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钾的研究进展

土壤钾的研究进展

一、土壤钾素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振景[1](2021)在《树种组成与密度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钾素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东北林业大学尖砬沟森林培育实验站天然林窄带状皆伐后营造的32年生红皮云杉×水曲柳混交林、红松×水曲柳混交林、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和水曲柳纯林,帽儿山实验林场进德村附近东林施业区营造的21年生造林密度分别为2000株·hm-2、2500株·hm-2、4400株·hm-2和10000株·hm-2的水曲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林下土壤钾素含量,计算非交换性钾的转化率以及钾素含量的层化比率,分析了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钾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树种组成水曲柳人工林和水曲柳天然林土壤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性钾、特殊吸附性钾、非交换性钾、速效钾和有效钾含量分别为6.18 mg·kg-1~129.31 mg·kg-1、3.54 mg·kg-1~164.54 mg·kg-1、17.36 mg·kg-1~268.66 mg·kg-1、300.38 mg·kg-1~781.95 mg·kg-1、28.29 mg·kg-1~534.66 mg·kg-1 和 74.17 mg·kg-1~571.78 mg·kg-1。水曲柳人工林钾素含量均显着低于水曲柳天然林。4种人工林中以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钾素含量最高,红皮云杉×水曲柳混交林最低。水曲柳纯林钾素含量显着高于红松×水曲柳混交林和红皮云杉×水曲柳混交林。(2)4种林分密度水曲柳人工林土壤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性钾、特殊吸附性钾、非交换性钾、矿物钾、速效钾和有效钾含量分别为3.20 mg·kg-1~84.97 mg·kg-1、11.17 mg·kg-1~112.95 mg·kg-1、15.36 mg·kg-1~120.27 mg·kg-1、304.51 mg·kg-1~592.86 mg·kg-1、12.98 g·kg-1~14.11 g·kg-1、38.02 mg·kg-1~291.75 mg·kg-1 和 65.63 mg·kg-1~300.10 mg·kg-1。4种人工林钾素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密度Ⅲ、密度Ⅱ、密度Ⅳ和密度Ⅰ。(3)4种树种组成水曲柳人工林和4种林分密度水曲柳人工林各土层生长季内非交换性钾含量分别介于 300.38 mg·kg-1~589.32 mg·kg-1 和 304.51 mg·kg-1~592.86 mg·kg-1,均处于中等水平,且有部分林分部分土层非交换性钾含量接近缺钾临界值的300 mg·kg-1。(4)4种树种组成水曲柳人工林0~30 cm 土层非交换性钾转换量和转换率总体上均以红皮云杉×水曲柳混交林最高,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最低。4种林分密度水曲柳人工林0~30 cm土层非交换性钾转换量和转换率总体上均以密度Ⅰ最高,密度Ⅲ最低。(5)研究区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速效形态钾总体上均出现了明显的表聚和层化现象,且各速效形态钾素SR1和SR2在林分间均呈现出不同的显着性差异。除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外,其他3种树种组成和4种林分密度的水曲柳人工林10~30 cm 土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钾现象。基于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钾素特征,结合林分生长状况,充分考虑速效形态钾、有效形态钾含量的诊断结果以及非交换性钾的转换状况,及时有效的对水曲柳人工林施用钾肥,可改善水曲柳人工林土壤质量,促进水曲柳人工林生长。

杨振景,李海瑜,王树力[2](2021)在《水曲柳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中不同形态钾素的含量与分布》文中认为【目的】对比分析水曲柳人工林和水曲柳天然林间土壤各形态钾素含量的差异、非交换性钾转换量、转换率差异和各形态钾素层化比率的差异,为水曲柳人工林土壤肥力诊断、施肥和林分科学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实验站水曲柳天然林隔带采伐后营造的红皮云杉-水曲柳混交林、红松-水曲柳混交林、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和水曲柳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原有以水曲柳和胡桃楸为主的天然混交林为对照。对土壤样品使用去离子水浸提土壤水溶性钾,0.5 mol·L-1中性醋酸镁溶液浸提土壤非特殊吸附性钾,1 mol·L-1中性醋酸铵溶液浸提土壤特殊吸附性钾,1 mol·L-1热硝酸浸提土壤非交换性钾,2 mol·L-1冷硝酸浸提土壤有效钾。采用火焰光度计测定各形态钾含量,氢氧化钠熔融-火焰光度法测定全钾含量,并分析土壤非交换性钾转换和各形态钾素的层化状况。【结果】1)4种类型水曲柳人工林土壤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性钾、特殊吸附性钾、非交换性钾含量均显着低于水曲柳天然林,且以红皮云杉-水曲柳混交林最小,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最大(P<0.05)。2)4种类型水曲柳人工林各土层非交换性钾含量均为中等水平,而水曲柳天然林0~20 cm土层则为丰富水平。在0~10和20~30 cm土层,红皮云杉-水曲柳混交林非交换性钾转换量和转换率均为最高,10~20 cm土层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非交换性钾转换量和转换率均为最高(P <0.05)。3)4种类型水曲柳人工林和水曲柳天然林土壤速效形态钾和有效形态钾均出现了明显的表聚和层化现象。水曲柳人工林中,土壤速效形态钾以长白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表聚和层化程度最大(P <0.05)。【结论】水曲柳人工林土壤较水曲柳天然林土壤有效钾素含量发生了较大退化,应积极合理地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施用钾肥,以改善土壤质量并促进林分生长。

修立群[3](2020)在《生物炭对钾的固持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生物炭(Biochar),是生物质在无氧或限氧条件下经热裂解反应过程而获得的稳定富碳产物,具有含碳量高、孔隙丰富、比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和含有一定养分元素等理化特性。由于生物炭具有诸多优良理化特性,使其在农业、环境等领域可发挥很多正向、积极作用。钾是生物炭中所含最多的养分元素,其速效钾含量非常丰富,施入土壤后可增加土壤有效钾含量,促进植物对钾的吸收利用。生物炭所含有的钾及其对土壤与作物钾的调控,为扩大钾素来源,合理、高效利用钾素,提高钾素利用率提供了新途径。目前现有研究中缺少钾素在生物质炭化过程中的形成、转化以及生物炭中的钾在土壤中的分布、转化等相关研究。为此,本研究从钾元素利用角度出发,采用室内和盆栽试验方法,将“生物质-生物炭-土壤-作物”有效结合,研究不同来源生物质中的钾在炭化过程中的形成、转化,生物炭中的钾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生物炭对不同土壤的钾素有效性以及作物对钾的吸收利用的影响,为丰富生物炭的农业应用,提高生物炭中钾元素及作物对钾的吸收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本研究的室内试验:采用玉米秸秆、玉米芯、水稻秸秆、水稻壳、大豆秸秆、大豆荚皮、花生壳、椰壳、竹子、松木等10种不同生物质,分别在300℃、500℃、700℃、900℃条件下制备不同来源生物炭,研究不同生物质在炭化后的钾素有效性及钾在“生物质-生物炭”中的转化规律,并进一步研究其对钾的吸附-解吸规律。在盆栽试验中采用不同土壤(白浆土、风沙土、棕壤),设置不同施炭量(10、20、30 g/kg),研究生物炭中的钾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生物炭对不同土壤的钾素有效性,以及大豆对钾的吸收利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炭化温度条件下生物炭中不同形态钾的变化。不同材质生物质在700℃炭化后,全钾含量高于其他炭化温度;不同材质生物质(除玉米秸秆外)在炭化后,其水溶性钾含量随炭化温度提高而增加;除玉米秸秆和大豆荚皮外的其他生物质,在500℃炭化后的交换性钾含量高于其他炭化温度;不同材质生物质(除竹子、玉米秸秆外)随炭化温度提高,其难溶性钾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当炭化温度为900℃时,生物炭中的难溶性钾含量低于其他炭化温度。2.不同炭化温度条件下生物质中钾的转化。除玉米秸秆和大豆荚皮外,其他所有材质生物质中的钾在不同炭化温度条件下转化为水溶性钾的比例基本不变或有所增加;随着炭化温度升高,不同材质生物质中的交换性与非交换性钾之和减少,与交换性和非交换性钾转化为水溶性钾和难溶性钾有关,其转化量因材料而不同;随着炭化温度升高,不同材质生物质中的难溶性钾逐渐减少或消失,与炭化过程造成的损失有关。3.生物炭中的有效钾(水溶性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可以为植物利用。当炭化温度在300-700℃时,不同材质生物炭中的有效钾随炭化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在炭化温度为300℃时,不同材质生物质(除水稻秸秆外)中的钾转化为有效钾的含量和效率最高。4.不同生物炭对钾的等温吸附曲线分析表明,十种不同原材料制备的生物炭对钾离子的吸附均为多层吸附。其中,在不同炭化温度条件下,竹子生物炭的单层饱和吸附量均高于其他材料。而在解吸过程中,在不同炭化温度条件下制备的不同材质生物炭,其在第1、第5次的解吸量高于其他。随着炭化温度升高,不同材质生物炭的总解吸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900℃时总解吸量最低。不同材质中,壳类生物质和松木制炭后对钾的解吸量低于其他生物质。5.生物炭的施入可提高不同土壤的水溶性、交换性和非交换性钾的含量,且对不同土壤中不同形态钾的作用途径不同。生物炭存在条件下,风沙土中的不同形态钾与饱和含水量、交换性钾正相关,白浆土中的不同形态钾和土壤热容、p H和饱和含水量存在正相关或极显着正相关,棕壤中的不同形态钾与土壤热容、饱和含水量呈正相关或者极显着正相关。6.生物炭可促进大豆植株对钾的吸收利用,因土壤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在白浆土中,施炭可促进大豆全株(根、茎、叶、荚)对钾的吸收,在风沙土中可促进大豆根、茎、叶对钾的吸收,而在棕壤中施炭可促进大豆茎、叶对钾的吸收;外源钾(钾肥)投入条件下,施炭可促进不同土壤中大豆地上部植株不同器官的钾吸收,但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并不一致,在白浆土中仅在最高施炭量对大豆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在风沙土中大豆干物质积累有所降低,而在棕壤中施炭则可促进大豆生长。7.生物炭可提高土壤有效钾库,提高其速效钾占比,但生物炭的有效钾并非全部进入土壤有效钾库,部分有效钾进入土壤非有效钾库。在不同土壤中,生物炭有效钾进入土壤有效钾库的比例不同,在棕壤、风沙土、白浆土中生物炭有效钾库进入土壤有效钾库的平均转化率为72.94%、41.79%、17.02%。8.生物炭中的有效钾在不同土壤中转化为速效钾的转化率不同,表现为风沙土>棕壤>白浆土,其平均转化率分别为43.87%、19.26%、15.35%;生物炭中的有效钾在不同土壤中转化为缓效钾的转化率表现为棕壤>白浆土>风沙土,在棕壤、白浆土中生物炭的平均转化率分别为53.68%、1.66%,而在风沙土中没有转化;在外源钾投入(钾肥)条件下,生物炭的有效钾在白浆土、风沙土中转化为速效钾的转化率降低,而在棕壤中表现提高。但在不同土壤中,生物炭的有效钾转化为缓效钾的转化率均有提高。

刘晓伟[4](2020)在《土壤缺钾对不同品种冬小麦钾素吸收、品质及碳氮代谢的影响》文中认为冬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钾素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在冬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耕地土壤中缺钾现象日益严重,钾肥资源也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且钾肥利用率低,因此探明钾素影响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的代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选用了河北省生产上适用的49份冬小麦品种(资源)为供试材料,测定了成熟期冬小麦土壤、植株钾素含量及钾吸收量,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综合指标评价值(D值),以D值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明确冬小麦耐低钾性。根据聚类结果,选用耐低钾型(科农9204)和低钾敏感型(石新828)的2个冬小麦品种,进一步研究产量、品质形成的碳氮代谢机制,最终为揭示冬小麦耐低钾的调控机理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缺钾处理下,不同冬小麦品种(资源)土壤缓效钾、速效钾含量、茎叶、籽粒、地上部植株钾含量及钾吸收量与正常钾相比分别降低7.03%~64.08%、5.50%~113.22%、14.02%~240.61%、0.21%~50.89%、14.82%~166.77%、16.47%~284.99%。(2)土壤缺钾处理下,不同冬小麦品种(资源)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千粒重、穗粒数、穗长与正常钾相比分别降低0.01%~69.00%、17.92%~147.50%、5.88%~111.54%、29.74%~405.57%、0.63%~62.68%、4.43%~80.11%、1.51%~69.60%、0.03%~99.90%、0.02%~58.40%。(3)土壤缺钾处理下,不同冬小麦品种(资源)籽粒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性、拉伸面积、延展性与正常钾相比分别降低0.07%~23.83%、0.38%~24.58%、1.42%~40.65%、0.17%~6.15%、0.19%~76.91%、0.72%~24.43%,淀粉含量却高于正常钾处理的0.03%~13.67%。(4)依据不同冬小麦品种(资源)各指标的耐低钾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综合指标评价值(D值),以D值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明确不同品种(资源)冬小麦耐低钾性。耐低钾性强(D>0.700):科农9204、沧麦119、冀麦38、河农826;耐低钾性弱(0.300<D<0.400):D08-6、山农 20、石新 828。(5)土壤缺钾处理下,耐低钾型(科农9204)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碳代谢物含量和籽粒氮代谢物含量整体差异不显着。低钾敏感型(石新828)冬小麦旗叶叶绿素、碳含量差异显着,降幅分别为3.29%~10.85%、3.29%~10.85%;旗叶可溶性总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呈增加趋势,总体差异显着,增幅分别为14.37%~119.08%、16.63%~68.00%、16.63%~68.00%、23.41%~80.37%,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降幅分别为32.28%~538.67%、48.51%~421.48%;敏感型冬小麦籽粒氮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差异显着,降幅分别为29.87%~90.33%、15.56%~66.12%,耐低钾型冬小麦籽粒蛋白组分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总体差异不显着,而敏感型冬小麦总体差异显着,籽粒清蛋白、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降幅分别为3.73%~26.02%、17.92%~38.81%、6.33%~35.81%和 13.89%~33.89%,球蛋白增幅为 2.57%~64.15%。土壤缺钾导致冬小麦光合作用减弱,光合同化产物减少,抑制了蔗糖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造成旗叶糖分累积和碳含量降低,籽粒氮、粗蛋白质含量降低,蛋白质组分发生变化,导致碳氮代谢失衡。综上,土壤缺钾导致不同品种冬小麦钾素吸收量下降,进而影响其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品质下降,碳氮代谢失衡,为揭示冬小麦耐低钾性的调控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史津玮[5](2020)在《连续施用蚓粪对设施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明确蚓粪施入对土壤钾素活化、土壤供钾能力、作物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以黄瓜为供试材料,在温室内设置不同量蚓粪替代化肥的长期试验,以等量秸秆为对比,同时设100%化肥处理(100%CF)、化肥减量25%(75%CF)和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研究不同量蚓粪替代化肥对设施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土壤供钾能力、植株钾素吸收、黄瓜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5%蚓粪、秸秆替代化肥可以显着提高土壤缓效钾、速效钾的含量,25%蚓粪替代化肥对土壤钾素的改善效果优于25%秸秆替代。土壤全钾含量随着土层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缓效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在0-10cm、10-20cm、20-30cm土层内迅速下降,在30cm以下土层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仅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的30-40cm、40-50cm、50-60cm土层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始终高于100%化肥处理。(2)蚓粪、秸秆的施入可以改善土壤的供钾能力,提高钾的有效性,其中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的钾平衡活度比(AR0K)大于10×10-3(mol·L–1)1/2,说明钾离子主要吸附在黏土矿物表面,利于植物吸收利用。25%蚓粪、50%蚓粪、100%蚓粪、25%秸秆替代化肥均能增加土壤供钾容量(-ΔK0),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增加的最多,达到了0.50cmol·kg-1。各处理的交换自由能(-ΔG)均在8.36 kJ·mol–1-14.64 kJ·mol–1之间,土壤中不存在缺钾或缺钙的现象。(3)蚓粪或秸秆施入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其中以100%蚓粪处理的效果最佳。100%秸秆处理的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8.46%)最高;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的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高于50%、100%蚓粪替代化肥,也高于25%秸秆替代化肥。(4)蚓粪的施入可以增加植株吸钾量,且25%蚓粪替代化肥较50%蚓粪替代化肥、100%蚓粪替代化肥分别提高了7.43%、19.25%。25%的蚓粪替代量能显着提高黄瓜产量,比100%化肥处理提高了18.44%,比25%秸秆替代化肥提高了0.82%。25%蚓粪、秸秆替代化肥处理均可以改善黄瓜品质,蚓粪对于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高效果好于秸秆。综上所述,蚓粪或秸秆部分替代化肥可以提高土壤中速效钾、缓效钾含量,但25%的替代效果好于50%,仅25%蚓粪替代化肥处理的30-40cm、40-50cm、50-60cm土层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始终高于100%化肥处理。此外蚓粪或秸秆的施入对于土壤供钾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了土壤钾素平衡活度比、供钾容量等方面,其中蚓粪对土壤供钾能力的改善效果好于秸秆。25%蚓粪或秸秆替代化肥能够显着提高黄瓜产量、改善黄瓜品质。100%蚓粪处理在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方面效果最好,100%秸秆处理能够显着增加土壤中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但这两种处理均会显着降低土壤中各形态钾素含量以及黄瓜产量。

韩玉玲[6](2020)在《玉稻轮作下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培肥及钾肥减施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Zea mays L.)-水稻(Oryza sativa L.)轮作系统近年来在中国长江中游逐渐发展起来,而农民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往往为了简便操作,直接将秸秆丢弃或焚烧,这样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浪费了可利用资源。秸秆富含氮、磷、钾等养分,还田后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我国是缺钾的国家,钾肥大部分依靠进口,而秸秆中含的钾都以离子形态存在,还田后可以补充土壤中的钾素,因此可以在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下,探索秸秆对钾肥的替代效应。本研究于2016年-2018年在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的试验基地进行定位实验,以玉米-水稻种植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玉米水稻季均无秸秆还田(CK)、玉米季秸秆不还田同时水稻季秸秆翻压还田(M0Rs)、玉米季秸秆和水稻季秸秆都翻压还田(Msr-Rs)、玉米季秸秆覆盖还田同时水稻季秸秆翻压还田(Msc-Rs),同时设置个钾肥不同减施处理:玉米季和水稻季秸秆都不还田同时都不施钾肥(S0K0)、玉米季和水稻季都还田同时都不施钾肥(Sr K0)、玉米季和水稻季秸秆都还田同时只施33%的钾肥(Sr K33)、玉米季和水稻季秸秆都还田同时只施67%的钾肥(Sr K67)。研究秸秆还田对玉稻模式的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及钾肥替代的影响。主要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玉稻轮作双季秸秆还田显着提高0-10 cm和10-20 cm土层水溶性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矿质态氮(Mineral nitrogen,Nmin)、速效磷和交换性钾;与单季秸秆还田(M0Rs)相比,玉稻双季秸秆还田土壤的DOC、MBC、Nmin、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显着增加;与秸秆翻压还田处理(Msr-Rs)相比,秸秆覆盖还田处理(Msc-Rs)的DOC、MBC、Nmin、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着高了5.3%-9.7%、2.6%-14.3%、4.2%-19.2%、1.4%-15.9%和2.4%-10.1%;同时秸秆还田显着增加土壤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脲酶、纤维素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其中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处理(Msc-Rs)的效果最好。(2)玉稻轮作双季秸秆还田显着提高了土壤质量指数,与没有秸秆还田的处理(CK)相比,秸秆还田处理(Msr-Rs和Msc-Rs)降低土壤容重(Bulk Density,BD)和p H,显着增加土壤的还原性物质和提高土壤质量指数。不同秸秆还田方式显着提高作物产量和生物量,与对照(CK)相比,M0Rs、Msr-Rs和Msc-Rs的周年产量分别提高了2.5%-9.6%、8.8%-18.2%和2.8%-12.9%,周年干物质分别增加了10.1%-12.3%、0.1%-6.0%和6.9%-16.1%。(3)玉稻轮作双季秸秆还田下配施钾肥显着提高作物产量、生物量、吸钾量以及钾素的利用率,同时随着年限增加,试验的差异逐年增大。Sr K33和Sr K67与对照(CK)相比,周年产量增加了8.5%-11.5%和11.5%-16.0%。同时Sr K33和Sr K67处理显着增加玉米和水稻周年的生物量,提高钾素利用效率,增加钾素的表观回收率。基于秸秆还田的产量变化,玉稻两季秸秆还田能够起到替代47%左右的化学钾肥。(4)玉稻轮作双季秸秆还田和配施施钾显着增加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改变土壤Q/I(容量/强度)关系及其参数,增强土壤钾素供给能力。与秸秆不还田处理相比,秸秆还田显着增加0-10 cm和10-20 cm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含量。秸秆还田和施钾的处理增加土壤-⊿K0和CR0K,降低PBCeK值,即土壤的易释放钾库增大,土壤对钾的吸附减少,土壤供钾能力增强,数据表明,Sr K67处理土壤的供钾能力最强,同时对钾的吸附较弱。综上所述,本研究经过3年的玉米-水稻种植,发现双季秸秆还田且玉米秸秆覆盖还田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双季秸秆还田同时只施用33%和67%的钾肥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求。秸秆还田通过改善土壤碳组分、矿质态氮、速效钾、速效磷以及土壤酶提高土壤肥力,同时秸秆还田下,钾肥只施33%的处理在短期内能够满足作物对钾素的需求,但是消耗大量的土壤储存钾,而施用67%钾肥的处理在满足作物对钾的需求外,还能够在土壤中保持较高的供钾能力,因此长期来看,双季秸秆还田同时施用67%钾肥的措施是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节约肥料、保持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而长期秸秆还田下钾肥减施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温玉梅[7](2020)在《紫云英种植与还田对稻田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文中指出在我国南方稻田土壤普遍缺钾和钾素流失严重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该地区稻田土壤的钾素有效性值得关注。紫云英作为南方稻区最常见的绿肥品种之一,其对土壤碳、氮、磷等肥力的提升效果已得到广泛认识。然而,目前关于紫云英绿肥对稻田土壤钾素的影响研究尚存争议且较浅显,大多停留在对速效钾含量变化的讨论上。此外,在生长过程中紫云英根系的影响不可忽略,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鲜有涉及。本文利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模拟实验,通过测定土壤中钾素形态、钾素释放特征和固钾能力、钾素Q/I曲线和含钾黏土矿物特征,探讨紫云英根系的吸钾能力及其对稻田土壤钾素有效性分层分布的影响、长期的紫云英还田及其显着增加的土壤NH4+含量对稻田表层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明确紫云英绿肥对稻田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以期为南方稻田土壤钾素有效性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盆栽实验中,以伊利石为钾素来源的紫云英,获得与全营养液条件下种植的紫云英相一致的良好长势,且根系发育更好;同时,伊利石钾含量降低14.0–17.8 g/kg,层间结构遭到破坏,以上结果表明紫云英根系直接吸收了伊利石中钾素;在紫云英田间生长1季的实验中,与种前相比,紫云英收获时低钾处理土壤的非交换钾和晶格钾含量分别降低了85 mg/kg和50 mg/kg,比高钾处理土壤的降低量更多,表明紫云英在低钾胁迫下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较难溶钾。(2)在5年的紫云英绿肥-单季稻试验中,紫云英处理的中层土壤(10–25 cm)中非交换钾和晶格钾含量分别为488.1 mg/kg和8.77 g/kg,显着低于冬闲田。同时紫云英处理的中层土壤中有效钾的最大释放量低于冬闲田,仅为1989 mg/kg。与之相反,紫云英处理表层土壤(0–10 cm)中非交换钾含量和有效钾的最大释放量分别为761.2 mg/kg和2504 mg/kg,显着高于冬闲田。可见,在种植期间紫云英根系主要吸收了稻田10–25cm土层中的非交换钾和晶格钾。(3)在35年的紫云英绿肥-双季稻实验中,紫云英处理中土壤(表层)的晶格钾含量为8.65 g/kg,较冬闲田显着降低,而非交换钾含量为104.8mg/kg,较冬闲田显着提高。同时XRD扫描结果发现,与冬闲田对比,紫云英处理中土壤的钾长石和云母衍射峰强度降低,伊利石含量增加,这与其晶格钾和非交换钾含量变化的结果相一致。土壤钾素Q/I曲线显示,紫云英处理的钾平衡活度(CRK0)和交换钾临界点(EKr)较冬闲田降低,分别仅为0.0035(mol/L)1/2和0.0938 cmol/kg;紫云英处理的非交换钾的缓冲性能(PBKn)为6.67 cmol/kg/(mol/L)1/2,与冬闲田相比显着增大;紫云英处理的外源钾转变成非交换钾的百分比(β)从9.98%增至14.35%。钾素Q/I曲线结果表明,与冬闲田对比,紫云英处理中的土壤存在更多的非交换钾的专性位点供外源添加的K+固定。(4)NH4+对伊利石(土壤有效钾库)释放钾素的影响实验表明,NH4+可促进伊利石层间非交换钾的释放。NH4+浓度为0.01、0.1和1 mol/L条件下,当温度由20℃升至40℃时,钾素平均释放速率分别由79.1、82.3和87.3 mg/kg/h增至113.1、114.4和123.0mg/kg/h,表明温度升高可促进NH4+在释放伊利石层间非交换钾时的平均速率。NH4+对伊利石中非交换钾释放速率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土壤非交换钾的生物有效性的提高。综上表明,紫云英根系具有较强的吸钾能力。在短期内,紫云英生长期间吸收深层土壤(10–25 cm)中的非交换钾和晶格钾,在秸秆腐解过程又将之以可溶态(K+)返还,从而间接提高稻田表层土壤的钾素有效性。从长期来看,紫云英的还田过程对土壤中较难溶钾(非交换钾和晶格钾)具有活化作用,从而提高了稻田表层土壤钾素的可利用性。此外,作为固氮作物的紫云英,在其秸秆还田的过程中可通过显着增加的土壤NH4+含量,而直接提高稻田表层土壤的钾素有效性。本研究证明紫云英的种植和还田过程对稻田土壤的供钾能力有积极作用,这为南方稻田土壤钾素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柳开楼[8](2019)在《长期施肥下pH和有机碳影响红壤团聚体钾素分配的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酸化、有机碳偏低和钾素匮缺,是我国南方旱地红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突出问题。有机肥和化肥长期配合施用,可通过缓解土壤酸化和增加土壤有机碳影响土壤矿物钾释放和解钾菌特性进而改善土壤钾素状况。然而,对于土壤酸化和有机碳水平影响钾素形态转化的机理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在南方丘陵区选取江西省和湖南省2个具有典型红壤分布的省份,依托位于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张公镇)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文富市镇)的2个红壤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分别始于1981年和1990年),分别选取不施肥对照(CK)、施氮磷肥(NP)、施氮磷钾肥(NPK)、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和氮磷钾配施秸秆(NPKS)处理。在2015年采集各处理耕层(0–20 cm)的原状土壤进行团聚体分组,分析0–20 cm土层各团聚体组分中的钾素含量和储量,从而揭示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团聚体组分中钾素含量和储量的分配规律;结合室内模拟试验,通过调控各施肥土壤的pH和有机碳水平(控制土壤其他属性一致),探明土壤pH和有机碳水平与团聚体钾素的相关关系;并结合玉米根际土壤样品,在解析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解钾菌的菌种属性和解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研究不同pH和有机碳水平下解钾菌对含钾矿物的释钾过程及含钾矿物表面形貌的变化特征。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进展:(1)在南方红壤地区,进贤点和祁阳点的土壤团聚体组分差异较大。在进贤点,各施肥处理下>2 mm团聚体的比例均低于10%,而祁阳点的>2 mm团聚体比例则在18.8%-35.6%之间。2个点位均表明,与不施钾(CK、NP)处理和NPK处理相比,NPKM处理显着增加了>2 mm和0.5-1 mm的比例,但NPKS处理则不会显着影响土壤团聚体组分。(2)与NP处理相比,NPK、NPKM和NPKS处理均显着提高团聚体组分的非交换性钾(NEK)和交换性钾(EK)含量及储量,且NPKM处理下团聚体组分中NEK和EK含量及储量显着高于NPK处理,而NPKS处理对土壤团聚体钾素的提升效果显着弱于NPKM处理。作物吸钾量与团聚体钾素储量的量化关系表明,>2 mm团聚体组分的钾素储量是促进作物吸钾量提升的关键。(3)在进贤点,提升土壤p H值可以明显增加不施钾(NP)处理中>2 mm团聚体组分的比例及EK和NEK含量;在祁阳点,调控土壤p H不会显着改变土壤团聚体组分,但提高土壤p H可以显着增加长期不施钾(NP)处理土壤中>2 mm团聚体的NE和NEK储量比例。(4)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可以显着增加>2 mm团聚体组分的比例及其EK和NEK储量及比例,且>2 mm团聚体组分的EK和NEK储量与有机碳含量均可以用线性方程进行拟合,但拟合方程的斜率表明,当土壤有机碳提高1 g kg-1,祁阳点中>2 mm团聚体组分中EK和NEK储量的增幅明显高于进贤点。(5)在进贤点和祁阳点,各处理的解钾菌的解钾效率和菌株属性存在显着差异,玉米根系长度和表面积是影响长期施肥条件下根际土壤中解钾菌及其解钾能力的关键因子。合理提升pH和有机碳含量能够显着促进解钾菌对含钾矿物的溶解和增加释钾量。对于微杆细菌属的解钾菌,适宜的pH条件为5.0-5.5,有机碳含量为10%-20%。

尹笑笑[9](2019)在《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和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指出试验于2016-2017和2017-2018年度在山东省泰安市道朗镇玄庄村(116°54′E,36°12′N)大田进行。供试品种为山农29,分别于高肥力粉壤土地块(H)和低肥力砂壤土地块(L),在微喷补灌节水条件下,设置施钾量和施钾次数两因素试验。施钾量设为120kghm-2(传统施钾量,K1)和96 kghm-2(在传统施钾量的基础上减钾20%,K2)两个水平;施钾次数设为钾肥1次施用(钾肥于播种前全部底肥,T1),钾肥分2次施用(钾肥50%于播种前底施、50%于拔节期随灌溉水追施,T2),钾肥分3次施用(钾肥50%于播种前底施、30%于拔节期随灌溉水追施、20%于开花期随灌溉水追施,T3)三个水平。同时设置全生育期不施钾处理(T0)作为对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两地块施钾量为96 kghm-2和120 kghm-2时土壤钾素净输出量均低于施钾量,土壤供钾能力提升。在高肥力粉壤土地块,T2和T3处理与T1处理相比,促进了冬小麦对2060 cm土层土壤钾素的吸收;低肥力砂壤土地块T2和T3处理与T1处理相比,减少了土壤钾固定,但T3处理冬小麦成熟期钾肥在020 cm土层土壤中残留增多。两地块T1处理均不利于作物对钾肥的吸收利用。2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和衰老特性的影响在施钾量为120 kghm-2的条件下,高肥力粉壤土地块T2和T3处理与T1处理相比,低肥力砂壤土地块T2处理与T1处理相比,冬小麦灌浆中后期旗叶光合速率、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较高;丙二醛(MDA)含量较低;低肥力砂壤土地块T3处理与T1处理相比,上述各指标差异不显着;在96 kghm-2施钾量的条件下,趋势与高施钾量条件下基本一致。3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在施钾量为120 kghm-2的条件下,高肥力粉壤土地块T2和T3处理与T1处理相比,减少了冬小麦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群体,但增加了单茎重,促进了冬小麦开花到成熟期干物质的积累,提高了成熟期干物质向籽粒中的分配量和分配比例;低肥力砂壤土地块T2处理与T1处理相比,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均增加,成熟期干物质向籽粒中的分配量显着提高,群体动态变化与高肥力地块表现一致;而T3处理与T1处理相比,冬小麦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群体下降,单茎重、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差异不显着。在96 kghm-2施钾量的条件下,趋势与高施钾量条件下的基本一致。4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冬小麦钾素、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土壤肥力水平与冬小麦吸钾量呈显着正相关。两地块T2处理与T1处理相比,冬小麦拔节期至开花期的土壤供钾强度显着提高、拔节至开花期植株钾素积累速率亦提高,促进了成熟期植株钾素积累量和籽粒氮素积累量。但钾肥运筹对钾素在各器官中分配比例以及茎秆、叶片、穗轴+颖壳氮素积累总量影响不大。5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在高肥力粉壤土地块和低肥力砂壤土地块,施用钾肥显着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植株吸钾量,试验地块与施钾次数及两者互作均显着影响钾肥农学效率和钾素生产效率。同一施钾量条件下,两地块T2处理与T1和T3处理相比,均延长了活跃生长期,推迟了灌浆终止期,T3处理与T1处理相比,增大了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但缩短了活跃生长期。在施钾量为120 kghm-2的条件下,高肥力粉壤土地块T2和T3处理与T1处理相比,提高了籽粒产量,但T2处理和T3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低肥力砂壤土地块T2处理与T1和T3处理相比,提高了籽粒产量。施钾量为96 kghm-2的处理与高施钾处理相比,在高肥力粉壤土地块施钾次数相同时,产量无显着差异;而在低肥力砂壤土地块T1处理和T2处理的籽粒产量均显着降低。综上所述,在微喷补灌节水条件下,高肥力粉壤土地块和低肥力砂壤土地块适宜的施钾量分别为96 kghm-2和120 kghm-2,且均以播种期底施50%,拔节期随灌溉水追施50%的钾肥运筹方案最优。

严奉君[10](2018)在《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形成及秸秆与土壤养分协同利用的影响》文中认为秸秆与养分的高效利用是多元种植模式下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多元种植模式下耕作模式与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养分吸收规律、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以及土壤养分盈亏,以达到节肥增产促优以及保障耕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本研究于2015-2017年分别从水稻品种、还田秸秆种类、耕作模式以及秸秆还田方式4个方面开展研究。2015年选用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德香4103(氮高效品种)与宜香3724(氮低效水稻品种),分别设置无秸秆还田、晚熟油菜秸秆覆盖、早熟油菜秸秆覆盖与蒜田水稻秸秆残余,在水稻季结束后移除水稻秸秆,分别于对应小麦油菜秸秆覆盖小区采用免耕直播方式种植小麦与油菜,无秸秆覆盖处理采用撂荒处理。并在2015年基础上,于2016、2017选用代表性水稻品种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大田连续定位试验方式,设置翻耕秸秆翻埋还田(T1)、翻耕秸秆覆盖还田(T2)与免耕秸秆覆盖还田(T3),同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翻耕秸秆翻埋还田、翻耕秸秆覆盖还田处理作为辅助试验。研究小麦、油菜秆还田对油-稻、麦-稻及撂荒-稻三种种植模式下作物养分吸收规律、产量及稻米品质、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以及土壤养分分布与盈亏。主要结果如下:1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连续试验表明,不同耕作模式、还田方式与不同秸秆种类还田在水稻移栽后20、30d对水稻根系生长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在其后各时期表现为显着促进作用,但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的抑制及促进强度则受耕作模式、还田方式与还田秸秆种类的影响。小麦秸秆翻埋还田在前期会导致稻田土壤严重板结硬化,进而抑制水稻根系与地上部生长,移栽后20-30d干物质积累量相对无秸秆还田处理下降17.71%与44.21%,而后期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难以弥补前期的抑制,进而导致水稻干物质降低。油菜秸秆翻埋还田虽在生育前期对水稻根系及地上部生长有抑制效应,但中后期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能够抵消前期抑制作用,进而在水稻物质及产量方面较无秸秆处理有略微提高。而翻耕与免耕下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对水稻生长抑制效应较小,因而秸秆还田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均表现为显着促进效应。在翻耕模式下小麦秸秆覆盖还田的促进效果最为显着,而在免耕模式下则以油菜秆覆盖还田效果最佳。但秸秆翻耕还田均显着促进非稻季作物物质积累。2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小麦秸秆翻耕还田显着降低了水稻有效穗数,进而降低水稻产量,但随还田年数的增加,秸秆翻埋还田对有效穗数的抑制作用显着降低,在首年与第二年水稻有效穗分别降低4.65%与0.44%,而产量分别降低2.82%与1.72%。盆栽条件下,第二年麦秆翻埋还田对水稻产量表现为明显促进,大田条件下则第二年年水稻产量下降幅度较前一年明显降低,油菜秸秆翻埋还田下则表现为显着促进水稻有效穗,进而显着提高稻谷产量。而在翻耕与免耕秸秆覆盖还田下,小麦秸秆、油菜秆均表现为显着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及穗粒数,提高稻谷产量,且随还田年数的增加增产幅度逐渐增加,2016年增产幅度为1.25%-7.84%,而在2017年增产幅度达1.93%-13.42%。在翻耕秸秆覆盖还田下,麦秆覆盖处理增产幅度明显高于油菜秆覆盖处理,而在免耕秸秆覆盖下则以油菜秆覆盖处理最优。各处理下在水稻产量的降低时,而非稻季作物产量显着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与移栽后30d、齐穗期以及成熟期水稻总根长、根体积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r2=0.28*-0.76**),而水稻穗粒数及产量与齐穗期10-20cm与20-25cm土层根干重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2=0.47**-0.62**)。秸秆养分释放与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有较好的二次拟合方程。3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秸秆覆盖还田显着提高氮高效水稻品种德香4103稻米垩百度与垩白粒率及蛋白质含量,降低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而对氮低效品种宜香3724稻米垩白度及垩白粒率则明显降低,但秸秆覆盖还田对氮高效水稻品种与氮低效水稻品种稻米均明表现为明显提高稻米出糙率与整精米率。不同耕作模式下麦秆与油菜秆覆盖还田处理均显着提高稻米出糙率、整精米率、胶稠度、整精米率及蛋白质含量,显着降低稻米垩白度及垩白粒率。但在秸秆翻埋还田下,首年小麦秸秆翻耕还田时,显着提高稻米垩白度及垩白率,在第二年则显着降低垩白度及垩白粒率;油菜秆则均显着降低稻米垩白度及垩白粒率,但麦秆与油菜秆还田均显着提高稻米出糙率、整精米率、胶稠度与整精米率及蛋白质含量。综合比较,在秸秆翻埋还田与免耕秸秆覆盖还田下以油菜秸秆还田最佳,而翻耕秸秆覆盖下则以麦秆还田最优。相关性分析表明,稻米出糙率、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度与垩白粒率与水稻生育前期根系形态指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水稻生育中后期根系形态指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而稻米胶稠度与蛋白质含量与水稻生育前期根系太指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而与中后期根系形态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秸秆还田下,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影响水稻根系形态生长极其构建,进而影响水稻库源关系以及水稻根系养分吸收转运效率,进而影响水稻产量及其稻米品质。4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养分吸收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在不同耕作模式、还田方式下小麦与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氮、磷、钾总积累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别较无秸秆还田处理提高3.00%-40.31%、4.03%-19.89%与6.88%-31.67%,但麦秆翻埋还田在首年对水稻氮素与磷素吸收有明显抑制作用,分布降低8.42%与5.26%。秸秆还田对水稻各时期养分吸收有明显的影响,在氮素吸收方面,在首年与第二年,翻耕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在水稻移栽后20d前对水稻氮素吸收表现为显着抑制,在移栽后30d至齐穗期也表现为明显抑制作用,而在移栽后20-30d和齐穗期至成熟期表现显着的促进效应,但第三年对移栽后20-30d表现为抑制作用,在其他各时期均表现为促进。而在磷、钾吸收方面均表现为,在各耕作模式下秸秆覆盖还田首年对水稻移栽后20d前磷、钾吸收有明显抑制,而第二年则在移栽后20-30d表现出抑制效应,但在第三年则均表现为明显促进作用或无明显差异。在秸秆翻埋还田下,首年实施时在齐穗期前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在其后生育期均表现为明显促进,随着秸秆还田年数的增加,抑制效应明显减低或消失。而非稻季下,小麦氮素积累显着高于油菜,而磷、钾积累则油菜积累量最高。5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不同耕作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下,小麦及油菜秸秆还田相对无秸秆还田,在各时期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及有效钾均明显提高。同时,秸秆翻埋还田下,油菜秆还田对土壤有效氮层化率显着降低,而麦秆还田显着提高。麦秆与油菜秆在非稻季收获后有效磷层化率显着提高,其他时期明显降低,而对土壤有效钾层化率均显着提高。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有效氮、有效磷与有效钾层化率表现为显着提高,且油菜秆覆盖还田提升幅度较麦秆覆盖还田处理高。在本施肥条件下,采用麦/油-稻种植模式对土壤氮素和钾素造成亏损,对土壤有效磷素表现为显着盈余。而土壤养分亏损主要是在水稻季产生,而随着秸秆还田的持续各季亏损量逐渐降低。同时,在非稻季采用撂荒处理时,也会由于雨水的淋洗,造成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及有效氮素的亏缺。对土壤养分与作物养分积累二次方程拟合表明,非稻季土壤养分与水稻前期生长养分吸收,以及稻季收获后土壤养分与非稻季作物养分吸收有较好的拟合度,而秸秆还田养分释放对非稻季土壤养分含量具有较好的二次方程拟合度。表明前茬土壤养分残留能够显着的影响后茬作物的养分吸收和积累,且在秸秆还田下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在直接影响作物养分吸收外,还通过对土壤养分的变化进而间接影响作物养分吸收。6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还田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本研究表明,水稻品种间还田秸秆总腐解量与养分释放量以及各时期钾素释放无明显差异,但水稻生长及养分吸收特征明显调节在各时期的秸秆腐解量及氮、磷释放量。翻耕秸秆覆盖能够明显加快小麦秸秆腐解及氮素与磷素释放。首年实施秸秆翻埋还田时,明显减缓小麦秸秆腐解及氮、磷释放速率,但随着还田年数的增加则秸秆翻耕处理养分释放释放量及释放速率明显提高。而油菜秸秆翻埋还田均明显加快腐解及氮素与磷素释放,耕作模式与还田方式对钾素释放无明显影响。同时,随着实施秸秆还田年数的增加,耕作模式与秸秆还田方式下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的差异逐渐减小。7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氮素去向的影响本试验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翻耕还田能够促进非稻季作物氮素吸收,减少当季施用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但秸秆覆盖还田处理能够增加后季水稻对其的吸收。同时,稻季秸秆还田也能够起到对非稻季施用的残余氮素的吸附与拦截,从而促进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秸秆覆盖还田处理能够明显促进水稻对还田秸秆氮素的吸收利用,在不同耕作模式和还田方式下水稻对油菜秸秆氮素吸收利用率显着高于小麦秸秆还田处理,但31.23%-77.22%的还田秸秆释放氮素残留于土壤中。在齐穗期还田秸秆氮素在土壤中层化率差较小,但在成熟期秸秆翻埋还田层化率明显降低,而秸秆覆盖处理层化率明显提高。8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季施用氮素去向的影响本试验采用15N研究结果表明,秸秆翻埋还田在水稻移栽后20 d对水稻基肥与蘖肥施用氮肥吸收表现为轻微的抑制效应,在移栽后30 d则表现为显着的抑制作用,但在其后各时期则对基肥与蘖肥表现为显着的促进作用,而翻耕秸秆覆盖还田仅在移栽后20-30 d显着抑制水稻当季施用氮肥的吸收。小麦秸秆在免耕覆盖还田下,在水稻移栽后30 d前对水稻氮素吸收表现为显着的抑制,在其后各生育时期表现为显着促进,而油菜秸秆还田在各时期均表现为显着促进。同时,秸秆还田下还田秸秆也对部分施用氮素进行吸附与拦截,其中31.48%-45.68%施用氮素被水稻吸收,23.58%-38.02%被残留于土壤中,而1.15%-2.56%的施用氮素被还田秸秆所拦截。翻耕条件下秸秆翻埋与秸秆覆盖还田均明显提高基肥与蘖肥在土壤的层化率;而在免耕秸秆覆盖还田下则明显降低基肥与蘖肥的层化率。秸秆翻耕还田明显提高穗肥土壤层化率,但秸秆覆盖还田明显降低对穗肥层化率,其中以小麦秸秆还田处理最低。表明在秸秆还田下,秸秆会对部分非稻季与稻季施用氮肥进行吸附与拦截,作物以此为媒介对氮素进行吸收利用,但秸秆腐熟均贯穿整个作物生长季,且秸秆氮大部分残留于土壤中而被下一季还田秸秆所利用,因而随持续年数的增加,秸秆还田表现出作物养分吸收与土壤盈亏趋于平衡。

二、土壤钾素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壤钾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树种组成与密度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钾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土壤钾素研究现状
    1.3 土壤钾素形态与平衡研究现状
    1.4 土壤钾素对植物的有效性研究现状
        1.4.1 水溶性钾对植物的有效性
        1.4.2 交换性钾对植物的有效性
        1.4.3 非交换性钾对植物的有效性
        1.4.4 矿物钾对植物的有效性
    1.5 非交换性钾释放特性研究现状
    1.6 水曲柳研究现状
    1.7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0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林分的选取
        2.1.2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
        2.1.3 样品的测定
    2.2 数据处理
3 树种组成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钾素的影响
    3.1 树种组成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
        3.1.1 水溶性钾含量
        3.1.2 非特殊吸附性钾含量
        3.1.3 特殊吸附性钾含量
        3.1.4 非交换性钾含量
        3.1.5 矿物钾含量
        3.1.6 速效钾含量
        3.1.7 有效钾含量
        3.1.8 全钾含量
    3.2 树种组成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非交换性钾转换量和转换率的影响
    3.3 树种组成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钾素层化比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林分密度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钾素的影响
    4.1 林分密度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
        4.1.1 水溶性钾含量
        4.1.2 非特殊吸附性钾含量
        4.1.3 特殊吸附性钾含量
        4.1.4 非交换性钾含量
        4.1.5 矿物钾含量
        4.1.6 速效钾含量
        4.1.7 有效钾含量
        4.1.8 全钾含量
    4.2 林分密度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非交换性钾转换量和转换率的影响
    4.3 林分密度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钾素层化比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讨论
    5.1 土壤各形态钾素含量及影响因素
    5.2 土壤非交换性钾的供钾潜力及活化
    5.3 土壤钾素的表聚与层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水曲柳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中不同形态钾素的含量与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及林分的选取
    1.2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曲柳人工林和天然林土壤中5种形态钾素含量
    2.2 水曲柳人工林和水曲柳天然林土壤非交换性钾转换状况
    2.3 土壤5种形态钾素的层化比率
3 讨论
    3.1 土壤各形态钾素的含量及影响因素
    3.2 土壤非交换性钾的供钾潜力及活化
    3.3 土壤钾素的表聚与层化
4 结论

(3)生物炭对钾的固持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炭的定义及其理化特性
        1.1.1 生物炭的定义
        1.1.2 生物炭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1.1.3 生物炭中元素及其影响因素
        1.1.4 生物炭的主要性质
    1.2 生物炭的供钾能力及其对钾的吸附性能
        1.2.1 生物炭的供钾能力
        1.2.2 生物炭对钾的吸附特性
    1.3 生物炭对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1.3.1 土壤中的钾素不同形态
        1.3.2 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3.3 生物炭对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1.4 生物炭中的钾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4.1 直接作用
        1.4.2 间接作用
第二章 不同来源生物炭的钾形态及其有效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2.1.4 不同材质生物质的钾含量及生物炭中不同钾形态的测定
        2.1.5 生物质炭化过程中不同形态钾的分布
        2.1.6 生物质炭化过程中有效钾的转化效率
        2.1.7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生物质在不同炭化温度下的不同钾形态含量
        2.2.2 生物质中钾元素在炭化后的不同形态钾分配比例
        2.2.3 生物质在不同炭化温度下的有效钾转化率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生物炭对钾的吸附和解吸能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生物炭对钾的吸附
        3.1.3 生物炭对钾的解吸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制炭温度下生物炭对钾的吸附曲线
        3.2.2 不同制炭温度下生物炭对钾的吸附特征
        3.2.3 不同制炭温度下生物炭对钾的解吸特性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生物炭对不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点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生物炭对不同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4.2.2 生物炭对白浆土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4.2.3 生物炭对风沙土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4.2.4 生物炭对棕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4.2.5 生物炭调控的土壤特性变化与土壤钾素有效性的相关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对大豆生长发育及钾吸收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
        5.1.2 试验材料
        5.1.3 试验设计
        5.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生物炭对白浆土大豆钾含量的影响
        5.2.2 生物炭对风沙土大豆钾含量的影响
        5.2.3 生物炭对棕壤大豆钾含量的影响
        5.2.4 生物炭对不同土壤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2.5 生物炭对大豆不同部位钾吸收量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生物炭有效钾库对土壤有效钾库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6.1.4 土壤有效钾库的组成
        6.1.5 土壤有效钾库的转化率
        6.1.6 生物炭中的钾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率
        6.1.7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生物炭对白浆土土壤有效钾库及其供钾效率的影响
        6.2.2 生物炭对风沙土土壤有效钾库及其供钾效率的影响
        6.2.3 生物炭对棕壤土壤有效钾库及其供钾效率的影响
        6.2.4 生物炭中的钾在不同土壤中的转化率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4)土壤缺钾对不同品种冬小麦钾素吸收、品质及碳氮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我国土壤钾素状况
        1.2.2 我国钾肥资源状况
        1.2.3 小麦钾素吸收
        1.2.4 钾素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1.2.5 钾素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6 钾素对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1.2.7 钾素对植物碳氮代谢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土壤
        2.1.2 供试品种
        2.1.3 供试肥料
        2.1.4 供试容器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分析方法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2.4.1 各单项指标耐低钾系数计算
        2.4.2 不同冬小麦品种(资源)隶属函数值、权重、综合指标评价值(D)计算
        2.4.3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缺钾对不同冬小麦品种(资源)钾素吸收的影响
        3.1.1 缺钾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3.1.2 缺钾对植株钾素及吸收量的影响
    3.2 土壤缺钾对不同冬小麦品种(资源)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的影响
    3.3 土壤缺钾对不同冬小麦品种(资源)产量及产量要素的影响
    3.4 土壤缺钾对不同冬小麦品种(资源)品质的影响
    3.5 不同冬小麦品种(资源)的耐低钾性
        3.5.1 不同冬小麦品种(资源)的耐低钾系数
        3.5.2 不同冬小麦品种(资源)主成分分析
        3.5.3 不同冬小麦品种(资源)的耐低钾性
    3.6 土壤缺钾对冬小麦碳氮代谢的影响
        3.6.1 缺钾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6.2 缺钾对冬小麦碳代谢的影响
        3.6.3 缺钾对冬小麦籽粒氮代谢的影响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土壤缺钾对冬小麦钾素吸收的影响
        4.1.2 土壤缺钾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4.1.3 土壤缺钾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1.4 土壤缺钾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1.5 土壤缺钾对冬小麦碳氮代谢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5)连续施用蚓粪对设施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设施土壤钾素形态及其有效性
        1.1.1 土壤钾素形态与含量
        1.1.2 土壤钾素的运移和转化
        1.1.3 解钾菌对土壤钾素的作用
        1.1.4 土壤钾有效性与土壤供钾能力的评价
    1.2 钾素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有机物料对土壤钾素及植株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样品采集
    2.3 测定项目
        2.3.1 土壤钾素的测定
        2.3.2 土壤Q/I曲线的测定
        2.3.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2.3.4 植株钾素、产量及品质的测定
    2.4 技术路线
    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连续施用蚓粪对设施土壤钾含量的影响
    3.1 土壤钾含量的变化对蚓粪施入的响应
        3.1.1 土壤全钾
        3.1.2 土壤缓效钾
        3.1.3 土壤速效钾
    3.2 土壤钾素剖面分布对蚓粪施入的响应
        3.2.1 土壤全钾剖面分布
        3.2.2 土壤缓效钾剖面分布
        3.2.3 土壤速效钾剖面分布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连续施用蚓粪对设施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关系的影响
    4.1 对土壤Q/I曲线变化规律的影响
    4.2 对土壤Q/I曲线参数变化规律的影响
    4.3 土壤理化性质与Q/I曲线参数的相关性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连续施用蚓粪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5.1 对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5.2 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5.3 土壤细菌相对丰度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连续施用蚓粪对植株钾素吸收和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1 对植株钾素吸收的影响
        6.1.1 不同部位钾素含量
        6.1.2 不同部位生物量、钾吸收量
    6.2 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
        6.2.1 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6.2.2 对黄瓜品质的影响
        6.2.3 土壤钾素与黄瓜产量、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6)玉稻轮作下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培肥及钾肥减施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旱轮作的研究概况
    1.3 国内外秸秆资源现状
    1.4 秸秆还田的效益
        1.4.1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
        1.4.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4.3 秸秆还田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玉-稻轮作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生产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点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田间管理
        2.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1.6 气象资料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作物生物量和产量
        2.2.2 土壤碳库
        2.2.3 土壤总氮和矿质态氮
        2.2.4 土壤总磷和速效磷
        2.2.5 土壤交换性钾
        2.2.6 土壤pH和BD
        2.2.7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2.2.8 土壤酶活性
        2.2.9 土壤还原性物质
        2.2.10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2.2.11 土壤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讨论
        2.3.1 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2.3.2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2.3.3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总氮和矿质碳氮的影响
        2.3.4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总磷、速效磷及交换性钾的影响
        2.3.5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pH和BD的影响
        2.3.6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2.3.7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3.8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2.3.9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2.4 小结
第三章 玉-稻轮作下秸秆还田及钾肥减施对作物产量和钾素利用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田间管理
        3.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作物产量
        3.2.2 植株干物质
        3.2.3 籽粒吸钾量
        3.2.4 秸秆吸钾量
        3.2.5 地上部植株吸钾量
        3.2.6 作物籽粒吸钾量、秸秆吸钾量与地上部植株吸钾量之间方差分析
        3.2.7 作物产量与吸钾量之间的关系
        3.2.8 钾素偏生产力
        3.2.9 钾素农学利用效率
        3.2.10 钾素利用率
        3.2.11 表观养分回收率
        3.2.12 秸秆钾素对钾肥的替代效应
    3.3 讨论
        3.3.1 作物产量和干物质
        3.3.2 籽粒吸钾量、秸秆吸钾量、植株吸钾量以及吸钾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3.3.4 钾素偏生产力、农学利用效率、钾素利用率和表观养分回收率
        3.3.5 秸秆钾对钾肥的替代效果
    3.4 小结
第四章 玉-稻轮作下秸秆还田及钾肥减施对土壤钾素释放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田间管理
        4.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4.1.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交换性钾
        4.2.2 有机质
        4.2.3 Q/I曲线
        4.2.4 Q/I曲线参数
    4.3 讨论
        4.3.1 交换性钾
        4.3.2 有机质
        4.3.3 Q/I曲线及曲线参数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本文创新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教育背景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紫云英种植与还田对稻田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土壤钾素有效性
        1.1.1 土壤含钾矿物
        1.1.2 土壤钾形态及其有效性
        1.1.3 土壤钾素有效性的评价体系
        1.1.3.1 有效钾库
        1.1.3.2 土壤钾素释放特征和固钾能力
        1.1.3.3 土壤钾素Q/I曲线
        1.1.3.4 土壤含钾黏土矿物
    1.2 紫云英绿肥对稻田土壤钾素肥力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紫云英种植对稻田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试验设计
        2.2.1 低钾胁迫下紫云英根系的吸钾能力
        2.2.1.1 紫云英生长对伊利石中钾素的吸收
        2.2.1.2 紫云英生长对土壤非交换钾和晶格钾的吸收
        2.2.2 紫云英种植对稻田钾素有效性分层分布的影响
        2.2.2.1 土壤矿物测定
        2.2.2.2 土壤钾素释放和固钾能力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低钾胁迫下紫云英的吸钾能力
        2.3.1.1 紫云英生长对伊利石钾的吸收
        2.3.1.2 紫云英生长对土壤非交换钾和晶格钾的影响
        2.3.2 紫云英种植对稻田土壤钾素有效性分层分布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3 长期的紫云英还田过程对稻田钾素有效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点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土壤样品采集及其理化测定
        3.2.4 土壤钾素Q/I曲线的测定
        3.2.5 矿物测定
    3.3 结果
        3.3.1 长期的紫云英还田对稻田肥力和钾素形态的影响
        3.3.2 长期的紫云英还田对稻田钾素Q/I曲线的影响
        3.3.3 长期的紫云英还田对稻田土壤含钾矿物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4 NH_4~+对伊利石释放钾素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1 NH_4~+释放伊利石钾素特征研究
        4.2.2.2 温度和NH_4~+浓度对伊利石释放钾素的影响
    4.3 结果分析
        4.3.1 NH_4~+的释放伊利石中钾素特征
        4.3.2 温度和NH_4~+浓度对NH_4~+释放伊利石钾素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5 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长期施肥下pH和有机碳影响红壤团聚体钾素分配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长期施肥对红壤供钾能力的影响
        1.2.2 长期施肥对红壤团聚体组分及其碳氮磷等元素含量的影响
        1.2.3 长期施肥对土壤解钾菌的影响
        1.2.4 土壤pH和有机碳对钾素形态及含量的影响
        1.2.5 土壤pH和有机碳通过改变土壤团聚体组成影响钾素形态和含量
        1.2.6 土壤pH和有机碳影响与钾形态转化有关的微生物特性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1.1 长期施肥对红壤团聚体组分中各形态钾素含量和储量的影响
        2.1.2 土壤pH和有机碳对红壤团聚体组分中钾素含量及储量的影响
        2.1.3 不同pH和有机碳水平下解钾菌变化及其对矿物钾转化的影响
    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2.1 土壤pH和有机碳与团聚体组分中钾素含量及储量的量化关系
        2.2.2 红壤解钾菌对土壤pH和有机碳的响应机制
    2.3 技术路线
    2.4 科学问题和假设
        2.4.1 问题一
        2.4.2 问题二
    2.5 研究目标
    2.6 长期试验地概况和试验设计
        2.6.1 试验地概况
        2.6.2 试验设计
第三章 长期施肥对红壤团聚体钾素分配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指标
    3.2 结果分析
        3.2.1 长期施肥下土壤pH、有机碳和颗粒组成及含钾矿物的变化
        3.2.2 长期施肥下全土中钾素含量和储量变化
        3.2.3 长期施肥对土壤团聚体组分比例的影响
        3.2.4 长期施肥对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影响
        3.2.5 长期施肥对土壤团聚体钾素含量的影响
        3.2.6 长期施肥对土壤团聚体钾素储量的影响
        3.2.7 长期施肥对土壤团聚体钾素贡献率的影响
        3.2.8 土壤团聚体钾素储量与作物吸钾量的相关关系
0.25mm团聚体组分钾对全土钾的贡献率与作物吸钾量的相关关系'>3.2.9 红壤>0.25mm团聚体组分钾对全土钾的贡献率与作物吸钾量的相关关系
    3.3 讨论
        3.3.1 长期施肥下红壤团聚体组分分配的变化
        3.3.2 长期施肥下红壤团聚体组分钾素含量及储量的变化
        3.3.3 长期施肥下红壤团聚体组分钾素贡献率的变化
        3.3.4 土壤团聚体钾素储量与作物吸钾量的相关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长期施肥下pH对红壤团聚体钾素分配的调控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长期施肥下pH对红壤团聚体组分比例的影响
        4.2.2 长期施肥下pH对红壤团聚体钾素含量的影响
        4.2.3 长期施肥下pH对红壤团聚体钾素储量分配的影响
        4.2.4 不同pH条件下驱动红壤团聚体钾素分配的关键因子
    4.3 讨论
        4.3.1 土壤pH调控对团聚体组分分配的影响
        4.3.2 土壤pH与团聚体钾素含量及储量的相关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长期施肥下有机碳添加对红壤团聚体钾素分配的调控机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长期施肥下有机碳添加对红壤团聚体组分比例的影响
        5.2.2 长期施肥下有机碳添加对红壤团聚体钾素含量的影响
        5.2.3 长期施肥下有机碳添加对红壤团聚体钾素储量的影响
        5.2.4 长期施肥下有机碳添加对红壤团聚体钾素储量比例的影响
        5.2.5 土壤团聚体组分中钾素储量及比例与有机碳的量化关系
    5.3 讨论
        5.3.1 红壤团聚体组分比例对有机碳添加的响应
        5.3.2 红壤团聚体组分钾素含量及储量与有机碳的量化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长期施肥对红壤玉米根际解钾菌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概况
        6.1.2 试验设计
        6.1.3 玉米根际土壤样品采集与理化指标分析
        6.1.4 玉米根系特征分析
        6.1.5 玉米根际土壤中解钾菌筛选和鉴定
        6.1.6 玉米根际土壤解钾菌解钾效率的测定
        6.1.7 玉米根际土壤解钾菌的激素和有机酸测定
        6.1.8 数据处理
    6.2 结果分析
        6.2.1 长期施肥下玉米根系特征
        6.2.2 长期施肥下玉米根际土壤pH、有机质和钾变化
        6.2.3 长期施肥下玉米根际土壤解钾菌的变化
        6.2.4 长期施肥下玉米根际土壤解钾菌分泌激素和有机酸的种类与含量
        6.2.5 长期施肥下玉米根际土壤解钾菌特性的驱动因子
    6.3 讨论
        6.3.1 长期施肥对玉米根际土壤解钾菌特性的影响
        6.3.2 长期施肥下玉米根际土壤解钾菌解钾效率的驱动因子
    6.4 小结
第七章 不同pH和有机碳调控下红壤解钾菌对含钾矿物的溶解特征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主要材料
        7.1.2 试验设计
        7.1.3 测定指标
    7.2 结果分析
        7.2.1 不同pH调控下红壤解钾菌对含钾矿物释钾量的影响
        7.2.2 不同pH调控下红壤解钾菌对含钾矿物表面形貌的影响
        7.2.3 不同有机碳调控下红壤解钾菌对含钾矿物释钾量的影响
        7.2.4 不同有机碳调控下红壤解钾菌对含钾矿物表面形貌的影响
        7.2.5 不同pH和有机碳交互作用下红壤解钾菌对含钾矿物释钾量的影响
        7.2.6 不同pH和有机碳交互作用下红壤解钾菌对含钾矿物表面形貌的影响
    7.3 讨论
        7.3.1 不同pH条件下解钾菌对含钾矿物的溶解特征
        7.3.2 不同有机碳条件下解钾菌对含钾矿物的溶解特征
        7.3.3 不同pH和有机碳交互作用下解钾菌对含钾矿物的溶解特征
    7.4 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和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田土壤钾素现状
        1.2.2 钾肥的施用与土壤钾库收支平衡
        1.2.3 钾肥运筹对小麦钾素吸收的影响
        1.2.4 钾肥运筹对小麦碳代谢的影响
        1.2.5 钾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
        2.3.2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
        2.3.3 叶片净光合速率
        2.3.4 叶片衰老生理指标
        2.3.5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2.3.6 植株养分含量
        2.3.7 植株养分积累与分配
        2.3.8 土壤钾素盈亏及冬小麦钾素利用效率
        2.3.9 籽粒灌浆特性
        2.3.10 籽粒产量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
        3.1.1 各时期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
        3.1.1.1 不同生育时期土壤速效钾动态变化
        3.1.1.2 不同土层土壤速效钾分布特征
        3.1.2 各时期土壤缓效钾含量变化
        3.1.3 土壤-作物系统钾素平衡
    3.2 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和衰老特性的影响
        3.2.1 SPAD值
        3.2.2 净光合速率
        3.2.3 衰老特性
        3.2.3.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3.2.3.2 过氧化氢酶活性
        3.2.3.3 丙二醛含量
        3.2.3.4 可溶性蛋白含量
    3.3 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3.1 群体动态
        3.3.2 单茎重量
        3.3.3 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
        3.3.4 成熟期干物质在各器官中分配量
        3.3.5 开花后营养器官干物质再分配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
    3.4 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冬小麦植株钾氮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4.1 不同生育阶段钾素积累速率
        3.4.2 不同生育阶段钾素积累量
        3.4.3 成熟期钾素在不同器官中分配比例
        3.4.4 成熟期氮素积累量
        3.4.5 成熟期氮素在不同器官中分配比例
    3.5 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3.5.1 籽粒灌浆速率变化动态
        3.5.2 籽粒灌浆特征参数
    3.6 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6.1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6.2 钾素利用效率
    3.7 冬小麦籽粒产量、植株钾素积累量与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及籽粒产量与钾素利用效率的方差分析
        3.7.1 冬小麦植株产量、植株钾素积累量与土壤0~20 cm土层不同形态钾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7.2 试验地块与施钾次数对冬小麦产量、钾肥农学效率、钾素生产效率和钾素利用率的方差分析
4 讨论
    4.1 钾肥运筹对0~60 cm土层钾素分布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4.2 土壤供钾强度与籽粒产量的关系
    4.3 土壤供钾强度与植株钾素吸收和积累的关系
    4.4 钾肥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4.5 钾肥运筹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6 钾肥运筹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钾素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形成及秸秆与土壤养分协同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符号及中文对照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研究背景
        1.2.2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水稻生长规律及产量形成
        1.2.3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规律及特征
        1.2.4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稻米品质及形成
        1.2.5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稻田土壤养分盈亏
        1.2.6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水稻根系生长规律及特征
        1.2.7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土壤理化特征
        1.2.8 多元种植模式下还田秸秆腐熟规律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水稻生长发育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3 数据统计分析与参数计算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水稻物质积累的影响
        2.2.2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2.2.3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周年作物产量的影响
        2.2.4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3 讨论
        2.3.1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2.3.2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2.3.3 根系形态与稻谷产量及稻米品质的相关关系
第三章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作物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测定项目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2.2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有效氮含量的影响
        3.2.3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有效氮分布的影响
        3.2.4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2.5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分布的影响
        3.2.6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矿化与平衡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3.3.2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周年氮素平衡与分布的影响
        3.3.3 水稻根系形态与土壤氮素分布的相关关系
第四章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作物磷素吸收利用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测定项目
        4.1.3 数据统计与参数计算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2.2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4.2.3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有效磷分布的影响
        4.2.4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磷素盈亏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周年作物磷素吸收的影响
        4.3.2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周年磷素平衡与分布的影响
第五章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测定项目
        5.1.3 数据统计与参数计算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5.2.2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影响
        5.2.3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有效钾层化的影响
        5.2.4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周年钾素盈亏的影响
    5.3 讨论
        5.3.1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周年钾素吸收的影响
        5.3.2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周年钾素平衡与分布的影响
第六章 多元种植模式下还田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测定项目
        6.1.3 数据处理与计算公式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多元种植模式下还田秸秆腐解特征
        6.2.2 多元种植模式下还田秸秆氮素释放特征
        6.2.3 多元种植模式下还田秸秆磷素释放特征
        6.2.4 多元种植模式下还田秸秆钾素释放特征
    6.3 讨论
        6.3.1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还田秸秆腐解量的影响
        6.3.2 还田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与土壤养分分布的相关关系
        6.3.3 还田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与作物生长的相关关系
第七章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氮素去向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测定项目
        7.1.3 数据统计分析与参数计算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非稻季施用氮肥去向的影响
        7.2.2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季施用氮素去向的影响
        7.2.3 多元种植模式下还田秸秆对无机氮肥的吸附与拦截特征
        7.2.4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季施用氮肥在土壤残留的影响
        7.2.5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稻季施用氮肥层化的影响
        7.2.6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还田秸秆氮素去向的影响
    7.3 讨论
        7.3.1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非稻季施用氮素去向
        7.3.2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稻季施用氮肥去向
        7.3.3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还田秸秆氮素去向
第八章 总结
    8.1 主要结论
        8.1.1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8.1.2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8.1.3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养分吸收及养分平衡的影响
        8.1.4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还田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8.1.5 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中氮素去向的影响
    8.2 本研究创新点
    8.3 本研究存在问题与进一步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土壤钾素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树种组成与密度对水曲柳人工林土壤钾素的影响[D]. 杨振景.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2]水曲柳人工林与天然林土壤中不同形态钾素的含量与分布[J]. 杨振景,李海瑜,王树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1(04)
  • [3]生物炭对钾的固持和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D]. 修立群.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4]土壤缺钾对不同品种冬小麦钾素吸收、品质及碳氮代谢的影响[D]. 刘晓伟.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5]连续施用蚓粪对设施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D]. 史津玮.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玉稻轮作下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培肥及钾肥减施效应的研究[D]. 韩玉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紫云英种植与还田对稻田土壤钾素有效性的影响[D]. 温玉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8]长期施肥下pH和有机碳影响红壤团聚体钾素分配的机制[D]. 柳开楼.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
  • [9]不同肥力麦田钾肥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和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D]. 尹笑笑.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10]多元种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形成及秸秆与土壤养分协同利用的影响[D]. 严奉君.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土壤钾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