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叉尾人工传播试验

通道叉尾人工传播试验

一、斑点叉尾人工繁殖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华,姜虎成,钟立强,张世勇,陈校辉,边文冀,马昊[1](2021)在《斑点叉尾鮰亲鱼池塘产卵繁殖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斑点叉尾鮰亲鱼的产卵效果,在池塘自然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放养密度、不同雌雄配比和不同年龄对斑点叉尾鮰亲鱼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 m2放养60尾4龄亲鱼,亲鱼雌雄配比为2∶1的亲鱼产卵效果较好,平均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75.0%、85.2%、92.5%。

刘瑜[2](2020)在《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是包括鱼类在内所有动物所必需的微量矿物质营养元素,在体内参与构成多种酶及功能蛋白,进而发挥免疫、抗氧化及调节能量代谢等生理作用。研究表明,人工养殖条件下鱼类主要从饲料中获取机体所需铜元素,饲料铜缺乏可引起养殖鱼类生长受阻、发育畸形;饲料铜过量则会造成铜在体内蓄积过量,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生物大分子过氧化,降低鱼类存活率、生长速度及繁殖力。因此,研发含适宜铜水平的饲料对鱼类人工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铜是养殖水域污染物中较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可造成养殖鱼类生长受阻甚至中毒死亡。多种经济鱼类铜营养需求及水体铜的安全浓度已被报道,但在黄鳝上则未见此类研究。本文对黄鳝铜营养需求量及水体铜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旨为黄鳝环保型配合饲料的配制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鳝铜需求量研究试验以五水硫酸铜(CuSCO4·5H2O)为铜源,采取等对数间距(LOG10)梯度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36.8、135.7、500 mg/kg含量的Cu2+,5组饲料铜水平实测值为 14.21、23.95、37.01、135.63、499.63 mg/kg,饲喂黄鳝(62.09±1.07 g)60 d,取样测定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组织铜蓄积、血清及肝脏生化指标和肠道与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1)饲料铜水平为37.01 mg/kg组黄鳝取得最佳生长性能,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2)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体参数、全鱼及肌肉水分、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高铜饲料引发全鱼灰分显着升高(P<0.05);(3)铜在黄鳝体内蓄积规律为:肝脏>肠道>肾脏>皮肤>脾脏>肌肉;饲料铜水平上升可引起肝脏、肠道、肾脏、皮肤及脾脏铜蓄积量显着增加(P<0.05),对肌肉铜蓄积量则无显着影响(P>0.05);铜主要蓄积于肝脏,499.63 mg/kg组黄鳝肝脏铜蓄积量可超过国家对水产品铜≤50 mg/kg的安全标准;(4)高铜组黄鳝(135.63、499.63 mg/kg)血清 GPT 活力显着高于低铜组(14.21、23.95、37.01 mg/kg);饲料铜水平大于37.01 mg/kg时黄鳝血清Cu-Zn SOD活力及T-AOC显着上升(P<0.05);37.01 mg/kg组黄鳝血清CP活力及499.63 mg/kg组黄鳝血清LDH活力最高,显着高于其余4组(P<0.05);14.21、23.95、499.63 mg/kg组黄鳝血清MDA含量显着高于另外 2 组(P<0.05);肝脏 SOD、Cu-Zn SOD 活力在 37.01、135.63、499.63 mg/kg组显着高于另外2组(P<0.05);高铜组黄鳝肝脏LDH活力及MDA含量显着高于低铜组(P<0.05);(5)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胃、肠道及肝脏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活力均无显着影响(P>0.05);(6)低铜饲料对黄鳝肝脏、肠道结构影响程度较小;高铜饲料引起黄鳝肠绒毛杯状细胞数量增加;肝细胞空泡化、细胞核偏移,内质网断裂卷曲呈游离囊泡状散乱分布,线粒体破裂凋亡,溶酶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499.63 mg/kg组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滴沉积。结果表明:适宜铜水平饲料能够促进黄鳝生长,饲料铜水平不足或过量均会抑制黄鳝的生长性能,以增重率及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均重为(62.09±1.07)g的黄鳝对饲料铜的需求量为:44.29~45.84 mg/kg。铜主要蓄积于黄鳝肝脏、肠道及肾脏组织,对肌肉营养组成及其食用安全无显着影响,但高铜可引发黄鳝肝脏铜蓄积量超标。适宜饲料铜水平提升能够增强黄鳝机体抗氧化能力,但高铜饲料会加重黄鳝脂质过氧化程度,造成肠绒毛受损,杯状细胞数量急剧增加;肝细胞内线粒体和内质网结构及功能被破坏,肝脏及肠道结构损伤。黄鳝肠道通过增加杯状细胞数量促进肠黏液分泌以加强对铜离子的排泄,表现出对高铜饲料一定的耐受能力。2.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的影响在铜营养需求试验基础上,将铜水平为14.21(A组)、37.01(C组)及499.63 mg/kg(E组)三组试验黄鳝继续养殖至120 d时取样,每组取4份样品进行肠道菌群16SrDNA全长高通量测序,针对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属水平上,A、C两组间肠道菌群组成无显着性差异(P>0.05),E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其中免疫相关的Romrboutsia属、包含较多条件致病菌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菌群相对丰度显着高于A、C两组(LDAscore>3.5);(2)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A组与C、E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E组在排泄系统和其他氨基酸代谢通路富集程度显着高于C组(P<0.05);(3)BugBase功能预测分析表明,E组具有压力耐受性功能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显着高于A、C两组(P<0.05),其它表型则无显着差异;(4)COG蛋白功能预测表明,E组肠道菌群的能量产生与转换,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裂、染色体分裂,染色质和动力学等功能显着低于A、C两组(P<0.05)。结果表明:饲料铜水平在14.21~37.01 mg/kg时,黄鳝的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变化不显着;饲料铜水平达到499.6 mg/kg时,改变了黄鳝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功能。高铜引起致病性微生物丰度增加,危害肠道健康;肠道菌群排泄系统通路增强,与生长相关蛋白功能下降,总体上不利于黄鳝生长。3.水体铜对黄鳝毒性初步研究以 CuSO4·5H2O配制 Cu2+含量分别为 0、0.25、0.5、1、2、4、8 mg/L 试验液(硬度60 mg/kg(以CaCO3计)、pH7.2,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水体Cu2+对黄鳝幼鱼的毒性,统计不同Cu2+浓度下黄鳝幼鱼死亡量,线性拟合黄鳝幼鱼24、48、72、96 h时Cu2+半致死浓度(LC50),并计算黄鳝Cu2+安全浓度(SC)。结果:(1)黄鳝幼鱼急性铜中毒症状表现为:离开水底无规律游动,体表分泌大量粘液,肛门红肿,身体绷直将吻端探出水面呼吸,鳃腔内出血;(2)Cu2+对黄鳝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 6.764、4.971、1.930、1.029 mg/L,SC 为 0.1092mg/L。结果表明:水体铜对黄鳝具有高毒性,安全浓度为0.1092 mg/L,建议在黄鳝养殖过程中避免使用硫酸铜,谨慎使用含铜产品。

陶莎[3](2020)在《斑点叉尾鮰出血病病原鉴定及中草药筛选》文中提出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and)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斑点叉尾鮰的疾病不断出现,而细菌病则是其中分布范围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常能引起斑点叉尾鮰体表、内脏出血或充血,肠道、泄殖腔等出血溃烂。已发现的能引起斑点叉尾鮰死亡的细菌有: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中间气单胞菌(Aeromonas media)、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等。2018年10月,贵州省遵义绥阳的斑点叉尾鮰爆发一种体表及内脏均具有出血特征的疾病,本研究对该病鱼进行病原分离,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人工回归感染实验、10种毒力基因检测及45种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实验;然后检测了 41种单方中草药及复方中草药对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综合评价单方中草药及复方中草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杀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此次斑点叉尾鮰出血病的主要症状为斑点叉尾鮰病鱼泄殖孔红肿外凸,肠道充血,有肠套叠现象,从肝、肾等器官分离菌株,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引起此次斑点叉尾鮰出血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此次分离的菌株进行人工回归感染实验,攻毒试验显示此菌株对体长为15~20 cm的斑点叉尾鮰96 h半致死浓度为4.75×106 cfu/mL,人工致病斑点叉尾鮰表现出与自然发病斑点叉尾鮰相似的症状。在检测的10种毒力基因中,菌株共携带aerA、hly、aha、ahp、ast、laf、OMPs 7种毒力基因,未携带act、alt、epa 3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显示对阿奇霉素、呋喃妥因、多西环素等13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多粘菌素B、头孢他啶、头孢噻肟3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四环素、替考拉宁等29种抗生素耐药。41种中草药中14种存在抑菌圈,27种不存在抑菌圈;MIC最低为黄连的7.81mg/mL,综合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单方中草药有6种:石榴皮、诃子、紫花地丁、苏木、黄连、乌梅;药物联用显示6种单方之间没有出现拮抗的比例为93.3%,联用效果较好的比例为80%;根据正交表设计的25组复方结果显示比例为:石榴皮:诃子:紫花地丁:苏木:黄连:乌梅=2:5:1:2:3:4的M-10复方组的综合抑杀效果最好,其MIC值为15.63 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31.25 mg/mL。本研究结果基本明确贵州遵义地区此次斑点叉尾鮰出血疾病的主要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初步筛选出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杀效果较好的单方及复方中草药,以上结果对斑点叉尾鮰出血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研制复方中草药抑杀细菌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洪玉[4](2019)在《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提出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1984年从美国引入我国,由于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我国各省市迅速推广,养殖产量和养殖面积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种类。然而我国斑点叉尾鮰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越来越大,病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斑点叉尾鮰养殖主产区四川、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均出现暴发性的传染病,并且病原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目前国家允许使用的抗生素仅有11种20个剂型,并且种类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未来斑点叉尾鮰养殖将会面陷入到病害肆虐而无有效防控药物的困境。益生菌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生态友好的抗生素替代品。在病害防治以及水环境改善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乳酸菌是最为常用的一类益生菌,主要在饲料中添加用于改善动物健康。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乳酸菌在鱼体内的定植性和对其肠道菌群的研究一直都不清楚。本文利用在体实验研究干酪乳杆菌YYL3(Lactobacillus casei,Lc-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YYL5)在斑点叉尾鮰肠道中的定植性,然后在饲料中添加两种乳杆菌,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分析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基于肠道菌群功能预测,对代谢通路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两种乳杆菌的益生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从市售水产益生菌制剂、糖蜜、红糖、斑点叉尾鮰肠道中筛选出21株乳酸菌,经16S r DNA测序确定分属于10种乳酸菌,分别为屎肠球菌、布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乳球菌、棒状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发酵乳杆菌、鸟肠球菌和海氏肠球菌。分别对10种21株乳酸菌进行病原菌体外拮抗、耐胆盐及肠道上皮细胞黏附性实验。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YYL3、植物乳杆菌YYL5、植物乳杆菌YYL6、乳酸乳球菌TM3和发酵乳杆菌HT3等5株对斑点叉尾鮰三种主要致病菌(鮰鱼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和鲁氏耶尔森氏菌)有较好拮抗作用。植物乳杆菌YYL5和YYL6、干酪乳杆菌YYL3和乳酸乳球菌TM3可以耐受0.2%的胆盐,在0.2%胆盐浓度下仍然可以生长。干酪乳杆菌YYL3、植物乳杆菌YYL5和发酵乳杆菌HT3这3株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作用相对较强,黏附率在5%以上。综合以上试验结果,最终获得两种能拮抗斑点叉尾鮰病原菌、耐胆盐并对Caco-2细胞具有一定黏附性的乳杆菌-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2)使用已证的在斑点叉尾鮰肠道具有定植能力的地衣芽孢杆菌A1(Bacillus licheniformis,Bli-A1)作为阳性对照,使用惰性对照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Gs)作为阴性对照,研究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在斑点叉尾鮰肠道中的定植性。通过每周换水100%和饲料Co60辐照灭菌减少水体和饲料微生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改良MRS平板(p H5.0)方法,提高MRS平板检测两种乳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52℃高温选择性培养肠道Bli-A1,使用Gs的芽孢作为惰性对照,研究外源添加两种乳杆菌在肠道内的消长规律。结果显示,每周100%换水使水体Lc、Lp、Bli含量<1cfu/ml。MRS改良平板检出限可以达到1cfu/肠。辐照灭菌使饲料中的乳酸菌和芽孢菌降至检出限以下。停止补充外源Lc、Lp、Bli、Gs后,Day21之后便再无Gs的检出,Day14之后便再无乳酸菌检出了,而Bli-A1在肠内容物中的含量直至观察期结束时(Day28)仍有1.3×102cfu/g。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不能在斑点叉尾鮰肠道中有效定植。(3)为研究两种乳杆菌对斑点叉尾鮰的益生性,在饲料中添加3.0×108 cfu/g的干酪乳杆菌YYL3(Lc-YYL3)或植物乳杆菌YYL5(Lp-YYL5),养殖4周后,测定生长指标和存活率,分析血清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并测定人工感染后叉尾鮰的累积存活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投喂Lc和Lp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对肠道菌群功能进行了预测,对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c能够显着提高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终末平均体重(114.67±10.75)g、体重平均增重(47.49±1.62)g以及特定生长率(1.90±0.05)%均显着高于对照组(Conrtol group,CG),饵料系数显着低于CG组(P<0.05)。Lp对生长性能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Lc能够显着提高溶菌酶活性(P<0.05),对替代补体通路活性(ACH50)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无显着影响,Lp对溶菌酶活性、ACH50以及SOD均无显着影响(P>0.05)。Lc能够显着提高斑点叉尾鮰抗爱德华氏菌感染能力,15天后,Lc组(31.25±6.25%)累积存活率显着高于CG组(8.33±9.55%)和Lp组(16.67±9.55%)(P<0.05),而Lp组同CG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Lc、Lp降低了肠道菌群的丰度分布和多样性。在停止投喂乳杆菌两周后,Lc-2wk组肠道丰度仍然显着低于CG-2wk(P<0.05),但肠道菌群多样性逐渐恢复。Lp-2wk组菌群丰度逐渐恢复,但多样性仍然显着低于CG-2wk(P<0.05)。投喂乳杆菌期间,乳杆菌属是Lc、Lp两组的肠道菌群绝对优势菌属,分别为:85.39%、84.58%。停止投喂两种乳杆菌两周后,肠道中两种乳杆菌降低到了很低的水平(<0.05%)。假单胞菌属是Lc肠道菌群的第二优势菌群。Lp组中Pseudoclavibacter(2.99%)、假单胞菌属(2.19%)、军团菌属(1.29%)和短波单胞菌属(1.15%)所占比例也均超过1%。停止投喂乳杆菌2周后,两种乳杆菌肠道菌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Lc-2wk菌群属水平分布较为均匀,假单胞菌属(19.75%)、杆菌属(13.41%)和新根瘤菌属(10.47%)所占比例超过10%。Lp-2wk组,鲸杆菌属是绝对优势菌,为84.72%,阿克曼菌属(12.23%)是第二优势菌属,同对照组肠道菌群亲缘关系较近。两种乳杆菌极大的改变了斑点叉尾鮰肠道菌群结构,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effect size,LEf Se)显示,在LDA分值大于3.6,CG同Lc组之间39个分类单元有差异,CG同Lp组相比较,一共有51个分类单元有明显差异。投喂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后,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降低斑点叉尾鮰肠道中的机会致病菌气单胞菌的比例。对肠道菌群功能基因进行分析,Lc-YYL3组新陈代谢途径丰度比例高于对照组,在脂质代谢、萜类化合物和聚酮类化合物的代谢、其他氨基酸的代谢、外源生物的生物降解和代谢以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等丰度比例上均高于对照组,这些功能基因的富集,更好的利用碳水化合物、脂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发酵碳水化合物形成短链脂肪酸,最终表现在促进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以及免疫水平上。综上所述,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不能在斑点叉尾鮰肠道中有效定植。干酪乳杆菌YYL3能够促进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提高免疫,提高抗爱德华氏菌的感染能力。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而两种乳杆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有很大的差异性。干酪乳杆菌YYL3通过肠道中代谢功能基因富集,促进斑点叉尾鮰的生长和免疫水平。

王二龙[5](2019)在《斑点叉尾鮰E.ictaluri与Y.ruckeri二联基因OmpN2-OmpF亚单位和口服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渔用疫苗作为替代抗生素和化学药物进行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更为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多联疫苗因其可预防多种疾病、减少接种次数、简化免疫程序等特点,已成为当今世界疫苗的研究和发展方向。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和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作为近年来斑点叉尾鮰养殖频发的两种细菌性疾病病原,给我国斑点叉尾鮰乃至整个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以斑点叉尾鮰源E.ictaluri外膜蛋白OmpN2和Y.rucker外膜蛋白OmpF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分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基础上初步研究其作为疫苗候选目的抗原的潜力。通过添加多肽Linker接头序列、酶切连接、融合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二联融合基因N2-F,通过分子克隆和原核表达制备二联基因N2-F亚单位疫苗。此外,采用海藻酸钠-壳聚糖等天然高分子复合物作为包被材料,研制二联基因N2-F口服微球疫苗,分别以腹腔注射和拌饲口服方式将二联基因N2-F亚单位疫苗和口服疫苗免疫接种斑点叉尾鮰,通过特异性抗体水平、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相对免疫保护率等方面综合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免疫保护机制,为生产上开发安全有效的多联疫苗,进行斑点叉尾鮰的鮰爱德华氏菌病和鲁氏耶尔森氏菌病的免疫防治提供参考。本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OmpN2与OmpF基因的分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对鮰爱德华氏菌外膜蛋白OmpN2基因和鲁氏耶尔森氏菌外膜蛋白Omp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全面的分子特性分析和抗原表位预测,结果发现OmpN2和OmpF基因序列全长分别为1122 bp和1095 bp,分别编码373和364氨基酸序列,均具有革兰氏阴性菌穿孔蛋白保守结构域,分别属于E.ictaluri和Y.rucker外膜孔蛋白,分别具有9个和12个潜在抗原决定簇区域,两者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65.96%,三维结构预测显示均为三聚体的空间构象,均与同一个模板有60%以上的相似性,表明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推测其作为疫苗候选抗原可能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2.OmpN2与OmpF的原核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通过体外原核表达技术,成功诱导表达了去除信号肽后的目的重组蛋白rtOmpN2和rtOmpF,大小分别约为56 kDa和55 kDa;细菌表面显色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E.ictaluri和Y.ruckeri能分别与兔抗rtOmpN2抗体和兔抗rtOmpF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显示显示阳性反应信号,表明OmpN2和OmpF蛋白分别位于E.ictaluri和Y.ruckeri的菌体表面,是一种细菌表面抗原。Western bloting分析显示,rtOmpN2蛋白和rtOmpF蛋白能分别被兔抗E.ictaluri和兔抗Y.ruckeri抗体识别并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OmpN2和OmpF蛋白不仅是E.ictaluri和Y.ruckeri的抗原之一,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作基因工程疫苗候选目的抗原。3.融合基因N2-F的构建,分子克隆,原核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通过添加多肽Linker接头序列和BamH I酶切位点连接法成功构建了N2-F融合基因,大小为2133 bp;通过体外原核表达,成功诱导表达了重组融合蛋白N2-F,大小约为96 kDa;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N2-F能分别与兔抗6×His抗体、兔抗E.ictaluri抗体和兔抗Y.ruckeri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显示单一、明显条带,表明融合蛋白N2-F融合表达成功,且同时具有OmpN2和OmpF的蛋白构象,能被相应的抗体识别;细菌表面显色分析显示,E.ictaluri和Y.ruckeri均能与兔抗N2-F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显示阳性反应信号,表明融合蛋白N2-F同时具有OmpN2和OmpF的免疫原性,可用作研制同时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感染的二联基因工程疫苗候选抗原。4.二联基因N2-F亚单位疫苗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效果分析与单价疫苗rtOmpN2和rtOmpF相比,二联疫苗N2-F分别显着性(P<0.05)增强了斑点叉尾鮰相应的血清抗体水平及血清溶菌酶、补体C3、总蛋白含量、SOD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提高了头肾和脾脏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对斑点叉尾鮰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感染的相对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分别为76.67%和82.71%,均高于rtOmpN2(RPS为73.33%)和rtOmpF(RPS为75.86%),表明N2-F不仅能同时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两种病原菌的感染,还提供了更高更好的免疫保护效果。5.二联基因口服微球疫苗的制备、条件优化及理化特性分析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工艺,得到最优制备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1.58%,水油相比例为4.0:6.0,CaCl2浓度为8.60%,壳聚糖溶液浓度为0.82%,在此条件下,重组蛋白N2-F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微球疫苗的包封率为93.26%,粒径为4.35±1.08μm。通过对复合微球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发现,N2-F复合微球对溶液的温度,pH和离子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在温度较高,碱性环境以及离子强度较高的溶液中,溶胀性增强;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环境分析复合微球的释放性能,发现微球能在模拟胃液(酸性环境)中释放缓慢,在模拟肠液(碱性环境)中释放速率较快,既能保护目的蛋白在胃部不被胃酸降解破坏,又能保证目的蛋白在肠道释放以供吸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复合微球释放的蛋白为目的蛋白抗原,且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安全性检测表明复合微球的安全性好,可用作鱼用口服疫苗。6.二联基因口服疫苗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效果分析与单基因rtOmpN2和rtOmpF口服疫苗相比,二联基因N2-F口服疫苗分别显着性(P<0.05)增强了斑点叉尾鮰免疫后肠黏液和血清中相应的抗体水平及溶菌酶、补体C3、总蛋白含量、SOD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提高了头肾和脾脏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对斑点叉尾鮰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感染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73.33%和79.31%,分别高于rtOmpN2微球疫苗组(RPS为63.33%)和rtOmpF微球疫苗组(RPS为65.52%),表明二联基因N2-F口服疫苗不仅能同时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两种病原菌的感染,还提供了更好的免疫保护效果。综上,通过构建二联基因N2-F,分别制备了二联基因N2-F亚单位疫苗和N2-F口服疫苗,分别以腹腔注射和拌饲口服方式免疫接种斑点叉尾鮰综合分析和评价其相应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两种疫苗对斑点叉尾鮰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感染均取得理想的免疫保护效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二联基因N2-F亚单位疫苗和N2-F口服疫苗能有效增强斑点叉尾鮰的免疫能力,对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的感染起到较好的免疫防御和保护效果。其中二联基因亚单位疫苗的保护效果略优于二联基因口服疫苗,但结合水产养殖生产实践,口服免疫接种的二联基因口服疫苗更易被认可和接受。

王远吉,赛清云,李永军,王燕[6](2018)在《宁夏地区斑点叉尾鮰工厂化繁育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鮰在宁夏地区人工繁育技术的适宜条件,针对宁夏地区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需求,分别开展了不同催产素配组及亲鱼人工配组的方法对斑点叉尾鮰催产率的影响、不同孵化温度对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及斑点叉尾鮰当年苗种培育试验。结果显示:水温23. 5℃条件下,使用催产药物可以使斑点叉尾鮰亲鱼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产卵,且使用组合药物的催产率优于单纯使用一种药物的催产率,但是催产效果不明显。人工辅助配组产卵与池塘自然产卵相比,人工辅助配组产卵可以提高亲鱼的产卵率;斑点叉尾鮰受精卵最适人工孵化温度为24℃~26℃;适宜产卵温度为23℃~27℃。鱼种培育试验表明:斑点叉尾鮰在宁夏地区一龄鱼种生长比较快,从乌仔到一龄鱼种培育阶段建议放养密度在37. 5万尾/hm2~45万尾/hm2为宜。

丁悦秀[7](2018)在《东江流域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概况及变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它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流经广东省河源市、惠州市至广州市增城区,经东莞市虎门镇出海。东江流域内有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和白盆珠水库三座大型水库,以及为香港供水的东深供水工程,且有众多支流,为江西、广东两省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以及渔业资源。本研究于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对东江流域开展野外数据采集,采集地点分别选在东江上、中、下游,分为寻乌、贝岭、河源、虎门、增城5个江段,共设置了17个采样点。主要收集当地渔获种类数据,并分析物种组成、渔获物种类组成、各江段季节优势变动,以了解东江流域鱼类群落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东江鱼类资源的利用、保护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在东江流域共获得鱼类140种,隶属于14目,42科,108属。其中种类最多的是鲤形目,其次为鲈形目,第三为鲇形目,其余各目的种数均小于10。将本次研究获得的鱼类组成与历史数据做对比,两次调查共有的种类为73种,本次调查未见32种,新增67种。其中因规模化养殖而进入东江流域的有17种。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变化,鱼类资源受到了影响,有了较大的改变。2.根据各江段鱼类群落的聚类分析显示,贝岭段、河源段以及增江段比较相似,均为鲤形目>鲈形目>鲇形目。寻乌段为鲤形目>鲇形目>鲈形目。虎门段鱼类组成与其他各江段差别最大,最为特殊,由于虎门处于河口位置,故河口性鱼类的种类较多。3.东江流域主要经济鱼类有50种,约占渔获总种类数的35.71%。大多数经济鱼类生态类型属于定居性;按食性划分,以杂食性鱼类居多;按栖息环境划分,则底栖鱼类较多。4.基于近年来所获得的鱼类种类数据,以相对重要指数IRI=(N+W)F×104公式计算,分析了东江上、中、下游共五个江段的季节优势种,并以优势种更替率(r)来分析不同季节鱼类优势种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各江段鱼类优势种组成具有明显季节更替现象。其中,贝岭、河源、虎门段更替率变化趋势一致;但寻乌、增江段的季节更替率的变化无明显规率。5.对近年的调查中出现的鱼类种类,以相对重要指数IRI=(N+W)F×104公式计算,计算出年度IRI值,确定鱼类在其群落内的重要性。分析发现,寻乌段两年来各年度的优势种全部属于鲤形目。贝岭、河源段的主要年度优势种大多属于鲤形目,个别种类属于鲇形目和鲈形目。虎门的年度优势种则大多属于河口性鱼类,主要由鲈形目构成。可见,各江段的年度优势种的组成,与季节优势种的组成特点基本一致。6.由东江各站点鱼类群落结构ABC曲线统计量W值可知,上游寻乌段(W=0.284)的W值最高,鱼类群落结构未受干扰;上游贝岭段(W=0.111)、中游河源段(W=0.154)的W值虽比寻乌段低,但也显示了鱼类群落结构未受干扰;而下游流域,即虎门(W=0.011)、增江段(W=0.085)的W值虽为正值,但较接近0,说明鱼类群落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7.综合生物多样性指数(H′)等各项指标可知,寻乌段各项指数相对较优,其次为河源段。贝岭段的生物多样性指数(H′)和种类丰富度指数(D)均较低,说明贝岭段的群落物种相对较少。在整个东江流域的五个江段中,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都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整个东江流域内,群落物种丰富度较低,数量分布及其不均匀。8.从近年的渔获量数据上来看,东江鱼类资源主要的特点是:各江段主要的优势种虽包含草鱼、鳙鱼、鲫鱼等大型的经济鱼种,但这些鱼种同时也是主要的增殖放流鱼种。增殖放流对群落结构的稳定性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干扰。而青鱼、鲮鱼、鳊鱼等主要经济鱼类所占比例正在逐年降低,相反经济价值较低的种类,如虾虎鱼科等种类的数量却在逐渐上升,逐渐演变为以小型杂鱼为主。由于酷渔滥捕,捕获的鱼类数量虽然还比较多,但总体来说规格较小。可见东江已经出现了经济鱼类小型化的生态现象。9.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东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给出对应的开发与保护建议:(1)保护特有物种,保持生物多样性;(2)保障自然繁殖条件,加强人工繁殖放流工作;(3)控制污染状况,维护河口性鱼类多样性;(4)落实禁渔政策,禁止过度捕捞;(5)科学引种,防范生物入侵。

秦钦[8](2017)在《高生长黄颡鱼家系选育及其分子机制探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发掘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快长亲本群体及家系为主要研究目的,结合抗病及饲料利用等方面指标,分析不同繁育组合的育种潜力。并进一步探讨营养、生长相关基因以及两者的互作对黄颡鱼家系生长的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是内分泌系统调控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在动物营养、生长及营养调控生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营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调节IGF-Ⅰ的表达,调控鱼类的生长发育。筛选能有效利用日粮营养的黄颡鱼家系,并探究其分子机制,通过日粮营养,调节IGF-I在黄颡鱼体内的表达,进而调节生长性能,对于黄颡鱼快长家系的选育意义重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1黄颡鱼高生长亲本群体选择及其子代家系的生长性能比较为了对巢湖(C)、滆湖(G)、洪泽湖(H)、石臼湖(S)和太湖(T)等5个湖泊群体的黄颡鱼种质进行生长性能评估并选择快长繁育组合,2012年利用来自5个湖泊的黄颡鱼亲本建立了 49个全同胞家系,包括17个群体间繁育组合和5个群体内繁育组合。各家系经仔稚鱼、幼鱼中间培育后,植入电子标记混养。测定了 120日龄和460日龄鱼体质量性状及家系存活率数据。用混合线性模型估计不同群体和家系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计算不同繁育组合优势率。结果表明,黄颡鱼各群体体质量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25-0.66;G、T、S作为亲本时,子代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较高,分别比群体均值高2.98%、2.99%和0.98%,是体质量性状育种的优良亲本群体。各群体间繁育组合体质量均值(105.48 g)比群体内繁育组合均值(101.83 g)高3.58%。各组合以G(♂)×S(♀)、G(♂)× C(♀)、S(♂)× T(♀)组合收获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为高,分别为125.55 g、121.76 g和 120.08 g。G(♂)× S(♀)、G(♂)× C(♀)、S(♂)× T(♀)繁育组合体质量存在较明显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9.89%、22.36%和20.99%,超亲优势率分别为15.77%、11.50%和4.62%。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黄颡鱼生长性能遗传选择的准确性,并为实现良种选育奠定基础。2 5个黄颡鱼家系组幼鱼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活力的比较选取滆湖(G)、石臼湖(S)和太湖(T)野生黄颡鱼亲本,设计建立5个繁育家系组,分别为群体内繁育组Ⅰ(G♂×G♀)、Ⅱ(S♂×S♀)、Ⅲ(T♂ × T♀)和群体间繁育组Ⅳ(G ♂ × S ♀)、V(S ♂ × T♀)。家系组苗种培育至70 d时,每个家系组取鱼600尾,设3个平行,开展养殖试验,试验时间60 d,试验结束时测量各家系组黄颡鱼体重,计算体重绝对增长率(AGRW)、增重率(WGR)、饲料系数(FCR)、存活率(SR)等,并测定胃肠道消化酶生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各家系组间AGRW、WGR、FCR及SR指标均差异显着(P<0.05)。家系组Ⅳ的AGRW和WGR最高,分别为0.126±0.005和316.11±15.67,与其母本群体自交繁育家系组Ⅱ比较,在两个指标上均差异显着(P<0.05)。家系组Ⅳ胃、肠蛋白酶活力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家系组淀粉酶活力、脂肪酶活力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家系组Ⅳ(G♂×S♀),在饲料蛋白利用方面优于其他各组,促进了饲料利用和鱼体生长速度的提高,具有较好的生长表型,是具有开发潜力的优势繁育组合。3 5个黄颡鱼家系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免疫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为了探究不同黄颡鱼家系组的免疫性能,选取(G♂×G♀)、Ⅱ(S♂ × S♀)、Ⅲ(T♂× T♀),Ⅳ(G ♂ × S♀)和V(S ♂ × T♀)5个家系组130 d日龄的鱼种300尾/家系,试验鱼体重为(8.5±1.5)g。开展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在攻毒0h及攻毒后6 h、24 h、48 h采样。测定累积死亡率(CM)及血浆、肝脏免疫相关指标,包括血浆总蛋白(TP)、乳酸(L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分析结果显示,各家系组间黄颡鱼种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除血浆AKP之外的指标都表现出组间显着差异(P<0.05)。攻毒48 h后,CM由高到低顺序为Ⅱ>Ⅴ>Ⅲ>Ⅳ>Ⅰ。攻毒24 h后血浆TP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在攻毒48 h后,家系组Ⅰ、Ⅳ保持了较高TP含量,与其他试验组差异显着(P<0.05)。各家系组血浆LA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48 h家系组Ⅰ、Ⅳ的血浆LA显着低于其他家系组。攻毒后各家系组血浆转氨酶含量急剧上升,家系组Ⅰ、Ⅱ血浆ALT在24 h首先恢复到攻毒前水平。攻毒24 h后,肝脏中SOD水平达到顶峰,48 h家系组Ⅴ肝脏中SOD水平最高,显着高于其他家系组(P<0.05)。肝脏MDA水平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攻毒后6 h,家系组Ⅰ肝脏的MDA水平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48 h家系组Ⅲ肝脏的MDA显着高于家系组Ⅰ、Ⅱ、Ⅳ(P<0.05)。由结果可知,各家系组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差别。家系组Ⅰ(G♂ × G♀)在CM、TP、LA、ALT、MDA等指标上表现出较强的抗应激、非特异性免疫、肝脏抗氧化能力,在抗嗜水气单胞菌方面表现出抗病优势。4黄颡鱼IGF-Ⅰ基因cDNA克隆、组织分布特征及饥饿对其表达调控的研究本研究从黄颡鱼幼鱼肝脏克隆了IGF-Ⅰ cDNA全长序列,并对IGF-Ⅰ基因在黄颡鱼体中的组织分布进行分析。开展饥饿及再投喂IGF-Ⅰ基因表达调控研究,测定禁食3周和再投喂3周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以及肝脏IGF-Ⅰ mRNA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IGF-Ⅰ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884 bp,该全长序列包括480 bp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编码159个氨基酸,包括4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71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包括B,C,A,D结构区)和47个氨基酸E区。氨基酸序列对比和进化分析结果揭示,黄颡鱼IGF-Ⅰ在鲶形目及其近亲物种高度保守(71%-87%)。IGF-Ⅰ mRNA在黄颡鱼肝脏中分布最高,其次为脑组织。持续投喂对照组鱼体质量和体长都显着提高(P<0.05),肥满度变化较小(P>0.05);饥饿试验组在禁食期间,体重、体长、肥满度和肝脏IGF-Ⅰ表达显着降低(P<0.05),再投喂后的体质量、体长和肥满度显着提高,并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结果表明,黄颡鱼的IGF-Ⅰ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的相似度较高,IGF-ⅠmRNA表达与营养摄入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5黄颡鱼IGF-Ⅰ基因DNA克隆及SNPs的检测本研究在IGF-Ⅰ cDNA基础上设计引物,以黄颡鱼DNA为模板,运用PCR产物测序方法,分离测序部分DNA序列,拼接得到IGF-Ⅰ基因的DNA序列。克隆得到的IGF-Ⅰ基因组DNA序列长度为5536 bp,包括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外显子序列长度分别为33 bp、351 bp、36 bp和 144 bp;内含子序列长度分别为 1174 bp、1464 bp和2064 bp。利用设计的引物对黄颡鱼混合DNA及个体DNA进行PCR扩增、测序、比对。获得7个SNPs位点:g.2143G>C、g.2539A>G、g.2711A>G、g.3187A>G、g.4095A>G、g.4305C>A以及g.4343C>T。7个SNPs位点全部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中g.2143G>C、g.2539A>G和g.2711A>G位于第二内含子;g.3187A>G、g.4095A>G、g.4305C>A和g.4343C>T位于第三内含子。7个位点均是双等位多态性,其中转换5个,颠换2个。6日粮蛋白含量对不同黄颡鱼家系幼鱼生长性能和肝脏IGF-Ⅰ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家系种质和日粮蛋白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肝脏IGF-Ⅰ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选取滆湖(G)石臼湖(S)黄颡鱼群体2个子代家系组(G ♂×S♀)、(S♂ ×S♀)的幼鱼,每家系30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日粮蛋白含量37%(P37)和蛋白含量40%(P40)的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日粮蛋白含量、家系2因素对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IGF-Ⅰ mRNA的相对表达量等指标均影响显着(P<0.05),2因素在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上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40)/(G♂ ×S♀)组获得最大末重、增重率和IGF-Ⅰ基因表达量。由此可见,黄颡鱼幼鱼可通过种质筛选和日粮蛋白营养调节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G♂× S♀)家系在高蛋白日粮投喂下,获得最佳生长性能。

陈德芳[9](2011)在《斑点叉尾鮰海豚链球菌病病原学、病理学和诊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曾用名Streptococcus shiloi),隶属于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是重要的水生动物病原菌之一。1976年海豚链球菌首次从淡水海豚上分离报道。此后的几十年,其感染的宿主范围不断扩大,主要危害罗非鱼,虹鳟,鲑鱼等温带水域有鳍鱼类。1995年以来加拿大、美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相继报道了人类感染海豚链球菌的临床病例,海豚链球菌的公共卫生意义逐渐被人们重视。斑点叉尾鮰(Channel Catfish Ictalurns Punctatus)是全球知名的淡水养殖品种,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在四川、湖北、安徽等30多个省市地区广泛养殖。斑点叉尾鮰一度被认为不感染链球菌,然而近几年斑点叉尾鮰链球菌病出现临床报道,并在当地引起暴发性流行。但在病原生物学特性、病理损伤、致病机理和诊断方法上缺乏系统研究,因此给生产上斑点叉尾鮰链球菌病的防治和诊断带来困难。本研究以广西网箱养殖自然发病斑点叉尾鮰为研究对象,围绕病原学、病理学和诊断方法开展了系统研究,旨在明确广西斑点叉尾鮰链球菌病的病原、菌株生物学特性和病理损伤机制,并为生产养殖上准确诊断和有效防治该病提供科学参考。1.斑点叉尾鮰链球菌病病原分离鉴定从广西网箱养殖发病斑点叉尾鮰肝、脾、肾和脑中分离到致病性球菌DGX07,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斑点叉尾鮰暴发性传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对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检测,结果显示其为革兰氏阳性链状球菌,具有β溶血活性,有荚膜,接触酶(-),吡咯烷酮-β-萘胺(PRYA)(+)等。菌株16SrRNA基因(FJ951434)与S.iniae-ATCC29178 (AF335572)同源性达99.7%,系统发育树中与海豚链球菌聚为一簇。结合菌株的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DGX07被鉴定为海豚链球菌。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对S.iniae-DGX07进行药敏检测,结果表明菌株对多数的氯霉素类、p-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而对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药物不敏感。2.斑点叉尾蛔源海豚链球菌生物学特性从培养特性、血清分型、致病性和毒力基因检测上,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菌株能在10℃-45℃, NaCl0%~4%和pH6.0~9.0的条件下存活;在TSA、THA、BHI等多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以兔血TSA、THA和BHIa上生长良好。采用随机片段多态性DNA标记推断S.iniae-DGX07为血清Ⅰ型。菌株具有pgmA, cpsD, cpsK和sagA毒力基因,其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A (JF795256)与GenBank中公布的海豚链球菌同源性为99.9%,荚膜多糖基因cpsD(JF795257)为99.3%,荚膜多糖基因cpsK (JF795255)和溶血素基因sagA均为100%。菌株对斑点叉尾鮰和小白鼠的半数致死剂量分别为4.93×106CFU和3.51×105CFU。3.斑点叉尾鮰感染海豚链球菌病理形态学研究对自然发病和人工感染海豚链球菌的斑点叉尾鮰进行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和血液生化等病理学研究。临床表现为嗜睡或水中异常游动,体色变深,鳍条边缘褪色,下颌和鳍条充血、出血,内脏肿胀、充血明显;伴有肠炎和腹水。组织学观察表现为全身多组织器官的急性炎症反应和局灶性坏死。脾脏、肾脏和肝脏是感染损伤的靶器官,出现变质性坏死;伴有心外膜炎、脑膜炎和卡他性肠炎。超微病理学上,病鱼主要脏器细胞超微结构破坏,特别是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损伤明显。线粒体表现为肿胀,嵴断裂溶解消失;细胞核核膜扩张、染色质浓缩边移。电子显微镜下,各脏器吞噬细胞内可见分裂增殖的S.iniae-DGX07。血液学分析发现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固醇(CHO)、肌酐(Cr)、钠(Na+)、氯(Cl-)、钙(Ca2+)降低,白细胞数(WB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BUN)、血钾(K+)升高。4.斑点叉尾鮰感染海豚链球菌组织分布规律研究采用组织定量接种法和免疫组化法对人工感染斑点叉尾鮰不同时间点细菌组织分布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肝脏、脾脏和肾脏是细菌的主要分布脏器。定量接种法显示感染后5h脾脏、肾脏、肝脏和血液最先检出少量细菌,在感染后48h各脏器出现细菌峰值,到达120h时细菌量显着下降。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细菌阳性信号主要分布在脾脏、肾脏和肝脏且集中在吞噬细胞内、血液中和细胞间质区域。5.斑点叉尾鮰源海豚链球菌ELISA检测方法建立采用兔抗S.iniae-DGX07多克隆抗体,通过棋盘滴定法进行条件筛选成功建立了检测斑点叉尾鮰源海豚链球菌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与嗜水气单胞菌、鮰爱德华氏菌、维里纳气单胞菌、鲁氏耶尔森氏菌、豚鼠气单胞菌、无乳链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无交叉反应;板间和板内变异系数均低于10%;灵敏度达1.5×105CFU/mL,即每孔的检测限为104CFU。肝、肾、脾和脑判定的临界OD450值分别为0.467、0.454、0.630和0.594。对人工感染斑点叉尾鮰脾、肾、肝和脑分别检出时间为12h、24h、48h和48h,检出率分别为100%、75%、50%和40%。6.斑点叉尾鮰源海豚链球菌双重PCR检测方法建立根据已知的海豚链球菌16S rRNA基因和乳酸盐氧化酶lctO基因,选取16S rRNA上链球菌属细菌保守区域和lctO上海豚链球菌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一对引物,构建了从种属上特异性检测海豚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PCR反应最适条件dNTP (10mM) 1.0μL, MgCl2 (25mM) 1.5μL, 10pM 16S rRNA F/R:1 OpM lctO F/R (1:5)的混合引物2μL, Taq酶(5U/μL) 0.4μL,10×PCR Buffer 2.5μL,模板DNA1μL, ddH2O补至25μL。构建的双重PCR最低检测限量为650pg。人工感染的斑点叉尾鮰肝脏、脾脏和肾脏24h样本中病原检出率为100%。

罗继伦[10](2008)在《影响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esgue)产卵率几种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自然产卵的方式研究了放养密度、亲鱼体重、产卵池水深、产卵池底泥厚度和人工催情对斑点叉尾鮰产卵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4~5龄的,体形好、体表无伤、性腺发育良好的斑点叉尾鮰亲鱼,根据不同的放养量、不同的体重、不同的池塘条件进行对照。亲鱼放在四口面积各2668m2的试验池中饲养,池塘四周片石结构护坡,地底斜坡状,底泥10~15cm,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池塘水深2.0m,每口池塘各装配1台3kW的增氧机,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冬前强化培育,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7%的颗粒饲料,隔1d投喂1次鲜活动物饵料,投喂量和投喂次数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等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平均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每天投喂2次。产前(约产卵前30d,水温达到16℃时)每天投喂冰鲜适口鱼块,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5%~8%。自然产卵。4口试验池于5月5日拉网检查,发现亲鱼成熟较好。并于5月12日当水温上升到24℃以上时亲鱼陆续开始产卵。共收卵块383块,平均产卵率为45.3%,平均受精率在92%以上,获仔苗683万尾。人工催产。待斑点叉尾鮰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后,当水温上升到25℃时,进行人工催产。催产药物为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3)、地欧酮(DOM)组合一起使用。注射药物剂量为PG1.0mg+DOM2.0mg+LRH-A310μg+HCG1000IU;雄鱼减半。试验结果,总产卵率为62.5%,共产卵53.5万粒,受精率达94%以上,获仔苗45.3万尾。试验结果表明:1、在池塘面积、水深、底泥、亲鱼体重、雌雄比例相同的条件下,斑点叉尾鮰亲鱼放养密度为50尾/667m2、70尾/667m2的平均产卵率分别为92.17%、67.38%,前者显着高于后者。由此可见,斑点叉尾鮰亲鱼放养密度极为重要,合理的放养密度能够获得较高的产卵率,反之,产卵率就低。2、在池塘面积、水深、底泥、放养密度、雌雄比例相同的条件下,体重为2~2.5kg/尾的亲鱼产卵率为92.17%;体重3~4.5kg/尾的亲鱼产卵率为54.85%,两个对照组差异极显着。笔者认为,这跟斑点叉尾鮰亲鱼的体重有关,一般情况下,年龄为3~5龄之间,体重为2.0~3.0kg的亲鱼,体质强壮,性腺发育快,生殖能力强,产卵率高。反之,体重较大,年龄过长,老化现象明显,性腺发育迟缓,生殖力下降,产卵率差。3、在池塘其它生态条件和亲鱼放养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水深为2m与1.6m的池塘斑点叉尾鮰平均产卵率分别为92.17%和69.41%:前者显着高于后者。笔者认为,斑点叉尾鮰亲鱼培育池的水深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2m,超过2m会造成池塘溶氧不足;水深也不能低于1.2m,否则也会因为光线太强影响产卵率。4、在池塘其它生态条件和亲鱼放养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底泥为10~15cm、25~35cm的池塘斑点叉尾鮰平均产卵率分别为69.41%和44.78%;前者显着高于后者。斑点叉尾鮰亲鱼培育池淤泥多、且厚,有机物含量高,尤其是淤泥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直接影响斑点叉尾鮰亲鱼的产卵率。因此,笔者得出的结论是池塘中的底泥的厚度不同,产卵效果也不一样。5、在产卵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催情组和未催情组的平均产卵率分别为80%、90%;经显着性t检验,二者差异不显着(t值=0.6000,p>0.5)。在目前的生产中一般都不采用人工催产的方法,本试验有利于自然产卵时,遇天气变化、池塘水质恶化、溶氧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时,提供借鉴。

二、斑点叉尾人工繁殖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斑点叉尾人工繁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斑点叉尾鮰亲鱼池塘产卵繁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2.1 不同放养密度及雌雄配比对斑点叉尾鮰产卵率的影响试验
        1.2.2 不同年龄对斑点叉尾鮰产卵率的影响试验
    1.3 其他关键措施
        1.3.1 亲鱼培育
        1.3.2 设置产卵巢
        1.3.3 产卵池管理和卵块收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放养密度及雌雄配比对斑点叉尾鮰产卵率的影响
    2.2 不同年龄对斑点叉尾鮰产卵率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3.1 亲鱼放养密度与产卵率
    3.2 亲鱼雌雄配比与产卵率
    3.3 亲鱼年龄与产卵率
    3.4 小结

(2)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鱼类矿物质营养研究
        1.1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1.2 影响矿物质元素利用率的因素
    2 鱼类铜营养研究
        2.1 主要含铜酶、含铜蛋白及功能
        2.2 鱼类对铜的吸收与利用
        2.3 鱼类体内铜分布
        2.4 铜排泄
        2.5 鱼类铜需求研究
        2.6 饲料铜缺乏及铜过量对鱼类的影响
    3 水体铜对鱼类的毒性作用
    4 黄鳝生物学特性、营养研究及产业现状
        4.1 黄鳝生物学特性
        4.2 黄鳝营养研究进展
        4.3 我国黄鳝产业现状
    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鳝铜需求量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及材料
        1.2 养殖管理
        1.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试验结果
        2.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态参数和营养组成的影响
        2.3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组织铜蓄积的影响
        2.4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2.5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2.6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及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3 分析与讨论
        3.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态参数及体组成的影响
        3.3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各组织铜蓄积量的影响
        3.4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血清与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3.5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3.6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及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4 结论
第三章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PCA分析
        2.2 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与群落组成
        2.3 LEfSe差异分析与CCA分析结果
        2.4 功能预测差异比较结果
    3 分析与讨论
        3.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3.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的影响
    4 结论
第四章 水体铜对黄鳝幼鱼急性毒性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鳝幼鱼Cu~(2+)中毒症状
        2.2 Cu~(2+)对黄鳝幼鱼急性毒性
    3 分析与讨论
        3.1 黄鳝幼鱼对Cu~(2+)适应行为
        3.2 Cu~(2+)对黄鳝的毒性强度与安全浓度
    4 结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斑点叉尾鮰出血病病原鉴定及中草药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养殖斑点叉尾鮰养殖情况
        1.1.1 国外养殖斑点叉尾鮰养殖情况
        1.1.2 国内养殖斑点叉尾鮰养殖情况
    1.2 养殖斑点叉尾鮰疾病情况
        1.2.1 寄生虫疾病
        1.2.2 病毒性疾病
        1.2.3 细菌性疾病
    1.3 中草药在渔业中的研究情况
        1.3.1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3.2 中草药在病害防控中的应用
第二章 斑点叉尾鮰出血病病原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病鱼病理性观察
        2.1.3 病原菌纯化
        2.1.4 回归感染试验
        2.1.5 生理生化鉴定
        2.1.6 16S rDNA及gyrB分子鉴定
        2.1.7 病原菌毒力基因检测
        2.1.8 PCR产物分析
        2.1.9 药物敏感试验
    2.2 结果
        2.2.1 临床症状及病原菌形态
        2.2.2 回归感染试验结果
        2.2.3 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2.2.4 分子鉴定结果
        2.2.5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2.2.6 药物敏感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单方中草药对致病菌体外抑菌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及致病菌制备
        3.1.2 单方中草药种类及制备
        3.1.3 抑菌圈直径(d)测定
        3.1.4 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3.2 结果
        3.2.1 单方中草药对致病菌的体外抑杀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复方中草药对致病菌体外抑菌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致病菌来源及制备
        4.1.2 药物联用药敏试验
        4.1.3 棋盘交叉综合抑菌指数(FIC)测定
        4.1.4 复方中草药对致病菌的体外抑杀圈测定
    4.2 结果
        4.2.1 联合药敏及综合抑菌指数(FIC)结果
        4.2.2 复方中草药对致病菌的体外抑杀结果
    4.3 讨论
论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4)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斑点叉尾鮰养殖情况及遇到的问题
        1.2.2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2.3 乳酸菌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概况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2.2.2 牛津杯法体外细菌拮抗试验
        2.2.3 乳酸菌耐胆盐实验
        2.2.4 细胞黏附能力试验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干酪乳杆菌YYL3 和植物乳杆菌YYL5 在斑点叉尾鮰肠道中定植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体中乳杆菌和对照菌含量的监测
        3.2.2 饲料Co60 辐照灭菌和含菌量检测
        3.2.3 乳杆菌和对照菌的选择性培养
        3.2.4 干酪乳杆菌YYL3 和植物乳杆菌YYL5 不能在斑点叉尾鮰肠道有效定植
    3.3 讨论
        3.3.1 每周完全换水可有效控制水体中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含量
        3.3.2 Co60 辐照灭菌能够消除饲料中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对实验的干扰
        3.3.3 乳杆菌和对照芽孢杆菌的选择性培养
        3.3.4 干酪乳杆菌YYL3 和植物乳杆菌YYL5 不能定植于斑点叉尾鮰肠道
    3.4 小结
第四章 干酪乳杆菌YYL3 和植物乳杆菌YYL5 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生长性能
        4.2.2 免疫指标
        4.2.3 人工感染试验
        4.2.4 高通量测序数据及质量评估
        4.2.5 各样品群落多样性分析
        4.2.6 两种乳杆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4.2.7 基于LEfSe(LDA Effect Size)对比分析组间物种差异
        4.2.8 干酪乳杆菌YYL3 和植物乳杆菌YYL5 对肠道致病菌的影响
        4.2.9 肠道菌群功能比较性分析
    4.3 讨论
        4.3.1 Lc和 Lp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的影响
        4.3.2 Lc和 Lp对斑点叉尾鮰免疫及抗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影响
        4.3.3 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4.3.4 肠道功能预测
    4.4 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A 缩略词表及附图
    附表1 缩略词表
    附图1 LDA值分布柱状图及进化分支图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文章
致谢

(5)斑点叉尾鮰E.ictaluri与Y.ruckeri二联基因OmpN2-OmpF亚单位和口服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斑点叉尾鮰养殖概况
    2 鮰爱德华氏菌研究进展
        2.1 生物学特性
        2.2 宿主种类和范围
        2.3 相关毒力因子研究
        2.5 鮰爱德华氏菌外膜蛋白的研究
        2.6 鮰爱德华氏菌的疫苗研究
    3 鲁氏耶尔森氏菌研究进展
        3.1 生物学特性
        3.2 宿主种类和范围
        3.3 相关毒力因子研究
        3.4 鲁氏耶尔森氏菌外膜蛋白研究
        3.5 鲁氏耶尔森氏菌疫苗研究
    4 渔用疫苗研究进展
        4.1 渔用疫苗的发展历程
        4.2 渔用疫苗的种类
        4.3 渔用疫苗的免疫方式
    5 渔用口服疫苗载体研究
        5.1 微囊和微球载体
        5.2 减毒细菌载体
        5.3 生物被膜载体
        5.4 生物载体疫苗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鮰爱德华氏菌OmpN2 与鲁氏耶尔森氏菌OmpF基因的分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1 试验材料
        1.1 菌株和质粒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 菌株培养、DNA提取与PCR扩增
        2.3 重组克隆质粒的构建
        2.4 重组克隆质粒的鉴定
        2.5 核苷酸序列特征分析
        2.6 氨基酸序列特征分析
    3 结果
        3.1 目的基因的扩增和T克隆鉴定
        3.2 核苷酸序列特征分析
        3.3 氨基酸序列特征分析
        3.4 OmpN2和OmpF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对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OmpN2与OmpF的原核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菌株和质粒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 菌株培养、DNA提取与PCR扩增
        2.3 重组克隆质粒的构建
        2.4 重组克隆质粒的鉴定
        2.5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2.6 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
        2.7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2.8 重组蛋白的大量制备及纯化
        2.9 兔抗重组蛋白rtOmpN2和rtOmpF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2.10 Western blotting分析
        2.11 目的蛋白在细菌表面分布验证
    3 结果
        3.1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3.2 重组蛋白rtOmpN2和rtOmpF的表达及纯化
        3.3 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
        3.4 目的蛋白在细菌表面的分布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二联融合基因N2-F的构建,分子克隆,原核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菌株和质粒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Linker序列选择与引物设计
        2.2 重组克隆质粒T-N2-linker和 T-linker-F的构建与鉴定
        2.3 重组表达质粒P-N2-linker的构建与鉴定
        2.4 重组表达质粒P-N2-linker-F的构建与鉴定
        2.5 融合蛋白N2-F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2.6 兔抗融合蛋白N2-F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2.7 融合蛋白N2-F免疫原性检测
    3 结果
        3.1 N2-linker与 linker-F的 PCR扩增
        3.2 重组克隆质粒T-N2-linker和 T-linlker-F的构建与鉴定
        3.3 重组表达质粒P-N2-linker的构建与鉴定
        3.4 重组表达质粒P-N2-Linker-F的构建与鉴定
        3.5 融合蛋白N2-F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3.6 融合蛋白N2-F的免疫原性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二联基因N2-F亚单位疫苗对斑点叉尾鮰免疫效果分析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疫苗、菌株与质粒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细菌复壮
        2.2 亚单位疫苗制备
        2.3 免疫程序
        2.4 收集血清
        2.5 血清免疫相关指标检测
        2.6 攻毒试验及相对保护率检测
        2.7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2.8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血清抗体水平检测
        3.2 血清溶菌酶活性检测
        3.3 血清补体C3 活性检测
        3.4 血清总蛋白含量检测
        3.5 血清SOD活性检测
        3.6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3.7 攻毒试验及相对保护率检测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二联基因口服微球疫苗的制备、条件优化及理化特性分析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蛋白与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微球制备流程
        2.2 包封率和载药率测定
        2.3 单因素试验
        2.4 响应面试验
        2.5 口服微球疫苗的理化特性分析
        2.6 口服微球疫苗的抗原性检测
        2.7 口服微球疫苗的安全性检测
    3 结果
        3.1 单因素试验
        3.2 响应面试验结果
        3.3 响应面分析及结果验证
        3.4 口服微球疫苗的理化特性分析
        3.5 口服微球疫苗的抗原性检测
        3.6 口服微球疫苗的安全性检测
    4 讨论
    5 小结
第七章 二联基因口服疫苗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效果分析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疫苗、菌株与质粒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口服微球疫苗制备
        2.2 口服疫苗饲料制备
        2.3 免疫程序
        2.4 血清和肠粘液采集
        2.5 肠黏液免疫相关指标检测
        2.6 血清免疫相关指标检测
        2.7 攻毒试验及相对保护率检测
        2.8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2.9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肠黏液免疫指标
        3.2 血清免疫相关指标
        3.3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3.4 攻毒试验及相对保护率检测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总结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宁夏地区斑点叉尾鮰工厂化繁育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鱼培育
    1.2 人工催产
    1.3 车间规模化人工辅助产卵
    1.4 人工孵化
    1.5 池塘苗种培育
2 结果与分析
    2.1 催产及产卵
    2.2 车间人工辅助产卵
    2.3 受精卵人工孵化
    2.4 池塘苗种培育
3 讨论
    3.1 亲鱼池塘培育
    3.2 人工催产与人工孵化
        3.2.1 亲鱼的选择和培育与亲鱼产卵率的关系
        3.2.2 催产药物对斑点叉尾鮰产卵率的影响
        3.2.3 温度对斑点叉尾鮰受精卵孵化率及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3.2.4 斑点叉尾鮰人工辅助产卵与水温的关系
    3.3 斑点叉尾鮰池塘苗种培育
4 结论

(7)东江流域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概况及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东江基本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水系构成
        1.1.3 气象水文
        1.1.4 水利枢纽
    1.2 渔业资源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东江渔业资源的研究背景
    1.4 东江渔业资源的存在问题
    1.5 东江渔业资源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1 东江渔业资源调查研究的目的
        1.5.2 东江渔业资源调查研究的意义
2.研究区域与方法
    2.1 调查时间与地点
    2.2 调查方式
        2.2.1 渔获物统计
        2.2.2 调查所采用的渔具渔法
    2.3 文献资料的收集
    2.4 实验室分析
        2.4.1 鱼类样本处理
        2.4.2 鱼类分类与种类鉴定
        2.4.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结果
    3.1 鱼类组成
        3.1.1 东江流域鱼类组成
        3.1.2 各江段鱼类组成
        3.1.3 各江段相似性比较
    3.2 主要经济鱼类及其生态习性
    3.3 鱼类群落的季节优势种变动
        3.3.1 寻乌段的季节优势种
        3.3.2 贝岭段的季节优势种
        3.3.3 河源段的季节优势种
        3.3.4 虎门段的季节优势种
        3.3.5 增江段的季节优势种
    3.4 各江段年度优势种IRI比较
        3.4.1 寻乌段年度优势种IRI比较
        3.4.2 贝岭段年度优势种IRI比较
        3.4.3 河源段年度优势种IRI比较
        3.4.4 虎门段年度优势种IRI比较
        3.4.5 增江段年度优势种IRI比较
    3.5 东江鱼类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3.5.1 根据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分析东江鱼类群落结构
        3.5.2 各江段鱼类群落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3.6 主要渔获物种类组成
        3.6.1 东江流域各江段主要渔获种类组成
        3.6.2 主要经济鱼类体长、体重组成
    3.7 外来物种分析
4.讨论
    4.1 东江鱼类资源历史变化
    4.2 各江段季节优势种分析
    4.3 各江段年度优势种分析
    4.4 从渔获量分析渔业资源变化
    4.5 东江渔业资源保护及开发措施
        4.5.1 人类活动对东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4.5.2 东江鱼类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8)高生长黄颡鱼家系选育及其分子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我国黄颡鱼养殖现状概述
        1.1 黄颡鱼生物学特性和营养价值
        1.2 黄颡鱼养殖现状
    2 黄颡鱼研究进展
        2.1 黄颡鱼营养需求研究
        2.2 黄颡鱼生殖生物学
        2.3 黄颡鱼性别决定
        2.4 黄颡鱼病害研究
        2.5 黄颡鱼遗传育种研究
        2.6 黄颡鱼基因辅助育种研究
    3 鱼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3.1 IGFs家族
        3.2 IGFs分泌
        3.3 IGFs表达调控
        3.4 IGFs生物学功能
        3.5 水生动物IGF-Ⅰ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黄颡鱼高生长亲本群体选择及其子代家系的生长性能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本种群来源及家系构建
        1.2 家系培育及性状测量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态性检验
        2.2 各生长阶段体质量和混养存活率的描述性数据分析
        2.3 黄颡鱼收获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
        2.4 黄颡鱼亲本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
        3 讨论
        3.1 亲本评估与杂种优势分析
        3.2 家系育种及目标性状选择
        参考文献
    第二章 5个黄颡鱼家系组幼鱼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活力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家系构建及苗种培育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定
        1.4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家系组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
        2.2 不同家系组黄颡鱼幼鱼体组成
        2.3 不同家系组黄颡鱼幼鱼消化酶活性
        3 讨论
        3.1 不同家系组生长性能差异分析
        3.2 不同家系组消化酶活力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5个黄颡鱼家系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免疫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准备
        1.2 攻毒试验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结果计算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颡鱼攻毒后发病情况和CM
        2.2 黄颡鱼攻毒后血浆中TP、LA和AKP变化
        2.3 黄颡鱼攻毒后肝脏抗氧化能力SOD和MDA变化
        2.4 黄颡鱼攻毒后血浆中ALT和AST活性变化
        3 讨论
        3.1 不同家系黄颡鱼攻毒后CM分析
        3.2 黄颡鱼攻毒后血浆中TP、LA和AKP变化分析
        3.3 黄颡鱼攻毒后肝脏中SOD和MDA变化分析
        3.4 黄颡鱼攻毒后血浆中ALT和AST活性变化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黄颡鱼IGF-Ⅰ基因cDNA克隆、组织分布特征及饥饿对其表达调控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鱼及取样
        1.2 引物设计
        1.3 IGF-Ⅰ cDNA序列扩增
        1.4 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
        1.5 各组织IGF-Ⅰ mRNA分布检测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IGF-Ⅰ序列和进化分析
        2.2 IGF-Ⅰ系统树
        2.3 黄颡鱼组织中IGF-Ⅰ mRNA的表达
        2.4 黄颡鱼饥饿及再投喂生长变化
        2.5 饥饿和再投喂状态下肝脏中IGF-Ⅰ mRNA表达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黄颡鱼IGF-Ⅰ基因DNA克隆及SNPs的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用鱼
        1.2 黄颡鱼DNA的提取和质量检测
        1.3 黄颡鱼IGF-Ⅰ DNA序列克隆
        1.4 黄颡鱼IGF-Ⅰ基因SNPs位点筛选
        1.5 PCR产物的克隆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颡鱼IGF-Ⅰ的基因结构
        2.2 IGF-Ⅰ基因SNPs位点筛选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日粮蛋白含量对不同黄颡鱼家系幼鱼生长性能和肝脏IGF-Ⅰ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家系和日粮蛋白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形体指标的影响
        2.2 家系和日粮蛋白含量对肝脏IGF-Ⅰ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家系和日粮蛋白含量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黄颡鱼幼鱼肝脏IGF-Ⅰ基因表达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之处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斑点叉尾鮰海豚链球菌病病原学、病理学和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目录
第一章 斑点叉尾鮰养殖与病害
    1. 斑点叉尾鮰生物学
    2. 斑点叉尾鮰全球养殖情况
    3. 病害对斑点叉尾鮰的危害情况
    4. 小结
第二章 海豚链球菌研究进展
    1. 海豚链球菌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2. 海豚链球菌的感染与病变症状
    3. 海豚链球菌致病机理以及毒力因子
    4. 海豚链球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5. 防治方法
第三章 斑点叉尾鮰源海豚链球菌分离鉴定
    1. 材料
    2. 方法
        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保种
        2.2 人工感染试验
        2.3 病原菌表型特征
        2.4 16S rDNA序列扩增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2.5 药敏性检测
    3. 结果
        3.1 自然感染病料检测和菌株分离
        3.2 人工感染试验
        3.3 病原菌表型特征
        3.4 16S rDNA扩增结果和发育树分析
        3.5 病原菌抗药特性
    4. 分析与讨论
        4.1 斑点叉尾鮰链球菌病的危害
        4.2 海豚链球菌的鉴定
    5. 小结
第四章 斑点叉尾鮰源海豚链球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2.1 菌株的复苏与准备
        2.2 菌株培养特性
        2.3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分型
        2.4 菌株毒力主要基因克隆特性
        2.5 菌株致病性
    3. 结果
        3.1 菌株培养特性
        3.2 病原菌RAPD分型结果
        3.3 葡萄糖磷酸变位酶基因(pgmA)克隆分析
        3.4 荚膜多糖基因(cps)克隆分析
        3.5 细胞溶素S基因(sag)克隆分析
        3.6 菌株致病性检测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4.1 菌株生物学特性与疾病流行情况
        4.2 海豚链球菌血清分型
        4.3 菌株致病力与毒力基因分析
    5. 小结
第五章 斑点叉尾鮰海豚链球菌感染的病理形态学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2.1 饲养管理
        2.2 菌株培养
        2.3 自然感染组织采集
        2.4 人工感染
        2.5 病理学检查
        2.6 血液学分析
        2.7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大体病变观察
        3.2 组织病理学变化
        3.3 超微病理学变化
        3.4 血液学检查
    4. 分析与讨论
        4.1 大体感染症状辨析
        4.2 组织器官损伤分析
        4.3 损伤机制探讨
    5. 小结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第六章 斑点叉尾鮰海豚链球菌感染组织分布规律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2.1 饲养管理
        2.2 菌株培养
        2.3 动物感染试验与采样
        2.4 定量接种法检测组织中细菌分布
        2.5 免疫组化法检测海豚链球菌组织分布
    3. 结果
        3.1 不同时间海豚链球菌在感染斑点叉尾鮰组织中的分离
        3.2 海豚链球菌在感染斑点叉尾鮰组织体内的定位分布
    4. 分析与讨论
        4.1 检测S.iniae-DGX07间接免疫组化方法要点
        4.2 S.iniae-DGX07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分布研究
        4.3 S.iniae-DGX07对斑点叉尾鮰侵袭机制探讨
    5. 小结
    图版Ⅳ
第七章 斑点叉尾鮰源海豚链球菌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2.1 抗原的制备
        2.2 免疫血清的制备
        2.3 间接ELISA方法
        2.4 技术参数的筛选
        2.5 敏感性试验
        2.6 特异性试验
        2.7 临界值的选择
        2.8 重复性试验
        2.9 人工感染样品的检测
    3. 结果
        3.1 血清效价和浓度
        3.2 间接ELISA技术参数
        3.3 敏感性试验
        3.4 特异性试验
        3.5 检测临界值的确定
        3.6 重复性试验
        3.7 人工感染样品的检测
    4. 分析与讨论
    5. 小结
第八章 斑点叉尾鮰源海豚链球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
    2. 方法
        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 细菌的培养和基因组DNA的提取
        2.3 反应体系、扩增条件及引物检测
        2.4 扩增条件的优化
        2.5 特异性试验
        2.6 敏感性试验
        2.7 扩增结果判定
        2.8 人工感染样品的检测
    3. 结果
        3.1 单一基因扩增结果
        3.2 扩增序列分析
        3.3 扩增条件的优化
        3.3 特异性PCR反应
        3.4 敏感性PCR反应
        3.5 人工感染样品的检测
    4. 分析与讨论
        4.1 双重PCR扩增目的基因的选择
        4.2 双重PCR检测条件的摸索
        4.3 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5. 小结
第九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情况

(10)影响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esgue)产卵率几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我国引进斑点叉尾鮰现状及发展趋势
        1 鮰科鱼类的种类及斑点叉尾鮰的分布
        2 斑点叉尾鮰引进我国养殖发展概况
        2.1 斑点叉尾鮰的引进
        2.2 养殖情况
        2.3 养殖方式
        2.4 加工情况
        3 对斑点叉尾鮰的综合评价
        4 目前斑点又尾鮰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4.1 种质退化严重
        4.2 品质良莠不齐
        4.3 技术参差不齐
        4.4 宏观调控不力
        4.5 精深加工不够
        5 我国斑点叉尾鮰产业发展方向
        5.1 制定斑点又尾鮰健康养殖标准
        5.2 开展联合育种
        5.3 建设斑点叉尾鮰良种生产保障体系
        5.4 组织斑点又尾鮰深加工技术及关键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提高产品竞争力
        5.5 加强行业自律
    第二节 斑点叉尾鮰生物学研究
        1 斑点叉尾鮰生物学特征
        1.1 形态特征
        1.2 可数性状
        1.3 可量性状
        2 斑点叉尾鮰的生态习性
        2.1 食性
        2.2 消化系统
        2.3 摄食习性与生态环境关系
        3 斑点叉尾鮰的生殖习性
        3.1 性成熟和性腺特征
        3.2 性腺成熟系数、怀卵量及性腺发育速率
        3.3 产卵季节和产卵习性
        3.4 胚胎发育
        4 对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
        4.1 对温度的适应性
        4.2 对溶氧、盐度、无机物等的适应性
    第三节 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1 斑点叉尾鮰人工繁殖
        1.1 亲鱼培育池
        1.2 亲鱼的选择与放养
        1.3 亲鱼培育
        2 雌雄鉴别
        3 产卵繁殖
        3.1 产卵环境
        3.2 卵巢及设置
        3.3 受精卵收集与运输
        4 人工孵化
    第四节 开展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1 亲鱼放养密度对斑点叉尾鮰产卵率的影响
        1.2 亲鱼体重对斑点叉尾鮰的产卵率的影响
        1.3 产卵池水深对斑点叉尾鮰产卵率的影响
        1.4 产卵池底泥厚度对斑点叉尾鮰产卵率的影响
        1.5 人工催情对斑点叉尾鮰产卵率的影响
第二章 影响斑点叉尾鮰产卵率因素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亲鱼培育
        1.2.2 设置产卵巢
        1.2.3 亲鱼池的管理和卵块收集
        1.2.4 不同放养密度的产卵池生态条件及放养情况
        1.2.5 不同亲鱼体重的产卵池生态条件及放养情况
        1.2.6 不同水深的产卵池其它生态条件及放养情况
        1.2.7 不同底泥的产卵池基它生态条件及放养情况
        1.2.8 人工催情和非人工催情的自然产卵对比试验
    2 结果
        2.1 不同放养密度对斑点叉尾鮰产卵率的影响
        2.2 不同斑点叉尾鮰亲鱼体重对其产卵率的影响
        2.3 产卵池不同水深对斑点叉尾鮰产卵率的影响
        2.4 产卵池不同底泥厚度对斑点叉尾鮰产卵率的影响
        2.5 斑点叉尾鮰人工催情和非人工催情自然产卵对比试验
    3 讨论
        3.1 斑点叉尾鮰亲鱼放养密度与产卵率
        3.2 斑点叉尾鮰亲鱼的体重与产卵率
        3.3 斑点又尾鮰产卵池水深与产卵率
        3.4 斑点叉尾鮰产卵池底泥厚度与产卵率
        3.5 斑点叉尾鮰人工催情与自然产卵比较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斑点叉尾人工繁殖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斑点叉尾鮰亲鱼池塘产卵繁殖影响因素研究[J]. 王明华,姜虎成,钟立强,张世勇,陈校辉,边文冀,马昊. 上海农业科技, 2021(03)
  • [2]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D]. 刘瑜.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3]斑点叉尾鮰出血病病原鉴定及中草药筛选[D]. 陶莎. 贵州大学, 2020(03)
  • [4]干酪乳杆菌YYL3和植物乳杆菌YYL5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 张洪玉.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5]斑点叉尾鮰E.ictaluri与Y.ruckeri二联基因OmpN2-OmpF亚单位和口服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应研究[D]. 王二龙.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
  • [6]宁夏地区斑点叉尾鮰工厂化繁育试验研究[J]. 王远吉,赛清云,李永军,王燕. 渔业现代化, 2018(05)
  • [7]东江流域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概况及变化规律研究[D]. 丁悦秀.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高生长黄颡鱼家系选育及其分子机制探究[D]. 秦钦.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8)
  • [9]斑点叉尾鮰海豚链球菌病病原学、病理学和诊断方法研究[D]. 陈德芳.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2)
  • [10]影响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esgue)产卵率几种因素的研究[D]. 罗继伦.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通道叉尾人工传播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