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的环境意识及其产生机制

论主体的环境意识及其产生机制

一、论主体的环境意识及其生成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何靖[1](2020)在《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观鸟已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观鸟旅游者的环境行为是影响观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观鸟旅游在提升观鸟旅游者环境意识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挑战。首先,本研究对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维度构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以构建其生成机制的理论模型。再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验证其构成维度,和重点检验环境知识、自然共情与群体规范因素对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路径。在对环境责任行为系统认识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了扎根分析的定性和问卷调查的定量两种研究方法,对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进行了研究。在扎根分析阶段,以35名观鸟旅游者的深度访谈资料为数据来源,探索其环境责任行为的构成维度和影响因素,建立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生成机制理论模型。结果表明: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由智力支持、管理维护、贡献参与和宣传推广四个方面构成;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群体因素和促进因素则是其关键影响因素;4个影响因素会直接作用于环境责任行为,同时情感因素和群体因素在认知因素与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促进因素则分别调节了认知因素、情感因素以及群体因素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在实证研究阶段,结果表明: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由“特定环境责任行为”与“一般环境责任行为”两个因子构成。同时,为了明确环境知识对环境责任行为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双重中介的模型,考察了自然共情和群体规范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342名观鸟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对其环境知识、自然共情、群体规范及环境责任行为进行调查。借助数据统计分析等手段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年龄、性别后,环境知识对环境责任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自然共情和群体规范能够在环境知识与环境责任行为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最后,研究主要从教育、活动、组织与宣传四个方面提出了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干预策略,并对研究结论和局限性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本研究不仅有利于从理论上系统理解我国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而且对引导观鸟旅游者负责任的环境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周海滨[2](2018)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环境治理研究 ——以川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国内外关于环境治理的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政府主观决策,研究如何自上而下的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其研究的主要方式和内容偏向于宏观;另一类则是从个人的环境行为出发,研究各类环境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而制定环境治理的体系和措施,偏向于微观。在环境治理中,如果能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可以更有效的保证治理的针对性和准确性。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政策的实施,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矛盾日益凸显,政府的环境治理体系、措施和手段需要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西部地区不仅在我国占地面积大,发展状况相对落后,而且还广泛分布着大量的少数民族居民,当地居民的民俗习惯、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相比发达地区不仅差距巨大,而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的环境治理模式受到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国内外有关个人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出发,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了个人行为研究的主流理论和相关模型,分析了现有研究中个人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不足和缺陷。然后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感知、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四个维度构建了居民环境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对具体的指标进行了细化、验证和测量。最后,本文将分析的结果与集体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制度规制理论和多中心理论相结合,指出了当地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不足,应着重改善的重点和解决的措施。鉴于本文研究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状况,将其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深化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而且可以对少数民族地区有效的开展政府环境治理提供宝贵的参考。研究的结论不仅有利于确保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解决我国部分地区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提升居民的环境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谭爽[3](2017)在《邻避运动与环境公民社会建构——一项“后传式”的跨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超越传统邻避运动研究关注动因、演化、预警等的"前传式"框架,从"后传"视角切入,基于对七起典型案例的纵览与横剖,追问运动产生的能量,尤其是对环境公民社会的影响。研究显示,邻避运动可促进环境公民社会建构,具体路径体现为包括"运动空间分疏"、"环境公民生产"、"环境NGO组建"、"环境公民社会运转与回退"在内的"四步闭环模型",但由于各起运动的属性、政治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不同,其促进程度亦呈现"阶梯状"差异。这一发现对于转变政府现阶段对邻避现象的负面认知和"刚性维稳"策略具有启发性作用,针对邻避运动治理的对策建议则有助于促进我国未来的邻避风险防范与环境公民社会建设。

王俊伟,张丽莉,李新红,马驰,李廷野,李延鹏,刘泽华,丁伟[4](2016)在《白马雪山居民保护意识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对白马雪山区域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开展调查。调查覆盖60个行政村,共访问当地居民1 192人,获得有效数据1 139条,据此分析居民保护意识的空间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社区的居民保护意识得分有差异,保护区和保护站点的分布对社区居民保护意识提升有积极影响;保护意识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年长者、男性更具保护意识。总的来说,保护区和保护站点的存在从保护宣传方面起到了正面作用,但是宣教工作应避免简单推广,在规划时应考虑到对不同地域性和受众的有效覆盖,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宣教内容。

王俊伟[5](2016)在《白马雪山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生境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文中指出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破碎化是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及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于2014年9月-2015年11月对白马雪山区域1192户当地社区居民做了访查,试图从多方面探讨人类因素与黑白仰鼻猴及其生境变化间的相互关系,希望完善黑白仰鼻猴保护体系。白马雪山区域历史上至少存在过17群黑白仰鼻猴,其中纳古、夺通两群灭绝于80年代,阿东、义用两群灭绝于2000年前后,而巴美猴群数量明显增长。白马雪山区域猴群的实际利用生境面积为418km2(X=5.10,SD=7.89),仅占理论适宜生境面积的29%;其生境破碎化指数(Fi=15.9)较高,但分离度指数(Ni=0.08)较小。研究区域共涉及牧场斑块329个,其中猴群周围140个;灭绝猴群周围(2km)的牧场斑块多于增长猴群(χ2=225.36,P<0.05)。同时,与增长猴群相比,灭绝猴群受到更多方向的牧场干扰,且灭绝猴群距离牧场的距离更近。灭绝猴群周围的耕地斑块数多于增长猴群(χ2=96.28,P<0.05);且灭绝猴群周围的道路通达性更强。当地社区居民的一妻多夫比重降低,家庭规模缩小,家庭数量增加,直接影响当地社区居民对建材和薪柴等资源的消耗,间接威胁猴群及其生境。2000年以前当地社区居民的家庭规模呈增长趋势,2000年后家庭规模逐渐变小。一妻多夫婚配体系92%集中在45-70岁之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妻多夫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收入水平高的区域一妻多夫的比重明显低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区域。保护区的建立加强了当地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低海拔地区社区居民对保护区(5.7<7.05)(χ2=35.65,P<0.001)和黑白仰鼻猴(6.34<8.40)(χ2=37.249,P<0.001)的相关知识得分均小于中高海拔。年龄小的社区居民保护意识相对较差(χ2=14.79,P<0.05);女性的保护意识得分低于男性(χ2=71.79,P<0.001);受教育程度不同的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得分没有差异(χ2=5.78,P>0.05)。规范和引导当地社区居民的农牧业生产活动,科学的规划道路建设,尽可能的减少猴群活动周边破碎的牧场和耕地斑块的干扰;稳定和维持较大的家庭规模;调动当地社区居民的主动性有利于黑白仰鼻猴及其生境的保护。

李鑫[6](2015)在《行动者视角下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 ——基于青岛滨海休闲旅游区的个案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不同行动者主体之间的环境行为博弈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青岛滨海旅游区是各项功能比较健全的休闲旅游景区,其旅游景观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体系规划都发展的比较成熟,但是该地区仍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为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阻碍。本文主要是以环境社会学为出发点,以社会行动者的环境行为为视角,结合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并根据自身实际调查,分析青岛滨海旅游区的行动主体的环境行为与环境问题的关联,对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进行社会学的阐释,以期为该地区环境问题的改善提供思路。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从行动者的视角探讨青岛滨海休闲旅游区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通过对青岛滨海旅游区的实地调查,分别对个体行动者、市场行动者、政府行动者三个行为主体的环境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其环境行为特性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关联。另外从社会生态链的理论视角对不同行动者主体之间的互动进行分析,总结不同行动者主体环境行为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密不可分性。公共空间、个体行动者、市场行动者和政府行动者作为社会生态链中主要构成要素,它们之间的行为互动促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演变、治理等过程。最后通过分析总结出,不同行动者主体的环境行为特性和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环境行为博弈是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个体行动者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因素,而不同行动者主体之间由于环境行为的利益驱动性更是加剧了环境问题现状。中国政府主导型的环境治理特征以及不同行动者主体自身的环境行为弊端都需要政府继续承担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地位,制定相应的社会规范,正确引导不同行动者主体的环境行为,构建以政府为导向的不同行动者主体之间良性互动的互动网络模式,以期青岛滨海休闲旅游区建设成为休闲型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钟姗姗[7](2013)在《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累积环境影响作用机制及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是由流域上若干单项水电工程组成的项目群体,此类项目群的开发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其对流域的环境影响尤其复杂,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但目前关于流域梯级开发活动环境累积影响机理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比较缺乏,该领域的理论及方法体系也很不完善。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梯级开发环境影响特点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影响评价原理、水利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等为指导,对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累积环境影响机理及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尝试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与一般单项水电工程项目相比在环境影响方面独特的性质:群体性、系统性、累积性、波及性及潜在性,且上述特性最终都会以累积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需进行累积环境影响评价,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流域各梯级间及各环境因子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效果。2、分析了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累积环境影响三要素:累积影响源为梯级开发活动;累积影响效应表现为若干效应的并存,且受到加和及交互作用两种途径的共同影响。揭示了梯级开发活动与流域环境间的耦合机制、自催化机制以及反馈调节机制。3、分析了水电梯级开发活动对流域环境的胁迫约束效应,建立了流域梯级开发活动与流域环境之间非线性的演化关系模型,定义了系统耦合度函数“Y”,并依据“Y”的大小总结了该演化进程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运用耗散结构原理描述了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系统的自催化作用机制,绘制了自催化作用机制流程图,并用熵值法定量确定了流域梯级开发环境系统耗散结构“总熵”;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绘制了流域梯级开发与环境系统反馈调节机制的因果关系图,并采用顶点赋权反馈因果关系图分析法计算了图中各顶点的指标值。4、研究了水电梯级开发对累积环境效应的驱动作用,提出梯级开发项目累积环境影响PSR框架,建立了“双环”结构的水电梯级开发累积环境效应指标体系概念框架,进而分解得到梯级开发项目累积环境影响指标体系。运用幕景分析法、交互矩阵法及熵值法,构建了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累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建立交互作用矩阵从时间和空间上衡量了指标体系中各环境影响因子的累积效果;定义了累积影响程度系数以综合反映流域环境影响的累积程度。5、基于综合评价结论,探讨了水电梯级开发累积环境影响因子的技术诊断及分析方法;从非技术层面分析了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累积环境影响产生的原因:市场层面(市场配置失灵)、企业层面(开发企业具有理性行为)、政府层面(环境管理中存在寻租行为)及社会层面(公众环保意识淡薄);并分别从技术、市场、企业、政府、社会方面提出了流域环境的治理对策。全文探讨了水电梯级开发项目对流域环境作用的累积过程,研究了累积作用的机理及规律,建立了多理论支撑下的累积环境影响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估模型,强调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了新的环境影响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王军红[8](2013)在《职业教育质量生成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规模扩张,职业教育质量意识觉醒、质量话语权不断变迁,对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及其生成机制作出回答,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本研究基于生成性思维、以理性构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厘清职业教育质量生成活动过程及影响因素、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以制定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开展职业教育评价,保证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主客观规定性的量度表达,反映了职业教育实体存在特性与其利益相关者主体需求的匹配关系,处于不断的生成过程中。职业教育质量的生成机制就是影响质量生成的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方式及机理。职业教育质量生成离不开主体创造性实践活动,活动前提是主体进行成本投入与收益价值分析,并在活动中依据一定的标准不断评价反思以保证活动的成效。职业教育质量生成是职业教育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涌现,职业教育质量生成过程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统一,包括职业教育质量生成主体之间的互动和主客体之间的活动,各活动之间不同的关系形成相应的质量生成模式。职业教育质量生成的影响因素即质量生成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前提、基础、条件和代价,从成本视角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各类成本及其表现形式在质量生成过程中优化组合即边际成本。职业教育质量生成影响因素优化配置的实质即边际成本的形成,包括成本的来源、分配、使用和补偿。任何职业教育质量生成活动均是在一定质量观的指导下实现的。职业教育是理想存在与现实存在对立统一的综合体,职业教育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冲突融合形成职业教育价值观,职业教育现实性对理想性的追寻形成职业教育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等,职业教育价值观对其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等的审视形成职业教育质量观。职业教育质量表达是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具体化,而质量表达进一步具体化为质量标准。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是生成主体的反思,是质量观的客体化活动化,是质量标准的执行方式。依据一定质量标准进行质量评价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生成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不断优化,是职业教育质量生成的保障。

夏舒燕[9](2012)在《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文中提出太湖流域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缘,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的动人歌声曾经让无数人对太湖之美浮想联翩。然而歌声唱响的几十年后,太湖又以一种截然相反的形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随着太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太湖流域的水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太湖流域水污染成为该流域最严重的水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之下太湖水污染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但是太湖水污染的状况尚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太湖流域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快、城镇化程度高的区域,其水污染的治理有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经历了1998年的“零点行动”和2004年的“引江济太”之后,2007年太湖蓝藻集中暴发给江苏省无锡市带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水危机,致使部分地区饮用水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这场水危机引发了全国上下的关注,再一次敲响了水污染防治的警钟。“蓝藻危机”正是在提醒人们,太湖流域水污染已呈现出“一体化”趋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不仅提升了对政府对环境问题应急能力的要求,更是对水污染治理效果的拷问,太湖流域各利益有关方面,从中央水利、环保部门到太湖流域各区域政府有关部门及流域管理机构,谁也无法置身事外。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涉及江、浙、沪三省一市区划和部门管理的分割,工业点源、农渔业面源、城市生活污水等多重污染源交叉,因此治理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需要着眼于全流域的整体利益,充分完善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法制。本文通过阐述太湖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等环境概况以及水环境变迁和水污染现状,提出了太湖流域水污染的危害及治理的必要性,分析国内外流域水污染治理实践及其在太湖流域治理中的引用,提出从全流域的视角实施流域水污染治理,并据此从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法制角度提出相关建议。太湖流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因污染而引发的水资源危机日益成为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解决好太湖流域的水污染问题关系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和人民的切身利益,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谢莹[10](2011)在《基于CAS理论的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面对以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复杂化为主要特征的动态复杂环境,组织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本文基于企业组织能力系统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为前提,从CAS理论的视角分析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机理,这个新的分析视角能更真实的全面反应在现实的复杂环境中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进化过程。CAS理论中所提出的新进化论观点认为企业主体与环境及其他各个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系统进化的基本动因。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及对多个企业实地调研情况的总结,本文分析了影响企业组织能力系统发展、进化的关键因素,为企业组织提升组织能力提供参考建议。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内容及结构、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然后简要介绍了论文研究要用到的基础理论,最后对CAS理论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及相关研究、企业能力进化的相关研究及企业组织能力概念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2)首先界定了企业组织能力、组织流程、组织惯例及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等基本概念,并分析了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运行机制;然后从复杂适应性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进化机理,提出了系统进化的基本动因。最后应用CAS理论中的微观模型(适应性主体的基本模型)和宏观模型(三层回声模型)来具体分析、描述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进化过程。其中从刺激——反应模型、确立信用分赋机制、提供规则发现的手段三个方面来建立适应性主体的基本模型;然后通过对主体间的六种交互机制的描述及匹配速度和匹配时间的引入,建立了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的三层回声模型。(3)用多主体建模仿真方法对企业主体竞争资源的过程进行仿真研究,以此为例来说明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进化。(4)首先总结了用CAS理论来分析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机理所得出的几点结论,然后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了对该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展望。

二、论主体的环境意识及其生成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主体的环境意识及其生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环境责任行为
        2.1.2 观鸟旅游
        2.1.3 观鸟旅游者
    2.2 文献综述
        2.2.1 环境责任行为
        2.2.2 观鸟旅游与观鸟旅游者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访谈资料的收集
        3.1.1 访谈提纲的设计
        3.1.2 访谈的实施
        3.1.3 访谈样本的基本情况
    3.2 其他资料的收集
第4章 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扎根研究
    4.1 信息编码
        4.1.1 开放性编码
        4.1.2 主轴编码
        4.1.3 选择性编码
        4.1.4 理论饱和度检验
    4.2 研究发现与理论模型的阐释
        4.2.1 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维度构成
        4.2.2 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
        4.2.3 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生成机制
第5章 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维度构成与关键影响路径的实证检验
    5.1 实证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5.1.1 理论模型的深化和完善
        5.1.2 研究假设
    5.2 研究方案设计
        5.2.1 问卷设计
        5.2.2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5.3 数据分析
        5.3.1 信度、效度以及模型拟合度检验
        5.3.2 假设检验
    5.4 本章小结
        5.4.1 自然共情的中介作用
        5.4.2 群体规范的中介作用
第6章 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干预策略
    6.1 重视环境教育,提高观鸟旅游者的环境认知
    6.2 开展环境活动,培育观鸟旅游者的自然情感
    6.3 壮大观鸟组织,规范观鸟旅游者的环境行为
    6.4 加强宣传沟通,营造良好的观鸟氛围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部分访谈记录
附录C 关于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环境治理研究 ——以川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结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区域的选择
        1.4.1 地理位置与居民组成的独特性
        1.4.2 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落后性
        1.4.3 数据获取的便利性
第2章 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
    2.1 计划行为理论
        2.1.1 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
        2.1.2 计划行为理论的发展
        2.1.3 计划行为理论与环境治理
    2.2 规范激活理论与价值-规范-信念理论
        2.2.1 规范激活理论
        2.2.2 价值-信念-规范模型(VBN)
    2.3 社会认知理论
        2.3.1 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
        2.3.2 社会认知理论与环境行为研究
    2.4 理论对比与分析
第3章 相关概念解析
    3.1 环境行为
        3.1.1 居民环境行为的概念
        3.1.2 居民环境行为的分类
        3.1.3 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
    3.2 环境感知
        3.2.1 居民环境感知的概念
        3.2.2 居民环境感知的分类与影响因素
        3.2.3 居民环境感知的特性
    3.3 环境政策
        3.3.1 环境政策的内涵与特性
        3.3.2 环境政策的发展
        3.3.3 环境政策的作用
        3.3.4 环境政策的影响因素
        3.3.5 欧盟环境政策体系的借鉴
第4章 研究模型与问卷设计
    4.1 研究模型
    4.2 研究假设
        4.2.1 感知维与环境行为的假设
        4.2.2 规范维与环境行为的假设
        4.2.3 态度维对环境行为的假设
        4.2.4 控制维对环境行为的假设
        4.2.5 行为意愿对环境行为的假设
    4.3 问卷设计
        4.3.1 设计原则
        4.3.2 问卷内容
        4.3.3 问卷测试
第5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5.1 收集方法
        5.1.1 自我报告法与他人报告法
        5.1.2 调查方式与样本数量
    5.2 分析方法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2.3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5.3 样本描述性统计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5.5 假设检验及不同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5.6 研究结论
        5.6.1 总体评价
        5.6.2 环境感知的差异及原因
        5.6.3 后果意识的差异及原因
        5.6.4 自我效能的差异及原因
    5.7 研究结果的对比
第6章 行为现状的环境治理政策建议
    6.1 构建三维环境治理模式
        6.1.1 双向激励-社会规范的保障
        6.1.2 规制建设-环境态度的强化
        6.1.3 多中心治理-行为控制的激发
    6.2 以双向激励提升居民社会规范
        6.2.1 正向激励措施的不断丰富
        6.2.2 负向激励手段的逐步完善
        6.2.3 建设科学准确的激励评估体系
    6.3 以规制建设强化居民环境态度
        6.3.1 梳理政府职能和优化治理结构
        6.3.2 健全政府环境绩效考核制度
        6.3.3 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和多元措施
        6.3.4 重视描述性规范的引导作用
    6.4 以多中心治理激发居民行为控制
        6.4.1 健全多中心体制标准与保障制度
        6.4.2 保证多中心体系与政府的沟通协调作用
        6.4.3 强化多中心体系的保障功能
        6.4.4 构建体系内规制联动机制
        6.4.5 突出政府主体作用和连接作用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全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个人规范在不同统计变量上的描述统计
附录3 社会规范在不同统计变量上的描述统计
附录4 社会后果意识在不同统计变量上的描述统计
附录5 环保态度在不同统计变量上的描述统计
附录6 环境行为意愿在不同统计变量上的描述统计
附录7 居民环境行为在不同统计变量上的描述统计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邻避运动与环境公民社会建构——一项“后传式”的跨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文献回顾:邻避运动研究的“前传”与“后传”范式
    2.1“前传”范式:邻避运动生成动因与演化过程
    2.2“后传”范式:邻避运动结果评估与社会建构
3 研究设计
    3.1 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
        3.1.1“邻避”的性质之辩
        3.1.2“环境公民”与“环境NGO”:环境公民社会的观察框架
    3.2 研究方法与案例简介
4 研究发现
    4.1 三级阶梯:邻避运动中环境公民社会建构的特征
    4.2 四步闭环:邻避运动中环境公民社会建构的路径
        4.2.1 步骤一:两类“运动空间”分疏
        4.2.2 步骤二:两类“环境公民”生产 (参见图5)
        4.2.3 步骤三:环境NGO组建 (参见图6)
        4.2.4 步骤四:“环境公民社会”运转与回退
    4.3 四因协同:邻避运动中环境公民社会建构的动力
        4.3.1 邻避运动的属性
        4.3.2 运动的政治资源
        4.3.3 运动的社会资源
        4.3.4 运动的文化资源
5 迈向“环境公民社会”的邻避运动治理

(4)白马雪山居民保护意识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点
    1.2 数据收集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保护意识的空间差异
    2.2 保护意识的个体差异
3 讨论
    3.1 保护意识的空间差异
    3.2 个体差异对保护意识的影响
    3.3建议和保护对策

(5)白马雪山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生境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研究综述
        1.2.1 黑白仰鼻猴研究历史
        1.2.2 黑白仰鼻猴数量及分布
        1.2.3 黑白仰鼻猴生境及变化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区域概况
        1.5.1 社会经济概况
        1.5.2 民族文化概况
第二章 白马雪山黑白仰鼻猴种群分布及其生境现状
    2.1 引言
    2.2 方法
        2.2.1 调查时间
        2.2.2 抽样
        2.2.3 调查访问
        2.2.4 预访问调查
        2.2.5 调查人员
        2.2.6 调查步骤
        2.2.7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种群数量和分布
        2.3.2 生境大小和质量
    2.4 讨论
        2.4.1 种群与分布
        2.4.2 生境
第三章 人类活动对黑白仰鼻猴及其生境变化的影响
    3.1 引言
    3.2 方法
    3.3 结果
        3.3.1 牧场
        3.3.2 耕地
        3.3.3 道路
    3.4 讨论
        3.4.1 牧场
        3.4.2 耕地
        3.4.3 道路
第四章 家庭规模对黑白仰鼻猴及其生境变化的影响
    4.1 引言
    4.2 方法
    4.3 结果
        4.3.1 家庭收入
        4.3.2 家庭结构
        4.3.3 婚配体系
    4.4 讨论
第五章 居民的保护意识对黑白仰鼻猴及其生境变化的影响
    5.1 引言
    5.2 方法
    5.3 结果
        5.3.1 保护意识的空间差异
        5.3.2 保护意识的个体差异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6.1 黑白仰鼻猴及其生境变化
        6.1.1 猴群
        6.1.2 生境
        6.1.3 建议
    6.2 人类活动对黑白仰鼻猴及其生境变化的影响
        6.2.1 牧场
        6.2.2 耕地
        6.2.3 道路
        6.2.4 建议
    6.3 人口和家庭对黑白仰鼻猴及其生境变化的影响
        6.3.1 婚配体系
        6.3.2 家庭结构
        6.3.3 建议
    6.4 当地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与黑白仰鼻猴保护
        6.4.1 保护区与保护意识
        6.4.2 海拔与保护意识
        6.4.3 个体差异与保护意识
        6.4.4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6)行动者视角下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 ——基于青岛滨海休闲旅游区的个案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 理论分析的基础
    三、研究个案的选择、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个案的选择及研究方法
        (二)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个体行动者环境行为分析
    一、青岛滨海旅游区环境承受力的威胁来源
        (一) 游客数量的激增
        (二) 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作为污染者的个体行动者:滨海旅游区污染源的产生
        (一) 游客行为的附庸品:汽车
        (二) 海滩休闲的致命杀手:生活垃圾
        (三) 屡禁不止的游击行为:露天烧烤
    三、作为受害者的个体行动者维权行动
        (一) 网络问政
        (二) 向社区和浴场管理处反映
        (三) 向新闻媒体求助
    四、个体行动者环境行为特征
        (一) 维持社会生态链运转的基础性地位
        (二) 环境行为的社会性与环境影响性
        (三) 维权行为的选择性
第三章 市场行动者环境行为分析
    一、市场行动者的理性选择:效益与行动
        (一) 食品摊贩:以环境为代价的经营方式
        (二) 凡夫子餐饮:环境成本的内在化
    二、市场行动者环境行为特征
        (一) 环境治理的被动和主动性
        (二) 社会生态链中的枢纽和动力机制
        (三) 自身的动态稳定性
第四章 政府行动者环境管理行为分析
    一、政府主导型环境保护职能分析
        (一) 政府主导型环境保护的特点
        (二) 环境管理过程中政府权力的扩大
    二、政府公共空间环境管理瓶颈分析
        (一) 青岛滨海旅游区公共开放的利弊权衡
        (二) 陌生人社会的局限性
        (三) 社会激励和惩罚措施的缺位
        (四) 决策效率与公众参与之间的权衡
第五章 行动者间环境行为的博弈
    一、行动者环境行为特性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二、行动者间结构性冲突与环境问题的形成
        (一) 公共空间所有者与使用者
        (二) 公共空间提供者和生产者
        (三) 公共管理与平民生计
    三、行动者角色间的相互制衡
第六章 发展前景
    一、构建导向型行动者互动模式
    二、建设休闲型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 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文明共存的公共空间
        (二) 不同行动者利益实现的平台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7)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累积环境影响作用机制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
        1.3.1 “环境”范围界定
        1.3.2 水电梯级开发项目
        1.3.3 累积环境影响评价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4.2 区域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1.4.3 累积环境影响评价(CIA)研究进展
        1.4.4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
    1.5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累积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基础
    2.1 环境影响评价的层次及分类
        2.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层次
        2.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2.1.3 不同类型环境影响评价的比较
    2.2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特征及存在问题
        2.2.1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特征
        2.2.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2.3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及特点
        2.3.1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2.3.2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2.4 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步骤及方法体系
        2.4.1 评价原则
        2.4.2 评价步骤
        2.4.3 评价方法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累积环境影响要素及作用机制
    3.1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累积环境影响要素
        3.1.1 累积环境影响要素
        3.1.2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累积环境效应分析
    3.2 流域梯级开发活动与流域环境间的耦合机制
        3.2.1 耦合机制原理
        3.2.2 水电梯级开发活动与流域环境交互耦合的胁迫约束关系
        3.2.3 水电梯级开发活动与流域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分析
    3.3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系统的自催化机制
        3.3.1 自催化机制原理
        3.3.2 简单系统的自催化机制
        3.3.3 复合开放系统的自催化机制
        3.3.4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环境系统的自催化模型
    3.4 水电梯级开发活动与流域环境间的反馈调节机制
        3.4.1 系统动力学原理
        3.4.2 水电梯级开发活动与流域环境间的SD反馈作用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累积环境影响指标体系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及方法
        4.1.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1.3 《规范》提供的参考指标体系
    4.2 累积影响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4.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4.2.2 PSR理论
        4.2.3 水电梯级开发对累积环境效应的驱动分析
    4.3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4.3.1 累积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4.3.2 梯级开发项目累积环境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累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5.1 Shannon信息论原理
    5.2 评价方法及步骤
        5.2.1 评价方法选择
        5.2.2 评价步骤
    5.3 流域梯级开发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参数设定
        5.3.1 评价思路
        5.3.2 水平年的选择与幕景分析法
        5.3.3 累积影响评价时空界定及区域划分
        5.3.4 变量识别
        5.3.5 变量预测
    5.4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累积影响程度综合评估
        5.4.1 影响的空间累积及评价
        5.4.2 影响的时间累积及评价
        5.4.3 累积影响程度估算
    5.5 本章小结
6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累积环境影响病理诊断与对策
    6.1 流域环境病理分析
        6.1.1 环境污染累积效应病理分析
        6.1.2 资源消耗累积效应病理分析
        6.1.3 环境水文累积效应病理分析
        6.1.4 生物累积效应病理分析
        6.1.5 环境地质累积效应病理分析
        6.1.6 经济社会累积效应病理分析
        6.1.7 梯级开发布局对环境的影响
    6.2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产生原因
        6.2.1 企业层面:开发企业的理性行为
        6.2.2 市场层面:市场失灵
        6.2.3 政府层面:环境管理中的寻租行为
        6.2.4 社会层面:公众环保意识淡薄
    6.3 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治理对策
        6.3.1 技术对策
        6.3.2 企业对策
        6.3.3 市场对策
        6.3.4 政府对策
        6.3.5 社会对策
    6.4 本章小结
7 案例分析
    7.1 背景资料
    7.2 累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7.2.1 累积影响分析的时空范围选择
        7.2.2 交互作用矩阵的建立
        7.2.3 累积环境影响程度测算
    7.3 环境问题病理诊断
        7.3.1 病理诊断
        7.3.2 诊断结论
        7.3.3 项目环境影响治理措施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8)职业教育质量生成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逻辑关系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4.5 拟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机制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职业及职业教育
        2.1.2 职业教育质量及其特征
        2.1.3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机制
    2.2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机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涌现性理论
        2.2.3 博弈理论
        2.2.4 建构主义理论
        2.2.5 价值哲学理论
        2.2.6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过程
    3.1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的主体与客体
        3.1.1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的主体
        3.1.2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的客体
    3.2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主客体的互动
        3.2.1 师生互动与职业教育质量生成
        3.2.2 校企合作与职业教育质量生成
        3.2.3 政府与学校的互动与职业教育质量生成
    3.3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活动
        3.3.1 教育教学活动
        3.3.2 自我反思活动
        3.3.3 环境陶冶活动
    3.4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模式
        3.4.1 生成模式的内涵及特性
        3.4.2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的主要模式
    3.5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的优化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本分析视角下的职业教育质量生成影响因素
    4.1 成本的内涵及其表现形态
    4.2 成本视角下的职业教育质量生成影响因素分析
        4.2.1 显性成本视角下职业教育质量生成影响因素
        4.2.2 隐性成本视角下职业教育质量生成影响因素
        4.2.3 边际成本视角下职业教育质量生成影响因素
    4.3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影响因素的优化配置机制
        4.3.1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影响因素优化配置的原则
        4.3.2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影响因素优化配置的标准
        4.3.3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影响因素优化配置机制的内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职业教育质量观的生成
    5.1 职业教育质量观及其生成逻辑
        5.1.1 职业教育质量观
        5.1.2 职业教育质量观的生成逻辑
    5.2 职业教育质量观生成的基础
        5.2.1 职业教育质量观生成的理论基础
        5.2.2 职业教育质量观生成的价值基础
        5.2.3 职业教育质量观生成的实践基础
        5.2.4 职业教育质量观生成的历史基础
    5.3 职业教育质量观的生成
        5.3.1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想性和实践性
        5.3.2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理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5.3.3 价值共域的交融与扩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职业教育质量的实现
    6.1 职业教育质量表达
        6.1.1 职业教育质量的实证主义表达:符合规格
        6.1.2 职业教育质量的实用主义表达:适用要求
        6.1.3 职业教育质量的人文主义表达:主体满意
    6.2 职业教育质量标准
        6.2.1 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内涵
        6.2.2 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生成路径
        6.2.3 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尺度选择
        6.2.4 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常模均值采信
        6.2.5 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维度构建
        6.2.6 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发展
    6.3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
        6.3.1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
        6.3.2 教育评价理论发展取向及启示
        6.3.3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复杂性
        6.3.4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实践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6.3.5 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及优化策略
    6.4 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及质量生成的保障机制
        6.4.1 增强职业教育质量意识
        6.4.2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6.4.3 加强职业教育质量反馈
        6.4.4 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文化建设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职业教育质量及其生成机制
        7.1.2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机制的生成
        7.1.3 职业教育质量生成机制的优化
    7.2 研究展望
        7.2.1 进一步关注职业教育质量的特殊性及其生成机制的特色发展
        7.2.2 努力跟踪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致谢

(9)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本选题的研究背景
        二、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第三节 本文运用的基本理论
        一、 生态治理理论
        二、 区域治理理论
        三、 公共治理理论
        四、 公共池塘资源理论
        五、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框架
        一、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 研究内容框架
    第五节 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
        一、 流域、跨行政区
        二、 水污染综合治理
第一章 太湖流域水污染相关背景
    第一节 太湖流域水环境概况
        一、 太湖流域的自然环境
        二、 太湖流域的社会经济环境
        三、 太湖流域水环境总体特征概况
    第二节 太湖流域水环境变迁及水污染现状
        一、 太湖流域水环境变迁
        二、 太湖流域污染源类型
        三、 太湖流域水污染现状
    第三节 太湖流域水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的必要性
        一、 太湖流域水污染的危害
        二、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必要性
第二章 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践
    第一节 国内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践在太湖流域的应用
        一、 国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践
        二、 国内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践
        三、 国内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践在太湖流域的应用
    第二节 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实践及其成效
        一、 太湖流域引江济太调水工程
        二、 太湖流域实施综合治理方案
第三章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体制不合理
        一、 流域综合管理体制的不合理
        二、 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的不合理
        三、 信息公开制度及共享平台缺失
    第二节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不完善
        一、 缺乏有效的协调参与机制
        二、 缺乏优化的市场调节机制
        三、 缺乏完善的预警、应急机制
    第三节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法制不健全
        一、 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执行有阻滞
        二、 执法力度较薄弱,排污监管不到位
        三、 政绩考核有偏差,监督问责效果差
第四章 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第一节 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体制的完善
        一、 改革流域管理体制,调整综合治理模式
        二、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高绿色治污水平
        三、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搭建多元交流平台
    第二节 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机制的完善
        一、 完善流域多层面协调参与机制
        二、 引入并完善流域市场调节机制
        三、 完善流域水污染预警应急机制
    第三节 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法制的完善
        一、 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健全流域法律体系
        二、 加大流域执法力度,加强政府监管职能
        三、 加强行政问责监督,提升政策执行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CAS理论的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结构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复杂系统理论概述
        2.1.1 复杂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1.2 复杂系统科学研究的主要流派
    2.2 CAS理论概述
        2.2.1 CAS理论核心思想
        2.2.2 CAS理论的基本概念
        2.2.3 CAS理论微观、宏观模型
        2.2.4 基于主体(Agnet)的复杂系统智能建模法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1 CAS理论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及相关研究
        2.3.2 企业能力进化相关研究及评述
        2.3.3 企业组织能力概念相关研究及评述
第三章 基于CAS理论的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分析
    3.1 基于组织流程的企业组织能力系统分析
        3.1.1 基于组织流程的企业组织能力系统构成
        3.1.2 企业组织能力系统分析
    3.2 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分析
        3.2.1 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
        3.2.2 从复杂适应性角度分析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进化
        3.2.3 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的概念模型
第四章 企业组织能力系统复杂适应进化模型及其分析
    4.1 企业组织能力系统的适应性主体
    4.2 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的微观模型——适应性主体的基本模型
        4.2.1 建立执行系统的模型
        4.2.2 确立信用分赋机制
        4.2.3 提供规则发现的手段
    4.3 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的宏观模型——回声模型
        4.3.1 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的基本回声模型
        4.3.2 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的扩展回声模型
        4.3.3 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的三层回声模型
第五章 系统建模与仿真
    5.1 基于多主体的系统建模与仿真
    5.2 企业主体资源竞争模型仿真
        5.2.1 模型描述
        5.2.2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 调查问卷

四、论主体的环境意识及其生成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观鸟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研究[D]. 何靖. 华侨大学, 2020(01)
  • [2]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环境治理研究 ——以川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D]. 周海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6)
  • [3]邻避运动与环境公民社会建构——一项“后传式”的跨案例研究[J]. 谭爽. 公共管理学报, 2017(02)
  • [4]白马雪山居民保护意识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王俊伟,张丽莉,李新红,马驰,李廷野,李延鹏,刘泽华,丁伟. 大理大学学报, 2016(06)
  • [5]白马雪山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生境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D]. 王俊伟. 青海师范大学, 2016(02)
  • [6]行动者视角下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 ——基于青岛滨海休闲旅游区的个案调查[D]. 李鑫.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7]流域水电梯级开发项目累积环境影响作用机制及评价研究[D]. 钟姗姗. 中南大学, 2013(12)
  • [8]职业教育质量生成及其机制研究[D]. 王军红. 天津大学, 2013(12)
  • [9]论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D]. 夏舒燕. 苏州大学, 2012(04)
  • [10]基于CAS理论的企业组织能力系统进化机理研究[D]. 谢莹.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论主体的环境意识及其产生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