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马场地区潜山成藏条件分析及未来勘探方向

东濮凹陷马场地区潜山成藏条件分析及未来勘探方向

一、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潜山成藏条件分析及下步勘探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国建英,齐雪宁,侯连华,郝爱胜,曾旭,林世国,蒲秀刚,谢增业,王义凤,王晓波,陈大伟[1](2022)在《渤海湾盆地特低渗—致密砂(砾)岩天然气成因及成藏模式》文中提出特低渗—致密砂(砾)岩气是国内外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渤海湾盆地作为中国重要油气勘探盆地,在各坳陷均发现了特低渗—致密砂(砾)岩气,但研究工作以坳陷层面为主,针对盆地范畴系统认识气藏的分布、天然气成因及成藏模式的工作欠缺。研究表明:特低渗—致密砂(砾)岩气藏在渤海湾盆地广泛分布,涵盖各个坳陷,古生界、新生界多个层段,涉及上古生界煤成气和古近系油型气2种天然气类型。上古生界特低渗—致密砂岩气藏主要分布在残留上古生界的黄骅、临清和济阳等坳陷,气藏位于凹陷的隆起区,多属于构造型气藏,因地层曾深埋,储层物性总体致密程度高;天然气主要为来自石炭系—二叠系煤成气,部分为来自古近系油型气。古近系特低渗—致密气藏在各坳陷均有分布,包括沙河街组二+三段、四段和孔店组多个层段;气藏在凹陷的隆起、斜坡和陡坡带均有分布,涵盖岩性、岩性—构造、构造等多种圈闭类型;沙河街组二+三段主要为砂岩储层,分布于缓坡区,沙河街组四段和孔店组包括砂岩和砂砾岩储层,砂砾岩主要分布于陡坡区,由于古近系属连续型沉积,储层物性受埋深控制作用明显,不同坳陷致密门限深度不同,介于3 200~4 000 m之间;天然气主要为古近系油型气,部分为上古生界煤成气。依据气源层和储集层相互关系,该区发育新生新储近源聚集、古生古储远源疏导、古生新储断层疏导和新生古储断面疏导模式4种成藏模式,其中前两者为主要成藏模式。渤海湾盆地发育石炭系—二叠系和古近系2套气源层,天然气剩余资源潜力大,石炭系—二叠系二次生烃有利区、古近系生气中心周缘的构造、甜点岩性体是下步特低渗—致密砂(砾)岩气勘探重点区带。研究认识对渤海湾盆地的致密砂(砾)岩气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易立[2](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李龙迪[3](2019)在《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指出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沙河街组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在北部的濮卫、文留和南部的桥口、徐集、马厂、三春集等地区,均有工业油气产出。虽然经历了多年勘探,但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物源方向、成因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砂体分布规律也尚不清楚,这也困扰着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本论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解释、测录井及分析化验等多种资料,针对东濮凹陷沙河街组,建立了全区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古地貌、古物源、古环境特征,研究了沙河街组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在这些工作基础上,重点围绕中央低凸起带地区,分析了物源方向、砂体类型、砂体控制因素及砂体成因机制,明确了砂体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沙三段沉积时期气候炎热潮湿,古地貌特征主要受断层活动影响,现今位于构造高部位的中央低凸起带在沉积时期常位于沉积低部位,中央低凸起带物源主要来自盆地长轴方向,即盆地南部和北部,中央低凸起带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形成砂泥岩薄互层为特征的细粒沉积,并在北部地区发育岩盐。中央低凸起带砂体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滩坝砂体和重力流成因砂体,多种成因的砂体在纵向上叠置,横向连片。中央低凸起带处砂体的形成主要受频繁湖平面变化、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匹配关系、断层活动、古地貌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湖平面频繁变化的背景下,枯水期,来自盆地南北两个方向的长轴物源在中央低凸起带上形成向盆地中心推进较远距离的三角洲沉积;洪水期,湖平面扩张,前期沉积的三角洲砂体被湖浪改造形成滩坝砂体。同时,因断层活动的影响,凹陷内普遍发育重力流成因砂体。这种“长轴物源”特征,是断层活动导致的中央低凸起带和其两侧洼陷带的可容空间大小的差异,以及长轴物源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了枯水期、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指出中央低凸起带为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滩坝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而中央低凸起带两侧临近洼陷带的断层下降盘,为重力流成因砂体的有利勘探地区,可作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目标。

胡涛[4](2019)在《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文中认为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是含油气盆地中同一目的层或不同目的层内的不同构造部位广泛含有油气的一类油气聚集,具有“高点低点聚油气共存、高孔低孔含油气共存、高产低产含油气层共存、高压低压含油气层共存”等基本特征,资源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针对我国陆相盆地多来源、多阶段、多动力形成的复杂油气成藏特点,还存在三大难题尚未解决,具体表现在:(1)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来源差异大;(2)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成藏时期差异大;(3)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成藏动力和成藏过程差异大。搞清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对于提高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上述三个难题,本文选择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为研究目标,展开油气地质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针对不同构造位置的原油、泥页岩和砂岩储层开展取样测试,通过剖析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的油气充注时期差异、原油成熟度差异、烃源岩热演化史差异、原油和泥页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差异以及砂岩储层致密演化史差异,厘定油气来源、搞清成藏期次、明确运移动力、恢复成藏过程,最终建立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是不同来源、不同阶段、不同动力和不同类别油气藏叠加复合的结果;(2)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构造高部位的油气具有聚集时间最早、油气来源埋深最大、油气运移距离最长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浮力作用下形成的圈闭类油气藏;(3)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近洼位置的油气具有聚集时间较晚、油气来源埋深较大、油气运移距离最短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生烃膨胀力作用下形成的深盆油气藏;(4)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斜坡位置的油气既具有聚集时间最晚、油气来源埋深较大、油气运移距离较短的特征,还具有聚集时间较早、油气来源埋藏最大、油气运移距离较长的特征,它们主要是在浮力和生烃膨胀力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类别油气藏的叠加复合。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建立了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模式。这对于阐明含油气盆地中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的分布发育特征和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信凤龙[5](2018)在《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文中提出以油气形成及分布理论为指导,系统归纳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的特征,并通过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剖析油气不均一分布主控因素,建立了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东濮凹陷不同区带、不同层系油气富集程度差异性明显,总体上具有“北富南贫、纵向富集层系集中”的特征。平面上,油气主要富集于凹陷北部的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纵向上,集中富集于沙二段和沙三段,与渤海湾盆地其它凹陷油气多层系分布特征具有显着差异。中浅层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深层主要以非构造油气藏为主。原油物性整体上随深度增加逐渐变好,但在盐岩发育区的物性变化区间较大。研究区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具有差异,油型气主要分布在沙三中、下亚段,平面上富集于生烃洼陷附近,且靠近生烃中心地区为干酪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近洼斜坡带为原油裂解气分布有利区;煤成气主要富集于北部文留地区沙四段,南部的马厂、白庙地区;混合气主要分布于气源断裂沟通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区域,具有多层系富集特征。东濮凹陷北部洼陷烃源岩生烃条件远远好于南部洼陷,洼陷生烃条件的差异从根本上控制了油气“北富南贫”的格局;北部地区发育五套盐岩,极好的封盖条件控制了油气纵向富集层位,使油气集中分布在沙一盐之下的沙二段和沙三段;构造背景和输导体系控制油气运移方向,是油气在不同构造带差异性聚集的关键。不同母质类型烃源岩的供烃、断层的输导和膏盐、泥岩盖层的配置条件控制了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分布差异。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沙三中、下亚段烃源岩分别是煤成气和油型气生成的物质基础,成藏期气源断层的活动为煤成气向上部层系运移提供了条件,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断盖配置关系造成了油型气、煤成气和混合气富集层位的差异。温压条件控制了烃源岩与早期油藏所经历的热演化程度以及油气在不同运聚方式下的相态演化。随着埋深增加、温压升高,洼陷中心干酪根裂解成气,近洼斜坡的早期原油易于发生原油裂解和气侵富化;油气在向构造高部位运移过程中,随着埋深变浅、温压减小,油溶天然气出溶形成气藏或伴有气顶的油气藏。依据东濮凹陷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结合封盖条件、供烃层系、运移方式的差异,将研究区油气不均一分布划分为两种模式: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胡洪瑾[6](2016)在《东濮凹陷煤成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合应用石油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及盆地模拟分析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深入探讨东濮凹陷煤成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目的,对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史、煤成气分布特征、典型煤成气藏成藏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热模拟实验及盆地模拟技术对东濮凹陷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及其生烃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岩、碳质泥岩、泥岩生烃潜力依次减小,干酪根类型以III型为主,部分II2型;(2)不同煤系烃源岩生气作用均可划分为5个阶段,在Ro=2.2%时进入大量生气阶段,煤岩生气能力最强,二次生烃相对于一次生烃,生烃能力均明显降低,干燥系数升高,且煤岩仍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3)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主要存在东营末期和明化镇末期-现今两期生烃,主要生烃区集中在前梨园、葛岗集、孟岗集洼陷以及桥口-徐集地区。通过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氩同位素等分析对煤成气进行判识,结果表明,研究区煤成气主要分布于文23、户部寨、马厂、胡状集地区,混合气主要分布于白庙、方里集、文西-刘庄地区;其中煤成气以沙四段、石炭-二叠系分布为主,混合气则分布于沙二、沙三上、沙四段和石炭-二叠系等多个层系。综合断层、砂体、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时空有效性分析,结合天然气运移路径示踪等手段,确定研究区煤成气具有“断-砂匹配远源输导”的特征,断层活动性及断层与烃源岩的接触面积影响断层的输导性能,气源断层的凸面形态指向区为天然气的有利运聚方向。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技术明确了研究区构造带煤成气藏主要为东营期一期成藏。通过断-盖配置关系及GOI分析气藏保存条件,表明盖层岩性及断-盖配置关系影响天然气的运聚和保存,北部文23、户部寨地区发育盐膏岩盖层、断接厚度大、保存条件较好,南部白庙、马厂地区发育泥岩盖层、保存条件较差。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煤成气成藏主控因素主要包括:成熟气源岩-通源断层-圈闭的有效时空配置是煤成气成藏的关键因素、供气-保存条件互补关系控制煤成气富集规模、断-盖组合关系控制煤成气富集层系;并提出储量控制系数RCC对供气-保存条件进行量化表征。结合研究区不同构造带煤成气成藏共性和差异性特征建立了“单源供烃-断砂输导-单层系聚集”和“双源供烃-分路输导-多层系聚集”两种煤成气成藏模式。

王瑞[7](2011)在《临清坳陷上古生界典型油气藏解剖与分析》文中提出临清坳陷经过40多年的油气勘探,中浅层已具有相当高的勘探开发程度,埋深浅、丰度高、规模大的油气藏均已找到,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深层勘探尤其是上古生界勘探成为今后勘探的必然趋势。多年的勘探揭示,临清坳陷上古生界的油气显示非常活跃,分布范围广,文古2和高古4井自生自储煤成气藏的发现表明临清坳陷上古生界具备了煤成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上古生界含油气系统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本论文主要以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为源岩的油气藏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综合地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上古生界油气藏(油气显示)的分布。油田勘探实践表明,临清坳陷上古生界共有23口井见油气显示,它们分别分布于莘县凹陷、丘县凹陷、东濮凹陷、堂邑凸起、馆陶凸起及菏泽凸起上。油气显示井主要位于临清坳陷东部和东濮凹陷内。经测试,只有7口井见油气,东濮凹陷的开33、开35、文古1、马古5及白56井获低产油气流,东濮凹陷的文古2井和莘县凹陷南部的高古4井获得了工业油气流。本论文充分利用临清坳陷现有的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测试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优选具有工业油气流的2个上古生界典型油气藏—文古2和高古4井油气藏,从成藏的地质背景、成藏的基本条件、成藏演化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解剖,并对高古4井勘探失利带进行了失利分析。通过典型油气藏的对比解剖,总结了成藏模式及成藏的主控因素,得出临清坳陷上古生界的油气藏具有“近源成藏、二次生烃、构造富集、断层侧向封堵强”的特征。研究区以上古生界为目的层的煤成气勘探具有广阔的前景,首选的勘探区域应为上古生界地层发育齐全,古近纪之前上古生界烃源岩没有达到较高的演化程度,而在古近纪晚期以来烃源岩的埋深达到了二次生烃高峰以上,断层的活动性在主要二次生烃期弱,具备形成有效侧向遮挡条件的圈闭。在分析与总结临清坳陷不同区块成藏特点的基础上,对临清坳陷上古生界有利勘探区带进行了预测,最有利区带为东濮凹陷北部庆祖集、胡状集、户部寨、文留、范古1井区(北部),以及德州凹陷、莘县凹陷、冠县凹陷内部的凹中隆、二台阶等构造高部位;潜在有利区带为丘县凹陷西南部魏县地区、邯郸凹陷南部及东濮西南洼孟岗集。

杨建亭[8](2011)在《莘县凹陷和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评价和二次生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该文综合利用石油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莘县凹陷和东濮凹陷煤系源岩分布、演化及煤成气潜力作出了评价,对各个构造带的油气聚集量作出估算,优选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莘县凹陷和东濮凹陷煤系源岩发育有煤、炭质泥岩和暗色泥岩三种岩性,煤岩和炭质泥岩显微组分以镜质组含量占优势,表现为Ⅲ型有机质特征,暗色泥岩以Ⅱ2Ⅱ1为主;煤岩有机碳含量为3080%,暗色泥岩较低,为1.52.5%;凹陷内煤系源岩Ro值约为1.02.0%,进入成熟-过成熟阶段。通过对各个洼陷二次生气量的计算,认为二次生气中心主要位于禹城洼陷、沈庄洼陷和和贾寨洼陷,东濮凹陷主要在东部洼陷带,生气强度最大约5060×108m3/km2。各个构造单元二次生气时期有较大差别,二次生气时期在距今48Ma至今的区域为有效的二次生烃区,且越晚生烃越有利;二次生气中心对煤成气藏有很好的控制作用;通过对各正向构造带的油气聚集量进行估算,优选出东濮凹陷的文留-卫城-文明寨构造带,徐集-马厂构造带和莘县凹陷的贾寨潜山等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梁富康[9](2011)在《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展布及岩性圈闭区带预测》文中研究指明东濮凹陷位于我国渤海湾盆地的南端,历经了30余年以构造圈闭为主的油气勘探历程。截至目前为止,该凹陷的石油探明储量达5.4×108t,天然气探明储量615×108m3,其中96%的石油和93.5%的天然气都分布在凹陷北部约2000km2的盐岩发育区内。东濮凹陷南部的面积大于北部(约3000km2),但已探明油气储量尚不足总储量的10%,主要勘探对象为构造圈闭。然而,经过近五年的勘探实践证明,东濮凹陷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前景良好,尤其表现在勘探程度较低的南部深洼区。本论文以层序地层学与储层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岩心、钻测井、地震以及各种分析化验数据,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构造发育状况,采用点(单井)→线(连井)→面(平面)→域(演化)的思路,分析了构造体系的发育特征,解释了地震层序格架,编制了沉积体系展布图件,体现了构造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突显了沉积体系的分布与演化对岩性圈闭勘探的指导作用。主要取得以下五点认识:1、在前期构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调节带的理论,根据断层的组合关系,明确指出了东濮凹陷南部发育的调节带类型,分析与探讨了主要的调节带类型对沉积体系展布及砂体的控制作用,有效指导沉积相图的编制。2、通过研究区古地貌特征的恢复,认识到在沙三段沉积期,兰聊断层南段强烈活动,东南部形成沉积中心;随后,西部斜坡的断层系开始活动,“双断”格局形成,中央隆起带相应出现;最终,整体构造强度北强南弱,前梨园次洼与胡状集-海通集次洼厚度最大。沉积中心总体呈由南向北迁移的特点。3、系统确定沉积体系的类型及湖盆的演化。确定东濮凹陷南部共发育滨浅湖、深湖、扇三角洲、正常三角洲、浊积及滩坝共六种沉积类型,反映了地形坡度、物源体系、构造分区对沉积体系的发育类型与展布特征的控制作用。4、确定了东濮凹陷南部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东陡西缓的地形控制形成了“东扇西曲”的沉积格局。兰聊断层控制的陡坡带处发育毛岗、白庙等扇三角洲;西部的斜坡区地形较缓,发育分布广、粒度细的方里集三角洲和海通集三角洲等。5、系统总结岩性圈闭类型及其有利发育区带。研究区内可识别出五种岩性圈闭,分别为:砂岩上倾尖灭、砂岩透镜体、小型砂砾岩扇体、水道化孤立砂体以及断层—岩性复合型。三春集、东明—习城集、孟岗集深洼带是岩性圈闭的有利发育部位。

梁富康,钱荫,阎耀成,郭晓光[10](2010)在《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在对东濮凹陷马厂地区的构造剖面进行平衡恢复的基础上,将该区的新生代构造发育史划分为4个阶段:初始断陷期、强烈断陷期、断陷衰退期和拗陷沉降期。在各个构造活动期内,主干断层的活动特点各有差异。马厂地区的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有密切关系。马厂断层多期活动造成的顶部地垒带是古生界潜山煤成气藏的有利聚集区。此外,在马东断层系及其反向配套断层组成的马东断阶带和反向屋脊带中,以沙三段巨厚暗色泥岩形成石油为主。

二、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潜山成藏条件分析及下步勘探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潜山成藏条件分析及下步勘探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湾盆地特低渗—致密砂(砾)岩天然气成因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特低渗-致密砂(砾)岩气藏储层特征
    1.1 储层分级标准
    1.2 储层评价
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2.1 天然气组成
    2.2 天然气碳同位素
3 天然气成因
4 天然气成藏模式
    4.1 新生新储近源聚集成藏模式
    4.2 古生古储远源疏导成藏模式
    4.3 古生新储断层疏导成藏模式
    4.4 新生古储断面疏导成藏模式
5 讨论
6 结论

(2)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特征
第3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3.1 层序界面识别
        3.1.1 二级层序界面
        3.1.2 三级层序界面
        3.1.3 四级层序界面
        3.1.4 五级层序界面
    3.2 单井层序划分
    3.3 全区层序格架建立
    3.4 中央低凸起带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第4章 古地貌、古物源、古气候研究
    4.1 古地貌
        4.1.1 残余地层厚度分析
        4.1.2 剥蚀量恢复
        4.1.3 去压实校正
        4.1.4 古水深校正
        4.1.5 古地貌恢复成果
    4.2 古物源
        4.2.1 重矿物分析
        4.2.2 砂岩矿物组分分析
        4.2.3 中央低凸起带物源综合分析
    4.3 古气候
第5章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体系研究
    5.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沉积相类型
        5.1.1 分流河道砂体
        5.1.2 河口坝砂体
        5.1.3 滩坝砂体
        5.1.4 重力流砂体
    5.2 中央低凸起带沉积相展布特征
        5.2.1 沙四上亚段
        5.2.2 沙三下亚段
        5.2.3 沙三中亚段
        5.2.4 沙三上亚段
        5.2.5 沙二下亚段
        5.2.6 沙二上亚段
        5.2.7 沙一段
第6章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
    6.1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发育控制因素
        6.1.1 可容空间与物源供给的匹配关系
        6.1.2 高频湖平面变化
        6.1.3 构造运动和古地形地貌
        6.1.4 沉积微相
    6.2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分析
        6.2.1 前期三角洲河道与河口坝叠置
        6.2.2 后期波浪作用改造形成滩坝
    6.3 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6.3.1 枯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6.3.2 洪水期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模式
第7章 中央低凸起带有利砂体分布规律
    7.1沙三下2砂组(7-6#)
    7.2沙三中8砂组(3-2#)
    7.3沙三中6砂组(6-4#)
    7.4沙三上8砂组(1-10#)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油气藏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3.2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5.2 样品观察与实验
        1.5.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与连续型砂岩油气藏分布特征
    2.1 地理位置与勘探现状
    2.2 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演化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地质特征
        2.4.1 油气藏分布特征
        2.4.2 油气藏类型
        2.4.3 油气分布规律
第3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来源
    3.1 烃源岩基本特征
        3.1.1 岩性
        3.1.2 有机质丰度
        3.1.3 有机质类型
        3.1.4 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
    3.2 不同岩性泥页岩生排烃潜力对比
    3.3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来源
        3.3.1 沙河街组有效烃源岩判识
        3.3.2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中不同构造位置与不同层位油气来源
第4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油气充注时期
    4.1 流体包裹体特征
        4.1.1 取样原则
        4.1.2 烃类流体包裹体岩相特征
        4.1.3 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确定烃类充注时间
    4.2 烃源岩生排烃史
第5章 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
    5.1 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藏动力与过程
        5.1.1 砂岩储层基本特征及孔隙度演化史
        5.1.2 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动力
    5.2 成藏过程与发育模式
        5.2.1 成藏过程
        5.2.2 分布发育模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油气不均一分布特征
        1.2.2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发育特征
    2.2 构造及演化特征
        2.2.1 主控断裂
        2.2.2 构造单元划分
        2.2.3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
    3.1 不同地区油气分布特征
    3.2 不同层系油气分布特征
    3.3 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
    3.4 原油物性及分布特征
    3.5 不同类型天然气分布差异
        3.5.1 油型气、煤成气及混合气分布特征
        3.5.2 原油裂解气和干酪根裂解气分布特征
第四章 油气分布不均一性主控因素
    4.1 生烃条件控制南北油气富集差异
        4.1.1 泥质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石油及油型气分布的控制
        4.1.2 煤系烃源岩生烃特征对煤成气分布的控制
    4.2 构造格局和输导体系控制不同区带油气富集差异
    4.3 断-盖配置控制油气富集层系
    4.4 温压条件控制油气相态演化差异
第五章 油气不均一分布模式
    5.1 南北分区-构造分带-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5.2 不同断盖-多成因类型-多相态油气差异分布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东濮凹陷煤成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发育特征
    2.2 构造及演化特征
        2.2.1 主控断裂及构造单元划分
        2.2.2 构造演化特征
第三章 烃源岩及热演化生烃特征
    3.1 煤系烃源岩特征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干酪根类型
        3.1.3 成熟度
    3.2 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特征
        3.2.1 烃源岩热模拟实验
        3.2.2 烃源岩埋藏受热史
        3.2.3 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史
第四章 煤成气判识及分布特征
    4.1 煤成气成因判识
        4.1.1 天然气组分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
        4.1.3 天然气氩同位素
        4.1.4 GTI(组分-同位素)
    4.2 煤成气分布特征
第五章 典型煤成气成藏机理解剖
    5.1 文23气田成藏机理解剖
        5.1.1 气藏静态地质特征
        5.1.2 输导体系与运移路径
        5.1.3 天然气保存条件
        5.1.4 天然气成藏过程
    5.2 户部寨气田成藏机理解剖
        5.2.1 静态地质特征
        5.2.2 输导体系与运移路径
        5.2.3 天然气保存条件
        5.2.4 天然气成藏过程
    5.3 马厂气田成藏机理解剖
        5.3.1 气藏地质特征
        5.3.2 输导体系及运移路径
        5.3.3 天然气保存条件
        5.3.4 天然气成藏过程
    5.4 白庙气田成藏机理解剖
        5.4.1 气藏静态地质特征
        5.4.2 输导体系与运移路径
        5.4.3 天然气保存条件
        5.4.4 天然气成藏过程
第六章 煤成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6.1 煤成气成藏模式
    6.2 煤成气成藏主控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临清坳陷上古生界典型油气藏解剖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成气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我国煤成气勘探现状
        1.2.3 临清坳陷上古生界煤成气勘探的主要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临清坳陷区域地质及上古生界油气藏(油气显示)分布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地层发育特征
        2.1.3 构造特征
    2.2 上古生界油气藏(油气显示)分布
第三章 东濮凹陷文古2 井油气藏解剖
    3.1 地层发育特征
    3.2 构造特征
        3.2.1 主干断裂
        3.2.2 上古生界现今构造格局
        3.2.3 上古生界构造形成与演化
    3.3 文古2 井油气藏解剖
        3.3.1 成藏基本条件
        3.3.2 成藏演化特征
    3.4 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成藏条件与成藏关键因素分析
第四章 莘县凹陷高古4 井油气藏解剖
    4.1 地层特征
    4.2 成藏基本条件
        4.2.1 油源对比
        4.2.2 烃源岩
        4.2.3 储集层
        4.2.4 储盖组合特征
        4.2.5 圈闭特征和油藏类型
    4.3 成藏演化过程分析
    4.4 高古4 井勘探失利区带分析
    4.5 成藏机理与成藏关键因素
第五章 典型油气藏解剖对比与成藏规律探讨
    5.1 成藏基本条件对比
    5.2 成藏模式对比
        5.2.1 文古2 井石千峰组油气藏成藏模式
        5.2.2 高古4 井太原组油气藏成藏模式
    5.3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5.4 成藏规律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莘县凹陷和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评价和二次生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煤系源岩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概况和存在问题
第2章 残余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基本特征
    2.1 残余石炭-二叠系分布特征
        2.1.1 山西组烃源岩分布特征
        2.1.2 太原组烃源岩分布特征
    2.2 烃源岩沉积环境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第3章 煤系源岩热演化特征及二次生烃分析
    3.1 煤系烃源岩热演化过程分析
        3.1.1 不同构造单元埋藏史分析
        3.1.2 不同凹陷二次生烃分析
    3.2 样品及实验
    3.3 烃源岩二次生烃强度分析
        3.3.1 煤系烃源岩生烃率预测
        3.3.2 各个构造单元煤系源岩的二次生气强度
第4章 有效烃源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4.1 已发现油气藏分布及油气源分析
    4.2 二次生烃中心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4.3 成藏条件分析
        4.3.1 高古4 井油气藏
        4.3.2 文古2 井油气藏
        4.3.3 成藏主控因素
    4.4 有利油气聚集区预测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展布及岩性圈闭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目前的研究进展
        1.2.1 油气勘探历程
        1.2.2 目前研究进展
        1.2.3 当前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资料基础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特点
        2.1.1 大地构造背景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构造发育特征
        2.2.1 断层体系分布
        2.2.2 构造单元划分
        2.2.3 构造演化规律
    2.3 新生界地层特征
        2.3.1 古近系
        2.3.2 新近系
        2.3.3 第四系
3 层序划分方案
    3.1 层序地层学简述
    3.2 层序划分依据
        3.2.1 测井响应特征
        3.2.2 钻井界面识别
        3.2.3 地震地层特征
    3.3 层序地层格架
        3.3.1 标志层的选取
        3.3.2 单井旋回划分
        3.3.3 连井层序格架
        3.3.4 地震层序格架
4 沉积体系展布
    4.1 沉积体系的控制因素
        4.1.1 构造调节带
        4.1.2 古地貌
        4.1.3 古气候及物源
    4.2 物源分析
        4.2.1 重矿物分析
        4.2.2 砂岩成分成熟度
        4.2.3 地震反射结构
    4.3 沉积体系的证据
        4.3.1 岩心观察与描述
        4.3.2 测井相的确定
        4.3.3 地震反射结构
    4.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4.1 扇三角洲
        4.4.2 曲流河三角洲
        4.4.3 湖泊
        4.4.4 滩坝
        4.4.5 浊积
    4.5 沉积体系展布
        4.5.1 连井沉积相
        4.5.2 沉积充填模式
        4.5.3 沉积体系展布
5 岩性圈闭预测
    5.1 岩性圈闭的类型
    5.2 岩性圈闭的成藏模式
    5.3 有利岩性圈闭的分布
        5.3.1 三春集洼陷带
        5.3.2 东明—习城集洼陷带
        5.3.3 孟岗集洼陷带
        5.3.4 南湖洼陷带
6 结论与创新
    6.1 结论
    6.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发表文章
    获奖情况

(10)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2 马厂地区的断裂系统
    1) 马厂断裂带
    2) 马东断裂带
    3) 东翼断层带
    4) 三春集断层带
3 构造演化特征
    3.1 初始断陷期 (沙四段沉积时期)
        1) 沙四下亚段沉积期
        2) 沙四上亚段沉积期
    3.2 强烈断陷期 (沙三段沉积时期)
        1) 沙三下亚段沉积期
        2) 沙三中亚段沉积期
        3) 沙三上亚段沉积期
    3.3 断陷衰退期 (沙二段~沙一段沉积时期)
        1) 沙二段沉积期
        2) 沙一段沉积期
    3.4 拗陷沉降期 (馆陶组~明化镇组沉积时期)
4 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5 结 论

四、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潜山成藏条件分析及下步勘探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湾盆地特低渗—致密砂(砾)岩天然气成因及成藏模式[J]. 国建英,齐雪宁,侯连华,郝爱胜,曾旭,林世国,蒲秀刚,谢增业,王义凤,王晓波,陈大伟.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02)
  • [2]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东濮凹陷中央低凸起带砂体成因机制与分布规律研究[D]. 李龙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4]东濮凹陷沙河街组连续型砂岩油气藏成因机制与发育模式[D]. 胡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5]东濮凹陷油气分布不均一性及其主控因素[D]. 信凤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东濮凹陷煤成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胡洪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7]临清坳陷上古生界典型油气藏解剖与分析[D]. 王瑞.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1)
  • [8]莘县凹陷和东濮凹陷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评价和二次生烃研究[D]. 杨建亭.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 [9]东濮凹陷南部沙三段沉积体系展布及岩性圈闭区带预测[D]. 梁富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6)
  • [10]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规律[J]. 梁富康,钱荫,阎耀成,郭晓光.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6)

标签:;  ;  ;  ;  ;  

东濮凹陷马场地区潜山成藏条件分析及未来勘探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