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的及时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的及时护理

一、因时施护原发性高血压(论文文献综述)

霍天宙[1](2021)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压值、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分和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变化,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09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亚滨教授门诊部,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予以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分别于治疗前、用药后第2周末、第4周末测量并记录血压值、中医证候积分、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分以及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所得数据利用软件SPSS 23.0进行处理、分析,在疗程结束2周之后开始随访。结果:本试验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64例,因个人依从性差而脱落3例,共观察61例。1.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之后,其中医证候单项积分以及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80.33%。2.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之后,其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均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77.05%。3.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之后,其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分较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4.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之后,其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得到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够显着减轻患者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2.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能够明显降低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3.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能够明显降低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分。4.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能够提高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蒋暑雨[2](2020)在《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依据北京市所有医院的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得出二十四节气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为临床预测、防治疾病提供依据,并与《素问·脉解篇》相关论述对比、印证,为探索各节气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的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据2015至2019年120个节气间同疾病急诊率的比较,得到各年各节气高于120个节气的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易发疾病,及低于平均急诊率的疾病作为此年此节气不易发疾病,再将高于平均急诊率1.5倍的易发疾病单独分出,依此找出5年内在相同节气反复出现的易发疾病作为1.5倍选择标准下年年或多数年于此节气易发的疾病,此即因此节气的气化特点所导致的高危疾病。≥1.5倍选择标准下高危疾病的具体确定方法为:针对每一种疾病,若在5年中相同的节气内作为≥1.5倍易发出现≧3次,或作为易发出现2次而另外3次都>1倍提示易发倾向,认为该疾病为该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同法得某节气每年不易发疾病。结果:1.在≥1.5倍选择标准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详见论文正文。依此可见,男女呼吸系统疾病在冬季的节气即立冬~冬至较易发,消化系统疾病及肠道传染病在小满~处暑即夏秋季易发,一氧化碳中毒见于小雪~惊蛰,中暑见于小满~立秋。这些结果与常识性事实及各科教科书中所提供的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基本吻合,说明本研究在数据采集、统计学分析方法方面是无误的,结果是可信的,1.5倍的选择标准初步看来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2.对照《素问·脉解篇》对立春雨水、清明谷雨、芒种夏至、立秋处暑、寒露霜降、大雪冬至六个月节气为代表的三阴三阳病的论述,本研究在1.5倍的选择标准下得到的反复易发疾病也能与之达到较高的符合度:正月立春雨水太阳病月份,易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腰臀痛等太阳经部位病症、上实下虚之瘖啡失语、狂证等;三月清明谷雨厥阴病月份,易发病为阴囊肿物、咽喉不适等厥阴肝经病症,及阳气振发而不畅之腰脊痛病症;五月芒种夏至阳明病月阳盛之阴/一阴来复、阳明闭郁,易发病为胃肠道疾病、阳盛于上而邪并于外之躁狂、心神阳气突伤之惊恐障碍、焦虑性抑郁,及阳伤水停之下肢水肿、哮喘等病症;七月立秋处暑少阴病月,阳杀于外、阴气盛于下,易发病为腰部、下腹部疾病、厌食、肝胆病、视力视觉障碍类、肺水肿喘咳、心律失常等病症;九月寒露霜降少阳病月,少阳不伸,易发病见肋软骨痛、肋间神经痛、多部位关节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肝胆疾病及消化道溃疡等;十一月大雪冬至太阴病月,脾运受抑,易发病为腹胀呕吐类消化系统、泌尿及代谢类病症等。本研究结果中,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全面、广泛,疾病种类细致,对《素问·脉解篇》的论述既有印证又有拓展,且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利于临床实用与进一步开展相关的中西医结合研究。3.上述结果证明了本研究的可信度的同时,所呈现的各个节气的易发疾病可以作为临床预测、预防、诊治疾病的有效参考,在与经典得到了相互印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中未论述到的节气的致病特点的缺憾,为下一步对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及对人体气化影响规律的分析,提供了较为可信、可靠的大数据依据。结论:本研究得出的各节气易于每年发作的高危疾病与事实基本吻合,且印证了《素问·脉解篇》中的相关论述,有助于指导各节气易发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弥补经典中相关论述的不足,为进一步探索各个节气的气化特点、挖掘节气在中医学中的价值,提供了大数据依据。

毛丹旦[3](2020)在《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体质、证型及NIH-CPSI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体质、证型的分布特征,探讨中医体质与证型、中医体质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的相关性,探索慢性前列腺炎病重的影响因素,为慢性前列腺炎的防治和构建个体化中医护理方案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方便取样调查研究方法,把宁波中医院男科门诊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择了符合标准的357例。(1)电子病历中收集357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证型和可能与患者病重有关的影响因素。(2)根据患者《中医体质观察表》的调查结果,判定出受试患者的体质类型。(3)对患者进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4)整理数据,运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57份,回收357份,有效问卷357份。问卷收回率100%,有效率100%。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如下:1.年龄分布:357例患者中,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0岁,平均年龄36.49(36.49±9.27)岁,其中3140岁者149人,占41.7%;2130岁者96人,占26.9%;4150岁者80人,占22.4%;5160岁者28人,占7.8%;≤20岁者4人,占1.1%。2.文化程度:357例患者中,本科及以上124人,占34.7%;高中文化87人,占24.4%;大专文化68人,占19%;初中文化58人,占16.2%;小学文化20人,占5.6%。3.婚姻状况:357例患者中,已婚(只一次婚姻且未分居)233人,占65.3%;未婚76人,占21.3%;离异再婚24人,占6.7%;分居12人,占3.4%;离异8人,占2.2%;丧偶4人,占1.1%。4.证型分布:357例患者中,湿热下注证117人,占32.8%;气滞血瘀101人,占28.3%;肝肾阴虚证75人,占21.0%;肾阳不足证55人,占15.4%;其它9人,占2.5%。5.体质分布:357例患者中,湿热质66人,占18.5%;气郁质65人,占18.2%;痰湿者44人,占12.3%;气虚质41人,占11.5%;平和质37人,占10.4%;阳虚者37人,占10.4%;阴虚质35人,占9.8%;血瘀质26人,占7.3%;特禀质6人,占1.7%。6.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357例患者中,NIH-CPSI评分最低4分,最高41分,平均分17.04(17.04±7.71),其中症状中度198(15分29分)人,占55.5%;症状轻度143(4分14分)人,占40.1%;症状重度16人(30分43分),占4.5%。7.中医体质与证型相关性:对中医体质与证型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χ2=215.992,p<0.001,中医体质与证型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应分析湿热下注证型最相关的体质为湿热质与痰湿质;与肝肾阴虚证型最相关的为阴虚质和血瘀质;与气滞血瘀证型最相关的为气郁质;与肾阳不足证型最相关的为阳虚质。8..NIH-CPSI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以NIH-CPSI评分轻度为对照,经χ2检验,单因素分析显示,收入情况、工作压力、性生活满意度、睡眠时间、每周骑行时间、体质类型是影响NIH-CPSI严重程度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NIH-CPSI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入情况、睡眠时间、体质类型是影响NIH-CPSI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收入(OR=0.629,95%CI:0.503-0.785,p<0.001),睡眠时间(OR=0.686,95%CI:0.484-0.971,p=0.034)是造成NIH-CPSI评分低的主要因素;湿热质(OR=3.177,95%CI:1.310-7.702,p=0.011)与气郁质(OR=4.902,95%CI:1.897-12.666,p=0.001)是造成NIH-CPSI评分高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1.慢性前列腺炎好发于青壮年。在社区健康管理中,要关心关注青壮年男性,尤其加强对男青年的性健康教育。2.在慢性前列腺炎中,中医证型主要以实证为主,中医体质分布以偏颇体质为主,中医体质与证型存在相关性。提示临床护士辨体施护方向以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为主证,施以饮食调养、情志疏通、运动康复、中医外治护理等中医护理对策,改善偏颇体质,减轻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3.低收入、睡眠不足、气郁质、湿热质是引起慢性前列腺炎患者NIH-CPSI症状较严重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在临床护理中除辨体施护外,尤其注意要满足患者的睡眠需求,同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

陈咏敏,沈丽芬[4](2019)在《中医时间医学在原发性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中医时间医学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20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在常规口服降压药和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中医时间医学为基础的护理方案,给予"择时服药"方案和"因时施护"的护理方案,疗程均为4周。比较入组前及入组4周后的血压及24 h平均心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生存质量量表评分。结果入组4周后,观察组的血压值和24 h平均心率均较对照组有更多下降(P<0.05),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有更多下降(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量表8个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更多升高(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以中医时间医学为基础的护理方案,能改善血压、减轻焦虑和提高生存质量。

塔娜,张艳芬,余宗懿[5](2019)在《强化中医三因制宜理念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的探索》文中提出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中医三因制宜理念,提高了护理工作实效。对开展中医护理的探索进行了总结,梳理出一些思路与经验,为提高护理工作成效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王宁[6](2019)在《辨证施护在耳穴贴压干预失眠中的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根据失眠的证型对失眠患者进行耳穴贴压结合辨证施护的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探讨耳穴贴压结合辨证施护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中医症状的疗效,为失眠患者制定个性化、综合的护理方案,同时为耳穴贴压和辨证施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2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给予耳穴贴压结合辨证施护法,对照组46例给予单纯耳穴贴压疗法。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使用中医症状评分表在干预前与干预4周后评估各证型失眠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同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从而评价耳穴贴压结合辨证施护干预失眠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SQI总分和6个因子得分的时间效应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得分的组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得分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总分与干预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症状评分总分在干预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的满意度比较,耳穴贴压结合辨证施护组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单纯耳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结合辨证施护可以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在改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等方面,耳穴贴压结合辨证施护组优于耳穴压贴组;耳穴贴压结合辨证施护可以有效改善肝郁火化、心脾两虚、阴虚火旺三型失眠患者的中医症状;耳穴贴压结合辨证施护的护理满意度优于耳穴贴压组。

帅惠琼[7](2019)在《以移动平台为媒介的中医特色护理在原发性失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将以移动平台为媒介的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原发性失眠患者,旨在探索一种集自我评估、健康教育、远程指导,融饮食疗法、传统运动疗法和五行音乐疗法于一体的远程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方式,实现失眠患者的院外长期监测与调护,为提高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精神状态,节约时间与经济成本,优化整合医疗资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其他慢性病的院外健康管理及“互联网+”大背景下智能化医药服务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搭建原发性失眠中医特色护理移动平台,并将其应用于原发性失眠人群的干预研究中。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于2018年03月-2019年02月在成都市某三甲中医院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84例原发性失眠患者(含治未病中心门诊患者65例及以招募形式筛选的原发性失眠志愿者1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8周常规健康教育,发放自制的失眠基本知识普及健康宣传手册,集体指导采用现场指导、PPT小讲课进行健康教育,1次/2周,每次30分钟左右,个体化指导采用电话、短信、微信或面对面方式,1次/1周,每次5-10分钟左右。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8周以移动平台为媒介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饮食方面,根据失眠辨证分型并参考个人意愿选择适宜的饮食方式,患者每日按食谱摄入一次;五行音乐方面,根据辨证分型和个人喜好选择适宜的五行音乐,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每日次数,每日最少1次,每次约30分钟,音量范围控制为40-60分贝;运动疗法方面,每周六下午进行集体教学和个体化指导,空余时间使用中医特色移动平台或微信公众号提供的视频练习和巩固,每日最少1次,每次约35分钟左右,持续8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失眠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焦虑状况和抑郁状况。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统计描述,方差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符合偏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描述,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则用频数或构成比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4例研究对象,最终84例患者顺利完成干预,试验组42例(剔除1例,脱落4例),对照组42例(剔除2例,脱落3例)1.基线资料: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ISI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干预后组间比较: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接受以移动平台为媒介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后,两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ISI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改善,且试验组在睡眠质量、失眠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焦虑状况和抑郁状况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试验组总有效率92.86%。3.干预前后组内比较:试验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组内比较,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ISI评分、SF-36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PSQI总分、ISI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各因子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日间功能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各维度得分,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和情感职能3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移动平台为媒介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原发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失眠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状况和抑郁状况。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综合采用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五行音乐疗法,经济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徐敏,谭小雪,魏叶红[8](2017)在《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辨证施护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中医临床症候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辨证施护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中医临床症候的影响,以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科和老年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辨证施护,两组均护理30 d。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0、20、30 d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平均收缩压和24 h平均舒张压)和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方法与护理时间在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存在交互作用(P<0.05);护理时间在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上主效应显着(P<0.05);护理方法在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上主效应显着(P<0.05)。治疗20、30 d后试验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方法与护理时间在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护理时间在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分上主效应显着(P<0.05);护理方法在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分上主效应显着(P<0.05)。治疗10、20、30 d后试验组患者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辨证施护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情况,缓解中医临床症候,提高生活质量。

陈茗[9](2017)在《月经过少中医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临床月经过少的常见中医证型以及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以中医体质理论为指导,为护理人员对月经过少患者进行辨证施护、辨体施护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式,收集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月经过少患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127例病例。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月经过少中医证型调查表和中医体质调查表。结果通过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中医证型调查:127例月经过少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肾虚证(46.57%)、血虚证(2.94%)、血瘀证(40.69%)、痰湿证(9.80%),肾虚证与血瘀证之间的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0),而其他证型之间的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中医体质调查:127例月经过少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平和质(7.88%)、气虚质(10.84%)、阳虚质(24.14%)、阴虚质(17.73%)、痰湿质(4.93%)、湿热质(7.88%)、血瘀质(6.40%)、气郁质(19.21%)、特禀质(0.99%),阳虚质、气郁质及阴虚质之间的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0),气虚质、湿热质、平和质及血瘀质之间的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0),而其他体质之间的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中医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1)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阳虚质、气郁质及阴虚质之间的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0),其他体质之间的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2)血疲型月经过少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阳虚质、阴虚质及气郁质之间的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0),其他体质之间的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3)阳虚质与肾虚证、血瘀证等证型相关(P<0.050);气郁质与肾虚证、血瘀证等证型相关(P<0.050);阴虚质与肾虚证、血瘀证等证型相关(P<0.050);气虚质与血虚证等证型相关(P<0.050);湿热质与痰湿证等证型相关(P<0.050);血疲质与肾虚证等证型相关(P<0.050);平和质、痰湿质、特禀质与各证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纳入本课题的127例月经过少患者中,中医证型具有差异性,以肾虚证、血瘀证为主。2.纳入本课题的127例月经过少患者中,中医体质具有差异性,以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为主,其次是气虚质、湿热质、平和质和血癖质。3.月经过少中医证型与体质之间具有相关性。肾虚型月经过少以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居多;血癖型月经过少以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居多。阳虚体质者常见肾虚证、血瘀证,气郁体质者常见肾虚证、血瘀证,阴虚体质者常见肾虚证、血瘀证,气虚体质者常见血虚证,湿热体质者常见痰湿证,血瘀体质者常见肾虚证。

刘志华[10](2014)在《中医辨证施护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在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观察组按中医辨证分型实施护理,观察分析治疗后两组病人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情况、生活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情况及医疗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提高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达标情况、生活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二、因时施护原发性高血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因时施护原发性高血压(论文提纲范文)

(1)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与研究
        1.1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
        1.2 高血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3 高血压治疗研究进展
        1.3.1 生活方式干预
        1.3.2 降压药物研究进展
    2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与研究
        2.1 对病名的认识
        2.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2.2.1 对病因的认识
        2.2.2 对病机的认识
        2.3 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中止观察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治疗方案
        2.1 中药汤剂
        2.2 煎药方法及治疗周期
    3 观察指标
        3.1 背景统计学资料
        3.2 疗效性指标
    4 临床疗效判定
        4.1 降压疗效评定标准
        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4.3 中医单项证候积分疗效评定标准
    5.统计方法
结果
    1 一般情况比较
        1.1 患者年龄情况
        1.2 患者性别情况
        1.3 危险因素统计
        1.4 高血压分级情况统计
    2 中医证候观察结果
        2.1 治疗前与治疗2 周后中医证候单项积分比较
        2.2 治疗 2 周与治疗 4 周后中医证候单项积分比较
        2.3 患者中医单项证候有效率比较
        2.4 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2.5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结果比较
    3 血压观察情况
        3.1 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的比较
        3.2 治疗前后患者舒张压的比较
        3.3 治疗前后降压疗效观察结果比较
    4 EEV评分观察情况
    5 治疗前后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观察情况
讨论
    1 选题依据
    2 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的病因病机讨论
    3.辨治特点
    4 组方用药及配伍特点
    5 药物分析
    6 一般情况分析
        6.1 年龄因素分析
        6.2 性别、危险因素分析
    7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8 降压疗效分析
    9 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分分析
    10 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分析
    11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2)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二十四节气简介
        1 节气的由来
        2 二十四节气总体气机特点
        3 二十四节气对人体气化的影响
    文献综述一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及其现代研究
        1 《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思想
        2 中医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研究
        1 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2 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3 循环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4 神经系统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5 其他疾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资料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总体设计
        2.2 具体步骤
    3 结果
        3.1 北京市急诊患者的疾病分布规律
        3.2 以男性大寒为例演示大寒节气反复易发疾病的判定——举例
        3.3 男性、女性二十四节气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3.4 2级分类下男女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个数总结
        3.5 结果总评价
        3.6 男性、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总体特点
        3.7 印证经典中的论述
        3.8 弥补经典中的不足
        3.9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的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男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附录2 女性各节气反复易发疾病
简历

(3)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体质、证型及NIH-CPSI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西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现状
        1.1.1 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现状
        1.1.2 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
        1.1.3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1.4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及NIH-CPSI量表使用现状
    1.2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及中医辨证分型
        1.2.1 病因病机
        1.2.2 中医辨证分型
    1.3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现状
        1.3.1 中医体质的概念及分型
        1.3.2 体质的特点
        1.3.3 体质辨识与健康管理
        1.3.4 基于中医体质学说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确定研究对象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临床资料收集
        2.2.1 病历分析法调查患者中医证型
        2.2.2 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中医体质和NIH-CPSI症状
        2.2.3 NIH-CPSI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2.2.4 样本量估算
    2.3 资料分析
        2.3.1 患者资料描述
        2.3.2 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2.3.3 NIH-CPSI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问卷调查法的质量控制
        2.4.1 调查表的选择
        2.4.2 调查人员
        2.4.3 调查过程
        2.4.4 调查内容
        2.4.5 问卷数据录入和处理
    2.5 本研究涉及伦理
        2.5.1 伦理审批
        2.5.2 知情同意
        2.5.3 保密原则
    2.6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患者资料分布情况
        3.1.1 患者人口学资料
        3.1.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1.3 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3.1.4 NIH-CPSI症状程度分布情况
    3.2 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3.3 NIH-CPSI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单因素分析结果
        3.3.2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患者相关资料分析
        4.1.1 患者年龄分布特点
        4.1.2 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4.1.3 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4.1.4 NIH-CPSI症状程度分布特点
    4.2 中医体质与证型相关性分析
        4.2.1 中医体质与证型密切相关
        4.2.2 对治疗及临床施护的启示
    4.3 患者NIH-CPSI病重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4.3.1 气郁质
        4.3.2 湿热质
        4.3.3 睡眠时间
        4.3.4 收入情况
        4.3.5 病重影响因素对心理护理的启示
5 研究结论
    5.1 结论
    5.2 本研究创新性
    5.3 本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医时间医学在原发性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和心率
        1.3.2 SAS评分[6]
        1.3.3 生存质量量表 (SF-36) 评分[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入组前及入组4周后血压值及24 h平均心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入组前及入组4周后SAS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入组前及入组4周后SF-36评分的比较
3 讨 论
    3.1 “中医时间医学”的起源
    3.2 以中医时间医学为基础的护理方案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压
    3.3 以中医时间医学为基础的护理方案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及提高生活质量

(5)强化中医三因制宜理念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因时施护
    1.1 因四时施护
    1.2 因时辰施护
        1.2.1 依时护理
        1.2.2 依时服药
        1.2.3 依时施技
2 因证施护
3 因人施护
4 讨论

(6)辨证施护在耳穴贴压干预失眠中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干预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分析方法
    2.5 质量控制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2 观察指标比较
4.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讨论
    4.2 干预方法讨论
5.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附录2 肝郁化火型失眠中医症状评分表
    附录3 心脾两虚型失眠中医症状评分表
    附录4 阴虚火旺型失眠中医症状评分表
    附录5 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介

(7)以移动平台为媒介的中医特色护理在原发性失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主要概念、操作性定义及相关理论
        (一)主要概念、操作性定义
        (二)相关理论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一、原发性失眠的概述及其研究现状
        (一)西医学原发性失眠研究现状
        (二)中医学原发性失眠研究现状
    二、移动医疗概念、特点及应用于慢性病健康管理研究现状
        (一)移动医疗的概念及特点
        (二)移动医疗应用于慢性病健康管理的研究现状
    三、文献总结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一、搭建原发性失眠中医特色护理移动平台
        (一)平台的主要内容
        (二)建立微信公众号——睡眠知识平台
        (三)组建微信群
    二、研究类型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四、样本含量的计算
    五、抽样与分组方法
    六、盲法
    七、干预方案
        (一)预试验
        (二)正式研究阶段方案
    八、评价指标及测量工具
        (一)原发性失眠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二)评价指标及测量工具
    九、资料收集
    十、统计学方法
    十一、科研伦理原则
    十二、质量控制
        (一)研究设计及初期阶段
        (二)试验干预阶段
        (三)统计分析阶段
    十三、技术路线图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一、平台使用情况
    二、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一)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二)两组患者干预前中医证型比较
    三、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PSQI)、失眠严重程度(ISI)、生活质量(SF-36)、焦虑状况(SAS)和抑郁状况(SDS)结果比较
        (一)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PSQI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
        (二)干预前两组患者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比较
        (三)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
        (四)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SAS)状况
        (五)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SDS)状况
    四、干预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PSQI)、失眠严重程度(ISI)、生活质量(SF-36)、焦虑状况(SAS)和抑郁状况(SDS)结果比较
        (一)干预后两组患者睡眠状况(PSQI)评价结果
        (二)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三)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ISI)评价结果
        (四)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F-36 评价结果
        (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SAS)评价结果
        (六)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SDS)评价结果
        (七)安全性和依从性评价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及结论
    一、研究讨论
        (一)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二)原发性失眠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结果分析及讨论
        (三)中医特色护理移动平台应用效果
    二、研究结论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及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辨证施护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中医临床症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组建辨证施护质控小组和实施小组
        1.2.2 建立高血压患者电子数据库
        1.2.3 实施辨证施护干预方案
        1.2.3. 1 对照组
        1.2.3. 2 试验组
    1.3 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24 h平均收缩压和24 h平均舒张压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辨证施护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理论依据
    3.2 中医辨证施护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3.3 展望

(9)月经过少中医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1 月经过少的研究现状
        2 月经过少的中医分型
        3. 体质的分类
        4. 中医证型和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5. 体质的护理要点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资料
        1. 病例来源
        2. 样本量估算
        3. 纳入及排除标准
        4. 诊断标准
        5. 中医证型分类及诊断标准
        6. 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
    (二) 研究方法
        1. 调查表的设计
        2. 调查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 基本情况
        1. 年龄
        2. 初潮年龄
        3. 孕育史
        4. 病程
    (二) 月经过少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
    (三) 月经过少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
    (四) 月经过少患者中医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
        1. 不同中医证型月经过少患者的体质分布情况
        2. 月经过少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
四、分析与讨论
    (一) 月经过少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1. 年龄
        2. 初潮年龄
        3. 孕育史
        4. 病程
    (二) 月经过少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分析
    (三) 月经过少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分析
    (四) 月经过少患者中医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分析
        1. 不同中医证型月经过少患者的体质分布情况分析
        2. 月经过少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五) 月经过少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
    (六) 研究创新点
    (七) 研究局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四、因时施护原发性高血压(论文参考文献)

  • [1]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的临床观察[D]. 霍天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二十四节气对北京地区急诊病种的选择研究[D]. 蒋暑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体质、证型及NIH-CPSI影响因素研究[D]. 毛丹旦.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4]中医时间医学在原发性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 陈咏敏,沈丽芬. 护理与康复, 2019(07)
  • [5]强化中医三因制宜理念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的探索[J]. 塔娜,张艳芬,余宗懿.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15)
  • [6]辨证施护在耳穴贴压干预失眠中的效果研究[D]. 王宁.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以移动平台为媒介的中医特色护理在原发性失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帅惠琼.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辨证施护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中医临床症候的影响[J]. 徐敏,谭小雪,魏叶红. 中国全科医学, 2017(27)
  • [9]月经过少中医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 陈茗.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8)
  • [10]中医辨证施护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 刘志华. 中医临床研究, 2014(35)

标签:;  ;  ;  ;  ;  

原发性高血压的及时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