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和小米的10种有效抗旱播种方法

玉米和小米的10种有效抗旱播种方法

一、玉米、谷子行之有效的10种抗旱播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武睿[1](2021)在《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文中认为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是川贝母的基原植物之一,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野生抚育和驯化栽培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唯一途径。本研究在高寒区定向培育马铃薯(MLS)、蚕豆(CD)、油菜(YC)、当归(DG)和撂荒(LH)茬口基础上,对野生甘肃贝母驯化栽培3年,系统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甘肃贝母通过物候和生长对茬口的选择和生态适应策略,以及土壤微生态与其物候、生长发育及鳞茎产能的内在联系,旨在探寻甘肃贝母驯化栽培的优异茬口,这对合理配置资源,培育优质甘肃贝母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与LH茬相比,DG和CD茬口土壤含水量、p H、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着提高,容重降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增大,但p H降低。驯化第3年,各茬口土壤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降低,但全钾、K+、Na+和Cl-含量均相对稳定。与LH茬相比,CD茬显着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各茬口均在旺长期土壤酶活性达最高值。2.甘肃贝母驯化前DG茬土壤基础细菌丰富度(Sobs)最大,而建植后不同年限CD茬细菌多样性(Shannon)和丰富度(Ace)均最高;CD、YC和DG茬真菌Shannon和Sobs指数在驯化第2年均最大。各茬口土壤主要优势细菌群落相对较稳定,其相对丰度依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真菌丰度依次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毛霉菌门(Mucor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放线菌门丰度与容重、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变形菌门丰度与土壤含水量、水解氮和脲酶、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子囊菌门丰度与有机质、p H、脲酶活性呈正相关;毛霉菌门丰度与土壤容重和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3.与LH茬相比,DG和CD茬口甘肃贝母叶片和鳞茎SOD和POD活性显着增强。叶片MDA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高于鳞茎。叶片SOD和POD活性均在旺长期达最高值,而CAT活性在出苗期和倒苗期达最高值;鳞茎SOD、POD和CAT活性均在倒苗期达最高值。各茬口叶片的三种酶活性均在驯化第3年达最高值。各茬口根系TTC活性依次为DG>LH>CD>MLS>YC,并均在第3年达最高值。4.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加重。对3年生病原物分离鉴定获得F1、F2、F5和F6 4个菌种(Accession:MH917682,MH917683、MH917686和MH917687),其中F2和F5为主要致病菌,致病率分别高达95.0%和94.8%。综合形态和DNA分析,确定F1、F2、F5和F6分别为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和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 ochroleuca),F1为F6的无性型。F5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为25℃,而F2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分别为25℃和30℃。F5的最适p H为8、菌丝致死温度为56℃,而F2分别6和61℃。F2和F5最适碳源为蔗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钠。50%多菌灵对F2和F5的毒力最强,EC50为0.01 mg﹒m L-1,其次为75%百菌清和80%代森锰锌。5.各茬口甘肃贝母出苗返青和倒苗均呈“慢-快-慢”动态趋势,出苗率依次为DG>CD>LH>YC>MLS,LH茬口倒苗最早,但茬口间不显着。与1年生相比,2、3年生返青和倒苗时间分别提前12 d和20 d。然而,返青率均逐年降低,发病率显着提高。3年生各茬口发病率依次为MLS(5.58%)>DG(4.69%)>YC(2.55%)>LH(2.22%)>CD(1.97%)。各茬口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提高,第3年各茬口生物碱含量依次为DG(0.135%)>CD(0.130%)>LH(0.125%)>YC(0.122%)>MLS(0.119%)。6.基于多种指标的隶属度分析,各茬口综合因子排序依次为CD(0.84)>DG(0.57)>LH(0.52)>YC(0.38)>MLS(0.18)。综上所述,驯化栽培甘肃贝母通过物候和生长发育调控其对茬口的适应策略,CD、DG及LH茬口可优化其根际微生态,协同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内在品质的转化积累,增强抗逆性,减轻病害发生,可有效提高驯化成效。本研究提出适宜甘肃贝母驯化栽培的优异茬口及其微生态调控机制,可为甘肃贝母资源的可持续化保护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贾保营[2](2021)在《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对于中国乡村而言,贫困是个历史性窠臼。晚清民国以来,为解决乡村的贫困问题,政府与民间力量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进行实践,但均以失败告终。集体化时代虽然没有出现“减贫”这样的表述,但实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为改革开放后乃至当前的减贫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考察时发出“走合作化道路”的号召;并提出“给农业插上科学的翅膀”。考察集体化时期的反贫困实践,可以为当前的减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因此,考察集体化时期的反贫困实践,极具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昔阳县为例,以报纸、地方史志与基层档案为主体资料,并辅以田野口述,尝试揭示环境、技术、制度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试图较为全面展现集体化时期中共的减贫实践。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讲述了昔阳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制度以及农民的生活状态。作为分析的起点,了解昔阳原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制度、环境与贫困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集体化时代国家重要文献的梳理,找出国家对贫困的理解以及反贫困措施。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即是国家不同阶段反贫困措施在昔阳县的实践效果。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土改如何在昔阳展开以及土改后昔阳农村的状态。通过对土改前后的昔阳县的考察,我们既可以看到土改对于乡村社会的重大意义,又可以理解农业合作化的历史背景与实践逻辑。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农业合作化与技术改革是如何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以摆脱贫困的。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论述的是农业水利化与农业机械化。第七章以井沟为例,进行了微观史的研究。第八章则是呈现集体化后期昔阳的面貌,总结分析昔阳反贫困实践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通过考察,发现中国共产党以制度优势为依托,以技术为发展引擎,通过积累偏高、消费偏低的方式带领中国人民跳出了贫困的恶性循环。公社体制虽未彻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是技术实践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这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积蓄了潜能。集体化时代改造传统农业的举措,使农民的能力、观念都发生了改变,培育了人力资本。这看似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相似,但其改造传统农业的具体路径则与舒尔茨所提倡的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集体化时代的中国,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极度稀缺,传统的农民却数量众多,市场机制并不能改造传统农业。中国共产党运用国家的力量,将稀缺的现代化生产要素下沉到乡村,并借此改造了传统农业,培育了人力资本,积累了国家资本,摆脱了恶性贫困循环。这对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改造传统农业,极具启发意义。

张文新[3](2021)在《基于3种水分控制条件的玉米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干旱是制约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的第一限制因素,培育筛选抗旱性较强玉米新品种至关重要。为鉴定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能力,准确筛选出抗旱性较强品种,本研究选用已审定的8个玉米品种,2019年和2020年基于大田种植、旱棚人工控水及室内水培等3种水分控制试验,调查分析了不同玉米品种在3种水分控制条件下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产量表现,旨在对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建立玉米品种抗旱性高效评价体系。研究结果如下:1、大田种植条件下,通过2年5点产量、抗旱指数(DRI)、GGE双标图分析,联创825、陕单650、九圣禾2468、MC703在干旱和灌水条件下的产量均较高,稳定性较好,DRI较大,属于抗旱性较强品种,具有散粉吐丝间隔期(ASI)较短、干物质积累量较多、叶绿素含量(SPAD)较高、茎秆强度及根系活力较强等特点。2、旱棚人工控水条件下,通过2年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产量、DRI、GGE双标图分析,MC703、陕单650、九圣禾2468、联创825在干旱和灌水条件下产量较高,DRI较大,属于抗旱性较强品种,表现为ASI较短,SPAD、绿叶数较高,根系活力较强,且干旱条件下变幅较小,性状值稳定。3、室内水培条件下,通过相关指标隶属函数值分析,苗期抗旱性较强品种MC703、九圣禾2468、陕单650、先玉335在两种水分处理下具有较高的冠高、较发达的根系,较多的干物质积累,较好的保护酶活性,实际光合速率(Phi2)、SPAD高且稳定,叶片厚度、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增幅较大等特点。4、通过2年5点的大田试验和2年的旱棚试验筛选的抗旱性较强品种一致,为MC703、陕单650、九圣禾2468和联创825;水培试验与大田、旱棚筛选抗旱性较强一致的品种有MC703、九圣禾2468、陕单650。为了提高玉米品种抗旱性评价效率,成株期抗旱性鉴定试验可考虑用旱棚替代,水培主要用于苗期抗旱性鉴定,试验结果与成株期存在一定差异。5、综合大田、旱棚、水培3种水分控制条件下的抗旱性鉴定结果,筛选出稳定抗旱性较强的品种:MC703、九圣禾2468、陕单650,适宜作为抗旱丰产稳产玉米品种示范推广。综上所述,要全面评价玉米品种抗旱性,需要依据第一性状(产量、抗旱指数)、第二性性状(根系、ASI、SPAD、绿叶数、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综合大田、旱棚和水培3种水分控制条件下的鉴定结果进行评价。

杨晓琳,梁芳婷,闫菊萍,陈源泉,贾秀领[4](2021)在《冀中南多样化种植模式的适水效应分析》文中指出为优化冀中南作物种植结构,本研究以河北省典型地下水漏斗区邢台市为例,基于作物需水SIMETAW模型系统量化1965—2018年冬小麦、春棉花、春玉米、夏谷子、夏大豆和春绿豆等10种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需水量与灌溉需水量,针对当地不同降水年型和水资源条件以及不同作物的生育期、生长发育特点和前后茬作物的农学特性等构建11种不同的种植模式,分析不同种植模式需水及降水耦合度等参数。结果表明:1)各作物年均生育期需水量表现为春棉花(515.2mm)>冬小麦(466.6mm)>春玉米(424.9mm)>春油葵(420.0mm)>春甘薯(362.1mm)>春马铃薯(354.2mm)>夏大豆(313.9mm)>夏玉米(298.7mm)>春绿豆(288.1mm)>夏谷子(217.5mm)。2)各作物年均生育期灌溉需水量表现为冬播作物>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冬小麦年均生育期灌溉需水量最大,为329.2mm;夏谷子最低,为82.8mm。3)传统麦玉一年两熟制周年需水量最大(753.4~780.3mm),相比之下,多样化轮作模式的生育期需水量可显着降低15%~34%,生育期灌溉需水量明显降低9%~32%。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冬小麦-夏谷子、春甘薯-冬小麦-夏玉米和春甘薯-冬小麦-夏谷子等两年三熟制在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下的生育期需水量、灌溉需水量和周年需水量均较低。春绿豆-夏谷子一年两熟模式的年均生育期需水量最低,为504.4mm,年均生育期灌溉需水量为286.8mm。因此,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为减缓河北省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发展适水种植模式是节水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甄玉鑫[5](2021)在《陇东旱塬区一年生饲草作物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陇东旱塬(也指董志塬)是黄土高原最大的塬面,也是甘肃省重要的粮产区。但是当地传统单一的粮食种植业结构已逐渐不能满足居民食物结构多元化的需求,也难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种植业结构、实施草田轮作、协同发展粮草畜产业,是提升农业生产系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重要途径。但是陇东地区雨水资源不足,种植饲草对土壤水分养分平衡的影响效应还不确定。因此,本研究以陇东地区常用的4种一年生饲草作物(饲用玉米(Zea mays)、谷子(Panicum milliaceum)、燕麦(Avena sativa)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作物及播种方式对土壤水氮分布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大田试验于2019-2020年在甘肃庆阳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饲用玉米单作、谷子单作、燕麦单作、箭筈豌豆单作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测定并分析了饲草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土壤水分、土壤氮素、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试验表明C4作物(饲用玉米和谷子)的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产量显着高于C3作物(燕麦、箭筈豌豆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P<0.05)。2019和2020年饲用玉米的干物质产量分别为28.6和24.5 t hm-2,粗蛋白产量分别为2.3和1.8t hm-2,为所有处理中最高。2019年C3作物中燕麦的干物质产量最高,比箭筈豌豆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分别高3.5和2.9 t hm-2,而燕麦、箭筈豌豆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的粗蛋白产量之间没有显着差异;2020年燕麦/箭筈豌豆混播的干物质产量最高,比燕麦和箭筈豌豆高1.7和1.9 t hm-2,箭筈豌豆单播的粗蛋白产量最高。(2)2019年饲草作物生长季末期,燕麦/箭筈豌豆处理0-20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最高,比饲用玉米、谷子、燕麦和箭筈豌豆高5.9%、4.7%、1.2%和0.6%。2020年饲用玉米土壤含水量依然为最低,比谷子、燕麦、箭筈豌豆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低30.0%、25.9%、22.5%和28.9%。2019年饲用玉米的耗水量与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为469.6 mm和61.1 kg hm-2 mm-1;燕麦的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最高(6.9 kg hm-2 mm-1)。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处理的耗水量比燕麦和箭筈豌豆单作分别降低18.4%和20.0%,水分利用效率均介于燕麦单作和箭筈豌豆单作之间。2020年饲用玉米的耗水量与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依然为最高,分别334.1 mm和74.7 kg hm-2 mm-1;箭筈豌豆的粗蛋白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6.4 kg hm-2 mm-1。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的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和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燕麦提高19.4%和35.1%。(3)2019年燕麦的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为242.2 kg kg-1,比饲用玉米、谷子、箭筈豌豆以及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分别高27.1%、120.6%、61.1%和45.6%。2020年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为200.6 kg kg-1,谷子最低(88.8 kg kg-1)且显着低于其他作物(P<0.05)。2019年氮素利用效率最高的是燕麦-箭筈豌豆混播,为96.8 kg kg-1,其次是谷子(83.5 kg kg-1)、箭筈豌豆最低(33.5 kg kg-1)。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显着高于燕麦单播和箭筈豌豆单播(P<0.05)。2020年氮素利用效率最高的同样是燕麦/箭筈豌豆混播(87.0 kg kg-1),其次是饲用玉米(84.4 kg kg-1),箭筈豌豆单播最低。燕麦/箭筈豌豆混播的氮素利用效率比燕麦和箭筈豌豆单作分别高34.5和52.4 kg kg-1。综上,本试验研究的几种一年生饲草作物在饲草生产、水分利用和氮素利用方面各有优势,可以用于陇东旱塬区粮草轮作系统的构建和种植结构的调整。玉米干物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但耗水需肥量大,可能会对后茬粮食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燕麦-箭筈豌豆混播与单作相比可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粮食作物的水肥消耗特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饲草作物,农业系统尺度不同饲草与粮食作物的轮作效应及粮草轮作模式优化还需通过试验和模型模拟等手段进一步深入研究。

张淑霞[6](2021)在《玉米种子处理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种子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是保证玉米健康生长、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应充分重视玉米种子处理技术的应用,从玉米种子的选择、晾晒与浸泡、拌种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玉米种子处理技术的应用方法,为玉米高产稳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史晓玲[7](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提出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于思淼[8](2020)在《转基因抗病棉VdG1环境安全性评价》文中认为棉花黄萎病是目前造成棉花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因防治较为困难,故有棉花“癌症”之称;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RNA干扰的方法培育出了转Vd GARP1-RNAi基因抗病棉花Vd G1,其靶标为造成棉花黄萎病大肆流行的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转基因作物在推广种植前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从而分析其是否适合种植。抗病棉花Vd G1为研发的新品种,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因此经查阅大量文献,本研究确定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该品种进行环境安全性评价,且试验结果表明:1、通过室内接种和田间调查对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Vd G1进行了靶标病害和三种非靶标病害的抗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室内接种黄萎病病原菌,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Vd G1及母本感病品种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7.6和55.21,田间调查病情指数分别为17.97和46.17。室内接种棉花枯萎病菌、立枯病菌及棉铃疫病菌后,转基因Vd G1的病情指数分别为45.83、63.50及55;母本病情指数分别为38.79、57.29及50.83。故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Vd G1对黄萎病的抗病性显着高于母本,而对非靶标病害的抗病性两者无差异。2、在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Vd G1的整个生育期,对棉田地上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均在7月2日达到峰值;Vd G1的峰值分别为1.90、0.96及0.80,母本的峰值分别为1.87、0.83及0.81。t检验表明: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Vd G1及其母本之间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无显着差异。转基因抗病棉花Vd G1与母本相比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无显着影响。3、在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Vd G1的整个生育期,对棉田根围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两种棉花棉田根围土中细菌数量在花铃期最高,Vd G1及母本棉田根围土中细菌数量分别为1.8×106及0.8×106;根围土中真菌数量在蕾期最高,Vd G1及母本棉田根围土中真菌数量分别为4.3×103和3×103;根围土中放线菌数量在收获期最高,Vd G1及母本棉田根围土中放线菌数量分别为8.2×104和8.7×104。结果表明转基因抗病棉花Vd G1未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造成显着影响。4、田间采集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Vd G1花粉并对花粉形态、数量及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25℃、30℃、35℃条件下,不同刺激时长对转基因Vd G1棉花及母本感病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两种棉花的花粉形态指数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Vd G1及母本的形态指数均在0.96—0.91之间。试验结果证明外源基因的引入未对棉花花粉的形状造成影响。5、对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Vd G1生存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d G1及母本感病品种的出苗率分别为88.6%和89.2%;平均繁育系数分别为54粒/株和47粒/株;种子萌发率分别为78.3%和70%;产量分别为129.84g和125.62g;两种棉田的杂草覆盖度均随棉花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故转基因棉花Vd G1与母本相比无明显生长优势,无生殖生长竞争优势,无显着繁育系数优劣势。综上所述转基因抗病棉花Vd G1对棉花黄萎病有显着抗性并且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适合于推广种植。另外本研究对于转基因抗病棉花Vd G1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相对健全的技术框架。

吴学峰[9](2020)在《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昆虫野花带是一种通过混播方式配置不同功能植物形成群落组合的缓冲带区域,主要建植在农田、果园、菜地、道路两侧、滨水带等边缘地带,为提升作物传粉效率、控制虫害等发挥着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城市和乡村中为传粉者、害虫天敌提供蜜粉源与生境,改善城乡生境质量,强化害虫天敌支持系统,减少农药使用,改良修复城市土壤,净化水源,抑制杂草等。欧美发达国家最早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应用昆虫野花带并制定生态补偿等政策;发展中国家的昆虫野花带仍处于发展初期,缺少实际应用。为了解昆虫野花带在中国的应用基础条件,在北京近郊与远郊展开非作物生境与实验地设计群落样方调查,研究不同植物群落中节肢动物种类以及自然天敌功能团、传粉者功能团、害虫功能团以及中性昆虫功能团多样性分布的总体差异性与时序动态变化;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构与节肢动物功能团的相关性;花期物候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传粉者功能团在群落中的取食范围及不同类群的共同食源,明确不同蜜粉源植物对于不同类群节肢动物的重要性;分析花色、花量等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研究为中国的昆虫野花带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开拓了非作物生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与设计的先河。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在京郊非作物生境设25个样点633个样方,调查得到草本植物共51科152属204种。不同农区和非作物生境类型生长的植物多样性不同。远郊浅山旱作农业区以及深山沟谷林果区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最高,群落主要由本土植物构成,近郊是栽培植物群落占优势。林地、林缘生境中,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占总调查样点的61%;田埂及坡地生境中,56%的调查样点以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道路及宅基地生境中,栽培植物为主,占72%;滨水生境中,40%的样点以低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全部样方中共观测到传粉昆虫5目20科29属14691个,其中中华蜜蜂为主要传粉者,传粉者对于旋覆花、败酱、蓬子菜、长蕊石头花的平均访花频率最高,这四种植物是最具传粉者保育价值的本土草本植物。昆虫野花带实验地设8个原始样地和1个设计样地,共27个样方,共有植物20科38属42种,10次调查共观测到2纲10目65科100属109种节肢动物13450个。实验地昆虫野花带群落最多可容纳25种自然天敌、21种传粉者、9种害虫。在时序变化上,共计66.7%的昆虫野花带群落在5月达到了植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值,此时传粉者功能团与植物物种丰富度有强相关性,5月后,各昆虫野花带群落传粉者功能团优势种时序变化间差别不大,西方蜜蜂及东方蜜蜂占据了所有季节实验地中核心传粉者地位,且随着昆虫野花带群落整体花期推进,资源可利用性渐次降低,传粉者功能团多样性水平呈现出明显先升后降趋势,而自然天敌及害虫功能团的多样性水平的趋势为5月略低,7-8月达到了观测峰值,推测与昆虫野花带群落盖度相关。以传粉者功能团为重点研究对象发现,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蜜源植物及管状花冠和辐射对称花的植物被最多的传粉者类群所利用,其中,社会性蜂类的取食范围最大,生态位宽度达到了14.97,有25种蜜粉源植物都有被其觅食,其中优势物种为西方蜜蜂,其利用紫花甸苜蓿的个体比例高达0.11。蝇类与社会性蜂类共同取食资源种类在23种,占所有观测时段内蜜粉源植物总种数的92%。蝇类更偏好于白色花、社会性蜂类及食蚜蝇类更偏好于黄色、蓝紫色花,蝶类偏好于红色尤其是粉色的粉源植物,如美丽月见草等。大花量能吸引更多的社会性蜂类与食蚜蝇类,而小花量的植物能多为大花植物,更受蝶类、弄蝶类以及蛾类等鳞翅目昆虫喜好。京郊非作物生境中,栽培植物、本土植物对传粉者保育均有重要保护与应用价值,实验地的调查同时验证了植物多样性有助于提升传粉者等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花色、花量等关键功能性状也适用于非作物生境昆虫野花带植物的筛选。仅就传粉者功能团一项指标来看,朝阳、昌平等近郊非作物生境夏秋季植物种类单一,传粉网络结构不稳定,设计的昆虫野花带为传粉者提供了连续性的多样食源供应,具有强效的传粉服务功能,因此近郊地区可以首选昆虫野花带作为农地非作物生境的改造目标。

吴清林[10](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二、玉米、谷子行之有效的10种抗旱播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谷子行之有效的10种抗旱播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ABBREVIATION)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川贝母种质资源
        1.2.2 川贝母研究现状
        1.2.3 甘肃贝母研究现状
        1.2.4 茬口的研究进展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1.3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2.1.4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地概况
    2.4 试验材料与设计
        2.4.1 不同茬口培育
        2.4.2 甘肃贝母种子播种试验
        2.4.3 甘肃贝母苗采集
        2.4.4 不同茬口土壤样品采集
        2.4.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4.6 土壤酶活性测定
        2.4.7 甘肃贝母根际土壤微生物测序
        2.4.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2.4.9 甘肃贝母病原菌的研究
        2.4.10 甘肃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
        2.4.11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土壤含水量对不同茬口的响应
        3.1.2 不同茬口生长年际间土壤容重的动态变化
        3.1.3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p H动态变化
        3.1.4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
        3.1.5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水解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1.6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3.1.7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3.1.8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1.9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3.1.10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3.1.11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离子的动态变化
    3.2 讨论与小结
        3.2.1 不同茬口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2.2 不同茬口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2.3 不同茬口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3.2.4 不同茬口对土壤有机质等土壤养分的影响
        3.2.5 不同茬口对土壤离子的影响
第四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1.2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1.3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1.4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4.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4.2 讨论与小结
        4.2.1 CD和LH茬口能显着提高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蔗糖酶活性
        4.2.2 CD和DG提高甘肃贝母不同物候期土壤脲酶活性
        4.2.3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2.4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过氧化氢活性的影响
        4.2.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相关
第五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测序数据基本分析
        5.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菌群落物种分析
        5.1.3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5.1.4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5.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独有细菌群落组成
        5.1.6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5.1.7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Heatmap图分析
        5.1.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5.1.9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酶的关系
    5.2 讨论与小结
        5.2.1 CD、LH和 DG茬口促进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
        5.2.2 茬口间甘肃贝母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相对稳定
        5.2.3 土壤理化因子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关
        5.2.4 土壤酶活性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关
第六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
    6.1 结果与分析
        6.1.1 测序数据基本分析
        6.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菌群落物种分析
        6.1.3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6.1.4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6.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独有真菌群落组成
        6.1.6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6.1.7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Heatmap图分析
        6.1.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6.1.9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酶的关系
    6.2 讨论与小结
        6.2.1 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6.2.2 茬口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6.2.3 土壤养分和土壤酶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第七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出苗、倒苗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7.1 结果与分析
        7.1.1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出苗率的影响
        7.1.2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倒苗率的影响
        7.1.3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酶促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7.1.4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7.1.5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系活力的影响
    7.2 讨论与小结
        7.2.1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出苗率的影响
        7.2.2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倒苗率的影响
        7.2.3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酶促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7.2.4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7.2.5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系活力的影响
第八章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研究
    8.1 结果与分析
        8.1.1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8.1.2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主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8.1.3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主要致病菌的药剂筛选
    8.2 讨论与小结
第九章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9.1 结果与分析
        9.1.1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植株生长动态的影响
        9.1.2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产量的影响
        9.1.3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鳞茎腐烂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9.1.4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9.2 讨论与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展望
    10.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2)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概念界定
第一章 昔阳县自然社会状况
    第一节 生态环境
        (一)多山少土
        (二)交通闭塞
        (三)灾害多发
    第二节 社会制度与生活水平
    小结
第二章 贫穷的本质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减贫实践及其失败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贫困”的解构与重构
        (一)土地改革与道路选择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与“技术革命”
        (三)技术赋能
    小结
第三章 土地革命:穷富拉平
    第一节 昔阳旧貌
        (一)人口与土地
        (二)农民生活
        (三)生态环境
        (四)农民与农业
    第二节 土改过程
    第三节 土改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技术革命:提高产量
    第一节 组织起来与学习技术
    第二节 技术革新的路径
        (一)培育良种
        (二)合理种植
        (三)改良土质
        (四)工具改革
    第三节 技术与制度之间的张力
    小结
第五章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第一节 “秃岭”遇“山洪”
    第二节 水利建设
        (一)改造“三跑田”与闸沟垫滩
        (二)修建水库
        (三)治河与打井
        (四)机电灌溉
    第三节 水利工程与粮食增产
    第四节 治水与“育人”
    小结
第六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第一节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的实践
        (一)土壤改良
        (二)良种培育
        (三)密植与管理
        (四)水利灌溉
        (五)道路与运输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与乡村社会
    小结
第七章 减贫的微观史研究——井沟村
    第一节 井沟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默汉”的消逝
    第三节 “井沟学大寨,大寨帮井沟”
    第四节 机械灌溉
    第五节 减贫的效果
    小结
第八章 昔阳县减贫的成就及历史地位
    一、集体化时期昔阳县取得的历史成就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昔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3)基于3种水分控制条件的玉米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干旱是制约农作物发展的重要因素
    1.2 玉米抗旱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1 干旱胁迫下玉米形态结构的变化
        1.2.2 干旱胁迫下玉米生理生化的变化
    1.3 不同水分控制条件下抗旱性研究
        1.3.1 大田直接鉴定法
        1.3.2 旱棚人工控水法
        1.3.3 盆栽鉴定法
        1.3.4 室内水培模拟干旱法
    1.4 玉米抗旱性评价指标的研究
        1.4.1 形态指标
        1.4.2 生理指标
        1.4.3 产量指标
    1.5 玉米抗旱性评价分析方法的研究
        1.5.1 基于单指标直接评价法
        1.5.2 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1.5.3 GGE双标图法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田条件下玉米品种抗旱性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2.2.2 基于产量BLUP值的抗旱性鉴定
        2.2.3 不同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2.2.4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旱棚条件下玉米品种抗旱性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3.2.2 基于产量BLUP值的抗旱性鉴定
        3.2.3 不同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3.2.4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水培条件下玉米品种苗期抗旱性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苗期抗旱性评价
        4.2.2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4.2.3 不同水分处理对玉米苗期生理指标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1.1 大田种植条件下玉米品种抗旱性评价
        5.1.2 旱棚人工控水条件下玉米品种抗旱性评价
        5.1.3 实验室水培苗期玉米品种抗旱性评价
        5.1.4 玉米品种抗旱性高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冀中南多样化种植模式的适水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数据来源
        1.2.1 气象数据
        1.2.2 作物及作物参数
    1.3 作物生育期需水量、灌溉需水量、有效降水量的计算方法
    1.4 邢台市1965—2018年降水年型的分类
    1.5 作物种植模式的构建
        1.5.1 种植模式的需水量计算
        1.5.2 降水耦合度
    1.6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1965—2018年邢台市10种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需水量比较
    2.2 1965—2018年邢台市10种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有效降水量比较
    2.3 1965—2018年邢台市10种主要农作物的生育期灌溉需水量比较
    2.4 多样化种植模式的需水分析
        2.4.1 11种种植模式的生育期需水与灌溉需水量分析
        2.4.2 11种种植模式的周年需水及降水耦合度
3 讨论与结论

(5)陇东旱塬区一年生饲草作物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高原农业系统
        1.2.2 草地农业系统
        1.2.3 饲草的生产现状
        1.2.4 种植模式对一年生饲草作物的影响
        1.2.5 水分和氮素对一年生饲草作物的影响
        1.2.6 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作物品种及田间管理
    2.4 测定项目
        2.4.1 株高和叶面积指数
        2.4.2 干物质产量
        2.4.3 植株氮含量
        2.4.4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
        2.4.5 土壤体积含水量
    2.5 指标计算
        2.5.1 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2.5.2 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2.5.3 硝态氮积累量的计算
        2.5.4 氮肥偏生产力的计算
        2.5.5 氮肥利用率的计算
        2.5.6 地上部分吸氮量的计算
        2.5.7 氮素利用效率的计算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饲草作物的生产力
    3.1 作物生长季气象条件
    3.2 饲草作物的株高动态
    3.3 饲草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动态
    3.4 饲草作物干物质动态
    3.5 饲草作物地上干物质分配
    3.6 饲草作物的含氮量
    3.7 饲草作物的粗蛋白产量
    3.8 小结
第四章 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4.1 土壤含水量
    4.2 土壤贮水量
    4.3 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4.4 小结
第五章 饲草作物的氮素利用效率
    5.1 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
    5.2 硝态氮积累量
    5.3 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产效率
    5.4 作物吸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
    5.5 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饲草作物的株高与叶面积指数
    6.2 饲草作物的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产量
    6.3 土壤含水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
    6.4 饲草作物的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产效率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玉米种子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选择
    1.1 根据茬口选种
    1.2 科学选择玉米品种
    1.3 选择优质品种
    1.4 依照栽培管理技术科学选种
    1.5 充分考虑有效积温与降水量进行玉米品种选择
    1.6 选种时充分考虑种子的特征特性
2 玉米种子晾晒与浸泡
3 玉米种子拌种

(7)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转基因抗病棉VdG1环境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
结果与分析
    3.1 转基因抗病棉VdG1对靶标病害及非靶标病害的抗性评价
    3.2 转基因抗病棉VdG1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影响
    3.3 转基因抗病棉花VdG1棉田根围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调查
    3.4 转基因抗病棉VdG1棉花花粉形态、数量及活力测定
    3.5 转基因抗病棉花VdG1生存竞争力评价
讨论
    4.1 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VdG1对棉花黄萎病及其他三种非靶标病害的抗性评价
    4.2 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VdG1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4.3 转基因抗黄萎病棉花VdG1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4.4 转基因抗病棉花VdG1棉花花粉形态、数量及活力的影响
    4.5 转基因抗病棉花VdG1棉花生存竞争力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昆虫野花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1.1.1.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
        1.1.2.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
        1.1.3.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提供服务
        1.1.4.昆虫野花带在农业景观中的文化服务
    1.2.昆虫野花带景观生态学研究
    1.3.昆虫野花带种植及植物群落研究
    1.4.昆虫野花带规划设计与建植管理研究
        1.4.1.昆虫野花带景观特征
        1.4.2.昆虫野花带景观构成
        1.4.3.昆虫野花带具体分类
        1.4.4.昆虫野花带设计原则与方法
        1.4.5.昆虫野花带建植管理
    1.5.昆虫野花带在各国的政策发展研究
        1.5.1.英国
        1.5.2.瑞士、比利时
        1.5.3.美国
2 京郊非作物生境与传粉者调查研究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2.1.1.调查区域及样点选取
        2.1.2.草本植物群落调查
        2.1.3.传粉昆虫观测
    2.2.结果分析
        2.2.1.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2.2.2.非作物生境传粉昆虫多样性分析
        2.2.3.不同类型草本植物群落对昆虫的作用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3 昆虫野花带群落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研究
    3.1.研究内容与方法
        3.1.1.样地、样方基本情况
        3.1.2.节肢动物观测与收集
        3.1.3.节肢动物多样性评测
    3.2.结果分析
        3.2.1.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
        3.2.2.节肢动物功能团时序动态变化分析
    3.3.结论与讨论
4 昆虫野花带群落中植物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研究
    4.1.研究内容与方法
        4.1.1.样地、样方植物群落概况
        4.1.2.植物花期物候观测
        4.1.3.节肢动物相关的植物关键功能性状测定
        4.1.4.植物-传粉者互作关系
    4.2.结果分析
        4.2.1.植物群落多样性构成特征及其与节肢动物群落关系
        4.2.2.传粉者功能团动态与花期物候关系
        4.2.3.植物-传粉者互作及生态位关系
        4.2.4.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的关系
    4.3.结论与讨论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三 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奖励
致谢

四、玉米、谷子行之有效的10种抗旱播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D]. 武睿.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2]环境、制度与技术 ——以集体化时代昔阳县的减贫实践为中心[D]. 贾保营. 山西大学, 2021(12)
  • [3]基于3种水分控制条件的玉米品种抗旱性综合评价[D]. 张文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冀中南多样化种植模式的适水效应分析[J]. 杨晓琳,梁芳婷,闫菊萍,陈源泉,贾秀领.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04)
  • [5]陇东旱塬区一年生饲草作物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D]. 甄玉鑫. 兰州大学, 2021
  • [6]玉米种子处理技术研究[J]. 张淑霞. 种子科技, 2021(01)
  • [7]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8]转基因抗病棉VdG1环境安全性评价[D]. 于思淼.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9]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D]. 吴学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标签:;  ;  ;  ;  ;  

玉米和小米的10种有效抗旱播种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