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见玄学“歌成万物”

浅见玄学“歌成万物”

一、玄学“曲成万物”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秦洁[1](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何凯[2](2020)在《两晋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两晋赋诸多特征的形成深受社会政治、学术思潮影响。两晋帝王、权贵对辞赋普遍缺乏兴趣,导致赋家既无尊贵荣宠的社会地位,亦无诸如邺下赋家与丕、植昆仲的诚挚友谊。帝王、权贵的喜好对两晋赋的影响微乎其微。政治动荡,使两晋赋家无大国臣民的自豪意绪,故无美颂政治的意愿。乱世“帝功”的匮乏,帝王于“润色鸿业”亦无迫切的需求。两晋赋家对京殿苑猎等宏大题材缺乏兴趣,美颂意图普遍消失。在学术的层面。经学体系的崩溃,使赋的价值不再一准于经学的绳尺,擅赋可为士人炫才的资本。玄学自嵇康、阮籍之后淡化了对政治的批判,经乐广、裴頠等人的努力,至郭象而完全融合“名教”与自然。阔谈老、庄成为弥漫朝野的风气。受此影响,两晋赋家的学识素养及精神面貌与两汉赋家迥异。好老、庄之学而对经学普遍缺乏兴趣,长于义理而疏于诂训,少有坚实的学术素养。阔论玄虚、遗世高蹈、恣情山水是两晋赋家普遍的精神面貌。赋家缺乏担当精神,少有“兼济”之志,对社政治亦无尖锐批判,而多对个体逍遥、畅适的追求。在玄学的浸润下,士人对现实的关怀转向自我,审视当下的生存。玄学对“道”的探讨,使“玄”这一语词带着“玄远之学”的高格,被普遍运用于描绘事物。“玄”之“正色”体现出人们光明与黑暗的遥远记忆;“道”之“玄远”则赋予事物奇异、深奥的品质。但凡以“玄”限定指称的事物及其属性,都因“玄”义的发现而值得美颂。“道”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则禀受“气”“道”的事物便为可贵。由“体道”而“体物”,是玄学对两晋赋的重要影响。老、庄的哲思则影响赋家的处世主张、生活理想。在禀承“气”与“道”的层面标举事物的意义,阐发贵柔、通变的处世智慧,抒写自适逍遥与出尘之想几个方面,体现出玄学思潮对两晋赋的全面渗透。陆机《遂志赋》《豪士赋》、挚虞《思游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李暠《述志赋》各自体现玄学影响的不同侧面。陆机之“贵柔”与“通达”,挚虞以“天命”否定“骚怨”、陶渊明因“质性自然”的执着,于生活有“不遇”的困扰;李暠以老、庄“风度”为立国的“正名”之用。是玄学思想在两晋言志赋中的不同表现。两晋赋的题材变化明显。都邑、蒐狩赋的政治主题淡化,言志、纪行赋“骚怨”丧失,咏物赋多表现日常生活。以“水”为主要对象的山水题材在两晋赋中别具一格。赋家对山水的描写涵盖了人们面对山水时的各种心态。郭璞《江赋》、木华《海赋》代表两晋山水大赋的最高水平。其对江、海的描摹一仍汉代散体大赋的模式。图绘空间,虚夸物产,表现出浩瀚水域的雄奇壮丽。对江、海的描写中随处可见珍奇名物的堆砌铺陈。赞美江、海“兼包化产”的意义,同时体现赋家对江、海世界的畅想与敬畏。两晋大赋的“水”,或与汉大赋相类,由《诗》《骚》的“山水阻隔”转化为“物产地利”,或如郭璞《江赋》直接资取《山海经》“虚实参半”的山水名物。行途所见的山水并未成为两晋赋家的审视对象,于赋中多为空间衔接的点缀之物,并因“流寓”的普遍感伤而色调黯淡。赋家于行途山水的情感体验与《诗》《骚》相似。两晋思辩的水赋多援取儒、道关于水德、水性的经典议论。或论“水”之功用,或论“水”之“自然”,从学理思辩的层面确认水的品格,是山水审美发生的必要前提。“归田”“闲居”“嘉遁”主题的多将山水作为“宜居”环境的考量因素,甚或根据需求布置、经营。不再论证山德水性,而赋家“乐在其中”,是真正的山水审美。两晋大赋、小赋分途演进。左思《三都赋》、庾阐《扬都赋》、郭璞《江赋》、木华《海赋》等都沿用汉大赋的铺陈程式。左思、挚虞主张“征实”,而有左思《三都赋》的实践。郭璞《江赋》尚奇尚怪、寓虚于实及木华《海赋》则未离“凭虚”,就是《三都赋》的名物取用,亦有不实。观念主张与创作的矛盾,是基于《诗》“用”的标准与大赋“凭虚”夸饰的体制要求背道而驰。完全保持楚辞面貌的纯骚体赋减少,传统骚体赋纪行、言志等题材大多不用骚体的形式。保持楚辞面貌骚体或半骚体作品,则无《离骚》的愤怨及由《离骚》衍生而来的“不遇”,多抒通脱情志。咏物小赋蔚然勃兴,对象纷繁。“庶品杂类”“草区禽族”,无一不可入赋。两晋赋家咏物既重声口享受的实用意义,也赞美色彩、质地等“无用”的审美愉悦。淡化汉魏咏物赋的“感遇”色彩,对物态的描摹追求逼近“真实”,并在“体物”的过程中隐喻“摄生”的智慧,是两晋咏物小赋的典型特征。在语用的层面,两晋赋仍以四、六言句式为主体,但在提示铺陈内容转换的衔接部位新变明显。“尔乃”“其上”“于是”等提示语之后多为与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并融入偶对的句群,极少散语单行的语句。废弃“楚语”特征明显的“兮”字,成为两晋赋句式运用的主流趋向。通篇运用“兮”字句式的作品极少,杂用“兮”字句式与非“兮”字句式的“半骚体”也不多。“兮”字对句通常用于间破句式通篇一律的板滞,且在一至二个对句之后随即转入非“兮”字句。“兮”字的弃、用,都体现出两晋赋家于句式“文学化”的自觉追求。诗体的五、七言在两晋赋中仅是极为个别的运用,说明赋的“诗化”尚未发生,而以偶对为基础的骈化则极为盛行。语词的运用上,地名词作为叙事要素参与文本的构建,提示“观察”空间的转换,或体现赋家对“世界”的认知。名物词的作用仍在堆砌铺陈,炫示富博。偏正式的名词结构则于色彩、质地、线条、空间态势的范畴体现两晋赋家“体物”的细腻,并见以“柔”“弱”为美的倾向。作为喻体的名词普遍用于写物图貌、夸饰性状。虽非两晋独有,但在两晋赋中更加鲜明。繁难生僻的字面减少,联绵相对、叠音相对,体现出两晋赋字面趋简,而属对趋严的用字讲求。在典事的运用上,随着“骚怨”精神的丧失,两晋赋对典事的援引普遍缺乏强烈的情感。潘岳《西征赋》“刺取史事为赋”,其“旁观”的叙事特征,及其对典事的隐括、处置,既体现两晋赋“援事”的新变,又为后世赋的典事运用提供范式的借鉴。

袁龙[3](2019)在《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中,“意象”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20世纪前期,胡适、闻一多、李金发、梁宗岱、戴望舒、艾青、唐湜、袁可嘉、宗白华、朱光潜等人都对“意象”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不约而同、有意识地总结归纳诗歌意象创构与批评的经验,在借鉴西方现代诗学的基础上,融合中国传统意象诗学,吸收心理学等西方现代科学成果,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自己对意象的理解。他们关于意象的研究成果构成了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20世纪初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与发展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受中国古典意象诗学“贵意”倾向的影响,梁启超等人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引新鲜事物入诗,丰富了诗歌意象类型,拓展了诗歌意境,直接影响到白话新诗运动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另一方面,意象主义诗学在理论上影响了胡适的“影像”论,在创作上影响了胡适的“具体的做法”。白话新诗创作注重意象,促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不断发展和深化。涌现出闻一多的“幻象”论;李金发、戴望舒、梁宗岱汲取象征主义诗学提出的象征主义意象论;宗白华的“动象”论;朱光潜的“直觉意象”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在战火硝烟中出现了现实主义倾向,出现了艾青的“生活感觉”论;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唐湜的“诗质”论;袁可嘉的“意象类型”论。虽然20世纪前期中国诗人和学者提出了名称各异的意象论,但他们都意识到“意象”的本体包含“意”“象”二元因素。因此,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在讨论意象的本体问题时,存在“贵意”与“尚象”两种倾向。“贵意”论者认为意象的“意”不但包含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情”“志”等因素,而且包含西方诗学关于文艺创作与欣赏的直觉、想象、联想、理智、灵感等人的主观之“意”的观念。在传统意象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影响下,“尚象”论者从中西“象”范畴的三大共同特征,即形象性、象征性和变动性来论“意象”之“象”。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还包含意象的创构论与批评论。意象的创构涉及“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在由感而知而行的意象创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生成论和情景交融论两种创构方式。宗白华和朱光潜关于意象和意境关系的论述表明:营造意境是表现动象或创构意象以有限表现无限,实现虚实相生、境生象外的审美追求。意象批评是欣赏者通过作品的意象沟通创造者的情志,对意象进行理解、还原、阐释、评判甚至再创造,实现其艺术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在阅读作品、直觉意象的欣赏批评过程中,存在理智、感觉、感觉的心象和共鸣四种心理活动。从事意象批评需具备敏锐的语言领悟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设身处地的同情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广博的学识修养与分析比较的能力。总之,在中西文化汇流的背景下,当时的诗人和学者融合中西意象诗学,构建了集发展论、本体论、创构论与批评论于一体的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它是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赵亚迪[4](2019)在《王肃、王弼易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易》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与天地准,弥纶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对各个朝代的政治生活和个人的道德修养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汉代设立《易经》为官方五经博士之一,使《易经》成为士人的进身之阶,更使《易》与汉代政治休戚相关,汉魏交替之际,士人纷纷借对《易经》的解读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其中以王肃和王弼二人最为典型。本文通过王肃、王弼的《易注》的形式及内容的比较,试图更好地理解汉魏之际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转换。论文以王肃、王弼易学比较研究为主题,分三个章节进行论述,围绕王肃和王弼的易学形成的渊源、二人解易形式和易学思想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进行展开。《易经》在汉代六经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三国时期治费氏古文易为主的荆州官学兴起,荆州学派代表人物刘表和宋衷不言谶纬、不重象数、简明求实、注重义理的治易风格,直接影响了王肃、王弼治易方法的分殊。同时汉代老学在民间的流传以及以道家思想解易的传统,无论是为王肃、王弼吸收老学自然无为的思想解易,还是为王弼的以老解易,运用有与无、自然与名教等范畴辨名析理来建立自己的玄学体系,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王肃和王弼易学在解经原则、易学思想、解经条目等方面有相同点。解经原则包括以易解易这一费氏易的典型原则、以义理解易而不主张取象说、以及爻位相关的原则等。易学思想方面,二人都是儒道兼治,受到了老子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并接续王充《论衡》中天道自然的观点,形成了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自然无为的政治观。在具体的解经条目上,王弼易学在文义上较多地继承了王肃易学。释易方法和形上思想的建构两方面存在明品差异。王肃不废象数、注重训诂、以礼解易,王弼轻视象数、注重发挥微言大义、以情解易。形上思想的建构方面,是王弼解易所独有而王肃没有的,本文梳理了王弼从“主爻说”追求爻象背后的普遍原理,到“时变”和“位不可犯”所揭示的“位”对“时”、不变对变的绝对制约作用,到根据《复》卦主张静为绝对、动为相对的主静说,再到通过释“大衍之数”建立自己形而上的“太极”说的过程。王弼以“太极”为无、为世界的本原、为万物所由之宗,他的本体论思维超越了包括王肃在内的汉易的物质性的宇宙生化观。通过王肃和王弼易学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到王弼易学对王肃易学有较多继承,尤其是在易理方面,但同时,王肃和王弼易学的不同点,是二人学术的根本分际所在,代表了汉魏经学与魏晋玄学的分野。王肃易学重在继承,属于经学范畴,王弼易学重在创新,更多地受到了玄学思潮的影响,二者是荆州学派后来发展的两个并列的分支。

周鹏[5](2018)在《从“通玄”到“复性”-唐宋老学史研究》文中指出唐宋老学是一个不可割断的整体,其所以看似不同者,时移世异,体“道”的方法发生了变化。唐人的“通玄”与宋人的“复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宜过分轩轾。本书前半部分介绍唐朝老学,後半部分介绍宋朝老学,各取八家着作,以做具体而微的解剖。唐朝老学选有王玄览、成玄英、李荣、唐玄宗、吕洞宾、王真、陆希声、杜光庭,宋朝老学选有陈景元、无名道人、吕惠卿、王安石、苏辙、赵佶、李嘉谋、林希逸。通过对十六家老学着作的个案分析,以期为唐宋老学从“通玄”到“复性”的思想历史理出一幅清晰的图谱,对唐宋老学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做出准确的判定,并对唐宋老学留给今人的思想财富做出合理的展望。

孙凌宇[6](2018)在《道行两域 虚静为宗 ——张湛虚静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列子注》为主要文本依据,通过分析张湛如何构建以“心”为中心的虚静思想体系,梳理张湛虚静思想内在结构、及其与魏晋玄学思想的关系等,来初步探讨张湛思想蕴含的独特哲学史意义,也为进一步丰富魏晋玄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的积极价值内涵提供必要的补充。张湛面对前人所遇到的“圣人”何以“体无”之困境,根据道与人、形与神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圣人凝神合道”的观点,并构建了“虚静”统摄“太虚之域”与“有形之域”的二元虚静思想体系。其中,“虚静”不是消极的“虚无”之意,而是在力图扬弃前人思想并融合儒释道的基础上,提出“虚”、“至虚”、“太虚”、“虚静”等一系列概念,以解决魏晋玄学中“有无之辩”、“本末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之辩”等几大魏晋玄学议题和东晋生死解脱的时代问题,并从万物本体、人的生存等多重方面消弭人们对生死、有无、祸福的执着之心,来实现人在“有形之域”的虚静而生,从而建立社会良序和个体内心的安顿秩序。面对人如何“虚静而生”的问题,张湛提出“道行两域”的思想,并构建了以“心”为中心的虚静思想体系。就“太虚之域”和“有形之域”两者互为因果、无限循环往复的逻辑关系而言,我们可以把张湛虚静思想的逻辑进路划分为群有起于“太虚之域”、委顺于“有形之域”、复归“太虚之域”三个环节,以此阐发张湛思想中的虚静与道、“群有”之“禀生”、万物和人之“反本”的内在关联。在起于“太虚之域”之环节中,从“有无之辩”到“本无自生”,张湛指出太虚之域在万物从“无”到“有”的萌发中起到了场域的作用,而非生成的作用。借此张湛诠释了如何以虚静思想解决“有无之辩”的议题。张湛融合王弼的“以无为本”论和郭象的“自生独化”论,提出“本无自生”的论点。他以无—虚—虚静开“两域”—太虚之域的逻辑进路,表述了从“无”到“有”、“无”在“太虚之域”的萌发和“道”在“太虚之域”中的运行。在委顺于“有形之域”之环节中,张湛认为人虚静而生于“有形之域”,其中包含个体的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他认为社会的良好秩序以“顺名教而任自然”为原则:乱世以儒家的名教礼法治世,顺世以道家的无为虚静为政,从而做到虚静无争;而人的虚静包含“顺性安命”、“虚静养生”、“肆情达生”三个方面。张湛认为人的虚静而生关键在于对内在的“心”的修养;人只有无心无念、无言无意才能做到“方寸与太虚齐空”,从而进入虚静境界——“无知之域”。可以说,“无知之域”是超越言意、有无、生死、祸福等差别、而达到的虚静境界。他的推论是:天地的虚静——物的虚静而全——人的自然虚静、肆情达生——“无心无念”、“无意无言”的无知之域。张湛在此环节,主要解决的是“本末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等魏晋玄学议题。在复归“太虚之域”之环节中,张湛主要阐发凡人、圣人等,因离道的远近而呈现出不同的生死观和反本的途径与态势,以及由此展开的何为圣人、圣人何为、凡人能否超凡入圣,以及凡、圣如何反本而复归于太虚之域等问题。在此,张湛致力于思考并解决东晋生死解脱的时代主题,而且指明了太虚之域是人“形散神灭”、反本归虚的归宿,以及圣人何以“凝神合道”、“冥通内外”。张湛的“圣人凝神”观解答了圣人何以体无的难题,并推进了郭象“内圣外王”、“弘内而游外”的思想。他指出以自然为法、“密用而不显”是圣人的自然之性,即为圣性、道性。总体而言,张湛“虚静”思想实现了对魏晋玄学由外在的形而上本体到内在之“心”的转向。他以“心”为核心,深刻地剖析了人的存在是“道”、“德”、“性”、“心”、“神”、“情”、“欲”等的统一。他以“虚”代替“冥”,力图消融魏晋以来的“有无之辩”,并尝试构建和实现社会安定和个体内心安顿两大秩序的理想,这对当代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的探讨都有重要启示。不过,张湛“虚静”思想也存在一些论证不够充分、人能否合道、凡人致圣等问题上处于两难境地等不足之处。但相比而言,张湛“虚静”思想的积极意义更值得探究。张湛“虚静”思想较为全面地诠释了虚静与道、万物禀生的关系,以及万物与人如何反本归于太虚之域等问题,它对后世佛教般若学、道教重玄学、宋明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意义。由此而论,张湛虚静思想使张湛思想具有了独特的哲学史意义。

马鑫焱[7](2018)在《张载易学着作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易学自从北宋起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其解易的学风一直延续到清初。北宋中期经学以复兴儒学为使命,由周敦颐、张载、二程等为代表,掀起了一场复兴儒学的思想浪潮,诸位道学家重新诠释儒家经典,凝结、阐发义理,开辟了新儒学的发展道路,为后世儒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易学受“因经明义”的新儒学学风影响,同以象数易学为主体的汉易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北宋易学宗师以易学为立论基础,或进行道学交游,或着书立说,或开门讲学,“君子以自昭明德”,一时间易学繁荣,如暗夜之烟火,灿烂夺目,景况盛前!张载易学在此环境中孕育而出,其易学广博、深刻,有对汉唐以来的易学总结和批评,有对同时期学人、学风的针砭时弊,有对佛老二氏的反击与回应,但更多的是对汉唐以来儒学发展困境和危机的担忧。张载哲学“以《易》为宗”重构儒学义理,重拾儒家自信,自开一派,“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其关学之盛,不下洛学!《易说》作为张载哲学奠基之作,文本或是在张载去世之后由弟子整理出来的,现存《易说》版本主要是明清诸本,有明代吕栴所刻二卷本,徐必达《张子全书》本,清《通志堂经解》本,《四库全书》本。《易说》在流传过程中,有三卷本和十卷本之说。因此,有学者推测今《易说》版本为残本。以三卷本和十卷本之说,推测今《易说》为残本本不科学,需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此方面的证据需要从基本文献入手,进行细致入微地考察和索取。笔者经过考证,《易说》十卷本当为流传之误。张载《易说》在朱震(1072-1138)的《汉上易传》、冯椅(1140-1231)的《厚斋易学》、鲍云龙(1226-1296)的《天原发微》、俞琰(1253-1316)的《周易集说》和董鼎的《周易会通》中均有所引用,本论文在以上文献古籍中发现了一些《易说》所脱漏的内容,对《易说》文献做了辑补工作。对《易说》成书时间,学术界的普遍看法是张载早期着作,此说法也需要甄别、质疑。研究发现,在《易说》文本中有证据证明《易说》是张载一生的心血之作。今通行本《易说》出自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出版,该版本《易说》的校勘存在问题较多,对此类问题本论文做了一些纠缪、辩误。张载曾与二程论《易》,二者都属于义理之学,但注释程度与方法差异较大,只能说“互相师友,互相发明”,张载易学也有“二程未到处”。张载易学承前启后,其中有对汉易象数的辩证吸收,有对玄学易注重义理解易方式的继承,有对汉唐以来佛老的评判与融合,有对宋初学风的针眨。张载易学属于时代精神的精华,《易说》从继承儒学正统性出发,对“疑经惑传”种种议论作了反击,认为《周易》为圣人所作,毋容置疑。以《周易》“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等概念提出“乾坤《易》之门户”,论证了乾坤在《周易》中的重要性,以乾坤卦为核心,提出“合两之性”、把性与天道以“乾坤”、“阴阳”统一起来。张载易学虽重义理,却不废象数,但却对象及数赋予新意,认为“有气方有象”。《易说》属于张载“苦心极力”之作,以观其易学体例可见一斑。《易说》体例传承王弼易学体例,如中位说、当位说、应位说、一爻为主说、承乘、比说,创新之处明显突出,有卦变说、尊位、盛位说、取象取义说、合阴阳说。张载易学体例是对王弼易学体例的丰富和发展,其特点在北宋易学中显着、独特,足当引起注意。《易说》解易特征与张载易学的时代性关系紧密,史称张载“以礼为教”,注重礼法,实践性突出。在《易说》中,张载多以礼解释卦爻辞、《系辞》,特征明显。《宋史》称张载哲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在《易说》解易中对《中庸》思想作了继承与发展,提出“时中”观,对《周易》作了符合时代发展的全新诠释,彰显出富有时代感的活力之美。张载之学“出入佛老,返求六经”,精通儒学经典,有着有“诸经说”之称,在《易说》中,其解易内容丰富,以经证《易》,以史证《易》,旁征博引,游刃有余。《易说》是张载独创之作,其“吾道自足”之焕然自信尽在其中,有诸多“发明”精彩绝伦。张载易学取义取象,易象多维,易象有物象与义象,物象直指“有气方有象”;义象抽象,乃理性构成。《易说》以“太极”、“两仪”象“合两之性”,以易象“太极”道出太虚性体。张载易学不赞成邵雍“数本论”,对大衍之数与天地之数作了辨析,以数论揭示出“参伍之神变易”的内涵。《易说》以“乾坤易简”为根本,对“乾坤易简”虽众说纷纭,而《易说》之诠释内涵丰富,有宇宙创生、道德工夫、心性本体三层内涵,在易学哲学史中具有开创性和启发性。王弼易学、《周易正义》以“有无论《易》”,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为别类“有无论”,《易说》指出“《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易说》取《周易》“幽明”取代“有无”,以生成论驳释氏之“空寂”,道家之“虚空”,建立起理学之宇宙观。《易说》与《正蒙》联系紧密,《正蒙》中诸多概念、内容出于《易说》,《正蒙》为张载哲学的精粹,《正蒙》中有重要概念是对《易说》的发展,如《易说》指出有“太虚之气”,《正蒙》发展为“太虚即气”,《易说》之“太极”发展为《正蒙》之“太和”,《易说》之“气之神化”发展为《正蒙》之太虚神体,《易说》之乾坤之性发展为《正蒙》之“合两之性”。此种种足以论证张载之学“以《易》为宗”,研究张载易学实为必要。

吕相国[8](2018)在《论王弼易学之生成性思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弼易学的根核在其"本体论"思维方式,此思维方式构成了魏晋玄学不同于两汉经学的特有思维形式,而王弼易学中的"生成性思维"则远承《周易》,是延续中国哲学本身普遍具有的思维方式,具有超时代性。王弼的"适时说",是以爻为主,"适""卦时",表现了一种主体与所处大时势之共律关系;"主一说",则是以卦为主,统爻之众,体现了一种从"至变"之源统摄万变之纷的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方式,都体现了《周易》内在的"生成性思维"。王弼的"言象意"关系理论中,意生象,象生言,较汉易更能符合生成思维之本身特征。

董春[9](2017)在《易学视域下的儒道会通 ——以王弼易学为中心》文中指出在中国思想史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思想流派,各派思想的互动和融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在诸子百家当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儒家和道家思想,二者在批判和交流、冲突和对话过程中不仅为各自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而且还通过相互吸收丰富了自身的学术内涵,因此要深入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互动和会通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既要注重研究儒道思想的互动,还要注重研究儒道思想的会通。互动和会通在程度上有一定的区别,所谓互动可以是两派之间的思想交流、互相批判,而会通则是在互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这种交流和批判在某方面形成了共识,或者在某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本文所探讨的儒道会通就是在儒道互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寻求二者会通的内涵。而要考察儒道会通,我们不能泛泛而谈,必须寻求一会通的契入点,故本文选取《周易》为研究对象,以王弼易学为中心研究来儒道会通的问题。在绪论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选取《周易》文本以及王弼易学作为儒道会通之契入点的原因,并回顾了目前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要研究儒道会通,我们首先要研究儒道思想在什么样的问题上实现了会通,或者是二者在什么时代达成了共识,如果单从儒学或者道家思想中去寻求这个共识或者这种会通难度无疑是比较大的。中华文化历来有注经的传统,儒道两家皆是如此,故从二者共有的经典《周易》出发,来寻求二者的会通之处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入点。在易学史上,汉魏之际王弼的《周易注》更是融合儒道的典范,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王弼《周易注》为研究中心,重点研究王弼易学思想当中的儒道会通内涵。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哲学特征主要源自于巫术活动的理性化,《易》、儒、道的产生与巫术文化密切相关,三者思想同源而异流。在第一章当中,我们就《周易》与儒、道之关系进行了探讨,《周易》古经彰显了巫术中的理性和德性的因素,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亦对儒道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影响。儒、道思想产生之后又对易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儒道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诠释《周易》古经的经典——《易传》,《易传》确立了诠释《周易》古经的经典模式,而在其所确立的诠释模式、诠释内容和诠释方法当中已具有儒道会通之雏形。儒道会通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魏晋时期儒道思想逐渐走向融合,而王弼作为正始玄学的奠基者,兼治《易》、《老》,其易学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儒道会通的形式、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第二章当中本文首先考察了王弼易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学术背景,汉魏之际道家思想开始复兴,而儒学亦由今文经学向古文经学转变。王弼易学便是在此种背景下产生的,他通过对《老子》与《周易》的重新诠释,完成了《老子注》和《周易注》两本跨时代的巨着,建构起了独有的玄学思想体系。一方面他将易学诠释的重心由象数转向为义理,创立了易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义理学派,另一方面他有意识的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相结合去阐发《周易》的义理内涵。王弼在已有的玄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周易》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在儒道会通的基础上将义理派的易学理论发挥的更为纯粹。第三章主要对王弼在《周易略例》中所提出的易学诠释方法进行了研究。《周易略例》在王弼思想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易学史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弼通过《周易略例》对《周易》卦和爻的关系,言、象、意三者的关系以及哲学功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易学诠释方法做了深入而全面研究,阐发了其解读《周易》的基本原则。《周易略例》中的"执一御众"的原则,"时变"的思维模式,"得意忘象"的解易方法都是王弼对解易方法探寻的结果,而这些方法的形成源自于其对汉代象数易学的反思以及其所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儒道会通的结果。第四章主要阐述了王弼《周易注》的思想内涵。在《周易》经传当中既有"极天地之渊蕴"的天道观,又有"尽人事之终始"的人道观,最终以二者的圆满通贯而形成了易学特有的学术体系。王弼注《易》必然围绕《周易》所特有的天道人事之内涵而展开,在对天道的认知上,王弼借鉴了其从《老子注》那里体悟而来的自然之道,但《周易注》中的道与《老子注》的道不同,与人伦日用密切相关,这就是儒道会通的结果。天道落实到人的生命当中来就形成了性,王弼通过反思儒家的传统价值体系,结合了道家思想,以"崇本举末""守母存子"之玄思对易学中性与天道的问题进行了思考,试图为理想人格与人生境界寻求一个终极依据,这为性命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系辞》曰:"夫易,圣人所以崇德广业也。"王弼非常注重人伦日用,他并没有否认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只不过在其最终依据和关键环节当中引入了道家之自然的观念,去补充儒家在形上本体的不足。第五章阐述了王弼《周易注》对后世的影响,对其易学中所体现出的儒道会通进行了评价。王弼通过《周易注》完成了其玄学体系的构建,将儒道思想融合在一起,这无疑开创了易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他既重视对道家思想的弘扬,但同时又没有放弃对儒家精神的追求,对后世易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弼之《周易注》将儒道思想统一在其玄学理论体系当中,儒道思想共同作用,互相影响,二者的思想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是积极的,是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的。

杨健桢[10](2017)在《《弘明集》“援易论佛”研究》文中认为《弘明集》是辑录东汉至魏晋时期佛教学者与儒道知识分子论争的文集。该文集收录的文章为当时的思想界知识分子所着,辞藻华丽、引经据典,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弘明集》所辑之文涵盖广泛,多篇文献涉及《周易》,其主流是佛教学者对《周易》及易学的援引,具有佛学与易学会通的意义,属于“以易解佛”的范畴。而其援引,具备合历史与合逻辑的特点。按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援引为“借易论佛”,是形式上的引用。《牟子理惑论》引《乾凿度》宇宙衍生之说,具有本体论的意义。罗含《更生论》利用“备其极”来表明天地万物一体,进而表明人死会复生,因其论证单一乏力,而终未引起关注。何承天以“三才同体”而圣众有分与颜延之“大德曰生”而众生平等的辩论,虽其用《易》更为深入,论点亦不再浅显,但因其所论内容与方式的特点,依然是中土式的辩论。第二类则为“融合佛易”,融会与发挥并举,具有佛学史与易学史的双重意义。慧远为证解神之不灭,对“神”的内涵进行了改造,并使其具备佛教特色的“冥传之功”。于佛教而言,轮回报应的主体得以建立;于易学而言,“神”具有了宗教式的轮回报应意义。宗炳的《明佛论》在慧远的基础上,扩展了“神”的内涵;又利用《易传》“神道设教”之说,将轮回报应之“神”,归入了中国哲学最高范畴的“道”。从佛教史的角度看,《弘明集》的“援易论佛”是初传佛教对《周易》的“格义”。这种援引,有利于佛教的传播,影响了佛教中国化的方向;同时,也丰富对《周易》的阐释,成为易学的一部分。这也表明,易学思想为佛教融入中国文化,提供了理论桥梁。

二、玄学“曲成万物”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玄学“曲成万物”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一、虞氏易例概述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一、生平与易着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二、六艺与易教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余论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两晋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时世变易与汉晋辞赋的嬗变
    第一节 帝王的好尚与辞赋的旨趣
        一、帝王的好尚与辞赋的境遇
        二、汉晋赋家的身份地位与归属
        三、动荡政治与赋的巨变
    第二节 学术的转向与赋家主体的变化
        一、现实关怀的内转
        二、赋家的学识素养
        三、赋家的精神面貌
第二章 玄学思想对赋作品的渗透
    第一节 “玄”以状物的文化意蕴
        一、色彩的集体记忆
        二、好“奇”的心理
        三、玄学的基本概念
        四、陈词的祖述
    第二节 玄学思想对两晋赋的多维影响
        一、禀“气”与“道”的物性标举
        二、居卑贵柔、随顺变通的处身之智
        三、自适逍遥与出尘之想
    第三节 言志赋的玄学表现
        一、陆机:“贵柔”与“通达”
        二、挚虞:“天命”对骚怨的否定
        三、陶渊明:“质性自然”与困扰
        四、李暠:老、庄“风度”别有用途
第三章 题材的演变与山水赋兴盛
    第一节 题材的延续与新变
        一、两晋赋题材概况
        二、都邑、蒐狩:政治主题的淡化
        三、言志、纪行:强烈骚怨的摒落
        四、咏物小赋:从政治到生活
        五、题材新变的内生动力
    第二节 江海赋:宏富浩博的空间世界
        一、空间与水态的描摹
        二、江海世界的物产呈现
        三、水质世界的敬畏与畅想
    第三节 两晋赋与山水审美
        一、前审美:行途山水的黯然点缀
        二、山水审美的前提:思辩与山水品格的确认
        三、审美的享受:闲居、嘉遁的山水畅适
第四章 大赋、小赋的分途演进
    第一节 散体大赋的体制因革
        一、大赋铺陈程式的延续
        二、左思、挚虞等论赋的“征实”导向
        三、《三都赋》:“征实”主张的实践
        四、《江赋》《海赋》:寓虚于实与尚奇尚怪
        五、大赋题材铺陈空间的萎缩
    第二节 骚体赋的衰落
        一、《楚辞》对赋的分途影响
        二、汉代骚体赋对《楚辞》的全面承袭
        三、渐趋黯淡的两晋骚体赋
        四、骚体赋巨变的原因考察
    第三节 咏物小赋的图绘与思辩
        一、先秦至魏晋咏物小赋的变迁
        二、庶品杂类:物欲、物感中发现自身
        三、品物图绘:“渐近自然”的审美观照
        四、事物进程、动态的展示
        五、物性物理:托身的隐喻
第五章 两晋赋的语用考察
    第一节 句式
        一、赋体句式的《诗》《骚》、散源流
        二、四、六言句式的主体与新变
        三、“兮”字弃用:赋用句式的文学化演进
        四、诗化的准备与骈偶的盛行
    第二节 语词
        一、地名词:标记与认知
        二、名物词:物产与炫示
        三、偏正式名词:细腻与“柔”美
        四、喻体名词:图绘与夸饰
        五、联绵、叠音:字面尚简与属对趋严
    第三节 典事
        一、赋之用典与夸饰
        二、“援事”的情感弱化
        三、潘岳《西征赋》:赋用典事的新变及范式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3)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上)
    第一节 白话新诗与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生
        一、“诗界革命”的影响
        二、意象派的影响
        三、新诗运动倡导者的选择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和深化
        一、闻一多“幻象”论对胡适“影像”论的深化
        二、象征派意象诗学的勃兴
        三、意象美学研究的自觉
第二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发展论(下)
    第一节 现实主义生活意象论的崛起
        一、艾青的“生活感觉”意象论
        二、臧克家的“生活意象”论
    第二节 九叶诗派的意象论
        一、唐湜的“诗质”意象论
        二、袁可嘉的“类型意象”论
第三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倾向
    第一节 意象的“贵意”传统与“意”
        一、意象的“贵意”传统:言意之辩
        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贵意”性
        一、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之“意”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贵意”的原因
第四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倾向
    第一节 中西“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一、中国古代“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二、西方“象”范畴的演变及其特征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尚象”性
        一、“尚象”之“象”的形象性
        二、“尚象”之“象”的象征性
        三、“尚象”之“象”的变动性
        四、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尚象”的原因
第五章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与批评论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一、“意”“象”二元关系的理解
        二、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创构论
        三、营造意境: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创构的审美追求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的批评论
        一、意象批评的过程及心理活动
        二、意象批评需具备的个人能力
        三、20世纪前期意象批评兴起的原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王肃、王弼易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现状
    第三节、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王肃、王弼易学形成之渊源
    第一节 汉魏易学之发展概况
        一、易学地位在汉代的逐步提升
        二、汉魏易学之传授系统
        三、汉代道家思想解易的传统
        四、治易为主的荆州官学之兴起
    第二节 王肃易学之渊源
        一、家学、师学与经典文本
        二、王肃反郑
    第三节 王弼易学之渊源
        一、王弼家学与荆州学派
        二、王弼与老学
    小结
第二章 王肃、王弼易学之共同点
    第一节 解经原则
        一、以易解易
        二、以义理解易
        三、爻位相关原则
    第二节 易学思想
        一、自然无为的天道观
        二、自然无为的政治观
    第三节 注经条目相似处列举
    小结
第三章 王肃、王弼易学之不同点
    第一节 释易方法
        一、对象数的态度
        二、训诂释易和超越语言
        三、以礼释易和以情释易
    第二节 形上思想的建构
        一、“执一统众”的“主爻说”
        二、“时变”与“位不可犯”
        三、“主静”之通往形而上学
        四、王弼论“大衍之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5)从“通玄”到“复性”-唐宋老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唐朝老学史
    唐朝老学总论
        一、唐朝兴起的历史因缘
        二、唐朝学术的佛道影响
        三、唐朝老学的发展脉络
        四、唐朝老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价值
    第一章、王玄览与成玄英
        第一节、《玄珠录》里的老子学
        第二节、成玄英的《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
    第二章、李荣与李隆基
        第一节、李荣的《道德真经注》
        第二节、李隆基的《御注道德真经》
    第三章、吕洞宾与王真
        第一节、吕洞宾的先天老学
        第二节、王真的《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第四章、陆希声与杜光庭
        第一节、陆希声的《道德真经传》
        第二节、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
下编、宋朝老学史
    宋朝老学总论
        一、宋朝的政道关系
        二、宋朝思想的复性追求
        三、宋朝老学的发展历程
        四、宋朝的老学与道教
    第一章、陈景元与无名道人
        第一节、陈景元的《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第二节、无名道人的《道德真经全解》
    第二章、吕惠卿与王安石
        第一节、吕惠卿的《道德真经传》
        第二节、王安石的《老子注》
    第三章、苏辙与赵佶
        第一节、苏辙的《道德真经注》
        第二节、赵佶的《御解道德真经》
    第四章、李嘉谋与林希逸
        第一节、李嘉谋的《道德真经义解》
        第二节、林希逸的《老子鬳斋口义》
结语、唐宋老学与中国思想史
参考文献
後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道行两域 虚静为宗 ——张湛虚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及研究目标和意义
    第二节 本文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思路
    第三节 “虚静”概念的多重考察和“虚静”思想的渊源
    第四节 张湛虚静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虚静与道:起于“太虚之域”
    第一节 “虚静”与“无”:从“以无为本”到“本无自生”
    第二节 “虚静”开两域两域循“虚静”
    第三节 “太虚之域”:寂然至虚无际无分无始无终
第三章 虚静与“禀生”:“委顺”于“有形之域”
    第一节 虚静与天地:容天地者太虚也
    第二节 虚静与万物:物所以全者皆由虚静
    第三节 虚静与人:自然顺性肆情达生
    第四节 虚静与无知之域:无心无念言意兼忘
第四章 虚静与反本:复归太虚之域
    第一节 万异冥一:万品以终灭为验
    第二节 生死轮回:凡人生死趋道
    第三节 为生之道常存:贤人生死向道
    第四节 太虚之境:圣人凝神合道
第五章 张湛虚静思想的哲学史意义和影响
    第一节 张湛虚静思想的哲学史意义
    第二节 张湛虚静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张载易学着作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易说》版本研究
    第一节 《易说》版本
        一、版本说明
        二、成书时间
        三、通行本《易说》补正
    第二节 通行本《易说》辨误
第二章 张载易学观的形成
    第一节 张载治易历程
        一、京师论《易》
        二、从《易说》到《正蒙》
    第二节 张载的易学观
        一、《易》为圣人所作
        二、乾坤《易》之门户
        三、易乃是性与天道
        四、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
        五、《易》以象数为用
第三章 张载解易体例
    第一节 体例传承
        一、中位说
        二、当位说
        三、应位说
        四、一爻为主说
        五、承乘
        六、比
    第二节 体例创新
        一、卦变说
        三、取象说
        四、取义说
        五、合阴阳
第四章 张载解易特征
    第一节 以礼解《易》
        一、礼的起源
        二、制礼以教天下
        三、礼的形上根据
        四、卦爻与礼
    第二节 时中释《易》
        一、时中之义
        二、卦爻时中
    第三节 引经、史证《易》
        一、引经证《易》
        二、以史证《易》
第五章 《易说》之发明
    第一节 易象多维
        一、盈天地之间,法象而已
        二、有气方有象
        三、易象太极
    第二节 大衍之数与天地之数
    第三节 蓍龟之用
    第四节 《易》之太虚
    第五节 《大易》不言有无
第六章 《易说》与《正蒙》
    第一节 太虚之气与太虚即气
        一、太虚之气
        二、太虚即气
    第二节 太极与太和
    第三节 气之神化与太虚神体
        一、神与气化
        二、神与性
    第四节 太极与太虚
        一、乾坤、太极
        二、太虚之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易学视域下的儒道会通 ——以王弼易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同源而异流的《易》、儒、道
    第一节 源于巫卜的《周易》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巫卜
        二、巫卜文化的核心:卜筮
        三、人文精神的彰显:《周易》
    第二节 《周易》与儒道之关系
        一、同途殊归的《易》、儒、道
        二、《周易》古经与儒道思想
        三、《易传》与儒道思想
    第三节 《易传》中的儒道会通理路
        一、儒道会通的实现模式
        二、儒道会通的诠释内容
        三、儒道会通的诠释方法
第二章 儒道兼治的学术旨趣
    第一节 重建儒道关系的正始玄学
        一、儒道会通的时代背景
        二、经玄互动与儒道会通
        三、儒道会通的学术主题
    第二节 儒道兼综的王弼易学
        一、王弼易学的主要创见
        二、王弼易注中的儒道思想
        三、"以无为本"统合儒道之体
        四、"即用显体"会通儒道之用
第三章 儒道会通的解经方法
    第一节 《周易略例》的产生及内容
    第二节 "执一御众"的解易原则
        一、"执一御众"的缘起
        二、"执一御众"的逻辑理路
        三、"执一御众"与儒道会通
    第三节 明变重时的"时变"思维
        一、"爻以示变"的重变说
        二、"卦以存时"的重时说
        三、"时变"思维与儒道会通
    第四节 "得意忘象"的诠释方法
        一、"得意忘象"的缘起
        二、"得意忘象"的逻辑理路
        三、"得意忘象"与儒道会通
第四章 儒道会通的易学内涵
    第一节 《周易注》中的天道观
        一、自然之天与形上之天
        二、"以无为本"的天道观
        三、儒道会通的形上之天
    第二节 《周易注》当中的性命观
        一、《易传》中的性命观
        二、"不违自然"的性命观
        三、儒道会通的性命之学
    第三节 《周易注》中的人事观
        一、"唯德是与"的修德思想
        二、"各定其分"的名教思想
        三、儒道会通的人事思想
第五章 王弼《周易注》对儒道会通的贡献及评价
    第一节 《周易注》的影响
    第二节 《周易注》对会通儒道的贡献
    第三节 评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附件

(10)《弘明集》“援易论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弘明集》引易概论
    (一)佛学与易学之交涉
    (二)佛教传入之前的中国报应思想
        1、从王朝更迭到个人命运
        2、“时命论”之替代
        3、天人感应之弊
二、借易论佛:更生说与众生平等之争
    (一)《牟子理惑论》、《更生论》的初步引易
        1、《牟子理惑论》中的宇宙图式
        2、《更生论》的天地万物一体
    (二)“三才”与“众生”之辩
        1、何承天“三才同体”的圣人观
        2、颜延之“大德曰生”的众生观
三、融合佛易:轮回报应之“神”
    (一)慧远的“冥传”不灭之神
        1、“阴阳之化”与“精极而灵”
        2、《易传》的“不测之神”
    (二)宗炳的“归神于道”
        1、融神于“道”与“妙神”不灭
        2、心神含“二识”与“先之冥化”
四、《弘明集》“援易论佛”的特点
    (一)佛教色彩越发浓厚
    (二)易学义理化逐渐深入
五、《弘明集》“援易论佛”的影响
    (一)护法弘教
    (二)佛教中国化的易学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弘明集》引易对应表
个人简历
致谢

四、玄学“曲成万物”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2]两晋赋研究[D]. 何凯.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3]20世纪前期中国意象诗学研究[D]. 袁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王肃、王弼易学比较研究[D]. 赵亚迪. 南京大学, 2019(07)
  • [5]从“通玄”到“复性”-唐宋老学史研究[D]. 周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道行两域 虚静为宗 ——张湛虚静思想研究[D]. 孙凌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张载易学着作与思想研究[D]. 马鑫焱.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8]论王弼易学之生成性思维[J]. 吕相国. 周易研究, 2018(02)
  • [9]易学视域下的儒道会通 ——以王弼易学为中心[D]. 董春. 山东大学, 2017(08)
  • [10]《弘明集》“援易论佛”研究[D]. 杨健桢. 郑州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浅见玄学“歌成万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