2.1 装置艺术的发展历史
        2.1.1 装置艺术的起源
        2.1.2 装置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2.2 装置艺术的特性与分类
        2.2.1 装置艺术的基本特性
        2.2.2 装置艺术的分类
    2.3 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的历史渊源
        2.3.1 装置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历史
        2.3.2 景观与装置艺术的设计理念共通互辅
        2.3.3 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的结合——景观装置艺术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公共空间中装置艺术的情境解析
    3.1 建立标志性景观
        3.1.1 城市中心节点标志
        3.1.2 城市形象符号标志
        3.1.3 城市文化传统标志
        3.1.4 小结
    3.2 创造纪念性景观
        3.2.1 引人深思式的纪念景观
        3.2.2 颂扬式的纪念性景观
        3.2.3 回忆式的纪念景观
        3.2.4 记录式的纪念景观
        3.2.5 小结
    3.3 建造景观公共设施
        3.3.1 公共活动设施
        3.3.2 公共应用设施
        3.3.3 公共休憩设施
        3.3.4 小结
    3.4 塑造个性景观小品
        3.4.1 功能性小品
        3.4.2 装饰性小品
        3.4.3 小结
    3.5 本章小结
4 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景观化途径
    4.1 装置艺术景观化的作用机理
        4.1.1 激发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
        4.1.2 增强景观互动与空间参与性
        4.1.3 装置艺术带来新的空间体验
        4.1.4 扩张材料的再利用,维持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
    4.2 装置艺术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原则
        4.2.1 共鸣原则
        4.2.2 共美原则
        4.2.3 互补原则
        4.2.4 互透原则
        4.2.5 互动原则
    4.3 装置艺术与景观设计结合的途径
        4.3.1 互动
        4.3.2 物化与化物
        4.3.3 转化再造
        4.3.4 矛盾与对比
        4.3.5 行为引导
        4.3.6 小结
    4.4 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景观化手法
        4.4.1 借鉴装置艺术的观念理论
        4.4.2 应用装置艺术的场所情怀
        4.4.3 运用装置艺术塑造空间
        4.4.4 利用装置艺术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4.4.5 景观装置艺术形成公共设施
        4.4.6 运用装置艺术产生多种互动
        4.4.7 应用装置艺术的材料多样化
    4.5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结论概述
    5.2 思考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藏文化的诱惑与艺术的重构 ——以韩书力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20世纪进藏艺术家历史回顾
    第一节 20世纪进藏艺术家与三次"西藏热"
    第二节 韩书力与进藏艺术家群
第二章 韩书力的汉藏多重文化传承与艺术风格历程
    第一节 韩书力的汉藏多重文化传承
        一、汉文化母体基因的生成
        二、藏文化后天基因的生成
    第二节 艺术风格历程与融合汉藏文化传统的现代重构
        一 早期连环画创作——借鉴汉藏民间美术的初步定向
        二 "布面重彩画"风格——融合汉藏绘画传统的"新唐卡"
        三 "黑地水墨画"风格——汉藏艺术神韵的"异质同构"
第三章 韩书力与西藏画派
    第一节 西藏当代美术家群体的崛起
    第二节 从《西藏当代画展》到《雪域彩练画展》
第四章 艺术重构的自我定位
    第一节 艺术主体性的重建——从“神本”到“人本”
    第二节 藏文化主体性的重构——从“他者表征”到“自我表征”
    第三节 民族文化共同体的主体性构建
余论
附图
附录
    一 20世纪进藏艺术大事记
    二 韩书力艺术年表
    三 韩书力及西藏画派部分画家访谈节录
    四 作品图录
    五 韩书力及西藏画家西藏传统美术的考察活动及研究列表
    六 参考文献
后记

(7)现代陶艺在公共空间中的表现形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现代陶艺概念
        1.2.2 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的内涵
    1.3 研究方法
    1.4 本选题研究在国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及发展趋势
        1.4.1 路内外已有的文献综述
        1.4.2 发展趋势
2 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的社会背景
3 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空间的可行性分析
    3.1 陶艺功能的优势
    3.2 陶艺材料自身的优势
    3.3 陶艺的艺术表现优势
4 公共空间中现代陶艺的表现形式
    4.1 公共空间中的陶艺雕塑与陶艺装置
        4.1.1 陶艺雕塑
        4.1.2 陶艺装置
    4.2 公共空间中的陶艺壁画
        4.2.1 陶艺壁画
        4.2.2 建筑陶艺墙
        4.2.3 陶瓷浮雕壁画
    4.3 公共空间中的陶艺环境设施
5 现代陶艺在公共空间中的社会功能
    5.1 社会审美认识功能
    5.2 社会教育功能
    5.3 社会娱乐功能
6 公共空间中的现代陶艺的现状与展望
    6.1 公共空间中的现代陶艺的现状
    6.2 公共空间中的现代陶艺的展望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论现代陶艺对公共环境的介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公共艺术、公共环境概念
    1.2 陶瓷艺术与公共艺术、公共环境的关系及其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公共艺术中陶艺媒介的发展现状
    2.1 国内现状
    2.2 国外现状
第三章 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环境的主要形式
    3.1 以建筑陶艺与壁画的形式介入
        3.1.1 室内陶瓷墙与地板
        3.1.2 建筑外观
        3.1.3 陶瓷浮雕
    3.2 以户外陶艺雕塑与陶艺装置的形式介入
        3.2.1 陶艺雕塑
        3.2.2 陶艺装置
    3.3 以园林景观陶艺的形式介入
第四章 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环境的语言表达
    4.1 抽象性表达
    4.2 表现性表达
    4.3 新具象表达
第五章 现代陶艺介入公共环境的艺术特征
    5.1 对话性
    5.2 审美性
    5.3 亲和性
    5.4 恒久性
第六章 公共意识的培养与现代陶艺在公共环境中的发展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片目录
引言:
1.若即若离 是我非我——创作风格演变与女性意识
    1.1 女性意识的隐现与风格的自我转型——现实主义风格雕塑创作
        1.1.1 闪现与融合:早期现实主义雕塑创作
        1.1.2 独立与同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雕塑创作
        1.1.3 隐现与突破:现实主义雕塑的新探索
    1.2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风格的自我转型——现代派风格创作
        1.2.1 直觉与触摸:材质探索创作
        1.2.2 觉醒与选择:多媒介作品创作
    1.3 女性意识的突显与风格的自我转型——女性主义艺术的雏形
        1.3.1 内观与外视:女性主义艺术的身体宣言
        1.3.2 角度与感悟:女性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1.3.3 社会性别:女性身份的反思
2.慧眼兰心 水志石言——创作中的女性特征
    2.1 慧眼——雕塑创作中的女性视角
        2.1.1 深度内视:女雕塑家眼中的女性
        2.1.2 主观外视:女雕塑家眼中的社会
        2.1.3 感性他视:女雕塑家眼中的他们
    2.2 兰心——雕塑创作中的女性感受
        2.2.1 生育印记:生育感受对女雕塑家创作的影响
        2.2.2 劳作印记:劳作感受对女雕塑家创作的影响
        2.2.3 童年印记:童年感受对女雕塑家创作的影响
    2.3 水志石言——雕塑创作中的女性表现方式
        2.3.1 绵绵若存:触觉表达
        2.3.2 偶得妙悟:构思生成
        2.3.3 水滴石穿:创作方式
3.追古近俗 传艺移情——创作中对传统艺术和乡土艺术的继承
    3.1 追古近俗——对中国传统艺术和乡土艺术的研习
        3.1.1 传移摹写:对中国传统雕塑的研习
        3.1.2 古为今用: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借用
        3.1.3 乡土情结:对中国乡土艺术的借鉴
    3.2 抽离与概括——对中国传统雕塑技法继承之贡献
        3.2.1 形体抽离:雕塑中的线
        3.2.2 造型概括:形体空间的压缩
    3.3 度物取真——创作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3.3.1 以形写神:对内在精神的追求
        3.3.2 笔简而形具:雕塑中的"写意"
        3.3.3 外师造化:对自然的审美与表现
4.了然于心 集结为形——创作中其他艺术修养的影响
    4.1 文学、影视对女雕塑家创作的影响
        4.1.1 诗情画意:诗歌对创作构思的影响
        4.1.2 灵感再现:文学影视形象对创作的影响
        4.1.3 心领神会:文学、影视对作品的潜在影响
    4.2 音乐、舞蹈对女雕塑家创作的影响
        4.2.1 运用与同化:音乐、舞蹈对雕塑创作题材的影响
        4.2.2 节奏与韵律:音乐、舞蹈对雕塑造型的影响
    4.3 绘画对女雕塑家创作的影响
        4.3.1 灵感抓取:以绘画手段记录创作素材
        4.3.2 由表及里:绘画对浮塑创作的影响个案
        4.3.3 再现到表现:着色雕塑中的绘画性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等
附录1 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状况调查简表
附录2 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附录3 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背景调查
附录4 部分女雕塑家访谈摘录
致谢

(10)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文关键词的界定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及努力目标
第一章 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
    第二节 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
第二章 百衲衣式的课程结构
    第一节 课程的序列结构本末倒置
        一、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
        二、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
    第二节 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
        一、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
        二、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
    第三节 课程的类型结构模糊不清
        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
        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
第三章 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由来已久的历史原因
        一、"师徒相授"的教学方法日久成习
        二、源于早期美术教育的"画画"思想根深蒂固
        三、盲目照搬外来课程的习惯性做法
    第二节 急速变革的现实原因
        一、专业目录的调整与课程改革的严重滞后
        二、专业发展过热与教学应对策略的缺位
        三、技能型为主的专才教育抑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第三节 无法回避的体制原因
        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单一对口的课程模式
        二、片面"市场化"出现的急功近利的课程观
第四章 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
    第一节 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
    第二节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
结论
附录一:本文引用教育学和课程论对"课程结构"概念的阐释综述
附录二:木课题研究现状的资料综述(1982~2006)
附录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状况综述
附录四:本文论述所涉及的相关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资料选编
附录五: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大纲(教学计划)资料选编
附录六:本文论述所涉及的相关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内容分析
附录七:德国早期设计教育课程特点分析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参加撰写辞书及学术活动

四、丘星星 装置艺术作品(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再现形式应用研究[D]. 王佳钰.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2]数字媒体语境下创意设计的基本策略研究[J]. 何婷.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7(11)
  • [3]数字媒体艺术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朱碧耘.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4]装置艺术融入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研究[D]. 王进思. 重庆大学, 2016(03)
  • [5]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6]藏文化的诱惑与艺术的重构 ——以韩书力为案例[D]. 张相艳. 中央美术学院, 2010(10)
  • [7]现代陶艺在公共空间中的表现形式[D]. 栗翠.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8(S1)
  • [8]论现代陶艺对公共环境的介入[D]. 王小芹. 山西大学, 2008(04)
  • [9]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研究[D]. 李仲如.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7(06)
  • [10]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 夏燕靖. 南京艺术学院, 2007(06)

标签:;  ;  ;  ;  ;  

邱星星装置艺术作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