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眼睛识别疾病

观察眼睛识别疾病

一、观察眼睛辨别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谭越月[1](2021)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应用基于双眼整合式虚拟现实技术对白内障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视觉功能和双眼整合高级功能视觉能力关系的检查,探讨白内障术后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与白内障的关系。对白内障术后仍然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一系列上述双眼整合能力的检查和相关功能微可塑训练,探索一种帮助白内障患者恢复双眼功能视觉的临床可以应用的方法。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设计,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观察阶段,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IOL植入的白内障患者221例(298眼),其中单焦点组患者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173例(230眼);多焦点组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48例(68眼)。两组各自组内分析。第二阶段为训练阶段,术后1月对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功能视觉可塑修复的微可塑训练,共有患者122例,多焦点组34例,单焦点组88例。手术由我院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术中植入人工晶体均选用我院常规使用的人工晶状体。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对所有患者行基于双眼整合式虚拟现实技术的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检查,检查指标包括:视觉功能(视力)及功能视觉(双眼知觉眼位、抑制度、双眼交替抑制及立体视、平衡点)。术后1月,对仍然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功能微可塑训练,训练指标包括:知觉眼位、双眼交替抑制、精细立体视、运动视差立体视、大范围立体视。结果:单焦点组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1周,视力值(P(27)0.001)、知觉眼位(P(27)0.001)、双眼交替抑制(P(27)0.001)、立体视(P(27)0.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与术后1周比较时,其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多焦点组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1周,视力值(P(27)0.001)、知觉眼位(P(27)0.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与术后1周比较时,其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单焦点组在术后1周时,173例(230眼)中,知觉眼位异常占52.61%,双眼交替抑制异常占87.08%,立体视异常占92.61%,平衡点异常占99.57%;多焦点组在术后1周时,48例(68眼)中,知觉眼位异常占32.35%,双眼交替抑制异常占73.53%,立体视异常占86.76%,平衡点异常占89.71%。单焦点组患者术后1月单次微可塑后在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检查系统的各单项检查中如知觉眼位(P(28)0.013)、双眼交替抑制(P(27)0.001)、精细立体视(P(27)0.001)、运动视差立体视(P(27)0.001)、大范围立体视(P(27)0.001)较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焦点组患者术后1月单次微可塑后在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检查系统的各单项检查中如视力值(P(28)0.005)、精细立体视(P(27)0.001)、运动视差立体视(P(27)0.001)、大范围立体视(P(27)0.001)较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所有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得到有效提升,功能视觉也较术前有改善,提示白内障对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影响。术后1月仍然存在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微可塑后,SIOL植入组与MIOL植入组功能视觉可部分改善。提示对于部分白内障术后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基于双眼整合式虚拟现实技术方法,进行相关检查和微可塑训练,改善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

刘嘉琛[2](2021)在《老化与屈光参差弱视对视觉皮层神经网络信息编码的影响》文中提出作为感官系统中被研究得相对透彻的一员,视觉系统是探究神经网络编码模式的重要窗口。在此,我们分别以衰老和弱视作为研究模型,探究了视皮层神经网络在老化和运动双稳态知觉中对噪音的处理机制。在视皮层中,老年动物的神经元反应与青年动物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出增加的反应变异性和降低的信噪比,这表明老年动物视皮层神经元的信息处理能力出现衰退。为了抵抗单个神经元反应变异性升高所导致的信息丢失,神经网络需要一些机制来减少反应变异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其一是神经元之间的冗余效应;其二是加权平均的信息处理方式。冗余作用可以通过增加信息在个体中的备份,从而降低单个神经元反应变异性对神经元群体所携带的信息的负面影响。那么在老化皮层神经网络中冗余效应是否和青年动物一样有效呢?通过互信息计算,我们发现了猕猴次级视皮层(V2)神经元群体在老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冗余作用下降,使得神经网络无法抵抗噪音的影响,进而表现出群体信噪比的下降。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这种噪音调节编码下降的原因。通过计算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我们发现突触传递效率下降导致的神经元反应相似性减退及其对信息冗余的贡献下降,是造成老化视皮层神经网络冗余效应衰退的重要原因。这一结果为老化大脑信息处理能力的下降提供了新的视角。神经元网络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整合单个神经元所携带的信息,因此能够将单个神经元的反应变异性通过平均的方式部分消除,但是噪音相关性的存在减弱了噪音消除的效果。本实验室前期的工作表明在老年猕猴的视觉皮层神经元之间的噪音相关性明显高于青年猕猴,同时噪音相关性的增加与抑制性神经元功能的衰退表现出明显的关系。然而抑制性神经元如何调控噪音相关性呢?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我们使用不同类型的转基因小鼠,通过化学遗传调控分别抑制了 PV+、SST+、VIP+三类主要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并检测了神经元群体在调控前后的噪音相关性变化。结果表明,PV+和SST+神经元活性衰退均能引起小鼠视皮层神经网络的噪音相关性增加。我们通过波形特征分离出PV+抑制性神经元,发现其去相关作用减弱,提示这类神经元以去相关的方式参与调节噪音相关性。VIP+神经元的活性衰退则被发现能引起神经网络的噪音相关性降低。我们认为这与VIP+神经元在皮层网络中主要起的是去抑制作用有关。通过数据建模,我们分别探究了抑制作用和去抑制作用对噪音相关性的影响,模拟结果均与记录到的电生理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这一结果明确了抑制系统调控噪音相关性的机制,阐明了不同亚型抑制性神经元在调节皮层神经网络信息编码中的具体作用,也告诉了我们衰老过程中抑制系统的衰退导致了噪音相关性升高的神经机理,为深入了解老化大脑的神经机制并寻求改善途径提供了新的切入点。除了自然老化,疾病也会影响视觉皮层网络的神经编码。视觉发育疾病——屈光参差弱视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我们对比了这类视功能损伤患者和视觉发育正常的被试在观察运动双稳态刺激时的表现。通过调节刺激对比度改变皮层网络的噪音水平,我们发现弱视患者的双稳态知觉并不随之表现出系统性的变化。进一步使用双稳态神经网络模型验证表明,噪音水平会显着影响双稳态感知中的知觉转换频率和持续时间。这一结果与我们在对照组被试上观察到的行为表现是一致的,提示我们屈光参差弱视患者的神经网络可能对噪音的变化存在一套异常的编码模式。我们在老化和屈光参差弱视两种不同的模型上分别对神经网络的信息编码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两者均会对视皮层的信息处理造成影响,而对噪音的处理或在其中扮演了 一定的角色。

李睿敏[3](2020)在《基于视觉数据的人体动作精细分类及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体动作是人类最主要的生物特征之一,让传感器和计算机学会像人类一样感知和理解人体动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视觉数据的人体动作精细分类及评估以其非接触、低成本等优势,广泛地应用于智能安防、人机交互和康复医疗等领域。基于视觉数据的人体动作精细分类及评估指的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中发生的人类动作进行动作类别预测、时间上的精细分类和动作质量评分,主要包括动作分类、动作检测和动作评估三大模块。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动作分类方法大多数依赖于深度神经网络,难以对动作内部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2)目前的动作检测算法没有考虑动作的完整性,定位精度低,难以满足实际场景下的需求;(3)在动作评估研究中,评估动作简单,且局限于对体育赛事的评估。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动作分类、动作检测和动作评估三方面入手,首先提出了可解释的动作分类算法,用于对视频中发生的人类动作进行类别预测。考虑到实际场景下获取的视频通常为未剪切的长视频,进一步提出了渐进式动作检测算法对未剪切长视频中的人类动作进行时间上的精细定位。然后,提出了精细动作评估算法用于对已知类别和精确定位得到的人体动作进行定量评估。最后设计了康复医疗场景下的数字化视觉动作追踪系统,应用提出的动作精细分类及评估算法实现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机制探索。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提出了一种可解释的基于关键片段描述子和步长矩阵模型的人体动作分类算法。将动作单元定义为由连续几帧具有相似空间结构的骨骼帧构成的骨骼片段,提取骨骼片段的时空特征进行聚类形成关键片段字典,将骨骼序列表示为词序列。构建步长矩阵模型,用于编码动作序列的多尺度全局时序信息,通过计算测试样本的步长矩阵与各类别动作的步长矩阵的响应实现动作分类。该算法在Northwestern-UCLA数据库、MSRC-12数据库和CAD-60数据库上的动作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78.96%、91.84%和91.18%。2.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和实例搜索的渐进式动作检测算法,专注于实现高精度的动作精细定位。提出用于量化表示当前帧动作进度的进度标签,设计了基于Res Net-50的53层进度标签预测网络LPNet-53,用于实现单帧图像的进度标签回归。提出渐进式动作搜索算法,基于进度标签序列精细定位动作实例发生的区间位置。构建DFMAD-70数据库,用于评估渐进式动作检测算法的性能。该算法在DFMAD-70数据库上的检测精度为:当t Io U=0.5时,m AP=97.0%,当t Io U=0.8时,m AP=76.0%。3.针对康复医疗场景下动作评估自动化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滤波卷积神经网络的动作检测方法,实现了交互过程中的精细动作评估。应用设计的视觉动作追踪系统记录实验对象在精细动作评估任务中的动作数据,构建动作评估数据库。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动作评估方法的预测结果与人工评分的平均误差为1.83,有效实现了精细动作的自动化评估。4.开发了一套无标记的低成本数字化视觉动作追踪系统,系统由Kinect和头戴式眼动仪组成,Kinect用于捕获记录实验对象动作数据的RGB图像、深度图像和骨骼数据,眼动仪用于捕获实验对象的眼动信息和第一视角下的动作数据。该系统可用于同步记录康复医疗场景下动作评估过程中的动作数据和眼动数据,实现了运动障碍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机制探索。

李志会[4](2020)在《老年药品包装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服务于老年群体的药品包装信息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老年药品包装设计信息可视化研究成为未来药品包装设计发展的新方向,伴随着老年人的用药,在使用药品中会出现很多药品包装信息可视的问题,比如文字看不清,颜色分辨不明确,分辨率及辨识度低等现实问题。老年受众对拿到的药品信息模糊及使用方法的模糊是目前大多数老年人用药的主要障碍,所以课题研究运用信息可视化解决老年药品包装可视这一问题,让老龄受众拿到药品就可以让他们轻松的使用,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特别是认知和视知觉特征,改善老年人用药体验。我们在药品包装信息可视化设计时,应当让老年人识别过程变的简单易懂,准确无误的识别药品关键信息,所以信息可视化从药品包装的文字、图形、包装结构等多角度深入探究老年人的使用规律和习惯,并结合老年人的视觉特征,对包装信息进一步调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包装形式。我们通过信息可视化中的思维引导,帮助老年人有计划、有秩序的使用药物,通过文字转变图形大大的增加老年人对信息的识别效率。其次通过信息可视化的原则,我们把药品包装的信息等级进一步划分,不同等级的信息,出现的次数频率不同的信息都进行分类,这样就使得老年人能够重点去关注有效信息。我们将信息可视化理论与包装设计的创新实践合二为一,运用合理的包装结构提醒老人在不同时间用药和用量。这样能更好的解决老年受众在药品包装中问题。我们通过对老年的身体视觉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理性的数据得出哪些更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哪些能够加强老年对药品信息详细的深入,整合信息可视化改进新形式的包装,强化药品包装信息的传递功能。本文的核心点是通过运用信息可视化设计原则去探讨老年用药面临的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药品和受众快速有效的视觉沟通,并提出可视化的要求,通过对图形、色彩、文字再设计,做出更符合老年人人性化的包装设计,为后续的药品包装设计提供理论框架和理论研究成果。

郑菲[5](2020)在《基于计算机游戏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视知觉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二十年来,不少研究学者都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评估孤独症儿童的各方面能力,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社交障碍、语言障碍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主要的评估的内容都是关于社交或者语言。然而孤独症的症状问题远比这些广泛,他们在感知觉、组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情绪以及行为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尤其感知觉学习是幼儿进行学习认知的基础,但关于感知觉的评估研究却不多。因此,本文将以评估儿童的视知觉能力为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外的评估方法都是依赖于量表,同时通过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来辅助评估以及诊断,但随着孤独症的患病率急速上升,传统的量表以及问卷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以及家庭的需求了。因而怎么进行辅助性地评估也就成为了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研究者们开始更多地利用计算机技术来为孤独症儿童服务,并且不少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对电子游戏能保持较高的注意水平,同时与计算机的交互中可以减少其症状的出现,所以本文通过设计一些计算机游戏来评估孤独症儿童的视知觉能力。此外除了计算机,我们还需要用到的评估工具包括完整的评估框架、评估要素以及评估指标。首先本文需要根据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以及视知觉的概念,再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视知觉特点设定其评估要素,分别为视觉记忆、视觉搜索、视觉辨别以及视觉整体加工;其次需要确定具体的评估指标,本文的评估都是通过游戏来实现的,因而评估指标会从游戏的结果得到,游戏得分和游戏时长也就是视知觉能力的评估指标。最后则是通过设计的游戏来评估儿童的能力。在评估游戏的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就是评价游戏的有效性,并在验证过程中对游戏设计的不足进行反思与总结。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对30名孤独症儿童和典型发展儿童进行测试,获得评估数据,再将孤独症儿童与典型发展儿童的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与典型发展儿童在视觉记忆、视觉搜索、视觉辨别以及视觉整体评估都有显着的差异,验证了评估游戏的有效性。

吴付威[6](2020)在《基于信息处理机制的驾驶人感知-判断-反应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驾驶人是“人-车-环境”道路交通系统的核心,驾驶人的驾驶行为特性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交通安全水平。研究表明,驾驶人失误仍然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人信息处理机制研究是降低驾驶人交通风险的主要手段。驾驶人的生理、心理机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反映在驾驶状态上。疲劳驾驶、分心驾驶、酒后驾驶等这些常见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由驾驶人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从本质而言是驾驶人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致使驾驶人在感知-判断-反应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进而导致人-车系统失衡而引发事故。针对驾驶人的感知-判断-反应过程,本文通过自行设计开发针对性的测试设备,对168人次被试进行了感知过程、判断过程和反应过程的测试,获取了驾驶人感知-决策-反应相关的大量实验数据。通过对感知-决策-反应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本文以驾驶人有效视野特性、驾驶人速度感知特性、驾驶人复杂反应特性为对象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驾驶人有效视野观察特性研究。驾驶人的有效视野特性决定了驾驶人对环境信息的获取能力,本文以有用视野(Useful Field of View,UFOV)和周边视野(Peripheral Field of View,PFOV)为基础,提出了有效视野(Effective Field of View,EFOV)的概念。分别探索了视觉刺激信号大小、位置以及呈现时间对驾驶人识别率及反应时间的影响。同时,探索了不同事故类型群体之间有效视野的差异。研究发现,两类群体在有效视野方面存在着显着差异。结果表明,刺激信号越大,驾驶人反应时间越短,识别率越高。在视野中央范围(30°以内)刺激信号大小对识别率没有显着差异,但在45°之外差异显着。说明视觉刺激信号的大小比呈现时间更重要。整体上非事故驾驶人对刺激信号的识别率高于事故驾驶人,在不良视觉刺激信号时两类驾驶人群体的识别率差异主要体现在±30°、±45°位置,在最佳视觉刺激状态下识别率差异主要体现在有效视野边缘。非事故群体的反应时间普遍比事故群体的反应时间短,在45°之外反应时间存在显着差异。(2)驾驶人速度感知特性研究。驾驶人的速度感知能力直接决定了驾驶人在动态交通环境中对交通目标的整体感知效果,本文结合刺激信号形式、大小、运动速度,以及明暗区比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分析了驾驶人对视觉刺激信号运动速度感知特性。分别研究刺激信号的运动速度和遮挡比例对驾驶人速度感知准确率的影响。同时,对不同事故群体的速度感知差异性以及速度感知过程中的视觉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前动作”的概念来描述驾驶人判断刺激信号到达遮挡区终点的心理感知特性。结果表明,事故与非事故驾驶人群体的提前动作情况存在显着性差异。(3)驾驶人复杂反应特性研究。驾驶人的复杂反应能力与驾驶人的操作快速性及正确性密切相关。本文通过设计视觉刺激与听觉刺激组合的复杂反应任务,开发了驾驶人复杂反应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群体驾驶人对复杂信号的反应特性。基于信号检测理论,分析了驾驶人的复杂反应正确率、反应时间。研究结果表明,两类驾驶人群体对单一视觉刺激信号的反应基本一致,但事故驾驶人对于组合刺激信号的平均反应正确率显着低于非事故驾驶人。非事故驾驶人的辨别力指标d’低于事故驾驶人,易产生错误的判断导致虚报率的增高。两类群体对红灯和绿灯这两种刺激信号的反应特性基本一致,但事故驾驶人对黄灯的感受性差,这可能与事故驾驶人在交叉口黄灯时段强行通过有关,这种行为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根据视觉分析发现,事故驾驶人的感知特性与非事故驾驶人基本一致,但在对复杂信息的判断以及执行功能上弱于非事故驾驶人。本文研究结论能够为安全驾驶特性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程修平[7](2020)在《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白睛络脉特征及观眼识证智能诊断模型构建》文中认为论文一基于观眼识证理论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白睛络脉特征量化研究目的:基于彭氏眼针观眼识证理论,采用现代医学球结膜微循环定量分析方法,观察比较健康受试者与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白睛络脉特征,用客观量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白睛络脉的差异性并分析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白睛络脉的特征,为观眼识证理论提供一定的定量形态学依据。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诊断为气虚血瘀证的中风病恢复期患者资料,经过筛选后纳入71例作为气虚血瘀证组;同期从辽宁中医药大学师生的家属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的家属中招募健康受试者,经过筛选后纳入70例作为健康受试者组。在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中分别登记受试者性别、年龄,并根据观眼识证理论中眼穴区的划分,应用微循环检测仪采集记录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睛络脉大体分布情况和局部微循环图像。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两眼各穴区的白睛络脉异常频次及白睛络脉的微血管数、细静脉管径、细动脉管径、动静脉管径比、清晰度、网状结构、粗细不均、边缘不齐、走行异常、囊状扩张、微血管瘤、缺血区、血色,并根据田氏球结膜微循环综合定量评价方法计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白睛络脉的综合积分及各分项积分。将白睛络脉量化指标的变化与彭氏观眼识证理论中气虚血虚证络脉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结果:1.两组组间白睛络脉的异常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虚血瘀证组双眼白睛络脉异常频次高于健康受试者组(P<0.05);组内两眼间白睛络脉异常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观察对象双眼白睛脉络各区异常频次比较,气虚血瘀证组7区(脾胃区)异常频次高于健康受试者组(P<0.05),其余各区异常频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气虚血瘀证组观察对象脾胃区白睛络脉综合积分高于健康受试者组白睛络脉综合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观察对象脾胃区白睛络脉量化指标比较:气虚血瘀证组微血管数、细静脉管径低于健康受试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对象细动脉管径、动静脉管径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证组研究对象白睛络脉的清晰度度及微血管数降低、粗细不均、血色及走形异常程度增加,微血管瘤及缺血区数量增加(P<0.05)。两组观察对象白睛络脉的网状结构、边缘不齐、囊状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观察对象脾胃区白睛络脉定量积分比较:气虚血瘀证组白睛络脉清晰度、微血管数、细静脉管径、细动脉管径、粗细不均、走形异常、微血管瘤、缺血区、血色积分较健康受试者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对象白睛络脉的网状结构、动静脉管径、边缘不齐、囊状扩张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1.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患者的脾胃区白睛络脉特征与健康受试者不同。2.气虚血瘀证中风病恢复期患者脾胃区脉络特征具体表现为:(1)总体观察特点:白睛表面及络脉总体显影差,较模糊,脉络颜色浅淡且多呈淡红色;(2)络脉形态特点:络脉纤细,且多呈粗细不均样,形态丧失柔和特点,络脉上常可见瘀点;(3)络脉分布特点:络脉数量减少,缺血区及无络脉分布区域增加。3.球结膜微循环检测仪所采集到的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白睛络脉量化指标变化基本与彭氏眼针观眼识证理论中气虚血瘀证可出现的络脉颜色的浅淡、络脉的纤细和垂露等相一致,为观眼识证理论提供一定的客观量化证据。论文二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观眼识证智能诊断模型的构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中风病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彭氏眼针观眼识证理论使用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采集研究对象的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并结合临床资料构建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证候诊断模型,评测诊断模型预测证型的准确性及筛选气虚血瘀证的特征变量,为中风病的辨证提供更高效准确的方法及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共纳入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71例作为气虚血瘀证组,非气虚血瘀证患者118例作为非气虚血瘀证组。基于彭氏眼针观眼识证理论使用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采集研究对象的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并采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学历、病程)、体格资料(身高、体重)、神经功能评价资料(NHISS)及中医症状资料。运用双录入法将所有采集信息录入数据库中,并进行两组间白睛络脉量化资料、一般资料、体格资料、神经功能评价资料及中医症状资料比较。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可比性及在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和中医症状资料上的特异性,并与观眼识证理论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白睛络脉的变化规律进行比对分析。应用白睛络脉量化资料、一般资料、体格资料、神经功能评价资料和中医症状资料共同构建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证候诊断模型。针对上述五种观察指标资料的高维高阶性、非线性、模糊性及难以衡量各要素的重要程度的问题,将机器学习领域中的随机森林算法引入到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证候诊断模型研究中。运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智能诊断模型,将研究对象按2:1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及测试集,分别为127例、62例。通过训练集训练得到智能诊断模型,再用测试集进行诊断模型的验证,分析模型预测的准确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值)。采用Mean Decrease Accuracy和Mean Decrease Gini两种方法观察自变量(观察指标)对中风病恢复期是否为气虚血瘀证的重要性并筛选出重要性排名前十位的变量作为气虚血瘀证的特征变量。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体格资料、神经功能评价资料(NHI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资料比较中,气虚血瘀证组气短乏力、自汗症状上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气虚血瘀证组(P<0.05);白睛络脉量化资料比较中,两组白睛络脉综合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虚血瘀证组的白睛络脉微血管数、细静脉管径、细动脉管径减少,清晰度及网状结构程度降低,微血管瘤、缺血区数量及血色异常程度增加(P<0.05)。2.本研究模型的OOB误差为21.26%,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构建出的模型对测试数据的总预测准确率(Accuracy)为88.71%,对中风病恢复期是否为气虚血瘀证的预测特异性(Specificity)为87.18%,敏感性(Sensitivity)为91.30%;对本模型全样本数据的总预测率(Accuracy)为96.30%,对中风病恢复期是否为气虚血瘀证的预测特异性(Specificity)为95.76%,敏感性(Sensitivity)为97.18%。用测试数据预测模型精确度确为0.89,AUC值为0.959>0.9,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3.研究中自变量(观察指标)对中风病恢复期是否为气虚血瘀证的重要性比较,Mean Decrease Accuracy和Mean Decrease Gini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均显示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占比最大,而其中血色、微血管数、细静脉管径、细动脉管径量化指标为模型贡献度较大参数。小结:1.研究中发现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白睛络脉微血管数、细静脉管径、细动脉管径较非气虚血瘀证患者减少,清晰度及网状结构较非气虚血瘀证患者降低,微血管瘤、缺血区数量及血色异常程度较非气虚血瘀证患者增加。球结膜微循环检测仪采集的白睛络脉量化指标的变化基本与观眼识证理论中气虚血瘀证可出现络脉颜色的浅淡、络脉的纤细和垂露等相一致。在其他临床资料的比较中仅有气短乏力和自汗的严重程度中有差异,提示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可作为气虚血瘀证的辨证依据。2.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智能诊断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可提高中风病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中风病证候的辨别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可行性方案,为远程人工智能中医诊疗平台的搭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3.通过对观察指标的重要性比较中发现白睛络脉量化资料是模型对证候判断最有意义的特征变量,结果表明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对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佐证了观眼识证理论在中医辨证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其他中医证候诊断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结论:1.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脾胃区白睛络脉较健康受试者不同,主要表现在:白睛络脉的清晰度下降,络脉颜色浅淡,多为淡红色,络脉数量及管径的减小,络脉的粗细不均、走形异常、微血管瘤及缺血区的增加。2.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白睛络脉较非气虚血瘀证患者不同,主要表现在:白睛络脉的清晰度下降,络脉颜色浅淡,多为淡红色,络脉数量及管径的减小,微血管瘤及缺血区增加;非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白睛络脉网格样分布较多。3.球结膜微循环检测仪采集的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白睛络脉客观量化指标变化基本于彭氏眼针观眼识证理论相一致,为理论提供了充实丰富的定量形态学依据。4.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候智能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可提高中风病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中风病证候的辨别提供了一种准确客观的可行性方案。5.白睛络脉量化资料对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也佐证了观眼识证理论在中医辨证中具有重要作用,观眼识证理论的客观量化是一种具有较高可信度及可行性的辨证方法。

王广帅[8](2019)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社交缺陷量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文中研究说明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起源于儿童早期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核心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的社会沟通和社会交往障碍及狭窄兴趣和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且严重程度由轻度到重度不等,其个体特征和表现在语言、行为和社会性发展上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据201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儿童自闭症发病率为1:59,并呈持续增长趋势,全球发病率约为1%~1.5%,我国超过千万的自闭症家庭同时面临干预费用高昂与技术手段不足的危机,已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由于病因复杂,自闭症核心症状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显着改善自闭症的不良预后已成为专家一致 共识。而目前,自闭症评估与干预仍停留在“主观、粗放、低效”的初级阶段。在评估方面,传统评估方法多采用量表、行为观察、家长报告等方法,专家依赖性强,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并且耗时费力,难以做到精细化、智能化;在干预方面,传统干预方法多采用回合式强化训练,操作流程复杂且专业化要求高,固定、单一的干预方式,难以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及动机,干预效果欠佳。因此,在自闭症评估和干预方面迫切需要理念、方法和技术的突破。近年来国际领先研究成果与实践不断表明,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智能化评估和干预方法为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自闭症研究及实践领域不断崭露头角,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第一,技术应用于儿童教育需要慎之又慎,但目前缺乏支持人机交互技术适宜性应用的策略与框架,导致应用不够规范化和程序化;第二,自闭症儿童在情绪社交缺陷涉及认知、共同注意、情绪理解等多个范畴,而当前的评估方法依赖于量表评估及行为观测,缺乏客观可量化指标,难以做到精细评估;第三,情绪社交缺陷是自闭症的核心表现,但其背后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仍然不明,以致于干预效果差强人意;第四,自闭症儿童个体差异性显着,固定、单一的学习活动及干预形式无法满足自闭症儿童的发展轨迹多样性的需求,个性化干预不足。面对我国自闭症儿童康复日益严峻的形势及以上问题与挑战,亟待发展融量化评估和个性化干预于一体的新一代自闭症儿童人机交互技术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情绪社交缺陷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最核心、最复杂、最显着的症状之一,表现在情绪理解与表达、社会观点选择、社会线索加工及信息整合和社会互动与分享等多方面质的困难,并构成了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最重要的依据。针对情绪社交缺陷的精细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对于改善和提高自闭症儿童情绪认知及社会功能发展,适应复杂社会生活与环境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将围绕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核心症状-情绪社交缺陷,开展基于行为实验、问卷调查及眼动追踪技术的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量化评估和个性化干预研究,着力构建面向自闭症儿童的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策略-评估-机理-干预”四位一体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倡导多学科同理合作,科学干预的理念,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及全方位发展。本研究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文献梳理,系统阐述了自闭症相关概念、病因、筛查、诊断及早期教育干预方法,进一步厘清了自闭症相关的基础知识及发展现状;对人机交互技术在自闭症儿童评估和干预中的应用,以及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和表情识别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和总结,把握研究前沿及趋势,奠定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采用SWOT态势分析法,探究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人机交互技术教育应用存在的机会与挑战,并提出指导建议;基于Pedagogy Wheel模型构建自闭症儿童技术应用的PWA模型(Pedagogy Wheel for Autism),为技术支持的自闭症儿童有效教学设计提供框架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机交互技术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教育需遵循发展适宜性原则,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基于PWA模型的人机交互技术的教育应用以自闭症儿童的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丰富学习活动及情境,积极采用做、看、听、说、想、触等不同教学形式,增强自然交互方式;统筹兼顾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复杂环境因素,使得教育回归现实生活,注重学习的迁移和泛化,并提供持续不断的支持与服务,为自闭症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构建自然、和谐的数字教育新生态。第三,基于儿童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及PWA模型设计并实现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情绪社交能力评估游戏,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人机交互游戏评估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实现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多维度游戏评估能够客观、全面的反映自闭症儿童在情绪社交方面的能力发展水平,并且基于量化评估结果可以有效区分自闭症和典型发展儿童;人机交互游戏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评估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精细化、多指标评估可以为个性化教育干预计划制定提供必要依据。第四,采用多因素混合设计心理行为实验、眼动追踪技术及问卷调查探究自闭症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特点、影响因素及加工模式,以及睡眠紊乱和情绪行为问题与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实现情绪社交缺陷作用机理的准确理解。研究结果表明,情绪面孔刺激材料的呈现方式与表情强度、表情类别、儿童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共同影响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面孔识别能力;自闭症儿童存在特异性情绪面孔注视模式和加工方式,多回避眼神,具有“嘴部注视”的优势效应;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睡眠紊乱及情绪和行为问题,并伴随严重的多动和同伴关系问题,亲社会行为能力不足;睡眠紊乱及情绪和行为问题与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并且影响其情绪面孔加工过程。研究结果不仅揭示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的作用机理,并且为情绪社交有效干预提供有益参考,为自闭症早期识别提供客观生物指标。第五,构建融合心理理论、执行功能、中央统合功能及相互主观性理论的学习活动创建理论框架及方法;创建面向镜像、相互关系、互动交流等多阶段情绪社交学习活动;基于游戏化学习活动构建表情识别教学案例,为个性化教育干预实践的开展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人机交互的游戏化学习活动可以为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干预提供有效支持,系统全面提升儿童的情绪社交能力,促进自闭症儿童个体的全面、协调及健康发展。本研究针对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基础性研究问题,从“策略-评估-机理-干预”四个方面展开了系统性、原创性研究,各内容之间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自闭症儿童评估和干预研究的理论及方法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参考意义。在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用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是本研究的初衷,也是对未来研究的期盼。

孟繁莹[9](2019)在《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特征及神经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无意识知觉是指由于刺激的速度过快导致人们无法有意识的知觉到呈现的刺激,尽管人们对刺激的知觉处于无意识状态,但仍对人们的思维、情绪、动作、学习和记忆产生影响。在体育运动中,主体(运动员)和客体(运动器械)运动速度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的知觉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其中包括运动员的无意识知觉能力。但是,目前有关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研究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针对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研究较少,并且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其次,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最后,缺少对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迁移性的探讨。鉴于此,本研究以事件编码理论为理论指导,选择与乒乓球运动专项相关及无关的图片为刺激材料,采用掩蔽启动范式,以乒乓球运动员和与其相匹配的普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溯源技术,分别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任务难度是否调节乒乓球运动员的无意识知觉;(2)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神经机制是什么;(3)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是否具有迁移性。一方面为探明运动经验与无意识知觉之间的关系提供证据支持,另一方面为竞技运动领域和技能操作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一通过控制任务难度确定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存在的加工层面。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神经机制。研究三在研究二的基础上探索了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迁移性。研究结果显示:(1)在实验1中,在严格控制启动刺激呈现时间的条件下,乒乓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都表现出启动效应,但是差异不显着;实验2进一步缩短启动刺激的呈现时间后,在无意识条件下,仅乒乓球运动员表现出启动效应;实验3在实验2的基础上增加启动刺激的空间维度后,所有被试都没有表现出启动效应;(2)在对与专项运动相关较高的信息进行无意识加工中,乒乓球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视觉背侧通路与腹侧通路上的关键脑区激活,乒乓球运动员的激活强度大于普通大学生;(3)在对与专项运动无关的形状信息进行无意识加工过程中,乒乓球运动员表现出启动效应,而普通大学生则没有。与实验4相比,乒乓球运动员背侧通路上和腹侧通路上激活脑区减少,并且其激活脑区比普通大学生少;(4)在对与专项运动无关的方向信息进行无意识加工过程中,乒乓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都表现出启动效应,但是差异不显着。通过上述研究结果,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乒乓球运动员确实具有无意识知觉优势;(2)任务难度对乒乓球运动员的无意识知觉能力具有调节作用;(3)视觉的背侧通路与腹侧通路共同作用于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信息加工,但这一作用方式会因刺激性质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即与专项运动相关程度较高信息的无意识加工相比,视觉的背侧通路与腹侧通路在非专项运动信息的无意识加工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降低;(4)乒乓球运动员在专项运动领域所表现出的无意识知觉优势能够迁移到非专项运动领域。

邹雪芳[10](2019)在《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中医藏窍理论“肾开窍于耳”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中医“藏窍理论”肾与耳紧密相关,即“肾开窍于耳”。本文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艾灸人体命门穴观测受试者肾区温度与耳朵温度变化是否存在相对应的关系,来探讨肾与耳之间的相关性,用可视化的实验方式对中医学“藏窍理论”中“肾开窍于耳”这一理论观点进行论证,为中医藏窍理论提供支撑,同时为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药现代传承研究相结合指引方向,将现代高新技术用于医学成像诊断。方法:通过艾灸命门穴,检测受试者艾灸前后的肾区与官窍的温度。本文的实验研究是在保证室内温湿度达到标准的情况下,运用红外热成像仪器对受试者进行红外拍摄,记录受试者在艾灸前和艾灸后命门穴、肾区、眼睛、鼻子、口唇以及耳朵的温度。用均数加减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统计学中的配对t检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来处理收集的数据。比较受试者在艾灸前后肾区、眼睛、鼻子、口唇以及耳朵温度,并对艾灸前后肾区温度的差值分别与眼睛、鼻子、口唇温度的差值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艾灸前与艾灸后受试者命门穴、肾区、眼睛、鼻子、口唇、耳朵温度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艾灸前后肾区温度的差值分别与眼睛、鼻子、口唇、耳朵温度的差值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艾灸命门穴25min后,受试者肾区温度差值均与耳朵温度差值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眼睛、鼻子、口唇温度差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艾灸命门穴可以作用于肾区,使肾区、眼睛、鼻子、口唇、耳朵温度均升高,红外热象图显示热偏离,但肾区温度的变化与耳朵温度的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通过可视化的证据证明了中医藏窍理论中“肾开窍于耳”的正确性,同时说明了肾与耳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为藏窍理论在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撑。

二、观察眼睛辨别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观察眼睛辨别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视觉在眼科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老化与屈光参差弱视对视觉皮层神经网络信息编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老化与弱视对视觉系统的影响(综述Ⅰ)
    1.1 引言
    1.2 老化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1.2.1 老化视皮层中神经元的结构改变
        1.2.2 老化视皮层中神经元的反应特性改变
        1.2.3 衰老降低个体的视觉感知
        1.2.4 老化大脑中的兴奋-抑制失衡导致感知觉功能下降
    1.3 屈光参差性弱视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第二章 感觉系统中的神经网络信息编码及噪音调节机制(综述Ⅱ)
    2.1 引言
    2.2 神经元放电活动中的噪音
        2.2.1 神经元的放电模式
        2.2.2 神经编码过程中的噪音
    2.3 神经活动中的噪音与知觉决策
    2.4 神经网络如何限制噪音对信息传递过程的影响
第三章 老化降低次级视皮层神经网络的信息传递鲁棒性(研究Ⅰ)
    3.2 引言
    3.3 材料与方法
    3.4 实验结果
        3.4.1 老化V2局部神经网络中不可逆转的噪音调节能力衰退
        3.4.2 老化降低皮层神经元信号相似性及其对冗余信息的贡献
        3.4.3 老化降低V2区神经元间的连接强度和突触传递效率
    3.5 讨论
第四章 不同亚型抑制性神经元衰退对视皮层神经网络噪音水平的调节影响(研究Ⅱ)
    4.2 引言
    4.3 材料与方法
    4.4 实验结果
        4.4.1 抑制GABA系统增加皮层局部神经网络噪音水平
        4.4.2 抑制PV+神经元降低皮层局部神经网络噪音调节能力
        4.4.3 SST+神经元参与皮层神经网络噪音调节
        4.4.4 VIP+神经元通过去抑制作用参与对皮层网络噪音水平的调节
        4.4.5 模拟神经网络
    4.5 讨论
第五章 弱视视觉皮层的运动双稳态知觉编码(研究Ⅲ)
    5.2 引言
    5.3 材料与方法
    5.4 实验结果
        5.4.1 弱视患者在高对比度下的运动双稳态知觉
        5.4.2 弱视的运动双稳态知觉对噪音变化不敏感
        5.4.3 弱视视觉皮层在运动双稳态运动编码中的噪音编码异常
    5.5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已(待)发表文章

(3)基于视觉数据的人体动作精细分类及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动作精细分类及评估的定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人体动作分类
        1.3.2 人体动作评估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基于关键片段描述子和步长矩阵模型的动作分类算法
    2.1 引言
    2.2 骨骼数据获取方法
    2.3 动作单元的定义
    2.4 骨骼数据归一化
        2.4.1 骨骼数据的表示
        2.4.2 视角对齐
        2.4.3 尺度归一化
    2.5 基于动作单元的关键片段描述子
        2.5.1 动态分割策略
        2.5.2 特征提取
        2.5.3 词序列描述子
    2.6 时序模型
        2.6.1 基于词袋模型的基线方法
        2.6.2 步长矩阵模型
    2.7 实验分析
        2.7.1 Northwestern-UCLA数据库
        2.7.2 MSRC-12数据库
        2.7.3 CAD-60数据库
        2.7.4 步长设置讨论
        2.7.5 参数设置讨论
        2.7.6 算法运行时间分析
        2.7.7 算法稳定性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和实例搜索的渐进式动作检测算法
    3.1 引言
    3.2 渐进式动作
    3.3 进度标签
    3.4 进度标签预测
        3.4.1 卷积神经网络
        3.4.2 进度标签预测网络
    3.5 渐进式动作搜索算法
    3.6 实验分析
        3.6.1 渐进式动作检测数据库
        3.6.2 动作检测评价指标
        3.6.3 进度标签预测网络评估
        3.6.4 渐进式动作检测评估
        3.6.5 PAS算法下采样讨论
        3.6.6 算法运行时间分析
        3.6.7 算法比较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发展性协调障碍精细动作评估方法
    4.1 引言
    4.2 DCD评估工具
    4.3 动作评估数据库
        4.3.1 评估任务及标准
        4.3.2 动作数据采集
    4.4 动作任务定位
        4.4.1 带时域滤波的卷积神经网络
        4.4.2 边界定位算法
    4.5 目标动作评估
        4.5.1 动作任务1的评估
        4.5.2 动作任务2的评估
        4.5.3 动作任务3的评估
    4.6 实验分析
        4.6.1 动作任务定位结果
        4.6.2 精细动作评估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标记的数字化视觉动作追踪系统
    5.1 引言
    5.2 Mircrosoft Kinect
    5.3 Pupil Core眼动仪
    5.4 无标记视觉动作追踪系统
        5.4.1 系统结构图
        5.4.2 系统同步与融合
    5.5 大动作肢体运动分析
        5.5.1 扔沙包运动分析
        5.5.2 抛接球运动分析
    5.6 精细动作中的手眼协调分析
        5.6.1 Open Pose手部关键点检测
        5.6.2 手眼协调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老年药品包装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3.1 新的信息传播形式的需求
        1.3.2 创新包装形式迎合老年消费群体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性
    1.7 研究流程
第2章 当前我国老年受众药品包装设计中体现的问题
    2.1 药品包装的信息不便于老年人识别
    2.2 药品包装审美不符合老年人的情趣
    2.3 药品包装未照顾老年人的用药体验
第3章 药品包装功能与信息可视化设计概述
    3.1 药品包装设计的功能
        3.1.1 保护药品与传递信息
        3.1.2 运输储存
        3.1.3 指导功能
    3.2 信息可视化设计
        3.2.1 信息可视化含义
        3.2.2 信息可视化设计
    3.3 药品包装与信息可视化设计
        3.3.1 药品包装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含义
        3.3.2 药品包装设计中信息可视化的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老龄受众药品包装设计研究
    4.1 老年群体划分
        4.1.1 老年群体的界定
        4.1.2 老年群体范围
        4.1.3 老年群体适用范围
    4.2 老龄受众视觉特征
        4.2.1 视觉感知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4.2.2 视觉信息的处理能力
    4.3 老年药品包装调研与设计思路
        4.3.1 药品包装设计现状与类型
        4.3.2 药品包装设计存在的可视问题
        4.3.3 影响老年人用药安全的主要因素
        4.3.4 老年人对药品包装设计的视觉需求;
        4.3.5 老年药品包装定位
        4.3.6 老年药品包装设计方向
    4.4 章节小结
第5章 药品包装信息可视化设计原则
    5.1 信息可视原则
        5.1.1 信息感应
        5.1.2 思维引导视觉
    5.2 满足老龄受众视觉需求原则
        5.2.1 简练性
        5.2.2 易识别性
        5.2.3 醒目性
        5.2.4 易操作原则
        5.2.5 科学性原则
        5.2.6 可读性原则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老年人所使用的药品封面的设计
    6.1 老年受众视觉需求设计
        6.1.1 增强字体的识别度,变得更加醒目。
        6.1.2 加强文字图形转化率,以图形突显文字
        6.1.3 颜色表达更加引人瞩目,增强视觉敏锐度
        6.1.4 合理设计内容排版,让阅读更加舒适
    6.2 包装信息可视设计
        6.2.1 规定信息内容
        6.2.2 优先信息级别
        6.2.3 信息元素设计
    6.3 包装信息识别设计
        6.3.1 格式塔设计法
        6.3.2 色彩原理设计法
    6.4 设计方便的包装结构
        6.4.1 方便使用的结构
        6.4.2 包装布局的合理使用
        6.4.3 增加辅助功能
    6.5 药品包装信息可视化设计实践
        6.5.1 药品标识再设计-通心络胶囊药品信息梳理
        6.5.2 药品包装结构设计
    6.6 本章总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基于计算机游戏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视知觉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计算机辅助孤独症儿童评估的研究
        1.2.2 电子游戏应用于孤独症儿童的研究
        1.2.3 孤独症儿童视知觉加工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文章组织架构
第二章 孤独症儿童视知觉功能评估的游戏设计的理论基础
    2.1 评估孤独症儿童视知觉能力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儿童视知觉能力的概念
        2.1.2 弱中央统合理论
        2.1.3 心理理论
    2.2 传统评估孤独症儿童视知觉能力的方法
    2.3 孤独症儿童的视知觉问题及特点
    2.4 评估孤独症儿童视知觉能力的要素
        2.2.1 视觉记忆
        2.2.2 视觉搜索
        2.2.3 视觉辨别
        2.2.4 视觉整体加工
第三章 计算机辅助的评估孤独症儿童视知觉功能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3.1 孤独症儿童视知觉能力评估游戏的总体框架
    3.2 评估游戏的设计
        3.2.1. 视觉记忆评估游戏
        3.2.2 视觉搜索评估游戏
        3.2.3 视觉辨别评估游戏
        3.2.4 视觉整体加工评估游戏
    3.3 评估游戏的实现
        3.3.1. 开发环境
        3.3.2. 评估游戏实现结果
第四章 基于孤独症儿童视知觉功能评估游戏设计的实证研究
    4.1 实验对象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过程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视觉记忆能力指标分析
        4.4.2 视觉搜索能力指标分析
        4.4.3 视觉辨别能力指标分析
        4.4.4 视觉整体加工能力指标分析
    4.5 结果讨论
        4.5.1 孤独症儿童视知觉能力存在明显障碍
        4.5.2 发展孤独症儿童视知觉能力的建议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信息处理机制的驾驶人感知-判断-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驾驶人视野功能研究现状
        1.2.2 驾驶人速度感知特性研究现状
        1.2.3 驾驶人反应特性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驾驶人信息处理机制基本原理分析
    2.1 驾驶人信息处理模型
        2.1.1 层级驾驶模型
        2.1.2 注意力模型
        2.1.3 多因素模型
        2.1.4 有限信息处理模型
    2.2 驾驶人视野基本原理
        2.2.1 静视力与动视力
        2.2.2 驾驶人视野
        2.2.3 有用视野测试
    2.3 驾驶人速度感知基本原理
        2.3.1 速度感知视觉基础
        2.3.2 速度感知影响因素
        2.3.3 速度感知的应用
        2.3.4 速度感知测试方法
    2.4 驾驶人反应特性基本原理
        2.4.1 反射反应
        2.4.2 简单反应
        2.4.3 复杂/选择反应
        2.4.4 鉴别/识别反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驾驶人有效视野观察特性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被试选取
        3.1.2 试验设备
        3.1.3 试验设计
        3.1.4 试验过程
    3.2 识别特性
        3.2.1 识别率总体分析
        3.2.2 刺激信号大小影响
        3.2.3 呈现时间长短影响
    3.3 反应时间特性
        3.3.1 反应时间总体分析
        3.3.2 刺激信号大小影响
        3.3.3 呈现时间长短影响
    3.4 不同事故群体差异
        3.4.1 识别率分析
        3.4.2 反应时间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驾驶人速度感知特性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被试选取
        4.1.2 试验设备
        4.1.3 试验设计
        4.1.4 试验过程
    4.2 驾驶人速度感知特性结果
        4.2.1 提前动作情况
        4.2.2 感知准确性
    4.3 眼动行为特性
        4.3.1 注视点分布
        4.3.2 扫视速度
        4.3.3 回看次数
        4.3.4 视觉追随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驾驶人复杂反应特性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被试选取
        5.1.2 试验设备
        5.1.3 试验设计
    5.2 反应正确特性
        5.2.1 信号检测论基本原理
        5.2.2 复杂反应正确率
        5.2.3 基于信号检测论的反应正确率分析
    5.3 反应时间分析
        5.3.1 总体分析
        5.3.2 感知反应时间
        5.3.3 判断操作时间
    5.4 感知阶段眼动特性
        5.4.1 平均扫视速度
        5.4.2 峰值扫视速度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与贡献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7)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白睛络脉特征及观眼识证智能诊断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基于观眼识证理论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白睛络脉特征量化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观眼识证智能诊断模型的构建研究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综述 目诊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社交缺陷量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
        1.4.2 技术路线
        1.4.3 实施方案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相关研究综述
    2.1 自闭症概念、病因、筛查、诊断及早期教育干预
        2.1.1 自闭症相关概念
        2.1.2 自闭症的病因及风险因素
        2.1.3 自闭症筛查与评估
        2.1.4 自闭症诊断标准及方法
        2.1.5 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方法
    2.2 人机交互技术在自闭症儿童教育干预及评估中的应用综述
    2.3 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及表情识别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3章 生态系统论视野下人机交互技术教育应用SWOT分析及策略
    3.1 理论及方法
        3.1.1 生态系统理论
        3.1.2 SWOT分析矩阵
    3.2 人机交互技术应用的SWOT分析
    3.3 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自闭症儿童教育
        3.3.1 Pedagogy Wheel轮模型
        3.3.2 PWA模型构建及应用
    3.4 讨论及建议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人机交互游戏的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量化评估
    4.1 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人机交互游戏评估效果分析
        4.2.3 自闭症儿童及典型发展儿童游戏化评估差异性分析
        4.2.4 人机交互游戏评估的有效性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多源数据视角下自闭症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5.1 自闭症儿童情绪面孔识别与加工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及分析
    5.2 睡眠紊乱与情绪社交缺陷:关系、特点及作用机理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及分析
    5.3 讨论
        5.3.1 影响ASD儿童情绪面孔识别的主要因素及作用
        5.3.2 ASD儿童面孔注视模式
        5.3.3 ASD儿童情绪面孔识别及加工模型
        5.3.4 ASD儿童的社交、睡眠紊乱及情绪和行为问题
        5.3.5 睡眠紊乱及情绪与行为问题对ASD儿童情绪社交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自闭症儿童情绪社交缺陷干预活动设计与实现
    6.1 学习活动设计
        6.1.1 学习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6.1.2 学习活动设计框架
        6.1.3 学习活动范畴及实例
    6.2 人机交互学习环境实现
        6.2.1 学习环境创建
        6.2.2 学习活动实现
    6.3 教学案例设计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1.1 人机交互技术的特殊教育应用策略
        7.1.2 人机交互技术支持的量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
        7.1.3 情绪社交缺陷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7.2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7.2.1 创新性
        7.2.2 局限性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9)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特征及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文献综述
    2.1 无意识知觉的概述
        2.1.1 无意识知觉的基本概念
        2.1.2 无意识知觉的研究范式
        2.1.3 无意识知觉的测量
        2.1.4 无意识知觉的理论基础
        2.1.5 无意识知觉的神经机制
    2.2 运动员无意识加工优势的概述
    2.3 小结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3.1 问题提出
        3.1.1 任务难度对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调节作用
        3.1.2 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大脑活动特征
        3.1.3 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是否具有特异性
    3.2 研究方案
    3.3 研究意义
4 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特征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1 乒乓球运动员在时间压力条件下对与经验相关信息加工的行为特征
        4.1.1 实验目的
        4.1.2 实验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4 讨论
    4.2 实验2 乒乓球运动员在无意识条件下对与经验相关信息加工的行为特征
        4.2.1 实验目的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讨论
    4.3 实验3 乒乓球运动员在无意识条件下对三维信息加工的行为特征
        4.3.1 实验目的
        4.3.2 实验方法
        4.3.3 结果与分析
        4.3.4 讨论
    4.4 实验4 乒乓球运动员在无意识条件下对与经验相关信息加工的大脑活动特征
        4.4.1 实验目的
        4.4.2 实验方法
        4.4.3 结果与分析
        4.4.4 讨论
    4.5 实验5 乒乓球运动员在无意识条件下对图形形状加工的大脑活动特征
        4.5.1 实验目的
        4.5.2 实验方法
        4.5.3 结果与分析
        4.5.4 讨论
    4.6 实验6 乒乓球运动员在无意识条件下对图形方向加工的大脑活动特征
        4.6.1 实验目的
        4.6.2 实验方法
        4.6.3 结果与分析
        4.6.4 讨论
5 总讨论
    5.1 任务难度对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调节作用
    5.2 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大脑活动特征
    5.3 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优势的迁移性
6 研究结论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的主要科研经历

(10)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中医藏窍理论“肾开窍于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研究
    1 “藏象”学说
        1.1 藏象的释义
        1.2 藏象学说的构建
        1.3 藏象学说的构建要素
        1.4 藏象学说的结构特点
        1.5 藏象现代科学的研究
    2 中医肾脏论
        2.1 肾的形态结构与位置
        2.2 肾的生理机能及生理特性
        2.2.1 肾的生理机能
        2.2.2 肾的生理特性
    3 肾与耳的探析
        3.1 肾与耳的生理联系
        3.2 肾与耳的病理联系
        3.3 肾开窍于耳的现代科学研究
        3.3.1 耳毒性药物也具有肾毒性
        3.3.2 中医补肾药物对耳部疾病产生影响
        3.3.3 肾功能不全者有耳部疾病
    4 艾灸命门穴作用于肾的探析
        4.1 艾灸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4.2 命门穴的特殊性
        4.3 艾灸命门穴可激发肾阳气
    5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进展及机理
        5.1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进展
        5.2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机理
    6 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
        6.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藏象中的应用
        6.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经络中的应用
        6.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灸法中的应用
        6.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体质中的应用
实验研究
    1 前言
    2 实验对象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仪器
        3.2 测试要求
        3.3 实验步骤
        3.4 统计学处理方法
    4 研究结果
    5 讨论与分析
        5.1 艾灸命门穴激发了肾中阳气
        5.2 肾中阳气的激发对其它官窍均有一定影响
        5.3 肾与耳之间有显着相关
结语
    1 研究的结论
    2 研究的意义与运用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历

四、观察眼睛辨别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研究[D]. 谭越月.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老化与屈光参差弱视对视觉皮层神经网络信息编码的影响[D]. 刘嘉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基于视觉数据的人体动作精细分类及评估方法研究[D]. 李睿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20(06)
  • [4]老年药品包装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D]. 李志会.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5]基于计算机游戏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视知觉评估研究[D]. 郑菲.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基于信息处理机制的驾驶人感知-判断-反应特性研究[D]. 吴付威. 长安大学, 2020
  • [7]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白睛络脉特征及观眼识证智能诊断模型构建[D]. 程修平.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社交缺陷量化评估与个性化干预[D]. 王广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乒乓球运动员无意识知觉的特征及神经机制研究[D]. 孟繁莹.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10]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中医藏窍理论“肾开窍于耳”的研究[D]. 邹雪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观察眼睛识别疾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