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更年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中药“更年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一、中药“更年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荟好[1](2019)在《肾虚肝逆病机与滋肾平肝药理—贞芍醇苷治疗绝经综合征肾虚肝逆大鼠药效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理论研究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月经紊乱或伴有烘然而热,面赤汗出,烦躁易怒等与绝经相关的症状,称为“经断前后诸症”或“绝经前后诸症”,现代医学称为“绝经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肾虚肝逆型是MPS的常见证型之一。中医认为妇女在绝经前后,肾中精气渐衰,天癸将绝,冲任二脉空虚,精血不足,水不荣木,使肝失濡养,阴不制阳,阳气偏亢,则肝气逆乱,发为本病;肝气逆盛易化热化火,反过来又耗气伤阴,加剧了阴血不足的矛盾。因此,肾虚为本病发病之本,肝逆为发病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o-pituitary-gonadal axis,HPGA)功能紊乱为先导,并与神经递质、血管舒缩因子、自由基的清除等有密切关系。二、实验研究目的:以去势(卵巢摘除)加灌服热性中药(附子干姜)大鼠为研究对象,从行为表征评价该模型对MPS肾虚肝逆型的模拟情况以及滋肾平肝法的治疗效果,以内分泌水平和子宫形态为切入点,初步探究MPS肾虚肝逆型的发病机制和滋肾平肝中药的药效机理。应用现代医学语言,揭示中医治病的科学内涵,以更好的推广中医疗法,并为新药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去势组和去势+附子干姜组,测量皮温、饮水量,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居住入侵实验,通过行为表征评价该模型与MPS肾虚肝逆型的吻合程度;2.模型制备成功后,给予滋肾平肝中药——贞芍醇苷加以治疗,贞芍醇苷分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用戊酸雌二醇和坤宝丸作阳性对照,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溶剂(0.5%CMC-Na)。给药28天后,测量体重、皮温、肛温,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居住入侵实验等行为学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E2、P、NO、ET-1、β-EP和ALLO含量,下丘脑GnRH、垂体FSH和LH含量;应用HE染色技术观测子宫组织病理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子宫组织雌激素受体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去势组和去势+附子干姜组皮温显着上升(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OE%显着降低(P<0.05)、混合攻击行为得分显着升高(P<0.05);与去势组比较,去势+附子干姜组皮温上升幅度更大(P<0.01)、饮水量增多(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OE%和OT%进一步降低(P<0.01)。2.行为表征: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显着上升(P<0.01),OE%明显减少(P<0.05),OT%有减小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和高剂量组的体重增长速度明显减缓(P<0.05),高剂量组OE%、OT%显着增大(P<0.05)。皮温、肛温、混合攻击行为得分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内分泌指标: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E2、ALLO、β-EP、NO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可显着提高E2含量(P<0.05);坤宝丸组可显着提高ALLO含量(P<0.01);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可显着提高β-EP含量(P<0.05),坤宝丸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能显着提高NO含量(P<0.05);各组间血清P、ET-1含量无统计学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下丘脑GnRH、垂体FSH和LH含量显着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坤宝丸组、戊酸雌二醇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可显着降低下丘脑GnRH含量(P<0.01);戊酸雌二醇组可降低垂体FSH含量(P<0.05),所有给药组均可显着降低垂体LH含量(P<0.05)。4.子宫组织学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明显萎缩,子宫指数显着下降(P<0.01),内膜明显变薄(P<0.01);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和高剂量组能显着提高子宫指数(P<0.05),且对内膜厚度无明显影响。5.子宫雌激素受体蛋白和基因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ERα和ERβ含量均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可显着提高ERα含量(P<0.01),各贞芍醇苷组均可显着提高ERβ含量(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ERα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ERβmRNA有减少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戊酸雌二醇组和高剂量组ERα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ERβmRNA有增多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去势加灌服热性中药(附子干姜)大鼠模型能更好的模拟MPS肾虚肝逆型烘热、焦虑烦躁等症状,是研究本病病机以及滋肾平肝药理的可靠模型。2.本病的发生可能是由绝经期雌激素含量波动,HPGA功能紊乱、内脏脂肪堆积、神经递质和血管舒缩因子含量改变导致的。3.经贞芍醇苷治疗后,模型大鼠体重增长速度减慢,子宫指数增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OE%、OT%上升,焦虑情绪得到改善,证明从滋肾平肝角度入手确能起到治疗作用。4.经贞芍醇苷治疗后,血清E2、β-EP、NO含量提高,中枢GnRH、LH、FSH含量降低,据此推测滋肾平肝法可能通过调节紊乱的HPGA使其趋于稳定,并平衡β-EP、NO含量来改善MPS各症状。5.经贞芍醇苷治疗后不仅血清中E2含量升高,子宫ERs表达量亦增加,据此推测滋肾平肝法可能通过同时提高配体与受体含量双重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延缓子宫的退行性病变,并且在治疗的同时,没有引起子宫内膜增厚,规避了激素治疗的副作用。

黄春丽,冯光维,余跃生,唐方方[2](2017)在《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目前仍存在争议,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通过收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的文献发现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自由基代谢,调节脂代谢,调节骨代谢以及细胞凋亡等方面。本文从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入手,探讨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以期把现代医学与中医传统理论更好地结合起来,从不同阶段、多途径、多层次进行研究,做到防治并重。同时提出了实验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杜娟[3](2016)在《中药中空栓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及β-内啡肽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制备中药中空栓(复方地萸中空栓)作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模型后检测相关指标,从分子水平探讨复方地萸中空栓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使用奠定基础。方法:1取复方中熟地、山茱萸、黄连、丹参、钩藤、香附、山药、茯神、远志、百合、葛根、浮小麦、甘草共13味药的免煎颗粒放入研钵内进行研磨,过120目筛,得复方免煎颗粒药粉,通过文献、导师前期研究成果及相关实验确定的具体制备方法,制备出大鼠用中药中空栓每粒约重1.905g,含复方免煎颗粒药量0.333g。1选48只生育龄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中药灌胃组、中药中空栓高剂量组、中药中空栓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背部切口切除少量脂肪组织后立即缝合切口皮肤外,其余5组大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制备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模型。各组大鼠术后恢复性喂养一周,并予前三天连续肌肉注射青霉素4万个单位,1次/天,以防感染。一周后,各组大鼠进行阴道细胞学涂片观察,1次/天,连续五天,剔除去势不彻底(造模不成功)的大鼠。1阴道涂片检查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空白中空栓,阳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中空栓,中药灌胃组灌服复方地萸混悬液,中药中空栓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复方地萸中空栓。连续给药14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准备杀检,杀检前12个小时禁食不禁水,腹主动脉取血,迅速断头处死大鼠,摘取下丘脑。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下丘脑β-内啡肽(β-EP)。结果:1复方地萸中空栓能够提高大鼠血清E2水平的同时降低FSH、LH的水平,较模型组有显着差异(P<0.05),较阳性组、中药灌胃组无显着差异(P>0.05);1复方地萸中空栓能够提高下丘脑β-EP含量,较模型组有显着差异(P<0.05),较阳性组、中药灌胃组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复方地萸中空栓能调节围绝经综合征大鼠模型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下丘脑β-EP的分泌,使E2、β-EP升高,FSH、LH降低,从而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这些指标直接或间接参与调节围绝经期综合征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

赵磊[4](2016)在《济阴颗粒干预更年期综合征药效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多个版本《中医妇科学》建立的更年期综合征辨证标准的对比分析,以及学术界临床辨证的全方位比较,阐明本病辨证失范的表现形式和成因,提出重新辨证规范的思路与方法;验证来自传统方剂文献和临床经验的干预更年期综合征肝肾阴虚证中药小复方——济阴颗粒的药效学,揭示本剂的作用机制,为后续新药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失范考察分析1.1对辨证标准文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3个版本统编教材《中医妇科学》辨证标准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1.2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CBM期刊数据库近5年中医临床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文献,归纳统计学术界辨证离散程度,主证所属症状构成。1.3逻辑分析更年期综合征辨证存在根本问题,阐明重新辨证规范的思路与方法。2.动物实验部分2.1更年期综合征造模方法2.1.1小鼠造模方法小鼠麻醉后将背部中线长毛剪除,切开皮肤和背部肌肉,结扎卵巢下输卵管及脂肪,摘除双侧卵巢,后缝合伤口。腹腔注射青霉素连续3d。1周后对其进行阴道涂片,连续5d,未出现动情期的小鼠造模成功。2.1.2大鼠造模方法大鼠每日腹腔注射VCD溶液,连续60d后停药。造模开始后第120d,所有大鼠(包括空白对照组10只)眼眶静脉取血,检测血清雌二醇(E2)含量,血清E2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最低值的大鼠造模成功。2.2药效学评价方法2.2.1小鼠自主活动检测末次给药30min后将小鼠放入自主活动箱内,适应5min后测定10min内的活动次数。2.2.2小鼠阈下戊巴比妥钠协同作用检测末次给药30min后各组小鼠腹腔注射30mg/kg戊巴比妥钠,观察并记录15min内翻正反射消失达1min以上的动物只数。2.2.3小鼠记忆能力检测采用逐步引导方式训练小鼠游出迷宫,训练完成后记录从起点到终点小鼠全程所花费的时间。2.2.4小鼠抗疲劳能力检测以小鼠沉入水底10s为标记,记录游泳时间。2.2.5其它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E2、FSH含量;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卵巢、子宫形态学检测;2.3济阴颗粒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细胞P53,Caspase-3,8,9,Bax,Bcl-2,Apaf-1蛋白的表达。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AIF,Endo-G,Caspase-3,8,9,Bax,Bcl-2,Apaf-1 m RNA的表达。3数据分析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ONE-Way ANOVA及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更年期综合征辨证失范潜在问题与成因包括《标准》《原则》和不同版本《中医妇科学》在内的权威文献,对更年期综合征建立的辨证标准彼此有别,相差悬殊,各行其是。剔除重复,共得阴虚内热、阴虚精亏、肾精亏虚、阴虚肝旺、肝肾阴虚、阴虚血燥、心肾不交、肾阴虚、肾阳虚、脾肾两虚、肾阴阳两虚11证。近五年学术界对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辨证,猛增至58证,保留了权威文献中的9证,其余49证皆属新增。足见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辨证随意性之强,离散度之大。而出现频次最高的肝肾阴虚证和肝郁气滞证的症状构成分别为94和76种,远远超出本病实际出现症状的10数倍。如此严重的“证出多门”的混乱现象,与证名称谓不规范,多证交叉重叠,同证异名有关;与本病辨证标准的制订互不通气,各搞一套,缺乏统一协调有关;同时与虚拟症状的大量羼入,进而抽象出众多的虚拟之证有关。2.济阴颗粒药效学研究结果2.1济阴颗粒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小鼠自主活动无差别;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模型组小鼠自主活动剧烈;各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除济阴颗粒低剂量组外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即除济阴颗粒低剂量外其它药物皆可有效降低小鼠自主活动;中药对照组与济阴颗粒高剂量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除西药对照组外,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2.2济阴颗粒对阈下戊巴比妥钠协同作用的影响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小鼠在阈下戊巴比妥钠干预下睡眠情况无差异。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模型组小鼠在阈下戊巴比妥钠干预后无进入睡眠情况。与模型组比较,显示济阴颗粒能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睡眠只数,中、高剂量组与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与中药对照药效果相当。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除济阴颗粒低剂量组外,各组与之无统计学差异。2.3济阴颗粒对小鼠记忆能力的影响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小鼠游离水迷宫所需时间无差异。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模型组小鼠花费时间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显示济阴颗粒能缩短小鼠困于水迷宫的时间,中、高剂量组与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与中药对照药效果相当。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济阴颗粒低剂量组外,其它各组无差异。2.4济阴颗粒对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小鼠游泳时间比较有显着差异,模型组小鼠坚持游泳时间显着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显示济阴颗粒能延长小鼠游泳时间,中、高剂量组存在显着学差异(P<0.01),且与中药对照药效果相当。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2.5济阴颗粒对大鼠血清E2、FSH含量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2含量明显降低(P<0.01),说明模型建造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西药、中药对照组,济阴颗粒各剂量组血清E2含量明显提高,具有显着差异(P<0.01)。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除西药对照组外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组血清FSH含量明显升高(P<0.01),表明模型建造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FSH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济阴颗粒高剂量组和中药对照组与之无差异,其余各组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2.6济阴颗粒对大鼠卵巢、子宫重量指数的影响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卵巢指数与子宫指数降低,皆存在明显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济阴颗粒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对照组卵巢指数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子宫指数均有升高,存在显着差异(P<0.01)。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济阴颗粒低剂量组卵巢指数与之存在显着差异(P<0.01),其它各组无差异。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子宫指数无差异。2.4济阴颗粒对大鼠卵巢、子宫形态的影响空白对照组大鼠子宫内膜正常,子宫外膜层、肌层和内膜层清晰可见,腺体和毛细血管丰富,腺腔较大,结缔组织较疏松;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变薄,腺体和毛细血管较少,腺腔变小;经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大鼠子宫内膜明显增厚,腺体和毛细血管明显增多;其中西药对照组大鼠子宫内膜呈现过度增厚状态,子宫内膜细胞水肿,排列稀松。空白对照组大鼠卵巢中各级卵泡数量和形态正常,卵泡细胞核清晰可见,周围由细胞构成,可见清晰透明带。模型组大鼠卵巢卵泡大部分不发育或发育不良,卵泡细胞结构不清晰,细胞核消失,多程囊性结构包裹细胞。经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大鼠卵巢卵泡发育情况好转,各级卵泡数量增多,出现原始卵泡或成熟卵泡。3.济阴颗粒作用机制研究3.1济阴颗粒对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3.1.1济阴颗粒对大鼠卵巢细胞P53蛋白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后大鼠卵巢细胞凋亡蛋白P53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中药、西药对照组和济阴颗粒各剂量组卵巢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减少(P<0.01),其中济阴颗粒低剂量组的下调最为明显。各给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西药对照组、济阴颗粒中、高剂量组有显着差异(P<0.01),中药对照组与济阴颗粒低剂量组与之无统计学差异。3.1.2济阴颗粒对大鼠卵巢细胞Caspase-8 m RNA和蛋白的影响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aspase-8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显着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西药对照组外,各组caspase-8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着下降。西药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caspase-8 m RNA表达无差异。与空白对照组m RNA表达情况比较,济阴颗粒中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与空白对照组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中药对照组和济阴颗粒中剂量组与之无统计学差异。m RNA和蛋白表达趋势基本一致。3.1.3济阴颗粒对大鼠卵巢细胞Caspase-3 m RNA和蛋白的影响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aspase-3 m RNA和蛋白表达显着上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显着减弱(P<0.01);与模型比较,西药对照组caspase-3 m RNA表达无差异,其它各给药组皆有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对照组caspase-3 m RNA表达与之无差异;济阴颗粒中剂量组蛋白表达与之无统计学差异。m RNA和蛋白表达趋势基本一致。3.1.4济阴颗粒对大鼠卵巢细胞Caspase-9 m RNA和蛋白的影响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aspase-9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显着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Caspase-9 m 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有显着差异(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济阴颗粒高剂量组Caspase-9 m RNA表达与之无差异;西药、中药对照组,济阴颗粒低剂量组Caspase-9蛋白表达与之无统计学差异,三者之间比较无差异。3.1.5济阴颗粒对大鼠卵巢细胞Bcl-2 m RNA和蛋白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cl-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对照药,济阴颗粒各剂量均可显着上调Bcl-2 m RNA表达(P<0.01),调节强度相当;济阴颗粒中、高剂量组蛋白表达与之存在显着差异;西药对照药对Bcl-2m 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上调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Bcl-2 m RNA表达均有显着差异,济阴颗粒中剂量与高剂量组蛋白表达与之无差异。m RNA和蛋白表达的趋势一致。3.1.6济阴颗粒对大鼠卵巢细胞Bax m RNA和蛋白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x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显着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药均可减弱卵巢细胞Bax m RNA表达;除济阴颗粒低剂量组外,各给药组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西药对照组Bax m RNA表达与之无差异,济阴颗粒高剂量组Bax蛋白表达与之无差异。m RNA和蛋白表达的趋势基本一致。3.1.7济阴颗粒对大鼠卵巢细胞Apaf-1 m RNA和蛋白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paf-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显着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济阴颗粒各剂量组均可显着降低Apaf-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药对照组,济阴颗粒各剂量组Apaf-1 m RNA表达与之无差异;各给药组蛋白表达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3.2济阴颗粒对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3.2.1济阴颗粒对大鼠卵巢细胞AIF m RNA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卵巢细胞AIF m RNA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药均可减弱卵巢细胞AIF m RNA的表达。济阴颗粒高剂量的下调作用最显着。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均存在显着差异。3.2.2济阴颗粒对大鼠卵巢细胞Endo-G m RNA表达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卵巢细胞Endo-G m RNA表达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各中药组均可减弱卵巢细胞Endo-G m RNA的表达。除西药对照组外,各给药组Endo-G m 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西药对照药对Endo-G m RNA表达的降低无明显影响。结论:1.对更年期综合征重新辨证规范的思路与方法。应改变针对本病中西医病名或主症辨证规范的作法,围绕协调统一的病名辨证规范;对称谓不规范、交叉重叠、同证异名者,按照逻辑关系,结合病情,去伪存真,统一称谓,删繁就简;剔除大量与病证诊断无关的症状,确定症状与证的从属关系,结合临床实际规范同症异名、交叉重叠症状和舌脉象。在经过必要“瘦身”后,建立客观性较强的预调查量表,借以开展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应克服以往普遍利用某一权威辨证标准事先给定诸证名称和诊断标准的先验作法,对采集信息聚类分析后,结合德尔菲法做出客观判断。2.针对去势更年期综合征小鼠,济阴颗粒可有效降低其自主活动,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睡眠只数,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显着缩短去势更年期小鼠游出水迷宫的时间,提高小鼠记忆能力;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提高小鼠抗疲劳能力。济阴颗粒可有效升高更年期综合征大鼠血清E2含量,同时降低FSH含量。改善更年期大鼠卵巢和子宫内膜形态,增加卵巢指数和子宫指数,延缓卵巢衰老。因此,济阴颗粒可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表现,对实验性更年期综合征有确切疗效。3.济阴颗粒可降低更年期综合征大鼠卵巢细胞P53蛋白、Caspase-3 Caspase-8,Caspase-9,Bax,Apaf-1蛋白和m RNA的表达,增强卵巢细胞Bcl-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Caspase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从而抑制卵巢细胞凋亡。是济阴颗粒干预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4.济阴颗粒可下调卵巢细胞AIF m RNA与Endo-g m RNA的表达,抑制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从而抑制卵巢细胞凋亡。是济阴颗粒干预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顿晶晶[5](2016)在《补肾中药更康颗粒的药效学及急性毒理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绝经综合征是女性性激素的转变所致一系列症候群,可能导致身体、情感和社交障碍,每一位女性都要经历这一时期,只是症状轻重不一,而且中国人口基数大,发病率高,绝经综合征引起了重视。现代医学治疗以激素治疗为主,临床见效快,但其使用时机、持续治疗时间、剂型选择、副作用等备受争议。中医药疗效好、治疗方式丰富,副作用小的特点已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崛起,中药复方的开发研究成了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都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动物实验、基因研究等多方面对中药复方进行了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而实验研究主要通过中药复方对调节生殖内分泌、抗氧化衰老、增强镇静催眠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增强学习和记忆功能等方面来进行,采取的动物模型主要有自然衰老模型、去势模型、化学药物诱导模型、细胞模型等。更康颗粒是王小云主任经过临床验证30余年的验方,功效:补肾填精,燮调阴阳。主要适合绝经综合征肾虚型人群。绝经综合征中医病机以肾虚为本,更康颗粒用药从治疗肾虚着手,兼顾他脏。目的:1.围绕补肾中药更康颗粒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开展其药效学研究,包括对更年期去势大鼠血清相关性激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β-内啡肽、抗氧化功能相关物质及子宫的影响。2.观察研究SD大鼠24h内3次灌胃给予更康颗粒,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了解其急性毒性作用剂量。方法:1.药效学研究:选取SD雌性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更康颗粒低剂量组、更康颗粒中剂量组、更康颗粒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6组大鼠手术去势,各组经过灌胃给药4周(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蒸馏水),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性激素、下丘脑神经递质(5-HT、5-HIAA、DA、NE)含量、β-EP、抗氧化相关物质(SOD、MDA、GSH-Px),取出子宫,计算脏器指数及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急性毒理实验:最大给药量方法:选取40只雌性大鼠,按体重分层后,试验随机分为2组[受试物组(148.5g生药/kg)和溶媒对照组(纯净水)],每组20只,各组均按30mL/kg体重1天内连续灌胃给药3次,每次间隔4h;每次灌胃给药后连续4h观察大鼠出现的毒性症状及症状起始的时间等情况。在灌药前、灌药第1天、灌药第7天、灌药第14天测量体重。药后连续观察14日,每天上下午各1次,观察大鼠外观、行为、精神、对刺激的反应、分泌物、排泄物等。所有大鼠均进行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其器官体积、颜色、质地的改变;若任何器官出现体积、颜色、质地等改变时,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更康颗粒的药效学研究(1)更康颗粒对去势模型大鼠性激素的作用:①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E2含量水平降低(P<0.01),LH、GnRH、T含量升高(P<0.01),FSH含量升高(P<0.05),空白组与假手术组比较,FSH、LH、E2、GnRH、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血清FSH、LH、GnRH、T含量降低(P<0.05、P<0.01),血清E2含量升高(P<0.01);中剂量组大鼠血清FSH、LH、GnRH、T含量降低(P<0.05、P<0.01),E2含量升高(P<0.05);低剂量组大鼠血清FSH、LH、GnRH、T、E2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更康颗粒中、高剂量组血清FSH、LH、GnRH、T水平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康颗粒中、高剂量组血清E2含量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节作用相近。④更康颗粒低剂量组T、E2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康颗粒低剂量组FSH、LH、GnRH以及中、高剂量组的FSH、LH、GnRH、T、E2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在调节性激素水平上,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均值优于更康颗粒低、中剂量组。(2)更康颗粒对去势模型大鼠下丘脑神经递质的作用:①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5-HT、5-HIAA、DA、NE含量升高(P<0.01),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5-HT、5-HIAA、DA、N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5-HT、5-HIAA、DA、NE含量降低(P<0.01);中剂量组大鼠下丘脑5-HT、5-HIAA、DA、NE水平降低(P<0.05,P<0.01);低剂量组大鼠下丘脑5-HT、5-HIAA、DA、N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更康颗粒低剂量组去势大鼠下丘脑5-HT、DA含量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作用优于低剂量组;更康颗粒低剂量组5-HIAA、NE含量以及中、高剂量组去势大鼠下丘脑5-HT、5-HIAA、DA、NE含量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节作用相近。④更康颗粒低剂量组去势大鼠下丘脑NE含量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康颗粒低剂量组去势大鼠下丘脑5-HT、5-HIAA、DA以及中、高剂量组5-HT、5-HIAA、DA、NE含量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之趋于正常水平。⑤在调节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上,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均值优于更康颗粒低、中剂量组。(3)更康颗粒对去势模型大鼠下丘脑β-EP的作用:①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降低(P<0.01),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β-E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升高(P<0.05);低剂量组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更康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与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节作用接近。④更康颗粒低剂量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康颗粒中、高剂量组丘脑β-EP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在调节β-EP水平上,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均值高于更康颗粒低、中剂量组。(4)更康颗粒对去势模型大鼠抗氧化相关物质的作用:①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OD、GSH-Px含量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OD、GSH-Px含量降低(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MDA含量升高(P<0.01),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血清SOD、MDA、GSH-Px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GSH-Px含量升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1);中剂量组大鼠血清SOD、GSH-Px含量升高(P<0.01),MDA含量降低(P<0.05);低剂量组大鼠血清GSH-Px含量升高(P<0.05),SOD、MDA指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比较,更康颗粒中、高剂量组SOD、MDA含量与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康颗粒的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GSH-Px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更康颗粒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MD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康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GSH-PX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在调节抗氧化相关物质上,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均值优于更康颗粒低、中剂量组。(5)更康颗粒对去势大鼠子宫的作用:①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系数降低(P<0.01),子宫内膜厚度减小(P<0.01),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大鼠子宫系数升高(P<0.05),子宫内膜厚度增加(P<0.05);更康颗粒低、中剂量组大鼠子宫系数与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比较,更康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子宫系数和子宫内膜厚度与戊酸雌二醇组、坤泰胶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作用相近。④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更康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子宫系数、子宫内膜厚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更康颗粒中、低剂量组大鼠子宫内膜厚度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高剂量组子宫内膜厚度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在调节子宫系数、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更康颗粒高剂量组均值高于更康颗粒低、中剂量组。2.更康颗粒的急性毒理实验研究在此期间,大鼠精神状态良好,外观未见异常表现,行为活动正常,未见异常分泌物及排泄物,至试验结束时无大鼠死亡。受试物组大鼠体重在灌药前、灌药第1天、灌药第7天、灌药第14天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物组与溶媒对照组大鼠在观察期结束时按计划处死,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其体表完整、被毛柔顺、无外伤及破溃等;皮下无出血点及色素沉着等;腹腔、胸腔无积水,脏器位置正常;各器官的体积、颜色及质地等均未发现病变及异常。结论:1.更康颗粒通过改善去势模型大鼠的性激素水平,提高子宫系数,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来调节生殖内分泌;更康颗粒通过调节去势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5-HT、5-HIAA、DA、NE)、β-EP含量,改善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康颗粒提高抗氧化物质(SOD、GSH-Px)含量,降低有害产物(MDA)含量,发挥抗氧化衰老作用。2.更康颗粒(148.5g生药/kg,为临床人拟用剂量的179倍)对SD大鼠24h内3次灌胃给药未见毒理反应。

杨丽华[6](2016)在《针刺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典型证候群的调查,总结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并对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针刺治疗肾阴虚型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其作用的机理,从而为肾阴虚型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将纳入研究标准的90例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女性患者随机地分为三组,即普通针刺治疗作为治疗组,腹针疗法及中药疗法分别作为对照组。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每组患者各有30例,治疗组予以针刺刺激,每周治疗3次,每次留针30分钟。腹针组采用腹针针刺,与治疗组相同,一周治疗3次,每次留针30分钟。中药组予以左归饮合二至丸加减,每日1剂中药,煎水400ml,分两次服用。三组经治疗后,均采用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对中医证候的改善、国际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采用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比较,观察其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改良Kupperman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的改变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观察三组经治疗前后的治疗疗效比较。结果:在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减轻以及改良Kupperman评分的症状的改善方面,针刺组与腹针组以及中药组对改善围绝经期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以及Kupperman评分都有明显的效果(P<0.05),但是针刺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腹针疗法和中药疗法,而腹针组与中药组疗效相当(P>0.05)。三组治疗后,针刺组的有效率为93.33%,腹针组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0%,中药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3.33%.三组比较差异,针刺组优于腹针组和中药组,腹针组与中药组疗效相当。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针刺组、腹针组和中药组对其都有明确的治疗效果。针刺组在改善患者的血管舒缩状态、心理状态、性生活情况疗效都要优于腹针组和中药组(P<0.05),腹针组和中药组间疗效相当。而在对患者的生理状态方面的改善上,针刺组与腹针组以及中药组之间的效果相当。结论:针刺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围绝经期综合症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用于临床。

曾华伦[7](2012)在《针药结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生存质量及内分泌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观察比较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单纯中药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殖内分泌的影响;探讨中医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优化治疗方法。[研究方法]按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5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每组各为26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KI量表疗效、围绝经期生存质量(MENQOL)中的血管舒缩、生理、心理和性生活维度的变化及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治疗前后KI量表疗效评价:针药结合治疗及单纯中药治疗对围绝经期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均能改善其临床总体症状,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针药结合治疗的疗效更明显。2.治疗前后KI量表各个症状改善程度比较:针药结合治疗及单纯中药治疗在改善疲乏及泌尿系症状上效果相当;针药结合治疗在改善失眠症状、易激动症状、骨关节肌肉痛症、头痛症状方面在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其效果均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P<0.05);针药结合治疗在改善感觉异常、心悸症状方面在治疗1个月后优于单纯中药治疗(P<0.05),而在治疗2个月后疗效相当;针药结合治疗在改善潮热出汗、眩晕、皮肤蚁走感、阴道干痛症状在治疗1个月后其效果与单纯中药治疗相当;而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在治疗2个月后其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3.临床疗效比较:针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2.3%,单纯中药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73.1%,针药结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P<0.05)。4.围绝经期生存质量(MENQOL):针药结合及单纯中药治疗均能改善围绝经期血管舒缩及生理症状,且针药结合治疗在改善血管舒缩功能方面优于单纯中药治疗;针药结合治疗能改善心理维度及性生活维度,而单纯中药治疗对此无明显改善。5.治疗前后生殖内分泌值比较:说明针药组及中药组均能升高雌二醇(E2)水平、降低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且针药组在改善雌二醇(E2)水平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研究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能改善围绝经期患者的整体症状,总体有效率达92.8%,优于单纯中药治疗;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能改善围绝经期生存质量(MENQOL)中的血管舒缩、生理、心理及性生活维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着提高,并优于单纯中药治疗;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能升高雌二醇(E2)、降低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且在改善雌二醇(E2)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徐慧中[8](2010)在《针药并用对更年期综合征肝郁肾虚患者心身症状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肝郁肾虚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按照1:1的比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模拟中药治疗。以绝经综合征症状评定量表(KI)、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和中医证候评分量表的积分改善情况为疗效指标,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本临床试验共入组更年期综合征病例6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2例,其中,治疗组组脱落1例,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2例。两组最终纳入分析的病例数为每组30例。两组病例的年龄、体重、身高、生命体征、疗前KI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病程、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婚姻状况、既往治疗史、药物过敏史、合并疾病和疗前用药等疗前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资料一致,具有可比性。疗效性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KI积分分别为32.36±13.51和30.89±11.56,治疗后KI积分均比治疗前低。两组治疗后的KI积分和治疗前后的KI积分差值,经t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KI积分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更年期生存质量积分分别为129.53±9.84和128.16±11.49,治疗后分别113.74±18.25和113.05±20.37,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15.74±21.06和15.11±19.14,治疗后更年期生存质量积分均比治疗前低。两组治疗后的更年期生存质量积分和治疗前后的更年期生存质量积分差值,经t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更年期生存质量积分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分别为4.15±0.44和4.18±0.43,治疗后分别3.71±0.55和3.78±0.60,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0.44±0.69和0.40±0.62,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均比治疗前低。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和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差值,经t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积分组内比较,经配对t检验,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疗效分别为90%和70%,两组疗效等级分布和总有效率比较,经单向有序CHM检验或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单项症状疗效分析显示,难入睡易醒这个症状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经四格表卡方检验,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烘热汗出、腰酸,胸闷胁痛和口苦症状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经四格表卡方检验,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结果:两组均未观察到不良事件。结论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针药并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效安全。

张晓艳[9](2008)在《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生殖内分泌及下丘脑垂体ERα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从生殖内分泌、下丘脑及垂体雌激素受体αmRNA的表达等基因水平初步阐明中药补肾疏肝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步揭示更年期综合征“肾虚肝郁”病机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①本实验采用12周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60只,体重250g±10g,随机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8只均采取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加夹尾激怒法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乙烯雌酚组、更年康组、补肾疏肝方组,每组12只。造模结束后连续灌胃4周。末次灌胃禁食24小时后进行指标检测。②放免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含量。③放免法检测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并计算TXB2/6-keto-PGF1α比值。④电子天平称取各组大鼠肾上腺、子宫的湿重,将脏器湿重换算成每100g体重mg数,即脏器重量系数。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子宫、肾上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子宫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⑤TUNEL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和子宫肌层细胞凋亡率变化。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垂体组织雌激素受体α(ERα)的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①各组大鼠血清E2、T、FSH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2、T水平明显降低(P<0.01),FSH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疏肝方组大鼠血清E2、T水平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05),FSH水平显着降低(P<0.05)。②各组大鼠血浆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疏肝方组血浆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降低(P<0.05)。③各组大鼠子宫及肾上腺的湿重系数及形态学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湿重系数明显降低(P<0.01),肾上腺湿重系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疏肝方组大鼠子宫湿重系数明显升高(P<0.05),肾上腺湿重系数有所升高,但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05)。光镜下,模型组大鼠子宫各层呈现明显萎缩性变化;补肾疏肝方组与模型组有类似的萎缩性病理改变,但其内膜层病变较模型组减轻,表现在蜕膜细胞趋于典型腺上皮呈低柱状,可见分泌活动。电镜下,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纤毛细胞游离面纤毛稀疏,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呈空泡样改变,粗面内质网不丰富,有局部灶状扩张,形成不规则的囊腔,未见游离核糖体、致密颗粒及脂滴;补肾疏肝方组子宫内膜大鼠纤毛细胞游离面纤毛较模型组略稠密,但不及乙烯雌酚组,线粒体结构数目尚可,滑面内质网数目丰富,胞质内有脂滴存在。光镜下,模型组大鼠肾上腺皮质有明显的萎缩现象,补肾疏肝方组大鼠肾上腺皮质萎缩状况较模型组减轻。④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和子宫肌层细胞凋亡率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约为正常组的4倍(P<0.01),模型组大鼠子宫肌层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疏肝方组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子宫肌层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⑤各组大鼠ERαmRNA在下丘脑、垂体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垂体和下丘脑ERα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疏肝方组大鼠垂体和下丘脑雌ERαmRNA的表达明显上升(P<0.05)。结论本课题提出了“肾虚肝郁”是更年期综合征基本病机的观点,首次采用去卵巢加夹尾激怒法成功复制出肾虚肝郁型更年期综合征大鼠模型,发现模型大鼠不仅有肾虚和肝郁的表现,而且还有相应的客观指标变化,如血清E2、T水平明显降低,而FSH水平明显升高;血浆TXB2水平和TXB2/6-Keto-PGF1α比值均升高;子宫及肾上腺湿重系数明显降低;光镜和电镜下可见子宫和肾上腺皮质有萎缩现象;子宫内膜细胞及子宫肌层细胞凋亡率升高;垂体和下丘脑雌激素受体ERαmRNA的表达下降。实验研究表明,补肾疏肝方能使模型大鼠血清E2、T水平有所升高,而FSH水平降低;血浆TXB2水平和TXB2/6-Keto-PGF1α比值降低;子宫及肾上腺湿重系数升高;子宫内膜层及肾上腺皮质萎缩状况减轻;子宫内膜细胞及子宫肌层细胞凋亡率降低;垂体和下丘脑雌激素受体ERαmRNA的表达提高,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而达到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目的。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补肾疏肝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理为:①补肾疏肝方可能有类雌激素作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调节作用;②补肾疏肝方可能通过纠正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紊乱从而对生殖内分泌起调节作用;③补肾疏肝方可能通过提高下丘脑垂体ERαmRNA水平的表达而增强雌激素的生物学效应,这可能是该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机制之一。

周登芳[10](2006)在《逆针灸对更年期大鼠雌激素受体及相关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逆针灸”是“治未病”思想在针灸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即是在机体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调动机体的潜能,增强机体自身内在的抗病与应变能力,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减轻随后疾病的损害或保健延年的传统方法。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大量用“逆针灸”方法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记载。更年期是妇女衰老过程中必经的生理阶段,表现为神经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雌激素水平和雌激素受体表达改变等。中医认为是由于肾元亏虚、天癸渐竭,阴阳失调所致。大量研究表明针灸、中药能改善雌激素水平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调整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我们前期的研究也表明“逆针灸”关元穴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性激素分泌,改善血脂代谢紊乱,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子宫衰老,对机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雌激素受体与更年期的关系,进一步观察“逆针灸”关元穴对子宫、下丘脑、脾脏雌激素受体变化和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实验部分以雌性去卵巢和自然老化大鼠为更年期模型,分别对关元穴“逆针”、“逆灸”处理,采用放免分析、HE染色、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对随后去卵巢大鼠、自然老化12、14、16月龄大鼠下丘脑、脾脏、子宫ER-α及ER-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对子宫E2、血清E2和IL-2、下丘脑β-EP和CRH含量及子宫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同时观察子宫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旨在进一步探讨逆针、逆灸关元穴对ER-α的影响及其对更年期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1.实验结果:1.1逆针、逆灸对去卵巢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1.1.1大鼠切除卵巢后,子宫明显萎缩,子宫组织HE染色切片显示:去卵巢组大鼠子宫内膜上皮出现明显的鳞状化生与增生,较厚;固有层的基质细胞、腺体和血管明显减少,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色生。逆针、逆灸组大鼠子宫内膜上皮未出现鳞状化生,固有层中的基质细胞、血管和腺体的整体情况也明显好于去卵巢组,且逆针组比逆灸组略好。1.1.2大鼠切除卵巢后,血清和子宫E2含量以及子宫ER-α和ER-α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下降(P<0.01)。逆针、逆灸处理后,血清E2水平提高(P>0.05),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子宫ER-α和ER-αmRNA表达水平显着提高(P<0.01);逆针组子宫E2含量也显着提高(P<0.05),逆灸组子宫E2含量有升高趋势(P>0.05)。1.1.3大鼠切除卵巢后,室旁核ER-α和ER-α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下丘脑CRH含量降低(P>0.05);同时视上核、弓状核ER-α表达下降(P<0.01),视上核ER-α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下丘脑β-EP含量降低(P<0.01)。逆针、逆灸处理后,室旁核ER-α表达有下降趋势(P>0.05),而ER-α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视上核、弓状核ER-α表达显着增强(P<0.01,P<0.05),视上核ER-α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逆针组下丘脑CRH、β-EP含量也有所升高(P>0.05),而逆

二、中药“更年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更年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肾虚肝逆病机与滋肾平肝药理—贞芍醇苷治疗绝经综合征肾虚肝逆大鼠药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绝经综合征的认识
        1.病名
        2.病因病机
        3.中医治疗
        4.小结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绝经综合征的认识
        1.临床表现和发病情况
        2.发病机制
        3.治疗方法
        4.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MPS肾虚肝逆型动物模型制备及行为表征评价
        1.实验材料
        2.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实验二 MPS肾虚肝逆病机与滋肾平肝药效机理研究
        1.实验材料
        2.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1 缩略词表
    附2 EPM运动轨迹
    附3 ELISA标准曲线
    附4 PCR曲线
致谢
论文着作

(2)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1.1 调节神经系统
    1.2 调节内分泌系统
    1.3 调节免疫系统
    1.4 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2 调节自由基
3 调节血脂代谢
4 调节骨代谢
5 抑制细胞凋亡
6 调节血管内皮因子
7 评价与展望

(3)中药中空栓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及β-内啡肽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复方地萸中空栓的制备
        1 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药物分散媒的筛选
        2.2 复方地萸中空栓基质的选择
        2.3 复方地萸中空栓的制备过程
        2.4 栓剂的质量检查
    实验二 复方地萸中空栓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及β-内啡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药物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与给药
        2.2 模型的制备
        2.3 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2.4 指标测定方法
        2.5 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血清性激素E2、FSH、LH的测定结果
        3.2 下丘脑β-内啡肽的测定结果
第二部分 全文讨论
    1 剂型的选择
    2 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3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4 处方分析
        4.1 中医组方分析
        4.2 组方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
    5 性激素水平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关系
    6 β-内啡肽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关系
第三部分 结语
    1 本文结论
    2 创新点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济阴颗粒干预更年期综合征药效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一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失范问题研究
    1 权威文献 MPS 中医辨证比较分析
    2 学术界 MPS 辨证比较分析
    3 MPS 辨证规范的思路与方法
    结论
研究二 济阴颗粒干预更年期综合征药效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研究三 济阴颗粒干预更年期综合征作用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补肾中药更康颗粒的药效学及急性毒理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绝经综合征的相关研究概况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绝经综合征的研究
        一、绝经的年龄
        二、绝经过渡期的生理改变
        三、绝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四、绝经过渡期的相关症状调研
        五、绝经综合征的西医治疗现状
    第二节 中医对绝经综合征的研究
        一、概述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常见证候分型
        四、中医药治疗
    第三节 治疗绝经综合征上市中成药的动物实验研究
        一、中成药对更年期动物模型的生殖内分泌影响
        二、中成药对更年期动物模型的镇静催眠作用
        三、中成药对更年期动物模型造血功能的影响
        四、中成药对更年期动物模型的免疫功能的影响
        五、中成药对更年期动物模型的骨代谢的影响
        六、绝经综合征的相关动物模型研究
第二章 更康颗粒的研发目的与中医理论依据
    第一节 更康颗粒的研发目的
    第二节 组方及中医理论依据
        一、组方来源、组成、功效及适应症
        二、组方的中医理论依据
        三、组方君药分析
        四、君药配伍分析
第三章 更康颗粒的相关药效学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药物剂量、实验方法、统计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药物剂量
        三、实验方法
        四、统计方法
    第二节 更康颗粒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血清相关性激素的影响
    第三节 更康颗粒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第四节 更康颗粒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下丘脑B-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第五节 更康颗粒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抗氧化衰老相关物质的影响
    第六节 更康颗粒对去势“更年期”模型大鼠子宫的影响
    第七节 讨论
第四章 更康颗粒的急性毒理实验
    第一节 实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
        二、实验药品
        三、主要实验仪器
    第二节 实验方法
        一、实验分组
        二、方法
        三、观察期限
    第三节 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一般临床观察
        二、体重
        三、组织解剖检查
    第五节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6)针刺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研究
    2 现代中医各家对病因病机的探讨
    3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3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
    4 非药物治疗
    5 药物疗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临床病例选择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1.6 中止试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性指标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不良事件处理(随时记录)
        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三组基线比较
    3.2 结果分析
讨论部分
    1 立论依据
    2 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理以及选穴依据
    3 对照组选择依据
        3.1 腹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机理
    4 对照组选用左归丸合二至丸的依据和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7)针药结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生存质量及内分泌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一)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概念的认识
        (二)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情况
        (三)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理认识
        (四) 现代医学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
    二、中医学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一)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
        (二)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辨证分型及中医诊疗标准
        (三)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四)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针灸研究进展
    三、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制研究进展
        (一) 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
        (二) 调整自由基代谢
        (三) 细胞凋亡
        (四) 调节骨代谢
        (五) 调节血脂代谢
    四、小结及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分组方法
        (二) 治疗方案
        (三) 观察项目
        (四) 观察内容与方法
        (五) 质量控制
        (六) 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四、研究结论
讨论
    一、中药复方的立方及针刺选穴
    二、关于生存质量方面的探讨
    三、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理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针药并用对更年期综合征肝郁肾虚患者心身症状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关于"更年期综合征"病名
        (一) 病名演变
        (二)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三) 倡议中医学继续使用"更年期综合征"
    二、中医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认识
        (二) 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三) 更年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微观辨证的研究概况
        (四) 实验研究
        (五) 中医研究更年期综合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三、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一) 概念
        (二) 更年期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三) 现代医学对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认识
        (四) 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五) 临床表现
        (六) 现代医学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四、更年期综合征的预防
        (一) 预防的意义
        (二) 预防的措施
    五、生存质量评价体系
        (一) 生存质量的研究概况
        (二) 生存质量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针药并用对绝经综合症肝郁肾虚患者心身症状影响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一、合格受试对象确定
        (一) 诊断标准
        (二) 纳入标准
        (三) 排除标准
        (四) 脱落病例标准
        (五) 剔除病例标准
        (六) 中止试验标准
        (七) 合并用药
        (八) 意外情况的处理
        二、临床研究实施方案
        (一) 临床研究设计
        (二) 随机化方法
        (三) 治疗方法
        三、观察项目及观察方法
        (一) 一般项目
        (二) 疗效性指标
        (三) 安全性指标
        四、疗效判定标准
        五、临床研究记录
        六、不良事件的观察、记录和报告方法
        七、统计学处理与资料总结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一、病例入组与完成情况
        二、可比性分析
        三、疗效分析
        四、安全性检测
        五、不良事件观察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一、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评价研究
    二、针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理
        (一) 对性腺、生殖器官的影响
        (二) 对雌激素蛋白及其受体的影响
        (三) 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影响
    三、临床疗效分析
    四、对更年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五、方药组成与穴位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生殖内分泌及下丘脑垂体ERα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理论探讨
    1 更年期综合征的基本病机探讨
    2 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3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前言
        参考文献
    实验一 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实验二 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血浆TXB_2、6-keto-PGF_(1α)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实验三 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子宫、肾上腺湿重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实验四 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子宫细胞凋亡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实验五 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下丘脑、垂体ER αmRNA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讨论与结论
        1 更年期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理
        2 更年期综合征动物模型的评价
        3 补肾疏肝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理探讨
        4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致谢

(10)逆针灸对更年期大鼠雌激素受体及相关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语缩略语(abbreviations)
第一部分 文献与理论研究
    综述一 中医防治更年期综合征机理的研究进展
        1. 调节内分泌系统
        2. 调节免疫系统
        3. 调节神经系统
        4. 调节脂类
        5. 调节其他相关因子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逆针灸”、关元穴、预处理与现代应激理论
        1. 关于“逆针灸”
        2“逆针灸”与关元穴
        3. “逆针灸”与针灸预处理
        4. 预处理与现代应激理论
        5. “逆针灸”的现代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雌激素受体及与更年期关系的研究概况
        1. 雌激素受体类型
        2. 结构和功能区
        3. 组织分布
        4. 激活模式及生物学效应
        5. 雌激素受体与更年期关系的相关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逆针”、“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血清、子宫E2含量、子宫ER-α、ER-αmRNA表达水平及子宫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逆针”、“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脾脏ER-α、ER-α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IL-2 含量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子宫凋亡基因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药“更年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肾虚肝逆病机与滋肾平肝药理—贞芍醇苷治疗绝经综合征肾虚肝逆大鼠药效机理研究[D]. 李荟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2]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进展[J]. 黄春丽,冯光维,余跃生,唐方方.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17(02)
  • [3]中药中空栓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及β-内啡肽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杜娟.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16(11)
  • [4]济阴颗粒干预更年期综合征药效与作用机制研究[D]. 赵磊.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2)
  • [5]补肾中药更康颗粒的药效学及急性毒理实验研究[D]. 顿晶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1)
  • [6]针刺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丽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7]针药结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生存质量及内分泌影响的临床研究[D]. 曾华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8]针药并用对更年期综合征肝郁肾虚患者心身症状影响的临床研究[D]. 徐慧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9]补肾疏肝方对更年期综合征雌鼠生殖内分泌及下丘脑垂体ERα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张晓艳. 湖北中医学院, 2008(09)
  • [10]逆针灸对更年期大鼠雌激素受体及相关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D]. 周登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中药“更年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