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再出血

全胃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再出血

一、全胃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论文文献综述)

顾太梅,钱叶本,王丽,赵欣婉,王海进,杨玲[1](2021)在《精准外科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癌术围术期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精准外科结合快速康复(FTS)理念在肝癌术围术期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3例接受FTS理念的肝癌患者病例资料,采用常规开腹术。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FTS组43例和传统组40例,FTS组给予FTS指导下的围术期处理方式,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围术期处理方式。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术后相关指标、肝功指标、术后疼痛情况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传统组相比,FTS组术后排气、排便、拔胃管和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传统组低(9.3%vs. 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术后6 h、12 h、1 d、2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比传统组低(P<0.05)。结论精准外科结合FTS在肝癌术围术期处理中的应用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缓解其疼痛情况,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蔡圣强,王建江,凌峰[2](2013)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胃镜检查42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胃镜检查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胃镜检查42例,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30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1例,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2例,合并胃癌3例。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胃镜检查可以明确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判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止血效果,同时不增加胃镜检查和手术风险。

张世超[3](2013)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近端胃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操作简单易行,但是对于术后再次出血或者是胃底广泛静脉团状曲张以及胃底静脉瘤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近端胃切除术(Phemister operation)治疗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近、远期治疗效果,总结该术式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8年9月至2012年4月因上消化道出血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近端胃切除术患者31例。本组病例均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基础上,在膈肌食管裂孔下3cm处横断食管并依静脉曲张范围切除近端1/3至1/2胃,以管状吻合器吻合食管断端与远端胃体。统计患者一般资料,术前肝功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随访调查最长55个月,观察远期出血复发情况。结果该组病例手术时间4.6±1.1h,术中出血量284.8±395.8ml。手术近期死亡者1例。该患者曾于七年前曾行脾切除术,本次手术术后持续腹腔出血,出现凝血机制障碍、DIC,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家属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术后出现轻度胸水患者7例,经过补充蛋白、利尿治疗,严重者行胸水穿刺等治疗后治愈。1例患者术后三日胃管引流出血性引流物约150ml,经保守治疗后血止。考虑出血量小、出血缓慢,为吻合口渗血,非食管静脉去张破裂引起的大出血。术后膈下感染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疗后顺利出院。随访12至55个月,平均30.4个月,患者住院期间曾出现吻合口瘘的1例患者于术后三月出现消化道少量出血,经门脉系统血管造影证实吻合口小动脉渗血,非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14例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或胃镜复查患者中1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得到改善,1例患者仍为食管中段静脉重度曲张,于术后一年后复发出血,经内镜套扎治疗后血止。本组病例随访无死亡患者。结论断流术联合近端胃切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断流术式,既离断了门-奇静脉之间的交通静脉,同时又切除了静脉曲张的好发部位。在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尤其针对胃底静脉团状扩张及胃底静脉瘤患者,近期止血效果确切,远期出血复发率较低,是一种彻底、精确、安全的止血术式。

王拱辰,王萍[4](2013)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展阐述如下。1一般急救治疗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将血液吸入气管;控制饮食,呕血时禁食;留置胃管,每隔30~60min抽吸胃液,观察出血情况;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尿量;对出血的速度和剧烈程度的初始评估: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并且有血流动力学损害表现的病人来说,初始管

解记臣,马亚杰,孙留安[5](2012)在《门脉高压断流术后再出血18例外科治疗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总结18例门脉高压症门奇断流术后再出血手术治疗经验,探讨和分析门奇断流术后再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9年10月-2011年10月间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行门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1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行经胸吻合器联合断流加大网膜包肺术9例,单纯经胸吻合器联合断流术3例,经胸腹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分流术2例,全胃切除术1例,胃大部切除术1例。1例经胸腹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8d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其他17例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结论:对于断流术后再出血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选肠腔分流术、分流加断流或者联合断流术,在断流术应首选经胸断流术。

牛磊[6](2012)在《门静脉高压症磁共振对比增强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及新术式系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磁共振对比增强三维血管成像技术(3D CE–MRA),显示门静脉系统的形态改变、侧支血管血流流向、及其与周边脏器的空间解剖学关系。研究3D CE-MRA对于门静脉高压状态下的门静脉主干及其主要侧支循环开放情况诊断作用;探讨3D CE-MRA技术研究门静脉及其侧支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外科手术策略制定的指导作用;总结严重粘连性巨脾切除及保留胃后静脉交通支的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简称改良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初步经验。2、研究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2008年7月至2011年10月确诊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98例,术前进行3D CE-MRA检查,直接观察分析三维成像结果,探讨3D CE-MRA对于门静脉系统病变和侧支循环开放的诊断作用及其对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指导作用,98例患者均采用脾切除+改良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3、结果:98例患者均在术前成功地实施了3D CE-MRA检查,98例均显示门静脉主干,显示率为100%,胃左静脉显示94例,胃短静脉5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89例,脾/胃—肾分流23例。3D CE-MRA与胃镜检查诊断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有高度的一致性,0.40<κ=0.42<0.75。手术探查对照3D CE-MRA诊断一致。98例均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及胃、结肠损伤等严重并发症。81例术后恢复顺利。17例术后出现常见并发症或合并症,发生率17.35%。手术前后门静脉内径测量结果经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显着性差异,表明脾切除+改良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效果显着。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月-3年,除1例有少量黑便外,余无再发出血,再出血率仅为1.02%,98例门脉高压患者肝功能亦有明显改善。4、结论:(1)3D CE-MRA可全面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其主要属支的管径、走行及其它病变情况,清晰显示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及血流流向,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术前可充分了解手术重点与难点,以便制定手术策略及步骤,避免了术中的盲目分离和探查,尽可能地减少损伤,缩短手术时间,极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3D CE-MRA图像可无创地显示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的程度和范围,其诊断结果与胃镜“金标准”有高度的一致性,可用于筛查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形成,有效预防消化道大出血。(3)充分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手术操作,仔细的脾周粘连组织分离以及脾蒂的微出血离断,是确保严重粘连性巨大脾脏切除的关键.尤其是在合理有效地应用超声刀、一次性切割闭合器的情况下,实施严重粘连性脾切除是安全可行的。(4)改良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不但进一步避免了断流、分流单一术式所存在的不足,而且手术操作更加简便,时间短,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及再出血率降低,同时该术式还保证了门静脉有效血供,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值得进一步研究。

李树娟,邵石祥,耿国钰,蔡莉芬,李兵顺[7](2010)在《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彭学样[8](2010)在《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1.检测HIF-1αmRNA及蛋白在PHG患者及健康人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肝硬化PHG胃粘膜中HIF-1αmRNA及蛋白分子的表达与PHG内镜下分级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探讨PHG内镜下分级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2.通过研究PHG胃黏膜组织中HIF-1α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为PHG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种新的可能的标志物。方法本研究标本均取自于2009年8月至2009年12月收入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PHG患者,60例为研究组,其中包括肝硬化患者57例,特发性门脉高压患者3例,3例特发性门脉高压患者均不存在肝硬化。根据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级,其中A级16例,B级25例,C级16例。根据Mc Cormack分类方法,其中包括:轻型PHG30例,重度PHG30例。并以PHG患者正常部位胃黏膜组织作为自身对照组,另外取30例健康人胃黏膜组织为外对照组。实验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HG胃粘膜组织中HIF-1α蛋白分子表达情况,采用Real Time PCR的方法检测胃粘膜组织中HIF-1αa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使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HIF-1α蛋白表达主要在细胞浆中,呈棕褐色颗粒状,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不表达或呈稀疏弱点状低表达,在PHG胃黏膜组织中高表达,在健康人、轻型PHG及重型PHG患者3组中,重型PHG病变部位(胃底、体)胃黏膜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率高于轻型PHG病变部位胃黏膜,轻型PHGB病变部位胃黏膜高于健康人胃黏膜。利用双向有序分类资料的线性趋势检验统计方法,3组中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蛋白阳性率在健康人、轻型PHG及重型PHG患者3组中逐渐增高,提示随着病情加重,HIF-1α蛋白表达逐渐增高,HIF-1α蛋白表达与病变加重呈线性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轻型及重型PGH患者病变部位胃黏膜(胃底、体)HIF-1α蛋白阳性率均高于自身非病变部位(胃窦)胃黏膜(p<0.05)。3.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 3组病人之间病变部位HIF-1α蛋白阳性率无显着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4)4.健康人胃黏膜、轻型PHG及重型PHG患者3组中,病变部位及非病变部位胃黏膜HIF-1αmRNA都有扩增,在健康人、轻型PHG及重型PHG患者3组病人中,HIF-1αmRNA扩增相对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并且两两比较p值均大于0.05,说明各组HIF-1αmRNA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轻型及重型PHG病变部位胃黏膜组织中HIF-1αmRNA扩增相对拷贝数不高于自身非病变部位胃黏膜组织(p>0.05)。6.HIF-1αmRNA扩增相对拷贝数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 3组病人病变部位胃黏膜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7.PHG分型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HG严重程度并不随着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级的增加而加重(p>0.05)。结论PHG病变部位胃黏膜组织中HIF-1a蛋白表达高于非病变部位胃黏膜组织及健康人胃黏膜组织,HIF-1α蛋白表达与PHG内镜下分级相关,与Child-Pugh评分分级无关;HIF-1αmRNA扩增相对拷贝数在轻型PHG患者、重型PHG患者及健康人3组病人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IF-1αmRNA扩增相对拷贝数与PHG内镜下分级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级无关;PHG分型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因此,HIF-1α有可能作为反映PHG诊断及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杨镇,孙政,李岽健,周永贵[9](2004)在《断流术的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

游振辉,程长铭,郑长森[10](2001)在《全胃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提高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疗效的新方式。方法: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患者9例。结果:术后9例均无再出血,7例存活、2例死亡,随访5例患者,均于术后恢复正常的生活及一般的工作。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能够达到彻底止血,且不影响肝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观察。

二、全胃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胃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论文提纲范文)

(1)精准外科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癌术围术期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FTS组精准外科围术期准备: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2.术后并发症和肝功相关指标比较:
    3.术后疼痛情况:
讨 论

(2)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胃镜检查4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胃镜检查结果和手术方式
    1.3 结果
2 讨论

(3)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近端胃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急救治疗
2 补充血容量,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3 抗酸药物的应用抑制胃酸分泌
4 止血
    4.1 药物止血
    4.2 气囊压迫性止血
    4.3 内镜检查前的药物治疗
        4.3.1 内镜检查前辅助PPI疗法
        4.3.2 胃镜检查前促动力药物给药法
    4.4 内镜直视下止血
        4.4.1 局部药物注射法局部注射止血法
        4.4.2 高频电凝止血
        4.4.3 激光止血
        4.4.4 局部注射血管收缩药或硬化剂
        4.4.5 经内镜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术
        4.4.6 动脉内灌注血管收缩药或人工栓子
        4.4.7 超声探头给药止血法
        4.4.8 经内镜组织黏合剂注射止血术
        4.4.9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5 内镜检查后的药物疗法
    5.1 抗内分泌治疗
    5.2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6 介入治疗
    6.1 上消化道动脉出血的介入治疗
    6.2 上消化道静脉出血的介入治疗
    6.3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
    6.4 经皮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7 手术治疗
    7.1 手术指征
    7.2 常见出血原因的外科治疗
8 结论

(6)门静脉高压症磁共振对比增强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及新术式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概述
    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简介
    研究目的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及临床资料
    2. 3D CE-MRA 成像的扫描方法
        2.1 仪器
        2.2 造影剂
        2.3 成像扫描及后处理
    3. 治疗方法
        3.1 术前准备
        3.2 麻醉方法
        3.3 手术方法
    4. 分析方法
        4.1 统计学分析
        4.2 图像的形态学分析
        4.3 手术对照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3D CE-MRA 对于门—体侧支循环的诊断
        1.1 胃冠状静脉
        1.2 脾静脉
        1.3 胃短静脉
        1.4 食管静脉和
        1.5 胃后静脉曲张
        1.6 胃/脾—肾分流
    2. 手术结果
        2.1 近期疗效
        2.2 门脉内径
        2.3 随访
第三部分 讨论
    系列一 3D CE – MRA 技术优越性
        1.1 概述
        1.2 3D CE-MRA 与门静脉造影比较
        1.3 3D CE–MRA 与 CTA 比较
        1.4 3D CE–MRA 与超声 Doppler 比较
        1.5 3D CE MRA 对手术的指导作用
    系列二 严重粘连巨脾切除经验及手术要点
        2.1 巨脾广泛粘连病因分析
        2.2 术前评估及治疗
        2.3 手术安全措施探讨
    系列三 改良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优势
        3.1 研究背景
        3.2 解剖及机理
        3.3 改良要点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1.1 胃黏膜血液循环障碍
    1.2 胃黏膜屏障受损
    1.3 攻击因子持续存在
    1.4 胃肠激素和血管活性物质
2 内镜表现
3 病理学
    3.1 组织病理学
    3.2 超微病理学
4 临床表现
    4.1 上消化道出血
    4.2 缺铁性贫血和蛋白丢失性胃肠病
5 治疗
    5.1 药物治疗
    5.2 介入治疗
        5.2.1 经皮脾动脉栓塞术 (TSAE) :
        5.2.2 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PTO) :
        5.2.3 双介入栓塞:
        5.2.4 经颈静脉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 (TIPPS) :
    5.3 外科治疗

(8)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断流术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现状
    1.1 早期的断流术:
        1.1.1 结扎或缝扎术:
        1.1.2 横断术:
        1.1.3 切除术:
    1.2 60年代:
    1.3 70年代:
    1.4 80年代以后:
    1.5 90年代以后
        1.5.1 我国学者提出分流术和断流术的联合手术
        1.5.2 对于无法行分流术的病人, 可用EEA管形胃肠自动吻合器行食管下端 (贲门上3~4 cm) 横断并同时吻合。该方法近期止血有效, 但复发出血率高, 并不适用于治疗胃静脉曲张和门脉高压性胃病。曾作过经内镜硬化剂治疗的病人, 由于食管广泛水肿、充血和瘢痕形成, 也不适合作此治疗。在行食管横断时不可避免地会损伤迷走神经, 应作幽门成形术以预防术后胃排空障碍。迄今尚无充分的证据证实, 广泛的断流术附加吻合器食管横断术能改善远期存活率。
2 展望
    2.1 门脉高压症的现代治疗
    2.2 20世纪80年代肝移植的兴起
    2.3 加强病理生理和解剖学的基础研究
    2.4 重视治疗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的监护

四、全胃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准外科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在肝癌术围术期处理中的应用[J]. 顾太梅,钱叶本,王丽,赵欣婉,王海进,杨玲.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1(04)
  • [2]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胃镜检查42例[J]. 蔡圣强,王建江,凌峰. 交通医学, 2013(04)
  • [3]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近端胃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D]. 张世超.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6)
  • [4]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展[J]. 王拱辰,王萍.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3(02)
  • [5]门脉高压断流术后再出血18例外科治疗体会[J]. 解记臣,马亚杰,孙留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13)
  • [6]门静脉高压症磁共振对比增强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及新术式系列研究[D]. 牛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2(01)
  • [7]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进展[J]. 李树娟,邵石祥,耿国钰,蔡莉芬,李兵顺. 河北医药, 2010(17)
  • [8]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彭学样. 泰山医学院, 2010(02)
  • [9]断流术的现状与展望[J]. 杨镇,孙政,李岽健,周永贵. 肝胆外科杂志, 2004(05)
  • [10]全胃切除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J]. 游振辉,程长铭,郑长森.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1(S1)

标签:;  ;  ;  ;  ;  

全胃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再出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