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和打顶期对云烟85号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种植密度和打顶期对云烟85号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一、种植密度、打顶时期对云烟85烟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梓谡[1](2021)在《提高莱芜烟区烤烟上部叶成熟度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东烟区的上部烟叶存在着叶片偏厚、色深、组织结构紧密、成熟度较差,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本试验围绕促进莱芜烟区烤烟提早成熟、提高烟叶可用性这一核心,通过移栽期调控、水分供应量调控、株型调控、大田后期烟株生长发育理化调控等措施进行研究,为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和可用性,使上部烟叶质量更加符合我国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的质量要求,为莱芜烟区建立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的生产技术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移栽时期对烤烟整株和上部叶成熟度影响显着。移栽时间以5月5号进行移栽最为适宜,此时移栽的烟株上部叶成熟度较好,其上部第18叶位叶长、叶宽分别达到74.74cm、43.50cm,外观质量较好。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好,产量、产值高,均价达到了19.16元/kg。随着移栽时间的提前,烟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烤后经济性状都呈下降态势。(2)不同水分供应对烤烟整株和上部叶成熟度影响的结果表明:水分供应(浇水量2000ml)充足对烤烟的成熟有促进作用。而随着水分供应量的降低,烤烟各项农艺性状都显着下降,上部叶成熟度降低。(3)在烤烟大田发育时期一次打顶后7天进行二次打顶的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较为优秀,促进叶片开片,烟叶厚度适中,增加产值,提高均价、提升上等烟比例。(4)烤烟大田生长后期在打顶后在茎基部进行半环割处理可以提高上部烟叶外观质量,促进上部叶生长,较常规生产单叶鲜干重分别显着增加13.79%和8.01%。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情况最佳,产值较对照提高12.60%且差异显着,上等烟比例显着增加4.79%。在打顶后30天进行伤根处理可以有效提高上部叶的生长速度,改善外观质量促进上部烟叶成熟,烟株上部烟叶的叶长和叶面积增幅较常规生产显着增加0.87%和1.12%,叶宽增加0.25%差异不显着。随着伤根时间的提前,对比对照组抑制了上部烟叶的物理性状,致使烟叶成熟度下降。在大田后期对烤烟进行物理调控处理,可以促进烟株上部叶成熟,提高可用性。(5)喷施500mg/kg乙烯利处理下,烟株各项农艺性状均优于常规生长且差异显着:有效叶片数显着增加13.16%,叶长显着增加6.13%,叶宽显着增加19.61%。经过乙烯利处理的烟叶内部化学成分更协调,烟叶品质更好。上部叶的烟碱含量较常规处理的上部烟叶显着降低了0.52%,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着增加4.47%、3.92%。氮含量降低了0.21%与对照差异不显着。烟株打顶后喷施200mg/kg赤霉酸药剂的上部烟叶开片情况较好,叶厚降低,较常规处理烟碱含量下降了21.6%差异显着。总糖含量显着降低了8.46%。总氮含量对照上升了5.56%差异显着。钾含量超过2%,改善了钾氯比,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促进了上部叶成熟。

张进[2](2020)在《烟叶耐烤性指标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提出为探究烟叶耐烤性评价指标及影响耐烤性的因素,以贵烟202为材料进行烤箱及暗箱试验,利用Photo shop CS5图像处理软件对烟叶变褐程度进行量化处理,测定烟叶颜色参数Lab值和H值、棕色化产物、总酚含量、MDA含量和电导率等指标,分析各指标与烟叶变褐程度、PPO活性的关系,判断其作为烟叶耐烤性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同时,以K326、云烟116、云烟87为材料进行暗箱及烤箱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措施、不同成熟度、不同生长调节剂、不同品种、不同烘烤条件对烟叶耐烤性的影响,测定烟叶变褐时间、PPO活性、MDA含量、电导率、含水量等指标,分析影响烟叶耐烤性的因素,进而提出部分改善耐烤性的措施,为培育耐烤性强的优良品种、制定提高耐烤性的农艺措施、优化烘烤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烟叶变褐程度与颜色参数L值存在显着负相关,与a值、H值存在极显着正相关,电导率与烟叶变褐程度存在显着正相关,因此,可用颜色参数L值、a值、H值对烟叶变褐程度进行量化,作为判断烟叶耐烤性指标;电导率也可作为评价耐烤性的指标进行深入研究。(2)栽培措施(施肥量、密度、中心花开放打叶数)对烟叶的耐烤性具有显着性影响,施肥量是影响PPO活性的主要因素,施肥量与密度是影响变褐时间的主要因素。当施肥量为71.11kg/亩-88.89kg/亩、中心花开放打叶数为0片/株,密度为1238-1400株/亩时,能有效降低烟叶PPO活性和延长烟叶暗箱变褐时间,改善烟叶耐烤性。(3)不同成熟度处理对烟叶的耐烤性无显着影响,根据烟草行业标准,不同成熟度烟叶PPO活性、变褐时间均在耐烤性较好范围,但烟叶成熟度过低或过高时,烤后烟叶变褐程度较大。综合考虑,采收尚熟-成熟(正常采收前3天,叶面1/3以上落黄,主脉2/3发白,支脉1/3至1/2发白,叶面绒毛部分脱落)的烟叶有利于外观质量的提升,改善烟叶耐烤性。(4)0.2mg/L BR+20mg/L NAA、0.2mg/L BR+50mg/L GA3、50mg/L GA3+20mg/L NAA及1000mg/L和1500mg/L乙烯利处理后3d、5d、7d采收对烟叶的耐烤性无显着影响,根据烟草行业标准,各处理的烟叶PPO活性、变褐时间均在耐烤性较好范围,1000 mg/L乙烯利处理后3d-5d采收烟叶和用0.2mg/L BR+20mg/L NAA喷施烟叶有利于烟叶外观质量的提升。(5)K326、云烟116、云烟87的烟叶耐烤性无显着性差异,根据烟草行业标准,各品种PPO活性、变褐时间均在耐烤性较好范围,K326中部叶较云烟87、云烟116提前24h变褐3成以上,上部叶PPO活性平均值以K326最高,暗箱变褐时间最长。烤箱中,不同品种中部叶、上部叶的PPO活性平均值无显着差异,中部叶K326烟叶变褐程度显着高于云烟87、云烟116,上部叶变褐程度云烟87>K326>云烟116。(6)不同的温湿度对烟叶的耐烤性有显着影响,不同烘烤条件下,云烟116、K326各指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45℃前,T1处理的烟叶PPO活性上升较快,T2、T3处理的烟叶PPO活性受到抑制,膜破坏程度较弱,45℃后,T1处理的烟叶膜脂过氧化反应剧烈,膜破坏程度较强,含水量、PPO活性快速下降,PPO基本失活,T2、T3处理的烟叶PPO活性较强,呈快速上升或上升-下降趋势,含水量无明显变化。

王发展[3](2020)在《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于2018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盘古乡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赤霉素、磷酸二氢钾与蔗糖脂肪酸酯对烤烟上部叶生理生长和物理特性、化学品质以及香气含量的影响,探讨提高烤烟上部叶品质及可用性的处理措施。共设置8个处理:CK:喷施清水;CK1:喷施赤霉素;CK2:喷施磷酸二氢钾;CK3:喷施蔗糖脂肪酸酯;T1:喷施赤霉素+磷酸二氢钾;T2:喷施赤霉素+蔗糖脂肪酸酯;T3:喷施磷酸二氢钾+蔗糖脂肪酸酯;T4:喷施赤霉素+磷酸二氢钾+蔗糖脂肪酸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烤烟打顶后的生长发育,不同处理下烤烟上部叶面积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基本呈现出T4处理大于两两配施的T1、T2、T3处理和单施的CK1、CK2、CK3处理结果。在各个时期T4处理下烤烟上部叶面积均为最高,相对于两两配施条件下,尤其显着(P<0.05)高于CK2和CK3和T1处理,平均增幅分别达25.43%、35.53%和12.4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赤霉素、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的外源喷施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烤烟上部叶面积,特别是三者混施下烤烟上部叶面积提高程度最大。2、T4处理下,相对于CK处理在打顶后15 d和30d烤烟上部叶SPAD值虽有所降低,但差异并不显着(P>0.05)。相对于赤霉素、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两两配施条件下,打顶后45 d烤烟上部叶SPAD值显着低于T1处理及T2处理。随着生育期的延长,不同处理下烤烟上部叶SPAD值逐渐降低,呈现衰老特征。单施不同外源物质及复合处理下,CK2处理、T3处理及T4处理下烤烟叶片后期成熟落黄表现较好。3、T4处理下,在打顶后期烤烟上部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明显,结合SPAD值的表现也可看出,三种外源物质复合处理后期成熟落黄较好,在烤烟上部叶净光合速率上也有相应的表现。打顶后45 d烤烟上部叶胞间CO2浓度相对于CK处理和CK2处理有不同程度降低。而相对于赤霉素、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两两配施均有所提高,增幅分别达16.30%、23.50%和13.34%,且差异均显着,此时烤烟上部叶已近成熟状态。4、随着生育期的延长,不同处理下烤烟上部叶淀粉酶活性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烤烟上部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T4处理下,在打顶后15 d、30 d和45 d不同时期烤烟上部叶淀粉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较高,相对于对照、单施和赤霉素、磷酸二氢钾及蔗糖脂肪酸酯两两配施,烤烟上部叶淀粉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基本上均高于其他处理。5、T4处理下,烤后烟叶各项物理特性指标较CK处理均有显着改善,其中单叶重、抗张力、叶质重和填充值为各处理中最高,而含梗率相对较低,说明赤霉素与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三者混施能有效改善烤后烟叶各项物理特性。6、T4处理下,烤后烟叶还原糖、总糖和钾含量为各处理中最高,而总氮、烟碱和氯含量为各处理最低,且相对CK处理及CK1、CK2及CK3处理亦有显着差异,说明复合喷施赤霉素与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有益改善最为显着,能够有效提高烤后烟叶还原糖、总糖和钾含量,同时有效降低总氮、烟碱和氯含量,T4处理下,烤后烟叶两糖比、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较其它处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7、赤霉素与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三者混施下烤烟新植二烯和香气总量>二者复合处理>单施处理>对照处理。赤霉素与磷酸二氢钾和蔗糖脂肪酸酯三者混施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积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相对于其他处理效果最佳。

曾航[4](2019)在《烤烟品种NC297在广元烟区的主要栽培措施研究》文中指出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烤烟的优质生产需要优良的烤烟品种。近年来,特色优良烤烟品种的匮乏,成为了制约各烟区烟叶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了筛选出适合于广元烟区烟叶生产的后备品种,本研究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对美引烤烟品种NC297开展了适宜施氮量、移栽期、种植密度及留叶数田间试验,并研究了其烘烤特性。在此基础上,在剑阁、昭化、旺苍进行了NC297的大田示范。本研究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烤烟品种NC297适宜的栽培措施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对NC297的农艺性状、主要化学成分、产量及上等烟比例影响权重相对较大,均超过0.0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NC297的植株发育、产质量均增加,以施氮量为每公顷90kg左右时,烟叶产质量较优。在种植密度方面,16500株/hm2处理更能促进烤烟大田生长发育,其株高、茎围及叶面积相比19500株/hm2处理更具有优势,而且产质量更好。在移栽期方面,三个移栽期处理中,4月25日与4月30日两个移栽时期在植株发育方面,相比4月20日移栽更优。其中,4月25日移栽时,小区产量及中上等烟比例更好。在留叶数方面,在本试验条件下,留叶数17片、19片及21片三个处理在小区产量及中上等烟比例方面没有显着差异,烟株的发育以留叶数21片处理更好。三个处理的总糖、还原糖、总氮及烟碱的含量较为适宜,钾和氯的含量偏低,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2.烘烤特性方面,NC297叶片的总含水量及上部叶束缚水含量均较云烟87高,鲜干比较大。在暗箱条件下,NC297前36h失水速率波动较大。NC297上部叶的叶脉占比低于云烟87,中部叶叶脉占比则略高于云烟87。其叶片的变黄过程与云烟87类似,变黄较快,且黄色保持的时间均较长。NC297叶片色素的降解快于云烟87,且其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低于云烟87。NC297叶片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在进入暗箱后36小时出现高峰,比云烟87晚24h,可能对定色有不利的影响。3.在剑阁、昭化及旺苍开展的NC297小面积示范结果表明,剑阁示范点NC297的烟株发育、产量、产值、均价、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以及感官质量评吸得分方面,均好于昭化及旺苍示范点。NC297较为适宜在剑阁烟叶生产上应用。

徐赛[5](2019)在《土壤水分调控对烤烟上部叶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鉴于目前我国丘陵烟区灌溉条件差和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低的现状,本试验以烤烟品种NC102为试验材料,在田间防雨棚下采用盆栽试验,设计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不同干旱时间及复水处理,测定烤烟基本农艺性状、叶面积变化动态、叶片组织结构、叶片酶活性、光合作用指标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明确不同土壤水分状况对烤烟理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干旱后复水对烤烟上部叶理化性质的补偿效应,为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和优质适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干旱胁迫显着影响烤烟生长发育与上部叶的理化性质。土壤相对含水量在45%85%水平内,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增加,叶面积显着降低,中部叶叶面积降低4.5%68.1%,上部叶叶面积降低9.3%45.3%;叶厚显着增加8.1%18.2%,栅栏与海绵组织比显着增加25.0%75.0%,组织结构趋于致密;游离脯氨酸含量(free proline,Pro)逐渐升高,光合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活性显着降低;总氮含量增加13.0%60.9%,烟碱含量显着增加10.6%57.8%,化学成分不协调。(2)水分调控对于弥补前期干旱胁迫对烤烟造成的损害,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有显着正补偿效应。随着复水时间的提前,与对照相比,上部烟叶的叶面积显着增加,由低于45.3%补偿至高于8.1%;叶厚显着降低,由高9.6%恢复至对照水平,栅栏与海绵组织比显着降低,由高于49.0%补偿至低于11.0%,组织结构趋于疏松;光合作用增强,叶质重由低于8.2%补偿至对照水平;总氮含量显着降低,由高于28.6%补偿至低于12.8%,烟碱含量显着降低,由高于17.0%补偿至低于13.9%,总糖含量显着增加,由低于12.4%补偿至高于9.1%,氮类化合物含量下降,化学成分趋于协调。(3)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60%水平的中度干旱烟株复水有效调控时间临界点为移栽后50天;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50%水平的重度干旱烟株复水有效调控时间临界点为移栽后40天;有效调控时间复水时间越早,复水补偿效应越显着,上部烟叶可用性越高。

叶卫国[6](2018)在《减氮增密对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及烟叶结构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明减氮增密对上部烟叶可用性及烟叶结构的作用机理,本文以‘云烟87’为材料,设置4种栽培模式:传统种植模式CK(13 500株·hm-2,150 kg·hm-2)、减氮模式T1(13 500株·hm-2,135 kg·hm-2)、增密模式T2(16 500株·hm-2,150 kg·hm-2)和减氮增密模式T3(16 500株·hm-2,135 kg·hm-2),于2017年在湖南省衡阳市常宁进行。通过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烟叶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上部8片叶各叶位的等级结构、经济效益和感官质量,探讨了减氮增密对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及烟叶结构的影响,为寻找彰显浓香型风格特征的优质烟叶栽培组合措施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减氮模式T1、增密模式T2和减氮增密模式T3均显着降低了烤烟中部叶和上部叶净光合速率,降低幅度在8.12%30.76%范围内,且主要受非气孔限制。但对下部叶净光合速率影响却不一致,其中减氮模式净光合速率显着降低,增密模式净光合速率显着提高,而减氮增密模式净光合速率变化不显着。这3个种植模式的下部叶净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限制。(2)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减氮模式T1、增密模式T2、减氮增密模式T3均降低了上部烟叶的叶片厚度、叶质重和单叶重,对含梗率和开片度影响不显着。T1、T2和T3的叶片厚度分别降低了11.00%、8.14%、13.15%,叶质重分别降低了7.80%、6.96%、10.98%,单叶重分别降低了7.80%、7.37%和13.57%。(3)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减氮模式T1、增密模式T2、减氮增密模式T3上部8片叶采收前1天的SPAD值明显降低,其中T3处理降低最明显,降低范围为9.25%22.10%,且差异显着。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评价中,T1、T2和T3的叶片厚度明显降低,疏松程度明显增加,外观质量得到改善。T1和T3的上部倒数第12位叶的成熟度明显提升,均为“成熟”,且油分增多,而T2的无明显变化。上部倒数第38位叶中,T1和T2的油分均为“有”,身份为“厚中等”,结构为“稍密疏松”,色度为“强中”,而T3的油分为“有”,身份为“稍厚中等”,结构为“稍密疏松”,色度为“中”。(4)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减氮模式T1、增密模式T2、减氮增密模式T3均降低了上部叶烟碱含量,增加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使糖碱比和氮碱比更接近适宜范围。其中T3的上部叶淀粉、总氮、氯的含量明显降低,石油醚提取物的含量明显提高,糖碱比和氮碱比分别为5.16和0.77,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在感官质量评价中,杂气和刺激性明显降低,香气质和香气量明显提高,浓香型风格特色突出,可用性增强。(5)与传统种植模式比较,减氮模式T1、增密模式T2、减氮增密模式T3均提高了上部8片叶烟叶结构。在倒数第12位叶中,T1、T2和T3的B2F烟叶比例分别提高了(14.0214.97、7.218.01、15.9117.34)个百分点,在倒数第6位叶中,CK未出现中部叶,但T1、T2和T3的中部叶比例已高达8.18%20.00%,而其他叶位的等级结构也比CK要好。总体上,T1、T2和T3上部8片叶的(B1F和B2F)烟叶比例平均提高了5.11%、2.11%和10.26%,(C2F和C3F)烟叶比例提高了2.36%、1.13%和1.71%,杂色烟比例降低了5.37%、2.60%和5.17%,全株的上部叶比例降低了3.48%、3.69%和8.91%,中部叶比例提高了2.52%、4.70%和6.81%,烟叶结构明显优化。减氮和增密对烤烟群体结构和个体发育均产生重要的影响,二者互作改变了烟株群体大田生长的生态条件,从而影响了烟叶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促进烟叶成熟,改善了烟叶外观质量,协调了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对烤烟等级结构的优化、产质量的提高和烟叶感官质量的发挥均起到积极作用。

龚治翔[7](2018)在《不同栽培措施对烤烟株型的调控》文中研究表明当栽培组合不同的情况下,在烤烟进行生长发育的过程当中,其株型会产生一些有特点的变化。为了对此种动态的变化特征予以明确,了解不同株型烤烟在质量层面的特点,在追求质量和产量的矛盾中加以协调并达到平衡,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烟田群体结构的改良和优化,在对不同烤烟栽培技术加以组合处理的前提下,选取烤烟品种豫烟12号为对象,重点围绕着株型特征、根系指标、农艺性状、中性致香成分、叶片细胞结构、经济性状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株型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或中密度,现蕾打顶或初花打顶条件下,整个生育期内株型变化趋势呈台型—鼓型—筒型;高密度,现蕾打顶或初花打顶条件下,株型变化趋势呈台型—塔型—筒型。低施氮量现蕾打顶条件下,株型变化趋势呈台型—塔型—筒型;低施氮量初花打顶条件下,株型变化趋势呈台型—塔型—鼓型。中施氮量,现蕾打顶或初花打顶条件下株型变化主要表现为台型—鼓型—筒型。高施氮量,现蕾打顶或初花打顶条件下的烟株在整个生育期的株型主要为台型。2、根系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各株型的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均随生育期的推移而呈增加趋势;生育后期以鼓-筒型最大,塔-筒型最小。根系活力随生育期的推移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最大值出现在移栽后75天。大田生长后期塔-筒型和鼓-筒型烟株均较低,有利于烟叶落黄成熟。3、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各株型烟叶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随生育期的推移基本呈缓慢降低的变化。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发生V曲线和倒V曲线的动态改变。当前所有株型中,在大田中前期相对拥有最优光合性能的是鼓-筒型烟株,大田后期则以台-台型烟株相关性能最强,但是前者能够促进累积光合产物的进程,后者则会阻碍烟叶的成熟。4、群体生理研究结果表明,鼓-台型烟株拥有相对较长的叶面积持续时间和更大的叶面积指数,其烟株群体拥有比较优良的光合生产力及生长效率,相对来说更容易实现高产。不管是哪一种指标,塔-鼓型烟株的表现都不理想,各项生理指标都属于最小值,不利于获得高产。5、品质指标和经济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鼓-筒型烟株的烤后烟叶质量指标和产值指标最好,致香物质含量最高,化学成分协调,均价近27元/kg,上等烟比例大于60%;台-台型烟株通常含有较高的氮化合物和较小的糖分,烟碱在上部烟叶中占比约5%,占据最高的产量指标,由此可知烤烟质量和产量之间形成固有的冲突与矛盾。通过调整和优化烤烟的株型,能够对两者间的矛盾加以调节和缓和。6、筒型烟株和伞型烟株特征比较的研究结果表明,伞型烟株的茎围、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均显着高于筒型烟株,筒型烟株的株高和节距显着高于伞型烟株。从烟株叶型垂直分布特征来看,伞型烟株上部叶和下部叶的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均明显大于筒型烟株,在个别叶位甚至达到显着水平,且随叶位的上升,整体上伞型烟株的茎叶夹角呈上升趋势,且显着高于正常筒型烟株,上中部叶尤为明显。筒型烟株烟叶成熟度较高,叶肉细胞内几乎不存在完整的叶绿体,即叶绿体膜结构解离,释放出淀粉颗粒,细胞核解离,核膜解聚。相比之下,伞型株型烟叶成熟度较低,栅栏细胞内叶绿体外膜包裹着未成熟的淀粉颗粒清晰可见,淀粉颗粒发育不充盈,叶绿体内膜片层结构清晰完整,细胞核结构完整,核仁清晰可见,线粒体数量较多,个体较大。筒型烟株致香物质总量显着高于伞型烟株,检测到的32种致香物质中仅有8种致香物质的含量伞型烟株均高于筒型烟株,其余24种致香物质的含量伞型烟株均低于正常筒型烟株。伞型烟株各部位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均显着高于筒型烟株,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低于于筒型烟株且差异显着,钾含量低,氯含量较高,燃烧性差,化学成分不协调。筒型烟株的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等指标均高于伞型烟株且差异显着,均价达26.82元/kg,上等烟率为61.98%,产量低于伞型烟株,每公顷少199.71 kg。综合分析认为,鼓-筒型烟株的根系指标、光合特性、品质指标以及经济性状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佳,大田生长期间烤烟理想株型为鼓-筒型。不同栽培模式对烤烟株型调控起着关键作用,低密度初花打顶、中密度现蕾打顶、中密度初花打顶、中施氮量现蕾打顶和中施氮量初花打顶等5种栽培模式下可调控大田生长期烟株呈鼓-筒型。伞型烟株上部叶过于臃肿,虽然产量高,但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成熟度不够,烟叶品质较低,不能满足卷烟工业的原料要求。

黄敏[8](2017)在《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对烤烟新品种云烟99的影响》文中认为为稳定烤烟新品种云烟99在丽江烟区的产量与产值,提高烟叶的品质及工业可用性,2016年在丽江市永胜县,采用正交试验法,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氮量、留叶数对云烟99农艺性状、根系活力、光合参数、中性致香物质及经济性状等指标的影响,探究出云烟99适宜的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为云烟99在丽江永胜烟区扩大推广面积及提高烟叶产质量提供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对云烟99前期田间农艺性状影响较大,在生长的后期种植密度与农艺性状有较明显的相关性;施氮量、留叶数均一定范围内和株高呈正相关关系,最大叶长、最大叶面积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随着留叶数的增加,烟叶最大叶宽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综合来说,当云烟99种植密度为16500株/hm2,施氮量在157.5kg/hm2-180kg/hm2之间,留叶数为17片时,田间农艺性状表现较好。2.云烟99根系活力随烟株的生长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施氮量及种植密度与团棵期根系活力有极显着的相关性,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与旺长期根系活力均有极显着的相关性,种植密度与留叶数对成熟期根系活力有极显着的相关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烟株根系活力有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氮量可增加根系活力,但施氮量较高时,根系活力值增加不明显;当留叶数水平较高时,云烟99根系活力较大。综合来说,处理组合施氮量180kg/hm2种植密度16500株/hm2留叶数19片时云烟99根系活力表现较好。3.种植密度与留叶数对云烟99光合特性影响较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净光合速率呈先增大后减少的变化趋势,适当的增加留叶数有利于提高云烟99的光合特性。综合来说,处理组合施氮量为157.5kg/hm2种植密度为16500株/hm2留叶数为19片时,云烟99光合特性表现较优。4.施氮量与云烟99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极显着的正相关性,叶绿素含量随种植密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留叶数会增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综合来说,云烟99施氮量为157.5kg/hm2、种植密度在16500株/hm2-18000株/hm2之间,留叶数水平为17片时,云烟99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类含量较协调。5.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与中性致香物质均有较大的相关性,其中种植密度对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中性致香物质的积累;中性致香物质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留叶数,有利于中性致香物质的积累。综合来说,综种植密度在16500株/hm2-18000株/hm2之间,施氮量为157.5kg/hm2,留叶数为19片时,云烟99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丰富。6.种植密度与云烟99品种经济性状有极显着的相关性,施氮量对产量、产值有极显着的相关性,留叶数的多少对上等烟比例有显着的影响;种植密度、施氮量过大过小,不利于云烟99品质的形成,进而降低烟叶的经济效益,增加留叶数,对云烟99的经济性状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当种植密度为16500株/hm2、施氮量水平为157.5kg/hm2、留叶数水平为15-17片时,云烟99可在本地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7.施氮量对云烟99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均有较大的影响,增大施氮量可增加上部叶总糖、还原糖及总氮的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中部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下部叶总糖、还原糖、总氮及烟碱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上、中部烟叶总糖、还原糖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增大种植密度可减少淀粉的含量,种植密度偏小时,会造成下部叶化学成分含量增加;适当的增加留叶数,可明显起到降低上部叶及下部叶烟碱含量的效果。综合来说,当施氮量为157.5kg/hm2,种植密度为16500株/hm2,留叶数为19片时,可使云烟99内在化学成分相对协调。综上所述,云烟99在丽江永胜烟区的种植密度为16500株/hm2,施氮量为157.5kg/hm2,留叶数在17-19片之间,综合表现较好。

马波波[9](2017)在《种植密度对吉林省晒红烟产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吉林晒红烟产区存在的种植密度较大,忽视烟叶产质量协调,导致烟叶产量高,但是烟株个体生长发育较差、烟叶工业可用性差、晒红烟风格弱化等问题,于2014~2015年分别在吉林省农安县和吉林省蛟河市研究了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对晒红烟烟田小气候、晒红烟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产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两地寻求适宜的种植密度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密度对晒红烟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降低种植密度,大叶黄和漂河1号的叶长、叶宽及单株叶面积均有显着增加,其中大叶黄以株行距50cm、120cm处理较好,漂河1号以株行距为60cm和110cm处理较好。烟株各器官及整株的干物质积累整体也随降低种植密度而增加,在成熟期大叶黄以T3处理最优,烟叶干物质重较对照处理增加了28.8%,漂河1号以株行距为70cm和90cm处理最优,较对照处理增加高达64.03%。降低种植密度的各处理根体积较对照处理均有增加,大叶黄以株行距50cm、120cm处理较好,漂河1号以株行距为60cm和110cm处理较好。2种植密度对烟田小气候的形成有显着影响。大叶黄各部位的光照强度最种植密度的降低而增加。漂河1号降低种植密度的各处理,田间风速及光照强度较对照均有显着增加,处理间整体表现为株行距为60cm和110cm处理较好。3晒红烟烟株养分积累量整体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降低种植密度有效促进了晒红烟烟株对钾素的吸收积累,整体上促进了对养分含量的积累,处理间大叶黄以株行距50cm、120cm下较好,漂河1号以株行距为60cm和110cm处理较好。4适宜的种植密度能有效解决烟株群个体矛盾,促进产质量的协调。随种植密度的降低,大叶黄产量先增高后降低,个体生产力、均价、上等及中上等烟比例提高,产值却表现为对照处理最低。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降低种植密度促进了晒红烟产质量的协调。5降低种植密度能提高漂河1号晒红烟中部叶生育前期的氮代谢,对整个生育期的碳代谢也有促进作用。对照处理中部叶在成熟期时氮代谢较高,碳代谢与其他处理接近,说明其进入成熟期晚,不利于烟叶内含物质的充分转化积累。对照处理质体色素含量在烟叶生育前期整体较低,在叶龄50d时却较高;在烟叶成熟期时,降低种植密度的处理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与峰值相比的降解程度较对照处理分别增加110.88%和48.00%以上。说明种植密度的降低有利于烟叶质体色素在生育前期的积累及生育后期的降解。6种植密度的降低可以有效提高晒红烟的叶长、叶宽及单叶重。大叶黄含梗率以株行距50cm、120cm处理最低,叶质重则表现为随种植密度降低而增高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种植密度最小的株行距50cm、120cm处理物理特性较好。漂河1号以株行距为70cm和90cm处理表现较好。7随种植密度的降低,大叶黄的糖含量及中部叶的氯含量明显降低,总氮、烟碱、钾含量以及钾氯比值显着提高。漂河1号糖含量随种植密度的变化与大叶黄相反,但是钾、氯含量整体与大叶黄表现一致,钾氯比值也以对照处理较低。种植密度的降低整体促进了晒红烟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8种植密度的降低有利于晒红烟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积累。大叶黄各类致香物质含量整体以对照处理较低,致香物质总量随种植密度降低而增加。漂河1号中部叶致香物质总量以株行距50cm、110cm处理最高,对照处理最低,新植二烯的含量表现为随种植密度降低而增加;上部叶降低种植密度能提高除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及新植二烯外其他大部分致香物质的含量,对致香物质总量的提高整体上也有促进作用。9种植密度的降低有助于提高大叶黄晒红烟的感官质量,两个部位均以株行距50cm、120cm处理得分最高。对漂河1号的影响表现为中部叶以株行距60cm、110cm处理得分最高,上部叶以株行距70cm、90cm处理得分最高。通过研究认为,长春地区大叶黄的种植密度在株行距50cm、120cm,蛟河地区漂河1号的种植密度在株行距60cm、110cm条件下有利于晒红烟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协调。

刘碧荣[10](2017)在《高海拔烟区优化烤烟等级结构关键技术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卷烟品牌结构的快速提升,高档卷烟的产量和比例明显增长,对高质量、高品质烟叶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缓解烟叶供求的结构矛盾,提高烟叶产区的烟叶原料供给能力,烟叶产区把优化烤烟等级结构作为工作的重点和研究的热点。凉山烟区是我国烤烟种植的最适宜区之一,自然资源优势明显,近几年发展较快,烟叶质量和品质有较大提高,已具备年产烟300万担的能力,行业“双控”后烟叶产销稳定在270万担以上,以其鲜明的清香型风格特色受到全国骨干卷烟品牌的青睐,高等级的、高质量的优质烟叶供不应求。但由于该区域,地形地貌多样,立体气候明显,烤烟生产仍存在上部叶成熟度差、等级结构偏低、部位结构不合理、区域结构不平衡等问题。1800m以上山地和平坝等高海拔烟区,烤烟生产前期干旱少雨,后期易遇低温,严重影响等级提升。为优化烤烟等级结构、提高烟叶质量,增强凉山烟区原料保障水平,2011年-2014年期间,本研究围绕烟叶产量构成要素,在盐源县梅雨镇开展了“密植烤烟品种筛选”、“烤烟生产气候资源配置”、“密度与留叶调控”、“施氮量与留叶数调控”及“去除不适用烟叶”等关键技术及机理研究。通过各处理定烟株定叶位测定光合生理、取鲜烟叶样品测定质体色素、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及丙二醛的含量,探索烟叶成熟的生理机理;通过对烤后烟叶进行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的统计分析,并取X2F、C3F及B2F样品测定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外观质量和感官品质评价,筛选烤烟等级结构优化的技术措施,集成高海拔烟区优化烤烟等级结构关键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盐源高海拔烟区,烤烟生产前期干旱少雨、光照充裕、气温较温和,后期气温下降快、易低温,不利于上部叶的成熟采烤。移栽期对烤烟生产前期和后期的气候资源配置作用大,主要影响团棵以前的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影响成熟期的气温;移栽越早,团棵以前的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越低,成熟期的气温越高。提早移栽,各生育期提前,能较早进入成熟期,成熟期同部位烟叶的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较早下降,MDA含量较早升高,烟叶较早进入衰老成熟生理状态,上部叶成熟采烤提前,有利于避开烤烟生产后期低温;同时,提早移栽,生育期延长,有利于烟叶内含物及香气前体物的积累,提高烟叶质量;但移栽过早,大田生长前期易受气候骤变影响。4月8日-4月15日移栽,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均价、产量、产值等较高,中、上部烟叶感官品质评价得分高,是该烟区最佳移栽时间。2、增加移栽密度至20800株/hm2条件下,成熟期KRK26、云烟87的净光合速率最低,茎叶夹角与开张角最大,最先成熟落黄,在盐源高海拔烟区烤烟成熟后期易遇低温的生态条件下,其上部叶采收烘烤具有明显优势。KRK26烤后烟叶中部叶比例和产值比其它品种分别高13.2~18.3%和1.8~28.8%,上等烟和均价较高;化学成分协调性、外观质量及感官品质较好;可采叶多,优化结构可调控性强,可适度发展。云烟87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中部叶比例和产值较高;感官品质最好,化学成分协调性及外观质量较好,可采叶较多,优化结构可调控性较强,可大力发展。红花大金元烤后中上部叶感官质量好,清香型风格彰显,香气质和香气量表现突出,工业可用性强,可继续加大发展,但经济性状表现欠佳,应给予种植者适当补贴。3、移栽密度20800株/hmm2条件下,“增大施氮量、减少留叶数”,成熟期烟叶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放缓,叶绿素降解速率下降,同叶位烟叶成熟落黄推迟。增大施氮量,虽然烟叶产量、产值增加,但中部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及中部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先升高后下降,上等烟比例及上部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下降;减少留叶数,烟叶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及中部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先显着升高后略降低,上部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逐渐升高,但烟叶产量、产值下降。盐源高海拔烟区,移栽密度20800株/hm2条件下,以施化学纯氮90kg/hm2、单株留叶16片,烟叶经济性状及结构构成综合表现最好;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反应了部位特征,协调性较好;烟叶感官质量综合表现最好。4、烟株下部的叶片开片及株型构建与密度关系最大,密度越小,下部叶开片越大、越伸展,茎叶夹角、开张角越大,体半径与披垂度越大;烟株中、上部的叶片开片及株型构建不仅与密度有密切关系,受留叶数的影响也较大;留叶数越少,各部位烟叶光照越趋于均衡,光能利用率越大,中、上部叶的营养与光合产物的积累越充分,烟叶内含物越丰富,使得成熟期叶片开片大,叶重增长越快,开张角和披垂角随之增大。“增大移栽密度、减少采烤叶数”会延缓同叶位烟叶的成熟落黄,但留叶数减少,顶叶叶位降低,仍可提前结束采烤;“增大移栽密度、减少留叶数”,对中部叶的感官质量略有不利影响,但对提高上部叶的感官质量有明显效果,留叶数少的处理上部叶的感官质量有接近中部叶的趋势;盐源高海拔烟区采用“宽行窄株”(行株距1.2m×0.4~0.45m)移栽模式,单株留叶16片左右,生产中棵烟,优化烤烟等级结构效果较好。5、二次去除不适用烟叶,成熟期烟叶抗氧化酶活性下降速率放缓,叶绿素降解速率下降,延缓同部位烟叶的成熟落黄,延迟二次去叶,对烟叶成熟落黄的影响减弱;二次去除不适用鲜烟叶,会导致产量、产值下降,但可提高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中部叶比例;二次去除3片上部顶叶,与对照相比,烟叶均价提高14.29%、上等烟比例提高10.01%、中部叶比例提高12.46%、上部叶感官品质得分提高3.17分;延迟二次去除顶叶,中部叶比例更高;弃采,则上等烟比例更高。盐源高海拔烟区,采取“打顶时多去除1片下部叶、15d后再去除3片顶叶或弃采3片顶叶的技术措施,优化烤烟结构效果最好。6、优化集成了适合高海拔烟区气候特征,以“品种选择为基础、适当密植为关键、氮肥运筹为核心、减叶去叶为保障”的高海拔烟区优化烤烟等级结构关键技术。

二、种植密度、打顶时期对云烟85烟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植密度、打顶时期对云烟85烟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提高莱芜烟区烤烟上部叶成熟度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烟叶成熟度
        1.1.1 成熟度的概念
        1.1.2 可用性的概念
        1.1.3 烟叶成熟度与烟叶可用性的关系
    1.2 烟叶成熟度与叶片质量指标的相关性
        1.2.1 烟叶外观质量与烟叶成熟度的关系
        1.2.2 烟叶内在质量与烟叶成熟度的关系
        1.2.3 烟叶物理特性与烟叶成熟度的关系
        1.2.4 烟叶安全性与烟叶成熟度的关系
        1.2.5 烟叶化学成分与烟叶成熟度的关系
    1.3 烤烟上部叶概述
        1.3.1 上部烟叶的特征
        1.3.2 上部烟叶应用现状
    1.4 影响上部叶成熟度的因素
        1.4.1 品种因素
        1.4.2 生态因素
        1.4.3 栽培因素
        1.4.4 采收方式
        1.4.5 烘烤因素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不同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2.3.2 水分调控对烤烟整株和上部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3.3 二次打顶对上部烟叶生长发育的影响
        2.3.4 大田后期烟株生长发育物理调控对上部烟叶成熟的影响研究。
        2.3.5 大田后期烟株生长发育化学调控对上部烟叶成熟的影响研究。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主要农艺性状测量
        2.4.2 鲜烟叶外观质量评价
        2.4.3 常规化学成分分析
        2.4.4 经济性状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移栽期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不同移栽期对烤烟农艺性状和上部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3.1.2 不同移栽期对烟叶烤后经济性状的影响
    3.2 水分调控对烤烟整株和上部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3.3 二次打顶对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
        3.3.1 二次打顶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3.3.2 二次打顶对烟叶烤后经济性状的影响
    3.4 茎部阻断对上部叶成熟质量的影响
        3.4.1 茎部阻断对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和外观质量的影响
        3.4.2 茎部阻断对烤烟根系和上部叶干鲜重的影响
        3.4.3 茎部阻断对烤后上部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3.5 根部伤害对上部叶成熟质量的影响
        3.5.1 根部伤害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3.5.2 根部伤害对烟株上部叶第 20 叶位农艺性状和外观质量的影响
    3.6 乙烯利对上部叶成熟质量的影响研究
        3.6.1 乙烯利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3.6.2 乙烯利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3.7 赤霉酸对上部叶成熟质量的影响研究
        3.7.1 赤霉酸对上部烟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3.7.2 赤霉酸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栽培措施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大田后期烟株生长发育物理调控对上部烟叶成熟的影响
    4.3 大田后期烟株生长发育化学调控对上部烟叶成熟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烟叶耐烤性指标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栽培措施对耐烤性的影响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耐烤性的影响
    1.3 品种对耐烤性的影响
    1.4 烘烤工艺对耐烤性的影响
    1.5 烟叶耐烤性指标的研究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烟叶耐烤性指标的完善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烟叶颜色参数Lab值、H值与变褐程度关系
        2.2.2 烟叶棕色化产物及多酚类物质与耐烤性关系
        2.2.3 烟叶MDA含量、电导率与耐烤性关系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烟叶耐烤性影响因子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栽培措施对烟叶耐烤性的影响
        3.2.2 成熟度对烟叶耐烤性的影响
        3.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叶耐烤性的影响
        3.2.4 品种对烟叶耐烤性的影响
        3.2.5 烘烤条件对烟叶耐烤性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烤烟品种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1.2 生态因素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1.2.1 光照
        1.2.2 温度
        1.2.3 水分
        1.2.4 土壤
        1.2.5 海拔
    1.3 栽培措施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1.3.1 移栽
        1.3.2 种植密度
        1.3.3 施肥
        1.3.4 打顶
        1.3.5 植物生长调节剂
        1.3.6 采收
    1.4 烘烤工艺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设计
    3.3 测试样品的采集
    3.4 指标测定方法
        3.4.1 烤烟上部叶面积指标测定
        3.4.2 烤烟上部叶光合指标测定
        3.4.3 烤烟上部叶碳氮代谢酶活性测定
        3.4.4 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测定
        3.4.5 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
        3.4.6 烤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测定
    3.5 数据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叶面积的影响
    4.2 不同处理对烤烟光合作用的影响
        4.2.1 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叶SPAD值的影响
        4.2.2 不同处理对烤烟光合参数的影响
    4.3 不同处理对烤烟碳氮代谢酶的影响
        4.3.1 不同处理对烤烟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4.3.2 不同处理对烤烟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4.4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4.5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4.5.1 不同处理对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4.5.2 不同处理对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性的影响
    4.6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
        4.6.1 不同处理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
        4.6.2 不同处理对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的影响
        4.6.3 不同处理对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的影响
        4.6.4 不同处理对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的影响
        4.6.5 不同处理对新植二烯和香气总量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关于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叶生长的影响
    5.2 关于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5.2.1 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5.2.2 不同处理对烤烟上部叶碳氮代谢酶的影响
    5.3 关于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品质指标的影响
        5.3.1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5.3.2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5.3.3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ABSTRACT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烤烟品种NC297在广元烟区的主要栽培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 烟叶品质
    2 影响烟叶品质的因素
        2.1 品种
        2.2 生态条件
        2.3 栽培技术措施
        2.4 烟叶烘烤特性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烤烟品种NC297 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方法
        1.5 调查指标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氮量对NC297 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2.2 种植密度对NC297 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2.3 移栽期对NC297 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2.4 留叶数对NC297 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3 小结
第3章 烤烟品种NC297 烘烤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4 调查指标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NC297 叶片水分含量的比较
        2.2 成熟期叶片鲜干比
        2.3 暗箱条件下NC297 叶片失水率的比较
        2.4 成熟期叶片叶脉占比的比较
        2.5 暗箱条件下NC297 变黄期叶片形态的比较
        2.6 暗箱条件下NC297 叶片色素含量的比较
        2.7 暗箱条件下NC297 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比较
    3 小结
第4章 品种NC297 在广元烟区的示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方法
        1.5 调查指标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2.2 经济性状的比较分析
        2.3 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比较
        2.4 烤后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比较
        2.5 综合分析评价
    3 小结
第5章 讨论
    1 栽培措施对NC297 的影响
        1.1 不同施氮量对NC297 的影响
        1.2 不同种植密度对NC297 的影响
        1.3 不同移栽期对NC297 的影响
        1.4 不同留叶数对NC297 的影响
    2 NC297 烘烤特性差异
    3 示范效果对比
        3.1 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
        3.2 经济性状的差异
        3.3 常规化学成分的差异
        3.4 感官质量的差异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土壤水分调控对烤烟上部叶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土壤水分与烤烟生产概述
        1.1.1 土壤水分存在形态
        1.1.2 土壤水分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1.1.3 土壤水分与烤烟生长发育的关系
        1.1.4 土壤水分与烤烟品质的影响
    1.2 烤烟上部叶概述
        1.2.1 上部叶概念和特点
        1.2.2 影响上部叶可用性因素
        1.2.2.1 品种因素对上部叶的影响
        1.2.2.2 生态因素对上部叶的影响
        1.2.2.3 栽培因素对上部叶的影响
        1.2.2.4 烘烤调制因素对上部叶的影响
        1.2.3 提高上部叶可用性措施
        1.2.3.1 烤烟品种
        1.2.3.2 合理的种植密度与适宜的移栽期
        1.2.3.3 科学确定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
        1.2.3.4 科学打顶和适当留叶
        1.2.3.5 提高采收成熟度,减少采收次数
        1.2.3.6 烘烤调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地点
    2.2 试验设计
        2.2.1 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2.2.2 干旱及复水对上部叶理化性质的影响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基础理化性质的测定
        2.3.2 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
        2.3.3 烤烟基本农艺性状测定
        2.3.4 烤烟叶片组织结构测定
        2.3.5 烤烟叶片生理指标测定
        2.3.6 烤烟叶片生化指标测定
        2.3.7 烤后烟化学成分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水分状况对烤烟基本农艺性状影响
        3.1.1 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对烤烟株高的影响
        3.1.2 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对烤烟茎围的影响
        3.1.3 土壤水分状况对烤烟叶面积生长发育的影响
        3.1.3.1 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对烤烟上部叶叶面积生长发育影响
        3.1.3.2 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对烤烟中部叶叶面积生长发育影响
        3.1.3.3 干旱复水对烤烟上部烟叶面积影响
    3.2 土壤水分对烤烟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3.2.1 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对烤烟叶片组织结构影响
        3.2.2 干旱及复水对烤烟上部叶片组织结构影响
    3.3 土壤水分对烤烟光合作用的影响
        3.3.1 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对烤烟光合作用影响
        3.3.1.1 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对烤烟上部叶光合作用影响
        3.3.1.2 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对烤烟中部叶光合作用影响
        3.3.2 干旱及复水对烤烟上部叶光合作用影响
    3.4 土壤水分对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3.4.1 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对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3.4.2 干旱及复水对烤烟上部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3.5 土壤水分对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3.5.1 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对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影响
        3.5.2 干旱及复水对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含量影响
4 讨论
    4.1 土壤水分对烤烟基本农艺性状影响
    4.2 土壤水分对烤烟上部叶片组织结构影响
    4.3 土壤水分对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影响
5 结论
    5.1 土壤水分对烤烟基本农艺性状的影响
    5.2 土壤水分对烤烟上部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5.3 土壤水分对烤烟上部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5.4 土壤水分对烤烟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5.5 土壤水分对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减氮增密对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及烟叶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烟叶可用性简述
    1.2 影响上部烟叶可用性的主要因素
        1.2.1 种植密度对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
        1.2.2 施肥对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
        1.2.3 打顶对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
        1.2.4 采摘方式对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
        1.2.5 采收成熟度对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和土壤理化性质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农艺性状测定
        2.3.2 烟叶SPAD值测定
        2.3.3 光合特性测定
        2.3.4 物理特性测定
        2.3.5 外观质量测定
        2.3.6 常规化学成分测定
        2.3.7 烟叶等级测定
        2.3.8 经济性状测定
        2.3.9 感官质量测定
    2.4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减氮增密对上部烟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减氮增密对上部8片叶叶片长度的影响
        3.1.2 减氮增密对上部8片叶叶片宽度的影响
        3.1.3 减氮增密对上部8片叶开片度的影响
        3.1.4 减氮增密对上部8片叶叶面积的影响
        3.1.5 施氮量和密度及其互作对上部叶农艺性状的影响
    3.2 减氮增密对上部8片叶SPAD值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的上部8片叶SPAD值比较
        3.2.2 施氮量和密度及其互作对上部8片叶SPAD值的影响
    3.3 减氮增密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不同处理的烤烟光合特性比较
        3.3.2 施氮量和密度及其互作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
    3.4 减氮增密对上部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3.4.1 不同处理的上部烟叶物理特性比较
        3.4.2 施氮量和密度及其互作对上部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3.5 减氮增密对上部8片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3.6 减氮增密对上部烟叶烤后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3.6.1 不同处理的上部烟叶烤后常规化学成分比较
        3.6.2 施氮量和密度及其互作对上部烟叶烤后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3.7 减氮增密对上部8片叶每个叶位烟叶等级结构的影响
    3.8 减氮增密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3.8.1 不同处理的上部8片叶经济性状比较
        3.8.2 施氮量和密度及其互作对上部8片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3.8.3 不同处理的烤后全株烟叶经济性状比较
        3.8.4 施氮量和密度及其互作对烤后全株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3.9 减氮增密对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减氮增密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
        4.1.2 减氮增密对上部烟叶物理性状的影响
        4.1.3 减氮增密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4.1.4 减氮增密对上部烟叶风格特征的影响
        4.1.5 减氮增密对烤烟烟叶结构的影响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不同栽培措施对烤烟株型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烟草株型的意义
    1.2 烟草理想株型的提出
    1.3 烟草株型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1.3.1 氮素调控
        1.3.2 种植密度调控
        1.3.3 打顶调控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烟区概况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设计
        3.3.1 不同种植密度与打顶时期对烤烟株型的影响研究
        3.3.2 不同施氮量与打顶时期对烤烟株型的影响研究
        3.3.3 筒型烟株与伞型烟株特征比较研究
    3.4 测定项目和方法
        3.4.1 生育期记录
        3.4.2 农艺性状调查
        3.4.3 株型调查
        3.4.4 根系指标测定
        3.4.5 烤烟光合特性测定
        3.4.6 烤烟群体生理指标测定
        3.4.7 烤烟叶片超微结构的观察
        3.4.8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测定
        3.4.9 烤烟烟叶致香物质测定
        3.4.10 烤烟经济性状测定
    3.5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种植密度与打顶时期对烤烟株型的影响
        4.1.1 不同处理组合生育期的比较
        4.1.2 不同处理组合农艺性状的比较
        4.1.3 不同处理组合株型动态变化的比较
        4.1.4 不同株型烤烟根系生理指标的对比分析
        4.1.5 不同株型烤烟光合特性的对比分析
        4.1.6 不同株型烤烟群体生理指标的对比分析
        4.1.7 不同株型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
        4.1.8 不同株型烤烟致香物质的对比分析
        4.1.9 不同株型烤烟经济性状的对比分析
    4.2 不同施氮量与打顶时期对烤烟株型的影响
        4.2.1 不同处理组合生育期的比较
        4.2.2 不同处理组合农艺性状的比较
        4.2.3 不同处理组合株型动态变化的比较
        4.2.4 不同株型烤烟根系生理指标的对比分析
        4.2.5 不同株型烤烟光合特性的对比分析
        4.2.6 不同株型烤烟群体生理指标的对比分析
        4.2.7 不同株型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对比分析
        4.2.8 不同株型烤烟致香物质的对比分析
        4.2.9 不同株型烤烟经济性状的对比分析
    4.3 筒型与伞型烟株的形态特征和烟叶品质的比较
        4.3.1 不同株型烟株农艺性状的比较
        4.3.2 不同株型烟株叶型垂直分布的特征比较
        4.3.3 不同株型叶片超微结构的比较
        4.3.4 不同株型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
        4.3.5 不同株型主要致香物质的比较
        4.3.6 不同株型经济性状的比较
5 结论与讨论
    5.1 关于不同大田生育期烤烟株型的变化
    5.2 关于烤烟不同株型的根系状况及烟叶光合特性的变化
    5.3 关于烤烟不同株型的内在品质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化
    5.4 关于烤烟株型的形成及理想株型的培育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作者简介

(8)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对烤烟新品种云烟99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写语说明
1 引言
    1.1 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1.1.1 种植密度对烤烟田间生长状态的影响
        1.1.2 种植密度对烤烟内在质量的影响
        1.1.3 种植密度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1.2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1.2.1 施氮量对烤烟田间生长状态的影响
        1.2.2 施氮量对烤烟内在质量的影响
        1.2.3 施氮量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1.3 不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1.3.1 留叶数对烤烟田间生长状态的影响
        1.3.2 留叶数对烤烟内在质量的影响
        1.3.3 留叶数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农艺性状
        2.2.2 光合参数
        2.2.3 烟叶化学成分含量
        2.2.4 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
        2.2.5 根系活力
        2.2.6 烤烟主要经济性状调查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因素对云烟99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3.1.1 不同因素对云烟99团棵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1.2 不同因素对云烟99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2 不同因素对云烟99根系活力的影响
    3.3 不同因素对云烟99光合参数的影响
    3.4 不同因素对云烟99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3.5 不同因素对云烟99中部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3.6 不同处理对云烟99经济性状的影响
    3.7 不同因素对云烟99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3.7.1 不同因素对云烟99上部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3.7.2 不同因素对云烟99中部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3.7.3 不同因素对云烟99下部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对云烟99农艺性状的影响
    4.2 不同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对云烟99根系活力的影响
    4.3 不同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对云烟99光合参数的影响
    4.4 不同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对云烟99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4.5 不同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对云烟99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4.6 不同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对云烟99经济性状的影响
    4.7 不同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对云烟99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种植密度对吉林省晒红烟产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种植密度对烟草的影响
        1.1.1 种植密度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1.1.2 种植密度对作物生长小气候的影响
        1.1.3 种植密度对烟草生理代谢的影响
        1.1.3.1 对烟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1.1.3.2 对烟叶碳氮代谢的影响
        1.1.3.3 对烟叶发育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影响
        1.1.4 种植密度对烟草产质量的影响
        1.1.4.1 对烟草产量产值的影响
        1.1.4.2 对烟草物理特性的影响
        1.1.4.3 对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
        1.1.4.4 对烟叶感官质量的影响
2 引言
3 材料和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种植密度对大叶黄产质量的影响
        3.1.2 种植密度对漂河1号产质、量的影响
    3.2 试验设计
        3.2.1 种植密度对大叶黄产质、量的影响
        3.2.2 种植密度对漂河1号产、质量的影响
    3.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3.1 农艺性状
        3.3.2 干物质积累
        3.3.3 根系指标的测定
        3.3.4 叶面积系数
        3.3.5 光照强度
        3.3.6 晒红烟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漂河1 号)
        3.3.7 烟叶物理特性的测定
        3.3.7.1 含梗率的测定
        3.3.7.2 叶质重的测定
        3.3.8 常规化学成分测定
        3.3.9 中性香味物质
        3.3.10 感官质量评价
    3.4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种植密度对大叶黄产质量的影响
        4.1.1 种植密度对大叶黄生长发育的影响
        4.1.1.1 农艺性状
        4.1.1.2 干物质积累
        4.1.1.3 根体积及根鲜重
        4.1.2 对大叶黄品种田间光照强度的影响
        4.1.3 对大叶黄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
        4.1.3.1 根系养分积累量
        4.1.3.2 茎养分积累量
        4.1.3.3 叶养分积累量
        4.1.4 对大叶黄叶面积系数及产量产值的影响
        4.1.5 对大叶黄烟叶品质的影响
        4.1.5.1 物理特性
        4.1.5.2 化学成分
        4.1.5.3 香气物质
        4.1.5.4 感官质量
    4.2 种植密度对漂河1号产质量的影响
        4.2.1 种植密度对漂河1 号生长发育的影响
        4.2.1.1 农艺性状
        4.2.1.2 干物质积累
        4.2.1.3 根体积
        4.2.2 种植密度对漂河1 号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4.2.2.1 风速
        4.2.2.2 光照强度
        4.2.2.3 CO_2 浓度
        4.2.3 种植密度对漂河1 号养分吸收积累的影响
        4.2.3.1 根养分积累量
        4.2.3.2 茎养分积累量
        4.2.3.3 叶养分积累量
        4.2.4 种植密度对漂河1 号中部叶生理指标的影响
        4.2.4.1 硝酸还原酶活性
        4.2.4.2 蔗糖转化酶活性
        4.2.4.3 淀粉酶活性
        4.2.4.4 质体色素含量
        4.2.5 种植密度对漂河1 号群个体产量的影响
        4.2.6 不同处理对晒红烟产值的影响
        4.2.7 种植密度对漂河1 号烟叶品质的影响
        4.2.7.1 物理特性
        4.2.7.2 化学成分
        4.2.7.3 香味物质
        4.2.7.4 感官质量
5 结论与讨论
    5.1 种植密度对晒红烟群体小气候及产量产值的影响
        5.1.1 对晒红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5.1.2 对晒红烟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5.1.3 对晒红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5.2 种植密度对晒红烟生理代谢的影响
        5.2.1 对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5.2.2 对质体色素的影响
    5.3 种植密度对晒红烟品质的影响
        5.3.1 对晒红烟物理特性的影响
        5.3.2 对晒红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5.3.3 对晒红烟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5.3.4 对晒红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Abstract

(10)高海拔烟区优化烤烟等级结构关键技术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态条件的影响研究
        2.1.1 气象因子与烟叶质量的关系
        2.1.2 海拔高度与烟叶质量的关系
        2.1.3 土壤条件与烟叶质量的关系
        2.2 烤烟品种的影响研究
        2.2.1 烤烟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差异
        2.2.2 烤烟品种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2.3 移栽期研究
        2.3.1 移栽期与生态资源配置
        2.3.2 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2.4 种植密度研究
        2.4.1 种植密度对烤烟群体结构的影响
        2.4.2 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形成的影响
        2.4.3 种植密度与品种和环境的关系
        2.5 施肥研究
        2.5.1 施肥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2.5.2 施肥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5.3 施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2.5.4 烤烟肥料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2.5.5 施肥与密度的关系
        2.6 打顶、留叶研究
        2.6.1 留叶数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2.6.2 留叶数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
        2.6.3 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2.6.4 留叶与密度的关系
        2.6.5 留叶与施肥互作研究
        2.7 优化烤烟等级结构研究
        2.7.1 摘除烤烟脚叶的研究
        2.7.2 烤烟等级结构的优化研究
    3 研究切入点
    4 主要研究内容
    5 研究的技术路线
    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高海拔烟区气候资源条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性状调查与指标测定
        1.3.1 田间性状调查与指标测定
        1.3.2 烟叶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1.3.3 烟叶经济性状统计
        1.3.4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1.3.5 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品质评价
        1.4 气象资料收集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源县气候变化分析
        2.1.1 2011-2013年盐源县气温变化
        2.1.2 2011-2013年盐源县空气相对湿度变化
        2.1.3 2011-2013年盐源县降雨变化
        2.2 气候资源条件对烟株生育期的影响分析
        2.2.1 移栽期对烟株主要生育期的影响
        2.2.2 生育期的气候资源配置差异分析
        2.2.3 烤烟生育期与移栽期及气候资源的相关性
        2.3 气候资源条件对烟株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2.3.1 不同移栽期烟株株高生长发育比较
        2.3.2 烟株株高的生长发育与移栽期和气候资源的相关性
        2.3.3 不同移栽期烟株茎围生长发育比较
        2.3.4 烟株茎围的生长发育与移栽期和气候资源的相关性
        2.3.5 不同移栽期烤烟下部叶生长发育比较
        2.3.6 烤烟下部叶的生长发育与移栽期和气候资源的相关性
        2.3.7 不同移栽期烤烟中部叶生长发育比较
        2.3.8 烤烟中部叶的生长发育与移栽期和气候资源的相关性
        2.3.9 不同移栽期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比较
        2.3.10 烤烟上部叶的生长发育与移栽期和气候资源的相关性
        2.4 气候资源条件对烟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5 气候资源条件对烟叶成熟生理的影响
        2.5.1 对烟叶SOD酶活性的影响
        2.5.2 对烟叶POD酶活性的影响
        2.5.3 对烟叶CAT酶活性的影响
        2.5.4 对烟叶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2.5.5 对烟叶MDA含量的影响
        2.5.6 对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2.6 气候资源条件对烟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2.6.1 不同移栽期烟叶经济性状比较
        2.6.2 烟叶经济性状与移栽期和气候资源的相关性
        2.7 气候资源条件对烟叶感官品质的影响
        2.7.1 不同移栽期烟叶感官品质比较
        2.7.2 烟叶感官品质与移栽期和气候资源的相关性
    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高海拔烟区宜密植烤烟品种筛选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性状调查与指标测定
        1.3.1 田间性状调查与指标测定
        1.3.2 烟叶光合特性测定
        1.3.3 烟叶经济性状统计
        1.3.4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1.3.5 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品质评价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生育期分析
        2.2 烟叶质体色素含量与成熟特性分析
        2.3 烟叶光合作用与成熟特性分析
        2.4 烟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2.5 成熟期株型结构分析
        2.6 烟叶主要经济性状及部位构成分析
        2.7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2.7.1 烟叶烟碱含量比较
        2.7.2 烟叶总氮含量比较
        2.7.3 烟叶糖含量比较
        2.7.4 烟叶糖碱比比较
        2.7.5 烟叶钾含量比较
        2.7.6 烟叶氯含量比较
        2.7.7 烟叶钾氯比比较
        2.8 烟叶外观质量比较
        2.9 烟叶感官品质比较
    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密度与留叶调控对烤烟株型构建及烟叶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性状调查与指标测定
        1.3.1 田间性状调查与指标测定
        1.3.2 烟叶经济性状统计
        1.3.3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1.3.4 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品质评价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度与留叶调控对烟株生育期的影响
        2.2 密度与留叶调控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2.3 密度与留叶调控对烤烟株型构建的影响
        2.4 密度与留叶调控对烟叶主要经济性状及部位构成的影响
        2.5 密度与留叶调控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2.5.1 对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2.5.2 对烟叶总氮含量的影响
        2.5.3 对烟叶糖含量的影响
        2.5.4 对烟叶糖碱比的影响
        2.5.5 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
        2.5.6 对烟叶氯含量的影响
        2.5.7 对烟叶钾氯比的影响
        2.6 密度与留叶调控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2.7 密度与留叶调控对烟叶感官品质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适度密植下施氮与留叶调控对烤烟株型构建及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性状调查与指标测定
        1.3.1 田间性状调查与指标测定
        1.3.2 烟叶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1.3.3 烟叶经济性状统计
        1.3.4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1.3.5 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品质评价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氮与留叶调控对烟株生育期的影响
        2.2 施氮与留叶调控对烟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3 施氮与留叶调控对烟叶成熟生理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2.3.1 对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2.3.2 对烟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施氮与留叶调控对烤烟株型构建的影响
        2.5 施氮与留叶调控对烟叶主要经济性状及部位构成的影响
        2.6 施氮与留叶调控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2.7 施氮与留叶调控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2.8 施氮与留叶调控对中部叶感官品质的影响
        2.9 施氮与留叶调控对上部叶感官品质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二次去叶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性状调查与指标测定
        1.3.1 田间性状调查与指标测定
        1.3.2 烟叶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1.3.3 烟叶经济性状统计
        1.3.4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1.3.5 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品质评价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次去叶对烟叶成熟生理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2.1.1 对烟叶质体色素含量与成熟特性的影响
        2.1.2 对烟叶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2.1.3 对烟叶抗氧化酶活性与成熟特性的影响
        2.1.4 对烟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 二次去叶对烤烟株型结构的影响
        2.2.1 烤烟成熟期株型结构比较
        2.2.2 去叶时间和去叶方式对烤烟株型结构的影响
        2.3 二次去叶对烟株主要生育期的影响
        2.4 二次去叶对烟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4.1 烟株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2.4.2 去叶时间和去叶方式对烟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5 二次去叶对烤烟主要经济性状及部位构成的影响
        2.5.1 烤烟主要经济性状及部位构成比较
        2.5.2 去叶时间和去叶方式对烤烟主要经济性状及部位构成的影响
        2.6 二次去叶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2.6.1 去叶时间和去叶方式对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2.6.2 去叶时间和去叶方式对烟叶总氮含量的影响
        2.6.3 去叶时间和去叶方式对烟叶总糖含量的影响
        2.6.4 去叶时间和去叶方式对烟叶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2.6.5 去叶时间和去叶方式对烟叶糖碱比的影响
        2.6.6 去叶时间和去叶方式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
        2.6.7 去叶时间和去叶方式对烟叶氯含量的影响
        2.6.8 去叶时间和去叶方式对烟叶钾氯比的影响
        2.7 二次去叶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2.7.1 对下部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2.7.2 对中部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2.7.3 对上部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2.8 二次去叶对烟叶感官品质的影响
        2.8.1 对中部叶感官品质的影响
        2.8.2 去叶时间和去叶方式对中部叶感官品质的影响
        2.8.3 对上部叶感官品质的影响
        2.8.4 去叶时间和去叶方式对上部叶感官品质的影响
    3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性及展望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性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件2. 在读期间获得国家专利
附件3. 在读期间获奖情况

四、种植密度、打顶时期对云烟85烟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提高莱芜烟区烤烟上部叶成熟度的技术研究[D]. 刘梓谡.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烟叶耐烤性指标及影响因子研究[D]. 张进. 贵州大学, 2020(03)
  • [3]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D]. 王发展.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4]烤烟品种NC297在广元烟区的主要栽培措施研究[D]. 曾航.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土壤水分调控对烤烟上部叶理化性质的影响[D]. 徐赛.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6]减氮增密对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及烟叶结构的影响[D]. 叶卫国.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不同栽培措施对烤烟株型的调控[D]. 龚治翔.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2)
  • [8]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对烤烟新品种云烟99的影响[D]. 黄敏. 云南农业大学, 2017(07)
  • [9]种植密度对吉林省晒红烟产质量的影响[D]. 马波波.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10]高海拔烟区优化烤烟等级结构关键技术及机理研究[D]. 刘碧荣. 四川农业大学, 2017(12)

标签:;  

种植密度和打顶期对云烟85号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