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现代潮汕社会文化发展的几个误区——一种文化生态

正视现代潮汕社会文化发展的几个误区——一种文化生态

一、正视现代潮汕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几个误区——一种文化生态学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林冬娜[1](2019)在《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历史公共空间是城市历史文脉和活力的核心载体。历史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其空间演变的历程清晰体现了城市社会人文经济环境演变的历史脉络。作为城市特色的基础,历史公共空间是表达城市意象的重要系统,是城市场所精神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的体现。历史公共空间的品质和活力的提升对城市繁荣、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强化市民归属感和社区纽带、阶层融合、社会包容等均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许多历史城镇风貌损毁已成事实,对历史城镇做全面性或复原式的保护已经不切实际,历史保护工作应抓住核心重点——历史公共空间,通过公共空间整体性保护更新留存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提升城市活力,实现城市修补。本文明晰了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梳理了公共空间历史保护理念发展的历程;研究了公共空间形态分析的整体性架构,阐述了成因分析、描述性分析和诠释性分析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提出公共空间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并指出公共空间保护设计应遵循的场所塑造的设计方向。揭阳古城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水乡城镇,古城的历史公共空间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特征。目前规划和建筑学界对揭阳古城城建史和公共空间形态的研究尚是一片空白。本文通过研究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发展动因和公共空间要素的形态演变过程,提炼出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的典型特征。文中运用哲学、历史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文化生态学等方法解析了揭阳古城各历史时期的地质地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系构成和地方民俗文化等,概述在上述因素影响下揭阳各历史阶段公共空间建设上的成就和变化。文章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成因做出总结,政治成因分析了权力和礼制对揭阳古城的城池格局和威权建筑布局的影响;文化成因分析了宗教文化、宗族文化和风水文化对揭阳古城的精神空间(庙宇、宗祠)布局、街区肌理、城市选址、民居聚落空间的影响;经济成因分析了商贸文化对城市集市、街道格局发展的影响。文章运用了城市形态分析、类型学、环境和行为心理分析等相关分析方法,分别从风水格局、城防空间、水系空间、街巷空间、公建空间、街区空间、园林空间等七个方面研究揭阳古城的公共空间,分析各朝代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对揭阳古城各历史公共空间形成历时性的意象。文章归纳了揭阳古城传统环境风水格局的“二水会龙葫芦地”;城池格局的“五门三关内外城”;水系空间的“三窖百桥三吴景”;街道空间的“四纵四横鱼骨形”;公建空间的“周坛边庙中衙署”;街区空间的“从厝群落形有机”的特点。文章通过研究新加坡、丹麦、美国、加拿大和联合国等国家和机构在公共空间保护上的实践,从整体保育、渐进式保护、活力激发、人性智慧和新型公众参与等角度阐述国际公共空间保护更新上的成功经验和重要趋势,并对可资借鉴的经验进行提炼以形成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的启示。最后,基于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历史形态特征和国内外理论实践的研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保护思路和策略,包括:1)整体保育策略,2)渐进更新策略,3)人性活力策略。整体保育策略是从宏观和战略的视角确定公共空间的价值构成并规划其完整的空间保护架构,渐进更新策略是将公共空间保护化整为零再由零及整的分步实施策略,人性活力策略则是对公共空间的形态、尺度、场所精神表达、经济活力激发、社会功能完善等的从人本主义出发的技术手段和理念。

石玉昌[2](2017)在《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文中研究指明清水江流域贵州、湖南两省区2013年统计贫困人口1385万人,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率低且返贫率高,扶贫难度大,脱贫需求迫切等问题突出。通常,贫困与资源匮乏互为因果,但清水江温润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长期以来少数民族保存得十分完好的文化,使得该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极为丰富。清水江流域的贫困主要表现在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教育水平滞后这一对矛盾当中。通过文献梳理发现,清水江流域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自明清以来,清水江一直都是整个流域物质流通的主要渠道。明朝时期“皇木进京”促进了当地以木材贸易为核心的经济繁荣发展。庞大的森林覆盖面积以及活立木蕴藏量,吸引了全国各地商人汇聚于此,形成了以清水江这条黄金水道为核心的“水上丝绸之路”。木材贸易自清水江中下游运往荆楚、江淮等地,木材的向外流通带动了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回流格局,形成了清水江流域独具特色的多种经营并存模式。资金流通带动到了银号、银行、典当行的发展;人才汇聚一方面是形成了以区域商团为纽带的会馆、商行,另一方面,人才汇聚也促进了书院教育在清水江少数民族地区的生长和发展。多种经营并存的经济模式改变了传统社会结构,也促成了清水江文书契约的法制社会格局。1998年天然林禁伐,清水江这一林业核心经济区没有了木材贸易的支持,经济遭遇了滑铁卢。但是,在长期的木材贸易影响下,一些小商品经济和江边贸易还依然存在。到了2003年,三板溪电站投入建设并全段截流,清水江木商经济及其带动出来的附属经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不单核心经济体消失了,而且连流通通道也截断了,整个清水江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变缓,临江的村落情况尤为严重,呈现出来的不单是经济的问题,社会、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两次变革,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从繁荣的经济中瞬间变得萧条,人们在这种人为的变化下显得无所适从,因此贫困程度也不断在加剧。在传统经济模式下,清水江流域受交通、信息、流通、技术等条件制约,经济水平一直处于现代经济的边缘地带,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低。互联网经济时代到来,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一条虚拟的流通渠道形成。线上的信息流通与线下的物流结合,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将资源转变为商品流向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清水江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复苏提供了资源与技术支持,也为少数民族“造血式”脱贫带来了契机。但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出现必须要与人口、资源、文化相适应,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缓慢的经济环境下,理念、技术、思维方式、行动方式也严重滞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为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少数民族提出了包括经济转型教育、生态开发与保护教育、互联网应用教育等新的需求。互联网时代新的“下乡运动”带动了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一些地方企业、民族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兴起,这些经济组织的运行又反推了农村、农民、农业的良性转变。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本的现代性转变符合时代与地区发展规律,扩宽了农民的眼界,也促进了农民自主地进行学习,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提高个人基本素质,进而激发了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造血式”脱贫模式。清水江流域扶贫成效甚微的症结所在是政府、扶贫部门没有形成少数民族内生的发展视角,扶贫过程中越俎代孢,用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经济植入,这种植入缺乏文化的根,缺乏人才支持的“养分”,而使得清水江流域的扶贫攻坚陷于重重围城之中。要实现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生态脱贫,须正视人口在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技术、理念的需求,通过教育的支持,治贫先治愚,用教育生态的理念,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实施符合时代特征、文化特征和人口特征的教育,用教育进行生态脱贫突围。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木商经济”中的江上流通带动的经济繁荣与“互联网+”网上流通的相似性以及“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对清水江流域经济生态的支持。在以事实为基础,以案例分析和数据统计为参照的系统分析下,本研究从资源、文化、人口、技术的关系,论证了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可能性,从教育需求入手探讨清水江流域内生的经济发展方向,概括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特点以及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进一步通过案例建模,提出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培养中的教育内容、路径和方法,进而构建了与少数民族教育生态相契合的新型互联网教育模式,以期能能过教育实现整个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突围。本研究的创新探索在于:(1)提出了互联网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研究主题和视角;(2)提出并证明了清水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水平滞后的矛盾及导致这种矛盾的根源所在;(3)使用大量数据和样本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支持进行了论证,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得出了“造血式”脱贫面对的契机以及存在的问题;(4)提出并证明了教育生态失衡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的原生场和次生场,指明了互联网经济下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目标及变革;(5)用位育理论提出了构建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和少数民族认知习惯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本研究从文化适应与教育发展的视角,对互联网经济发展下的教育需求进行系统研究,挖掘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对教育的影响,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教育支持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范畴,各级各类教育是相互递进、相互影响、平衡过渡的。教育对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支持不是单一的某一级或一类教育可以实现,它是伴随经济、文化、科技、人口发展而发展的,教育既服务于这些因素,同时也被这些因素推动。本研究迫于脱贫的强烈需求,只选取了校内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和校外教育中的农民教育作为分析要素,对整个教育的系统梳理还存在不足。同时,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互联网教育的多向度发展,本研究对未来教育的发展的走向分析也还存在一定缺陷,期待后续研究能有所突破。

刘睿[3](2017)在《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词是生长在城市的娱乐文学这一命题出发,最迫切的问题是弄清楚词与城市的关系究竟如何。在这一命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城市的概念问题,是将城市仅仅作为一个事实上的物质存在,还是将城市以空间的概念兼顾物质与精神两方面,这是本文城市空间视角的基础。由城市空间出发,人类在构建和改造自身聚居地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城市空间的滋养和反馈,这一现象不仅作用于人类自身,也作用于生长于城市空间中的文化、文学等人类文明成果。由此来展开对词之运行和演进机制的观察,并通过这一视角来寻找现实与文学所呈现的同中有异的真实面貌,不失为一条新鲜的道路。将城市空间分为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感知空间三种,既照顾到城市空间的物质现实,也重视城市空间的精神内涵,还注意到前述两者合力的感知结果,这是在充分考虑到人类自身力量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分类。同样,每个空间之下又有自成体系的同样三个空间存在,层层分级下去,最终得到城市空间最详细完整的构建组成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宋词处于什么地位、如何与每一层级的城市空间内涵产生关系以及如何在双向互动中相互滋养共同成长,总之,通过城市空间这一视角来看宋词所展现出来的面貌以及探询其中各种关系的生成原因,这是解决词是城市文学这一命题的一个新尝试。所谓三个空间的内涵,并不是完全界限分明的划分,而是以这一空间的主要展现内容为考量标准,因为事实上三个空间中都贯穿了人类的精神力量和改造成果,那么空间之间的互动以及空间与词之间的互动也就成为了可能。首先,关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内容中,宋词虽不是以展现城市物质现实为主要目的,但作为情感表达背景而出现的城市物质空间样貌,在帮助展现其时城市以富裕繁华为主的物质空间内涵上却是功不可没。宋朝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但在经济上的发展却是不可小视的。城市空间繁盛的物质现实不仅为宋词的书写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词人的创作欲望。宋词中清晰展现了包括公共娱乐空间、商业空间、公共游乐空间以及连接城市具体物质景观的街巷道路等内容,这些都是词的生存环境的物质要素,是与词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关系的。另外,宫廷空间的内容是另一个分支,在封建社会以统治阶级为中心的城市格局中,由从上往下的方向来了解其时城市空间中关于统治阶级、普通文人以及市井百姓等的生活,也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城市空间物质现实的冲击下,宋词的内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推陈出新和体制上的改革,为词更好的展现城市空间发展面貌作好了文体上的准备。宋词中关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展现由于与现实城市空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这些描写可以作为社会文化学研究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其次,城市精神空间的内涵以人类精神世界的内容为主,因而可以超越物质城市的界线而形成有条件的外延,相比起男女恋情这一传统主题来说,这部分更靠近“诗言志”的内容可以说是后来者。在文人加入词的创作阵营后,诗性题材也随之逐渐进入词的书写范围,包括政治情怀的表达、道德伦理的规范以及哲学命题的思考等都成为了词的书写题材,这在传统词的范围是没有的。在与政治空间有关的表达中,爱国思想、科举仕途、政治态度以及一部分有条件的外延等内容是较为突出的。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争斗是贯穿整个宋代的政治大事件,尤其是靖康之难和南渡将爱国情怀推向了高潮,词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展现是尤为珍贵的。另外,儒家思想中家国天下的理想以及科举制度的逐渐成熟,使得文人们拥有了赴试应举的特殊经历,以及他们在入仕之后的种种政治遭遇和态度,都是组成政治空间内涵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城市空间的生存法则中道德伦理是很重要的一环,作为词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的创作影响是相当大的,尤其在词的雅俗之辨以及词品与人品两方面也有着特殊的表现。而文人精神世界里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有如理学、宗教等精深复杂的内容,也有如时间、生命、自我等哲学本原性问题,也都影响到了词的创作。城市精神空间内涵在宋词中的展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词走向雅化的最主要区域,也是文人精神世界在诗文之外的另一种表达。再次,城市感知空间作为物质现实与人类精神力量相结合的产物,在表现人类城市生活轨迹的同时赋予了城市鲜活的生命力,包括宋词在内的多种文学样式都有反映这部分内容的优秀作品。表现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内涵,风俗、歌妓以及审美等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风尚习俗又是市井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宋词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之一,无论是生活习俗还是节序风俗,都为宋词书写现实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发展的机会。歌妓作为宋词创作、表演、传播、欣赏和改革的参与者,其地位不言而喻,但歌妓与文人这两个不同阶层成员交往的原因却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另外,作为文学样式的宋词,其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因为涉及到人的精神力量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尤其强烈的表现出城市感知空间的特征来。上述内容因为有典型的物质与精神结合的双向特质,更适宜在本身就归属于城市感知空间的宋词中来表现。最后,城市空间作为一个既具有物质现实内容又具有精神世界内涵的综合存在,在人的参与下与自身所包含的下层级内容之间产生了双向互动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表现为城市空间与宋词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表现为各城市空间内涵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都与人类的参与有关,尤其是创作主体对自我身份意识的认同和面对城市空间的现实选择,都最终决定了宋词接纳城市空间影响和回馈城市空间内涵方面的路径和结果。以城市空间的视角来观照宋词,在重视人类力量重要性的前提下,揭示宋词作为城市娱乐文学的真实面貌以及在城市空间影响下的运行机制和演进轨迹,是本文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

林伦伦[4](2017)在《“潮人文化”与“潮人”的身份认同》文中提出潮人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不同于以地域为绝对特征的地方文化,而是一种由潮人创造出来的带有地域性的群体文化。潮人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潮人文化的创造者的主体——潮人、潮人的有声LOGO和潮人文化的载体——潮汕方言、体现潮人文化最根本特征"精细"的农业技艺和民间工艺美术等等。潮人文化有优秀的一面,但也存在着负面特性,主要表现为:耽于传统文化、缺乏创新意识,文化单元、集体无意识排外等等。因此,潮人文化必须扬优汰劣,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以实现文化的创新。界定"潮人"的概念应该具有时空意识和认同意识,潮人的身份认同要强调心理上对潮人文化的认同。

韦浥春[5](2017)在《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拥有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多样的民族文化。历史时期,中央王朝的统治、中原战乱动荡、以汉族为主的外来移民的迁入、本地壮族、侗族等土着民族与汉族的同化和争斗、土司制度的变迁、土地开发、商业西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现象,综合作用于广西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特征的形成,村落与建筑文化也因此在历史变迁中表现出高度的丰富性与混杂性,成为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全球化趋势下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本文综合运用民族学、历史学、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视角,选择最集中反映社会制度、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描绘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与深层结构,挖掘地域、民族文化内涵、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并对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与民族性格进行探讨。为了避免单一的研究方法在深度、广度与侧重点上的局限性,研究基于全面、详尽的田野调查与文献整理,采用“类型学、空间句法、历史地理诠释”多法互证的综合分析方法,多维、立体地呈现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多样化与地域、民族文化的多元包容。研究首先从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民族发展、文化特征等方面,探讨广西民族文化、传统村落的形成原因与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其次,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深入详实的调查踏勘基础上,借鉴类型学与空间句法,定性、定量地描述广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深层组构,构建广西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数据信息库。同时,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多样性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因素进行互动关联性研究,比较同一民族不同地域、同一地域不同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异同,归纳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个性、共性与特性。进一步挖掘村落公共空间形态与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的内在秩序与逻辑,推演归纳空间形态背后蕴藏的地域、民族内涵与多重影响因子的综合作用机制。最后,结合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实例,反思后效,提出更有针对性、更为具体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营建的原则与策略,探讨地域与民族文化在传统村落保护开发、新农村建设、新建公共建筑中的适应性传承与现代性转译。

刘骏遥[6](2016)在《龙岩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福建闽西,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之处,历史上也被称为“客家大本营”。而龙岩地区地处闽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受到客家文化的影响,亦受到来自闽南福佬文化和当地土着文化的影响,因此其传统村落的布局和民居的形式在多种文化影响下自然有其典型性和代表性。然而,目前对于龙岩地区乃至整个闽西的村落和民居的研究多以单个村落和土楼民居研究为主,其研究成果并没有形成由点及面的状态,并多有重复性。因此,需要从另一种崭新的角度对该片区的传统村落和民居进行研究,从而获取更多、更具体的、更有价值的资料。而文化地理学正为本次论文的研究提供了这样一种方法,通过地毯式的调研和收集资料,梳理出龙岩地区传统村落和民居的文化景观特征,并从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分析其中的趋同性和差异性,其次通过文化地理学的角度,从当地的地理特征、社会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分析这类村落和民居形成的原因,从而能够更好的理解传统村落和民居的形成,亦可以了解龙岩地区客家文化、福佬文化、土着文化之间的关系和演变过程。而不再将村落和民居的研究停留在表面上。本次论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上的研究,其一,通过对村落和民居文化特征的梳理构建龙岩地区文化地理学数据库和地理信息图册;其二,通过空间分析划定文化分区;其三,分析文化区和村落、民居文化特征的形成机制。龙岩地区村落和民居的特色与演变反映着该片区的文化特征和地理情况,并也侧面折射出了历史各阶段的信息,这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料,不仅有助于理解龙岩地区每个村落的发展背景,更能为村落和民居研究这一方面提供理论经验,从而能够为以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资料和意见。

廖文[7](2014)在《科学发展视域中的客家族群文化发展研究 ——客家文化传承论》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中国,国家层面的文化发展战略是建设和谐文化,其主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播中国文化价值等。其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环节。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推进,绕不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这既是历史必然,也是具有时代性的研究课题。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而民族内部由于历史传统、语言、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差异,又存在着“亚民族”的情况,在同一民族内部形成不同的族群。这些族群是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重要单元,也是具有相对文化独立性的实体。其中,客家族群是一个拥有特殊迁徙历史、坚守汉文化传统的汉族族群,人口数量上亿,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台湾、香港等地,另有近两千万人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客家族群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文化的重要性、特殊性和特别的魅力,引起国内外人文研究学界的普遍关注。科学发展视域中的客家族群文化发展研究,是对客家族群、客家族群文化进行尊重传统、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的提炼总结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发现过程、整合过程、参与过程、实践过程、改进过程、创新过程,甚至是一种精神洗礼升华的过程,它超越经验层面和研究层面,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东西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在面临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思考如何用科学发展的视域,尊重传统,激活文化内源的生命力,“以人为本”、“博采众长”、“创新发展”地传承客家族群文化。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的文化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综合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手段开展研究:通过对史料的梳理,界定客家族群的相关概念,探讨客家族群的形成历程及其文化特征,进而系统呈现客家族群及文化“多元演进”的动态进程;运用文化观察的方式分析客家族群文化的本位和普泛化精神,进行文化比较和批判,构建科学发展的客家族群文化的多学科研究框架,揭示出客家族群强烈的自我探索、自我理解和自我实现的文化动力;通过对“全球化”、“现代化”冲击下的客家族群文化发展现状的调研,寻找族群传统文化保护与文化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平衡,提出在科学发展视域中构建面向未来的客家文化发展圈、实现客家文化“承”与“传”的思考。

杨定海[8](2013)在《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孤悬海外的海南岛自古以来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相对缓慢,地处偏僻的传统聚落,交通艰难,交流闭塞,更易保持和延续自身缓慢的发展历程。尤其是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多地域传统聚落经受不住外界强大的冲击,面临地域特色的蜕变和消失的境遇。在海南岛仍有很多保持完好风貌的传统聚落。这些传统聚落本身携带有大量原真性的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不仅仅代表着海南特殊地域环境下的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还承载着祖国大陆时刻传递进来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丰富信息。关于海南岛的研究虽然在近代关键的时刻屡屡掀起高潮,但仍有很多研究的角落存在空白和不足,尤其是被认为落后的生产方式下的海南岛传统聚落常被冠以“原始”、“古拙简陋”而一直不被人们所关注。适应生存,曾经延续几百年的传统聚落是地域发展、历史演化的见证和载体。历经千年发展演变,不断改进的生产方式和聚居与建筑空间形态都应该是人类探索地域生存方式的智慧结晶。地处热带岛屿的海南岛所产生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其表观虽显现的“简陋”、“古拙”,但不影响其独特的地域人居环境的特殊价值。其传统聚落表观下所隐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人生观、世界观及其表达在聚落与建筑物质空间形态上的智慧思考方式更是理解特殊地域条件下的人居环境的宝贵资源。深入系统的探析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色是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和内容。以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多源融汇,和而不同”的嬗变演化特征为线索,从物质载体层面,在时间、空间维度上分析传统聚落宏观空间形态特征;在地理区域维度上分析传统聚落微观空间形态特点;从文化精神层面,依托物质分析基础,在更大地域空间范围内,深入剖析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深层内涵,最终总结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色。这其中涉及在宏观岛屿层次上纵向的分析传统聚落的分布和演变历程,从时间维度探求海南岛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嬗变机理及其特征,明确海南岛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在微观的传统建筑层次上横向分析各个例调查,从空间维度探求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差异,丰富和深化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研究的内容可分解为以下四个主要的子命题:(1)海南岛传统聚落的发生、变迁及其生成演变的特点;(2)海南岛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宏观总体特点;(3)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点及地区和民族微观差异;(4)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地位。围绕以上四个子命题,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共八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选题。从选题的缘由、目的、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内容框架以及可能的研究创新点做全面的阐述。第二章为第一部分。从海南岛传统聚落发生、变迁及演变历程中探寻其生成及演变的动力,分析聚落生成演变的特点。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为第二部分。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分析海南岛汉、黎不同类别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既关注其宏观共同特点,又分析其在地区和民族间的微观差异。从聚落时空演变角度,在全岛范围内从聚落选址、形态构成、建构体系以及聚落群空间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海南岛汉、黎族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特点;以汉、黎传统聚落构成的基本建构单元着手,由共性分析衍伸至个性探讨,由基本建构单元拓展分析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整体的生成机理及其原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为第三部分。从建构思想和文化脉络分析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深层内涵,并将其置于岭南地域范围内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分析其自身的典型特点和区域地位。在此基础上,从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持续发展与借鉴角度,针对大量传统聚落当代发展的需求,在传承和借鉴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基础上,提出覆盖全岛的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和途径。

夏桂平[9](2010)在《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性是个复杂而综合的概念,可概括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理性层面,它提倡科学、技术,讲求效率;另一个是文化(审美)层面,它注重批判性,勇于否定自我,追求进步和创新精神,倡导社会和谐、自然和谐、人性和谐。这两个层面建构起了现代性自身的悖论文化体系,使得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保持反思的力量。反映到建筑领域,主要表现为传统与现代、全球化与地域性、人本主义与生态主义等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伴随20世纪引进西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的历程,岭南建筑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出对功能的重视,以及对旧有形式的革新;在当代经济、文化、科技全球化背景下,岭南建筑所面对的现代性表现出以下特点:建筑审美的多元化、个性化掩饰了传统与地域性特色,信息技术和传播效应改变了建筑设计手段和建筑存在方式,消费文化改变着建筑审美观念并影响到建筑创作,以及建筑创作由功能价值取向转向自然生态价值趋向。论文基于现代性建筑理论及其价值理念,对地域建筑概念外延进行了拓展,为岭南建筑的多元化发展构建理论支持,实现现代主义与地域观念的结合。论文首先展开基础理论研究,也就是关于现代性的探讨,以及现代思维对于岭南建筑现代化历程的影响,从梳理现代性的基础哲学思想开始,勾勒现代性思维的大致轮廓。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现代化的过程,以现代性的双向度思维分析建筑现代主义所遭遇的现象,并建立建筑现代性的观念再认知,进而引入适应性概念,并建构适应性创作观。其次,论文研究岭南建筑现代化历程,以及对岭南建筑师群体的影响和塑造,从而把握岭南建筑现代化历程所呈现出的现代性思想。再次,论文针对现代性的当代特质展开分析,进而以现代性的批判态度审视岭南建筑创作受时局的影响和带来的启示。论文最后提出了岭南建筑创作的适应性发展理念,并针对岭南建筑区域的特点,就社会适应性、文化适应性、当代现代性特质适应、气候适应性设计、生态适应性设计等五个方面策略展开了研究。

林伦伦[10](2008)在《“潮汕文化”的自新与粤东社会的发展——“潮汕文化”三题》文中研究说明关于潮汕文化的名称、定义、主要特点及其与岭南文化的关系,历来争议较多,围绕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重点讨论潮汕文化的自我创新的问题。

二、正视现代潮汕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几个误区——一种文化生态学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视现代潮汕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几个误区——一种文化生态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研究空白
        1.1.2 范例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现状
        1.2.2 研究契机
    1.3 研究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文献研究
        1.5.1 揭阳古城的研究综述
        1.5.2 公共空间的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公共空间形态分析方法和相关理论研究
    2.1 公共空间的概念共性解析
        2.1.1 “公共”+“空间”
        2.1.2 公共空间的定义
        2.1.3 公共空间的分类
        2.1.4 公共空间的意义
        2.1.5 公共空间的共性
    2.2 公共空间的历史保护概念
        2.2.1 国际宪章中公共空间历史保护的条例
        2.2.2 从宪章看公共空间的历史保护的发展
        2.2.3 公共空间历史保护应明晰的重要概念
    2.3 公共空间的形态分析体系
        2.3.1 公共空间的成因分析
        2.3.2 公共空间的描述性分析
        2.3.3 公共空间的诠释性分析
    2.4 公共空间目标和评价体系
        2.4.1 《新城市议程》的新城市范式
        2.4.2 联合国人居署“伟大场所”’的指标
    2.5 公共空间保护设计的方向
        2.5.1 “视觉艺术”方向
        2.5.2 “使用体验”方向
        2.5.3 “场所塑造”方向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之成因分析
    3.1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区划地理背景
        3.1.1 潮汕文化区
        3.1.2 潮汕的区划
        3.1.3 潮汕的地理
    3.2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民系文化背景
        3.2.1 文化渊源——福佬文化的分支
        3.2.2 文化特征——革新与守旧并存
    3.3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人文历史背景
        3.3.1 远古至唐——建治之前
        3.3.2 宋元时期——城郭初现
        3.3.3 明清时期——格局完善
        3.3.4 民国时期——市政改良
        3.3.5 建国之后——发展之殇
    3.4 揭阳公共空间的成因总结
        3.4.1 政治成因
        3.4.2 文化成因
        3.4.3 经济成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之描述诠释性分析
    4.1 公共空间形态之风水格局——二水会龙葫芦地
        4.1.1 得水——二水会龙葫芦地
        4.1.2 聚气——群山环抱莲花城
        4.1.3 补缺——固气涵元兴楼台
    4.2 公共空间形态之城池格局——五门三关内外城
        4.2.1 南宋——东朝西市未设防
        4.2.2 元朝——外郭内城筑金汤
        4.2.3 明清——五门三关瓮城制
        4.2.4 特征——城关濠堡形制全
    4.3 公共空间形态之水系空间——三窖百桥三吴景
        4.3.1 三窖——马山吴西南北窖
        4.3.2 溪塘——二十四溪风水塘
        4.3.3 桥梁——卧波枕水小桥多
        4.3.4 特征——尤胜三吴水乡色
    4.4 公共空间形态之街道空间——四纵四横鱼骨形
        4.4.1 街道——四纵四横丁字街
        4.4.2 特征——中西交融鱼骨形
    4.5 公共空间形态之公建空间——周坛边庙中衙署
        4.5.1 国祭——国祭坛庙遵礼制
        4.5.2 民祀——多教共祀敬鬼神
        4.5.3 其他——衙署书院重教化
        4.5.4 特征——周坛边庙中衙署
    4.6 公共空间形态之街区空间——“从厝”群落形有机
        4.6.1 民居——“从厝”民居制规整
        4.6.2 街区——自组织化形有机
    4.7 公共空间形态之园林空间——西湖柳色绿河滨
        4.7.1 传统——寄情山水及庙园
        4.7.2 现代——西湖水镜映亭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共空间保护更新实践与启示
    5.1 公共空间的整体保育策略:新加坡文化保育的启示
        5.1.1 新加坡整体性文化保育的历程
        5.1.2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评价引导策略
        5.1.3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特征强化策略
        5.1.4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庆典强化策略
        5.1.5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整体管控策略
        5.1.6 启示:公共空间整体保育策略
    5.2 公共空间的渐进更新策略:哥本哈根中心区更新范例
        5.2.1 起点:打造触媒空间
        5.2.2 发展:建设步行网络
        5.2.3 完善:发展城市广场
        5.2.4 启示:公共空间渐进更新策略
    5.3 公共空间的活力激发策略:《城市因何繁荣》的启示
        5.3.1 目的:探讨繁荣城区的成功指标
        5.3.2 案例:新奥尔良杰克逊广场研究
        5.3.3 启示:公共空间的活力激发策略
    5.4 公共空间的人性智慧策略:SIDEWALK TORONTO项目启示
        5.4.1 Sidewalk Toronto项目简介
        5.4.2 Sidewalk Toronto规划亮点
        5.4.3 启示:公共空间人性智慧策略
    5.5 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策略:BLOCK BY BLOCK项目启示
        5.5.1 BLOCK BY BLOCK是什么
        5.5.2 加德满都的公众参与案例
        5.5.3 启示: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的策略
    6.1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整体保育策略
        6.1.1 战略核心选择:人文生态多核共存
        6.1.2 .结构骨架建立:一环一网四核四轴
        6.1.3 系统外部耦合:对接叠合检讨提升
        6.1.4 系统内部优化:均衡布局联结成网
        6.1.5 设定控制指标:目标量化有据可依
    6.2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渐进更新策略
        6.2.1 触媒植入
        6.2.2 以点带面
        6.2.3 智慧进化
    6.3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人性活力策略
        6.3.1 人行优先通行便捷
        6.3.2 体验改善功用提升:
        6.3.3 弹性规划多样利用
        6.3.4 景观渗透亲水营造
        6.3.5 功能复合激发活力
        6.3.6 公众参与促进融合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1.1.2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4 文献综述
    1.2 研究设计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1.2.3 核心概念界定
        1.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滞后的经济、科技水平下脱贫的迫切需求
    2.1 清水江流域经济曾经的辉煌和当下的衰落
        2.1.1 历史上繁荣的“木商经济带”
        2.1.2 清水江截流后对沿岸地区的影响
        2.1.3 低态势发展的经济、科技水平现状调查
    2.2 清水江流域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水平滞后的矛盾原因
        2.2.1 生态支持机制下的教育多重流向与偏离
        2.2.2 流动性风险与“他者”语境的离散
        2.2.3 多重生存关系的主体回归失联
        2.2.4 文化变迁与生态重塑失衡
    2.3 精准扶贫机制下“造血式”脱贫的诉求
        2.3.1 现有扶贫工作成效甚微,受困于多重围城之中
        2.3.2 精准扶贫机制下“造血式”脱贫的诉求
3 生态与文化多样性对清水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支持
    3.1 以山地稻作为主要经济类型的农耕经济模式
        3.1.1 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
        3.1.2 庞大的自然蕴藏量和多样化的农作物基因库
        3.1.3 与地理气候相适应的农耕文明
    3.2 以苗、侗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生态资源
        3.2.1 从工具性上升为神性的器物
        3.2.2 非物质文化资源
    3.3 独特的自然与文化境遇下的清水江区域经济特点
        3.3.1 农耕经济
        3.3.2 旅游
        3.3.3 大健康养生度假
4 互联网经济下少数民族生态脱贫的契机
    4.1 互联网经济转型下传统社会与传统行业的颠覆与重构
        4.1.1 形态之变:传统社会与传统行业的颠覆
        4.1.2 路径之变:经济互联网化与传统行业的对峙反扑
        4.1.3 创新驱动:以数字为始、经济为主的融合之道
    4.2“有牛米”类“互联网+”经济模式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带来的契机
        4.2.1 互联网“高端订制”催生“有牛米”类复古农业复苏
        4.2.2 互联网经济下“复古农业”成就归因
        4.2.3“复古农业”经济模式有效反推农村“三变”
    4.3“互联网+复古农业”经济模式面临的困境与限制
        4.3.1 人才、知识困境
        4.3.2 企业效率与民族生活难以平衡
        4.3.3 技术、资金困境
5 互联网经济下传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1 互联网革命带动的教育变革
        5.1.1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教育
        5.1.2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分析
        5.1.3 未来教育的走向
    5.2 互联网经济转型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
        5.2.1 办学主体多极化发展
        5.2.2 教育投入日趋多样化
        5.2.3 互联网技术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挑战
    5.3 互联网化教育为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人才支持带来的契机
        5.3.1 互联网创业资源为民族地区创业、脱贫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
        5.3.2 劳动力转移方向回归
        5.3.3 互联网新技术满足了传统教育手段的多样化需求
6 构建互联网时代新型民族教育模式,助攻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
    6.1 清水江流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教育需求
        6.1.1 经济转型的教育需求
        6.1.2 文化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共生教育需求
        6.1.3 信息、网络应用的教育需求
    6.2 制定清水江流域民族地区生态脱贫的“互联网+”行动计划
        6.2.1 清水江流域“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
        6.2.2“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
        6.2.3“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评估检验
    6.3 以高校为核心,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归农、为农”教育
        6.3.1 搭建高校“一带一路”智力扶贫平台,加强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功能
        6.3.2 进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强民族地区“归农、为农”创业教育
        6.3.3 优化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校本课程实践性
    6.4 建构清水江流域特色“互联网+”少数民族教育模式
        6.4.1 人格发展教学模式:用移动互联工具包引导农户熟悉移动互联网功能
        6.4.2 信息加工学习模式:资源平台应用
        6.4.3 社会交往教学模式:营造社区工作坊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3)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编 宋词中的城市物质空间
    第一章 宋词得以展现城市物质空间的背景
        第一节 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城市物质空间内涵的丰富
        第二节 娱乐场所的兴盛为宋词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第三节 前代文学作品中展现物质空间的传统
    第二章 宋词中的城市物质空间
        第一节 宫廷空间
        第二节 市井空间(一)
        第三节 市井空间(二)
        第四节 市井空间(三)
        第五节 公共游乐空间
    第三章 宋词中城市物质空间展现的艺术手法
        第一节 “景”与“境”
        第二节 铺叙
        第三节 联章组词
第二编 宋词中的城市精神空间
    第四章 政治空间
        第一节 爱国情感
        第二节 求仕之路
        第三节 政治态度
        第四节 城市政治空间的有条件延伸
    第五章 道德伦理空间
        第一节 雅俗之辨的道德伦理根源
        第二节 人品与词品
    第六章 哲学宗教空间
        第一节 宋词与理学
        第二节 宋词中的哲学内容
        第三节 宗教空间
第三编 宋词中的城市感知空间
    第七章 宋词里的风尚习俗
        第一节 宋词里风尚习俗的展现
        第二节 宋词与节序风俗的关系
    第八章 宋词与歌妓
        第一节 歌妓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词人与歌妓交往的原因
    第九章 宋词与审美
        第一节 宋词的审美风貌
        第二节 审美认知的层次
第四编 双向互动与身份意识
    第十章 城市空间与宋词的双向互动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宋词的双向互动
        第二节 各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十一章 身份意识与现实选择
        第一节 宋词中城市空间类型与创作主体身份意识的关系
        第二节 创作主体面对城市空间的现实选择
        第三节 城市空间在宋词演进过程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4)“潮人文化”与“潮人”的身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一、潮人文化的名称
二、潮人文化的内容
三、潮人文化的两面性
     (一) 耽于传统文化, 缺乏创新精神
     (二) 文化单元, 集体无意识排外
四、潮人的概念及其身份认同

(5)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1.1.2 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复兴
    1.2 选题意义
        1.2.1 公共空间是村落文化与精神的载体
        1.2.2 补充与丰富岭南聚落空间文化研究
    1.3 基本概念
        1.3.1 传统村落
        1.3.2 公共空间
        1.3.3 空间形态
    1.4 研究范围界定
        1.4.1 研究地域
        1.4.2 族群范围
        1.4.3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村落的相关研究
        1.5.2 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
        1.5.3 广西地区的相关研究概况
        1.5.4 综合评述
    1.6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意义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生成与演变
    2.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环境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历史演进
        2.2.1 史前-先秦:原始聚落的生成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2.2.2 秦汉时期:封建统治、西瓯骆越的形成与汉族的迁入
        2.2.3 宋元时期:土司制度与壮、侗族的形成与苗、瑶、回族的迁入
        2.2.4 明清时期:仫佬、毛南族的形成与水、京、彝、仡佬族的迁入
        2.2.5 近代:广西多民族格局的形成
    2.3 广西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形成
        2.3.1 土着民族的基本文化特征
        2.3.2 汉族移民的基本文化特征
    2.4 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空间分布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
        2.4.1 空间分布演变特征
        2.4.2 空间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调查分析
    3.1 调查分析方法
    3.2 自然环境特征
        3.2.1 傍水而居
        3.2.2 依山而建
        3.2.3 农地利用格局
    3.3 空间形态特征
        3.3.1 整体形态
        3.3.2 村落规模
        3.3.3 平面形态
        3.3.4 界面特征
        3.3.5 空间结构与组织方式
        3.3.6 空间尺度
    3.4 活动与场所特征
        3.4.1 生产生活
        3.4.2 节庆民俗
        3.4.3 红白喜事
    3.5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小结
    3.6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实例分析
        3.6.1 案例调查
        3.6.2 空间句法概述
        3.6.3 空间句法对空间形态与公共生活互动关联的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4.1 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环境下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4.1.1 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与比较
        4.1.2 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句法释义
        4.1.3 不同地域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分析
        4.1.4 不同地域壮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
        4.1.5 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地域性特征
    4.2 相同地域环境下不同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比较研究
        4.2.1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与比较
        4.2.2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句法释义
        4.2.3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分析
        4.2.4 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
    4.3 少数民族传统落与汉族村落公共空间形态
        4.3.1 少数民族的“汉化”
        4.3.2 汉族的“少数民族化”
    4.4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与内涵
        4.4.1 共性:自然而为,纯朴务实
        4.4.2 个性:多元个性,和而不同
        4.4.3 特性:多源并存,文化交融
    4.5 地域性、民族性的关联互动——多因子综合作用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
    5.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现状
        5.1.1 物态空间方面
        5.1.2 意态空间方面
    5.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当代发展的问题与契机
        5.2.1 面临的问题
        5.2.2 发展的契机
    5.3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原则与策略
        5.3.1 保护的内容与范围
        5.3.2 保护的原则
        5.3.3 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
        5.3.4 地域、民族文化传承策略
        5.3.5 传统公共空间文化的发展
    5.4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与公共空间保护发展实例
        5.4.1 程阳八寨——旅游开发的困惑
        5.4.2 旧州街——传统街市的兴衰
        5.4.3 弄立村——从空间匮乏到结构完善
        5.4.4 古民寨——夯土村落保护与发展新探索
    5.5 本章小结
结语
    1 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调查统计表
附录二:广西各民族节庆与公共空间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龙岩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外文化地理学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村落民居文化地理学研究
        1.2.3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传统村落
        1.4.2 传统民居
        1.4.3 文化地理学
        1.4.4 民系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数据库的构建
    2.1 龙岩地区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文化
        2.1.4 行政区划
    2.2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因子的确定
        2.2.1 村落地形
        2.2.2 村落布局形式
        2.2.3 组团关系
        2.2.4 村落年代
        2.2.5 村落选址
        2.2.6 村落规模
        2.2.7 村落民居类型
        2.2.8 村落风水景观要素
    2.3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数据库的构建
        2.3.1 数据库样本选定
        2.3.2 数据库构建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学特征分析
    3.1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数量分布特征
    3.2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地形分布特征
    3.3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布局形态分布特征
    3.4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组团关系分布特征
    3.5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年代分布特征
    3.6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选址分布特征
    3.7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规模分布特征
    3.8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民居类型分布特征
    3.9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风水环境要素分布特征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研究
    4.1 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区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4.1.1 划分原则
        4.1.2 划分方法
        4.1.3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特征叠合分析
        4.1.4 村落布局与民居类型的叠合分析
        4.1.5 民居类型、布局形式、村落地形之间的叠合分析
        4.1.6 民居类型、布局形式、村落年代之间的叠合分析
        4.1.7 民居类型、布局形式、村落规模之间的叠合分析
        4.1.8 民居类型、布局形式、村落组团之间的叠合分析
        4.1.9 叠合分析总结
    4.2 龙岩地区传村落统及民居文化区的划分
        4.2.1 主导因子划分区域确定
        4.2.2 龙岩地区民系划分确定
        4.2.3 各文化区详细边界确定
    4.3 龙岩地区各文化区的景观特征
        4.3.1 龙西客家楼廊合院民居交融文化区
        4.3.2 龙中客家楼廊合院从厝民居交融文化区
        4.3.3 龙北客家从厝合院民居交融文化区
        4.3.4 龙东福佬从厝合院楼寨民居交融文化区
        4.3.5 龙南客家-福佬楼寨民居文化区
    4.4 各文化区形成原因
        4.4.1 龙西客家楼廊合院民居交融文化区
        4.4.2 龙中客家楼廊合院从厝民居交融文化区
        4.4.3 龙北客家从厝合院民居交融文化区
        4.4.4 龙东福佬从厝合院楼寨民居交融文化区
        4.4.5 龙南客家—福佬楼寨民居文化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龙岩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特征内因分析
    5.1 自然环境的影响
        5.1.1 龙岩自然地理环境简介
        5.1.2 自然条件对客家民系形成的影响
        5.1.3 自然条件对龙岩民居形成的影响
        5.1.4 自然条件对龙岩村落的影响
    5.2 建置沿革的影响
        5.2.1 龙岩地区建置沿革
        5.2.2 各县市建置沿革
    5.3 移民开发的影响
        5.3.1 龙岩地区移民开发进程
        5.3.2 移民开发对龙岩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的影响
    5.4 风水观念的影响
    5.5 宗教信仰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其他文化对龙岩地区传统村落及民居影响
    6.1 闽南福佬文化的影响
        6.1.1 两面夹击的新罗区和漳平市
        6.1.2 闽南文化对龙岩客家村落与民居的影响
    6.2 赣南、粤东客家文化的影响
    6.3 西洋文化的影响
    6.4 其他文化对龙岩地区村落和民居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论文总结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7.4 论文有待研究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科学发展视域中的客家族群文化发展研究 ——客家文化传承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 基本思路
        (二) 基本方法
    三 可能创新之处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考察
        (二) 以马克思社会人类学的文化视角切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三) 以全球及现代的视野,审视客家族群文化的存在与演进
        (四) 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发现区域文化的发展规律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视域中的客家族群
    一 关于“族群”意义的争鸣
    二 文本中的客家族群
        (一) 民间谱牒中的客家族群历史面貌
        (二) 学术研究文本中的客家族群
    三 近代意义上的客家“族群”
        (一) 服从官府对移民活动的管理获得移民权力
        (二) 多途径提升社会地位,“反客为主”
        (三) 官府创新管理模式“赋权”
        (四) 从“地域认同”到“族群认同”
    四 科学发展视域中客家“族群”的内涵
        (一) 在文化认同上指向汉文化源
        (二) 在族群溯源上采用统一的文化认知
        (三) 在语言使用上通用客家语言系统
        (四) 在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上具有同源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视域中客家族群及文化的多元演进
    一 客家族群的多元演进
        (一) 现代医学提供的解释之路
        (二) 客家族群多元演进博弈
        (三) 客家族群多元演进的“力场”
        (四) 客家族群多元演进的典型案例
        (五) 客家族群多元演进模型
    二 客家族群多元演进的文化特点
        (一) 客家族群文化的“儒根”
        (二) 客家族群文化的“蛮味”
        (三) 客家族群文化的“番风”
        (四) 客家族群文化的“矛盾”
    三 客家族群文化研究的意义
        (一) 从历史的维度观察族群文化研究的意义
        (二) 从比较的维度观察客家族群文化研究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视域中客家族群文化的执正兼容
    一 客家族群的文化本位
        (一) 以“耕山”为基础的人生本位
        (二) 以宗族为基础的群体本位
        (三) 以宋明理学为基础的道德本位
        (四) 以迁移为基础的乡土意识
    二 客家族群文化的普泛化精神
        (一) 中原移民情结与大中华意识
        (二) 经典文本与客家族群心理分析
    三 广东三大族群文化比较
        (一) 广府、潮汕族群形成史略
        (二) 三大族群典型聚落民居比较
        (三) “汉音”、“唐音”和“晋音”
        (四) 客人开埠,广人旺埠,潮人占埠
    四 客家族群文化批判
        (一) “群”对“人”的制约
        (二) 客家宗法传统与现代价值的矛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视域中客家族群文化的传承发展
    一 文化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 以人为本
        (二) 博采众长
        (三) 创新发展
    二 客家族群文化构成形态上的传承现状
    三 传统文化内容与时代主题的融合发展
        (一) 客家族群文化的“现代病”
        (二) 现代化语境下的客家族群文化重构
    四 构建面向未来的客家文化发展圈
        (一) 全面促进大陆客家地区和谐发展
        (二) 加强海内外客家族群文化认同
        (三) 培育和谐发展的客家社会组织
        (四) 重塑客家文化自觉与自信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 相关研究动态
        1.4.1 国内外聚落及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
        1.4.2 1999-2012 年涉及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的主要博士论文
        1.4.3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概况
    1.5 基本概念
        1.5.1 聚落
        1.5.2 传统聚落
        1.5.3 空间形态
    1.6 研究范围的界定
        1.6.1 研究地域范围的说明
        1.6.2 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1.7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8 课题可能创新之处
    1.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南岛传统聚落的生成与演变
    2.1 海南岛特殊的生存环境
        2.1.1 岛屿型地理区位
        2.1.2 金字塔式地貌构造
        2.1.3 热带海洋性气候特征
    2.2 海南岛传统聚落的生成演变历程
        2.2.1 史前至秦:原始聚落的生成
        2.2.2 秦汉至隋:汉族聚落的初步进入
        2.2.3 隋唐:汉族拓展,黎族收缩,环岛聚落格局的雏形
        2.2.4 宋元:汉进黎退,圈层聚落格局的形成
        2.2.5 明清:汉外黎内聚落格局的深化稳定
        2.2.6 近代时期:汉黎聚落的融合及分异
    2.3 海南岛传统聚落的生成演变动因
        2.3.1 海南岛传统聚落生成演变的外在因素
        2.3.2 海南岛传统聚落生成演变的内在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3.1 海南岛传统聚落类型及演变
    3.2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选址
        3.2.1 传统聚落选址依据
        3.2.2 海南岛传统聚落选址分析
    3.3 海南岛汉族传统城镇形态构成
        3.3.1 传统城镇形态
        3.3.2 海南岛汉族传统城镇形态
        3.3.3 海南岛汉族传统城镇形态特点
    3.4 海南岛汉族传统村落形态构成
        3.4.1 村落边界
        3.4.2 村口
        3.4.3 村落核心
        3.4.4 村落防御体系
        3.4.5 村巷格局
        3.4.6 村落公共元素的布局
        3.4.7 村落形态地域分异
        3.4.8 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案例分析
    3.5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点
        3.5.1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的意象魅力
        3.5.2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本源特征
    3.6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群体形态空间分布
        3.6.1 聚落空间层次变迁的规律
        3.6.2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群体空间分布的形态特点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汉族传统建筑空间形态
    4.1 海南岛汉族传统民居基本特征
        4.1.1 海南岛汉族传统民居的渊源——历史建筑的构成
        4.1.2 海南岛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单元基本构成
        4.1.3 海南岛汉族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构成的变异
    4.2 海南岛汉族传统宅院构成及变异
        4.2.1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基本院落构成
        4.2.2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宅院布局及演变
        4.2.3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宅院构成地域分异
        4.2.4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大型宅院
    4.3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居住建筑空间生成
        4.3.1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居住建筑空间基本生成方式
        4.3.2 海南岛汉族聚落居住建筑空间生成方式分异
    4.4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公共建筑空间分析
        4.4.1 村庙
        4.4.2 祠堂
        4.4.3 书院
        4.4.4 文庙
        4.4.5 戏台
        4.4.6 “土地公”庙
    4.5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建筑空间案例分析
        4.5.1 传统聚落建筑基本建筑单元
        4.5.2 传统聚落院落
        4.5.3 传统聚落居住建筑空间生成方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南岛黎族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
    5.1 黎族传统建筑历史发展线索
        5.1.1 黎族在海南岛的开拓足迹
        5.1.2 黎族传统建筑历史发展线索
    5.2 黎族传统建筑的基本构成及演变
        5.2.1 黎族传统建筑的基本构成
        5.2.2 黎族传统建筑的演变
    5.3 黎族传统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5.3.1 纵向式船形屋空间形态
        5.3.2 横向式金字屋空间形态
        5.3.3 黎族传统建筑的支系分异
    5.4 黎族传统聚落生成
        5.4.1 黎族传统聚落的选址
        5.4.2 黎族传统聚落的规模及分布
        5.4.3 黎族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
        5.4.4 黎族传统聚落的生成
    5.5 黎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分异
        5.5.1 同一地域黎村聚落比较
        5.5.2 不同地域黎族聚落比较
    5.6 本章小结
        5.6.1 黎族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特点
        5.6.2 船形屋演变过程中各要素的变化趋势
        5.6.3 黎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特点
第六章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营建思想及审美
    6.1 海南岛文化的特点
        6.1.1 海南岛文化历程
        6.1.2 海南岛文化的渊源
        6.1.3 海南岛文化的特点
    6.2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营建思想及审美
        6.2.1 自然生态观——原真之美
        6.2.2 因地和顺观——和合之美
        6.2.3 承祖尊礼观——正统之美
        6.2.4 避世隐忍观——逸静之美
        6.2.5 淳朴务实观——致用之美
    6.3 汉黎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营建思想及审美的分异
        6.3.1 聚落选址
        6.3.2 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
    6.4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征
        6.4.1 “多源融汇”: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共性
        6.4.2 “和而不同”: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个性
        6.4.3 “原真质朴”: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性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区域比较
    7.1 与海南岛密切相关的地域渊源
        7.1.1 海南岛人口来源
        7.1.2 海南岛方言分布
        7.1.3 与海南岛密切相关的地域
    7.2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生成环境的比较
        7.2.1 自然环境
        7.2.2 社会变迁
    7.3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地域特征共同点
        7.3.1 共同的背景环境
        7.3.2 聚落空间形态
        7.3.3 建筑空间形态
    7.4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地域特征的差异
        7.4.1 传统聚落选址
        7.4.2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7.4.3 传统建筑空间形态
        7.4.4 传统建筑结构构造的比较
    7.5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发展特点
        7.5.1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继承性
        7.5.2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创新性
        7.5.3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组织秩序
        7.5.4 海南岛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对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
        7.5.5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中其所应用的建造技术水平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持续发展与借鉴
    8.1 海南岛传统聚落概况及发展形势
        8.1.1 海南岛传统聚落目前发展概况
        8.1.2 海南岛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概况
        8.1.3 海南岛新农村发展的形势
    8.2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8.2.1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价值
        8.2.2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8.2.3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操作方式
    8.3 十八行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更新
        8.3.1 村落空间形态及建筑结构
        8.3.2 保护与更新途径
        8.3.3 保护与更新策略
    8.4 荣堂村特色风情村的保护与更新
        8.4.1 村落空间形态与建筑结构
        8.4.2 保护与更新途径
        8.4.3 保护与更新策略
    8.5 昌化古镇特色风情镇区的改造与更新
        8.5.1 历史聚落格局与文化特色
        8.5.2 保护与更新途径
        8.5.3 保护与更新策略
    8.6 重合文明生态村的改造与更新
        8.6.1 村落空间形态与建筑结构
        8.6.2 保护与更新途径
        8.6.3 保护与更新策略
    8.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岭南自然与社会背景概述
        1.2.1 自然背景
        1.2.2 社会背景
    1.3 两个概念解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论文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现代性议题研究
    2.1 现代性——一项未完成的计划
        2.1.1 启蒙理性到现代交往理性
        2.1.2 现代性释义
    2.2 建筑现代主义
        2.2.1 建筑“现代”的产生
        2.2.2 经典现代主义
        2.2.3 针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2.3 建筑地域性问题
        2.3.1 全球化思潮
        2.3.2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2.3.3 批判的地域主义
        2.3.4 地域主义的辩证思考
    2.4 现代性视野下的观念再认知
        2.4.1 整体观
        2.4.2 时空观
        2.4.3 技术适宜观
        2.4.4 生态伦理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适应性观念建构
    3.1 适应性概念引入
    3.2 相关理论概述
    3.3 外部关联适应
        3.3.1 地域性关联
        3.3.2 文化性关联
        3.3.3 时代性关联
    3.4 内部关联适应
        3.4.1 空间与功能
        3.4.2 材料与结构
    3.5 适应性观念建构
第四章 岭南建筑现代化历程的适应性探究
    4.1 岭南建筑现代性的嬗变适应
        4.1.1 早期岭南现代建筑
        4.1.2 中期岭南现代建筑
        4.1.3 当代岭南建筑
    4.2 岭南建筑学派现象雏议
        4.2.1 岭南建筑学派的渐进形成
        4.2.2 岭南建筑学派特征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的当代特质及其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5.1 当代建筑创作审美取向及影响
        5.1.1 多元化倾向
        5.1.2 个性化倾向
        5.1.3 对岭南建筑创作的影响
    5.2 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下的现代建筑意
        5.2.1 信息技术革新带来的影响
        5.2.2 现代传播效应带来的影响
        5.2.3 对岭南建筑创作的启示
    5.3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建筑意
        5.3.1 消费文化
        5.3.2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现象
        5.3.3 对岭南建筑创作的启示
    5.4 建筑现代文明的自然价值取向的转变
        5.4.1 建筑文明的社会性
        5.4.2 建筑创作向生态价值取向的转变
        5.4.3 对岭南建筑创作的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适应性理论建构
    6.1 基本原理的当代诠释
        6.1.1 “适用、经济、美观”的背景简述
        6.1.2 “适用、经济、美观”的适应性拓展
    6.2 “两观三性”
        6.2.1 “两观”和“三性”
        6.2.2 “两观三性”的系统论
        6.2.3 “两观三性”的价值论
    6.3 社会整体性的适应
        6.3.1 制度环境
        6.3.2 经济主体的转型
        6.3.3 科学与技术
        6.3.4 艺术与生活方式
        6.3.5 价值观念
    6.4 岭南人文精神的适应
        6.4.1 岭南人文精神
        6.4.2 适应思路
    6.5 技术理性的适应
        6.5.1 多层次的建筑技术
        6.5.2 适宜建筑技术
    6.6 基于生态的创作理念
    6.7 基于园景化的创作理念
    6.8 基于城市理念的适应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适应性策略
    7.1 动态开放的社会适应策略
        7.1.1 民主决策机制的引入
        7.1.2 评价机制的引入
    7.2 文化适应性策略
        7.2.1 文化的丰富性
        7.2.2 文化适应对策
    7.3 时代性特质的适应策略
        7.3.1 建筑当代审美取向的岭南地域化消解
        7.3.2 针对信息技术社会的建筑策略
        7.3.3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策略
    7.4 岭南气候适应性技术策略
        7.4.1 体形选择
        7.4.2 通风组织
        7.4.3 防热对策
        7.4.4 遮阳设计
    7.5 生态适应性设计策略
        7.5.1 生态设计原则
        7.5.2 建筑生态设计要点
        7.5.3 注重生态的建筑总体布局
        7.5.4 建筑生态微环境营造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潮汕文化”的自新与粤东社会的发展——“潮汕文化”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潮汕文化”的名称之争及其与“岭南文化”的关系
二、精细:潮汕文化最根本的特征
三、潮汕文化的自新和社会的发展

四、正视现代潮汕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几个误区——一种文化生态学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D]. 林冬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D]. 石玉昌. 西南大学, 2017(06)
  • [3]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D]. 刘睿. 浙江大学, 2017(12)
  • [4]“潮人文化”与“潮人”的身份认同[J]. 林伦伦.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5]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D]. 韦浥春.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6]龙岩地区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学研究[D]. 刘骏遥.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7]科学发展视域中的客家族群文化发展研究 ——客家文化传承论[D]. 廖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8]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 杨定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9]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 夏桂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6)
  • [10]“潮汕文化”的自新与粤东社会的发展——“潮汕文化”三题[J]. 林伦伦.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

标签:;  ;  ;  ;  ;  

正视现代潮汕社会文化发展的几个误区——一种文化生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