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平对待汉语和汉语教学

论公平对待汉语和汉语教学

一、论公正地对待语文和语文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沈喜云,张艳平[1](2021)在《语文课程的自足性确认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对语文课程自足性确认不够,语文课程的内容建构争议不断,语文教学成效饱受争议,语文教师专业尊严受损严重。语文不是随意开放、完全借重他者的,语文课程自有其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相对独立的学科内涵。语文课程的自足性体现在学科内涵具有清晰、明确性,语文学科的知识具有系统、边界性,语文学科的价值具有丰富、独特性,母语习得的规律具有特殊、规范性。对语文课程自足性的确认,有助于增强教师"语文课程"意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助于强化语文教师专业思想表达,增强语文教学专业性;有助于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杨敏洪[2](2021)在《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小学阶段的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科目之一,由于不断深化改革的新课程及其教育方式,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对师生互动加以注重,可以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反应能力的培养上发挥积极作用,能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观积极性。而开展互动教学,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效增进学习效率,提升师生互动质量,让师生、生生之间存在的交流障碍消弭。然而,现今的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仍有许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学生能力的综合化发展,接下来笔者将就这些问题展开一定分析。

韩雪童[3](2021)在《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

范名芳[4](2021)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及其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邓丽红[5](2021)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性别意识及性别教育研究》文中指出

徐钰琪[6](2021)在《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信阳地区为例》文中提出生命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以及整体素质的提升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刚升入初中,正处于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扰的阶段,是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而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可以帮助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从而树立学生生命意识,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本论文致力于对生命教育在七年级语文教学的渗透策略进行探究。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其次是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是对生命教育进行内涵界定并大致梳理其发展历程,对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主要依据进行阐述。第二章通过选取信阳地区市、县、乡三所中学,以七年级语文学科的师生为主要对象进行调查,秉持着调查样本的科学性、代表性以及准确性的原则,随机抽取了部分师生分别进行访谈和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合理有效地梳理与总结。调查结果显示,七年级师生整体上对于生命教育的认知不足,具体表现在:部分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知不到位,缺乏过硬和专业的生命教育素养和生命教育实践经验;部分学生对于生命的独特性及人生价值认知模糊,他们的学习目的和方式存在偏差。第三章主要从教师与学生两个不同的主体来探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其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时应遵循“尊重自然性、生活性、人文性”的教学原则,还应将学思行结合提升自身生命教育素养,并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学生则应主动在“对话”中丰富自身情感体验,从而在快乐学习中获得生命的成长。第四章则通过列举相关教学案例,来为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参考。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相关研究与分析进行一个概括和总结。

余云露[7](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池夏冰[8](2020)在《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中国当代社会转型和国际文化冲突的时代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提出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要求,但在实践层面缺失具体路径,教育戏剧的体验特性为语文学科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提供新的思路。目前,有关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是稀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主,收集和分析学生访谈、课堂观察、实物资料等质性资料,并辅之以调查问卷等量化数据,以文化体验为核心探究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功能及其教学模式。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并检验其教学效果。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是研究准备,基于时代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围绕关键概念回顾相关文献,确定研究方案。第二部分(第四、五章)是理论研究,构建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并设计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第三部分是实践研究(第六章),将教学模式的理论构想应用于语文课堂并检验其有效性。第四部分(第七章)是研究总结,得出研究结论并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文化体验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第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性格特征、感觉偏好和阅读策略。第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在行为方面,它能唤醒学生的运动感觉,改善学生的朗读表现,让学生深入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情感方面,它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文化,提高学习参与度,并在移情中深化文化体验;在认知方面,它能优化学生理解、分析、创造这三类认知表现。第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在文本理解方面,教育戏剧能促进学生还原文字的本意,领会作品的深意;在角色代入方面,角色转换能提升文化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双重角色能促使学生连接文化和自我;在教学设计方面,“参与—描述—阐释—反省”教学循环圈以及肢体剧场、朗读剧场、故事剧场、提问角色、教师入戏等教育戏剧教学策略能促进学生文化体验发展;在教学环境方面,教育戏剧能模拟再现文化事件和人物关系,为学生的想象创设自由而宽容的开放情境,合作的人际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依赖、互相支持的氛围中深化文化体验,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和学生相互尊重包容有助于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依据研究发现,研究者提出四条建议: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本研究顺应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潮流,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了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和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探索出以教育戏剧为主要教学活动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将西方教育戏剧的前沿理论和教学实践本土化并革新。研究受限于实践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未来有待通过量化研究、跟踪研究、比较研究等路径,继续提升教育戏剧在发展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品质。

徐凌子[9](2019)在《教育惩戒中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有效的班级管理手段,因其自身携带的强制性、规范性受到各方的指责,甚至自身地位的客观性、合理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针对当下教育惩戒的“危机”局面,教育惩戒迫切需要加强道德和伦理的价值来稳固自身的合理地位。在对教育惩戒的研究中分析,公正是教育惩戒中必不可少的基本价值,同时也是教育惩戒中必须坚守的伦理“底线”价值之一。因此,教育惩戒中教师是否能够公正地实施惩戒是教育惩戒回归伦理价值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现实情境的复杂多变和多方利益关系的较量,教师难免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陷入到矛盾、冲突的伦理困境中,无法实现对学生的惩戒公正。因此,本研究就公正价值为基点,研究教育惩戒中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并针对困境发生的轨迹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本研究主要以罗尔斯的正义论、奥泽的“道德信念模型”、杜威的价值判断说为理论基础,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5所小学的20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的发放和实地的调查。通过制定合理的问卷,从教师与自我、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管理、教师与社会舆论五个维度进行调查,并辅助以访谈和参与观察的形式,归纳、总结教育惩戒中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现状,并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伦理困境的表征,根据伦理困境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通过对教育惩戒中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分析,公正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价值冲突下公正伦理困境表现明显、教师与他人它物互动下多种困境影响颇深、社会外部因素干扰下教师困境程度较高、部分教师困境程度不高,但存在惩戒不公的问题。同时,调查分析了教师在应对公正伦理困境的方式,对教师应对公正伦理困境的道德状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描,根据现实的困境处理方式,分析了教师应对伦理困境方式所呈现的问题。最后,结合以上对伦理困境现状的归纳和分析,总结了公正伦理困境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不完善、单一评价体系削弱教师伦理发展的动力、教师伦理意识淡薄缺乏道德反思、多重价值观下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观念冲突、学校惩戒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的公正细则、社会舆论对教育惩戒存在误导与干扰。针对原因分析提出了改善公正伦理困境的解决策略:第一,构建完善的教育惩戒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包括丰富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内容的公正和强化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执行程序的公正;第二,营造和构建学校公正伦理本位的组织文化,包括营造伦理本位的学校组织文化和构建学校组织文化的公正伦理精神;第三,加强教师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提升教师的专业伦理素养和提高教师在困境处理中的伦理智慧;第四,完善学校的教育惩戒制度及执行程序,包括建立合理有效的学校教育惩戒制度和规范学校教育惩戒制度的执行程序;第五,加强家长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与合作,包括开展教育培训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校沟通协调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第六,引导和规范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包括规避当前社会舆论环境的不良诱因和优化并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王薛平[10](2019)在《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彰显与失落 ——基于S小学的质性研究》文中认为公正,是人类为自己定下的戈尔第雅斯之结。师生交往是践行公正价值的重要教育途径,然而当前师生不公交往的现象却频频出现,不得不引起深思。本文选取一所小学——S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学校生活,展现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现状,通过与教师和学生的交谈,探究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为何至此的原因,并试图探索一条在师生交往中实现公正价值的路径。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研究者“我”参与研究的过程,包括研究对象S小学及其中师生的基本情况、研究者“我”进入S小学的基本历程,以及“我”在S小学中经历的师生交往,想要说明的是,研究中记录的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片段,而非专门的教育表演。第二部分呈现了学校生活中师生在课堂教室交往和课外活动交往中的公正价值,在课堂内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呈现为公正规范与偏爱,而在课堂外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则呈现为破坏与反对。在师生交往中失落的公正价值经过一定的压缩和整理,呈现为三种形式:“虚假的公正”、“被剥夺的权利”、“默认的侮辱”,这些不公正的师生交往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共性。第三部分,研究者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资料和观察资料进行阅读、翻译、概括、联系的基础上,认为师生交往的公正价值失落的原因可以从教师角色和教师个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在教师角色下,“权力主义”与“成功主义”的制度压制让教师难以作出公正行为,他们难以参与到制度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以科层管理为主的师生交往制度让他们卷入到权力控制中,非正式制度带来的功利追求又让他们很难考虑学生的权利问题,以上种种,导致了“教师角色”很难做出公正行为;但,对教师个人而言,公正德性的缺乏也是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失落的重要原因,突出表现在教师不得不面对“自私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内心羁绊,这让他们难以跳出现行的制度设计,甚至以“公平观念”代替了“公正观念”,从而缺乏了对师生交往应有的“公正审视”。在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失落了。第四部分,研究者认为彰显更公正的师生交往需要从学校制度建设和教师德性提升两个方面入手,前者旨在塑造一种“更公正的教师交往行为”,包括保障教师在整体教育制度中的参与、变革学校中的班主任制度、在班级中建立班规制度、改善当前的教师期望;后者旨在塑造一种“更公正的教师品质”,包括内化职业道德、深化公正意识、尊重学生人格并在生活中实践更公正的师生交往方式。

二、论公正地对待语文和语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公正地对待语文和语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语文课程的自足性确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语文课程的自足性特征
    1. 语文学科的内涵具有清晰、明确性
    2. 语文学科的知识具有系统、边界性
    3. 语文学科的价值具有丰富、独特性
    4. 母语习得的规律具有特殊、规范性
三、语文课程自足性确认的实践意义
    1. 有助于增强教师“语文课程”意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2. 有助于强化语文教师专业思想表达,增强语文教学专业性
    3. 有助于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2)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语文课堂展开有效师生互动的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现存的问题
    (一)模糊的师生互动观念
    (二)不平等的教学对待
    (三)内容单调的师生互动
三、增强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对策
    (一)转变以前滞后教学观念
    (二)创设公正平等的教学气氛
    (三)丰富课堂互动方式
    (四)在课堂导入环节融入互动教学
    (五)对学生的心声主动倾听
    (六)精妙应用教材内容
    (七)使教师各项素质提升

(6)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信阳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依据
    第一节 生命教育
    第二节 生命教育与我国教育改革要求的契合
    第三节 生命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 七年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特殊需求
第二章 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第一节 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章 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 生命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学思行并重,提升教师生命教育素养
    第三节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
    第四节 学生应主动在“对话”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第四章 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举隅
    第一节 生命教育指引下的单篇课文教学
    第二节 生命教育指引下的群文阅读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七年级语文教师访谈提纲——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附录 B:七年级学生对于生命教育认知调查问卷
致谢

(7)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1.1.3 个人兴趣指向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1.1 理论意义
        1.2.1.2 实践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小学教师
        1.4.2 教师职业困惑
        1.4.3 叙事研究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2.4.1 访谈法
        2.4.2 观察法
        2.4.3 实物收集法
        2.4.4 文献分析法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2.5.1 研究的伦理
        2.5.2 研究的效度
        2.5.3 研究的推广度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5.1 内部影响因素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5.2 外部影响因素
        5.2.1 社会环境
        5.2.2 学校因素
        5.2.3 家庭因素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附录7:图片汇集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序幕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教育戏剧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路径
        三、教育戏剧的研究方法
        四、教育戏剧与阅读教学
        五、教育戏剧与情感教育
        六、教育戏剧与文化传播
        七、教育戏剧与体验发生
        八、教育戏剧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文化教育
        一、传统文化教育
        二、文化体验教学
    第三节 总结
        一、探究教育戏剧在文化体验中的价值
        二、设计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方案
        三、基于本土语境讨论教育戏剧和文化体验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方案的选择与实施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流程
        三、研究对象
    第二节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二、研究资料的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一、长期参与
        二、三角检验
        三、自我反思
        四、外部审查
        五、深度描述
第四章 教育戏剧文化体验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
    第一节 学生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分析框架
        二、体验水平分析框架
        三、文化体验分析框架
    第二节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模型
        一、设计理据
        二、模型建构
    第三节 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模型
        一、设计理据
        二、模型建构
第五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构建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二、教学模式的系统构成
        三、教学模式的建构路径
    第二节 思想基础
        一、释义学的“体验”精神
        二、经验主义教育思想
        三、阅读交互理论
    第三节 教学模式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策略
        四、教学评价
第六章 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教学模式实践
    第一节 教学设计示例
        一、《卖炭翁》
        二、《背影》
        三、《愚公移山》
    第二节 教学实践分析
        一、学生文化体验的个案分析
        二、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功能分析
        三、教育戏剧教学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内在机制分析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有正面影响
        二、教育戏剧对学生文化体验发展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
        三、教育戏剧具有多种文化体验功能
        四、教育戏剧发挥文化体验功能的教学模式得到实践印证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完善课程标准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内容标准
        二、更新语文学科文化教学的体验精神
        三、倡导运用教育戏剧优化文化体验教学
        四、发展教师教育戏剧教学的专业素养
    第三节 研究贡献
        一、理论层面的贡献
        二、实践层面的贡献
    第四节 研究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未来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教育惩戒中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
        2.国外相关研究
        3.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概念界定
        1.教育惩戒
        2.公正
        3.伦理困境
    (五)理论基础
        1.罗尔斯正义论
        2.奥泽“教师道德信念模型”
        3.杜威“价值评判说”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设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法
        3.访谈法
        4.参与观察法
    (二)研究工具
        1.问卷的编制
        2.问卷的结构
        3.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4.问卷的调查对象
        5.访谈对象的信息
    (三)研究步骤
        1.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
        2.编写调查问卷、访谈提纲
        3.问卷发放并回收,整理数据和访谈资料
        4.根据调查资料进行理论分析
三、教育惩戒中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的现实样态
    (一)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的现实状况
        1.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的总体状况
        2.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各维度的状况
        3.个体背景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二)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的特征分析
        1.多元价值下公正与关怀、功利主义冲突较为明显
        2.教师与他人、它物互动下多种困境影响颇深
        3.社会外部因素干扰下教师困境程度较高
        4.部分教师困境程度不高,但存在惩戒不公的问题
四、教育惩戒中教师应对公正伦理困境的方式
    (一)公正伦理困境下教师的道德心理状态
        1.“善恶交杂”的道德焦虑
        2.“利弊相交”的道德妥协
    (二)教师应对公正伦理困境的具体方式
        1.应对内部因素引发的伦理困境的方式
        2.应对外部因素引发的伦理困境的方式
    (三)教师应对公正伦理困境方式的分析
五、教育惩戒中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不完善
    (二)单一的评价体系削弱教师伦理发展的动力
    (三)教师伦理意识淡薄缺乏道德反思
    (四)多重价值观下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观念冲突
    (五)学校惩戒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的公正细则
    (六)社会舆论对教育惩戒存在误导与干扰
六、改善教育惩戒中教师公正伦理困境的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教育惩戒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
        1.丰富教育惩戒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内容的公正
        2.强化教育惩戒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执行程序的公正
    (二)营造和构建学校公正伦理本位的组织文化
        1.营造伦理本位的学校组织文化
        2.构建学校组织文化的公正伦理精神
    (三)加强教师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1.提升教师的专业伦理素养
        2.提高教师在困境处理中的伦理智慧
    (四)完善学校的教育惩戒制度及执行程序
        1.建立合理有效的学校教育惩戒制度
        2.规范学校教育惩戒制度的执行程序
    (五)加强家长与学校教师的沟通与合作
        1.开展教育培训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
        2.家校沟通协调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
    (六)引导和规范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
        1.规避当前社会舆论环境的不良诱因
        2.优化并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10)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彰显与失落 ——基于S小学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理论准备
        (四)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研究关系的建立
        (五)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六) 研究的信度
第一章 S小学中的师生交往
    一、S小学的背景介绍
    二、“我”走进S小学的历程
    三、“我”在S小学中经历的师生交往
第二章 S小学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表现
    一、S小学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空间形态
        (一) 课堂内的公正价值——规范与偏爱
        (二) 课堂外的公正价值——破坏与反对
    二、S小学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失落之一——虚假的公正
        (一) “公平”的发言
        (二) 侵害式“赋权”
    三、S小学师生交往中的公正价值缺憾之二——被剥夺的权利
        (一) “你别回来了”
        (二) 孤独的后座与绝对的权威
    四、S小学师生交往中的公正价值缺憾之三——默认的侮辱
        (一) “差生”
        (二) “站那”
        (三) “就要让学生怕”
第三章 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失落的背后——教师的无奈和共谋
    一、作为教师的“他/她”
        (一) “哎”
        (二) “找许老师!”
        (三) “不管怎么样,我们向前冲”
    二、作为个人的“他/她”
        (一) “谁做的好,我就给他拍照”
        (二) “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第四章 在师生交往中重新彰显公正价值——制度与德性的复合
    一、以制度保障师生公正交往
        (一) 在正式制度中落实公正价值
        (二) 在教师期望中落实公正价值
    二、以德性提升促进师生公正交往
        (一) 内化职业道德,做一个讲道德的教师
        (二) 自觉深化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教师
        (三) 树立新教育观,做一个尊重学生的教师
        (四) 师生和谐交往,在实践中落实公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论公正地对待语文和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课程的自足性确认研究[J]. 沈喜云,张艳平. 教育探索, 2021(11)
  • [2]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杨敏洪. 读写算, 2021(28)
  • [3]困境中的坚守:乡村教师学信念生成机制的叙事研究[D]. 韩雪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板块及其教学实践研究[D]. 范名芳. 安庆师范大学, 2021
  • [5]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性别意识及性别教育研究[D]. 邓丽红.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6]生命教育融入七年级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以信阳地区为例[D]. 徐钰琪.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7]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8]语文学科教育戏剧的文化体验研究[D]. 池夏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教育惩戒中教师面临的公正伦理困境研究[D]. 徐凌子.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10]师生交往中公正价值的彰显与失落 ——基于S小学的质性研究[D]. 王薛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论公平对待汉语和汉语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