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勐谷6号选育及应用

矮化勐谷6号选育及应用

一、矮秆蒙谷6号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金松,黄志谋,张再君,邱东峰[1](2020)在《杂交水稻的系谱分析与杂种优势利用》文中研究指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研究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亦出现杂交种的育种产量持续徘徊不前的局面,两系法、三系法杂交种产量相当。分析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三系杂交稻技术路线上限制于核质互作配套机制要求有选择性地使用亲本而形成两大杂种优势群,多年来较少补充优质的种质资源,杂种优势群内遗传基础不丰富;两系杂交稻的杂种优势来源没有突破三系杂交稻杂种优势形成模式;杂交稻的杂种优势群内种质创新及杂种优势群理论创新研究乏善可陈。本文从生物技术应用、水稻远缘杂交研究、育种研究力量整合等方面就杂交水稻育种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谢华安[2](2020)在《杂交水稻抗病虫育种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的水稻事业取得了显着发展,特别是杂交水稻的发明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当前粮食生产减少农药、化肥施用的"双减"目标新形式下,培育高产、优质、抗逆和广适应性的水稻新品种势在必行。笔者就高抗稻瘟病恢复系明恢63及几个抗飞虱恢复系的育种实践向大家做介绍。

龚桥[3](2018)在《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优质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对川华A的高产制种技术进行总结,利用区试资料总结其所配组合川华优32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主要结果如下:一、川华A亲本来源与特征特性:川华A的亲本分别是中浙A群体中发现的可育株ZZB-28-1和优质保持系中间材料丝苗2-7,野败型胞质。主要特征特性研究表明,川华A的播始历期和叶龄与川106A相当;分蘖力较强,细长粒形,谷粒长宽比3.5,千粒重约23g。败育彻底,花粉败育类型以典败为主。花时早而集中,柱头外露率高、活力强。保持系的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米二级。二、用川华A等亲本进行的配合力分析主要结果为:1、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分析表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等9个性状的差异主要受遗传控制。川华A的产量GCA效应值为-3.15;日产量GCA川华A仅次于冈46A;川华A的生育期、有效穗等6个性状的GCA效应值均存在显着差异,可以配组出不同类型的杂交稻新组合;川华A的日产量GCA比较突出。2、特殊配合力(SCA)方面,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的SCA效应值的差异都明显。川华A所配组合的单株产量、日产量、生育期、着粒密度、穗平着粒数和结实率等6个性状的SCA均列首位,组合川华A/蜀恢527、川华A/成恢3203的日产量SCA效应值居所有组合的前两位。表明川华A的多数性状SCA比较突出。3、在产量及其主要构成因素的F1基因型方差中,GCA方差所占的比重均在50%以上,表明这些性状的亲本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的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生育期等6个性状都是母本的GCA方差所作的贡献大,这些性状以加性遗传为主;但是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有效穗这3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双亲的互作效应对杂种一代的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有效穗的非加性遗传作用更强。三、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方面,单株产量与日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有效穗、着粒数和着粒密度正相关;日产量与有效穗、单株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四、川华A的配套制种技术方面,制种调差应为父本与不育系同期或比不育系早1-2天;“九二〇”每公顷用量控制在180g-225g(比常规减少15%左右);适时提早收割,避免高温暴晒。在大面积制种试验田中实收测产,平均产量212kg/667㎡。五、所配组合川华优320在四川省区试中,两年平均产量8.535t/hm2,比对照增产6.08%;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629t/hm2,比对照增产6.5%;区试鉴定为国标二级优质米;表现出熟期较早、优质抗病、丰产稳产等特征。于2018年通过四川省审定。

曹冠男[4](2018)在《EMS诱导4种小麦效应研究及突变体的筛选》文中指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种质资源匮乏是限制小麦持续增产的主要问题。通过化学诱变构建突变体库能够创制更多的新种质材料。本研究利用8个时间梯度(6h、8h、10h、12h、14h、16h、18h、20h)和7个EMS浓度梯度(0%、0.5%、0.8%、1.0%、1.2%、1.4%、1.6%)对西农99、西农979、西农977和小偃22四个品种进行预处理(I),对M1代相对发芽率的鉴定筛选出6个适宜组合进行预处理(II)(6×4=24)。选定每个品种最佳处理进行正式处理构建M1代正式处理群体,自交后获得M2代群体,对两代群体进行表型筛选鉴定。主要结果如下:1.预处理II中各处理的相对发芽率为37%-62%,不同处理间差异较大,最终得到四个品种的最佳处理分别为1.0%+10h,1.0%+8h,1.0%+12h,1.0%+12h;2.调查西农99、西农979、西农977、小偃22小麦材料正式处理群体,得到叶部、穗部、茎部等多种类型的变异株,总变异率分别为13.63%、6.39%、9.26%和11.86%;其中叶部变异率最高的是西农99,为2.15%,西农979的变异率最低,为0.64%;茎部变异率最高的是小偃22,为5.08%,西农977的变异率最低,为3.70%;穗部变异率最高的是西农99,为4.92%,西农979的变异率最低,为1.60%。3.筛选M1代,得到112株突变单株组成的突变群体,其中4株矮秆突变,5株多分蘖突变,3株早熟突变。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EMS诱变小麦的最适处理组合,在所构建的突变群体中筛选出丰富的表型变异,这些变异可以为进一步构建小麦突变体库提供丰富的材料。

张艾英,刁现民,郭二虎,范惠萍,王丽霞,李瑜辉,程丽萍,吴引生,张莉[5](2017)在《西北春谷早熟区谷子品种十五年变化趋势及主要性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过去15年西北春谷早熟区区试谷子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明晰了该区15年来谷子育种进展,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该区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2001—2015年国家区域试验西北春谷早熟区的数据,对参试品种及通过鉴定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进行比较与分析,同时对通过鉴定的18个品种进行了抗逆性分析。【结果】2001—2015年西北春播早熟区共有85个新品系参加国家区试,12个常规品种和6个杂交种达到新品种鉴定标准通过鉴定,新育成品种比对照增产10%以上的品种有3个,其中,常规品种1个为大同32,杂交种2个分别为张杂谷1号和张杂谷15号。参试品种和通过鉴定品种的产量平均数在年度间表现了较大差异,但总体趋势表现为产量潜力水平的提高。参试品种穗长和千粒重年度间差异不显着,穗长基本稳定在23—27 cm,千粒重稳定在3—3.4 g,但参试品种的株高、单穗重、穗粒重年度间差异大,株高、单穗重、单穗粒重随年份有增加的趋势。通过鉴定的18个品种有13个生育期长于对照,5个短于对照,同时伴随着株高的增加,单穗重和穗粒重的提升,说明新育成品种生育期的延长和单株产量性状的提升。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生育期、株高、单穗重、穗粒重和出谷率决定了产量81.43%的变异,产量与穗粒重和单穗重呈显着正相关,穗粒重与株高、单穗重呈显着正相关。对通过鉴定品种的抗逆性分析表明,这15年该区主要病害有红叶病和白发病,不同年份间不同品种都有一定发生,通过鉴定品种的抗倒性、抗旱性呈现下降趋势。【结论】2001—2015年春谷早熟区选育的品种产量有增加的趋势。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单穗重和穗粒重,其次为株高、生育期,育种中应注意提高品种的综合性和各性状之间的协调性。生育期延长、株高增加、抗倒性降低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早熟区品种产量的突破,同时也不利于谷子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早熟区品种选育应以中矮秆、抗倒性强、结实率高、品质优、适合机械化收获为发展方向。

杨琳[6](2017)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夏作物复种模式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山西省中部地区适合的一年两熟种植模式,本研究以冬小麦-夏作物复种模式为研究对象,首先筛选出适合在山西省中部地区种植的冬小麦和夏作物一年两熟组合品种,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的耕作方式(旋耕、翻耕)处理,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及茬口对冬小麦-夏作物的影响。通过研究,初步明确适合在山西省中部地区的冬小麦-夏作物组合及适合的耕作方式,结果表明:1.冬小麦长6878在品种筛选试验中,产量高达5885.7 kg· hm-2,综合其生长特性,将长6878作为后期试验的种植品种。晋杂30号和夏杂3号的生育期较短、茎秆较粗、叶面积指数较大、产量较高,初步筛选为山西省中部地区与冬小麦复播的夏高粱品种。晋阳1号和并单6号生育期短,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在该地区小麦收获后夏播种植。张杂谷3号、张杂谷12号和晋谷29号生育期短,产量较高,经济系数高,株高较矮,不易倒伏,穗大、穗重,比较适合在该地区与冬小麦进行复播。晋豆25号和晋大早黄2号生育期都比较短,并且两个品种各有优劣,所以将这两个品种都作为该地区麦后复播的夏大豆品种。2.通过对不同耕作及茬口对冬小麦-夏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生长季,旋耕处理有效增加冬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高粱茬与玉米茬茬口下冬小麦株高较高,高粱茬茬口显着增加了冬小麦中期的叶面积指数,谷子茬有利于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最终产量较高。耕作方式的改变,对各茬口的冬小麦穗密度、谷草比、经济系数影响不显着;相同茬口下,旋耕比翻耕更有助于冬小麦穗长、穂重、结实小穗数的增加以及不结实小穗的减少,对产量的增加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夏作物生长季,旋耕处理下夏高粱、夏谷子、夏大豆的农艺性状均优于翻耕处理,夏玉米在翻耕处理下的可见叶和展开叶多于旋耕处理,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仍然是旋耕处理大于翻耕处理。虽然这些农艺性状上均表现为旋耕处理对作物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对不同作物成熟期形态指标的观察发现,不同耕作方式对四种夏作物的影响各有不同,除了夏玉米的产量表现为旋耕处理低于翻耕处理,其余三个作物均表现为旋耕处理高于翻耕处理。3.通过对不同耕作及茬口对冬小麦-夏作物土壤理化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生长季,旋耕处理可降低0-20 cm 土层的土壤容重,并提高了 土壤总孔隙度,增加了高粱茬和谷子茬的毛管孔隙度,却减小了玉米茬和大豆茬的毛管孔隙度,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前茬作物的不同对土壤容重、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毛管孔隙度在各土层的影响也不同,但大豆茬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其他三个茬口高。夏作物生长季,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夏高粱和夏谷子的容重是旋耕处理大于翻耕处理,夏玉米和夏大豆土壤容重是旋耕处理小于翻耕处理,综合而言,旋耕+夏玉米对土壤容重的减小和总孔隙度的增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毛管孔隙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旋耕处理对毛管孔隙度的影响高于翻耕处理。各处理的有机质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0-20cm 土层旋耕处理的有机质含量高于翻耕处理,20-3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为旋耕处理小于翻耕处理,无论是旋耕还是翻耕,均表现为夏大豆的有机质含量高于其他三种夏作物。4.通过对不同耕作及冬小麦-夏作物复种模式下年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复种模式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冬小麦-夏作物年经济效益的影响达极显着水平,两者都是影响冬小麦-夏作物年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旋耕处理下的年经济效益极显着高于翻耕处理。冬小麦复种谷子时,年经济效益最高,极显着高于其他三种复种模式。总体来说,旋耕+谷子、翻耕+谷子处理组合的年经济效益最好,高达30000.00元·hm-2以上。

元旭朝[7](2017)在《谷子茎秆与穗部性状多样性分析及株高遗传群体构建》文中研究表明谷子(Setaria italica(L.)P.Beauv.)属于禾本科(Gramineae)狗尾草属,种质资源非常丰富,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重要性状遗传群体的构建对谷子优异基因资源的发掘和优势杂交亲本的选配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387份谷子资源为研究材料,对茎秆与穗部性状相关的16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并以谷子品种DT1为母本,通过与多个不同表型的父本杂交,得到杂交种F1代,对子代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通过真杂种及其亲本茎秆和穗部性状的表型测定结果对子代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初步构建株高的遗传定位群体。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谷子茎秆和穗部性状具有较高的表型多样性,多样性指数普遍较高,其中,穗部性状较茎秆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尤其是单穗重、穗粒重和穗码粒数等与产量相关的性状,变异系数均达50%以上。2.通过茎秆和穗部相关的16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发现84.167%的性状间呈极显着相关。其中,主成分分析将16个性状降维到5个主成分,其中,第一主成分由穗中部粗、单穗重、穗粒重、穗码宽度组成,贡献率为41.184%;聚类分析将材料聚为三大类群,每一类群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3.对杂交种F1代进行形态学鉴定,鉴定出36组真杂种,并采用InDel标记进一步对其进行分子鉴定,最终鉴定出22组真杂种。通过真杂种及其亲本茎秆、穗部性状的测定与杂交种的杂种优势综合分析,发现与产量相关程度高的指标优势指数偏大,如单穗重、穗粒重。4.本试验通过对株高遗传群体的构建和表型测定,发现该群体苗期已表现出明显性状分离,初步确定了该遗传群体的可靠性。

任光俊,颜龙安,谢华安[8](2016)在《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我国首创的籼型杂交水稻技术开辟了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新途径,为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回顾了野败型雄性不育的发现与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简称三系)配套及发展的历程.水稻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在我国大面积生产应用,除野败型外,还有岗型、D型、印水型、矮败型、红莲型、K型不育胞质.其中红莲型的恢、保关系与野败型不同,其他都与野败型相似.杂交水稻不育胞质的多样性解决了胞质单一可能带来的生产风险.在骨干亲本的选育方面,本文介绍了优良不育系珍汕97A,V20A,Ⅱ-32A,金23A等,以及优良恢复系IR24,明恢63,蜀恢527等的选育和应用情况.目前,我国三系杂交水稻主推品种已经由过去的高产品种,转变为优质、高产、抗病兼顾的新品种为主.但是,三系杂交水稻面临产量潜力提升较慢、优良保持系创制效率较低、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较高,以及不完全适应轻简化栽培等诸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建议以培育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的绿色杂交水稻新品种为目标,以分子技术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应用为手段,以选育适合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三系亲本为方向,全面提升杂交水稻的科技竞争力.

任志强,杨慧珍,卜华虎,肖建红[9](2016)在《诱变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诱变育种是通过人工诱变方法对作物基因组进行改造。为了探讨不同诱变技术的方法、优缺点以及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运用,笔者归纳了物理、化学、生物和空间等技术诱发突变的原理及方法;比较了传统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缺点;分析了不同诱变技术的作用机理;总结了不同诱变技术在不同作物上的运用。最后指出了目前诱变育种的缺陷,展望了诱变育种的前景,为探索诱变育种在现代化育种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彭从胜[10](2012)在《1999-2009年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999-2009年,江西省及省外育种工作者充分利用国内外优异资源,综合运用各种育种方法,先后培育出大量的水稻常规品种和杂交水稻组合,为江西乃至全国水稻生产的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1999-2009年期间的江西省水稻育种工作进行了初步总结,基本理顺了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的系谱关系,可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1999-2009年期间,通过江西省审定推广的常规早籼品种有30个,根据它们的亲缘关系作出了以中156、浙9248、赣早籼7号、中优早3号、嘉育948、金早47、舟903、嘉育253为基础的系谱图,并对这些骨干亲本的性状进行了描述。江西省早籼品种的选育方法主要以杂交选育的为主,占所有育成品种的70%;所有品种的亲本矮源最初主要来自矮脚南特、矮仔占和IR8;早籼品种的抗病性水平较以前有提高,抗源基本上来自从国外引进的种质;品质较以前有大幅度提升,但产量水平基本持平;各育种单位都很重视骨干亲本的发现与利用。(2)1999-2009年期间,通过江西省审定推广的常规晚籼品种有20个,根据它们的亲缘关系作出了以粤香占、籼粳89、赣晚籼30号等为基础的系谱图,并对上述的骨干亲本的性状进行了描述。从育成品种系谱来看,育成的主要晚籼品种多数来自几个骨干亲本,遗传基础相对脆弱;从育种方法来看,和早籼常规稻一样,最主要的育种方法为杂交选育,其他方法育成品种不多;从育种目标来看,育成的品种品质整体上较优,产量水平没有大幅度提高;育种目标呈多元化。(3)初步作出了三系与两系杂交早、晚稻组合的系谱图,同时总结了三系不育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杂交稻组合的选育进展。(4)初步对1999-2009年江西省水稻育种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对今后江西水稻育种策略提出一些建议。

二、矮秆蒙谷6号的选育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矮秆蒙谷6号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杂交水稻的系谱分析与杂种优势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种的亲本系谱分析
    1.1 不育系的系谱
    1.2 恢复系的系谱
2 水稻杂种优势育种实践探讨
3 杂交水稻育种未来发展探讨
    3.1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助力杂交水稻产量育种
    3.2 加强水稻远缘杂交研究,提高水稻的杂种优势
    3.3 整合杂交水稻研究力量,为提高杂交水稻产量作贡献

(2)杂交水稻抗病虫育种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水稻育种的成就
    1.1 籼稻矮化育种
    1.2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1.2.1 籼型三系杂交稻育种
        1.2.1. 1 野败型杂交水稻
        1.2.1. 2 冈型杂交水稻
        1.2.1. 3 红莲型杂交水稻
        1.2.2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育种
        1.2.3 粳型杂交水稻育种
        1.2.4 籼粳杂交理想株型育种
2 杂交水稻抗病虫育种实践
    2.1 稻瘟病的危害
    2.2 高抗稻瘟病自主恢复系明恢63的选育
        2.2.1 选育背景
        2.2.2 技术路线
        2.2.2. 1 同步四重筛选
        2.2.2. 2 广适应性筛选
        2.2.2. 3 多基因聚合
        2.2.2. 4 测交筛选
        2.2.4 明恢63的作用
    2.3 水稻白背飞虱抗性育种
        2.3.1 飞虱危害
        2.3.2 抗白背飞虱恢复系材料的创制
        2.3.3 水稻飞虱抗性基因聚合育种
3 杂交水稻育种展望与策略
    3.1 育种展望
    3.2 育种策略

(3)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我国水稻育种概况
        1.1 水稻育种历程
        1.2 新形势下对水稻品种的要求
    2 三系杂交稻不育系的选育
        2.1 三系不育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2.1.1 野败型不育系
        2.1.2 冈型不育系
        2.1.3 D型不育系
        2.1.4 印尼型不育系
        2.1.5 红莲型不育系
        2.1.6 K型不育系
        2.1.7 88型不育系
        2.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 三系杂交水稻配合力的研究概况
        3.1 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
        3.2 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3.3 杂交水稻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4 杂交稻的稻米品质研究进展
        4.1 影响杂交稻稻米品质的因素
        4.2 优质稻米的需求现状
        4.3 杂交水稻品质改良的目标及途径
        4.4 稻米品质与种植环境的研究
    5 水稻抽穗期的遗传研究进展
        5.1 影响水稻抽穗期的因素
        5.1.1 环境因素
        5.1.2 遗传因素
        5.2 水稻日产量与抽穗期的关系
    6 研究意义与开题设想
第二章 野败型优质不育系川华 A 的选育及分析
    1 川华A的选育过程
        1.1 育种思路及方法
        1.2 亲本材料的来源
        1.3 选育过程
    2 川华 A 的特征特性比较分析
        2.1 试验材料及田间试验
        2.2 分析内容及方法
        2.2.1 株叶型及穗部特征特性调查
        2.2.2 育性鉴定及套袋自交结实率观察
        2.2.3 生育期和主茎叶龄调查
        2.2.4 抽穗动态和开花习性调查
        2.2.5 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状态考察
        2.2.6 柱头生活力测定
        2.2.7 川华A的稻米品质分析
        2.2.8 川华A所配组合抽穗期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3.1 川华A的主要特征特性
        3.1.1 形态特征特性
        3.1.2 育性鉴定
        3.1.3 抽穗动态与花时习性调查
        3.1.4 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率
        3.1.5 柱头生活力测定
        3.1.6 稻米品质分析
        3.2 生育期特性
        3.2.1 川华A生育期特性
        3.2.2 所配组合抽穗期比较
第三章 川华A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1 川华 A 的配合力分析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性状调查项目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2.2 川华A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2.2.1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分析
        2.2.2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2.2.3 特殊配合力分析
        2.2.4 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参数估算
        2.2.5 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川华A的应用研究
    1 川华优320 高效制种技术体系
        1.1 亲本特征特性
        1.2 制种技术体系
        1.2.1 制种田选择及隔离要求
        1.2.2 适当缩小父母本播差期
        1.2.3 培育壮秧,合理密植
        1.2.4 田间管理
        1.2.5 花期预测与调节
        1.2.6 适量喷施赤霉素
        1.2.7 赶粉、去杂、收贮
    2 川华优 320 区试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2.1 产量结果比较分析
        2.2 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2.3 稻米品质结果
        2.4 稻瘟病抗性结果
        2.5 生产试验结果
        2.6 川华优 320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讨论
    1 川华A的选育方法及思路
    2 川华A的配组
    3 三系不育系选育的方向
附表1 各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等的表现
附表2 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SCA)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

(4)EMS诱导4种小麦效应研究及突变体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诱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1.2.1 T-DNA插入突变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1.2.2 物理诱变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1.2.3 化学诱变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1.3 EMS诱变技术
        1.3.1 EMS诱变技术的基本机理
        1.3.2 EMS诱变技术的优势
        1.3.3 EMS诱变技术的应用
    1.4 突变体库的构建
        1.4.1 构建突变体库的意义
        1.4.2 突变体库的功能
        1.4.3 突变体库的现状
        1.4.4 EMS在小麦突变体库构建上的应用
    1.5 EMS构建突变体库的注意事项
        1.5.1 诱变剂量的选择
        1.5.2 供试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剂
    2.2 试验设计
        2.2.1 EMS化学诱变组合的设置
        2.2.2 试验方法
        2.2.3 试验步骤
        2.2.4 突变体调查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预处理Ⅰ效果
        3.1.1 西农99预处理Ⅰ效果
        3.1.2 西农979、西农977、小偃22预处理Ⅰ效果
    3.2 EMS诱导小麦最适处理组合确定
        3.2.1 西农99最适处理组合
        3.2.2 西农979、西农977、小偃22最适处理组合
    3.3 EMS诱导小麦变异的类型
        3.3.1 M_1代表型变异类型
        3.3.2 M_2代表型变异类型
第四章 讨论
    4.1 EMS适宜处理条件的选择
    4.2 诱变产生变异的多样性
    4.3 不同突变体的筛选鉴定方法
        4.3.1 筛选在各世代都要进行
        4.3.2 突变的选择方法
    4.4 不同突变类型表型变异
    4.5 突变材料的应用
    4.6 进一步工作展望
第五章 结论
    5.1 EMS诱导小麦突变体最佳处理组合结果
    5.2 正式群体变异类型结果
    5.3 M_2代群体变异类型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西北春谷早熟区谷子品种十五年变化趋势及主要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方法与统计分析
        1.2.1 数据汇总
        1.2.2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区试承试点产量情况
    2.2 品种产量表现
    2.3 品种农艺性状变化
    2.4 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5 抗逆性
3 讨论
    3.1 提高产量同时兼顾其他各性状的协调统一
    3.2 加强品质育种同时提高抗逆性育种
    3.3 协调各性状, 做好多类型品种的选育
4 结论

(6)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夏作物复种模式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麦后复播夏作物品种筛选的研究进展
        1.2.2 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及土壤的影响
        1.2.3 不同茬口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及土壤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简介
    2.2 试验设计
        2.2.1 品种筛选试验
        2.2.2 不同耕作方式及茬口试验
    2.3 试验测定项目和方法
        2.3.1 生育时期调查
        2.3.2 生长发育指标的动态测定
        2.3.3 产量及室内考种测定
        2.3.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5 年经济效益的计算
    2.4 田间管理
        2.4.1 品种筛选试验
        2.4.2 不同耕作方式及茬口试验
    2.5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品种筛选试验
        3.1.1 冬小麦产量研究
        3.1.2 不同夏作物品种生育时期的比较研究
        3.1.3 不同夏作物品种生长发育动态
        3.1.4 不同夏作物品种产量及室内考种测定
    3.2 不同耕作方式及茬口对冬小麦-夏作物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3.2.1 冬小麦生长季
        3.2.2 夏作物生长季
    3.3 不同耕作方式及茬口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3.1 不同耕作方式及茬口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3.2 不同耕作方式及茬口对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
        3.3.3 不同耕作方式及茬口对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影响
        3.3.4 不同耕作方式及茬口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耕作方式及冬小麦-夏作物复种模式下年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夏作物品种生育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差异
        4.1.2 不同耕作方式及前茬作物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4.1.3 不同耕作方式对夏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4.1.4 不同耕作方式及茬口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1.5 不同耕作方式及冬小麦-夏作物复种模式对年经济效益的影响
    4.2 结论
        4.2.1 冬小麦-夏作物复种模式品种的筛选
        4.2.2 不同耕作方式及茬口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4.2.3 不同耕作方式及茬口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2.4 不同耕作方式及冬小麦-夏作物复种模式对年经济效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7)谷子茎秆与穗部性状多样性分析及株高遗传群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前言
    1.1 谷子表型
    1.2 表型组学研究进展
    1.3 多样性研究进展
    1.4 株高基因定位的进展
        1.4.1 株高基因在大宗作物上研究进展
        1.4.2 株高基因在谷子上研究进展
    1.5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1.5.1 分子标记分类
        1.5.2 InDel分子标记的进展
    1.6 谷子杂种优势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仪器药品
    2.3 数据处理
        2.3.1 变异系数
        2.3.2 隶属函数值
        2.3.3 遗传多样性指数
        2.3.4 杂种优势
    2.4 试验方法
        2.4.1 去雄方法
        2.4.2 CTAB法提取DNA
        2.4.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5 PCR克隆
    2.6 引物来源
3 结果与分析
    3.1 表型多样性分析
        3.1.1 茎秆性状分析
        3.1.2 穗部性状分析
        3.1.3 穗码分析
    3.2 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分析
    3.3 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3.4 株高群体真杂种鉴定
        3.4.1 形态学鉴定
        3.4.2 分子鉴定
        3.4.3 对鉴定成功的杂交组合进行测序验证
    3.5 杂种优势结果分析
    3.6 株高基因定位群体的构建
        3.6.1 株高群体构建标准
        3.6.2 株高群体构建
4 讨论
    4.1 谷子茎秆和穗部性状多样性评价
    4.2 谷子表型相关性
    4.3 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4.4 株高的4个分子标记
    4.5 杂种优势评价
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
致谢

(8)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雄性不育的发现与杂种优势利用
    1.1 自然雄性不育现象与杂种优势利用的构想
    1.2 野败型雄性不育性与三系配套
        1.2.1 野败型雄性不育的发现与不育系培育
        1.2.2 野败型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与三系配套
        1.2.3 珍汕97A和V20A应用情况
    1.3 新不育胞质的发掘与利用
        1.3.1 冈型、D型不育系
        1.3.2 印尼水田谷型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1.3.3 矮败型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1.3.4 红莲型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1.3.5 K型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1.3.6 其他不育胞质
    1.4 新优良保持系及其不育系的选育
2 新恢复系的创制
    2.1 第二代优良恢复系的选育及应用
    2.2 第三代抗病恢复系的培育
    2.3 超级稻恢复系的培育
3 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与生产现状
    3.1 优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与推广
    3.2 三系杂交稻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种植面积下降
        3.2.2 产量水平增幅较慢
        3.2.3 优良保持系选育效率较低
4 展望
    4.1 培育优质高产、绿色高效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4.1.1 建立优质高产并重、绿色高效生产的新理念
        4.1.2 构建理想株型
        4.1.3 优化绿色性状
        4.1.4 适于轻简栽培
    4.2 促进分子技术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4.3 培育适合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三系亲本

(9)诱变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物理诱变
    1.1 紫外线诱变育种
    1.2 射线诱变育种
    1.3 离子束诱变育种
2 化学诱变
    2.1 烷化剂
    2.2 叠氮化物
3 生物诱变
    3.1 T-DNA插入
    3.2 转座子
    3.3 反转录转座子
4 空间诱变
5 综合诱变育种
6 展望

(10)1999-2009年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中使用的符号说明
前言
    1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
    2 选题目的和意义
    3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一章 江西省主要常规早籼品种系谱
    1.1 赣早籼系列品种系谱
        1.1.1 中156、浙9248及衍生品种
        1.1.2 赣早籼7号及衍生品种
        1.1.3 中优早3号及衍生品种
        1.1.4 其他赣早籼品种的系谱
    1.2 其他常规早籼品种系谱
        1.2.1 嘉育948及衍生品种系谱
        1.2.2 金早47及衍生品种系谱
        1.2.3 舟903及衍生品种系谱
        1.2.4 嘉育253及衍生品种系谱
        1.2.5 其他常规早籼品种的系谱
    1.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江西省主要常规晚籼品种系谱
    2.1 赣晚籼系列品种系谱
        2.1.1 粤香占及衍生品种
        2.1.2 粳籼89及衍生品种
        2.1.3 赣晚籼30号及衍生品种
        2.1.4 其他赣晚籼系列品种系谱
    2.2 其他常规晚籼品种系谱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江西省“三系”杂交稻品种及其系谱
    3.1 三系不育系及其组配早稻杂交组合
        3.1.1 金23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1.2 中9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1.3 优Ⅰ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1.4 荣丰A与Kne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1.5 其他不育系组合系谱图
    3.2 三系不育系及其组配的晚稻杂交组合
        3.2.1 中9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2.2 金23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2.3 协青早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2.4 珍汕97A、T98A、天丰A、K17A与五丰A组合系谱图及代表品种
        3.2.5 其他不育系组合系谱图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江西省“两系”杂交稻品种及其系谱
    4.1 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其组配早稻杂交组合
        4.1.1 株1S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4.1.2 田丰S-2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4.1.3 其他不育系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4.2 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其组配晚稻杂交组合
        4.2.1 安湘S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4.2.2 培矮64S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4.2.3 其他不育系及其组配杂交组合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育种工作总结与策略探讨
    5.1 育种工作总结
    5.2 今后育种策略探讨
        5.2.1 扩大优质亲本资源遗传基础,注意有利基因的开发利用
        5.2.2 重用骨干亲本,注意特异性种质资源的利用
        5.2.3 常规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育成品种多元化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矮秆蒙谷6号的选育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杂交水稻的系谱分析与杂种优势利用[J]. 杨金松,黄志谋,张再君,邱东峰.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0(04)
  • [2]杂交水稻抗病虫育种实践与思考[J]. 谢华安. 中国稻米, 2020(01)
  • [3]优质中熟籼稻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与应用研究[D]. 龚桥.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4]EMS诱导4种小麦效应研究及突变体的筛选[D]. 曹冠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11)
  • [5]西北春谷早熟区谷子品种十五年变化趋势及主要性状分析[J]. 张艾英,刁现民,郭二虎,范惠萍,王丽霞,李瑜辉,程丽萍,吴引生,张莉. 中国农业科学, 2017(23)
  • [6]不同耕作方式下冬小麦—夏作物复种模式的相关研究[D]. 杨琳.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7]谷子茎秆与穗部性状多样性分析及株高遗传群体构建[D]. 元旭朝.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8]三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任光俊,颜龙安,谢华安. 科学通报, 2016(35)
  • [9]诱变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J]. 任志强,杨慧珍,卜华虎,肖建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3)
  • [10]1999-2009年江西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其系谱分析[D]. 彭从胜. 江西农业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矮化勐谷6号选育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