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仪器超低频非线性并联隔振系统研究

精密仪器超低频非线性并联隔振系统研究

一、精密仪器用超低频非线性并联隔振系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兴华[1](2021)在《具有非对称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准零刚度隔振器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机械系统及其工作环境当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害振动,它们会影响精密仪器的性能,降低工程机械驾驶员和车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破坏军事装备的隐蔽性。因此,对机械系统进行振动控制,消除有害振动十分必要。在受振物体与振源之间安装隔振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振动控制方法。传统的线性隔振器结构简单,应用广泛,然而却面临着有限位移变形下高负载能力(要求高刚度)与低频隔振(要求低刚度)之间的矛盾,难以满足高隔振性能要求,而具有高静刚度和低动刚度特性的非线性准零刚度隔振器,以其良好的承载能力和低频隔振性能被广泛研究。本文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机动应急救援车辆(含消防车辆)专用底盘及悬挂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6YFC0802902),为提高隔振器性能,创新设计了一种具有非对称刚度和阻尼特性的被动准零刚度隔振器(以下简称: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并对其静、动力学特性和隔振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如下:(1)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结构设计及静力学特性研究。基于正负刚度机构并联设计策略,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建立了隔振器的静力学模型,得出了隔振器负载力与自身位移变形之间的显式函数关系。分析负刚度机构的静力学特性,得出了三个关键结构参数(悬臂板簧与水平导向机构之间的距离、L形杠杆长臂长度和短臂长度)之间的关系对负刚度机构静态特性的影响规律,为负刚度机构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隔振器静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本设计隔振器的负刚度机构在零刚度点附近的承载能力大于正刚度弹簧,该特性有助于提高隔振器在小位移变形下的静态支撑能力。与相应(相同位移变形下,具有相同承载力)线性隔振器和三弹簧准零刚度隔振器相比,本设计隔振器具有更宽的低刚度位移区间,静力学特性更优。(2)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将隔振器的非线性阻尼力等效为线性粘性阻尼力,建立了在力激励和基础位移激励作用下的隔振器动力学模型。采用谐波平衡法求解了隔振器的主谐波共振响应,采用弗洛凯理论分析了响应的稳定性,并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数值解法验证了解析解的准确性。分析了在力激励和基础位移激励作用下,隔振器的主谐波共振响应、次谐波共振响应和振动传递率特性,得出了激励幅值和阻尼因子对隔振器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了本设计隔振器与相应线性隔振器和三弹簧准零刚度隔振器的隔振性能,结果表明:1)在力激励作用下,本设计隔振器具有更低的隔振频率和峰值传递率,在共振区响应较三弹簧隔振器更加稳定,但是在越过共振频率之后,本设计隔振器的力传递率高于三弹簧隔振器;2)在基础位移激励作用下,本设计隔振器具有更低的隔振频率和峰值传递率,稳定性明显优于三弹簧准零刚度隔振器。(3)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非线性库伦摩擦阻尼特性研究。考虑隔振器内部各运动副的库伦摩擦等本征非线性和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建立了隔振器的非线性库伦摩擦阻尼力模型。分析了隔振器的主要结构参数对其摩擦阻尼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在力激励和基础位移激励作用下,隔振器的非线性库伦摩擦力对其幅频响应特性和隔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力激励作用下,库伦摩擦因子(8)的增大会降低共振频率区间内的力传递率,增大隔振频率区间的力传递率,使隔振器的共振频率降低,隔振频率区间增大;2在基础位移激励作用下,库伦摩擦力使隔振器在低频区出现刚性运动,即负载与基础位移激励同步运动,增大库伦摩擦因子(8)会增大刚性运动发生的频率区间,降低共振频率区间内的绝对位移传递率,甚至会抑制或消除共振现象的发生,使隔振频率区间内的绝对位移传递率增大。(4)载荷偏差情况下,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建立了考虑载荷偏差的隔振器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在力激励和基础位移激励作用下,处于欠载状态的隔振器主共振响应特性和隔振性能。结果表明:欠载状态下,增大位移偏移量的绝对值,可以使隔振器特性由额定负载下的硬刚度响应特性逐渐变为软硬刚度特性兼具和刚度渐软特性,同时使隔振器的共振频率增大,隔振频率区间变窄,共振及以上频率区间的力和位移传递率均增大。(5)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样机设计及实验研究。设计制造了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的物理样机,并对样机进行静力实验、锤击实验和谐波激励实验。结果表明:1建立的静力学模型能够反映隔振器的静态特性;2)隔振器样机结构内部存在较大的库伦摩擦阻尼;3)锤击激励作用下,隔振效果较好;4)谐波位移激励作用下,设计样机相较于对应线性隔振器具有更低的起始隔振频率和振动传递率,隔振性能更优。

杨啸[2](2021)在《新型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设计、分析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程中通常采用隔振的方法来减小或抑制有害振动。传统的线性隔振系统已经有相当普遍的应用,但是存在不能同时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与低的起始隔振频率的缺点。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克服传统线性隔振系统这一缺点的非线性隔振系统成为解决工程中低频振动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很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在国内外非线性隔振系统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具有高静低动刚度特性的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它由负刚度机构与线性弹簧并联构成,其中负刚度机构包括钢板弹簧、活动杠杆和导向结构。文中对隔振系统进行了静力学、动力学和传递率特性分析,通过龙格库塔数值方法对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进行了验证,并搭建了隔振系统的原理样机进行静、动力学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具体地,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设计了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机械结构并阐明了设计原理,推导出了隔振系统的静力模型。通过分析不同结构参数时隔振系统的恢复力-位移关系,得到了实现不同静力特性时隔振系统的各结构参数需满足的条件。2.通过求解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简化动力学模型,得到了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并由马蒂厄方程判别法计算得出系统频率响应稳定性的判定边界。分析隔振系统在两种激励下的传递率曲线,得出相比于相应线性隔振系统,准零刚度隔振系统有更好的低频隔振性能。3.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简化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正弦激励下系统的近似解析解的正确性,研究了系统处于准零刚度状态时在定频激励、多频谐波激励、扫频激励及阶跃激励下的响应曲线,并将结果与相应线性系统进行对比,验证了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相对于线性隔振系统的优良低频隔振性能。4.对隔振系统进行静力实验,所得到的实验曲线与理论曲线比较接近,验证了隔振系统静力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不同频率下的定频正弦位移激励实验验证用所设计隔振系统进行低频隔振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起始隔振频率大约为1.5Hz,这一频率小于相应线性系统的起始隔振频率,说明所设计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相较于相应线性隔振系统有更宽的隔振频域。

蔡世成[3](2021)在《承载可调节准零刚度隔振器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隔振设计是车载精密仪器稳定工作的重要保障。传统线性隔振系统可有效隔绝中高频振动,低频隔振是振动控制领域的难题。近年来,一些非线性减振器应运而生。其中,准零刚度隔振系统不仅可以满足低频隔振的需求,而且无需输入能量,承载能力强,具有优良的发展前景。但当前准零刚度隔振器结构尺寸较大,且负载变化时系统易发生失稳等状况,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因此,本文基于非线性振动数值解析法和有限元仿真法,将非标开口碟簧负单元、圆柱橡胶簧正单元与对置倾斜螺旋弹簧调节机构并联,设计一种承载可调节式准零刚度隔振器。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紧凑,承载可调,低频隔振性能优越。首先,引入碟簧结构,并进行刚度特性分析,确定其负刚度特性产生条件。同时,为扩大碟形弹簧变形量,扩宽隔振器准零刚度位移范围,对碟簧非标开口设计,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索碟簧开口方式和中心槽Dm对碟簧静力学特性的影响,设计一种具有等效大变形、宽负刚度区间的负刚度单元。结果表明:中心槽Dm1.3、单独内开槽式碟形弹簧可以作为准零刚度减振器负刚度单元,系统兼具高承载能力与宽隔振区间。其次,将负刚度碟簧单元与正刚度圆柱橡胶簧单元并联,构成宽准零刚度位移范围的准零刚度隔振器。通过分析获得系统满足准零刚度尺寸要求,并研究中心槽尺寸对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槽Dm增加时系统承载能力增加,但准零刚度区间减少,低频隔振能力减弱;中心槽Dm减小时系统承载能力减弱,但准零刚度区间增加,低频隔振能力增加;。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系统位移载荷曲线并建立振动方程,通过谐波平衡法求解准零刚度系统主共振响应,运用近似数值解法求解系统向上、向下跳跃频率。对比分析非线性准零刚度系统与线性弹簧隔振系统隔振率曲线,探讨阻尼系数、激励力幅值对准零刚度系统传递率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准零刚度系统,增加系统阻尼,不稳定区间缩小,高频隔振能力减弱;激励幅值增加,向下跳跃频率增加,隔振区间缩减。最后,设计一种承载可调式准零刚度系统。分析调节机构与开口碟簧负刚度机构并联系统的负刚度特性,给出调节系统静平衡位置与碟簧负刚度压平位置重合条件。证明调节机构准零刚度系统可以满足不同负载低频隔振需求,扩大承载区间,避免系统出现欠载、过载等失稳情况。

王志超[4](2021)在《基于负刚度理论的低频隔振平台研究》文中认为在试验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振动现象,由此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例如噪声污染,仪器检测不准确、使用率降低等。因此,隔振一直是研究人员重点研究解决的技术性问题。目前,为了消除此类振动干扰带来的影响,一般采用在被隔振仪器下方放置被动隔振装置的方式进行隔振,其中隔振平台的应用最为广泛,因其控制简单、成本不高、易于更换,所以常应用于精密仪器的低频隔振。但是,由于传统隔振设备受自身刚度的限制,固有频率较高,不能起到隔离低频、超低频振动干扰的作用,因此,低频隔振平台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经验和振动知识,设计一种永磁斥力型的正负刚度并联的低频隔振平台,相比于传统线性系统,该并联系统的固有频率将降低67%。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基于负刚度理论,建立双磁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参数设计。运用Maxwell软件中的静磁场模块和瞬磁场模块对该模型的稳定非线性进行仿真分析,并对内磁柱进行运动学分析。计算出磁结构的负刚度数值。其次,基于正负刚度相抵,使得整体刚度趋于准零,以此方法对正刚度弹簧单元进行参数设计和刚度计算。对弹簧单元的分布和位置控制进行设计,并分析了阻尼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再次,对低频隔振平台的整体结构进行参数设计,并提出此平台支承轴的侧向偏移问题,通过在负刚度机构上下衔接柔性铰链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完成对柔性铰链的选取,运用workbench软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计算了其转向刚度和垂向刚度,并以此设计柔性铰链各项参数。最后,建立了简化的Adams虚拟样机模型,主要运用Adams扫频方法和振动模块分别对线性系统和并联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分析各影响因素对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得到线性系统和并联系统的仿真结果,结果验证正负刚度并联系统具有更低频的隔振性能,符合本文的设计要求。

赵晨名[5](2021)在《基于准零刚度的机器人制孔系统半主动环境振动抑制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飞机制造装配车间中,车间内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行以及附近重型车辆的行驶会引起环境振动。环境振动通过地面传递到机器人自动制孔系统,造成系统的动态误差,致使位置补偿和刚度补偿技术对误差的补偿难度大大提高。因此需要对机器人自动制孔系统所受到的环境振动进行有效控制。本文通过分析系统结构参数对抑振效果的影响,在研究变刚度变阻尼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准零刚度被动振动控制系统的半主动环境振动抑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基于准零刚度结构的被动振动控制系统,通过静力学分析研究刚度比和结构参数对力-位移和刚度-位移曲线的影响。在保证被动振动控制系统稳定运行且实现准零刚度特性的前提下,确定合适的系统参数范围;在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谐波平衡法求解获得系统的幅频关系;考虑到准零刚度被动振动控制系统的强非线性因素,通过定量分析方法确定实现系统稳定运行的参数临界条件;研究了刚度比、阻尼系数、激励幅值等参数对被动振动控制控制系统绝对位移传递率的影响。2.通过分析飞机装配车间环境振动的特性,探究环境振动对准零刚度被动振动控制系统和线性被动振动控制系统抑振效果的影响。考虑到被动系统在环境振动激励条件下存在抑振范围的局限性,依据刚度比对绝对位移传递率的影响,为被动振动控制系统引入刚度参数调节,实现对系统振动抑制效果的优化;根据变刚度方法的理论分析,提出基于滚珠丝杠直线模组的机械变刚度方案。3.通过分析外部激励幅值变化对准零刚度被动振动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确定了系统的防跳跃条件;采用数值方法,寻找阻尼系数与临界激励幅值的关系,并通过数据拟合获取近似的函数关系式;在变阻尼方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剪切阀式双出杆磁流变阻尼器的变阻尼方案。4.根据所设计环境振动控制虚拟样机的结构参数和理论分析确定的参数范围,设计ADAMS虚拟仿真实验;分别在分段变频率和分段变频率、变幅值的外部激励条件下,验证了基于准零刚度的机器人制孔系统半主动环境振动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吴晓郁[6](2020)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低频、多方向隔振一直是振动控制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准零刚度系统是实现低频或超低频隔振的有效途径,本课题基于并联机构设计了一种新型准零刚度隔振平台,达到了低频、多方向隔振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构型演变法设计了一种具有三平移自由度的新型3P-Delta并联机构,建立3P-Delta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模型,计算得到了其位置逆解,位置正解与速度雅克比矩阵。(2)根据准零刚度理论,计算得到了系统获得准零刚度的条件,讨论了水平弹簧预压缩量、弹簧刚度等结构参数对准零刚度系统静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谐波平衡法,得到了准零刚度系统的幅频特性与振动位移传递率,分析了幅频特性曲线中的跳跃现象,讨论了激励幅值对振动位移传递率曲线的影响。(3)将负刚度机构的原理与并联机构相结合,设计了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隔振平台在各自由度方向上的力学特性,该准零刚度隔振平台在X、Y向具有近似线性的静力学特性,在Z向具有准零刚度特性,并在所制作的隔振平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4)用ADAMS软件建立了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的虚拟样机模型。将运动学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虚拟样机模型的正确性。(5)通过ADAMS虚拟样机仿真,对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了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Z向与水平方向的频率响应和振动位移传递率,由频率响应曲线峰值得到的隔振平台Z向固有频率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仿真表明,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在Z向为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具有很低的固有频率和振动位移传递率,在水平方向为近似线性隔振系统。

田斌辉[7](2020)在《载荷大范围变化工况下低频减振隔振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越来越高,供给侧改革越来越深入,在工业体系中对产品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品、仪器都逐渐向精密化发展。其中,低频机械波的扰动对精密化发展产生主要阻碍作用。应用准零刚度隔振器可以实现有效低频减振隔振。然而现有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在准零刚度阶段的载荷变化范围都较小,未考虑到设备受到的载荷大范围变化工况。因此,本文将设备受到的载荷大范围变化工况考虑其中,研究设计了两种能够适应载荷大范围变化工况的准零刚度隔振器。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对两种不同设计原理的准零刚度结构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第一种为特定形状壳结构,第二种为并联结构。然后,为了得到两种不同设计原理的准零刚度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特定形状壳结构、正负刚度元件并联结构进行静态非线性分析,得到了分别对应的准零刚度壳结构和曲梁-弹簧并联准零刚度结构。结果表明,准零刚度壳结构具有高静态低动态刚度特性和较大的准零刚度阶段载荷变化范围,因此拥有较大范围载荷作用下的低频减振隔振性能;曲梁-弹簧并联准零刚度结构具有小的动态刚度、大的动态位移,拥有在一定范围载荷作用下的低频减振隔振性能。之后,对这两种不同设计原理的准零刚度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出:可以扩大准零刚度结构准零刚度阶段载荷变化范围。但载荷变化范围扩大的同时,低频隔振性能会有所降低。对比这两种结构,得出准零刚度壳结构准零刚度阶段载荷变化范围相比曲梁-弹簧并联准零刚度结构大得多。在实际工程中,单个准零刚度壳结构的使用受到很大的局限,多个准零刚度壳结构的串并联系统被更加广泛使用。因此,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不同的串并联壳系统进行静态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到了不同的串并联准零刚度壳系统。得出:串联准零刚度壳系统的准零刚度阶段载荷变化范围是被串联的准零刚度壳的并集,能够满足更大载荷变化范围作用下的低频减振隔振需求;并联准零刚度壳系统的准零刚度阶段承载能力增大。最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准零刚度壳结构进行了大变形预应力模态分析,得到了准零刚度壳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然后,对优化了几何参数和不同大小压力载荷下的准零刚度壳结构进行了大变形预应力模态分析,得到了一系列准零刚度壳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结果验证了准零刚度壳结构具有较大的准零刚度阶段载荷变化范围,以及对准零刚度壳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使其具有更大的准零刚度阶段载荷变化范围或较好的低频减振隔振性能。

董伟华[8](2020)在《电磁-机械复合隔振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机械振动广泛存在于武器装备的使用环境之中,有效的隔振控制是发挥军用产品技战术性能的基本保障,对提高武器装备性能与可靠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课题基于磁悬浮技术开展电磁-机械复合隔振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设计了主被动一体化的复合隔振装置和主动隔振控制算法,并对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完成电磁-机械复合隔振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提出了电磁-机械复合隔振控制系统的设计指标,为复合隔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对复合隔振装置进行受力应变仿真分析,完成了复合隔振装置整体架构的优化设计。同时根据弹性强度、刚度、几何尺寸等系统作动要求,为复合隔振装置设计了用于被动隔振的机械弹簧。最后搭建了基于电涡流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的振动测试装置,实时监测和获取复合隔振系统的振动状态。第二,围绕电磁-机械复合隔振装置中磁悬浮主动隔振作动器的设计,首先根据电磁作动器的额定指标确定了电磁铁的结构形式,设计确定了电磁铁的铁心材料、线圈匝数、线径、电磁铁与衔铁的基本尺寸。其次,通过计算与有限元仿真验证了设计的E型电磁铁的线圈磁势、电磁吸力、线圈温升、电磁铁质量等特性参数。最后,为驱动电磁铁,设计了基于MOSFET器件的斩波驱动模块,完成了对磁悬浮主动隔振作动器的设计。第三,针对所设计的电磁-机械复合隔振系统进行结构分析,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同时采用线性理论针对低频与高频振动设计了基于切换的主动隔振控制算法,并采用模糊控制对高频段的隔振控制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了差动式位置-电流双闭环模糊PID隔振控制策略。最后将所设计的隔振控制律带入实际系统的非线性模型之中,针对不同的激励环境进行多组仿真,验证了电磁-机械复合隔振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第四,完成了电磁-机械复合隔振实验平台的集成搭建和控制系统的闭环调试,并在此平台上分别开展了被动隔振与主被动一体化复合隔振控制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表明本课题所搭建的电磁-机械复合隔振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所设计的隔振控制算法完成主被动一体化的隔振控制,较好地解决系统带宽与刚度的矛盾,对高频和低频振动均具有良好的隔振作用,有效改善了垂向自由度的隔振效果。

徐嘉伟[9](2020)在《正负刚度并联机构的非线性扭转隔振器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的工业机器人等设备对工作环境的平稳性要求越来越高,且因为振动是衡量平稳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抑制或者隔离工作环境中带来的低频微振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工作环境中的振动按照运动方向的不同又分为平动振动和扭转振动,均会对设备产生干扰,尤其是比较敏感的低频微振动。因此本文针对低频扭转振动,设计了一种正负刚度并联机构的非线性扭转隔振器,并对其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首先,提出一种正负刚度并联机构的非线性扭转隔振器。正刚度元件选用圆截面柔性杆,负刚度元件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电磁—永磁混合结构的扭转电磁弹簧;基于正负刚度并联机构的非线性扭转隔振器的结构简图,利用Solidworks三维制图软件建立非线性扭转隔振器的三维模型,并且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主要受力的零部件进行静力学和瞬态动力学有限元分析。然后,针对本文所设计的正负刚度并联机构的非线性扭转隔振器进行静态特性研究。采用等效磁路法和虚位移法建立扭转电磁弹簧的静力学模型,得到电磁刚度特性和负刚度范围,并分析不同参数对电磁刚度的影响;利用悬臂梁模型对圆截面柔性杆进行静态特性分析,研究有效长度对其输出扭矩、弯矩和势能的影响;在前两者的静态特性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根据并联机构刚度的叠加性质,并且利用Taylor公式建立非线性扭转隔振器静力学模型的六阶多项式。其次,在静态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对非线性扭转隔振器的动态特性研究。建立动力学模型,采用谐波平衡法求解得到扭矩传递率和幅频响应特性函数,并且针对可能会发生的跳跃现象,利用引入微小扰动的方法,分析并推导出系统解的稳定性条件。除此之外,利用MATLAB软件,采用经典四阶Runge-Kutta法对非线性扭转隔振器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其在单频、多频和冲击扭矩激励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全面掌握非线性扭转隔振器的动态特性。最后,试制正负刚度并联机构的非线性扭转隔振器实验样机,确定实验参数,搭建实验测试平台,开展针对非线性扭转隔振器的实验研究。通过静态特性实验,得到实际的扭矩—相对角位移特性曲线,验证静态特性理论分析的正确性;通过开展动态特性实验,并且与线性隔振系统进行比较,验证本文提出的非线性扭转隔振器具有良好的隔振性能。本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该类扭转隔振器的应用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为实现和发展工业机器人高效、安全和稳定工作奠定了基础。该论文有图72幅,表9个,参考文献119篇。

赵振仁[10](2020)在《一种偏心式准零刚度系统动态特性及隔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减小车载系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受路面激励而产生的振动,根据实际系统的振动特点设计了一种偏心式准零刚度隔振系统。该系统具备非对称振动特点,能够在保持常规准零刚度隔振器高静低动的动力学特性的同时具备更大的单侧运动范围,对安装空间有限的车载系统隔振具有更为优越的动力学性能。首先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非对称准零刚度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获得力-位移关系,以及对应的刚度-位移关系。其次采用谐波平衡法对隔振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该系统的近似响应解,并对该隔振系统的幅频响应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获得系统的稳定性条件。进一步建立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实验平台,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相应的线性隔振器比较,所设计的偏心式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具有更宽的隔振频带范围,在有效隔振频带范围内的振动隔离效果优于传统线性系统。最后将所设计的偏心式准零刚度隔振器应用于车载系统的隔振研究,根据实际车载系统主要结构参数建立多自由度隔振系统动力学方程,对该系统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和传统线性隔振系统相比,在相同的外激励条件下,偏心式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响应峰值相对较低,隔振性能更为优越。

二、精密仪器用超低频非线性并联隔振系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密仪器用超低频非线性并联隔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非对称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准零刚度隔振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准零刚度隔振器研究现状
        1.2.1 线性(或非线性)弹簧组合几何非线性结构
        1.2.2 磁弹簧
        1.2.3 梁/板/片弹簧
    1.3 非对称高静低动刚度隔振器研究现状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设计及静力学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结构设计
    2.3 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静力学模型
        2.3.1 负载力与位移变形关系
        2.3.2 负载力与刚度的无量纲化
    2.4 隔振器静力学特性研究
        2.4.1 负刚度机构的静力学特性
        2.4.2 正、负刚度并联隔振器的静力学特性
        2.4.3 静力学特性对比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负载力的近似
    3.3 动力学模型建立
    3.4 动力学方程求解
        3.4.1 力激励响应求解
        3.4.2 位移激励响应求解
        3.4.3 稳定性求解
    3.5 力激励响应特性
        3.5.1 主共振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3.5.2 次谐波共振响应分析
        3.5.3 隔振性能分析
        3.5.4 隔振性能对比分析
    3.6 位移激励响应特性
        3.6.1 主共振响应分析
        3.6.2 次谐波共振响应分析
        3.6.3 隔振性能分析
        3.6.4 隔振性能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非线性阻尼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非线性库伦摩擦阻尼力模型
    4.3 隔振器库伦摩擦阻尼特性
    4.4 库伦摩擦对隔振器动态特性影响
        4.4.1 考虑库伦摩擦力的隔振器动力学模型
        4.4.2 力激励响应特性
        4.4.3 位移激励响应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载荷偏差动态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考虑载荷偏差的隔振器动力学模型
    5.3 力激励下的动态特性
        5.3.1 欠载状态下的主共振响应特性
        5.3.2 欠载状态下的隔振性能
    5.4 位移激励下的动态特性
        5.4.1 欠载状态下的主共振响应特性
        5.4.2 欠载状态下的隔振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非对称准零刚度隔振器样机设计及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样机设计
    6.3 静力加载实验
    6.4 锤击实验
    6.5 谐波激励实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2)新型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设计、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隔振技术概述
        1.2.2 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准零刚度隔振系统静力学分析
    2.1 引言
    2.2 准零刚度隔振系统设计
        2.2.1 隔振系统主要结构及零部件的三维模型
        2.2.2 隔振系统的结构设计
    2.3 隔振系统静力学模型建立
        2.3.1 负刚度机构的静力学分析
        2.3.2 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静力学模型
    2.4 准零刚度隔振系统静力学分析
    2.5 系统恢复力的近似简化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动力学分析
    3.1 引言
    3.2 非线性振动的动力学分析方法
        3.2.1 平均法
        3.2.2 马蒂厄方程判别法
    3.3 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和求解
    3.4 动力学特性研究
        3.4.1 周期解稳定性
        3.4.2 不同因素对系统频响曲线的影响
        3.4.3 传递率
        3.4.4 系统参数对传递率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动力学仿真
    4.1 引言
    4.2 龙格库塔法
    4.3 定频激励下系统的仿真
        4.3.1 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在正弦激励下的响应
        4.3.2 相应线性系统在正弦激励下的响应
    4.4 多频谐波激励下系统的仿真
    4.5 扫频激励下系统的仿真
    4.6 阶跃激励下系统的仿真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静力实验
        5.2.1 实验装置
        5.2.2 实验步骤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振动实验
        5.3.1 实验装置
        5.3.2 实验步骤
        5.3.3 实验系统参数选择
        5.3.4 振动实验结果及与等效线性系统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发表的论文
    授权的专利
致谢

(3)承载可调节准零刚度隔振器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倾斜弹簧式隔振系统
        1.2.2 欧拉屈曲杆式隔振系统
        1.2.3 水平弹簧连杆式隔振系统
        1.2.4 滚珠球式隔振系统
        1.2.5 磁力式隔振系统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准零刚度隔振器负刚度单元研究
    2.1 引言
    2.2 并联式准零刚度隔振器机理
    2.3 碟形弹簧静力学特性研究
        2.3.1 碟形弹簧结构特性
        2.3.2 碟形弹簧串联特性
        2.3.3 负刚度碟形弹簧设计
        2.3.4 碟形弹簧有限元计算分析
    2.4 非标碟形弹簧静力学特性研究
        2.4.1 开槽方式对碟形弹簧静力学特性影响
        2.4.2 Dm对碟形弹簧静力学特性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非标开口碟簧准零刚度系统建模
    3.1 引言
    3.2 非线性橡胶正刚度弹簧原件设计分析
        3.2.1 圆柱橡胶簧尺寸设计
        3.2.2 方形橡胶簧尺寸设计
        3.2.3 橡胶簧有限元分析
    3.3 中心槽尺寸对准零刚度系统隔振性能分析
    3.4 准零刚度系统位移载荷特性曲线拟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开口碟簧型准零刚度系统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谐波平衡法
    4.3 准零刚度系统位移载荷曲线拟合
    4.4 单自由度线性隔振系统隔振分析
    4.5 单自由度准零刚度隔振系统隔振理论分析
    4.6 单自由度准零刚度隔振系统隔振效率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可调节式准零刚度系统结构设计
    5.1 引言
    5.2 倾斜弹簧调节机构静力学特性研究
    5.3 承载可调节式准零刚度系统三维模型设计
        5.3.1 承载可调节式准零刚度系统关键零部件
        5.3.2 承载可调节式准零刚度系统三维模型
    5.4 承载可调节式低刚度系统负刚度并联分析
        5.4.1 负刚度并联系统有限元建模
        5.4.2 变负刚度系统刚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负刚度理论的低频隔振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
        1.2.1 负刚度技术
        1.2.2 隔振系统的发展动态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负刚度理论的隔振原理
    2.1 引言
    2.2 基于负刚度理论的隔振原理
    2.3 磁负刚度的刚度特性分析
        2.3.1 永磁介质
        2.3.2 磁负刚度的特性分析
        2.3.3 磁负刚度磁力模型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正负刚度弹簧的结构参数设计
    3.1 引言
    3.2 磁负刚度弹簧的参数设计
        3.2.1 磁弹簧的参数设计
        3.2.2 垂直方向的系统分析
    3.3 正刚度弹簧
        3.3.1 弹簧的概念与特性
        3.3.2 螺旋正弹簧的分类
        3.3.3 螺旋正弹簧的刚度结构设计
        3.3.4 弹簧阻尼系统
    3.4 正刚度弹簧的设计要素
        3.4.1 正刚度弹簧的分布
        3.4.2 台面位置控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隔振平台的整体结构设计
    4.1 隔振平台的整体结构
    4.2 柔性铰链的选择与特点
    4.3 柔性铰链的模态分析
    4.4 柔性铰链垂直刚度分析
    4.5 平面柔性铰链的转动刚度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频隔振平台的动力学分析
    5.1 引言
    5.2 动力学分析
        5.2.1 简谐振动下的振动传递特性分析
        5.2.2 非线性被动隔振特性分析
        5.2.3 非线性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
    5.3 正负刚度并联动力学特性研究
        5.3.1 动力学建模
        5.3.2 并联系统的谐波响应
        5.3.3 与线性系统的比较
    5.4 正负刚度并联隔振系统的低频效果仿真
    5.5 并联系统的数值仿真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准零刚度的机器人制孔系统半主动环境振动抑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准零刚度振动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1.3 变刚度、变阻尼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半主动振动抑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被动振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2.1 引言
    2.2 基于准零刚度结构的被动振动控制系统模型建立
    2.3 被动振动控制系统静力学分析
    2.4 非线性振动分析方法的相关理论
        2.4.1 非线性振动分析方法
        2.4.2 Mathieu方程
    2.5 运动微分方程建立与求解
        2.5.1 近似处理
        2.5.2 被动振动控制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建立
    2.6 振动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2.7 位移传递率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刚度振动抑制方法
    3.1 引言
    3.2 飞机装配车间环境振动特性
    3.3 被动振动控制系统抑振能力分析
    3.4 变刚度对抑振效果的影响
    3.5 变刚度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阻尼振动抑制方法
    4.1 引言
    4.2 幅频特性曲线的防跳跃条件
    4.3 变阻尼对抑振效果的影响
    4.4 变阻尼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半主动振动抑制系统的ADAMS分析
    5.1 引言
    5.2 振动抑制系统ADAMS模型建立
    5.3 被动振动控制系统抑振能力验证
    5.4 变刚度振动抑振系统抑振效果验证
    5.5 变刚度、变阻尼振动抑振系统抑振效果验证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准零刚度机构研究现状
        1.2.1 基于倾斜弹簧负刚度机构的准零刚度隔振系统
        1.2.2 基于欧拉压杆负刚度机构的准零刚度隔振系统
        1.2.3 基于滚子球面负刚度机构的准零刚度隔振系统
        1.2.4 基于水平弹簧连杆负刚度机构的准零刚度隔振系统
        1.2.5 基于磁铁或空气弹簧负刚度机构的准零刚度隔振系统
    1.3 并联机构应用于隔振系统的研究现状
        1.3.1 并联机构概述
        1.3.2 并联机构应用于隔振系统的研究
    1.4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3P-Delta并联机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
    2.1 引言
    2.2 Delta并联机构分析
        2.2.1 并联机构分析基本理论
        2.2.2 Delta并联机构分析
    2.3 3P-Delta并联机构设计
        2.3.1 3P-Delta并联机构构型设计
        2.3.2 3P-Delta并联机构结构设计
    2.4 3P-Delta并联机构运动学特性分析
        2.4.1 位置逆解
        2.4.2 位置正解
        2.4.3 速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
    3.1 引言
    3.2 弹簧连杆负刚度机构静力学特性分析
    3.3 基于弹簧连杆负刚度机构的准零刚度系统及静力学特性分析
        3.3.1 基于弹簧连杆负刚度机构的准零刚度系统
        3.3.2 基于弹簧连杆负刚度机构的准零刚度系统静力学特性分析
        3.3.3 基于弹簧连杆负刚度机构的准零刚度系统静力学方程近似简化
    3.4 基于弹簧连杆负刚度机构的准零刚度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3.4.1 基于弹簧连杆负刚度机构的准零刚度系统幅频特性分析
        3.4.2 基于弹簧连杆负刚度机构的准零刚度系统振动位移传递特性分析
    3.5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
        3.5.1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
        3.5.2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静力学特性分析
        3.5.3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Z向固有频率
        3.5.4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水平方向固有频率
    3.6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Z向固有频率测量试验
        3.6.1 试验方案
        3.6.2 试验数据与试验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虚拟样机模型建立与验证
    4.1 引言
    4.2 虚拟样机技术及ADAMS简介
    4.3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虚拟样机建模
    4.4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虚拟样机模型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动力学特性仿真研究
    5.1 引言
    5.2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Z向动力学特性
        5.2.1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Z向时域响应
        5.2.2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Z向频率响应
        5.2.3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Z向振动位移传递率
    5.3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水平方向的动力学特性
        5.3.1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X向时域响应
        5.3.2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X向频率响应
        5.3.3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X向振动位移传递率
        5.3.4 激励方向对隔振平台水平方向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5.4 3P-Delta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动力学特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载荷大范围变化工况下低频减振隔振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隔振技术
        1.2.1 主动隔振
        1.2.2 被动隔振
        1.2.3 半主动隔振
    1.3 准零刚度隔振器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准零刚度结构设计
    2.1 引言
    2.2 屈曲分析
    2.3 正负刚度及准零刚度
    2.4 准刚度壳结构设计
    2.5 并联准零刚度结构设计
        2.5.1 负刚度元件结构设计
        2.5.2 并联结构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准零刚度结构静态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准零刚度壳结构静态特性分析
    3.3 准零刚度壳结构的优化设计
        3.3.1 对几何参数a的优化设计
        3.3.2 对几何参数R2的优化设计
        3.3.3 对初始缺陷的优化设计
        3.3.4 对材料参数的优化设计
    3.4 并联准零刚度结构静态特性分析
        3.4.1 曲梁负刚度结构静态特性分析
        3.4.2 负刚度结构的优化设计
        3.4.3 并联准零刚度结构静态特性分析
        3.4.4 并联准零刚度结构的优化设计
    3.5 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串并联准零刚度壳系统的静态特性分析
    4.1 串联准零刚度壳系统的静态特性分析
        4.1.1 两个低刚度段载荷范围接近的串联壳系统
        4.1.2 两个低刚度段载荷范围相差较远的串联壳系统
    4.2 并联准零刚度壳系统的静态特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准零刚度壳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5.1 引言
    5.2 模态分析
    5.3 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分析
    5.4 大变形预应力模态分析
    5.5 准零刚度壳结构的优化设计
        5.5.1 对几何参数a的优化设计
        5.5.2 对几何参数R2的优化设计
        5.5.3 准零刚度壳低刚度段的载荷范围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电磁-机械复合隔振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磁悬浮技术发展与应用
        1.2.2 振动控制发展概况
        1.2.3 磁悬浮隔振系统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电磁-机械复合隔振系统方案设计
    2.1 复合隔振控制系统需求分析及原理介绍
        2.1.1 复合隔振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2.1.2 系统工作原理介绍
    2.2 复合隔振器结构设计
        2.2.1 隔振装置外框体结构
        2.2.2 隔振装置内框体结构
        2.2.3 直线轴承选型
        2.2.4 隔振装置其他机械结构
        2.2.5 复合隔振装置整体装配方案
        2.2.6 复合隔振装置受力应变仿真分析
    2.3 被动隔振弹簧设计
        2.3.1 机械弹簧设计指标
        2.3.2 弹簧类型选择
        2.3.3 弹簧强度设计
        2.3.4 弹簧刚度设计
        2.3.5 弹簧几何参数
        2.3.6 弹簧稳定性校核
    2.4 传感器选型与装配方案
        2.4.1 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
        2.4.2 加速度传感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悬浮主动隔振作动器设计
    3.1 电磁铁执行机构性能要求
    3.2 电磁铁初步设计
        3.2.1 确定电磁铁结构
        3.2.2 确定铁心直径
        3.2.3 计算线圈磁势
        3.2.4 确定线圈尺寸
        3.2.5 计算线圈导线直径
        3.2.6 计算线圈匝数
        3.2.7 修正线圈及线圈窗口尺寸
        3.2.8 衔铁尺寸
        3.2.9 绘制电磁铁设计图
    3.3 电磁铁特性验算
        3.3.1 核算线圈磁势
        3.3.2 计算磁路
        3.3.3 核算电磁吸力
        3.3.4 核算线圈温升
        3.3.5 核算电磁铁重量
    3.4 电磁铁有限元仿真
    3.5 斩波器及斩波驱动模块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隔振系统建模与控制器设计
    4.1 系统结构分析与模型建立
        4.1.1 系统动力学方程
        4.1.2 电磁作动器模型
        4.1.3 系统模型线性化处理
    4.2 差动式位置-电流双闭环模糊PID隔振控制策略
        4.2.1 系统能观能控性分析
        4.2.2 电流环设计
        4.2.3 主动隔振控制律设计
    4.3 隔振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4.3.1 阶跃冲击隔振
        4.3.2 高频正弦振动
        4.3.3 低频随动跟踪
        4.3.4 高频随机振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合隔振控制平台搭建与实验研究
    5.1 主被动复合隔振效果评估方法
    5.2 复合隔振控制系统方案实现
        5.2.1 振动激励环境
        5.2.2 复合隔振控制系统平台搭建
        5.2.3 控制器方案实现
    5.3 复合隔振控制实验研究
        5.3.1 被动隔振实验
        5.3.2 主被动复合隔振控制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正负刚度并联机构的非线性扭转隔振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正负刚度并联机构的非线性扭转隔振器结构设计
    2.1 正负刚度元件方案设计
    2.2 正负刚度并联扭转隔振器的机构设计
    2.3 主要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非线性扭转隔振器静态特性分析
    3.1 电磁扭矩的计算
    3.2 扭转电磁弹簧静态特性研究
    3.3 圆截面柔性杆静态特性研究
    3.4 正负刚度并联机构的静态特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非线性扭转隔振器动态特性分析
    4.1 非线性扭转隔振器的动力学模型
    4.2 单频谐波扭矩激励条件下的动态响应分析
    4.3 多频谐波扭矩激励条件下的动态响应分析
    4.4 冲击扭矩激励条件下的动态响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正负刚度并联机构的非线性扭转隔振器实验研究
    5.1 实验的平台搭建和参数确定
    5.2 静态特性实验
    5.3 动态特性实验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一种偏心式准零刚度系统动态特性及隔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选取的背景及意义
    1.2 隔振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传统隔振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QZS隔振器的研究现状
    1.3 车载设备隔振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偏心式准零刚度系统模型建立及静力学分析
    2.1 引言
    2.2 EQZS隔振结构模型的建立
        2.2.1 EQZS隔振工作原理
        2.2.2 EQZS隔振结构模型的建立
        2.2.3 EQZS隔振性能及应用
    2.3 EQZS隔振机构的静力学分析
        2.3.1 隔振结构整体的静力学分析
        2.3.2 隔振结构整体的力-位移特性分析
        2.3.3 隔振结构整体的刚度-位移特性分析
        2.3.4 隔振结构整体的相关参数的选取
        2.3.5 隔振系统给定参数下的力与位移的泰勒级数展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偏心式准零刚度系统动力学分析
    3.1 引言
    3.2 EQZS隔振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的建立
    3.3 EQZS隔振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
        3.3.1 EQZS隔振系统响应求解
        3.3.2 EQZS隔振结构幅频特性
        3.3.3 EQZS隔振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3.4 EQZS隔振系统力传递率
        3.3.5 EQZS隔振系统的位移传递率分析
    3.4 EQZS系统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偏心式准零刚度系统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EQZS隔振器实体结构
    4.3 EQZS力学实验研究
        4.3.1 实验硬件设备
        4.3.2 实验软件系统
        4.3.3 实验结构参数选取
        4.3.4 实验步骤
    4.4 两种隔振结构的传递率实验
        4.4.1 EQZS隔振器传递率实验
        4.4.2 线性隔振器传递率实验
        4.4.3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偏心式准零刚度隔振的车载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EQZS应用于车载系统及建模
        5.2.1 车载隔振模型建立
        5.2.2 线性隔振系统模型动力学模型建立
        5.2.3 EQZS隔振系统模型动力学模型建立
    5.3 两种隔振系统响应仿真分析
        5.3.1 车载系统模型相关参数选取
        5.3.2 车载系统模型外激励数据分析
        5.3.3 车载系统模型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6.2 后续研究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精密仪器用超低频非线性并联隔振系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非对称刚度和阻尼特性的准零刚度隔振器技术研究[D]. 周兴华.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型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设计、分析及实验研究[D]. 杨啸. 吉林大学, 2021(01)
  • [3]承载可调节准零刚度隔振器设计与分析[D]. 蔡世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4]基于负刚度理论的低频隔振平台研究[D]. 王志超. 沈阳工业大学, 2021
  • [5]基于准零刚度的机器人制孔系统半主动环境振动抑制方法[D]. 赵晨名.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6]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准零刚度隔振平台设计与研究[D]. 吴晓郁.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7]载荷大范围变化工况下低频减振隔振技术[D]. 田斌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电磁-机械复合隔振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 董伟华.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2)
  • [9]正负刚度并联机构的非线性扭转隔振器特性研究[D]. 徐嘉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一种偏心式准零刚度系统动态特性及隔振性能研究[D]. 赵振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精密仪器超低频非线性并联隔振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