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师范学院学报》修订信息Ⅲ

《苏州师范学院学报》修订信息Ⅲ

一、《宿州师专学报》改版信息Ⅲ(论文文献综述)

冀娜[1](2019)在《现代汉语“没有X,只有Y”构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没有X,只有Y”格式在生活中被广泛地使用,尤其是在网络等新媒体中。有些因使用频率过高,已发生固化,并广为人知。目前学界对该构式的关注较少。本文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等角度对格式进行较全面的描写与解释。且运用符号、图表示意等方法以便于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结构之间的关系。且根据实际语料的搜索和分析,提出“没有X,只有Y”构式根据情况的不同,凸显不同语义的观点。第一章绪论,首先交代选题目的和意义,其次对前人关于该格式的研究或与该格式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交代了本文的语料来源并解释说明文中使用的符号。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没有X,只有Y”格式中的常项语法意义和用法,对“没有”和“只有”的语义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写。第三章,立足大量语料,对构式变项X和Y进行了分析,主要从三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描写:X和Y的音节特征和语法性质、X和Y的形式关联、以及X和Y的语义关系等。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构式“没有X,只有Y”的演变路径及语义凸显。构式“没有X,只有Y”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三步,在这三步演变中主要遵循三个原则:互补对立原则、关系最紧密原则、最佳关联原则。并且在不同的语言使用环境下,构式整体凸显的语义侧重点不同,主要的凸显类型也分为三种:强调构式前项“没有X”、强调构式后项“只有Y”、客观陈述事实。第五章,主要对该格式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没有X,只有Y”格式主要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和元语否定功能。主要分为三种:传递预期信息、传递中性信息、传递反预期信息。其中反预期功能中又细分为低反预期、中反预期、高反预期三种。除此之外,该格式中有一类特殊的格式,他们是具有元语否定功能的一类。关于元语否定的类型,其表现的外在格式分为三种:格式相同、语素不同;格式相同,语素相同;格式相同,音节相同。第六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提出自己的创新之处和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付丹[2](2019)在《自由执业背景下导游职业能力评价及培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旅游业态的完善和旅游消费的升级,旅游者对于文化体验和专业讲解的需求逐渐增强,导游成为现代社会的热门职业之一。为适应后互联网时代的导游新业态,2016年5月《导游自由执业试点管理办法》颁布,我国开始正式推行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这标志着未来导游从业模式将形成传统模式主导、自由执业崛起和个体模式创新三者并存的格局,也意味着导游服务从包价旅游产品独立为单项服务产品,旅游市场对导游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将更加细致化和专门化。与此同时,我国导游人才的培养却长期立足于单一的传统执业模式,不但对导游职业能力的要求不够明确,也存在与旅游行业和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使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和探讨自由执业背景下导游职业能力评价与培养问题,通过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导游职业能力的测评,进而探寻导游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理论分析方面,本文在分析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概念、内涵、分类、形成与培养途径等层面对导游职业能力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以为后文的实证与对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论文认为,导游职业能力是个体为满足导游职业任务要求,通过自身知识、技能、品质等方面的建构,最终形成的能够胜任导游工作以及实现职业发展的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因导游职业能力建立在导游服务项目之上进而可以将其分为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品质三大方面,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元素将被纳入导游职业能力的类别与内容之中;目前,导游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导游职业培训和旅游院校教育两个途径来进行,但为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尚需开发不同层面的策略并使之相互整合创新。实证研究方面,本文从规范性文件、游客网络评论文本、自由执业导游访谈以及相关学术文献中归纳总结,初步构建了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并利用德尔菲法和乘积标度法对指标进行筛选优化和权重赋值,形成了一套由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品质三个系统维度,专业知识、一般知识、带团技能、拓展技能、职业品格、职业素质六个要素层面以及27个细分指标组成的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之后,参照该体系设计了导游职业能力测评的调查问卷,以导游自评与游客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查并获取评价数据,结果分析显示,目前我国导游职业能力总体水平处在中等偏低的层次,存在能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且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导游职业能力存在显着差异。对策探讨方面,本文在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导游职业能力体系中各项能力指标的相对权重以及导游职业能力测评中反映出来的能力水平现状,从目标、课程、机制、平台等层面探讨了导游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认为,只有立足能力发展阶段制定动态培养目标、依据职业能力需要系统开发培养课程、通过政企校协联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导游职业规划构筑自我提升平台,才能切实提高导游的职业能力,使其适应自由执业背景之下时代需要,为旅游者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导游服务。

黄薇[3](2019)在《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鸦片战争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到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里,处在中西文明冲突与交汇点上的上海,社会生活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了明显的偏离和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但迄今尚无专门着眼于西方基督宗教传播对上海社会风尚的影响。实际上,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上海一直是西方在华传教运动的中心。天主教和新教在上海的传教与社会事业,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占有较大的份额和突出的地位。因此,作为城市宗教与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社会生活的变迁,无疑受到了包括基督宗教文明在内的西方文明的巨大影响。此前数量众多的以上海近代化为题的研究着作中,多将“西方”视作一个整体,很少注意到他们因不同的身份、国籍、行业、宗教信仰等,而产生的差别。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劝说”和“规训”两个维度,探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下在华基督教会与传教士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关注点的变迁,及其对上海社会风尚造成的影响。“劝说”是指通过运用各种策略,使被劝说者愿意采用劝说者提出的意见或行为趋向。“规训”则是一种“权力—知识”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化上的规训,即通过文化风气的熏陶,风俗习惯的养成,乃至意识形态的灌输,从而将其纳入到与规训者相同的文化语境中,减少“西方人”在殖民化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摩擦。本文依据传教士出版的各种回忆录、书信集,中外教会机构的档案,教会出版机构出版的大量书籍、期刊等中西文献,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全文共分六章,楔子部分阐述了鸦片战争前,西方世界各种游记、笔记里的中国形象,以及传教士初来中国时在生活上的各种摩擦与碰撞;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勾勒了基督宗教在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简要描绘了基督教的传教情况,及其在中西思想交流、学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慈善等方面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基督教东来后,与上海本土文化相遇时的摩擦。教会如何旗帜鲜明地反对诸如缠足、溺婴、一夫多妻等陋俗;第三章讨论了基督教倡导的城市生活理念,诸如合理饮食、积极运动、俭朴衣着、注意公共卫生等;第四章聚焦于基督宗教对于神职人员、中国教牧的日常规训,以餐饮、衣着、居家环境等要求为例,反映出基督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双向互动;第五章讨论了基督宗教在上海这个城市环境下,如何对教徒进行道德约束以及灵性的培养,以及如何实施适度的惩戒。本文最后认为基督教是随着西方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而的,但基督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其中包含人类社会某些基本的价值观,为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提供了部分道德基础,因而能引起上海本土文化的共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福音事业,对城市现代化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这些观念主要的言说者和传播者,传教士们无法摆脱时代及其自身身份的局限性,这就决定这些观念影响的有限性。尤其是20世纪以后,中国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帝爱国运动,特别是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的兴起,使得基督教会与传教士渐渐处于社会的边缘角色,虽然留下雪泥鸿爪却并不能给上海城市社会风尚的变化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阎安[4](2017)在《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广电媒体是城市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是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城市形象传播需要的窗口。本文从空间视域出发,在空间动力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着眼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的现实问题,从第一空间规模对渠道的影响、第二空间需求对内容的影响、网络信息空间对媒体平台功能和架构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典型案例、实践经验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予以研究。从空间视域考察,大众传媒发展的现实过程是由多层次动力交互作用推动的,并存在多个维度的空间动力机制。在物质的第一空间,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张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进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传媒相关产业发展,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渠道资源。在精神与文化的第二空间,大众传媒进行精神生产,通过塑造“公共空间”和重建“想象的共同体”,在第二空间建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城市精神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需求,也直接牵引大众传媒内容的生产方向。在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新的空间”,互联网实现了城市另一个界面的“可沟通性”,并重塑人类多个面向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空间连接、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被技术重构,也进而导致大众传媒的功能转换与平台迁移。从第一空间维度看,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产生了规模效应,驱动媒体渠道的空间扩张。高密度社区降低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成本,使更加先进的通讯网络在城市化区域率先普及;受益于城市化区域旺盛的人口流动,广播电视无线传输渠道的移动优势得以发挥,以城市“动众”为服务对象的交通广播和移动电视成为城市广电新的增长点。对于城市广电而言,渠道的扩张和日益开放意味着“溢出效应”,但同时也意味着来自行业内强势媒体和行业外互联网巨头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纯的“规模驱动”将进入增速回落、直至增长乏力的阶段,而“创新驱动”将成为渠道拓展的新动力。对于城市广电来说,渠道资源将从垄断转向开放,从稀缺转向过剩。从第二空间维度看,当前中国城市呼唤理性、建设性的公共舆论空间,和具有包容度、亲近感的社会认同空间。正是上述需求,牵引着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创新。城市广电在电波和屏幕中,建构起一个虚拟的城市交流场域,在反映社会舆论的基础上设置议题、提供意见,并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由此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城市广电发挥监测本土环境、沟通本地人群、传播地域文化、延续城市记忆、弘扬城市精神的功能,成为促成城市文明外化与具象化的重要媒介。城市台自办节目一直是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在荧幕上呈现的家庭生活、日常礼节与习俗,为重建社会认同提供了帮助。对于城市广电来说,这是内容生产应该坚持的方向。从“一个新的空间”这一全新维度看,在城市空间被互联网深刻改造的背景下,城市广电的业务形态、组织架构和媒介功能也随之变革调整,作为内容产制者和渠道运营商的角色定位相应改变。城市广电转型发展而来的视听新媒体业务,尤其是带有网络社区特点的视音频网站,成为新技术条件下连接人与人的重要平台。这一转型延续并放大了广播电视自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促进社会沟通的功能,并融入了互联网社交化传播、生产主体民主化等特性优势。城市广电向城市综合信息平台的转型,不仅扩宽了传统节目类内容的传播渠道,更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信息整合的优势。通过对城市资讯、城市服务、城市消费等要素的整合,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支撑,城市广电将转型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综合对“三个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判断,本文认为,第一空间的扩张驱动力将从“规模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媒体渠道将从垄断变为“过剩”。在新的渠道生态下,城市广电应提高“善用渠道”的能力,着力降低渠道成本。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与媒体协作、线上和线下渠道融合,实现渠道共享和内容价值最大化。在第二空间,由城市社会建设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牵引的内容生产仍将维系,城市广电仍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和社会认同的重要力量。通过深耕城市,捕捉城市化带来的新需求,可以推动城市广电不同类型的新节目研发;通过下沉到社区,实行“超级本地化”策略,可以以多样化的“小而美”生产赢得市场青睐。在网络信息空间,互联网越来越强的媒体属性和空间连接能力,将“倒逼”城市广电的融合与调整。通过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节目、技术、平台、人才等生产要素逐步共享融通;通过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推动城市广电实现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

杨湘波[5](2017)在《基于民族学视角下的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各种旅游产品层出不穷,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了文化的传播。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独特而又稀少,很多文化遗产已经濒危,通过旅游产业的开发,使得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实景舞台剧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以天然真实景观作为舞台背景,结合音乐、舞蹈、服装和演出,具有震撼人心、感染力强的特点。《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是以土家族文化为背景的大型实景舞台剧,以腾龙洞作为舞台,以土家族传统建筑为舞台背景,以土家族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民俗文化、传统歌舞作为演出内容,以此作为有效的文化遗产传承途径。为了对其民族文化内涵及传承效应进行研究,本研究结合《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案例,对其艺术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进行研究,通过对《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进行概述,对其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分别从实景舞台剧中的文化内涵、服饰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礼俗文化展开分析,提出其具有的影响,包括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在社会效应方面,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利川的知名度、提供了就业机会;在经济效应方面,促进利川GDP的增长,带动腾龙洞旅游消费的增长;在文化效应方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进一步完善。

黄玥鑫[6](2017)在《新词新语在报纸新闻倾向性中的作用》文中指出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概念和新事物越来越多,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加细致,对语言交际功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推动语言的发展,让词汇更加丰富,新词汇的生成就是最好的体现。新闻就是报道最新最重要的大事件,新闻对社会生活的最新变化和发展,目前产生的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和新理论、新事物以及新观念敏感度最高,这也使它和新词语之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联。基于此,本文主要在语言学原理的指导下,结合传播学、新闻学对利用新词新语在报纸新闻倾向性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调查本选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搜集新闻语言新词新语的语料。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历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的新词新语列表为基础,并在“人民网”中的“人民日报报系”页面中抽取约1000条新词语作为具体考察对象,分析新词新语在报纸新闻倾向性中的作用。本文首先在导言部分对与本文课题相关的资料,包括对新词新语的研究、报纸新闻倾向性的研究等,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新词新语在传统纸媒当中应用的概念界定以及类型划分进行分析。结合阐述了报纸新闻的界定以及类型特性,阐述新闻倾向性的作用。从努力把握客观事物规律,建立记者职业道德观、深入领悟政策精神核心,保持记者政治觉悟性、认真观察周围客观事物,培养记者新闻敏感性以及积极贯彻与时俱进精神,科学有效利用新词语等方面提出利用新词语把握好新闻倾向的策略。

王全林,程晓凤,王艳[7](2016)在《对地方应用型大学学报高被引论文生产的多维分析——基于《皖西学院学报》2001~2015年刊文的十个统计分析》文中提出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新时期,针对地方应用型大学学报的高被引论文如何生产问题,利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有关工具,以《皖西学院学报》为例,对其20012015年刊文高引用情况进行了十个方面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学报论文总体被引情况"二八定律"分布明显;第二,前20位高被引论文选题本身广受学界关注;第三,42个高频作者单位贡献了全部论文的79.65%,全部为高校,且作者院校层次类型与其论文总被引率、高被引率之间呈正比例关系;第四,前50位高被引论文作者主要以45岁以下中青年为主、副高及以下职称为主,硕士、博士为主;第五,高被引论文中高等教育、旅游两个学科贡献最力;第六,论文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之间总体呈现高度正相关;第七,高被引论文生命力旺盛,暂无"寿终"情形;第八,高产作者与高影响力作者间仅部分重叠,被引贡献不均,被引与论文合作度关联度不密切;第九,部分特色栏目存在"叫好"不"叫座"现象,必须予以重点攻关;第十,科学对待零被引论文,静候"睡美人"论文的出现。

茹静[8](2014)在《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赛珍珠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文中认为在我国译介的外国作家之中,赛珍珠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她身为美国人,却在中国长大并度过前半生,并以写作中国题材闻名于世界。由于她和她的作品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赛珍珠的译介状况也发生着变化。论文详细梳理了赛珍珠译介的翻译史料,通过史料呈现出赛珍珠译介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态势。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相关理论,以《大地》和《爱国者》的翻译为个案,运用描写的方法具体分析了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尤其是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译者的改写以及这种改写对作品接受的影响。论文还研究了新中国建立后对赛珍珠的批判和否定,结合赛珍珠的有关作品和相关研究资料,指出当时中美冷战局势和批判的政治意识形态标准。改革开放后赛珍珠的重新译介起初显得小心翼翼,之后才正常开展开来,论文总结了这一时期赛珍珠译介和研究的特点,并将《大地》的王逢振、马传禧新译本与民国时期的胡仲持译本进行了对比,揭示出两个译本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对译文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译文面貌的不同。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第二章是对民国时期我国译介赛珍珠的概览,将赛珍珠的作品分为生活题材与抗战题材对其作品的中译本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此外,这一时期大量期刊刊载了赛珍珠作品的中译文,论文对此进行了收集、整理。报刊杂志对赛珍珠的报道也进行了归纳,这些都表明民国时期赛珍珠是一位受到相当关注的美国作家,我国对她的作品的译介也非常兴盛。第三章以《大地》的译介作为生活题材的代表进行个案研究,探讨我国知识分子追求现代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对赛珍珠的译介。通过对胡仲持、由稚吾和张万里、张铁笙三个译本的分析和对比,在考察文本的基础上说明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是如何影响到译文的生成的,并讨论了《大地》的译介引起的评论和争议。第四章是对抗战语境下译介赛珍珠的研究,以《爱国者》为个案展开讨论,描述了这部小说引起的“抢译”潮,通过对朱雯和哲非两种译本详细的文本分析,讨论了两种译文对原文的折射,以及这种折射如何影响了当时读者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和接受。第五章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对意识形态强化控制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赛珍珠在我国受到的否定和批判。论文追溯了我国知识界对赛珍珠的批判文章,通过对赛珍珠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革命观、对传教活动的看法等方面的分析,并结合批判文章,探讨赛珍珠之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被我国彻底否定的原因。第六章考察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下对赛珍珠的译介,具体来说,是从1982年她的作品被翻译出版开始。此时赛珍珠的作品新译本得到出版,对赛珍珠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我国学者开始从中西文化融合、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视角对赛珍珠的作晶进行研究。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产生的王逢振《大地》新译本具有同民国时期的胡仲持译本不同的风貌,通过对比研究,论文探讨了不同的译文效果及其背后的原因。最后一章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我国译介赛珍珠的特征。赛珍珠译介入中国的作品绝大部分都与中国相关,无论是译本的选择,翻译的策略还是译本的接受和影响都与中国当时的社会语境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对我国来说,赛珍珠的身份是多重化的,并且随着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变化而调整。

凌怡[9](2014)在《上海中小学报优化传播策略微探 ——以《东方少年》为例》文中认为上海中小学生综合类报纸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旨在传递教育类信息、拓宽学生综合知识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促进各校师生的有效交流,肩负着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教育的重任。在如今市场环境下,上海中小学生报纸在生存与发展上面临着诸多方面的困境。本文以上海少先队队报之一的《学生导报·东方少年》为例,将理论性文本分析与数据型调查相结合,深度挖掘中小学生对该类报纸传播方式的接受特点,进一步对《东方少年》及该类报纸在优化传播策略时的特征和不足进行思考,从而探讨该类报纸有效的传播诣旨,并提出优化中小学报传播策略的前瞻性建议。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当代中小学生读报意识的隐忧以及《东方少年》在优化传播方面的基本概况。第二章则根据形象生成理论,结合五个维度,从两大方面客观地描述与分析《东方少年》优化传播特征,为受众接受取向的研究作预估与判断。第三章包括三类调查:焦点组访谈、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焦点组访谈旨在探讨第二章中的优化传播特征在学生中的接受情况,并发掘学生对传播方式的其他意见,从而对问卷调查中的问题与选项进行针对性设计。问卷调查主要测查学生受众对《东方少年》整体形象的接受度以及对于《东方少年》的具体接受特点。深度访谈则根据问卷调查的相关结论,进一步发掘学生受众呈现的各类认知背景、接受心理及其原因。第四章分别从中小学生对《东方少年》的接受心理、接受方式和接受意识三个角度,管窥该类报纸优化传播策略的诣旨,并反观《东方少年》的不足,且对该类报纸优化传播中的问题进行思考。第五章结合传播特征、调查结论以及接受取向的分析与总结,对优化中小学报提出前瞻思考。第六章则以全局视角,从如何优化该类报纸的传播策略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设性的建议。除了结合相关理论对《东方少年》进行客观分析外,本文重点从受众角度探究了受众对《东方少年》的具体接受特点。从报纸内容角度看,主要包括语言、视角、需求点和层次特点四个方面;从报纸形式角度看,主要包括文字类型、版面样式、呈现类型、文章体裁特点四个方面。此外,本文挖掘了接受取向与学生当前的生活环境、学习背景、心理特点等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原因,由此管窥该类报优化传播策略时的重点。这些原因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前者包括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期待“参与”与“被认同”的“欲望型”消费形式、求真、求知的需求度大、更易接受多面化的传播方式;后者包括学生对“圈子”定位不精细、快节奏的生活和一定的学习压力、当前媒介环境中语言风格的影响力、主流都市报构筑的“类成人化”环境等。最后,本文从绘“杂志化”质感、造“自媒体”平台、越“童趣框”视阈三方面对优化传播策略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并由此提出了五方面的相关建议。

姜庆刚[10](2012)在《《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学术在近代社会剧变,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加强的历史背景下,发生了重大转型。高校学报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它是研究近代思想传播、学术变迁等情况的重要文献资料。《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创刊于1909年,是金陵大学早期学报,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校学报之一。其初期为全英文刊物,后改为中英文合刊,由于时政等原因,它曾经历两次停刊,终刊于1930年。在十余年办刊过程中,共计出版七十余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校闻和文学作品,是研究金陵大学早期校史、学术发展与师生思想状况的重要资料。作为教会大学的金陵大学既受西方文化影响,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种融汇中西的特色在《金陵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采用中英文合刊的形式,《金陵光》搭建了一个中西文化直接对话的平台,有助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开展。《金陵光》的作者以金大师生为主,其中既有传统的旧式学者,又有曾经留学欧美的新式知识分子,还有外籍教师等。由于他们所受教育与知识结构差异较大,因此,《金陵光》既有中国的传统诗词、随笔,也有西方范式的学术论文,呈现出多元化色彩,反映出金陵大学融汇中西的办学特色。"灌输欧美学术"是《金陵光》办刊的指导思想之一,其中有关理科、社会学、语言学、比较文学、图书馆学等学科的文章,反映出金陵大学在引进西方学术,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方面的努力。同时,《金陵光》还肩负着"彰明中华国粹"的任务,它发表有关中国文化的各类译文,对于向英文读者宣传中华文明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宗旨,体现出20世纪初期中国学术的时代特征。本文考察了《金陵光》创刊的时代背景、办刊历程、编辑风格、发行与广告状况,它与校内外其它杂志的关系以及社会影响等情况。针对《金陵光》采用中英文双语合刊,内容广泛的特点,分别对其中文文章、英文文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和量化分析,力求展现该刊各个时期的特点。此外,通过对王东培、陶行知、刘伯明、陈裕光、贝德士、韩穆敦、赛珍珠等代表性作者在《金陵光》发表文章情况的考察,反映出其内容多元化的特点。随着近代学术形态的演进,高校学报的形式与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内容日益专业化成为其发展方向,新文化运动之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北京大学月刊》、《清华学报》、《燕京学报》等就是其中的代表,而《金陵光》到《金陵学报》的演变就是这一趋势的例证。虽然《金陵光》终刊于1930年,但它见证了金陵大学早期的学术发展与成就,为学界新人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并且为金陵大学20世纪30年代之后学术的发展与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金陵光》这一个案的研究与考察,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金陵大学与近代学术发展、思想传播、中西方文化交流之间关系的认识,对时下的高校学报发展也有借鉴价值。

二、《宿州师专学报》改版信息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宿州师专学报》改版信息Ⅲ(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没有X,只有Y”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前人的研究概况
        1.2.1 关于“没有”的前人研究
        1.2.2 关于“只有”的前人研究
        1.2.3 “没有X,只有Y”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理论基础
    1.5 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1.5.1 语料来源
        1.5.2 符号说明
第二章 构式常项“没有”、“只有”分析
    2.1 常项“没有”的分析
        2.1.1 动词“没有”
        2.1.2 副词“没有”
        2.1.3 “没有”的义项分析
    2.2 常项“只有”的分析
        2.2.1 连词“只有”
        2.2.2 副词“只有”
        2.2.3 短语“只”+“有”
        2.2.4 “只有”的义项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式变项X、Y的分析
    3.1 X、Y的音节特征和语法性质
        3.1.1 X、Y的音节特征
        3.1.2 X、Y的语法性质
    3.2 X、Y形式关联
        3.2.1 X或Y为定中结构
        3.2.2 X、Y中心语相同
        3.2.3 X、Y定语相同
    3.3 X、Y的语义关系
        3.3.1 X、Y近义(音)关系
        3.3.2 X、Y反义关系
        3.3.3 X、Y类义关系
        3.3.4 X、Y相关
        3.3.5 X比Y极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式的演变路径及语义凸显
    4.1 构式的演变路径
        4.1.1 遵循互补对立原则
        4.1.2 遵循关系最紧密原则
        4.1.3 遵循最佳关联原则
    4.2 构式的语义凸显
        4.2.1 强调“没有X”
        4.2.2 强调“只有Y”
        4.2.3 客观陈述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构式的语用功能分析
    5.1 传递信息功能
        5.1.1 传递预期信息
        5.1.2 传递中性信息
        5.1.3 传递反预期信息
    5.2 元语否定功能
        5.2.1 元语否定的判定标准
        5.2.2 元语否定的作用机制
        5.2.3 元语否定的普遍规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6.3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2)自由执业背景下导游职业能力评价及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路线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设计路线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导游职业能力的理论研究
    一、导游职业能力的概念与内涵研究
        (一) 国内外职业能力概念的演变与研究述评
        (二) 导游职业能力的定义与概念内涵
    二、导游职业能力的分类与内容研究
        (一) 国内外导游职业能力分类与内容研究的文献回顾
        (二) 导游职业能力分类与内容的主要观点阐述
    三、导游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培养研究
        (一) 国外导游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培养研究
        (二) 国内导游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培养研究
第三章 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流程
        (一) 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 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二、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一) 导游职业能力指标选取依据
        (二) 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初步设计
        (三) 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三、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的筛选确定
    四、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的权重确立
        (一) 系统层维度权重赋值
        (二) 要素层维度权重赋值
        (三) 指标层指标权重赋值
        (四) 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权重确立
第四章 导游职业能力测评
    一、调查设计与预调研
        (一) 调查设计
        (二) 预调研
    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 信效度分析
        (二) 测评结果的均值分析
        (三) 测评结果的差异分析
第五章 导游职业能力的培养对策探析
    一、立足能力发展阶段制定动态培养目标
    二、依据职业能力需要系统开发培养课程
    三、通过政企校协联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四、结合导游职业规划构筑自我提升平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3)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及研究回顾
        (一) 选题意义
        (二) 部分概念界定
        (三) 研究回顾
    二、史料运用
        (一) 在沪出版的教会期刊概述
        (二) 其他史料
楔子: 到中国去!
    (一) 想象中的异邦
    (二) 艰难的开始
第一章 近代基督宗教在上海的传播和发展
    一、成功与失败: 基督教在沪的早期活动
    二、挑战和回应: 条约体制下基督教在上海的传播
        (一) 开埠初期上海城市发展与移民潮
        (二) 鸦片战争后上海天主教发展
        (三) 基督新教在上海的发展
    三、调整与适应: 蓬勃发展的福音事业
    四、吸纳与融合: 城市生活中的西方元素
第二章 劝说: 基督教反对什么?
    一、传教士与在华西人的反缠足运动
    二、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禁烟运动
    三、传教士对近代中国女性生活的认识和批判
    四、传教士对中国一夫多妻制的再诠释
第三章 劝说: 基督教赞成什么?
    一、性别与任务: 怎样做一个好妻子
    二、健康与卫生: 怎样居住在大城市?
        (一) 教会与城市公共卫生
        (二) 个人生活与卫生理念
    三、滋养与修饰:怎样做一个近代都市人?
        (一) 西食东渐
        (二) “假辫子”和“剪辫子”
    四、观剧与体育:怎样做一个时髦的青年
        (一) 走,我们看戏去
        (二) 运动也快乐
第四章 规训:宗教戒律中的行为养成
    一、餐食有礼、进退有度
    二、都会时尚与着装规训
        (一) 教会的基本着装理念
        (二) 服饰变革风潮下的教会着装取向
        (三) 时尚潮流中的基督教会的规训
        (四) 女传教士的时尚天性与自我规训
    三、居住环境的布置
第五章 :规训:灵性追求和道德约束
    一、基督徒的日常生活
    二、基督徒的娱乐休养
    三、基督教会的规训与惩戒
结论: 基督宗教在上海:殖民沧桑中的“文化掮客”
附录一: 汉语基督教文献库中日常生活类文献书目
附录二: 近代江南地区出版饮食类书籍
附录三: 近代教会在沪文化机构选录
附录四: 本文主要图表目录
附录五: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项目
致谢

(4)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总体设计
第一章 城市广电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
    第一节 第一空间演进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第一空间特征
        二、城市第一空间的历史演变
        三、第一空间动力机制——规模驱动
    第二节 第二空间建构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第二空间特征
        二、大众传媒与第二空间的建构
        三、第二空间动力机制——需求牵引
    第三节 “一个新的空间”的诞生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一个新的空间”及其特征
        二、“新的空间”对城市第一、第二空间的改造
        三、一种新的动力机制——功能拓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第一空间维度:规模驱动与城市广电的渠道扩张
    第一节 空间集聚效应下的渠道扩张
        一、渠道扩张的人口动力来源
        二、城市规模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三、长三角广电网络整合及对城市台的影响
        四、网台关系新格局下的城市广电发展
    第二节 空间流动机遇下的渠道扩张
        一、渠道扩张的交通动力来源
        二、城市交通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三、长三角交通广电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四、移动终端挑战与渠道发展的新机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二空间维度:需求牵引与城市广电的内容优化
    第一节 空间治理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一、长三角城市媒体公共空间建设需求分析
        二、城市广电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的机制与作为
        三、公民社会建设中的城市广电内容生产
        四、个案分析: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民声》
    第二节 空间认同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一、长三角城市居民社会认同建构需求分析
        二、广电媒体参与城市认同空间重构的机制与作为
        三、“家园城市”建设中的广电媒体内容生产
        四、个案分析:城市认同建构的真人秀样本——《新老娘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的空间维度:功能拓展与城市广电的平台再造
    第一节 适配城市社交空间的平台再造
        一、重构人与人的空间连接
        二、实践一:从广播电视台到视音频社区
        三、服务于社交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四、个案分析:独具特色的城市视频社区——“葫芦网”
    第二节 融合城市智慧空间的平台再造
        一、重构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
        二、实践二:从内容媒体到城市综合信息平台
        三、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四、个案分析:活跃于掌端的智慧城市——“无线苏州”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的策略与构想
    第一节 整合与开发:城市广电渠道延伸的新命题
        一、对第一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整合:区域一体化趋势卞的城市台联盟合作
        三、开发:打通“线上+线下”的新媒体渠道
    第二节 深耕与下沉:城市广电内容创新的新理念
        一、对第二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深耕:深度满足城市化需求的节目研发
        三、下沉:紧贴社区生活的“小而美”内容生产
    第三节 融合与跨界:城市广电平台升级的新思路
        一、对“新的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融合:推动城市广电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三、跨界:积极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
    本章小结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与衍生讨论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基于民族学视角下的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概述
    第一节 腾龙洞概况
        一、腾龙洞地理环境
        二、腾龙洞人文环境
    第二节 《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概况
        一、《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内容
        二、《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表现形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歌舞文化内涵
    第二节 《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服饰文化内涵
        一、《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服饰样式
        二、土家族服饰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建筑文化内涵
    第四节 《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饮食文化内涵
        一、土家族饮食结构
        二、土家族饮食风味
        三、土家族食物存储烹饪方式
    第五节 《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礼俗文化内涵
        一、丧葬—撒尔嗬
        二、嫁娶—哭嫁
        三、民间节日—女儿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影响
    第一节 《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社会效应
        一、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三、利川知名度的提升
        四、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经济效应
        一、利川GDP增长趋势
        二、腾龙洞旅游消费增长情况
    第三节 《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文化效应
        一、《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一)原始宗教艺术再现
        (二)千年萦怀不变的悲情
        (三)勇敢的爱情
        二、《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对民族文化的创新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和发表的科研论文情况
致谢

(6)新词新语在报纸新闻倾向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对象
    1.2 语料来源
    1.3 研究综述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 新词新语及报纸新闻概况
    2.1 新词新语研究概况
    2.2 报纸新闻研究概况
3 新闻倾向性的产生和体现
    3.1 新闻倾向性的含义
    3.2 新闻倾向性的产生
    3.3 新闻倾向性的表现形式
4 新闻倾向性的原则性、客观性及其具体体现
    4.1 新闻倾向性原则
    4.2 新闻倾向性的客观性和具体体现
    4.3 新闻倾向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5 新词新语在传统纸媒的表现
    5.1 新词新语在传统纸媒上的形成模式
    5.2 新词新语在传统纸媒上的特殊意义
6 把握新词新语对报纸新闻及其倾向性的作用
    6.1 新词新语对报纸新闻的作用
    6.2 如何把握好新词新语对报纸新闻倾向性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对地方应用型大学学报高被引论文生产的多维分析——基于《皖西学院学报》2001~2015年刊文的十个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总体被引情况“二八定律”分布明显
二、前20位最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三、作者所在机构分布及高被引贡献情况分析
四、前50篇高被引论文作者群体特征分析
五、高被引论文学科分布分析
六、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量的关系分析
七、高被引论文生命力分析
八、高产作者、高影响力作者及其合作者分析
九、特色栏目“叫好”与“叫座”的关系问题分析
十、余论———对零被引论文与“睡美人”论文的一点思考

(8)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赛珍珠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赛珍珠的文学创作
    1.2 赛珍珠在中国的译介研究综述
    1.3 我国目前对赛珍珠译介研究的不足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章节结构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民国时期赛珍珠译介兴盛态势概览
    2.1 生活题材作品中译本
    2.2 抗战题材作品中译本
    2.3 期刊登载的赛珍珠作品译文
    2.4 报纸期刊对赛珍珠的报道
    2.5 小结
第三章 《大地》的译介及其分歧与争议
    3.1 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翻译
    3.2 作为改写的翻译:《大地》的三种译本
        3.2.1 王龙的辫子:译者对“负面”的不同译法
        3.2.2 王龙形象的变形
        3.2.3 译文中的外国人
        3.2.4 乡农生活诗意色彩的失落
    3.3 《大地》引起的争论
        3.3.1 关于真实性的争论
        3.3.2 眼镜的颜色:赛珍珠的身份与用心
    3.4 小结
第四章 抗战语境下《爱国者》的翻译和接受
    4.1 《爱国者》的“抢译”:呼应抗战
    4.2 多译者合译的《爱国者》译本
    4.3 两种代表性译本研究
        4.3.1 慌不择译:明显的语言错误
        4.3.1.1 朱雯等的译本
        4.3.1.2 哲非等的译本
        4.3.2 译本中人物形象的变形
        4.3.2.1 以璜:爱国者形象的弱化
        4.3.2.2 恩来:共产党员形象的丑化
        4.3.2.3 牡丹:旧女性特质的添加
    4.4 《爱国者》的接受
    4.5 小结
第五章 政治语境与批判:建国后我国对赛珍珠的否定
    5.1 破产的“中国通”:批判的基调
    5.2 《赛珍珠反动作品选辑》:批判的材料
        5.2.1 编写目的
        5.2.2 书的内容
        5.2.3 为批判而翻译的作品
    5.3 文艺期刊发起的批判
        5.3.1 《美国反动文人赛珍珠剖视》
        5.3.3 《赛珍珠——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
    5.4 小结
第六章 解禁与重生:改革开放以来的赛珍珠译介与研究
    6.1 赛珍珠作品的新译与重译
        6.1.1 破冰之作:《生命与爱》
        6.1.2 《大地》的重译与出版
        6.1.3 赛珍珠其它作品的翻译和出版
    6.2 历史遗留影响与突破
    6.3 赛珍珠研究的多重视角
        6.3.1 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冲突
        6.3.2 女性主义视角
        6.3.3 后殖民主义视角
    6.4 社会文化语境对译文的影响:《大地》两种译本的比较
        6.4.1 对“辫子”和“裹脚”的无保留再现
        6.4.2 外国人:乐善好施还是无知?
        6.4.3 乡农生活诗意色彩的再现
        6.4.4 从浙东方言到普通话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赛珍珠作品中文译本一览表1(1932-1949)
附录二: 赛珍珠作品中文译本与译文一览表2(1982-2013)
附录三: 赛珍珠非文学作品在期刊上的译文一览表(1932-1949)
后记

(9)上海中小学报优化传播策略微探 ——以《东方少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主要研究背景
    二、 主要研究问题
    三、 研究综述
    四、 本研究主要意义与价值
    五、 主要研究方法
    六、 研究主要难点与重点
第一章 关于中小学报优化传播的担当与使命
    一、 关于当代中小学生读报意识的隐忧
    二、 从《东方少年》谈中小学报优化传播定位
        (一) 萌芽与创刊
        (二) 发展与壮大
        (三) 主要传播内容与形式
第二章 《东方少年》优化传播特征分析
    一、 “四统”的构件互文性,“双高”的背景契合度
        (一) 呼应理念的“童视角”,形成协调性“认知和谐”
        (二) 多重“童透镜”,彰显讯息性“感官延伸”
        (三) 多种背景相融,打造象征性“拟态环境”
    二、 明确的意象关联感,适中的教育引导力
        (一) “多面具象”的清晰轮廓,源于激发性“积极传者”
        (二) 文字语气间的“呼吸感”,寻求注射性“第三空间”
        (三) “强化关联”与“弥补缺失”,满足自主性“场景区隔”
第三章 关于《东方少年》优化传播的受众接受取向调查
    一、 受众接受取向的焦点组访谈
        (一) 焦点组访谈的前期策划
        (二) 焦点组访谈的具体过程
        (三) 焦点组访谈的相关结论
    二、 受众接受取向的问卷调查
        (一) 调查背景与调查方法
        (二) 基本维度设定
        (三) 数据统计与分析结论
    三、 受众接受取向的深度访谈
        (一) 深度访谈的前期策划
        (二) 深度访谈的具体过程
        (三) 深度访谈的相关结论
第四章 从《东方少年》管窥上海中小学报的传播诣旨
    一、 把握“四感”型接受心理
        (一) 精致感——“资讯享受型”的简约风
        (二) 特质感——在“综合”中寻求“特色”
        (三) 参与感——借助“隐性中介”消费“心理欲求”
        (四) 归属感——源于“点”依赖
    二、 侧重“四式”型接受方式
        (一) 信息式——丰富清爽的“拼盘快餐”
        (二) 多轨式——“平行”增大接受度的空间
        (三) 完型式——留有“填充”的“空白”
        (四) 启发式——为接受“长阅读”搭建“桥梁”
    三、 关照“四化”型接受意识
        (一) 根源化——青睐“一手”信息源
        (二) 全息化——关注“广角镜”呈现的“大视角”
        (三) “类成人化”——对“童”话要求并不高
        (四) 社会化——需要在社会角色中“被认同”
    四、 关于《东方少年》的几点不足
第五章 上海中小学报优化传播策略发展前瞻
    一、 绘“杂志型”质感
        (一) 精化风格,碎化形式
        (二) 彰显个性,掐准高频
    二、 造“自媒体”平台
        (一) 聚集通讯员,强化线索网
        (二) 减少灌输感,提供发言权
    三、 越“童趣框”视阈
        (一) 拓展教育内涵
        (二) 调整童趣重心
第六章 关于上海中小学报优化传播策略的一点思考与建议
    一、 要注重中小学报信息的集约式强化
    二、 要注重“个性”秀的接受度展示
    三、 要强化“自媒体”平台效应
    四、 要关注接近性“走心”的信息展示
    五、 要将释放正能量育人树德视为重中之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1:《学生导报·东方少年》责任编辑吴洁老师访谈记录
附录 2:焦点组访谈 1 提纲
附录 3:焦点组访谈 1 记录
附录 4:《东方少年》受众接受取向调查问卷
附录 5:深度访谈问题设计
附录 6:深度访谈记录
发表论文
参与项目
致谢

(10)《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三、材料及架构
第一章 《金陵光》办刊始末及编辑发行研究
    第一节 《金陵光》办刊始末
        一、早期金陵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汇文书院时期出版物《会报》
        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的创刊
        四、《金陵光》中文版增刊及早期发展
        五、《金陵光立的两次停刊
        六、《金陵光立终刊号及影响
    第二节 《金陵光立编辑发行研究
        一、《金陵光》编辑研究
        二、《金陵光》的出版与营销
        三、《金陵光》广告研究
        四、《金陵光》特刊研究
第二章 《金陵光》中文文章研究
    第一节 《金陵光》作者群研究
        一、《金陵光》作者群概述
        二、陶行知与《金陵光》
        三、王东培与《金陵光》
        四、刘伯明与《金陵光》
        五、陈裕光与《金陵光》
    第二节 《金陵光》与金陵大学学科发展
        一、《金陵光》与金陵大学理科
        二、《金陵光》与社会学研究
        三、《金陵光》与语言学研究
        四、《金陵光》与比较文学研究
        五、《金陵光》与图书馆学
        六、《金陵光》与近代诗歌
        七、《金陵光》的缺席者
    第三节 《金陵光》与近代社会思潮
        一、《金陵光》与新文化运动
        二、《金陵光》有关婚姻家庭问题的讨论
        三、《金陵光》与西方思想传播
        四、《金陵光》与西方科技传播
第三章 《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英文文章研究
    第一节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内容概述
        一、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的文化意义
        二、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内容简介
        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与近代社会思潮
        四、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与西方思想传播
        五、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编辑按语研究
    第二节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作者研究
        一、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作者群概述
        二、贝德士与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
        三、赛珍珠与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
        四、韩穆敦与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
        五、金陵大学外籍学者与"中国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翻译研究
        一、《金陵光》与外籍文学汉译
        二、徐养秋对培根Of Suspicion的翻译
        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与汉籍英译
        四、刘靖邦与《七侠五义》的翻译
        五、陶行知、克乃文与《木兰诗》翻译
        六、克乃文对袁枚诗歌的翻译
第四章 《金陵光》与近代高校学报
    第一节 近代高校学报发展概述
        一、近代高校学报的出现及意义
        二、近代高校学报形态之变化
    第二节 《金陵光》在近代高校学报中的地位
        一、《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量化分析
        二、《金陵光》终刊与近代学术转型
    第三节 《金陵学报》对《金陵光》的继承与发展
        一、《金陵学报》历史简介
        二、《金陵光》与《金陵学报》对比研究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四、《宿州师专学报》改版信息Ⅲ(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没有X,只有Y”构式研究[D]. 冀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9)
  • [2]自由执业背景下导游职业能力评价及培养研究[D]. 付丹.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3]劝说与规训:基督教与近代上海社会风尚[D]. 黄薇. 上海大学, 2019(02)
  • [4]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D]. 阎安.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基于民族学视角下的实景舞台剧《夷水丽川》的研究[D]. 杨湘波. 湖北民族学院, 2017(01)
  • [6]新词新语在报纸新闻倾向性中的作用[D]. 黄玥鑫.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 [7]对地方应用型大学学报高被引论文生产的多维分析——基于《皖西学院学报》2001~2015年刊文的十个统计分析[J]. 王全林,程晓凤,王艳. 皖西学院学报, 2016(03)
  • [8]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赛珍珠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D]. 茹静. 复旦大学, 2014(03)
  • [9]上海中小学报优化传播策略微探 ——以《东方少年》为例[D]. 凌怡. 上海大学, 2014(02)
  • [10]《金陵光》(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Magazine)研究[D]. 姜庆刚. 南京大学, 2012(07)

标签:;  ;  ;  ;  

《苏州师范学院学报》修订信息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