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股权托管”、“公司托管”,不!

证监会:“股权托管”、“公司托管”,不!

一、证监会:“股权托管”、“公司托管”,不行!(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峰[1](2020)在《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融合发展》文中提出本文从深入分析区域性股权市场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融合发展、共享资源、惠及企业的解决方案,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大融合是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联盟链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结构,通过区块链的专有技术实现各功能模块的业务功能,同时还可做到缩短业务流程、提高规范效率、降低信任成本。本文还针对区域性股权市场放开区域限制的政策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曲线突破。

韩克,李佳林,韩建军,张文明,翟慧杰,陈启菲,唐华,彭浪浪[2](2018)在《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调研》文中研究指明创建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是中国生产力学会与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2010年合作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所形成的重要成果。该研究成果2011年4月23日,通过专家评审组评审。同年5月28日,获得温家宝总理(时任)、王岐山副总理(时任)批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促进该研究成果转化,学会该项研究课题组,于当年就积极与海南省政府、省旅游委、省财政厅、省金融

秦龙[3](2018)在《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债券品种日益丰富,参与成员不断多元化,市场基础设施高效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截止2017年底,我国债市场托管总量73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三,其中信用类债券托管总量17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债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机构投资者最重要的投资渠道之一,也是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政策调控的重要平台。正是通过债券市场连接资金方和融资方,以市场化方式引导资金投向并确定利率水平,资本市场才得以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关键性作用。发展债券市场是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中之重,也是推进利率市场化、金融深化改革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关键所在。从发行人和投资者角度,如何理解债券利率、市场流动性是由何决定的,从监管者和市场建设的角度,如何评价债券市场是否具有效率,是否公平,以及如何完善市场规则以提升市场绩效?回答上述问题对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各类参与者,对于债券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正是回答上述问题的重要理论。经典的价格理论认为一种商品的价格由供需决定,假想的瓦尔拉斯市场中不存在交易成本。因此传统金融理论把证券的交易过程看出一个黑匣子,无需进行研究。而实际的证券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在交易过程中存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且需要中介机构提供解决方案。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正是研究一定交易机制和参与者结构条件下的价格形成过程,从流动性、透明度、价格有效性等方面评价市场效率和公平问题。自21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发展迅速,加深了人们对证券市场运行和金融资产价格形成的理解,也推动了资产定价、公司金融、国际金融等其他金融理论的发展。但由于其研究方法基于具体市场的微观结构特点,导致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不具有普适性。已有的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主要基于美国债券市场建立。美国债券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做市商主导的场外分层市场,分为做市商之间市场和做市商对客户市场两层,具有分散化、低透明度、做市商之间市场指令驱动,做市商对客户市场报价驱动的特征。而中国债券市场的微观结构特点与美国存在显着差异,不能简单的将已有的市场微观结构研究方法和模型照搬到中国问题研究上使用。本文将市场微观结构内涵从交易机制和参与者结构两个方面进行扩展,以对中国特色的市场微观结构进行分析。一方面将交易机制从狭义的询价和交易执行环节扩展至信息展示、询价、交易确认、清算结算的全交易过程。另一方面更加重视产品结构和投资者结构差异对价格形成的影响。本文发现中国债券市场在市场微观结构上具有集中、平层、集中指令簿指令驱动、高透明度、非做市商主导的特点,与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分析中美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的差异和形成原因,本文指出在债券市场微观结构方面,中国债券市场整体比美国更加先进,效率更高并更加公平。在对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特征进行深度分析之后,本文对三个重要问题从市场微观结构视角进行实证分析。首先以市场实际成交数据研究中国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情况,构建流动性指数,并分析影响流动性变化的因素。然后从市场微观结构视角分析中国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并对中国信用利差顺周期问题进行回答。最后本文分析了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对我国债券市场在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机制方面的不足进行分析,对如何改进相关规则以应对债券打破刚兑提出建议。本文从理论上丰富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适用范围、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从实践角度加深了对我国债券市场运行的理解,有助于市场参与者更好的参与债券市场,完善债券市场和发展债券市场。

周云[4](2017)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市场竞合状态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是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转让和融资的市场,在为处于创业期阶段的企业融资等诸多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研究区域股权交易中心的发展非常必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江苏股交的发展展开了 一系列研究,分析比较了江苏股交与新三板和周边股权交易中心的优劣势及竞合状态,对江苏股交发展目标重新进行了定位,并提出一系列有利于其发展的战略性建议。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对江苏股交目前的实际状况、面临困境以及存在问题做出探讨研究,研究表明其未真正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序列,自身和政策上的问题都制约发展,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定位。(2)研究江苏股交的核心竞争力,分析比较江苏股交在市场环境、制度安排、产业优势、融资服务质量与成本、监管方式、准入门槛等方面与新三板以及周边股权交易中心的优劣势,分析外部市场环境给江苏股交创造的机会与产生的威胁,研究表明江苏股交优劣势并存,需要抓住机遇重视威胁,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3)深入剖析江苏股交与新三板以及周边股权交易中心的竞合状态,分析三者未来的合作空间与前景,研究得出江苏股交和新三板以及周边股权交易中心都存在竞争,和新三板已经存在合作,但是和周边股权交易中心之间还没有相关的合作,合作空间很大,未来可以加强三者之间的合作。(4)对江苏股交的发展定位、战略和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上述竞合状态分析,进一步调整江苏股交在市场中的定位,制定了相应的策略进而能够使其得以更好的发展,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研究表明江苏股交只有重新调整定位,才能探索出符合自身的发展模式。

孙菲菲[5](2016)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运行特征与发展建议》文中提出我国目前已有37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本文通过对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运行特征、发展现状等进行梳理,总结分析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动因、市场效应和存在问题。鉴于文中总结的运作模式、监管体系、交易模式及盈利模式等主要问题,本文就明确市场地位、监管体系、产品标准与登记托管制度等提出相应建议。

丁吉林[6](2015)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有几分成色?——访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张云峰》文中研究说明场外交易市场,异军突起,先后诞生了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前海股权交易中心等多达30余个股权交易市场,市场竞争白热化,"暗战"日益升级。目前,我国场外市场发展很不平衡也很不协调,社会对场外市场的认知也是朦朦胧胧,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已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而能在很大程

周友苏,郑鈜[7](2013)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实践性课题。本文以大量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为基础,对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关于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如何加快建立区域股权交易市场问题、如何破除农村发展金融障碍问题、如何重视高端金融人才匮乏问题等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宁文昕[8](2012)在《保荐代表人、证券监管与保荐质量的提高》文中认为自2004年核准制下的保荐制度成为我国A股市场股票发行制度至今已有八年,保荐制度的实行对证券公司开展股票保荐与承销业务以及培养股票发行专业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保荐制度的设立也是股票发行由行政审批进一步向市场化转变的结果,为我国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自保荐制度实行以来,新股发行后上市公司屡因保荐工作不力而产生问题,保荐质量不稳定且难以得到保证,再者保荐制度内部矛盾也逐渐显露,制度中涉及的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制约了保荐工作的开展,造成新股发行效率持续走低的结果。2011年10月以来,证监会在换届后希望通过制度改革解决A股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投资者对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呼声日渐强烈,证监会也把股票发行制度纳入改革范围。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1年末的一次内部会议中向证监会发行部官员和发审委委员们提出了“IPO不审行不行?”的疑问。新一轮的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即将启动,保荐制度与监管机构对IPO项目采用的核准制都成为备受瞩目的改革目标。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得出保荐制度和新股发行环节监管模式的改革路径。首先从制度的历史沿革出发对中国A股市场股票发行制度进行回顾,在分析股票发行制度源起和保荐制度实行的历史背景和设计理念后,从两个角度对保荐制度展开分析:一是从A股市场整体出发探究外部制度对保荐制度的影响,二是通过分析保荐制度中各方主体的行动策略,诠释各行为主体在不同利益诉求下的相互影响。通过上述两个角度明确保荐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发现保荐制度呈现出的问题并不能仅归因于制度设计缺陷,围绕A股市场的外部制度不健全也是造成保荐不力的原因。一直以来,我国A股市场监管体系中行政监管独大的局面造成了市场机制和司法机制不能在事前监管阶段和事后监管阶段发挥应有的作用,单一的行政监管策略不仅不能对A股市场起到全面保护的作用,其市场干预行为也阻碍了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过度的行政管制造成了上市公司成为稀缺资源、保荐责任不明确、事前监管干预市场化选择和事后监管不足造成惩罚不足和规则不明等问题的出现。由此,在核准制下的保荐制度作为新股发行制度后,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地修正。其次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使用保荐制度的证券市场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实行保荐制度的动因和制度设计特点。选取三个特点鲜明的国家及地区——英国、香港和美国进行主要介绍。英国是第一个实行保荐制度的国家。香港则是中国保荐制度的参考模版。美国的NASDAQ市场实行的股票发行监管制度虽不是保荐制度,但是具有保荐制度的特点并对保荐制有积极的参考价值。该制度相对于传统的保荐制做出了更为详细的分工,权责分明、风险分散。在分析上述三个国家的基础上,对加拿大、韩国和新加坡三个国家进行简略分析,重点描述其保荐制度中独有的特色。然后对上述六国保荐制度特点与中国A股市场中的相关制度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其对中国保荐制度起到的借鉴作用。研究结论理清了我国保荐制度与其所在市场环境之间的关系,明晰了保荐制度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革方向。再次以博弈分析为前文论述提供理论依据,第一个模型分析保荐代表人在优选上市公司的过程中监管机构对其的控制机制,模型化监管机构对保荐代表人的业务要求,将事前监管与事后监管纳入到博弈模型中,在监管机构合理应用既有制度的条件下,设计最优监管策略来规范保荐代表人的行为。设计该模型的基于如下两个目的,一是考察保荐代表人的义务——如何才能通过制度设计使保荐代表人履职尽责;二是通过分析证监会的监管措施和相关政策,进一步研究监管策略的实用性及出现的问题,并讨论监管发行制度去行政化的可行性。从模型分析得出,监管机构对问题IPO项目的相关责任人轻罚进一步造成了保荐不力的结果,模型还证明了监管机构只要能够合理配置事后监管的有效惩罚措施,就可以起到替代事前监管效用,减少行政监管对保荐工作的干预。第二个模型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对保荐代表人能力的刻画,以此分析保荐代表人由于保荐能力不同对监管机制及对新股发行效率的影响。模型中建立的分析变量为今后建立保荐综合信息披露平台提供了关于保荐代表人能力的评价标准。第三个模型用以进一步明晰在新股发行阶段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以该模型为核心较为系统的阐述了监管机构对保荐制度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析不同情况的发行人对保荐能力不同的保荐代表人的选择,明确其选择机制以找到进一步提高保荐质量的途径。该模型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得出在最优监管强度下监管机构应如何解决新股发行中有关发行人与保荐代表人的合谋问题;二是给出合理的监管模式以确保高能力保荐代表人维持高水平保荐能力的同时,也能给予低能力保荐代表人提升能力的机会,提高保荐代表人市场的整体实力。通过模型分析还可以得出,现阶段并不具备取消核准制的条件,因为首先对保荐代表人的考核制度还未建立,保荐能力不同的保荐代表人无法区分,低能力保荐代表人的保荐行为需要核准制兜底;其次事后监管体系仍未发挥对事前监管的替代作用,低位阶的惩罚措施和惩罚不连贯性导致监管行为无法对保荐过程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产生有效威慑。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是:第一,丰富了学界关于保荐制度的研究,特别是保荐代表人这一制度设计的理论研究。分析指出事前行政监管的干预、事后监管的多层次监管体系尚未建立、A股市场板块设计问题、外部辅助制度不健全和IPO项目出现问题后对相关责任人的轻罚行为等问题都造成了保荐质量无法保证的现状。文章基于上述问题,根据中国股票发行监管制度的变革过程以及外国保荐制度中的先进经验对中国核准制下的保荐制度提出改革建议,使改革方向在兼顾中国当前国情的基础上,向高效率股票发行制度的方向转变。第二,在股票发行流程中明晰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所采取的不同发行制度的运行机制。在与之前制度对比的过程中,分析各相关主体权力与义务的改变。然后逐步分析证监会监管政策的发展、保荐制度中保荐代表人的权力与义务以及保荐代表人与保荐公司的关系。把保荐代表人作为新股发行中的独立参与主体展开分析,并将其纳入到新股发行各方权力角逐中,提供关于新股发行阶段更为完善的理论分析框架。发现保荐制度运行效率过低不仅源于其制度设计中固有的漏洞,更与政府行政监管与保荐制度不能互补合作保证保荐质量有关。通过分析政府行政监管的监管策略,解释目前监管机构“重事前监管、轻事后监管”的原因,提出建立以行政监管为主导,市场机制和司法机制同时发挥作用的多层次事后监管体系以替代事前监管,这样既能解决事前监管对新股发行的干预问题,同时还能保证IPO项目的保荐质量。第三,构建博弈模型对保荐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展开分析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诚然在这方面已有相关文献涉及,但已有模型关于发行环节的设计不够全面,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不够真实。本文建立的理论分析模型不仅把保荐代表人作为分析主体,刻画其在新股发行阶段优选上市公司的行为,还通过在模型中引入监管机构作为保荐质量和保荐制度实行效率的控制者,刻画监管机构的作用。通过求解满足纳什均衡条件的保荐要求,作为监管机构控制保荐代表人行为的依据,从而将监管机构的作用内生于模型之中。另外,模型中涵盖证监会截至2011年4月出台的监管方案,模型对该方案的实行效果进行了理论预测,认为若不对证监会的具体监管行为和处罚力度进行改进,新实行的监管方案将不会对保荐代表人的保荐质量产生促进作用。

林石[9](2012)在《净化股市 从IPO开始》文中研究指明证券行业的前途在哪里?如今,这样的疑问再次出现在资本市场。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告诉记者,中国证券市场还有一个巨大的顽疾没有解决,那就是行政审批。"在一个供应量受控制的市场,最大的特点是供不应求。而取消新股发行的供给控制,对新股发行审核体制进行彻底改革,证

李鹏,刘关[10](2011)在《新三板倒计时》文中研究表明一边是证监部门的谨言慎行,反复“研究”;一边是地方政府对场外交易所的热情追捧,高调扶持,中国OTC市场(Over the Counter,即场外交易市场)或在2011年,走到了不得不向前一跃的关键点。 就OTC市场相关问题,亮相今年全国两会的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仅向媒体表?

二、证监会:“股权托管”、“公司托管”,不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证监会:“股权托管”、“公司托管”,不行!(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融合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性股权市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1 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由来
    1.2 区域性股权市场存在的问题
    1.3 解决问题的方案
2 区块链技术的基本原理
    2.1 基本概念
    2.2 主要作用
        2.2.1 用技术手段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简捷化、更具逻辑性
        2.2.2 用技术手段实现规范、诚信、信誉的塑造
    2.3 应用领域
3 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区域性股权市场融合发展的方案
    3.1 总体思路
    3.2 系统架构
    3.3 各层要点
        3.3.1 用户层
        3.3.2 业务应用层
        3.3.3 数据层
        3.3.4 基础管理层
        3.3.5 技术基础层
4 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区域性股权市场融合发展的制度可行性
    4.1 区域性限制并非理论支撑下的顶层设计
    4.2 区域限制的理由已不复存在或不再成为重要关注点
    4.3 区块链新技术可以实现曲线突围
5 区块链技术在区域性股权市场中应用指日可待

(2)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确立与筹建
    (一)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确立。
    (二)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组建意见。
    (三)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筹建情况。
二、新常态下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与需求
    (一)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二)新常态下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与障碍。
        1. 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和结构性矛盾突出
        2. 我国旅游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关键。
三、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与旅游产权交易的缺失
    (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1.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2.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特征和主体构成
        3.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客体发展情况
        4.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趋势
    (三)我国亟待建立专业性的旅游产权交易机构。
        1.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专门的国家级旅游产权交易机构
        2. 旅游产权交易中心有助于加快我国旅游产业发展
        3. 旅游产权交易中心有助于推动我国金融体系创新和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四、加快建设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现实意义
    (一)是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金融改革的现实举措。
    (二)是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是推进我国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四)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五、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建设内容与发展目标
    (一)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基本架构。
        1. 战略定位
        (1)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基础性交易平台、中国旅游产权交易市场的中心平台、中国旅游金融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
        (2)资本市场中介组织
        (3)基本职能
        (4)交易模式
        (5)监管体制
        2. 中国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基本架构
    (二)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配套建设。
        1. 中国旅游投融资中心
        2. 中国旅游产业投资基金
        3. 中国跨境旅游产权融资电子平台
        4. 中国旅游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三)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目标任务。
        1. 历史使命
        2. 基本原则
        3. 战略目标
        4. 战略任务
        5. 发展战略
        6. 发展目标
        7. 近期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
        8. 中期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9. 长期战略目标与主要任务
    (四)设立海口国际旅游金融自由港。
    (五)建立中国旅游金融研究院深入研究探索。
六、关于加快建立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的建议

(3)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选题的现实背景
        二、选题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
        一、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研究
        一、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出现
        二、存货模型
        三、信息模型
        四、竞价交易机制的研究
        五、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研究总结
    第二节 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一、早期研究文献
        二、美国债券市场数据丰富后的研究文献
        三、金融危机后的研究文献
        四、国内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文献
    第三节 债券市场流动性相关文献
        一、流动性的度量
        二、流动性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债券信用利差相关文献
        一、信用利差定价问题
        二、信用利差与经济周期的研究
第三章 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特征
    第一节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定义与内涵
        一、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与传统价格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二、广义的交易机制概念及主要交易机制介绍
        三、参与者结构差异
        四、本文对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定义
    第二节 中国债券市场交易机制特征
        一、二级市场交易机制概况
        二、做市商
        三、经纪商
        四、信息展示与市场透明度
        五、市场基础设施
        六、电子交易平台
    第三节 中国债券市场产品结构特征
        一、主要品种概况
        二、税收及资本占用差异
        三、债券剩余期限特征
        四、信用债的发行人股东特征
        五、信用债特殊条款特征
    第四节 投资者结构
        一、银行间市场投资者结构概况
        二、各类机构持仓偏好
        三、境外机构持有情况
    第五节 中美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差异及原因
        一、中美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差异表现
        二、中美差异的原因
第四章 中国债券市场流动性分析
    第一节 流动性的定义与理解
    第二节 中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度量
        一、流动性度量指标选择
        二、流动性指数的构建
        三、本章使用的数据介绍
    第三节 流动性度量结果展示
        一、市场整体流动性状况
        二、利率债流动性状况
        三、同业存单流动性状况
        四、信用债流动性状况
    第四节 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为什么中国债券市场信用债换手率高于国债?
        二、为什么国开债相对其他利率债流动性更好?
        三、为什么近年来短期限利率债和AA评级信用债流动性显着改善?
        四、新老券利差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一、对流动性研究的反思
        二、提升中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 市场微观结构视角的信用利差研究
    第一节 中国债券市场信用利差概况
        一、数据及信用利差计算方法说明
        二、信用利差总体变动趋势介绍
        三、信用利差的结构性特征
    第二节 影响信用利差的市场微观结构因素
        一、发行人异质性及预算软约束问题
        二、产品同质性
        三、投资者结构
        四、杠杆水平与杠杆操作的便利性
    第三节 中国债券市场信用利差顺周期问题的计量分析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信用利差顺周期性的变化情况
第六章 中国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违约情况
    第二节 中国债券市场的信息披露问题
        一、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
        二、信息披露的时效性有待加强
        三、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存在瑕疵
        四、股权控制关系披露不准确、不真实、不完整
        五、担保情况披露存在瑕疵
    第三节 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一、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法律制度渊源
        二、债券投资者集体保护机制的不足
        三、投资者保护条款的缺失
        四、司法救济制度不完善
        五、中介机构履职尽责不到位
    第四节 加强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及政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的评价与政策建议
        一、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的评价
        二、相关政策建议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一、本文的不足之处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市场竞合状态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概念
        2.1.2 场外股权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
    2.2 我国场外市场的类型与特征
        2.2.1 场外市场的定义及特征
        2.2.2 场外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2.2.3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概念和作用
    2.3 相关理论概述
        2.3.1 比较优势理论
        2.3.2 合作竞争理论
第三章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发展现状与困境思考
    3.1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1.1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历史沿革
        3.1.2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发展现状
    3.2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发展的实践探索
        3.2.1 首创“私募债+担保+再担保暨承销”模式
        3.2.2 着力服务中小企业,探索金融创新之路
        3.2.3 服务中小微企业,努力打造三大平台
    3.3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发展的困境分析与思考
        3.3.1 现状与困境:未真正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序列
        3.3.2 分析与思考:自身不足与配套政策缺失
第四章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竞合状态分析
    4.1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核心能力分析
        4.1.1 “一市两板”能分层助推企业挂牌,针对性培育企业
        4.1.2 提供“绿色通道”,助力企业挂牌成长
        4.1.3 融资渠道多样,为融资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4.1.4 立足本省,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的金融业服务能力
    4.2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发展SWOT分析
        4.2.1 优势分析
        4.2.2 劣势分析
        4.2.3 机会分析
        4.2.4 威胁分析
    4.3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竞合状态分析
        4.3.1 与新三板的竞争原因
        4.3.2 与新三板的竞争状态
        4.3.3 与新三板的合作原因
        4.3.4 与新三板的合作状态
        4.3.5 与周边股权交易中心的竞争原因
        4.3.6 与周边股权交易中心的竞争状态
        4.3.7 与周边股权交易中心的合作状态
        4.3.8 与周边股权交易中心的合作空间
        4.3.9 与周边股权交易中心的合作前景
第五章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发展定位与发展策略
    5.1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发展定位分析
        5.1.1 调整定位的意义
        5.1.2 调整定位的制约因素
        5.1.3 明确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发展定位
        5.1.4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发展策略的选择
    5.2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发展定位
    5.3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发展策略的实施
        5.3.1 加强与新三板、周边股权交易中心的合作
        5.3.2 发展多样化私募产品发行与交易业务
        5.3.3 向做市商柜台市场转变
        5.3.4 完善第三方机构相关配套措施
        5.3.5 营造完善的市场环境
        5.3.6 多培育股改企业,发展好“价值板”
        5.3.7 充分调动券商股东的资源优势
        5.3.8 加大基层网点布局密度,实现省市县全覆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2.1 本文的创新
        6.2.2 本文的不足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运行特征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运行特征
    一、2012年的文件确立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市场地位
    二、“一省一市场”的格局基本形成
    三、国内主要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市场动态
    四、资本货物及材料行业占比最高
    五、挂牌条件、程序、交易方式均与沪深及新三板有显着区别
    六、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功能集中于企业展示与融资配套服务
    七、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大多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
    八、运行模式仍在探索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因
    一、场内市场与新三板的覆盖率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二、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通常是先场外后场内
    三、交易所需要有效的供给市场
        1. 市场定位
        2. 组织特征
    四、符合国家 “双创”政策的发展特征
    五、与互联网金融天然融合
    六、可能成为各地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着力点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各地的业务模式与运作标准不清晰
    二、能否跨区域经营尚未明确
    三、基本的股权交易模式未能形成
    四、登记转让的监管原则及权限不清晰
    五、缺乏清晰有效的盈利模式
    六、人才要求较高,主要靠自身培养
建设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政策建议
    一、立法明确市场地位、监管主体等相关重大事项
        1.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主体地位及营业范围
        2. 区域性的地域范围的明确
        3. 主管与监管单位的明确
        4. 交易产品及底线原则的明确
        5. 合格投资者的界定
    二、明确进中求稳,明确底线管理的基本原则
    三、明确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作为挂牌企业的登记托管机构
    四、可考虑推出中小企业私募股权及产品的统一托管平台
    五、丰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金融工具品种及服务方式
    六、积极参与新型业务模式,完善征信体系
    七、鼓励地方政府制定适用于当地的扶持政策

(6)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有几分成色?——访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张云峰(论文提纲范文)

资本市场的新宠
业务板各显神通
对场外市场的一点认识
公司介绍

(7)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 扶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措施还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2.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创新明显不足
    3.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不大
    4. 证券市场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功能非常有限
    5. 民间借贷增大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
二、关于加快建立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问题
    1. 加快建立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现实意义
    2. 加快建立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性
    3. 建立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现实可行性
    4. 建立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的方案构想和实施策略
三、关于破除农村发展金融障碍的问题
    1. 国家金融资源配置未能向中西部农村倾斜
    2. 金融手段单一造成了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缓慢
    3. 金融政策“一刀切”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影响明显
    4. 针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金融创新明显不足
四、关于重视解决高端金融人才匮乏的问题
    1. 具有金融战略策划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严重不足
    2. 政府部门中缺乏高素质的金融管理人员
    3. 能够提供高端金融服务的技术人才缺乏
    4. 高端金融人才匮乏问题并未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足够重视
    5. 在吸引和培养高端金融人才方面还缺乏有力的措施

(8)保荐代表人、证券监管与保荐质量的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选题意义
    1.3 概念解释
        1.3.1 保荐制度
        1.3.2 保荐人
        1.3.3 保荐代表人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逻辑起点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4 技术路线
    1.5 结构安排
    1.6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关于监管制度和保荐行为的文献综述
    2.1 监管制度
        2.1.1 金融监管理论
        2.1.2 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和转型经济国家的金融监管研究
        2.1.3 证券市场中司法制度和监管制度的选择
        2.1.4 关于中国股票发行监管制度各方行为主体的博弈研究
    2.2 保荐制度中的保荐代表人行为分析
第三章 中国核准制下的保荐制度:制度构成及存在问题
    3.1 中国现行股票发行监管制度介绍
        3.1.1 保荐人视角下的股票发行流程
        3.1.2 证监会视角下的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
    3.2 股票发行监管制度的历史沿革
        3.2.1 新股发行中的制度变革
        3.2.2 中国A股市场股票发行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3.3 中国A股市场现行监管体制分析
        3.3.1 事前监管:核准制与保荐制度的协作与矛盾
        3.3.2 事后监管:关于现行监管体制处理违规上市问题的分析
    3.4 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的关系分析
        3.4.1 证券公司、保荐机构和承销机构
        3.4.2 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关系
        3.4.3 保荐代表人和保荐机构的归责原则分析
    3.5 保荐代表人个体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各国保荐制度及其所在市场环境的比较分析:提高保荐质量的国际经验
    4.1 不同国家和地区实行的保荐制度
        4.1.1 英国AIM市场
        4.1.2 香港GEM市场
        4.1.3 美国NASDAQ市场
        4.1.4 其他国家中使用保荐制度的证券市场
    4.2 各国保荐制度所在市场环境与中国的比较分析
        4.2.1 各国保荐制度市场环境与中国的比较分析
        4.2.2 中国A股市场环境对保荐制度的影响
        4.2.3 关于股票发行监管策略的比较分析
    4.3 针对保荐人机制的比较分析
        4.3.1 保荐制度的类型划分
        4.3.2 保荐人的任命方式及权责比较
        4.3.3 上市辅导期比较
        4.3.4 上市后持续督导期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保荐代表人与监管机构的博弈分析:提高保荐质量的理论途径
    5.1 保荐代表人行为与证监会监管策略的博弈分析
        5.1.1 模型设定和求解
        5.1.2 最优监管策略分析
        5.1.3 结论
    5.2 保荐代表人与监管机构的两方博弈分析——基于保荐能力
        5.2.1 模型设定和求解
        5.2.2 保荐能力对证监会监管的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发行人、保荐代表人和监管机构三方博弈分析:进一步的理论分析
    6.1 关于合谋问题的理论研究进展
        6.1.1 组织内的合谋
        6.1.2 保持中介机构独立性研究
    6.2 模型设定和求解
    6.3 证监会与发行人对不同能力保荐代表人的选择
        6.3.1 基于证监会的视角
        6.3.2 基于发行人的视角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为提高保荐质量而进行的A股市场改革
        7.2.2 证券监管体制改革
        7.2.3 核准制下保荐制度改革
    7.3 问题与展望
        7.3.1 理论模型的进一步完善
        7.3.2 未来实证分析的可行性
        7.3.3 政策变动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证监会:“股权托管”、“公司托管”,不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融合发展[J]. 张云峰.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07)
  • [2]中国(海南)旅游产权交易中心建设调研[A]. 韩克,李佳林,韩建军,张文明,翟慧杰,陈启菲,唐华,彭浪浪. 2015--2017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 2018
  • [3]中国债券市场微观结构研究[D]. 秦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03)
  • [4]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市场竞合状态与发展策略研究[D]. 周云.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5]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运行特征与发展建议[J]. 孙菲菲. 证券市场导报, 2016(04)
  • [6]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有几分成色?——访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张云峰[J]. 丁吉林. 财经界, 2015(10)
  • [7]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 周友苏,郑鈜. 金融服务法评论, 2013(01)
  • [8]保荐代表人、证券监管与保荐质量的提高[D]. 宁文昕. 山东大学, 2012(12)
  • [9]净化股市 从IPO开始[J]. 林石. 新财经, 2012(05)
  • [10]新三板倒计时[N]. 李鹏,刘关. 中国房地产报, 2011

标签:;  ;  ;  ;  ;  

证监会:“股权托管”、“公司托管”,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