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盆地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西昌盆地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一、西昌盆地油气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郎悦竹,刘树根,孙玮,宋金民[1](2020)在《西昌米市盆地七里坝构造大箐组油气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西昌盆地是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一个较小盆地,为南北向展布的狭长构造盆地,西以安宁河断裂为界,东界可达峨边断裂,南界为则木河断裂,向北延伸至大渡河附近位于扬子淮地台西侧,横跨康滇地轴和凉山台坳两个二级构造单元。西昌盆地为覆于较活动结晶基底上的较大型盆地,位于西昌市东侧的昭觉、越西、喜德等县境内,面积约为16000 km2,是由米市盆地、甘洛盆地、麻姑山盆地、昭觉盆地和美姑盆地组成的残留盆地。

何伟,陈杨,方坤,刘治成,牟必鑫,魏洪刚,雷玉雪,董雪洁[2](2021)在《西昌盆地米市凹陷上三叠统白果湾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文中研究表明上三叠统白果湾组是西昌盆地米市凹陷重要的页岩层系,为探索其页岩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开发潜力,通过地质调查、系统取心、岩心观察、实验分析测试等方法,重点对白果湾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含气特征及保存条件等进行研究,并与国内已获得良好陆相页岩气发现的页岩层系展开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米市凹陷白果湾组富有机质泥页岩较发育,厚度较大、有机碳含量适中、热演化程度适中、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孔隙度较高、含气性较好,具备页岩气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2)较之于国内其他已获得良好发现的陆相泥页岩,米市凹陷白果湾组泥页岩的孔隙度、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含气量等关键参数基本相当;(3)在综合考虑富有机质泥页岩发育程度、埋深、保存和开发等条件下,认为特尔果、七里坝、乐伍、四开、西昌北5个区块是米市凹陷白果湾组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勘探开发潜力较大。

李桃,杨贵来,何伟,陈杨,周瑞琦,牟必鑫,魏洪刚[3](2021)在《西昌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存条件是影响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本文综合利用地质、钻井等资料,分析了西昌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的顶底板条件、构造特征、地层压力特征和气体组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影响页岩气保存的主要指标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西昌盆地保存条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盆地各凹陷主要由走滑-冲断带相隔,凹陷内地层缓倾,构造样式表现为宽缓-开阔褶皱,由于受到盆缘断裂冲断作用的影响,盆缘褶皱常表现为紧闭-闭合褶皱,地层近于直立,局部发生倒转;西昌盆地内部构造缩短量较少,缩短率均<20%,指示整个盆地内部构造变形强度较弱;盆地南部布拖区域,龙马溪组页岩可形成典型压力封存箱式地质结构,箱内与箱外存在一定压力系数差,箱内地层压力稳定,保存条件好;综合多期构造作用下的断裂和裂缝发育状况、隆升剥蚀、构造变形条件等因素,在西昌盆地东缘优选出昭觉和布拖两个页岩气有利区。

郎悦竹,孙玮,叶玥豪,邵红君,田小彬,丁一,宋金民,徐宏远[4](2021)在《西昌米市盆地七里坝构造奥陶系大箐组油气前景》文中研究表明基于钻井、二维地震剖面和野外露头等资料对四川西昌市的米市盆地七里坝构造特征及演化、上奥陶统大箐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七里坝构造为米市盆地最大的构造,其形成时间早、构造完整并且一直保持至今。大箐组岩性主要为晶粒白云岩,以细-中晶结构为主,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和大型的溶蚀孔洞为主,属低孔低渗型储层。研究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较发育,且与大箐组直接接触,具有较好的生储盖组合。七里坝构造距黑水河断层较远,保存条件相对较好,因此其深层的大箐组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前景。

杨平,陈杨,冯伟明,牟必鑫,魏洪刚,客昆,刘家洪,何磊[5](2021)在《西昌盆地白果湾组致密砂岩油气形成关键指标评价与有利区优选》文中研究说明综合钻井、大量实测剖面、样品测试分析和区域地质资料,对西昌盆地白果湾组烃源岩生烃强度、镜质体反射率、砂岩储层物性等关键指标进行了系统评价。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主要油气储层类型为中-粗砂岩,有利层段主要发育在白果湾组一段、三段和四段,砂岩具有中孔低渗、区域分布广、厚度大等特征,ZD-1井揭示砂岩含油气性好。西昌盆地白果湾组烃源岩在盆地中心厚度大,盆地中心的生烃强度达(56.74~97.70)×10 8 m3/km2。烃源岩成熟度(RO)在1.08%~3.98%范围,具有东低西高的特征。通过综合分析西昌盆地油气形成的关键指标,优选了夹铁-四开致密砂岩油气成藏有利区和4个甜点区,该区生烃强度(10~80)×108m3/km2,RO为1.08%~3.0%,中-粗砂岩厚度为10~50m,天然气资源量为6756×108m3,可形成"改造再重建"致密砂岩油气藏。

李轲,陈杨,牟必鑫,李金玺,李智武,童馗,华天,刘升武[6](2021)在《西昌盆地南部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的评价》文中认为为了查明西昌盆地南部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优选区,针对研究区构造变形等特征,对研究区进行构造分区,得出研究区受到强烈的挤压-走滑构造变形和大幅度的隆升剥蚀等构造强改造作用,具有强变形、强隆升、强剥蚀等构造特征,后期构造改造和变形为制约页岩气保存的关键因素。以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从物质基础、构造演化等方面对页岩气保存条件进行研究,得出米市盆地轿顶山向斜地区和布拖—火烈宽缓褶断带变形较弱,褶皱表现为宽缓-开阔的样式,剥蚀厚度主要小于3 000 m,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并初步建立了页岩气保存条件的综合评价指数体系,为西昌盆地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支撑。

魏洪刚,陈燃,牟必鑫,陈杨,雷玉雪,何伟[7](2020)在《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探潜力》文中指出西昌盆地位于四川盆地西侧,油气勘探程度低。最近昭地1井油气调查井在上三叠统白果湾组获得较好的油气显示,为研究西昌盆地油气资源潜力提供了难得条件。通过对昭地1井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组成展开地球化学分析,讨论了气源,再结合邻区油气基本条件对比分析了勘探潜力。结果表明,昭地1井天然气组分以甲烷为主;天然气δ13C1值介于-48.74‰~-41.25‰之间;δ13C2值介于-29.77‰~-28.96‰之间;δ13C3值介于-25.81‰~-21.91‰之间。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特征显示为典型油型气。气源分析结果显示昭地1井天然气来源于白果湾组,为同源不同成熟度天然气混合气藏。西昌盆地油气基础地质条件与川西坳陷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可对比性好,天然气资源潜力较大。

赵杰,周欣,王燕,孙玮,刘顺[8](2020)在《西昌盆地构造演化及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西昌盆地为四川盆地周缘最有勘探潜力的盆地之一,但其构造复杂,油气地质条件不明。这里根据野外踏勘资料与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对比,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西昌盆地构造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认为西昌盆地构造演化可分为:(1)晚震旦系—晚志留系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克拉通盆地发展阶段;(2)泥盆—石炭纪海西运动整体隆升剥蚀阶段;(3)二叠系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克拉通盆地发展阶段;(4)早中三叠系印支运动隆升剥蚀阶段;(5)晚三叠系—晚白垩系末陆相盆地形成阶段;(6)喜马拉雅期挤压隆升,盆地变形改造阶段等六个阶段。西昌盆地腹地主要发育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三组构造,其中以近南北向构造为主,总体表现为隔挡式褶皱和走滑—逆冲断裂构造格局。盆地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康滇基底杂岩带,横跨康滇地轴和凉山台坳两个Ⅱ级构造单元,可根据构造形态与发展特征将西昌盆地进一步细分为炭山背斜带、西河乡—尔乌背斜带、七里坝背斜带、罗木大山背斜带和四开背斜带等五个Ⅳ级构造带。

谢意[9](2020)在《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变形特征》文中研究指明西昌盆地东缘位于扬子陆块西缘,在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以来,亚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使得区域内的断裂挤压活动剧烈,持续至今,最终保留了复杂的地质构造面貌。西昌盆地与四川盆地成藏条件相似,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研究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变形对构造形成演化及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以构造地质学等地学理论为指导,运用解析构造方法,总结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的几何模式及多期次运动学性质,并对本区构造演化进行综合分析,讨论断裂构造变形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1)研究区主要断裂有越西河—黑水河断裂、普雄河—四开断裂、昭觉断裂,它们之间构成叠瓦构造,主要构造变形特征为:1)越西河—黑水河断裂大致呈近南北走向,北起越西、普雄,中间穿过米市东、解放乡,南至普格、宁南等地,显示为高角度逆断层,倾向总体向东。断层带内主要发育劈理、透镜体、碎裂化岩及构造角砾岩。2)普雄河—四开断裂分为北、中、南三段。研究区内北段主要出露在新基姑地区,断裂走向大致为近南北至NNW-SSE,表现为冲断层,断面东倾,倾角70-80°,两侧岩石强烈破碎。中段主要展布于四开、肥地矮脚及波洛乡地区,断裂走向大致为NNW-SSE,地表显示断面总体倾向西方向,地下则显示为倾向向东,多为高角度逆冲。南段主要展布于布拖县西侧的乌库乡和也普地区,发育多条平行分支断层,走向普遍为NNW-SSE,断面总体倾向东方向,西倾次之,且断层运动以逆冲挤压为主,偶见正断层。整条断裂带发育有劈理、透镜体、断层泥、挤压—褶皱带、碎裂化岩及构造角砾岩。3)昭觉断裂在竹核地区表现为断层较为直立,断层带内发育断层泥、构造角砾岩及碎粒岩。北段甘洛地区的碎裂化白云岩则表现了明显的两次应力挤压构造运动。(2)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形成演化如下:1)第一期活动应是源于新生代中期印度板块对亚欧板块施加的、向北东方向的作用力在青藏地区东侧所诱导的由西向东的侧向挤压力造成的。本文中近E-W向的挤压应力造成盆地东缘近南北向的逆断层东西向挤压形成挤压破碎带,发育一系列的角砾岩带及劈理透镜体带。盆地东缘断裂东西两侧的褶皱形态也不相同,断裂东侧表现为倒转、紧闭的褶皱形态,而西侧表现为平缓开阔的特征。2)本文第二期可推测为东西挤压后发育了方解石脉体,并显示为右行运动。并综合前人分析,在东西向应力挤压形成的断层后,发育了NE-SW向挤压应力形成北西向限制性褶皱。在此背景下可能叠加了本期NE-SW向的右旋运动。3)本文的第三期应源于喜马拉雅运动晚幕构造应力场所造成的活动,于第四纪中晚期活动以来,该区域形成了NW-SE方向的区域挤压应力,促使研究区内各大断裂带复活,并以左旋走滑的形式存在。本文所总结的NW-SE向最大主应力挤压表现出的左旋走滑性质的运动应是来源于此次构造应力场,受区域性走滑影响持续至今,并且区内发育的新生的断层泥带,推测也应是此期应力作用的结果,使得原有的断裂活动更加复杂化。(3)西昌盆地构造变形强度总体来说是盆缘强烈,盆内变形相对较弱。西昌盆地东缘各个断裂组成的断裂系统,断裂构造作用完全破坏了该带的油气保存,保存条件较差。保存条件较好的单元应在远离东缘断裂影响的米市地区米市—七里坝的平缓褶皱带,可作为西昌盆地油气有利保存区域。

彭灿明[10](2020)在《西昌盆地褶皱构造变形特征研究》文中提出西昌盆地位于扬子陆块西缘,盆地呈菱形展布。在盆地内发育众多叠加褶皱,叠加褶皱对于确定多期变形和构造运动期次,探讨构造演化历史以及对确定油气保存条件均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针对西昌盆地的叠加褶皱演化特征的研究几乎没有,故本文应用构造地质学、构造复合原理等基础地质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解析方法,对叠加褶皱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确定西昌盆地各叠加褶皱的类型,以及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反演其构造演化特征,讨论叠加褶皱对油气保存的影响。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西昌盆地主要褶皱的叠加模式有跨褶、移褶、加强、限制、转弯等叠加方式,褶皱的叠加模式在盆地闭合-紧闭褶皱带内大都为加强型,西昌盆地西区平缓褶皱带更偏向为迁移型和横跨型叠加褶皱。(2)西昌盆地叠加褶皱构造演化总体上可划分为如下三期:第一期为古近纪之后的挤压运动,主压应力方向为近E-W向,由于盆地内断裂构造的影响在盆地西区的北部形成走向NE向的褶皱,在盆地西区的南部形成走向NW向褶皱,在盆地东区形成走向S-N的褶皱。第二期为更新世之后的挤压运动,主应力方向为NE-SW,对第一期形成褶皱进行叠加改造,对盆地西区北部NE向褶皱叠加NW向褶皱构造,对盆地东区N-S走向的褶皱发生加强褶皱作用。第三期为全新世的挤压运动,主应力方向为NW-SE,对盆地西南部褶皱进行复合叠加、对盆地内断裂带产生扭动,及在褶皱内部形成节理。西昌盆地东以紧闭褶皱和叠瓦冲断为主,裂缝和微裂隙发育,破坏了保存条件,而且褶皱叠加作用为加强型,难以形成较大的背斜圈闭,其保存条件差。盆地西部的炭山背斜、米市向斜的次级背斜,以及盆地南部形成的七里坝背斜通过褶皱叠加作用形成的迁移型、横跨型褶皱均形成良好的构造圈闭,是较好的保存单元。

二、西昌盆地油气保存条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昌盆地油气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西昌盆地米市凹陷上三叠统白果湾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页岩气地质条件
    2.1 富有机质泥页岩展布
    2.2 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2.2.1 有机质类型
        2.2.2 有机碳含量
        2.2.3 有机质成熟度
    2.3 储集条件
        2.3.1 岩矿特征
        2.3.2 储集物性
        2.3.3 孔隙结构
        2.3.4 储集空间
    2.4 含气性
    2.5 保存条件
3 陆相气层特征对比
4 勘探潜力
    4.1 有利区优选
    4.2 资源量
5 结论

(3)西昌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1.1 地层特征
    1.2 构造作用
        1.2.1 构造样式
        1.2.2 断层分布特征
2 页岩气保存条件
    2.1 顶底板条件
    2.2 构造变形强度
    2.3 裂缝发育特征
    2.4 地层压力特征
    2.5 气体组分
3 保存条件评价
    3.1 评价参数及标准
    3.2 保存有利区评价
4 结论

(4)西昌米市盆地七里坝构造奥陶系大箐组油气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2 七里坝构造特征及演化
3 油气地质特征
    3.1 龙马溪组烃源岩
    3.2 大箐组储层特征
    3.3 盖层及保存条件
    3.4 圈闭特征
4 结 论

(5)西昌盆地白果湾组致密砂岩油气形成关键指标评价与有利区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致密砂岩储层发育特征
3 致密砂岩储层分布规律
4 热演化程度与生烃强度
5 有利区优选
    5.1 关键指标分析
        (1)选择烃源岩厚度和生烃强度大的区域。
        (2)选择热演化程度较低的区域。
        (3)有效储层岩性及分布规律。
    5.2 优选结果
6 结论

(6)西昌盆地南部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西昌盆地南段基本地质特征
    2.1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岩性特征
    2.2 西昌盆地南段构造特征
3 西昌盆地南段页岩气保存条件评价
    3.1 评价指数
        3.1.1 海拔指数
        3.1.2 剥蚀指数
        3.1.3 倾角指数
        3.1.4 断裂密度
        3.1.5 地层埋深及压力指数
        3.1.6 顶底板条件
    3.2 保存条件综合评价
4 结论

(7)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探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3.1 组分特征
    3.2 碳同位素特征
4 天然气成因类型
5 气源分析
6 天然气勘探潜力
7 结论

(8)西昌盆地构造演化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西昌盆地构造演化
    1.1 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克拉通盆地发展阶段Ⅰ
    1.2 海西运动整体隆升剥蚀阶段
    1.3 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克拉通盆地发展阶段Ⅱ
    1.4 印支运动隆升剥蚀阶段
    1.5 陆相盆地发育阶段
    1.6 盆地变形改造阶段
2 地表与地腹构造特征
3 西昌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4 结论

(9)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变形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概况
    2.2 深部构造背景
    2.3 区域地层概况
第3章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3.1 越西河—黑水河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3.1.1 黑水河断裂中段解放乡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3.1.2 黑水河断裂南段普格北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3.1.3 黑水河断裂中段米市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3.2 普雄河—四开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3.2.1 普雄河—四开断裂北段构造变形特征
        3.2.2 普雄河—四开断裂中段构造变形特征
        3.2.3 普雄河—四开断裂南段构造变形特征
    3.3 昭觉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第4章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的几何模式、形成演化及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4.1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几何模式
    4.2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运动期次分析
    4.3 西昌盆地东缘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4.4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的形成演化
    4.5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4.5.1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对盆地变形的作用
        4.5.2 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西昌盆地褶皱构造变形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川滇南北构造带研究现状
        1.3.2 西昌盆地褶皱构造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概况
        2.1.1 大地构造背景
        2.1.2 区域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概况
第3章 西昌盆地褶皱构造变形特征
    3.1 西昌盆地主要褶皱分区特征
    3.2 西部平缓开阔褶皱带几何结构特征
        3.2.1 炭山背斜
        3.2.2 米市向斜
        3.2.3 轿顶山向斜
        3.2.4 西河乡-尔乌背斜
        3.2.5 七里坝背斜
    3.3 盆地闭合-紧闭褶皱带几何结构特征
        3.3.1 罗木大山背斜
        3.3.2 瓦的尼姆向斜及依机向斜
        3.3.3 四开西复背斜
        3.3.4 三岔河乡背斜及滥坝向斜
        3.3.5 叉水坝向斜
    3.4 盆地东缘冲断构造带几何结构特征
        3.4.1 四开背斜
        3.4.2 盆地东缘隔档式褶皱
第4章 西昌盆地褶皱形成演化过程及对油气保存的影响
    4.1 平衡剖面恢复
        4.1.1 缩短量的误差估计
        4.1.2 地壳缩短的意义
    4.2 褶皱形成期次和演化
        4.2.1 构造变形时代
        4.2.2 西昌盆地褶皱叠加模式对褶皱形成期次反映
        4.2.3 利用节理构造反演西昌盆地构造应力场及期次
        4.2.4 西昌盆地构造变形模式
    4.3 褶皱对油气保存条件的控制作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西昌盆地油气保存条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昌米市盆地七里坝构造大箐组油气前景分析[A]. 郎悦竹,刘树根,孙玮,宋金民. 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一)—专题三十一: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专题三十二:盆地动力学与能源、专题三十三:沉积岩系改造与能源矿产赋存, 2020
  • [2]西昌盆地米市凹陷上三叠统白果湾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J]. 何伟,陈杨,方坤,刘治成,牟必鑫,魏洪刚,雷玉雪,董雪洁.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5)
  • [3]西昌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研究[J]. 李桃,杨贵来,何伟,陈杨,周瑞琦,牟必鑫,魏洪刚.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1(03)
  • [4]西昌米市盆地七里坝构造奥陶系大箐组油气前景[J]. 郎悦竹,孙玮,叶玥豪,邵红君,田小彬,丁一,宋金民,徐宏远.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5]西昌盆地白果湾组致密砂岩油气形成关键指标评价与有利区优选[J]. 杨平,陈杨,冯伟明,牟必鑫,魏洪刚,客昆,刘家洪,何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1(03)
  • [6]西昌盆地南部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的评价[J]. 李轲,陈杨,牟必鑫,李金玺,李智武,童馗,华天,刘升武. 非常规油气, 2021(01)
  • [7]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探潜力[J]. 魏洪刚,陈燃,牟必鑫,陈杨,雷玉雪,何伟.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11)
  • [8]西昌盆地构造演化及特征研究[J]. 赵杰,周欣,王燕,孙玮,刘顺.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20(05)
  • [9]西昌盆地东缘断裂构造变形特征[D]. 谢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10]西昌盆地褶皱构造变形特征研究[D]. 彭灿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标签:;  ;  

西昌盆地油气保存条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