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回顾与展望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回顾与展望

一、内蒙古自治区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梁梦宇[1](2021)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更加重视公平,如何将乡村置于与城镇同等战略地位,如何客观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认识其影响因素等,都成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西方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经验为借鉴,结合新时代中国现实国情,面对已经发生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协调城乡生产力水平为目标,探索“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首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发展历程,借此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及城乡发展的阶段合理性,探寻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界定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总结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等,为新时代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对城乡关系发展演变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发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城乡兼顾”乃至“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新世纪以来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时代的“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都是对走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探索。这些阶段性演变背后体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奠定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会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新时代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需要统筹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等。其次,构建评价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测算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在空间。本文利用200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城乡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算了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及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的城乡融合度都显着提升。其中,2002-2018年,中国的城乡耦合协调度从0.29提升至0.66;对应耦合协调等级,中国整体摆脱了“失调”等级,实现了从“中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的转变。这表明,2002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互促发展。但整体而言,中国的耦合协调等级不高,因为多数省份目前仍处于较低等级的协调发展阶段,距离进入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尚有较大差距;同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差异依然明显。再次,探讨城乡融合系统内各影响因素与城乡融合度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找准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城乡融合度为参考数列,探究2007-2018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通过关联度排序,了解各因素在推进城乡融合度提升中作用的大小,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的提出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显着受城乡生产要素流动顺畅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与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等多维因素影响。其中,城乡要素流动、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建设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新时代要进一步促进要素流动的顺畅化及基础设施的完备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是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亟待加强的两个重要因素。然后,总结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先导性与参照作用。考虑到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城乡发展又受共同经济规律支配,本文考察了美英德法日韩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总结了其获取成功的经验。具体来说,一是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打破要素流动障碍;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三是以乡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并着力保护农村农民的利益。此外,各国注重开展统一的城乡规划,并将城乡发展的法治化贯穿其中,这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最后,提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助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新突破。本文结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测算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探索考察国外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等”得出的结论,从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与城乡经济发展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助力城乡要素流动的顺畅化;二是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通过重点实施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助力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的完备化;四是通过开拓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助力城乡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THIDAR SWE[2](2021)在《一带一路下的中缅能源合作:现状、挑战与前景》文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自中国首次提出后,已在全球范围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国际能源合作是该倡议的主要内容。缅甸在“一带一路”路沿线国家中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而电网建设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一带一路”下中缅能源合作的研究。本文对一带一路下的中缅能源合作进行全面了分析。首先,调查了中缅两国各自能源系统的现状及能源利用情况,以剖析两国合作的动机。其次,对中缅两国在“一带一路”下的合作背景、能源发展、规划前景和政策进行了研究,以说明中缅两国合作的目标。然后,应用态势分析法(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SWOT)从内部因素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W)和外部因素机会(Opportunity,O)、威胁(Threat,T),并结合宏观环境分析法(Political-economical-social-technological,PEST)分析法从政治(Politics,P)、经济(Economic,E)、社会(Society,S)和技术(Technology,T)角度分析了中缅能源合作的前景,并评价了这些因素对国家层面战略制定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缅甸过去或正在能源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讨论了最新的COVID-19和中美贸易战问题对中缅能源合作的影响。此外,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结合SWOT分析法,对中缅能源合作进行深层次定量定性分析,以期对影响中缅能源合作的各要素进行量化与可视化分析,明确中缅能源合作的战略定位,为其战略发展路径提供合理、科学的策略建议。最后,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领域提出了对中缅能源合作的建议。

王秀芳[3](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赵建达,吴昊[4](2021)在《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二)》文中认为1970年1月3~11日,浙江省在常山县召开全省小型水利水电现场会议,传达贯彻水电部1969年10月在福建永春县召开的南方山区小型水利水电座谈会精神和小水电"以小型为主,自办为主,设备自行制造为主"的方针,落实全省小水电年装机3万kW的任务。6月,"全国电力工业增产节约展览会"上再次展出水电部模型厂制作的永春农村小水电建设模型,周恩来总理说:"南方各省可以大搞小水电,像永春那样,要大力宣传。"邓颖超说:"很好,全国都像永春这样就

初楠臣[5](2020)在《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下,中俄两国进入了开放合作新阶段,将打开全面开放合作的新格局,城镇化是促进中俄双边经贸合作的重要基础,研究俄罗斯城镇化是认识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内关于俄罗斯城镇化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镇化文献和相关理论基础上,论述了苏联时期、俄罗斯时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城镇化发展特征、城镇化发展问题,在俄罗斯联邦、8个联邦区、83个联邦主体三个尺度单元上,系统地研究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城镇化演变过程与空间格局。首先,分阶段探讨苏联时期的城镇化发展基础,分析俄罗斯时期的城镇化过程和问题;其次,研究俄罗斯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再次,测度俄罗斯城镇化水平、研究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分异格局;最后探讨俄罗斯未来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与中俄边境地区发展合作问题。该研究通过对俄罗斯城镇化历史过程、条件、背景和城镇化政策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加深对俄罗斯城镇化特征和问题的认识,对于认识俄罗斯国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促进中俄经济合作提供实践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1.从城镇化的基本理论、概念特征、发展阶段、水平测度、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城镇化、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空间格局的科学内涵。苏联时期罗蒙诺索夫、巴兰斯基、科洛索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萨乌什金等学者提出了生产力布局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经济区划理论,其提倡国民经济发展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在全国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构建生产专业化部门间相互协调发展的地域单元,保障各个生产部门的最优专业化生产,同时强调农工业的协调、有机组合发展等,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理论要点和对本文的启示,为开展俄罗斯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认为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俄罗斯城镇化的必要前提,二、三次产业向城镇集聚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城镇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物质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结果;俄罗斯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是人类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变动,是经济、社会、交通、政治、文化等因素在地域上呈现的空间结构与分布规律。2.在回顾苏联时期和俄罗斯时期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阶段城镇化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俄罗斯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苏联时期城镇化过程基本呈现“S”形曲线特征,符合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其城镇化先后经历了列宁执政时期的停滞和恢复、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波动增长、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缓慢增长、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发展等4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引导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大推动城镇化的发展,通过向城市内部迁移人口或通过行政区划管制将农村居民点变成城市,推进城市急速发展,人口城镇化率由1917年17%增加至1991年74%,实现了从农业为主的落后国家转型为工业为主的现代化国家。俄罗斯城镇化发展整体表现出叶利钦执政时期停滞、普京执政时期缓慢增长的变化趋势,人口城镇化率未有显着涨幅,其先后经历了2000-2007年经济快速增长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2009-2013年经济恢复与微增长期、2014年-至今欧美制裁下的停滞和发展期等,俄罗斯的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延续了苏联长期经济内生结构性的失衡问题,城镇化发展产业动力不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城市与农村聚落萎缩现象普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等。3.结合人口重心、人口增减变化率、人口密度变化率、人口地理集中度、人口熵度等定量模型分析俄罗斯的人口重心迁移、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密度变化、人口迁移流动等格局变化,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特征构建俄罗斯的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和变异系数赋权的综合确权法测度俄罗斯及其83个联邦主体的城镇化水平,基于Arc GIS从3D立体、2D平面的视角研究俄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地理基础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自然资源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人口经历了先降后增的变化,人口重心不断朝西北向迁移,2005-2016年间,俄罗斯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增幅不大,经济城镇化发展显着,经济城镇化是俄罗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70%左右的联邦主体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低于平均水平,部分联邦主体存在城镇化率虚高的现象;空间上,不同联邦主体间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显着,城镇化水平高值区是俄人口高密度核心地、俄人口快速增加区和俄人口重要流入地,主要分布于莫斯科、圣彼得堡、达吉斯坦-斯塔夫罗波尔-克拉斯诺达尔-罗斯托夫-沃罗涅日-伏尔加格勒-萨拉托夫-萨马拉-鞑靼斯坦-巴什科尔托斯坦-彼尔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秋明-新西伯利亚-克麦罗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的带状区域,城镇化水平低值区是俄人口低密度边缘区、俄人口快速减少区和俄人口主要流出地,分布在远东区东北部、西伯利亚区南端、西北区北端,整体呈现“核心高-边缘低”、“中部高-南北低”、“西部高-东部低”的分异特征。4.基于俄罗斯的国情背景,在研究俄罗斯城镇化发展过程及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情况和长远发展趋势,探讨未来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主要包括,(1)顺应当前世界城镇化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发展建设,重点发展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乌法-彼尔姆等3个超大型城市群,喀山-萨马拉-陶里亚蒂-乌里扬诺夫斯克-伊热夫斯克、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巴尔瑙尔等8个大型城市群;(2)基于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重点建设西伯利亚和远东区的增长极,培育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等大区域增长极,符拉迪沃斯托克、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等区域增长极,形成由这些增长极及西伯利亚铁路轴带组成的点-轴系统;(3)大力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铁、港口、机场、信息设施等,加强国土空间的连接效率和整个国土的紧凑度、一体化联系;(4)大力实施开放开发战略,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化的开放发展,尤其是中俄边境地区的发展与合作,包括: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扩大能源项目的协作、开发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培育多形式的跨境电商合作通道、加快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共享、推动合作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等。

洪振国[6](2020)在《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保障。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关键期,农村能源同样受到国家层面更多关注,农业农村节能已被列入“十三五”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农村能源消费不仅关乎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国家能源转型和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模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然而宏观统计数据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农村能源消费,扩充能源消费列表,有助于深入分析农村能源消费演进特征。在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背景下,从技术可行性和资源禀赋方面考虑清洁再生能源节能潜力,模拟未来能源消费量和结构特征,进而选取实例研究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经济可行性和相关效益,可以为制定农村能源发展战略和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以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和清洁可再生能源为研究对象,以能源可持续发展理论、能源阶梯理论和能源堆集理论、可耗竭资源理论和替代能源为基础理论。宏观上,总结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全面掌握农村能源种类、数量和设备保有量数据,阐明当前统计数据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太阳能、畜粪和微小型发电三类能源消费数据,从消费量、结构、属性和模式四个方面对农村能源演化特征进行系统性解读,阐明农村能源消费的突出问题和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意义,进而展开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的研究。以节能潜力和能源消费数据为基础,预测未来农村能源消费和模拟两种情景下的能源结构变动。利用效率和效益是直接体现用能技术是否具备推广潜力的指标,论文选取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实例,通过结构式访谈和实地观测,获取大量一手数据,从农户生活角度出发,研究太阳能热水器实际利用效率,分析其经济、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以期为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评价提供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农村能源从低效、以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导、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极低的消费模式转向相对高效、非固体能源比例较高、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基本平行、清洁可再生能源占比较低的消费模式。农村能源系统朝高效、清洁、可再生、便捷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农村能源消费依然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助力农村能源转型的重要途经。(1)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89年的20.78%增长至2016年的31.64%。与此同时,LPG、电力、太阳能等高品质能源消费量大幅提升,能源消费种类多元化趋势增强。(2)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有效能消费中低效、高污染的生物质能不再是主要贡献者。19892016年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实物量消费的比重从0.33%上升到10.04%。实物量消费中,直接利用的生物质能虽占48%以上,但在2014年以后化石能源有效能消费超过了直接利用的生物质能,清洁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生物质能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能源属性变化显示,农村能源清洁性、便捷性和能源用途多样性不断提升。随着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清洁、便捷和多用途的能源,相比之下这类能源价格也更高。19892016年,农村能源经济性(单位用能支出)提高了4.86倍,清洁性和便捷性分别提升了5.97和3.34倍,用途多样性提高了1.85倍。(4)能源消费模式从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导的模式转向非固体能源比例较高、商品能源与非商品能源基本平行的消费模式。1989年农村能源消费以固体能源和非商品能源为主,分别占实物量消费的98.82%和75.4%。19892016年,非固体能源消费从1.18%增加到34.15%,商品能源消费从24%上升到45%,能源消费模式发生了明显地转变。(5)农村主导能源品味差、能源结构不合理、生物质能浪费严重、能源社会化服务能力弱等问题制约着农村能源的良性发展。开发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建立健全农村能源服务体系,能助力农村能源走出当前困境,促进农村能源系统转型和生态新农村建设。2.相比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太阳能、沼气和微小型发电在农村地区的适用性更强,节能潜力巨大。但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和未来消费量预测值之间有着较大差距,仍然需要加强清洁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优化升级。(1)不考虑联网的清洁可再生电力时,到2020年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总节能潜力为32.31 Mtce,约为2020年能源消费预测量的10.61%。其中太阳能、沼气和微小型发电的节能潜力分别为9.113 Mtce、23.11Mtce和0.088 Mtce。太阳能利用中,当前研究未充分考虑到单一的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寒冷冬季不适用”特殊性,对其节能效果有一定的高估。沼气利用方面,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单位有效池容节能潜力相当,但受劳动力外流、原料难以保障等因素影响,户用沼气发展状况不佳,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是未来沼气发展重点领域。微小型发电仅有小型光伏发电获得了发展良好,微型水电和小型风电缺乏顶层设计,短期内发展前景不佳。(2)农村能源消费量持续降低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GM(1,1)模型预测显示到2030年,农村能源实物量消费将降至272.6818 Mtce。清洁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幅增加,马尔可夫预测指出,到2030年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将占实物量消费的20.65%,约合56.07 Mtce。但对比2030年清洁可再生能源预测量和2020年节能潜力,还有23.76 Mtce的差额。能源设备设施无法满足未来能源发展需求,未来十年内仍需加强建设。与此同时,要加强宣传,强化农村居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意识,促进农村生活用能结构优化升级。3.以实地调研为基础的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效率仅为理论转换效率的1/3左右,扩大热水用量的提升空间巨大。以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热量替代其它燃料提供热水时,结果显示热水器的经济效益不明显,但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显着。(1)研究区内太阳能热水器,可利用期为263天,期间太阳能热水器理论可转换热量为3661.7 MJ。但现实生活中,居民仅利用了1168.6 MJ的热量,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热效率仅为12.77%,为太阳能热水器理论热效率(40%)的1/3左右,仍有2/3的未用热量可用,同时区域内热水器应用普及率仅为123.86 m2/千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37m2/千人,热水器推广扩散也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力。(2)以实际利用热量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经济收益不高,但环境效益明显,社会影响显着。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在其生命周期内,可减少碳排放1.837.89 t,其每年减少的碳排放与乘用车行驶10684550 km所产生的碳排放水平相当。太阳能热水器大面积安装使用时,能极大的减轻环境污染压力。热水器的使用改变了居民个人卫生习惯和室内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3)基于实际利用的热水器推广建议:农民自身要改善使用习惯,提高热水器利用效率。在热水器选购时,根据家庭规模选择适当水箱容量的热水器。同时政府也应该为热水器的购买者提供相应补贴,作为对热水器所带来的环境效益的补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广的建议。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成本较低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建设多能互补的能源系统、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和推广,引导农村能源向着低碳高效、清洁、可持续方向发展。

韩露[7](2020)在《中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5月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电能替代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抓手,这是应对能源消费升级困难,能源结构亟需转型的重要战略。电能替代以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消费比重、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为目标,促进能源消费革命,落实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中国电能替代还在初期发展阶段,同时具有投资需求高、技术要求高以及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等特点,这就使得电能替代无法完全自行发展,因而需要借助政策的推动和扶持促进电能替代,提高其技术商业化、提高市场渗透力和经济竞争力。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电能替代发展的政策,为深入了解现行电能替代政策发展及政策的实施效果,文章通过对电能替代政策的数据统计与政策分析,梳理了现有电能替代政策发展的特征和政策落实效果,并进行了电能替代政策的理论分析,结合国外如美国、日本和欧盟电气化过程中的政策发展和选择的经验,以电能替代发展类型体系为基础,从引导性政策、强制性政策以及激励性政策三方面分析了中国电能替代政策体系存在的不足,最后基于我国的电能替代政策实践,提出了完善我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郝燕[8](2019)在《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严重短缺,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带来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对缓解能源紧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结合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实践,分三个时段研究了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情况。第一阶段(1949—1979年),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地区能源严重短缺,由于依赖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经济环境,外部供给的能源的尤为匮乏。该时期,政策的设计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技术政策的实施主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各地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小煤炭、沼气、小水电资源。第二阶段(1980—1995年),这一阶段农村能源政策实现了从“单项能源技术”到“多能互补”、从“注重解决能源短缺”到“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讲求实效”到“讲求效益”的三大转变,在“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进行了营造薪炭林试点、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生态农业试点三大实践,农村能源消费得到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着。第三阶段(1996—2006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逐步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各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屡有创新,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的开发和试点推广,探索出了农村现代化的炊事用能方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创造出北方“四位一体”和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满足了农民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张磊[9](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秦静[10](2011)在《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人们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能源评价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科技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也是学术界在能源问题方面研究的热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专家与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能源进行了相关研究。农村能源评价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关于农村能源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在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方法的研究方面还很欠缺。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对高品位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地增加,农村用能商品化、多元化、清洁化、安全化、优质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因此,从综合的角度研究农村能源评价问题就成为所关注的重点。农村能源系统庞大复杂,具有多属性特征,故使得农村能源评价工作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作者广泛查阅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对相关领域大量文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梳理,通过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已有的农村能源评价研究存在着评价对象较为单一、研究层次简单、涉及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等局限性。本文结合我国农村能源的发展状况及趋势,以系统分析为基本手段,以能源系统为对象,建立农村用能评价体系,研究农村能源的评价问题。首先,基于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分析的角度,对农村能源的多种属性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研究;其次,按照农村能源的属性特征搭建了指标体系的一般框架;再次,梳理和对比已有农村能源评价体系大的研究成果,比较全面地构建了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指标具体的量化方法;最后,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内容摘要如下:(1)能源系统基本概念梳理及特征结构分析。了解和认识能源系统是对农村能源系统进行评价的基础。本文结合已有的能源系统的相关概念,对能源系统及其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了分析。从它与国民经济和人类发展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能源系统与经济、环境、社会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梳理了能源系统的基本特征。以能源开发利用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为主线,提出4级能源框架结构。最后指出了对能源系统进行评价的必要性,已有的能源系统评价的内容及其可借鉴的启示等一般性问题。(2)农村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农村能源系统是能源系统的子系统,除了具有能源系统的共性,还有其自身的特性。本文综合我国农村能源发展历程和农村能源问题的现实解读,分析总结了农村能源系统的特点、结构。基于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分析,从生活逻辑出发,通过对其结构特点认真梳理和归纳总结,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农村能源的属性特征,提炼了农村能源系统的“一般属性、可获得性、商品性、清洁性、替代性、安全性、社会性”多种属性特征。据此,对农村能源系统进行了初步分类。(3)农村能源系统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构建。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是个庞大复杂的工作,对国内外比较成熟及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阐释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在梳理和评述国内外已有的能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兼顾生活需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多个方面,以农村能源系统分类为依据,提出了评价农村能源系统的思路,确立了分析框架,对其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最终,经过筛选和提炼构成了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共114个指标。(4)指标数据获取和量化方法研究。确定了评价指标后需要相关的数据支撑,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代表性对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大量已有成果的梳理和学习,咨询经济、数学、生态等相关学科的专家,给出了各指标数据的获取方式和量化方法。对区域、国家尺度的案例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5)指标体系的局部实证分析。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为研究案例,对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获得性主题进行了局部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启示性的结论。这为优化当地的农村能源结构与保护生态环境,打破制约当地能源资源无法有效利用的瓶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6)研究总结和展望。本文在对农村能源系统评价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实际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主要的研究结论。对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提供全面的实证分析”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加强的地方,笔者列为未来深入探索和研究的方向。总之,本研究搭建了农村能源系统评价的基本框架,构建了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提出的新指标阐释了其概念和计算方法,整个指标体系既有继承又有所创新,以期抛砖引玉。为我国农村能源系统评价理论的完善提供参考;在实践上,为缓解农民生活能源短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对策和建议。

二、内蒙古自治区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自治区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
        1.2.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关系界定
        1.2.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2.4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1.2.5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框架图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解析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阶段(1949-1978)
        2.1.2 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阶段(1978-2002)
        2.1.3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2-2017)
        2.1.4 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7-)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2.2.1 追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2.2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2.3 追求城乡平等发展
        2.2.4 追求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
    2.3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
        2.3.1 适时调整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2.3.2 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战略
        2.3.3 适时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
        2.3.4 适时调整城镇与乡村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存在问题
    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及价值目标
        3.1.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
        3.1.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3.2.1 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3.2.2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且城乡经济的二元性有所减弱
        3.2.3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持续提升且结构不断优化
    3.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顺畅
        3.3.2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3.3.3 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备
        3.3.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度的测算及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4.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4.1.2 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4.2 测算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4.2.1 测算方法与思路
        4.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4.2.3 城乡融合度的测算
    4.3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4.3.1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省际差异
        4.3.2 新时代中国与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城乡融合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5.1.1 城乡要素流动顺畅化
        5.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1.3 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
        5.1.4 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
    5.2 研究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5.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5.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5.2.3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
    5.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5.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省际差异
        5.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6.1 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6.1.1 保障人口要素的合理流动
        6.1.2 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6.1.3 注重盘活土地要素
    6.2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6.2.1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6.2.2 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6.2.3 注重发挥社会民众的力量
    6.3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6.3.1 完善城乡之间的交通网络
        6.3.2 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
        6.3.3 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6.4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多元化
        6.4.1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6.4.2 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6.4.3 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7.1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7.1.1 健全人口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7.1.2 强化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保障
        7.1.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7.2 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7.2.1 强化政府的均衡配置责任
        7.2.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7.2.3 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7.3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
        7.3.1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7.3.2 完善城乡交通路网
        7.3.3 提升农村信息化程度
    7.4 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
        7.4.1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7.4.2 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7.4.3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一带一路下的中缅能源合作:现状、挑战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缅甸能源体系现状
    2.1 引言
    2.2 缅甸电力现状
    2.3 优势
    2.4 缅甸电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5 缅甸全国电气化项目
    2.6 能源状况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能源体系概述
    3.1 引言
    3.2 中国电力现状
    3.3 优势
    3.4 问题与原因
    3.5 政策与计划
    3.6 能源状况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带一路”下的中缅能源合作
    4.1 引言
    4.2 合作背景
    4.3 不可再生能源
    4.4 可再生能源项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缅甸电力法
    5.1 引言
    5.2 缅甸电力部门结构
    5.3 缅甸电力法的发展
    5.4 电力改革和政策发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缅能源合作的SWOT-PEST 分析和AHP-SWOT 分析
    6.1 引言
    6.2 中缅能源合作的SWOT-PEST分析
    6.3 中缅能源合作AHP-SWOT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PEST建议
    7.1 引言
    7.2 政治
    7.3 经济
    7.4 社会
    7.5 技术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和展望
    8.1 结语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5)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当前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趋势与问题
        1.2.1 国内外城镇化研究进展
        1.2.2 俄罗斯城镇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案
        1.3.3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城镇化
        2.1.2 城镇化水平
        2.1.3 城镇化空间格局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2.2.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3 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4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2.2.5 增长极理论
        2.2.6 核心-边缘理论
第3章 苏联时期的城镇化基础
    3.1 列宁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停滞和恢复
    3.2 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城镇化波动增长
        3.2.1 国民经济一 ·五—二 ·五计划时期
        3.2.2 二战及战后恢复时期
    3.3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城镇化缓慢增长
    3.4 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发展
        3.4.1 国民经济八·五—十·五计划时期
        3.4.2 国民经济十一·五—十二·五计划时期
第4章 转型时期俄罗斯城镇化特征与问题
    4.1 叶利钦执政时期的城镇化停滞
    4.2 普京执政后的城镇化提升阶段
        4.2.1 经济快速增长期
        4.2.2 全球金融危机期
        4.2.3 经济恢复与微增长期
        4.2.4 欧美制裁下的停滞与发展期
    4.3 俄罗斯城镇化问题与特征
        4.3.1 城镇化发展产业动力不足
        4.3.2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4.3.3 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
        4.3.4 城镇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4.3.5 城市与乡村聚落萎缩现象较为普遍
        4.3.6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第5章 俄罗斯人口城镇化空间格局分析
    5.1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人口增长变化
        5.1.1 1992-2007年人口严重下降
        5.1.2 2008年-至今人口整体增长
    5.2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俄罗斯的人口结构变化
    5.3 俄罗斯的人口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5.3.1 俄罗斯的人口重心迁移格局
        5.3.2 俄罗斯的人口数量增减变化格局
        5.3.3 俄罗斯的人口密度变化格局
        5.3.4 俄罗斯的人口迁移流动格局
    5.4 俄罗斯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5.4.1 俄罗斯的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5.4.2 俄全境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5.4.3 俄联邦主体的城镇化水平变化
    5.5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5.5.1 俄全境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5.5.2 俄联邦主体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及原因
第6章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与中俄边境地区发展合作
    6.1 俄罗斯城镇化空间发展战略对策
        6.1.1 加强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发展建设
        6.1.2 培育西伯利亚区和远东区的增长极
        6.1.3 加强高铁、机场、港口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6.1.4 加快边境地区城镇化的开放发展
    6.2 中俄边境地区的发展与合作
        6.2.1 促进产业的分工和合作
        6.2.2 扩大能源项目的协作
        6.2.3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和产品
        6.2.4 培育多形式的跨境电商合作通道
        6.2.5 加快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共享
        6.2.6 推动合作园区的建设与发展
        6.2.7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消费引起的环境问题
        1.1.2 能源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1.3 家庭部门是重要的能源消费部门之一
        1.1.4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问题突出
    1.2 基本概念
        1.2.1 能源相关概念
        1.2.2 能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家庭能源消费特征
        1.3.2 家庭能源消费影响因素
        1.3.3 家庭能源转型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数据来源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及模式变动
    2.1 家庭能源消费和属性得分计算
        2.1.1 能源消费量的计算
        2.1.2 能源属性赋值与计算
    2.2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量变化
        2.2.1 能源实物量消费
        2.2.2 有效能消费
    2.3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变化
    2.4 农村能源属性变化
    2.5 农村能源消费模式变动
    2.6 影响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2.7 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意义
        2.7.1 农村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2.7.2 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
    3.1 可再生能源资源特点及分布
        3.1.1 太阳能
        3.1.2 生物质能
        3.1.3 风能
        3.1.4 水能
    3.2 农村太阳能节能潜力
        3.2.1 太阳能利用发展
        3.2.2 太阳能热水器节能潜力
        3.2.3 太阳灶节能潜力
        3.2.4 太阳能暖房节能潜力
        3.2.5 小型光伏节能潜力
    3.3 农村生物质沼气节能潜力
        3.3.1 沼气利用发展
        3.3.2 户用沼气池节能潜力
        3.3.3 大中型沼气工程节能潜力
        3.3.4 其他生物质能清洁化利用方式
    3.4 农村小型风电节能潜力
        3.4.1 小型风电利用发展
        3.4.2 小型风电节能潜力
    3.5 农村微型水电节能潜力
        3.5.1 微型水电利用发展
        3.5.2 微型水电节能潜力
    3.6 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节能潜力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节能潜力的农村能源消费预测
    4.1 农村能源消费量预测
        4.1.1 灰色GM(1,1)预测模型
        4.1.2 能源消费量预测
    4.2 农村家庭能源结构预测
        4.2.1 马尔可夫链预测
        4.2.2 农村家庭能源结构概率转移矩阵
        4.2.3 无规划约束的能源结构预测
        4.2.4 有规划约束的能源结构预测
        4.2.5 清洁可再生能源发展需求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效益评估—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
    5.1 太阳能热水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5.1.1 热水器分类
        5.1.2 工作原理
    5.2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概况
        5.2.1 数据来源
        5.2.2 研究区概况
    5.3 调研数据
        5.3.1 问卷分布及家庭基本情况
        5.3.2 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参数
        5.3.3 热水器实际使用情况
    5.4 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评价思路与效益计算
        5.4.1 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评价思路
        5.4.2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辐射量计算方法
        5.4.3 太阳能热水器有效利用热量计算方法
        5.4.4 太阳能热水器经济、环境效益评价方法
    5.5 太阳能热水器效益评价
        5.5.1 太阳能热水器理论转换热量和有效利用热量
        5.5.2 太阳能热水器的经济效益
        5.5.3 太阳能热水器的环境效益
        5.5.4 太阳能热水器的社会影响
        5.5.5 太阳能热水器发展前景
        5.5.6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发展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创新点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7)中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1.4.1 电能替代理论概述
        1.4.2 相关理论基础
第2章 中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成效及特征
    2.1 中国电能替代政策现状
        2.1.1 国家层面电能替代重点政策
        2.1.2 地方层面电能替代政策概览
    2.2 中国现有电能替代政策的统计分析
        2.2.1 政策颁布类型及形式
        2.2.2 政策发布单位和区域分布
    2.3 现有电能替代政策的主要特征
        2.3.1 以市场为基础的引导性政策为主
        2.3.2 目前电能替代政策以中短期政策为主
        2.3.3 地方政府电能替代政策受国家指导影响较大
        2.3.4 地方性政策灵活性较强
    2.4 中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成效
        2.4.1 电能替代加速推进电气化水平稳步提升
        2.4.2 电能替代项目和电能替代量持续增加
        2.4.3 各地方积极发展电能替代效益明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电能替代政策体系的不足
    3.1 引导性政策尚不完善
        3.1.1 缺乏长期性法律性的指导政策
        3.1.2 电能替代相关标准不健全
        3.1.3 电力发展的规划管理政策针对性不强
    3.2 激励性政策内容和形式单一
        3.2.1 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融资机制空白
        3.2.2 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践较低
        3.2.3 对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尚不完善
    3.3 强制性政策落实和执行力度不够
        3.3.1 电价机制类政策支持力度后劲不足
        3.3.2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
    3.4 电能替代政策受社会传统价值观影响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完善中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的思考
    4.1 促进引导性政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4.1.1 促进电能替代法律和制度的建立
        4.1.2 加强对电能替代相关标准的完善
        4.1.3 提高配电网建设等政策的针对性
    4.2 推动激励性政策的多样化
        4.2.1 创新融资投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
        4.2.2 拓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面
        4.2.3 加强电能替代项目技术支持
    4.3 推动强制性政策的落实和完善
        4.3.1 积极丰富电价机制政策的支持方式
        4.3.2 加快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执行
    4.4 推行电能替代深入宣传的有关政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附录:地方层面电能替代政策表

(8)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及断限与分期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49—1979 年)
    第一节 严重的能源短缺与不良生态后果
        一、严重的燃料短缺状况
        二、燃料短缺的原因
        三、燃料短缺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二节 就地开发、分散用能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一、恢复开办小煤窑,就地供应农村民用
        二、“土洋结合”办沼气,为解决燃料开辟新路径
        三、坚持“小、土、群”建设小水电,推动农村电气化
    第三节 1949-1978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一、建设成效
        二、建设中的不足
    小结
第二章 “多能互补”的综合建设阶段(1980—1995 年)
    第一节 农村能源建设政策方针实现三大转变
        一、建设格局从单项能源技术向“多能互补”转变
        二、建设目标从重解决能源短缺向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
        三、建设方针从“讲求实效”向“讲求效益”转变
    第二节 “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一、营造薪炭林试点
        二、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
        三、生态农业建设快速起步
    第三节 1980-1995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一、建设成效
        二、建设中的不足
    小结
第三章 以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96—2006 年)
    第一节 农村能源概念内涵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措施
        一、严禁焚烧秸秆,开发秸秆气化技术实现能源转化
        二、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三、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建设呈现出两大特征
        一、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注重技术创新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
    小结
结论
    一、农村能源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
    二、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
    三、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参考文献
致谢

(9)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研究
        1.3.4 研究评述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2.3.1 基本理论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3.5.2 专业对接指数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4.5.4 治理工具
        4.5.5 治理能力涵养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1 研究方法设计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5.3.1 研究方法设计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5.4.4 治理思路
        5.4.5 治理工具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7.2 创新与贡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进展综述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2章
    能源系统概论 2.1
    系统 2.2
    能源系统 2.3
    能源系统的特点 2.4
    能源系统的开发利用 2.5
    能源系统的评价 第3章
    农村能源系统分析 3.1
    概念、特征和结构 3.2
    农村能源及开发利用 3.3
    农村能源系统的属性分类 第4章
    农村能源系统的评价及指标体系 4.1
    能源评价体系概述 4.2
    农村能源系统的评价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第5章
    农村能源系统指标评价方法 5.1
    一般属性指标评价 5.2
    可获得性指标评价 5.3
    经济性指标评价 5.4
    清洁性指标评价 5.5
    替代性指标评价 5.6
    安全性指标评价 5.7
    社会性指标评价 5.8
    支撑体系指标评价 第6章
    安定区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可获得性评价 6.1
    研究区概况 6.2
    可再生能源潜力估算 6.3
    可再生能源分布特点 6.4
    结论与建议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内蒙古自治区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D]. 梁梦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一带一路下的中缅能源合作:现状、挑战与前景[D]. THIDAR SWE.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4]中国小水电大事记(1904—2019年)(之二)[J]. 赵建达,吴昊. 小水电, 2021(01)
  • [5]俄罗斯城镇化过程与空间格局研究[D]. 初楠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6]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与清洁可再生能源节能潜力评估[D]. 洪振国. 兰州大学, 2020(01)
  • [7]中国电能替代政策发展研究[D]. 韩露.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8]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D]. 郝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9]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10]农村能源系统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D]. 秦静. 兰州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回顾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