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博弈论应用模型研究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博弈论应用模型研究

一、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对策论应用模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魏艺璇[1](2020)在《基于GIS的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及管控策略研究 ——以晋州市为例》文中提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侵蚀,城市粗犷式发展带来的问题逐渐凸显,导致诸如城市生态斑块破碎、生态用地范围减少、自然资源受损等问题。随着我国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研究生态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并谋求两者间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控制线的划定也逐步成为热点问题。相关生态理论和GIS软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也为生态控制线的划定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针对晋州市目前生态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从生态规划的视角切入,综合“反规划”理论、用地“博弈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晋州市生态控制线的划定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管控策略。首先,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晋州市生态空间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基于生态适宜性和生态安全格局两种构建方法划定生态控制线范围。一方面通过构建生态适宜性的方法,选取生态评估因子,利用GIS技术的加权叠加法进行生态适宜评价,并针对不同粒度的生态斑块,辅以Fragstats景观格局软件量化分析,得到经过整理后“较高、高”评级的生态适宜区;另一方面按照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方法,从景观生态学角度考虑,构建“斑块—廊道—基质”的生态安全格局。然后,考虑到远期城市建设扩张的情况,将两种方法划定的范围叠加后,与城镇开发边界“博弈”。经校核城市生态控制线范围边界和用地规模后,优化得到最终生态控制线范围,并按“分级—分类”的方式划定区域和用地类型。最后,对线内两级管控区和用地分类进行管控,并从线内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线内已建用地指引和线内外产业联动三方面着手城市生态建设与发展,同时对管控机制提出相关管理策略。本文探讨出一套基于GIS的生态控制线划定方法,一定程度上对生态控制线理论进行了补充。同时以晋州市为例,确定其生态控制线的划定范围及管控策略,为其他城市的划定研究提供一定参考角度。

余文雄[2](2017)在《基于ArcGIS的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圈逐步成为支撑和带动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圈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圈交通出行问题的根本出路。作为城市圈内重要的基础建设设施,轨道交通为大多数人提供了平等的交通出行权利和轨道交通资源的使用权,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因此,对城市圈轨道交通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关系到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也关系到城市圈一体化的发展水平。如何高效快速的对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选出最优的决策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进行了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评价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对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圈空间利用、土地利用及轨道交通与区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对轨道交通线网评价及GIS应用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了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单独进行评价时的优缺点;也研究了 GIS技术引进到相关评价方法的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GIS的层次—熵定权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2)对轨道交通线网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要求及数据的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进行了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并利用ArcGIS软件建立了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数据库,将收集的基础数据信息进行规范存储,且随时可以根据地理信息的变化而更新数据库。(3)研究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主要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对线网评价指标所属类型进行的研究;在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和方法指导下,基于武汉城市圈的特点,建立了基于ArcGIS的武汉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及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评价指标体系;并且研究了线网主要集散点连通度、中心区域线网密度、线网综合密度、换乘节点数、线网面积覆盖率、大型客流集散点衔接数量、线网负荷强度和客流断面不均匀系数计算指标在ArcGIS软件的算法,利用ArcGIS软件对这些指标值进行了准确、简便、快速的计算分析。(4)利用基于GIS的层次—熵定权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武汉市轨道交通3种线网规划方案及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3种线网规划方案中的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利用MATLAB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各个比选方案的综合权重排序,进而得到最优方案,为规划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

王倩[3](2010)在《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与灾害信息共享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灾害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灾害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在防灾减灾各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同时,我国灾害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技术支撑条件仍有诸多待完善之处。以往的研究工作中,大部分研究者主要关注灾害管理部门职能分散、法律管理体系不完善等软问题,对信息难于共享的情况亦有提及,且主要寄希望于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来解决。实际上,灾害管理体制的完善既涉及管理体制机制等软环境的改革,也涉及到通信、预警、应急指挥等硬环境的改善,且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提出了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和建议。分析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在研究国外发达国家灾害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灾害管理体制存在职能分散、法律体系不健全、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灾害管理部门调整、健全灾害管理法制体系和加强灾害全过程管理等三个方面对灾害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从通信基础设施、灾害预警系统、应急指挥系统三个方面对灾害管理的技术支撑系统建设提出了建议。(2)引入面向服务架构(SOA)概念,提出了基于网络服务的灾害信息共享模型(WSDISM)。分析指出致灾因子数据、孕灾环境数据、承灾体数据和灾情数据等灾害数据的空间特征,提出了以地理框架数据为载体、基于统一地理编码整合各类灾害数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SAO概念,利用地理信息网络服务技术实现不同部门异构灾害数据的共享,提出了基于网络服务的灾害信息共享模型,并进一步讨论了该模型在国家、省、市(县)的分级实现方法。(3)分析讨论了WSDISM的实现。阐述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地理信息集成服务的方法与内容,总结了抗震救灾期间各类灾害数据依托地理信息数据集为相关单位提供集成服务的情况,指出受当时管理体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所有数据通过集中管理实现共享,带来了数据处理工作量大、数据更新困难等问题。以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系列灾害数据为基础,模拟不同灾害数据提供部门利用WSDISM模型开发原型系统,采用OGC地理信息Web服务标准,实现了不同部门的灾害数据共享,验证了WSDIM运行的可靠性。本文所做工作的创新点为:1)针对我国自然灾害行政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综合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具体管理部门分头处理、国家省市分级实现”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机制;2)针对我国自然灾害管理法律体系不完善问题,提出制订国家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法,同时对现有自然灾害管理的各专门法进行梳理、修订和完善;3)将面向服务架构(SOA)概念引入自然灾害信息数据共享管理,针对自然灾害信息共享问题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的自然灾害信息共享模型(WSDISM)。4)将WSDISM引入汶川地震灾害管理辅助决策系统,模拟验证了该模型运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刘钊[4](2008)在《GIS城市公交数据库的建构与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在城市规划,尤其是公共交通规划中,规划师需要面对和处理大量的图形、数字与文本数据:一方面,这些资料数量众多、来源广泛,格式不一;另一方面,这些数据有的是包含城市空间特征的图形图像数据(空间数据)、有的是描述城市地理、经济、人口、社会、文化、交通量等的文本或数字(属性数据),二者往往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对于规划师来说,迫切需要这样一种工具:一是能将空间与属性信息关联起来;二是能够对大量且复杂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统计等以满足规划与研究的需求;此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制图能力,用以制作各种规划或分析图纸。GIS就是这样一种“欲善规划之事”的“利器”,它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系统架构,数据库是其核心部分,也是空间分析与其他功能实现的基础,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GIS公共交通数据库设计的具体过程和方法——从数据库结构设计、数据关联方式、实体的抽象与模拟方法,到属性表设计以及软件的架构方法等,展示了一个功能完备的GIS公交数据库的整体建构流程。在此基础上,笔者又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在交通规划中常用的各项公共交通指标(包括空间分布、流量分布与服务水平三大类型,共18项指标),在GIS数据库中一一给出了其计算和分析解决方案:一方面这是对GIS公交数据库在其分析功能方面研究的扩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数据库本身的结构合理性及其对规划工作的强大支持作用。

万毅[5](2008)在《黄河梯级水库水电沙一体化调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黄河梯级水库水电沙一体化优化调度的理论基础、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优化决策的实现方法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梯级水库群的功能评价、黄河梯级水库水量调度问题、梯级水库电站发电调度问题、水库排沙调度问题、梯级水库水电沙一体化调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梯级水库水电沙一体化调度管理系统如何实现等重要问题,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本文提出建立黄河梯级水库群功能评价体系。明确了指标权重的获取以及指标量化方法,主要就水库调度功能综合评价方法和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的分析,建立了梯级水库调度功能综合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设计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流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能较为客观地分析水库对调度运行的贡献和自身的调度运行趋势,为宏观调度决策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通过对黄河水量调度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黄河水资源的特点、水量调度的特点、调度工作的历史发展和调度决策过程。通过介绍目前黄河水量调度主要采用的自适应模型,提出为使水调工作和电调工作不发生大的矛盾,应在自适应模型的求解环节中加入发电指标的改进决策方法。本文通过分析黄河水能利用概况,结合水能的可储备、随机性、灵活性的突出特点,介绍了黄河水能开发的历史以及目前黄河干流己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水能指标。对于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运行问题作了展开分析,介绍了主要的优化调度问题和优化准则。基于水电站最优运行的原则和黄河上重点水电站的特性,本文以黄河上的李家峡电站和万家寨电站为例,主要研究了电站短期优化调度运行问题。本文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提出并建立定水量调峰和分时电价下的梯级电站发电模型并优化求解。提出了梯级调峰适应度指标,通过分析影响梯级调峰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判断梯级调峰适应性的概化模型。本文通过总结并综合分析多沙河流水库排沙调度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上处于不同淤积阶段的青铜峡、三门峡、万家寨、小浪底四座大型工程,说明多泥沙河流不同淤积阶段的排沙调度运行方式,引入适用的模型和方法对这些水库进行排沙优化调度研究,对多沙河流的大型水利枢纽综合优化运行调度总结出一套较为全面的研究理论和解决方案。本文首次提出了“水电沙一体化”调度的概念,分析了日常所用“一体化”概念的主要特点,针对黄河梯级水库调度的理论和实践,从主体(即调度者)和客体(即调度对象)的不同角度分析了“一体化”概念在梯级水库调度中的内涵和外延。重点对黄河梯级水库调度涉及的流域机构、电网、发电企业、用水部门等作了主体关系分析,对“水”“电”“沙”三项主要指标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提出实现一体化调度需要应用的多学科理论体系,研究了黄河梯级电站实行一体化调度的可行性和关键技术。最后,本文提出建立黄河梯级水库一体化调度管理系统。从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群、西北电网和流域机构的日常调度业务出发,研究了一体化调度系统的概念和意义,根据西北电网在黄河上游水调工作中的地位,分析了建设一体化调度系统的现实需求。本章对黄河上游水电沙一体化系统进行了功能和结构设计,包括优化模型设计等重要内容,提出了系统建设方案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最后并对系统的建设和实施方案中的关键技术路线作了阐述。

姚雯[6](2007)在《不确定性MDO理论及其在卫星总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对卫星的稳健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论文从提高卫星设计质量的角度出发,对不确定性多学科设计优化(Uncertainty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UMDO)的理论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不确定性MDO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可接受在轨服务小卫星总体设计优化问题中。首先,研究了不确定性理论。阐述了不确定性MDO基本概念,研究了不确定性分类与建模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和约束可靠性等效处理方法,为实现不确定性MDO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分析和计算提供了技术途径。其次,研究了试验设计与近似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的序贯分组试验设计方法,以及基于序贯分组试验设计和Kriging函数的改进序贯近似建模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保证近似精度的要求下减少建模所需的样本数量,从而有效地解决复杂系统近似建模的计算复杂性问题。然后,研究了不确定性MDO优化过程。以并行子空间优化过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探测加点和限制记忆法的加速响应面逼近策略,以及基于对策论的混合子空间组织方法。在此基础上集成不确定性设计优化方法,形成了基于对策论的混合子空间不确定性MDO优化过程GBCSSUO(Game theory Based CompositeSubSpace Uncertainty Optimization)。通过GBCSSUO的有效组织,能够使不确定性MDO的计算复杂度得以降低,优化效率得到提高。最后,以可接受在轨服务小卫星为对象,对不确定性MDO在卫星总体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根据对地观测和可接受在轨服务的任务需求,初步设计了小卫星总体方案,建立了总体设计学科模型及其不确定性模型。采用GBCSSUO对总体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进行集成实现与优化求解,结果较好的验证了GBCSSUO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给出了满足稳健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较优的总体设计方案。论文对不确定性MDO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可接受在轨服务小卫星的总体设计优化中,为促进不确定性MDO方法在卫星总体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套较好的思路和方法,为提高卫星总体设计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论文在卫星总体设计中引入可接受在轨服务的设计思想,对可接受在轨服务卫星的总体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对我国开展可接受在轨服务卫星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焦立男[7](2008)在《地面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与运动协调的若干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动规划和协调是自主移动机器人和多机器人系统研究中的部分基础和关键问题。由于实际应用中机器人的通讯和感知范围有限,环境信息未知或不完整,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为在有限通讯和感知条件下,在未知或不完整环境信息中,研究地面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规划以及多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协调中的一些问题,建立从个体的运动规划能力到群体的协调运动能力的一个整体框架。本文从运动规划和协调角度,针对室内环境,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1)覆盖规划是环境建模的基本问题之一。设计合理的运动策略,尽量完整地覆盖未知环境是探索未知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2)在不完整信息情况下,需要一个能够快速重规划的算法,该算法要能够结合环境模型的特点,根据环境的变化增量重规划。(3)在个体机器人运动规划的基础上,研究多机器人系统如何协调一致地运动。文中的主要研究工作和贡献如下:(1)未知环境的覆盖规划中,采用改进的滑动算法,并结合环航和随机行走等策略,使得多机器人队伍能够一边探索障碍物信息,一边增量的构建构型空间。这样不仅完成了障碍物边界信息的探测,同时得到与机器人形体无关的状态空间。相比于传统滑动算法,增量算法使得构型空间可以从局部逐渐构建,并且可用于多机器人系统,大大提高了效率。(2)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近似Voronoi图的GVD(Generalized Voronoi Digram)算法。该GVD算法基于VDC(Van Der Corput)采样序列,在产生GVD时,使用VDC序列控制精度更加方便,与简单采样相比计算性能也得到了改善,并且还具有优良的均匀性。(3)为了克服简单重规划的低效率,设计了一个在几何环境下运行的动态A*算法-GD* Lite。该算法以一个探测临界点的Morse函数为基础,结合D* Lite可以快速的在信息不完整的几何环境中重规划。(4)根据市场方法原理,建立了一个集市型市场结构,用于多机器人的任务或资源分配。机器人之间可以直接采用最高价开叫拍卖方式磋商,拍卖出现矛盾时,其它可选资源的潜在利润可以供其继续出价。(5)设计了一个基于对策论的局部运动协调方法。通过适当的形式化,将运动协调问题转化为机器人在通讯辅助下,局部性的和周围的机器人对策的过程,并且采用了GD* Lite扩展节点的思想。这些措施使得在传统对策论框架下多个机器人能快速的协调运动。

陈涤[8](2007)在《网络化测控系统中WSN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网络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各种分布式新型应用系统的演进和发展。测控网络这种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应用于制造、监控、自动化的底层网络的加入,使原本独立发展的信息网和测控网,正在越来越深入地融合为一体,网络从而成为一种包罗万象的综合技术平台,催生了大量新概念和新的应用模式。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感知手段,基于网络化测试平台的网络化控制系统是其中引起广泛关注,极具生命力的代表。网络化测控系统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承担着测控服务现场化、远程化、智能化、网络化、一体化的任务,是近年来非常活跃的热点领域,研究内容极其丰富。本文简要介绍了相关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在对网络化测控系统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框架与问题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了提高WSN节点信号调理质量的无漂移滤波器技术、有效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具有能量有效性的最低能量保护分簇新算法和新的协议机制及基于对策论框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内通信节点功率控制策略等具有共性的基础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感知精度以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原始数据的质量为基础。承担传感器信号前置放大、滤波、去噪功能的信号调理电路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也是设计中最为困难的环节。在WNS广泛应用的海洋监测、地质勘探、土建、生物医学和电化学等领域的低频微弱信号传感、检测系统中,系统灵敏度常达μV甚至nV量极,这时漂移是同噪声一样严重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建立原理上无信道附加漂移的新型有源低通滤波系统理论及实现方法,包括拓扑结构、灵敏度分析、与传统有源低通滤波器的比较、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和算法设计等,致力于解决传统低通滤波器抑制噪声的同时引起附加漂移的矛盾,简化传感与检测系统设计,提高WSN节点信号调理质量并降低系统成本。(2)能量有效性是WSN的研究重点,涉及到系统设计的每一个层面。简单、灵活、能量高效的网络拓扑控制是倍受重视的解决方案之一。本文对已有的主要拓扑控制算法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经典的LEACH分簇协议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案,致力于建立有效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具有能量有效性的拓扑控制新算法和新的协议机制。(3)将对策论引入WSN领域,研究了对策论框架下的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簇内功率控制问题,致力于为功率分配的中心化控制和非中心化控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促使节点优化其关于资源利用的评价函数,以实现整个簇的能量有效性最大化而达成系统最优。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如下:(一)提出了任意阶无漂移全极点有源低通滤波器从拓扑结构,性能分析到参数优化的完整理论和方法。导出了它的最简形式,证明在WSN节点中无需高品质滤波放大器,提高了节点信号调理质量并降低了系统成本。其要点是:(1)引入了无漂移滤波的概念,提出无漂移基本节电路,并推广到任意阶全极点有源低通滤波系统,与传统的低通滤波器相比切实具有良好的低漂移、低元件灵敏度特性。解决了传统低通滤波器抑制噪声的同时引起附加漂移的矛盾,适于WSN节点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要求。(2)提出了一种无漂移全极点有源低通滤波器ω和Q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并验证了其正确性。可以此方法简便的求解系统的ω和Q的灵敏度,进而调整电路参数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对一般的滤波器灵敏度问题,该方法普遍成立。(3)证明系统总的Schoeffler多参数灵敏度与设计中自由变量的取值无关。并据此导出了无漂移有源低通滤波器参数设计的最简形式,使得计算公式大为简化,同时使元件种类减少一半。(4)根据统计灵敏度测度的定义,通过理论推导提出了对任意阶无漂移全极点有源低通滤波系统的统计灵敏度进行优化的方法,通过低阶系统模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出结论全部自由变量βi均为1时系统灵敏度最低。(5)导出并验证了放大器非理想情况下滤波系统实际参数的计算公式,证明典型运放的有限带宽和有限增益对滤波器参数设计值的影响非常微小,对实际系统中使用的无漂移低通滤波器,用理想运放模型即可获得足够的设计精度。(二)提出了新的最低能量保护分簇算法LEP,并以簇首与汇聚点间的链式多跳通信取代LEACH的单跳通信,建立了能量有效的新的WSN分簇与传输协议。与LEACH相比,LEP扩大了应用范围,均衡了节点能耗,并显着延长了WSN的全网生存时间。要点如下:(1)在深入分析LEACH协议基本算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均衡WSN节点的能量消耗的最低能量保护分簇新算法LEP。其基本思想是保护剩余能量最低的节点,使其尽可能离簇首最近,从而均衡节点的剩余能量水平,通过尽可能延长能量最小节点的寿命,达到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存时间的目的。(2)以簇首与数据汇聚点之间的链式多跳通信机制取代LEACH协议簇首直接将数据传送到数据汇聚点的单跳机制,结合最低能量保护分簇算法和多跳路由的优化,构成了分簇结构WSN新的分簇与数据传输协议,我们称其为LEP协议。与LEACH相比,LEP协议扩大了协议的应用范围,增加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生存时间,提高了基站的数据接收量。(三)将对策论引入WSN,提出了对策论框架下功率控制策略,为功率分配的分布式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改进了中心化控制方式的不足,要点包括:(1)给出了以纳什均衡理论为基础的时隙分配模型,通过分布式算法减轻了簇头的分配时隙的负担,从而节约了能量。(2)给出了以Stackelberg理论为基础的功率控制模型,簇内节点利用带有激励的收益函数,通过纳什均衡的自我强制性,使得各节点在系统最优点达到纳什均衡。从延长网络寿命角度对原收益函数进行的改进,使得整个簇的寿命得以延长。(3)将纳什—泽森谈判理论应用到功率控制中,最后获得的谈判解是纳什均衡解的帕累托改进,实现了整簇能量有效性的最大化从而达成系统最优。

陈雯[9](2007)在《基于模糊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企业收益分配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态联盟是指企业群体为了赢得某一市场机遇联合起来组成的一个经营实体,这个联盟是动态的,是针对某个市场机遇产生的,当这一机遇失去之后,联盟也就自动瓦解。动态联盟本质上一种为追求经济收益而形成的契约合作关系,盟员企业通过合作寻求高于自己独立经营的经济收益是形成动态联盟的根本原因。收益分配问题是动态联盟合作中矛盾最突出的问题,动态联盟的收益分配策略是盟员合作过程中理性选择的结果,这是一个典型的合作对策问题。以往很多文献大都通过经典合作对策解决动态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然而,经典的合作对策基于两个假设:①局中人完全参与到一个特定的联盟之中,即每个局中人要么参加某个联盟,要么不参加某个联盟,不存在局中人以一定的参与率或参与程度参加某个联盟的情况;②局中人在合作之前完全清楚地知道不同的合作策略所产生的预期收益,以及自身参与特定联盟的所得分配。但是,现实中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问题往往不满足以上两个假设,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动态联盟的盟员分别以不同的参与率或参与程度参加多个联盟,并且在合作之前,他们对不同合作策略下的收益以及自己在特定联盟下的所得分配知道地不精确、不确定,甚至是不清楚。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提出利用模糊合作对策理论研究动态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分别通过两条研究路线——具有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和具有模糊支付的合作对策,展开模糊环境下动态联盟伙伴企业收益分配策略研究。首先,研究了动态联盟的盟员参与联盟程度模糊情况下的收益分配问题,指出该类问题的实质是具有模糊联盟合作对策解的求解问题。以此研究了具有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具有实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模糊测度、Choquet积分等数学理论与方法,将具有实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自然模糊延拓到具有区间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上,进一步又将具有区间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自然模糊延拓到具有二型模糊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上,从而提出了基于实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基于区间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基于二型模糊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在研究具有实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中,局中人参与联盟的程度是用一型模糊数表示的。在介绍Butnariu和Tisurumi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Butnariu方法存在的不足,并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实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在研究具有区间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中,局中人参与联盟的程度是用区间数表示的。抓住经典合作的支付函数其实质是一个模糊测度这一关键点,利用区间值函数关于模糊测度的Choquet积分,定义了具有区间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支付函数和Shapley值的Choquet积分表达式,并对它们的性质作了部分讨论,提出了基于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在研究具有二型模糊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中,局中人参与联盟的程度是用二型模糊数表示的。在前面“具有区间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的扩展原理,将具有区间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模糊延拓到具有二型模糊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上,定义了具有二型模糊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支付函数和Shapley值的Choquet积分表达式,提出了基于二型模糊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其次,研究了动态联盟的预期收益模糊情况下的收益分配问题,指出该类问题的实质是具有模糊支付合作对策解的求解问题。以此研究了具有模糊支付的合作对策,利用模糊数学等数学理论与方法,定义了具有区间值模糊支付的合作对策和Shapley值,指出Mares定义的具有二型模糊值模糊支付的合作对策实质上是具有区间值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自然模糊延拓。由于具有区间值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Shapley值,和Mares定义的具有二型模糊值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Shapley值都不满足Shapley值的有效性公理,因此定义了满足有效性公理的具有三角模糊值模糊支付的合作对策及其Shapley值,指出该Shapley值是具有区间值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自然模糊延拓。以此,提出了基于区间值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基于二型模糊值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基于三角模糊值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在研究具有区间值模糊支付的合作对策中,联盟的支付函数是用区间模糊数表示的。定义了具有区间值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Shapley值以及Shapley值应该满足的公理体系,针对定义的Shapley值不能满足类似于经典Shapley值的有效性公理,定义了相对有效性的概念,并证明了定义的Shapley值能够满足相对有效性公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区间值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在研究具有二型模糊值模糊支付的合作对策中,联盟的支付函数是用二型模糊数表示的。介绍了Mares定义的具有二型模糊值模糊支付的合作对策和Shapley值,指出Mares定义的Shapley值仍然不满足类似于经典Shapley值的有效性公理,但是满足相对有效性公理,提出了基于二型模糊值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在研究具有三角模糊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中,联盟的支付函数是用三角模糊数表示的。为了克服具有区间值模糊支付合作对策和具有二型模糊值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Shapley值不满足有效性公理的不足,选择比较特殊的模糊数——三角模糊数,定义了具有三角模糊数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Shapley值及其比较合理的公理体系,证明了该Shapley值满足有效性公理,提出了基于三角模糊数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收益分配策略。最后,在对上述动态联盟收益分配问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简要的论述了伙伴关系管理的方法与过程,提出了动态联盟伙伴选择的改进Bernardo方法,抓住Bernardo群决策方法是线性分配法的推广这一线索,分析了Bernardo方法的不足,建立了资源约束下从多个伙伴中选择一个最优伙伴的改进Bernardo模型,以及资源约束下从多个伙伴中选择最优伙伴组合的的改进Bernardo模型,不仅能够求得传统决策方法可以得到的具有资源约束下的候选伙伴的优劣排序,而且能求得具有资源约束下的最优合作伙伴数量和最优伙伴组合方案。

陈鹏[10](2006)在《基于多智能主体的人群流动形态动态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在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中建立空间分析模型来研究城市街区形态的生成和演化发展是城市GIS分析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多智能体整体建模仿真理论、方法的逐步发展和成熟,为此类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和方式。借助于多智能体整体建模仿真的理论、方法,对城市复杂系统的结构和机制的研究,沿着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过程,可以继续往前推进到一个更加精细的尺度之上——开展针对城市街区人群流动形态的研究:利用复杂自适应系统(CAS:Complex Autonomous System)的理论方法,通过建立基于多智能体的模拟模型来模拟城市人群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空间与时间动力学过程。 围绕这一研究目标,本论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 1.对复杂性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特别是对于起源于人工智能的多智能体系统的模拟理论与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空间内的人群流动形态这一复杂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其复杂性特征,探讨了研究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2.在对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基础上,结合城市空间内人群流动形态的特征,提出了一个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用于城市空间人群流动形态模拟模型框架。该模型可以对城市空间内人群流动这一复杂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在深层次上揭示人群流动复杂过程的特征和规律,从而为此类复杂系统的动态模拟研究提供了一个初步的解决方案。然后在这个模型框架上,构造了一个用于模拟城市空间人群流动动态变化的动态演化模型。在空间数据库支持下,该模型可以进行实际城市空间内人群流动形态的动态模拟。该模型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层次性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空间模型与社会统计模型相结合的空间动力学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针对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人群流动形态模拟模型在计算机上实现实时计算和可视化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解决在GIS环境中以矢量数据为基础实现基于多智能体的城市人群流动形态模拟模型的一些关键问题,使得此类模型的动态模拟得到实际城市空间GIS数据的支持,更加接近真实情况。 4.以该动态演化模型为核心,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和编程方法,开发了人群流动形态的动态仿真系统平台,实现了城市人群形态变化过程的实时计算和可视化,为城市人群流动形态动态变化的探索提供了一个虚拟实验室。 5.在模拟系统平台的支持下,对城市人群流动形态的动态变化与发展进行了广泛地试验,对人群形态变化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深入探索。其中系统地对同济大学校园内的人群流动形态和上海市万人体育馆的观众集散形态进行了动态模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通过以上这些研究工作,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针对城市中的人群流动这一复杂对象,突破传统思维,本文以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研究为背景,采用基于多智能体系统

二、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对策论应用模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对策论应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的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及管控策略研究 ——以晋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生态用地面临压力
        1.1.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
        1.1.3 生态规划理论与GIS技术成熟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生态规划相关研究进展
        2.1.2 城市增长边界研究进展
        2.1.3 GIS技术的生态规划应用进展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生态控制线研究进展
        2.2.2 GIS技术的生态规划应用进展
    2.3 相关实践案例
        2.3.1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
        2.3.2 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
        2.3.3 沈阳市生态控制线
    2.4 研究评述
第3章 生态控制线相关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概念界定
        3.1.1 生态控制线概念界定
        3.1.2 相关概念辨析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反规划”理论
        3.2.2 用地“博弈论”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3.3 生态控制线划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生态控制线划定的影响因素
        3.3.2 生态控制线划定的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GIS的生态控制线划定与管控方法
    4.1 生态控制线划定原则及方法选择
        4.1.1 生态控制线划定原则
        4.1.2 生态控制线划定常用方法
    4.2 GIS生态空间数据库构建方法
    4.3 生态控制线划定的构建方法
        4.3.1 基于生态适宜性构建方法
        4.3.2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
        4.3.3 生态控制线范围的校核方法
        4.3.4 “分级分类”划定方法
    4.4 生态控制线管控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GIS的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与管控研究
    5.1 晋州市概况及现状分析
        5.1.1 城市概况
        5.1.2 现状生态空间分析
    5.2 GIS生态空间数据库建立
        5.2.1 基础数据来源
        5.2.2 建立生态空间数据库
    5.3 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研究
        5.3.1 基于生态适宜性的生态控制线划定
        5.3.2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控制线划定
        5.3.3 生态控制线范围校核及结果
    5.4 晋州市生态控制线管控策略
        5.4.1 分区管控与分类保护
        5.4.2 线内生态建设与发展
        5.4.3 管控机制建议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图表目录

(2)基于ArcGIS的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评价及GIS应用理论与方法
    2.1 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评价理论
        2.1.1 城市圈轨道交通的特点
        2.1.2 城市圈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
        2.1.3 城市圈轨道交通与城市圈空间利用关系
        2.1.4 城市圈轨道交通与城市圈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2.1.5 城市圈轨道交通区位与经济区位的关系
        2.1.6 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评价目标及指导原则
    2.2 线网评价GIS应用理论与方法
    2.3 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评价方法研究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3 灰色关联分析法
    2.4 层次—熵定权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2.4.1 组合权重的计算
        2.4.2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隶属度
        2.4.3 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GIS的轨道交通线网数据库框架
    3.1 GIS应用概述
    3.2 GIS构成
    3.3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要求
    3.4 线网数据库框架
    3.5 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基础数据收集
    3.6 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基础数据库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GIS的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评价指标体系
    4.1 轨道交通线网现有的评价体系
    4.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3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4.4 评价分析内容及指标
        4.4.1 技术分析
        4.4.2 经济效益分析
        4.4.3 可持续发展性分析
    4.5 基于ArcGIS线网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5.1 评价指标获取方法分类分析
        4.5.2 基于ArcGIS的评价指标含义及算法
        4.5.3 其他评价指标的含义及算法
    4.6 本章小结
5 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评价
    5.1 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评价
        5.1.1 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系数
        5.1.2 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系数
        5.1.3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隶属度
        5.1.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最优方案
    5.2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线网评价
        5.2.1 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系数
        5.2.2 熵权法计算客观权重系数
        5.2.3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隶属度
        5.2.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最优方案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与灾害信息共享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1.2 灾害损失情况
        1.1.3 灾害管理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内容安排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灾害管理理论
        2.1.1 灾害管理的基本要素
        2.1.2 灾害管理几个阶段
        2.1.3 灾害管理的理论基础
    2.2 灾害管理模式
        2.2.1 中国/俄罗斯模式
        2.2.2 美国/澳大利亚模式
        2.2.3 日本模式
    2.3 灾害数据库的建设与信息共享
        2.3.1 国内外灾害数据库
        2.3.2 灾害信息的共享管理
    2.4 GIS 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2.4.1 GIS 在灾害管理各阶段的应用
        2.4.2 GIS 在地震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3 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与技术系统设计
    3.1 自然灾害管理体制的完善
        3.1.1 合理调整灾害管理部门职能
        3.1.2 建立健全灾害管理法制体系
        3.1.3 加强灾害全过程管理
    3.2 灾害管理技术支撑系统的设计
        3.2.1 通信基础设施设计
        3.2.2 灾害预警系统设计
        3.2.3 应急指挥系统设计
4 面向服务架构的灾害信息集成与共享
    4.1 面向服务架构理论
        4.1.1 SOA 的基本概念
        4.1.2 Web 服务技术与特征
        4.1.3 地理信息 Web 服务
    4.2 灾害数据与框架数据的集成
        4.2.1 灾害数据分类
        4.2.2 GIS 地理框架数据
        4.2.3 基于 GIS 的灾害信息集成
    4.3 灾害信息共享模型的设计与分级实现
        4.3.1 模型设计的原则
        4.3.2 基于 Web 服务的灾害信息共享模型
        4.3.3 WSDISM 模型的分级实现
5 基于灾害信息共享模型的汶川地震灾害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5.1 汶川地震灾害的地理信息服务及问题
        5.1.1 汶川地震成因与损失
        5.1.2 灾害地理信息集成服务
        5.1.3 地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5.2 WSDISM 共享服务系统的体系架构
        5.2.1 技术结构
        5.2.2 运行支撑层
        5.2.3 数据层
        5.2.4 服务层
        5.2.5 应用层
    5.3 基于WSDISM 的汶川地震灾害辅助决策支持
        5.3.1 灾区数据获取与建库
        5.3.2 地震灾害服务接口设计
        5.3.3 汶川地震灾害辅助决策支持
    5.4 模型系统有效性的验证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4)GIS城市公交数据库的建构与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总论INTRODUCTION
    1.1 研究背景
        1.1.1 关于GIS
        1.1.2 实践来源
    1.2 研究内容与学科定位
        1.2.1 研究的学科定位
        1.2.2 研究内容与关键词界定
    1.3 目标、意义与创新点
    1.4 文章结构
    1.5 研究方法与过程
    1.6 研究现状
        1.6.1 GIS公交数据库的建构方法研究情况
        1.6.2 GIS公交指标分析方法的研究情况
第2章 GIS组成及其在城市公交规划中的应用G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URBAN TRANSIT PLANNING
    2.1 GIS的组成与工作方法
        2.1.1 GIS组成
        2.1.2 GIS的现实意义——不仅仅是一种工具
    2.2 GIS应用软件介绍
        2.2.1 目前市面上GIS软件的汇总
        2.2.2 软件的选择与功能对比
        2.2.3 ArcGIS9.2 Desktop的软件系统
    2.3 GIS在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2.3.1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3.2 GIS在交通规划及公共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2.3.3 GIS应用展望
第3章 城市公交数据库的建构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TRANSIT GEODATABASE
    3.1 数据库概述
        3.1.1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构成
        3.1.2 GIS数据库的一般结构与设计
        3.1.3 ArcGIS9.2的Geodatabase的特点
        3.1.4 TransCAD4.5地理数据格式及特点
        3.1.5 数据的转换(CAD EXCEL TEXT等)
    3.2 公交实体模拟方法
        3.2.1 模拟的精度设置
        3.2.2 城市基础信息
        3.2.3 城市道路系统
        3.2.4 站点与站台
        3.2.5 线路与线段
        3.2.6 网络与几何网络
    3.3 创建数据库
        3.3.1 创建Geodatabase
        3.3.2 空间参照与投影
        3.3.3 公交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3.4 现状基础资料入数据库
    3.5 现状调查资料入数据库
        3.5.1 居民出行调查数据
        3.5.2 公交线路随车调查数据
        3.5.3 公交站点问询调查数据
        3.5.4 其他调查或统计数据
    3.6 数据库的维护与更新
        3.6.1 拓扑纠错
        3.6.2 时空属性
    3.7 公交数据库整体功能实现
第4章 城市公交数据库的指标分析THE INDEX ANALYSIS IN URBAN TRANSIT GEODATABASE
    4.1 分析方法与工具
    4.2 指标体系详解
    4.3 分析过程详解
        4.3.1 公交站台覆盖率
        4.3.2 公交站台(站点)密度
        4.3.3 公交站点平均站距
        4.3.4 公交线路重复系数
        4.3.5 路段公交线路重复系数
        4.3.6 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
        4.3.7 公交线网覆盖率
        4.3.8 公交线路网密度
        4.3.9 公交线网可达性
        4.3.10 公交站点流量分布数据
        4.3.11 公交站台流量分布数据
        4.3.12 公交线路流量分布数据
        4.3.13 路段公交流量分布数据
        4.3.14 居民出行期望线
        4.3.15 公交站点(线路)服务人口数
        4.3.16 公交线路(线段)运送速度
        4.3.17 公交线段非零度
        4.3.18 公交线网满座率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结语以及后续研究ENDING AND FOLLOW-UP STUDIES
    5.1 回顾与总结
    5.2 后续研究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专(译)着
    连续出版物
    学位论文
    论文集
    法规与技术标准
    非正式出版物及会议发言
附录A GIS发展简史
附录B 相关文献资料汇总介绍
附录C ArcGIS创建数据方法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黄河梯级水库水电沙一体化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
第二章 黄河梯级水库群的功能研究
    2.1 黄河梯级水库群功能概况
    2.2 黄河梯级水库群功能模糊识别方法
    2.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黄河梯级水库群功能分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河梯级水库水量调度研究
    3.1 黄河水量调度的特点
    3.2 流域水量调度的自适应模型
    3.3 基于水电系统发电概算的改进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梯级水库电站发电调度研究
    4.1 黄河水能利用和梯级电站发电调度
    4.2 水电站短期发电调度模型
    4.3 定水量调峰与分时电价组合下的梯级电站发电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河梯级水库排沙调度研究
    5.1 多沙河流水库排沙调度概况
    5.2 放空水库拉沙的排沙调度
    5.3 “蓄清排浑”方式的排沙调度
    5.4 采用异重流排沙的水库调度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河梯级水库水电沙一体化调度研究
    6.1 水电沙一体化调度概念的提出
    6.2 实现一体化调度的关键技术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河梯级水库水电沙一体化调度管理系统的实现
    7.1 一体化调度管理系统的概念和意义
    7.2 梯级水库群一体化调度系统的设计方案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 士 期 间 发 表 论 文 及 参 加 科 研 情 况
致谢

(6)不确定性MDO理论及其在卫星总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不确定性 MDO概述
        1.2.1 不确定性 MDO理论框架及关键技术分析
        1.2.2 不确定性 MDO研究进展
    1.3 可接受在轨服务卫星总体设计概述
        1.3.1 可接受在轨服务卫星研究进展
        1.3.2 可接受在轨服务卫星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确定性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2 不确定性分类与建模方法
        2.2.1 不确定性分类
        2.2.2 不确定性建模方法
        2.2.3 不确定性参数灵敏度分析方法
    2.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2.3.1 不确定性传递分析方法
        2.3.2 约束可靠度分析方法
    2.4 约束可靠性等效处理方法
        2.4.1 概率分布矩配比法
        2.4.2 最坏可能分析法
        2.4.3 角空间分析法
        2.4.4 方差模型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序贯分组试验设计和 Kriging函数的改进序贯近似建模方法
    3.1 近似建模方法概述
    3.2 序贯分组试验设计方法
        3.2.1 试验设计方法的比较与选取
        3.2.2 基于最优LHD的序贯分组试验设计方法
    3.3 Kriging函数近似建模方法
    3.4 基于序贯分组试验设计和 Kriging函数的改进序贯近似建模方法
        3.4.1 算法模型与流程
        3.4.2 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对策论的混合子空间不确定性 MDO优化过程
    4.1 并行子空间优化过程
        4.1.1 基于响应面的并行子空间优化过程
        4.1.2 基于加速响应面逼近的改进并行子空间优化过程
    4.2 基于对策论的混合子空间优化过程
        4.2.1 对策论概述
        4.2.2 算法模型与流程
        4.2.3 算例分析
    4.3 基于对策论的混合子空间不确定性 MDO优化过程
        4.3.1 基本思想
        4.3.2 算法模型与流程
        4.3.3 算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接受在轨服务小卫星总体设计
    5.1 任务需求与功能分析
    5.2 可接受在轨服务对地观测小卫星总体方案初步设计
        5.2.1 轨道类型选择
        5.2.2 模块化设计
        5.2.3 构型与布局设计
    5.3 可接受在轨服务对地观测小卫星总体设计学科模型
        5.3.1 轨道模型
        5.3.2 分系统模型
        5.3.3 学科关系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可接受在轨服务小卫星总体不确定性设计优化
    6.1 不确定性设计优化问题描述
        6.1.1 优化目标
        6.1.2 约束条件
        6.1.3 不确定性设计优化问题数学表述
    6.2 设计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建模
        6.2.1 结构不确定性
        6.2.2 轨道与有效载荷分辨率不确定性
        6.2.3 其他分系统质量与功率估算不确定性
        6.2.4 不确定性设计变量和系统参数的显着性分析
    6.3 GBCSSUO优化过程的集成与实现
    6.4 优化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地面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与运动协调的若干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地面移动机器人及多机器人研究概况
        1.2.1 国外概况
        1.2.2 国内概况
    1.3 地面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概述
        1.3.1 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的形式化描述
        1.3.2 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的环境模型
        1.3.3 运动规划算法介绍
    1.4 多机器人系统运动协调概述
        1.4.1 多机器人系统简介
        1.4.2 多机器人系统的典型开放问题
        1.4.3 多机器人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1.4.4 多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协调
    1.5 研究路线
    1.6 本文成果
        1.6.1 主要工作
        1.6.2 创新点
    1.7 小结
2 未知环境边界覆盖与构型空间的建立
    2.1 引言
    2.2 同时覆盖边界并建立构型空间
        2.2.1 构型空间定义
        2.2.2 构型空间障碍
    2.3 未知环境构型空间的建立
        2.3.1 形式化定义
        2.3.2 滑动算法
        2.3.3 多机器人构建C_(obs)
        2.3.3.1 环航探索算法
        2.3.3.2 增量计算C-space
        2.3.4 实验与结果
    2.4 一个完备的边界覆盖算法
        2.4.1 算法基本描述
        2.4.2 基于可见性的单元分解与边界覆盖
        2.4.3 多机器人边界覆盖
        2.4.4 实验与结果
    2.5 小结
3 拓扑地图的建立
    3.1 引言
    3.2 基于自由空间分解的方法
        3.2.1 有孔多边形分解问题
        3.2.2 算法思想
        3.2.3 有序下单调链对的产生
        3.2.4 划分为单调多边形
        3.2.5 单调多边形的凸划分
        3.2.6 算法时间复杂性
        3.2.7 实验与分析
    3.3 基于Voronoi图的方法
        3.3.1 Voronoi图与机器人学
        3.3.2 GVD的构建
        3.3.3 采样序列
        3.3.4 基于VDC序列的GVD
        3.3.5 实验与分析
    3.4 可旋转时的拓扑图
    3.5 小结
4 不完整环境信息下的运动规划
    4.1 引言
    4.2 用Morse函数检测拓扑地图的变化
        4.2.1 Morse检测函数的定义
        4.2.2 临界点的计算
        4.2.3 自由空间连通性的变化
        4.2.4 非光滑边界的一般情况
    4.3 几何环境中的动态A*算法
        4.3.1 D*Lite规划
        4.3.2 几何环境中的D*Lite
    4.4 实验与分析
    4.5 小结
5 基于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协调方法
    5.1 引言
    5.2 市场机制与应用
        5.2.1 决定代价与收入
        5.2.2 出价过程
        5.2.3 集市型市场结构
        5.2.4 多机器人编队初始化中的位置分配
    5.3 基于对策论的协调
        5.3.1 对策论模型
        5.3.2 形式化运动协调问题
        5.3.3 局部的不合作n人对策
        5.3.4 实验与分析
    5.4 小结
结束语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8)网络化测控系统中WSN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网络化控制系统
        1.2.2 网络化测试系统
        1.2.3 无线传感器网络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目标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网络化测控系统中的WSN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
        2.1.1 无线传感器的网络结构
        2.1.2 无线传感器的节点结构
        2.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参考模型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目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SN中的无漂移有源低通滤波技术
    3.1 问题的提出
    3.2 无漂移基本节电路
    3.3 任意阶全极点低通滤波器的有源无漂移实现
    3.4 漂移特性分析
        3.4.1 实验电路
        3.4.2 对温度漂移的抑制作用
        3.4.3 对直流失调与直流漂移的抑制作用
        3.4.4 结论
    3.5 无漂移滤波系统的灵敏度分析
        3.5.1 ω和Q灵敏度分析
        3.5.2 多参数确定性灵敏度意义上的参数简化
        3.5.3 多参数统计灵敏度优化
    3.6 非理想放大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6.1 理论分析
        3.6.2 对理论公式的验证
        3.6.3 实验与结果分析
        3.6.4 结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SN的最低能量保护分簇算法及协议
    4.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控制
        4.1.1 拓扑控制概述
        4.1.2 拓扑控制算法简介
        4.1.3 评述
    4.2 LEACH协议及改进
        4.2.1 LEACH协议
        4.2.2 LEACH协议的改进算法
        4.2.3 评述
    4.3 新的LEP分簇协议
        4.3.1 最低能量保护分簇算法
        4.3.2 簇首数据的链式传输
    4.4 LEP协议的仿真
        4.4.1 无线传输能量消耗模型
        4.4.2 仿真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对策论框架的WSN功率控制
    5.1 现行WSN的功率控制机制
    5.2 将对策论引入功率控制算法
        5.2.1 对策论的发展简史
        5.2.2 对策论概述
        5.2.3 对策论用于功率控制的现状及本章研究内容
    5.3 基于TDMA-CDMA机制的分簇结构WSN模型
        5.3.1 分簇结构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5.3.2 TDMA-CDMA机制概述
        5.3.3 TDMA-CDMA机制的改进
    5.4 基于Stackelberg策略的功率控制
        5.4.1 Stackelberg对策及相关概念
        5.4.2 基于Stackelberg对策的功率控制模型
        5.4.3 仿真结果
    5.5 谈判理论在功率控制中的应用
        5.5.1 谈判理论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5.5.2 基于谈判理论的功率控制模型
        5.5.3 仿真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科研项目
附录:两篇英文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基于模糊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企业收益分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为什么研究动态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
        1.1.2 为什么研究基于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问题
        1.1.3 为什么研究基于模糊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问题
        1.1.4 可行性分析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动态联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2 动态联盟收益分配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对策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模糊合作对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5 模糊合作对策Shapley 值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2 论文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1.3.3 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和论文结构
2 模糊数学与合作对策的基础理论
    2.1 模糊数学的基础理论
        2.1.1 模糊集及其截集
        2.1.2 分解定理与表现定理
        2.1.3 扩展原理与模糊数
        2.1.4 模糊测度与Choquet 积分
    2.2 经典合作对策的基础理论
        2.2.1 经典合作对策的假设
        2.2.2 经典合作对策的基本概念
        2.2.3 经典合作对策的Shapley 值
        2.2.4 经典合作对策向模糊合作对策的发展
    2.3 小结
3 基于经典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问题
    3.1 动态联盟的概念
        3.1.1 动态联盟概念的提出
        3.1.2 动态联盟概念的发展
        3.1.3 动态联盟的生命周期
    3.2 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的概念
        3.2.1 收益分配的要素
        3.2.2 收益分配的模式
        3.2.3 收益分配的原则
    3.3 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的过程描述
        3.3.1 IDEF 方法描述
        3.3.2 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的IDEF 模型
    3.4 基于经典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
        3.4.1 基于经典Shapley 值的收益分配策略
        3.4.2 经典Shapley 值解决动态联盟收益分配问题的不足
    3.5 小结
4 基于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
    4.1 具有实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及其在收益分配中的应用
        4.1.1 Butnariu 定义的具有实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
        4.1.2 Butnariu 方法在动态联盟收益分配中的应用
        4.1.3 Butnariu 方法存在的问题
        4.1.4 Tsurumi 定义的具有实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
        4.1.5 Tsurumi 方法在动态联盟收益分配中的应用
    4.2 具有区间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及其在收益分配中的应用
        4.2.1 具有区间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支付函数
        4.2.2 具有区间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Shapley 值
        4.2.3 基于区间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
    4.3 具有二型模糊值模糊联盟的合作对策及其在收益分配中的应用
        4.3.1 具有二型模糊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支付函数
        4.3.2 具有二型模糊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Shapley 值
        4.3.3 基于二型模糊值模糊联盟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
    4.4 小结
5 基于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
    5.1 具有区间值模糊支付的合作对策及其在收益分配中的应用
        5.1.1 具有区间值模糊支付的合作对策及其Shapley 值
        5.1.2 基于区间值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
    5.2 具有二型模糊值模糊支付的合作对策及其在收益分配中的应用
        5.2.1 Mares 定义的模糊支付合作对策及其Shapley 值
        5.2.2 Mares 方法在动态联盟收益分配中的应用
    5.3 具有三角模糊数模糊支付的合作对策及其在收益分配中的应用
        5.3.1 具有三角模糊数模糊支付的合作对策及其Shapley 值
        5.3.2 基于三角模糊数模糊支付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策略
    5.4 小结
6 动态联盟的伙伴关系管理
    6.1 动态联盟伙伴关系管理面临的挑战
    6.2 动态联盟伙伴关系管理的方法
        6.2.1 契约方法
        6.2.2 行为方法
    6.3 动态联盟伙伴关系管理的过程
    6.4 动态联盟伙伴关系管理中的伙伴选择方法
        6.4.1 无资源约束的Bernardo 群决策方法及其改进
        6.4.2 资源约束下从多个伙伴中选择一个最优伙伴的改进Bernardo 模型
        6.4.3 资源约束下从多个伙伴中选择最优伙伴组合的改进Bernardo 模型
        6.4.4 算例分析
    6.5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主要科研成果

(10)基于多智能主体的人群流动形态动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0.2 相关领域研究概述
        0.2.1 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0.2.2 基于多智能体的整体建模仿真方法的研究现状
        0.2.3 人群流动动态模拟的最新动态
    0.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0.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一章 复杂性研究和多智能体整体建模仿真理论方法
    1.1 复杂性研究
        1.1.1 复杂性研究的内容
        1.1.2 复杂性研究的一些主要理论
    1.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Complex Adaptive System)
        1.2.1 复杂适应系统的概念
        1.2.2 CAS理论的基本点
        1.2.3 复杂适应系统的特点
        1.2.4 复杂适应系统的系统建模仿真
    1.3 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1.4 城市空间中人群流动的复杂性分析
    1.5 基于多智能体的整体建模和仿真方法
        1.5.1 智能体(Agent)的概念
        1.5.2 Agent的特性
        1.5.3 多智能体系统(MAS:Multi-Agent System)
        1.5.4 MAS的主要研究内容
        1.5.5 基于多智能体的系统建模仿真方法
    1.6 小结
第二章 基于多智能体的人群集散动态模拟模型
    2.1 人群集散动态模拟模型框架
    2.2 基于多智能体的人群集散动态模拟模型
    2.3 行人智能体行为分析
        2.3.1 行人一般步行行为的统计资料
        2.3.2 行人步行行为特征分析
    2.4 行人智能体模型
        2.4.1 行人智能体的角色描述
        2.4.2 行人智能体模型的数学表达
        2.4.3 行人智能体步行过程中的决策行为
        2.4.4 行人智能体交互行为
    2.5 路段智能体模型
    2.6 小结
第三章 在GIS中实现基于多智能体的人群集散动态模拟模型的关键技术
    3.1 动态模拟模型与GIS集成的基础
        3.1.1 动态模拟模型与GIS的集成方式
        3.1.2 动态模拟模型在GIS中采用的空间数据模型
    3.2 宏观路径规划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及其优化
    3.3 行人步行过程中的障碍检测算法
    3.4 多智能体并发的实现方式
        3.4.1 多进程方式的多智能体并发
        3.4.2 多线程方式的多智能体并发
        3.4.3 时间表方式的多智能体并发
        3.4.4 多种并发方式的比较
    3.5 小结
第四章 模拟模型的软件实现
    4.1 引言
    4.2 软件系统的开发环境
    4.3 软件系统简介
        4.3.1 系统设计目标
        4.3.2 系统的工作平台
        4.3.3 软件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4.3.4 软件系统界面
第五章 人群流动的动态仿真实验
    5.1 人群集散动态模拟实验一般步骤
    5.2 同济大学校同学生人群的集散动态模拟
        5.2.1 实验区概况
        5.2.2 实验数据准备
        5.2.3 模型构建
        5.2.4 模型运行结果及说明
    5.3 上海市体育馆人群的集散动态模拟
        5.3.1 实验区概况
        5.3.2 实验数据准备
        5.3.3 模型构建
        5.3.4 模型运行结果及说明
    5.4 道路异常时的人群疏散模拟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成果与特色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对策论应用模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的晋州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及管控策略研究 ——以晋州市为例[D]. 魏艺璇.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2]基于ArcGIS的武汉城市圈轨道交通线网评价研究[D]. 余文雄.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3]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体制与灾害信息共享模型研究[D]. 王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4]GIS城市公交数据库的建构与分析方法研究[D]. 刘钊. 同济大学, 2008(03)
  • [5]黄河梯级水库水电沙一体化调度研究[D]. 万毅. 天津大学, 2008(01)
  • [6]不确定性MDO理论及其在卫星总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姚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 [7]地面移动机器人运动规划与运动协调的若干算法研究[D]. 焦立男. 南京理工大学, 2008(11)
  • [8]网络化测控系统中WSN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D]. 陈涤. 山东大学, 2007(03)
  • [9]基于模糊合作对策的动态联盟企业收益分配策略研究[D]. 陈雯. 北京理工大学, 2007(05)
  • [10]基于多智能主体的人群流动形态动态模拟研究[D]. 陈鹏. 同济大学, 2006(04)

标签:;  ;  ;  ;  ;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博弈论应用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