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压痛点部分闭合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45例

颈部压痛点部分闭合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45例

一、颈部压痛点局部封闭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45例(论文文献综述)

许莹[1](2020)在《针刀“颈肘同治”顽固性网球肘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整体临床表现,并根据该病的发生发展针对性地设计了“颈肘同治”的改良针刀术式。然后观察比较基于“颈肘同治”理论的改良针刀术式与常规针刀术式的整体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旨在探讨“颈肘同治”顽固性网球肘的针刀改良术式是否存在临床增效问题,以期改良传统针刀术式以获更佳疗效。方法:首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7例符合标准的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然后对于对照组的松解采用针对肘关节局部的常规针刀术式;对于试验组的松解采用基于“颈肘同治”的改良针刀术,共计5个松解点,即在常规针刀术式的基础上加上松解第5和第6颈椎棘突2点。两组均仅治疗1次。最终2例脱落,共计45例完成治疗。接着分别于治疗前后、治疗后4周对两组疗效作综合评定,评价标准分别参考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微循环指数(MI)、握力指数和临床疗效。最后在记录下所有数据的同时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组内和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4周VAS评分均较治疗后即刻降低,且都是试验组更低;2.两组治疗前后MI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即刻、治疗后4周MI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试验组治疗后即刻、治疗后4周M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均值增高;3.两组治疗后4周的握力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4.经秩和检验,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82.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结论:1.针刀可以有效治疗顽固性网球肘。在本此试验中,针刀的治疗效果具体表现为它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肘部微循环、提高握力和改善临床疗效,这为推广针刀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运用提供了参考。2.基于“颈肘同治”的改良针刀术式对本病患者的近远期效果更明显、临床疗效也更显着,故改良针刀术式治疗本病的整体疗效较常规术式更加有效。这说明颈部软组织损伤的确可以影响该病的发生发展,这也为本次试验中所运用的改良针刀术式在临床上的推广运用提供了参考。3.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脊柱联系四肢的参考。这为针刀治疗四肢软组织损伤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这也拓展了针刀的使用范围。

詹强,李小梅,申屠嘉俊,刘晨,崔太松,寇智君[2](2020)在《推拿结合探穴针法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推拿结合探穴针法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Dsn E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推拿加小针刀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加探穴针治疗,均每周治疗2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及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VAS、NDI、SF-36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NDI、SF-36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4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愈显率为73.33%,对照组为5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推拿结合探穴针法治疗Dsn ES较针刺疗法能够更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肢体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疗效显着。

顾是[3](2021)在《起止点“啄刺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肩胛提肌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病因是长期的不良姿势导致肩胛提肌劳损,局部微循环障碍,引起项背部的广泛疼痛。该病好发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例如学生、教师、手术医师等。肩胛提肌损伤的治疗目前现代医学以局部封闭、神经阻滞等方法为主,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局部损伤、药物依赖等。祖国医学中采用针刺或针刀联合多种方法治疗,收到不错的治疗效果。本课题探讨起止点啄刺法与常规取穴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选择治法提供思路。研究目的:观察起止点啄刺法与常规取穴法对于针刺治疗肩胛提肌损伤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视觉模拟评分、肩胛带活动度和NPQ评分的差异,分析针刺在肩胛提肌损伤中的治疗机制,拓展针灸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思路,进而提高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研究方法:招募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并诊断为肩胛提肌损伤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名受试者分为2组,即起止点啄刺法组和常规取穴组。两组处取穴法外均相同,隔日一次,连续针灸3次为一疗程。记录两组治疗前、一疗程后、治疗完成一月后的疗效。疗效观察标注及评价标准选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胛带活动度及NPQ评分。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较常规取穴组,研究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更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比较两组的肩胛带活动度(ROM)及NPQ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功能障碍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功能障碍改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起止点啄刺法”和常规取穴法均能治疗肩胛提肌损伤,但是“起止点啄刺法”的疗效更优。2.“起止点啄刺法”和常规取穴法对肩胛提肌损伤均有远期疗效,但是“起止点啄刺法”疗效较常规取穴法更加持久。3.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针灸治疗肩胛提肌损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

范纪安[4](2019)在《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足底筋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足部疾患,对于患者日常的生活甚至工作影响较大。近几年在中医于临床上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方法仍是以传统中药内服或外用,针灸推拿等为主。西医则以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注射皮质激素、冲击波、运动疗法、激光治疗等。以上疗法行之有年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同时也有存在如起效较慢或再发性较高等缺陷。而浮针为近来较新兴之中医疗法,于治疗以疼痛为主诉的疾病都能有一定的效果,故希望能通过研究观察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期望能比较寻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浮针治疗与传统针刺疗法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通过对运用浮针,观察研究治疗足底筋膜炎患者与传统针刺疗法两者的临床疗效之比较。本次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及其中的疼痛、不稳定度(感)、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评分、张力仪,使症状分级量化表中得出疼痛评分,来说明浮针于临床上对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以期对此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并为使用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于此次研究中将符合中、西医诊断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脱落标准的病例之70例足底筋膜炎患者,病例纳入后以随机方法之原则分作为两组,是为浮针治疗组(治疗组)以及针刺治疗组(对照组)2组,35例为一组。浮针组用浮针进针,后扫散。针刺组参考浙江中医药大学出版之《新针灸学》之穴位做单纯针刺治疗。取水泉穴、承山穴、仆参穴、昆仑穴、太溪穴。直刺或平刺,平补平泻30分钟。之后采用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客观指标评价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之效果。评价之时间完,治疗前一日、治疗一周后、治疗两周后、治疗三周后、治疗完成后分别进行主观以及客观的评价。主要用来评价的主观指标为: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及其中的疼痛、不稳定度(感)、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评分。客观指标为通过治疗前一日、治疗一周后、治疗两周后、治疗三周后、治疗完成后用张力仪测量得出之数据,再给予量化来对足底筋膜炎之浮针疗法做评价。且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以及处理之方法详细描述记录下来。将于研究中获取之数据以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当P>0.05时数据间无差异,P<0.05时代表资料间有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时有显着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最后将结果列表并说明。结果:1.经治疗后,浮针组与针刺组之总有效率分别为97.15%及91.43%,在两组具有着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浮针组与针刺组在总疗效上有显着差异。2.治疗第一周后的VAS评分相比之下是无明显的改变(P>0.05),当于治疗后第二周开始,两组间的VAS评分会开始出现差距(P<0.05),治疗完成后的差异更是巨大。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VAS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VAS评分显着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3.治疗第2周后JOA足部疾患治疗评分开始出现差异(P<0.05),这个情况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足部疾患治疗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足部疾患治疗评分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4.治疗第一周后JOA疼痛评分出现差异(P<0.01),差异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疼痛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疼痛评分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5.治疗第一周后JOA不稳定度(感)评分出现差异(P<0.05),但差异不会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不稳定度(感)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不稳定度(感)评分基本相同。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6.浮针组与针刺组只有于治疗第三周后JOA步行能力评分开始出现差异(P<0.05),但这个情况不能维持到治疗完成。故在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步行能力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步行能力评分评分基本相同。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7.治疗第一周后JOA日常生活评分开始出现显着的差异(P<0.01),这个情况维持到治疗完成。而浮针组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之间的JOA日常生活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JOA日常生活评分明显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8.浮针组与针刺组于治疗第一周后的张力仪评分之比较所得出的统计结果,浮针组的得分明显优于针刺组,治疗完成后的得分差异亦是显着(P<0.01)。观察治疗完成后两组之间的张力仪评分得出的结果,表明浮针组的张力仪评分表现显着优于针刺组。组内比较方面,两组在治疗1周、治疗2周及治疗3周及治疗完成后的临床疗效均在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经治疗后,浮针组与针刺组在总疗效上有显着差异。说明浮针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针刺组。目前无有提及以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之文献,故此次研究证明浮针对于治疗足底筋膜炎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当成临床上的治疗参考。2.浮针组与针刺组经治疗后于VAS评分、张力仪评分存在显着差异,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存在差异。表示于客观指标上,浮针在治疗足底筋膜炎都优于针刺组。此次研究中特别分析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之中的疼痛、不稳定度(感)、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这也是文献中较少出现的分析,也能从这上面进一步提供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的证明。3.在治疗过程中张力仪评分于治疗第一周后则出现明显差异,说明浮针对于减轻张力的效果快且明显。相对于针刺而言,浮针具有更有效,更快捷等特性。而以此种软组织张力仪来作为评价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也是较为创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效果与张力仪的评价数据也是相对的,故希望能通过此篇研究来做为浮针及软组织张力仪评价的推广之用。

门志涛,覃智斌,梁冬波,李剑锋,王继,侯勇[5](2017)在《小针刀治疗中重度型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80例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中重度型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80例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重度型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性药物封闭治疗联合TDP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小针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62.5%,对照组为45.0%,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NDI、SF-36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PRI、VAS、NDI效果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中重度型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效果好,疗程短,费用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孔庆全[6](2014)在《神经定位仪结合液压扩张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应用神经定位仪精确定位,结合液压扩张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肩胛背神经卡压征均用神经定位仪准确定位后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及注射用水4mL加醋酸曲安舒松注射液4mL加甲钴胺注射液2mL,制成20mL混合液,在3、4胸椎棘突旁3cm及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分别加压注射10mL,每周一次,连续3次为一个疗程。结果:8例9侧立即感到肩背轻松感,肩颈背部酸痛消失,6例肩外展肌力明显增强,与健侧基本对称,1例改善不明显。结论:国产神经定位仪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结合液压扩张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张萍[7](2013)在《颈型颈椎病痛点分布及应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颈椎病是我国常见病与多发病。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年轻化趋势日益严重。颈椎病病因各异,临床表现更是错综复杂。颈型颈椎病为其他各型的早期阶段,休息后可缓解或消除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但是病情容易反复发作,随着颈肩部骨骼肌力学的改变,进而导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错位等。罗凛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颈肩痛患者在某些骨骼肌上存在共同的痛点。针对这些痛点进行推拿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寻找颈型颈椎病患者痛点的位置,探讨其分布规律及应用,对临床上治疗各种疾病所导致的颈肩痛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本课题针对广东地区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骨骼肌痛点的调查,从实际工作中寻找、探讨颈型颈椎病患者骨骼肌痛点分布部位及规律,筛选出高频骨骼肌痛点作为治疗切入点并制作成图谱。观察推拿手法松解高频骨骼肌痛点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肩痛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探讨骨骼肌痛点的科学研究工作及临床运用提供初步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本课题选择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推拿门诊中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颈型颈椎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患者的一般情况、颈肩部肌肉解剖图谱的调查表。然后展开调查工作,统计得出所有骨骼肌痛点的出现频率。筛选出高频骨骼肌痛点与压痛点、筋结点、腧穴作对比,找寻并归纳骨骼肌痛点分布规律,探讨这些高频骨骼肌痛点所具有的解剖学特性或生物力学特性。2、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针对高频骨骼肌痛点进行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穴位推拿治疗,每次治疗约15分钟,隔1天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2周为一个疗程。通过治疗前后简式McGil]疼痛问卷积分的变化以观察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肩痛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显示:1、颈型颈椎病男性患病率为41.1%,女性患病率为58.9%,女性多于男性;研究人群中以青壮年居多,31-40岁最多,占总人数的37.8%;研究人群中计算机工作者发病率最高,达31.1%;高频骨骼肌痛点多呈点、线、面分布,位于胸锁乳突肌起点的痛点的频率最高,肩胛骨内上角、肩胛骨内侧上缘、胸锁乳突肌止点、C5棘突旁、C7与肩峰连线中点的痛点出现的频率均大于50%,且与软组织损伤性压痛点、筋结点、腧穴的分布位置有两个及以上重复。2、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23.3%,显效率为50%,有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13.3%,显效率为26.7%,有效率为43.3%,总有效率为83.3%。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可见推拿手法松解高频骨骼肌痛点对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肩痛疗效优于穴位推拿治疗。通过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PRI总分、VAS评分、PPI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均可使PRI总分、VAS评分、PPI评分降低,提示两组治疗均可缓解颈型颈椎病颈肩痛症状。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对于PRI总分、VAS评分、PPI评分的降低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推拿手法松解高频骨骼肌痛点在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分级指数、疼痛视觉模拟程度、现有痛强度方面更加明显,能够有效地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软弱无力、厌烦、害怕、受罪及惩罚感等情感问题。结论: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及临床研究,我们发现胸锁乳突肌起点、肩胛骨内上角、肩胛骨内侧上缘、胸锁乳突肌止点、C7与肩峰连线中点为高频骨骼肌痛点,这些痛点亦是临床上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切入点。以高频骨骼肌痛点作为治疗的切入点,进行推拿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颈肩部疼痛程度及厌烦、受罪感等情感问题,从而为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利于临床工作者快捷有效的治疗疾病,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赵子俊[8](2012)在《肩胛提肌起止点张力性疼痛铍针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疼痛是由体内外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物学过程,是临床上某些疾病常见的一种症状。既是生理学的一种感觉类型,又是心理学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活动。疼痛就其生物学意义来说,系一种警戒信号,表示机体已经发生组织损伤或预示即将遭受损伤,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引起一系列防御反应,保护机体避免伤害。但是如疼痛长期持续不止,便失去警戒信号的意义,反而对机体构成一种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严重影响学习、工作、饮食和睡眠,降低生活质量,产生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所以,解除疼痛(称为镇痛)一直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迫切任务。疼痛的病因、机制还有待研究,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疼痛从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临床现象的观察研究,取的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从生物力学角度这方面研究寥寥无几,因此软组织张力在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价值,它不但提示了软组织的病理改变,也是判断治疗结果的重要参数。目前对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许多生理病理、生化因素尚未清楚,以致至今为止,对软组织损伤尚没有一套完整的,定量定性的检测方法和诊断标准。疼痛和压痛是作为临床检查,诊断、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整个过程中的重要依据。肩胛提肌是颈部浅群中的一块,位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深面。上、下端分别被两肌所遮盖,中部显露。该肌起于第1-4颈椎的横突,止于肩胛骨的内侧角。此肌收缩时上提肩胛骨,同时使肩胛骨下角转向内,肩胛骨被固定时,使颈向同侧屈曲及后仰,具有参与颈部肌群固定颈椎,维持头部姿势的作用。肩胛提肌接受起源于C3、4的肩胛背神经的支配,再其起点的浅层走行着颈横皮神经,颈横皮神经由C2、3神经组成,向前内横越胸锁乳肌的表面,分支呈扇形分布于颈前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阴冷的工作环境中或从事会计、文书工作或长期操作电脑等,长期低头工作姿势会造成颈肌痉挛、深筋膜增厚、炎症渗出、粘连而压迫颈横皮神经。颈横皮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部穿出深筋膜。由于颈横皮神经比较粗大,且穿出点周围的结缔组织较厚、较坚韧,结缔组织的病变会压迫颈横皮神经,产生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本课题临床研究选取肩胛提肌起止点张力性疼痛的病例作为切入点,来探讨软组织张力与疼痛的相关性。采取对照连续治疗的方法,三个月以上随访,对铍针和毫针两种治疗机制进行对比研究,并借助压痛仪和软组织张力仪对疗效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估,为颈肩腰腿痛形成公认的、规范的诊疗标准而进行探索性研究。200例病历资料全部来自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望京医院针灸科,男性43例,女性157例;年龄27~65岁,平均51岁;本次发病病程3-7天,平均4.56天。所有病例均通过病例选择标准后,按照首次就诊时间顺序随机选入铍针治疗组和毫针对照组,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观察。结果显示铍针治疗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0.00%和96.00%,毫针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41.00%和55.00%,两组优良率的差异在α=0.05水准上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试验组具有较好的疗效。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症状体征评分、VAS疼痛评分、压痛值和软组织张力值四项指标上,两组间的差异均在α=0.05水准上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轮廓分析图分析表明,铍针治疗组的效果优于毫针对照组。现代铍针是选择新的材料—钛合金研制而成,铍针疗法是专门针对软组织张力学说而设计的。铍针刺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筋膜局部的张力,铍针治疗后在筋膜留下细小的“缝隙通道”,达到“开窗减压”的释放压力治疗作用,从而有减痛降压作用。又因铍针针体细(直径0.3~0.5mm),治疗时患者痛苦小,进针深度控制在深筋膜层,治疗完毕体表所留针眼与针灸针眼大小相仿,损伤小,不易产生出血及副损伤,术后不易产生粘连,所以不易再次形成卡压。从而能有效降低皮神经周围的压力,松解粘连,且在治疗的同时又不至造成较大的损伤和出血。最后消除感觉末梢所受的刺激和压迫,有效缓解疼痛。当整个肌束的张力增高时,铍针刺法在筋膜部位的造成的刃口,能够发挥局部减张的作用。因毫针针尖端没有刀刃,起针后由于自身的回缩力筋膜上的针孔迅速关闭,未能有效解决筋膜内高压,故随访毫针疗效不如铍针。因此铍针疗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无血、微创的新疗法。因而可以认为使用铍针具有较好的疗效。

张德聪[9](2012)在《胸长神经卡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胸长神经卡压中的诊断作用,提高临床医生对其认识程度,减少误诊误治,并进一步对比不同的方法治疗胸长神经卡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12月-2011年5月多例患者,其共同的特点是胸前、胸侧壁和腋部不适,针刺样疼痛,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上下均有显着压痛点,先行神经-肌电图检查,采用美国Dantec Keypoi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常规EMG、神经电图检查,对每位患者行双侧前锯肌检测,观察静息状态下的有无自发电活动,重收缩状态下的募集反应,出现自发电位或募集反应减少则为异常。神经电图检测则对患侧及健侧胸长神经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检测,测定其潜伏期(Lat)及波幅(AMP),并分别对健、患侧检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验证有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10例患者,其中有颈部不适者2例,曾被诊断为颈椎病,心前区不适者6例,并曾在心内科接受治疗,有1例从背后痛到胸前。1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0-60岁,平均35.4岁,病程3个月-10年,7例为左侧卡压,2例右侧卡压,1例双侧卡压,5例患者出现翼状肩胛,其中1例患者为双侧翼状肩胛,对10名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局部封闭,理疗,每周一次,连续4次,症状无明显缓解者改用手术松解,并进行不少于6个月随访。结果:10例11侧-肌电图检测结果,有3侧出现正尖波,3侧出现纤颤波,异常率为54%(6/11),余5侧无自发电活动,11侧募集反应可见MU减少为单纯相,异常率为100%(11/11),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波幅(AMP)衰减,健、患侧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AMP有显着统计学差异(t=4.055,P<0.05),Lat无显着统计学差异(t=1.625,P>0.05)。本组10例患者均先行非手术治疗,均获6个月以上的随访,其中7例经3~4次颈部局部封闭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仅作局部封闭2次,至今近3年,未见复发;1例非手术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改为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余,胸前不适、疼痛等症状全部消失,未见复发。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可为诊断胸长神经卡压提供可靠的依据,胸长神经卡压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只有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才考虑行手术治疗,并且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都令人满意。

傅渊源[10](2011)在《肩部软组织压痛点的体表定位及其解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研究常见肩部劳损性疾病软组织压痛点的分布规律、解剖学基础、体表骨性标志与压痛点以及穴位与压痛点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诊疗,特别是体表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2.研究肩胛冈、肩峰角、肩胛切迹的解剖学特征、解剖学分型、定位和其临床意义,以期为肩部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3.研究肩胛上神经的走行特点,为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及为肩背痛及肩胛上神经损伤性疼痛的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临床研究:对90例肩部劳损性疾病患者的肩部压痛点分布规律及其体表定位进行研究,作局部压痛点指压检查和解剖定位以及肩峰撞击试验,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量化评分。2.临床研究:对90例肩部劳损性疾病患者,分别按照以现代人体解剖学体表标志为基础的解剖学压痛点和以传统经络腧穴分布为基础的压痛穴位点进行描述,分析两者的对应关系。3.基础研究:对200例成人干燥肩胛骨的肩胛冈以及肩峰角的形状、走形及定位方法等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4.基础研究:对200例成人干燥肩胛骨的肩胛切迹形状、走形及对以肩峰角为标志来确定肩胛切迹的定位方法进行解剖学分型研究。5.解剖学研究:在7具成人防腐及1具新鲜肩部尸体标本上,对肩胛上神经的走行、毗邻结构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细致观察,研究肩胛上神经的走行及分布规律。结果:1.肩部常见劳损性软组织压痛点主要分布于上斜方肌、冈下肌、肩峰下、喙突、肱骨结节间沟、喙突与肱骨小结节间、肱骨小结节以及肩胛骨外侧缘等处,且以上斜方肌、冈下肌、喙突、肱骨小结节和肩峰下等处的压痛最明显。肩峰下病变均有肩袖下撞击痛。2.肩部常见软组织压痛点的分布及体表定位与穴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肩井、臑俞、肩髎、天宗和肩髃等穴位有与之相对应的局部解剖结构。肩部痛点的确定基本取决于肩部体表解剖的掌握及相应解剖学知识的理解。3.肩胛冈部位表浅,走形恒定。长度为(118.67士5.06)mm,基底长度为(82.04士5.58)mm,冈中隆凸宽度为(12.92士3.79)mm,冈中隆凸高度为(18.34士3.99)mm;肩峰角多为钝角,突起明显,位置恒定,主要分为三型,肩峰角(119.9士8.53)°,其中C型占68.00%,肩峰角(124.6士6.49)°;L型占22.50%,肩峰角(104.8士5.54)°;双角型占9.50%。4.肩胛骨的肩胛切迹可分为U型、大弧型、V型、O型及部分骨化型等5型为主,其中以U型居多(52.50%);肩胛切迹宽度为10.52士4.27mm,深度为6.12士2.24mm。肩胛切迹到肩胛冈的垂线交点到肩峰角的距离为43.13士4.82mm,从交点至肩胛切迹的深度为31.43士4.0lmm。5.肩胛上神经走行时与骨面相贴,其中向内侧发出2-3肌支进入冈上肌。主干继续向下走行绕过冈盂切迹进入冈下窝,向内侧发出3-4肌支进入冈下肌。结论:1.各种肩部软组织劳损性疾病压痛点的分布有其规律,且与一些穴位有一定的联系。以肩部体表骨性标志及相应的局部解剖学结构为基础的软组织压痛点定位法,具有定位准确、快速的优点。喙突、肩胛冈、肩峰角、结节间沟等肩部骨性标志对准确确定肩部软组织压痛点具有重要的定位作用;了解并掌握肩部软组织压痛点的分布规律及其解剖学基础,对于肩部劳损性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对肩部疼痛明显,但肩部检查无明确压痛点,特别是肩部外展活动受限的患者,一定要进行肩峰下撞击试验,以明确患者的疼痛是来自于肩峰下组织结构的病变,还是来自于肩部其它软组织结构的病变。肩峰下撞击痛可用于判断有无肩峰下病变。3.肩部的体表解剖学标志是确定以解剖学为基础压痛点的重要依据,解剖压痛点和压痛穴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肩井对应上斜方肌、天宗对应冈下肌、肩髃对应肩峰下、臑俞对应肩胛骨外缘等。临床应以肩部体表解剖学为基础,结合经络穴位理论来确定压痛点。4.肩胛冈上缘及肩峰角走形恒定,部位表浅,定位清析,而且简单易明,可作为肩部疾病的诊治定位标志;从肩峰角沿肩胛冈上缘水平向内约4 cm,再垂直向上约3 cm即为肩胛切迹,此为封闭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之最佳位置。然而,使用针刀治疗此综合征时,必须熟悉局部解剖结构、清楚骨性标志、掌握施刀位置及操作手感,否则容易伤及其组织下之血管和神经。5.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肩胛上神经在经肩胛上切迹处受卡压引起的冈上肌、冈下肌麻痹,萎缩及肩周疼痛和运动受限的一系列症状,是肩部疼痛的原因之一。肩胛上神经在肩胛骨区的走行和该区域复杂的解剖关系是造成肩胛上神经易发生卡压及受到损伤而产生肩背痛的解剖学基础。

二、颈部压痛点局部封闭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4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部压痛点局部封闭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45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刀“颈肘同治”顽固性网球肘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术式设计
    1 人体弓弦力学解剖系统
        1.1 理论来源
        1.2 定义和分类
        1.3 单关节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组成
    2 针刀医学对于该病的常规认识
    3 针刀“颈肘同治”该病的认识与病理构架
        3.1 针刀“颈肘同治”该病的认识
        3.2 针刀“颈肘同治”该病的病理构架分析
    4 简要模型
        4.1 弓
        4.2 弦
        4.3 辅助装置
    5 针刀“颈肘同治”顽固性网球肘术式设计
        5.1 前期临床基础
        5.2 病理过程
        5.3 研究对象
        5.4 选点依据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常规针刀术式组)
        2.2 试验组(改良针刀术式组)
        2.3 治疗疗程
    3 疗效评定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指标
        3.3 观察时间点
    4 统计学处理
    5 结果与分析
        5.1 两组观察指标评分比较
        5.2 治疗结束后两组疗效对比
    6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中医学对网球肘的认识
        1.1 网球肘的命名
        1.2 网球肘的病因病机
        1.3 网球肘的辨证分型
    2 西医学对顽固性网球肘的认识
        2.1 顽固性网球肘的定义
        2.2 肘关节外侧的相关解剖
        2.3 网球肘的发病机制
        2.3.1 肌腱损伤
        2.3.2 微血管神经束因素
        2.3.3 其他
    3 传统保守治疗OLE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与思考
    4 针刺“颈肘同治”肘痹的发展
        4.1 针刺治疗肘痹的选穴分布规律
        4.1.1 阿是穴
        4.1.2 经筋理论与筋结点
        4.1.3 激痛点
        4.2 针刺“颈肘同治”肘痹的理论来源与事实依据
        4.2.1 阿是穴与肘痹
        4.2.2 激痛点与肘痹
        4.2.3 结筋病灶点与肘痹
        4.2.4 经筋与肌筋膜链
    5 针刀“颈肘同治”顽固性网球肘的优势
    6 结果分析与拓展
    7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推拿结合探穴针法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5.1 常规处理
        1.5.2 对照组
        1.5.3 观察组
    1.6 观察指标
    1.7 疗效判定标准
    1.8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NDI、SF-36评分比较
    2.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4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起止点“啄刺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章 祖国医学对肩胛提肌损伤的认识
        1.病名
        2.病因病机
        3.中医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进展
        3.1 针刺
        3.2 针刀
        3.3 手法治疗
        3.4 艾灸
        4.小结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肩胛提肌损伤的认识
        1.概述
        2.解剖学基础
        3.病因病理
        4.症状与体征
        5.现代医学的临床研究进展
        6.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技术路线图
    4.临床资料
        4.1 病例来源
        4.2 随机方法
        4.3 一般资料
        4.4 诊断标准
        4.5 纳入标准
        4.6 排除标准
        4.7 观察中止标准
        4.8 剔除、脱落标准
    5.研究过程
        5.1 治疗方法
        5.2 观察指标与方法
        5.3 不良事件的观察及处理
    6.伦理学要求
    7.数据处理
    8.治疗结果
    9.研究结果
        9.1 一般资料比较
        9.2 治疗前VAS、ROM、NPQ比较
        9.3 临床有效性分析
    10.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与思考
    1.肩胛提肌损伤病例分析
        1.1 年龄特点
        1.2 性别特点
    2.起止点“啄刺法”针刺肩胛提肌损伤的理论基础
        2.1 概述
        2.2 取穴特点
        2.3 局部取穴依据
        2.4 远部取穴的依据
        2.5 刺法特点
        2.6 体位选择
    3.研究结果分析
        3.1 临床有效性分析
        3.2 远期疗效分析
    4.思考
        4.1 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4.2 观察指标的特异性与准确性
        4.3 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4.4 关于现代医学指导针灸学的思考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部分 文献研究
    1.1 传统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认识
        1.1.1 概述
        1.1.2 经络、脏腑与足底的关系
        1.1.3 足底筋膜损伤的病因病机
        1.1.4 传统中药对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概况
        1.1.5 针灸对足底筋膜炎的治疗概况
        1.1.6 推拿手法
    1.2 现代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研究进展
        1.2.1 解剖基础与病理关系
        1.2.2 足底筋膜炎的发病机制
        1.2.3 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2.4 现代医学对足底筋膜炎的治疗进展
    1.3 浮针的研究进展
        1.3.1 浮针之由来
        1.3.2 浮针疗法与传统针灸的关系与区别
        1.3.3 浮针之优势与现代运用
    1.4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MTrP)
        1.4.1 MTrP之概念
        1.4.2 MTrP产生机制
        1.4.3 MTrP于治疗上的运用
    1.5 足底筋膜炎评价方法进展
第2部分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临床病例来源
        2.1.2 疾病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落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量估算
        2.2.2 随机分组
        2.2.3 治疗方案
        2.2.4 疗效观察
        2.2.5 疗效标准
        2.2.6 统计方法
        2.2.7 技术路线
第3部分 临床研究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1.1 两组患者性别情况比较
        3.1.2 两组患者年龄结构情况比较
        3.1.3 两组病程情况比较
    3.2 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3 患者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比较
        3.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比较
        3.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疼痛评分比较
        3.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不稳定度(感)评分比较
        3.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步行能力评分比较
        3.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日常生活评分比较
        3.3.7 两组患者治疗张力仪评分比较
第4部分 讨论
    4.1 足底筋膜炎的发生与高张力的形成机理
    4.2 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探讨
    4.3 治疗结果讨论
    4.4 此次临床研究之优越性
    4.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中常用缩写
    附录二: 基本数据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附录四: 样本量估算
    附录五: 随机入组的方法
    附录六: 随机分组的方法
    附录七: 视觉模拟量表(VAS)尺
    附录八: 日本骨科学会(JOA)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定标准表
    附录九: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详细摘要

(6)神经定位仪结合液压扩张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治疗方法
    3疗效标准[2]
结果
讨论

(7)颈型颈椎病痛点分布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祖国医学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概述
        1.2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1.3 中医治疗
    2 西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2.1 概述
        2.2 颈型颈椎病鉴别诊断
        2.3 流行病学特点
        2.4 颈型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2.5 颈肩部肌肉概述
        2.6 西医治疗
    3 骨胳肌痛点的相关研究
        3.1 激痛点
        3.2 压痛点
        3.3 筋结点
        3.4 各痛点的异同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和撤出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建立临床调查表
        2.2 统一手法
        2.3 疼痛判定标准
        2.4 临床调查
        2.5 统计方法
        2.6 总结
        2.7 制作图谱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
        3.2 颈型颈椎病痛点分布情况
        3.3 颈肩部各痛点分布图
    4 讨论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骨骼肌痛点的分布规律
        4.3 骨骼肌痛点的分析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治疗疗程
        2.4 观察指标及标准
        2.5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
        3.2 治疗结果
    4 讨论
        4.1 研究结果探讨
        4.2 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4.3 评价指标的选择
        4.4 体会
        4.5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肩胛提肌起止点张力性疼痛铍针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4 临床资料
        4.1 随机方法
        4.2 一般资料
        4.3 诊断标准
        4.4 纳入标准
        4.5 排除标准
        4.6 鉴别诊断
        4.7 样本数估计
    5 治疗方法
        5.1 治疗组
        5.2 对照组
    6 观察指标与方法
        6.1 观察周期
        6.2 观察指标
        6.3 观测设备与方法
        6.4 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6.5 中止撤出标准
    7 伦理学要求
    8 数据处理
    9 治疗结果
        9.1 疗效判定标准
        9.2 治疗结果
    10 统计分析
        10.1 统计分析数据集
        10.2 统计分析软件
        10.3 统计分析方法
    11 研究结果
        11.1 一般资料
        11.2 脱落与剔除情况
        11.3 依从性分析
        11.4 入选患者基线值的同质性分析
        11.5 临床有效性分析
        11.6 安全性分析
        11.7 不良反应分析
讨论
    1 治疗时患者头部位置对局部软组织张力的影响
    2 造成肩胛提肌起止点张力性疼痛的疾病
        2.1 颈横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2.2 肩胛提肌损伤
        2.3 混合型
    3 注意鉴别“真性压痛点”与“假性压痛点”
    4 现代铍针的治疗肩胛提肌起止点张力性疼痛的机理
    5 毫针疗法与穴位及经络的关系
    6 对照组选择毫针而不选择注射器针头的依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9)胸长神经卡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周围神经卡压机制
    1.2 周围神经卡压后的病理变化
        1.2.1 临床病理分型
        1.2.2 周围神经卡压的病理变化过程
    1.3 周围神经卡压后修复机制
        1.3.1 神经营养因子
        1.3.2 周围神经基质成分
    1.4 周围神经卡压的诊断及治疗
        1.4.1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周围神经卡压诊断中的作用
        1.4.2 神经外膜松解
        1.4.3 神经束膜松解
        1.4.4 其它治疗
    1.5 肩胛上神经卡压的临床研究
        1.5.1 应用解剖及卡压机制
        1.5.2 病理变化
        1.5.3 临床表现和诊断
        1.5.4 神经电生理检查
        1.5.5 治疗
    1.6 肩胛背神经卡压的临床研究
        1.6.1 应用解剖及卡压机制
        1.6.2 临床表现及诊断
        1.6.3 神经-肌电图检测
        1.6.4 治疗
第2章 临床资料及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神经-肌电图检查
第3章 结果
    3.1 肌电图检测结果
    3.2 治疗
    3.3 治疗结果
    3.4 典型病例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肩部软组织压痛点的体表定位及其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肩部常见软组织压痛点的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肩部软组织压痛点体表定位分布与穴位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肩胛冈和肩峰角的骨性观测及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部分 肩胛切迹的骨性观测及定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五部分 肩胛上神经的解剖学观测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附一 肩痛调查表
学习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证明

四、颈部压痛点局部封闭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4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刀“颈肘同治”顽固性网球肘临床研究[D]. 许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2]推拿结合探穴针法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詹强,李小梅,申屠嘉俊,刘晨,崔太松,寇智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3)
  • [3]起止点“啄刺法”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研究[D]. 顾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浮针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D]. 范纪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小针刀治疗中重度型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80例临床研究[J]. 门志涛,覃智斌,梁冬波,李剑锋,王继,侯勇.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04)
  • [6]神经定位仪结合液压扩张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征的临床观察[J]. 孔庆全. 青海医药杂志, 2014(02)
  • [7]颈型颈椎病痛点分布及应用的研究[D]. 张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8]肩胛提肌起止点张力性疼痛铍针治疗的临床研究[D]. 赵子俊.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9]胸长神经卡压的临床研究[D]. 张德聪. 吉林大学, 2012(09)
  • [10]肩部软组织压痛点的体表定位及其解剖学研究[D]. 傅渊源.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颈部压痛点部分闭合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45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