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应变关系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应变关系

一、Stress Ratio-Strain Relation of Pile and Soil in Composite Foundation(论文文献综述)

王英华[1](2021)在《硬软互层泥岩地质条件下的微型桩复合地基模型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广西首府南宁市城市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南宁市涌现出大量高层建筑及大荷载构筑物。此类高、重、大的建(构)筑物所涉及的基础工程问题日益复杂,其对持力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上的浅层地基无法承受如此大的上部结构荷载,进而第三系泥岩层取代了以往的第四系地层作为主要的地基持力层。由于第三系泥岩生成及赋存环境的特殊性,加之后期人类活动扰动等各类因素相互作用下,使得其试验参数离散性、变异性很大,实践中其力学特性往往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第三系泥岩中的硬软互层或夹层层理构造泥岩,具有更复杂的力学特性,硬软互层中的软层泥岩对地基强度和变形影响特别大;加之硬软互层泥岩相关理论研究现阶段并不太成熟,地区性条例与规程也不多见,若仅仅套用一般规范和经验,一味地采用深挖及桩基,就使得浅部的泥岩承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深基坑及深桩基施工中又有水的不利作用及人工扰动,常有泥岩持力层承载特性发生较大变化的隐患出现,这就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及重大浪费。鉴于此,本文提出用干钻植入注浆微型钢管桩来加固处理硬软互层泥岩地基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并对此微型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以某高层筏基的微型桩复合地基设计为例,计算出合适的桩长及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值,以此为依准,建立四组36个桩单元地基模型;先用分层总和法公式分别算出四组天然地基和两组微型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值,再从36个桩单元地基模型中选取30个进行建模,并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验证,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中揭示微型桩与泥岩的相互作用机理。桩单元小筏基模型研究后又拓展到大筏基模型的研究,在对多个大筏板地基模型的分析中得出其地基沉降性状。研究表明微型桩复合地基相对于原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有较大提高,控制沉降变形也有较好效果,采用注浆微型钢管桩处理此特殊泥岩地基是可行的,能达到预期目的。研究还得出:小尺寸基础下浅层硬软互层泥岩天然地基的强弱变化越快均匀性越差,其承载力越低,沉降变形越大;大筏板下深厚硬软互层泥岩天然地基的均匀性对沉降变形影响不大;桩端持力层的强弱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沉降变形都有一定影响;增加桩长对控制沉降比较有效;筏基的差异沉降明显,中部大、周边小;微型桩桩身受力复杂,要注意桩身强度足够等一些规律,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刘清华[2](2020)在《基于桩土变形协调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文中认为刚性桩复合地基由于能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具有沉降少,承载力可靠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一般由规范推荐的公式由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复合而进行估算。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则多采用等效压缩模量计算,然后用经验系数进行修正。在工程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没有解决好而值得研究的问题,如对于分层地基桩间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取哪一土层的承载力,目前还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某些硬土或砂土地基,发现考虑深宽修正的天然地基承载力反而大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等。有一些工程也采用了端承桩复合地基,与规范要求采用摩擦桩不同,这样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给实际工程应用带来了困扰。对此本文提出根据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变形协调的原理,将复合地基简化为桩与地基土在沉降变形协调下的抗力发挥问题,认为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是由桩和土抗力的组合叠加而成,由此计算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曲线,再由其荷载沉降曲线,考虑强度安全和变形控制双控的要求确定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从而解决目前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时可能遇到的一些计算问题。具体工作如下:(1)对于分层复合地基中桩间土承载力取值的问题,分层地基各层土的地基承载力不同,很难取某一层土的承载力作为桩间土承载力。本文采用变形协调方法,通过复合地基的沉降确定分层地基产生的抗力,用这个抗力作为分层地基的承载力,这样可以更合理地解决分层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的取值问题。(2)对于硬土复合地基,以一个案例为例,应用桩土变形协调方法对其复合地基承载力依据强度安全和变形控制综合确定和评估,并与规范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某些硬土地基,通过桩土变形协调的方法,按照沉降和强度要求确定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以避免出现天然地基承载力大于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情况。(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用本文方法计算并比较了端承桩复合地基以及摩擦桩复合地基两类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的差异。复合地基使用端承桩时,桩间土沉降量小,土的承载力发挥不充分,端承桩会分担过大的上部荷载,存在风险,建议一般情况下宜选用摩擦桩复合地基,调节桩土荷载分担的能力更强。(4)对于高承载力设计要求的刚性桩复合地基,由褥垫层的承载力强度出发,提出了桩土应力比的合理控制值,以保证复合地基承载能力足够安全,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一些参考。(5)通过两个实际工程案例验证,说明本文方法可以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原则和桩土荷载分担情况,计算结果符合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用来评估实际基础下复合地基承载性状效果较好。

陈坤伦[3](2020)在《倾斜下卧层桩体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西滨海公路企沙至茅岭段位于防城港市东部,该地区部分路段存在厚度不均匀的软土层,且部分软土层下存在倾斜岩层,这在道路工程建设中会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研究地基不均匀沉降发展规律及特点是采取控制不均匀沉降措施的关键。本文以广西滨海公路企沙至茅岭段道路工程中的钢渣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及沉降变形监测,研究了路堤荷载作用下倾斜下卧层桩体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并借助有限元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变形特性。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在试验路段中选择典型的监测断面,并在该断面内埋设监测元件,对监测断面内复合地基沉降、应力及侧向位移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对试验路段内不同位置处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检测结果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结果表明,试验路段内不同位置处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量不同,且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2.在试验路段内进行沉降变形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断面内复合地基的沉降分布规律并不对称,且最大沉降点的位置发生在路堤底部中点偏左侧(软土层较薄侧)。进一步研究发现,监测断面内桩土沉降差最大值发生在路中偏右侧(软土层较厚侧),且随填土高度的增加各监测点均出现桩土沉降差逐渐增大的现象。3.借助有限元方法对试验路段地基沉降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试验路段内的复合地基沉降主要来源于下卧层的压缩;同时对断面内复合地基沉降量进行了拟合,并确定了复合地基最大沉降量以及最大沉降点的位置。4.通过改变下卧层倾斜度、桩体模量、深宽比以及复合模量比等参数,建立了53种不同工况的复合地基模型,同时引入不均匀沉降系数?、最大沉降点偏移率η以及最大沉降比?等指标,分析了各参数对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及沉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下卧层倾斜是引起最大沉降点偏移的原因之一。最大沉降点偏移量受桩体模量的影响较大,且存在一桩体模量Ep0可使得η=0、?=1;复合模量比趋于1时η和?分别趋于0和1;η、?随深宽比的增大而减小,?随深宽比的增大而增大。5.对试验路段复合地基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改变桩间距、桩径和垫层厚度三个参数,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出6种可行的优化方案,经对比分析,得出原设计方案过于保守的结论,并提出了更为经济的方案。

郭尤林[4](2019)在《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桩体复合地基型式,由“固体”与“散体”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桩体,其中“固体”为2种不同刚度的粘结性材料构成,分别为素混凝土与浆固碎石,“散体”为碎石散体材料。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该新型复合地基型式克服了散体材料桩强度低且在土层性质较差时,桩体侧向鼓胀变形较大甚至破坏土体结构的缺陷。此外,三种不同刚度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式组合桩体可有效的将荷载传递至更深广的土体中,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了地基沉降变形。当前,随着组合型复合地基概念的进一步拓宽,衍生出多种组合型桩体复合地基模型,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散体材料的承载能力,且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然而,对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荷载传递机制及受力变形计算理论研究还处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178)“交通移动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受力变形分析方法研究”,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对柔性基础下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力学特性,并对软土地基土进行了工程应用评价;基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破坏失稳的特征,在桩体组成材料受力变形特性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并介绍了串联式组合桩的结构组成与结构特点,进而开展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研究。其次,分析了桩体复合地基的桩体荷载传递机理与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并基于自主研发的分级加载系统与压力测试方法,揭示了不同桩段长度比条件下串联式组合桩的荷载机理,建立了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计算模型与微分控制方程,阐明了其受力变形不仅与桩体构成材料及规格相关,而且与其赋存的工程地质条件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是褥垫层参数、桩段参数、桩径、桩间距以及土模量参数等。在分析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提出了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基于滑块破坏理论,采用计算深基础承载力Meyerhof法,建立了2种串联式组合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并通过随机优化算法确定临界滑动面,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力学变形机理,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加固区的沉降变形分为三个区段,并分别提出了各区段桩体与土体沉降变形计算模型,进而基于圆孔扩张理论论建立了考虑桩土滑移与桩体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中6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为考虑桩体鼓胀变形引起的桩周侧向约束力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基于改进的应变楔理论,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确定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中3个参数的取值方法与原则。并依托工程实例,对2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考虑滑移和鼓胀变形的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结果偏大,但计算参数获取直接且设计偏于保守,而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更能反映工程实际,但存在获取计算参数的不确定性。再次,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各桩段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结合离散-连续耦合理论,视串联式组合桩中碎石桩段为离散元实体结构,在离散元实体结构周围区域采用连续实体结构,即视浆固碎石桩段与混凝土桩段为连续元实体结构,建立离散-连续(FLAC-PF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褥垫层参数、混凝土桩段参数、浆固碎石桩段参数、碎石桩段参数、桩身直径、桩间距以及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最后,依托新建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某车站软土路基工程,基于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技术标准,提出了按工后沉降变形控制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原则,给出了确定串联式组合桩的桩长、桩径、桩间距以及布桩形式的方法,进而结合本文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对比分析了同设计参数的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验证了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实现了采用串联式组合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理念。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拓展了复合地基工程实践领域,丰富了组合型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理论,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陆清元[5](2019)在《高速铁路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及稳定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铁路建设标准的大幅提高和建设周期的不断缩短,尤其是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大量兴建,使得铁路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标准愈来愈严。传统的以排水固结、堆载预压为主的地基处理措施和以挤密砂桩、碎石桩为主的散体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已难以适应工程需求,以C15及以上强度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已成为我国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地基处理的主型措施。针对当前铁路路基工程中高强度桩复合地基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基本沿用刚性基础下桩土“等应变”复合地基理论,不能反映柔性路堤下垫层-桩-桩间土-下卧层“非协调变形”基本性状的问题,加之认为桩的高强度特性能自然满足稳定性要求,以致国内规范中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验算方法缺失的现状,以建立能反映高铁路基系统中各结构部件间非协调变形性状的承载变形设计计算方法、提出与桩体破坏模式相匹配的稳定分析检算方法为目标,围绕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荷载分担、沉降计算及稳定分析等关键问题,开展了高速铁路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及稳定分析方法理论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铁路路基工程特色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具体内容包括:(1)考虑侧阻硬/软化的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桩土相互作用模型是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变形计算及稳定分析的基础。针对传统线性非连续硬化型或软化型桩土相互作用模型众多,但仅局限模拟侧阻硬或软化特性的问题,基于反映桩土界面侧阻-位移关系的硬软化性状,采用受地基土性质控制的硬化段曲线非线性程度、软化段衰减速率系数、峰值点及残余状态所对应的侧阻和位移等特征参数,构建了能实现侧阻-位移硬软化全过程描述的非线性连续型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暨6参数双曲线-指数组合函数(H-E模型),通过相关试验的文献资料统计分析,明确了不同地基土性状态下模型参数取值范围;根据桩体各微段竖向力平衡条件及变形协调关系,建立了竖向受压单桩承载变形计算方法。分析表明:H-E模型能较好的模拟侧阻-位移硬/软化非线性关系;建立的单桩承载变形计算方法能合理的预测侧阻硬或软化的均匀、成层地基中单桩荷载-沉降关系和桩身受力分布规律。(2)基于非协调变形的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配的重要指标及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的基本参数。针对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中因较大桩土刚度差引起的桩土非协调变形特性,基于桩土相互作用的上部负摩阻塑性区、中部协调变形弹性区和下部摩擦承载塑性区3区段模式,采用剪切刚度和极限侧阻随应力水平变化的等单位长度极限剪切位移理想弹塑性模型,建立了弹性区非线性和塑性区非均匀的侧阻计算模式;以均布路堤荷载下等桩长复合地基中单桩等效加固单元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元体荷载传递微分方程,结合桩-土-垫层压缩变形协调条件,导出了桩土应力比及中性面位置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路堤荷载及垫层柔度系数两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桩土应力比和中性面位置随垫层柔度系数增加而减小(下移),随路堤荷载增大呈先增加(降低)后衰减(抬升)的变化规律。据此,提出了为实现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协调承载变形控制,宜采用最大桩土应力比进行设计的技术原则。(3)考虑桩土滑移及桩间土非均匀变形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高强度桩与地基土刚度差异较大,路堤荷载下桩土间存在相对滑移现象,以及加固区土层的非均匀压缩变形特征,基于刚性基础下桩土等应变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假设存在较大缺陷。在建立的能反映路堤下高强度桩上部负摩阻塑性区、中部协调变形弹性区和下部摩擦承载塑性区的弹性区非线性和塑性区非均匀的侧阻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均布荷载下等桩长复合地基中单桩等效加固单元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反映桩土滑移特性及桩间土非均匀压缩变形特征的桩间土竖向位移模式,根据微单元体竖向力平衡方程及结合桩-土-垫层应力与变形协调关系,导出了表征路堤下高强度桩上顶下刺、桩侧负摩阻力、桩土非协调变形及垫层调节作用等性状的沉降解析表达式。通过对工程实例沉降计算分析表明,提出的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4)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综合等效抗剪强度方法针对国内规范中关于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验算方法缺失及现有分析方法未考虑桩体轴力和垫层效应对抗滑贡献的影响等问题,以桩体易发生弯折破坏的高速铁路常用CFG桩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表征地基截面不同位置桩身抗弯能力发挥程度的系数,形成了反映复合地基中CFG桩非均匀弯折破坏的桩体抗滑力确定方法;根据桩体阻止地基滑动的力矩等效原则,导出了基于圆弧滑面位置的桩体等效抗剪强度表达式。据此,建立了考虑桩体渐进破坏以及轴力、筋带拉力多因素影响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综合等效抗剪强度法。以某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失稳破坏典型工程案例为校核标准,通过与现有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即复合抗剪强度法、等效砂桩法、等效荷载法、英国BS8006规范法、等效抗剪强度法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提出的综合等效抗剪强度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5)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分区强化设计及加固措施优化对策根据地基截面不同位置桩体受力模式及抗滑机制的差异,实现了以桩体拉弯、弯剪、压弯、承压破坏模式为特征的复合地基截面4区域划分;基于提出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综合等效抗剪度法,探讨了影响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性的关键桩和提高稳定性的分区强化及地梁加固措施技术对策。分析表明:在弯剪区桩顶设置地梁的加固效果最佳,承压区最差,拉弯区和压弯区次之;“拉弯区+弯剪区”或“弯剪区+压弯区”设置地梁,对提高复合地基稳定性效应基本一致;而在“拉弯区+弯剪区+压弯区”同时设置地梁,能获得较高的地基稳定性。在保证复合地基稳定性前提下,基于经济性考虑,提出了可在“拉弯区+弯剪区”或“弯剪区+压弯区”优先设置地梁的建议。

于硕[6](2019)在《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加固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FG桩复合地基是目前岩土工程中比较受关注的研究方向,随着天然地基的承载力与变形已大大无法满足建筑物高度增加所带来的基底压力增大,同时在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土体中使用桩基础虽然满足了承载与变形的要求,但对于实际工程,经济性和环保性能无法得到满足的状况背景下,具有刚性桩特点,同时桩体材料具有高粘结性的CFG桩复合地基孕育而生,其核心承载技术在于通过褥垫层的合理设置使得桩间土体参与到加固上部结构物的作用中来。同时,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采用长螺旋钻管内泵压灌注成桩具有施工难度低,对土体扰动较小,经济性能较好等诸多优点。通过桩间土的直接参与使得桩体全长发挥侧摩阻力从而减小了沉降变形,同时土体分担一部分荷载进而提高了承载力。所以在近几年的地基处理中CFG桩复合地基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种复合地基加固形式作用于一种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土层上即有了研究的意义,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基利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加固机理的研究,首先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在理解其机理性状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承载力及沉降控制的研究,提出桩间土承载力的修正计算、分析比较了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公式,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和桩间距确定。下一步结合陕西省富平县嘴头村二期商业高层项目实例工程,将前三章详细的理论基础合理运用于此次实际工程中,做到弥补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研究的现状。CFG桩复合地基的计算设计研究中对地基形式选取,对比了天然地基、CFG桩复合地基、钻孔灌注成桩的桩基础,得出了CFG桩最适用于本工程场地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的结论。结合前文分析结果对单桩承载力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基地压力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沉降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比,桩间距确定等进行实际设计计算。在计算完成后,又分析对比了桩体材料对复合地基的影响、不同成桩工艺对其承载力的影响,以及施工完成后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检测工艺,布桩设计等相关注意事项。最终发现CFG桩复合地基在处理高基底反力的建筑中沉降与承载力均能很好的满足要求,此外较桩基础相比,造价节约,保护环境,具有很多优点。同时,对比了单桩静载荷实验的实测值和利用DP准则而建立的ANSYS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加载过程中,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异同,分析了模型的合理性与相关问题。利用计算的手段得出结论后,本文结合ANSYS有限元程序,对影响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的重要变量做了细致分析,以完善计算部分的内容,通过对桩土应力比的比较分析和桩、土沉降的影响趋势。最终通过建立简化单桩模型分析出随逐项加载的情况下,在大约基地反力2倍荷载的范围内,褥垫层厚度,桩长,桩身刚度,土体模量与桩土应力比,单桩承载力以及沉降的变化规律与受力特征。最后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通过改变各个影响因素后,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与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的关系,得到在褥垫层厚度等各个影响因素的改变下,黄土湿陷起始压力小于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的取值范围,进一步与CFG桩复合地基与湿陷性黄土这两个重要研究对象相结合,形成了有机整体。希望得出的优化数据范围可以供日后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最终,本文对上述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使得其理论研究尽可能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提出了一些参数范围和结果供工程实践参考,最终希望CFG桩复合地基的发展可以在日后运用的更加广泛。对其桩、工作用分析更加深刻,为其发展潜力做了展望。

肖耀廷[7](2019)在《刚性基础复合地基传力机制及优化设计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沉降计算是刚性基础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重要前提,在整个复合地基设计中具有上下衔接的作用。一方面沉降计算涉及有效桩长、垫层厚度、布桩参数以及荷载传递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它也是优化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刚性基础复合地基优化设计问题,本文首先分别研究了复合地基有效桩长、最优垫层厚度、最优布桩参数以及荷载传递等问题,进而提出了综合考虑有效桩长、最优垫层厚度、最优布桩参数以及荷载传递等因素影响的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和多桩型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最后在本文提出的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双指标控制的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和多桩型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方法。本文主要工作归纳如下:利用桩身强度控制法提出了柔性桩复合地基的上边界解;基于桩土应力单独作用的模式提出了柔性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计算方法;利用侧摩阻力折减法提出了软土地区刚性桩有效桩长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垫层的应力扩散理论,确立了垫层厚度与桩土应力比的关系,解决了垫层厚度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载荷试验的垫层刚度、土刚度和桩刚度与复合地基总刚度的关系式,进而得到桩土应力及承载力发挥系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三维模型,利用数值方法分别研究了相同置换率不同基础宽度、相同置换率不同桩径、相同置换率不同布桩方式以及相同基础宽度不同基础长度四种情况下复合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从而得出复合地基的最优布桩参数。针对复合地基“临界基础宽度”产生的原因做进一步理论分析,明确了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中应力及模量与基础宽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分析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确定了复合地基中桩土荷载传递模式,最后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有效桩长和布桩参数优化设计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基于最优布桩参数和荷载传递机理的柔性桩和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基于各桩型分开计算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多桩型复合地基置换率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在有无载荷试验的情况下,复合模量法与承载力提高系数法存在的缺陷,给出了多桩型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对现场试验和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归纳,给出了多桩型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取值方法;在分析多桩型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桩型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对复合地基各个设计参数进行分析,选取关键影响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利用本文提出的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方法作为约束条件,提出了沉降安全系数和工程造价双控制的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和多桩型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同时提出了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和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原则,以及设计初期复合地基设计方案的选取原则,完善了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

程恩[8](2019)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力学特性分析》文中提出刚性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经济实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一直受到许多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对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研究集中在静载基础上居多,而实际工程中,经过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的工程受动荷载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开展循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路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循环次数、褥垫层特性、加固区和持力层的土体模量、刚性桩的桩间距和桩长等因素对循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动力特性,得出不同的因素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中性面深度和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为了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和经验公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在低周次和高周次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变化规律。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沉降的基础上,以层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将褥垫层特性、土体特性以及刚性桩特性为准则层,构建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沉降的层次结构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低周次和高周次循环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沉降的权重,得到低周次循环荷载下各影响因素对复合地基沉降的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桩间距、持力层土体模量、桩长、褥垫层厚度、加固区土体模量、褥垫层模量;高周次循环荷载下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桩长、持力层土体模量、桩间距、褥垫层厚度、加固区土体模量、褥垫层模量。依据各影响因素对循环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沉降的权重排序,为实际工程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庄乐通[9](2018)在《碎石桩复合地基粧土应力比计算新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反映了复合地基桩体和土体的应力分担情况,由于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体和土体相互作用极其复杂,很难得到一个准确值。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建议在黏土地基中桩土应力比取值范围为24,根据以往研究,取值跨度过大,容易造成较大误差;现有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极限状态下的碎石桩复合地基研究,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碎石桩复合地基往往未达到该状态,理论计算所得桩土应力比会比实际小,易对工程设计造成偏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碎石桩复合地基,对桩土应力比进行以下三方面研究。(1)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碎石桩复合地基正常工作状态为基础,根据在刚性基础下碎石桩复合地基竖向变形相等,径向变形协调的特点,考虑了竖向荷载及深度对碎石桩变形模量的影响,推导得到不同竖向荷载及深度下桩体变形模量的表达式,进而得到正常工作状态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理论计算方法,针对该方法进行了参数分析,所得结论与实测结果相符。同时,将桩体变形模量的计算表达式应用于复合模量法中计算地基沉降。(2)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模拟分析。假设桩体材料为土体硬化模型,采用Midas GTS软件中的修正Mohr-Coulomb本构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与本文所提方法结果吻合良好。此外通过Midas GTS软件分析了不同参数下碎石桩复合地基下卧层附加应力,得到了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区压力扩散角β。(3)采用三个工程实例实测数据与本文所提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此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刘飞成[10](2018)在《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工作机理及其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桩网复合地基是解决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产生沉降或不均匀沉降过大的有效途径,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然而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深厚软土层,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桩身很难穿透软土层进入下部基岩层,桩端下卧层仍然为软土层,此时桩身表现为悬浮在软土层中,即为悬浮桩。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的设计涉及到复杂的桩土相互作用,其工作机理也与端承桩桩网复合地基不同,目前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际运用,特别对其变形和受力特性的研究还较少。此外,由于地质构造原因东南沿海地区的软土层下方存在着具有倾斜的基底岩层,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斜坡基底上部的软土在发生竖向压缩变形的同时,对桩身产生较大的指向下坡一侧的横向推力。其次,在满足竖向承载力要求的条件下,桩基往往设计成等长桩,导致在不同位置处的桩端受力与变形条件完全不同。然而目前,针对斜坡基底软土地基的研究较少,对斜坡基底软土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和受力特性认识还不深入。结合我国东部沿海某铁路线悬浮桩的工程应用实例,利用室内离心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与路堤、斜坡基底桩网复合地基与路堤的变形和受力特性,揭示了潜在失效模式。在试验的基础上,推导得到了桩网复合地基与路堤受力和变形的简化分析方法。利用桩网复合地基与路堤的简化分析方法,探讨了设计参数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非重复性二元方差分析方法量化分析了各参数的影响程度,给出了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的设计方法。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一)基于离心模型试验,揭示了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变形和受力机理开展了不同桩间距条件下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的离心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桩间距增大,地基沉降分布由“沉降盆”状逐渐过渡到“酒杯”状,且路堤剪切破坏面下移,地基中逐渐出现明显的剪应变核心区;悬浮桩的工作性能随桩间距增大由摩擦桩向摩擦-端承桩转变;地基中部桩基本不发生横向位移,而非中部桩均呈现出“整体横向偏移+转动”的组合位移模式,小桩间距条件(S=3d)下,悬浮桩基本不发生整体横向平移,仅发生偏转,而大桩间距条件(S≥4d)下,悬浮桩会发生整体横向偏移和转动,且桩间距越大,整体横向偏移越明显。(二)基于离心模型试验,揭示了斜坡基底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的变形和受力特性开展了斜向桩加固和未加固条件下斜坡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的离心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斜向桩加固可明显减小桩土沉降差,增大中上部软土层压缩变形量占地基表面沉降的比例;加固前后,地基中应变分布明显不同,未加固地基中出现三条剪应变核心区的连线,而加固后仅出现一条;未加固的斜坡基底桩网复合地基的失效为连锁响应,加固后,桩网复合地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明显增强,未显出任何破坏迹象。(三)基于理论推导,提出了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简化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考虑土拱效应、筋材拉膜效应、地基支承作用、桩土相互作用和桩顶沉降的综合影响,推导了适用于端承桩和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的受力和变形分析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发现,考虑了桩顶沉降计算得到的筋材拉力和应力集中比均比未考虑桩顶沉降得到的结果小;各设计参数对地基反力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桩间距>软土厚度>软土压缩模量>填土摩擦角>路堤高度>筋材抗拉刚度;对应力集中比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软土压缩模量>软土厚度>路堤高度>桩间距>填土摩擦角>筋材抗拉刚度;对筋材拉力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软土厚度>填土摩擦角>桩间距>筋材抗拉刚度>软土压缩模量>路堤高度。建议将桩网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分为初步设计和优化设计,结合参数影响程度分析可以实现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的设计。

二、Stress Ratio-Strain Relation of Pile and Soil in Composite Founda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ress Ratio-Strain Relation of Pile and Soil in Composite Foundation(论文提纲范文)

(1)硬软互层泥岩地质条件下的微型桩复合地基模型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泥岩力学特性与层状岩体研究现状
        1.2.2 泥岩地质条件下的基础研究现状
        1.2.3 复合地基桩的研究现状
        1.2.4 微型桩的研究现状
    1.3 复合地基理论综述
        1.3.1 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
        1.3.2 复合地基的作用效应
        1.3.3 复合地基的传力机理
        1.3.4 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
        1.3.5 面积置换率
        1.3.6 桩土荷载分担比和桩土应力比
        1.3.7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1.3.8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1.3.9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微型桩复合地基设计
    2.1 工程地质概况
    2.2 南宁盆地泥岩工程力学特性
        2.2.1 硬软互层泥岩的力学特性
    2.3 微型桩处理硬软互层泥岩地基的设计计算
        2.3.1 微型桩的桩长计算
        2.3.2 地基沉降计算
        2.3.3 地基沉降计算值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型桩桩单元地基数值建模
    3.1 有限元法及ABAQUS软件概述
    3.2 数值模型详述
        3.2.1 基本假定
        3.2.2 模型分类编号
        3.2.3 地基模型建模过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桩单元地基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1 单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4.1.1 单桩单元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
        4.1.2 泥岩体竖向应力分布
        4.1.3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比
        4.1.4 桩侧土压力
        4.1.5 桩侧摩阻力
        4.1.6 桩身应力分布
        4.1.7 桩端应力
    4.2 三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4.2.1 三桩单元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及桩顶位移变化曲线
        4.2.2 泥岩体竖向变形和应力分布
        4.2.3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
        4.2.4 桩侧土压力
        4.2.5 桩侧摩阻力
        4.2.6 桩身应力分布
        4.2.7 桩端应力
    4.3 四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4.3.1 四桩单元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
        4.3.2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
        4.3.3 桩侧土压力
        4.3.4 桩侧摩阻力
        4.3.5 桩身应力分布
        4.3.6 桩端应力
    4.4 二十五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4.4.1 二十五桩单元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及桩顶位移变化曲线
        4.4.2 泥岩体竖向应力和沉降分布
        4.4.3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
        4.4.4 桩侧土压力、侧摩阻力和桩身应力分布
        4.4.5 桩端应力
        4.4.6 桩间土剪应力
    4.5 不同组同类型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对比分析
        4.5.1 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
        4.5.2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
        4.5.3 桩侧土压力和桩侧摩阻力
        4.5.4 桩端应力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筏基下硬软互层泥岩地基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5.1 大筏基下硬软互层泥岩地基设计计算
        5.1.1 大筏基下天然地基沉降计算
        5.1.2 大筏基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5.2 大筏基下硬软互层泥岩地基模型数值模拟
        5.2.1 大筏基下天然地基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5.2.2 大筏基下复合地基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桩土变形协调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复合地基简介
        1.2.1 复合地基的概念与分类标准
        1.2.2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判断
    1.3 刚性桩复合地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
        1.3.2 承载力方面研究
        1.3.3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研究
        1.3.4 桩土荷载传递及桩土应力比研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切线模量法及桩土变形协调原理介绍
    2.1 地基附加应力分布
        2.1.1 弹性体在竖向力下的Boussinesq解
        2.1.2 矩形基础竖向附加应力
    2.2 地基极限承载力
        2.2.1 Prandtl极限承载力公式
        2.2.2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
    2.3 原位土切线模量法计算理论
        2.3.1 线弹性方法
        2.3.2 双曲线表示的非线性切线模量法
    2.4 确定地基变形与强度
        2.4.1 初始切线模量参数的获取
        2.4.2 切线模量法求取地基沉降曲线的步骤
        2.4.3 单桩荷载沉降曲线
        2.4.4 桩土变形协调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问题的研究
    3.1 概述
    3.2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3.2.1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的取值问题
        3.2.2 桩土变形协调的考虑
        3.2.3 复合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系数的问题
        3.2.4 分层土地基的f_(sk)取值问题
        3.2.5 分层土地基的承载力问题具体分析
    3.3 不同土体类型规范公式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比较
        3.3.1 概述
        3.3.2 规范公式计算不同类型均质土体天然地基承载力与复合地基承载力比较
    3.4 案例
        3.4.1 工程概况
        3.4.2 按照规范方法计算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及沉降
        3.4.3 规范方法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
        3.4.3.1 国家规范
        (1)国家规范地基承载力
        (2)复合地基沉降情况
        3.4.3.2 广东省规范复合地基承载力
        (1)广东省规范计算地基承载力
        (2)复合地基沉降
    3.5 桩土变形协调方法
        3.5.1 桩间土p-s曲线的计算
        3.5.2 单桩Q-S_p曲线的计算
        3.5.3 根据加固区沉降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
        3.5.4 下卧层沉降
        3.5.5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安全系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地基端承桩与摩擦桩承载性状比较及桩土应力比控制值
    4.1 端承桩和摩擦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
    4.2 端承桩案例
        4.2.1 工程概况
        4.2.2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4.2.3 桩间土p-s曲线的计算
        4.2.4 单桩Q-S_p曲线的计算
        4.2.5 复合地基承载力与加固区沉降关系
        4.2.6 下卧层沉降
        4.2.7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安全系数
        4.2.8 桩沉降曲线用线性拟合情况(桩不发生破坏)
        4.2.9 桩沉降曲线用线性拟合情况(桩发生破坏)
    4.3 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控制值
        4.3.1 概述
        4.3.2 桩土应力比合理控制值的理论分析
        4.3.3 桩土应力比控制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评估方法实例分析
    5.1 工程实例一(高强复合地基工程实例)
        5.1.1 项目概况
        5.1.2 试验点的相关载荷试验情况
        5.1.3 桩间土p-s曲线的计算
        5.1.4 单桩Q-S_p曲线的计算
        5.1.4.1 刚性桩单桩承载力计算
        5.1.4.2 刚性桩526#单桩承载力
        5.1.5 加固区沉降曲线
        5.1.6 下卧层沉降
        5.1.7 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安全系数
        5.1.8 有限元过程模拟
        5.1.8.1 FLAC3D数值模拟
        5.1.8.2 526#刚性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值模拟过程及结果
    5.2 工程实例二
        5.2.1 项目概况
        5.2.2 相关现场试验情况
        5.2.3 利用本文方法评估复合地基承载性状
        5.2.4 桩间土p-s曲线的计算
        5.2.5 单桩Q-S_p曲线
        5.2.6 复合地基承载力与加固区沉降关系
        5.2.7 下卧层沉降
        5.2.8 实际基础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5.2.9 复合地基承载性状评估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倾斜下卧层桩体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2.2 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3 复合地基简介
        1.3.1 复合地基概念
        1.3.2 复合地基的常用形式
        1.3.3 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2.1 工程概况
    2.2 试验方案
    2.3 室内试验参数
        2.3.1 土体参数
        2.3.2 桩体参数
    2.4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试验
        2.4.1 检测内容
        2.4.2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2.5 复合地基试验断面监测
        2.5.1 监测仪器
        2.5.2 监测方案
    2.6 结果及分析
        2.6.1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结果分析
        2.6.2 试验断面沉降监测结果及分析
        2.6.3 试验断面桩土应力比监测结果及分析
        2.6.4 试验断面坡脚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数值模拟
        3.2.1 模型建立及参数的选取
        3.2.2 材料本构与参数选择
        3.2.3 接触类型与网格划分
        3.2.4 单元选择与荷载施加
        3.2.5 初始地应力的施加
    3.3 现场载荷试验模拟结果及分析
    3.4 试验断面复合地基模拟结果及分析
        3.4.1 试验断面模型建立
        3.4.2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模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因素
    4.1 引言
    4.2 桩体模量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变形的影响
        4.2.1 下卧层倾斜度对不同桩体模量复合地基的沉降影响
        4.2.2 桩体模量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的沉降影响
    4.3 复合模量比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变形的影响
        4.3.1 下卧层倾斜度对不同模量比下复合地基沉降影响
        4.3.2 复合模量比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4.4 深宽比对倾斜下卧层复合地基变形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合地基优化分析
    5.1 引言
    5.2 复合地基优化
        5.2.1 桩间距对复合地基沉降及承载力的影响
        5.2.2 桩径对复合地基沉降及承载力的影响
        5.2.3 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沉降及承载力的影响
        5.2.4 桩间距、桩径、垫层厚度等因素组合分析
    5.3 优化方案对比及选择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复合地基概述
        1.1.1 复合地基的概念
        1.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1.1.3 复合地基的特点
    1.2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1.2.1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1.2.2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1.3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1.3.1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现状
        1.3.2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3.3 组合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3.4 组合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的评述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结构及其工程特性
    2.1 概述
    2.2 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工程特性
        2.2.1 基体材料的工程特性
        2.2.2 增强体的工程特性
    2.3 串联式组合桩的组成及其结构设计
        2.3.1 设计背景与启发
        2.3.2 桩体结构设计
    2.4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2.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4.2 成桩工艺及施工参数
        2.4.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
    3.1 概述
    3.2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
        3.2.1 桩体荷载传递机理
        3.2.2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3.2.3 串联式组合桩荷载传递机理
    3.3 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模型
        3.3.1 基本假定
        3.3.2 荷载传递函数
        3.3.3 力学计算模型
        3.3.4 微分控制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3.4 影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主要受力变形的因素
    本章小结
第4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分析
    4.1 概述
    4.2 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4.2.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基本方法
        4.2.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基本方法
    4.3 基于滑块破坏理论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4.3.1 滑块平衡法原理
        4.3.2 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
        4.3.3 极限承载力计算
    4.4 考虑滑移与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4.4.1 沉降计算模型
        4.4.2 加固区土层压缩变形量计算
        4.4.3 下卧层土层压缩量计算
        4.4.4 确定相关计算参数的方法
    4.5 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4.5.1 应变楔模型
        4.5.2 沉降变形计算
        4.5.3 相关参数的取值
    4.6 计算实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参数敏感性分析
    5.1 概述
    5.2 离散-连续耦合理论
        5.2.1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接触传递作用
        5.2.2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耦合计算理论
    5.3 PFC-FLA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5.3.1 数值计算模型
        5.3.2 本构模型
        5.3.3 计算参数
        5.3.4 数值模拟软件的耦合计算实现
        5.3.5 数值计算模型可靠性验证
    5.4 褥垫层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4.1 褥垫层厚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4.2 褥垫层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5 桩段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5.1 桩段长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5.2 桩段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6 桩直径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7 桩间距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5.8 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5.8.1 加固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8.2 下卧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6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
    6.1 概述
    6.2 工程基本概况
        6.2.1 项目概况
        6.2.2 工程地质条件
        6.2.3 水文地质条件
    6.3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
        6.3.1 设计原则
        6.3.2 技术标准
        6.3.3 设计参数
    6.4 现场试验
        6.4.1 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
        6.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6.5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5)高速铁路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及稳定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
        1.2.1 桩体复合地基概述
        1.2.2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定义
        1.2.3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1.3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特性
        1.3.2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土拱效应
        1.3.3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1.3.4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1.3.5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
    1.4 铁路工程中高强度桩复合地基设计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1.5 主要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工作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考虑侧阻硬/软化的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
    2.1 侧阻硬/软化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建立
        2.1.1 基于极限位移的双曲线硬化模型
        2.1.2 侧阻硬/软化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
    2.2 侧阻硬/软化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参数分析
        2.2.1 硬化段非线性程度参数
        2.2.2 特征侧阻比和特征位移比
        2.2.3 极限位移和极限侧阻
        2.2.4 软化段衰减速率系数
    2.3 侧阻硬/软化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验证
        2.3.1 直剪试验验证
        2.3.2 现场试验验证
    2.4 侧阻硬/软化桩土相互作用统一模型在单桩承载变形分析中应用
        2.4.1 分析流程
        2.4.2 实例分析及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非协调变形的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
    3.1 桩土相互作用及侧阻分布模型
        3.1.1 桩土界面相互作用分析
        3.1.2 高强度桩侧阻分布模型建立
    3.2 计算单元体模型及桩-土-垫层变形协调方程
        3.2.1 基本假定
        3.2.2 计算单元体模型及荷载传递
        3.2.3 桩-土-垫层变形协调方程
    3.3 中性面位置及桩土应力比计算
        3.3.1 计算单元体模型的荷载传递方程建立与求解
        3.3.2 高强度桩的上顶下刺变形量
        3.3.3 边界条件及连续性条件
        3.3.4 中性面位置和桩土应力比求解与讨论
    3.4 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验证及比较
        3.4.1 数值分析结果验证
        3.4.2 室内模型试验验证
        3.4.3 现场原型测试验证
        3.4.4 与规范建议计算方法比较
    3.5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设计技术探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桩土滑移及桩间土非均匀变形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4.1 计算单元体模型建立
        4.1.1 基本假定
        4.1.2 计算单元体模型
    4.2 桩土界面相互作用分析
        4.2.1 等单位长度极限剪切位移下理想弹塑性模型
        4.2.2 高强度桩侧阻分布模型
    4.3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4.3.1 加固区压缩变形
        4.3.2 下卧层压缩变形
    4.4 计算参数确定方法
        4.4.1 单位长度桩土极限相对位移
        4.4.2 弹塑性区发挥深度
        4.4.3 桩土分担荷载
    4.5 工程实例验证
        4.5.1工程实例1
        4.5.2工程实例2
    4.6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桩体综合等效抗剪强度法
    5.1 现有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
        5.1.1 传统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法
        5.1.2 桩体等效砂桩法
        5.1.3 英国BS8006规范法
        5.1.4 桩间土等效荷载法
        5.1.5 桩体等效抗剪强度法
    5.2 现有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适用性探讨
        5.2.1 CFG桩复合地基失稳破坏工程案例
        5.2.2 计算模型
        5.2.3 传统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法
        5.2.4 桩体等效砂桩法
        5.2.5 英国BS8006规范法
        5.2.6 桩间土等效荷载法
        5.2.7 桩体等效抗剪强度法
        5.2.8 稳定分析计算结果对比
    5.3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的桩体综合等效抗剪强度法
        5.3.1 桩体渐进破坏分析
        5.3.2 筋带约束效应分析
        5.3.3 桩身轴力抗滑贡献
        5.3.4 综合等效抗剪强度法分析流程
        5.3.5 工程案例验证及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路堤下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分区强化设计及加固措施优化对策
    6.1 工程案例及分析模型
        6.1.1 工程案例
        6.1.2 计算模型及参数
        6.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6.2 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分区强化设计技术
        6.2.1 基于弯折破坏模式的关键桩确定
        6.2.2 基于桩体受力模式及抗滑效应的区域划分
        6.2.3 基于复合地基分区强化设计的加固措施方案
    6.3 基于分区强化设计的高强度桩复合地基加固措施效应探讨
        6.3.1 关键桩区域加强措施
        6.3.2 分区不同位置单桩加强
        6.3.3 分区设置地梁加强措施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加固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选题目的
    1.3 发展及研究现状
        1.3.1 理论研究
        1.3.2 实验研究
        1.3.3 数值分析
        1.3.4 工程特性方面
    1.4 CFG桩复合地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1 桩、土研究中的问题
        1.4.2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4.3 有限元模拟分析中的问题
        1.4.4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中的问题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的性状研究
    2.1 发展与概述
    2.2 CFG桩复合地基的技术优势及加固机理
    2.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与加固机理
        2.3.1 置换率对承载性能的影响
        2.3.2 桩土应力比与桩土荷载分担比的相互推导
    2.4 CFG桩复合地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因素
        2.4.1 负摩阻力的形成原因
        2.4.2 负摩阻力在CFG桩复合地基中的受力特征
        2.4.3 CFG桩复合地基负摩阻力影响因素
    2.5 CFG桩复合地基中褥垫层的设置
        2.5.1 褥垫层的作用
        2.5.2 不同褥垫层模量
        2.5.3 不同褥垫层厚度
    2.6 CFG桩复合地基湿陷起始压力
        2.6.1 湿陷起始压力的实质
        2.6.2 影响因素及分析
3 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沉降计算研究
    3.1 地基基础加固机理的发展变迁
    3.2 地基土强度控制与变形控制的统一性
    3.3 CFG桩复合地基的强度指标
        3.3.1 桩间土承载力修正值计算
        3.3.2 偏心荷载作用下桩间土的极限承载力计算
        3.3.3 复合地基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3.3.4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3.3.5 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强度及承载力公式总结
    3.4 CFG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3.4.1 CFG桩复合地基变形的解析方法
        3.4.2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复合模量法
    3.5 CFG桩复合地基桩间距计算
        3.5.1 通过地基承载力控制桩间距
        3.5.2 总沉降控制下的桩间距计算
    3.6 本章小结
4 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加固中的应用
    4.1 工程实例
        4.1.1 工程概况
        4.1.2 勘察及现场原型实验研究工作量
    4.2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特征
        4.2.1 区域构造体系
    4.3 场地工程地质实验研究
        4.3.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4.3.2 场地稳定性及适应性研究
        4.3.3 现场钻探实验得出的地层土体数据
        4.3.4 地下水
    4.4 地基土工程性质实验研究
        4.4.1 室内试验
    4.5 现场原型场地岩土工程实验研究
        4.5.1 场地湿陷性类型及地基湿陷等级
        4.5.2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4.5.3 地基土的变形指标
        4.5.4 地基土特征
    4.6 CFG桩设计
        4.6.1 地基条件及地基处理要求
        4.6.2 地基加固方案比选
        4.6.3 CFG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4.6.4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4.6.5 CFG桩布桩设计,施工工艺与要求
    4.7 CFG桩复合地基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4.7.1 ANSYS简介
        4.7.2 有限元分析准则及参数选取
5 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承载性能分析
    5.1 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模型
        5.1.1 有限元分析模型及参数选取
        5.1.2 基本假定
    5.2 CFG桩复合地基控制各变量因素的有限元分析
        5.2.1 随荷载增加-不同褥垫层厚度的影响
        5.2.2 随荷载增加-不同桩长的影响
        5.2.3 随荷载增加-不同桩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5.2.4 随荷载增加-不同土体模量的影响
    5.3 CFG桩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
    5.4 桩间土承载力与湿陷起始压力的分析
        5.4.1 两变量的各影响因素
        5.4.2 随褥垫层厚度增加桩间土受荷分析
        5.4.3 随桩长增加桩间土受荷分析
        5.4.4 结合BP神经网络模型对湿陷起始压力的检测与预测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刚性基础复合地基传力机制及优化设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2 复合地基的相关概念
        1.2.1 复合地基的定义和分类
        1.2.2 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1.2.3 复合地基破坏型式
        1.2.4 复合地基与复合桩基
    1.3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1.3.1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研究
        1.3.2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及承载特性的研究
        1.3.3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复合模量及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
    1.4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刚性基础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计算
    2.1 柔性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上边界解——桩身强度控制法
    2.2 基于桩土应力单独作用模式的柔性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计算
        2.2.1 计算思路
        2.2.2 桩身压缩量
        2.2.3 桩间土的压缩量
        2.2.4 有效桩长的计算
        2.2.5 与现有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
        2.2.6 复合地基有效桩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2.3 软土地区刚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计算
        2.3.1 刚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影响因素
        2.3.2 刚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的计算——侧摩阻力折减法
        2.3.3 算例
    2.4 本章小结
3 刚性基础复合地基垫层厚度的优化设计
    3.1 现有垫层的荷载传递模式及破坏模式简介
    3.2 基于垫层应力扩散理论的桩土应力比的计算
        3.2.1 垫层临界厚度的计算
        3.2.2 桩土应力比的计算
        3.2.3 算例
    3.3 基于垫层应力扩散理论的垫层厚度的优化设计
    3.4 垫层刚度、土刚度和桩刚度对桩土应力的影响
        3.4.1 垫层刚度、土刚度和桩刚度与复合地基总刚度的关系
        3.4.2 桩土应力及承载力发挥系数的计算
        3.4.3 算例
    3.5 本章小结
4 刚性基础复合地基布桩参数的优化设计
    4.1 计算方案
    4.2 相同置换率下基础宽度的优化(方案1)
    4.3 相同置换率下桩径的优化(方案2)
    4.4 相同置换率下布桩方式的优化(方案3)
    4.5 相同置换率下基础宽度相同时基础长度的优化(方案4)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最优布桩参数和荷载传递机理的刚性基础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5.1 刚性基础复合地基的“临界基础宽度”分析
        5.1.1 加固区土中应力的非线性分析
        5.1.2 加固区土的模量的非线性分析
        5.1.3 下卧层土中应力的非线性分析
        5.1.4 下卧层土的模量的非线性分析
        5.1.5 复合地基的“空间效应”
    5.2 天然地基与复合地基“临界基础宽度”的对比
    5.3 刚性基础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
    5.4 基于最优布桩参数和荷载传递机理的柔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5.4.1 计算思路
        5.4.2 加固区沉降的计算
        5.4.3 下卧层沉降的计算
    5.5 基于最优布桩参数和荷载传递机理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5.5.1 加固区沉降的计算
        5.5.2 下卧层沉降的计算
    5.6 实例分析
        5.6.1 柔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实例
        5.6.2 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实例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荷载传递机理的多桩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6.1 多桩型复合地基p-s曲线特征
    6.2 多桩型复合地基置换率的计算
    6.3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6.3.1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6.3.2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影响因素的分析
        6.3.3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的确定
    6.4 多桩型复合地基复合模量的计算
        6.4.1 复合模量法与承载力提高系数法
        6.4.2 缺少载荷试验情况下两种方法的对比
        6.4.3 有载荷试验情况下两种方法的对比
    6.5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
    6.6 多桩型复合地基土中应力及沉降计算
    6.7 实例分析
    6.8 本章小结
7 双指标控制的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7.1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和设计原则
        7.1.1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设计参数的分析
        7.1.2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原则
    7.2 双指标控制的单一桩型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
        7.2.1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
        7.2.2 沉降安全系数和工程造价双控制的优化设计方法
        7.2.3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步骤
    7.3 双指标控制的多桩型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
        7.3.1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原则
        7.3.2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
        7.3.3 多桩型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步骤
    7.4 复合地基设计方案选择的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工程实例
    8.1 工程概况
    8.2 单一桩型复合地基设计方案
        8.2.1 有效桩长的计算
        8.2.2 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8.2.3 垫层厚度的优化设计
    8.3 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方案
        8.3.1 主辅桩置换率相同的方案(方案1)
        8.3.2 辅桩置换率为主桩2 倍的方案(方案2)
    8.4 设计方案的对比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循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力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1.2.2 循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刚性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2.2 本构模型
        2.2.1 线弹性模型
        2.2.2 Mohr-Coulomb模型
    2.3 接触面处理
    2.4 土体边界条件和力学阻尼
        2.4.1 粘弹性人工边界
        2.4.2 力学阻尼
    2.5 循环荷载的施加
    2.6 计算模型
        2.6.1 基本参数
        2.6.2 模型的基本假设
        2.6.3 模型的计算简图
第3章 循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分析
    3.1 引言
    3.2 不同循环次数下的受力分析
        3.2.1 桩身轴力分析
        3.2.2 桩侧摩阻力分析
        3.2.3 中性面深度分析
        3.2.4 桩土应力比分析
    3.3 不同褥垫层厚度下的受力分析
        3.3.1 桩身轴力分析
        3.3.2 桩侧摩阻力分析
        3.3.3 中性面深度分析
        3.3.4 桩土应比分析
    3.4 不同褥垫层模量下的受力分析
        3.4.1 桩身轴力分析
        3.4.2 桩侧摩阻力分析
        3.4.3 中性面深度分析
        3.4.4 桩土应比分析
    3.5 不同桩间距下的受力分析
        3.5.1 桩身轴分析
        3.5.2 桩侧摩阻力分析
        3.5.3 中性面深度分析
        3.5.4 桩土应力比分析
    3.6 不同加固区土体模量下的受力分析
        3.6.1 桩身轴力分析
        3.6.2 桩侧摩阻力分析
        3.6.3 中性面深度分析
        3.6.4 桩土应力比分析
    3.7 不同持力层土体模量下的受力分析
        3.7.1 桩身轴力分析
        3.7.2 桩侧摩阻力分析
        3.7.3 中性面深度分析
        3.7.4 桩土应力比分析
    3.8 不同桩长下的受力分析
        3.8.1 桩身轴力分析
        3.8.2 桩侧摩阻力分析
        3.8.3 中性面深度分析
        3.8.4 桩土应力比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循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分析
    4.1 引言
    4.2 循环次数对沉降的影响
        4.2.1 低周次循环次数对沉降的影响
        4.2.2 高周次循环次数对沉降的影响
    4.3 褥垫层厚度对沉降的影响
        4.3.1 低周次循环荷载下沉降的分析
        4.3.2 高周次循环荷载下沉降的分析
    4.4 褥垫层模量对沉降的影响
        4.4.1 低周次循环荷载下沉降的分析
        4.4.2 高周次循环荷载下沉降的分析
    4.5 桩间距对沉降的影响
        4.5.1 低周次循环荷载下沉降的分析
        4.5.2 高周次循环荷载下沉降的分析
    4.6 加固区土体模量对沉降的影响
        4.6.1 低周次循环荷载下沉降的分析
        4.6.2 高周次循环荷载下沉降的分析
    4.7 持力层土体模量对沉降的影响
        4.7.1 低周次循环荷载下沉降的分析
        4.7.2 高周次循环荷载下沉降的分析
    4.8 桩长对沉降的影响
        4.8.1 低周次循环荷载下沉降的分析
        4.8.2 高周次循环荷载下沉降的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循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因素排序
    5.1 引言
    5.2 层次分析法简单介绍
    5.3 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5.4 低周次循环荷载下判断矩阵的构造和求解
        5.4.1 低周次循环荷载下准则层B的判断矩阵以及求解
        5.4.2 低周次循环荷载下因素层的判断矩阵以及求解
    5.5 高周次循环荷载下判断矩阵的构造和求解
        5.5.1 高周次循环荷载下准则层B的判断矩阵以及求解
        5.5.2 高周次循环荷载下因素层的判断矩阵以及求解
    5.6 对比分析及工程指导意义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9)碎石桩复合地基粧土应力比计算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碎石桩复合地基概述
        1.2.1 碎石桩的发展史
        1.2.2 碎石桩的作用及加固机理
        1.2.3 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工程特性及优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碎石桩承载力研究现状
        1.3.2 碎石桩沉降研究现状
        1.3.3 碎石桩桩土应力比研究现状
        1.3.4 碎石桩的试验研究现状
        1.3.5 碎石桩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1.5 本文创新点及主要工作
第二章 碎石桩复合地基理论研究
    2.1 引言
    2.2 碎石桩复合地基受力特性及破坏模式
        2.2.1 碎石桩复合地基受力特性
        2.2.2 碎石桩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2.3 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
        2.3.1 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因素
        2.3.2 桩土应力比常用计算方法
        2.3.3 桩土应力比计算新方法
    2.4 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2.4.1 常用的加固区沉降计算方法
        2.4.2 本文采用的加固区沉降计算方法
        2.4.3 下卧层沉降计算方法
        2.4.4 本文采用的下卧层沉降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碎石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3.1 引言
    3.2 有限元法概述
    3.3 Midas GTS软件介绍
    3.4 碎石桩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4.1 材料本构的选取
        3.4.2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
        3.4.3 复合地基模型基本参数选取
        3.4.4 模型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3.4.5 边界条件与加载制度
    3.5 有限元分析
        3.5.1 桩土应力比分析
        3.5.2 碎石桩复合地基压力扩散角分析
        3.5.3 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实例验证
    4.1 引言
    4.2 工程实例一
        4.2.1 工程概况
        4.2.2 工程地质条件
        4.2.3 现场试验概况
        4.2.4 现场试验结果
        4.2.5 桩土应力比结果对比
    4.3 工程实例二
        4.3.1 工程概况
        4.3.2 工程地质条件
        4.3.3 现场试验概况
        4.3.4 现场试验结果
        4.3.5 桩土应力比结果对比
    4.4 工程实例三
        4.4.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4.4.2 现场试验概况
        4.4.3 现场试验结果
        4.4.4 复合地基沉降结果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工作机理及其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土拱效应
        1.2.2 加筋效应
        1.2.3 桩土相互作用
        1.2.4 桩网复合地基
    1.3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离心试验研究
    2.1 离心机试验概述
        2.1.1 离心模型的试验原理和相似准则
        2.1.2 离心模型试验的误差分析
        2.1.3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2.2 模型试验准备
        2.2.1 模型试验相似设计
        2.2.2 模型制作过程
        2.2.3 模型监测元件布置
        2.2.4 试验过程
    2.3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变形特性
        2.3.1 地基变形特性
        2.3.2 桩的位移特性
    2.4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受力特性
        2.4.1 垫层上下应力分布规律
        2.4.2 桩体受力特性
        2.4.3 地基软土应力分布
        2.4.4 加筋材料受力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斜坡基底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离心试验研究
    3.1 模型试验介绍
        3.1.1 模型试验相似设计
        3.1.2 模型制作过程
        3.1.3 模型监测元件布置
        3.1.4 试验过程
    3.2 斜坡基底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变形特性
        3.2.1 路堤变形特性
        3.2.2 地基变形特性
        3.2.3 桩体变形特性
    3.3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受力特性
        3.3.1 桩体受力特性
        3.3.2 地基应力分布特性
        3.3.3 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理论分析方法研究
    4.1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简化分析方法一
        4.1.1 土拱效应分析
        4.1.2 筋材受力变形分析
        4.1.3 桩顶沉降计算
        4.1.4 计算步骤
        4.1.5 计算方法验证
    4.2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简化分析方法二
        4.2.1 土拱效应分析
        4.2.2 桩顶沉降计算
        4.2.3 筋材受力变形分析
        4.2.4 分析流程
        4.2.5 计算方法验证
    4.3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简化分析方法三
        4.3.1 土拱效应分析
        4.3.2 筋材受力变性分析
        4.3.3 桩顶沉降计算
        4.3.4 分析流程
        4.3.5 计算方法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设计方法研究
    5.1 敏感性分析
        5.1.1 路堤高度的影响
        5.1.2 填土摩擦角的影响
        5.1.3 筋材抗拉刚度的影响
        5.1.4 软土压缩模量的影响
        5.1.5 桩间距的影响
    5.2 影响参数分析
        5.2.1 路堤高度的影响
        5.2.2 填土摩擦角的影响
        5.2.3 筋材抗拉刚度的影响
        5.2.4 软土压缩模量的影响
        5.2.5 软土厚度的影响
    5.3 参数影响程度分析
        5.3.1 各设计参数对地基反力的影响程度分析
        5.3.2 各设计参数对应力集中比的影响程度分析
        5.3.3 各设计参数对筋材拉力的影响程度分析
    5.4 桩网复合地基路堤的设计方法
        5.4.1 初步设计
        5.4.2 优化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Stress Ratio-Strain Relation of Pile and Soil in Composite Founda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硬软互层泥岩地质条件下的微型桩复合地基模型数值模拟研究[D]. 王英华. 广西大学, 2021(12)
  • [2]基于桩土变形协调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探讨[D]. 刘清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倾斜下卧层桩体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D]. 陈坤伦. 长安大学, 2020(06)
  • [4]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郭尤林. 湖南大学, 2019
  • [5]高速铁路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及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 陆清元.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6]CFG桩复合地基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加固机理[D]. 于硕.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7]刚性基础复合地基传力机制及优化设计理论研究[D]. 肖耀廷.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8]循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复合地基力学特性分析[D]. 程恩. 燕山大学, 2019(05)
  • [9]碎石桩复合地基粧土应力比计算新方法[D]. 庄乐通. 广州大学, 2018(01)
  • [10]悬浮桩桩网复合地基路堤工作机理及其设计方法研究[D]. 刘飞成.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应变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