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伍黄芪用量的探讨

不同配伍黄芪用量的探讨

一、黄芪在不同配伍中的用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窦豆[1](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张云[2](2021)在《基于知识发现的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方剂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自记载以来,众多方剂记录于中医医书和文献。方剂由中药根据配伍原则组合而成,方中君药和臣药作为方剂核心药物,扮演治疗疾病关键角色,用于病人主要证候,缓解主要症状。因此,明确治疗疾病的核心药物有利于揭示方剂配伍规律,发现疾病治疗关键药物,辅助医生合理方剂配伍。本文通过设计知识发现模型,基于社区检测分析结构化方剂数据,基于中文词向量分析非结构化文献数据,开展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社区检测能挖掘网络中相似属性的节点集合并发现重要节点。中药方剂核心药物可视为具有相同或相似功效的药物集合的重要药物。通过将中药关系构建为药物网络,检测药物社区和重要药物,实现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针对社区检测问题,提出社区检测算法:基于鲸群优化的社区检测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based Community Detection Algorithm,WOCDA)和基于多节点能力的标签传播社区检测算法(Node Ability based 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NALPA),为结构化方剂数据分析奠定方法基础。WOCDA算法中,通过模仿座头鲸捕猎行为,设计新初始化策略和收缩包围、螺旋更新、随机搜索三种操作,优化模块密度,实现社区检测;NALPA算法中,受人类社会启发设计节点传播能力、吸引能力、发射能力和接收能力衡量节点重要性和影响范围,受雷达传输启发设计标签重要性衡量标签传播到其它节点时的权重变化,设计新标签传播流程处理现有标签传播算法不稳定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社区检测算法在合成网络和真实网络上检测的社区质量高于对比算法。2)针对结构化方剂数据的核心药物识别,提出面向结构化方剂数据的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模型:基于标签权重社区检测的方剂核心药物识别模型(Core Drug Identification model based on community detection with Label Weight,CDILW)和基于图布局社区检测的方剂核心药物识别模型(Core Drug Identification model based on community detection with Graph Layout,CDIGL)。通过分析中药关系,将药物建模为节点,如果药物治疗相同的证候症状,则在两个药物间建立边关系,构建药物网络。面向结构化方剂数据的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模型,包括两个阶段:药物社区检测和核心药物识别。药物社区检测阶段,在药物网络上检测不同证候的药物社区。在CDILW模型药物社区检测阶段,基于力导引图布局设计节点吸引力代表中药相似性,结合节点吸引力和节点重要性定义标签重要性代表中药不同功效的重要性,标签传播过程中考虑标签权重更新,提高药物社区稳定性。在CDIGL模型药物社区检测阶段,基于(a,r)能量模型首先将网络布局为紧凑布局,提出位置节点标签初始化策略,然后将网络布局为均衡布局,基于均衡布局的吸引力,设计动态节点重要性和标签重要性代表药物重要性和不同功效的重要性,融合图布局和社区检测,提高药物社区检测稳定性。核心药物识别阶段,将药物社区中度数较大的药物节点视为核心药物,实现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检测不同证候的核心药物,表明识别结构化方剂数据核心药物的有效性。3)中药方剂和药物描述主要记录于文献,中文词向量模型基于上下文语境分析词语语义,可理解中药药性、功效和主治等含义,生成药物语义嵌入向量计算药物相似度,构建药物语义网络,识别药物社区和核心药物。针对药物语义分析问题,提出基于汉字笔画、结构和拼音特征子串的中文词向量模型(stroke,structure and pinyin feature substrings based Chinese word embedding model,ssp2vec)和融合句法、共现和相似关系的中文词向量模型(Syntax,Word cO-occuRrence and Inner-character Similarity based Chinese word embedding model,SWORIS)。ssp2vec 模型中,设计特征子串融合词语笔画、结构和拼音特征,预测词语上下文以实现中文词语语义表征;SWORIS模型中,设计对称卷积自动编码机提取汉字笔画和结构潜在特征,度量词语相似关系,构建图网络保存句法、共现和相似上下文关系,基于概率随机游走采样策略生成图上下文,基于目标词语预测图上下文词语实现中文词语语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词向量模型优于对比模型。4)针对非结构化文献数据的核心药物识别,提出面向非结构化文献数据的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模型:基于集成特征中文词向量的方剂核心药物识别模型(Core Drug Identification model based on Chinese word embedding with Ensemble Feature,CDIEF)和基于特征概率中文词向量的方剂核心药物识别模型(Core Drug Identification model based on Chinese word embedding with Feature Probability,CDIFP)。检索中医治疗目标疾病相关文献,预处理建立疾病语料库。面向非结构化文献数据的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模型,包含四个阶段:药物嵌入向量学习、药物语义网络构建、语义网络社区检测和核心药物识别。药物嵌入向量学习阶段,利用疾病语料库潜在中医领域知识学习中药语义嵌入向量。在CDIEF模型的药物嵌入向量学习阶段,集成中药词语笔画n-gram、结构和拼音特征,基于词语集成特征预测上下文词语,分析药物语义将其表征为嵌入向量;在CDIFP模型的药物嵌入向量学习阶段,针对中文多义词问题,将中文词语表征为多个高斯分布,结合特征子串提出中文词语特征概率表示,捕捉中文词语多维含义,分析药物治疗不同证候的含义,优化基于相似度的目标函数实现中文词语语义表征。药物语义网络构建阶段,将中药视为节点,在高相似度的中药间构建边以建立药物语义网络;语义网络社区检测阶段,基于社区检测发现不同证候的药物社区;核心药物识别阶段,将药物社区中度数较大的药物节点视为核心药物,实现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检测不同证候的核心药物,表明识别非结构化文献数据核心药物的有效性。

闫福平[3](2020)在《张元素升降浮沉理论在中药组方配伍中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张元素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及其在中药组方配伍中的应用研究,以期厘清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古今流变脉络,归纳、总结其在中药组方配伍中的应用规律,为理解方剂的配伍提供思路。方法:第一部分: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传统中医药经典着作入手,系统查阅古代医籍,完整梳理历代着名医家的相关论着,以年代和医家为脉络阐释升降浮沉理论的起源、提出、完善、确立及普及,以及张元素对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贡献。第二部分: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以举例分析的方式阐述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在中药组方配伍中的应用,讨论、总结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在中药组方配伍中的具体应用内容及特点。结果:张元素的升降浮沉药性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是建立在脏腑气机升降的基础上的。中药的四气五味与升降浮沉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中药基本理论具有内在关联性。中药的升降浮沉是建立在各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基础上的。药物的治疗功效才是其升降浮沉性能的根本。中药的升降浮沉性能和其他药物性能一样,只是药物作用的一个方面,药物特性的一种,仅能作为临床辨证用药的依据之一,而不是唯一依据。结论:处方立法,注重药物升降浮沉性能的同时,还需结合中药的其他性能,如四气五味、补泻、归经等理论,予以综合考虑,临证当根据病机,恰当配伍,灵活应用升降浮沉的药性理论。

燕美彤[4](2020)在《含附子、乌头经方在风湿病中应用研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在导师曹炜主任医师悉心指导下,运用文献检索方法、现代药理研究、传统中医理论对中医药治疗风湿类疾病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中应用附子、乌头的方剂进行了理法方药的诠释和经验总结,同时对曹炜教授应用附子剂乌头治疗痹病的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1.文献挖掘以《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中附子、乌头经方的条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办公软件Microsoft Excel2016建立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中有关附子、乌头的临床应用进行系统评价,采用描述性分析,计算频率、构成比等,总结仲景使用附子和乌头在临床应用的病证、处方、用法用量、中毒或不良反应及其救治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指导附子和乌头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检索出64条条文,涉及35首方剂及4首方剂加减。《伤寒论》条目正文中共检索出附子临床应用的相关条文共36条,其中33条条文是附子经方,涉及20首方剂,《金匮要略方论》正文中23条,其中22条是附子经方的方证,出现方剂21首,重复的方剂共6首,合计附子经方为35首。《伤寒论》中未出现乌头,《金匮要略方论》中5条条文对应5个乌头方证,合计乌头经方为5首。其中乌头赤石脂丸为附子与乌头同用。与附子的配伍应用的药物共计55味,其中与附子配伍使用次数最多的药物前十位依次是甘草、干姜、桂枝、生姜、白术和大枣、芍药和人参、麻黄、茯苓、细辛、防风。乌头经方中为5首,煎服法中均提及以蜜配伍,其余与乌头的配伍应用的药物为芍药、黄芪、甘草、麻黄、附子、干姜、赤石脂、蜀椒、半夏、细辛、茯苓、桂枝、生姜和大枣共计14味。附子剂使用生附子的共有23条条文,使用炮制方法的共有38条条文,乌头剂的5条条文中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炮制方法,其中“炮”2次,“去皮”,“熬去皮,不咀”,“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各1次。附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寒性或阳虚疾病,应用于治疗少阴病以四逆汤类为主,乌头剂则主要被应用于多种疼痛疾病。临床应用经方可采用一两合现代9g的换算标准、在合理配伍和规范煎煮的情况下,大剂量煎煮可以保证其安全性。原文中记载瞑眩反应是乌头属药物起效的表现,临床须与毒性反应鉴别。仲景对于附子、乌头等有毒药物的使用之审慎,一须考虑患者体质,正气充足可稍增量,素体虚弱则须减量使用;二须从小量用起,逐渐加大用量,以知为度;三须注意病情发展,邪气盛,可稍加量,以攻邪外出。在附子、乌头的经方中,有四逆汤、桂枝附子汤等九方条文中均有提及身体疼痛或关节疼痛,与风湿病的症状相符。临床可应用于风湿痹病的治疗。而经过文献检索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与相关研究有限。2.数据挖掘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中药处方共计125113张为原始资料。其中包含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就诊时间、中西医诊断、处方编号、处方药物、剂型、剂量。以含中药附子(医院饮片名为黑顺片)、川乌、草乌的处方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处方以获得临床应用情况的相关信息。根据对我科门诊处方的数据挖掘结果可见,附子、川乌、草乌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关节炎、产后风湿等多种病证,附子使用比例为5.56%,川乌为0.69%,草乌为0.59%,作为风湿科多个代表方中的核心药物,使用频率过低。受不同性别在不同年龄段的易发疾病和正气衰弱情况影响,在50-60岁之前,附子、川乌、草乌的使用比例女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患者,而在50岁之后男性患者的比例高于女性患者。附子的使用剂量范围是3-30g其中10g、9g、6g为主,在药典规定范围内;川乌的使用剂量范围是3-30g以8-10g为主,远超过药典中规定的1.5-3g。我科现在处方主要以颗粒剂的使用为主,川乌、草乌8g主要使用颗粒剂,12g和15g及更高剂量主要使用散装饮片,与开方医生对不同剂型的认识有关,至于不同剂型中相同剂量有没有疗效差异,需要进一步评估。川乌和草乌配伍频率最高,临床常配伍使用。三药的配伍药物前十位中的药物非常接近,均包含当归、桂枝、甘草、黄芪、川芎,以补气活血,祛风通络为主,这与《伤寒论》中仲景在运用附子的时候常配伍姜枣术顾护脾胃不同。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得出门诊常用附子、川乌-草乌处方为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处方使用时附子、川乌-草乌可互相替代,甚至联用,配伍均有温补肾阳、行气活血药对。附子处方还有乌梅丸、乌头处方还有萆薢丸。运用附子的处方常与生脉饮、四妙丸联用,可用于治疗兼有气阴两虚的虚证患者,也可用于兼有下焦湿热的实证患者。而川乌-草乌处方则配伍可见用于兼有表虚汗出的患者,和上焦燥热下焦滑泄的虚实夹杂患者,整体以虚为主。

牛明月[5](2020)在《基于文献的麻黄现代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文以麻黄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现代临床应用麻黄治疗病症的医案,统计总结分析医案中麻黄的所治病症与病证、配伍、炮制、剂量与煎煮方法,对麻黄现代临床应用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展现麻黄的现代临床应用规律,拓展麻黄临床应用范围,系统地总结现代应用麻黄的成果,为临床更加安全、灵活、有效应用麻黄提供可靠的数据与理论支撑。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检索,以“麻黄”为主题词,检索建库至2020年1月公开发表的所有应用含有麻黄处方治疗病症的期刊类文献,将所有含有麻黄处方纳入初步统计范围,并根据纳入与剔除标准进行筛选。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症类别、辨证类型、处方组成与剂量、所用麻黄炮制品以及特殊煎煮方法分别录入Excel 2010软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Excel 2010中数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中“统计报表系统”及“数据分析系统”对病症、病证、配伍、炮制、剂量与煎煮方法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其中频率的计算方式为:频率=(频次/医案数)×100%。结果:共收集含有麻黄治疗病症的2819则医案,病症种数共计103。其中出现次数大于5次的病症共计37种,2489则医案。超过100则医案的病症共计8种,按从多到少的顺序分别为咳嗽、哮喘、痹证、水肿、荨麻疹、鼻鼽、小儿遗尿、感冒;50-100则之间的病症共10种,按从多到少的顺序分别为胸痹、发热、头痛、哮喘、心悸、喑哑、咳嗽、腰痛、瘙痒、发热;少于50则的病症共19种,分别为眩晕、咽痛、湿疹、嗜睡、症瘕积聚、黄疸、耳聋、肺胀、面瘫、痤疮、银屑病、水肿、癃闭、血证、无汗、精病、悬饮、腹泻、便秘。在脏腑辨证中,明确记录证型的医案共1678则,统计的21种病症的26个证型按照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为:风寒袭/束肺(窍)、寒痰阻/伏肺、心肾阳虚、风寒湿痹/阻、肺热郁结、风水相搏、痰热郁/蕴肺、肾阳不足、心脉痹阻、阳虚寒凝、肺气郁闭、风湿热痹/阻、表寒肺热、脾肾阳虚、肺脾气虚、瘀血阻络、血虚风燥、肺气虚寒、风湿热浸、痰瘀痹阻、风热犯表、湿热郁表、肺经风热、肺气不足、心肾不交、寒湿内盛。在八纲辨证中,有表证556则,里证733则,表里同病446则;寒证949则,热证765则,寒热夹杂265则;实证789则,虚证579则,虚实夹杂318则。麻黄配伍药物以温性药物最多,寒性药物与平性药物次之,再次为热性与凉性药物;甘味药最多,辛味与苦味药次之,酸、咸、涩药味使用较少。麻黄在肺系5种病症多配伍杏仁、生甘草、细辛和桂枝;在心系4种病症多配伍细辛、制附子、桂枝、炙甘草和生黄芪;在经络类4种病症多配伍细辛、制附子和桂枝;在皮外科5种病症多配伍生甘草。麻黄炮制品主要为生麻黄、炙麻黄两种,在统计的2489则医案中,生麻黄使用频次更高,占79.07%。在所有科别中,皮外科使用生麻黄频率最高,儿科使用生麻黄频率最低。内科病症中,脾胃、肾和经络类病症生麻黄使用频率较高,肺系病症中生麻黄使用频率最低。在具体病症中,腹泻、癃闭与面瘫生麻黄使用频率最高,内科的哮喘与肺胀以及儿科的哮喘与咳嗽生麻黄使用频率较低。麻黄的总使用平均剂量为8.56g,在各科病症中,儿科使用麻黄平均剂量最低,为6.15g,内科使用麻黄平均剂量最高,为9.52g;寒证的平均使用剂量高于热证,实证的平均使用剂量高于虚证;生麻黄用量主要集中在6-10g,其次为3-5g,再次为11-15g,剂量范围为0.5-50g。炙麻黄用量主要集中在6-10g,其次为3-5g,剂量范围为1.5-40g。结论:麻黄“轻可去实”用以治疗肺系病症,“通阳散郁”用以治疗胸痹、心悸与皮肤病,“兴阳升阳”用以治疗小儿遗尿、眩晕、嗜睡与泄泻,“提壶揭盖”用以治疗水肿、癃闭、悬饮、便秘与黄疸,“通九窍”用以治疗鼻鼽、暗哑与耳聋,“散寒通络”用以治疗经络病,“散表邪、逐里邪”通治表、里证,“透邪发郁”通治寒、热证,麻黄“兴阳助阳”用于虚证,麻黄对气机的主要作用为“解气郁、兴阳气”,对水液代谢的主要影响为“发汗、利水、化气”。麻黄的主要配伍分别为①配伍茯苓治疗各型水肿,麻黄配伍茯苓可通过利小便与发汗的作用给积聚的水液以出路;②配伍石菖蒲用于各型小儿遗尿,一主攻兴阳化气,一主攻醒神开窍,共奏兴阳化气开窍之功;石菖蒲根部入药,主要入里,麻黄茎部入药,主要走表,二者相配,互引药效至己所不达之处;③寒证多配伍桂枝,其中桂枝既可相须助麻黄解表发汗,又可佐制麻黄过汗,又可凭自身入心经,善走四肢的特性引麻黄达其药力不至之处;④配伍甘草既可调和麻黄峻烈之药性又可辛甘化阳,助其阳性;⑤寒证热证皆可配伍杏仁,杏仁既可平衡麻黄宣发之肺气,调和肺气的宣降,又可凭其润肠通便的特性给邪气以出路,尤善助麻黄除湿热邪气;⑥表里同治配伍附子、细辛,既可作用于肺,又可作用于阳,还可通彻表里,作用于经络。麻黄的炮制、应用剂量与煎煮方法皆取决于临床使用的目的,相同剂量下,生麻黄发汗解表、升阳通阳功效更强,炙麻黄平喘功效更强;使用剂量与煎煮方法则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身体强度、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寒证的使用剂量大于热证,实证的使用剂量大于虚证。减轻麻黄毒副作用的5个途径,分别为:①麻黄配伍酸味、甘味药如五味子、白芍、甘草,寒凉药如生石膏,补气药如人参、熟地黄等药皆可减轻麻黄的峻烈之性,从而达到减轻其毒副作用的效果;②在炮制上,炙麻黄与麻黄绒的发汗作用皆较生麻黄有所减轻,可酌情使用;③在剂量上,可根据患者病情与体质临证取决,没有把握时不轻易使用大剂量;④在煎煮方法上可临证选取去节、先煎去沫的煎煮方法;⑤在服药方法上,可少量多次服药,得汗即止,不汗再服,防止出汗过多而有亡阳之忧。

胡亚洁[6](2020)在《古今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从对药“泽泻-白术”入手,以含对药“泽泻-白术”方为研究对象,对其古代文献和现代临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探索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配伍理论和“病-证-方”关系的科学内涵,为相关制剂的研发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文献支持,同时也为方剂研究开发提供研究思路。方法:利用文献学方法,梳理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古今临床应用情况,深入探索该类复方的历代传承与演变规律。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为基础,构建含对药“泽泻-白术”方数据库;借助SPSS软件,统计分析泽泻与白术的用法用量;运用数据挖掘方法、R软件平台,归纳分析含对药“泽泻-白术”古代复方的配伍规律、方证特点以及其现代复方的证治规律。结果:通过对含对药“泽泻-白术”方古代文献梳理,发现该类复方首见于《黄帝内经》,其临床主治病症范围随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主要治疗水肿、泄泻、暑热、伤寒、眩晕等症;疾病的病因病机基本保持一致,或是因寒、暑、湿、热等外邪入侵机体致病,或因情志不畅、过劳、饮食失宜等,导致机体脾胃气虚、脏腑失和而致病,最终形成寒湿阻滞、湿热内蕴、痰湿瘀滞、气滞血瘀等证。经统计,含对药“泽泻-白术”古代复方中生泽泻与生白术最为常用,最佳用量比例为1:1;其中泽泻的常用剂量范围为2.6~6.0g,白术的常用剂量范围为3.7~6.0g;而现代复方中泽泻和白术的常用剂量范围均为10.0~15.0g。经数据挖掘分析,发现对药“泽泻-白术”常与茯苓、猪苓配伍,其次为甘草、陈皮、肉桂、人参、黄连、苍术、桂枝等;与中药配伍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有腹泻、大便溏、小便短黄、小便不利等,证候有湿热内蕴证、膀胱湿热证和膀胱蓄水证,疾病有淋证、水肿和伤暑;归纳分析出与高频临床症状、证候、疾病关联密切的药组16个。对现代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归纳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证治规律,同时参考古籍论述,总结出其核心症候群和主治病症范围;其主要病机以湿热内蕴、气滞水停、痰湿瘀阻最为多见,病因常与风寒暑湿之外邪、痰饮、瘀血、过劳、饮食失宜、情志不畅相关联,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肾;梳理现代临床观察类文献,归纳出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适宜病种,主要有美尼尔综合征、高脂血症、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腹泻、关节炎、肝炎、肝硬化、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结论:本研究运用文献学方法,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含对药“泽泻-白术”方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主治证候、病症、病因、病机、病位、适宜病种等,以及方中泽泻与白术的用法用量;通过分析其“病-证-方”之间关联,进一步明确了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核心适应证为水液病,其现代新用为血浊引发的病变,但核心病机自古至今是一致的;通过数据挖掘、关联分析,发现常与对药“泽泻-白术”配伍的有9味高频中药,与相关高频症状、证候、疾病密切相关的有16个药组,其治则治法与温化法治疗水液病有共通之处。这在一定意义上补充了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发病机理并创新了临床辨证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方剂配伍理论和“病-证-方”的科学内涵,并为其相关复方研发、配伍用药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胡娴[7](2020)在《姜黄配伍生物活性及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研究》文中提出姜黄(Curcuma longa L.)是姜科(Zingiberaceae)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素是一种多酚类天然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姜黄根状茎中。姜黄素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治疗神经性疾病等多种药理学作用,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但姜黄素存在水溶性较差、生物利用度低和半衰期短等性质限制其开发与应用。本研究旨在解决姜黄素溶解度低及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通过姜黄分别与甘草、黄芪和当归配伍,分析配伍后姜黄中姜黄素含量及其生物活性的变化,同时,考察甘草酸对姜黄素的增溶作用及姜黄素联合顺铂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确定姜黄素与顺铂联用的最佳比例,进而制备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并进行生物活性评价,为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姜黄配伍的生物活性研究。姜黄分别与甘草、当归和黄芪配伍后,比例为1︰1.2时,三种配伍的姜黄素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姜黄素含量分别为8.79mg·g-1、7.08 mg·g-1和7.44 mg·g-1;姜黄配伍甘草为1︰0.4、配伍当归为1︰1.6、配伍黄芪为1︰1.6,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姜黄配伍甘草1︰0.4时抗氧化活性最高,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9.58%和83.27%。姜黄配伍甘草比例为1︰2、配伍当归比例为1︰1、配伍黄芪比例为1︰2,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效果较好,其中,增强姜黄抗菌能力最好的为姜黄配伍黄芪,相对抑菌率为42.89%和28.34%。姜黄与甘草配伍比例为1︰0.4、配伍当归比例为1︰1、配伍黄芪比例为1︰2,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肺癌细胞H460两种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较好,其中,增强姜黄配伍甘草抗肿瘤能力最好,细胞抑制率为41.67%和51.08%。2、姜黄素增溶作用及其联合顺铂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10 mmol·L-1甘草酸能最大程度提高姜黄素溶解度,比对照增加607倍;25℃水浴下和50%乙醇能促进甘草酸溶液中姜黄素的溶解;甘草酸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65 mmol·L-1。姜黄素和顺铂对肝癌细胞HepgG2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增加,抑制率不断升高;顺铂与姜黄素联用对肝癌细胞HepgG2增殖的抑制效果增加,两者比例为1︰8,对肝癌细胞HepgG2增殖抑制效果最好。3、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生物活性研究。运用薄膜分散法、乙醇注入法和逆向蒸发法制备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薄膜分散法制备的粒径分布更均匀,呈现规则圆球型,分散程度更好;脂质体水合粒径为359 nm,电位为-46.81 mV,带负电荷;制备的脂质体形状规则且具有较好包封率。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生物活性表现出优于抗坏血酸的抑制效果,100μg·mL-1脂质体抗氧化效果最强,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3.89%和97.89%;1000μg·mL-1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的综合抑菌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率分别为18.00%和21.88%,对粉红单端孢和香蕉枯萎病的抑制率分别为10.67%和33.56%;12.5μmol·L-1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对肝癌细胞HepG2和肺癌细胞H460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6.67%和78.98%。

阴奇材[8](2020)在《整合质谱背景扣除法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柴胡、白芍配伍前后体内成分的整体差异》文中研究说明选题依据:柴胡-白芍药对是中医用药中常见的药对,可缓解肝郁气滞、调节情志,是多个古代经典名方如《太平惠明和剂局方》逍遥散、《伤寒论》四逆散、《景岳全书》柴胡舒肝散等的常用药物,在复方中柴胡作为君药,白芍为臣药。从药物疗效讲,柴胡轻清辛散,疏肝解郁;白芍酸寒收敛,滋阴养血,从归经理论讲,二者共同归于肝经,同时也是目前临床中常用药对[1]。中药的传统合煎配伍与现代中药提取颗粒合并配伍是常见的两种中药配伍使用形式。目前,对于柴胡、白芍药对配伍的研究主要围绕药对整体的药效及二者合煎配伍后体外成分的变化展开,但关于二者配伍前后体内吸收成分含量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其配伍增效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合煎和合并不同的配伍方式会对药对体内成分产生怎样的影响?以上问题尚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对柴胡-白芍药对的体内入血成分轮廓进行研究,其次通过设立柴胡-白芍药对合煎配伍组与合并配伍组来分别探究柴胡、白芍经不同的配伍方式后与其单独使用体内成分有何差异以及两种配伍方式对两味中药体内成分有何影响展开研究,这对于揭示二者配伍的科学内涵,明确二者配伍协同增效的物质基础,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目的:(1)对柴胡-白芍药对的体内入血吸收成分(包括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明确柴胡-白芍药对在体内的入血成分轮廓。(2)对柴胡、白芍合并配伍与合煎配伍前后各自体内成分整体差异以及不同配伍方式对柴胡、白芍体内成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行研究,从体内物质基础角度揭示二者的配伍内涵。方法:(1)建立采用UPLC-QE-Orbitrap-MS技术研究柴胡-白芍药对整体入血成分的分析方法。(2)采用UPLC-QE-Orbitrap-MS技术全面分析柴胡-白芍药对体内入血的原型成分及原型成分代谢物。(3)采用质谱技术中的背景扣除法(BSA),将单味药含药血清扣除空白血清以及不同配伍方式后的药对含药血清扣除另一味药含药血清,分别得到药对中某一味药配伍前及不同配伍方式配伍后的的入血成分及其代谢物。(4)将代谢组学分析整体差异成分的思想与多元统计方法相结合,全面分析柴胡、白芍经不同方式配伍前后体内成分整体差异及含量变化。(5)比较不同配伍方式中两味药配伍使用对其中一种药味体内成分的影响的异同。结果:(1)柴胡-白芍药对体内研究方法筛选结果:最终确定60g/kg(柴胡、白芍1:1,以生药量计)为药对给药剂量,单味药对应的给药剂量为30g/kg(以生药量计)。每天给药2次,连续给药三天后在15min、30min、45min、60min、120min、180min经眼眶取血,分别取各采血点200μL血清样品并混合,经甲醇沉淀处理后进样。(2)柴胡-白芍药对体内入血成分分析:鉴定原型成分16个,相关代谢产物39个。结果显示,柴胡-白芍药对入血成分主要有柴胡皂苷类及单萜苷类成分,在体内发生的生物转化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开环、甲基化、脱羟基、脱羧、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化等体内反应。(3)柴胡配伍前后入血成分整体差异分析:从配伍前后差异成分种类来看,与单独使用柴胡相比,合并配伍可使其12种入血成分发生变化;合煎配伍可使其10种入血成分发生变化。其中,两种配伍方式均可使柴胡中原型成分柴胡皂苷a、d、b2入血含量降低,而柴胡皂苷c只在合并配伍中含量降低;两种配伍方式均可使柴胡原型成分代谢物Hydroxy-saikogenin F、Trihydroxyl-saikogenin E含量升高,柴胡皂苷次级苷元前柴胡皂苷F、D、G、Dihydroxyl-dehydrogenation-saikogenin E、Hydroxyl-dehydrogenation-saikogenin F、Hydroxy-saikogenin E仅在合煎配伍中含量升高,而柴胡皂苷元F、D、G、Dihydroxyl-dehydrogenation-saikogenin F、Trihydroxyl-dehydrogenation-saikogenin E仅在合并配伍中含量升高。从配伍前后差异成分含量变化程度来看,合煎配伍中柴胡原型成分柴胡皂苷a、d、b2含量降低程度大于合并配伍,而合煎配伍中原型成分代谢物Hydroxy-saikogenin F、Trihydroxyl-saikogenin E含量增加程度大于合并配伍。(4)白芍配伍前后入血成分整体差异分析:从配伍前后差异成分种类来看,与单独使用白芍相比,合并配伍可使其22种入血成分发生变化;合煎配伍可使其14种入血成分发生变化。其中,两种配伍方式均可使白芍中原型成分去苯甲酰芍药苷、Glucopyranosyl-lactinolide、没食子酸甲酯、氧化芍药苷、芍药苷入血含量升高,而Glucopyranosyl-paeonisuffrone、芍药内酯苷、二甲基鞣花酸只在合煎配伍中含量升高,Mudanpioside F只在合并配伍中含量升高。两种配伍方式均可使白芍原型成分代谢物Pyrogallol glucuronid、Pyrogallol sulfate含量升高;使原型成分代谢物Protocatechuic acid-4-O-sulfate、Methylgallic acid、3,4-Di-O-methyl gallic acid sulfate、Paeonimetabolin I、Paeonimetabolin I glucuronide isomer含量降低。Methylcatechin-5-O-glucuronide、3-Hydroxy-methoxyl phenylpropionic acid sulfate、Methylgallic acid glucuronide、Methylgallic acid sulfate、Methylpyrogallol sulfate、Methylpyrogallol-glucuronid、C10H18O4 glucuronide仅在合煎配伍中含量升高,而Paeonimetabolin II仅在合并配伍中含量升高。从配伍前后差异成分含量变化程度来看,合煎配伍中白芍原型成分去苯甲酰芍药苷、Glucopyranosyl-lactinolide、没食子酸甲酯、氧化芍药苷、芍药苷含量增加程度大于合并配伍,而合煎配伍中原型成分代谢物Methylgallic acid、3,4-Di-O-methyl gallic acid sulfate含量减少程度大于合并配伍。结论:本研究从药对配伍前后的体内入血成分入手,首先确定药对的体内研究方法,并进一步对柴胡、白芍配伍前后入血成分差异及含量变化进行全面分析,共鉴定出16个原型成分、39个相关代谢产物,明确了柴胡-白芍药对的体内物质基础。对柴胡、白芍配伍前后各自体内成分整体差异的研究表明,柴胡与白芍相互配伍后可显着减少柴胡中原型成分在血清中含量,增加皂苷类代谢产物在血清中的含量;显着增加白芍中主要原型成分在血清中的含量。由此可知柴胡与白芍相互配伍增效的体内物质基础是由于配伍促进了柴胡中皂苷类原型成分在体内的转化代谢,同时促进了白芍中主要原型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另一方面两种不同的配伍方式显示,合煎配伍相比于合并配伍,可促进柴胡中更多的原型成分转化以及增加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促进白芍中更多的原型成分吸收入血以及增加原型成分在血清中的含量。推测是由于合煎配伍兼具体外配伍与体内配伍两方面,可同时影响药对配伍过程中原型成分在体外的煎煮与体内吸收入血两个过程,使药对配伍后增效。本课题研究结果证明即使两味药单煎后合并配伍使用,在体内吸收的过程中亦会体现相互的影响,同时亦印证了中药配伍合煎用药的合理性。本研究从化学成分层面阐明了柴胡、白芍二者配伍对体内成分及代谢产物的整体影响,揭示了二者配伍的科学内涵,明确了柴胡、白芍二者配伍协同增效的物质基础。

杨小敏[9](2020)在《宋代药业研究》文中提出药业,即医药行业,在中国古代溯源悠久。传统药业涵盖古人为了防治疾病、延续生命的一系列药物认知、利用以及经营活动。药业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及加工药物、经营管理机构、药市及药业文化等内容,其发展不仅与医学、农业、商业联系紧密,更具有独立发展路径。宋代以前,药物发展经历了从民间经验到官方认证的过程。宋代以后,药物利用更多体现在官方主导下的民间传播过程。厘清宋代用药、制药、售药等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是理解古代药业经营管理以及官民用药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宋代药业的发展历程,既有利于展现传统药业的阶段性演变,也是阐释宋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关乎生命的重要行业,古代药业以战国秦汉以来的医药认知体系为基础,逐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战国秦汉时期为第一阶段,出现了主要满足少数人补益需求的最早用药风潮。不过当时上层社会的用药习惯与百姓应疫需求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魏晋隋唐时期是第二阶段,不仅逐步掀起了古代“医药分家”的序幕,也促使隋唐以后城镇药肆、药市的初步兴起。宋代开启了古代药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构建了政府引导下的药业运行体系,在药物利用、经营管理、药业信仰等方面多有革新。宋代药业的兴盛,为下一阶段明清时期的药材商帮活动奠定了行业发展基础。在药物利用方面,宋代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别药物分别在专业栽培、利用观念、功效地位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植物药种植中,宋代人工栽培药物的种类、技术、规模范围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在动物药利用中,宋代不断稳定并付诸于实践的“辰属”观念,引导人们深入开发利用已经熟知的动物药,而非恣意妄用其他野生品种。在包括动物药在内的药物代用品方面,宋代医药家不是无节制的增加代用品种类,而是采取相对稳定的用药标准,推动成药规范化发展。在矿物药的功效利用中,宋代矿物药被大量引入治疗普通疾病,但在实践中也遭到越来越多医家、士人的质疑。政府一度颁布旨在扼制滥用金石药的禁令,其他植物类药物(如黄耆)的补益地位逐步形成。这些药物资源的利用变化,是宋代药业兴盛的重要基础。在经营管理方面,宋政府重视革新医药机构,形成了内廷用药与外朝制售的有机结合。官方制售机构以翰林医官院、太医局的行政教育职能分化为基础,自上而下逐步影响至基层乡里,有效强化了官药业的市场优势地位。中央及地方官药局各有侧重,而非单一的直属关系。地方药局具有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与中央官药局运行模式不同、相对独立、临时性的地方医疗救助体系。在比较协调的政策环境下,宋代(特别是南宋)商业性市镇普遍兴起,南方民间药肆明显多于北方。许多民间药肆不再与医家直接相关,而是由商人直接经营。药材商品的独立化以及药业主体的多样化发展,成为宋代药业兴盛的突出表现。此外,药品流通过程中度量衡的规范与进步、剂型的商业性变化、药价的持续走高,一并彰显了宋代药业发展的新面貌。在药业信仰方面,宋代儒释道力量在医药活动中相互联系,形成了以佛、道为名,由士人融合构建的行业崇拜雏形。宋代士人通过家宅种药和开辟药园等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了认识药物、利用药物的良好环境。他们以理性的批判精神,成为当时传验方药的重要主体。士人对道家祠观和佛家寺院的记载和传颂,既推动了道家先贤及医药人物逐步具备了行业神的崇拜形象,也进一步提高了佛家寺僧医药活动的社会影响。宋代以后各种“药王”的多样化记载,是明清时期医药行业民间崇拜的社会文化基础。就现实意义而言,宋代作为超越古代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关键时期,是我们恰当总结古代药业发展经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阶段。以药物利用为线索,注重探讨药材商品的经营活动及文化背景,是系统阐释宋代药业发展水平、拓展宋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合理途径和独特视角。传统药业至今关乎民众生活、政府治理、社会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综合规划药学史的研究路径、如何理解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药物的依赖和需求,仍是人们值得不断深思的重要课题。

田广宇[10](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规律。为临床合理、有效、安全应用活血类药物提供指导,为新版《中国药典》关于活血类药物剂量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客观依据,为深化活血类药物的研究提供支持。方法:收集国医大师公开出版的医案、医话,通过合理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处方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对处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国医大师处方数据库”(DB-GYDS)。按药物名称进行搜索,从数据库中提取活血类药物的处方作为数据集,基于SPSS23.0以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0软件,运用数据挖掘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药物的剂量应用规律以及代表性药物(丹参、川芎、水蛭、土鳖虫)的主治疾病规律与配伍规律。结果:1.DB-GYDS中含川芎方剂1766首,川芎的剂量阈175g,平均剂量(9.46±5.19)g,P10P90为5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过药典量上限的方剂占川芎处方的(以下简称超量处方率)19.71%;含延胡索方剂647首,延胡索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12.21±4.39)g,P10P90为920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8.33%;含郁金方剂1016首,郁金剂量阈1.532g,平均剂量(11.09±3.80)g,P10P90为9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3.07%;含五灵脂方剂217首,剂量阈560g,平均剂量(10.35±5.54)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17.97%;乳香方剂129首,剂量阈0.520g,平均剂量(7.47±3.42)g,P10P90为310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70.54%;没药方剂144首,剂量阈0.520g,平均剂量(7.19±3.43)g,P10P90为310g,最常用剂量为6g,超量处方率64.58%;降香方剂126首,剂量阈1.515g,平均剂量(7.16±3.65)g,P10P90为2.412g,最常用剂量为10g,处方剂量无超过药典量上限者;丹参方剂2282首,剂量阈1.550g,平均剂量(18.03±6.87)g,,P10P90为1030g,最常用剂量为15g,超量处方率39.70%;红花方剂995首,剂量阈130g,平均剂量(9.42±3.31)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9g,超量处方率17.19%;桃仁方剂1236首,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11.02±3.46)g,P10P90为9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29.85%;益母草方剂554首,剂量阈6120g,平均剂量(19.60±14.23)g,P10P90为930g,最常用剂量为15g,超量处方率3.43%;泽兰方剂293首,剂量阈250g,平均剂量(12.39±5.01)g,P10P90为9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8.23%;鸡血藤方剂375首,剂量阈650g,平均剂量(20.66±7.63)g,P10P90为1230g,最常用剂量为15g,超量处方率53.87%;土鳖虫方剂167首,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7.89±3.03)g,P10P90为510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5.39%;莪术方剂324首,剂量阈330g,平均剂量(11.28±4.47)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4.57%;三棱方剂129首,剂量阈420g,平均剂量(10.60±3.43)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31.78%;水蛭方剂220首,剂量阈130g,平均剂量(5.62±3.68)g,P10P90为310g,最常用剂量为3g,超量处方率57.73%;穿山甲方剂247首,剂量阈为345g,平均剂量(9.94±4.56)g,P10P90为615g,最常用剂量为10g,超量处方率13.77%。2.丹参治疗的高频疾病为胸痹心痛病、心悸病、月经病。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行气药、解表药、安神药、化痰药等不同类别的药物配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治疗窗950g,在“支持度≥15%、置信度≥0.6”的条件下,获得高频药物组合62组、76条规则,当支持度≥35%时,核心药物组合为丹参-川芎、丹参-党参、丹参-麦冬、丹参-黄芪。治疗心悸病的治疗窗550g,“支持度≥15%、置信度≥0.6”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组合68组、62条规则,支持度≥35%时,获得核心药物组合为丹参-麦冬、丹参-茯苓、丹参-炙甘草、丹参-桂枝、丹参-黄芪、丹参-五味子。治疗月经病的治疗窗530g,“支持度≥15%、置信度≥0.6”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组合72组、102条规则,支持度≥35%时,获得核心组合为丹参-川芎、丹参-茯苓、丹参-香附、丹参-当归-白芍。3.川芎治疗的高频疾病为月经病、头痛病、胸痹心痛病。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息风止痉药、行气药、利水渗湿药等类别的药物配伍。川芎治疗月经病的治疗窗318g,在“支持度≥20%,置信度≥0.9”的条件下,获得高频药物组合44组、规则60条,支持度≥30%的条件下,获得核心药物组合为川芎-当归-白芍、川芎-当归-香附、川芎-当归-熟地黄、川芎-当归-益母草、川芎-当归-党参。川芎治疗头痛病的治疗窗为375g,在“支持度≥15%,置信度=1”的条件下,获得药物组合47组、规则34条,支持度≥25%的条件下,获得核心药对川芎-当归、川芎-丹参、川芎-红花、川芎-甘草、川芎-赤芍、川芎-细辛、川芎-天麻、川芎-白芍、川芎-白芷、川芎-菊花。川芎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治疗窗为330g,“支持度≥25%,置信度=1”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组合39组、规则23条,当支持度≥40%时,获得核心药对为川芎-丹参-黄芪、川芎-赤芍、川芎-当归、川芎-麦冬。4.水蛭治疗的高频疾病为中风病。常与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息风止痉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化痰药、止血药、泻下药等药物配伍。治疗中风病的治疗窗为120g,在“支持度≥20%,置信度≥0.6”的条件下,获得高频药物组合60组、规则107条,在支持度≥40%的条件下,获得治疗中风病的核心药对水蛭-川芎、水蛭-地龙、水蛭-桃仁、水蛭-丹参、水蛭-赤芍。5.土鳖虫治疗的高频疾病为风湿痹病与内科癌病。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息风止痉药等相配伍。治疗风湿痹病的治疗窗为4.515g。在“支持度≥20%,置信度≥0.6”的条件下,获得36组高频药物组合以及45条规则;支持度≥30%时,获得5组核心药物组合:土鳖虫-当归-甘草、土鳖虫-制川乌、土鳖虫-桂枝、土鳖虫-鸡血藤、土鳖虫-威灵仙。土鳖虫治疗内科癌病的治疗窗为515g。在“支持度≥30%,置信度=1”的条件下,获得29组高频药物组合,25条规则,当支持度≥50%时,获得3组核心药物组合土鳖虫-白花蛇舌草、土鳖虫-半枝莲、土鳖虫-莪术。结论:国医大师对药物的剂量极为重视,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阈弹性普遍较大、遣量灵活;剂量应用有“常”有“变”;小剂量用之较少;临床遣量不完全受《中国药典》对剂量的刚性制约,超量应用已成为一种常态。国医大师对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局限性。丹参、川芎、水蛭、土鳖虫治疗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窗;治疗窗不同,药物发挥的功效亦不同,隐含了较为复杂的量效关系。国医大师的剂量应用可总结为因病遣量、因证遣量、因人遣量、因药遣量的“病-证-人-药”剂量策略。4种药物临床治疗疾病较广泛,针对不同的病证有不同的配伍规律,可总结为病证结合、活用药对增效减毒的“病-证-药”配伍策略。这些规律是国医大师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二、黄芪在不同配伍中的用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芪在不同配伍中的用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七节 上篇总结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下篇总结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2 生物信息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4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五节 附篇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知识发现的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中药方剂配伍规律挖掘
        1.2.2 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基础知识
    2.1 中药方剂
        2.1.1 方证相应
        2.1.2 组方原则
        2.1.3 核心药物
    2.2 知识发现
        2.2.1 社区检测算法
        2.2.2 词向量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鲸群优化和标签传播的社区检测算法
    3.1 基于鲸群优化的社区检测算法
        3.1.1 个体表示和初始化
        3.1.2 鲸群优化操作
        3.1.3 适应度函数
        3.1.4 实验设置
        3.1.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2 基于多节点能力的标签传播社区检测算法
        3.2.1 多节点能力
        3.2.2 标签重要性
        3.2.3 NALPA算法设计
        3.2.4 实验设置
        3.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社区检测的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
    4.1 药物网络构建
    4.2 基于标签权重社区检测的方剂核心药物识别
        4.2.1 药物社区检测CDILW_(cd)
        4.2.2 核心药物识别CDILW_(di)
    4.3 基于图布局社区检测的方剂核心药物识别
        4.3.1 药物社区检测CDIGL_(cd)
        4.3.2 核心药物识别CDIGL_(di)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特征子串和关系融合的中文词向量模型
    5.1 基于汉字笔画、结构和拼音特征子串的中文词向量模型
        5.1.1 汉字内部特征
        5.1.2 特征子串
        5.1.3 ssp2vec模型设计
        5.1.4 实验设置
        5.1.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融合句法、共现和相似关系的中文词向量模型
        5.2.1 句法关系
        5.2.2 共现关系
        5.2.3 相似关系
        5.2.4 SWORIS融合框架
        5.2.5 实验设置
        5.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中文词向量的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
    6.1 疾病语料库生成
    6.2 基于集成特征中文词向量的方剂核心药物识别
        6.2.1 药物嵌入向量学习CDIEF_(cwe)
        6.2.2 药物语义网络构建CDIEF_(snc)
        6.2.3 语义网络社区检测CDIEF_(cd)
        6.2.4 核心药物识别CDIEF_(di)
    6.3 基于特征概率中文词向量的方剂核心药物识别
        6.3.1 药物嵌入向量学习CDIFP_(cwe)
        6.3.2 药物语义网络构建CDIFP_(snc)
        6.3.3 语义网络社区检测CDIFP_(cd)
        6.3.4 核心药物识别CDIFP_(di)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张元素升降浮沉理论在中药组方配伍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升降浮沉理论的溯源流变
    1.起源于《黄帝内经》
    2.实践见《伤寒杂病论》
    3.张元素创立升降浮沉药性理论
        3.1 脏腑气机升降理论
        3.2 药物的升降浮沉理论
        3.2.1 单味药有气味厚薄、升降浮沉之分
        3.2.2 药类法象
        3.2.3 配伍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
        3.2.4 炮制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
        3.2.5 药用部位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
        3.3 张元素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3.4 药物的“引经报使”学说
    4.诸家共同完善升降浮沉药性理论
        4.1 张子和擅长降心火、益肾水
        4.2 李东垣重视脾胃之升降,擅长补气升阳
        4.3 朱丹溪重视肾之封藏及脏腑气机升降,擅长滋阴降火
        4.4 王好古完善四气五味与升降浮沉的关系
        4.5 李时珍重视四时升降
        4.6 吴鞠通将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应用于三焦辨证及温病
        4.7 张锡纯重视升提大气、降浮火
        4.8 赵绍琴治温病尤重升降
第二部分 升降浮沉理论在中药组方配伍中的体现
    1.《伤寒杂病论》代表方
        1.1 麻黄汤麻黄、杏仁宣降肺气
        1.2 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以除痞
        1.3 甘草泻心汤生熟不同,升降有异
        1.4 黄连汤药量关乎升降
        1.5 乌梅丸厥阴转归调升降
    2.易水学派代表方
        2.1 九味羌活汤分经论治重升降
        2.2 补中益气汤甘温并用重中气之升提
        2.3 越鞠丸行气解郁重气机之升降
        2.4 痛泻要方土中泻木重肝脾之升降
    3.后世代表方
        3.1 济川煎寓升清于降浊
        3.2 血府逐瘀汤牛膝、桔梗升降相因
        3.3 黄芽汤转枢中气、升降金木、和济水火
        3.4 升降散“火郁发之”
        3.5 升陷汤重升提胸中大气
讨论
    1.升降浮沉的内涵
        1.1 升降浮沉的现代定义及相互关系
        1.2 升降浮沉的影响因素
        1.3 升降浮沉的应用根据
        1.4 “中”性药的定义和归类
        1.5 单味中药的升降浮沉归属
    2.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在中药组方配伍中的应用体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4)含附子、乌头经方在风湿病中应用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附子、乌头的本草学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附子、乌头现代药理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中附子、乌头方剂及其条文分析
    1 资料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检索方法
        1.3 纳入标准
        1.4 检索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方证与条文情况
        2.2 配伍情况
        2.3 炮制方法
        2.4 使用剂量
        2.5 不良反应
    3 归纳分析
        3.1 方证主治分析
        3.2 配伍药物分析
        3.3 用量分析
        3.4 不良反应分析
        3.5 涉及风湿病的相关处方
    4 附子、乌头经方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4.1 骨关节炎
        4.2 类风湿关节炎
        4.3 产后风湿
    5 讨论
第二章 运用附子、乌头治疗风湿病数据挖掘研究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数据清洗
        1.4 数据筛选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复杂网络
    3 讨论分析
        3.1 基本情况统计
        3.2 使用时间
        3.3 用法用量
        3.4 复杂网络
第三章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不足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5)基于文献的麻黄现代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麻黄的现代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
    2 药理作用
    3 毒副作用
    4 配伍研究
    5 炮制与煎煮方法研究
    6 剂量研究
    7 应用规律研究
    8 医家经验研究
    9 植物特性、质量评价与鉴别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第一节 资料来源与处理
        1 资料来源
        2 纳入标准
        3 剔除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 数据收集与一般处理
        2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应用
第二章 麻黄现代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
    第一节 所治病症统计
    第二节 所治病(症)证统计
        1 病症与证型统计
        2 表里、寒热、虚实证统计
    第三节 配伍药物统计
        1 性味统计
        2 在病症中的分布情况统计
        3 病症下各证型分布统计
    第四节 炮制品使用统计
    第五节 应用剂量统计
第三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所治病(症)证
        1 麻黄“轻可去实”治疗肺系病症
        2 麻黄“通阳散郁”治疗胸痹、心悸与皮肤病
        3 麻黄“兴阳升阳”治疗小儿遗尿、眩晕、嗜睡与泄泻
        4 麻黄“提壶揭盖”治疗水肿、癃闭、悬饮、便秘与黄疸
        5 麻黄“通九窍”治疗鼻鼽、喑哑、耳聋
        6 麻黄“散寒通络”治疗经络病
        7 麻黄“散表邪、逐里邪”通治表、里证
        8 麻黄“透邪发郁”通治寒、热证
        9 麻黄“兴阳助阳”用于虚证
    第二节 药性与应用探讨
        1 药性发微
        2 药性的临床应用探讨
        3 对麻黄特殊功效的理解与探讨
        4 小结
    第三节 核心配伍
        1 配伍茯苓用于各型水肿——发汗、利小便
        2 配伍石菖蒲用于各型小儿遗尿——兴阳开窍
        3 配伍桂枝多应用于寒证——相须、佐制、引经
        4 配伍甘草——调和、辛甘化阳
        5 配伍杏仁——调节肺气宣降、通便泻热
        6 配伍附子、细辛——表里同治、解表助阳散寒
    第四节 炮制与煎煮方法
        1 炮制
        2 关于麻黄“去节、先煎去沫”的探讨
    第五节 剂量与安全性
        1 剂量
        2 关于安全使用麻黄的探讨
结语
    1 成果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古今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对药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发展演变
    1. 秦汉时期
    2. 晋唐时期
    3. 宋金元时期
    4. 明清时期
    5. 小结
第三部分 泽泻与白术在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中的炮制与剂量
    1. 药物炮制
        1.1 泽泻不同炮制品的应用
        1.2 白术不同炮制品的应用
    2. 药物的剂量
        2.1 泽泻的剂量
        2.2 白术的剂量
        2.3 泽泻与白术的用量比例
    3. 小结
第四部分 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数据挖掘
    1. 配伍规律
    2. 方证特点
    3. 小结
第五部分 现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临床应用的数据挖掘
    1. 基于现代医案的证治规律分析
    2. 现代临床适宜病种
    3. 讨论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7)姜黄配伍生物活性及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姜黄配伍研究概况
        1.1.1 姜黄本草考证
        1.1.2 姜黄化学成分
        1.1.3 姜黄生物活性
        1.1.4 姜黄配伍
    1.2 姜黄素研究概况
        1.2.1 姜黄素结构特点
        1.2.2 姜黄素提取方法
        1.2.3 姜黄素生物活性
    1.3 提高姜黄素生物利用度
        1.3.1 添加表面活性剂
        1.3.2 药对配伍
        1.3.3 姜黄素剂型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姜黄配伍生物活性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姜黄素标准曲线方程
        2.3.2 单因素试验对姜黄素提取的影响
        2.3.3 正交试验对姜黄素提取的影响
        2.3.4 姜黄配伍对姜黄素溶出的影响
        2.3.5 姜黄配伍的抗氧化活性
        2.3.6 姜黄配伍抑制细菌活性
        2.3.7 姜黄配伍抑制真菌活性
        2.3.8 姜黄配伍抗肿瘤活性
    2.4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姜黄素增溶及其联合顺铂抗肿瘤活性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甘草酸标准曲线方程
        3.3.2 顺铂标准曲线方程
        3.3.3 甘草酸对姜黄素溶解度的影响
        3.3.4 乙醇对姜黄素溶解度的影响
        3.3.5 温度对姜黄素溶解度的影响
        3.3.6 甘草酸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
        3.3.7 姜黄素和顺铂分别对 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
        3.3.8 姜黄素联合顺铂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
        3.3.9 姜黄素联合顺铂对HepG2细胞的抑制效果评价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生物活性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粒径与粒度分布
        4.3.2 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形态特征
        4.3.3 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
        4.3.4 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的释放性能
        4.3.5 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的抗氧化活性
        4.3.6 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抑制细菌活性
        4.3.7 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抑制真菌活性
        4.3.8 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的抗肿瘤活性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整合质谱背景扣除法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柴胡、白芍配伍前后体内成分的整体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2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技术流程图、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2.1 本课题研究思路、技术流程图
        1.2.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2.3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柴胡-白芍药对简介
    2.2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2.2.1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2.2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3 中药体内成分的研究方法概述
        2.3.1 给药对象的选择
        2.3.2 给药剂量的选择
        2.3.3 给药次数的选择
        2.3.4 血液样本的采集
        2.3.5 生物样本处理方法
    2.4 质谱背景扣除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 柴胡-白芍药对体内成分研究方法的优化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药材饮片与标准品
        3.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3 实验动物
    3.3 实验方法
        3.3.1 柴胡-白芍提取物的制备
        3.3.2 动物分组及给药
        3.3.3 血清样本处理
        3.3.4 色谱与质谱条件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柴胡-白芍药对给药剂量及给药次数的优化
        3.4.2 柴胡-白芍药对含药血清采血时间的优化
        3.4.3 大鼠含药血清样本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3.4.4 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UPLC-MS技术的柴胡-白芍药对入血成分鉴定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药材饮片与标准品
        4.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4.2.3 实验动物
    4.3 实验方法
        4.3.1 柴胡-白芍提取物的制备
        4.3.2 动物分组及给药
        4.3.3 血清样本处理
        4.3.4 色谱与质谱条件
        4.3.5 数据处理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大鼠给药血清UPLC-QE-Orbitrap-MS分析
        4.4.2 柴胡-白芍药对入血原型成分指认
        4.4.3 柴胡-白芍药对入血代谢产物指认
        4.4.4 讨论
第五章 柴胡配伍前后入血成分整体差异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药材饮片与标准品
        5.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5.2.3 实验动物
    5.3 实验方法
        5.3.1 柴胡、白芍与柴胡-白芍药对提取物的制备
        5.3.2 动物分组及给药
        5.3.3 血清样本处理
        5.3.4 色谱与质谱条件
        5.3.5 质谱背景扣除法(BSA)
        5.3.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质谱背景扣除法
        5.4.2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柴胡合煎配伍前后入血成分差异分析
        5.4.3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柴胡合并配伍前后入血成分差异分析
        5.4.4 柴胡不同方式配伍前后入血差异成分含量的变化
        5.4.5 讨论
第六章 白芍配伍前后入血成分整体差异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2.1 药材饮片
        6.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6.2.3 实验动物
    6.3 实验方法
        6.3.1 柴胡、白芍与柴胡-白芍药对提取物的制备
        6.3.2 动物分组及给药
        6.3.3 血清样本处理
        6.3.4 色谱与质谱条件
        6.3.5 质谱背景扣除法(BSA)
        6.3.6 数据统计分析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质谱背景扣除法
        6.4.2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白芍合煎配伍前后入血成分差异分析
        6.4.3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白芍合并配伍前后入血成分差异分析
        6.4.4 白芍不同方式配伍前后入血差异成分含量的变化
        6.4.5 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1.1 柴胡-白芍药对体内成分研究方法优化
        7.1.2 基于UPLC-MS技术的柴胡-白芍药对入血成分鉴定
        7.1.3 柴胡配伍前后入血成分整体差异研究
        7.1.4 白芍配伍前后入血成分整体差异研究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宋代药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宋代以前药业概述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药物利用与流通
        一、战国秦汉时期的药物认识及利用
        二、秦汉时期的药物流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医药分家
        一、医药分家的内涵及表现
        二、医药分家与药业兴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代药物的栽培与利用
    第一节 宋代植物药栽培的新发展
        一、栽培品种成倍增多
        二、栽培方法改良更新
        三、专业栽培的规模化发展
    第二节 宋代动物药的选择及利用
        一、动物药与“辰属”观念
        二、常见动物药的利用
        三、药物代用品的新探索
    第三节 宋代矿物药补益功用的弱化
        一、矿物药利用观念的变化
        二、矿物药利用实践的积累
        三、矿物药补益功效的替代——兼论黄耆“补药”地位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药业的经营及管理
    第一节 官府机构
        一、皇室用药
        二、药物储藏
        三、官方制售
    第二节 民间药肆
        一、政府管理
        二、地域发展
    第三节 专门药市
        一、形成特点
        二、流通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药商与行业发展
    第一节 药商的社会形象
        一、药商的指代名称
        二、药商的行业形象
    第二节 药商的行业活动
        一、“药行”与“药市”
        二、药商的行业活动
    第三节 药商的地域环境
        一、北方药材的利用情况——以雄州一带为例
        二、南方药市的区域特点——以长江流域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士人与药业文化
    第一节 种药建园
        一、家宅种药
        二、开辟药园
    第二节 传方验方
        一、传方
        二、验方
    第三节 助力佛道
        一、道家祠观
        二、佛家寺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宋代对外药物贸易
    第一节 宋与辽夏金的药物贸易
        一、与契丹辽国
        二、与党项夏国
        三、与女真金国
    第二节 宋与东南亚诸国的药物贸易
        一、进口药物的种类
        二、进口药物的地区交易
        三、进口药物与岭南瘴疾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特征
    二、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原因
    三、宋代以后的药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资料收集
        1.1.1 专着医案收集策略
        1.1.2 论着医案收集策略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资料整理
        1.3.1 数据的初步提取
        1.3.2 数据的规范化
        1.4 建立数据库
    2 研究方法
        2.1 分析工具
        2.2 分析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第一章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概述
        1 常用活血类药物剂量统计
        1.1 川芎
        1.2 延胡索
        1.3 郁金
        1.4 五灵脂
        1.5 乳香
        1.6 没药
        1.7 降香
        1.8 丹参
        1.9 红花
        1.10 桃仁
        1.11 益母草
        1.12 泽兰
        1.13 鸡血藤
        1.14 土鳖虫
        1.15 莪术
        1.16 三棱
        1.17 水蛭
        1.18 穿山甲
        2 常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小结
        2.1 剂量汇总
        2.2 剂量对比
        2.3 剂量小结
    第二章 丹参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1 丹参配伍研究
        1.1 高频药物统计
        1.2 高频药物分类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丹参组方规律研究
        2 丹参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2.1 丹参处方治疗疾病统计
        2.2 丹参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2.3 丹参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3 小结
        3.1 丹参的剂量研究
        3.2 丹参的主治疾病研究
        3.3 丹参的配伍研究
    第三章 川芎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1 川芎配伍研究
        1.1 高频药物统计
        1.2 高频药物分类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川芎组方规律研究
        2 川芎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2.1 川芎处方治疗疾病统计
        2.2 川芎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2.3 川芎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3 小结
        3.1 川芎的剂量研究
        3.2 川芎的主治疾病研究
        3.3 川芎的配伍规律研究
    第四章 水蛭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1 水蛭配伍研究
        1.1 高频药物统计
        1.2 高频药物分类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水蛭组方规律研究
        2 水蛭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2.1 水蛭处方治疗疾病频次
        2.2 水蛭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2.3 水蛭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3 小结
        3.1 水蛭的剂量研究
        3.2 水蛭的主治疾病研究
        3.3 水蛭的配伍研究
    第五章 土鳖虫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1 土鳖虫配伍研究
        1.1 高频药物统计
        1.2 高频药物分类
        1.3 基于关联规则的土鳖虫组方规律研究
        2 土鳖虫治疗高频疾病的研究
        2.1 土鳖虫处方治疗疾病统计
        2.2 土鳖虫治疗高频疾病的剂量研究
        2.3 土鳖虫治疗高频疾病的配伍研究
        3 小结
        3.1 土鳖虫的剂量小结
        3.2 土鳖虫的主治疾病小结
        3.3 土鳖虫的配伍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规律讨论
        1.1 国医大师对剂量的阐释
        1.2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特点
        1.3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策略
        1.4 《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局限性
    2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配伍规律讨论
        2.1 活血药配伍的主要形式
        2.2 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配伍策略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展望
结语
创新性与特色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综述
        综述一“瘀血”学说的源流概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相关名词术语含义及公式
    附录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附录4 国医大师处方数据库方剂来源书目
致谢

四、黄芪在不同配伍中的用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知识发现的中药方剂核心药物识别研究[D]. 张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张元素升降浮沉理论在中药组方配伍中应用的研究[D]. 闫福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含附子、乌头经方在风湿病中应用研究初探[D]. 燕美彤.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基于文献的麻黄现代临床应用的回顾性研究[D]. 牛明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古今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文献研究[D]. 胡亚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姜黄配伍生物活性及姜黄素复合纳米脂质体研究[D]. 胡娴. 华侨大学, 2020(01)
  • [8]整合质谱背景扣除法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柴胡、白芍配伍前后体内成分的整体差异[D]. 阴奇材. 山西大学, 2020
  • [9]宋代药业研究[D]. 杨小敏. 河北大学, 2020(03)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活血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D]. 田广宇.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不同配伍黄芪用量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